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四
卷九十四 第 1a 页 WYG0119-00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九十四    宋 卫湜 撰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
近于礼
 郑氏曰礼为异乐为同乐法阳而生礼法阴而成
 孔氏曰自此至天地官矣申明礼乐配于天地若礼
 乐备具则天地之事各得其宜礼以裁制为义故特
卷九十四 第 1b 页 WYG0119-0068b.png
 加制字仁主仁爱乐主和同故仁近于乐义主断割
 礼为节限故义近于礼
 长乐刘氏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各有尊卑大小之
 义出于自然是天地之道亦有礼制行于万物也天
 地之运升降交感流行而不息阴阳合同而品汇化
 生晷刻不移非有能使之者也是天地之道亦有和
 乐兴于自然也人则顺乎天地之理春而耕作夏而
 长耨是人之性有仁及于万物之道也秋而敛之冬
卷九十四 第 2a 页 WYG0119-0068c.png
 而藏之是人之情有义及于万物之理也故其仁近
 于天地之乐义近于天地之礼所以先王用礼乐以
 顺天下之性与情
 长乐陈氏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形也流而不息合
 同而化气也夫天地之初有气然后有形及其形之
 既具而气又运乎其间则形资气而后有气资形而
 后行自其形资气而观之则乐常先于礼自其气资
 形而求之则礼又先于乐记者之言或先乐后礼或
卷九十四 第 2b 页 WYG0119-0068d.png
 先礼后乐其意如此而已物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
 离此天地之仁故曰春作夏长仁也说乎兑劳乎坎
 成乎艮此天地之义故曰秋敛冬藏义也仁主乎爱
 故近于乐义主乎敬故近于礼孔子言教民亲爱莫
 善于孝而后至于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此仁近于乐
 也言教民理顺莫善于弟而后至于安上治民莫善
 于礼此义近于礼也(乐书/)
 严陵方氏曰阴以形为体故于礼言天地万物之形
卷九十四 第 3a 页 WYG0119-0069a.png
 阳以气为用故于乐言天地万物之气形故言其名
 气故言其义于礼言制制为秋事于乐言化化为夏
 事上言礼制行则知化为乐化而兴下言合同而化
 则知制为散殊而制也作长以气言气盛于春夏故
 春夏言其气敛藏以形言形成于秋冬故秋冬言其
 形礼乐者天地之道也仁义者四时之德也
 马氏曰天高地下此尊卑自然之序也万物散殊此
 小大自然之别也礼非人为于天高地下万物散殊
卷九十四 第 3b 页 WYG0119-0069b.png
 之际而礼制行乎其间矣流而不息天地之和气也
 合同而化者和故百物皆化也万物散殊未始不资
 于和而后生乐非人为自流而不息合同而化之际
 而乐兴于其间矣春作夏长所以生之故为仁秋敛
 冬藏所以成之故为义以春作夏长之仁未若流而
 不息合同而化之为妙故仁近于乐以秋敛冬藏之
 义未若天高地下万物散殊之为妙故义近于礼此
 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在于天地之间而非所谓人为
卷九十四 第 4a 页 WYG0119-0069c.png
 者也
 山阴陆氏曰言凡在天地之间应所谓和者皆乐也
 应所谓别者皆礼也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
 此元亨之仁利贞之义盖真宰之事也其于礼乐如
 此奈何终于粗厉欲论制作之情哉
 延平黄氏曰道之下降气为阴阳形为天地数为万
 物气数之中以其高下散殊而有礼之序以其流化
 合同而有乐之和二者道理之自然有生之类莫不
卷九十四 第 4b 页 WYG0119-0069d.png
 具焉流而不息者品物流行也合同而化者万物并
 育也礼居仁义之后人德之序也礼居仁义之先天
 德之序也自其天地始分而言之则仁义其在后矣
