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杂著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1H 页
原水旱
水旱果天数乎。果人事乎。尧汤未免。天数也。休咎有徵。人事也。古之人修人事以应天数。故有九七年之厄而民不病。后之人委天数而废人事。故一二年之灾。而民已转于沟壑矣。国家非惟省岁月日。且有储备。人事可谓修矣。自去年之水旱而民甚病。多方救疗之不得其要。何哉。尝闻之父老。曰移民移粟。食饥饮渴。仅足以纾目前之急。若欲因其已然之迹而防其未然之患。盍亦究其原。夫民之寄命者有司。凡有利害。必赴而诉之。若子于父母。然父母之于子。祛其害而已。岂计其利己乎。今之有司则不然。设二人争讼。甲若有钱。乙便无理。其民安得不死冤。其气安得不伤和乎。此所由召水旱也。监有司曰监司。凡有贪廉。即按而诛赏之。监监司曰监察。凡有贤否。即察而黜陟之。今皆不然。间有志古者。反不见容于时。盖今日之监司。即前日监察。今日之监察。即前日有司。相扳援相蔽覆。故如此。苟使今之民。一见古之有司。今之有司。一见古之监司。今之监司。一见古之监察则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1L 页
吾赤子庶免沟壑矣。然则天数也人事也。其要去贪而已。如欲去贪则有成宪具在。举而行之。在乎宰天下者耳。作原水旱。
赵苞忠孝论
君亲果有先后乎。圣人已言之。忠孝果无本末乎。余不得不辨焉。孔子序易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君亲之分不得无先后者也。出以事君。入以事亲。本之性行之身。以立于天地之间者忠与孝也。昧乎此则禽兽矣。孔子又曰。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夫忠孝者。仁义之事。事二而理一。虽以所处之势不一。而有缓急之不同。其本末盖有秩然而不可紊者。略举古人已行之事明之。吴起。战国之能士也。弃母以求仕。杀妻以求将。起之残忍薄行。于忠孝何责焉。王陵。西汉之名臣也。项王质其母以招陵。陵不肯往。然其母先断以义以勉之。此则陵之责轻矣。非惟士夫为然。高帝之与项羽争天下也。羽置太公俎上。欲烹以趣降高帝则曰。幸分我一杯羹。高帝虽失言。然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2H 页
为天下者不顾家。此其说犹在也。至若赵苞杀母与妻以全一城。君子许之。称其独行。余窃惑焉。初。苞守辽西。使迎母。值鲜卑入寇。取其母及妻子。质载以击之。苞悲号谓母曰。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顾私恩以毁忠义。其母遥谓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进战破贼。母妻皆为所害。苞归葬。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臣也。杀母以全义。非孝子也。遂欧血而死。君子之有取焉者此也。此则苞之于忠孝。可谓两得者也。盖其意则以为苟以亲故。屈膝于贼。失其所守之地之民。则其为负汉多矣。故宁负母与妻子而敢为之。既已为之则曰。汉则不负矣。吾母死于贼。吾妻子死于贼。而吾身独全。享功以光荣。是卖亲以食。其异于吴起者几何。于是乎欧血而死。其临危取舍。可谓审详矣。然于先后本末。有未尽焉者。母不能先断以义若陵母之伏剑。而苞乃曰。义不顾恩。则是苞先绝之也。其母勉之之言。岂非出于不得已耶。况胜败难期。又安知其身之不并肉于贼手乎。幸而全其身全其地全其民。而母与妻子不可得全。则终亦自殒其身。其视王陵助基大汉。卒以安刘。功大名美者。霄壤不侔矣。且刘项之际。胜负呼吸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2L 页
