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120-01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七  宋 卫湜 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
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
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
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
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120-0101b.png
 郑氏曰与读如赞者皆与之与憾恨也天地至大无
 不覆载人尚有所恨况于圣人能尽备之乎语犹说
 也所说大事谓先王之道所说小事谓若愚不肖夫
 妇之知行也察犹著也言圣人之德至于天则鸢飞
 戾天至于地则鱼跃于渊是其著明于天地也
 孔氏曰赞者皆与冠礼文天地如冬寒夏暑人犹有
 怨莫能载者天下之人无能胜载之者莫能破者言
 似秋毫不可分破也圣人之德上至于天则鸢飞戾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120-0102a.png
 天是翱翔得所下至于地则鱼跃于渊是游泳得所
 言圣人之德上下明察此大雅旱麓美文王之诗今
 文鸢飞喻恶人远去鱼跃喻善人得所此引断章与
 诗义殊君子行道初始造立端绪起于匹夫匹妇所
 知所行及其至极之时明察于上下天地也
 河南程氏曰费日用处(伊川/) 问圣人亦何有不能
 不知也曰天下之理圣人岂有不尽者盖于事有所
 不遍知不遍能也至纤悉委曲处如农圃百工之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120-0102b.png
 孔子亦岂能知哉(伊川/) 又曰鸢飞鱼跃言其上下
 察也此一段子思吃𦂳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
 之意同活泼泼地会得时活泼泼地会不得只是弄
 精神 又曰鸢飞戾天向上更有天在鱼跃于渊向
 下更有地在(明道/)
 横渠张氏曰君子之道费而隐费日用隐不知也匹
 夫匹妇可以与知与行是人所常用故曰费及其至
 也虽圣人有所不知不能是隐也圣人若夷惠之徒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120-0102c.png
 亦未知君子之道若知君子之道亦不入于偏 又
 曰君子之道达诸天故圣人有所不能夫妇之知淆
 诸物故圣人有所不与 又曰戾天则极高跃渊则
 极深君子之道天地不能覆载 又曰此言物各得
 其所上者安于上下者安于下是上下察尽也
 蓝田吕氏曰此已上论中此已下论庸此章言常道
 之终始费用之广也隐微密也费则常道隐则至道
 唯能进常道乃所以为至道天地之大亦有所不能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120-0102d.png
 故人犹有憾况圣人乎天地之大犹有憾语大者也
 有憾于天地则大于天地矣此所以天下莫能载愚
 不肖之夫妇所常行语小者也愚不肖所常行虽圣
 人亦有不可废此所谓天下莫能破上至乎天地所
 不能下至于愚不肖之所能则至道备矣自夫妇之
 能至察乎天地则常道尽矣一本云庸者常道也费
 用也隐不用也用者显著而易知不用者微密而难
 知易知者易能难知者难能盖易知易能者常道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120-0103a.png
 难知难能者至道也音者瞽矇之所及知味者饔人
 之所及知及其至也虽圣人之知而知音知味不如
 师旷易牙之精故尧舜之知不遍爱物孔子自谓不
 如老农老圃此圣人亦有所不知者也见孺子将入
 井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呼蹴而与之行道之人皆
 所不屑及其至也充不忍人之心充无受尔汝之实
 则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君子之道四孔子自谓
 未能此圣人亦有所不能者也圣人亦有所不知语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120-0103b.png
 小者也知音知味为农为圃虽小道也专心致意亦
 能贯乎至理造于精微周天下之用而不可阙此天
 下所莫能破也圣人亦有所不能语大者也天地之
 大人犹有所憾则道固大于天地矣圣人尽道财成
 辅相以赞天地之化育合乎天地人而无间此天下
 所莫能载也鸢飞于上鱼跃于下上下察之至者也
 愚不肖之夫妇可以与知可以能行则常道尽矣此
 所以谓造端乎夫妇者也孝弟之至通乎神明光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120-0103c.png
 四海无所不通则至道成矣此所谓及其至也察乎
 天地者也
 上蔡谢氏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非是极其上下而
 言盖真个见得如此此正是子思吃𦂳道与人处若
 从此解悟便可入尧舜气象 又曰鸢飞戾天鱼跃
 于渊无些私意上下察以明道体无所不在非指鸢
 鱼而言也若指鸢鱼言则上面更有天下面更有地
 在知勿忘勿助长则知此知此则知夫子与点之意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120-0103d.png
  又曰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犹韩愈所谓鱼川
 泳而乌云飞上下自然各得其所也诗人之意言如
 此气象周王作人似之子思之意言上下察也犹孟
 子所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察见天理不用私意也故
 结上文云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
 今人学诗章句横在肚里怎生得脱洒去
 建安游氏曰道之用赡足万物而万物莫不资焉故
 言费其本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曰隐犹言肆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120-0104a.png
 隐也唯费也则良知良能所自出故夫妇之愚不肖
 可以与知而能行焉唯隐也则非有思者所可知非
 有为者所可能故圣人有所不知不能焉盖圣人者
 德之盛而业之大者也过此以往则神矣无方也不
 可知无体也不可能此七圣皆迷之地也天地之大
 人犹有所憾者则祁寒暑雨之失中故也君子之道
 无往而非中也其大无外而中无不周故天下莫能
 载其小无閒而中无不足故天下莫能破上极于天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120-0104b.png
 下蟠于渊中无不在也故上下察是道也以为高远
 邪则造端乎夫妇以为卑近邪则察乎天地孝经曰
 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盖事父母之心
 虽夫妇之愚不肖亦与有焉及其至也天地明察神
 明彰矣则虽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此此中庸所以为
 至也
 延平杨氏曰道者人之所日用也故费虽曰日用而
 至赜存焉故隐盖自可欲之善至充实辉光之大致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120-0104c.png
 知力行之积也大而化之至于不可知之神则非知
 力所及也德盛仁熟而自至焉耳故及其至也圣人
 有所不知不能焉 又曰祁寒暑雨之变其机自尔
 虽天地之大不能易其节也大道之不可能也如是
 而人虽有憾焉道固自若也故下文申言之 又曰
 大而无外天下其孰能载之小而无伦天下其孰能
 破之道至乎是则天地之大万物之多皆其分内耳
 故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鸢飞鱼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120-0104d.png
 非夫体物而不遗者其孰能察之虽然其端岂远乎
 哉始于夫妇之愚不肖与知能行者而已故又曰君
 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河东侯氏曰前章言唯圣者能之子思恐学者以谓
 中者之道极乎高深不可及而止也故又曰君子之
 道费而隐皆日用之事虽夫妇之愚不肖亦能知之
 亦能行之及其至则虽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焉谓
 其不能者非圣人不能于此力有所不逮也如孔子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120-0105a.png
 问礼于老𥅆访官名于郯子谓异世之礼制官名之
 因革所尚不同不可强知故也又如圣而不可知之
 神大德禄位名寿舜之必得而孔子不得又如博施
 济众修己以安百姓欲尽圣人溥博无穷之心极天
 之所覆极地之所载无不被其泽者虽尧舜之仁亦
 在所病也又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日用之费
 民固由之矣其道中庸则安能人人知之虽使尧舜
 之为君周孔之为臣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立之斯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120-0105b.png
 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化者不越所过者
 尔又安能使穷荒极远未绥未动未过者皆化哉此
 亦圣人之所不能也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
