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60631c 页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0518-088.png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三十一尺五
    河南郭象注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杂篇盗蹠第二十九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蹠
盗蹠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
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
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
入保万民苦之
 疏姓展名禽字季食采柳下故谓之柳下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0518-089.png
 季亦言居柳树之下故以为号展禽是鲁
 庄公时孔子相去百馀岁而言友者盖寓
 言也蹠者禽之弟名也常为巨盗故名盗
 蹠穿穴屋室解脱门枢而取人牛马也亦
 有作空字驱字者保小城也为害既巨故
 百姓困之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
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
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蹠为天下害而弗能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0518-090.png
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丘请为先生往说之
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
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
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蹠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
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
人以言先生必无往孔子不听颜回为驭子
贡为右往见盗蹠盗蹠乃方休卒徒太山之
阳脍人肝而餔之
 疏餔食也子贡骖乘在车之右也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0518-091.png
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
高义敬再拜谒者谒者入通盗蹠闻之大怒
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
孔丘非邪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
 疏言孔子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刊定礼乐
 遗迹将来也
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
 疏胁肋也言尼父所戴冕浮华雕饰华叶
 繁茂有类树枝又将牛皮用为革带既阔
 且坚又如牛肋也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0518-092.png
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纤而衣摇唇鼓舌擅
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
本妄作孝悌而侥倖于封侯富贵者也
 疏侥倖冀望也夫作孝悌序人伦意在乎
 富贵封侯者也故历聘不已接舆有凤兮
 之讥弃本滞迹师金致刍狗之诮也
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
画餔之膳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
幕下
 疏言丘幸甚得与贤兄朋友不敢正睹仪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0518-093.png
 容愿履怅幕之下亦有作綦字者綦履迹
 也愿履綦迹犹看足下
谒者复通盗蹠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
反走再拜盗蹠盗蹠大怒两展其足按剑瞋
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
逆吾心则死
 疏趋疾行也反走却退两展其足伸两脚
 也
孔子曰丘闻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
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悦之此上德也知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0518-094.png
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
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
称孤矣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
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
曰盗蹠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
 疏激明也贝珠也黄钟六律声也
将军有意听臣臣请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
使宋卫西使晋楚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
立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
始罢兵休卒收养昆弟共祭先祖此圣人才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0518-095.png
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盗蹠大怒曰丘来前
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
谓耳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
