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一
卷九十一 第 1a 页 WYG0298-043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卷九十一

  大学士张廷玉等奉 敕修

  志第六十七

  兵三

  边防       海防(江防)

  民壮土兵(乡兵)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
卷九十一 第 1b 页 WYG0298-0430d.png
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
峪绵亘万里分地守禦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
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
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初洪武二年命大将军
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谕令各上方略从淮安侯华云
龙言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馀里关隘百二十有
九皆置戍守于紫荆关及芦花岭设千户所守禦又诏
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
卷九十一 第 2a 页 WYG0298-0431a.png
三隘俱设戍兵九年敕燕山前后等十一卫分兵守古
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烽堠百九十六处参用南
北军士十五年又于北平都司所辖关隘二百以各卫
卒守戍诏诸王近塞者每岁秋勒兵巡边十七年命徐
达籍上北平将校士卒复命将覈辽东定辽等九卫官
军是后每遣诸公侯校沿边士马以籍上二十年置北
平行都司于大宁其地在喜峰口外故辽西郡辽之中
京大定府也西大同东辽阳南北平冯胜之破纳哈出
卷九十一 第 2b 页 WYG0298-0431b.png
还师城之因置都司及营州五屯卫而封皇子权为宁
王调各卫兵往守先是李文忠等取元上都设开平卫
及兴和等千户所东西各四驿东接大宁西接独石二
十五年又筑东胜城于河州东受降城之东设十六卫
与大同相望自辽以西数千里声势联络建文元年文
帝起兵袭陷大宁以宁王权及诸军归及即位封宁王
于江西而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之保定调营
州五屯卫于顺义蓟州平谷香河三河以大宁地畀兀
卷九十一 第 3a 页 WYG0298-0431c.png
梁哈自是辽东与宣大声援阻绝又以东胜孤远难守
调左卫于永平右卫于遵化而墟其地先是兴和亦废
开平徙于独石宣府遂称重镇然帝于边备甚谨自宣
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隘口通车
骑者百户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郑亨
充总兵官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
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
重门禦暴之意常凛凛也洪熙改元朔州军士白荣请
卷九十一 第 3b 页 WYG0298-0431d.png
还东胜高山等十卫于故地兴州军士范济亦言朔州
大同开平宣府大宁皆藩篱要地其土可耕宜遣将率
兵修城堡广屯种皆不能用正统元年给事中朱纯请
修塞垣总兵官谭广言自龙门至独石及黑峪口五百
