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第 280139b 页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0867-046.png
淮南鸿烈解卷之二十五疲二
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
人间训(人间之事吉凶之中徵得/失之端反存亡之几也)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
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
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见本
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
详谓之术居智所谓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
智所由谓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𨎌错之后
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
人间训(人间之事吉凶之中徵得/失之端反存亡之几也)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
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
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见本
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
详谓之术居智所谓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
智所由谓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𨎌错之后
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0867-047.png
是故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
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夫言出于口者不可
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事者难成
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千里之堤以
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突灶/突也)
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
蹪于蛭(蹪踬也/蛭蚁也)是故人者轻小害易微事以
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由病者已惓(惓/剧)而索
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俞/夫)
(黄帝/时医)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
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夫言出于口者不可
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事者难成
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千里之堤以
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突灶/突也)
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
蹪于蛭(蹪踬也/蛭蚁也)是故人者轻小害易微事以
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由病者已惓(惓/剧)而索
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俞/夫)
(黄帝/时医)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0867-048.png
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
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
度(揣商量/高下也)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
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
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
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
不达之涂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
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
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
不慎也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
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
度(揣商量/高下也)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
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
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
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
不达之涂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
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
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
不慎也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0867-049.png
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
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
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庄王/败晋)
(荀林父之师于/邲邲河雍地也)归而封孙叔敖而不辞受病
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
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
石之名丑(寝丘今汝南固始地前/有垢谷后有庄丘名丑)荆人鬼(好/事)
(鬼/也)越人禨(禨/祥)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
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
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
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
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庄王/败晋)
(荀林父之师于/邲邲河雍地也)归而封孙叔敖而不辞受病
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
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
石之名丑(寝丘今汝南固始地前/有垢谷后有庄丘名丑)荆人鬼(好/事)
(鬼/也)越人禨(禨/祥)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
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
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0867-050.png
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何谓益之而损昔晋
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
天下而无所绻(绻/屈)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
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
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戮杀大臣亲
近导谀明年出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劫而
幽之(栾书中行/偃皆大夫)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
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之
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
损者也夫孙叔敖之请有寝之丘沙石之地
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
天下而无所绻(绻/屈)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
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
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戮杀大臣亲
近导谀明年出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劫而
幽之(栾书中行/偃皆大夫)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
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之
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
损者也夫孙叔敖之请有寝之丘沙石之地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0867-051.png
所以累世不夺也晋厉公之合诸侯于嘉陵
所以身死于匠骊氏也众人皆知利利而病
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夫
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掘藏谓/发冢得)
(伏藏无/功受财)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张武教智伯
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张武智伯臣也擒/于晋阳为赵襄子)
(所/杀)申叔时教庄王封陈氏之后而霸天下(申/叔)
(时楚大夫也庄王/灭陈已乃复之也)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
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
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
所以身死于匠骊氏也众人皆知利利而病
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夫
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掘藏谓/发冢得)
(伏藏无/功受财)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张武教智伯
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张武智伯臣也擒/于晋阳为赵襄子)
(所/杀)申叔时教庄王封陈氏之后而霸天下(申/叔)
(时楚大夫也庄王/灭陈已乃复之也)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
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
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0867-052.png
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阳虎为
乱于鲁(阳虎季氏之臣也阳/虎季氏专鲁国也)鲁君令人闭城
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
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伯/迫)门者止之曰天下
探之不穷(不穷言/深远)我将出子阳虎因赴围而
逐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
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祛/袂)出之者怨之曰我
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
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
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
乱于鲁(阳虎季氏之臣也阳/虎季氏专鲁国也)鲁君令人闭城
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
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伯/迫)门者止之曰天下
探之不穷(不穷言/深远)我将出子阳虎因赴围而
逐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
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祛/袂)出之者怨之曰我
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
