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孝经问 孝经问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a 页 WYG0182-028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孝经问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张燧(山阴人系张南士先生/之子康熙庚辰进士)问孝经孔子之书班氏
 汉书志云孔子为曾子传孝道也但不知果夫子所
 授曾子所述且出于何时宋人极疑其为伪故朱元
 晦删改之至元吴澄又删改之得毋非圣经乎
孝经本孔子之书观孝经钩命决曰孔子云欲观我褒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b 页 WYG0182-0282d.png
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此虽纬书然
当时曾檃括其语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何休取其
语以注春秋唐玄宗亦取其语以入孝经序此定无可
疑者故汉魏六朝祖述此经者约有百家其间张禹孔
光郑玄王肃韦昭谢万徐整袁宏荀昶殷仲文何承天
辈亦皆有名字人岂无一人觉其伪如宋人者若宋人
学问专以非圣毁经为能事即夫子手著春秋易大传
亦尚有訾謷之不已者何况孝经故凡斥尚书摈国风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a 页 WYG0182-0283a.png
改大学删孝经全无顾忌此固不足据也但旧谓孝经
夫子所作以授曾子又谓夫子口授曾子俱无此事此
仍是春秋战国间七十子之徒所作稍后于论语而与
大学中庸孔子閒居仲尼燕居坊记表记诸篇同时如
出一手故每说一章必有引经数语以为證此篇定例
也然而有今文又有古文且曰今文真而古文伪何也
据汉艺文志孝经古孔氏一篇此古文也孔安国所传
者也孝经一篇即今文也长孙氏江翁翼奉后苍所受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b 页 WYG0182-0283b.png
者也但不叙今文所出之故惟古文则云武帝末鲁共
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皆古字也
故曰古文及隋书经籍志始云孝经河间人颜芝所藏
汉初芝子贞出之又有古文孝经与古文尚书同出孔
安国为传刘向以颜本比古文除其烦惑而安国之本
亡于梁至隋秘书监王邵访得孔传河间刘炫因叙其
得丧讲于人间渐闻朝廷儒者皆云炫自作之非孔旧
本其来历不过如此予谓古今文原无二本古文尚书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3a 页 WYG0182-0283c.png
其与今文异者以增多五十八篇为今文所无有故异
耳若两家俱有则二十八篇并无一字有差殊也孝经
亦然其异者祇古文增多一章二十四字今文无有其
他则经文并同虽古文分为二十二章今文分为十八
章犹之古文尚书分盘庚为三篇而今文只作一篇古
文多閒字坐字参字子曰字今文多诸也字犹之古文
尚书召诰脱几字今文尚书酒诰多几字古文女辟弟
岂谨弗诸字今文作汝避悌恺慎不诸字犹之古文尚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3b 页 WYG0182-0283d.png
书嵎夷昧谷今文尚书作嵎铁柳谷则意艺文志所云
经文皆同惟孔氏壁中古文为异者非经文有异而古
字异也刘向所谓古文字也又云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者正指
古文之字与读也字异句读亦异也若桓谭新论云古
孝经千八百七十二字今异者四百馀字则吴澄删孝
经亦云古本一千八百零七字与谭所记不甚远其少
有赢缩或彼此差讹俱未可定至如异者四百馀字则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4a 页 WYG0182-0284a.png
断是古字若经文祇千馀字而异者四百馀则别一孝
经非古今文矣
至谓古文为刘炫伪作则大不然据隋书刘炫刘焯在
隋时最有名字炫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口诵目数五官
并用所著经书最为浩博岂有删数也字增子曰字以
为伪者且删数也字增子曰字有何得丧何足讲论而
云因叙其得丧讲于人间据隋经籍志秘书监王邵访
得孔传而河间刘炫为之叙讲得毋炫所叙讲者孔安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4b 页 WYG0182-0284b.png
