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滩集上
石滩集上 第 x 页
石滩集上(遗稿)
 诗
  
江涨(十岁孤山作。识者异之。)
大野皆为没。孤山独不降。
还朝路上。望三角山。
三朵奇峰迥接天。虚无元气积云烟。仰看廉利搀长釰。横似参差耸碧莲。数载读书萧寺里。二年留滞汉江边。(牛眠别业)孰云造物无情者。今日相看两惨然。
石滩集上 第 276H 页
送李副令韧使浙江(恭悯十三年报聘张士诚时○东人诗话曰。读此诗。其气象可知矣。)
天地纷争问几回。南朝往事不胜哀。君归应过岳王墓。为我丁宁酹一杯。
送胡若海照磨还台州(东人诗话曰。读此诗。其气象可知矣。)
南省即官聘我邦。风仪潇洒已心降。主人宠迫彤弓一。门客知深白璧双。禹贡山川犹战伐。箕封民俗自淳厖。秋风不识留君意。直送飞艎渡浙江。
  又
远游看尽好山川。却挂云帆思渺然。观礼
石滩集上 第 276L 页
曾闻吴季札。乘槎还忆汉张骞。扶桑出日明台岭。渤海洪涛接越天。一笑相逢何处是。更期天下会同年。
次韵金仲贤齐颜
不须揩眼苦看书。随意吟哦亦自如。黄鸟园林春昼永。偶然乘兴爱吾庐。
示读书诸生柳卫
嬉游不学过芳年。墙面如今秪赧然。为报诸君须着力。光阴终不为君延。
郑正郎梦周见赠。次韵寄呈。
游学三年雪满岩。(一作庵)醇醪不觉自沈酣。别来岁月奔如电。怊怅无人为指南。
走笔寄江陵李使君
海阔天高一郡平。州城人道是蓬瀛。霓旌凤盖寒松月。想像风流太守行。
放还从便后寄弟存斯
狂妄自甘弃海边。圣恩天大许归田。草庐随意生涯是。一片丹心倍昔年。(东人诗话曰。诗者小技。或有开于世教。君子宜有所取之。李正言忤逆旽贬长沙。无孤臣怨谪之辞。有警戒规箴之意。乌可以小技而小之哉。)
宿弟存中锦城村家有感
愧我与君俱老大。眼前豚犬已多生。天胡早夺爷娘寿。不见儿童项领成。
石滩集上 第 277H 页
石滩行
百济故国长江曲。石滩明月闲几年。野火烧原平如掌。时有觳觫耕菑田。我来构亭探胜景。万景媚妩争来前。云烟明灭蛟龙窟。山翠空濛浮远天。白沙岸断浦溆入。杰石逦迤横江边。扁舟南转凡袅窕。石栏桂柱临澄渊。石佛应见义慈代。唯有野鹤来参禅。忆昔唐将航海至。雄兵十万鼓鼘鼘。都门一战谩倾国。君王拱手被拘挛。神物惨惔亦不守。石上遗迹犹蜿蜒。落花岩下波浩荡。白云千载空悠然。
 东人诗话曰。李正言为诗。豪迈绝伦。
石滩集上(遗稿)
 疏
  
石滩集上 第 277L 页
论辛旽疏
臣等伏值三月十八日于殿内设文殊会。领都佥议辛旽。不坐宰臣之列。敢与殿下并坐。间不数尺。国人惊骇。罔不汹汹。夫礼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也。苟无礼焉。何以为君臣。何以为父子。何以为国家乎。圣人制礼。严上下之分。谋深而虑远也。窃见旽过蒙上恩。专国政而有无君之心。当初领都佥议判监察命下之日。法当朝服进谢。而半月不出。及进阙庭。膝不少屈。常骑马出入红门。与殿下并据胡床。在其家。宰相拜床下。皆坐待之。虽崔沆,金仁俊,林衍之所为。亦未有如此者也。昔为沙门。当置之度外。不必责其无礼。今为宰相。名位已定。而敢失礼毁常若此。原究其由。必托以师傅之名。然俞升旦高王之师。郑可臣德陵之傅。臣等未闻彼二人者敢若此也。李资谦。仁王之外祖。仁王谦让。欲以祖孙之礼相见。畏公论而不敢。盖君臣之分素定故也。是礼也自有君臣以来。亘万古而不易。非
石滩集上 第 278H 页
旽与殿下之所得私也。旽是何人。敢自尊若此乎。洪范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而有作福作威玉食。必害于家而凶于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僣忒。是谓臣而僣上之权。则有位者皆不安其分。而小民化之。亦踰越其常也。旽作福作威。又与殿下抗礼。是国有两君也。陵僣之至。骄慢成习。则有位者不安其分。小民踰越其常。可不畏哉。宋司马光曰。纪纲不立。奸雄生心。然则礼不可不严。习不可不慎。若殿下必敬此人而民无灾害。则髡其头缁其服削其官。置之寺院而敬之。必用此人而国家平康。则裁抑其权。严上下之礼。以使之民志定矣。国难纾矣。且殿下以旽为贤。自旽用事以来。阴阳失时。冬月而雷。黄雾四塞。弥旬日黑。子夜赤祲。天狗堕地。木冰太甚。清明之后雨雹寒风。乾文屡变。山禽野兽。白日飞走于城中。旽之论道燮理功臣之号。果合于天地祖宗之意乎。臣等职在谏院。惜殿下相非其人。将取笑于四方。见讥
石滩集上 第 278L 页
于万世。故不得嘿嘿。庶免不言之责。既以言矣。敬听所裁。
 东人诗话曰。李正言平生慷慨不群。其论逆旽一疏。文章气节。直与日月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