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九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298-01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卷六十九

  大学士张廷玉等奉 敕修

  志第四十五

  选举

  选举之去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学
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荐举以旁招之铨选以布
列之天下人才尽于是矣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298-0100b.png
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其径由学校通籍者亦
科目之亚也外此则杂流矣然进士举贡杂流三途并
用虽有畸重无偏废也荐举盛于国初后因专用科目
而罢铨选则入官之始舍此蔑由焉是四者釐然具载
其本末而二百七十年间取士得失之故可睹已
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
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
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298-0101a.png
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
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
有恩生国子学之设自明初乙巳始洪武元年令品官
子弟及民俊秀通文义者并充学生选国琦王璞等十
馀人侍太子读书禁中入对谨身殿姿状明秀应对详
雅太祖喜因厚赐之天下既定诏择府州县学诸生入
国子学又择年少举人赵惟一等及贡生董昶等入学
读书赐以衣帐命于诸司先习吏事谓之历事监生取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298-0101b.png
其中尤英敏者李扩等入文华武英堂说书谓之小秀
才其才学优瞻聪明俊伟之士使之博极群书讲明道
德经济之学以期大用谓之老秀才初改应天府学为
国子学后改建于鸡鸣山下既而改学为监设祭酒司
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掌馔典簿等官分
六堂以馆诸生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学旁
以宿诸生谓之号房厚给廪饩岁时赐布帛文绮袭衣
巾靴正旦元宵诸令节俱赏节钱孝慈皇后积粮监中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298-0101c.png
置红仓二十馀舍养诸生之妻子历事生未娶者赐钱
婚聘及女衣二袭月米二石诸生在京师岁久父母存
或父母亡而大父母伯叔父母存皆遣归省人赐衣一
袭钞五锭为道里费其优恤之如此而其教之之法每
旦祭酒司业坐堂上属官自监丞以下首领则典簿以
次序立诸生揖毕质问经史拱立听命惟朔望给假馀
日升堂会馔乃会讲复讲背书轮课以为常所习自四
子本经外兼及刘向说苑及律令书数御制大诰每月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298-0101d.png
试经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判内科二道每日习书
二百馀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每班选一
人充斋长督诸生工课衣冠步履饮食必严饬中节夜
必宿监有故而出必告本班教官令斋长帅之以白祭
酒监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书之再三犯者决责四犯
者至发遣安置其学规条目屡次更定宽严得其中堂
宇宿舍饮馔澡浴俱有禁例省亲毕姻回籍限期以道
里远近为差违限者谪选远方典史有罚充吏者司教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298-0102a.png
之官必选耆宿宋讷吴颙等由儒士擢祭酒讷尤推名
师历科进士多出太学而戊辰任亨泰廷对第一太祖
召讷褒赏撰题名记立石监门辛未许观亦如之进士
题名碑由此相继不绝每岁天下按察司选生员年二
十以上厚重端秀者送监考留会试下第举人入监卒
业又因諌官关贤奏设为定例府州县学岁贡生员各
一人翰林考试经书义各一道判语一条中式者一等
入国子监二等送中都不中者遣还提调教官罚停廪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298-0102b.png
禄于是直省诸士子云集辇下云南四川皆有土官生
日本琉球暹罗诸国亦皆有官生入监读书辄加厚赐
并给其从人永宣间先后络绎至成化正德时琉球生
犹有至者中都之置国学也自洪武八年至二十六年
乃革以其师生并入京师永乐元年始设北京国子监
十八年迁都乃以京师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而太学
生有南北监之分矣太祖应武臣子弟但习武事鲜知
问学命大都督府选入国学其在凤阳者即肄业于中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298-0102c.png
都命韩国公李善长等考定教官生员高下分列班次
曹国公李文忠领监事以绳核之嗣后勋臣子弟多入
监读书嘉靖元年令公侯伯未经任事年三十以下者
