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1116-04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四  宋 释觉范 撰
  序
   送僧乞食序
曹溪六祖初以居士服至黄梅夜舂以石坠腰牛头众
乏粮融乞于丹阳自负米斛八斗行八十里朝去暮归
率以为常隆化惠满所至破柴制履百丈涅槃开田说
义坠腰石尚留东山破柴斧犹存邺镇江陵之西有负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1116-0465b.png
米庄车轮之下有大义石衲子每以为游观不可诬也
世远道丧而妄庸寒乞之徒入我法中其识尚不足以
匡欲其可荷大法也方叠花制袜以副丝绚其可夜舂
乎纤罗剪袍以宜小袖其可破柴乎升九仞之峻仆夫
汗血不肯出舆其可负米乎方大书其门云当寺今止
挂搭其肯开田说义乎余尝痛心抚膺而叹者也屡因
弘法致祸卒为废人方幸生还逃遁山谷而衲子犹以
其尝亲事云庵故来相从余畜之无义拒之不可即闭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1116-0466a.png
关坚卧有扣其门而言者曰云庵法施如智觉爱众如
雪峰出其门者今皆不然道未尊而欲人之贵己名不
耀而畏人挨已下视禅者如百世之冤谄事权贵如累
劫之亲师皆笑蹈此污而去庶几云庵爪牙矣于是蹶
然而起曰然则无食奈何曰当从净檀行乞亦如来大
师之遗则也老人肯出则庶使丛林知云庵典刑尚存
余嘉其言因序古德事以慰其意当有赏音者耳
   薝卜轩序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1116-0466b.png
法轮齐禅师开轩于不思议室之西薝卜林之间因以
为名门弟子告语曰吾师以异方便附物显理盖其华
萼六出所以殊众卉如心花发明诸地故其叶之寒茂
所以傲雪霜如道根深固抑魔外故其色至洁因地法
行盛明净故其实至黄慈悲摄物道中利故余疑其说
而造焉目击而坐了无问答微风披拂枝叶参差异香
郁然纯一无杂鼻观通妙闻慧现前譬如两镜相临于
中无像而灯忽举知相摄入虽接武至者云拥而集当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1116-0466c.png
又如百千镜中各纳灯体圆备同彻更为主客融通自
在成法解脱昔黄龙三关神通游戏于语默之外宝觉
之拳独体全露于背触之间今禅师乃宴坐不言之中
使来者嗅薝卜焉乃翁乃祖皆以举手动足为佛事克
家之子又以清芬转法轮非纵非横非同非异如伊之
字摩醯之目非化变诸幻而开幻众者乎师之所示如
月标指我作是说如绘虚空指非月体则此轩之所以
构也空无受绘之曲则言语文字独何伤乎禅师抚掌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1116-0466d.png
大笑因戏录为序使登之者援笔而赋盖自石门某始
   送因觉先序
觉先佛照禅师高弟也佛照于世有胜缘方其在山林
也则领匡山鸾溪及其游城郭也则住上都崇宁是望
刹皆天下之冠盖梵释龙天之宫从空而堕者也余尝
馆丈室之东见巨公要人入门下马气摩云天金朱耀日
塞门如市佛照者裙才及膝吉贝缠其胫勃窣趋迎权贵
不韵甚矣然杖拂之下万指随之虽往来城郭山林二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1116-0467a.png
十年牧僧行道如一日者觉先阴相之也觉先有智仞
能立事数惷其师争曲直竟袖手还江南佛照思其贤
曲折呼之觉先坚卧不动政和七年春诏易天宁为神
霄宫佛照以老病景德房寺觉先曰噫吾西矣秋八月
朔来别坐有献言者曰子去京三白矣乃复往如山林
桎梏之机何余折之曰慈明吾祖也而以李公故西游
宝觉吾大父行也以王晋卿故亦西游是二大老天下
之奇德意有所合千里从之矧觉先以师老病而西乎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1116-0467b.png
行矣子于义得矣觉先忻然曰敢不受教然吾之所识
皆公故人能嗣音乎余以屏迹岩丛栈绝世路宁当交
公卿大夫哉脱有见问者为言未能为世收寒涕是矣
中秋前三日某序
   送秦少逸李师尹序
余久厌大梁车马之尘而思江湖渔樵之乐故自淮宋
之郊再游匡庐南穷苍梧休于衡山之下爱其洞壑深
邃愿为终焉之所林间有人焉望之如琼林玉树恍然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1116-0467c.png
如行金明绿野之郊见狂游贵公子揖而问之则此邦