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
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0867-053.png
伤者被重罪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何谓
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与晋人战于鄢陵
战酣(晋人晋/厉公)恭王伤(晋人射恭/王中目也)而休司马子
反渴而求饮坚阳谷奉酒而进之(坚小使也/阳谷其名)
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绝于口遂
醉而卧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司马子反子反
辞以心痛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而闻酒臭
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不谷不禄/也人君谦)
(以自/称也)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亡楚
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不谷无与复战矣
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与晋人战于鄢陵
战酣(晋人晋/厉公)恭王伤(晋人射恭/王中目也)而休司马子
反渴而求饮坚阳谷奉酒而进之(坚小使也/阳谷其名)
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绝于口遂
醉而卧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司马子反子反
辞以心痛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而闻酒臭
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不谷不禄/也人君谦)
(以自/称也)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亡楚
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不谷无与复战矣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0867-054.png
于是罢师而去之斩司马子反为僇故坚阳
谷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
也而适足以杀之此所谓欲利之而反害之
者也夫病温而强之食病暍而饮之寒此众
人之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悦
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论者之
所辟也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
忤有功者人臣之所务也有罪者人臣之所
辟也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则
有功者离恩义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魏将
谷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
也而适足以杀之此所谓欲利之而反害之
者也夫病温而强之食病暍而饮之寒此众
人之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悦
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论者之
所辟也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
忤有功者人臣之所务也有罪者人臣之所
辟也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则
有功者离恩义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魏将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0867-055.png
乐羊攻中山(乐羊文/侯之将)其子执在城中城中县
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
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
与其首乐羊循而泣之曰是吾子己为使者
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中山曰是伏约死节
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为魏文侯大开地有
功自此之后日以不信此所谓有功而见疑
者也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孟孙鲁/大夫也)而得
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
巴弗忍纵而子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
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
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
与其首乐羊循而泣之曰是吾子己为使者
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中山曰是伏约死节
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为魏文侯大开地有
功自此之后日以不信此所谓有功而见疑
者也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孟孙鲁/大夫也)而得
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
巴弗忍纵而子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0867-056.png
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
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
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
益信者也故趋舍不可不审也此公孙鞅之
所以抵罪于秦而不得入魏也(公孙鞅商君/也为秦伐魏)
(欺魏公子印而杀之后/有罪走魏魏人不入也)功非不大也然而累
足无所践者不义之故也事或夺之而反与
之或与之而反取之智伯求地于魏宣子宣
子弗欲与之任登曰智伯之强威行于天下
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
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
益信者也故趋舍不可不审也此公孙鞅之
所以抵罪于秦而不得入魏也(公孙鞅商君/也为秦伐魏)
(欺魏公子印而杀之后/有罪走魏魏人不入也)功非不大也然而累
足无所践者不义之故也事或夺之而反与
之或与之而反取之智伯求地于魏宣子宣
子弗欲与之任登曰智伯之强威行于天下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0867-057.png
求地而弗与是为诸侯先受祸也不若与之
宣子曰求地不已为之柰何任登曰与之使
喜必将复求地于诸侯诸侯必植耳(植耳竦/耳而听)
也与天下同心而图之一心所得者非直吾
所亡也魏宣子裂地而授之又求地于韩康
子韩康子不敢不予诸侯皆恐又求地于赵
襄子襄子弗与于是智伯乃从韩魏围襄子
于晋阳三国通谋擒智伯而三分其国此所
谓夺人而反为人所夺者何谓与之而反取
之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伐虢遗虞垂棘之
宣子曰求地不已为之柰何任登曰与之使
喜必将复求地于诸侯诸侯必植耳(植耳竦/耳而听)
也与天下同心而图之一心所得者非直吾
所亡也魏宣子裂地而授之又求地于韩康
子韩康子不敢不予诸侯皆恐又求地于赵
襄子襄子弗与于是智伯乃从韩魏围襄子
于晋阳三国通谋擒智伯而三分其国此所
谓夺人而反为人所夺者何谓与之而反取
之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伐虢遗虞垂棘之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0867-058.png
壁与屈产之乘虞公惑于璧与马而欲与之
道宫之奇谏(宫之奇/虞臣也)曰不可夫虞之与虢若
车之有轮轮依于车车亦依轮虞之与虢相
恃而势也若假之道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
虞公弗听遂假之道荀息伐虢遂克之(荀息/晋大)
夫还反伐虞又拔之此所谓与之而反取者
也圣王布德施惠非求其报于百姓也郊望
禘尝(郊祭天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褅尝祭宗庙也)非求福于鬼神
也山致其高而云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
焉君子致其道而福禄归焉夫有阴德者必
道宫之奇谏(宫之奇/虞臣也)曰不可夫虞之与虢若
车之有轮轮依于车车亦依轮虞之与虢相
恃而势也若假之道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
虞公弗听遂假之道荀息伐虢遂克之(荀息/晋大)
夫还反伐虞又拔之此所谓与之而反取者
也圣王布德施惠非求其报于百姓也郊望
禘尝(郊祭天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褅尝祭宗庙也)非求福于鬼神
也山致其高而云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
焉君子致其道而福禄归焉夫有阴德者必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0867-059.png
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古有沟防不脩
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
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
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辩长幼之序田野不脩
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
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夏/殷)
周有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
道教导于世其后继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
也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已(赵政始皇生于/赵故名赵政)
智伯侵地而灭商鞅支解李斯车裂(李斯上/蔡人也)
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
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
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辩长幼之序田野不脩
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
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夏/殷)
周有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
道教导于世其后继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
也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已(赵政始皇生于/赵故名赵政)
智伯侵地而灭商鞅支解李斯车裂(李斯上/蔡人也)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0867-060.png
(为秦相赵高谮之二/世车裂之于云阳)三代种德而王齐桓继
绝而霸故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昔
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
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先/生)
(凡先人生者也以乡鬼神/自犊纯色可以为牺牲也)居一年其父无故
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
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
之柰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其事
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
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其父其父
绝而霸故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昔
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
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先/生)
(凡先人生者也以乡鬼神/自犊纯色可以为牺牲也)居一年其父无故
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
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
之柰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其事
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
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其父其父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0867-061.png
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
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楚庄王时/围宋九月)当此之时易
