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x 页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墓志铭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2H 页
骊兴郡夫人闵氏墓志铭
吾友金九容氏以今年闰五月甲辰。葬其母骊兴郡夫人闵氏于祖母金氏之茔直其西十数步。既而走其子参军事明善求铭予。义不辞。按其状。输诚秉义协赞功臣,重大匡,都佥议赞成事,进贤馆大提学,知春秋馆事,谥文温及庵先生讳思平。其考也。匡靖大夫密直司使,谥文顺讳迪。其大父也。佥议赞成事,谥忠顺讳宗儒。其曾大父也。都佥议政丞,谥贞烈竹轩金公讳伦。其外祖也。内外赫然。一国所慕。而夫人生于其间。习熟见闻。凡所当为。壹是皆以母则为本。事父母甚孝。朝昏定省。不以疾病废。宗族称之。辛丑冬。避贼南迁。奉母以行。母安焉如在室中。其后居骊兴十有馀年。事之益勤。母既殁矣。夫人之子婿每请还京。夫人涕泣曰。吾母葬于斯。吾去矣。拜扫阙矣。吾何忍焉。吾何忍焉。五月癸巳。以病殁。年五十六。九容氏又曰。吾父清德。畏人之知。喜于晦养。母今亡焉。呜呼奈何。穑曰。贤哉金母也。文温公虽无子。有是女以生九容氏。宅相成。迁史传。可不谓贤哉。男三人。长九容。前中正大夫。三司左尹,进贤馆直提学,知制教。充春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2L 页
秋馆编修官。次齐颜。中议大夫。中书兵部郎中兼佥书河南江北等处,行枢密院事,奉善大夫,典校副令,知制教兼春秋馆编修官。次九德。前左右卫保胜散员。女九人。适密直副使金士安,前开城尹李彰路,前宗簿令崔有庆,前郎将许颢,前副令许谊,兼博士李存斯,门下注书金瞻,次未适。其铭曰。物归其根。其生不穷。骊兴闵氏。葬于其中。江之沄沄。曷其有终。与之俱长。永嘉之风。
鸡林府尹谥文敬公安先生墓志铭(并序)
顺兴安氏。自文成公珦以下多达官。文成之曾孙政堂文学元崇生子三人。皆登科。文成族子及第讳硕。隐不仕。谨斋先生之父也。三子登科。而谨斋之子今密直公之三子又登科。谨斋伯仲。皆登中国制科。受朝命。光耀一时。文成子孙所不逮也。元朝科举以来。吾东人父子兄弟相继而登科者。顺兴安氏与吾韩山李氏而已。稼亭先生受业于谨斋。而铭其墓。穑之乡试也。先生又为主文。穑虽衰病亟。不获让嗣为铭文。则于先生敢辞诸。先生性豁达。喜读史汉。临事务遵大体。略不依违顾望。饮酒少。然不少辞。醉则止。为文章。去华取实。达而已矣。 玄陵知其贤。将大用。擢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3H 页
密直提学兼监察大夫。提调铨选事。进同知。乙未。同知贡举。取安乙器等三十三人。拜政堂文学。先生自谓遇知。知无不言。久而 上以为阔于事情。而先生以母老请出。于是尹鸡林府。岁丙申。改官制。未及召先生。先生归养于乡。会疾作。叹曰。慈颜无恙。而季氏亡。伯氏又亡。吾又如此。奈何奈何。又曰命也可如何。已而果不起。呜呼悲哉。呜呼悲哉。谨斋先生之子今密直宰相宗源。吾之同年进士也。与其妹夫密直宰相郑良生来曰。文敬公年十九岁。在庚申中进士科。许判书其试官也。其年。又中秀才科。益斋李文忠,石斋朴判书。其知贡举也。文敬公天资既美。