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六
卷七十六 第 1a 页 WYG0298-020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卷七十六

  大学士张廷玉等奉 敕修

  志五十二

  职官五

  公侯伯      驸马都尉(附仪宾)

  五军都督府    京营

  京卫       锦衣卫(附旗手等卫)

卷七十六 第 1b 页 WYG0298-0207d.png
  南京守备     南京五军都督府

  南京卫      王府护卫(附仪卫司)

  总兵官      留守司

  都司(附行都司)     各卫

  各所       宣慰司

  宣抚司      安抚司

  招讨司      长官司(附蛮夷长官司)

  军民府(附土州土县)

卷七十六 第 2a 页 WYG0298-0208a.png
  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
给铁劵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
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馀曰奉天翊运推诚曰
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
禄以功为差己封而又有功仍爵或进爵增禄其才而
贤者充官营总督五军都督府掌佥书南京守备或出
充镇守总兵官否则食禄奉朝请而已年幼而嗣爵者
咸入国子监读书嘉靖八年定外戚封爵毋许世袭其
卷七十六 第 2b 页 WYG0298-0208b.png
有世袭一二代者出特恩

  驸马都尉位在伯上凡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并曰
驸马都尉其尚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者并曰仪宾
岁禄各有差皆不得与政事明初驸马都尉有典兵出
镇及掌府部事者建文时梅殷为镇守淮安总兵官李
坚为左副将军成祖时李让掌北京行部事仁宗时沐
昕宣宗时宋琥并守备南京英宗时赵辉掌南京左府
事其馀惟奉祀孝陵摄行庙祭署宗人府事往往受命
卷七十六 第 3a 页 WYG0298-0208c.png
一充其任若恩亲侯李贞永春侯王宁京山侯崔元以
恩泽封侯非制也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正一
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恩功寄禄无定员)其属经历司
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各一人都督府掌军旅之事各领
其都司卫所(详见兵志卫所中)以达于兵部凡武职世官流官
土官袭替优养优给所属上之府移兵部请选既选移
府以下之都司卫所首领官听吏部选授给繇亦如之
卷七十六 第 3b 页 WYG0298-0208d.png
凡武官诰敕俸粮水陆步骑操练官舍旗役并试军情
声息军伍勾补边腹地图文册屯种器械舟车薪苇之
事并移所司而综理之凡各省各镇镇守总兵官副总
兵并以三等真署都督及公侯伯充之有大征讨则挂
诸号将军或大将军前将军副将军印总兵出既事纳
之其府府之掌印及佥书率皆公侯伯(间有属老将之实为都督者不
能十一也)初太祖下集庆即置行枢密院自领之又置诸翼
统军元帅府寻罢枢密院改置大都督府以朱文正为
卷七十六 第 4a 页 WYG0298-0209a.png
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设司马参军经历都事等官
又增设左右都督同知副使佥事照磨各一人并设断
事官定制大都督从一品左右都督正二品同知都督
从二品副都督正三品佥都督从三品经历从五品都
事从七品统军元帅府元帅正三品同知元帅从三品
副使正四品经历正七品知事从八品照磨正九品又