子而食析骸而炊之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
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
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
罢围解则父子俱视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
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
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楚庄王时/围宋九月)当此之时易
子而食析骸而炊之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
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
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
罢围解则父子俱视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
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
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0867-062.png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不遽为
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
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
测也或直于辞而不害于事者或亏于耳以
忤于心而合于实者高阳魋(或曰高阳/魋宋大夫)将为
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
上必将挠以生村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高
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乾则益轻以
劲材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
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
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
测也或直于辞而不害于事者或亏于耳以
忤于心而合于实者高阳魋(或曰高阳/魋宋大夫)将为
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
上必将挠以生村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高
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乾则益轻以
劲材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0867-063.png
以对受令而为室其始成竘然善也(竘高/壮类)而
后果败此所谓直于辞而不可用者也何谓
亏于耳忤于心而合于实靖郭君将城薛(靖/郭)
(君齐威王之/子也封于薛)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
者曰无为宾通言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道
三言而已过三言请烹郭君闻而见之宾趋
而进再拜而兴因称曰海大鱼则反走靖郭
君止之曰愿闻其说宾曰臣不敢以死为熙
(熙/戏)靖郭君曰先生不远道而至此为寡人称
之宾曰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
后果败此所谓直于辞而不可用者也何谓
亏于耳忤于心而合于实靖郭君将城薛(靖/郭)
(君齐威王之/子也封于薛)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
者曰无为宾通言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道
三言而已过三言请烹郭君闻而见之宾趋
而进再拜而兴因称曰海大鱼则反走靖郭
君止之曰愿闻其说宾曰臣不敢以死为熙
(熙/戏)靖郭君曰先生不远道而至此为寡人称
之宾曰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0867-064.png
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今夫齐君之渊也
君失齐则薛能自存乎靖郭君曰善乃止不
城薛此所谓亏于耳忤于心而得事实者也
夫以无城薛止城薛其于以行说乃不若海
大鱼故物或远之而近或近之而远或说听
计当而身疏或言不用计不行而益亲何以
明之三国伐齐围平陆(三国韩/魏赵也)括子以报于
牛子(括子牛/子齐臣)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踰邻国
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
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括子出无害子入(无/害)
君失齐则薛能自存乎靖郭君曰善乃止不
城薛此所谓亏于耳忤于心而得事实者也
夫以无城薛止城薛其于以行说乃不若海
大鱼故物或远之而近或近之而远或说听
计当而身疏或言不用计不行而益亲何以
明之三国伐齐围平陆(三国韩/魏赵也)括子以报于
牛子(括子牛/子齐臣)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踰邻国
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
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括子出无害子入(无/害)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0867-065.png
(子亦/齐臣)牛子以括子言告无害子无害子曰异
乎臣之所闻牛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
解何谓贵智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
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以存其国者不闻出
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子之言而
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
此之后括子日以疏无害子日以进故谋患
而患解图国而国存括子之智得矣无害子
之虑无中于策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
有义行也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冠
乎臣之所闻牛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
解何谓贵智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
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以存其国者不闻出
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子之言而
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
此之后括子日以疏无害子日以进故谋患
而患解图国而国存括子之智得矣无害子
之虑无中于策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
有义行也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冠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0867-066.png
履之于人也寒不能煖(煖/温)风不能障暴不能
蔽也然而冠冠履履者其所自托者然也夫
咎犯战胜城濮而雍季无尺寸之功然而雍
季先赏而咎犯后存者其言有贵者也故义
者天下之所赏也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
行也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何以明
之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
柰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
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许之而已矣辞咎犯问
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
蔽也然而冠冠履履者其所自托者然也夫
咎犯战胜城濮而雍季无尺寸之功然而雍
季先赏而咎犯后存者其言有贵者也故义
者天下之所赏也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
行也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何以明
之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
柰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
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许之而已矣辞咎犯问
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0867-067.png
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亦无复君其正之
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
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
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也君行赏先雍季
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
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
万世之利也哉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
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
襄子谓于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
大夫病为之柰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弗
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
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
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也君行赏先雍季
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
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
万世之利也哉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
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
襄子谓于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
大夫病为之柰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弗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0867-068.png
能安无为贵智伯臣请试潜行(潜行伏/出也)见韩
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之君说之曰臣闻之
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国而伐赵赵将亡
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不及今而图之祸将
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
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柰何张孟谈曰言出
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
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
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
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
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之君说之曰臣闻之
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国而伐赵赵将亡
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不及今而图之祸将
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
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柰何张孟谈曰言出
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
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
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
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0867-069.png
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
智伯军败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
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
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