国之注非经文乎炫本传云内史送炫吏部炫自为状
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
服杜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则其所讲
授者明云是尚书孝经之注供状具在也且炫讲孝经
虽孔郑并讲而翻不遵孔而遵郑讲今文而不讲古文
何以知之孝治章云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
子乎古文作不敢侮于臣妾乃正义引刘炫云失谓不
得其意又云臣妾营事产业宜须得其心力故云不敢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5a 页 WYG0182-0284c.png
失也则炫所讲者今文矣故予谓疑炫作伪必当时忌
炫之言与古今文门户所藉口并非实录而明儒无学
不知删数也字增子曰字于经文何害而痛诟刘炫有
如不共且有增改隋书伪造注疏以诛炫者保无人之
不翻隋书注疏一阅之乎且欲攻人之伪而先自处于
伪可乎且堂堂经文删改移易至于十七通不之责而
责此之乎者也数助词之同异也乎
 吴澄谓古孝经二十二章魏晋以后不存刘炫以今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5b 页 WYG0182-0284d.png
 文孝经分析庶人敢问章为三又增一章以足二十
 二章之数则似古文之伪以分章见者若明初王袆
 且曰孝经古无章次至汉始定次为十八章唐名其
 篇近复有定为经传者则似古今文皆不宜分章矣
 且经传之说创自朱熹不知是否
朱熹吴澄皆删改孝经而又各不同熹本古文以司马
光为史馆检讨时曾进古文孝经故也澄本今文以疑
古为伪故也但其疑古为伪处亦多未是如此疑分章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6a 页 WYG0182-0285a.png
亦知二十二章是古文旧分而但以分庶人敢问章为
可疑殊不知西汉相传早自如此颜师古注汉志云二
十二章者刘向以为庶人章分为二曾子敢问章分为
三又多一章凡二十二章则自班固作志刘向校经以
前其所分之章与今并同并非隋代刘炫妄分此以足
其数也
若王文忠云古文无章次则又不然前见王草堂孝经
汇刻引明孙本说亦云孝经起于仲尼居迄于孝子之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6b 页 WYG0182-0285b.png
事亲终矣统为一篇并无章次亦不分经传其云不分
经传良是若章次则凡书有之所云章句属读是也故
古本大学旧虽一篇然有分大学之道至止于信为一
章者有分至天下平为一章者而注疏则分章甚夥但
其多寡异同总无关轻重不足较辨耳若谓孝经止一
篇则但见艺文志孝经古孔氏一篇孝经一篇而误者
彼所云一篇谓一卷也古孔氏一篇下注云二十二章
孝经一篇下注云十八章此班氏自注者故注疏序云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7a 页 WYG0182-0285c.png
夫子说孝经一十八章正义云初除挟书律有河间人
颜贞出其父芝所藏凡一十八章以相传授又云鲁恭
王坏孔子宅得古文二十二章孔安国作传至刘向校
经籍比量二本除其烦惑以十八章为定而不列名其
云十八章为定者谓二十八章似太烦惑故定以十八
而不用二十二非谓刘向始分作十八也其云不列名
者以唐玄宗集诸儒之议始于每章上列以名如开宗
明义章第一类而当时未尝列也(唐玄宗本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7b 页 WYG0182-0285d.png
(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纪孝行章第十五)
(刑章第十一广要道章第十二广至德章第十三广扬/名章第十四谏争章第十五感应章第十六事君章第)
(十七丧亲/章第十八)盖旧本章上并无章名惟孝经援神契自天
子至庶人五章上加以天子庶人之名(第二天子章第/三诸侯章第四)
(卿大夫章第五士章/第六庶人章凡五章)而馀俱无有皇侃注孝经即以此
五名加于章首而郑氏注本后人亦遂有加此名者故
唐宗下议使儒官连状题其章名而采而用之今所称
开宗明义章者是也要之此皆不足置重轻者几见无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8a 页 WYG0182-0286a.png
此名而孝经存有此名而孝经即已亡也
独是分之为经传而删削而移易之则万万无是理者
古人无圣经贤传之说道德名经易系名传并是混称
惟郑康成注毛诗有云小雅十六篇大雅十八篇谓之
正经而孔氏正义即云凡书非正经者皆谓之传是以
仲长统有云周礼礼之经礼记礼之传而吕东莱谓楚
辞惟离骚为经而九辨以下皆可称传然亦不过偶然
