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280079c 页
卷十七 第 1a 页 0865-085.png
淮南鸿烈解卷之十七神三
    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
   齐俗训(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
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
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
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
也末世之用也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
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
也今世之为礼者恭敬而忮(忮害也/音寘)为义者
卷十七 第 1b 页 0865-086.png
布施而德君臣以相非骨肉以生怨则失礼
义之本也故搆而多责(搆谓以权相交权尽/而交疏搆搆然也)
夫水积则生相食之鱼土积则生自穴之兽
礼义饰则生伪匿之本夫吹灰而欲无眯涉
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古者民童蒙不知东
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其衣致煖而
无文其兵戈铢而无刃(楚人谓刃/顿为铢)其歌乐而
无转其哭哀而无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无
所施其美亦不求得亲戚不相毁誉朋友不
相怨德及至礼义之生货财之贵而诈伪萌
卷十七 第 2a 页 0865-087.png
兴非誉相纷怨德并行于是乃有曾参孝己
之美而生盗蹠庄蹻之邪故有大路龙旂羽
盖垂緌(大路天子车/也龙旂龙旗)结驷连骑则必有穿窬
拊揵抽箕踰备之奸(抽握也/备后垣)有诡文繁绣弱
緆罗纨(弱緆细在也/罗谷纨素也)必有菅屩跐(音/此)踦短褐
不完者(菅茅也跐偶也踦适也/楚人谓袍为短褐大布)故高下之相
倾也短脩之相形也亦明矣夫虾蟆为鹑(鹑/鸙)
(也)水虿为𧐟莣(青蛉也音/予音务)皆生非其类唯圣
人知其化(其化视阴入/阳从阳入阴)夫胡人见黂(黂麻/子也)
知其可以为布也越人见毳不知其可以为
卷十七 第 2b 页 0865-088.png
旃也故不通于物者难与言化昔太公望周
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望问周公曰何以治
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尊/尊)
(亲亲仁/者弱也)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
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举贤/上功)
(则民竞/故劫杀)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
田氏代之(齐臣田氏夺/其君位而代)鲁日以削至三十二
世而亡(鲁禄去公室至/楚考烈王灭之)故易曰履霜坚冰至
圣人之见终始微言故糟丘生乎象𣛰(纣为/长夜)
(之饮积糟成丘/者起于象𣛰)炮烙生乎热升(庖人进羹于/纣热以为恶)
卷十七 第 3a 页 0865-089.png
(以热升杀之赵国升/可以杀人故起炮烙)子路撜溺而受牛谢(撜/举)
(也升出溺人/主谢以牛也)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
赣赎人而不受金于府(鲁国之法赎人于/他国者受金于府)
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赣
让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远通
于论者也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
也故行齐于俗可随也事周于能易为也矜
伪以惑世伉行以违众圣人不以为民俗广
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
高山险阻深林丛薄虎豹之所乐也人入之
卷十七 第 3b 页 0865-090.png
而畏川谷通原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人
入之而死咸池承云(皆黄/帝乐)九韶(舜/乐)六英(帝颛/顼乐)
人之所乐也鸟兽闻之而惊深溪峭岸峻木
寻枝猿狖之所乐也人上之而慄形殊性诡
所以为乐者乃所以为哀所以为安者乃所
以为危也乃至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
(音/告)使各便其性安其居处其宜为其能故
愚者有所脩智者有所不足柱不可以樀齿
筐不可以持屋(筐小/簪也)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