送监读书寻令已任者亦送监而年少勋戚争以入学
为荣矣六堂诸生有积分之法司业二员分为左右各
提调三堂凡通四书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一年
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修道诚心又一年半经史兼通
文理俱优者乃升率性升至率性乃积分其法孟月试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298-0102d.png
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
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
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
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如有才学超异者奏请上裁
洪武二十六年尽擢监生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为行
省布政按察两使及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官其一旦
而重用之至于如此其为四方大吏者盖无算也李扩
等自文华武英擢御史扩寻改给事中兼齐相府录事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298-0103a.png
盖台諌之选亦出于太学其常调者乃为府州县六品
以下官初以北方丧乱之馀人鲜知学遣国子生林伯
云等三百六十六人分教各郡后乃推及他省择其壮
岁能文者为教谕等官太祖虽间行科举而监生与荐
举人才参用者居多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
一再传之后进士日益重荐举遂废而举贡日益轻虽
积分历事不改初法南北祭酒陈敬宗李时勉等加意
振饬已渐不如其始众情所趋向专在甲科宦途升沈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298-0103b.png
定于谒选之日监生不获上第即奋自镞砺不能有成
积重之势然也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
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
益轻于是同处太学而举贡得为府佐贰及州县正官
官恩生得选部院府卫司寺小京职尚为正途而援例
监生仅得选州县佐贰及府首领官其授京职者乃光
禄寺上林苑之属其愿就远方者则以云贵广西及各
边省军卫有司首领及卫学王府教授之缺用而终身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298-0103c.png
为异途矣举人入监始于永乐中会试下第辄令翰林
院录其优者俾入学以俟后科给以教谕之俸是时会
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宣德
八年尝命礼部尚书胡濙与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选副
榜举人龙文等二十四人送监进学翰林院三月一考
其文与庶吉士同颇示优异后不复另试则取副榜年
二十五以上者授教职年未及者或依亲或入监读书
既而不拘年齿依亲入监者皆听依亲者回籍读书依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298-0103d.png
亲肄业也又有丁忧成婚省亲送幼子皆仿依亲例限
年复班正统中天下教官多缺而举人厌其卑泠多不
愿就十三年御史万节请敕礼部多取副榜以就教职
部臣以举人愿依亲入监者十之七愿就教职者仅十
之三但宜各随所欲却其请不行至成化十三年御史
胡璘言天下教官率多岁贡言行文章不足为人师范
请多取举人选用而罢贡生勿选部议岁贡如其旧而
举人教官仍许会试自后就教者亦渐多矣嘉靖中南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298-0104a.png
北国学皆空虚议尽发下第举人入监且立限期以趣
之然举人不愿入监者卒不可力强于是生员岁贡之
外不得不频举选贡以充国学矣贡生入监初由生员
选择既命各学岁贡一人故谓之岁贡其例亦屡更洪
武二十一年定府州县学以一二三年为差二十五年
定府学岁二人州学二岁三人县学岁一人永乐八年
定州县户不及五里者州岁一人县间岁一人十九年
令岁贡照洪武二十一年例宣德七年复照洪武二十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298-0104b.png
五年例正统六年更定府学岁一人州学三岁二人县
学间岁一人弘治嘉靖间仍定府学岁二人州学二岁
三人县学岁一人遂为永制后孔颜孟三氏及京学卫
学都司土官川云贵诸远省其按年充贡之法亦间有
增减云岁贡之始必考学行端庄文理优长者以充之
其后但取食廪年深者弘治中南京祭酒章懋言洪永
间国子生以数千计今在监科贡共止六百馀人岁贡
挨次而升衰迟不振者十常八九举人坐监又每多时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298-0104c.png
差拨不敷教养罕效近年有增贡之举而所拔亦挨次
之人资格所拘英才多滞乞于常贡外令提学行选贡
之法不分廪膳增广生员通行考选务求学行兼优年
富力强累试优等者乃以充贡通计天下之广约取五
六百人以后三五年一行则人才可渐及往年矣乃下
部议行之此选贡所由始也选贡多英才入监课试辄
居上等拨历诸司亦有干局岁贡颓老其势日绌则惟