五十馀里工作甚难不若益墩台瞭守乃增赤城等堡
烟墩二十二宁夏总兵官史昭言所辖屯堡俱在河外
自河迤东至察罕纳尔抵绥德州沙漠旷远并无守备
请于花马池筑哨马营大同总兵官方政继以马营请
卷九十一 第 4a 页 WYG0298-0432a.png
欲就半岭红寺儿废营修筑宣大巡抚都御史李仪以
大同平衍巡哨宜谨请以副总兵主东路参将主西路
而迤北则属之总兵官都指挥并如议行后三年诏塞
紫荆关诸隘口增守备军时卫拉特渐强从成国公朱
勇请也既而额森入塞英宗陷于土木景帝即位十馀
年边患日多索来毛里孩阿罗出之属相继入犯无宁
岁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张杰言延庆等境广袤千里
所辖二十五营堡每处仅一二百人难以应敌宜选精
卷九十一 第 4b 页 WYG0298-0432b.png
锐九千为六哨分屯府谷神木二县龙州榆林二城高
家安边二堡庶缓急有备又请分布鄜庆防秋军二千
馀人于沿边要害从之七年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
大筑边城先是东胜设卫守在河外榆林治绥德后东
胜内迁失险捐米脂鱼河地几三百里正统间镇守都
督王祯始筑榆林城建缘边营堡二十四岁调延安绥
德庆阳三卫军分戍天顺中阿罗赤入河套驻牧每引
诸部内犯至是子俊乃徙治榆林由黄甫川西至定边
卷九十一 第 5a 页 WYG0298-0432c.png
营千二百馀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
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风土劲悍将勇士力北人呼
为橐驼城十二年兵部侍郎滕昭英国公张懋条上边
备言居庸关黄花镇喜峰口古北口燕河营有团营马
步军万五千人戍守请益军五千分驻永平密云以策
应辽东凉州镇番庄浪贺兰山迤西从雪山过河南通
靖虏直至临巩俱敌入犯之路请调陜西官军益以甘
凉临巩秦平河洮兵戍安定会宁遇警截击以凉州锐
卷九十一 第 5b 页 WYG0298-0432d.png
士五千扼要屯驻彼此策应诏可二十一年敕各边军
士每岁九月至明年三月俱常操练仍以操过军马及
风雪免日奏报边备颇修饬弘治十四年设固原镇先
是固原为内地所备惟靖虏及火筛入据河套遂为敌
冲乃改平凉之开成县为固原州隶以四卫设总制府
总陜西三边军务是时陜边惟甘肃稍安而哈密屡为
土鲁番所扰乃敕修嘉峪关正德元年春总制三边都
御史杨一清请复守东胜因河为固东接大同西属宁
卷九十一 第 6a 页 WYG0298-0433a.png
夏使河套千里沃壤归我耕牧则陜右犹可息肩因上
修筑定边营等六事帝可其奏旋以忤中官刘瑾罢所
筑塞垣仅四十馀里而已武宗好武边将江彬等得幸
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多内调又以京军六千与
宣府军六千春秋番换十三年颁定宣大延绥三镇应
援节度敌不渡河则延绥听调于宣大渡河则宣大听
调于延绥从兵部尚书王琼议也初大宁之弃以其地
畀朵颜福馀泰宁三卫盖乌梁海归附者也未几遂不
卷九十一 第 6b 页 WYG0298-0433b.png
靖宣宗尝因田猎亲率师败之自是畏服故喜峰密云
止设都指挥镇守土木之变颇传三卫助逆后因添设
太监参将等官至是朵颜独盛情叵测嘉靖初御史邱
养浩请复小河等关于外地以扼其要又请多铸火器
给沿边州县募商籴粟实各边卫所诏皆行之初太祖
时以边军屯田不足召商输边粟而与之盐富商大贾
悉自出财力募民垦田塞下故边储不匮弘治时户部
尚书叶淇始变法令商纳银太仓分给各边商皆撤业
卷九十一 第 7a 页 WYG0298-0433c.png
归边地荒芜米粟踊贵边军遂日困十一年御史徐汝
圭条上边防兵食谓延绥宜漕石州保德之粟自黄河
而上楚粟由郧阳汴粟由陜洛沔粟由汉中以达陜右
宣大产二麦宜多方收籴紫荆倒马白羊等关宜招商
赁车运又请以宣府游兵驻右卫怀来以援大同选补
游兵于顺圣西城为临期应援永宁等处游兵卫宣府
