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拙藁千百卷之二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x 页
拙藁千百卷之二
 [文]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2H 页
送郑仲孚书状官序
三韩古与中国通。文轨未尝不同。然其朝聘不以岁时。故宠待有出于常夷。盖所以来远人也。每遣人使。必自慎简官属。其带行或至三五百人。少亦不下于一百。使始至中国。遣朝官接之境上。所经州府。辄以天子之命致礼饩。至郊亭。又迎劳。到馆抚问。除日支丰腆。自参至辞。锡宴内殿。设食礼宾。御札特赐茶香酒杲(一作果)衣袭器玩鞍马礼物。便蕃不绝。而随事皆以表若状。称陪臣伸谢。而其私觌宰执。又多启劄往复。故书记之任。非通才。号难能。中古国相若朴寅亮,金富轼辈。皆尝经此任。而为中国所称道者。自臣附   皇元以来。以舅甥之好。视同一家。事敦情实。礼省节文。苟有奏禀。一个乘传。直达         帝所。岁无虚月。故使不复择人。恩至渥也。独于年节。例以表贺。而且有贡献。故国卿充其使副。而粗如旧贯焉。书记之名亦苟存。其而(而其)翰墨无所责也。是以迩年。侥倖无耻者。往往冒利而争为之。故行人将校。至不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2L 页
以清望待之。噫。书记之任虽无时用。而其名犹在。岂若人所妄处。而若辈所轻视哉。今年四月十七日。为 天寿圣节。当遣使入贺。而 王亲选在僚。任蔡密直以使事。又以书记近非其人。命密直自举。乃以典仪寺直长郑誧仲孚应焉。仲孚于是腾装将就道。以予为老友见过。且告以行。予语之曰。士生用弧矢。匏系不食。又非君子之志。矧今天下一姓。薄海内外。梯险航深。辐凑辇下。而奉 邦君之命。参盛礼于 明廷。士之庆幸。孰大于此。昔苏颖滨读百氏之书。不足激其志气。舍去游京师。观宫阙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大。见欧阳公。听议论之宏辩。而又见韩太尉。愿承光耀。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也。仲孚既朝  京阙。其巨丽之观。当不让于颖滨矣。第未知得谒今之豪杰伟人如韩,欧二公者。有以激发而成就之乎。他日归来。必有异于今日所见矣。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岂虚言也哉。其书记之责。与古昔不同。又不足为吾仲孚道也。虽然。予非仲孚。亦不能发斯言矣。仲孚其忽诸。元统二年三月既望。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3H 页
平原郡夫人元氏墓志
高丽有大臣讳恒者。在 世祖皇帝时。相    太师忠烈王。姓朴氏。位佥议赞成事。谥曰文懿。有子曰光挺。始以本国子弟被选。宿卫阙庭。受 天子之命。带金符为昭信校尉。高丽西京等处水手军副万户兼匡靖大夫平壤府尹而卒。其子正尹居实。孙秃满能世袭其职。阶皆昭信。故平原郡夫人元氏。实正尹公之妻。于秃满为母。其十一代祖讳克猷。仕国初为正议大夫。华胄蝉联。益显以大。祖讳傅。故佥议中赞谥文纯。父讳瓘。故佥议赞成事。母金氏。封乐浪郡大夫人。故密直承旨讳信之女也。其子男二人。女五人。男长即秃满。次长命。未仕。女适中政院长史沈阳洪义孙。先殁。次适兴威卫郎将金之庚。次适重大匡乐浪君王琇。与国同宗。次适 宣授王府断事官匡靖大夫前政堂文学李齐贤。夫人生有淑质。性柔且慧。父母爱之。年十三。择所从配朴氏。入门承舅姑。爱如其父母而礼待过之。未几。匡靖公下世。姑郑氏在堂。正尹公替父充宿卫住 辇下。而夫人左右郑氏。奉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3L 页
养无违。以善事得其终焉。后正尹公又逝。男女未冠笄者有五人。夫人主家未九年。俱选其对以昏嫁之。元家弟妹皆贵显。太夫人尚无恙。宗姻日盛而夫人早寡。处于其间。所以奉承接遇。尽其恭顺。而以礼自守。一门多称之。家故足赀。正尹公不以为问。夫人制之有法度。抚御婢仆且数百。不闻有人出一言以负且怨者。元统二年甲戌十二月甲戌。以疾卒。年四十又七。呜呼。夫人其贤而不寿者乎。子婿治丧。卜以明年乙亥二月己未。葬于某地之原。问铭于予。予于洪长史。为同年友。又受知李匡靖为不浅。铭其敢拒而已耶。铭曰。
女承而亲。妇信而身。母慈而子。维时维均。贤不克寿。嗟嗟夫人。
送奉使李中父还 朝序
翰林李中父奉使征东。已事将还。过辞予。因语之曰。进士取人。本盛于唐。长庆初。有金云卿者。始以新罗宾贡。题名杜师礼榜。由此以至天祐终。凡登宾贡科者五十有八人。五代梁唐。又三十有二人。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4H 页