愿就教而不愿入监嘉靖二十七年祭酒程文德请将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298-0104d.png
廷试岁贡惟留即选者于部而其馀尽使入监报可岁
贡诸生各疏言家贫亲老不愿入监礼部复请从其所
愿而尽使举人入监又从之举人入监不能如期南京
祭酒潘晟至请设重罚以趣其必赴于是举人选贡岁
贡三者迭为盛衰而国学之盈虚亦靡有定也万历中
工科郭如心言选贡非祖制其始欲补岁贡之乏其后
遂妨岁贡之途请停其选神宗以为然至崇祯时又尝
行之恩贡者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诏书以当贡者充之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298-0105a.png
而其次即为岁贡纳贡视例监稍优其实相仿也荫子
入监明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
一子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在京三品以上方得请
荫谓之官生出自特恩者不限官品谓之恩生或即与
职事或送监读书官生必三品京官成化三年从助教
李伸言也时给事中李森不可帝谕责其刻薄第令非
历任年久政绩显著者毋得滥叙而已既得荫叙由提
学官考送部试如贡生例送入监中时内阁吕原子㦂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298-0105b.png
由荫监补中书舍人七年辛卯乞应顺天乡试部请从
之给事中芮畿不可帝允㦂所请不为例然其后以荫
授舍人者俱得应举矣嘉隆以后宰相之子有初授即
为尚宝司丞径转本司少卿由光禄太常以跻九列者
又有以军功荫锦衣者往往不由太学其他并入监恩
生之始建文元年录吴云子黼为国子生以云死节云
南也正德十六年定例凡文武官死于忠諌者一子入
监其后守土官死节亦皆得荫子矣又弘治十八年定
卷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298-0105c.png
例东宫侍从官讲读年久辅导有功者殁后子孙乞恩
礼部奏请上裁正德元年复定其祖父年劳已及三年
者一子即授试中书舍人习字未及三年者一子送监
读书八年复定东宫侍班官三年者一子入监又万历
十二年定例三品日讲官虽未考满一子入监例监始
于景泰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
书限千人止行四年而罢成化二年南京大饥守臣建
议欲令官员军民子孙纳粟送监礼部尚书姚夔言太
卷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298-0105d.png
学乃育才之地近者直省起送四十岁生员及纳草纳
马者动以万计不胜其滥且使天下以货为贤士风日
陋帝以为然为却守臣之议然其后或遇岁荒或因边
警或大兴工作率援往例行之讫不能止此举贡荫例
诸色监生前后始末之大凡也监生历事始于洪武五
年建文时定考覈法上中下三等上等选用中下等仍
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
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永乐五年选监生三十八人隶
卷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298-0106a.png
翰林院习四夷译书九年辛卯钟英等五人成进士俱
改庶吉士壬辰乙未以后译书中会试者甚多皆改庶
吉士以为常历事生成名其蒙恩遇如此仁宗初政中
军都督府奏监生七人吏事勤慎请注选授官帝不许
仍令入学由科举以进他历事者多不愿还监于是通
政司引奏六科办事监生二十人满日例应还监仍愿
就科办事帝复召二十人者谕令进学盖是时六科给
事中多缺诸生觊得之帝察知其意故不授官也宣宗
卷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298-0106b.png
以教官多缺选用监生三百八十人而程富等以都御
史顾佐之荐使于各道历政三月选择任之所谓试御
史也监生拨历初以入监年月为先后丁忧省祭有在
家延留七八年者比至入监即得取拨陈敬宗李时勉
先后题请一以坐监年月为浅深其后又以存省京储
依亲就学在家年月亦作坐堂之数其患病及他事故
始以虚旷论诸生互争年月资次各授科条成化五年
祭酒陈鉴以两词具闻乞敕礼部酌中定制为礼科所
卷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298-0106c.png
驳鉴复奏互争之乃下部覆议请一一精覈仍计地理
远近水程日月以为准然文移往来纷错繁揉上下伸
缩弊端甚多卒不能画一也初令监生由广业升率性
始得积分出身天顺以前在监十馀年然后拨历诸司
历事三月仍留一年送吏部铨选其兵部清黄及随御
史出巡者则以三年为率其后以监生积滞者多频减
拨历岁月以疏通之每岁㨂选优者辄与拨历有未及
一年者弘治八年监生在监者少而吏部听选至万馀
卷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298-0106d.png
人有十馀年不得官者祭酒林瀚以坐班人少不敷拨
历请开科贡礼部尚书倪岳覆奏科举已有定额不可
再增惟请增岁贡人数而定诸司历事必须日月满后
方与更替使诸生坐监稍久选人亦无壅滞及至嘉靖
十年监生在监者不及四百人诸司历事岁额以千计
礼部尚书李时引岳前议言岳权宜二法一增岁额以
足坐班生徒一议差历以久坐班岁月于是府州县学
以一岁二贡二岁三贡一岁一贡为差行之四岁而止
卷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298-0107a.png
其诸司历事三月考勤之后仍历一年其馀写本一年
清黄写诰清军清匠三年以至出巡等项俱如旧例日
月今国学缺人视弘治间更甚请将前件事例参酌举