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先是属中书省)秩从四品寻罢统军
元帅府吴元年更定官制罢大都督不设以左右都督
卷七十六 第 4b 页 WYG0298-0209b.png
为长官(正一品)同知都督(从二品)副都督(正二品)佥都督(从二品)
俱升品秩其属设参议(正四品)经历断事官(从五品)都事(正七
品)照磨(从七品)洪武九年罢副都督改参议为掌判官十
二年升都督佥事为正二品掌判官为正三品十三年
始改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各卫所(惟锦衣等亲军
上直卫不隶五府)及在外各都司卫所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
为五军断事官十五年置五军十卫参军府设左右参
军十七年五军各设左右断事二人提控案牍一人(并从
卷七十六 第 5a 页 WYG0298-0209c.png
九品)二十三年升五军断事官为正五品总治五军刑狱
分为五司司设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五人(俱正七品)
理其军之刑狱二十九年置五军照磨所专掌文牍建
文中革断事及五司官永乐元年设北京留守行后军
都督府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无定员经历
都事各一人后又分五府称行在五军都督府十八年
除行在字在应天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复称行在仍
设行后府宣德三年又革正统六年复除行在字
卷七十六 第 5b 页 WYG0298-0209d.png
京营永乐二十二年置三大营曰五军营曰神机营曰
三千营五军神机各设中军左右哨左右掖五军三千
各设五司每营俱选勋臣二人提督之其诸营管哨掖
官曰坐营曰坐司(各哨掖官亦率以勋臣为之)又设把总把司把牌
等官(又有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俱附五军营中)景泰元年选三营精
锐立十围营涖以总兵统以总督监以内臣其旧设者
号为老营(三老营凡六提督内选其二领团营)成化三年分团营为十二
每营又各分五军三千统骑兵神机统火器其各营统
卷七十六 第 6a 页 WYG0298-0210a.png
领俱择都督都指挥或列爵充之以总督统辖之正德
中又选团营精锐置东西两官厅仍并三大营将统领
嘉靖二十九年革团营官厅仍并三大营改三千曰神
枢设副参游佐坐营号头中军千把总等官(五军营战兵一营左
副将一战兵二营练勇参将一车兵三营参将一车兵四营游击将军一城守五营佐击将军一战兵六营右
副将一战兵七营练勇参将一车兵八营参将一车兵九营游击将军一城守十营佐击将军一备兵坐营官
一大号头官一已上部推监鎗号头官一中军官十一随征千总四随营千总二十选锋把总一把总一百三
十八已上俱营推神枢营战兵一营左副将一战兵二营练勇参将一车兵三营参将一车兵四营游击将军
卷七十六 第 6b 页 WYG0298-0210b.png
一城守五营佐击将军一战兵六营右副将一车兵七营练勇参将一执事八营参将一城守九营佐击将军
一城守十营佐击将军一备兵坐营官一大号头官一已上部推监鎗号头官一中军官十一千总二十选锋
把总六把总一百五十七已上俱营推神机营战兵一营左副将一战兵二营练勇参将一车兵三营游击将
军一车兵四营佐击将军一城守五营佐击将军一战兵六营右副将一车兵七营练勇参将一城守八营佐
击将军一城守九营佐击将军一城守十营佐击将军一备兵坐营官一大号头官一已上部推监鎗号头官
一中军官十一千总二十选锋把总六把总一百二十八已上俱营推通计三大营共五百八十六员)统
以提督总兵官一员已改提督曰总督铸总督京营戎
政印俾仇鸾佩之更设侍郎一人协理京营戎政定巡
卷七十六 第 7a 页 WYG0298-0210c.png
视科道官岁一代更悉革内侍官增设巡视主事寻亦
革隆庆初仍以总督为提督改协理为阅视寻并改阅
视为提督四年二月更京营制三营各设提督又各设
右都御史一员提督之九月罢六提督仍复总督戎政
一人天启初增设协理一人已仍革一人崇祯初复增
一人

