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280104a 页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0866-042.png
淮南鸿烈解卷之二十神六
    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
   氾论训下
徐偃王被服慈惠身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
十二国然而身死国亡子孙无类(偃王于衰/乱之世修)
(行仁义不设武备楚王灭之故身死国/亡也七谏篇曰荆文误而徐亡是也)大夫
种辅翼越王句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擒夫差
之身开地数千里然而身伏属镂而死(句践/奋计)
(报怨于吴王夫差获千里之地而越王终已/疑之赐其属镂以死也属镂利剑也一曰长)
(剑摽施鹿卢锋曳/地属录而行之也)此皆达于治乱之机(机要/也)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0866-043.png
而未知全性之具者故苌弘知天道而不知
人事苏秦知权谋而不知祸福徐偃王知仁
义而不知时大夫种知忠而不知谋(不自知/为身谋)
圣人则不然论世而为之事权事而为之谋
是以舒之天下而不窕内之寻常而不塞(不/窕)
(在大能大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在小能小不塞急也)使天下荒乱礼
义绝纲纪废彊弱相乘力征相攘臣主无差
贵贱无序甲胃生虮虱(乘加也攘平除生/机虱不离体也)
雀处帷幄(幄幕也处/犹巢也)而兵不休息而乃始服
属臾之貌(谨/也)恭俭之礼则必灭抑而不能兴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0866-044.png
矣天下安宁政教和平百姓肃睦上下相亲
而乃始立气矜(矜自/大也)奋勇力则必不免于有
司之法矣是故圣人者能阴能阳能弱能彊
随时而动静因资而立功物动而知其反事
萌而察其变化则为之象运则为之应是以
终身行而无所困故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有可战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
成而易败者所谓可行而不可言者趋舍也
可言而不可行者伪诈也易为而难成者事
也难成而易败者名也此四策者圣人之所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0866-045.png
独见而留意也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寸小/尺大)
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枉曲也直/直其道也)周公有杀
弟之累(诛管/蔡也)斋桓有争国之名(自莒先入/杀子糺也)
而周公以义补缺(谓翼成王以致太平七年/归政北面为臣故曰以义)
(补缺/也)桓公以功灭丑(立九合一匡之功/以灭争国之恶)而皆
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
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
(疵赘/灼燃)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凿/穿)河上
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言河上本非/丘垄之处有)
(易之地犹多以大言之/也以谕万事多覆于少)水激兴波高下相临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0866-046.png
差以寻常犹之为平(虽有激波犹以为平平/者多也犹橘柚冬生人)
(曰冬死者众也荠麦夏/死人曰夏生生者多也)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
旋踵刎刭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
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榆三
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复汶阳/之田也)管仲辅公
子糺而不能遂(遂/成)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
其难(不死子糺/之难也)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
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0866-047.png
(布衣之士不以为益友/也人君不以为义臣也)然而管仲免于累
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
管仲出死损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今
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
小善则失贤之数也(略大也小善/忠也数术也)故人有厚
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
蹄之涔不能生鳣鲔(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故不能生鳣)
(鲔也鳣大鱼长丈馀细鳞黄首白身短头口/在腹下鲔大鱼亦长丈馀仲春二月从河西)
(上得过龙门便为/龙先师说云也)而蜂房不容鹄卵(房/巢)小形
不足以包大体也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0866-048.png
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诚其实/略其行)
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里之行未足大举(举/用)
夫颜喙聚梁父之大盗也(梁父齐邑/今属太山)而为齐
忠臣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而为文侯师(驵/骄)