贤者秦少逸李师尹辈也徐扣其所蓄盖亦无所不观
因结为友与之游久而益敬会天子诏下将校艺于有
司送别于碧岩之阿而告之曰前志多云并汾汝洛之
间土厚水深浅井十馀丈清凉甘滑土无横文色如烝
面故其俗重迟美茂士君子博学而知要古今光明秀
杰之士排肩而出不可胜数大江之南荆湖之间其地
卑湿人心轻浮偏急多争故士君子学问苟简切观前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1116-0467d.png
代能以功名富贵终始者无几后生未进皆以其风俗
素轻浮故甘自废弃余切以为过矣昔谢安有鼻疾故
咏书之音重浊当时名流慕其为人皆掩鼻效之杨绾
以清约自律而当时贵人有为减驺从者是皆以天姿
嗜好成一时之风俗东瓯之民朴野不学自古鲜有仕
于朝者欧阳詹以秀才倡之至今号为多士潮阳在瘴
海之隅民未知学韩文公以赵德为之师其俗称为易
治以是又激厉学行成两邦之美化今之学者能知之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1116-0468a.png
而莫能行之行之而不见其效何哉自信之不笃自重
之不至耳使其能自信虽箦中之死人足以自致青云
之上能自重其材则跨下之饿夫足以建立而称孤岂
奔走仁义有王佐之略者而以风俗为病哉盖士能成
天下之风俗而风俗有不能为士之病明矣诸君勉之
吾将见君辈角立齿列出于卑薄之地仕而达发其毫
末犹能无愧杨谢不幸而穷蹇则犹不失为欧阳詹赵
德而已其勿以吾言为誇也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1116-0468b.png
   送脩彦通还西湖序
东吴山川清胜甲于天下而湖山深秀正如美丈夫之
眉目大通禅师淡然无营于林石之间而声光照曜于
四海之外如晓天之日从而游者睿郎廓然焉其高秀
之韵烂然相映如长庚之星吾友彦通既以父事大通
而其德友廓然又如无心之云往来于湖山之上从容
二老之间舒徐容曳油然自得其直谅多闻之寔道德
光华之言与夫幽寻清讨之趣固已厌饫平生矣而又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1116-0468c.png
周游淮海浮飘大江经行于炉峰之下久之南穷衡岳
辽绕数千里吊古圣之陈迹览林壑之形胜求诸宗故
老而扣之其异家入道之智差别之旨无所不闻于是
浩然有归欤之兴为余留于湘江道林者一月既旦行
余执其手而语之曰昔雪峰道经祝融人劝其一登绝
顶掉头掣肘曰青山长在知识难逢且山林虽佳于道
无所益也明矣马祖谓紫玉曰山水之秀可居益汝道
气是若有益于道者何也及观兴化之论乃曰吾虽嗣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1116-0468d.png
临济而发药之友者大觉是已山林未暇论也而师且
后之是胜侣之德其不可不重如是其甚也呜呼是三
者古之人有得于一则固已誇谈于丛林而传诵于后
世矧吾彦通兼取而有之可谓盛哉独余奇穷侵寻老
境得一而志二相视无所逃其羞虽然于其私则若不
足而能喜彦通之乐有馀也诸公咸赋诗而余叙此为
赆彦通其见怜乎
   送演胜远序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1116-0469a.png
余昔游大梁经陈蔡之郊郊多美木类皆修干矗矗上
干云汉浮阴纤秾蓊郁垂布时方溽暑畏日流金而影
不至地弛担休于其下俯仰叹爱念封殖之勤而痛恨
其何以至于此而吾不能晓也旁有薪者欣然笑曰子
欲知是木所以臻此乎江南荆楚淮甸西洛山水深秀
茂林硕材所至丛生年大枯倒苍崖乱壑之旁者何限
而人初不知贵陈蔡之地弥望皆卤荒之壤民知美木
不易有也争治其地以莳之日夕觑逻不啻如望婴儿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1116-0469b.png
之长也方其童及寻浆液四达枝叶欣欣向荣时旁干
横柯举剪去唯馀直根根之浆液不得旁之也聚而成
美材乃今之苍然可观仰者举前日之剪洗封护者也
余爱其语有理致叹曰夫断木为棋丸革为鞠亦皆有
法士之志于学其可以外是乎故余见苦学者必语以
此庐陵演胜远方妙年志于为道然患其才多不知收
拾闻经论之可以游心则思夺席见文章之雄伟光秀
则思倒志笔砚听开拓正宗则思呵佛骂祖才多之过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1116-0469c.png
也今过余语别且欲自匡山渡大江以问其所以出生
死之要而余患其才多故录莳木之说以赆之庶他日
林下争誇临济之木有再茂者定吾胜远也夫
   送圆上人序
百丈为天下福地禅宗振于兹岁月之久寺废为荒丘
