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右稼轩书院山长程君
本朱真二先生教法详
为工程以教今之应举
者用意 迂而得效甚
捷学者能信守不懈
卷一 第 1b 页
则其进也敦洁 夫
下学上达之功则有不
外是者使学者病其迂
则亦不足以言学矣凡学
道者不合乎今然后能
卷一 第 2a 页
合乎古惟程君勿以人言
自画则又余之望也至
治改元良月廿又八日巴西
邓文原因巡历建平观
此辄书其后是亦勉
卷一 第 2b 页
卷一 第 2b 页
定安刘侯谦父见乡友铅山教授程
君敬叔读书分年日程书大善之俾
余为之序既捐赀刋版以之归教北
方之学者矣今敬叔重为删定其
门人与乡友又捐赀刋于甬东之
家塾余谓此书之为法盖以当读
卷一 第 3a 页
之书定其本末重轾先后之序详
其莭目分之以年程之以日俾其心力
淂以主一而整暇先读一书精熟
胸中阮有真知自淂之实然后以此
一书之所淂者为本而再读一书读
四书诸经皆然然后以其淂于经者
卷一 第 3b 页
为本而看史然后以其淂于经史者
为本而为文盖截然不可少有所紊
且兼也其始之读也惟务明经脩行
以立儒者之大本若不知世之有作
文应举事者及其应举也则又
初不外此以为业其为文也又皆沛
卷一 第 4a 页
乎其直写胸中之真见而不假牵
合傅会无用之虚辞又可因其有言
而责其有德有业故科举之行或不
行学者之应举或不应举皆不可
以无此书也使朱子复生思救士习之
弊不能易此矣凡为师弟子者知守
卷一 第 4b 页
是以教以学有司之职在兴学者
知守是以为劝勉程督之方庶乎学
校有造士之实而真儒之效白于天
下矣岂特为科目增重而已哉其或
惮焉而不能守者皆见小欲速者也
务外为人者也此儒之小人由是以分
卷一 第 5a 页
是又不足以言学不足以为士矣敬
叔职教江左学校者四十年所至以
此为教而躬其劳以求实益凡其所
教与门人之守焉以为教者成效卓
然所在刋以为式且未尝以职之卑
为淹而惟以尽职之难是忧其亦异
卷一 第 5b 页
于世之为学官者矣元统三年十一
月朔前武林郡文学甬东薛观处
静父识
卷一 第 6a 页

  北平 钺
卷一 第 1a 页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纲领(此宜揭/之书斋)鄞程端礼编
      白鹿洞书院教条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
    是也学者学此而巳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
    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卷一 第 1b 页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皆所以穷理若夫
    笃行之事则自脩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
    其别如左
     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脩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卷一 第 2a 页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
    使之讲明义理以脩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
    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
     巳今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
     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
     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
     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
    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巳
卷一 第 2b 页
     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
     复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
     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
     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
     际其所以戒谨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
     有不然而或出于禁防之外言之所弃则彼
     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
     念之哉
      程董二先生学则
卷一 第 3a 页
 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
  其日昧爽直日一人主击板始系咸起盥漱总栉
   衣冠再击皆著深衣或凉衫升堂师长帅弟子诣
   先圣像前再拜焚香讫文再拜退师长西南向立
   诸生之长者率以次东北向再拜师长立而扶之
   长者一人前致辞讫又再拜师长入于室诸生以
   次环立再拜退各就案
 谨晨昏之令
   常日击板如前再系诸生升堂序立俟师长出户
卷一 第 3b 页
   立定皆揖次分两序相揖而退至夜将寝系板会
   揖如朝礼会讲会食会茶亦击板如前朝揖会讲
   以深衣或凉衫馀以道服禙子
  居处必恭
   居有常处序坐以齿凡坐必直身正体毋箕踞倾
   倚交胫摇足寝必后长者既寝勿言当昼勿寝
  步立必正
   行必徐立必拱必后长者毋背所尊毋践阈毋跛
   倚
卷一 第 4a 页
  视听必端
   毋淫视毋倾听
  言语必谨
   致详审重然诺肃声气毋轻毋诞毋戏谑諠哗毋
   及乡里人物长短及市井鄙俚无益之谈
  容貌必庄
   必端严凝重勿䡖易放肆勿粗豪狼傲勿䡖有喜
   怒
  衣冠必整
卷一 第 4b 页
   勿为诡异华靡毋致垢弊简率虽燕处不得衩袒
   露顶虽盛暑不得辄去鞋袜
  饮食必节
   毋求饱毋贪味食必以时毋耻恶食非节假及尊
   命不得饮饮不过三爵勿至醉
  出入必省
   非尊长呼唤师长使令及已有急干不得辄出学
   门出必告反必面出不易方入不踰期
  读书必专一
卷一 第 5a 页
  必正心肃容计遍数遍数巳足而未成诵必须成
  诵遍数未足虽巳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巳熟方读