 仁主爱乐主统同故仁近于乐义主断礼主辨异故
 义近于礼而礼乐之大用非仅于四时是以仁义之
 用近之而已礼夏德也夏之序长春之生而已可以
 统言仁智冬德也冬之序藏秋之成而已可以统言
 义天地化始于仁革始于义
卷九十四 第 5a 页 WYG0119-0070a.png
 李氏曰天严而高地坎而下万物错杂于其中散而
 不合殊而不一而序生焉圜方之相研刚柔之相干
 清浊相废而轻重相浮其流未尝息天穹窿而周乎
 下地磅礴而向乎上而和生焉春作言其事夏长言
 其化秋敛言其物冬藏言其气所以互相足也夫阴
 阳之道其入则为神明其出则为礼乐其形则为天
 地其运则为四时其德则为仁义
 横渠张氏曰乐仁也礼义也仁则有乐义则有礼
卷九十四 第 5b 页 WYG0119-0070b.png
 新安朱氏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一段意思极好非
 孟子以下所能作其文如中庸必子思之辞左传子
 太叔亦论此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天地之经
 而民实则之旧见伯恭爱教人看只是说得粗文意
 不浏亮不如此说之纯粹通畅他只说人做这个去
 合那天之度数如云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云
 云之类都是做这个去合那天都无自然之理如云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
卷九十四 第 6a 页 WYG0119-0070c.png
 化而乐兴焉皆是自然合当如此
 建安真氏曰礼乐之原出于天地自然之理天高地
 下此即自然之尊卑万物散殊有大有小有隆有杀
 此即自然之等级圣人因此制为之礼君父在上臣
 子在下此即天高地下之象自是而下兄弟夫妇师
 友宾主以至于舆台皂𨽻名位分守灿然有伦此即
 万物散殊之象皆所以法天地之序也阴阳五行之
 气流行于天地之间未尝少息为雷霆为风雨皆是
卷九十四 第 6b 页 WYG0119-0070d.png
 阴阳之气摩荡而成惟其二气和合所以能化生万
 物圣人因此作为之乐乐有五声以应五行十二律
 以候十二月之中气皆阴阳交错而成所以象天地
 之和也乐音之和与天地之和相应可以养人心成
 风俗自周衰礼乐崩坏然礼书犹有存者制度文为
 尚可考寻乐书则尽缺不存后之为礼者既不能合
 先王之制而乐尤甚焉大扺郑卫之音适足以荡人
 心坏风俗然礼乐之则虽亡礼乐之理则在诚能以
卷九十四 第 7a 页 WYG0119-0071a.png
 庄敬治其身和乐养其心则于礼乐之本得之矣是
 亦足以立身而成德也后言致礼以治躬致乐以治
 心一章是矣
 庆源辅氏曰礼行乐兴此礼乐之形于天地者也制
 云者以见礼之制非人之所能为也作长敛藏此礼
 乐之形于四时者也形于天地则先礼而后乐盖有
 序而后和生焉形于四时则又先乐而后礼盖气和
 而后物成焉
卷九十四 第 7b 页 WYG0119-0071b.png
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
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郑氏曰敦和乐贵同也率循也从顺也别宜礼尚异
 也居鬼谓居其所为亦言循之也官犹事也天地各
 得其事
 横渠张氏曰乐动故率神而从天礼静故居鬼而从
 地率神居鬼鬼神一物也只是神为伸鬼为归指幽
 明而言
卷九十四 第 8a 页 WYG0119-0071c.png
 长乐陈氏曰乐极和不有以敦之未必能统同礼从
 宜不有以别之未必能辨异天法道者也人法地者
 也神由天道而无方非乐之圆而神不足以率之鬼
 由人道而有归非礼之方以知不足以居之率则有
 循而体自然非有以强之也居则有方而止其所非
 有以行之也明有礼乐幽有鬼神而其从天地如此
 亦各从其类故也天以至阳而职气覆地以至阴而
 职形载乐由天作而至阳之气存焉礼以地制而至
卷九十四 第 8b 页 WYG0119-0071d.png
 阴之形存焉圣人职教化者也为能因阴阳以统形
 气故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盖乐有声而无形作