大长老肃公来中兴之其子古公又能兴其家昔之败
瓦朽楹今丹碧层出钟鱼轰轰衲子自远而造晨香夕
灯如安养土能回心植福于兹以其殊胜之报将如谷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1116-0469d.png
之答呼声也惜乎大殿之下地荒未治有荣州圆道人
慨然欲阶之使登殿者入离尘三昧得佛土净登之者
且尔况施帛为之者耶圆公既出山余挽衣告之曰一
切殊胜皆心所成当勇猛勿惰必有喜施之者今虽檀
林吹叶会看明月满轮一人闻之发心三道便从天降
圆笑之曰有是哉因书以为送
   送鉴老归慈云寺
龙安禅师之门有高弟其惊群之辩掣电之机如古风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1116-0470a.png
穴三圣之流元祐之初开法于西安嫚骂佛祖贬剥诸
方闻其风望崖而退者不可胜数而登其门者皆一时
之奇秀永安常龙安照慈云鉴又角而出无尽居士张
公尝问道于师自称得法上首公以文章功业为时名
臣天下想其风采而不可得是二三友者独与之周旋
忘形何脱略势位岂弟法乳之深耶崇宁二年冬公罢
政府还荆南照老迎于夏口载与之俱至鄂渚而归江
山清华足以供谈笑而赓酬妙语多法喜之乐余时游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1116-0470b.png
湘中闻之作诗与照老曰无尽龙安两勍敌大梅庞老
是同参近闻赤壁同登赏想见清风助笑谈已作泛舟
游夏口又成横锡过江南归来万壑松声在依旧闲云
没草庵又闻鉴老去慈云从公于传庆清游胜赏厌饫
其平生士大夫闻之高其为人曰鉴公此邦之福田其
可终听其去也遣使自江陵迎还以慰邦人之思遂取
道西安拜塔于山与照老经行于乳峰之下而余适在
焉山谷闻鸟声歌呼林泉津津有喜色而鉴老亦恋恋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1116-0470c.png
累日不忍去余叹曰悦公虽不幸短世门弟子何其多
贤也方无尽居士国论其门可炙手也独淡若及闻其
归山林则千里与相从之又皆造不忘其师背道好利
者肯如是乎作两诗送之曰故人罢相归田野相见遥
知一粲然陌上青山尝识面归来白塔扫颓塼勤劳世
外功名事领略僧中富贵缘又作慈云倾法雨斩新精
彩照人天其次曰悦老解为荼毒鼓平生得妙不施功
欲令闻者偷心死自是群生两耳聋兄弟赫然追父迹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1116-0470d.png
丛林籍尔说家风相逢一笑投针地俱是当年百衲翁
此诗又叙所以南归之意而告之曰禅师天骨开张丰
颜美茂奇韵逸发谈笑如雷虎穴中自不生彪然方今
之世正宗甚危邪法甚炽至诚恻怛无使龙安法道下
堕于地禅师其勉尔
   送一上人序
无尽居士崇宁二年自政府谪亳蕲两州以宫祠罢归
舟而南时龙安照禅师自西安往迎之至夏口遂与无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1116-0471a.png
尽俱载登赤壁余闻之作诗寄之曰无尽龙安两勍敌
大梅庞老是同参近闻赤壁同登赏想见清风助笑谈
已作泛舟游夏口又成横锡过江南归来万壑松声在
依旧闲云没草庵明年夏无尽来招住峡州天宁辞之
已而问来僧尝记觉范言句乎僧诵前诗无尽忻然和
之曰心月澄澄映碧潭曾参错认作曹参若非临济具
只眼争得维摩相对谈万象森罗皆拱北百城迢递谩
游南直须取惜眉毛落烧却山头洛浦庵宣和四年十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1116-0471b.png
二月十四日龙安之门弟子义一持无尽所作照公塔
铭语句来时无尽亦殁逾年矣余游二老盖三十年今
俱成千古独余身在然亦折困于梦幻数矣是夜义一
先寝于坐念旧游如前身事录两诗以授之使归举似
山中之耆年庶其哀余之志也
   送严修造序
南昌千嶂深秀处忽生水沉奇材而万峰绕之遂名香
城显观基肇而来老颐嗣事而后殿阁如幻出唯潮音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1116-0471c.png
演法之堂斩新营构四方衲子雁次猊座下而恨香花
之馆未具有道人严公犯众请行曰吾将化十方男女
檀波罗蜜之光以藻饰之使蓬莱道山万国春回香积
城头十分月满于是瑛禅师拊手曰诺使其客甘露灭
以序送之
   四绝堂分题诗序
宣和三年秋七月青社张廓然罢长沙之教官十五日
渡湘将北归馆于道林寺携家遍游湘山胜处如人经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1116-0471d.png