  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彊记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
  之文勿观
 写字必楷敬
  勿草勿欹倾
 几案必整齐
  位置有伦简帙不乱书笥衣箧必谨扃钥
 堂室必洁净
卷一 第 5b 页
  逐日直日再击板如前以水洒堂上良久以帚扫
  去尘埃以巾抆拭几案其馀悉令斋仆扫拭之别
  有秽污悉令扫除不拘早晚
 相呼必以齿
  年长倍者以丈十年长者以兄年相若者以字勿
  以尔汝书问称谓亦如之
 接见必有定
  凡客请见师坐定直日击板诸生如其服升堂序
  揖立侍师长命之退则退若客于诸生中有自欲
卷一 第 6a 页
   相见者则见师长毕就其位见之非其类者勿与
   亲狎
  修业有馀功游艺有适性
   弹琴习射投壶各有仪矩非时勿弄博奕鄙事不
   宜亲学
  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
   择谨愿勤力者庄以临之恕以待之有小过者诃
   之甚则白于师长惩之不悛众禀师长遣之不许
   直行已意苟日从事于斯而不敢忽则入德之方
卷一 第 6b 页
   庶乎其近矣
    道不远人理不外事故古之教者自其能食能
   言而所以训导之整齐之者莫不有法而况家
    塾党庠术序之閒乎彼学者所以入孝出弟谨
    信群居终日德进业修而㬥慢放肆之气不设
    于身体者繇此故也番昜程端蒙与其友生董
    铢共为此书将以教其乡人子弟而作新之盖
    有古人小学之遗意矣余以为凡为庠序之师
    者能以是而率其徒则所谓成人有德小子有
卷一 第 7a 页
   造者将复见于今日矣于以助于后王降德之
   意岂不美哉淳熙丁未十一月甲子新安朱熹书
     白鹿洞教条乃文公朱先生所集圣贤之
     成训而学则者乡先生程董二公之所为
     文公尝有取焉者也今合二者而并揭之
     一则举其学问之宏纲大目而使人之知
     所用力一则定为群居日用之常仪而使
     人有所持循即大小学之遗法也学者诚
     能从事于此则本末相须内外交养而入
卷一 第 7b 页
     道之方备矣若夫近世之所谓规者则文
     公不以施之鹿洞而谓必不得巳而后取
     之故今亦不敢以此列于此云宝祐戊午
     元日饶鲁谨书
    西山真先生教子斋规
 一曰学礼
  凡为人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
  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
  之事则行毋得怠慢自任巳意
卷一 第 8a 页
 二曰学坐
   定身端坐齐脚敛手毋得伏靠背偃仰倾侧
 三曰学行
  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
 四曰学立
   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
 五曰学言
  朴实语事毋得妄诞低细出声母得叫唤
 六曰学揖
卷一 第 8b 页
   低头屈腰出声收手毋得轻率慢易
 七曰学诵
  专心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视东
   西手弄他物
 八曰学书
  臻志把笔字要齐整圆净毋得轻易糊涂
      朱子读书法
    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已体察 箸紧用力
卷一 第 9a 页
     右详见辅汉卿所编(近巳刋集庆学)
   敛身正坐 缓视微吟 虚心涵泳
   切已体察
     右见朱子读书法
   宽箸期限 紧箸课程
     右见朱子读书法
   未熟快读足遍数 巳熟缓读思理趣
     右古人读书法
朱子记经史阁有曰古之学者无他明德新民求各止于
卷一 第 9b 页
 至善而已夫其所明之德所止之善岂有待于外求哉
 识其在我而敬以存之其亦可矣其所以必曰读书云
 者则以天地阴阳事物之理脩身事亲齐家及国以至
 于平治天下之道与凡圣贤之言行古今之得失礼乐
 之名数而至于食货源流兵刑法制亦莫非吾度内有
 不可得而精粗者若非考诸载籍之文沉潜参伍以求
 其故则亦无以明夫明德体用之全而止其至善精微
 之极然自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
 书之读则其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閒
卷一 第 10a 页
 以钓名干禄而巳是以天下之书愈多而理愈䏞学者
 之事愈勤而心愈放词章愈丽议论愈高而其德业事
 功之实愈无以逮乎古人然非书之罪也读者不知学
 之有本而无以为之地也使二三子者知夫为学之本
 有无待于外求者而因以致其操存持守之力使吾方
 寸之间清明纯粹真有以为读书之地而后宏其规密
 其度循其先后本末之序以大玩乎阁中之藏则夫天
 下之理必有以尽其纤悉而一以贯之异时所以措诸
 事者亦将有本而无穷矣
卷一 第 10b 页
朱子记稽古阁有曰人之有是身也则必有是心有是心
也则必有是理若仁义礼智之为体恻隐羞恶恭敬是
非之为用则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我也然圣人之所以
教不使学者收视反听一以反求诸心为事而必曰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
之何哉盖理虽在我而或蔽于气禀物欲之私则不能
以自见学虽在外然皆所以讲乎此理之实及其浃洽
贯通而自得之则又初无内外精粗之閒也世变俗衰
士不知学挟册读书者既不过于誇多斗靡以为利禄
卷一 第 11a 页
 之计其有意于为已者又直以为可以取足于心而无
 俟于他求也是以堕于佛老空虚之邪见而于义理之
 正法度之详有不察焉其幸而或知理之在我与夫学
 之不可以不讲者则又不知循序致详虚心一意从容
 以会乎在我之本然是以急遽浅迫终不能浃洽而贯
 通也呜呼是岂学之果不可为书之果不可读而古先
 圣贤所以垂世立教果无益于后来也哉道之不明可
叹也巳
朱子上疏曰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卷一 第 11b 页
 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
 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昜之理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为君臣有君臣之理为父子有父子之理为兄弟为夫
 妇为朋友以至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
 其理焉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微莫不知其
