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x 页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墓志铭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37H 页
重大匡清城君韩谥平简公墓志铭(并序)
上之十四年。平简公始拜密直副使。其冬。将贺来岁正京师。宰臣入对。令丞相铠甲殿庭。号令天下。朝觐会同。非他日比。臣等实难其使。谨昧死请。即日有旨非韩某不可。召公入面谕曰。丁酉之贺 圣节也。去无难也。来无躗言。予惟汝嘉。迄今不忘。汝往敬哉。公再拜谢。臣不肖备位枢府。无他材能以效万一。敢使事之避。使还果称旨。未几封君就第。犹冀其起之不久也。呜呼。遽至于斯乎。公姓韩氏。世为清州人。远祖兰。有功国初。号三韩功臣。其后最盛者曰康。在元王时。掌试成均。相 忠烈王。两知贡举。中赞致仕。谥文惠。文惠生谏议大夫谢奇。谏议生上党府院君渥。谥思肃。尝以奇谋。脱 忠肃王。明夷之中。相 永陵再为冢宰。配食 大庙。思肃娶同知密直,典理判书元卿之女。生子五人。大淳。卒官知都佥议司事。仲礼,方信。皆政堂文学。公于次为第二。兄友弟恭。时人慕之。学浮屠法者曰觉星。亦曹溪韵释也。公讳公义。字宜之。享年五十九。初以门荫。录南部事。蚤为 永陵所知。超授护军。累转大护军,三司右尹。安恬忤时辈。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37L 页
出牧全州。有惠政。 明陵时。历小府,卫尉,缮工三判事。 聪陵擢代言。逊位之日。奏食白马山下。私谓人曰。君臣须有终始。 今上以为忠。久欲试其能。官制行。拜散骑常侍。未久。改户部尚书。再岁。迁刑部。讼田讼不法。群口迭咻。随事裁遣。人无怨言。其在朝堂。吏抱成案请署。遇不可。反覆以示其意。然后署。盖非偶然者。夫人庆氏。右代言斯万之女。赞成事郑瑎之外孙。为妇为母。以顺以则。男三人。曰脩。好古而文。由及第历馆职。今为军簿判书。次理。亦及第有名。开城判官。次齐。别将。学举业。女三人。皆先没。宗簿令金士谦,三司右尹李彰路,军簿判书廉兴邦。其婿也。孙男四人。祐复。别将。次善复。馀幼。女五人。外孙男金祦。权务。女二人。将以十一月甲申。葬临津县瑞谷南麓。脩,兴邦来乞铭。公之子婿。予友也。铭友之父。何忍辞诸。公慈祥勤俭。动循礼法。蕴而不发。经济之具。一日不获专乎国政。天也。虽然。身无择行。教子有成。殁得美谥。是足以传诸其后矣。亦可以无憾也夫。铭曰。文惠之孙。思肃之子。振振弟兄。克世其美。公事 聪陵。既有终始。不问其忠。其能可使。再觐大庭。还必称旨。众曰时哉。公则退矣。维时巍巍。莫或尚此。而止于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38H 页
斯。孰徵其理。我庸诗之。以讯来世。
鸡林府院君谥文忠李公墓志铭
