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a 页 WYG0299-06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卷一百六十三

  大学士张廷玉等奉 敕修

  列传第五十一

  李时勉       陈敬宗

  刘 铉(□ 琦)    邢 让(李 绍)

  林 瀚(子庭㭿 庭机孙 □  烃) 谢 铎

  鲁 铎(赵 永)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b 页 WYG0299-0612b.png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
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
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
翰林侍读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
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时方招
徕远人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
居辇下忤帝意已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
者再卒多施行寻被谗下狱岁馀得释杨荣荐复职洪
卷一百六十三 第 2a 页 WYG0299-0613a.png
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
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
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
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涖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
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
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宣宗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
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己又
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
卷一百六十三 第 2b 页 WYG0299-0613b.png
前使者己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
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
闇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
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
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
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
己袭冠带立阶前矣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
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俛取时勉独正立
卷一百六十三 第 3a 页 WYG0299-0613c.png
帝乃出馀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
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
初时勉请改建国学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
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
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取中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
并枷国子监前官校至时勉方坐东堂阅课士卷徐呼
诸生品第高下顾僚属定甲乙揭榜乃行方盛暑枷三
日不解监生李贵等千馀人诣阙乞贷有石大用者上
卷一百六十三 第 3b 页 WYG0299-0613d.png
章愿以身代诸生圜集朝门呼声彻殿庭振闻诸生不
平恐激变及通政司奏大用章振内惭助教李继请解
于会昌侯孙忠忠皇太后父也忠生日太后使人赐忠
家忠附奏太后太后为言之帝帝初不知也立释之继
不拘检柙时勉尝规切之继不能尽用然心感时勉言
至是竟得其助大用丰润人朴鲁初不为六馆所知及
是名动京师明年中乡试官至户部主事九年帝视学
时勉进讲尚书辞旨清朗帝悦赐予有加连疏乞致仕
卷一百六十三 第 4a 页 WYG0299-0614a.png
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
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侯舟𤼵乃去英宗北狩时勉日
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
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复雠雪耻景泰元年得旨褒答
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成化五年以其孙颙请
改谥忠文赠礼部侍郎时勉为祭酒六年列格至诚正
四号训励甚切崇廉耻抑奔竞别贤否示劝惩诸生贫
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瞻给督令读书灯火诸生吟
卷一百六十三 第 4b 页 WYG0299-0614b.png
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始太祖以宋纳为祭酒最有
名其后宁化张显宗申明学规人比之讷而胡俨当成
祖之世尤称人师然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者莫
如时勉英国公张辅暨诸侯伯奏愿偕诣国子监听讲
帝命以三月三日往时勉升师席诸生以次立讲五经
各一章毕事设酒馔诸侯伯让曰受教之地当就诸生
列坐惟辅与抗礼诸生歌鹿鸣之诗宾主雍雍尽暮散
去人称为太平盛事

卷一百六十三 第 5a 页 WYG0299-0614c.png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
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
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宣德元
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
侍讲清华之选司业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
年秩满迁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在监久
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
之期始赴实长奸惰请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
卷一百六十三 第 5b 页 WYG0299-0614d.png
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敬宗
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
革陋习六馆士千馀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
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
之法司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
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上事亦竟白满考入京
师王振欲见之令忱道意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
谒中贵何以对诸生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
卷一百六十三 第 6a 页 WYG0299-0615a.png
书程子四箴知其来谢敬宗书讫署名而已返其币终
不往见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成久将
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下英才终日论
议顾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襄城伯李隆守备
南京每留饮声伎满左右竟日举杯未尝一盻其严重
如此十二年冬乞休不允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
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有被其容接者莫不兴起天
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初敬
卷一百六十三 第 6b 页 WYG0299-0615b.png
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曰
二公他日功名相埒敬宗仪观魁梧时勉猊稍寝后二
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
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刘铉字宗器长洲人生弥月而孤及长刲股疗母疾母
卒哀毁以孝闻永乐中用善书徵入翰林举顺天乡试
授中书舍人宣德时予修成祖仁宗实录迁兵部主事
仍供事内廷正统中再修宣宗实录进侍讲以学士曹
卷一百六十三 第 7a 页 WYG0299-0615c.png
鼐等荐与修撰王振教习庶吉士景帝立进侍讲学士
直经筵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
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铉言养才国家急务今仓
廪尚盈柰何靳此遂得复给又令甄别六馆生年老貌
寝学艺疏浅者斥为民铉言诸生荷教泽久岂无片长
况离亲戚弃坟墓艰苦备至一旦被斥非朝廷育才意
乞拣年貌衰而有学者量授之官帝可其奏寻以母丧
归服阕赴都陈询已为祭酒帝重铉命与询并任天顺
卷一百六十三 第 7b 页 WYG0299-0615d.png
初改少詹事侍东宫讲读明年十月卒帝及太子皆赐
祭赙赠有加宪宗立赠礼部侍郎谥文恭铉性介特言
行不苟教庶吉士及课国子生规条严整读书至老弥
笃仲子瀚以进士使南方濒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
乃喜曰无玷吾门矣瀚官终副使能守父训萨琦字廷
圭其先西域人后冒籍闽县举宣德五年进士历官礼
部侍郎兼少詹事天顺元年卒琦有文德狷洁不苟合
名行与铉相颉颃云