备调遣直隶八府召募勇敢团练赴边关远近警急榆
林山陜游兵于本处策应报可亦未能行也十八年移
卷九十一 第 7b 页 WYG0298-0433d.png
三边制府镇花马池是时俺答诸部强横屡深入大同
太原之境晋阳南北烟火萧然巡抚都御史陈讲请以
兵六千戍老营堡东界之长峪以山西兵守大同三关
形势宁武为中路莫要于神池偏头为西路莫要于老
营堡皆宜改设参将雁门为东路莫要于北楼诸口宜
增设把总指挥而移神池守备于利民堡老营堡游击
于八角所各增军设备帝悉许之规画虽密然兵将率
怯弱其健者仅能自守而已二十二年诏宣府兵乘塞
卷九十一 第 8a 页 WYG0298-0434a.png
旧制总兵夏秋间分驻边堡谓之暗伏至是有司建议
入秋悉令赴边分地拒守至九月中罢归犒以帑金久
之以劳费罢二十四年巡按山西御史陈豪言敌三犯
山西伤残百万费饷银六十亿曾无尺寸功请定计决
战尽复套地明年敌犯延安总督三边侍郎曾铣力主
复套条上十八事帝嘉奖之大学士严嵩窥帝意惮兵
且欲杀旧阁臣夏言因劾铣并言诛死自是无敢言边
事者二十九年俺达攻古北口从间道黄榆沟入直薄
卷九十一 第 8b 页 WYG0298-0434b.png
东直门诸将不敢战敌退大将军仇鸾力主贡市之议
明年开马市于大同然寇掠如故又明年马市罢先是
翁万达之总督宣大也筹边事甚悉其言曰山西保德
州河岸东尽老营堡凡二百五十四里西路了角山迤
北而东历中北路抵东路之东阳河镇口台凡六百四
十七里宣府西路西阳河迤东历中北路抵东路之永
宁四海冶凡一千二十三里皆逼临大敌险在外者所
谓极边也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刑
卷九十一 第 9a 页 WYG0298-0434c.png
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
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馀
里又东北为顺天界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
十馀里皆峻岭层冈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敌犯山西
必自大同入紫荆必自宣府未有不经外边能入内边
者乃请修筑宣大边墙千馀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后
以通市故不复防遂半为敌毁至是兵部请敕边将修
补科臣又言垣上宜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从之时俺
卷九十一 第 9b 页 WYG0298-0434d.png
答益强朵颜三卫为之向道辽蓟宣大连岁被兵三十
四年总督军务兵部尚书杨博既解大同右卫围因筑
牛心诸堡修烽堠二千八百有奇宣大间稍宁息而蓟
镇之患不已蓟之称镇自二十七年始时镇兵未练因
诏各边入卫兵往戍既而兵部言大同之三边陜西之
固原宣府之长安岭延绥之夹墙皆据重险惟蓟独无
渤海所南山陵东有苏家口至寨篱村七十里地形平
漫宜筑墙建台设兵守与京军相夹制报可时兵力孱
卷九十一 第 10a 页 WYG0298-0435a.png
弱有警徵召四集而议者惟以据险为事无敢言战者
其后蓟镇入卫兵俱听宣大督抚调遣防禦益疏朵颜
遂乘虚岁入三十七年诸镇建议各练本镇戍卒可省
徵发费十之六然戍卒选愞不任战岁练亦费万馀而
临事徵发如故隆庆间总兵官戚继光总理蓟辽任练
兵事因请调浙兵三千人以倡勇敢及至待命于郊自
朝至日中天雨军士跬步不移边将大骇自是蓟兵以
精整称俺答已通贡封顺义王其子孙袭封者累世迨
卷九十一 第 10b 页 WYG0298-0435b.png
万历之季西部遂不竞而土蛮部落虎燉兔炒花宰赛
煖兔辈东西煽动将士疲于奔命未尝得安枕也初太
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遇有警调他卫