 道不可离之意也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君子之道近自夫妇居室
 之间远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其大无外其
 小无内可谓费矣然其理之所以然则隐而莫之见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120-0105c.png
 也盖可知可能者道中之一事及其至而圣人不知
 不能则举全体而言圣人固有所不能尽也人所憾
 于天地如覆载生成之偏及寒暑灾祥之不得其正
 者鸢鸱类戾至也察著也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
 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然其所以然
 者则非见闻所及所谓隐也 又曰道之用广而其
 体则微密而不可见所谓费而隐也即其近而言之
 男女居室人道之常虽愚不肖亦能知而行之极其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120-0105d.png
 远而言之则天下之大事物之多圣人亦容有不尽
 知尽能者也然非独圣人有所不知不能也天能生
 覆而不能形载地能形载而不能生覆至于气物流
 行则阴阳寒暑吉凶灾祥不能尽得其正者尤多此
 所以虽以天地之大而人犹有憾也夫自夫妇之愚
 不肖所能知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道盖无
 所不在也故君子之语道也其大至于天地圣人所
 不能尽而道无不包则天下莫能载矣其小至于夫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120-0106a.png
 妇之愚不肖所能知能行而道无不体则天下莫能
 破矣道之在天下其用之广如此可谓费矣而其所
 用之体则不离乎此而有非视听之所及者此所以
 谓费而隐也子思之言至此极矣然犹以为不足以
 尽其意也故又引诗以明之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所以言道之体用上下昭著而无所不在也造端乎
 夫妇极其近小而言也察乎天地极其远大而言也
 盖夫妇之际隐微之间尤见道之不可离处知其造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120-0106b.png
 端乎此则其所以戒慎恐惧之实无不至矣易首乾
 坤而重咸恒诗首关雎而戒淫佚书记釐降礼谨大
 昏皆此意也 又曰诸说如程子至矣张子以圣人
 为夷惠之徒既已失之又曰达诸天淆诸物圣人所
 不知所不与则又析其所不知不为而两之皆不可
 晓也已曰诸家以夫妇之能知能行者为道之费圣
 人之所不知不能而天地有憾者为道之隐其于文
 义恊矣若从程子之说则使章内专言费而不及隐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120-0106c.png
 恐其有未安也曰谓不知不能为隐似矣若天地有
 憾鸢飞鱼跃察乎天地而欲亦谓之隐则恐未然且
 隐之为言正以其非言语指陈之可及耳故独举费
 而常默具乎其中若于费外别有隐而可言则已不
 得为隐矣程子之云又何疑邪 曰然则程子所谓
 鸢飞鱼跃子思吃𦂳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
 之意同活泼泼地者何也曰道之流行发见于天地
 之间无所不在在上则鸢之飞而戾于天者此也在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120-0106d.png
 下则鱼之跃而出乎渊者此也其在人则日用之间
 人伦之际夫妇之所知所能而圣人之所不知不能者
 亦此也此其流行发见于上下之间者可谓著矣子
 思于此指而言之唯欲学者于此默而识之则为有
 以洞见道体之妙而无疑而程子以为子思吃𦂳为
 人处者正以示人之意为莫切于此也其曰与必有
 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则又以明道之体
 用流行发见充塞天地亘古及今虽未尝有一毫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120-0107a.png
 空阙一息之间断然其在人而见诸日用之间者则
 初不外乎此心故必此心之存而后有以自觉也必
 有事焉而勿正心活泼泼地亦曰此心之存而全体
 呈露妙用显行无所滞碍云尔非必仰而视乎鸢之
 飞俯而观乎鱼之跃然后可以得之也抑孟子此言
 固为精密然但为学者集义养气而发耳至于程子
 借以为言则又以发明学者洞见道体之妙非但如
 孟子之意而已也盖此一言虽若二事然其实则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120-0107b.png
 有事焉半词之閒已尽其意善用力者苟能于此超
 然默会则道体之妙已跃如矣何待下句而后足于
 言邪圣贤特恐学者用力之过而反为所累故更以
 下句解之欲其虽有所自而不为所累耳非谓必有
 事焉之外又当别说此念以为正心之防也 又曰
 吕氏分此已上论中以下论庸又谓费则常道隐则
 至道恐皆未安谢氏既曰非是极其上下而言矣又
 曰非指鸢鱼而言盖曰子思之引此诗佑借二物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120-0107c.png
 明道体无所不在之实非以是为穷其上下之极而
 形其无所不包之量也又非以故二物专为形其无
 所不在之体而欲学之者必观乎此也此其发明程
 子之意盖有非一时同门之士所得闻者而又别以
 夫子与点之意明之则其为说益以精矣但所谓察
 见天理者恐非本文之训而于程子之意亦未免小
 失之耳游氏之说其不可晓者尤多如以良知良能
 之所自出为道之费则良知良能者不得为道而在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120-0107d.png
 道之外矣又以不可知不可能者为道之隐则所谓
 道者乃无用之长物而人亦无所赖于道矣所引天
 地明察似于彼此文义两皆失之至于所谓七圣皆
 迷之地则庄生邪遁荒唐之语尤非所以论中庸也
 杨氏以大而化之非知力所及为圣人不知不能以
 祁寒暑雨虽天地不能易其节为道之不可能而人
 所以有憾于天地则于文义既有所不通而又曰人
 虽有憾而道固自若则其失愈远矣其曰非体物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120-0108a.png
 不遗者其孰能察之其用体字察字又皆非经文之
 正意也大抵此章若从诸家以圣人所不知不能为
 隐则其为说之弊必至于此而后己尝试循其说而
 体验之若有以使人神识飞扬眩瞀迷惑而无所底
 止子思之意其不出此也必矣唯侯氏不知不能之
 说最为明白但所引圣而不可知者孟子本谓人所
 不能测耳非此文之意也其他又有大不可晓者亦
 不足深论也 又语录曰子思言鸢飞鱼跃与孟子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120-0108b.png
 言勿忘勿助长此两处语意各自别后人因程子此
 两处皆是吃𦂳为人处只管去求他同处遂至牵合
 永嘉周氏曰呜呼中庸之难能也而亦不可以苟为
 也或者曰道易知也吾殚聪明以审之道不过乎仁
 义礼乐而已曰仁义礼乐是道之用非吾所谓道也
 或者曰道易行也吾尽心力而为之道不过乎君臣
 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而已曰君臣父子夫妇兄
 弟朋友之交是道之所寓非吾所谓道也吾之所谓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120-0108c.png
 道者体之一心无不足施之天下为有馀沛然行乎
 仁义礼乐之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閒而不
 乱然而吾不自知焉非特不自知焉则亦无所知焉
 故子思之论至所言君子之道费而隐则曰夫妇之
 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
 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
 能焉愚读中庸至此卷伏而思之盖始而疑中而知
 终而觉然后知子思果知道也果不吾欺也其至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120-0108d.png
 果不可以知也岂不谓大而能化与道一体而不吾
 知也世之论者或以谓道之至圣人实有所不知君
 子则曰百工之事各有其至而圣人盖有所不知者
 是皆过不及之论也夫道之至虽圣人有所不得知
 是果不可以知也道而不可以知然则人安取夫道
 哉是以道为虚名不可为之事而自弃者之论若子
 思论中发其大义至于语圣人又止区区论其百工
 之事抑何浅期子思哉是又不及之论也中庸之书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120-0109a.png
 语道之要学者宜以志虑考之不疑于其间不察其
 奥而唯迹之穷猥与尘编断简俱腐至于老死而不
 能一言悲哉
 严陵方氏曰知之者存乎知故于夫妇曰愚行之者
 存乎才故于夫妇曰不肖以道则虽小犹为有馀以
 形则虽大犹为不足有馀则无不慊不足则有所憾
 所谓天地者亦以形言之而已故曰天地之大也人
 犹有所憾素问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此天地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120-0109b.png
 之形有所不足也书曰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
 寒小民亦惟曰怨咨此人犹有所憾也惟君子为能
 出乎形而入乎道又何憾之有凡有量者皆可载凡
 有质者皆可破君子之道显诸仁则充实光辉至大
 不可圉岂复有量哉此语大所以天下莫能载也藏
 诸用则微妙无迹至精无形岂复有质哉此语小所
 以天下莫能破也然道之为物方其小也未尝不大