  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二人(从五品)其属经历
卷七十六 第 7b 页 WYG0298-0210d.png
司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一人
所辖千户所多寡各不等京卫有上直卫有南北京卫
品秩并同各有掌印有佥书其以恩荫寄禄无定员凡
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二十有六曰锦衣卫曰旗手卫
曰金吾前卫曰金吾后卫曰羽林左卫曰羽林右卫曰
府军卫曰府军左卫曰府军右卫曰府军前卫曰府军
后卫曰虎贲左卫(是为上十二卫洪武中置)曰金吾左
卫曰金吾右卫曰羽林前卫曰燕山左卫曰燕山右卫曰燕山前卫
卷七十六 第 8a 页 WYG0298-0211a.png
曰大兴左卫曰济阳卫曰济州卫曰通州卫(是为上十卫永乐中
置)曰腾骧左卫曰腾骧右卫曰武骧左卫曰武骧右卫
(宣德八年置)番土宿卫名亲军以护宫禁不隶五都督府其
京卫隶都督府者三十有三曰留守左卫曰镇南卫曰
骁骑右卫曰龙虎卫曰沈阳左卫曰沈阳右卫隶左军
都督府曰留守右卫曰虎贲右卫曰武德卫隶右军都
督府曰留守中卫曰神策卫曰应天卫曰和阳卫及牧
马千户所蕃牧千户所俱隶中军都督府曰留守前卫
卷七十六 第 8b 页 WYG0298-0211b.png
曰龙骧卫曰豹韬卫隶前军都督府曰留守后卫曰鹰
扬卫曰兴武卫曰大宁中卫曰大宁前卫曰会州卫曰
富峪卫曰宽河卫曰神武左卫曰忠义右卫曰忠义前
卫曰忠义后卫曰义勇右卫曰义勇前卫曰义勇后卫
曰武成中卫曰蔚州左卫隶后军都督府又京卫非亲
军而不隶都督府者十有五曰武功中卫曰武功左卫
曰武功右卫(已上三卫以匠故隶工部)曰永清左卫曰永清右卫曰
彭城卫曰长陵卫曰献陵卫曰景陵卫曰裕陵卫曰茂
卷七十六 第 9a 页 WYG0298-0211c.png
陵卫曰泰陵卫曰康陵卫曰永陵卫曰昭陵卫明初置
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以冯国用为都指挥使后
改置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设都护(从二品)经历(正六品)
(从七品)照磨(从八品)又置各卫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
(正三品)同知指挥使(从三品)副使(正四品)经历(正七品)知事(从八品)
照磨(正九品)千户所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镇抚百户
(正六品)因置武德龙骧将军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
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
卷七十六 第 9b 页 WYG0298-0211d.png
军指挥使司此设亲军卫之始寻罢金吾侍卫亲军都
护府洪武永乐间增设亲军诸卫名为上二十二卫分
掌宿卫而锦衣卫主巡察缉捕理诏狱以都督都指挥
领之盖特异于诸卫焉留守五卫旧为都镇抚司总领
禁卫先属中书省改隶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
(从五品)知事(从八品)寻改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
知事洪武三年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专领军马守禦
各城门及巡警皇城与城垣造作之事后升为留守都
卷七十六 第 10a 页 WYG0298-0212a.png
卫统辖天策豹韬飞熊鹰扬江阴广洋横海龙江水军
左右十卫八年复为留守卫与天策等八卫俱为亲军
指挥使司(惟水军左右二卫为指挥使司)并隶大都督府十一年改为
留守中卫增置留守左右前后四卫仍为亲军十三年
始分留守都督府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
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
(共一千五百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
卷七十六 第 10b 页 WYG0298-0212b.png
耕籍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盗贼奸宄街
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凡承制鞫狱录囚勘事偕三法
司五军官舍比试并鎗同兵部涖视统所凡十有七中
左右前后五所领军士五所分銮舆擎盖扇手旌节幡
幢班剑斧钺戈戟弓矢驯马十司各领将军校尉以备
法驾上中上左上右上前上后中后六亲军所分领将
军力士军匠驯象所领象奴养象以供朝会陈列驾辇
驮宝之事明初置拱卫所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
卷七十六 第 11a 页 WYG0298-0212c.png
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
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
设仪銮司隶焉四年定仪銮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銮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其
属有御椅等七员皆正六品设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
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
为正三品二十年以治锦衣卫者多非法凌虐乃焚刑
具出系囚送刑部审录诏内外狱成归三法司罢锦衣
卷七十六 第 11b 页 WYG0298-0212d.png
狱成祖时复置寻增北镇抚司专治诏狱成化间刻印
畀之狱成得专达不关白锦衣锦衣官亦不得干预而
以旧所设为南镇抚司专理军匠旗手卫本旗手千户
所洪武十八年改置掌大驾金鼓旗纛帅力士随驾宿
卫(校尉力士佥民间壮丁为之校尉专职擎执卤簿仪仗及驾前宣召官员差遣赶辨隶锦衣卫力士专领
金鼓旗帜随驾出入及守卫四门隶旗手卫)凡岁祭旗头六纛之神八月于
坛十二月于承天门外皆卫官涖事统所五