吾先人教之又严。人皆服文敬质之美。而尤重其有贤父兄也。其初历官。广州司录权知典校校勘,艺文检阅,春秋修撰艺文,供奉门下注书,监察纠正,军簿佐郎,左正言,右献纳,典理正郎,监察掌令,典仪副令,典理总郎,卫尉尹,监察执义,右代言兼执义,典法判书也。馆职则自提学至大提学也。其登中国进士科。乙酉岁也。其奉命出使。甲申杨广道按廉使。乙酉交州道按廉使也。丁酉九月初四日。卒于顺兴府。因葬焉。五十六岁。其享年也。今二十二年矣。而墓未志。呜呼。文定之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3L 页
无后也。益可悲矣。夫人崔氏无子。故无所从。无所从。故难于守节。而吾等奔走职事。又不得专志于其间。迁延至今。呜呼。益可悲矣。子其铭之。将镵石而纳之圹中。庶其不朽也。穑曰。先生之名之传也何患焉。登科有录。题名有碑。雁塔流芳。散在中国。人之见之。谁不曰高丽安氏兄弟登科。因以歆其风于东海之外。则先生幽堂之石。虽未刻焉。亦可也。矧其行事载于国史。异日撰 玄陵实录。则先生之列传。又足以尡耀史册。其传也愈必矣。予独悲其无后焉。虽然。近世名公善人如南村李侍中,愚谷郑密直,及庵闵赞成德行文章。蔚为时宗。未闻有纤毫过举。况于绝嗣之大故乎而皆无后。天之有未定也审矣。先生之提调铨选事也。穑尝执笔随其后。一日夜半。召先生入。有所除授。既而 上曰。今日何日。命取历观之曰。猖鬼日也。姑止。先生尝恶阴阳拘忌。则跪曰。王者奉天时。不在于此。愿 殿下欲行则行。猖鬼何害。 上变色。初。先生登科。授将仕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照磨兼承发架阁库。先生曰。既受命矣。而不供职。是不恭也。况照磨惟在收掌文书。而无他务乎。吾当赴省。既上官。省官重其才。皆礼貌之。先生曰。吾今足以塞吾责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4H 页
矣母老而不归养。又非孝也。于是。挂冠而归。予之在都也。韩仲辅御史言。吏部官有知先生者。拟进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省臣却不奏。穑之不肖。犹且继踵先人。供奉翰林。先生竟如是。信乎其命也夫。信乎其命也夫。先生尝曰。吾既无子。门生即吾子也。今其门生李宝林。政堂文学。廉国宝,李韧,禹玄宝。皆枢密宰相。奉翊大官又多。其他通流以名闻于时。而辟浮屠以扶吾道者。草溪郑习仁也。避仇怨能遁荒野者。广州李元龄也。得人之盛。当世称之。先生名辅。字员之。祖讳某。曾祖某。皆本府户长。外祖检校军器监安某。铭曰。呜呼先生。学底于成。对策丹墀。克振厥声。相我 先王。周旋庙堂。弘敷文化。乃辟春场。曰我儒生。斯为至荣。母老不养。我心胡平。忠孝立扬。君子之光。厥或不全。非痴则狂。乃陈其情。乃尹月城。母则无恙。而疾是婴。云徂乎方。永矣其伤。有德无子。云何彼苍。呜呼先生。木拱于茔。千载之下。可传惟名。惟名之彰。死犹不亡。竹溪有源。其流之长。
判书朴公墓志铭(并序)
宁海朴氏以儒术吏事显于世者。曰典法判书讳元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4L 页