言之未尝竟取而分之也而朱氏于大学于孝经于仪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8b 页 WYG0182-0286b.png
礼周礼礼记则直取而分之且即分之亦不必遽为删
改郑氏未尝删二雅仲长氏未尝改三礼也而朱氏则
不止分之直取而删之改之移易之(古文二十二章二/千零七字朱氏改)
(作经一章传十四章删存一千五百九十五字今文十/八章一千九百九十九字吴氏改作经一章传十二章)
(删存一千五百八十二字其/两家各颠倒移置不可胜计)注经者当如是乎二雅三
礼非一人之书一时之言或经或传尚可分划大学孝
经则一人之书一时之言也诗礼为时人所作未必果
圣人之所授贤人之所受故称经不为扬称传不为抑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9a 页 WYG0182-0286c.png
而大学则圣人授之孝经则贤人受之者也夫圣人所
授贤人所受则但为区分未尝改易犹为不可而况乎
删之改之移易之且从而诟厉之经七章云先王见教
之可以化民也云云既删之矣且云温公改教为孝乃
得粗通则不改者为精不通矣又云前段文虽非是理
犹可通则后段文既非是且于理为万无可通者矣至
其曰理之悖曰非天下之通训徵色𤼵声处处皆是圣
言至此何止受侮孝经十四章云非圣人者无法大乱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9b 页 WYG0182-0286d.png
之道也不知此言通否盍亦起朱吴二氏问之
 曰圣言何可侮但其所删改与其所诟厉处则原有
 可疑者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
 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此数语与
 左传昭二十五年子太叔论礼之文相同第以礼字
 易孝字且以甚哉礼之大也易孝之大也则似乎全
 袭左传以为文者或者此非夫子之言故删之因有
 微词此不可谓大无理也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0a 页 WYG0182-0287a.png
如所言则何止于此第十二章云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此即左传太史克曰以训则
昏民无则焉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言思可道行思
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
民此即左传北宫文子曰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
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以临其下皆直用左氏文以为
言而不少避者论语亦然克己复礼为仁则直用左传
古也有志克已复礼仁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0b 页 WYG0182-0287b.png
祭则直用晋臼季曰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即
彼哉彼哉用阳虎语不学礼无以立用孟僖子语不特
记者如此即手自为文亦然赞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
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
干事则全袭鲁穆姜曰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
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
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此其文在襄九年夫子未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1a 页 WYG0182-0287c.png
生之前岂有穆姜袭夫子言者然而游夏见之不以为
疑七十子之徒闻之不以为怪汉唐至今并无敢有一
人焉起而删之诟厉之若是者何也则以夫子之言原
与春秋相表里而非有二也春秋有简书有策书夫子
修简书以为春秋之经左丘明修策书以为春秋之传
其二书皆朝夕讲求行著习察师以之为教弟以之为
学不问其为何人语而其言足述往往取之以垂训盖
夫子平居口授原自如此故其自为文与门弟子所为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1b 页 WYG0182-0287d.png
文皆彼此一辙而并无嫌畏避忌于其间人苟有学则
自多见少怪者已则无学而反谓圣经之有未通此在