行并从之独不增贡额未几复以祭酒许诰提学御史
胡时善之请诏增贡额如岳时前议隆万以后学校积
弛一切循故事而已崇祯二年从司业倪嘉善言复行
积分法八年从祭酒倪元璐言以贡选为正流援纳为
闰流贡选不限拨期以积分岁满为率援纳则依原定
卷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298-0107b.png
拨历为率而历事不分正杂惟以考定等第为历期多
寡诸司教之政事勿与猥杂差遣满日校其勤惰开报
吏部不率者回监教习时监规颓废已久不能振作也
凡监生历事吏部四十一名户部五十三名礼部十三
名大理寺二十八名通政司五名行人司四名五军都
督府五十名谓之正历三月上选满日增减不定又有
诸司写本户部十名礼部十八名兵部二十名刑部十
四名工部八名都察院十四名大理寺通政司俱四名
卷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298-0107c.png
随御史出巡四十二名谓之杂历一年满日上选又有
诸色办事清黄一百名写诰四十名续黄五十名清军
四十名天财库十名初以三年谓之长差后改一年上
选承运库十五名司礼监十六名尚宝司六名六科四
十名初作短差后亦定一年上选又有随御史刷卷一
百七十八名工部清匠六十名俱事完日上选又有礼
部写民情条例七十二名光禄寺刷卷四名修斋八名
参表二十名报讣二十名赍俸十二名锦衣卫四名兵
卷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298-0107d.png
部查马册三十名工部大木厂二十名后府磨算十名
御马监四名天财库四名正阳门四名崇文宣武朝阳
东直俱三名阜城西直安定德胜俱二名以半年满日
回监

  郡县之学与太学相维创立自唐始宋置诸路州学官
元颇因之其法皆未具迄明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
学教官四千二百馀员弟子无算教养之法备矣洪武
二年太祖初建国学谕中书省臣曰学校之教至元其
卷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298-0108a.png
弊极矣上下之间波颓风靡学校虽设名存实亡兵变
以来人习战争惟知干戈莫识俎豆朕惟治国以教化
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
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
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于是大建学校府设教授州
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俱设训导府四州三县二生员
之数府学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师生月廪食米人六
斗有司给以鱼肉学官月俸有差生员专治一经以礼
卷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298-0108b.png
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十五
年颁学规于国子监又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
碑置明伦堂之左其不遵者以违制论盖无地而不设
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
邑荒徼山陬海涯此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
也生员虽定数于国初未几即命增广不拘额数宣德
中定增广之额在京府学六十人在外府学四十人州
县以次减十成化中定卫学之例四卫以上军生八十
卷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298-0108c.png
人三卫以上军生六十人二卫一卫军生四十人有司
儒学军生二十人土官子弟许入附近儒学无定额增
广既多于是初设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增广者谓之
增广生员及其既久人才愈多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
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凡初入学者止谓之附学而廪
膳增广以岁科两试等第高者补充之非廪生久次者
不得充岁贡也士子未入学者通谓之童生当大比之
年间取一二异敏三场并通者俾与诸生一体入场谓
卷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298-0108d.png
之充场儒士中式即为举人不中式仍候提学官岁试
合格乃准入学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
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
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
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继取一二等为科举生员俾应乡试谓之科考其充补
廪增给赏悉如岁试其等第仍分为六而大抵多置三
等三等不得应乡试挞黜者仅百一亦可绝无也生儒
卷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298-0109a.png
应试每举人一名以科举三十名为率举人屡广额科
举之数亦日增及求举者益众又往往于定额之外加