至正二十七年岁在丁未秋七月。 推诚亮节同德协义赞化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鸡林府院君,领艺文春秋馆事益斋先生李公以病卒于第。年八十一。大常谥文忠公。十月。 有司具仪卫。葬于牛峰县桃李村先茔。丙辰冬十月。 配享 玄陵庙庭。公讳齐贤。字仲思。父姓李氏。新罗始祖赫居世有佐命大臣。曰李谒平。其后苏判居明生兵部令金现。兵部生三韩功臣,大守金书。新罗王金溥既纳土入朝。尚 大祖女乐浪公主。生女。以妻金书。生润弘。润弘生承训。承训生周复。周复生称。称生侈连。侈连生宠暹。宠暹生春贞。春贞生玄福。玄福生宣用。宣用生升高。升高生文林郎,尚衣直长,同正讳得坚。尚衣生赠左仆射讳翮。仆射生检校政丞谥文定讳瑱。娶戴陵直朴仁育之女。辰韩国大夫人。以至元丁亥十二月庚辰。生公。公自幼嶷然如成人。既知为文。已有作者气。大德辛丑。公年十五。郑常侍僐试成均。举者负其能相颉顽。闻公所作。消缩莫敢争先。公果为魁。是岁。菊斋权公溥,悦轩赵公简试礼闱。公又中丙科。权公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38L 页
以其子妻之。公曰。此小技耳。不足以大畜吾德。讨论坟典。淹贯精研。折衷以至当。文定公大喜曰。天其或者益大吾门乎。癸卯。权务奉先库判官,延庆宫录事。戊申。选入艺文春秋馆。馆中人推让。不敢论文。其冬。迁齐安府直讲。己酉。擢司宪纠正。庚戌。迁选府(一作部)散郎。辛亥。再转典校寺丞,三司判官。所居称职。皇庆壬子。选为西海道按廉使。有古持斧风。升成均乐正。冬。提举丰储仓事。癸丑。副令内府丰储监斗斛。内府校锱铢尺寸。公为之无难色。人曰。李公可谓不器君子矣。忠宣王佐 仁宗定内难。迎立 武宗。故于两朝。宠遇无对。遂请传国于 忠肃。以太尉留京师邸。搆万卷堂。考究以自娱。因曰。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召至都。实延祐甲寅正月也。姚牧庵,阎子静,元复初,赵子昂。咸游 王门。公周旋其间。学益进。诸公称叹不置。乙卯。迁选部议郎。秋。拜成均祭酒。仍兼议郎。丙辰。奉使西蜀。所至题咏。脍炙人口。是岁。判典校寺事。丁巳。拜选部典书。己未。王降香江南。楼台风物。遇兴遣怀。每从容曰。此间不可无李生也。庚申。知密直司事。赐端诚翊赞功臣之号。知贡举。时称得士。公年盖三十四。文定,辰韩,外舅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39H 页
姑三座主皆无恙。公举觞称寿。一世歆之。是年。奏授高丽王府断事官。至治壬戌冬。还京师。未至。 忠宣王被谮出西蕃。明年。公往谒。讴吟道中。忠愤蔼然。泰定甲子。加匡靖大夫,密直司事。乙丑。改赐功臣号曰推诚亮节。再转佥议评理,政堂文学。丙寅。移三司使。天历庚午。忠惠王权国。复为政堂文学。未几罢。后至元丙子。以三重大匡。封金海君。领艺文馆事。己卯春二月。 忠肃王薨。其秋。政丞曹頔胁百官。屯兵永安宫。宣言逐去君侧恶小。而阴为沈王地。 忠惠王率精骑击杀之。而其党之在都者甚众。必欲抵 王罪。人心疑危。祸且不测。公愤不顾曰。吾知吾君之子而已。从之如京师。代舌以笔。事得辨折。功在一等。既还。群小益煽。公屏迹不出。著栎翁稗说。至正甲申冬。忠穆王即位。进府院君,领孝思观事。书筵以公为师。丙戌。修 忠烈王实录。戊子。判三司事。辛卯冬。 玄陵即位。未至国。拜公右政丞。权署征东省事。数月。国空虚。公措置得宜。人赖以安。壬辰。赐推诚亮节同德协义赞化功臣之号。元从功臣赵日新忌公居其上。公知之。三上表固辞。其冬十月。日新聚群不逞。夜入宫害所忌。纵兵诛杀。公以辞位得免。日新伏诛。起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39L 页