盖除渤海十数人。馀尽东士。逮我高丽。亦尝贡士于宋。淳化孙何榜。有王彬,崔罕。咸平孙仅榜。有金成绩。景祐张唐卿榜。有康抚民。政和中。又亲试。权适,金端等四人特赐上舍及第。举是可见东方代不乏才矣。然所谓宾贡科者。每自别试。附名榜尾。不得与诸人齿。所除多卑冗。或便放归。钦惟圣元一视同仁。立贤无方。东士故与中原俊秀并举。列名金榜。已有六人焉。中父虽后出。乃擢高科。除官禁省。施及二亲。俱沾恩命。光捧诏书。来使故国。谒母高堂。焚黄先垄。为存殁荣。得志还乡。不独长卿,翁子夸于蜀,越矣。吾家文昌公。年十二西游。十八。登咸通十五年第。历尉中山。佐淮南高侍中幕。官至侍御史内供奉。二十八。奉使归国。乡人至今传以为美谈。当是时也。属于唐季。四海兵兴。而公以羁旅孤迹。寄食于藩镇。虽授宪秩。职非其真。及乎东归。国又大乱。道梗不果复命。论其平生。可谓劳勤。而其荣无足多者。曷若吾中父遇世休明。致身华近。而且年方强壮。志愈谦光。其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4L 页
前途有未易量者。则显荣家国岂止此一时。必见富贵苦逼。功名满天下。昼锦之堂。将大作于东韩。未识后来视中父与昔东人为何如也。复记在至治元年。亦自猥滥与计而偕。是年举子尚未满额。登左榜者才四十三人。予幸忝第二十一名。拜盖牟别驾。赴官数月。以病求免。今玆退安里巷十有三年。壮志日消 。无复飞腾之势矣。比见中父。益知予之终于自弃而无成也。惭负 圣明。又奚言哉。中父尚勉旃。毋以一篑进止而亏九仞之高也。予与中父厚。既美其行。且讼予拙而复勖之云。元统乙亥三月初吉。
寿宁翁主金氏墓志
金氏为贵族。盖起新罗之初。俗传金樻降之自天。取以为姓。又言自以小昊金天之后。因氏焉。子孙享国久。至敬顺王傅。遇本国 神圣王诞兴。知天命有归。纳土自附。其宗属多内徙。蒙恩被位。代著忠勤。愈远而愈大以盛。近有国相讳凤毛。门下平章。生门下平章讳台瑞。平章生枢密副使讳庆孙。枢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5H 页
副生密直承旨讳信。承旨受尹氏女。父讳璠。判大府监。故寿宁翁主其季女也。年十四。以右姓而贤。媲于王氏讳温。故蕊城府院大君。寔显王第四子。文王之母弟。平壤公讳基十世孙也。世附近属。克袭公侯。伯父带方公讳澄。在 世祖皇帝时。率国子弟宿卫于内。 天子嘉其劳。 宠赉岁至累百。翁主年未三十已寡。而三子一女稚且幼。既皆教育成立。至于抱孙。长珣。淮安府院君。次瑀。昌原府院大君。次琇。乐浪君。孙有八人。曰证。为保宁君。曰谠。曰谞。为正尹。曰詷。曰颋。馀俱幼。延祐,至治间。有 旨索王氏女。而女入其选。今适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室烈问。封靖安翁主。乃所钟爱。当其远送。忧懑成疾。自后时已时作。至元统三年。病殆药不效。越九月乙酉卒。年五十五。先此。东人子女被刮西去无虚年。虽王亲之贵。不得匿。母子一离。杳无会期。痛入骨髓。至于感疾陨谢者非止一二。天下孰有至冤过是哉。    今天子用御史言制禁之。一方老幼喜际 仁明。不知手舞足蹈者。独恨翁主未及而至于斯也。呜呼悲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5L 页
夫。用是月甲辰。葬大德原。祔大君也。其襄事。   王命有司官庇之。而淮安,昌原二君。执丧如礼。其季在都下不及焉。二君好书爱客。有承平贵公子之风。且习家国礼文典故。王氏取宗法者敀之。岂非慈训有方而致之然耶。皇庆二年。 王始受封。即位之日。淮安君陪侍左右。礼无违者。覃恩及亲。于是锡寿宁之号。继命趁月供支视长翁主。亦特恩也。士议金氏既媲大君。其称谓不宜与宗女同。其必有能辨之者。予客长君久。而性又鲁。于其徵铭。无敢辞。直叙氏族颠末。而及其士议。无有隐也。铭曰。
山壮其址。水美其濆。有吉者兆。有安者坟。孰藏孰祔。维主维君。千载之下。尚考斯文。
故密直宰相闵公行状
曾祖仁钧。故正议大夫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 妣▣氏。封▣▣郡夫人。祖滉。故朝散大夫户部侍郎。 妣崔氏。封昌原郡夫人。父宗儒。故重大匡佥议赞成事上护军致仕。妣俞氏。封长沙郡夫人。公讳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6H 页
頔。字乐全。姓闵氏。其先忠州黄骊郡人。盖自国初入仕。九代而上。家失谱牒。不可考。其八代祖讳称道。仕至尚衣奉御。奉御生监察御史讳世衡。御史生户部员外郎讳憼。户部生大师门下平章监修国史讳令谟。实相明王。以致中兴。年八十卒。谥曰文景。文景又生太保平章大集贤谥定懿讳公圭。为公高祖也。代以文雅。致位高显。为东国世族之冠。公以至元七年庚午生。生而相不类凡。外大父讳千遇。位宰相谥文度。号知人。见而奇之曰。儿他日贵矣。姨夫故相金公頵闻其言。固请养之。故长其家。东方故俗。男子幼年。必从僧习句读。有首面妍好者。僧与俗皆奉之。号曰仙郎。聚徒或至于百千。其风流起自新罗时。公十岁。出就僧舍学。性敏悟。受书旋通其义。眉宇如画。风仪秀雅。见者皆爱之。马首所至。鹤盖成阴。 忠烈王闻之。引见宫中。目为国仙。亦犹一邦豪杰称国士焉。至元廿二年。举进士及第。时 太尉王为世子。选以为属。俄权秘书校书。移宝文閤校勘。累转佥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6L 页