之遗德也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且吾
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令丘告我
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
安可久长也
 疏言大城众民不可长久也
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
无置锥之地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0518-096.png
 疏尧让舜不授丹朱舜让禹而商均不嗣
 故无置锥之地也
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

 疏殷汤周武总统万机后世子孙咸遭篡
 弑岂非四海利重所以致之
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
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
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
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0518-097.png
居起则于于
 疏居居安静之容于于自得之貌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
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
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

 疏至致也蚩尤诸侯也涿鹿地名今幽州
 涿郡是也蚩尤造五兵与黄帝战故流血
 百里也
尧舜作立群臣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0518-098.png
 疏置百官也
汤放其主
 疏放桀于南巢也
武王杀纣
 疏朝歌之战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
乱人之徒也
 疏征伐篡弑汤武最甚
今子脩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
 疏孔子宪章文武辩说仁义为后世之教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0518-099.png
 也
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
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
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蹠
 疏制缝掖之衣浅薄之带矫饰言行谁惑
 诸侯其为贼害甚于盗蹠
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
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
止暴禁非
 疏高危之冠长大之剑勇者之服也既伏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0518-100.png
 膺孔氏故解去之
其卒之也子路欲杀卫君而事不成身菹于
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
 疏仲由疾恶情深杀卫君蒯聩事既不逮
 身遭菹醯盗蹠故以此相讥也
子自谓才士圣人邪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
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子教子路
菹此患上无以为身下无以为人子之道岂
足贵邪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
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0518-101.png
 疏谓不与丹朱天下
舜不孝
 疏为父所疾也
禹偏枯
 疏治水勤劳风栉雨沐致偏枯之疾半身
 不遂也
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
 疏羑里殷狱名文王遭纣之难厄于囹圄
 凡经七年方得免脱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0518-102.png
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
 疏六子者谓黄帝尧舜禹汤文王也皆以
 利于万乘是以迷于真道而不反于目然
 故可耻也
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
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
行非世抱木而死
 疏二人穷死首山复无子胤收葬也姓鲍
 名焦周时隐者也饰行非世廉絜自守荷
 檐采樵拾橡充食故无子胤不臣天子不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0518-103.png
 友诸侯子贡遇之谓之曰吾闻非其政者
 不履其地污其君者不受其利今子履其
 地食其利其可乎鲍焦曰吾闻廉士重进
 而轻退贤人易愧而轻死遂抱木立枯焉
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

 疏申徒自沈前篇已释谏而不听未详所
 据崔嘉虽解无的谏辞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
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0518-104.png
 疏晋文公重耳也遭丽姬之难出奔他国
 在路困乏推割股肉以饴之公后还三日
 封于从者遂忘子推子推作龙蛇之歌书
 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惭谢追子推于介山
 子推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
 子推遂抱树而焚死焉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
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
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疏六子者谓伯夷叔齐鲍焦申徒介推尾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0518-105.png
 生言此六人不合玄道矫情饰行苟异俗