  府军前卫掌统领幼军皆习带刀侍卫明初有带刀舍
卷七十六 第 12a 页 WYG0298-0213a.png
人洪武时府军等卫皆有习技幼军永乐十三年为皇
太孙特选幼军置府军前卫设官属(指挥使五人指挥同知十人指挥佥
事二十人卫镇抚十人经历五人)统所二十有五

  金吾羽林等十九卫掌守卫巡警统所凡一百有二
腾骧等四卫掌帅力士直驾随驾统所三十有二
南京守备一人协同守备一人南京以守备及参赞机
务为要职守备以公侯伯充之兼领中军都督府事协
同守备以侯伯都督充之领五府事参赞机务以南京
卷七十六 第 12b 页 WYG0298-0213b.png
兵部尚书领之其治所在中府掌南都一切留守防护
之事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命中府掌府事官守备南
京节制南京诸卫所洪熙元年始以内臣同守备景泰
三年增设协同守备一人

  南京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不全
设其掌印佥书皆以勋爵及三等都督为之分掌南京
卫所以达于南京兵部凡管领大教场及江上操备等
事各府奉敇分掌之城门之管钥中府专掌之(初设城门郎洪
卷七十六 第 13a 页 WYG0298-0213c.png
武十八年革以门禁锁钥铜牌命中书都督府掌之)其属经历都事各一人
南京卫指挥使司(设官详京卫)凡四十有九分隶五都督府
者三十有三曰留守左卫曰镇南卫曰水军左卫曰骁
骑右卫曰龙虎卫曰龙虎左卫曰英武卫曰龙江右卫
曰沈阳左卫曰沈阳右卫隶左府曰留守右卫曰虎贲
右卫曰水军右卫曰武德卫曰广武卫隶右府曰留守
中卫曰神策卫曰广洋卫曰广天卫曰和阳卫及牧马
千户所隶中府曰留守前卫曰龙江左卫曰龙骧卫曰
卷七十六 第 13b 页 WYG0298-0213d.png
飞熊卫曰天策卫曰豹韬卫曰豹韬左卫隶前府曰留
守后卫曰横海卫曰鹰扬卫曰兴武卫曰江阴卫隶后
府又亲军卫指挥使司十有七曰金吾前卫曰金吾后
卫曰金吾左卫曰金吾右卫曰羽林左卫曰羽林右卫
曰羽林前卫曰府军卫曰府军左卫曰府军右卫曰府
军后卫曰虎贲左卫曰锦衣卫曰旗手卫曰江淮卫曰
济州卫曰孝陵卫兴左府所属十卫右府所属五卫前
府所属七卫后府所属五卫并听中府节制各卫领所
卷七十六 第 14a 页 WYG0298-0214a.png
一百一十有八