 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而亡纤芥之疑善则从之恶则去
 之而无毫发之累此为学所以莫先于穷理也至论天
 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
 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
卷一 第 12a 页
 世不易之大法其馀则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之者为
 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法凶之甚
 者则不能保其身而可以为戒是其粲然之迹必然之
 效盖莫不具于经训史策之中欲穷天下之理而不即
 是以求之则是正墙面而立耳此穷理所以必在于读
 书也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閒断而无所成
 矣其好之者文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
 遽巳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忽巳志在乎彼是以虽复
 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迫逐
卷一 第 12b 页
 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
 异于彼之怠忽閒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
 不达孟子所谓进锐退速正谓此也诚能监此而有以
 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
 脉通贯自然渐渍浃洽心与埋会而善之为劝者深恶
 之为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若夫
 致精之本则在于心而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
 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
 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则
卷一 第 13a 页
 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俯仰顾盼之閒盖巳不自觉
 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覆圣言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
 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孟子
 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巳矣者正谓此也诚
 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
 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往而不通以之应事
 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
 书之本也皆愚臣平生为学艰难辛苦巳试之效窃意
 圣贤复生所以教人不过如此盖虽帝王之学殆亦无
卷一 第 13b 页
 以易之
朱子答汪尚书书曰近世言道学者失于太高读书讲义
率常以径易超绝不历阶梯为快而于其閒曲折精微
 正好玩索处例皆忽略厌弃以为卑近琐屑不足留情
 以故虽或多闻博识之士其于天下之义理亦不能无
 所未尽曷若循下学上达之序口讲心思躬行力究宁
 烦毋略宁下毋高宁浅毋深宁拙毋巧从容潜玩存久
渐明众理洞然次第无隐然后知夫大中至正之极天
 理人事之全无不在是初无迥然超绝不可及者而几
卷一 第 14a 页
微之閒毫氂毕察酬酢之际体用浑然虽或使之任至
重而处所难亦沛然行其所无事而巳
朱子答吕子约书曰夫学者既学圣人则当以圣人之教
 为主今六经语孟中庸大学之书具在彼以了悟为高
 者既病其障碍而以为不可读此以记览为重者又病
 其狭小而以为不足观如是则是圣人之所以立言垂
 训者徒足以误人而不足以开人孔子不贤于尧舜而
 达磨贤于仲尼矣无乃悖之甚邪
朱子答刘定夫书曰学者息却许多狂妄身心除却许多
卷一 第 14b 页
閒杂说话著实读书初时尽且寻行数墨久久自有见
处最怕人说学不在书不务佔毕不专口耳下梢说得
张皇都无收拾只是一埸脱空直是可恶
朱子曰为学须是已分上做工夫有本领方不作言语说
若无存养尽说得明自成两片亦不济事况未必说得
 明乎要须发愤忘食痛切去做身分上工夫莫荏苒岁
 月可惜也
朱子曰某之讲学所以异于科举之文立是要切已行之
 若只恁地说过依旧不济事若实是把做工夫只是敬
卷一 第 15a 页
 以直内义以方外八字一生用之不尽又曰某近觉得
学者所以不成个头项者只缘圣贤说得多了既欲为
此又欲为彼如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若实下工夫见
得真个是敬立则内直义形而外方这终身可以及用
今人却似见得这两句好又见说克巳复礼也好又见
说出门如宾也好空多了少閒却不把捉得一项周全
(李贯之曰敬能集义义不离敬敬不容不义义不容不/敬敬义夹持则心常存心存则心熟而智益明敬义二)
(字该尽六经语/孟中所言之理)
朱子论孟集义序曰论孟之书学者所以求道之至要古
卷一 第 15b 页
今为之说者盖巳百有馀家然自秦汉以来儒者类皆
不足以与闻斯道之传其溺于卑近者既得其言而不
得其意其骛于高远者则又支离舛駮或乃并其言而
失之学者益以病焉宋兴百年河洛之閒有二程先生
者出然后斯道之传有继其于孔子孟氏之心盖异世
而同符也故其所以发明二书之说言虽近而索之无
穷指虽远而操之有要使夫读者非徒可以得其言而
又可以得其意非徒可以得其意而又可以并其所以
进于此者而得之其所以兴起斯文开悟后学可谓至
卷一 第 16a 页
矣閒尝蒐辑条流以附于本章之次既又取夫学之有
同于先生者与其有得于先生者若横渠张公若范氏
(名祖禹/字淳夫)二吕氏(希哲字原明/大临字与叔)谢氏(良佐字/显道)游氏(酢字/定夫)
(时字/中立)侯氏(仲良字/师圣)尹氏(焞字/彦明)凡九家之说以附益之
名曰论孟精义以备观省而同志之士有欲从事于此
者亦不隐焉抑尝论之论语之书无所不包而其所以
示人者莫非操存涵养之要七篇之指无所不䆒而其
所以示人者类皆体验充扩之端夫圣贤之分其不同
固如此然而体用一源也显微无閒也是则非夫先生
卷一 第 16b 页
之学之至其孰能知之呜呼兹其所以奋乎百世绝学
之后而独得夫千载不传之传也欤若张公之于先生
(如横渠之/于二程)论其所至窃意其犹伯夷伊尹之于孔子而
一时及门之士考其言行则又未知其孰可以为孔氏