之间。而天下之向背。民生之治乱系焉。故高帝宁负父与妻子而敢为之。既已为之则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以天下养亲。其为孝何如也。然先后本末犹有未尽焉者。其敢为而能为之者。特幸耳。或问孟子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欤。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如弃弊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此虽设辞。据理处事。则不过如是而已。故先儒有云。杯羹之言。天地不容。苞乃一郡守耳。所守不过百里之地一郡之民。全而有之。败而失之。汉不为之安危。况当此之时。主昏臣佞。忠良殄灭。黎庶涂炭。教化大坏。如洪水横流。不可堤防。如病在膏盲。医药之所不及。岂君子食君食衣君衣。损躯立功之秋也。苞以区区节义。惟知食禄不避难之为是。而不知助桀富桀之为非。知杀母市功之为忠。而不知保身事亲之为孝。虚慕王陵之贤。实获吴起之忍。当不可为之时。为不必为之事。故曰苞于忠孝有未尽焉者此也。然则为苞之计奈何。曰。以孟子窃负而逃。乐而忘天下之义处事。则天理人欲之公私判然矣。以孔子有道则见。无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3H 页
道则隐之道处身。则无仓卒一朝之患矣。赵苞之事。有关于名教。而不可不辨。故有是说焉。
后汉三贤赞(并序)
余读史。至后汉灵帝纪。天下之所谓名贤。皆指为钩党而殄灭之无馀。呜呼。祸乱至此极耶。其间洁身逊言。不染其祸者。盖无几人耳。掇其尤章章者。为文以赞之。
大原林宗。郭泰其名。博学通朗。初游洛阳。一见嗟异。符融之明。因介李膺。名声流行。送车千两。仙舟还乡。周游奖训。屠沽俾臧。慰原戒允。友容师香。堕甑知性。掷杯见情。不纳宋冲。孺子是听。不可师友。知者范滂。全身浊世。人师道光。未见其匹。呜呼先生。
孺子徐𥠧。豫章其乡。非力不食。家贫自耕。人服其德。帝徵不行。陈蕃见请。一榻相迎。屡辟公府。不往何伤。召之不往。负笈赴丧。四方名士。会吊黄琼。始不我知。众后乃惊。季伟追之。欢如平生。不答国事。稼穑其详。林宗不言。智愚孰明。呜呼贤哉。世仰遗芳。
至行纯嘿。陈留仇香。四十无闻。乡党以轻。强而乃仕。为长蒲亭。德化陈元。世始知名。厥初元母。不慈所生。告以不孝。香乃大惊。自咎不化。譬之至诚。母子如初。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3L 页
慈孝方彰。考城王奂。辍奉资行。使入大学。学业以成。林宗师事。其道乃光。不起终家。呜呼世英。
吊党锢文(并序)
杜门读书。尚论古人。此不遇时者之所为也。先儒有云吊古泣旧史。余于党锢传有感焉。为文以吊之。
致君泽民兮。君子所期。藏器于身兮。动必以时。嗟彼党人兮。使余歔欷。昔恭显之得志兮。构炎正之中微。自古憸人之柄用兮。不误国者几希。苟谗说之殄行兮。虽圣智而低眉。嗟群贤之不量其力兮。将口舌以是非。四海之横流兮。思侧手以障之。大厦之将倾兮。非弱枝之所支。吞舟制于蝼蚁兮。蝘蜓欺彼蛟螭。荆棘变为兰茝兮。嫫母妒其西施。天地易位兮。否泰相推。望之昔死兮。汉业以衰。陈蕃今亡兮。不去何为。用晦而明兮。保身之机。君厨俊及兮。标榜者谁。李杜之齐名兮。范母之不疑。皇甫之耻兮。小黠大痴。林宗言逊兮。申屠见几。全身远害兮。乱世之师。兰以香而自焚。珠潜渊而莫知。嗟党人之不辰兮。亦天命之所宜。
释疑