 之以应天则声气同故也礼有形而无声制之以配
 地则形体异故也礼乐明矣而不昧备矣而不偏非
 徒足以官天地天地亦将为我官也圣人始而应配
 之以成位终而官之以成能庸讵知礼乐非天地耶
 天地非礼乐耶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别而言之
 礼乐明备天地官矣合而言之圣人制礼作乐而天
卷九十四 第 9a 页 WYG0119-0072a.png
 地官者作之事也大人举礼乐而天地昭者述之事
 也言天地官则天地虽大亦受于礼乐矣言天地昭
 则天地虽幽亦不能匿其情矣(乐书/)
 严陵方氏曰和言气老子所谓冲气以为和是也宜
 言物易所谓象其物宜是也气固有和矣乐则敦之
 使厚而已物固有宜矣礼则别之使辨而已和既敦
 则莫不循其理而无所屈故能率神宜既别则莫不
 安其处而有所归故能居鬼神者阳之盛而天以阳
卷九十四 第 9b 页 WYG0119-0072b.png
 为德则乐之敦和率神所以从天而已鬼者阴之盛
 而地以阴为德则礼之别宜居鬼所以从地而已故
 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亦各从其类也
 礼乐之本出乎天地故每以从言之圣人以乐之从
 天也故作为声音以应天之阳以礼之从地也故制
 为文采以配地之阴于乐言应于礼言配此礼乐内
 外之别也
 延平周氏曰乐由天作无方而不可知故率神以从
卷九十四 第 10a 页 WYG0119-0072c.png
 天礼以地制有方而不能变故居鬼而从地本乎天
 也故作之以应天本乎地也故制之以配地有乐也
 天之道所以通有礼也地之义所以显乐所以发天
 地之和礼所以明天地之序
 马氏曰神者阳之类而天者阳之所积也乐由阳来
 故率神以从天鬼者阴之类而地者亦阴之所积也
 礼由阴作故居鬼以从地神言率而鬼言居率者引
 而上之也居者俯而就之也故神言率则知乐者崇
卷九十四 第 10b 页 WYG0119-0072d.png
 之道也鬼言居则知礼者卑之道也天地有自然之
 礼乐而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者所以辅相
 天地之宜而已故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则礼乐
 明备而天地各当其位也此与记所谓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者同意
 虙氏曰乐由天作故敦和以从天礼由地制故别宜
 以从地从犹顺也民得其和而已未足以从天必能
 率神而后可以从天人得其宜而已未足以从地必
卷九十四 第 11a 页 WYG0119-0073a.png
 能居鬼而后可以从地率者循其自然居者安其所
 守若诗所谓神之吊矣此率神也传所谓鬼有所归
 此居鬼也
 延平黄氏曰气也者神之盛也敦和又其气之盛也
 礼乐之道行乎阳则高下散殊合同而化行乎阴则
 率神而从天居鬼而从地鬼神之道未离乎数而数
 实行之是以道之妙乎乐则能率之以从天妙乎礼
 则能居之以从地礼乐之妙能官天地而率神居鬼
卷九十四 第 11b 页 WYG0119-0073b.png
 则分天地之所主而已唱者天之道也故作乐而应
 之偶者地之道也故制礼以配之应也配也礼乐参
 之天地者也
 庆源辅氏曰前言形于天地四时者如此此又推言
 礼乐之理也然乐之理则敦厚于和率循阳道以从
 于天礼之理则辨别其宜居守阴道以从于地敦和
 率神天之道也别宜居鬼地之事也从天从地礼乐
 自然之理也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圣人之事也
卷九十四 第 12a 页 WYG0119-0073c.png
 礼出乎地乐出乎天始也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
 配地终也至于礼乐明备则天地之化见于礼乐而
 无馀蕴如此则天地反为圣人之所官矣
 金华邵氏曰作乐以应天应者彼有而此荅之之谓
 制礼以配地配者以此而合彼之谓然则礼乐非圣
 人之私术盖因天地之理而为之耳及夫其用昭明
 而全备则天地之间各有司存不相紊乱是又以天
 地而理天地者欤
卷九十四 第 12b 页 WYG0119-0073d.png