故乡恋恋不忍去门弟子相守不舍又如痴儿之嗜蜜
日追随于晴岚夕晖之间笑语于千岩万壑之上二十
二日会于四绝堂者十人而余适至廓然顾嗟叹息曰
爱山吾天性所以迟留未发者眷此邦之多奇士也不
然吾何适而不可乎余曰东坡尝曰故山去千里佳处
辄迟留此语殆为公今日之游说也于是分其字以为
韵赋诗纪其事未及点笔会余有急客至驰归廓然与
诸公登清富堂汲峰顶之泉试壑源茶下鹿苑寺散坐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1116-0472a.png
于青林之下久之并岸而北遂经檞林坞至南台莫夜
矣呼灯小酌剧谈赋诗诗成而情不尽饮少而欢有馀
是夕风高月黑万树秋声廓然长揖飘然而归道林余
使人秉炬追送之明日诸公皆以诗来廓然曰湘西盖
冠世绝境而吾客皆韵人胜士兹游也无愧山阴冶城
子宜序以冠群诗之首余曰唯唯
   待月堂序
宣和四年二月辛亥湘西真身禅寺新堂成余同道林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1116-0472b.png
真教禅师鹿苑希一禅师往登焉堂临晴湖日光下彻
俯见游鱼聚立纵望湘西山云之纤秾草木之深密一
览而尽得之真教拊栏哦曰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
间借路行而今却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语未卒
住持禅师妙德欣然曰吾经行诸方倦矣既老来归将
为终焉之计此句是吾心也希一请以待月名其堂而
使寂音记之德公得法于智海佛印清公临济十世孙
世为泉南人朴茂而历落者也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1116-0472c.png
   德效字序
皇天无亲常与善人是耶非耶司马子长视德无效疑
为善未必有祐之辞也伯夷叔齐死越千载有耿光萧
梁武帝亦以饿终而自瑀及遘八叶为相与唐室相终
始司马子长见于天未定之时酌其理则天之常与善
殆不可诬矣譬如松柏之稚厄于牛羊杂于蒿莱人固
易而疑之及其天定则傲雪霜而上青冥也南州之西
岳九江之庐阜两者之麓山川之秀气所钟善人隐德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1116-0472d.png
之渊薮意功名富贵者辈出而近世特未有著者士论
多司马子长之疑安知尽出僧中乎高氏世为右姓诗
礼世其家有奇比丘出焉石门权巽中是已吾畏友也
以高才卓识振于丛林一时贤士大夫加手足之敬其
侄善祐熏烝见闻惠敏出其天姿老杜所谓毫发无遗
恨波澜独老成者也巽中使余字之余推为德之理以
酌山川之胜盛高氏之遗庆字之曰德效巽中拊手称
善人序以授之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1116-0473a.png
   无住字序
珠之为物体舒光而自照置于盆而未尝定衡斜圆转
不留影迹众生妙心如之圆实无住龙女献之达摩悟
之良有以也君名悟珠圆明妙心之表也当以无住为
字作字说云
   师璞字序
充耳琇莹瑛之佩珥夫佩珂之与琇莹皆玉之成器者
也玉之在璞其质弗妙则难以致用然则能琇莹佩珂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1116-0473b.png
者必在璞而已矣学者质之不妙其安受道吾所以字
僧妙瑛曰师璞
   彦舟字序
大绎持海于净土为亲闻如水传器鸠摩罗什于真丹
为四依如印印泥其荷负大法提携有情之功可书法
王之凌烟耶舍尊者阅重翻维摩经叹曰什公真苦海
法船也不然何形容不传之妙乃尔昭著耶当时从之
以游者称四圣与之上下议论校微争妙声振后世觉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1116-0473c.png
天之日月苦海之云雷摩肩并首趋而出可谓盛矣殆
从中世陵夷贤圣窜伏迄今咸无焉可谓衰矣于佛法
衰残之秋有一比丘粹然而出以法什自名其志可以
支已坠之玄纲续将灭之慧燄吾未究其才观其志亦
可以击节矣耶舍以什为法船余字法什为彦舟坐客
肯首以为然于是乎书耳
   无染字序
起信论曰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1116-0473d.png
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又