之颜曾今录其言非敢以为无少异于先生而悉合乎
圣贤之意亦曰大者既同则其浅深疏密毫氂之閒正
学者所宜尽心耳至于近岁以来学于先生之门人者
又或出其书焉则意其源远末分醇醨异味而不敢载
矣或曰凡说之行于世而不列于此者皆无取巳乎曰
卷一 第 17a 页
 不然也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其功
 博矣学者苟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用力于此而近世
 一二名家与夫所谓学于先生之门人者其考證推说
 亦或时有补于文义之閒学者有得于此而后观焉则
 亦何适而无得哉特所以求夫圣贤之意者则在此而
 不在彼尔若夫外自托于程氏而窃其近似之言以文
 其异端之说者则诚不可以入于学者之心然以其荒
 幻浮誇足以欺世也而流俗颇巳归乡之矣其为害岂
 浅浅哉顾其语言气象之閒则实有不难辨者学者诚
卷一 第 17b 页
 用力于此书而有得焉则于其言虽欲读之亦且有所
 不暇矣然则是书之作其率尔之诮虽不敢辞至于明
圣传之统采众说之长折流俗之谬则窃亦妄意其庶
几焉
朱子作论语训蒙(后更名/集注)序曰余既序次论语精义以备
观览暇日又为儿辈论之大抵诸老先生之为说非本
为童子设也故其训诂略而义理详初学者读之经之
 文句未能自通又当遍求诵说问其指意茫然迷眩殆
 非启蒙之要因为删录以成此书本之注疏以通其训
卷一 第 18a 页
 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于诸先生之说以
 发其精微一句之义系之本句之下一章之旨列之本
 章之左以平生所闻于师友而得于心思者閒附一二
 条焉本末精粗大小详略无敢偏废也然本其所以作
 取便于童子之习而巳故名曰集注详说盖将藏之家
 塾俾儿辈学非敢为他人发也呜呼小子来前予幼获
 父师之训从事于此三十馀年材资不敏未能有得今
 乃妄意采摭先儒有所取舍度德量力夫岂所宜然施
 之汝曹取其易晓以是庶几其可幸无罪焉耳夫其训
卷一 第 18b 页
 诂之详且明也日讲焉则无不通矣义理之精且约也
 日诵焉则无不识矣通者巳知而时习识者未解而勿
 忘予之始学亦若斯而已矣呜呼小子其懋戒之哉汲
 汲焉而毋欲速也循循焉而毋敢惰也毋牵于俗学而
 绝之以为迂且淡也毋惑于异端而猎之以为近且卑
 也圣人之书大中至正之极而万世之标准也古之学
 者其始即此以为学其卒非离此以为道穷理嚍性脩
 身齐家推以及人内外一致盖取诸此而无所不备亦
 修吾身而巳矣舍而他求夫岂无可观者然致远恐泥
卷一 第 19a 页
昔者吾几陷焉今裁自脱故不愿汝曹之为之也呜呼
 小子其懋敬之
朱子曰主敬致知摧骄破吝谨之于细微杂乱之域而养
 之于虚閒静一之中 右朱子送门人李伯谏教授蕲
 学之训上文云与伯谏游而讲于斯也亦三年矣凡持
守之要玩索之端巨细精粗盖巳无所不论今使之言
其又何以加此然有一焉(云云)是则虽屡言之而岂患
 乎渎哉
朱子日用自警诗云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
卷一 第 19b 页
不向用时勤猛省却于何处味真腴寻常应对尤须谨
造次施为莫放疏一日洞然无别体方知不枉费工夫
先师果斋史先生每教学者必首以此篇使之揭于座右
曰学问进脩之大端其略有四一曰尚志二曰居敬三
曰穷理四曰反身大抵为士莫先于尚志孔子曰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孟子曰士何事曰尚志仁义而巳矣程
子亦曰言学便当以道为志言人便当以圣为志苟此
志不立而惟流俗之徇利欲之趋则终身堕于卑陋而
不足与诣高明光大之域矣何足以为士哉此志既立
卷一 第 20a 页
便当居敬以涵养其本原盖人心虚灵天理具足仁义
礼智皆吾固有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非自外而得之
也苟能端庄静一以涵养之则志气清明义理昭著而
人欲自然退听以此穷理理必明以此反身身必诚乃
学问之本原也夫既知涵养其本原则天理之全体固
浑然于吾心矣然一心之中虽曰万理咸具天叙天秩
品节粲然苟非稽之圣贤讲之师友察之事物验之身
心以究析其精微之极至则知有所蔽而行必有所差
此大学之诚意正心脩身所以必先格物致知中庸之
卷一 第 20b 页
 笃行所以必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也既知所以穷理
 矣则必以其所穷之理反之于身以践其实日用之閒
 微而念虑著而云为其当然者皆天理之公其不当然
 者皆人欲之私也于此谨而察之果当然乎则充之唯
 恐其不广行之唯恐其不至果不当然乎则改之唯恐
 其不速去之唯恐其不尽从事于斯无少閒断则人欲
 日以消泯天理日以纯熟而圣贤之道忽不自知其实
 有于我矣穷则独善其身可以继往圣而开来学达则
 兼善天下可以参天地而赞化育其功用有不可胜穷
卷一 第 21a 页
 者若夫趋向卑陋而此志不立持养疏略而此心不存
 讲学之功不加而所知者昏蔽反身之诚不笃而所行
 者悖戾将见人欲愈炽天理愈微本心一亡亦将何所
 不至哉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圣狂之分
 特在念不念之閒而巳矣并惟同志勉之(此本双峰饶/氏之训)
    果斋先生(名蒙卿字景正鄞人)早师常德小阳
    先生(名岊号字溪)大阳先生(名枋号存斋)阳先
    生师涪陵㬊先生(名渊字亚夫)㬊先生师朱子
卷一 第 21b 页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纲领
卷一 第 22a 页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一
             鄞程 端礼 述
(日程节目主朱子教人读书法六条修其/分年主朱子宽箸期限紧箸课程之说修)
    八岁未入学之前
      读性理字训(程逢原增广者)
        日读字训纲三五段必乃朱子以孙
          芝老能言作性理绝句百首教
           之之意以此代世俗蒙求千字
          文最佳又以朱子童子须知贴
卷一 第 22b 页
           壁于饭后(行饭/时)使之记说一段
    自八岁入学之后
      读小学书正文
(凡摽于上/者皆旁證)日止读一书自幼至长皆然此朱子
(朱子曰读书须一件/一件读理会了一件)苦口教人之语随日力性资自
(方可换一件若不与/逐件理会虽读到老)一二百字渐增至六七百字日
(依旧生又曰须是精/专精研使一书通透)永年长可近千字乃已每大段
(烂熟都无记不得处/方别换一书乃为有)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
(益若轮流通念而覈/之不精则亦未免枉)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读二三
卷一 第 23a 页
(费工夫也须是通透/后又却如此温习乃)十遍后凡读经书仿此自此说
(为佳耳又曰读书不/精深只是不专一)小学书即严幼仪大抵小儿终
(朱子小学书取吕舍/人法静室危坐读取)日读诵不惟困其精神且致其