议注书。以礼宾丞。权通礼门祗候。改秘书郎。大德元年。试军簿正郎。赐服银绯。寻改版图。兼世子宫门郎。又赐金紫服。二年。大尉王受封嗣国。除朝散大夫秘书小尹,知制诰。秋。 王召入 阙庭。随例免。明年。赴都留卫 王邸。四年而归。自是闲居凡五年。至十一年丁未。起为罗州牧。至大元年。 忠烈王薨。 大尉王又袭位。以奉常大夫,典仪副令召。改选部议郎,知制教。明年。拜奉顺大夫,密直右承旨,典仪令兼司宪执义,知选部事。冬。出行平壤尹。未几见罢。以通宪大夫检校大司宪。家居者又四年。 今王新嗣位。除选部典书。寻改谳部典书。皆带宝文閤提学。谳部古廷尉。词讼且繁。而人称其平。延祐三年。入密直为副使。改民部典书,大司宪。皆同知密直司事。五年。奉使贺年。 宸所不失礼。时 大尉王在都。以公旧僚。待遇非他使比。至治元年。罢。至泰定四年。封骊兴君。阶重大匡。至顺二年。改授匡靖大夫,密直司使,进贤馆大提学,知春秋馆事,上护军。壬申。复罢。元统元年癸酉。忽患风 疾转剧。人惧其不能兴。逾年乃平。惧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7H 页
者皆喜。后至元乙亥冬。又遘他疾。至丙子正月廿二日己巳卒。年六十有七。公两娶。先夫人金氏。封永嘉郡。故 宣授镇国上将军管高丽军万户本国重大匡上洛君讳昕之女。生一男子夷。登乙卯科。今为奉善大夫卫尉少尹知制教。后夫人元氏。封平原郡。故佥议赞成事讳瓘之女。生三男三女。曰愉。为左右卫别将。曰抃与愉。同登辛未科。曰涣。司酝令同正。女适通直郎版图正郎朴仁龙。次适中显大夫前备巡卫大护军尹继宗。次适令同正刘允吉。孙二人。皆幼。公质貌俱美。望若神人。坐立言动。无不可观听者。盖其所禀得全。冲粹之气浃中发外。故不待自强而人已服之矣。其学因其世业而修之。且自少与游者皆老成人。积有渐化。用是早结 君主之知。备历华要。官登右府。爵至诸君。实可谓一方贤大夫矣。所恨位未究而寿未极。遽止于此。其可不叹息也哉。尝卜地王京巽隅作宅。园林邃静可爱。以芸斋寓其号。其好贤乐善。又出诚心。待孤寒晚进。尤有情礼。每花时。召客置酒。联诗句以为乐。某与子夷相厚。而先子又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7L 页
为公故人。蒙许▦(一作忘)年之契。故得公平生为熟。今卜葬有日。敢述世家历任行迹之大略。以告当代秉笔者。图有以光于隧道。而因致予勤焉。谨状。至元二年丙子二月戊寅朔。
东人之文序
东方远自箕子始受封于周。人知有中国之尊。在昔新罗全盛时。恒遣子弟于唐。置宿卫院以隶业焉。故唐进士有宾贡科。榜无阙名。以逮 神圣开国。三韩敀一。衣冠典礼。寔袭新罗之旧。传之十六七 王。世修仁义。益慕华风。西朝于宋。北事辽金。熏陶渐渍。人才日盛。粲然文章。咸有可观者焉。然而俗尚惇庬。凡有家集。多自手写。少以板行。愈久愈失。难于传广。而又中叶失御武人。变起所忽。昆冈玉石。遽及俱焚之祸。尔后三四世。虽号中兴。礼文不足因。而继有权臣擅国。胁君惘民。旷弃城居。窜匿岛屿。不暇相保。国家书籍。委诸泥涂。无能收之。由玆已降。学者失其师友渊源。又与中国绝不相通。皆泥寡闻。流于浮妄。当时岂曰无秉笔者。其视承平作者。规模盖不相侔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8H 页
矣。幸遇天启皇元。列圣继作。天下文明。设科取士已七举矣。德化丕冒。文轨不异。顾以予之疏浅。亦尝滥窃。挂名金榜。而与中原俊士得相接也。间有求见东人文字者。予直以未有成书对。退且耻焉。于是始有撰类书集之志。东归十年。未尝忘也。今则搜出家藏文集。其所无者。偏从人借。裒会采掇。校厥异同。起于新罗崔孤云。以至忠烈王时凡名家者。得诗若干首。题曰五七。文若干首。题曰千百。骈俪之文若干首。题曰四六。总而题其目曰东人之文。于戏。是编本自得之兵尘煨烬之末。蠹简抄录之馀。未敢自谓集成之书。然欲观东方作文体制。不可舍此而他求也。又尝语之曰。言出乎口而成其文。华人之学。因其固有而进之。不至多费精神。而其高世之才。可坐数也。若吾东人。言语既有华夷之别。天资苟非明锐而致力千百。其于学也。胡得有成乎。尚赖一心之妙通乎天地四方。无毫末之差。至其得意。尚何自屈而多让乎彼哉。观此书者先知其如是而已。
唐城郡夫人洪氏墓志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8L 页
故延兴君杏山老先生有孙。名文宝。以其客西原郑誧状先夫人之行。来泣而言曰。惟先生尝与吾父与吾舅俱有年契。吾母之藏。不可无铭。非先生谁谒焉。予曰。呜嘑其然。鄙文安足惜。按唐城洪氏为东方望族。祖讳子藩。相 忠烈王。为国大宰十五年。位佥议中赞。考讳敬。阶其先积。官至赞成事。夫人年十三。选敀朴氏。为杏山冢妇。实匡靖大夫前政堂文学远之妻。封唐城郡夫人。长子仁龙。故版图正郎。次子即文宝。为典仪寺丞。次德龙。东部副令。次寿龙。千牛卫别将。次天龙。绥陵直。女配王氏琏。为益兴君夫人。次嫁士族。为散员许龄妻。夫人之生。在至元戊子。至后至元丙子。春秋四十有九而病。卒以七月辛酉。葬以十一月甲戌。宅兆某山之原。其葬也。仁龙已卒。而政堂公赴辇下不及临。悲哉。铭曰。