  王府护卫指挥使司设官如京卫王府仪卫司仪卫正
一人(正五品)仪卫副二人(从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仪卫掌侍
卫仪仗护卫掌防禦非常护卫王邸有征调则听命于
朝明初诸王府置护军府洪武三年置仪卫司司设正
副各一人秩比正副千户司仗六人秩比百户四年改
司仗为典仗五年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
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
卷七十六 第 14b 页 WYG0298-0214b.png
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九年罢护军府建文中
改仪卫司为仪仗司增置吏目一人成祖初复旧制
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
员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
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
提调巡视备禦领班备倭等名凡总兵副总兵率以公
侯伯都督充之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
军大同曰征西前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
卷七十六 第 15a 页 WYG0298-0214c.png
将军辽东曰征虏前将军宣府曰镇南将军甘肃曰平
羌将军宁夏曰征西将军交阯曰副将军延绥曰镇西
将军(诸印洪熙元年制颁)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攒运淮安
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间又设山西陜西二总兵嘉
靖间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二总兵为四改设福建
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添设浙江总兵万历间又增设
于临洮山海天启间增设登莱至崇祯时益纷不可纪
而位权亦非复当日盖明初虽参将游击把总亦多有
卷七十六 第 15b 页 WYG0298-0214d.png
充以勋戚都督等官至后则杳然矣

  镇守蓟州总兵官一人旧设隆庆二年改为总理练兵
事务兼镇守驻三屯营协守副总兵三人(东路副总兵隆庆三年添
设驻建昌营管理燕河营头台营石门寨山海关四路中路副总兵万历四年改设驻三屯营带管马兰峪松
棚峪喜峰口太平寨四路西路副总兵隆庆三年添设驻石匣营管理墙子岭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岭四路)
分守参将十一人(曰通州参将曰山海关参将曰石门寨参将曰燕河营参将曰台头营参
将曰太平寨参将曰马兰峪参将曰墙子岭参将曰古北口参将曰石塘岭参将曰喜峰口参将)游击
将军六人统领南兵游击将军三人领班游击将军七
卷七十六 第 16a 页 WYG0298-0215a.png
人坐营官八人守备八人把总一人提调官二十六人
镇守昌平总兵官一人旧设副总兵又有提督武臣嘉
靖三十八年裁副总兵以提督改为镇守总兵驻昌平
城听总督节制分守参将三人(曰居庸关参将曰黄花镇参将曰横岭口参将)
游击将军二人坐营官三人守备十人提调官一人
镇守辽东总兵官一人旧设驻广宁隆庆元年令冬月
移驻河东辽阳适中之地调度防禦应援海川沈阳协
守副总兵一人(辽阳副总兵旧为分守嘉靖四十五年改为协守驻辽阳城节制开原海州险
卷七十六 第 16b 页 WYG0298-0215b.png
山沈阳等处)分守参将五人(曰开原参将曰锦义右参将曰海盖右参将曰宁远参将曰宽
奠堡参将)游击将军八人守备五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备禦
十九人

  镇守保定总兵官一人弘治十八年初设保定副总兵
后改为参将正德九年复为分守副总兵嘉靖二十年
改为镇守三十年改设镇守总兵官万历元年令春秋
两傍移驻浮图峪遇有警移驻紫荆关以备入援分守
参将四人(曰紫荆关参将曰龙固二关参将曰马水口参将曰倒马关参将)游击将军
卷七十六 第 17a 页 WYG0298-0215c.png
六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七人把总七人忠顺官二


  镇守宣府总兵官一人旧设驻宣府镇城协守副总兵
一人(副总兵旧亦驻镇城嘉靖二十八年移驻永宁城)分守参将七人(曰北路独石马
营参将曰东路怀来永宁参将曰上西路万全右卫参将曰南路神圣蔚广参将曰中路葛峪堡参将曰下西
路柴沟堡参将曰南山参将)游击将军三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
三十一人领班备禦二人(万历八年革)

  镇守大同总兵官一人旧设驻大同镇城协守副总兵
卷七十六 第 17b 页 WYG0298-0215d.png
一人(旧为左副总兵万历五年去左字驻左卫城)分守参将九人(曰东路参将曰北东
路参将曰中路参将曰西路参将曰北西路参将曰井坪城参将曰新坪堡参将曰总督标左掖参将曰威远
城参将万历八年革)游击将军二人入卫游击四人坐营中军官
二人守备三十九人