人之疑己以所无。必明之可也。然或有不必者。盖急则其疑益甚。缓之然后自有可解之理焉。有女奴为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4H 页
其主乳儿者。既而有身。既免而觉。其主母怒。将挞而鞠之曰。凡乳法。绝讳男子。为其怀孕而妨于所乳也。汝罪一。自汝乳儿。足不令出阈。日夜抱负在室。敢尔纳人。汝罪二。女奴恐。且作暧昧语。则指其主夫。主母默不复言。时主夫方游燕。半岁而归。闻其言曰。噫。吾于美者尚不近。况汝乎。虽然。吾岂与汝辨者。其后女奴亦不自首。主母疑终不释。而主夫自若也。予闻而释之曰。纵使女奴自首。予知主母之疑不可即释。宜主夫之自若也。直不疑之偿同舍亡金。岂逆料其误持者出。而己得以明之耶。其意盖曰。人之疑我者。以素行不能取信于人也。吾非不知愤愤其心。譊譊其口。讼之官府。质之神明。期于必明而后已。吾宁外受虚名而内修实德。积而发之而人皆心服焉。则虽真为盗。而今日之美。足以盖前日之愆。况其所无者乎。此古人贵于自反也。苟自反而信之。天地鬼神将信之。吾于人何虑之为。然就所无中有不必明者。又有难明之者。若檛妇翁。审其无妻则可知矣。若曾参杀人。知其非真曾参则可明矣。闻之而易疑。疑之而难辨。辨之而愈文者。惟奸盗为然。作律者尤严其条。凡耳闻之而心疑之者禁不问。然其疑之在人心者。非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4L 页
法令所可遏。则不若不明之为愈也。故不疑敢为之。若真为然者。又幸其误持者之归。于是金主自恨疑之之失。无地以措身。无面目以视人。而不疑长者之誉。蔼一时而溢于简册。主夫之自信盖近之。余又因恶其女奴之规自免而嫁恶于主夫也。此足为为人下者之戒耳。夫婢妾之于主。子之于父母。臣之于君。其义一也。闻之苏秦曰。客有远为吏而其妻私人者。其夫将来。私者忧之。其妻曰。勿忧。吾已作药酒待之。居三日而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而进之。妾欲言之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夫也。于是乎佯僵而弃酒。主夫怒。笞其妾五十。此所谓以忠信得罪于上者也。今此女奴。以诈免罪。又欲构衅于主父母。呜呼。小人之心。真可畏哉。主夫。三韩名家。号阳坡先生者。与余善。今之同在都下也。语次及其事。一莞之馀。作释疑。因引季子之言。以为为人下者之规。
节妇曹氏傅
节妇曹氏。遂宁县人也。至元庚午五月廿六日。忠敬王自江华复都松京。时将军洪文系等。诛权臣误国者。用复政于王。六月初一日。权臣家兵神卫等军。拥承化侯将图不轨。乃驱臣僚军士未及渡江者。航海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5H 页
而南。轴轳相接。曹生六岁。随其父队尉子丕在行中。贼至半涂。伪置官僚。自宰执至于将校。以诱其胁从。以丕有智谋膂力。超授别将。丕以计得脱还京。后贼败。至妇女小儿死锋镝溺海水殆尽。馀为天兵所虏去。惟丕同舟人。老幼皆全活。丕即还。又隶官军。攻贼至耽罗。辛未冬。死之。曹十三。适队尉韩甫。生一女。其舅寿宁宫录事光秀。东征日本。辛巳夏。死军中。辛卯夏。甫又死哈丹兵。曹既寡从姊。及其女子适人。乃从女。女生一男一女而又早死。则从孙女。居至今。曹未三十。夫父舅连殁战阵间。寡居五十年。日夜勤女工。衣食女若孙。使不失所。而宾婚丧祭之用是给。年已七十七。犹康强无恙。性又聪慧。说在贼中时及近世治乱衣冠族姓事。历历无遗失。余所居即曹氏旧宅。又孙女婿前监察纠正李养直。与余同年秀才。故闻其事甚详。余尝游中国。见以贞节旌表门闾相望。初怪其多也。伏惟朝廷以无其节有其财。或冒名规避征役。每令察官宪司责问有司。乃知厚人伦敦风俗之美意也。使如曹氏得闻于朝。将大书特书溢于简册。光于州闾。岂终湮没者哉。史氏曰。妇人守三从之义。斯尽其道矣。曹父与夫皆死社稷之役而无其子。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5L 页