粤若洪宗。贵擅天东。匪积匪厚。曷殷而丰。维文维武。有德有功。力赞青社。世济以忠。大宰之孙。有夫人美。幼奉乃亲。爱钟众子。爰择所从。适于朴氏。自其入门。舅姑以喜。既敦女范。又婉妇仪。承事夫子。以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9H 页
箴以规。董治家政。有备无亏。亦克多庆。二女五儿。谓言夫人。享禄未艾。胡哲其身。年则不逮。夫子出游。归也无待。泉路幽幽。留恨千载。呜嘑哀哉。
故杞城君尹公墓志
公讳莘杰。字伊之。初以文学。辅 王于江陵府。逮 王嗣位。䠫擢登宰府。身为旧臣。年七十二。后至元丁丑二月廿四日。病卒。夫人朱氏以予尝友其侄晖。俾晖来请曰。妾事夫子五十四年。今亡矣。不幸无子。独葬不可以缓。将卜用三月十三日行事。愿刻文纳隧。以图其不朽。惟君之托焉。予与晖厚。安可拒之。公之先。鸡林杞溪县人。盖其始由乡举而入仕。曾祖良庇。故检校詹事。祖维桢。故閤门祗候。考珝。故监察史。祖及考皆登科。前辈有称其文者。监察公娶寿城宾氏女。生子五人。公为长。生廿岁。举司马试中魁。廿五。赴礼围擢乙科。至元世一年。任南京留守司录。罢秩国学学谕。转四门大学博士。迁崇庆府丞。大德十一年。拜左正言左司谏左史郎。皆带知制教。至大元年。革官为右献纳,江陵府,翊善,成均乐正。阶奉善大夫。皇庆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29L 页
元年。转典仪副令,选部议郎,知制教。阶奉常。延祐元年。累迁至奉顺大夫,密直司右代言,艺文提学,知制教,同知春秋馆事。三年。拜通宪大夫,密直副使兼选部典书。迁同知密直,知密直,密直使。升艺文大提学,知春秋馆。阶匡靖。又锡号纯诚辅理功臣。泰定元年。拜大匡三司使,进贤馆大提学,上护军。冬。封杞城君。阶升重大匡。公资严重。讷于言。人望之若泥塑。莫知其中何有也。大德间。为学官。时执政以博士只占一经。多非其人。闻于 王严其选。必通六经者。然后除之。公独以兼明得补。见称于一时。 大尉先王因举以傅王。善事 父子两王。久主铨选。不以自意轻重之。皆目为长者。自谢事后。遂闭门杜绝宾客。常块然独处。不问外事。如是十馀年而终。呜嘑。公可谓笃慎君子者矣。朱氏考讳悦。谥文节。 忠烈王时名大夫也。公丧。朱氏命公侄衡,希甫二人主焉。又命其侄晖佐之。其皆从理命也欤。铭曰。
予于天下之理。未敢自谓其穷。盖亦粗知其如是而已。独于人之有子与无。其不可理推而知知矣。当谓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0H 页
贤者有后而却无。何不肖者宜绝而寔蕃乎。此予所以反覆三思。而未得其辞者也。今夫尹氏之丧。予又不觉有言。呜呼。公有犹子二人焉。亦岂云公祀之不存。
有元故武德将军,西京等处水手军万户兼提调,征东行中书省都镇抚司事,高丽宰相元公墓志。
王京之南距城三十里有山。蜿蜒若行若伏。若顾而住。水自艮涓涓潜泄。至坤流为沟渎。合大江入于海。背山面水宅得其执(一作势)。不曰蓄德之丘乎。玆故征东万户宰相元公之藏。藏用后至元丁丑六月丁酉。其里人崔某受诸孤之谒。不敢拒。直叙公。且为铭诗。以慰其孤之心焉。叙曰。公讳忠。字正甫。先世盖新罗北原人。十一代祖克猷。始仕本国。为正议大夫。祖讳傅。相 忠烈王。为佥议中赞。谥文纯。考讳瓘。故佥议赞成事。大夫人金氏。封乐浪郡。故承旨讳信之女也。公生于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八岁。以荫补东面都监判官。十八。始召入事 太尉先于京师之邸。擢授礼宾内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0L 页
给事。日见宠爱。赐姓王氏。改名曰铸。迁中门副使。转典符令,司仆正,秾华右司尹。阶由奉常。至奉顺大夫。而 王益欲贵异之。特除密直代言。公辞曰。臣齿少无知。骤登三品。取讥多矣。若夫喉舌之任。清望攸属。愿乞择人。因忤 王旨。命复其姓名。降职知铁州。促登之。实至大三年八月也。理铁四年。政简而民便之。皇庆二年。 王及 今王归国。公迎拜鸭江上。待遇如初。命从归王京。授典仪令兼中门副使,密直代言,世子右司尹,知总部事。延祐三年。拜通宪大夫,密直副使,左常侍,上护军。七年。升密直使。阶匡靖。寻出为商议评理。至治元年。从 王朝         天子所。时 太尉王有吐蕃之行。又见留京师。倾危之徒谋覆宗社。从行大臣亦皆革面。势至不测。公独左右于 王。终始无二心。 朝廷识者称之。至泰定元年。 太尉王得西回。 王复爵。授公推诚佐理功臣。重大匡,佥议赞成事,判民部事,上护军。明年。王就国。 父王临辞。目 王曰。元忠是世禄旧家。且连外戚。近又尽匡救之力。非他臣比。宜听其言。又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1H 页