 方其大也未尝离小君子体之众人观之乃强为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120-0109c.png
 名尔故每以语称之
 山阴陆氏曰夫道不言而足故凡有言皆费也虽费
 君子有不得已也费故可以与知焉隐故虽圣人有
 所不知圣人无所不觉有所不知鸢飞戾天有见于
 上鱼跃于渊有见于下
 温陵陈氏曰此一章最切吾体中庸之道只在日用
 之间而不可他求虽在日用之间而有至微至妙之
 理焉及其至也一语指道之极处言也极处即中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120-0109d.png
 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若过与不及便非中矣今
 俗学以圣人有所不知有所不能驱驾太高谓人皆
 不可企及遂分圣贤为等级初不知圣人岂有绝人
 为道之路至者无欠无馀也圣人盖知之以不知能
 之以不能也学者功用在于察之一字孟轲云习矣
 而不察习尧舜文王之道苟不致察则为杨为墨矣
 盖有似是而非如章子之孝仲子之廉尾生之信固
 当致察察之者视之详也舜能致其察故能执其中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120-0110a.png
 颜子能致其察至于问仁则有请事斯语而曾子尤
 致其察者故能三省其身子张亦能致其察故有书
 绅之语鸢鱼之飞跃圣人何以见之上下致其察故
 也吾之道亦犹鸢鱼之飞跃皆在目前初不离性分
 之内由是心以推之则鸢飞鱼跃之理可以至乎道
 亦在乎察之而已
 莆阳郑氏曰无一事一物而遗乎此理者岂不费乎
 举天下行之而鲜有知其道岂不隐乎唯费而隐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120-0110b.png
 为君子之道若乃弃人伦幻形色空谈废事而卒无
 归隐则隐矣而非费也道与事离而为二则偏矣岂
 所谓中庸之学天地之大人犹憾焉者以祁寒暑雨
 之偏也至君子之道无所往而不适中如日月之明
 容光必照岂有大小之间大莫能载者言生天生地
 此道也道又大于天地所以大莫能载小莫能破者
 至纤至悉亦此道也愚夫愚妇之所能虽圣人亦不
 外是所以莫能破此理所该安有限量飞潜所至无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120-0110c.png
 不遍满故曰上下察君子之道其上达乃至于此及
 其用也不出乎人伦世故故曰造端乎夫妇
 莆阳林氏曰圣人岂直不知不能哉知到不知处能
 到不能处此圣人所以为圣人也六合之外圣人存
 而不论是不知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此
 不能也若夫胸中更有知有能则其知道浅矣故圣
 人以不知不能为到处
 兼山郭氏曰道者无不在也夫妇之能知能行亦道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120-0110d.png
 也圣人之不能知不能行亦道也然则圣人何为而
 不知乎今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自其积之始虽愚
 夫愚妇之所能为及其至也草木禽兽蛟龙鱼鳖之
 所生烝而为云气降而为雨露其神化妙用变通百
 出虽圣人亦所不能知理亦然也
 长乐陈氏曰中庸犹五谷愈食愈有味若其他虽珍
 异一食而喜再食而厌惟五榖日日食之虽没齿无
 厌也君子之道其所谓费者其日食之谓乎所谓隐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120-0111a.png
 者其没齿无厌之谓乎
 江陵项氏曰费犹博也隐犹约也道虽甚博为之甚
 约此章先言道之费自夫妇之愚至人犹有所憾言
 道之所该形气不足以尽之故圣人之圣有不能兼
 于愚夫愚妇之事天地之大有不能免于小人之憾
 皆形气之限也故君子语道之大处则丽于形气者
 虽毫末犹为大也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
 也凡形气之所至无非道者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120-0111b.png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此言君子之道非言君子也近
 起于愚夫愚妇远极于天地之间道无不该夫妇天
 地以喻大小之极非论其精粗浅深此章专言其费
 下章始言其隐
 范阳张氏曰君子之道即中庸也中庸不离喜怒哀
 乐已发未发之间此日用所不免岂非费乎费当为
 费用之费虽夫妇之愚不肖岂有无喜怒哀乐者此
 所谓可以与知可以能行者然由戒谨不睹恐惧不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120-0111c.png
 闻以养喜怒哀乐使为中为和以位天地育万物虽
 圣人犹皇皇汲汲自谓有所不知有所不能焉岂非
 隐乎盖自以为知自以为能则止矣止非中庸也唯
 若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则戒谨恐惧其敢一日而已
 乎此理微矣力行者能识之 又曰天地虽大不免
 有日月薄蚀彗孛飞流山川震动草木倒植寒暑失
 中雨旸差序水旱相继札瘥流行此人所以不免有
 憾然则财成其道辅相其宜弥纶范围真有待于中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120-0111d.png
 庸耳 又曰君子之道所以大莫能载小莫能破以
 其戒谨不睹恐惧不闻察于微茫之功也戒谨恐惧
 则于未形之先未萌之始已致其察察之之至至于
 鸢飞鱼跃而察乃在焉居人伦之先者夫妇是也欲
 识不睹不闻之实当于夫妇而察之夫妇之道正则
 天地之道皆正矣察之何如非心一形邪意一作无
 不见其所自起知其所由来戒谨恐惧而不敢肆焉
 察之既熟岂待夫妇间凡象生于见形起于微上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120-0112a.png
 下蟠察无不在所以如鸢之飞于天如鱼之跃于渊
 察乃随飞跃而见焉而况日月星辰之运动山川草
 木之流峙乎大含元气而天下莫能载小入无间而
 天下莫能破察之之功如此君子于谨独之学其可
 忽邪
 四明沈氏曰人犹有所憾憾只是有不足天地之意
 人憾天地之大固知有大于天地者然人能憾天地
 之大以为小者亦非常人必其见卓然出于天地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120-0112b.png
 围之外者然后能憾之也天地之大犹有憾圣人不
 知不能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此君子语道之大处造
 端乎夫妇与知与能德輶如毛此语道之小处六合
 虽大未离其内一天之下何能容之所以莫能载也
 秋毫虽小待之成体百姓日用何能间之所以莫能
 破也
 高要谭氏曰夫天地犹有憾圣人犹有所不能此则
 语之大也语之大则高深而难穷故曰天下莫能载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120-0112c.png
 道造端乎夫妇而愚与不肖皆可与知此则语之小
 也语之小则切当而可验故曰天下莫能破夫推道
 之始终自夫妇之微而极于天地之大学者当于此
 取则以极其性分之所至可也若更欲穷高极深则
 荡然无下工用力处故夫子复引诗以譬之曰鸢飞
 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察字犹要玩绎夫天
 之高不可得而穷鸢飞所戾之处则人之所见极矣
 地之深不可得而测鱼跃而出之处则人之所见极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120-0112d.png
 矣圣人示人以中庸常行之道极其所至以此为准
 天地之间有鸢之飞有鱼之跃自得其得自乐其乐
 各极性分所至有不能自已者人能默识此理便可
 涵泳一己之性优游愉怡其乐无穷孟子所谓乐则
 生生则乌可已乌可已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也盖学道者贵乎识此道生动之意若不识此道生
 动之意则郁结滞碍其居也如被桎梏其行也如触
 墙壁乌能久而不已乎学者欲见飞跃端的要当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120-0113a.png
 自已胸次与天地相准涵养此心一息不忘久久便
 自见矣
 永康陈氏曰惟费故隐横渠曰聚则明散则隐道以
 知为始以不知为至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道以
 能行为始以不能为至易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天
 地之大也犹有所憾易曰天地设位圣人成能语大
 道之全体语小道之致用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鼓万
 物而无乎不在者天理也故君子无所不至其察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120-0113b.png
 夫妇可以与知可以能行之地也天地有所不知有
 所不能之地也造端于可以与知可以能行之地此
 精义入神利用安身之事也致察于有所不知有所
 不能之地此过此以往穷神知化之事也要之可以
 与知便是有所不知之端可以能行便是有所不能
 之端君子之学动有依据不如异端之修然直指泛
 然无著也
 严陵喻氏曰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天地气形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120-0113c.png
 此道非气形所能囿天地在此道中特物之最巨者
 耳故有憾于天地者以其虽大而实囿于气形非若
 此道之无方无体非气形之所能囿也非气形之所
 能囿非天下之至大者与无气形之可见非天下之
 至小者与语大而至于此非推而广之也其大无外
 孰能载之语小而至于此非敛而藏之也其小无内
 孰能破之