以追速铅不可以为刀铜不可以为弩铁不
卷十七 第 4a 页 0865-091.png
可以为舟木不可以为釜各用之于其所适
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夫
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箪犠牛粹
毛宜于庙性其于以致雨不若黑蜧(黑蜧神/蛇也潜)
(于神渊盖/能兴云雨)由此观之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
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
贱也夫玉璞不厌厚角䚩(鱼沼/反)不厌薄(角䚩/刀剑)
(羽间之/覆角也)漆不厌黑粉不厌白此四者相反也
所急则均其用一也今之裘与蓑孰急见雨
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此代为常者也譬
卷十七 第 4b 页 0865-092.png
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水固宜舟陆/地宜车沙地)
(宜肆泥地宣楯/草野宜穷庐)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
鱼于木沉鸟于渊(物各因其宜故/不须用贤也)故尧之治
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
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
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
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冈陵阪
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故
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譬若播棋丸于地员
者走泽方者处高各从其所安夫有何上下
卷十七 第 5a 页 0865-093.png
焉若风之遇箫(箫/籁)忽然感之各以清浊应矣
夫猿狖得茂木不舍而穴貆貉得埵防弗去
而缘(貆貆豚也埵/水埒也防堤)物莫避其所利而就其所
害是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
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各得
其所安故乱国若盛治国若虚亡国若不足
存国若有馀虚者非无人也皆守其职也盛
者非多人也皆徼于末也有馀者非多财也
欲节事寡也不足者非无货也民躁而费多
也故先王之法籍非所作也其所因也其禁
卷十七 第 5b 页 0865-094.png
诛非所为也其所守也凡以物治物者不以
物以睦治睦者不以睦以人治人者不以人
以君治君者不于君以欲治欲者不于欲以
性治性者不于性以德治德者不以德以道
原人之性芜濊而不得清明者物或堁之也
(堁纷/尘也)羌氐僰翟婴儿生皆同声(羌束戎氐南/夷僰西夷也)
(翟北/胡也)及其长也虽重象狄騠(象狄騠驿也象/传狄騠之语也)
不能通其言教俗殊也今今三月婴儿生而
徙国则不能知其故俗由此观之衣服礼俗
者非人之性也所受于外也夫竹之性浮残
卷十七 第 6a 页 0865-095.png
以为牒束而投之水则沉失其体也金之性
沉托之于舟上则浮势有所枝也夫素之质
白染之以涅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
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本合于
若性(若性合于他/性自若本性)故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
水欲清沙石濊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
人能遗物而反己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
见斗极则寤矣夫性亦人之斗极也以有自
见也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见则动而惑营
譬若陇西之游愈躁愈沉孔子谓颜回曰吾
卷十七 第 6b 页 0865-096.png
服汝也忘(孔子谦自谓无知/而服回此忘行也)而汝服于我也
亦忘虽然汝虽忘乎吾犹有不忘者存孔子
知其本也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
身则危以治国则乱以入军则破是故不闻
道者无以反性故古之圣王能得诸已故令
行禁止名传后世德施四海是故凡将举事
必先平意神清意平物乃可正若玺之抑埴
(玺印也/埴泥也)正与之正(印正而/封正也)倾与之倾故尧之
举舜也决之于目桓公之取宁戚也断之于
耳而已矣为是释术数而任耳目其乱必甚
卷十七 第 7a 页 0865-097.png
矣夫耳目之可以断也反情性也听失于诽
誉而目淫于采色而欲得事正则难矣夫载
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