戒公曰。尔亦永肩乃心。以辅于 王。然而自归国后言入见疏。闲居五年。至顺元年。 前王嗣封。起公任以前职。升判军簿监察司事。而 今王入朝。冬。公奉贺年表赴都。至三年。 王又复位。而 前王入朝。因替职留都下。元统二年。钦受 宣命。带虎符为武德将军,西京等处水手军万户兼提调征东都镇抚司事。至后至元二年。奉徽政院差使。乘驲东归。自是见事至无可奈何。而志在求田问舍而已。明年。遘疾。召医无验。至五月己酉。不起。春秋四十有八。公天性端实。胸无堂府。处事之变。若有学然。其始辞代言。意在忌满。至治戴 君。又执不移之节。事出诚心。俱亦可尚。一时之人。皆谓之良宰相。而方强遽止。呜呼。其不谓之命也而何。媲室洪氏。封南阳郡夫人。考故南阳府院君讳奎。于 王德妃为女兄也。男三人。曰颢。前兴威卫护军。曰诩。备巡卫别将。曰顗。未仕。女五人。长适亲御军别将金光利。次适前左右卫护军洪瑜。次适管高丽军万户罗英杰。次适正尹王谞。为国宗。季幼在室。铭曰。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1L 页
吁其道无偏。物难以两全。得位又得寿。岂可多责天。公既贵富矣。所未究在年。安得知命者。与之论自然。
故密直副使致仕朴公墓志
公讳华。姓朴氏。先世密城郡籍。曾祖奇辅。尝以中军录事死于国事。官至大观殿直。赠某官。祖洪升。故卫尉注簿同正。赠卫尉丞。父諴。故检校军器监。赠礼宾尹。礼宾府君取阴竹安氏女。封阴平郡夫人。是生公。实 元朝                 宪宗皇帝第二年壬子岁也。至元十五年。由典理司书员。任全州,临陂县尉。罢秩入内侍积年劳。历板积窑直供驿司酝署令紫云坊判官。至大三年。拜司宪纠正。出使庆尚道。照刷诸州架閤文卷。擿发无隐。被效者侧目。反为所攻见免。延祐三年。长子仁干赴召 太尉沈王邸。起以选部散郎。出知庆原府。寻致仕。泰定元年。仁干从 太尉王回自吐蕃。于是又起任广州牧。明年。以通宪大夫密直副使上护军致仕。至后至元二年正月十二日。病卒。享年八十有五。越三月八日。葬王京东大德山感恩寺之北麓。夫人赵氏。封金堤郡。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2H 页
为故相文良公讳简之姊也。先公四年而卒。子男五人女二人。仁干登庚子科。又中乙卯应举试魁。尽诚秉义翊赞功臣。匡靖大夫佥议评理。见任汉阳府尹。仁祉。辛未科。司设署令。仁杞。左右卫散员。仁翊。军簿佐郎。仁宇。乙卯科。知丹阳郡事。女嫁中门祗候柳韶。版图佐郎徐玶。孙男有六人女二人。公性恭勤。莅事惟谨。而廉于进取。其处家教诸幼。槩以慈祥。必劝之从学曰。人无学。无以立。苟有过。则又严加切责。故五子奉承。不敢怠忽。至于三人登科。皆以良能见称。而其长公从 先王于绝域。艰险万状。主耳忘躯。卒就功名。盖由义方夙激而成之也。少从仕。官虽低回未达。晚因子贵。乃得高资厚禄以养。年及九秩而终。呜呼。又多望乎哉。予闻死事者其后必大。亦其先报不骞也欤。铭曰。
呜呼。公之次子仁祉。在大德六祀。尝与予同举司马试为进士。距今三十有四年矣。予既与其子而为友。则不得不拜公犹诸父。故其长公弟畜我。我视其弟。又自处以兄。其谁曰不可。是以。公之一门父子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2L 页
弟昆。于殁于存。义密情惇。玆其归土宜有铭。我秉其笔。尚无愧于幽明。
国王与中书省请刷流民书(泰定乙丑)
窃念本国属               大祖龙兴。肇造区宇。时有契丹遗民。奉其主后金山。伪署官吏。自号大辽收国王。驱掠人物东来。据险陆梁。逆命重烦。 朝廷遣帅臣合臣扎腊等致讨。我高祖 太师忠宪王供偫大犒。掎角而灭之。自是举国内附。恪修职贡。岁无有阙。以至     世祖回自征南。将登宝位。我曾祖 太师忠敬王。以世子 入朝。迎拜于梁楚之郊。钦遇      圣恩。许以己未二月以后逃虏人口归元。而我祖 大师忠烈王。得尚             皇姑齐国大长公主。生我父 太尉沈王。累蒙 朝廷特遣使臣。与辽阳省及征东委官会刷归之。而每缘土官占吝。刷之不悉。又予至治元年 入朝以后。五载之间。国人失于防闲。逃入辽沈开元地面不知其数。今者钦具表文。遣人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3H 页
闻奏。伏望上念              累朝字小之本意。下察小国勤 王之微劳。导降俞音。使散涣之民。得令复业。则海隅小邦。永荷覆育。不胜幸甚。不宣。
又谢不立行省书(是年)
伏念小邦世荷 累朝涵育。国中君臣之分。一皆依旧。不料迩年乐祸之人间起。以致 朝廷有议立省。百姓闻之。人不自安。近者钦蒙      圣旨。一切禁之。举国上下实获再生。唯知蹈舞而已。玆遣小介。奉 表进谢。伏望善为       闻奏。永示字小之仁。不胜忻庆。不宣。
又与翰林院为 太尉王请谥书(丙寅)
伏以                  圣朝功臣世家。例得赠谥。而 先太尉沈王薨逝逾年。尚未举行。今具 表文启 省 上闻外。念 先王历事 六朝。实多劳绩。累被 天奖。元臣懿戚。无有不知。若蒙平生行迹得列华藻。以示将来。则     先王可为死而不死。其于存殁。为荣莫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3L 页
大。伏惟                  照察。不宣。(上三书。皆艺文应教所制。追录。)
代权一斋祭母文