(怚一曰驵市侩也/言魏国之大侩也)孟卯妻其嫂有五子焉然
而相魏宁其危解其患(孟卯齐人也及为魏/能安其危国类其勋)
(也战国策/曰芒卯也)景阳淫酒被发而御于妇人威服
诸侯(景阳/楚将)此四人者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
灭者其略得也(略犹/道也)季襄陈仲子立节抗行
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季/襄)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0866-049.png
(鲁人孔子弟子陈仲子齐/人孟子弟子居于陵也)不能存亡接绝者
何小节伸而大略屈(伸用/屈废)故小谨者无成功
訾行者不容于众(好掩人之善扬人之短訾/毁人行自独卑藏众人所)
(疾而不容之也一说訾毁也/行有毁缺者不为众人所容)体大者节疏蹠
距者举远(疏长也蹠足/也距大也)自古及今五帝三王
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易曰小过亨利贞言
人莫不有过而不欲其大也夫尧舜汤武世
主之隆也(隆/盛)齐桓晋文五霸之豪英也然尧
有不慈之名(谓天下不以/予子丹朱也)舜有卑父之谤(谓/瞽)
(叟降在/庶人也)汤武有放弑之事(殷汤放桀南巢周/武弑纣宣室也)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0866-050.png
五伯有暴乱之谋(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穆/德末能纯皆有争夺之验)
(故曰有暴/乱之谋也)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正而
不以割廉直而不以切博通而不以訾文武
而不以责(文武以备具而/不责备于人)求于一人则任以
人力(任其力所/能任也)自脩则以道德责人以人力
易偿也自脩以道德难为也难为则行高矣
易偿则求赡矣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半/圭)
(曰章夏后氏之珍/玉也考瑕衅也)明月之珠不能无类(夜光/之珠)
(有似月光故曰明月/类磐若丝之结类也)然而天下宝之者何也
其小恶不足妨大美也今志人之所短而志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0866-051.png
人之所脩而求得其贤乎天下则难矣夫百
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伊尹负鼎俎调五/味以干汤卒为贤)
(相)太公之鼓刀(太公河内汲人有屠钩之困/卒为文王佐翼武王伐纣也)
宁戚之商歌(宁戚卫人也商旅于齐宿郭门/外疾世商歌以干桓公夜出迎)
(客闻之举以为大田/其歌曲在道应说也)其美有存焉者矣众人
见其位之卑贱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以
为不肖及其为天子三公而立为诸侯贤相
乃始信于异众也(信/知)夫发于鼎俎之间(伊/尹)
于屠酤之肆(肆列也谓太/公吕尚也)解于累绁之中(累/绁)
(所以束缚/人谓管仲)兴于牛颔之下(兴起也谓百里奚/也颔读合索之合)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0866-052.png
洗之以汤沐祓之以爟火立之于本朝之上
倚之于三公之位(爟火取火于日之官也周/礼司爟掌行火之正令火)
(所以祓除祥也立/置也本朝国朝也)内不惭于国家外不愧于
诸侯符势有以内合(内合/于君)故未有功而知其
贤者尧之知舜功成事立而知其贤者市人
之知舜也为是释度数而求之于朝肆草莽
之中其失人也必多矣(为上自任耳目聪明/以得贤人之故不复)
(用度量之术取人而亟求贤于朝肆之/列草莽之中失贤人必多矣何言求贤)何则
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夫物之相
类者世主之所乱惑也嫌疑肖象者众人之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0866-053.png
所眩耀(床似象也嫌疑谓白骨之肖象/牙也碧卢似玉蛇床似麋芜也)故狠
者类知而非知(狠者自用像/有知非真知)愚者类仁而非
(愚者不能断割有/似于仁非真仁也)戆者类勇而非勇(戆者/不知)
(畏危难有似/于勇非真勇)使人之相去也若玉之与石美
之与恶则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
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言其相类/但其芳臭)
(不同犹小人类君子/但其仁与不仁异也)故剑工或剑之似莫邪
者唯欧冶能名其种(欧冶/良工)玉工眩玉之似碧
卢者唯猗顿不失其情(碧卢或云珷玞猗顿/鲁之富人能知玉理)
(不失其/情也)闇主乱于奸臣小人之疑君子者唯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0866-054.png
圣人能见微以知明故蛇举首尺而脩短可
知也象见其牙而大小可论也薜烛庸子见
若狐甲于剑而利钝识矣(薜齐邑也烛庸/氏子通利剑)
儿易牙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如甘苦知
(臾儿易牙皆齐之/知味者也哈口也)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
一行而贤不肖分矣孔子辞廪丘中不盗刀
(禀丘齐已今属济阴齐景公养孔子以言/未见从道未得行不欲虚禄辞而不受故)
(不复利人/刀钩也)许由让天子终不利封侯(许由隐/者阳成)
(人尧欲以天下与之洗耳而/不就故曰不利于封侯也)故未尝灼而不
敢握火者见其有所烧也未尝伤而不敢握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0866-055.png
刃者见其有所害也由此观之见者可以论
未发也而观小节足以知大体矣故论人之
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
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
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
以财货以论其人振以恐惧以知其节则人
情备矣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赵襄子/行之是)
罚者刑省而奸禁(齐威王行/之是也)善予者用约而