 又曰天地者礼乐之主礼乐者天地之官主君道官
 臣道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
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郑氏曰卑高谓山泽也位尊卑之位象山泽也动静
 阴阳用事小大万物也大者常存小者随阳出入方
 谓行虫也物谓植生者也性之言生也命生之长短
卷九十四 第 13a 页 WYG0119-0074a.png
 也象光耀也形体貌也
 孔氏曰自此至礼乐云广明礼乐之功包天地之德
 此一经明礼为天地之别也山泽列于天地之中故
 云已陈贵贱即公卿以下故郑注周易云君臣尊卑
 之贵贱如山泽之有高卑也动静谓雷风动散有常
 也小大小谓草木春生秋杀昆虫夏生冬伏大谓常
 存不随四时变化不等故云殊也方谓走虫禽兽之
 属各以类聚不相杂也物谓殖生若草木之属各有
卷九十四 第 13b 页 WYG0119-0074b.png
 区分自殊于薮泽者也郑注易云类聚群分谓水火
 也此注不同各有以也行虫有性识故称方殖生无
 心灵故云物也万物各其区分性命之别圣人因此
 制礼类族缘物各随性命也成象日月星辰也成形
 植物动物也圣人制礼是从天地之分别也
 张氏曰明圣制礼殊别是天地之分别也亦别辨居
 鬼而从地也
 横渠张氏曰礼不必皆出于人天地之理自然而有
卷九十四 第 14a 页 WYG0119-0074c.png
 天之生物便有尊卑小大之象人顺之而已此所以
 为礼也天秩者父子兄弟夫妇之类次第而有者也
 天秩者杂然而生其间便有小大上下之别或专以
 礼出于人而不知礼本天之自然犹告子专以义为
 外而不知所以行义由内也当合内外之道能知礼
 之本于自然人顺而行之是之谓礼 又曰卑高亦
 有义高以下为基亦是人先见卑处然后见高也动
 静阴阳性也有常不牵制于物也
卷九十四 第 14b 页 WYG0119-0074d.png
 长乐陈氏曰贵以高为本贱以卑为基是高卑以天
 地尊卑而后陈贵贱以君臣定而后位言定则知位
 为辨言位则知定为分分辨不同体亦异数此君臣
 所以别于朝廷贵贱所以别于天下也然卑高者位
 之积贵贱者位之序贵以卑而后形故言卑以敌贵
 贱以高而后显故言高以敌贱然君可以言贵贵不
 必皆君也臣可以言贱贱不必皆臣也故于君臣言
 尊卑于贵贱言高卑以别之易言乾坤此言君臣者
卷九十四 第 15a 页 WYG0119-0075a.png
 易以乾坤为首礼以君臣为大故也天道常动地道
 常静以动为常凡物之所谓大者皆丽焉以静为常
 凡物之所谓小者皆丽焉因其大而大之因其小而
 小之则小大殊矣礼者天地之序序故群物皆别天
 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如此而已变易之刚柔
 断言小大殊者此主礼有小大言之异乎易主乾坤
 而言也天地之间有方不能无类聚有物不能无群
 分盖独阳不生独阴不生相辨以成体相与以致用
卷九十四 第 15b 页 WYG0119-0075b.png
 相辨以成体则阳与阳类阴与阴类凡非类者斯离
 而不合故乾位西北至阳也震坎艮之阳聚焉坤位
 西南至阴也巽离兑之阴聚焉其非类聚耶相与以
 致用则阳物不能无偶分之以群乎阴阴物不能独
 立分之以群乎阳则天地以道相济山泽以气相通
 雷风以声相搏水火以性相连岂非群分耶是岂天
 地使然各因性命不同而已礼之道以敬为体而有
 以相辨以和为用而有以相与使天下之众万物之
卷九十四 第 16a 页 WYG0119-0075c.png
 繁静安性命之理动安性命之情亦何异此易原吉
 凶所生以同民患礼推性命不同以辨名分故也在
 天成象则凡物之有象者皆资成焉非特日月星辰
 之垂象而已在地成形则凡物之有形者皆资成焉
 非特山川草木之流行而已象成而上形成而下晖
 之本数系之末度孰非天地之别乎在易继之变化
 见在礼继之天地别者易圆而神礼方以知故言妙
 于易言粗于礼(乐书/)
卷九十四 第 16b 页 WYG0119-0075d.png
 延平黄氏曰由卑而见贵由高而见贱方以类聚物
 物以群分类天之尊卑阴阳之动静群类之聚分形
 象之上下天地之理自尔交感之相摩旋转之相荡
 鼓以发之奋以进之动以化之煖以养之天地之情
 自尔
 严陵方氏曰以形言则曰高下以道言则曰尊卑以