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
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
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
尊美行可以加人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
而可罪也西门豹治邺(豹文/侯臣)廪无积粟府无
智伯军败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
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
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
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
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
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
尊美行可以加人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
而可罪也西门豹治邺(豹文/侯臣)廪无积粟府无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0867-070.png
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人数言其过于文
侯文侯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璜任
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
子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
富库今王欲为霸王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
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
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民被甲括
矢(甲铠也/括箭也)操兵弩而出再鼓负辇粟而至(服/驾)
(牛也辇/担也)文侯曰罢之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
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也燕
侯文侯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璜任
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
子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
富库今王欲为霸王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
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
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民被甲括
矢(甲铠也/括箭也)操兵弩而出再鼓负辇粟而至(服/驾)
(牛也辇/担也)文侯曰罢之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
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也燕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0867-071.png
常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举兵
击燕复地而后反此有罪而可赏也解扁为
束封(解扁魏臣/治东封者)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
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也人民非益众也入
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之
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
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
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弊矣虽有三
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可罪者贤主不苟
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穆伯攻鼓弗
击燕复地而后反此有罪而可赏也解扁为
束封(解扁魏臣/治东封者)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
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也人民非益众也入
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之
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
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
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弊矣虽有三
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可罪者贤主不苟
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穆伯攻鼓弗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0867-072.png
能下(中行穆伯晋/大夫鼓北翟)馈闻伦曰鼓之啬夫闻伦
知之(馈闻伦/晋人也)请无罢武大夫而鼓可得也穆
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
得也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佞而不
仁若使闻伦之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
赏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
佞虽得鼓将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
得地不取者见其本而知其末也秦穆公使
孟盟举兵袭郑(孟盟伯里/奚之子也)过周以东郑之贾
人弦高蹇他(蹇他弦/高之党)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
知之(馈闻伦/晋人也)请无罢武大夫而鼓可得也穆
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
得也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佞而不
仁若使闻伦之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
赏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
佞虽得鼓将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
得地不取者见其本而知其末也秦穆公使
孟盟举兵袭郑(孟盟伯里/奚之子也)过周以东郑之贾
人弦高蹇他(蹇他弦/高之党)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0867-073.png
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
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
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三率秦将/白乙孟明)
(西/乙)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
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
之(先轸晋/大夫也)大破之殽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
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
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败国俗者
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
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以俗伤生知
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
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三率秦将/白乙孟明)
(西/乙)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
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
之(先轸晋/大夫也)大破之殽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
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
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败国俗者
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
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以俗伤生知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0867-074.png
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敠(敠/短)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
以明之陈夏徵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
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戍守也守/欲有陈也)大
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
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
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
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
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
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
以明之陈夏徵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
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戍守也守/欲有陈也)大
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
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
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
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
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
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0867-075.png
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
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
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张武为智伯
谋曰(张武/晋人)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
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
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
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之晋阳三年三
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
地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
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
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
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张武为智伯
谋曰(张武/晋人)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
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
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
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之晋阳三年三
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
地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
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0867-076.png
地者亡智伯是也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