为德(秦穆公/行之是)善取者入多而无怨(齐桓公/行之也)
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0866-056.png
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
首何也(智伯求地于赵襄子不与智伯率韩/魏以围之三月不尅赵氏之臣张孟)
(谈潜与韩魏通谋反智伯而杀之张/孟谈之力也故曰高赫无大功也)襄子曰
晋阳之园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
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
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终忠于其君此赏少
而劝善者众也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
无盬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
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
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遣此刑省奸禁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0866-057.png
者也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服中/失马)
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
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
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
与晋惠公为韩之战(处一年者谓饮食肉人/酒之明年也晋惠公夷)
(吾倍秦纳己之赂秦兴兵/伐晋战于晋地韩原也)晋师围穆公之车
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梁由靡晋大夫扣/犹牵也将获穆公)
食马肉者三百馀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
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得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0866-058.png
犀甲一戟(犀甲取其坚也戟车戟也长丈/六尺犀或作三直出三甲也)
轻罪者赎以金分(轻小以金分出金/随罪轻重有分两)讼而不
胜者出一束箭(不胜犹不直也/箭十二为束也)百姓皆说乃
矫箭为矢(治箭之笄/好者也)铸金而为刃(刃五刃也/刀剑矛戟)
(矢/也)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
无怨者也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
之所恶以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
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赏当赏/不虚费)至刑不
(刑当刑不伤善/滥读收敛之敛)也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
之邪塞(少正官卯其名也鲁之谄人孔子相/鲁七日诛之于东观之下刑不滥也)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0866-059.png
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邓析诡辩奸/之雄也子产)
(之故奸止也传曰郑驷遄杀邓析而用其/刑邓析制刑书之于竹郑国用不以人废)
也以近谕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
广者此之谓天下莫易于为善而莫难于为
不善也(为善静身无欲信仁而已慎顺其天/性故易为不善贪欲无厌毁人自成)
(其天性/欲难也)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
善者躁而多欲也适情辞无所诱或循性保
真无变于己故曰为善易越城郭踰险塞奸
符节盗管金篡弑矫诬非人之性也(奸私/盗也)
(节成信也而盗取之管壮籥也金印封亦/以为信也固闭藏也篡弑下谋上也矫擅)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0866-060.png
(君命诬以恶覆人也皆非/人本所受天之善性也)故曰为不善难今
人所以犯囹圄之罪而陷于刑戮之患者由
嗜欲无厌不循度量之故也何以知其然天
下县官法曰发墓者诛窃盗者刑此执政之
所司也夫法令者罔其奸邪勤率随其踪迹
(勤者问吏/率大任也)无愚夫惷妇皆知为奸之无脱也
犯禁之不得免也然而不材子不胜其欲蒙
死亡之罪而被刑戮之羞(蒙/冒)然而立秋之后
司寇之徒继踵于门而死市之人血流于路
何则惑于财利之得而蔽于死亡之患也夫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0866-061.png
今陈卒设兵两军相当将施令曰斩首拜爵
而屈挠者要斩然而队阶之卒皆不能前遂
斩首之功(遂/成)而后被要斩之罪是去恐死而
就必死也故利害之反祸福之接不可不审
也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或避之适足以就
之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自投于
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或于恐死而反忘生
也故人之嗜欲亦犹此也齐人有盗金者当
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
市中何也(繁众也勒主问吏/故犹意也而汝也)对曰吾不见人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0866-062.png
徒见金耳志所欲则忘其为矣是故圣人审
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
怒之节夫动静得则患弗过也受与适则罪