 位言则曰卑高独位反言之者以位卑积卑至高故
 也阳常动而长阴常静而消消则小而有别于大长
卷九十四 第 17a 页 WYG0119-0076a.png
 则大而有别于小凡此皆天地所以辨而别也而礼
 行乎其间故曰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金华邵氏曰前言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以行流
 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以兴盖言礼乐之所由始也
 此言天尊地卑而君臣定天地之气齐降而百化兴
 盖言礼乐之所形也小大则易所谓小往大来之小
 大也不同即人物性命不同也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
卷九十四 第 17b 页 WYG0119-0076b.png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
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郑氏曰齐读为跻跻升也摩犹迫也荡犹动也奋迅
 也百化百物化生也
 孔氏曰地气上升故天气下降与地气交合积气从
 下升在乐象气故先从地始形以上为尊在礼象形
 故从天为初相摩谓阴阳二气相切迫相荡谓天地
 之气相感动万物以气生而未发用雷霆以鼓动之
卷九十四 第 18a 页 WYG0119-0076c.png
 得风雨奋迅而出也动之以四时者万物生长随四
 时而动也煖之以日月者万物之生必须日月煖煦
 之自雷霆至日月皆天地相荡之事百物化生由此
 作乐者法象天地之和气乐和则天地亦和也前经
 云制礼乐亦然
 张氏曰圣人作乐法天地和同是乐者天地之和也
 亦是敦和率神而从天也
 长乐陈氏曰乐之道形而为天地气而为阴阳天地
卷九十四 第 18b 页 WYG0119-0076d.png
 待阴阳而后变化阴阳待天地而后流通故地气不
 上齐则肃肃之阴何以出乎天天气不下降则赫赫
 之阳何以发乎地两者交通一上一下阴阳所以相
 摩也一先一后天地所以相荡也盖阴阳之气运行
 乎天地之间其相簿也感而为雷激而为霆其偏胜
 也怒而为风和而为雨雷霆以震之凡物之有声者
 莫不鼓矣风雨以润之凡物之有心者莫不奋矣一
 嘘为春夏一吸为秋冬四时之行也有以动化之或
卷九十四 第 19a 页 WYG0119-0077a.png
 循星以进退或应日以死生日月之运也有以煖煊
 之如此则一寒一暑一昼一夜而百昌之化兴焉然
 则乐有不为天地之和耶莫神于易莫明于礼微之
 而为乾坤显之而为礼乐其所以同异详略亦相为
 表里而已煖之者日也月亦预焉润之者雨也风亦
 预焉相须而成故也(乐书/)
 严陵方氏曰地位乎下而天位乎上未始齐也及其
 升然后与天齐焉故曰上齐阴阳以气言而见乎形
卷九十四 第 19b 页 WYG0119-0077b.png
 故曰摩天地以形言而存乎气故曰荡其实一也雷
 霆者声之所作故曰鼓风雨者气之所激故曰奋四
 时代谢故曰动日月代明故曰煖礼之别终于成形
 者主乎体故也乐之和终于百化者主乎气故也
 山阴陆氏曰据此一节礼乐与易相去其间不能以
 寸春秋传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
 地之经而民是则之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父子
 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娅以象天经义亦如之盖礼
卷九十四 第 20a 页 WYG0119-0077c.png
 乐无所不在在孝经则为孝在系辞则为易其揆一
 也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
 郑氏曰辨别也升成也乐失则害物礼失则乱人
 孔氏曰此经明天地不时由礼乐失所乐以法天化
 得其时则物生不时则物不生天之情也礼以法地
 男女有别则治兴无别则乱升地之情也案皇氏曰
 天地无情以人心而谓之耳
卷九十四 第 20b 页 WYG0119-0077d.png