 宣城奚氏曰天下事可以加思者皆可知也可以致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120-0113d.png
 力者皆可能也至理所在无言可传无象可则明目
 而视不可得而见倾耳而听不可得而闻是岂可以
 加思致力也哉不可加思则无所容吾知也不可致
 力则无所容吾能也易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经曰
 中庸不可能凡可知可能者理之粗者也吾夫子性
 天道之不可闻一贯之理非由学识知与能何庸施
 焉如回之卓尔参之一唯点之咏归自有不容言之
 妙诚非可以区区之精神强揉而力取也蔡氏曰此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120-0114a.png
 总言达道也男女居室人伦之始故首以夫妇言之
 与知者智之端能行者仁之端及其至者勇之义道
 非德不凝故以智仁勇起之圣人不知不能盖道德
 之至四时自行百物自生矣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
 道之流行上下昭著无物不在即下之所谓体物不
 遗者同时同义但一主乎体一主乎用耳又曰费而
 隐犹柔而立也三字只是形容一道字自夫妇之愚
 不肖与知与能至圣人有所不知不能皆隐而隐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120-0114b.png
  又曰人莫不有是性故虽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
 知能行及其至也则尽性至命矣至命故虽圣人有
 所不知不能 又曰及其至也即所谓形著动变之
 积而至于至诚之化也 又曰圣人有所不能不知
 即生物不测之义易曰过此以往未之或知正与此
 义同 又曰语大天下莫能载者言道之费也语小
 天下莫能破者言道之隐也盖将自其费者而言之
 则其用广天下莫有能具载之者自其隐者而言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120-0114c.png
 则其体微天下莫能破之者所以赞其费隐之盛也
  又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赞上文及其至也之妙
 道体流行上下昭著莫知所以然而然至此亦岂圣
 人所知所能哉
 晋陵钱氏曰此一节谓中庸之道自察而入君子之
 道不能语人亦在夫人察之而已夫妇可以与知能
 行此君子之入道所谓造端也察乎天地则天地之
 间无非此道非圣人所能知能行也故求中庸在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120-0114d.png
 知求知之在乎察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物亦察也
 东莱吕氏曰天下莫能载者方是大天下莫能破者
 方是小
 嵩山晁氏曰语夫天下莫能事之大则其大者诚也
 语夫天下莫能分之小则其小者诚也盖虽大而中
 也其小亦中也人谁有憾于予哉
 新定顾氏曰道之本体莫测其始莫穷其终天地不
 得不施生日月不得不代明万物不得不消息圣人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120-0115a.png
 知其出于此道尔安能知此道之所以然邪故曰圣
 人亦有所不知焉今夫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圣
 人汲汲皇皇立经陈纪垂世立教凡以求天下之长
 治而无乱也然而卒不能也尧汤有水旱之灾则其
 不能得之天者如此夫子有陈蔡之厄则其不能得
 之人者如此说者因是归之于数夫数出于道者也
 圣人容有不能转移者故曰圣人亦有所不能
 新定钱氏曰举天下之有形者无不载矣所以莫能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120-0115b.png
 载者何物举天下之有形者皆可破矣所以莫能破
 者何物于鸢之飞鱼之跃而有会焉则其说昭昭矣
 故曰上下察察处呈露焉可诬也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
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
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120-0115c.png
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
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
子胡不慥慥尔
 郑氏曰则法也言持柯伐木将以为柯近以柯为尺
 寸之法也人有过君子以人道治之其人改则止赦
 之不责以人所不能也违犹去也圣人而曰我未能
 一焉明人当勉之无己庸犹常也德常行也言常谨
 也慥慥乎笃实言行相应之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120-0115d.png
 孔氏曰自此至徼幸一节明中庸之道去人不远但
 行于己则能及物所引诗豳风伐柯之篇柯斧柄也
 周礼云柯长三尺博三寸柯柄长短其法不远人犹
 以为远明为道不可以远也所求乎子以下四者言
 欲求之于他人必先行之于己欲求乎子以孝道事
 己须以孝道事父母夫子圣人犹曰我未能凡人当
 勉之无已又譬如己为诸侯欲求于人以忠事己己
 当先忠于天子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则己当先施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0a 页 WYG0120-0116a.png
 恩惠也
 河南程氏曰执柯伐柯其则不远人犹以为远君子
 之道本诸身发诸心岂远乎哉(伊川/) 又曰以己及
 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
 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
 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
 动以天尔(明道/) 又曰忠恕两字要除一个除不得
 (明道/) 又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体也恕用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0b 页 WYG0120-0116b.png
 也 又曰书己为忠如心为恕或问恕字学者可用
 功否曰恕字甚大然恕不可独用须得忠以为体不
 忠何以能恕看忠恕两字自见相为用处(伊川/) 又
 曰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伊川/)
  又曰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伊川/)
 又曰人谓尽己之谓忠尽物之谓恕尽己之谓忠固
 是尽物之谓恕则未尽推己之谓恕尽物之谓信(伊/)
 (川/) 又曰有馀便是过慥慥笃实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1a 页 WYG0120-0116c.png
 横渠张氏曰所求乎君子之道四是实未能道何尝
 有尽圣人人也人则有限是诚不能尽道也圣人之
 心则直欲尽道事则安能得尽如博施济众尧舜实
 病诸尧舜之心其施直欲至于无穷方为博施然安
 得若是修己以安百姓是亦尧舜实病之欲得人人
 如此然安得人人如此 又曰虚者仁之原忠恕者
 与仁俱生礼义者仁之用 又曰以责人之心责己
 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1b 页 WYG0120-0116d.png
 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
 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蓝田吕氏曰此章言治己治人之常道也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道虽本于天行之
 者在人而已妙道精义常存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
 之间不离乎交际酬酢应对之末皆人心之所同然
 未有不出于天者也若绝乎人伦外乎世务穷其所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2a 页 WYG0120-0117a.png
 不可知议其所不可及则有天人之分内外之别非
 所谓大而无外一以贯之安在其为道也与柯斧之
 柄也而求柯于木其尺度之则固不远矣然柯犹在
 外睨而视之始得其则若夫治己治人之道于己取
 之不必睨视之劳而自得于此矣故圣人推是心也
 其治众人也以众人之道而已以众人之所及知责
 其所知以众人之所能行责其所行改而后止不厚
 望也其爱人也以忠恕而已忠者诚有是心而不自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2b 页 WYG0120-0117b.png
 欺恕者推待己之心以及人者也忠恕不可谓之道
 而道非忠恕不行此所以言违道不远孔子谓吾道
 一以贯之者也其治己也以求乎人者及于吾身事
 父事君事兄先施之朋友皆众人之所能尽人伦之
 至通乎神明光于四海有性焉君子不谓之命则虽
 圣人亦自谓未能此舜所以尽事亲之道必至瞽瞍
 底豫者也故君子责己责人爱人有三术焉以责人
 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3a 页 WYG0120-0117c.png
 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
 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
 改而止者也庸者常道也事父孝事君忠事兄弟交
 朋友信庸德也必行而已有问有答有唱有和不越