卷一百六十三 第 8a 页 WYG0299-0616a.png
  邢让字逊之襄陵人年十八举于乡入国子监为李时
勉所器与刘珝齐名登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
检讨景泰元年李实自卫拉特还请再遣使迎上皇景
帝不许让疏曰上皇于陛下有君之义有兄之恩安得
不迎且令寇假大义以问我其何辞以应若从群臣请
仍命实赍敇以往且述迎复之指虽上皇还否未可必
而陛下恩义之笃昭然于天下万一迎而不许则我得
责直于彼以兴问罪之师不亦善乎疏入帝委曲谕解
卷一百六十三 第 8b 页 WYG0299-0616b.png
之天顺末父忧归未终丧起修英宗实录进修撰成化
二年超迁国子祭酒慈懿太后崩议祔庙礼让率僚属
疏谏两京国学教官例不得迁擢让等以为言由科目
者满考得铨叙让在太学亦力以师道自任修辟雍通
志督诸生诵小学及诸经痛惩揭告之弊时以此见称
而谤者亦众为人负才狭中意所轻重辄形于词色名
位相轧者多忌之五年擢礼部右侍郎越二年以在国
子监用会馔钱事与后祭酒陈鉴司业张业典籍王允
卷一百六十三 第 9a 页 WYG0299-0616c.png
等俱得罪坐死诸生诉阙下请代复诏廷臣杂治卒坐
死赎为民鉴既得罪吏部尚书姚夔请起致仕礼部侍
郎李绍为祭酒驰召之而绍已卒绍字克述安福人宣
德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大学士杨士奇卧病英
宗遣使询人才士奇举绍䓁五人以对土木之败京师
戒严朝士多遣家南徙绍曰主辱臣死奚以家为率不
遣累迁翰林学士以李贤王翱荐擢礼部侍郎成化二
年以疾求解职绍好学问居官刚正有器局能奖掖后
卷一百六十三 第 9b 页 WYG0299-0616d.png
进其卒也帝深惜之