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是故贵虚(虚者心/无所载)
(于哀/乐也)故水击则波兴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
以为政波水不可以为平故圣王执一而勿
失万物之情既矣四夷九州服矣夫一者至
贵无适于天下圣人记于无适故民命系矣
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为义者必以取予明
之目所见不过十里而欲遍照海内之民哀
卷十七 第 7b 页 0865-098.png
乐弗能给也无天下之委财而欲遍赡万民
利不能足也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
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
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
有孰推之者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
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故釐负羁之
壸餐愈于晋献公之垂棘(献公以垂/棘灭虞虢)赵宣孟
之束脯贤于智伯之大钟(智伯以大/钟灭仇由)故礼丰
不足以效爱而诚心可以怀远故公西华之
养亲也若与朋友处(公西华孔子弟子也/与朋友处睦而少敬)
卷十七 第 8a 页 0865-099.png
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烈酷也曾子/事亲其敬多)
于养一也故胡人弹骨(胡人之盟约置酒/人头中饮以相诅)
人契臂(刻臂/出血)中国歃血也(杀牲歃血/相与为信)所由各
异其于信一也三苗髽首(三苗之国在彭蠡/洞庭之野发以枲)
(束发/也)羌人括领(括/结)中国冠笄(笄/簪)越人酂发(剪/断)
其于服一也帝颛顼之法妇人不辟男子于
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拂/仿)今之国都男女切
(踦/足)肩摩于道其于俗一也故四夷之礼不
同皆尊其主而爱其亲敬其兄猃狁之俗相
(猃狁北胡也其俗/物与中国相反也皆)慈其子而严其上夫
卷十七 第 8b 页 0865-100.png
鸟飞成行兽处成群有孰教之故鲁国服儒
者之礼行孔子之术地削名卑不能亲近来
远越王句践酂发文身无皮弁搢笏之服(皮/弁)
(以为爵冠也搢佩紟笏佩/玉也长三尺抒上终葵首)拘罢拒折之容(拘/罢)
(园也拒/折方也)然而胜夫羌于五湖南面而霸天下
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胡貉匈奴之
国纵体拖发(拖纵/也)箕倨反言而国不亡者未
必无礼也楚庄王裾衣博袍(裾襄也/衣裾)令行乎
天下遂霸诸侯晋文君大布之衣(大布/粗布)牂羊
之裘韦以带剑威立于海内岂必邹鲁之礼
卷十七 第 9a 页 0865-101.png
之谓礼乎(邹孟轲邑/鲁孔子邑)是故入其国者从其俗
入其家者避其讳不犯禁而入不迕逆而进
虽之夷狄徒裸之国(徒裸/不衣)结轨乎远方之外
而无所困矣礼者实之文也仁者恩之效也
故礼困人情而为之节文而仁发恲以见容
(恲色/也)礼不过实仁不溢恩也治世之道也夫
三年之丧是强人所不及也而以伪辅情也
三月之服是绝哀而迫切之性也(三月之服/夏后氏礼)
夫儒墨不原人情之终始而务以行相反之
制五缞之服(五缞谓三年暮九/月五月三月服也)悲哀抱于情
卷十七 第 9b 页 0865-102.png
葬薶称于养不强人之所不能为不绝人之
所能已度量不失于适诽誉无所由生古者
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
容也(采齐肆夏/皆乐名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故
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矣古者非不能陈
钟鼓盛筦箫扬干戚奋羽旄以为费财乱政
制乐足以合欢宣意而已喜不羡于音非不
能竭国麋民虚府殚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
(鳞施王田也纶/絮也束缚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绝业而
无益于槁骨腐肉也故葬薶足以收敛盖藏
卷十七 第 10a 页 0865-103.png
而已昔舜葬苍梧市不变其肆(舜南巡狩死/苍梧墓紟道)
(九嶷山不烦/于市有所废)禹葬会稽之山农不易其亩(禹/会)
(群臣于会稽墓山阴之/阳不烦农人之田亩)明乎死生之分通乎
侈俭之适者也乱国则不然言与行相悖情
与貌相反礼饰以烦乐优以淫崇死以害生
久丧以招行是以风俗浊于世而诽誉萌于
朝是故圣人废而不用也义者循理而行宜
也礼者体情制文者也义者宜也礼者体也
昔有扈氏为义而亡(有扈夏启之庶兄也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
(伐启启/亡之)知义而不知宜也鲁治礼而削知礼
卷十七 第 10b 页 0865-104.png