军往戍谓之客兵永乐间始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
其后占役逃亡之数多乃有召募有改拨有修守民兵
土兵而边防日益坏洪武时宣府屯守官军殆十万正
统景泰间已不及额弘治正德以后官军实有者仅六
万六千九百有奇而召募与土兵居其半他镇率视此
卷九十一 第 11a 页 WYG0298-0435c.png
正统初山西河南班军守偏头大同宣府塞不得代巡
抚于谦言每岁九月至二月水冷草枯敌骑出没乘障
卒宜多若三月至八月边守自足乞将两班军每岁一
班如期放遣甘肃总兵官蒋贵又言沿边墩台守瞭军
更番有例惟坐事遣发者不许困苦甚乞如例践更并
从之五年山西总兵官李谦请偏头关守备军如大同
例半岁更番部议每番皆十月而戍卒仍率以岁为期
有久而后遣者弘治中三边总制秦纮言备禦延绥官
卷九十一 第 11b 页 WYG0298-0435d.png
军自十二月赴边既周一岁至次年二月始得代在军
日多请岁一更上下俱在三月初边军便之嘉靖四十
三年巡抚延绥胡志夔请免戍军三年每军徵银五两
四钱为募兵用至万历初大同督抚方逢时等请修筑
费诏以河南应戍班军自四年至六年概免尽扣班价
发给谓之折班班军遂耗久之所徵亦不得宁山南阳
颍上三卫积逋延绥镇折班银至五万馀两是后诸边
财力俱尽敝攰极矣初边政严明官军皆有定职总兵
卷九十一 第 12a 页 WYG0298-0436a.png
官总镇军为正兵副总兵分领三千为奇兵游击分领
三千往来防禦为游兵参将分守各路东西策应为援
兵营堡墩台分极冲次冲为设军多寡平时走阵哨探
守瞭焚荒诸事无敢惰稍违制辄按军法而其后皆废
坏云

  沿海之地自广东乐会接安南界五千里抵闽又二千
里抵浙又二千里抵南直隶又千八百里抵山东又千
二百里踰宝坻卢龙抵辽东又千三百馀里抵鸭绿江
卷九十一 第 12b 页 WYG0298-0436b.png
岛寇倭夷在在出没故海防亦重吴元年用浙江行省
平章李文忠言嘉兴海盐海宁皆设兵戍守洪武四年
十二月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
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馀人隶各卫为
军且禁沿海民私出海时国珍及张士诚馀众多窜岛
屿间勾倭为寇五年命浙江福建造海舟防倭明年从
德庆侯廖永忠言命广洋江阴横海水军四卫增置多
橹快船无事则巡徼遇寇以火船薄战快船逐之诏祯
卷九十一 第 13a 页 WYG0298-0436c.png
充总兵官领四卫兵京卫及沿海诸卫军悉听节制每
春以舟师出海分路防倭迄秋乃还十七年命信国公
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后三
年命江夏侯周德兴抽福建福兴漳泉四府三丁之一
为沿海戍兵得万五千人移置卫所于要害处筑城十
六复置定海盘石金乡海门四卫于浙金山卫于松江
之小官场及青村南汇嘴城二千户所又置临山卫于
绍兴及三山沥海等千户所而宁波温台并海地先已
卷九十一 第 13b 页 WYG0298-0436d.png
置八千户所曰平阳三江龙山霩大松钱仓新河松
门皆屯兵设守二十一年又命和行视闽粤筑城增兵
置福建沿海指挥使司五曰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
领千户所十二曰大金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
金门高浦六鳌铜山元钟二十三年从卫卒陈仁言造
苏州太仓卫海舟旋令滨海卫所每百户及巡检司皆
置船二巡海上盗贼后从山东都司周彦言建五总寨
于宁海卫与莱州卫八总寨共辖小寨四十八已复命
卷九十一 第 14a 页 WYG0298-0437a.png
重臣勋戚魏国公徐辉祖等分巡沿海帝素厌日本诡
谲绝其贡使故终洪武建文世不为患永乐六年命丰
城侯李彬等缘海捕倭复招岛人蜑户贾竖渔丁为兵