者勿就也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无功而富
贵者勿居也夫就人之名者废仞人之事者
败无功而大利者后将为害譬犹缘高木而
望四方也虽愉乐哉然而疾风至未尝不恐
也患及身然后忧之六骥追之弗能及也是
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
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其
所不能者与之勿喜也辞而能则匿欲所不
能则惑乱所不能而受所能则得无损堕之
者勿就也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无功而富
贵者勿居也夫就人之名者废仞人之事者
败无功而大利者后将为害譬犹缘高木而
望四方也虽愉乐哉然而疾风至未尝不恐
也患及身然后忧之六骥追之弗能及也是
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积力
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其
所不能者与之勿喜也辞而能则匿欲所不
能则惑乱所不能而受所能则得无损堕之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0867-077.png
势而无不胜之任昔者智伯骄伐范中行而
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
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
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
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可以脩久此之谓也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
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何以知其然也费无
忌复于荆平王(费无忌楚/臣复白也)曰晋之所以霸者
近诸夏也(近诸夏国/在诸夏也)而荆之所以不能与之
争者以其避远也楚王若欲从诸侯不若大
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
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
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
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可以脩久此之谓也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
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何以知其然也费无
忌复于荆平王(费无忌楚/臣复白也)曰晋之所以霸者
近诸夏也(近诸夏国/在诸夏也)而荆之所以不能与之
争者以其避远也楚王若欲从诸侯不若大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0867-078.png
城城父而令太子建守焉以来北方王自收
其南是得天下也楚王悦之因命太子建守
城父命伍子奢傅之居一年伍子奢游人于
王侧(伍子奢遣说/于王之左侧)言太子甚仁且勇能得民
心王以告费无忌无忌曰臣固闻之太子内
抚百姓外约诸侯齐晋又辅之将以害楚其
事已构矣王曰为我太子又尚何求曰以秦
女之事怨王王因杀太子建而诛伍子奢此
所谓见誉而为祸者也何谓毁人而反利之
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唐子齐/大夫也)威王欲杀
其南是得天下也楚王悦之因命太子建守
城父命伍子奢傅之居一年伍子奢游人于
王侧(伍子奢遣说/于王之左侧)言太子甚仁且勇能得民
心王以告费无忌无忌曰臣固闻之太子内
抚百姓外约诸侯齐晋又辅之将以害楚其
事已构矣王曰为我太子又尚何求曰以秦
女之事怨王王因杀太子建而诛伍子奢此
所谓见誉而为祸者也何谓毁人而反利之
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唐子齐/大夫也)威王欲杀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0867-079.png
之陈骈子与其属出亡奔薛孟尝君闻之(孟/尝)
(君封/于薛)使人以车迎之至而豢以刍豢黍梁五
味之膳日三至冬日被裘罽夏日服絺纻出
则乘牢车驾良马孟尝君问之曰夫子生于
齐长于齐夫子亦何思于齐对曰臣思夫唐
子者孟尝君曰唐子者非短子者耶曰是也
孟尝君曰子何为思之对曰臣之处于齐也
粝粢之饭藜藿之羹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
伤自唐子之短臣也以身归君食刍豢饭黍
粢服轻煖乘牢良臣故思之此谓毁人而反
(君封/于薛)使人以车迎之至而豢以刍豢黍梁五
味之膳日三至冬日被裘罽夏日服絺纻出
则乘牢车驾良马孟尝君问之曰夫子生于
齐长于齐夫子亦何思于齐对曰臣思夫唐
子者孟尝君曰唐子者非短子者耶曰是也
孟尝君曰子何为思之对曰臣之处于齐也
粝粢之饭藜藿之羹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
伤自唐子之短臣也以身归君食刍豢饭黍
粢服轻煖乘牢良臣故思之此谓毁人而反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0867-080.png
利之者也是故毁誉之言不可不审也或贪
生而反死或轻死而得生或徐行而反疾何
以知其然也鲁人有为父报雠于齐者刳其
腹而见其心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
门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其御欲驱抚而止
之曰今日为父报雠以出死非为生也今事
已成矣又何去之追者曰此有节行之人不
可杀也解围而去之使被衣不暇带冠不及
正蒲伏而走上车而驰必不能自免于千步
之中矣今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徐而出门
生而反死或轻死而得生或徐行而反疾何
以知其然也鲁人有为父报雠于齐者刳其
腹而见其心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
门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其御欲驱抚而止
之曰今日为父报雠以出死非为生也今事
已成矣又何去之追者曰此有节行之人不
可杀也解围而去之使被衣不暇带冠不及
正蒲伏而走上车而驰必不能自免于千步
之中矣今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徐徐而出门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0867-081.png
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此众人所以为死也
而乃反以得活此所谓徐而驰迟于步也夫
走者人之所以为疾也步者人之所以为迟
也今反乃以人之所为迟者反为疾明于分
也有知徐之为疾迟之为速者则几于道矣
故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剟索之(离朱明目/捷剟疾利)
(搏善拾于物一/人皆黄帝臣也)而弗能得之也于是使忽恍
而后能得之(忽恍黄帝臣也/忽恍善亡之人)圣人敬小慎微
动不失时百射重戒(射/象)祸乃不滋计福勿及
虑祸过之同日被霜蔽者不伤愚者有备与
而乃反以得活此所谓徐而驰迟于步也夫
走者人之所以为疾也步者人之所以为迟
也今反乃以人之所为迟者反为疾明于分
也有知徐之为疾迟之为速者则几于道矣
故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剟索之(离朱明目/捷剟疾利)
(搏善拾于物一/人皆黄帝臣也)而弗能得之也于是使忽恍
而后能得之(忽恍黄帝臣也/忽恍善亡之人)圣人敬小慎微
动不失时百射重戒(射/象)祸乃不滋计福勿及
虑祸过之同日被霜蔽者不伤愚者有备与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0867-082.png
知者同功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之所
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扑之所能塞也及至
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孟诸宋大泽云/台高至云也)而水
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
浼者多矣(浼/污)诸御鞅复于简公(诸御鞅齐臣/简公齐君)
曰陈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憎也(宰予孔子/弟子仕于)
齐臣恐其搆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简
公不听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
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鲁季
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扑之所能塞也及至
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孟诸宋大泽云/台高至云也)而水
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
浼者多矣(浼/污)诸御鞅复于简公(诸御鞅齐臣/简公齐君)
曰陈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憎也(宰予孔子/弟子仕于)
齐臣恐其搆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简
公不听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
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鲁季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0867-083.png
氏与郈氏斗鸡(季氏郈氏/皆鲁大夫)郈氏介其鸡(介以/芥菜)
(涂其/鸡翅)而季氏为之金距(金距施金/芒于距也)季氏之鸡
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
伯怒伤之鲁昭公(伤毁/谮也)曰祷于襄公之庙舞
者二人而已(时鲁祷先君襄公六佾/之舞庭者凡二人也)其馀尽
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
社稷公以告子家驹(子家驹/鲁大夫)子家驹曰季氏
之得众三家为一(三家孟氏/叔孙季氏)其德厚其威强
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
仲孙氏季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
(涂其/鸡翅)而季氏为之金距(金距施金/芒于距也)季氏之鸡
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
伯怒伤之鲁昭公(伤毁/谮也)曰祷于襄公之庙舞
者二人而已(时鲁祷先君襄公六佾/之舞庭者凡二人也)其馀尽
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
社稷公以告子家驹(子家驹/鲁大夫)子家驹曰季氏
之得众三家为一(三家孟氏/叔孙季氏)其德厚其威强
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
仲孙氏季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0867-084.png
矣遂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
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如于鸡定及其大
也至于亡社稷故蔡女荡舟齐师大侵楚(齐/桓)
(公与蔡姬乘舟姬荡舟公惧上之公怒归/之蔡蔡人嫁之公伐楚至召陵而胜之也)两
人搆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身死无后陈氏
伐之齐乃无吕两家斗鸡季氏金距郈公作
难鲁昭公出走故师之所处生以棘楚(楚大/荆也)
祸生而不蚤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
益大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故蠹啄剖梁
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人皆务于救患之
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如于鸡定及其大
也至于亡社稷故蔡女荡舟齐师大侵楚(齐/桓)
(公与蔡姬乘舟姬荡舟公惧上之公怒归/之蔡蔡人嫁之公伐楚至召陵而胜之也)两
人搆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身死无后陈氏
伐之齐乃无吕两家斗鸡季氏金距郈公作
难鲁昭公出走故师之所处生以棘楚(楚大/荆也)
祸生而不蚤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
益大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故蠹啄剖梁
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人皆务于救患之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0867-085.png
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夫得患无生易于救
患而莫能加务焉则未可与言术也晋公子
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使之袒而捕鱼
釐负羁止之曰公予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
王之佐也(三人谓狐偃/赵衰胥臣)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君弗听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
人手社稷为墟祸生于袒而捕鱼齐楚欲救
曹不能存也听釐负羁之言则无亡患矣今
不务使患无生患生而救之虽有圣知弗能
为谋耳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是故圣
患而莫能加务焉则未可与言术也晋公子
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使之袒而捕鱼
釐负羁止之曰公予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