 乎此者庸言也无易而已不足而不勉则德有止而
 不进有馀而尽之则道难继而不行无是行也不敢
 苟言以自欺故言顾行有是言也不敢不行而自弃
 故行顾言言行相顾知造乎诚实以自信此君子所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3b 页 WYG0120-0117d.png
 以慥慥造乎诚实之谓也
 上蔡谢氏曰问忠恕曰犹形影也无忠做恕不出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说
 得自分明恕如心而已恕天道也伯醇曰天地变化
 草木蕃是天地之恕天地闭贤人隐是天地之不恕
 朱震问天地何故亦有不恕曰天因人者也若不因
 人何故人能与天地为一故有意必固我则与天地
 不相似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4a 页 WYG0120-0118a.png
 建安游氏曰仁人心也道自道也则是道不离自心
 而已夫何远之有人之为道而不本于心则违道也
 远矣故终不可以入道为道而不本于心则执柯伐
 柯之譬也故曰其则不远此尽己之忠也然道非彼
 也心非此也以心望道犹为两物也故睨而视之犹
 以为远由此观之道固不可以顿进也修身犹然而
 况于治人乎故君子不以道责人而以人治人取其
 改而止此尽物之恕也使其尽道以望人则改而不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4b 页 WYG0120-0118b.png
 止则是中也弃不中非中庸之道也夫道一以贯之
 无物我之间也既曰忠恕则已违道矣然忠以尽己
 则将以至忘己也恕以尽物则将以至忘物也则善
 为道者莫近焉故虽违而不远矣施诸己而不愿亦
 勿施于人则以忠恕之方而参彼己之道也参彼己
 者亦将致一而后已也丘未能一者夫子之得邦家
 也则人伦正而五品逊矣何未能之有唯夫子之道
 不行于天下则有求于世人而未得者矣其曰丘未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5a 页 WYG0120-0118c.png
 能一者自任以天下之重而责己之周也孟子谓舜
 为法于天下而我犹未免为乡人亦是意也所谓出
 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何有于我者以在己者言之
 非有所求于他人者也庸德之行是行以德成而德
 之外无馀行庸言之谨是言以行出而行之外无馀
 言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将以践言也则其行顾言矣
 有馀不敢尽耻躬之不逮也则其言顾行矣言行相
 顾则于心无馁故曰胡不慥慥尔慥慥心之实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5b 页 WYG0120-0118d.png
 延平杨氏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道岂尝离人
 哉人而为道与道二矣道之所以远也执柯以伐柯
 与柯二矣为道之譬也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为道而
 远人之譬也执柯以伐柯其取譬可谓近矣睨而视
 之犹且以为远况不能以近取譬乎则其违道可知
 矣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以人治人仁之也伊尹
 以斯道觉斯民是也改而止不为己甚也盖道一而
 己仁是也视天下无一物之非仁则道其在是矣然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6a 页 WYG0120-0119a.png
 其道终不可为乎曰自道言之则执柯伐柯犹以为
 远也自求仁言之则唯忠恕莫近焉故又言之以示
 进为之方庶乎学者可与入德矣君子之道四丘未
 能一者圣人岂有异于人乎哉人伦之至而已孔子
 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皆曰未能者不敢居其
 至也君子之学常若不及犹恐失之自谓能焉其失
 远矣子夏既除丧与之琴使之弦侃侃而乐作而曰
 先王制礼不敢不及也闵子既除丧与之琴使之弦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6b 页 WYG0120-0119b.png
 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夫哀未忘而
 断之以礼有馀不敢尽也哀己忘而引之以及礼不
 足不敢不勉也此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也有所不足
 必跂而及之有馀不敢尽所以趋中也可言不可行
 君子不言也故言顾行可行不可言君子不行也故
 行顾言言顾行行顾言内外进矣故曰胡不慥慥尔
 慥之言造也 又曰孟子言舜之怨慕非深知舜之
 心不能及此据舜惟患不顺于父母所谓其尽孝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7a 页 WYG0120-0119c.png
 凯风之诗曰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孝子之事亲如此
 此孔子所以取之也孔子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
 焉若乃自以为能则失之矣
 河东侯氏曰前章言道之大也不可载小也不可破
 子思又恐学者穷高极远游心天地之外以求所谓
 道者则其于中庸也远矣故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
 而远人为道如世儒言颜子乐道同故曰不可以为
 道为字不可重看若父子之仁君臣之义道也是岂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7b 页 WYG0120-0119d.png
 远哉即父子而父子之道明即君臣而君臣之义立
 此人之道也孟子曰民之秉彝故好是懿德是也故
 引诗执柯伐柯其则不远以明之又曰执柯以伐柯
 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谓柯之则不在他柯而柯自有
 天然之则故曰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也谓其犹二也
 譬如君子之道本诸身发诸心不在于他率性修道
 而已其加诸庶民亦若是故曰君子以人治人改而
 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噫施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8a 页 WYG0120-0120a.png
 诸己而不愿然后勿施于人故己违道矣然而谓之
 不远者以其善推其所为而已虽然如是君子一视
 而同仁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孔子亦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恶在其
 为施诸己而不愿而勿施于人也忠恕一也性分不
 同夫子圣人也故不待推颜子子思孟子子贡之忠
 恕其知之所及仁之所守勇之所行皆至于斯故或
 曰无施劳或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或曰老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8b 页 WYG0120-0120b.png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曰吾不欲
 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此安仁行仁求仁
 之序也 又曰此章道不远人以人治人改而止忠
 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子思恐学
 者低看却理故举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常虽圣人
 有所未能以明之父子之仁天性也君臣则义也兄
 弟亦仁也朋友亦义也孔子自谓皆未能何也只谓
 恕己以及人则圣人将使天下皆无父子无君臣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9a 页 WYG0120-0120c.png
 盖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也夫圣孔子不居此四
 者圣人言未能亦不得已也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
 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
 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
 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
 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孔子圣人也
 圣人人伦之至岂有不能哉云未能者非不能也有
 命焉有性焉不得不可以为悦者也事君而尽臣道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9b 页 WYG0120-0120d.png
 焉不得乎君犹以为未尽也事亲而尽子道焉不得
 乎亲犹以为未尽也事兄弟朋友亦然若己尽其道
 而不得焉自曰能之非也舜之于尧尧之于舜君臣
 之道尽也过此焉谓之尽者吾未见其可也以孔子
 之圣犹曰未能者此也然而不敢厚诬天下而曰终
 不能者犹幸其一二焉故皆曰未能亦圣人之时中
 也虽然命也者性存焉故又继之以庸德之行庸言
 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0a 页 WYG0120-0121a.png