防备益严十七年倭寇辽东总兵官刘江歼之于望海
埚自是倭大惧百馀年间海上无大侵犯朝廷阅数岁
一令大臣巡警而已至嘉靖中倭患渐起始设巡抚浙
江兼管福建海道提督军务都御史已改巡抚为巡视
未几倭寇益肆乃增设金山参将分守苏松海防寻改
卷九十一 第 14b 页 WYG0298-0437b.png
为副总兵调募江南北徐邳官民兵充战守而杭嘉湖
亦增参将及兵备道二十三年调拨山东民兵及青州
水陆枪手千人赴淮阳听总督南直军务都御史张经
调用时倭纵掠杭嘉苏松踞柘林城为窟穴大江南北
皆被扰监司任环败之经亦有王家泾之捷乃遁出海
复犯苏州于是南京御史屠仲律言五事其守海口云
守平阳港黄花澳据海门之险使不得犯温台守宁海
关湖头湾遏三江之口使不得窥宁绍守鳖子门乍浦
卷九十一 第 15a 页 WYG0298-0437c.png
峡使不得近杭嘉守吴淞刘家河七了港使不得掩苏
松且宜修饬海舟大小相比或百或五十联为一䑸募
惯习水工领之而充以原额水军于诸海口量缓急置
防部是其议未几兵部亦言浙直通泰间最利水战往
时多用沙船破贼请厚赏招徕之防禦之法守海岛为
上宜以太仓崇明嘉定上海沙船及福仓东莞等船守
普陀大衢陈钱山乃浙直分路之始狼福二山约束首
尾交接江洋亦要害地宜督水师固守报可已复令直
卷九十一 第 15b 页 WYG0298-0437d.png
隶吴淞江刘家河福山港镇江圌山五总添设游兵听
金山副总兵调度时胡宗宪为总督诛海贼徐海汪直
直部三千人复勾倭入寇闽广益骚三十七年都御史
王询请分福建之福兴为一路领以参将驻福宁水防
自流江烽火门俞山小埕至南日山漳泉为一路领以
参将驻诏安水防自南日山至浯屿铜山元钟走马溪
安边馆水陆兵皆听节制福建省城介在南北去海仅
五十里宜更设参将选募精锐部领哨船与主客兵相
卷九十一 第 16a 页 WYG0298-0438a.png
应援部覆从之广东惠潮亦增设参将驻揭阳福建巡
抚都御史游震得言浙江温处与福宁接壤倭所出没
宜进戚继光为副总兵守之而增设福宁守备隶继光
漳州之月港亦增设守备隶总兵官俞大猷延建邵为
八闽上游宜募兵以备缓急皆允行既而宗宪被逮罢
总督官以浙江巡抚赵炳然兼任军事炳然因请令定
海总兵属浙江金山总兵属南直俱兼理水陆军务互
相策应其后莆田倭寇平乃复五水寨旧制五寨者福
卷九十一 第 16b 页 WYG0298-0438b.png
宁之烽火门福州之小埕澳兴化之南日山泉州之浯
屿漳州之西门澳亦曰铜山景泰三年镇守尚书薛希
琏奏建者也后废至是巡抚谭纶疏言五寨守扼外洋
法甚周悉宜复旧以烽火门南日浯屿三䑸为正兵铜
山小埕二䑸为游兵寨设把总分汛地明斥堠严会哨
改三路参将为守备分新募浙兵为二班各九千人春
秋番上各县民壮皆补用精悍每府领以武职一人兵
备使者以时阅视帝皆是之狼山故设副总兵至是改
卷九十一 第 17a 页 WYG0298-0438c.png
为镇守总兵官兼辖大江南北迨隆庆初倭渐不为患
而诸小寇往往有之万历三年设广东南澳总兵官以
其据漳泉要害也久之倭寇朝鲜朝廷大发兵往援先
后六年于是设巡抚官于天津防畿甸后十馀年从南
直巡按御史颜思忠言分淮安大营兵六百守廖角嘴
从福建巡抚丁继嗣言设兵自浙入闽之三江及刘澳
而易海澄团练营土著军以浙兵天启中筑城于澎湖
设游击一把总二统兵三千筑炮台以守先是万历中
卷九十一 第 17b 页 WYG0298-0438d.png
许孚远抚闽奏筑福州海坛山因及澎湖诸屿且言浙
东沿海陈钱金塘玉环南麂诸山俱宜经理遂设南麂
副总兵而澎湖不暇及其地遥峙海中逶迤如修蛇多
岐港零屿其中空阔可藏巨艘初为红毛所据至是因
巡抚南居益言乃夺而守之自世宗世倭患以来沿海
大都会各设总督巡抚兵备副使及总兵官参将游击
等员而诸所防禦于广东则分东中西三路设三参将
于福建则有五水寨于浙则有六总一金乡盘石二卫
卷九十一 第 18a 页 WYG0298-0439a.png
一松门海门二卫一昌国卫及钱仓爵溪等所一定海
卫及霩大嵩等所一观海临山二卫一海宁卫分统
以四参将于南直隶则乍浦以东金山卫设参将黄浦
以北吴淞江口设总兵于淮扬则总兵驻通州游击驻
庙湾又于扬州设陆兵游击待调遣于山东则登莱青