月日。孤子某敢告亡母故永嘉郡大夫人之灵。呜呼。人无不死。理岂有长生。其短折者已不复言。幸而至于寿考。间或疾𤹂缠绵。卧床呻吟。乞绝而不能者多矣。至如吾母。九十五岁。论其平昔。其有异于此辈。方年十馀。归于我氏。至其劬劳二十有二载。调琴瑟馀五十年。追惟先子。公正勤俭。天所扶佑。七十有五。忽焉见背。是时母年又七十二。自此私心一惧一喜。岂知儿年七旬又四。而且侥倖身居上相。手假省权。富贵之极而母尚康宁。得终于此。呜呼哀哉。玆实圣善夙钟阴德。故受介福以至今日。所谓视死如归。胡有歉然于心哉。第余一身。无姊妹弟兄。少从婚官(一作宦)。晚泥功名。离家去国三十馀年。徒倚显荣。是为养志。温清旨甘。实负中心。逮于不讳。谓之何哉。人或来慰。死生之理犹如旦夕。皓首丁忧。世不多见。无以死伤生。圣有明诫。呜呼。孰知母子▣(一作之)情。方老益笃。而不以衰谢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4H 页
而可已乎。玆值百日。就龙泉佛寺修斋荐福。谨用茶果时羞之奠。敬告灵筵。呜呼哀哉。尚飨。
  迎魂辞
波沄沄而东注。景翳翳以西沉。魂敀来兮何所。泪承睫以沾襟。
  送魂辞
若有遇而不睹。慨欲闻其无音。忽出门而自失。竟安究而安寻。
送张云龙国琛而(一作西)归序
予在少日始读书。盖知有天下之广。则有四方之志焉。及仕王国。乃为职縻。切抱飞不越阶之叹。至治中。滥应宾兴。观光 天子之庭。喜或其如愿。顾因科劣。得倅下州。碌碌奔走。非性所堪。移病而免。今玆下乔入幽。跧伏里闾。夐不与 天朝士夫相讯。已有十五年之久。于戏。士生一世。有志不就。齿发日益衰。君子之弃。小人之敀。能无郁郁于此乎。是故。时闻有客至自中原。则辄往候之。冀得馀论。以写平生之怀焉。咸有伟量。善自为谋。至如胸襟坦荡。而无苟然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4L 页
者。予未得睹也。豫章张国琛以今年七月。至寓王京一览楼者数月。予徵诸主人。国琛终日危坐。若无言者。有来问以事。则亦一一说之。其学本吾儒。兼通蒙古字语。旁出入术数中。自言尝为江西举子入其选。又为 朝贵荐。祗 敕钦 宣者再。其游观几遍天下。由都南至庾岭。西至华峰。北至和林。其间风俗异同。皆采而有记。名山胜境。无不登览。自去年东游。历辽阳抵王京。玆又西敀。其来也无求。其去也亦无所恋。卷舒自由。翔集有所。要之非池笼中可畜养者也。予既不遂四方之志。则得四方之士而与之游斯可矣。爱莫从之。情见于辞。其辞曰。
有美斯人兮来从西。翩然散步兮下云阶。星月为佩兮带虹霓。
有美斯人兮从西来。爱此松山兮乍徘徊。忽然轻举兮不可陪。
我齿方壮兮志四方。纵观九州兮敀故乡。而今身老兮愿未偿。
惜此美人兮我欲留。留不肯住兮却掉头。独立道周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5H 页
兮双泪流。
东人四六序
后至元戊寅夏。予集定东文四六讫成。窃审   国祖已受册 中朝。奕世相承。莫不畏天事大。尽忠逊之礼。是其章表得体也。然陪臣私谓 王。曰圣上。曰皇上。上引尧舜。下譬汉唐。而 王或自称朕予一人。命令曰诏制。肆宥境内曰大赦天下。署置官属。皆仿 天朝。若此等类。大涉谮踰。实骇观听。其在 中国。固待以度外。其何嫌之有也。逮附 皇元。视同一家。如省院台部等号早去。而俗安旧习。玆病尚在。大德间。 朝廷遣平章阔里吉思釐正。然后涣然一革。无敢有蹈袭之者。今所集定。多取未臣服以前文字。恐始寓目者不得不有惊疑。故题其端以引之。拙翁书。
猊山隐者传
隐者名夏届。或称下逮。苍槐其氏也。世为龙伯国人。本非覆姓。至隐者。因夷音之缓。并其名而易之。隐者方孩提。已似识天理。及就学。不滞于一隅。才得旨敀。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5L 页
便▣无卒业。其汎而不究也。稍壮。慨然有志于功名。而世莫之许也。是其性不善于伺候。而又好酒。数爵而后。喜说人善恶。凡从耳而入者。口不解藏。故不为人所爱重。辄举辄斥而去。虽亲友惜其欲改。或劝或责。不能纳。中年颇自悔。然人已待以非可。牢笼未果用。而隐者亦不复有意于斯世矣。尝自言吾所尝往来者皆善人。而其所不与者多。欲得众允难矣。此其所短。乃其所以为长也。晚从师(一作狮)子岬寺僧。借田而耕开园曰取足。自号猊山农隐。其铭座右曰。尔田尔园。三宝重恩。取足奚自。慎勿可谖。隐者素不乐浮屠。而卒为其佃户。盖讼夙志之爽。以自戏云。
故政堂文学李公墓志
人禀阴阳以生。生为气聚。散则为死。其间穷达得丧脩短迟疾。亦各因其所禀。无可怪者。苟委其然。不加以脩。则其卒与草木同腐。泯焉无闻。又非所谓参二仪妙万物者矣。古之死而不死者。匪德则功。如大山静而不动。人知肤寸之兴。泽周四海之谓德。事机之会。雷风相荡。振民涂炭。利在社稷之谓功。是则身幽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6H 页