而不知体也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封土/为社)
中霤葬成亩(田亩/而葬)其乐咸池承云九韶(舜兼/用黄)
(帝乐九韶/舜所作也)其服尚黄(舜土德也/故尚黄)夏后氏其社
用松(所树之木皆所/生地之所宜也)祝尸(春祭先尸/夏木德也)葬墙置
(翣棺衣/饰也)其乐夏籥九成六佾六列六英(九/成)
(变也六列六六为行列也/六英禹兼用颛顼之乐也)其服尚青(木德故/尚青也)
殷人之礼其社用石(以石为/社主也)祀门(秋祭先门/殷金德也)
葬树松其乐大护晨露(大护晨露/汤所作乐)其服尚白
(金德故/尚白也)周人之礼其社用栗祀灶(夏祭先灶/周火德也)
(邹子曰吾德之次从此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葬树柏其乐大武
卷十七 第 11a 页 0865-105.png
三象棘下(三象棘下/武象乐也)其服尚赤(火德故/尚赤也)礼乐
相诡服制相反然而皆不失亲疏之恩上下
之伦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
胶柱而调琴也故明主制礼义而为衣分节
行而为带衣足覆形从典坟虚循挠便身体
适行步不务于奇丽之容隅眦之削带足以
结纽收衽束牢连固不亟于为文句疏短之
鞋故制礼义行至德而不拘于儒墨所谓明
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所谓聪者非谓
闻彼也自闻而已所谓达者非谓知彼也自
卷十七 第 11b 页 0865-106.png
知而已是故身者道之所托身德则道得矣
道之得也以视则明以听则聪以言则公以
行则从故圣人财制物也犹工匠之斲削凿
芮也宰庖之切割分别也曲得其宜而不折
伤拙工则不然大则塞而不入小则窕而不
周动于心枝于手而愈丑夫圣人之斲削物
也剖之判之离之散之已淫已失复揆以一
既出其根复归其门已雕已琢遂反于朴合
而为道德离而为仪表其转入玄冥其散应
无形礼义节行又何以穷至治之本哉世之
卷十七 第 12a 页 0865-107.png
明事者多离道德之本曰礼义足以治天下
此未可与言术也所谓礼义者五帝三王之
法藉风俗一世之迹也譬若刍狗土龙之始
(刍狗束刍为狗以谢/过求福土龙以请雨)文以青黄绢以绮绣
缠以朱丝尸祝袀袨(袀纯服袨/墨斋衣也)大夫端冕(端/冕)
(冠/也)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后则壤土草剟(音/出)
而已夫有孰贵之(言弃之/不贵也)故当舜之时有苗
不服于是舜脩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禹之
时天下大两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
之武王伐纣载尸而行(武王伐纣伯夷曰父/死未葬爰及干戈可)
卷十七 第 12b 页 0865-108.png
(谓孝/乎)海内未定故不为三年之丧始(三年之/丧于武)
王禹遭洪水之患陂塘之事故朝死而暮葬
此皆圣人之所以应时耦变见形而施宜者
也今之脩干戚而笑钁插(钁斫/属)知三年非一
日是从牛非马以徵笑羽也以此应化无以
异于弹一弦而会棘下(棘下乐石一弦/会之不可成也)夫以
一世之变欲以耦化应时譬犹冬被葛而夏
被裘夫一仪不可以百发(仪弩招颜也射百/发远近不可皆以)
(一仪/也)一衣不可以出岁仪必应乎高下衣必
适乎寒暑是故世异即事变时移则俗易故
卷十七 第 13a 页 0865-109.png
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尚古之王封
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馀圣法度不同非务
相反也时世异也是故不法其以成之法而
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
夫能与化推移为人者至贵在焉尔故狐梁
之歌可随也其所以歌者不可为也圣人之
法可观也其所以作法不可原也辩士言可
听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淳均之剑不可爱
也而欧冶之巧可贵也今夫王乔(王乔蜀武/阳人也为)
(伯人令得/道而仙也)赤诵子(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导引轻举)吹呕
卷十七 第 13b 页 0865-110.png
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
眇上通云天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
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诎时伸其不能乘云升
假亦明矣(假上/也)五帝三王经天下细万物齐
死生同变化抱大圣之心以镜万物之情上
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令欲学其道不
得其清明玄圣而守其法籍宪令不能为治
亦明矣故曰得十利剑不若得欧冶之巧得
百走马不若得伯乐之数朴至大者无形状
道至眇者无度量故天之员也不得规地之
卷十七 第 14a 页 0865-111.png