 言慥慥而诚实至于中则不敢不勉也孟子曰欲为
 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今人
 有君亲而不尽其心以事焉曰圣人犹未能尽而曰
 恕己以及人皆非也是祸天下君臣父子也 又曰
 曾子说出忠恕二字子思所以只发明恕字者何故
 曰无恕不见得忠无忠做恕不出来诚有是心之谓
 忠见于功用之谓恕曰明道言忠恕二字要除一个
 除不得正谓此与曰然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0b 页 WYG0120-0121b.png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三章睨邪视也言人执柯伐木
 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
 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
 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
 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
 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
 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尽己之心为
 忠推己及人为恕违道不远言自此至彼相去不远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1a 页 WYG0120-0121c.png
 非背而去之之谓也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施诸己
 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
 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
 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
 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子臣弟友四字绝
 句求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己之所以责人者皆道之
 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庸平常也行者
 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馀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1b 页 WYG0120-0121d.png
 而讱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
 言矣慥慥笃实猊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
 赞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
 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是也道不远人者夫妇所能
 丘未能一者圣人所不能皆费也而其所以然者则
 至隐存焉下章放此 或问子以为以人治人谓以
 彼人之道还治彼人善矣又谓责其所能知能行而
 引张子之说以实之则无乃流于姑息之论而所谓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2a 页 WYG0120-0122a.png
 人之道者不得为道之全也邪曰上章固言之矣夫
 妇之所能知能行者道也圣人之所不知不能而天
 地犹有憾者亦道也然自人而言则夫妇之所能知
 能行者人之所切于身而不可须臾离者也至于天
 地圣人所不能及则其求之当有渐次而或非日用
 之所急矣然则责人而先其切于身之不可离者后
 其有渐而不急者是乃行远自迩升高自卑之序使
 其由是而不已焉则人道之全亦将可以驯致今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2b 页 WYG0120-0122b.png
 以是姑息而遽欲尽道以责于人吾见其失先后之
 序违缓急之宜人之受责者将至于有所不堪而道
 之无穷则终非一人一日之所能尽也是亦两失之
 而已焉尔 曰子臣弟友绝句何也曰夫子之意盖
 曰我之所责乎子之事己者如此而反求乎己之所
 以事父则未能如此也所责乎臣之事君者如此而
 反求乎己之所以事君则未能如此也所责乎弟之
 事兄者如此而反求乎己之所以事兄则未能如此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3a 页 WYG0120-0122c.png
 也所责乎朋友之施己者如此而反求乎己之所以
 先施于彼者则未能如此也于是以其所以责彼者
 自责于庸言庸行之间盖不待求之于他而吾之所
 以自修之则具于此矣今或不得其读而以父君兄
 友之四字为绝句则于文意有所不通而其义亦何
 所当哉 又曰诸家说论语者多引此章以明一以
 贯之之义说此章者又引论语以释违道不远之意
 一矛一盾终不相谋而牵合不置学者盖深病之及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3b 页 WYG0120-0122d.png
 深考乎程子之言有所谓动以天者然后知二者之
 为忠恕其迹虽同而所以为忠恕者其心实异非其
 知德之深知言之至其孰能判然如此而无疑哉然
 尽己推己乃忠恕之所以名而正为此章违道不远
 之事若动以天而一以贯之则不待尽己而至诚者
 自无息不待推己而万物各得其所矣曾子之言盖
 指其不可名之妙而借其可名之粗以明之学者默
 识于言意之表则亦足以互相发明而不害其为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4a 页 WYG0120-0123a.png
 也馀说虽多大槩放此推此意以观之则其为得失
 自可见矣违道不远如齐师违榖七里之违非背而
 去之之谓诸说于此多所未合则不察文义而强为
 之说之过也夫齐师违榖七里而榖人不知则非昔
 已至榖而今始去之也盖曰自此而去以至于榖才
 七里耳孟子所云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
 矣非谓昔本禽兽而今始违之也亦曰自此而去以
 入于禽兽不远耳盖所谓道者当然之理而已根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4b 页 WYG0120-0123b.png
 人心而见诸行事不待勉而能也然唯尽己之心而
 推以及人可以得其当然之实而勉无不当不然则
 求之愈远而愈不近矣此所以自是忠恕而往以至
 于道独为不远其曰违者非背而去之之谓也程子
 又谓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此则不可
 晓者若姑以所重言之则似亦不为无理若究其极
 则忠之与恕初不相离程子所谓要除一个除不得
 而谢氏以为犹形影者意可见矣今析为二事而两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5a 页 WYG0120-0123c.png
 用之则是果有无恕之忠无忠之恕而所以事上接
 下者皆出于强为而不由乎中矣岂忠恕之谓哉是
 于程子他说殊不相似意其记录之或误不然则一
 时有为言之而非正为忠恕发也张子二说皆深得
 之但虚者仁之原忠恕与仁俱生之语若未莹耳
 吕氏改本大略不尽经意旧本乃推张子之言而详
 实有味但柯犹在外以下为未尽善若易之曰所谓
 则者犹在所执之柯而不在所伐之柯故执柯者必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5b 页 WYG0120-0123d.png
 有睨视之劳而犹以为远也若夫以人治人则异于
 是盖众人之道止在众人之身若以其所及知者责
 其知以其所能行者责其行人改即止不厚望焉则
 不必睨视之劳而所以治之之则不远于彼而得之
 矣忠者诚有是心而不自欺也恕者推待己之心以
 及人也推其诚心以及于人则其所以爱人之道不
 远于我而得之矣至于事父事君事兄交友皆以所
 求乎人者责乎己之所未能则其所以治己之道亦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6a 页 WYG0120-0124a.png
 不远于心而得之矣夫四者固皆众人之所能而圣
 人乃自谓未能者亦曰未能如其所以责人者耳此
 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而道之体用其大天下莫能
 载其小天下莫能破舜之所以尽事亲之道必至乎
 瞽叟底豫者盖为此也如此然后属乎庸者常道之
 云则庶乎其无病矣且其曰有馀而尽之则道难继
 而不行又不若游氏所引耻躬不逮为得其大意也
 谢氏侯氏所论论语之忠恕独得程子之意但程子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6b 页 WYG0120-0124b.png
 所谓天地之不恕亦曰天地之化生生不穷特以气
 机阖辟有通有塞故当其通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则
 有似于恕当其塞也天地闭而贤人隐则有似于不
 恕耳其曰不恕非若人之闭于私欲而实有忮害之
 心也谢氏推明其说乃谓天地之有不恕乃因人而
 然则其说有未究者盖若以为人不致中则天地有
 时而不位人不致和则万物有时而不育是谓天地
 之气因人之不恕而有似于不恕则可若曰天地因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7a 页 WYG0120-0124c.png
 人之不恕而实有不恕之心则是彼为人者既以忮
 心失恕而自绝于天矣为天地者反效其所为以自
 己其于穆之命也岂不误㦲游氏之说其病尤多至
 谓道无物我之间而忠恕将以至于忘己忘物则为
 己违道而犹未远也是则老庄之遗意而远人甚矣