妙年而寡。抱节至老。官不为恤。人不见知。悲夫。惟天道不僣。宜其康强寿考也。
策问
  [食货]
问。洪范八政。食居其首而货次焉。盖食者民之天。其所谓货者何物耶。以为钱币。则于四代之书不著其名。何也。太公立九府圜法而钱居其一。其法始于何时耶。管子曰。汤以庄山之金作币。禹以历山之金铸币。盖其初。缘凶年而作以救民耳。然则谷帛为本。钱币为末。后世遂重其末而轻其本。何也。其大小轻重。屡更屡易。史具可见。所谓三铢半两五铢。何者得中欤。先儒论钱之弊。有欲全废而用谷帛者。其说可行欤。自楮币盛行而钱币不行。其法亦始于何时欤。原其所自。盖以钱为母。以楮为子。不过权一时之宜耳。今乃废其母而用其子。何也。恭惟皇元功成治定。制礼作乐。至于钱币。独因近世之陋可乎。谋国之臣。献议之士。每以兼行钱楮。以权轻重为言。钱终不可用欤。钱虽不行。而民间犹用之而有司不之禁。为其便于民欤。钱有鼓铸之难。而私铸者尚多。楮有工墨之易。而伪造者弥众。虽处以极刑而不能禁。将何以救其币(一作弊)乎。本国旧无钱法。惟用银币。法久弊生。日至于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6H 页
轻。今则废而不行。比来国用渐匮。民生渐窘。非由银币之废欤。书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货币亦一大成法也。废而不用可乎。今将农用食货之政。使本末相权。上下与足。其术安在。诸生以经术。举将贡于天庭。必通古制而识时务。请详其说。
  [刑法]
问。唐虞三代之法。百王之所折衷。而刑又法之大者也。虞书曰。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其唐虞之所制者欤。夏有禹刑。殷有汤刑。于何考其制欤。周官三典。穆王吕刑。亦合于唐虞乎。古法悉变于秦。卒以暴虐亡。商君之变法也。秦人大悦。何也。汉兴。高帝入关。约法三章。人又大悦。汉之三章。何所本欤。萧何之九章。不本于秦欤。文帝始除肉刑。后世非之而不复用。何也。武帝以降。禁网䆮密。人不堪之。而汉业久长。其异于秦者何事欤。前乎秦则有春秋之国。皆无可取者欤。后乎汉则有三国南北朝。犹有可取者欤。后之论治乱者。曰秦,隋,汉,唐。其法皆同乎。钦惟皇元接宋,金,辽。蠲削其弊。犹有因循者乎。列圣之制。法令之宽。汉唐之所未有。先有大元通制。后有至正条格。钦恤之意诚不愧于唐虞矣。然今法吏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6L 页
多用例。律其不如例乎。例或无其条则求之律。律如无其文。将于何求之欤。欲臻唐虞三代之治。必用其法。使不骇于今。不泥于古。其道何繇。本国立法已久。重于变更。比来政出多门。人不奉法。或于用刑之际。绳之以元朝之法。则有司拱手而不敢言。或曰。世皇有训。毋变国俗。或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欲上不违条格。下不失旧章。使刑法归一而人不苟免。其要安在。诸生将以试有用之学。若曰。吾儒事诗书。安用法律。则有司所不取。
石问
客问物有坚确不变。与天地相终者。子知之乎。曰。天地储灵。万物屯蒙。惟人最灵。而夷狄禽兽次之。彼山之高海之深。亦物之大者。昆虫草木。洪纤动植。悉在其中。是其盈缩代谢之纷纭。荣枯启蛰之杂错。不能不变也。若夫本末之莫究。细巨之难揣。寒暑不能易其质。古今无以竭其用。惟石一物而已。客之言无乃指此乎。客曰然。然则其所以然者岂无说乎。曰。太极判而两仪立。圣人生而三才备。是之谓盘古。当此之时。尚犹鸿尨。品类未分。至盘古死而目为日月。血为江河。骨为丘山。而山之赋形。石以为质。故曰山骨则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7H 页