方也不得矩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
之宇道在其间而莫知其所故其见不远者
不可与语大其智不闳者不可与论至昔者
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冯夷河伯也华阴潼乡/堤首里人服八石得水)
仙钳且得道以处昆崙(钳且得仙道/升居昆崙山)扁鹊以
治病(扁鹊卢人姓秦名越/人赵简子时人也)造父以御马羿以
之射倕以之斲(倕尧/巧功)所为者各异而所道者
一也夫禀道以通物者无以相非也譬若同
陂而溉田其受水钧也今屠牛而烹其肉或
以为酸或以为甘煎敖燎炙齐味万方其本
卷十七 第 14b 页 0865-112.png
一牛之体伐楩楠豫樟而剖梨之(剖判/梨分)或为
棺椁或为柱梁披断拨檖(披解也拨/析理遂顺)所用万
方然一木之朴也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
合道一体也譬若丝竹金石之会乐同也其
曲家异而不失于体伯乐韩风秦牙管青(四/子)
(皆古善/相马者)所相各异其知马一也故三皇五帝
法籍殊方其得民心钧也故汤入夏而用其
法武王入殷而行其礼桀纣之所以亡而汤
武之所以为治故剞劂销(音/削)锯陈非良工不
能以制木炉橐埵坊设(炉橐埵皆治具/也坊土刑也)非巧
卷十七 第 15a 页 0865-113.png
治不能以治金屠牛吐(齐之/大屠)一朝解九牛而
刀以剃毛(剃截/发也)庖丁用刀十九年(庖丁齐/屠伯也)
刀如新剖(刑剖始石也/硎磨刀石)何则游乎众虚之间
(众虚之间/剖中理也)若夫规矩钩绳者此巧之具也而
非所以巧也故瑟无弦虽师文不能以成曲
(师文/乐师)徒弦则不能悲故弦悲之具也而非所
以为悲也若夫工匠之为连鐖运开阴闭眩
(连饥饥发也运开相通也阴/闭独闭也眩因而相错也)入于冥冥之
眇神调之极游乎心手众虚之间而莫与物
为际者父不能以教子瞽师之放意相物写
卷十七 第 15b 页 0865-114.png
神愈舞而形乎弦者兄不能以喻弟今夫为
平者准也为直者绳也若夫不在于绳准之
中可以平直者此不共之术也故叩宫而宫
应弹角而角动此同音之相应也其于五音
无所比而二十五弦皆应此不传之道也故
萧条者形之君(萧条/深静)而寂漠者音之主也(微/音)
(生于/寂漠)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
其所非所谓是与非各异皆自是而非人由
此观之事有合于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
于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
卷十七 第 16a 页 0865-115.png
也求合于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施微/曲也)
忤于心者也忤于我未必不合于人也合于
我未必不非于俗也至是之是无非之非至
非无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于此而非于彼
非于此而是于彼者此之谓一是一非也此
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择
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谓是非
者不知孰是孰非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为宽裕者曰勿数挠(裕饶/也)为刻削者日致其
咸酸而已矣晋平公出言而不当师旷举琴
卷十七 第 16b 页 0865-116.png
而撞之跌衽宫壁(跌衽至平公/衣衽中宫壁)左右欲涂之
(欲涂师旷/所败壁也)平公曰舍之以此为寡人失孔子
闻之曰平公非不痛其体也欲来谏者也韩
子闻之(韩子韩/公子非)曰群臣失礼而弗诛是纵过
也有以也夫平公之不霸也故宾有见人于
密子者(密子子/贱者也)宾出密子曰子之宾独有三
过望我而笑是攓也(攓慢/也)谈语而不择师是
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宾曰望君而笑是
公也谈语而不称师是通也交浅而言深是
忠也故宾之容一体也或以为君子或以为
卷十七 第 17a 页 0865-117.png
小人所自是之异也故趣舍合即言忠而益
亲身疏即谋当而见疑母亲为其子治扢秃
而血流至耳见者以为其爱之至也使在于
继母则过者以为嫉也事之情一也所从观
者异也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豕所居高
也窥面于盘水则员于杯则随面形不变其
故有所员有所随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
欲正身而待物庸遽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
若转化而与世竞走譬犹逃雨也无之而不
濡常欲在于虚则有不能为虚矣(为者失之/执者败之)
卷十七 第 17b 页 0865-118.png
若夫不为虚而自虚者(性自/然也)此所慕而不能
致也故通于道者如车轴不运于己而与毂
致千里转无穷之原也不通于道者若迷惑
告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聆聆意/晓解也)一曲而辟