 岂中庸之道哉杨氏又谓以人为道则于道二而远
 于道故戒人不可以为道如执柯以伐柯则于柯二
 故睨而视之则其违经背理又有甚焉使经而曰人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7b 页 WYG0120-0124d.png
 而违道则远人故君子不可以为道则其说信矣今
 经文如此而其说乃如彼既于文义有所不通而推
 其意又将使道为无用之物人无入道之门而圣人
 之教人以为道者反为误人而有害于道是安有此
 理哉既又曰自道言之则不可为自求人言之则忠
 恕者莫近焉则己自知其有所不通而复为是说以
 救之然终亦矛盾而无所合是皆流于异端之说不
 但毫釐之差而已也侯氏固多疏阔其引颜子乐道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8a 页 WYG0120-0125a.png
 之说愚于论语已辨之矣至于四者未能之说独以
 为若止谓恕己以及人则是圣人将使天下皆无父
 子君臣矣此则诸家皆所不及盖近世果有不得其
 读而辄为之说曰此君子以一己之难克而知天下
 皆可恕之人也呜呼此非所谓将使天下皆无父子
 君臣者乎侯氏之言于是乎验矣 又语录曰人之
 为道而远人如为仁由己之为不可以为道如克己
 复礼为仁之为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8b 页 WYG0120-0125b.png
 北溪陈氏曰伊川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就
 心说是己之心无不真实者恕就待人接物处说只
 是推己心之真实者以及人物而已推己心以及人
 要如己心之所欲便是恕夫子谓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只是就一边论实不止是勿施己所不欲者凡己
 之所欲须要施于人方可如己欲孝人亦欲孝己欲
 弟人亦欲弟必推己之所欲孝欲弟者以及人使人
 亦得以遂其欲孝欲弟之心上蔡谓忠恕犹形影说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9a 页 WYG0120-0125c.png
 得好大槩忠恕只是一物存诸己者既忠则发于外
 便是恕应事接物处不恕则在我必不十分真实故
 发出忠底心便是恕底事做成恕底事便是忠底心
 无忠而恕便流为姑息非所谓由中及物中庸说忠
 恕违道不远正谓学者之忠恕曾子说夫子之道忠
 恕乃是说圣人圣人忠恕是天道学者忠恕是人道
  又曰范忠宣公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是以恕己
 之心恕人一句不是据此说只似个饶人意思似今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9b 页 WYG0120-0125d.png
 人说且恕不恕之意如此则己有过且自恕己人有
 过又并恕人相率为不肖之归岂古人推己恕之义
 乎
 涑水司马氏曰伐柯犹须睨而视之至于求道只在
 己心
 长乐刘氏曰故人能尽其性者可使治人则人人各
 改其过不及者而止乎中道此之谓以人治人改而
 止也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五者君子所以位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0a 页 WYG0120-0126a.png
 其道也仲尼自诚而明学而不厌身为万世之法行
 为五常之师无所施而不得其至使之事君万世不
 能过其忠也使之事父万世不能过其孝也使之事
 兄万世不能过其弟也使之处朋友无所不务于先
 施也不幸生而无父不得尽乎其为子之诚也不幸
 仕而无君不得尽乎其为臣之忠也不幸长而无兄
 不得尽乎其为弟之顺也不幸贫而无财不得尽乎
 其朋友之先施也故曰君子之道四而丘未能一焉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0b 页 WYG0120-0126b.png
 所以自伤以为歉也
 嵩山晁氏曰忠恕之为中也均率是性而为道莫之
 或远也远于人则可须臾离也以其不远人而忠恕
 之名立也为人父而忠恕则己与一家去道不远也
 为人君而忠恕则己与天下国家去道不远也忠恕
 以人治人犹己肫肫其中也
 海陵胡氏曰此言忠恕之道不远于人情内尽其心
 谓之忠如己之心谓之恕人能推己之欲以及人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1a 页 WYG0120-0126c.png
 欲推己之恶以及人之恶己爱其亲必思人亦爱其
 亲己爱其子必思人亦爱其子至于好安佚恶危殆
 趋欢乐恶死亡是人情不相远也故忠恕之为道不
 远于人情远人者谓己欲之不顾人之不欲也己恶
 之不顾人之不恶也是非忠恕故云不可以为道引
 豳诗以證不远人之义执其柯以伐柯其法则不过
 于手目之间耳固不远也伐柯之时犹须邪视顾其
 长短恐有所差若比之于忠恕则伐柯犹以为远何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1b 页 WYG0120-0126d.png
 者忠恕积于心发于外所为必中不劳思虑自然合
 于人情是则执柯伐柯尚劳顾视犹以为远者言忠
 恕近人情之甚也忠恕违道不远者此复言忠恕之
 美也道者五常之总名违去也去道不远者夫忠恕
 以博爱言之仁也以合宜言之义也以退让言之礼
 也以察于物情言之知也以不欺于物言之信也故
 曰违道不远君子之道已下又说忠恕之难夫为人
 父者莫不责其子以孝推其责子之心以事其父不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2a 页 WYG0120-0127a.png
 可胜孝也为人君者莫不责其臣以忠推其责臣之
 心以事其君不可胜忠也为人兄者莫不责其弟以
 弟推其责弟之心以事其兄不可胜弟也己之于朋
 友莫不责人以先施推其责友之心以处于己不可
 胜义也其道至广其行至难圣人犹言未能他人则
 须当勉之不已也
 兼山郭氏曰道不远人则人于道举相似也本之一
 身而准移之于人而准放之天下而准推之古今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2b 页 WYG0120-0127b.png
 准君子尽己之心而尽人物之心则无事矣此执柯
 伐柯犹以为远也改而止者乃所以用夫忠恕也盖
 言用忠恕而行其违道也不远闻之先生曰尽己者
 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推是而言不过乎体
 用而已矣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
 丘未能一焉皆恕也以此而尽行庸德之行也以此
 而尽言庸言之谨也以此而知不足不敢不勉以此
 而知有馀不敢尽终于言行不违而造于诚实而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3a 页 WYG0120-0127c.png
 己 又曰以人治人小人不知出此则以禽兽异类
 治之故暴虐糜烂无所不至
 范阳张氏曰先察知一己之难克然后察见天下皆
 为可恕之人不敢妄责备焉皆曰求者所以致察也
 夫自以为能则止矣故终身不能自以为未能则皇
 皇汲汲其敢已邪羑里操曰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此臣以事君而未能之意舜祗见瞽瞍负罪引慝此
 子以事父未能之意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3b 页 WYG0120-0127d.png
 四明沈氏曰君子以人治人两人字皆是已天下万
 物之理皆己所自有不必求诸他人之为道而远人
 便不是以人治人中庸本无止法其曰改而止未改
 自不可止已改自不容不止是无止也才说出忠恕
 字便已是违道了但去本未甚远耳
 莆阳林氏曰道体浑全初未尝破散求于为道则道
 始破散不全夫求道之初圣人众人何尝有异唯为
 道则非圣人矣且如颜子是甚等气质及其为道则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4a 页 WYG0120-0128a.png
 仰弥高钻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知颜子所谓
 坚高前后者是何物也是颜子又不免为道之累子
 思此语非为学道者而言为体道见道者而言也
 高要谭氏曰所谓道即性之理也凡受命于天而为
 人者均有是理人之为道一句当精意玩绎有人方
 有道苟无人焉道安在哉故孟子亦曰仁者人也合
 而言之道也道与人本不相离既名为道而与人相
 远是不可以为道也道之在人其近有甚于伐柯即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4b 页 WYG0120-0128b.png
 人可以得道初不假于睨视而外求也唯夫道常不
 远于人是以君子之治人亦未尝求其道不过以人
 之道治人使改而复为人则止更不外为治之之术
 也以人治人改而止君子忠恕之道其在斯乎忠者
 尽己恕者尽物与中庸之道无异致也中庸之道合
 内外彼己而为一故以忠恕求中庸极为切近昔曾
 子指忠恕便为夫子之道而子思却因忠恕以见道
 之不远何也曾子所指诚者之事也天之道也子思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5a 页 WYG0120-0128c.png
 所记诚之者之事也人之道也夫子尝曰有一言而
 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正
 合子思所记之说乃学者以人求天之事也孟子从
 而为之说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此亦言诚之者之事以人求
 天者也以人求天行之不已其至则与天道为一学
 者欲求至于圣人当自体忠行恕而积之可也何谓
 体忠行恕下言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即夫子开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5b 页 WYG0120-0128d.png
