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七
卷七十七 第 1a 页 WYG0298-02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卷七十七

  大学士张廷玉等奉 敇修

  志第五十三

  食货一

  记曰取财于地而取法于天富国之本在于农桑明初
沿元之旧钱法不通而用钞又禁民间以银交易宜若
不便于民而洪永熙宣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盖是
卷七十七 第 1b 页 WYG0298-0221b.png
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开屯田中盐以
给边军餫饷不仰藉于县官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其
后屯田坏于豪强之兼并计臣变盐法于是边兵悉仰
食太仓转输往往不给世宗以后耗财之道广府库匮
竭神宗乃加赋重征矿税四出移正供以实左藏中涓
群小横敛侵渔民多逐末田卒污莱吏不能拊循而覆
侵刻之海内困敝而储积益以空乏昧者多言复通钞
法可以富国不知国初之充裕在勤农桑而不在行钞
卷七十七 第 2a 页 WYG0298-0222a.png
法也夫彊本节用为理财之要明一代理财之道始所
以得终所以失条其本末著于篇

  户口      田制(屯田庄田)

  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
部帖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及郊祀中书省以
户籍陈坛下荐之天祭毕而藏之洪武十四年诏天下
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
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
卷七十七 第 2b 页 WYG0298-0222b.png
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
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编为册册首
总为一图鳏寡孤独不任役者附十甲后为畸零僧道
给度牒有田者编册如民科无田者亦为畸零每十年
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册凡四一上户
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存一焉上户部者册面黄纸
故谓之黄册年终进呈送后湖东西二库庋藏之岁命
户科给事中一人御史二人户部主事四人釐校讹舛
卷七十七 第 3a 页 WYG0298-0222c.png
其后黄册祇具文有司徵税编徭则自为一册曰白册
云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
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
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著籍人户以籍为断
禁数姓合户附籍漏口脱户许自实里设老人选年高
为众所服者导民善平乡里争讼其人户避徭役者曰
逃户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
曰附籍朝廷所移民曰移徙凡逃户明初督令还本籍
卷七十七 第 3b 页 WYG0298-0222d.png
复业赐复一年老弱不能归及不愿归者令在所著籍
授田输赋正统时造逃户周知册核其丁粮凡流民英
宗令勘籍编甲互保属在所甲长管辖之设抚民佐贰
官归本者劳徕安辑给牛种口粮又从河南山西巡抚
于谦言免流民复业者税成化初荆襄寇乱流民百万
项忠杨璿为湖广巡抚下令逐之弗率者戍边死者无
算祭酒周洪谟著流民说引东晋时侨置郡县之法使
近者附籍远者设州县以抚之都御史李宾上其说宪
卷七十七 第 4a 页 WYG0298-0223a.png
宗命原杰出抚招流民十二万户给閒田置郧阳府立
上津等县统治之河南巡抚张瑄亦请辑西北流民帝
从其请凡附籍者正统时老疾致仕事故官家属离本
籍千里者许收附不及千里者发还景泰中令民籍者
收附军匠灶役冒民籍者发还其移徙者明初尝徙苏
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馀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
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
民三万五千八百馀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
卷七十七 第 4b 页 WYG0298-0223b.png
民给田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馀户屯田北平
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千三百四十三顷复徙江南民
十四万于凤阳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
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
泽潞民于河北后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
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于东昌兖州又徙直𨽻浙江民
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
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成祖
卷七十七 第 5a 页 WYG0298-0223c.png
覈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
丁口以实北平自是以后移徙者鲜矣初太祖设养济
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
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
遭难兵民然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尝
命户部籍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十八府州富民万四
千三百馀户以次召见徙其家以实京师谓之富户成
祖时复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大二县厢
卷七十七 第 5b 页 WYG0298-0223d.png
长附籍京师仍应本籍徭役供给日久贫乏逃窜辄选
其本籍殷实户佥补宣德间定制逃者发边充军官司
邻里隐匿者俱坐罪弘治五年始免解在逃富户每户
徵银三两与厢民助役嘉靖中减为二两以充边饷太
祖立法之意本仿汉徙富民实关中之制其后事久弊
生遂为厉阶户口之数增减不一其可考者洪武二十
六年天下户一千六百五万二千八百六十口六千五
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弘治四年户九百十一万三千
卷七十七 第 6a 页 WYG0298-0224a.png
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
万历六年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
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太祖当兵燹之后户口顾
极盛其后承平日久反不及焉靖难兵起淮以北鞠为
茂草其时民数反增于前后乃递减至天顺间为最衰
成弘继盛正德以后又减户口所以减者周忱谓投倚
于豪门或冒匠窜两京或冒引贾四方举家舟居莫可
踪迹也而要之户口增减由于政令张弛故宣宗尝与
卷七十七 第 6b 页 WYG0298-0224b.png
群臣论历代户口以为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
由土木兵戎殆笃论云