(二三百遍字字句句/须要分明又每日须)习为悠缓以待曰莫法当才办
(连前三五授通读五/七十遍)遍数即暂歇少时复令入学如
           此可免二者之患
(日程不欲别/见通论于此)日程(小学读经三日习字演文一日所分节/目详见印空眼簿大学必待做次卷工)
(用仍/依序/程方许/学文)
(大学必鸡/初鸣即起)一每夙兴即先自倍读巳读册首书至昨
卷一 第 23b 页
(朱子所订门人程董/学则云必正心肃容)日所读书一遍内一日看读内
(记遍数遍数巳足而/未成诵必须成诵遍)一日倍读生处误处记号以待
(数未足虽巳成诵必/满遍数○又曰一百)夜閒补正遍数其閒日看读本
(遍时自是胜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胜)为童幼文理未通误不自知者
(一百遍时○荀子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设年十四五以上者只倍读师
(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标起止于日程空眼簿凡册首
(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朱)书烂熟无一句生误方是工夫
(子曰司马公答学者/说为学之法举荀子)已到方可他日退在夜閒与平
(四句云云此说亦好/诵数云者想古人亦)日巳读书轮流倍温乃得力如
卷一 第 24a 页
(记遍数贯字训熟如/习贯自然之贯又训)未精熟遽然退混诸书中则温
(通诵得熟方能通晓/若不熟亦无可思索)倍渐疏不得力矣宜谨之凡倍
(○又门人问曰某缘/资质鲁钝全记不起)读熟书逐字逐句要读之缓而
(朱子曰只是贪多故/记不得福州陈晋之)又缓思而又思使理与心浃朱
(极鲁钝读书只五十/字必三百遍而后能)子所谓精思所谓虚心涵泳孔
(熟积集读去后来却/应贤良要之人只是)子所谓温故知新以异于记问
(不会耐苦耳)之学者在乎此也
      一师试倍读昨日书
       一师授本日正书假令授读大学正文章
卷一 第 24b 页
卷一 第 24b 页
(朱子曰横渠教人读/书必欲成诵真道学)定句读圈发假借字音令面读
(第一义须是如此以/上方有箸力处也又)子细正过于内分作细段随文
(曰近与学者讲论不/觉横渠成诵之说是)义可断处多不过十句少约五
(为捷径又曰横渠云/读书须是成诵云今)六句大段约千字分作十段或
(人不及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古人记得故)十一二段用朱点记于簿(四书/本惟)
(晓得今人卤莽记不/得故晓不得/有梅溪书院新刋纂疏字大少/误有疏文可参考集注最便初)
(朱子因论读大学答/以每为念虑搅扰颇/学读诵每行二十字五十行则/千字细段约四五行则得矣)
(妨工夫曰只是敬敬/是常惺惺底法以敬)还案每细段读二百遍内一百
(为主则百事皆从此/做去今人都不理会)遍看读内一百遍倍读句句字
卷一 第 25a 页
(我底自不知心所在/却要理会他事又要)字要分明不可太快读须声实
(齐家治国平天下心/者身之主也撑船须)如讲说然句尽字重道则句完
(用篙吃饭须用匙不/理会心是不用篙不)不可添虚声致句读不明且难
(使匙也摄心只是敬/才敬看做甚么事登)足遍数他日信口难举须用数
(山固只这个心入水/亦只这个心○又曰)珠或记数板子记数每细段二
(君子之为学庄敬涵/养以立其本而讲于)百遍足即以墨销朱点即换读
(义理以发明之则其/口之所诵也有正业)如前尽一日之力须足六七百
(而心之所处也有常/分矣至于希世取宠)字日永年长可近一千字宁剩
(之事不惟有所愧而/不敢实亦有所急而)段数不可省遍数仍通大段倍
卷一 第 25b 页
(不暇焉)读二三十遍或止通倍读全章
          正经并注或问所尽亦可必待
           一书毕然后方换一书并不得
          兼读他书及省遍数此以朱子
          读书法小学书及所订程董学
          则修
      一师试说昨日巳说书
      一师授说平日巳读书不必多先说小学
(又曰大抵读书须是/虚心静虑依傍文义)书毕次大学毕次论语假如说
卷一 第 26a 页
(根寻句脉看定此句/指意是说何事略如)小学书先令每句说通朱子本
(今人言语衬贴替换/一两字说得古人意)注及熊氏解及熊氏标题巳通
(思出来先教自家心/里分明历落如与古)方令依傍所解字训句意说正
(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字一言不相)文字求其训注中无者使检韵
(肯可此外都无闲杂/说话方是得个入处)会求之不可杜撰以误人宁以
(怕见如此弃却本文/肆为浮说说得郎当)俗说粗解却不妨既通说每句
(都忘了从初因甚话/头说得到此此最学)大义又通说每段大义即令自
(者大病也/朱子论语口义序云)反覆说通面试通乃巳久之才
(通者巳知而时习识/者未解而勿忘余以)觉文义粗通能自说即使自看
卷一 第 26b 页
(始学亦若斯而巳○/又曰若晓得文义又)注沉潜玩索使来试说更诘难
(记得固是好若晓文/义未得只背得少閒)之以使之明透如说大学论语
(不知不觉自然相触/发晓得这道理盖这)亦先令说注透然后依傍注意
(一段文义横在心下/自然放不得必晓得)说正文
(而后巳)一小学习写字必于四日内以一日令影
           写智永千文楷字如童稚初写
           者先以子昂所展千文大字为
           格影写一遍过却用智永如钱
           真字影写每字本一纸影写十
卷一 第 27a 页
           纸止令影写不得惜纸于空处
(习真书由智永千文/入则巳兼得晋人骨)令自写以致走样宁令翻纸以
(肉閒架风度他年有/馀力当习乐毅论画)空处再影写如此影写千文足
(赞黄庭经草书由智/永以入二王章章行)后歇读书一二月以全日之力
(书则兰亭篆与八分/则熟看说文以习李)通影写一千五百字添至二千
(斯阳冰蔡邕○古今/以晋二王为书学之)三千四千字以全日之力如此
(圣自唐欧虞楮薛颜/柳皆学晋而各得其)写一二月乃止必如此写方能
(一体如夷之清惠之/和耳故习字须以晋)他日写多运笔如飞永不走样
(为法学唐乃下策也)又使自看写一遍其所以用千
卷一 第 27b 页
           文用智求楷字皆有深意此不
           暇论待他年有馀力自为充广可
           也盖儒者别项工夫多故习字
           止如此用笔之法双钩悬腕让
           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
           口诀也欲考字看说文字林六
(刘漫塘云且未论学/者所学如何只这几)书略切韵指掌图正始音韵会
(个字偏旁点画十个/九个差误了而况能)等书以求音义偏旁点画六书
(晓得字上义理安得/数人小学师且逐个)之正每考三五字或十数字择
卷一 第 28a 页
(与诸生釐正一过所/益亦自不少)切用之字先考凡钞书之字偏
           旁须依说文翻楷之体骨肉閒
           架气象用智永非写诗帖不得
           全用智永也
      一大学不得令日日作诗作对虚费日力