三府设巡察海道之副使管理民兵之参将总督沿海
兵马备倭之都指挥于蓟辽则大沽海口宿重兵领以
副总兵而以密云永平两游击为应援山海关外则广
卷九十一 第 18b 页 WYG0298-0439b.png
宁中前等五所兵守各汛以宁前参将为应援而金复
海盖诸军皆任防海三岔以东九联城外创镇江城设
游击统兵千七百哨海上北与宽奠参将陆营相接共
计凡七镇而守备把总分守巡徼会哨者不下数百员
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盖遭倭甚毒故设
防亦最密云日本地与闽相值而浙之招宝关其贡道
在焉故浙闽为最冲南寇则广东北寇则由江犯留都
淮扬故防海外防江为重洪武初于都城南新江口置
卷九十一 第 19a 页 WYG0298-0439c.png
水兵八千已稍置万二千造舟四百艘又设陆兵于北
岸浦子口相犄角所辖沿江诸郡上自九江广济黄梅
下抵苏松通泰中包安庆池和太平凡盗贼及贩私盐
者悉令巡捕兼以防倭永乐时特命勋臣为帅视操江
其后兼用都御史成化四年从锦衣卫佥事冯瑶言令
江兵依地设防于瓜仪太平置将领镇守后六年守备
定西侯蒋琬奏调建阳镇江诸卫军补江兵缺伍十三
年命择武大臣一人职操江毋摄营务又五年从南京
卷九十一 第 19b 页 WYG0298-0439d.png
都御史白昂言敕沿江守备官互相应援并给关防著
为令弘治中命新江口两班军如京营例首班歇即以
次班操嘉靖八年江阴贼侯仲金等作乱给事中夏言
请设镇守江淮总兵官已而寇平总兵罢不设十九年
沙贼黄艮等复起帝诘兵部以罢总兵之故乃复设给
旗牌符敕提督沿江上下后复裁罢三十二年倭患炽
复设副总兵于金山卫辖沿海至镇江与狼山副总兵
水陆相应时江北俱被倭于是量调九江安庆官军守
卷九十一 第 20a 页 WYG0298-0440a.png
京口圌山等地久之给事中范宗吴言故事操江都御
史防江应凤二巡抚防海后因倭警遂以镇江而下通
常狼福诸处隶之操江以故二抚臣得诿其责操江又
以向非本属兵难遥制亦漠然视之非委任责成意宜
以圌山三江会口为操抚分界报可其后增上下两江
巡视御史得举劾有司将领而以南京佥都御史兼理
操江不另设先是增募水兵六千隆庆初以都御史吴
时来请留四之一馀悉罢遣并裁中军把总等官已复
卷九十一 第 20b 页 WYG0298-0440b.png
令分汛设守而责以上下南北互相策应又从都御史
宋仪望言诸军皆分驻江上不得居城市万历二十年
以倭警言者请复设京口总兵南京兵部尚书衷贞吉
等谓既有吴淞总兵不宜两设乃设兵备使者每春汛
调备倭都督统卫所水陆军赴镇江后七年操江耿定
力奏长江千馀里上江列营五兵备臣三下江列营五
兵备臣二宜委以简阅训练即以精否为兵备殿最部
议以为然故事南北总哨官五日一会哨于适中地将
卷九十一 第 21a 页 WYG0298-0440c.png
领官亦月两至江上会哨其后多不行崇祯中复以勋
臣任操江偷惰成习会哨巡徼皆虚名非有实矣
卫所之外郡县有民壮边郡有土兵太祖定江东循元
制立管领民兵万户府后从山西行都司言听边民自
备军械团结防边闽浙苦倭指挥方谦请籍民丁多者
为军寻以为患乡里诏闽浙互徙时已用民兵然非召
募也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馀民壮愿自效者陜西得
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景泰初遣使分募
卷九十一 第 21b 页 WYG0298-0440d.png
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民壮拨山西义勇守大同而紫荆
倒马二关亦用民兵防守事平免归成化二年以边警
复二关民兵敕御史往延安庆阳选精壮编伍得五千
馀人号曰土兵以延绥巡抚卢祥言边民骁果可练为
兵使护田里妻子故有是命弘治二年立佥民壮法州
县七八百里以上里佥五人五百里四三百里三百里
以上二有司训练遇警调发给以行粮而禁役占放买
之弊富民不愿则上直于官官自为募或称机兵在巡