  镇守山西总兵官一人旧为副总兵嘉靖二十年改设
驻宁武关防秋移驻阳方口防冬移驻偏关协守副总
兵一人(嘉靖四十四年添设初驻偏关后移驻老营堡)分守参将六人(曰东路代州左
参将曰西路偏头关右参将曰太原左参将曰中路利民堡右参将曰河曲县参将曰北楼口参将)游击
卷七十六 第 18a 页 WYG0298-0216a.png
将军一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十三人操守二人
镇守延绥总兵官一人旧设驻镇城协守副总兵一人
(定边右参总兵嘉靖四十一年添设分守安定镇静等处提调大墙及墙口等处)分守参将六
(曰孤山参将曰东路右参将曰西路左参将曰中路参将曰清平参将曰榆林保宁参将)游击将
军二人入卫游击四人守备十一人坐营中军官一人
镇守宁夏总兵官一人旧设驻镇城协守副总兵一人
(亦旧设同驻镇城)分守参将四人(曰东路右参将曰西路左参将曰灵州左参将曰北路平
虏城参将)游击将军三人入卫游击一人(万历八年革)守备三人
卷七十六 第 18b 页 WYG0298-0216b.png
备禦领班二人(万历九年革)坐营中军官二人营理镇城都
司一人领班都司二人(万历九年革)管理水利屯田都司一


  镇守甘肃总兵官一人旧设驻镇城协守副总兵一人
(甘肃左副总兵旧设嘉靖四十四年移驻高台防禦隆庆四年回驻镇城)分守副总兵一人
(凉州右副总兵旧设)分守参将四人(曰庄浪左参将曰肃州右参将曰西宁参将曰镇番参将)
游击将军四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十一人领班备
禦都司四人

卷七十六 第 19a 页 WYG0298-0216c.png
  镇守陜西总兵官一人旧驻会城后移驻固原分守副
总兵一人(洮岷副总兵万历六年改设驻洮州)分守参将五人(曰河州参将曰兰州
参将曰靖虏参将曰陜西参将曰阶文西固参将)游击将军四人坐营中军官
二人守备八人

  镇守四川总兵官一人隆庆五年添设驻建武所分守
副总兵一人(松潘副总兵旧设)协守参将二人(曰松潘东路左参将曰松潘南
路右参将)游击将军二人守备六人

  镇守云南总兵官一人旧设驻云南府分守参将三人
卷七十六 第 19b 页 WYG0298-0216d.png
(曰临元参将曰永昌参将曰顺蒙参将)守备二人巡抚中军坐营官一人
镇守贵州总兵官一人旧设嘉靖三十二年加提督麻
阳等处地方职衔驻铜仁府分守参将二人(曰提督清浪右参将
曰提督川贵迤西左参将)守备七人巡抚中军官一人

  镇守广西总兵官一人旧为副总兵嘉靖四十五年改
设驻桂林府分守参将五人(曰浔梧左参将曰柳庆右参将曰永宁参将曰思恩参将曰昭平参将)守备三人坐营官一人

  镇守湖广总兵官一人旧设嘉靖十年罢十二年复设
卷七十六 第 20a 页 WYG0298-0217a.png
万历八年又罢十二年仍复设驻省城分守参将三人
(曰黎平参将曰镇筸参将曰郧阳参将)守备十一人把总一人

  镇守广东总兵官一人旧为征蛮将军两广总兵官嘉
靖四十五年分设驻潮州府协守副总兵一人(潮漳副总兵万
历三年添设驻南澳)分守参将七人(曰潮州参将曰琼崖参将曰雷廉参将曰东山参将曰西山参将曰督理广州海防参将曰惠州参将)练兵游击将军一人守备五人
坐营中军官二人

  提督狼山副总兵一人嘉靖三十七年添设驻通州镇
卷七十六 第 20b 页 WYG0298-0217b.png
守江南副总兵一人旧系总兵官驻福山港后移驻镇
江仪真二处嘉靖八年裁革十九年复设二十九年仍
革三十二年改设副总兵驻金山卫四十三年移驻吴
淞分守参将二人(曰徐州参将曰金山参将)游击将军一人守备六
人凤阳军门中军官一人把总十三人