 中用此声名传之后世亦阿异乎张磔死
 狗流在水中贫病之人操瓢乞告此间人
 物不许见闻六子之行事同于此皆为重
 名轻死不念归本养生寿尽天命者也死
 字有作豕字者走字有作乞字者随字读
 之作豕作猪
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
胥沈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
卒为天下笑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0518-106.png
 疏为达道者之所嗤也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丘之
所以说我者若告我以鬼事则我不能知也
若告我以人事者不过此矣皆吾所闻知也
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
欲察味志气欲盈
 疏夫目视耳听口察志盈率性而动禀之
 造物岂矫情而为之哉分内为之道在其
 中矣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0518-107.png
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
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
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
驰过隙也
 疏夫天长地久穷境稍赊人之死生时限
 迫促以有限之身寄无穷之境何异乎骐
 骥驰走过隙孔
不能悦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
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
之子之道狂狂伋伋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0518-108.png
全真也奚足论哉
 疏亟急也狂狂失性也伋伋不足也夫圣
 迹之道仁义之行譬彼遽庐方兹刍狗执
 而不遣惟增其弊狂狂失真伋伋不足虚
 伪之事促足论哉
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
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
 疏轼车前横木凭之而坐者也盗蹠英雄
 盛谈物理孔子慑惧遂至于斯
归到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0518-109.png
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蹠邪
孔子仰天而叹曰然
 疏微无也然如此也
柳下季曰蹠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
 疏若前乎者则是篇首柳下云逆其心则
 怒无乃逆汝意如我前言乎孔子答云实
 如所言也
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
几不免虎口哉
 此篇寄明因众之所欲亡而亡之虽王纣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0518-110.png
 可去也不因众而独用己虽盗蹠不可御
 也
 疏几近也夫料触虎头而编虎须者近遭
 于虎食之也今仲尼往说盗蹠履其危险
 不异于斯也而言此章大意排摈圣迹嗤
 鄙名利是以排圣迹则诃责尧舜鄙名利
 则轻忽夷齐故寄孔蹠以之意也即郭注
 意失之远矣
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
 疏子张孔子弟子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0518-111.png
 行圣迹之人也姓满名苟得假托为姓名
 曰苟且贪得以满其心求利之人也盍何
 不也何不为仁义之行乎劝其舍求名利
 也
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
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
 疏若不行仁义之行则不被信用不被信
 用则无职任无职任则无利禄故有行则
 有名有名则有利观察计当仁义真是好
 事宜行之也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0518-112.png
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不可一
日不为乎
 疏反乖逆也若弃名利则乖逆我心故士
 之立身不可一日不行仁义
满苟得曰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
者几在无耻而信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信真
是也
 疏多信犹多言也夫识廉知让则贫无耻
 贪残则富谦柔静退则沈多言夸伐则显
 故观名计利而莫先于多言多言则是名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0518-113.png
 利之本也
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抱其天

 疏抱守也天自然也夫修道之士立身为
 行弃掷名利乃乖俗心抱守天真翻合虚
 玄之道也
子张曰昔者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今谓
藏聚曰汝行如桀纣则有怍色有不服之心
者小人所贱也仲尼墨翟穷为匹夫今谓宰
相曰子行如仲尼墨翟则变容易色称不足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0518-114.png
者士诚贵也
 疏桀纣孔墨并释于前藏谓藏获也聚谓
 揽窃即盗贼小人也以藏获比夫子则惭
 怍而不服以宰相比匹夫则变容而欢慰
 故知所贵在行不在乎位
故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
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
 疏此复释前义也
满苟得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
门义士存焉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0518-115.png
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论
则贱之行则下之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
中也不亦拂乎
 疏悖逆也拂戾也齐桓公名小白杀其兄
 子纠纳其嫂焉管仲贤人臣而辅之卒能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田成子尝杀齐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受其弊帛夫杀兄入嫂弑