王之佐也(三人谓狐偃/赵衰胥臣)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君弗听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
人手社稷为墟祸生于袒而捕鱼齐楚欲救
曹不能存也听釐负羁之言则无亡患矣今
不务使患无生患生而救之虽有圣知弗能
为谋耳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是故圣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0867-086.png
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
之门户妄动而絓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
全其身譬犹失火而凿池被裘而用莲也耳
塘有万穴(北设随堤/之有万穴)塞有十鱼何遽无由出
室有百户闭其一盗遽无从入夫墙之坏也
于隙剑之折必有齧(齧/缺)圣人见之密故万物
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朱/子国)
(皆楚/大夫)令尹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明
曰太宰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
得也辞官去之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
之门户妄动而絓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
全其身譬犹失火而凿池被裘而用莲也耳
塘有万穴(北设随堤/之有万穴)塞有十鱼何遽无由出
室有百户闭其一盗遽无从入夫墙之坏也
于隙剑之折必有齧(齧/缺)圣人见之密故万物
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朱/子国)
(皆楚/大夫)令尹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明
曰太宰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
得也辞官去之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0867-087.png
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郎/尹)
(主郎官/之尹也)夫仕者先避之见终始微矣夫鸿鹄
之未孚于卵也一指篾之则靡而无形矣其
至其筋骨之已就而羽翮之所成也则奋翼
挥䎚(䎚六翮/之末也)淩乎浮云背负青天膺摩赤霄
(赤霄/飞云)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蜺之间虽
有劲弩利矰微缴蒲沮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江水之始出于岷山也可攓衣而越也及至
乎下洞庭骛石城(洞庭在长沙/石城在丹阳)经丹徒(丹徒/在会)
(稽)起波涛(潮者涌起/还者为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是
(主郎官/之尹也)夫仕者先避之见终始微矣夫鸿鹄
之未孚于卵也一指篾之则靡而无形矣其
至其筋骨之已就而羽翮之所成也则奋翼
挥䎚(䎚六翮/之末也)淩乎浮云背负青天膺摩赤霄
(赤霄/飞云)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蜺之间虽
有劲弩利矰微缴蒲沮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江水之始出于岷山也可攓衣而越也及至
乎下洞庭骛石城(洞庭在长沙/石城在丹阳)经丹徒(丹徒/在会)
(稽)起波涛(潮者涌起/还者为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是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0867-088.png
故圣人者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思尽
虑于成事之内是故患祸弗能伤也人或问
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
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
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
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
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
也孔子知所施之也秦牛缺径于山中(牛缺/隐士)
也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施其衣被(施/夺)
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驩然有以自得也
虑于成事之内是故患祸弗能伤也人或问
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
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
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
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
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
也孔子知所施之也秦牛缺径于山中(牛缺/隐士)
也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施其衣被(施/夺)
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驩然有以自得也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0867-089.png
盗遂问之曰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不
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被所
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
笑曰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
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
杀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能以知不知也能
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道者应卒
而乏遭难而能免故天下贵之今知所以自
行也而未知所以为人行也其所论未知究
者也人能由昭昭于冥冥则几于道矣诗曰
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被所
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
笑曰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
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
杀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能以知不知也能
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道者应卒
而乏遭难而能免故天下贵之今知所以自
行也而未知所以为人行也其所论未知究
者也人能由昭昭于冥冥则几于道矣诗曰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0867-090.png
人亦有言无哲不愚此之谓也事或为之适
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
也秦皇挟录图(挟销也秦博士卢生使入/海还奏录图书于始皇帝)见
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
扬翁(蒙公蒙恬也/扬翁子秦将)将筑修城西属流沙(起陇/西临)
(洮/县)北击辽水(辽水/辽东)东结朝鲜(朝鲜/乐浪)中国内郡
挽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翡赤/雀翠)
(青/雀)珠玑(员者为珠/颛者为玑)乃使尉屠睢(尉屠睢/秦将)发卒
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镡城在武/陵西南接)
(郁/林)一军守九嶷之塞(九嶷在/零陵也)一军处番禺之
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
也秦皇挟录图(挟销也秦博士卢生使入/海还奏录图书于始皇帝)见
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
扬翁(蒙公蒙恬也/扬翁子秦将)将筑修城西属流沙(起陇/西临)
(洮/县)北击辽水(辽水/辽东)东结朝鲜(朝鲜/乐浪)中国内郡
挽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翡赤/雀翠)
(青/雀)珠玑(员者为珠/颛者为玑)乃使尉屠睢(尉屠睢/秦将)发卒
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镡城在武/陵西南接)
(郁/林)一军守九嶷之塞(九嶷在/零陵也)一军处番禺之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0867-091.png
都(番禺/南海)一军守南野之界(南野在/豫章)一军结馀
干之水(馀干在/豫章)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
以转饷又以卒凿渠(监禄秦将也凿通/湘水离水之渠也)而通
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西呕越/人译吁)
(宋西呕/君名也)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
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
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
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脩农亩妇人不得
剡麻考缕(考/成)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
(箕会以箕/于衢会敛)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
干之水(馀干在/豫章)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
以转饷又以卒凿渠(监禄秦将也凿通/湘水离水之渠也)而通
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西呕越/人译吁)
(宋西呕/君名也)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
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
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
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脩农亩妇人不得
剡麻考缕(考/成)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
(箕会以箕/于衢会敛)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0867-092.png
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
(戏地名/在新丰)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
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脩城以
备亡不知筑脩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戌以备
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夫鹊先识岁之多
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扶/旁)大人过之则探鷇
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故
秦之设备也为鹊之智也或争利而反强之
或听从而反止之何以知其然也鲁哀公欲
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西益宅筑/旧居之西)
(戏地名/在新丰)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
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脩城以
备亡不知筑脩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戌以备
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夫鹊先识岁之多
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扶/旁)大人过之则探鷇
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故
秦之设备也为鹊之智也或争利而反强之
或听从而反止之何以知其然也鲁哀公欲
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西益宅筑/旧居之西)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0867-093.png
(更以为田/宅不止益)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
以问其傅宰折睢(宰折睢/傅名姓)曰吾欲益宅而史
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宰折睢曰天下有三
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复问
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
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