公为右政丞。癸巳正月。辞。五月。以府院君知贡举。甲午十二月。复为右政丞。明年又辞。公年七十。封金海侯。十二月。为门下侍中。丁酉五月。乞以本职致仕。从之。国制。封君致仕。颁禄有差。既老而犹受厚禄。于义不安。故有是请。朝论以为本职致仕。非所以敬大臣也。壬寅。复封鸡林府院君。公自十五登科。名盖一世。立朝以来。专奉文书。历外制于艺文,春秋馆。由属官至两府封君。未尝去职。唯 忠定三年不与焉。以公尝奉表请立 玄陵故也。公天资厚重。辅以学问。高明正大。故其发于议论。措诸事业者。烨然可观也。初公读史。笔削大义。必法春秋。至则天纪曰。那将周馀分。续我唐日月。后得朱子纲目。自验其识之正。人有片善。称誉惟恐不闻。先辈遗事。虽细以为难及。平生未尝疾言遽色有及于秽语。对客置酒。商搉古今。亹亹不倦。崔拙翁叹曰。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吾于益斋见之矣。公务遵旧法。不喜更张。尝曰。吾志岂不如古人。但吾才不及今人耳。公之孙。连姻奇氏。公忌其盛满。及其拜平章。 玄陵敕两制赋诗以贺。且命公叙其事。公辞不为。自号益斋。辛旽之败。 玄陵曰。益斋先见之明。不可及也。尝言旽非端人。今果验。公自少。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0H 页
侪辈不敢斥名。必称益斋。及为宰相。人无贵贱。皆称益斋。其见重于世如此。公所著文集若干卷行于世。公凡三娶。吉昌国夫人权氏。生二男三女。长男曰瑞种。奉常大夫宗簿副令。次曰达尊。奉常大夫典理总郎,宝文阁直提学知制教。长女适正顺大夫判司仆寺事任德寿。次适中正大夫典农正李系孙。次适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翰林院大学士金希祖。封义和宅主寿春国夫人朴氏。宣授西京等处万户府副万户,中显大夫司仆正讳居实之女。生一男三女。男曰彰路。奉翊大夫。开城尹。长女适正顺大夫判典农寺事朴东生。次适奉顺大夫判典校寺事宋懋。次惠妃。今为尼瑞原郡夫人徐氏。通直郎,知瑞州事讳仲麟之女。生二女。长适中正大夫三司右尹金南雨。次适奉善大夫典医副正李有芳。侧室生二女。长适中郎将林富阳。次幼。宗簿娶密直使兼监察大夫洪侑之女。生一男二女。男曰宝林。匡靖大夫政堂文学,商议会议都监事,进贤馆大提学,上护军。长女适通宪大夫判卫尉寺事赵茂。次适中显大夫顺兴府使李元𥛚。又娶检校中郎将金松柱之女。生一男。曰乃猷。曹溪宗广度寺住持。总郎娶上党君白颐正之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0L 页
女。生三男一女。长曰德林。朝奉郎。骊兴郡事。次曰寿林。奉翊大夫同知密直司事。仕元朝为翰林学士资善大夫。以故赠公太常卿。具勋阶爵。次曰学林。中显大夫小府尹。女适奉翊大夫开城尹,光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奇仁杰。开城娶重大匡,清城君谥平简讳公义之女韩氏。生一女。适春秋检阅元序。继室正顺大夫判典客寺事金昴之女。生二男一女。长曰蟠。删定都监判官。次曰衮。庆仙店录事。女幼。司仆生二男四女。长男曰纯义。奉善大夫军器少尹。次曰纯礼。中郎将。长女适通直郎,起居郎,知制教申浑。