弗累也好憎理则忧弗近也喜怒节则怨弗
犯也故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其有弗弃
非其有弗索常满而不溢恒虚而易足(虚无/欲也)
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故人心犹是也自当以道术度量食充虚衣
御寒则足以养七尺之形矣若无道术度量
而以自俭约则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尊天下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0866-063.png
之富不足以为乐矣(谕若桀与纣无道术度/量不得为匹夫何尊乐)
(之有/乎)孙叔敖三去令尹而无忧色爵禄不能
累也(不以爵禄/累其身也)荆佽非两蛟夹绕其船而志
不动怪物不能惊也(勇而/不惑)圣人心平志易精
神内守物莫足以惑之夫醉者俛入城门以
为七尺之闺也超江淮以为寻常之沟也酒
浊其神也怯者夜见立表以为鬼也见寝石
以为虎也惧掩其气也(掩/夺)又况无天地之怪
物乎夫雌雄相接阴阳相薄羽者为雏鷇毛
者为驹犊柔者为皮肉坚者为齿角人弗怪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0866-064.png
也水生蠬蜃山生金玉人弗怪也老槐生火
久血为燐人弗怪也(血精在地暴露百日则/为燐遥望烱烱若燃火)
(也)山出嘄阳(嘄阳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若反踵见人而笑)
生罔象(水之精也国语/曰龙罔象也)木生毕方(木之精也/状如鸟青)
(色赤脚一足/不食五谷也)井生坟羊(土之精也鲁季子穿/井获土缶其中有羊)
也人怪之闻见鲜而识物浅也天下之怪物
圣人之所独见利害之反覆知者之所独明
达也同异嫌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夫见不
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
机祥而为之立禁(机祥吉/凶禁戒)总形椎类而为之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0866-065.png
变象何以知其然也世俗言曰飨大高者而
彘为上牲(大高祖一/曰上帝)葬死人者裘不可以藏
相戏以刃者太祖軵其肘(軵挤也读近/茸急察言之)枕户
橉而卧者鬼神蹠其首此皆不著于法令而
圣人之所不口传也夫飨大高而彘为上牲
者非彘能贤于野兽麋鹿也而神明独飨之
何也以为彘者家人所常畜而易得之物也
故因其便以尊之裘不可以藏者非能其绨
绵曼帛温煖于身也世以为裘者难得贵贾
之物也(曼帛细帛也裘狐之/属也故曰贵贾之物)而可传于后世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0866-066.png
无益于死者而足以养生故因其资以詟之
(资用也/詟忌恐)相戏以刃太祖軵其肘者夫以刃相
戏必为过失过失相伤其患必大无涉血之
仇争忿斗而以小事自内于刑戮愚者所不
知忌也故因太祖以累其心(累/恐)枕户橉而卧
鬼神履其首者使鬼神能玄化则不待户牖
之行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虚孔/窍也)
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而风气者阴阳粗
捔者也离者必病(离/遭)故托鬼神以伸诫之也
凡此之属皆不可胜著于书策竹帛而藏于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0866-067.png
官府者也故以机祥明之为愚者之不知其
害乃借鬼神之威以声其教所由来者远矣
而愚者以为机祥而狠者以为非唯有道者
能通其志今世之祭井灶门户箕帚臼杵者
非以其神为能飨之也恃赖其德烦苦之无
已也是故以时见其德所以不忘其功也触
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者唯太
(崇终也日旦至/食时为终朝也)赤地三年而不绝流泽及
百里而润草木者唯江河也是以天子秩而
祭之故马免人于难者其死也葬之牛其死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0866-068.png
也葬以大车为荐牛马有功犹不可忘又况
人乎此圣人所以重仁袭恩(袭亦/重累)故炎帝于
火死而为灶(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禹劳天下
死为社(劳力谓天下治水之功/也托祀于后土之神)后稷作稼穑
而死为稷(稷周/弃也)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
此鬼神之所以立(羿古之诸侯河伯溺杀人/羿射其左目风伯坏人屋)
(室羿射中其膝又诛九婴窫窳之属有功于/天下故死托于宗布祭田为宗布谓出也一)
(曰今人室中所祀之宗布是也或曰/司命傍布也此尧时羿非有穷后羿)北楚有
任侠者其子孙数谏而止之不听也县有贼
大搜其庐事果发觉夜惊而走追道及之其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0866-069.png
所施德者皆为之战得免而遂反语其子曰
汝数止吾为侠今有难果赖而免身而谏我
不可用也所以知免于难而不知所以无难
论事如此岂不惑哉宋人有嫁子者告其子
曰嫁未必成也有如出不可不私藏私藏而
富其于以复嫁易其子听父之计窃而藏之
君公之其盗也逐而去之其父不自非也而
反得其计知为出藏财而不知藏财所以出
也为论如此岂不勃哉今夫僦载者救一车
之任极一牛之力为轴之折也有如辕轴其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0866-070.png
上以为造不知轴辕之趣轴折也楚王之佩
玦而遂菟为走而破其玦也因佩两玦以为
之豫两玦相触破乃逾疾乱国之治有似于
此夫鸱目大而睡不若鼠蚈足众而走不若
蛇物固有大不若小众不若少者及至夫彊
之弱弱之彊危之安存之亡也非圣人孰能
观之大小尊卑未足以论也唯道之在者为
贵何以明之天子处于郊亭则九卿趋大夫
走坐者伏倚者齐当此之时明堂太庙悬冠
解剑缓带而寝非郊亭大而庙堂狭小也至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0866-071.png
尊居之也天道之贵也非特天子之为尊也
所在而众仰之夫蛰虫鹊巢皆向天一者至
和在焉尔帝者诚能包禀道合至和则禽兽
草木莫不被其泽矣而说兆民乎
淮南鸿烈解卷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