曰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
明故夫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则曰淳净智出烦恼碍智
碍离和合相则曰淳净明首楞严曰净极光通达寂照
含虚空皆太淳故净而明矣故太淳宜字无染
   易季真字序
季真少俨三十岁俨入新年五十三疑我满怀揣佛法
解腰抖擞破裙衫大赡终老同香火小朗平生共石岩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1116-0474a.png
深炷垆香待清旦偶闻残雪落高杉宣和五年问觉慈
几何年齿对曰二十三时湘山雪晴五更清可掬而啜
也觉慈本字敬修取以慈修身吾以谓慈皆不若真因
易为季真老俨书
   颖孺字序
草木之英楩楠兰蕙也鳞羽之英凤鸟麒麟也然则人
类亦有英乎公卿士大夫也而僧之英则异是以心空
为登第以果位为阶品颓然无求者出世间之相也横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1116-0474b.png
肩勃窣者大福田衣也弥天之俱载(阙/)永之孤步世莫能
贵贱盖所谓颖然而出者也五羊僧名惠英年二十馀
能折节读书工作诗而未有字余以颖孺字之
   妙宗字序
顷游钟山定林读王文公壁间所书信心铭作横风斜
云势知为宗门之光叹爱久之山中故老谓余言文公
绝嗜此文与衲子语必诵之曰归根得旨随照失宗诸
法要妙八言足矣有而弗知则失宗知而弗信其迷旨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1116-0474c.png
余偶客石霜与客夜语及之余曰文公闻弦赏音妙合
雅曲如此乃知法以不生故一如以虚明故自照唯以
自照故如如知白矣如珠之光还自照珠非妙心宗不
能尔也坐有嘉禾上人忻然笑曰如照我名也而适舍
其义岂偶然也哉余曰尝有字乎曰未也请妙宗字其
名妙宗佳妙年东吴丛林号饱参者一杖翛然如无心
云殊可人也录其序以遗之
   无诤字序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1116-0474d.png
圣如孔子老𥅆其言不过曰后其身而身先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偕三人必欲求师之交四海必欲后其身是
其致德之隆知道之奥岂止于不与物诤而已耶曰始
于不与物诤故终于天下不与已诤能与夫自尧舜已
来未有不知之者何特二君子为然虽吾教亦然契经
曰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祖曰忘机则佛道隆
夫与物诤者能忘机乎隆之字于文从降从生王文公
曰降者隆之道是降屈自下者所以致隆也彦隆宜字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1116-0475a.png
无诤无诤生于极南志学之年则其艺已秀出流辈校
于有司如探怀而取之今未壮岁又能访道四方期有
所竖立以端正颓纲其才敏惠如泉之稚蒙如云之肤
寸有雨天下达于四海之理固吾子字之而已尚恐其
以气自多故为字说因以告之独不知是其意否乎
   寂音自序
寂音自叙本江西筠州新昌喻氏之子年十四父母并
月而殁乃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十九试经于东京天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1116-0475b.png
王寺得度冒惠洪名依宣袐大师深公讲成唯识论有
声讲肆服勤四年辞之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
及真净迁洪州石门又随以至前后七年年二十九乃
游东吴明年游衡岳又三年而真净终于庵自湘中归
拜塔将终藏于黄龙而显谟朱彦世英请住临川北禅
二年退而游金陵久之运使学士吴开正重请住清凉
入寺为狂僧诬以为伪度牒且旁连前狂僧法和等议
讪事入制狱一年坐冒惠洪名著缝掖入京师大丞相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1116-0475c.png
张商英特奏再得度节使郭天信奏师名坐交张郭厚
善以政和元年十月二十六日配海外以二年二月二
十五日到琼州五月七日到崖州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蒙恩释放十一月十七日北渡海以明年四月到筠馆
于荷塘寺十月又證狱并门五年夏于新昌之度门往