           今世俗之教十五岁前不能读
           记九经正文皆是此弊但令习
           字演文之日将已说小学书作
           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
卷一 第 28b 页
           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
           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埋演
           文一举两得更令记对类单字
           使知虚实死活字更记类首长
           天永日字但临放学时面属一
           对便行使略知对偶轻重虚实
           足矣此正为已为人务内务外
           君子儒小人儒之所由分此心
           先入者为主终此生不可夺不
卷一 第 29a 页
           惟妨工最是夺志朱子谆谆言
           之切戒
       一只日之夜大学令玩索巳读大学字求
(朱子曰观者一见而/决玩者反复而不舍)其训句求其义章求其旨每一
(之辞又曰大凡读书/不要般涉但温寻旧)节十数次涵泳思索以求其通
(底不妨不可将新底/来抢又曰只是要熟)又须虚心以为之本每正文一
(功夫纯一而巳读时/熟看时熟玩味时熟)节先考索章句明逶然后摭章
(○又答学者曰示谕/且看大学俟见大指)句之旨以说上正文每句要说
(乃及他书此意甚美/但看时须是更将大)得精确成文钞记旨要又考索
卷一 第 29b 页
(段分作小段字字句/句不可容易放过常)或问明透以参章句如遇说性
(时暗诵/默思反覆研/究未上口时须教上口)理深奥精微处不计数看直要
(未通透时须教通透/巳通透便要纯熟直)晓得记得烂熟乃止仍参看黄
(是不思索时此意常/在心胸之閒驱遣不)勉斋真西山集义通释讲义饶
(去方是此一段了又/换一段看如此数段)双峰纂述辑讲语录金仁山大
(之后心安理熟觉得/工夫者力时便渐得)学疏义语孟考證何北山王鲁
(力也近觉得朋友閒/病痛都是贪多务广)斋张达善句读批抹画截表注
(匆遽涉猎所以凡事/草率粗浅本欲多知)音考胡云峰四书通通證赵氏
(多能下梢一字不知/一事不能本欲速成)纂疏集成发明等书诸说有异
卷一 第 30a 页
(反成虚度岁月但能/反此如前所云试用)处标贴以待思问如引用经史
(岁月之功当自见其/益矣又曰论语逐章)先儒语及性理制度治道故事
(细看每不过两三段/先令尽通诸说异同)相关处必须检寻看过凡玩索
(然后探求圣言本意/则久之自当见效又)一字一句一章分看合看要析
(曰若不如此看是几/年也无长进又曰更)之极其精合之无不贯去了本
(耐烦专一细看为佳/日月不易得大事未)子信口分说得出合说得出于
(明甚可惧也又曰论/语一日只看一段恐)身心体认得出方为烂熟朱子
(大段明白底则看两/段须是专一自早至)谆谆之训先要熟读须是正看
(夜虽不读亦当涵泳/常在胸中如有一件)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
卷一 第 30b 页
(事未了相似到晚却/拖来商量但一日积)便道是更须反覆玩味此之谓
(一段日日如此年岁/閒自是里面贯通道)也不必多论语止看得一章二
(理分明○又语工过/曰为学须要专一用)章三章足矣只要自得凡先说
(工不可杂乱因举异/教数语云用志不分)者要极其精通其后未说者一
(乃凝于神置之一处/无事不办)节易一节工夫不难矣只要记
(又曰平心易气熟玩/而徐思之自当见得)得大学毕次论语次孟子次中
(义理明白稳当处不/必彊说枉费心力也)庸小学止令玩索小学灯火起
(○又曰虚心平气反/复讽诵久当有味今)中秋止端午或生徒多参考之
(以迫切之心求之正/犹治丝而棼之虽欲)书难遍及则参差双只夜以便
卷一 第 31a 页
(彊为之说终非吾心/所安穿凿支离愈叛)
(于道矣)一双日之夜倍读凡平日巳读书一遍倍
(又曰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又曰看文字)读一二卷或三四卷随力所至
(不可终日思量硬将/心去驰逐亦须空闲)记号起止以待后夜续读倍读
(少顷养精神又来看)熟书必缓而又缓思而又思详
           见读册首书条凡温书必要倍
           读才放看读永无可再倍之日
           前功废矣切戒如防误处宁以
           书安于案疑处正之再倍读倍
卷一 第 31b 页
          读熟书时必须先倍读本章正
          文毕以目视本章正文倍读尽
          本章注文就思玩涵泳本章理
(二更止五更起不如/此不如彼此古人夜)(凡倍读训诂时视此字正文/凡倍读通解时视此节正文)
(读法也夜读将尽二/更即须熟睡盖子时)此法不惟得所以释此章之深
(前后不得睡则血不/归肝次日决无精神)意且免经文注文混记无别之
(可以读书勉彊至七/日十日必得嗽疾咯)患如倍读忘处急用遍数补之
(血成瘵反终身不可/任劳事矣勤者宜戒)凡已读书一一整放在案周而
          复始以日程并书目揭之于壁
卷一 第 32a 页
          夏夜浴后露坐无灯自可倍读
       一随双只日之夜附读看玩索性理书(性/理)
(毕次治道次/制度)如大学失时失序
           当补小学书者先读小学书数
           段仍详看解字字句句自要说
           得通透乃止小学书毕读程氏
           增广字训纲(此书钤定性理语/约而义备如医家)
(脉诀最/便初学)次看北溪字义续字义
           次读太极图通书西铭并有朱
卷一 第 32b 页
(字义前有性理图七/个双峰亦有性理图)子解及有何北山发挥次读近
(朱子所编伊洛渊源/延平答问朱子年谱)思录(看叶/氏解)续近思录(蔡氏编见/性理群书)
(行状皆须看)次看读书记大学术义程子遗
          书外书经说文集周子文集张
           子正蒙朱子大全集语类等书
          或看或读必详玩潜思以求透
          彻融会切已体察以求自得性
           理紧切书目通载于此读看者
           自循轻重先后之序有合记者
卷一 第 33a 页
          仍分类节钞若治道亦见西山
          读书记大学衍义
       一以前日程依序分日定其节目写作空
          眼刋定印板使生徒每人各置
           一簿以凭用工次日早于师前
          试验亲笔勾销师复亲标所授
          起止于簿庶日有常守心力整
          暇积日而月积月而岁师生两
          尽皆可自见施之学校公教尤
卷一 第 33b 页
           便有司拘钤考察小学读经习
           字演文必须分日读经必用三
           日习字演文止用一日本未欲
           以此閒读书之日缘小学习字
           习演口义小文词欲使其学开
           笔路有不可后者故也(假如小/学簿纸)
(百张以七十五张印读书日程/以二十五张印习字演文日程)