桂。字▣▣。当 忠肃王时。使臣至自都。恃恩作气势。以奴婢事白于 王。将屈人之直而入之己。两造宫门。使台臣决之。判书公时为掌令。别白邪正不少挠。使臣大怒而去。 王曰。台臣当如是。遂升执义以赏其直。当世荣之。初。公年十九岁。在辛丑郑常侍僐取士成均。益斋李侍中年十五。擢状元。次则公也。是年。菊斋权公溥,悦轩赵公简掌试礼闱。公又中焉。司录全州。兼掌书记。境内有虎暴。牧使,判官捕之不能得。既而委之公。公则部分骑射要于隘。一箭中之遂毙。延祐丙辰。权知典校校勘。丁巳秋。移成均学正。其冬。入艺文为检阅。从 忠宣于燕邸。执笔在侧。勤谨无过。甚见爱重。戊午冬。移嘉安府丞。己未冬。授承奉郎中门祗候。庚申夏。转都官散郎。泰定甲子夏。以开城少尹。知宝城郡事。有惠政。至顺壬申秋。授通礼门判官。元统乙亥春。拜奉常大夫监察掌令。纲纪大振。班行肃清。明年。有宫门决事。进拜中承之命。至元丁丑。移宗簿令,知制教。岁戊寅春。判小府寺事。阶奉顺大夫宝文阁提学。依前知制教。选为江陵道存抚使。秋。将代还。宰臣谓江陵人便于朴存抚。遂驰一介。仍齐祭留之。明年春。又如之。秋又如之。民至于今思公不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5H 页
置。庚辰。 忠惠王即位。置便民条例推辨都监。以公为使者二年。裁决平。 时人称之。忠定初政。大用人才。典选者重法司。难其人。遂用公。进阶奉翊大夫。馆职兼宝文阁提学。廷中皆曰。典法判书得人矣。是岁。公年六十七。夏四月十二日。得疾。二十三日卒。某月某日。葬于童城两足山马田谷。实至正九年己丑也。岁乙未正月初二日。夫人吴氏年▣十▣▣。以病卒。同域而葬。夫人。豆原人礼宾卿讳谊之女。持家教子。皆有法度。生男二人。曰宝生。官至奉顺大夫判卫尉寺事。曰童生。今为奉翊大夫典工判书。女一人。适检校成均大司成金台卿。孙男女若干人。卫尉。穑之妹夫也。无子。判书先娶益斋侍中之女。生男曰经。奉常大夫三司副使。曰纬。典校寺校勘。曰秀。门别将。女在室。继室以判宗簿寺事致仕蔡滋之女。生一子。幼。曾孙男女若干人。副使娶赞成事奇有杰之女。生三子。校勘娶判事李思义之女。生二子。皆幼。外孙男女若干人。曰可久。中显大夫典校令。女适正顺大夫判典校寺事金禧。次适奉善大夫司宰副令郑渍。外曾孙若干人。典校令娶缮工令权承矩之女。生男女云。判典校无子。副令生二男一女。皆幼。予既成童。判书公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5L 页
往来吾家。观其貌丰厚。听其言慈祥。未知其可畏焉。稍长。闻其为台臣宪使。则知其有纪纲烈丈夫也。及其亡。恨亲炙之未久。痛老成之无在。为日久矣。又况典工中进士科。为时通才。扬扬入是府。持斧专城。所至遗爱存焉。故其请铭也不必辞。而书其世家。系之以铭。曾祖讳得珠。左仆射。祖讳文圭。礼宾卿。父讳琯。中显大夫典客令。外祖。通礼门祗候大宁崔婿。其铭曰。 东海之隅。我公出焉。丹阳之区。蜚英通衢。事我忠宣。珥笔燕都。烈文 忠肃。威临咫尺。决讼宫门。析白于黑。乃擢中承。邦之司直。存抚江陵。海循山登。一方静谧。非我之能。惟久于任。风化其承。无讼是尚。秋官之长。弗竟厥施。蔓草黄壤。我铭匪私。太史攸掌。
乌川君谥文贞郑公墓志铭(并序)