来九峰洞山者四年将自西安入湘上依法眷以老馆
云岩又为狂道士诬以为张怀素党人官吏皆知其误
认张丞相为怀素然事须根治坐南昌狱百馀日会两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1116-0475d.png
赦得释遂归湘上南台以宣和四年夏释此论明年三
月四日毕停笔坐念涉世多艰百念灰冷时年五十三
矣追绎达摩四种行作四偈无求行曰形恃美好今已
毁坏置之世路自觉塞碍始缘饥寒致万憎爱欲坏身
衰入此三昧随缘行曰此生梦幻缘业所转随其所遭
敢择贵贱眠食既足馀复何羡缘尽则行无可顾恋报
冤行曰僧婴王难情观可丑夙业纯熟所以甘受受尽
还无何丑之有转重还轻佛恩弥厚称法行曰本无贪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1116-0476a.png
瞋我持戒忍食不过中手不操楯风必顿息而浪渐尽
离微细念方名见性既说是偈并载于此时省观焉呜
呼孙思邈著大风恶疾论曰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
疾而得仙道何者割弃尘累怀颖阳之风所以因祸而
取福也寂音之祸奇祸也因祸以得尽窥佛祖之意不
能文以达意以寿后世则思邈之论可信也
 记语
   记西湖夜语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1116-0476b.png
余旧阅洞上语句知悟本禅师一宗盖神明石头之道
者也石头为物之旨见于参同契而法眼所笺盛传世
间读其词与余昔所闻多异同因跋于后以自志而吾
友睿廓然见之谓余曰公以法眼之玄悟尚未为知石
头之论骇人视听业已出其语曷不亟谈其故而微出
疑论于其后何也余曰古之圣人有所示其言未尝不
略也非痛爱其法也以谓不略则学者不思不思而得
者闻异论则惑非居之安之意余非敢上配作者然立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1116-0476c.png
言之体要自不得不尔虽前设未能别白其意者当试
广之夫正传至六世而大振天下谓之宗门宗门所趣
谓之玄旨学此道者谓之玄学当时之人根性猛利臻
其妙者不可胜数虽石头大恐后世不能完闻其说故
见于语言此参同契之所由作也所谓宗旨者以三句
标准之乃体中玄意中玄句中玄自灵源明皎洁句意
相缀延至于然于一一法依根密分布处乃体中玄出
又自本末须归宗开达错综至乘言须会宗勿自立规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1116-0476d.png
矩处乃句中玄也如宗门所论以明暗相对如步之前
后以理事如函盖箭锋之相应则非无功至玄之旨故
反破曰万物自有功物之有功则可名求之乎故终其
言曰乘言须会宗以此也言有上中句有清浊暗则合
其言明则亦不违其句此其所以门门之境华参错回
互而寂然依位而住也自是而论盖石头以三玄旨趣
示于此所明法眼所谈但体中玄而已故追逐其句辞
而即解之而不复顾首尾立言之意也昔荐福古禅师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1116-0477a.png
论三玄旨趣号为明眼亦曰体中玄甚合法眼宗枝以
其言印余之心合者甚多但不欲亟言之也今廓然之言
为骇人视听且使亟言之其知我爱我之深亦(阙/) 惟今
不复详论之则闻者安得不以余为誇也古之人其身
可以折辱困穷之而不能屈其言者以有理也余之所
谈者求理之所在初不谓有法眼也法眼而之理之所
在非余之所能也人之观听虽骇亦非世所恤也廓然
笑曰安得起法眼与子辩吾不能晓子矣余归述其语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1116-0477b.png
以连前说以示同学云
   记徐韩语
徐师川曰达磨西来自五天无别职事欲传法度生耳
既不契梁高祖即北游魏面壁坐者九年得可祖而后
去初不闻张大其声名聚千百閒汉为部曲见王臣高
居而揖循廊而趋不敢仰视夫荷担如来秘密大法得
如达磨乃可称嗣祖沙门也韩子苍曰真宗皇帝尝欲
废太平兴国寺为仓诏下之日有僧唐突以谓不可废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1116-0477c.png
真宗使中使谕旨曰不听废寺即斩仍以剑示之祝曰
僧见剑怖惧即斩不然即赦之中使如所诫僧笑引颈
曰为佛法死寔甘甜之有如是僧乃可称衲子也徐韩
二公今缙绅之望皆留神内典而见识议论如此听之
令人如雪中见西河诸峰不胜爽气
   季子梦训
湘山逸人毛文仲盖东坡苏公江湖游旧也公殁馀十