 张氏曰此明天地应于礼乐也随礼乐得失而应之
 是天地之情也然乐是气化故云害物礼是形教故
 言乱人也
 长乐陈氏曰和故百物皆化化不时则不生乐失其
 和故也序故群物皆别男女无辨则乱升礼失其别
 故也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者以天地化不
 时则不生以天地明人事也男女无辨则乱升以人
 事明天地也(乐书/)
卷九十四 第 21a 页 WYG0119-0078a.png
 马氏曰天地之道变化不以常未春而燠未冬而寒
 则阴阳失其和虽天下易生之物亦不能生也故曰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有别而后父子亲父子亲而后
 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夫乱之所起常起于衽席之
 上盖人之所亵而莫之知也故曰男女无辨则乱升
 升犹言阶之以为乱也康成释升以成盖亦是矣化
 不时则不生此言有以贵于和男女无辨则乱升此
 言有以贵于别不独人情如此天地之情亦如此故
卷九十四 第 21b 页 WYG0119-0078b.png
 曰天地之情盖化则贵其和也春先乎夏秋先乎冬
 则天地亦未尝不贵其别也男女则贵其别也而兄
 弟睦夫妇和则人伦亦未尝不贵其和也此皆互文
 以见意
 山阴陆氏曰化不时以无乐故也男女无辨以无礼
 故也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岂人为哉亦
 天地之情也
 延平黄氏曰化不时则不生失乐之和男女无辨则
卷九十四 第 22a 页 WYG0119-0078c.png
 乱升失礼之节不生无辨天地之情所不能免故后
 之于天地以乐之和辅相其宜以礼之中裁成其道
 庆源辅氏曰天地之化不时则物不生男女无辨则
 乱以作乐举天地礼举男女总之以天地之情而不
 及人以见礼乐之在三才无异理也夫乐者天地之
 和礼者天地之序不和则不生无序则乱作则亦天
 地之情理也
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卷九十四 第 22b 页 WYG0119-0078d.png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郑氏曰极至也蟠犹委也高远三辰也深厚山川也
 言礼乐之道上至于天下委于地则其间无所不之
 孔氏曰自此至礼乐云盛说礼乐之大天降膏露是
 极乎天地出醴泉是蟠乎地礼乐行而阴阳和日月
 岁时无易百谷用成是行乎阴阳礼乐用之以祭鬼
 神乐至六变百神俱至是通乎鬼神高远谓天之三
 光皆应礼乐而明是礼乐穷极之也深厚谓地之山
卷九十四 第 23a 页 WYG0119-0079a.png
 川皆应礼乐而出瑞应是测深厚也此经盛论礼乐
 之大原虽取象于天地之功又能遍满于天地之间也
 长乐陈氏曰礼乐之用四方上下无所不至此乐所
 以为天地之和而非止同其和礼所以为天地之别
 而非止同其节也盖礼乐非天地则不因天地非礼
 乐则不成犹之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
 坤亦几乎息此体用相资之道也
 延平黄氏曰乐之和失之则不生礼之别失之则乱
卷九十四 第 23b 页 WYG0119-0079b.png
 升及其得之则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
 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行乎阴阳则物莫能违之
 通乎鬼神则物莫能间之凡有声气形数之类在其
 中焉礼乐至于此矣然后能著大始能居成物
 严陵方氏曰极乎天蟠乎地言其升降之无常也行
 乎阴阳言其往来之不息也通乎鬼神言其变化之
 无方也极乎天非特乐由天作虽礼亦极乎天蟠乎
 地非特礼以地制虽乐亦蟠乎地行乎阴非特礼由
卷九十四 第 24a 页 WYG0119-0079c.png
 阴作虽乐亦然行乎阳非特乐由阳来虽礼亦然通
 乎鬼非特礼别宜居鬼而已虽乐亦然通乎神非特
 乐敦和率神而已虽礼亦然此其所以为至欤故首