卷九十一 第 22a 页 WYG0298-0441a.png
检司者称弓兵后以越境防冬非计大同巡抚刘宇请
免其班操徵银粮输大同而以威远屯丁舍馀补役给
事中熊伟亦请编应募民于附近卫所并从之十四年
以西北诸边所募土兵多不足五千遣使赍银二十万
及太仆寺马价银四万往募指挥千百户以募兵多寡
为差得迁级失官者得复职即令统所募兵既而兵部
议覆侍郎李孟𤾉请实军伍疏谓天下卫所官军原额
二百七十馀万岁久逃故尝选民壮三十馀万又覈卫
卷九十一 第 22b 页 WYG0298-0441b.png
所舍人馀丁八十八万西北诸边召募土兵无虑数万
请如孟𤾉奏察有司不操练民壮私役杂差者如役占
军人罪报可正德中流贼扰山东巡抚张凤选民兵令
自买马团操民不胜其扰兵部侍郎杨潭以为言都御
史宁杲所募多无赖子为御史张璿所劾嘉靖二十二
年增州县民壮额大者千人次六七百小者五百二十
九年京师新被寇议募民兵以二万为率岁四月终赴
近京防禦后五年兵部尚书杨博请汰老弱存精锐在
卷九十一 第 23a 页 WYG0298-0441c.png
外者发各道为民兵在京者隶之巡捕参将逃者不补
帝以影占数多耗粮无用遣官覈宜罢宜还者以闻隆
庆中张居正陈以勤复请籍畿甸民兵谓直隶八府人
多健悍总按户籍除单丁老弱者父子三人籍一子兄
弟三人籍一弟州与大县可得千六百人小县可得千
人中分之为正兵奇兵登名尺籍隶抚臣操练岁无过
三月月无过三次练毕即令归农复其身岁操外不得
别遣命所司议行然自嘉靖后山东河南民兵戍蓟门
卷九十一 第 23b 页 WYG0298-0441d.png
者率徵银以充召募至万历初山东徵银至五万六千
两贫民大困治河之役给事中张贞观请益募土兵捍
淮扬徐邳畿南盗起给事中耿随龙请复民壮旧制专
捕贼盗播州之乱工部侍郎赵可怀请练土著兵部因
言天下之无兵者不独蜀也各省官军民壮皆宜罢老
稚易以健卒军操属印官操官民操属正官捕官郡守
监司不得牵制立营分伍以凭调发先后皆议行末年
募兵措饷益急南京职方郎中邹维琏陈调募之害山
卷九十一 第 24a 页 WYG0298-0442a.png
西参政徐九翰尤极言民兵不可调崇祯时中原盗急
兵部尚书杨嗣昌议令责州县训练土著为兵工部侍
郎张慎言言其不便者数事而御史米寿图又言其害
有十谓不若简练民兵增民壮快手备禦地方为便后
嗣昌死练兵亦不行乡兵者随其风土所长应募调佐
军旅缓急其隶军籍者曰浙兵义乌为最处次之台宁
又次之善狼筅间以叉槊戚继光制鸳鸯阵以破倭及
守蓟门最有名曰川兵曰辽兵崇祯时多调之𠞰流贼
卷九十一 第 24b 页 WYG0298-0442b.png
其不隶军籍者所在多有河南嵩县曰毛葫芦习短兵
长于走山而嵩及卢氏灵宝永宁并多矿兵曰角脑又
曰打手山东有长竿手徐州有箭手井陉有蚂螂手善
运石远可及百步闽漳泉习镖牌水战为最泉州永春
人善技击正统间郭荣六者破沙尤贼有功商灶盐丁
以私贩为业多劲果成化初河东盐徒千百辈自备火
炮强弩车仗杂官军逐寇而松江曹泾盐徒嘉靖中逐
倭至岛上焚其舟后倭见民家有鹾囊辄摇手相戒粤
卷九十一 第 25a 页 WYG0298-0442c.png
东杂蛮蜑习长牌斫刀而新会东筦之产强半延绥固
原多边外土著善骑射英宗命简练以备秋防大藤峡
之役韩雍用之以摧猺獞之用牌刀者庄浪鲁家军旧
隶随驾中洪熙初令土指挥领之万历间部臣称其骁
健为敌所畏宜鼓舞以储边用西宁马户八百尝自备
骑械赴敌后以款贡裁之万历十九年经略郑雒请复
其故又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
十馀人战亦多胜西南边服有各土司兵湖南永顺保
卷九十一 第 25b 页 WYG0298-0442d.png
靖二宣慰所部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诸狼兵四川
酉阳石砫秦氏冉氏诸司宣力最多末年边事急有司
专以调三省土司为长策其利害亦恒相半云




  明史卷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