近世言大平者。必称 明陵朝。盖 永陵比群小。以致岳阳之祸。 聪陵享国日浅。且有崔源反吠之难。独 明陵五年。朝野清谧。士乐民附。谓之小康。亦不过矣。当是时。由郎官参铨选。历四年。致位枢密。执事敬。行己简重。蚤有誉于一国者。乌川郑文贞公当为称首。 玄陵初。例罢相。闲居者十又三年。日以山水自适。安焉无外慕。 玄陵久乃嘉之。封之日城。既而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6H 页
拜密直商议宰相。出镇合浦东北面。入相出将。望益重矣。今 上方用旧臣而公病作。呜呼。公之病也。予往候之。不甚困也。数月又往候之。则不接客矣。及其亡也。予与上党韩孟云同往致祭。而予以病作。不果执绋。予至今恨之。今其子婿请铭其墓。呜呼。忍辞诸。公讳思道。字思道。幼名良弼。既登第。有当避。则名思度。事 玄陵。始改今名。其意盖曰或处或出无非道也。郑氏。延日望姓。曾祖讳均之。赠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祖讳润。奉善大夫献部议郎,知制教。考讳侑。中显大夫宗簿令。妣蔡氏。封庆原郡夫人。奉常大夫献部议郎惟吉之女也。以延祐戊午十一月乙卯。生公。幼知读书。稍长为诗有豪气。有名侪辈间。年十九。顺天君蔡公洪哲,延平君安公规同掌试。公一举中之。后至元丙子也。至正辛巳春。权知典校校勘。俄迁注簿。夏。为郎。冬。去之。为堂后官。以劳授承奉郎监察纠正。入仕十阅月而拜参官。亦罕矣。岁甲申。明陵即位。由纠正超授军簿佐郎。明年春。升正郎。夏。移典理。凡十八日。迁至奉善大夫成均司艺。冬十一月。擢密直司左副代言,军簿总郎,艺文馆直提学,知制教。充春秋馆编修官。阶仍奉常。由佐郎历一岁而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6L 页
拜承宣之命。亦甚罕矣。明年。升左副代言,典理总郎。又升右代言,知军簿。六月。进右司议大夫。阶中正大夫。其冬。进阶正顺大夫右代言,同知春秋馆事。又明年。试士成均。取今知密直朴形等九十二人。时称得士。夏。进知申事,知典理。秋。拜奉翊大夫典理判书。馆职如故。俄而 明陵将大用公。命公直提学于密直司。自始拜代言。凡廿二月而入两府。公年才三十矣。然而士论不以为大蚤。其得时誉。可知已。岁丙申。母殁。庐墓终制。岁癸卯。 玄陵曰。郑某忠于所事。孝又如此。予甚嘉之。封日城君。自后凡有祷于上下。必命公。取其正直也。秋。拜密直副使,商议大宝文,同知春秋馆。明年春。尹汉阳府。秋。以同知密直召还。俄封君。出镇合浦。军机民务。两得其宜。一道便之。会鹫城欲抵今判三司崔莹死罪。使其党李得霖往鞠之。公死执不可。得霖诉于鹫城。鹫城白于 上罢镇。岁丁未。签书密直。岁辛亥。进知司。明年。赐端诚翊赞功臣之号。又明年。以密直行安边府事。镇东北面。其名曰上元帅。曰都巡问使。军民之任。丛于一身。处之有其道。人到于今称之。岁癸丑。改功臣端诚曰忠勤。其冬。以本官。商议会议都监事。今上即位。进匡靖大夫知门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7H 页
下省事。未几。拜政堂文学,知书筵事。馆职并如故。明年。改评理商议。俄封日城君。俄改乌川君。大进贤。加赐功臣号曰忠勤节义翊赞。岁戊午。公之甲子周而复始矣。名节无少亏矣。而病之作也天也。岁己未九月十五日。卒于第。享年六十二。官庇葬事。十一月庚申日。窆于栗村之原。呜呼君子而未得其寿者多矣。寿矣而才踰耳顺。天之蔪人也甚矣。公凡再娶。裴氏。少尹讳玄甫之女。生二女。长适典法总郎李容。次适司宪持平安景恭。郑氏。左司议大夫讳誧之女。生一男。曰洪。典校副令。孙男女若干人。总郎无子。持平生一男。曰金经。副令生一男二女。皆幼。铭曰。文贞之贤。文武具全。致身两府。馀三十年。历事四朝。展也清标。俭而非固。豪而非骄。美哉文贞。宜得其名。千载之下。尚徵斯铭。