(小邪/僻也)然忽不得复迷惑也故终身隶于人辟
若倪之见风也(倪侯风雨也世/所谓五雨者也)无须臾之间
定矣故圣人体道反性不化以待化(无为以/待有为)
则几于免矣(近于免/世难也)治世之体易守也其事
易为也其礼易行也其责易偿也是以人不
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
卷十七 第 18a 页 0865-119.png
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
言数是以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商
无折货各安其性不得相干故伊尹之兴土
功也脩胫者使之蹠钁(长胫以蹋插/者使而入深)强脊者
使之负土(脊强者/任负重)眇者使之准(目不正/因令晞)伛者
使之涂(伛人涂地/因其俛也)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胡
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而悖
失处而贱得势而贵圣人总而用之其数一
也夫先知远见达视千里人才之隆也而治
世不以责于民(言民不以己/求备于下也)博闻强志口辩
卷十七 第 18b 页 0865-120.png
辞给人智之美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敖世
轻物不污于俗士之伉行也而治世不以为
民化神机阴闭剞劂无迹人巧之妙也而治
世不以为民业故苌弘师旷先知祸福言无
遗策而不可与众同职也公孙龙折辩抗辞
别同异离坚(公孙龙赵人好分析诡异之言/以白马不得合为一物离而为)
(二/也)不可以众同道也北人无择非舜而自投
清冷之渊(北人无择古隐士也/非舜非其德之衰也)不可以为世
仪鲁般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而
不可使为工也故高不可及者不可以为人
卷十七 第 19a 页 0865-121.png
量行不可逮者不可以为国俗夫契轻重不
失殊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铨衡视高下不
差尺寸明主弗任而求之乎浣准(浣准水/望之平)
则人才不可专用而度量可世传也故国治
可与愚守也而军制可与权用也夫待騕袅
飞兔而驾之(騕袅良马飞兔其子袅/兔走盖皆一日万里也)则世莫
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配(西施毛嫱/古好女也)则终身
不家矣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所
有而并用之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十
舍旬亦至之(旬十/日也)由是观之人材不足专恃
卷十七 第 19b 页 0865-122.png
而道术可公行也乱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
及重为任而罚不胜危为禁而诛不敢民困
于三责则饰智而诈上犯邪而干免(干求/也)
虽峭法严刑不能禁其奸何力不足也故谚
曰鸟穷则噣兽穷则𧢻人穷则诈此之谓也
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
指驰骛千里不能易其处趍舍礼俗犹室宅
之居也东家谓之西家西家谓之东家虽皋
陶为之理不能定其处故趍舍同诽誉在俗
意行钧穷达在时汤武之累行积善可及也
卷十七 第 20a 页 0865-123.png
其遭桀纣之世天授也今有汤武之意而无
桀纣之时而欲成霸王之业亦不几矣昔武
王执戈秉钺以伐纣胜殷搢笏杖殳以临朝
(殳木/杖也)武王既没殷民叛之周公践东宫(东宫/太子)
(宫/也)履乘石(人君升车/有乘石也)摄天子之位负扆而朝
诸侯(户牖之间/谓之扆)放蔡叔诛管叔(周公/兄也)克殷残
(残商诛纣/纣子禄父)祀文王于明堂七年而致政成
王夫武王先武而后文非意变也以应时也
周公放兄诛弟非不仁也以匡乱也故事周
于世则功成务合于时则名立昔齐桓公合
卷十七 第 20b 页 0865-124.png
诸侯以乘车退诛于国以斧钺晋文公合诸
侯以革车退行于国以礼义桓公前柔而后
刚文公前刚而后柔然而令行乎天下权制
诸侯钧者审于势之变也颜阖鲁君欲相之
(颜阖鲁/隐士也)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培屋/后墙)为天下显武(楚人谓/士为武)使遇商鞅申不害
刑及三族又况身乎世多称古之人而高其
行并世有与同者而弗知贵也非才下也时
弗宜也故六骐骥驷駃騠(駃騠北翟/之良马也)以济江
河不若窾木便者(窾/空)处世然也是故立功之
卷十七 第 21a 页 0865-125.png
人简于行而谨于时今世俗之人以功成为
贤以胜患为智以遭难为愚以死节为赣吾
以为各致其所极而已王子比干非不智箕
子被发佯狂以免其身也然而乐直行尽忠
以死节故不为也伯夷叔齐非不能受禄任
官以致其功也然而乐离世伉行以绝众故
不务也许由善卷非不能抚天下宁海内以
德民也然而羞以物滑和故弗受也豫让要
(豫让智伯臣要/离吴王阖闾臣)非不知乐家室安妻子以
偷生也然而乐椎诚行必以死主故不留也
卷十七 第 21b 页 0865-126.png
今从箕子视比干则愚矣从比干视箕子则
