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60617c 页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0518-004.png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九尺三
    河南郭象注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寓言十九
 注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
 疏寓寄也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已说
 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故
 鸿蒙云将肩吾连叔之类皆寓言耳
重言十七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0518-005.png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疏重言长老乡闾尊重者也老人之言犹
 十信其七也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注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况之于
 言因物随变唯彼之从故曰日出日出谓
 日新也日新则尽其自然之分自然之分
 尽则和也
 疏卮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
 分也和合也夫卮满则倾卮空则仰空满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0518-006.png
 任物倾仰随人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
 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
 又解卮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
 卮言耳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注言出于已俗多不受故借外耳肩吾连
 叔之类皆所借者也
 疏籍假也所以寄之也人十言九语者为
 假托外人论说之也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0518-007.png

 注父之誉子诚多不信然时有信者辄以
 常嫌见疑故借外论也
 疏媒媾合也父谈其子人多不信别人誉
 之信者多矣
非吾罪也人之罪也
 注己虽信而怀常疑者犹不受寄之彼人
 则信之人之听有斯累也
 疏吾父也非父谈子不实而听者妄起嫌
 疑致不信之过也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0518-008.png
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
 注互相非也
 疏夫俗人颠倒妄为臧否与己同见则应
 而为是与己不同则反而非之
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注三异同处而二异讼其所取是必于不
 讼者俱异耳而独信其所是非借外如何
 疏夫迷执同异妄见是非同异既空是非
 灭矣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0518-009.png
 注以其耆艾故俗共重之虽使言不借外
 犹十信其七
 疏耆艾寿考者之称也已自言之不藉于
 外为是长老故重而信之流俗之人有斯
 迷妄也
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

 注年在物先耳其馀本末无以待人则非
 所以先也期待也
 疏期待也上下为经傍通曰纬言此人直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0518-010.png
 置以年老居先亦无本末之智故待以耆
 宿之礼非关道德可先也
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
谓陈人
 注直是陈久之人耳而俗便共信之此俗
 之所以为安故而习常也
 疏无礼义以先人无人伦之道也直是陈
 久之人故重之耳世俗无识一至于斯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
 注夫自然有分而是非无主无主则曼衍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0518-011.png
 矣谁能定之哉故旷然无怀因而任之所
 以各终其天年
 疏曼衍无心也随日新之变转合天然之
 倪分故能因循万有接物无心所以穷造
 化之天年极生涯之遐寿也
不言则齐
 疏夫理处无言言则乖当故直置不言而
 物自均等也
齐与言不齐
 疏齐不言也不言与言既其不一故不齐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0518-012.png
 也
言与齐不齐也
 注付之于物而就用其言则彼此是非居
 然自齐若不能因彼而立言以齐之则我
 与万物复不齐耳
故曰无言
 注言彼所言故虽有言而我竟不言也
 疏夫以言遣言言则无尽纵加百非亦未
 偕妙唯当凝照圣人智冥动寂出处默语
 其致一焉故能无言则言言则无言也岂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0518-013.png
 有言与不言之别齐与不齐之异乎故曰
 言无言也
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
 注虽出吾口皆彼言耳
终身不言未尝不言
 注据出我口
 疏此复解前言无言义
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
自也而不然
 疏夫各执自见故有可有然自他既空然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0518-014.png
 可斯泯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
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注自由也由彼我之情偏故有可不可
 疏恶乎犹于何也自他并空物我俱幻于
 何处而有可不可于何处有然不然以此
 推穷然可自息斯复解前有自而然可义
 也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注各自然各自可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0518-015.png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注统而言之则无可无不可无可无不可
 而至也
 疏夫俗中之物倒置之徒于无然而固然
 于不可而执可也
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
 注夫唯言随物制而任其天然之分者能
 无夭落
 疏自非随日新之变达天然之理者谁能
 證长生久视之道乎言得之者之至也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0518-016.png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
 注虽变化相代原其气则一
 疏襌代也夫物云云禀之造化受气一种