 君窃国人伦之恶莫甚于斯而夷吾为臣
 尼父受币言议则以为鄙贱情行则下而
 事之岂非战争于心胸言行相反戾邪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0518-116.png
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疏成者为首君而事之不成者为尾非而
 毁之以此而言只论成与不成岂关行以
 无行故不知美恶的在谁也所引之书并
 遭烧灭今并无本也
子张曰子不为行即将疏戚无伦贵贱无义
长幼无序五纪六位将何以为别乎
 疏戚亲也伦理也五纪祖父也身子孙也
 亦言金木水火土五行也仁义礼智信五
 德也六位君臣父子夫妇也亦言父母兄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0518-117.png
 弟夫妻子张云若不行仁义之行则亲疏
 无理贵贱无义长幼无次叙五纪六位无
 可分别也
满苟得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疏戚有伦乎
 疏尧废长子丹朱不与天位又言杀也舜
 封同母弟象于有庳之国令天下吏治其
 国收纳贡税故言流放也废子流弟何有
 亲疏之理乎
汤放桀武王杀纣贵贱有义乎
 疏殷汤放夏桀于南巢周武杀殷纣于汲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0518-118.png
 郡君臣贵贱其义安在
王季为适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
 疏王季周大王之庶子季历即文王之父
 也大伯仲雍让位不立故以小儿季历为
 适管蔡周公之兄泣而诛之故云杀之废
 适立庶弟杀其兄尊卑长幼有次序乎
儒者伪辞墨者兼爱五纪六位将有别乎
 疏夫儒者多言强为名位墨者兼爱周普
 无私五纪六位有何分别
且子正为名我正为利名利之实不顺于理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0518-119.png
不监于道
 疏监明也见也子张心之所为正在于名
 苟得心之所为正在于利且名利二途皆
 非真实既乖至理岂明见于玄道
吾日与子讼于无约曰小人殉财君子殉名
其所以变其情易其性则异矣乃至于弃其
所为而殉其所不为则一也
 疏讼谓论说也约谓契誓也弃其所为舍
 己殉其所不为逐物也夫殉利谓之小人
 殉名谓之君子名利不同所殉一也子张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0518-120.png
 苟得皆共谈玄言于无为之理敦于莫逆
 之契也
故曰无为小人反殉而天无为君子从天之

 疏而尔也既不逐利又不殉名故能率性
 皈根合于自然之道也
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
 疏相助也无问枉直顺自然之道观照四
 方随四时而消息
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0518-121.png
 疏徘徊犹转变意也圆机犹环中也执于
 环中之道以应是非用于独化之心以成
 其意故能冥其虚通之理转变无穷者也
无转而行无成而义将失而所为
 疏所为真性也无转汝志为圣迹之行无
 成尔心学仁义之道舍己效他将丧尔真
 性也
无赴而富无殉而成将弃而天
 疏莫奔赴于富贵无殉逐于成功必赴必
 殉则背于天然之性也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0518-122.png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疏比干忠谏于纣纣云闻圣人之心有九
 窍遂剖其心而视之子胥忠谏夫差夫差
 杀之子胥曰吾死后抉眼县于吴门东以
 观越之灭吴也斯皆至忠而遭其祸也
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
 疏躬父盗羊而子證之尾生以女子为期
 抱梁而死此皆守信而致其患也
鲍子立乾申子不自理廉之害也
 疏鲍焦廉贞遭子贡讥之抱树立乾而死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0518-123.png
 申子晋献公太子申生也遭丽姬之难枉
 被谗谤不自申理自缢而死矣
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
 疏孔子滞耽圣迹历国应聘其母临终孔
 子不见姓匡名章齐人也谏诤其父其父
 不从被父憎嫌遂游他邑亦耽仁义学读
 忘归其父临终而章不见此皆滞溺仁义
 有斯过矣
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正其
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其患也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0518-124.png
 注此章言尚行则行矫贵士则士伪故蔑
 行贱士以全其内然后行高而士贵耳
 疏自比干已下匡子已上皆为忠信廉贞
 而遭其祸斯皆古昔相传下世语之也是
 以忠诚之士廉信之人正其言以谏君必
 其行以事主莫不遭罹其患服从其殃为
 道之人深宜诫慎也
无足问于知和曰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
彼富则人归之归则下之下则贵之夫见下
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今子独无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0518-125.png
意焉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
不忘邪
 疏无足谓贪婪之人不止足者也知和谓
 体知中和之道守分清廉之人也假设二
 人以明贪廉之祸福也无足云世人卒竟
 未有不兴起名誉而从就利禄者若财富
 则人归凑之归凑则谦下而尊贵之夫得
 人谦下尊贵者则说其情适其性体质安
 而长寿矣子独无贪富贵之意乎为运知
 足不求邪为心意能知力不能行故推于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0518-126.png
 正理志念不忘以遣贪求之心而不取邪
知和曰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
而处者以为夫绝俗过世之士焉是专无主
正所以览古今之时是非之分也与俗化
 疏此人谓富贵之人也俗人谓无知贪利
 情切与贵人同时而生共富人同乡而住
 者犹将己为超绝流俗过越世人况己之
 自享于富贵乎斯乃专愚之人内心无主
 不履正道不觉古今之时代不察是非之
 涯分而与尘俗纷竞随末而迁化者也岂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0518-127.png
 能识祸福之归趣者哉
世去至重弃至尊以为其所为也此其所以
论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不亦远乎