 示体忠行恕之微旨也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常道
 虽甚易知甚易行及其至也圣人亦有所不能知亦
 有所不能行夫子若曰吾于此道自谓能尽之则天
 下之人皆知其易而不知其难且将言不顾行行不
 顾言自以为有馀而不勉其所不足不务力行而唯
 以虚言相尚固有所行未极其至而所言先过其实
 者矣故夫子以身示之曰此四者虽常道若其至处
 则吾皆未能也此示学者体忠行恕之旨也故继言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6a 页 WYG0120-0129a.png
 吾于常德则行之而不敢已吾于常言则谨之而不
 妄出又言自知有所不足则勉强而力行自知行有
 馀力则尝抑之而不敢尽出又言言必顾行行常恐
 不及于言行必顾言言常恐有过于行味此数字则
 知丘未能一之旨固有在矣曰丘未能一云者所以
 示学者内不敢自欺外薄责于人此乃体忠行恕之
 微旨也末云君子胡不慥慥尔盖夫子开诱后学皆
 欲务实不浮于言务于实者尽己之未至即所谓忠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6b 页 WYG0120-0129b.png
 也不浮于言者不夸人以难能即所谓恕也
 吴兴沈氏曰道不外乎性则人之于道未尝须臾相
 离又何假于作为邪苟有意于为道则道远于人矣
 道远于人则不足以为道何者以道不可为也故夫
 子举伐柯之诗以證之君子将以觉天下之未悟亦
 曰以人治人而已仁义礼知之心道之所自存人皆
 有之孟子所谓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人皆有是
 理特未之觉耳君子以是理而治人俾改其所止向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7a 页 WYG0120-0129c.png
 也为人臣而不知所谓忠今也改而为忠苟反于忠
 则自然止于忠矣向也为人子而不知所谓孝今也
 改而为孝苟反于孝则自然止于孝矣至于为君为
 父与国人交莫不皆改止于仁止于慈止于信若然
 者非君子外夫人以治人也特因其有是道俾变易
 其伪而反还其真自然得所止而不复有所迁徙也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夫子所谓未能非未能也惟
 其于是四者深体而力行之故有未能之叹也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7b 页 WYG0120-0129d.png
 晋陵钱氏曰此一节谓中庸之道取则于己道人道
 也人道自人为之为道而远人则非道矣伐木为柯
 者必以柯其法则惟取于柯可谓不远视之犹以为
 远以所执所伐二物故也人之修身则是以人而治
 人初非二物权衡尺度本之吾心即其不如吾心者
 改之足矣何必他求
 江陵项氏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
 道此言人之修道其实甚约执柯伐柯至改而止谓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8a 页 WYG0120-0130a.png
 修道者以人之道治人之形使改其不合乎人者而
 合乎人则止矣岂有费哉忠恕违道不远至君子之
 道四此以人治人之目也我所施于人者我愿之乎
 否也以我所愿治我所施则不敢以施于人矣我所
 求于人者我能之乎否也以我所求治我所未能则
 必求有以能于我矣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此求于我
 之事也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己之行必顾己言不敢
 以不及也有馀不敢尽己之言必顾己之行不敢以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8b 页 WYG0120-0130b.png
 过也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申言之欲其
 加厚于此也上文四求犹以人与己相顾至此直以
 己之言行自相顾也人已相顾恕也已自相顾忠也
 慥慥忠之至也观此章则所知所行皆近在吾身而
 道固未尝费也
 建安真氏曰忠者尽己之心也恕者推己之心以及
 人也忠尽乎内者也恕形于外者也己之心既无一
 毫之不尽则形之于外亦无一毫之不当有忠而后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9a 页 WYG0120-0130c.png
 有恕忠者形也恕者影也在圣人则曰诚在学者则
 曰忠诚是自然而然忠则须用着力在圣人则不必
 言恕在学者则当恕盖圣人不待乎推学者先尽己
 而后能及人故有待乎推也然学者若能于忠恕二
 字着力于尽己尽人之间无不极其至久之亦可以
 到至诚地位 又曰恕者恕之谓非宽厚之谓也如
 我能为善亦欲他人如我之善我无恶亦欲他人如
 我之无恶我欲立亦欲人之立我欲达亦欲人之达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9b 页 WYG0120-0130d.png
 大槩是视人如己推己及物之谓
 霅川倪氏曰篇名中庸论中之理详矣而论庸则庸
 德庸言盖庸德而能行庸言而能谨所谓庸者不过
 如是而已能合于中则能庸矣言顾行行顾言不曰
 视而曰顾者视正视也顾反顾也正视其前而无失
 未为尽也必反视其后而无失乃为尽也
 李氏曰父子君臣兄弟朋友四者人伦之所当然固
 皆众人之所能而圣人乃曰丘未能一焉亦曰吾反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0a 页 WYG0120-0131a.png
 求诸己者未能如其所以责人者耳
 四明宣氏曰道之在人人皆可能及其至也虽圣人
 犹以为难君子之道四人伦之大者莫过如此孔子
 以恕求诸人不敢以其难者责诸人以忠责乎己不
 敢以其易者信乎己故所求乎子以事父在我不敢
 自信其能也且子之事父使若愚夫愚妇皆知有尊
 孰不可以为孝况于圣人何不能之有惟夫人情之
 变无穷而居其间者有出于意料之所不及故虽圣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0b 页 WYG0120-0131b.png
 人不敢自信以为能推是而论则舜之所以处父子
 伊尹周公之所以处君臣舜周公之所以处兄弟自
 后世观之曰父子曰君臣曰兄弟固以为圣人可以
 无愧自圣人观之终不敢自信以为能至若朋友先
 施之缺圣贤所讲犹曰不可竭人之忠而曾子子夏
 相与切责之深降此未必能受然则处朋友之间又
 敢自必其能邪凡人处己待人每以为吾无慊然者
 其终必至于归过于人而后己是非纷争彼此各立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1a 页 WYG0120-0131c.png
 相刃相靡纲常或紊皆圣道不明之故然则忠恕一
 贯之学其可忽诸
 林氏曰此章圣人示人以切近诚实之学欲使学者
 反身而求故于言行之间必致其审庸者常也人情
 于常者易忽而圣人尤所加意也庸德必行庸言必
 谨岂以常而忽之哉
 新定顾氏曰道不远人所谓君子之道本于人心夫
 何远人之有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人之行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1b 页 WYG0120-0131d.png
 事崖异奇诡外乎人心之正理非百世之可通行者
 也申生之于孝陈仲子之于廉道其所道非吾所谓
 道也 道之本体寂然不动君子之见于行事则有
 忠恕忠恕所以行道去道不远也发于本心之谓忠
 推己之心之谓恕于文中心为忠如心为恕详味中
 心如心之义而忠恕之说可明 观此一章忠恕违
 道不远一语其纲领也上文数句大抵言忠之事下
 文数句大抵言恕之事 今人于恕之一辞但知其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2a 页 WYG0120-0132a.png
 为宽之义尔古人于恕之一辞盖备如心之义焉谓
 恕但为宽邪则吾之所欲宽者己也而因以宽于人
 彼此相与于宽天下荡然无事纵驰之失毋乃自是
 而生与德业毋乃自是而废与且夫子异日尝曰无
 服之丧内恕孔悲又岂宽之义邪孟子曰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仁者必有勇有杀身以成仁谓恕但为
 宽而乃近于仁则仁之为道无乃己浅邪夫子以恕
 告子贡而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一隅之言尔学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2b 页 WYG0120-0132b.png
 者不以三隅反宜其失于浅也盖人之情切责之意
 每施于人而不喜施于己宽假之意每施于己而不
 常施于人圣人不然以其施于人者而施于己以其
 施于己者而施于人是为如心是夫子之所谓恕
 钱塘吴氏曰道不远人道在迩也人之所以与道远
 者为之者远之也墨氏兼爱是为仁也卒至于无父
 杨氏为我是为义也卒至于无君故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3a 页 WYG0120-0132c.png
 以为远仁义一也由仁义行与行仁义者不同气一
 也集义所生与义袭而取之者不同伐柯一也则由
 中出与睨而视之者不同君子以人治人忠也不以
 人治人而治之以己非忠也改而止恕也改而责人
 无己非恕也故继之曰忠恕违道不远(如愚/)
 四明袁氏曰以人治人者人昧于为人而以教人道
 故曰治不曰我治人而曰以人治人我亦人耳人道
 不离吾身亦不离各人之身吾有此则人亦有此则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3b 页 WYG0120-0132d.png
 以则取则天则自然非彼柯假此柯之比也人有过
 焉能改则止若责人已甚违天则矣故曰忠恕违道
 不远忠恕二字见得以人治人最明何则中心为忠
 如心为恕试以心体之人以不愿施于我必非吾之
 所愿人我一也而我乃以不愿施诸人岂中心如心
 之谓乎中心如心者以人治人而已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