  明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宋元时
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
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
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
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馀为民田元季丧乱
版籍多亡田赋无准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铸等百六十
卷七十七 第 7a 页 WYG0298-0224c.png
四人覈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复命户部覈实天下土田
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
诡寄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
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
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
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
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
隰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
卷七十七 第 7b 页 WYG0298-0224d.png
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凡质卖田土备书税粮科则官
为籍记之母令产去税存以为民害又以中原田多芜
命省臣议计民授田设司农司开治河南掌其事临濠
之田验其丁力计亩给之毋许兼并北方近城地多不
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每岁中书
省奏天下垦田数少者亩以千计多者至二十馀万官
给牛及农具者乃收其税额外垦荒者永不起科二十
六年覈天下土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卷七十七 第 8a 页 WYG0298-0225a.png
盖骎骎无弃土矣凡田以近郭为上地迤远为中地下
地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太祖仍元里
社制河北诸州县土著者以社分里甲迁民分屯之地
以屯分里甲社民先占亩广屯民新占亩狭故屯地谓
之小亩社地谓之广亩至宣德间垦荒田永不起科及
洿下斥卤无粮者皆覈入赋额数溢于旧有司乃以大
亩当小亩以符旧额有数亩当一亩者步尺参差不一
人得以意赢缩土地不均未有如北方者贵州田无顷
卷七十七 第 8b 页 WYG0298-0225b.png
亩尺籍悉徵之土官而诸处土田日久颇淆乱与黄册
不符弘治十五年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
十八顷官田视民田得七之一嘉靖八年霍韬奉命修
会典言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
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于王府则欺隐于
猾民广东无藩府非欺隐即委弃于寇贼矣司国计者
可不究心是时桂萼郭弘化唐龙简霄先后疏请覈实
田亩而顾鼎臣请履亩丈量丈量之议由此起江西安
卷七十七 第 9a 页 WYG0298-0225c.png
福河南裕州首行之而法未详具人多疑惮其后福建
诸州县为经纬二册其法颇详然率以地为主田多者
犹得上下其手神宗初建昌知府许孚远为归户册则
以田从人法简而密矣万历六年帝用大学士张居正
议天下田亩通行丈量限三载竣事用开方法以径围
乘除畸零截补于是豪猾不得欺隐里甲免赔累而小
民无虚粮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视
弘治时赢三百万顷然居正尚综核颇以溢额为功有
卷七十七 第 9b 页 WYG0298-0225d.png
司争改小弓以求田多或掊克见田以充虚额北直𨽻