 而形质不同运运迁流而更相代谢
始卒若环
 注于今为始者于昨已复为卒也
 疏物之迁贸譬彼循环死去生来终而复
 始此出襌代之状也
莫得其伦
 注理自尔故莫得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0518-017.png
 疏伦理也寻索变化之道竟无理之可致
 也
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注夫均齐者岂妄哉皆天然之分
 疏均齐也此总结以前一章之是谓天然
 齐等之道即以齐均之道亦名自然之分
 也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注与时俱也
 疏夫运运不停新新流谢是以行年六十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0518-018.png
 而与年俱变者也然庄惠相逢好谈玄道
 故远称尼父以显变化之方
始时所是卒而非之
 注时变则俗情亦变乘物以游心者岂异
 于俗哉
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注变者不停是不可常
 疏夫人之寿命依年而数年既不定数岂
 有邪是以去年之是于今非矣故知今年
 之是还是去岁之非今岁之非即是来年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0518-019.png
 之是故容成氏曰除日无岁也
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
 注谓孔子勤志服膺而后知非能任其自
 化也此明惠子不及圣人之韵远矣
 疏服用也惠施未达抑度孔子谓其励志
 勤行用心学道故至斯智非自然任化者
 也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
 注谢变化之自尔非知力之所为故随时
 任物而不造言也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0518-020.png
 疏谢代也而汝也未无也言尼父于勤服
 之心久已代谢汝宜复灵无复浪言也
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
 注若役其才知而不复其本灵则生亡矣
 疏夫人禀受才智于大道妙本复于灵命
 以尽生涯岂得勤志役心乖于造物此是
 庄子述孔丘之语诃抵惠施也
鸣而当律言而当法
 鸣者律之所生言者法之所出而法律者
 众之所为圣人就用之耳故无不当而未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0518-021.png
 之尝言未之尝为也
 疏呜声也当中也尼父圣人与阴阳合德
 故风韵中于钟律言教考于模范也哉
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
 矣
 注服用也我无言也我之所言直用人之
 口耳好恶是非利义之陈未始出吾口也
 疏仁义利害好恶是非逗彼前机应时陈
 说虽复言出于口而随前此即是用众人
 之口矣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0518-022.png
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注口所以宣心既用众人之口则众人之
 心用矣我顺众心则众心信矣谁敢逆立
 哉吾因天下之自定而定之又何为乎
 疏随众所宜用其心智教既随物物以顺
 之如草从风不敢逆立因其本静随性定
 之故定天下之定也
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注因而乘之故无不及
 疏已止也彼孔子也重勖惠子止而勿言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0518-023.png
 吾徒庸浅不能逮及此是庄子叹美宣尼
 之言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疏姓曾名参孔子弟子再仕之义列在下
 文
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
洎吾心悲
 注洎及也
 疏六斗四升曰釜六斛四斗曰钟洎及也
 曾参至孝求禄养亲故前仕亲在禄虽少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0518-024.png
 而欢乐后仕亲没禄虽多而悲悼所谓再
 化以悲乐易心为不及养亲故也
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

 注县系也谓参仕以为亲无系禄之罪也
 疏县系也门人之中无的姓讳当是四科
 十哲之流也曾参仁孝为亲求禄虽复悲
 乐应无系罪门人疑此咨问仲尼也
曰既已县矣
 注系于禄以养也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0518-025.png
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
 注夫养亲以适不问其具若能无系则不
 以贵贱经怀而平和怡畅尽色养之宜矣
 疏夫孝子事亲务在于适无论禄之厚薄
 尽于色养而已故有庸赁而称孝子三仕
 犹为不孝参既心存哀乐得无系禄之罪
 乎夫唯无系者故当无哀乐也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注彼谓无系也夫无系者视荣禄若蚊虻
 鸟雀之在前而过去耳岂有哀乐于其间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0518-026.png
 哉
 疏彼谓无系之人也鸟雀大以谕千钟蚊
 虻小以比三釜达道之人无心系禄千钟
 三釜不觉少多犹如鸟雀蚊虻相与飞过
 于前矣决然而已岂系之哉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
年而野
 注外权利也
 疏居在郭东号曰东郭犹是齐物篇中南
 郭子綦也子游子綦弟子也野质朴也闻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0518-027.png
 道一年学心未熟稍能朴素去浮华耳
二年而从
 注不自专也
 疏顺于俗也
三年而通
 注通彼我也
 疏不滞境也
四年而物
 注与物同也
 疏与物同也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0518-028.png
五年而来
 注自得也
 疏为众皈也
六年而鬼入
 注外形骸也
 疏神会理物
七年而天成
 注无所复为
 疏合自然成
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0518-029.png
 注所遇皆适而安
 疏智冥造物神合自然故不觉死生聚散
 之异也
九年而大妙
 注妙善也善恶同故无往而不冥此言久
 闻道知天籁之自然将忽然自忘则秽累
 日去以至于尽耳
 疏妙精微也闻道日久学心渐著故能超
 四句绝百非义极重玄理穷众妙知照宏
 博故称大也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0518-030.png
生有为死也
 注生而有为则丧其生
 疏处生人道沈溺有为适皈死灭也
劝公以其死也有自也
 注自由也由有为故死由私其生故有为
 今所以劝公者以其死之由私耳
 疏公平也自由也所以人生也动之死地
 者犹私爱其生不能公正故劝导也
而生阳也无自也
 注夫生之阳遂以其绝迹无为而忽然独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0518-031.png
 尔非有由也
 疏感于阳气而有此生既无所由从故不
 足私也
而果然乎
 疏果决定也阳气生物决定如此