唐城府院君洪康敬公墓志铭
南阳洪氏。三韩名家。世为大官。而足不出境。其显于中国。则或有反吠者焉。至于仕中国。以名节称。仕本国。位冢宰。功在社稷者。康敬公一人而已。公讳彬。字文野。其先世入居燕。公生于至元戊子。父母绝爱之。稍长。宿卫 内庭。积其劳。皇庆壬子。用长官荐。授从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7L 页
事郎大都路霸州同知。以盐折草功▣▣▣▣▣▣▣拘。再转抄纸房提领。阶承务郎。干事之才。为人所服。天历己巳。奏授承直郎,松江府判官。吏不敢欺。以都水监经历召还。升承德郎。都水之政不少挠。又转奉训大夫太常礼仪院经历。未几丁外艰。 忠肃王被谗留京师者五年。公于是多为 王出死力。讼 王之屈而别白之。及其复爵。从之东归。实后至元丁丑也。 王念公功笃。将留之佐政。驰请于 朝。授公征东省理问所官。又曰。词讼不足以烦公。盍以国事委之。遂拜都佥议赞成事。阶重大匡。带上护军。俄而进判军簿司事。人之称之。则曰二相。己卯春三月。 忠肃王礼陟。遗命权征东省事。秋八月。政丞曹頔阴右沈王。将废 忠惠王。以诛君侧小人为名。率百官拥永安宫。 忠肃王公主之所居也。頔既胁百官矣。惟惮公。百计动公。且告其谋。公曰。若是则失之又甚矣。从其兄不道。有弟在。沈王何与焉。拒之益坚。頔虽胁百官疏王罪。公竟止使者不得行。 忠惠王骁勇善骑射。率精锐十数人。突出溃围。驰呼于道曰。逆贼。頔也。馀人为所胁耳。予悉知之。无恐。既诛頔。则又呼曰。老贼伏辜矣。馀人安心焉。 忠惠王虽在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8H 页
围中。知公守义。又知公沮挠迪谋。甚德之。及 王赴京。有 旨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宗正府,翰林院杂讯之。 忠惠王不能自明。事殆矣。公曰。頔。王之奴也。奴而欲戕其主。王法之所不赦也。且挺刃既接。谁复丐迪。斯须活哉。则王之罪当从末减。彬以 先王遗命。权行省事。事之干于邦宪。彬实当之。王不当坐。辞气慷慨。知公者皆为公危之。公曰。吾王之子。吾不直之。吾何以见先王地下乎。 王既复爵归国。赐铁券功一等。进三重大匡。封唐城君。开府且曰。凡所以事天子。行省实主之。左右司非其人。事或慢且失礼。责之何及。于是荐公为郎中。阶朝散大夫。 明陵嗣位。有许政者。中原人也。诬公言斥乘舆。蔡政丞为之證。事闻中书省。省差官来鞠之。二人言卒牴牾。反抵罪。公曰。吾不可久于此。遂如京。知公者皆喜曰。文野来矣。荐之朝。将显擢。公又求出。于是。总管兴国路。阶正议大夫。公莅民以恩。御吏以法。至今遗爱存焉。岁辛卯。 玄陵即位。录功臣。若曰。洪彬自始至于今。甚忠于我。且见在 先王大臣。无如彬者。宜宅右揆。以辅予理。于是。赐功臣号推诚翊戴同德协义辅理十字。阶壁上三韩三重大匡,判典理司事。封唐城府院君。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8L 页