他人犹不可而况乎注经者也
夫孝天之行也三句明出自左传亦明知以礼字改孝
字然以班固之学何书不读岂不见左传岂不知孝经
之孝字即左传之礼字而其作艺文志偏述孝经此语
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一若千古言孝惟此
数语为必不可移易之金册玉版并非他文可贸乱者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2a 页 WYG0182-0288a.png
则其尊此经为何如而可容睥睨之也
 然亦有可疑者夫孝本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故其
 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是成教者孝之效也而
 曰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则其所云不肃而成不严
 而治者非孝之效而教之效矣故司马光进孝经时
 改作孝字朱氏所云温公改教为孝是也然则删之
 岂过乎
圣人之言矢口成文无边无幅非如近人陋腹可量其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2b 页 WYG0182-0288b.png
短长而齐其参错中庸取人以身取人者修身之效也
既而曰思修身不可以不知人则取人又修身之功矣
故此章初言孝继言教而其言教则又杂出之以德义
敬让礼乐好恶诸名与近人之腹不合亦思中庸初言
人存继言修身而其言修身则又杂出之以仁道义礼
事亲知人诸名向使齐其参错而量其短长则中庸不
可删乎司马光本无学之人观其定濮议全不识礼渎
乱千古今又改此字以启后人改经之渐总是宋人习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3a 页 WYG0182-0288c.png
气无足道者虽其改此字尚有可原以唐宗作序中有
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亦是孝字但彼是行文此是
注经彼非述经语此则直换经字耳往读孝经有谓示
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好恶何指予妄应之曰好者孝恶
者即不孝也既见邢疏而悔之古圣人之言彼此相仍
并无杜撰然皆连类推及不分主客如此德义敬让礼
乐好恶八字皆他经所有左传赵衰荐郤縠云诗书义
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此德义之说也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3b 页 WYG0182-0288d.png
乡饮酒义云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此敬
让不争之说也乐记云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
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此礼乐
民和好恶知禁之说也然而赵衰言诗书礼乐而及礼
及好恶今言孝而必不使其及德义礼乐敬让好恶是
取孩孺学八比之法以律圣经小人之腹也
 但朱氏语录谓论语言孝亲切有味此不曾说得亲
 切但言孝之效如此则似与论语不合故疑之耳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4a 页 WYG0182-0289a.png
论语亲切者孟懿子武伯子游子夏皆就其所问而荅
之故色养敬养祇就孝一节为言此则夫子教之以大
道篇首明云至德要道班固所云举大者言是也且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诸语在开首既已亲切明了即不敢
恶于人不敢慢于人高而不危满而不溢以至开天分
地谨身节用次第而入又何一非亲切行事亦何一是
效推而至于孝治圣治郊祀配天宗祀明堂皆切实责
备并非取验朱氏凡于亲切处皆认是效而于郊祀配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4b 页 WYG0182-0289b.png
天诸文则又疑其踰越僭妄有今将之心是孟子对咸
丘蒙尚告之以大孝尊亲以天下养之义而以吾道一
贯之曾子乃仅仅以服劳奉养必有酒肉之小节呼而
训之岂曾氏之子反不若咸丘蒙哉
 然则朱氏遵古文吴氏遵今文有优劣乎其所删者
 谁是谁非有差等乎且明儒极诟古文谓今文祖述
 约有百家而古文之学祇刘炫一人何谓也
古今文无优劣今之文犹古之文也则遵者无优劣矣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5a 页 WYG0182-0289c.png