而道弥著。事远而名愈彰。千载之下。日月争光。尚何平昔出处险易之足论哉。余老矣。所阅者多矣。方见炎炎赫赫。可爱可畏。曾不旋踵。沦谢已尽。未及问其行业。俱可哀已。越若三韩宰相李公。雅为一国所称尚。而余又尝从容后者。宜轸其惮而其孤谒以隧道之文。则安敢自重而拒之乎。公之始仕。在 忠烈王时。 太尉王已引以为属。因久任羁靮之劳。致位高显。及结 今王之知。特置政府。待以文学。与评治道。替遇 前王。复仍厥任。凡事 四王。每承宠接。胜如前日。自非词釆风流有动人主。畴克如是耶。公讳彦冲。字立之。先世清之全义县人。为国近时名宰讳混谥文庄公犹子也。故鹰扬军大将军讳仟。故直文翰署赠大司成讳子蒝。为公祖,考也。故检校军器监金惟铣之女。封永嘉郡夫人。为公妣也。公举壬辰司马试中魁。又登甲午年第。自入内侍兴信宫录事。累转军簿佐郎,正献大夫,大司成进贤馆提学知制教,通宪大夫检校选部典书,行典仪令,平壤道存抚使,行平壤尹,庆尚道镇边使,行金海牧。内徙开城府尹。改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6L 页
左常侍,判缮二寺,密直副使,上护军,匡靖大夫政堂文学,佥议评理,艺文大提学,知春秋馆事。为公平日所历官也。金氏封化平郡。故佥议评理讳禧之女。洪氏封江宁郡。今王京等处巡军万户绥之女。为公两夫人也。金先而洪继。前神虎卫中郎将光起。前  卫郎将光翊。前典仪寺注簿俟杰。上元方成童。三宝才十岁。为公子也。见任佥议赞成事闵祥。正管高丽军千户李乙年。前备巡卫别将元诩。昌陵直尹希甫。为公婿也。又三女处而幼。岁癸酉月▣▣日▣▣。为公生也。岁戊寅月癸亥日庚戌。为公卒也。是岁月乙丑日丁酉。为公葬也。铭曰。
见君子之未亡。有神气兮扬扬。谓言福禄久弥昌。恨君子之已亡。讨大空兮芒芒。信乎人生不可常。
全柏轩墓志
至元,大德间。上有 天子之明。四海乂安。而   太师忠烈王以世勋懿戚之重。坐镇东方三十有五年。是时士习忠厚。不劝自修。其登 天朝者。已不在论。降而仕于王国。人皆谨饬。耻为浮薄雅(一作邪)僻之行。自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7H 页
三二十年来。俗风日溃。无堤可遏。间有举其当时事者。莫不嗤点以为固。然见遗老典刑犹在。近又相继陨谢。风流顿尽。呜呼。可胜叹也哉。故会议宰相全公。其逮事 先王者。公谨厚君子人也。讳信。字而立。先世天安府籍。太仆少卿讳世柱。閤门祗候赠左仆射讳仁亮。密直使大宝文讳升。公三世祖父也。先夫人崔氏。大宰文清公讳滋之孙。封齐安郡。公之始仕。用父任。大德辛丑。以内侍内衣直长。赴礼闱登科。明年。除崇庆府丞。仍预政房。官再转为秘书郎。甲辰。试国学直讲。赐服金紫。丁未。出为安东府判官。至大己酉。以典仪副令召。阶加奉常大夫。三改官为总郎(一作部)议郎。辛亥。出知金海府。明年。移成安府。又二年。移水原府。延祐甲寅。以司宪掌令召。转谳部选部议郎。丁巳。授宝文閤提学,奉顺大夫判内府寺,肃宁府右司尹,知制教,知民部提举有备仓兼选军别监使。己未。出尹鸡林府。辛酉。徙牧福州。至泰定甲子。免。至顺庚午。起拜监察大夫,进贤馆大提学,上护军。阶奉翊。明年。罢监察。为同知密直司事,商议会议都监事。壬申。又罢。闲居八年而殁。实后至元己卯七月七日也。春秋六十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7L 页
有四。夫人李氏。封上党郡。版图总郎讳昌祐之女。先卒。又娶金氏。封咸昌郡。神虎卫大护军讳孝进之女。男成安。为司仪署丞。次出家。名希璨。为曹溪僧。次佛奴。未仕。女婿前宗簿令韩大淳。次婿行中书省知印李冲仁。次幼。孙一人亦幼。公之先密直。在    先王时处迩密。掌题品。人称其平。及公继入。又以克肖见重。未几。 王倦亲政。公出为郡。后数更官。虽至华显。而其政迹多在于外。民去益思。最后主宪府。发老赃数人。抑隶竖擅势。欲焚其元役之籍以脱者。稍振颓纲。而未一年罢。公凡莅事。务尽己。而以严重处之。故请谒不得行。其家贫。又不以生产为意。呜呼。此所以为君子者矣。晚自号柏轩。以寓岁寒后凋之意。与彝斋,竹轩,益斋三先生交甚欢。每相会。不以予为狂鄙。引与游。故得接从容焉。成安等卜用八月二十八日。将举柩迁葬京东禅兴寺之后洞。南距夫人李氏之墓若干步。见托以铭。其安敢辞。铭曰。
噫予之文。奚以自秘。亦或为人。刻铭于隧。意在重违。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8H 页
词岂无愧。追惟公生。耻蹈非义。第短于才。书惧未备。泉台冥冥。尚视不异。
永州利旨银所升为县碑(代权一斋作)
至元后元年。上护军安子由等朝京师回。以   天后命复 驸马先王。若曰。永州利旨银所古为县。中以邑子违国命。废而藉民税白金。称银所者久。今其土人那寿,也先不花幼官 禁中。积给使劳。其以功升乡贯复为县。于是 王教有司行之如中中旨。明年。那寿奉使东归。为乡里荣。以故处庳狭。相地徙居州之西。距故所若干步。置县司长吏咸若初。又五年。也先不花 函香继至。谓本县兴复迁徙颠末不可无述。谒 嗣王俾书之碑。予不得以老辞。则为之铭。有以警夫观者焉。那寿官奉议大夫甄用大监。也先不花官中议大夫中瑞司丞。姓皆李氏。本国又封那寿号信安君。也先不花号永利君。以逮三代。俱得追封。其以子贵。当更受 天朝封赠。此在所略。铭曰。
若国先君。诞奠东表。随厥山川。相势大小。立县置州。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8L 页