(可用二/百日)至如大学惟印读经日
           程待四书本经传注既毕作次
卷一 第 34a 页
          卷工程时方印分日读看史日
           程毕印分日读看文日程毕印
           分日作文日程其先后次序分
           日轻重决不可紊人若依法读
(此亦朱子所谓行程/历今日到何处明日)得十馀个簿则为大儒也孰禦
(到何处之意)他年亦须自填以自检束则岁
(东莱吕氏亦有日记)月不虚掷矣今将巳刋定空眼
           式连于次卷学者诚能刋印置
           簿日填功效自见也
卷一 第 34b 页
(朱子曰读书玩/理但严立功程)小学书毕
(宽箸意思久之/自当有味不可)次读大学经传正文
(求欲速之功也/又曰宽箸期限)一读书倍温书说书习字演文如
(紧箸课程又曰/人若办得十来)前法
(年世间甚书读/不了)次读论语正文
(又曰为学之序/为已而后可以)次读孟子正文
(及人通理然后/制事故程子教)次读中庸正文
(人先读论孟次/及诸经然后看)次读孝经刋误
(史其序不可乱/又曰史书闹热)一读书倍温书说书习字演文并
卷一 第 35a 页
(经书冷淡后生/心志未定少有)如前法
(不偏向外去亦/当预防也)次读易正文
          六经正文依程子朱子胡氏蔡氏
              句读参廖氏及古注陆
              氏音义贾氏音辨牟氏
              音考
          一读书倍温书说书习字演文并
              如前法
       次读书正文
卷一 第 35b 页
       次读诗正文
       次读仪礼并礼记正文
       次读周礼正文
       次读春秋经并三传正文
    前自八岁约用六七年之功则十五岁前小学
          书四书诸经正文可以尽毕既
          每细段看读百遍倍读百通文
          通倍读大段早倍温册首书夜
          以序通倍温巳读书守此决无
卷一 第 36a 页
           不熟之理
    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尚志为学以道为志为
(朱子曰若不能敬则/讲学无安顿处○又)人以圣为志自此依朱子法读
(曰古人之学以庄敬/持守为先而读书穷)四书注或十五岁前用工失时
(理以发其趣/又曰此亦有十数朋)失序者止从此起便读大学章
(友不免今熟看注解/以通念为先而徐思)句或问仍兼补小学书
(其义只寻/正意母得)读大学章句或问
(支蔓似方/略有头绪)一读书倍温书所读字数分段看读百
           遍倍读百遍并如前法
卷一 第 36b 页
        一夜閒玩索倍读巳读书玩索读看性
(朱子论孟集义序曰/论孟之书学者所以)理书并如前法必确守朱子读
(求道之至要古今为/说者百有馀家然自)书法六条居敬持志循序渐进
(秦汉以来儒者类皆/不足以与闻斯道之)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巳体察
(传宋兴百年河洛之/閒有二程先生者出)著紧用力必以身任道静存动
(然后斯道之传有继/其于孔子孟氏之心)察敬义夹持知行并进始可言
(盖异世而同符也故/其发明二书之说言)学不然则不诚无物虽勤无益
(虽近而索之无穷指/虽远而操之有要使)也朱子谕学者曰学者书不记
(夫读者非徒可以得/其言而又可以得其)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
卷一 第 37a 页
(意非徒可以得其意/而又可以并其所以)有志不立真是无箸力处只如
(进于此者而得之其/所以兴起斯文开悟)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
(后学可谓至矣既又/取夫学之有同于先)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
(生者与其得于先生/者若横渠张公若范)立之病直须反覆思量究其病
(氏二吕氏谢氏游氏/杨氏侯氏尹氏凡九)痛起处勇猛奋跃不伏作此等
(家之说以附益之以/备观省或者曰凡说)人一跃跃出见得圣贤千言万
(之行于世而不列于/此者皆无取巳乎曰)语都无一字不是实语方始立
(不然也汉魏诸儒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得此志就此积累工夫迤逦向
(其功博矣学者苟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上去大有事在诸君勉旃不是
卷一 第 37b 页
(用力于此特所以求/夫圣贤之意则在此)小事又如程子四箴朱子敬斋
(而不在彼也/朱子曰二程先生说)箴西山夜气箴当熟玩体察外
(得亲切处直须看得/烂熟与经文一般成)有天台南塘陈先生(名柏字/茂卿)
(诵在心乃可又曰为/学之道更无它法但)兴夜寐箴曰鸡鸣而寤思虑渐
(能熟读精思久之自/有见处尊所闻行所)驰盍于其閒澹以整之或省旧
(知久之自有至处○/又曰读书固收心之)愆或䌷新得次第条理瞭然默
(助然今只读书时收/得心不读书便为事)识本既立矣昧爽乃兴盥栉衣
(所夺而是心之存也/常少而其放也常多)冠端坐敛形提掇此心皦如出
(矣胡为不移此读书/工夫向不读书处用)日严肃整齐虚明静一乃启方
卷一 第 38a 页
(力便动静两得而此/心无时不存乎)册对越圣贤夫子在坐颜曾后
(果斋先生常于座閒/大书静存动察四字)先圣师所言亲切敬听弟子问
(以自点检/朱子曰读书固不可)辩反覆参订事至斯应则验于
(废然亦须以主敬为/先方可就此田地上)为明命赫然常目在之事应既
(推寻义理见诸行事/若平居泛然略无存)巳我则如故方寸湛然凝神息
(养之功文无实践之/志而但欲晓解文义)虑动静循环惟心是监静存动
(说得分明则虽尽通/诸经不错一字亦何)察勿贰勿三读书之馀閒以游
(所益近觉朋友读书/讲论多不得力其病)泳发舒精神休养情性日莫人
(皆出于此不可不深/戒也又曰持敬读书)倦昏气易乘齐庄正齐振拔精
卷一 第 38b 页
(只是一事而表里各/用力耳若有所偏便)明夜久斯寝齐手敛足不作思
(疑都不曾做工夫今/且逐日箸实做将去)惟心神归宿养以夜气贞则复
(未须比量难易计较/得失徒然纷扰不济)元念玆在玆日夕乾乾昔金华
(事要令日用之閒只/见本心义理都不见)鲁斋王先生(名柏字/会之)以为此箴
(有他物方有得力处/耳)甚切得受用以教上蔡书院诸
           生使之人写一本置坐右又云
           养以夜气足以證西山之误
      大学章句或问毕
      次读论语集注
卷一 第 39a 页
      次读孟子集注
      次读中庸章句或问
      次钞读论语或问之合于集注者
      次钞读孟子或问之合于集注者
      次读本经
        治周易钞法一依古易十二篇勿钞
(又曰近日真个读书/人少也缘科举时文)彖传象传附每段经文之后先
(之弊他才把书来读/便先立个意思要讨)手钞四圣经传正文依古易读
(新奇都不理会也本/意著实才讨得新奇)之别用纸依次钞每段正文次
卷一 第 39b 页
(便准拟作时文使下/稍弄得熟只是这个)低正文一字钞所主朱子本义