默然深念愦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
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智者
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夫儿说之巧
于闭结无不解(儿说宋/大夫也)非能闭结而尽解之
以问其傅宰折睢(宰折睢/傅名姓)曰吾欲益宅而史
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宰折睢曰天下有三
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复问
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
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
默然深念愦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
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智者
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夫儿说之巧
于闭结无不解(儿说宋/大夫也)非能闭结而尽解之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0867-094.png
也不解不可解也至乎以弗解之者可与及
言论矣或明礼义推道礼而不行或解构妄
言而反当何以明之孔子行游马失食农夫
之稼野人怒取马而系之子贡往说之卑辞
而不能得也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
人譬以以大牢享野兽(大牢/三牲)以九韶乐飞鸟
也予之罪也非彼人之过也乃使马圉往说
之(圉养/马者)至见野人曰子耕于东海至于西海
吾马之失安得不食子之苗野人大喜解马
而与之说若此其无方也而反行事有所至
言论矣或明礼义推道礼而不行或解构妄
言而反当何以明之孔子行游马失食农夫
之稼野人怒取马而系之子贡往说之卑辞
而不能得也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
人譬以以大牢享野兽(大牢/三牲)以九韶乐飞鸟
也予之罪也非彼人之过也乃使马圉往说
之(圉养/马者)至见野人曰子耕于东海至于西海
吾马之失安得不食子之苗野人大喜解马
而与之说若此其无方也而反行事有所至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0867-095.png
而巧不若拙故圣人量凿而正枘夫歌采菱
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阳扃(延路阳/扃鄙歌)
(曲/也)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故交画不畅(畅/申)连
环不解物之不通者圣人不争也仁者百姓
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
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
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
同于时也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
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王孙厉/楚臣也)曰王不
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
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阳扃(延路阳/扃鄙歌)
(曲/也)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故交画不畅(畅/申)连
环不解物之不通者圣人不争也仁者百姓
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
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
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
同于时也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
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王孙厉/楚臣也)曰王不
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0867-096.png
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
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
且也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
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
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申菽杜茝(申菽/杜茝)
(皆香/草也)美人之所怀服也及渐之于滫(滫臭/汁也)则
不能保其芳矣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
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施之五霸之世是
由乘骥逐人于榛薄而蓑笠盘旋也今霜降
而树谷冰洋而求穫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
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
且也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
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
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申菽杜茝(申菽/杜茝)
(皆香/草也)美人之所怀服也及渐之于滫(滫臭/汁也)则
不能保其芳矣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
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施之五霸之世是
由乘骥逐人于榛薄而蓑笠盘旋也今霜降
而树谷冰洋而求穫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0867-097.png
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终
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
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夜以息唯
有道者能行之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
行仁而亡(子哙燕王也苏代说子哙让国/遂专政齐伐燕大败之哙死也)哀
公好儒则削(哀公/鲁君)代君为墨而残(代君赵/之别国)灭
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
墨而亡者遭之时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
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擒矣夫战者所以攻
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宫人得戟则以刈葵
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
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夜以息唯
有道者能行之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
行仁而亡(子哙燕王也苏代说子哙让国/遂专政齐伐燕大败之哙死也)哀
公好儒则削(哀公/鲁君)代君为墨而残(代君赵/之别国)灭
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
墨而亡者遭之时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
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擒矣夫战者所以攻
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宫人得戟则以刈葵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0867-098.png
(宫人/官侍)盲者得镜则以盖卮不知所施之也故
善鄙不同诽誉在俗趍舍不同逆顺在君狂
谲不受禄而诛(狂谲东海之上人也耕田而/食让不受禄大公以为饰虚)
(乱民/而诛)段干木辞相而显所行同也而利害异
者时使然也故圣人虽有其志不遇其世仅
足以容身何功名之可致也知天之所为知
人之所行则有以任于世矣知天而不知人
则无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
游单豹倍世离俗(单豹/隐士)岩居谷饮不衣丝麻
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色卒而遇
善鄙不同诽誉在俗趍舍不同逆顺在君狂
谲不受禄而诛(狂谲东海之上人也耕田而/食让不受禄大公以为饰虚)
(乱民/而诛)段干木辞相而显所行同也而利害异
者时使然也故圣人虽有其志不遇其世仅
足以容身何功名之可致也知天之所为知
人之所行则有以任于世矣知天而不知人
则无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
游单豹倍世离俗(单豹/隐士)岩居谷饮不衣丝麻
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色卒而遇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0867-099.png
饥虎杀而食之张毅好恭(张毅好/礼之人)过宫室廊
庙必趍见门闾聚众必下斯徒马圉皆与伉
礼不终其寿内热而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
外毅脩其外而疾攻其内故直意适情坚强
贼之以身役物则阴阳食之此皆载务而戏
乎其调者也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
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
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椎移
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
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椎一行虽以毁碎灭沉
庙必趍见门闾聚众必下斯徒马圉皆与伉
礼不终其寿内热而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
外毅脩其外而疾攻其内故直意适情坚强
贼之以身役物则阴阳食之此皆载务而戏
乎其调者也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
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
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椎移
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
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椎一行虽以毁碎灭沉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0867-100.png
犹且弗易也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赵
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
佽非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
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田子方曰少而
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
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齐庄公出猎有一
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
此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
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
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故田
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
佽非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
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田子方曰少而
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
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齐庄公出猎有一
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
此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
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
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故田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0867-101.png
子方隐一老马(隐/定)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
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
(昔汤自见四向张网者汤教去其三面/祝曰欲上者上欲下者下无入吾网)文王
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文王治灵台得死/人之骨夜梦人呼)