古今文俱不宜删删则删是亦非删非亦非也则删者无
差等矣若今文盛行而古文稍减则以今文之出在除
挟书律时而孔壁古文至武帝末天汉之后与尚书论
语并出其时相距约有百年且今文初出即有长孙氏
江翁翼奉后苍为之授受而古文则武帝命孔安国作
传以巫蛊事𤼵匿而不上故诸家皆出而孔传独后然
而至隋唐之间诸家渐息惟孔传郑注两家并行一古
文一今文唐宗序所云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5b 页 WYG0182-0289d.png
之注邢疏序所云刘子玄辨郑注有十谬七惑司马坚
斥孔注多鄙俚不经专以二家为言可验也若谓今文
百家古文祇刘炫一人此出自明归有光诸君所言有
光极辟古文尚书而自处于谬剧不足辨今所言亦非
是诸家无古今之分惟长孙江翁后苍翼奉初为四家
后增以张禹为五家若又称六家则韦昭王肃虞翻刘
邵刘炫陆澄六人合古今为言而刘炫之名已居然厕
乎其间谁谓炫祇古文家乎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6a 页 WYG0182-0290a.png
 但又有谓古文不如今文吴所删胜于朱所删者今
 文篇首祇云仲尼居曾子侍而古文增閒居侍坐二
 字吴澄谓居即坐也与上句义重礼小戴记云仲尼
 燕居子张子夏子游侍孔子閒居子夏侍大戴记云
 孔子閒居曾子侍并无坐字此经与彼所记当为一
 例且许慎说文所引孝经尚书皆自称为古文今说
 文所引并无閒坐二字则此非古文伪乎非澄说之
 较胜于朱氏者乎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6b 页 WYG0182-0290b.png
古今文本无异同其所异者祇此閒坐二字然此则古
文是而今文非者朱吴所删俱不是然此则吴氏尤不
是者古居皆有名如二戴记所称仲尼燕居孔子閒居
类各有处所故刘向别录中载郑目录注云退朝而处
曰燕居退燕避人曰閒居未有祇出居一字以记处所
者字书居者处也但曰处知处在何所耶若侍则有待
立待坐之分侍立曰侍侧曰侍论语颜渊季路侍闵子
侍侧是也侍坐者必曰侍坐论语子路曾晰冉有公西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7a 页 WYG0182-0290c.png
华侍坐是也盖侍立在正席之侧请业必膝于席端请
毕即起故孔子閒居子夏侍此侍立者立则膝席问业
问毕便起起者起立也故曰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
侍坐在正席之前之侧曲礼所谓席间函丈者东西设席
而坐于席间请业则起跪请毕还坐故曰侍坐于先生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起者起跪也而至于避席则不止
起跪而反越席而起立以致敬故哀公问篇初祇称哀
公问于孔子曰此侍立也既而坐则特称孔子侍坐于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7b 页 WYG0182-0290d.png
哀公然后称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此明明者今俨有曾
子辟席有复坐语则非侍立而侍坐矣侍坐可无坐字
乎且澄但知居字可解坐字而不知居是居坐是坐孟
子居邹子思居于卫皆作居处解即燕居閒居皆是处
不是坐曲礼曰居不主奥坐不中席明明以居字坐字
彼此各出而乃曰居坐义重则曲礼尚未读而欲改古
经不可也
若谓许慎说文无閒坐二字则尤可笑者慎于和帝时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8a 页 WYG0182-0291a.png
袭贾逵字学以作说文逵自称受古文尚书而其所受
者实东汉初杜林伪造古文漆书之学并非孔氏壁中
本故说文所引亦自称古文而于五十八篇之文并无
一字予于古文尚书冤词卷已载之详矣至孝经则说
文序亦云慎又学孝经孔氏古文说其书皆建武时给
事中议郎卫宏所授则宏是杜林弟子正漆书本也林
尝谓漆书恐绝何幸有东海卫子宏得传其学是宏所
授本并是漆书与孔壁何与而欲其有閒坐字乎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8b 页 WYG0182-0291b.png
 然明代儒生诟刘炫者多而诟朱吴者少何也
此则有明一代俗学之通弊也明以八比取士专用朱
氏所注书为取士功令立之学官人第知有朱氏而不
知有孔子朱氏曾斥古文尚书为假书而吴澄又张大
之有明俗儒无不攻古文而尊今文不幸而孝经古文
与尚书古文同出孔壁又不幸而刘炫得孝经孔传与
梅赜上尚书孔传又彼此相类因重以攻古文尚书之
馀力并攻孝经其所以诟炫者正助熹澄之诟梅赜诟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9a 页 WYG0182-0291c.png