  镇守浙江总兵官一人嘉靖三十四年设总理浙直海
防三十五年改镇守浙直四十二年改镇守浙江旧驻
定海县后移驻省城分守参将四人(曰杭嘉湖参将曰宁绍参将曰温处
卷七十六 第 21a 页 WYG0298-0217c.png
参将曰台金严参将)游击将军二人总捕都司一人把总七人
分守江西参将一人(曰南赣参将嘉靖四十三年改设驻会昌县)守备四人
把总六人

  镇守福建总兵官一人旧为副总兵嘉靖四十二年改
设驻福宁州分守参将一人(曰南路参将)守备三人把总七
人坐营官一人

  镇守山东总兵官一人天启中增设总督备倭都司一
人领蓟镇班都司四人又河南守备三人领蓟镇班都
卷七十六 第 21b 页 WYG0298-0217d.png
司四人

  总督漕运总兵官一人永乐二年设总兵副总兵统领
官军海运后海运罢专督漕运天顺元年又令兼理河
道协同督运参将一人(天顺元年设)把总十二人(南京二江南直隶二
江北直隶二中都一浙江二山东一湖广一江西一)

  留守司正留守一人(正二品)副留守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
二人(从三品)其属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
(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一人掌中都兴都守禦防
卷七十六 第 22a 页 WYG0298-0218a.png
护之事洪武二年诏以临濠为中都置留守卫指挥使
司隶凤阳行都督府十四年始置中都留守司统凤阳
等八卫(凤阳卫凤阳中卫凤阳右卫皇陵卫留守左卫留守中卫长淮卫怀远卫)防护皇陵
设留守一人左右副留守各一人(属官经历以下如前所列)嘉靖十
八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置兴都留守司统显陵承
天二卫防护显陵设官如中都焉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
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其属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
卷七十六 第 22b 页 WYG0298-0218b.png
(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一人司狱
司司狱(从九品)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挥使
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同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
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凡都司并流官或得世
官岁抚按察其贤否五岁考选军政而废置之都指挥
使及同知佥事常以一人统司事曰掌印一人练兵一
人屯田曰佥书巡补军器漕运京操备禦诸杂务并选
充之否则曰带俸凡备倭守备行都指挥事者不得建
卷七十六 第 23a 页 WYG0298-0218c.png
牙升公座凡朝廷吉凶表笺序衔布按二司上经历都
事典文移断事理刑狱明初置各行省行都督府设官
如都督府又置各都卫指挥使司洪武四年置各都卫
断事司以理军官军人词讼又以都卫节制方面职系
甚重从朝廷选择升调不许世袭七年置西安行都卫
指挥使司于河州八年十月诏各都卫并改为都指挥
使司凡改设都司十有三(燕山都卫为北平都司西安都卫为陜西都司太原都卫
为山西都司杭州都卫为浙江都司江西都卫为江西都司青州都卫为山东都司成都都卫为四川都司福
卷七十六 第 23b 页 WYG0298-0218d.png
州都卫为福建都司武昌都卫为湖广都司广东都卫为广东都司广西都卫为广西都司定辽都卫为辽东
都司河南都卫为河南都司)行都司三(西安行都卫为陜西行都司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司建
宁都卫为福建行都司)十五年增置贵州云南二都司后以北平
都司为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改为大宁都司宣德中
增置万全都司计天下都司凡十有六(十三省都司外有辽东大宁万
全三都司)又于建昌置四川行都司于郧阳置湖广行都司
计天下行都司凡五明初又于各行省置都镇抚司设
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吴元年改都镇抚
卷七十六 第 24a 页 WYG0298-0219a.png
正五品副镇抚正六品知事为提控案牍省注洪武六
年罢