盖古者丞相封侯之典。宠异大臣之极也。至正癸巳冬十二月十七日。以病卒于第。年六十六。讣闻。 上哀悼。命重赙。赐谥曰康敬公。官庀葬事。以明年三月初八日。葬于城南。公之哀荣。可谓无憾矣。曾祖讳冲。本国赠银青光禄大夫枢密院副使,上将军。祖讳世。赠三重大匡,都佥议政丞,判典理司事,上护军。考讳允深。赠推诚翊戴佐理功臣南阳君。有元授通议大夫集贤直学士。妣金氏。封燉煌郡夫人。正议大夫判缮工寺事讳祉之女也。娶高氏。封燉煌郡夫人。中奉大夫礼部尚书克仁之女。生一男。曰寿山。继室以通仪君王𤦷之女敬和翁主。王氏无所出。寿山仕元朝。累转内藏库副使,高州同知秘书郎中,尚经历陆运提举。官至奉训大夫。本国奉常大夫通礼门副使。孙男女各一人。贵。今为奉善大夫兴威卫保胜护军。女适中议大夫左右卫保胜将军白绚。曾孙曰康。幼。白氏。二人。皆幼。公之教提举也。浙东胡仲渊先生馆于公。予先君稼亭公佐幕。东省于公为同寮。又相善也。是以。予得同受业焉。日且晚将归。公辄留之。动踰旬月。公之食我馆我。其恩又深矣。呜呼。铭其忍辞诸。公之道德政事。载在国史。金縢石室人。罕得窥。则撰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9H 页
为家传。播之声诗。此吾责也。况提举请之廑乎。至于持家严。遇事果断。临难守节不可夺。虽古烈丈夫。无以过之。呜呼。公可谓刚明之至矣。公之身老矣。而天下始乱。公之心可知已。其强毅果敢之气。将郁结于九原之下而已耶。将如麟如凤。以俟大平而出耶。吾今不得而知之矣。呜呼。铭其忍辞诸。铭曰。呜呼洪公。宿卫中宫。长乃擢用。才出于众。惟江之南。再骋我骖。所居称职。人怀其德。 毅陵惟昔。群小轹凌。公憎于怀。如炭于冰。奸夫抵隙。 永陵之阨。惟公之舌。惟公之掖。 先王曰嘻。予少之时。知公之忠。念玆在玆。爰立作相。百寮是长。保奭是师。惟德之尚。呜呼洪公。爵禄则丰。子孙无几。谁恤其穷。谁恤其穷。呜呼洪公。
尹母崔夫人墓志(并序)
栗亭尹文贞公为其子今三司副使龟生择妇。闻夫人贤。执女工。丰寒盛暑不辍。而又勉其弟毋坠家声。文贞曰。是足以配吾子矣。以礼聘之。既至。事尊舅尽妇职。嫁其弟。抚其女如己出。族属或饥寒。夫人衣食之。而自甘菜色。文贞之祖先坟墓在锦者七所。三司岁时拜扫。夫人力贫治奠物如式。仁亲敬先。盖天性
牧隐文藁卷之十九 第 169L 页
云。夫人长子曰绍宗。吾门生。乙巳科壮元也。今为典仪副令,艺文应教。文贞之老于锦也。每见夫人曰。吾孝妇吾孝妇。我家出壮元矣。及文贞卒葬。夫人过哀。尽丧礼。洪武辛酉冬十月壬戌。以病殁。年六十五。壬寅。葬于锦之南山文贞之茔之右。朝之士大夫哭以诗。相其挽者相续。走其弟成均博士会宗请铭。会宗齐衰犯霜雪。予哀之不忍辞。乃书其家世子孙。而系以铭。夫人崔氏。孤竹郡人。经德斋生讳峙。其曾祖也。三别抄之叛。逃难渔中不污。礼宾丞同正讳臣牧。其祖也。隐不仕。人目之曰处士。进士讳英粹。其父也。有诗名。早殁。朱溪事审官双阜监务裴君讳宗衍。其外祖也。廉平字民。孙男女若干人。典仪娶右尹姜昌寿之女。生一女。继室以判书朴琼之女。生一男曰汇。博士娶判事郑仁彦之女。生二男。曰江。曰河。皆幼。铭曰。为女执德。为妇蹈则。为母有仪。其仪不忒。宜有其子。荣以禄食。生事文贞。死藏其侧。山密水长。实惟玄宅。庶其勿讹。保玆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