年而文仲之子学成更其名曰在庭已而梦公授以字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1116-0477d.png
曰季子季子喜忘寝饭客疑以问余余曰孔子梦周公
因慕周公晚而叹曰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则
平日所常梦也明矣季子慕公而梦见之固其所也又
何疑焉然孔子削迹伐树不以为衰而以不梦周公为
衰季子僮衣纨裤谷量牛马不以为悦而以梦东坡为
悦夫圣贤之受材相远如天渊而其好善之同弗间毫
发也客曰以季子字在庭谓何余曰世莫知其说余独
知之公于西汉尤爱贾生苏子卿非直爱其文如盎盎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1116-0478a.png
之春藻饰万物与其屹若砥柱荡摩惊涛也爱其知为
臣之大体而已生为怀王傅王堕马死生哭泣至死宁
独不知哭泣不能生王于死中耶其心以谓职傅而王
终非其道也子卿使虏不肯辱命虽餐毡寝煴牧羊海
上起止仗汉节李陵讽使降则请效死于前子卿宁独
恶其生耶其心以谓职称奉使敢爱死哉东坡意若曰
至士立朝之节而远有不同然其学同出于吴季子而
不可诬也季子挂剑徐公之墓不以死生背其心则稽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1116-0478b.png
之操履何尝以用舍背其心今死向千载其蹇蹇凛凛
之姿未尝不在汉庭也公以季子字之如易之垂象意
于不言之中使学者自求之耳客噫嘻曰使东坡复生
不能自解免矣遂去
   答郭公问传灯义
太尉都丞旨问所谓传灯录是何义对曰昔达磨大师
佩佛心印于梁普通之初至震旦时学者方以讲观相
高达磨大师乃曰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1116-0478c.png
来教外别行传上根辈人始疑之久而疑信者相半艰
难险阻六传而至曹溪大鉴禅师当唐神龙中天下之
疑卒不疑胜信者之多于是源分派别而为南岳青原
两宗枝派蔓衍而为云门临济曹洞沩仰与大法眼之
五家其道遂大振于圣朝景德中东吴僧道原披奕世
之祖图集诸家之语录由七佛以至大法眼禅师之嗣
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一人成三十卷目之曰景德传
灯录诣阙上进奉冀流布章圣皇帝诏翰林学士右司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1116-0478d.png
谏知制诰臣杨亿等同加刋削俾之裁定夫所谓佛心
印者众生灵智之府也其体本自妙而常明虽万类纷
然日用殊趣而文彩粲然明了不差毫末其知之者谓
之神通光明藏谓之光严住持其不知者谓之生死趣
谓之无明始自故證发虽悟如释迦文佛亦缘然灯记
莂则师承机语之自其可废也法华经曰世尊放眉间
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而弥勒发问文殊决疑
以谓日月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持是经者妙光法师得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1116-0479a.png
其證者普明如来维摩经为魔女说法曰有法门名无
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
明明终不尽如是诸佛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是其道意亦不灭尽随世说法
而日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此其义也又问如何
是传灯旨要曰昼夜分明瞒他一点也不得
   记福严言禅师语
余既至衡山福严长老言公曰今年五月当有灾不可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1116-0479b.png
逃过是乃毕世安适耳问其故曰运厄于珀鬼耳五月
二十八日太原造大狱来追对验十月六日得放夜宿
沟镇中中夜行荒陂阴晦迷失道路有光飞来照行坐
休则光为止起进则导之至榆次凡百里而晓光乃没
于是口占曰大舜鸟工往卢能渔父归神光百里送鬼
事一场非明年春见超然于海昏夜语及之书以示素
所办送者因觉先忠无外政和五年三月二日题
 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