  林瀚字亨大闽人父元美永乐末进士抚州知府瀚举
成化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偏修再迁谕德请急归弘
治初召修宪宗实录充经筵讲官稍迁国子监祭酒进
礼部右侍郎掌监事如故典国学垂十年馔银岁以百
数计悉贮之官以次营立署舍师儒免僦居由瀚始历
吏部左右侍郎十三年拜南京吏部尚书以灾异率群
僚陈十二事御史王献臣自辽东逮下诏狱儒士孙伯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0a 页 WYG0299-0617a.png
坚等夤缘为中书舍人瀚疏争忤旨乞罢不许己奏请
重根本曰保固南京曰佑启皇储曰抚绶百姓曰增进
贤才正德元年四月吏部尚书马文升去位言官邱俊
石介等荐瀚帝用侍郎焦芳乃改瀚南京兵部参赞机
务命未至瀚因疾乞休因陈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
正人四事儒诏慰留时灾异数见瀚及南京诸臣条时
政十二事语涉近倖多格不行瀚素刚方与守备中官
不合他内臣进贡道其地者瀚每裁仰之遂交谮于刘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0b 页 WYG0299-0617b.png
瑾会刘健谢迁罢政瀚闻太息言官戴铣等以刘健迁
被徵瀚独赆送瑾闻益恨明年二月假铣等狱词谪瀚
浙江参政致仕旋指为奸党瑾诛复官致仕予月廪岁
𨽻如故事寻命有司岁时存问瀚为人谦厚而自守介
然卒年八十六赠太子太保谥文安子九人庭㭿庭机
最显庭㭿字利瞻瀚次子也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兵部
主事历职方郎中吏部尚书张䌽欲改为御史固谢之
乃以为苏州知府频岁大水疏请停职造罢繁征割关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1a 页 WYG0299-0617c.png
课备振再上始报可迁云南左参政正德九年以父老
乞侍养时子炫已成进士官礼部主事亦谒假归三世
一堂乡人称盛事嘉靖初父忧服阕起官江西历湖广
左右布政使举治行卓异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诸
府历工部右侍郎应诏言郊壈大工南城西苑相继兴
作请以俭约先天下又因灾伤乞撤还采木烧造诸使
进左拜尚书加太子太保时帝方大兴土木功庭㭿所
规画多称意会诏建沙河行宫庭㭿议加天下田赋为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1b 页 WYG0299-0617d.png
御史桑乔给事中管见所劾乞罢归卒赠少保谥康懿
炫终通政司参议庭机字利仁瀚季子也嘉靖十四年
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司业擢南京祭酒累迁至工
部尚书穆宗立调礼部俱官陪京时子熑已为祭酒遂
致仕归万历九年卒年七十有六赠太子太保谥文僖
子熑烃熑字贞恒庭机长子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改庶
吉士授检讨景恭王就邸命熑侍讲读三迁国子祭酒
自熑祖瀚父庭机三世为祭酒前此未有也隆庆改元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2a 页 WYG0299-0618a.png
擢礼部右侍郎充日讲官寇犯边条上备边七事改吏
部调南京吏部署礼部事魏国公徐鹏举废长立幼熑
持不可万历元年进工部尚书改礼部仍居南京名位
一与父庭机等母丧去官服阕以庭机笃老侍养家居
七年先父庭机卒赠太子少保谥文恪明代三世为尚
书并得谥文林氏一家而已子孙勤性笃孝芝生者三
枯篁复青御史上其事被旌烃字贞耀庭机次子也嘉
靖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广西副使兄熑卒请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2b 页 WYG0299-0618b.png
急归养久之历太仆寺卿因灾异极陈矿税之害请释
逮系诸臣不报终南京工部尚书致仕林氏三世五尚
书皆内行修洁为时所称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
修预修英宗实录性介特力学慕古讲求经世务成化
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言纲目一书帝王龟鉴陛下命
重加考定必将进讲经筵为致治资也今天下有太平
之形无太平之实因仍积习废实徇名曰振刚纪而小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3a 页 WYG0299-0618c.png
人无畏忌曰励风俗而缙绅弃廉耻饬官司而污暴益
甚恤军民而罢敝益极减省有制而兴作每疲于奔命
蠲免有诏而徵敛每困于追呼考察非不举而倖门日
开简练非不行而私挠日众赏竭府库之财而有功者
不劝罚穷谳覆之案而有罪者不惩以至修省祈祷之
命屡颁水旱灾伤之来不绝禁垣被振城门示灾不思
竦动旋转以大答天人之望是则诚可忧也愿陛下以
古證今兢兢业业然后可长治久安而载籍不为无用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3b 页 WYG0299-0618d.png
矣帝不能从时塞上有警条上备边事宜请养兵积粟
收复东胜河套故疆又言今之边将无异晚唐将帅败
则士卒受其殃捷则权豪蒙其赏且尅侵军饷办纳月
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语皆切时弊秩
满进侍讲直经筵遭两丧服除以亲不逮养遂不起弘
治初言者交荐以原官召修宪宗实录三年擢南京国
子祭酒上言六事曰择师儒慎科贡正祀典广载籍复
会馔均拨历其正祀典请进宋儒杨时而罢吴澄礼部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4a 页 WYG0299-0619a.png
尚书传瀚持之乃进时而澄祀如故明年谢病去家居
将十年荐者益众会国子缺祭酒部议起之帝素重铎
擢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屡辞不许时章懋为南祭酒
两人皆人师诸生交相庆居五年引疾归铎经术湛深
为文章有体要两为国子师严课程杜请谒增号舍修
堂室扩庙门置公廨三十馀居其属诸生贫者周恤之
死者请官定制为之殓家居好周恤族党自奉则布衣
蔬食正德五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4b 页 WYG0299-0619b.png
  鲁铎字振之景陵人弘治十五年会试第一历编修闭
门自守不妄交人武宗立使安南却其馈正德二年迁
国子监司业累擢南祭酒寻改北铎屡典成均教士切
实为学不专章句士有假归废学者训饬之悔过乃已
久之谢病归嘉靖初以刑部尚书林俊荐用孝宗朝谢
铎故事起南祭酒踰年复请致仕累徵不起卒谥文恪
铎以德望重于时居乡有盗掠牛马或绐云鲁祭酒物
也舍之去大学士李东阳生日铎为司业与祭酒赵永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5a 页 WYG0299-0619c.png
皆其门生也相约以二帕为寿比检笥亡有徐曰乡有
馈乾鱼者盍以此往询诸庖食过半矣以其馀诣东阳
东阳喜为烹鱼置酒留二人饮极欢乃去永字尔锡临
淮人与铎同年进士亦官编修复与铎相继为祭酒寻
迁南京礼部侍郎大学士杨一清重其才欲引以自助
乃为他语挑之永正色曰可以缨冠污吾道乎遂请致
仕去人服其廉介

  赞曰明太祖时国学师儒体貌优重魏观宋纳为祭酒
卷一百六十三 第 15b 页 WYG0299-0619d.png
造就人才克举其职诸生衔命奉使往往擢为大官不
专以科目进也中叶以还流品稍杂拨历亦为具文成
均师席不过为儒臣序迁之地而已李时勉陈敬宗诸
人方廉清鲠表范卓然类而传之庶观者有所法焉



  明史卷一百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