(而请葬于旦文王反/葬以五大夫之礼)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武/王)
(哀暍者之热故荫之于/樾下樾下众树之虚也)左拥而右扇之而天
下怀其德越王句践一决狱不辜援龙渊而
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战武士必其
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
近则可以怀远矣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
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
(昔汤自见四向张网者汤教去其三面/祝曰欲上者上欲下者下无入吾网)文王
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文王治灵台得死/人之骨夜梦人呼)
(而请葬于旦文王反/葬以五大夫之礼)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武/王)
(哀暍者之热故荫之于/樾下樾下众树之虚也)左拥而右扇之而天
下怀其德越王句践一决狱不辜援龙渊而
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战武士必其
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
近则可以怀远矣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
卷二十六 第 29a 页 0867-102.png
雩娄之野(雩娄今/庐江是)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子发辨击剧而劳佚齐(辨次第也击剧次第/罢劳之赏各有齐等)
(也或曰子发辨击之劳佚齐子发筑/设劳佚之节是以楚知可为兵齐同)楚国知
其可以为兵主也此皆形于小微而通于大
理者也圣人之举事不加忧焉察其所以而
已矣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
人而足矣说者之论亦犹此也诚得其数则
无所用多矣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
要在三寸之辖夫劝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
弗能止也其所由者非理也昔者卫君朝于
子发辨击剧而劳佚齐(辨次第也击剧次第/罢劳之赏各有齐等)
(也或曰子发辨击之劳佚齐子发筑/设劳佚之节是以楚知可为兵齐同)楚国知
其可以为兵主也此皆形于小微而通于大
理者也圣人之举事不加忧焉察其所以而
已矣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
人而足矣说者之论亦犹此也诚得其数则
无所用多矣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
要在三寸之辖夫劝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
弗能止也其所由者非理也昔者卫君朝于
卷二十六 第 29b 页 0867-103.png
吴(卫君卫/侯辄也)吴王囚之(吴王/夫差)欲流之于海者说
者冠盖相望而弗能止鲁君闻之(鲁君/哀公)撤钟
鼓之县缟素而朝仲尼入见曰君胡为有忧
色鲁君曰诸侯无亲以诸侯为亲大夫无党
以大夫为党今卫君朝于吴王吴王囚之而
欲流之于海孰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吾
欲免之而不能为柰何仲尼曰若欲免之请
子贡行鲁君召子贡授之将军之印子贡辞
曰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𣫍躬而行至
于吴见太宰嚭太宰嚭甚悦之欲荐之于王
者冠盖相望而弗能止鲁君闻之(鲁君/哀公)撤钟
鼓之县缟素而朝仲尼入见曰君胡为有忧
色鲁君曰诸侯无亲以诸侯为亲大夫无党
以大夫为党今卫君朝于吴王吴王囚之而
欲流之于海孰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吾
欲免之而不能为柰何仲尼曰若欲免之请
子贡行鲁君召子贡授之将军之印子贡辞
曰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𣫍躬而行至
于吴见太宰嚭太宰嚭甚悦之欲荐之于王
卷二十六 第 30a 页 0867-104.png
子贡曰子不能行能行说于王柰何吾因子
也太宰嚭曰子焉知嚭之不能也子贡曰卫
君之来也卫国之半曰不若朝于晋其半曰
不若朝于吴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骸骨也
故束身以受命今子受卫君而囚之又欲流
之于海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且卫君之来也诸侯皆以为蓍龟(以为蓍龟/以卜朝吴)
(之吉/凶也)兆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太宰嚭入复
之于王王报出令于百官曰比十日而卫君
也太宰嚭曰子焉知嚭之不能也子贡曰卫
君之来也卫国之半曰不若朝于晋其半曰
不若朝于吴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骸骨也
故束身以受命今子受卫君而囚之又欲流
之于海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且卫君之来也诸侯皆以为蓍龟(以为蓍龟/以卜朝吴)
(之吉/凶也)兆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太宰嚭入复
之于王王报出令于百官曰比十日而卫君
卷二十六 第 30b 页 0867-105.png
之礼不具者死子贡可谓知所以说矣鲁哀
公为室而大公宣子谏(公宣子/鲁大夫)室大众与人
处则哗少与人处则悲愿公之适公曰寡人
闻命矣筑室不辍公宣子复见曰国小而室
大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鲁君曰闻命矣筑室不辍公宣子复见曰左
昭而右穆(昭穆先/君宗庙)为大室以临二先君之庙
得无害于子乎公乃令罢役除版而去之鲁
君之欲为室诚矣公宣子止之必矣然三说
而一听者其二者非其道也夫临河而钓日
公为室而大公宣子谏(公宣子/鲁大夫)室大众与人
处则哗少与人处则悲愿公之适公曰寡人
闻命矣筑室不辍公宣子复见曰国小而室
大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鲁君曰闻命矣筑室不辍公宣子复见曰左
昭而右穆(昭穆先/君宗庙)为大室以临二先君之庙
得无害于子乎公乃令罢役除版而去之鲁
君之欲为室诚矣公宣子止之必矣然三说
而一听者其二者非其道也夫临河而钓日
卷二十六 第 31a 页 0867-106.png
入而不能得一倏鱼者非江河鱼不食也所
以饵之者非其欲也及至良工执竿投而擐
唇吻者能以其所欲而钓者也夫物无不可
柰何(言物皆可/术而治也)有人无柰何(事有人材所不/及无柰之何也)
铅之与丹异类殊色而可以为丹者得其数
也故繁称文辞无益于说审其所由而已矣
物类之相磨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
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
者或不若然而然者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
以亡何谓也曰虞氏梁之大富人也(梁今之/陈留浚)
以饵之者非其欲也及至良工执竿投而擐
唇吻者能以其所欲而钓者也夫物无不可
柰何(言物皆可/术而治也)有人无柰何(事有人材所不/及无柰之何也)
铅之与丹异类殊色而可以为丹者得其数
也故繁称文辞无益于说审其所由而已矣
物类之相磨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
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
者或不若然而然者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
以亡何谓也曰虞氏梁之大富人也(梁今之/陈留浚)
卷二十六 第 31b 页 0867-107.png
(仪/也)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升高楼
临大路设乐陈酒积博其上游侠相随而行
楼下博上者射朋张中反两(射朋张上棋中/之以一反两也)
而笑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侠相与
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
志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如此不报
无以立务于天下(务/势)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
徒属而必以灭其家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屈建楚大夫也/石乞白公之党)
也曰白公胜将为乱石乞曰不然白公胜卑
临大路设乐陈酒积博其上游侠相随而行
楼下博上者射朋张中反两(射朋张上棋中/之以一反两也)
而笑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侠相与
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
志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如此不报
无以立务于天下(务/势)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
徒属而必以灭其家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屈建楚大夫也/石乞白公之党)
也曰白公胜将为乱石乞曰不然白公胜卑
卷二十六 第 32a 页 0867-108.png
身下士不敢骄贤其家无筦籥之信关楗之
固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而乃论之以不
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及也居三年白公胜
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子椒子期皆/白公之季父)
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何谓若然而不然子
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论定决于令
尹前子发喟然有悽怆之心罪人已刑而不
忘其恩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盘辟也发得/罪辟于威王)
也而出奔刑者遂袭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
之庐踹足而怒(踹足/蹼足)曰子发视决吾罪而被
固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而乃论之以不
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及也居三年白公胜
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子椒子期皆/白公之季父)
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何谓若然而不然子
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论定决于令
尹前子发喟然有悽怆之心罪人已刑而不
忘其恩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盘辟也发得/罪辟于威王)
也而出奔刑者遂袭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
之庐踹足而怒(踹足/蹼足)曰子发视决吾罪而被
卷二十六 第 32b 页 0867-109.png
吾刑怨之憯于骨髓(僭/痛)使我得其肉而食之
其知厌乎追者皆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
子发此所谓若然而不若然者何谓不然而
若然者昔越王句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
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
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礼甚
卑辞甚服其离叛之心远矣然而甲卒三千
人以擒夫差于姑胥(姑胥/地名)此四策者不可不
审也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
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若
其知厌乎追者皆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
子发此所谓若然而不若然者何谓不然而
若然者昔越王句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
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
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礼甚
卑辞甚服其离叛之心远矣然而甲卒三千
人以擒夫差于姑胥(姑胥/地名)此四策者不可不
审也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
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若
卷二十六 第 33a 页 0867-110.png
使人之所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
节则天下无亡国破家矣夫狐之捕雉也必
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
得而擒也使狐瞋目植睹(植睹/枉尾)见必杀之势
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
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物类相似若然而
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
也
淮南鸿烈解卷之二十五
节则天下无亡国破家矣夫狐之捕雉也必
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
得而擒也使狐瞋目植睹(植睹/枉尾)见必杀之势
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
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物类相似若然而
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
也
淮南鸿烈解卷之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