  卫指挥使司设官如京卫(品秩并同)外卫各统于都司行都
司或留守司率世官或有流官几袭替升授优给优养
及属所军政掌印佥书报都指挥使司达所隶都督府
移兵部每岁抚按察其贤否五岁一考选军政废置之
凡管理卫事惟属掌印佥书不论指挥使同知佥事考
选其才者充之分理屯田验军营操巡捕漕运备禦出
卷七十六 第 24b 页 WYG0298-0219b.png
哨入卫戍守军器诸杂务曰见任管事不任事入队曰
带俸差操征行则率其属听所命主帅调度

  所千户所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镇抚二
(从六品)其属吏目一人所辖百户所凡十共百户十人
(正六品升授改调增置无定员)总旗二十人小旗百人其守禦千户所
军民千户所设官并同凡千户一人掌印一人佥书曰
管军千户百户有试有实授其掌印恒以一人兼数印
凡军政卫于所千户督百户百户下总旗小旗旗率其
卷七十六 第 25a 页 WYG0298-0219c.png
卒伍以听令镇抚无狱事则管军百户缺则代之其守
禦千户所不隶卫而自达于都司凡卫所皆隶都司而
都司又分隶五军都督府(浙江都司山东都司辽东都司隶左军都督府陜西都司
陜西行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隶右军都督府中都留守司河南都司隶
中军都督府兴都留守司湖广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隶前军都督府
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隶后军都督府)明初置千户所设正千
(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镇抚百户(正六品)又立各万户府设
正万户(正四品)副万户(从四品)知事(从八品)照磨(正九品)寻以名
卷七十六 第 25b 页 WYG0298-0219d.png
不称实遂罢万户府而设指挥使千户管等官覈诸将
所部有兵五千者为指挥使千人者为千户百人者为
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洪武二年置刻期百
户所选能疾行者二百人以百户领之七年申定卫所
之先是内外卫所凡一卫统十千户一千户统十百户
户百户领总旗二总旗领小旗五小旗领军十至是更
定其制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五千六
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
卷七十六 第 26a 页 WYG0298-0220a.png
二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二十
年始命各卫立掌印佥书专职理事以指挥使掌印
同知佥事各领一所士卒有武艺不娴器械不利者皆
责所领之官二十三年又设军民指挥使司军民千户
所计天下内外卫凡五百四十有七所凡二千五百九
十有三自卫指挥以下其官多世袭其军士亦父子相
继为一代定制

  土官宣慰使司宣慰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正四品)副使
卷七十六 第 26b 页 WYG0298-0220b.png
一人(从四品)佥事一人(正五品)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都事
一人(正八品)

  宣抚司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同知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
品)佥事一人(正六品)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八品)知事一人(正九
品)照磨一人(从九品)

  安抚司安抚使一人(从五品)同知一人(正六品)副使一人(从六
品)佥事一人(正七品)其属吏目一人(从九品)

  招讨司招讨使一人(从五品)副招讨一人(正六品)其属吏目
卷七十六 第 27a 页 WYG0298-0220c.png
一人(从九品)

  长官司长官一人(正六品)副长官一人(从七品)其属吏目一
(未入流)蛮夷长官司长官副长官各一人(品同上)又有蛮
夷官苗民官及千夫长副千夫长等官

  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如府州县洪武七年西南诸蛮
夷朝贡多因元官授之稍与约束定征徭差发之法渐
为宣慰司者十一为招讨司者一为宣抚司者十为安
抚司者十九为长官司者百七十有三其府州县正贰
卷七十六 第 27b 页 WYG0298-0220d.png
属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经历皆流官府州县佐贰多流官)皆因其俗使
之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欈贰有相
雠者疏上听命于天子又有番夷都指挥使司三卫指
挥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招讨司六万户府四千
户所四十一站七地面七寨一(详见兵志卫所中)并以附寨番
夷官其地

  明史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