明训以晓。曰毋减增。命或自剿。维县利旨。隶永之州。传昔邑子。有不自修。举县颠覆。带累承羞。废为银户(一作所)。世载悠悠。不有挺然。昭雪者孰。狐正首丘。斯义允笃。后命既优。国恩孔缛。噫嘻我知。理固盈缩。一夫不慧。受屈几人。久而能复。赖此二君。惟人善否。惟革惟因。善观变者。视此刻文。
崔御史为大人庆八十序
今夫起迹东方。仕于 天子之朝。践历清华。以廉谨自持。而为时论所称首者。有监察御史崔大中公焉。公之尊公。尝仕 王国位宰相。而用子贵。再封东陵郡侯。春秋登八十。公使辽阳。因谒告过庭。以今月十七日。称觞献寿以庆。亲姻毕至。国族聚观。莫不赍咨。叹未曾见。国中冠儒冠者咸赋诗。而以予于公家有宗盟之笃。属以题辞。予不可辞而谓之曰。士生有遭遇。官达而禄逮亲。斯固天下所欲而愿者也。然见去家远游四方万里。而亲有藐焉无依。音耗至不相闻。晚或得沾一命。曾何足偿平生所负哉。比诸菽水之乐。盖难语以同日。尚且夸衒。自以为荣。呜呼。独无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9H 页
内愧于心乎。吾宗家则不然。郡侯有子五人。公次二。四人亦仕本国。帙(一作秩)皆大夫。被服金紫。公既兄弟在亲侧。左右无违。而初出仕本乎尊命。非有专也。客京师虽久。使驿往来。家书月再至。间又奉使。屡为荣觐。则与足不越门限。徒以时其寒煖为亲悦者为有间矣。古人事亲先养志。公可谓克当。而更兼郡侯起居如壮年。食饮不少杀。天畀恺悌康宁之福。由玆以往。公爵益崇位益重。而复来思庆九旬庆百岁。真未艾也。吾宗先世培植。必高厚悠远。而俾父子方享之。其视世之故倦游以侥倖于显亲者。为何如也。诸公称道歌咏。岂止此而已乎。众曰。子之言然矣。于是乎书。至元后己卯十二月日。至治进士前辽阳盖牟别驾鸡林崔某。序。
崔大监墓志
予性懒而怯于斗。忆在十年。时见诬于一隶竖得幸于 王者。虽予之懒。不得不一往见之。则时贤士大夫咸在客次。其门如市。少顷竖出。客延拜曲膝。犹恐为后。予谓士不当如是。欲以礼相见。竖漫视之。遂上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39L 页
马不顾而去。予且愧且恨而退曰。事来既非意。虽无辨奚伤。闻崔密直日接于 王。言无不纳。克著时誉。或有劝令谒而别白之。予从而候于门墙之侧。密直望见予于众人之中。特降位次。先为之礼。问所以来意。乃曲为之地。时竖势方炽。而抑之甚力。故事终于不直而已。然感密直无为先容而接纳士流。有古义侠风。自是每往。每见殊礼。密直。王国官。其仕   天子之朝。位三品。今而遽然。予独不念之哉。宜受其孤之属。论次行实而为之文。以寓予之悲也。公讳安道。姓崔氏。小字那海。先世海州人。后徙龙州。因占籍。其昭穆则远不可考。曾祖讳光。为州副户长。祖讳大富。始仕为检校大将军。考讳玄。为匡靖大夫,检校佥议评理,上护军。用公贵。 朝廷赠朝请大夫大都路同知骁骑尉。追封大兴县男。妣金氏。追封大兴县君。至大元年。公年十五。以散员擢为郎将。延祐四年。拜护军,阶奉常大夫。赐服金紫。升累大护军上护军。阶三转至正顺。泰定四年。主鹰扬军。判军簿书。至顺九(一作元)年。登副密直司。阶奉翊。寻改监察大夫同知密直司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40H 页
事。锡协谋同德功臣之号。又受 敕于 朝。征东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二年。奉 旨入 朝。克宿卫。元统元年。特除中尚监丞官奉议大夫。至大(一作元)二年。转太府监少监官朝请。六年。又转本监大监官中议。凡官京师九年。三转官。再奉 诏书。为乡国荣。前以至顺三年。后以至元五年。明年春。已使事欲还 朝而感疾。七日而卒。年四十有七。实庚辰三月廿七日也。公幼颖。 随朝请公事 太尉沈王于京邸。遂通三国语。叙为 先王官属。而服事久。用其劳。赐田一百结。(东俗以五亩减百弓为结。斞除一斗为苫。文昌侯云。)奴婢一十口。至治中。 先王为不臣所构留京师。公执靮无二心。赐田二百结。奴婢二十口。泰定初。 朝廷采畔人言。议置征东省官例同天下。而公与故相金怡等力辨能止之。论其功。赐田一百结奴婢一十口。以逮 嗣王莅国。䠫拜密直之除。倚任无居右者。又至顺间。 今上在海上。供御所需。出私力为多。后正 宸极。锡赉甚厚。蒙降玺书。凡土田产业。人勿得侵夺。其官于 朝。实基于此。乌虖。观此槩足见其为人。他不论也。妻具氏。故奉
拙藁千百卷之二 第 40L 页
翊大夫讳艺之女也。亦以公贵。封博陵郡君。生四男四女。男长曰濡。今上护军。次曰源。今护军。次曰淑臣。次曰文丘。俱未仕。女长适前护军印珰。次适前郎将金有温。次适前别将林熙载。季未有适。是五月。 葬公于某地之原。礼也。铭曰。
仕 王国。为 王之臣。仕 天子之朝。为    天子之臣。彼轻此重。曾何足计乎吾身。古语云。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才非有兼人。其孰能如此。惜也虑甚长而年则不长。所未可恃者。其曰不在于苍苍。其曰不在于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