卑矣从管晏视伯夷则戆矣从伯夷视管晏
则贪矣趍舍相非嗜欲相反而各乐其务将
谁使正之曾子曰击舟水中鸟闻之而高翔
鱼闻之而渊藏故所趍各异而皆得所便故
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惠子名施仕为梁/相从车百乘志尚)
(未足孟/诸宋泽)庄子见之弃其馀鱼(庄子名周蒙人/隐而不仕见惠)
(施之不足故/弃馀鱼也)鹈胡饮水数斗而不足(鹈胡鸟/污泽鸟)
鳝鲔入口若露而死(鳝鲔/鱼名)智伯有三晋而欲
不赡(三晋智伯有范/中行之地瞻足)林类荣启期衣若县衰
卷十七 第 22a 页 0865-127.png
(林类荣启/期皆隐贤)意不慊(慊/恨)由此观之则趣行各异
何以相非也夫重生者不以利害己立节者
见难不苟免贪禄者见利不顾身而好名者
非义不苟得此相为论譬犹冰炭钩绳也何
时而合若以圣人为之中则兼覆而并之未
有可是非者也夫飞乌主巢狐狸主穴巢者
巢成而得栖焉穴者穴成而得宿焉趍舍行
义亦人之所栖宿也各乐其所安致其所蹠
谓之成人故以道论者总而齐之治国之道
上无令官无烦治士无伪仁上工无淫巧其
卷十七 第 22b 页 0865-128.png
事经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乱世则不然为
行者相揭以高(揭/举)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极
于雕琢器用遽于刻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
宝诋文者处烦挠以为慧争为佹辩久积而
不诀无益于治工为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
于用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
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
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
也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
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强者无以掩形有
卷十七 第 23a 页 0865-129.png
馀不足各归其身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
无事而天下均平故孔丘曾参无所施其善
孟贲成荆无所行其威(成荆古/勇士也)衰世之俗以
其知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之货珍难得
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之淳(浇薄也/淳厚也)
析天下之朴牿服马牛以为牢滑万民以清
为浊性命飞扬皆乱以营贞信漫澜人失其
情性于是乃有翡翠犀象黼黻文章以乱其
目刍豢黍梁荆吴芬馨以□(音/蓝)其口(荆吴国/也芬珍)
(味也嚂/贪求也)钟鼓管箫丝竹金石以淫其身趍舍
卷十七 第 23b 页 0865-130.png
行义礼节谤议以营其心于是百姓縻沸豪
乱暮行遂利烦挐浇浅(浅薄也既/薄尚浇也)法与义相
非行与利相反虽十管仲弗能治也且富人
则车舆衣纂锦(纂/绘)马饰傅旄象帷幕茵席绮
绣条组青黄相错不可为象贫人则夏被褐
带索啥菽饮水以充肠以支暑热冬则羊裘
解札(解札裘/败解也)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炀/炙)故其
为编户齐民无以异然贫富之相去也犹人
君与朴虏不足以论之夫乘奇技伪邪施者
自足乎一世之间守正脩理不苟得者不免
卷十七 第 24a 页 0865-131.png
乎饥寒之患而欲民之去末反本由是发其
原而壅其流也夫雕琢刻镂伤农事者也锦
绣纂组害女工者也农事废女工伤则饥之
本而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能不犯法干诛
者古今之未闻也故仕鄙在时不在行利害
在命不在智夫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
止也胜军之陈怯者死行惧不能走也故江
河决沉一乡父子兄弟相遗而走争升陵阪
上高丘轻足先升不能相顾也世乐志平见
邻国之人溺尚犹哀之又况亲戚乎故身安
卷十七 第 24b 页 0865-132.png
则恩及邻国志为之灭身危则忌其亲戚而
人不能解也游者不能拯溺手足有所急也
灼者不能救火身体有所痛也夫民有馀即
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扣门
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林中不卖薪湖上
不鬻鱼所有馀也故物岂则欲省求赡则争
止秦王之时或人菹子(生子杀/菹之)利不足也刘
氏持政(刘氏谓/汉也)独夫收孤财有馀也故世治
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
奸而法弗能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