次适中正大夫亲御军大护军朴永忠。次适奉善大夫小府尹黄侃。次适中郎将金锤。典农正生二男一女。长曰骘。郎将。次曰亮。中郎将。女适通宪大夫判缮工寺事安翊。判典农生三男一女。长曰经。奉善大夫军器少尹。次纬。别将。次殊文。别将。女幼。典校生一男。幼。左尹生二男。长曰上佐。次曰广大。女皆幼。曾孙男女若干人。赵卫尉生二男二女。长曰从善。中郎将。次迁善。权务。女皆幼。李顺兴生一男二女。男曰有喜。崇恩殿直。女皆幼。骊兴生二男二女。长男曰伸。承奉郎供造署令。次曰密。长女适正顺大夫判卫尉寺事李承源。次适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1H 页
宣德郎,通礼门祗候郭游礼。密直生二男二女。长曰崇义。次崇道。典客录事。女皆幼。小府生一男二女。男幼。长女适司宪持平金万具。次幼。奇开城生一男。曰慎。纯义生一女。幼。纯礼生一男。曰滋。一女幼。申浑生一男二女。男曰浩。大殿指谕中郎将。长女适郎将黄允奇。次幼。大护军生三男三女。长曰龙寿。别将。馀皆幼。黄小府生一男二女。男曰药奴。馀皆幼。骘生一男一女。男曰孝奴。女幼。亮生三男一女。长曰伯恭。次伯谦。馀幼。铭曰。天地储精。公乃挺生。奎璧耀芒。公乃发扬。名溢域中。身居海东。道德之首。文章之宗。北斗泰山。昌黎之韩。光风霁月。舂陵茂叔。四秉国钧。年踰八旬。麟凤其瑞。蓍龟其神。功在社稷。泽流生民。閟宫升配。哀荣无对。惟尔子孙。忠孝是遵。勿谓无知。公在九原。
彦阳郡夫人金氏墓志铭(并序)
夫人姓金氏。彦阳郡人。高祖讳就砺。大师门下侍郎。谥威烈。曾祖讳佺。大傅门下侍郎。谥翊戴。祖讳賆。都佥议参理。谥文慎。父讳伦。输诚守义协赞辅理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彦阳府院君。谥贞烈。母卞韩国大夫人崔氏。大儒中书令文宪公讳冲十三世孙副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1L 页
知密直司事讳瑞之女也。年十三。归闵氏。尽妇职。性严。教子弟必以礼。宗族至今称之。生一女。适判军器寺事金昴。新罗王讳傅十八世孙也。金氏子男。曰齐闵。曰齐颜。曰九德。女适密直副使金士安,前开城尹李彰路,前宗簿令崔有庆,前郎将许颢,前典客副令许谊,郎将兼博士李存斯,门下注书金赡。次未适。齐闵改九容。遣其子兴威卫录事明善。以状徵铭。且曰。吾外祖及庵公性真率。不立崖岸。日以诗酒自适。不问家人生产。而惟夫人之是听。夫人议酒食。以娱外祖之心。亦惟日不足也。教女孙必曰。事夫之礼。自始至老。唯守一敬而已。至于衣食。必精必洁。惟其时可矣。故当时语曰。闵公之放旷。夫人理于内故也。彦阳伯敬直。虽长于夫人。亦惮夫人。不敢少慢。签书密直希祖与诸弟。皆母事之。岁己亥。及庵公既殁。丧甫毕。避辛丑红贼于岭南。还居骊兴。尝自叹曰。吾孙齐颜不得其死。吾何颜复入京邑乎。其刚烈有父风云。岁甲寅秋九月十九日。 以病卒。年七十三岁也。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葬于郡南钵山之西。及庵之葬。子尝以诗相其挽。夫人之墓铭。其可辞。曰。然。铭曰。骊江之西。钵山之阳。及庵之室。金氏攸藏。威烈之风。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2H 页