湖广大同宣府遂先后按溢额田增赋云屯田之制曰
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
善又令诸将屯兵龙江诸处惟康茂才绩最乃下令褒
之因以申饬将士洪武三年中书省请税太原朔州屯
卒命勿徵明年中书省言河南山东北平陜西山西及
直𨽻淮安诸府屯田凡官给牛种者十税五自备者十
税三诏且勿徵三年后亩收租一斗六年太仆丞梁野
卷七十七 第 10a 页 WYG0298-0226a.png
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城东北至塔
滩相去八百里土膏沃宜招集流亡屯田从之是时遣
邓愈汤和诸将屯陜西彰德汝宁北平永平徙山西真
定民屯凤阳又因海运饷辽有溺死者遂益讲屯政天
下卫所州县军民皆事垦辟矣其制移民就宽乡或召
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而军屯则领之卫所
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
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复租赋遣
卷七十七 第 10b 页 WYG0298-0226b.png
官劝输诛侵暴之吏初亩税一斗三十五年定科则军
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馀粮为本卫
所官军俸粮永乐初定屯田官军赏罚例岁食米十二
石外馀六石为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又以田肥瘠不
同法宜有别命军官各种样田以其岁收之数相考较
太原左卫千户陈淮所种样田每军馀粮二十三石帝
命重赏之宁夏总兵何福积谷尤多赐敇褒美户部尚
书郁新言湖广诸卫收粮不一种请以米为准凡粟谷
卷七十七 第 11a 页 WYG0298-0226c.png
穈黍大麦荞穄二石稻谷薥秫二石五斗穇稗三石皆
准米一石小麦麻豆与米等从之著为令又更定屯守
之数临边险要守多于屯地僻处及输粮艰者屯多于
守屯兵百名委百户三百名委千户五百名以上指挥
提督之屯设红牌列则例于上年六十与残疾及幼者
耕以自食不限于例屯军以公事妨农务者免徵子粒
且禁卫所差拨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
尽滇蜀极于交阯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矣宣宗
卷七十七 第 11b 页 WYG0298-0226d.png
之世屡覈各屯以征戍罢耕及官豪势要占匿者减馀
粮之半迤北来归就屯之人给车牛农器分辽东各卫
屯军为三等丁牛兼者为上丁牛有一为中俱无者为
下英宗免军田正粮归仓止徵馀粮六石后又免沿边
开田官军子粒减各边屯田子粒有差景帝时边方多
事令兵分为两番六日操守六日耕种成化初宣府巡
抚叶盛买官牛千八百并置农具遣军屯粮收粮易银
以补官马耗损边人称便自正统后屯政稍弛而屯粮
卷七十七 第 12a 页 WYG0298-0227a.png
犹存三之二其后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宪
宗之世颇议釐复而视旧所入不能什一矣弘治开屯
粮愈轻有亩止三升者沿及正德辽东屯田较永乐间
田赢万八千馀顷而粮乃缩四万六千馀石初永乐时
屯田米常溢三之一常操军十九万以屯军四万供之
而受供者又得自耕边外军无月粮以是边饷恒足及
是屯军多逃死常操军止八万皆仰给于仓而边外数
扰弃不耕刘瑾擅政遣官分出丈田责逋希瑾意者伪
卷七十七 第 12b 页 WYG0298-0227b.png
增田数搜括惨毒户部侍郎韩福尤急刻辽卒不堪胁
众为乱抚之乃定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
迨弘治中叶淇变法而开中始坏诸淮商悉撤业归西
北商亦多徙家于淮边地为墟米石直银五两而边储
枵然矣世宗时杨一清复请召商开中又请仿古募民
实塞下之意招徕陇右关西民以屯边其后周泽王崇
古林富陈世辅王畿王朝用唐顺之吴桂芳等争言屯
政而庞尚鹏总理江北盐屯寻移九边与总督王崇古
卷七十七 第 13a 页 WYG0298-0227c.png
先后区画屯政甚详然是时因循日久卒鲜实效给事
中管怀理言屯田不兴其弊有四疆场戒严一也牛种
不给二也丁壮亡徙三也田在敌外四也如是而管屯
者犹欲按籍增赋非扣月粮即按丁赔补耳屯粮之轻
至弘正而极嘉靖中渐增隆庆间复亩收一斗然屯丁
逃亡者益多管粮郎中不问屯田有无月粮止半给沿
边屯地或变为斥卤沙碛粮额不得减屯田御史又于
额外增本折屯军益不堪命万历时计屯田之数六十