炫而加功焉者也敢诟熹澄哉然世虽未尝诟之而有
窃讥之者尝见钱塘王草堂作二经汇刻一大学一孝
经也孝经末篇载朱氏集中诸书痛言凡文之必不可
改以为世戒并录于后
朱氏与张南轩论二程遗书有云熹之愚意止是不欲
辄改易前贤文字稍存谦退敬让之心耳若圣贤成书
稍有不惬已意处便率情奋笔恣行涂改恐此气象亦
自不佳盖所改虽尽善犹启末流轻肆自大之弊况未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19b 页 WYG0182-0291d.png
必尽善乎老兄试思前圣入太庙每事问存饩羊谨阙
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深戒不知而作教人多闻阙疑
之心为如何而视今日纷更专辄之意象又为如何
又云大抵古书有未安处随事论著使人知之可矣若
遽改之以没其实则安知其果无未尽之意耶汉儒释
经有欲改易处但云某当作某后世犹或非之况遽改
乎且非特汉儒而已孔子删书血流漂杵之文因而不
改孟子继之亦曰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终不刋去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0a 页 WYG0182-0292a.png
此文以从已意之便也 又云所谓不必改者按其旧
文然后刋正所谓疑当作某一例之外未尝敢妄以意
更定一点画也此其合于先生当日本文无疑今若有
尊敬重正而不敢忽易之心则当一循其旧不容复有
毫发苟且迁就于其间乃为尽善 又云区区非有偏
主必胜之私但欲此集早成完书不误后学耳计老兄
之意岂异于此但恐见理太明故于文理琐细之间不
无阔略之处用心太刚故于一时意见所安必欲主张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0b 页 WYG0182-0292b.png
到底所以纷纷未能率定也 又与南轩论改胡五峰
语录云凡言删改者亦且是私窃讲贯议论以为当如
是耳未可遽涂其本编也 又与张南轩刘共父论二
程遗书云此是二先生集胡文定当时亦只是据别本
改录虽文定亦不能保其无一字之讹也今复得善本
重加补缀乃是文定所乐闻文定复生亦无嫌间不知
二兄何苦尚尔依违也 又云如定性书及明道叙述
上富公与谢帅书中删却数十字及辞官表倒却次序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1a 页 WYG0182-0292c.png
易传序改沿为溯祭文改侄为犹子之类皆非本文必
是文定删改熹看得此数处有无甚害者但亦可惜改
却本文盖本文自不害义理故也今如此删去不过是
减得数十个閒字而坏却一个从容和乐底大体气象
 又云程子尝言人之为学其失在于自主张太过横
渠犹戒以自处太重无复以来天下之善今观二先生
主张此事得无近此圣贤稽众舍己兼听并观之意似
不然也 又云文定既得以一时已见改易二程本文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1b 页 WYG0182-0292d.png
今人乃不得据相传别本改正文定所改之未安处此
何理耶 又云但只是平气虚心便当从之岂可肚里
先横却一个胡文定耶 又与刘共父书云若说文定
决然主张此书以为天下后世必当依此即与王介甫
主张三经字说何异作是说者却是谤文定矣设使微
似有此亦是克未尽底已私所谓贤者之过横渠所谓
其不善者共改之正所望于后学不当守已残而妒道
真使其遗风馀弊波荡于末流也(王草堂曰予按朱氏/所言深痛改窜古书)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2a 页 WYG0182-0293a.png
(之非理语语切中作聪明以乱旧章之病其于二程遗/集不敢以已意更定一点画不容复有毫发迁就于其)
(间五峰语录亦不敢遽涂其本编何其郑重笃信至此/而乃于孝经大学横加删改岂先儒之书不可更改一)
(字而圣贤之书可以连篇笔削乎其所云见理太明用/心太刚者得毋自道乎据其所言则自处太重是亦克)
(未尽底已私所谓贤者之过予之言此谅亦朱氏所乐/闻但愿读是经者不可肚里先横却一个朱氏也熊愚)
(斋云学问之道是是非非毫釐不容差谬朱子之言可/信则不当与之背驰不可信则背之可也诚大公无我)
(之言哉而王恬曰草堂以此为微词谓言不顾行非君/子之道 予则实有隐忧者宋人自矜所学直接尧舜)
(互相标榜原有藐视先圣之意故于本朝先辈高树门/庭不容一人訾议而先圣先贤恣情驳贬圣门诸贤何)
(一不受其削斲而门庭前辈呵护悉力实有抑圣贤以/扬同类之意宜乎俗儒入告请斥十贤于堂下而升周)
孝经问 孝经问 第 22b 页 WYG0182-0293b.png
(程张朱与四贤接席而恬不知怪也嗟乎恐将来/四贤亦不安此席矣每读六经未尝不累息焉)
 
 
 
 
 
 
 孝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