 疏至重生也至尊道也流俗之人捐生背
 道其所为每事如斯其于长生之道去之
 远矣
惨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监于体怵惕之恐欣
欢之喜不监于心
 疏惨怛悲也恬愉乐也夫悲乐喜惧者并
 身外之事也故不能监明于圣质照入于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0518-128.png
 心灵而愚者妄为之也
知为为而不知所以为是以贵为天子富有
天下而不免于患矣
 疏为为者有为也所以为者无为也但知
 为于有为不知为之所以出自无为也如
 斯之人虽贵总万机富赡四海而不免于
 怵惕等患也
无足曰夫富之于人无所不利穷美究势至
人之所不得逮贤人之所不能及
 疏穷尽也夫能穷天下善美尽人间威势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0518-129.png
 者其惟富贵乎故至德之人贤哲之士亦
 不能远及也
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秉人之知谋以为
明察因人之德以为贤良非享国而严若君

 疏夫富贵之人人多依附故勇者为之捍
 智者为之谋德者为之助虽不临享邦国
 而威严有同君父焉斯皆财利致其然矣
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
之体不待象而安之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0518-130.png
 疏夫耳悦于声眼爱于色口嗛于味威权
 形势以适其情者不待教学而心悦乐岂
 服法象而身安乎盖性之然尔
夫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天下虽
非我孰能辞之
 疏夫欲之则就恶之则避斯乃人物之常
 情不待师教而后为之哉故天下虽非无
 足谁独辩辞于此事者也
知和曰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是
以足而不争无以为故不求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0518-131.png
 疏夫知慧之人虚怀应物故能施为举动
 以百姓心为心百姓顺之亦不违其法度
 也内心至之所以不争无用无为故不求
 不觉也
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有馀故
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
 疏四处犹四方也夫凡圣区分贪廉斯隔
 是以争贪四方驰骋八极不自觉其贪婪
 弃舍万乘辞于九五而不自觉其廉俭
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0518-132.png
 疏监照也夫廉贪实性非过迫于外物也
 而反照于内心各禀度量不同也
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
财戏人计其患虑其反以为害于性故辞而
不受也非以要名誉也
 疏夫不以高贵为骄矜不以钱财为娱玩
 者计其灾患忧虑伤害于真性故也是以
 辞大宝而不受非谓要求名誉者也
尧舜为帝而雍非仁天下也不以美害生也
善卷许由得帝而不受非虚辞让也不以事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0518-133.png
害己此皆就其利辞其害而天下称贤焉则
可以有之彼非以兴名誉也
 疏雍和也夫唐虞之化宇内和平者非有
 情于仁惠不以美丽害生也善卷许由被
 襌而不受非是矫情于辞让不以世事害
 己也斯皆就其长生之利辞其篡弑之害
 故天下称其贤能则可谓有此避害之心
 实无彼兴名之意
无足曰必持其名苦体绝甘约养以持生则
亦久病长阨而不死者也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0518-134.png
 疏必固将欲修进名誉苦其形体绝其甘
 美穷约摄养矜持其生者亦何异乎久病
 固疾长阨不死虽生之日犹死之年此无
 足之辞以难知和也
知和曰平为福有馀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
其甚者也
 疏夫平等被其福善有馀招其祸害者天
 理自然也物皆如是而财最甚也
今富人耳营钟鼓管籥之声口慊于刍豢醪
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0518-135.png
 疏嗛称适也管籥箫笛之流也夫富室之
 人恣情淫勃口爽醪醴耳聒宫商取舍滑
 心触类感动性之昏爽事业忘焉无所觉
 知岂非乱也
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也可谓苦矣
 疏冯气犹愤懑也夫贪欲既多劳役困弊
 心中侅塞沈溺愤懑犹如负重上阪而行
 此之委顿岂非苦困也哉
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静居则溺体泽则
冯可谓疾矣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0518-136.png
 疏贪取财宝以慰其心诱謟威权以竭情
 虑安静闲居则其体沈溺体气悦泽则愤
 懑斯生动静困苦岂非疾也
为欲富就利故满若堵耳而不知避且冯而
不舍可谓辱矣
 疏堵墙也夫欲富就利情同壑壁譬彼堵
 墙版筑满盈心中愤懑贪婪不舍不知避
 害岂非耻辱邪
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
不止可谓忧矣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0518-137.png
 疏戚醮烦恼也夫积而不散冯而不舍贪
 求无足烦恼盈怀悫而论之岂非忧患
内则疑劫请之贼外则畏寇盗之害内周楼
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
 疏疑恐也请求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故
 在家则恐求财盗贼之灾外行则畏寇盗
 滥窃之害是以舍院周回起疏窗楼敞出
 内外来往怖惧不敢独行如此艰辛岂非
 畏哉
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0518-138.png
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
不可得也
 疏六者谓乱苦疾辱忧畏也殚尽也天下
 至害遗忘不察及其巨盗忽至性命惙然
 平生贪求一朝顿尽所有财宝当时并罄
 欲反一日贫素其可得之乎
故观之名则不见求之利则不得缭意体而
争此不亦惑乎
 注此章言知足者常足
 疏缭缠绕也巨盗既至身非己有当尔之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0518-139.png
 际岂见有名利邪而流俗之夫倒置之甚
 情缠绕于名利心决绝于争求以此而言
 岂非大惑之甚也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