卷七十七 第 13b 页 WYG0298-0227d.png
四万四千馀顷视洪武时亏二十四万九千馀顷田日
减而粮日增其弊如此时则山东巡抚郑汝璧请开登
州海北长山诸岛田福建巡抚许孚远垦闽海坛山田
成复请开南日山澎湖又言浙江滨海诸山若陈钱金
塘补陀玉环南麂皆可经理天津巡抚汪应蛟则请于
天津兴屯或留中不下或不久辄废熹宗之世巡按张
慎言复议天津屯田而御史左光斗命管河通判卢观
象大兴水田之利太常少卿董应举踵而行之光斗更
卷七十七 第 14a 页 WYG0298-0228a.png
于河间天津设屯学试骑射为武生给田百亩李继贞
巡抚天津亦力于屯务然仍岁旱蝗弗克底成效也明
时草场颇多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
勋戚中官庄田为甚太祖赐勋臣公侯丞相以下庄田
多者百顷亲王庄田千顷又赐公侯暨武臣公田又赐
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禄指挥没于阵者皆赐公田勋
臣庄佃多倚威捍禁帝召诸臣戒谕之其后公侯复岁
禄归赐田于官仁宣之世乞请渐广大臣亦得请没官
卷七十七 第 14b 页 WYG0298-0228b.png
庄舍然宁王权请灌城为庶子牧地帝赐书援祖制
拒之至英宗时诸王外戚中官所在占官私田或反诬
民占请案治比案问得实帝命还之民者非一乃下诏
禁夺民田及奏请畿内地然权贵宗室庄田坟茔或赐
或请不可胜计复辟后御马太监刘顺进蓟州草场进
献由此始宦官之田则自尹奉喜宁始初洪熙时有仁
寿宫庄其后又有清宁未央宫庄天顺三年以诸王未
出閤供用浩繁立东宫德王秀王庄田二王之藩地仍
卷七十七 第 15a 页 WYG0298-0228c.png
归官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
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郡县给事中齐庄言天子以四
海为家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利弗听弘治二年户
部尚书李敏等以灾异上言畿内皇庄有五共地万二
千八百馀顷勋戚中官庄田三百三十有二共地三万
三千馀顷管庄官校招集群小称庄头伴当占地土敛
财物污妇女稍与分辨辄被诬奏官校执缚举家惊惶
民心伤痛入骨灾异所由生乞革去管庄之人付小民
卷七十七 第 15b 页 WYG0298-0228d.png
耕种亩徵银三分充各宫用度帝命戒饬庄户又因御
史言罢仁寿宫庄还之草场且命凡侵牧地者悉还其
旧又定制献地王府者戍边奉御赵瑄献雄县地为皇
庄户部尚书周经劾其违制下瑄诏狱敕诸王辅导官
导王奏请者罪之然当日奏献不绝乞请亦愈繁徽兴
岐衡四王田多至七千馀顷会昌建昌庆云三侯争田
帝辄赐之武宗即位踰月即建皇庄七其后增至三百
馀处诸王外戚求请及夺民田者无算世宗初命给事
卷七十七 第 16a 页 WYG0298-0229a.png
中夏言等清核皇庄田言极言皇庄为厉于民自是正
德以来投献侵牟之地颇有给还民者而宦戚辈复中
挠之户部尚书孙交造皇庄新册额减于旧帝命覈先
年顷亩数以闻改称官地不复名皇庄诏所司徵银解
部然多为宦寺中饱积逋至数十万以为常是时禁勋
戚奏讨奸民投献者又革王府所请山场湖陂德王请
齐汉二庶人所遗东昌兖州间田又请白云等湖山东
巡抚邵锡按新令却之语甚切德王争之数四帝乃从
卷七十七 第 16b 页 WYG0298-0229b.png
部议但存藩封初请庄田其后有奏请者不听又定凡
公主国公庄田世远者存什三嘉靖三十九年遣御史
沈阳清夺隐冒庄田万六千馀顷穆宗从御史王廷瞻
言复定世次递减之限勋臣五世限田二百顷戚畹七
百顷至七十顷有差初世宗时承天六庄二湖地八千
三百馀顷领以中官又听校舍兼并增八百八十顷分
为十二庄至是始领之有司兼并者还民又著令宗室
买田不输役者没官皇亲田俱令有司徵之如勋臣例
卷七十七 第 17a 页 WYG0298-0229c.png
虽请乞不乏而赐额有定徵收有制民害少衰止神宗
赉予过侈求无不获潞王寿阳公主恩最渥而福王分
封括河南山东湖广田为王庄至四万顷群臣力争乃
减其半王府官及诸阉丈地徵税旁午于道扈养厮役
廪食以万计渔敛惨毒不忍闻驾帖捕民格杀庄佃所
在骚然给事中官应震姚宗文等屡疏谏皆不报时复
更定勋戚庄田世次递减法视旧制稍宽其后应议减
者辄奉诏姑留不能革也熹宗时桂惠瑞三王及遂平
卷七十七 第 17b 页 WYG0298-0229d.png
宁国二公主庄田动以万计而魏忠贤一门横赐尤甚
盖中叶以后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云





  明史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