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
 注然而果然故无适无不适而后皆适皆
 适而至也
 疏夫气聚为生生不足乐气散为死死不
 足哀生死既齐哀乐斯泯故于何处而可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0518-032.png
 适于何处而不可适乎所在皆适耳
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
 注皆己自足
 疏夫星历度数玄象丽天九州四极人物
 依据造化之中悉皆具足吾于何处分外
 求之也
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
 注理必自终不由于知非命如何
 疏夫天地昼夜人物死生寻其根由莫知
 终始时来运去非命如何其无命者言有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0518-033.png
 命也
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
 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谓之命似若有意
 也故又遣命之名以明其自尔而后命理
 全也
 疏夫死去生来犹春秋冬夏既无终始岂
 其命乎其有命者言无命也此又遣其命
 也
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
 注理必有应若有神灵以致也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0518-034.png
 疏鬼神识也夫耳眼应于声色心知应于
 物境义同影响岂无灵乎其无鬼者言其
 有之也
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注理自相应相应不由于故也则虽相应
 而无灵也
 疏夫人睡中则不知外物虽有眼耳则不
 应色声若其有灵如何不应其有鬼者言
 其无也此又遣其有也
众罔两问于影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0518-035.png
括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
今也止何也
 疏罔两影外微阴也斯寓言者也若汝也
 俛低头也撮束发也汝坐起行止唯形是
 从以此测量必因形乃有言不待厥理未
 详设此问答以彰独化耳
影曰叟叟也奚稍问也
 注运动自尔无所稍问
 疏叟叟无心运动之貌也奚何也影答云
 我运动无心萧条自得无所可待独化而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0518-036.png
 生汝无所知何劳见问也
予有而不知其所以
 注自尔故不知所以
 疏予我也我所有行止率乎造物皆不知
 所以悉莫辩其然尔岂有待哉
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
 注影似形而非形
 疏蜩甲蝉壳也蛇蜕皮也夫蛴螬变化而
 为蝉蛇从皮内而蜕出者皆不自觉知也
 而蛴螬灭于前蝉自生于后非因蛴螬而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0518-037.png
 有蝉蝉亦不待蛴螬而生也蛇皮之义亦
 复如之是知一切万有无相因待悉皆独
 化佥曰自然故影云我之因待同蛇蜕蜩
 甲似形有而实非待形者也
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
 疏屯聚也代谢也有火有日影即屯聚逢
 夜逢阴影便代谢若其同形有影故当不
 待火日阴夜有形而无影将知影必不待
 形而独化之理彰也
彼吾所以有待邪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0518-038.png
 疏吾所以有待者火日也心其不形火日
 亦不能生影也故影亦不待于火日也
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
 注推而极之则今之所谓有待者率至于
 无待而独化之理彰矣
 疏况乎有待者形也必无火日形亦不能
 生影不待形也夫形之生也不用火日影
 之生也岂待形乎故以火日况之则知影
 不待形明矣形影尚不相待而况他物乎
 是知一切万法悉皆独化也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0518-039.png
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彊阳
则我与之彊阳彊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注直自强阳运动相随往来耳无意不可
 问也
 疏彼者形也强阳运动之貌也夫往来运
 动形影共时既无因待咸资独化独化之
 理妙绝名言名言问答其具之矣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
梁而遇老子
 疏姓杨名朱字子居之往也沛彭城今徐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0518-040.png
 州是也邀遇也梁国今汴州也杨朱南迈
 老子西游邂逅逢于梁宋之地适于郊野
 而与之言
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
可也
 疏昔逢杨子谓有道心今见矜夸知其难
 教嫌其异俗是以伤嗟也
阳子居不答
 疏自觉己非默然悚愧
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0518-041.png
 疏盥洒也栉梳也届逆旅之舍至止息之
 所于是进水漱洒执持巾栉肘行膝步尽
 礼虔恭殷勤请益庶蒙针艾也
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间是以不
敢今间矣请问其过
 疏向被抵诃欲请其过正逢行李未有闲
 庸今至主人清闲无事庶闻责旨以助将
 来也
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
 注睢睢盱盱跋扈之貌人将畏难而疏远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0518-042.png
 疏睢盱躁急威权之貌也而汝也跋扈威
 势矜庄耀物物皆哀悼谁将汝居处乎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疏夫人廉洁贞清者犹如污辱也盛德圆
 满者犹如不足也此是老子引道德经以
 戒子居也
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
 疏蹙然惭悚也既承教旨惊惧更深稽首
 虔恭敬奉尊命也
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0518-043.png
者避席炀者避灶
 注尊形自异故惮而避之也
 疏将送也家公主人公也炀然火也阳朱
 往沛正事威容舍息逆旅主人迎送夫执
 毡席妻捉梳巾先坐之人避席而走然火
 之者不敢当灶威势动物一至于斯矣
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注去其夸矜故也
 疏从沛返归已蒙教戒除其容饰遣其矜
 夸混迹同尘和光顺俗于是舍息之人与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0518-044.png
 争席而坐矣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0518-04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