取以收士心凡督学者类然嘉靖十年尝下沙汰生员
之令御史杨宜争之而止万历时张居正当国遂核减
天下生员督学官奉行太过童生入学有一州县仅录
一人者其科举减杀可推而知也生员入学初由巡按
御史布按两司及府州县官正统元年始特置提学官
专使提督学政南北直隶俱御史各省参用副使佥事
卷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298-0109b.png
景泰元年罢提学官天顺六年复设各赐敕谕十六条
俾奉行之直省既设提学有所辖太广及地最僻远岁
巡行不能及者乃酌其宜口外及各都司卫所土官以
属分巡道员直隶庐凤淮扬滁徐和以属江北巡按湖
广衡永郴以属湖南道辰靖以属辰沅道广东琼州以
属海南道甘肃卫所以属巡按御史亦皆专敕行事万
历四十一年南直隶分上下江湖广分南北始各增提
学一员提学之职专督学校不理刑名所受词讼重者
卷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298-0109c.png
送按察司轻者发有司直隶则转送巡按御史督抚巡
按及布按二司亦不许侵提学职事也明初优礼师儒
教官擢给事御史诸生岁贡者易得美官然钳束亦甚
谨太祖时教官考满兼覈其岁贡生员之数后以岁贡
为学校常例二十六年定学官考课法专以科举为殿
最九年任满核其中式举人府九人州六人县三人者
为最其教官又考通经即与升迁举人少者为平等即
考通经亦不迁举人至少及全无者为殿又考不通经
卷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298-0109d.png
则黜降其待教官之严如此生员入学十年学无所成
者及有大过者俱送部充吏追夺廪粮至正统十四年
申明其制而稍更之受赃奸盗冒籍宿娼居丧娶妻妾
所犯事理重者直隶发充国子监膳夫各省发充附近
儒学膳夫斋夫满日为民俱追廪米犯轻充吏者不追
廪米其待诸生之严又如此然其后教官之黜降生员
之充发皆废格不行即卧碑亦具文矣诸生上者中式
次者廪生年久充贡或选拔为贡生其累试不第年踰
卷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298-0110a.png
五十愿告退閒者给与冠带仍复其身其后有纳粟马
捐监之例则诸生又有援例而出学者矣提学官岁试
校文之外令教官举诸生行优劣者一二人赏黜之以
为劝惩此其大较也诸生应试之文通谓之举业四书
义一道二百字以上经义一道三百字以上取书旨明
晰而已不尚华采也其后标新领异益漓厥初万历十
五年礼部言唐文初尚靡丽而士趋浮薄宋文初尚钩
棘而人习险谲国初举业有用六经语者其后引左传
卷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298-0110b.png
国语矣又引史记汉书矣史记穷而用六子六子穷而
用百家甚至佛经道藏摘而用之流弊安穷弘治正德
嘉靖初年中式文字纯正典雅宜选其尤者刋布学宫
俾知趋向因取中式文字一百十馀篇奏请刋布以为
准则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以士子所好为趋
不遵上指也启祯之间文体益变以出入经史百氏为
高而恣轶者亦多矣虽数申诡异险僻之禁势重难返
卒不能从论者以明举业文字比唐人之诗国初比初
卷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298-0110c.png
唐成弘正嘉比盛唐隆万比中唐启祯比晚唐云自儒
学外又有宗学社学武学宗学之设世子长子众子将
军中尉年未弱冠者俱与焉其师于王府长史纪善伴
读教授等官择学行优长者除授万历中定宗室子十
岁以上俱入宗学若宗子众多分置数师或于宗室中
推举一人为宗正领其事令学生诵习皇明祖训孝顺
事实为善阴骘诸书而四书五经通鉴性理亦相兼诵
读寻复增宗副二人子弟入学者每岁就提学官考试
卷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298-0110d.png
衣冠一如生员已复令一体乡试许复得中式其宗学
寖多颇有致身两榜起家翰林者社学自洪武八年延
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正统时
许补儒学生员弘治十七年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选
择明师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送入读书讲习冠婚丧
祭之礼然其法久废寖不举行武学之设自洪武时置
大宁等卫儒学教武官子弟正统中成国公朱勇奏选
骁勇都指挥等官五十一员熟娴骑射幼官一百员始
卷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298-0111a.png
命两京建武学以训诲之寻命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
十岁以上者提学官选送武学读书无武学者送卫学
或附近儒学成化中敕所司岁终考试入学武生十年
以上学无可取者追廪还官送营操练弘治中从兵部
尚书马文升言刋五经七书分散两京武学及应袭舍
人嘉靖中移京城东武学于皇城西隅废寺俾大小民
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重臣教习万
历中兵部言武库司专设主事一员营理武学近者裁
卷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298-0111b.png
去请复专设教官升堂都指挥执弟子礼请遵会典例
立为程式诏皆如议崇祯十年令天下府州县学皆设
武学生员提学官一体考取已又申会典事例簿记功
能有不次擢用黜退送操奖罚激厉之法时事方棘无
所益也


  明史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