振于贞烈。闺门肃然。有文有节。惟尔子孙。惟心之存。无坠妇则。以慰九原。
金纯夫父母墓表
呜呼。人物之生久矣。富贵在天。死生有命。孰主张是而变化之无穷耶。抑苍茫无端。适然而然耶。吾同年金纯夫弃官养父母于歙谷之村有年矣。一日。叩吾门与吾语。予观其貌甚瘠焉。疑其病也。将以问其病之所起而未敢发。君则愀然改容曰。吾父在殡。未卜葬地。卜日又未得吉。是以来京。将以广求博访。勿之有悔焉耳。不然。霪雨方作。山谷涧溪。行路之苦盖甚。吾何由有此行哉。予闻之悲。即复之曰。仁哉纯夫也。送死。大事也。不可苟也。必诚必信。礼已言之矣。后世术家山水日月之说。虽非圣人之法。然亦人子之所不可废也。吾身之吉凶。子孙之福祸。吾父母之尤所当虑。虽百世不忘也。人子而能体其父母之心者。宅兆之卜。实谨之又谨者也。纯夫又曰。吾父年九十二岁。吾母八十七岁。皆康强无疾。同处而未尝一日之相离也。居家。苟有乐以无忧。平生不妄语。自吾成童。父母绝爱之。未尝役以鄙事而尔汝之。尝曰。吾儿非常人也。及就学。纵之远游。师友讲习。俾克有立。自吾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2L 页
登科。拜六曹官。存问是道。为官于邻。亲下车。具酒食。寿吾父母。吾父母欣然乐于心。虽古所谓养亲之至。无以过之。此吾之心所以安焉而无少欠。且无他求者也。予曰。纯夫养生既无憾矣。而冒暑雨走。不惮劳。图所以送终者又如此。非至孝而能然乎。夫事神治人。天下之大政也。而仁孝诚敬为之本。纯夫之本立矣。道之生也。孰御哉。予是以不俟其请而为之表。金氏出闻庆县。曾祖曰某。某官。祖曰某。某官。父曰某。某官。母某氏。曾祖曰某。祖曰某。考曰某。某年某月某日葬某原。呜呼。金氏之先。潜德之发。吾纯夫足以当之矣。而纯夫以长身。见称于大明搢绅之列。专对而还。国人称道之。金氏之福。天或益昌之乎。是为表。
重大匡玄福君权公墓志铭(并序)
权氏始于金幸。新罗大姓也。守福州。 太祖既正位。攻新罗。行至福。幸能知天命所归。举邑以降。 太祖喜曰。幸也可谓有权矣。因赐姓曰权。后世多闻人。文清公讳㫜。有重望。佥议赞成事。菊斋先生讳溥。位冢宰。文章道德冠一时。松斋先生讳准。封吉昌府院君。置僚佐。谦恭守节义。善居室。一国倾向。三世知贡举。门生多达官。是以。歆富贵慕礼法者。皆归权氏。 毅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3H 页
陵纳公之女。曰寿妃。 永陵纳公之姊之女洪氏。曰和妃。重权氏故也。公虽以门荫致身华显。心甚不乐。惟重节义。世以此多之。公讳廉。字士廉。松斋娶密直使吴公讳仁永之女。以大德壬寅冬十月己巳。生公。年十岁。补含庆殿录事。延祐甲寅。迁别将。明年。选充宝马陪行首。未几进郎将。岁丁巳。如燕京。戊午。拜三司副使。阶奉常大夫。夏。东还。至治癸亥。又如京。进奉帝所。泰定甲子。加中正大夫司仆正。明年。奏授宣武将军,合浦镇边万户府万户。盖世职也。又明年。改鹰扬军大护军。又明年。为选军别监。授田有法。人便之。天历戊辰。如京师。至顺庚午。东还。拜正顺大夫左常侍。后至元乙亥。封玄福君。以公雅量。不乐治公务故也。岁丁丑。作楼于崇教里莲池之傍。额曰云锦。益斋侍中为之记。每花开。设盛馔邀大宾。上尊公寿。子姓咸集。时人歆慕之。岁戊寅春三月。 毅陵曰。玄福君可与议政事。于是。批公匡靖大夫佥议赞成事。时燕南梁载得幸于上。公鄙其为人。不与交礼。载深衔之。力沮其命。明年。再封玄福君。一年而公以病卒于家。岁庚辰四月初七日也。正献公王煦。公之叔父也。泣涕而言曰。权氏子弟。莫贤于万户。吾尝望其庇宗族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3L 页