 以及言之及言及其至也高者下之对远者近之对
 深者浅之对厚者薄之对高犹可穷而况于下乎远
 犹可极而况于近乎深厚犹可测而况于浅薄者乎
 马氏曰礼乐之粗则寓于形名度数之间至于精则
 无乎不在也此言中和之效其妙至此而不言在人
卷九十四 第 24b 页 WYG0119-0079d.png
 者盖中和者人之所致也其妙如此则在人可知矣
 山阴陆氏曰此言礼乐在人有如此者非天下之至
 精至变至神孰能与于此
 新安朱氏曰此以理言有是理即有是气一气之和
 无所不通亦如说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乎
 其中正义引膏露降醴泉出等语缘先有此理末梢
 便有这徵验
 庆源辅氏曰上言天地自然之礼乐此言圣人制礼
卷九十四 第 25a 页 WYG0119-0080a.png
 作乐之功
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郑氏曰乐著大始著之言处也大始百物之始生也
 著不息著不动著犹明白也息犹休止也
 孔氏曰乐象于天天为生物之始是乐处大始礼法
 于地地禀天气而成于物是礼居成物显著明白运
 生不息者是天也显著养物不移动者是地也一动
卷九十四 第 25b 页 WYG0119-0080b.png
 一静者动物飞走蠢动感天之阳气也静物安伏止
 静感地之阴气也一动一静天地间所有百物也周
 礼雷风日月之属皆动也植物山陵之属皆静也记
 者引圣人语云此一章是礼乐法天地也离而言之
 则乐静礼动若礼乐合用之事则同有动静故知天
 地之间物有动静也
 长乐刘氏曰天地交而万物生是乐著于生物之始
 也有天地然后有尊卑是礼居于成物之后也天行
卷九十四 第 26a 页 WYG0119-0080c.png
 健终而始之不穷者也故著生不息者乐之理天之
 道也地不动著而生之无疆者也故著生不动者礼
 之制地之道也一动一静者礼乐行于斯民而中和
 育于万物充盈乎天地之间者人之道所以配乎天
 地也
 长乐陈氏曰乾者万物之所资始故能以始而推始
 则至于知大始坤者万物之所资生故能以生而生
 生则至于作成物然乾于大始知之而已未能使之
卷九十四 第 26b 页 WYG0119-0080d.png
 著坤于成物作之而已未能至于居唯乐有和所以
 能著其始礼有节所以能居其物此礼乐所以能成
 天地之道也虽其成天地之道如此盖亦本于天地
 之动静而已故著不息而动者乐也著不动而静者
 礼也一动则为乐一静则为礼是以凡在天地之间
 者莫非礼乐也礼乐之道天地而已圣人曰礼乐云
 玉帛钟鼓云乎哉 又乐书曰大始气之始成物形
 之终著其微而显之者乐也居其所而有之者礼也
卷九十四 第 27a 页 WYG0119-0081a.png
 乐以阳来以天作凡在天成象者皆资之显焉岂非
 著大始之意欤礼以阴作以地制凡在地成形者皆
 资之居焉岂非居成物之意欤乾则自强不息坤则
 至静德方天确而动故其运不息著不息者乐之所
 以冥乎天也地隤而静故其处不动著不动者礼之
 所以冥乎地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万物之情非动
 则静而礼乐如之乐主动由中出则静矣礼主静交
 乎下则动矣万物盈于天地之间或类聚或群分动
卷九十四 第 27b 页 WYG0119-0081b.png
 者有时而静静者有时而动一动一静而不主故常
 者无适而非礼乐也非圣人知礼乐之情其孰能究
 此故此继之圣人曰礼乐云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
 者地也与易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同意一动一
 静天地之间与易一阖一辟谓之变同意
 延平黄氏曰天之化其阳始于亥生于子成于丑而
 乾位西北焉则知大始矣乾者天之道也扬子曰天
 奥西北郁化精也物于此焉天道制其命化精含有
卷九十四 第 28a 页 WYG0119-0081c.png
 其生意特未判也及夫万物资始于元成于艮至于
 震而天之用出焉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奋之以风雨