石之生尚矣。共工与黄帝战。怒触不周而天倾。女娲氏鍊以补之。然后日月星辰得其躔度。则石之功大矣。若乃屹屹然插厚坤。岩岩然镇巨海。孑立万仞而物不能挠动。幽潜九地而物不能侵压。与天而始。共地而终。则石之德厚矣。虞舜作乐。则冠丝竹匏土革木而凤凰来仪。周宣作鼓。则历秦汉魏晋隋唐而鬼神呵卫。其为物也。其为用也。可谓奇且伟矣。余所知止此耳。客曰。古之言石者多矣。未造藩阈。赞石者多矣。止于词赋。盍亦作颂形容其功德乎。余辞不能。客乃援笔而句之曰。大哉至哉。堪舆精气。生此贞质。功用不既。文奇理异。焕其经纬。方裂圆分。施之贱贵。可四三才。可该众汇。禹凿龙飞。秦驱鹿死。碑以纪功。堠以表里。窊而为臼。磨而为砥。镜徇佳人。鼎随道士。怀智作槽。肃慎作矢。燕能致雨。犀能却水。砭肌有芒。驻颜有髓。楚虎饮羽。秦牛举趾。鸟㘅曷归。羊伏且起。或望夫还。或作兄事。宁戚之歌。载言厥志。南山之诗。式著其美。金惭从革。玉愧贸市。魋椁不成。尧阶见弃。惟此神物。用随时异。抛之顽璞。琢则宝器。宋人深藏。楚王晚剖。今础庙堂。昔关王府。体岂有渝。用非小补。颂尔功德。激我肺腑。要畀良史。流光万古。客既颂而去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7L 页
矣。予退省其辞。乃知格物致知理无不在也。噫。子房之所敬。几于怪诡。僧孺之所品。近于戏谑。其他诸家之说。亦不可弹举而尽取也。姑以客之颂而著之篇。
竹夫人传
夫人姓竹。名凭。渭滨人筼之女也。系出于苍筤氏。其先识音律。黄帝采擢而典乐焉。虞之箫亦其后也。苍筤自昆仑之阴徙震方。伏羲时。与韦氏主文籍。大有功。子孙皆守业为史官。秦之虐也。用李斯计。焚书坑儒。苍筤之后䆮微。至汉蔡伦家客楮生者颇学文。载笔时与竹氏游。然其人轻薄。且好浸润之谮。疾竹氏刚直。阴蠹而毁之。遂夺其任。周有竿亦竹氏后。与太公望钓渭滨。太公作钩。竿曰。吾闻大钓无钩。钓之大小在曲直。直者可以钓国。曲者不过得鱼也。太公从之。后果为文王师。封于齐。举竿贤。以渭滨为食邑。此竹氏渭滨之所起也。今子孙尚多。若箖箊箘筳是已。徙杨州者称筱簜。入胡中者称篷。竹氏大槩有文武干。世为笾簋笙竽礼乐之用。以至射渔之微。载在典籍。班班可见。唯䇞性至钝。心塞不学而终。至筼。隐而不仕。有一弟曰筜。与兄齐名。虚中直己。善王子猷。子猷曰。一日不可无此君。因号此君。夫子猷。端人也。取
稼亭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108H 页
友必端。则其人可知。娶益母女。生一女。夫人是也。总角有贞淑姿。邻有宜男者作淫词挑之。夫人怒曰。男女虽殊。其抱节一也。一为人所折。岂可复立于世。宜生惭而去。岂牵牛子之辈所可觊觎也。既长。松大夫以礼聘之。父母曰。松公君子人也。其雅操与吾家相侔。遂妻之。夫人性日益坚厚。或临事分辨。捷疾若迎刃而解。虽以梅仙之有信。李氏之无言。曾且不顾。而况橘老杏子乎。或值烟朝月夕。吟风啸雨。萧洒态度。无得而状。好事者窃写其真。传之为宝。若文与可,苏子瞻尤好焉。松公长夫人十八岁。晚学仙。游谷城山。石化不返。夫人独居。往往歌卫风。其心摇摇。不能自持。然性好饮。史失其年。五月十三日。移家青盆山。因醉得枯渴之疾。遂不理。自得疾依人而居。晚节益坚。为乡里所推。三邦节度使惟箘与夫人同姓。以行状闻。赠节妇。
史氏曰。竹氏之先。有大功于上世。其苗裔皆有材抗节。见称于世。夫人之贤宜矣。噫。既配君子。为人所倚。而卒无嗣。天道无知。岂虚语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