焉。天何夺吾贤子弟如此之亟乎。正献公不阿所好。且有鉴识。公之贤。可知已。公生长膏粱。而却美饰。庆吊必亲。送人之葬。不问宗族朋友。玄冠素服。戚见颜色。观者服其诚。皆自以为不及。平生善交。人遇其患难。尽力救解。事已乃已。虽好燕饮。不喜声妓。又工射御。田不诡遇而获甚多。武夫皆称能也。其所不乐者爵禄也。获乎亲。获乎朋友。其大欲也。公所事而友之者。如益斋李侍中,淮安庄顺公,阳坡洪侍中,安常轩,安谨斋,洪唐城,金彦阳,闵及庵,崔拙翁,李评理权,裴仆射天庆。皆一时豪杰。文章政事。驰骋射御。人至今宗之。公游其间。习惯如自然。而又招故侍中金公逸逢。习蒙古语多通之。其才之美有足多者。而天不与之寿。何欤。公之亡也。祖父母父母皆无恙。祖父母父母之心为如何。而公之将绝也。念及祖父母父母。其为心又如何也。呜呼悲哉。夫人赵氏。都佥议赞成事谥忠肃讳琏之女。妙年而寡。教诸子有法。宗族称之。公之没。今三十馀年矣。诸子皆达官。能世其家。九原之下。夫岂无知哉。公殁时穑年才十三。谁谓十三岁之童子。当秉公幽堂之笔乎。呜呼。是皆可以感矣。公之诸子。皆与穑善。来徵铭。故叙其家世历官。而书子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4H 页
孙。长男曰镛。宣授宣武将军,合浦镇边万户府万户,重大匡,玄城君。次曰铉。宣授王府断事官。奉翊大夫版图判书,上护军。次曰镐。奉翊大夫典法判书,上护军。次曰钧。宣授奉议大夫隆祥提点所提点,奉翊大夫典工判书,上护军。次曰铸。中正大夫三司左尹,进贤馆直提学,知制教。长女寿妃也。次适元朝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普达实理。次适奉翊大夫判典仪寺事吴仲和。次适中正大夫典仪令,宝文阁直提学,知制教廉国宝。次适宣授征东行中书省都镇抚司都镇抚忠勤赞化功臣,匡靖大夫政堂文学,进贤馆大提学,知春秋馆事,上护军元松寿。孙男女若干人。玄城君生二男四女。长曰浚。行首别将。次曰演。散员。女适别将闵公亮。次适中郎将宋仁寿。次在室。断事官生一男五女。男曰寿安。成均学生。女适都祭库判官金稛。次适宝马陪行首别将朴子安。次适别将金乙富。馀皆幼。判书生三男二女。长曰澄。行首郎将。次曰浣。成均进士。次曰湛。典宝都监录事。女适左右卫录事洪希忠。次适别将韩炰。提点生一男二女。男曰弘。成均学生。女皆幼。左尹生二男一女。长曰埙。次曰埴。皆幼。女幼。外孙若干人。承旨生一男一女。男曰拾
牧隐文藁卷之十六 第 144L 页
得驴。女幼。吴氏一男四女。男曰齐甫。兴福都监录事。女皆幼。廉氏二男一女。长曰致中。穆陵直。次曰致和。昌陵直。女幼。元氏二男。长曰序。幞头店录事。次曰庠。写经院判官。葬在开城县大平院之西原。铭曰。 既孝于亲。而信于人。位又封君。显矣其身。天子曰吁。锡之虎符。善继家门。光溢海隅。多男而寿。世则多有。独慊于公。谁其掣肘。惟时之宠。匪贤不重。公名不磨。有荒丘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