(将来使虽是朝廷甚/么大典礼也胡乱信)次低正文一字钞所主程子传
(手捻出来使不知一/撞百碎前辈也是读)其连解彖传象传者须截在彖
(书某曾见大东莱之/兄是他于六经三传)传象传正文后钞次低正文一
(皆通他亲手点注并/用小圈点注所不足)字节钞所兼用古注疏次低正
(者并将疏楷书用朱/点无点画草某只见)文二字附节钞陆氏音义次节
(他礼记知此他经皆/如此)钞胡庭芳所附朱子语录文集
(谨按明经守家法凡/曰主某说者则是其)何北山启蒙系辞发挥朱子孙
(说巳合经意当主之/而不可违必演而伸)鉴所集易遗说去其重者次低
卷一 第 40a 页
(之可也凡曰用某说/者则是其说犹或未)正文二字节钞董氏所附程子
(尽合于经意必用其/说辨其得失而断之)语录文集次低正文三字节钞
(以经意又参所主之/说而通论之可也其)胡庭芳所纂诸家解及胡云峰
(法本汉左雄详见朱/子贡举私议而方今)易通及诸说精确而有裨朱子
(科/制因之惟平日/能以此法明经则他)本义者其正文分段以朱子本
(日能以此作义矣明/经作义自是两截工)义为主每段正文既钞诸说仍
(夫今俗学既无明经/一截工夫为欲作义)空馀纸使可续钞其读昜纲领
(始为涉猎传注之计/宜读经无沉潜自得)及先儒诸图及说钞于卷首图
(之实也)在启蒙者不可移读法其朱子
卷一 第 40b 页
           本义程子传所节古注疏并依
           读四书例尽填读经空眼簿如
           前法须令先读五赞启蒙及发
           挥次本义毕然后读程子传毕
           然后读所节古注疏其所附钞
           亦玩读其所当读者馀止熟看
           参考其程子传古注疏与朱子
           本义训诂指义同异以玩索精
           熟为度异者以异色笔批抹每
卷一 第 41a 页
           卦作一册
         治尚书钞法先手钞全篇正文读之
           别用纸钞正文一段次低每段
           正文一字钞所主蔡氏传次低
           正文一字节钞所兼用古注疏
           次低正文二字附节钞陆氏音
           义次低正文二字节钞朱子语
           录文集之及此段者次低正文
           三字节钞金氏表注及董氏所
卷一 第 41b 页
          纂诸儒之说及诸说精确而有
          裨蔡氏传者其正文分段以蔡
          氏传为主每段正文既钞诸说
          仍空馀纸使可续钞其书序及
          朱子所辩附钞每篇之末其读
          书纲领及先儒诸图钞于首卷
          读法其蔡氏传及所节古注疏
          并依读四书例尽填读经空眼
          簿如前法其所附钞亦玩读其
卷一 第 42a 页
          所当读者馀止熟看参考须令
          先读蔡氏传毕然后读古注疏
         其古注疏与蔡氏传训诂指义
          同异以玩索精熟为度异者以
         异色笔批抺每篇作一册
        治诗钞法先手钞诗全篇正文读之
          别用纸钞诗正文一章音义恊
          音并依朱子次低正文一字钞
          所主朱子传次低正文一字节
卷一 第 42b 页
          钞所兼用古注疏次低正文二
          字附节钞陆氏音义次低正文
          二字节钞朱子语录文集之及
          此章者次低正文三字节钞辅
          氏童子问及鲁斋王氏诗疑辨及
          诸说精确而有裨朱子传者每
          段正文既钞诸说仍空馀纸使
          可续钞其诗小序及朱子所辩
          附钞每篇之末其读诗纲领及
卷一 第 43a 页
          先儒诸图钞于首卷读法其朱
          子传及所节古注疏并依读四
          书例尽填读经空眼簿如前法
          其所附钞亦玩读其所当读者
          馀止熟看参考须令先读朱子
          传毕然后读古注疏其古注疏
          及朱子传训诂指义同异以玩
          索精熟为度异者以异色笔批
          抹每篇作一册
卷一 第 43b 页
卷一 第 43b 页
           解精确而有裨正经古注疏者
           其正文分段以古注为主每段
           正文既钞诸说仍空馀纸使可
           续钞盖治礼必先读仪礼经其
           读礼记纲领及先儒诸图及杨
           氏仪礼图钞于首卷读法其所
           节古注并疏依读四书例尽填
           读经空眼簿如前法其所附钞
           亦玩读其所当读者馀止熟看
卷一 第 44a 页
           参考其古注疏之所以合于经
           与否以玩索精熟为度其未合
           者以异色笔批抹每篇作一册
           或二三册
         治春秋钞法先手钞正经每一年作
           一段读之读全经毕别用纸钞
(谨按程子曰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当年经文一段次低经文一字
(之真伪朱子曰春秋/不过直书其事而以)节钞所许用三传胡氏传诸说
(爵氏名字日月土地/为褒贬若法家之深)之合于经之本义者次低经文
卷一 第 44b 页
(刻乃传者之凿说端/礼弟端学自早年读)一字节钞三传胡氏传诸说之
(四书诸经之馀用其/二十馀年之工注春)未合者次低经文二字附节钞
(秋其大要以程朱之/论考正三传胡氏之)陆氏音义次低经文二字钞程
(得失以为合于程朱/之论则合于经之旨)端学所著辩疑或问凡诸说之
(矣故用三传胡氏之/有合者为本义诸说)有裨正经三传胡氏传者巳详
(之合者亦附见焉其/相戾者为辨疑以正)见成书每段正文既钞诸说仍
(之又摘诸说之害经/者为或问以明所以)空馀纸使可续钞其读春秋纲
(去取之由庶几士之/读此经者既可因程)领及先儒诸图钞于首卷读法
(朱以得孔子作经之/微旨又所以仰遵设)凡所节三传胡氏传并依读四
卷一 第 45a 页
(科许用之初意其网/罗之博采择之精当)书例尽填读经空眼簿如前法
(世诸老亦许其有裨/此经而补朱子之所)其所附钞亦玩读其所当读者
(未注者云)馀止熟看参考其三传胡氏之
          所以合于经与否以玩索精熟
          为度其未合者以异色笔批抹
           每年作一卷每公作一册或二
           三册
    前自十五岁读四书经注或问本经传注性理
           诸书确守读书法六条约用三
卷一 第 45b 页
          四年之功昼夜专治无非为巳
          之实学而不以一豪计功谋利
          之心乱之则敬义立而存养省
          察之功密学者终身之大本植
          矣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