 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数者冥合而有乐之和则
 大始著矣地之化其阴始于己生于午成于未而坤
 位西南焉则作成物矣易曰致役乎坤致役者作之
 也万物之生天化气地化形其化形也萌者出勾者
 达羽者飞足者走鳞者游特未定也及夫并育而不
 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游者潜走者伏飞者息方以类
卷九十四 第 28b 页 WYG0119-0081d.png
 聚物以群分数者冥分而有礼之别则成物居矣大
 始者精气也乐散为和气以著之成物之体立矣礼
 分为定体以居之礼者其乐之终始欤故言礼制行
 矣则在乎乐之前言礼居成物则在乎乐之后
 严陵方氏曰有物者必由于有始有始者必至于有
 物曰大始则又始之前也亦犹大初谓之大尔曰成
 物则又物之后也亦犹成效谓之成尔乾知大始知
 之而已及乐由阳来则著其理而可见坤作成物作
卷九十四 第 29a 页 WYG0119-0082a.png
 之而已及礼由阴作则居其功而得所著大始则有
 气而已居成物则有形焉气则往来未尝息而乾健
 之所以为天欤故曰著不息者天也形则未尝动而
 坤静之所以为地欤故曰著不动者地也夫天之不
 息以气所以为天者未尝不息庄子曰天其运乎是
 矣地之不动以形所以为地者未尝不动庄子曰地
 其处乎是矣礼乐亦然经曰乐由中出故曰静是亦
 未尝不息也又曰礼者动乎外是亦未尝不动也故
卷九十四 第 29b 页 WYG0119-0082b.png
 止以著言之著者见于众物之体也于成物独不言
 著者以在成形之后不嫌于不著也间读如无有入
 于无间之间一动而天一静而地是天地之间耳若
 夫动者未尝动静者未尝静和同为一岂复有一间
 哉扬子曰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盖谓是矣
 马氏曰乐由天作而乐亦著大始礼以地制而礼亦
 居成物盖万物之质必由和而后化则是乐者存乎
 物生之始质散而后有其别则是礼者居于物成之
卷九十四 第 30a 页 WYG0119-0082c.png
 后故曰乐著大始礼居成物天者阳也而阳以动为
 功故天之道存于不息地者阴也而阴以静为德故
 地之道存乎不动天之道存乎不息故圣人作乐以
 应天而动亦与阳同功地之道存乎不动故圣人制
 礼以配地而静亦与阴同德乐之动则应于天之间
 礼之静则应于地之閒故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
 也然而天地合而后万物生阴阳和而后万物成则
 礼乐之道亦必相待而后成也故乐亦未尝不静而
卷九十四 第 30b 页 WYG0119-0082d.png
 礼亦未尝不动故曰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庆源辅氏曰气和而后物生物生而后有辨乐著大
 始和之事也礼居成物辨之事也有气而后有物有
 用而后有辨乐统同气也礼辨异物也天之所可见
 者不息也地之所可见者不动也不息乐之事也不
 动礼之事也至于一动一静圣人之妙用而礼乐之
 并行也故圣人曰礼乐云言二者不可阙一也
 金华邵氏曰礼乐虽因天地而形天地亦以礼乐而
卷九十四 第 31a 页 WYG0119-0083a.png
 著方其天地别而为礼天地和而为乐是礼乐因乎
 天地也及夫礼乐极天蟠地行阴阳通鬼神穷高极
 远测度深厚礼乐之理无所不有天地亦赖礼乐而
 著焉故大始气也成物形也大始本有是气乐则著
 而明之成物本有是形礼则居而辨之故著而运行
 不息则为天著而一定不易则为地著而为一动一
 静则在动非动在静非静乃天地之间而机缄之妙
 也圣人于此穷其所自而归之于礼乐故曰礼乐云
卷九十四 第 31b 页 WYG0119-0083b.png
 又以见天地造化亦不无待于礼乐也
 金华应氏曰自天高地下至此一章本上系之文夫
 子所以明易也而以是发明礼乐之理非圣门学者
 深䆒乎天地之蕴而有见于礼乐之用未能及此情
 者理之所存而心之发见也及犹至也乐出于自然
 之和礼出于自然之序其二者之用充塞流行无显
 不至无幽不格无高不届无深不入则乐著乎乾知
 大始之妙礼居乎坤作成物之位而昭著不息者天
卷九十四 第 32a 页 WYG0119-0083c.png
 之所以为天昭著不动者地之所以为地居者藏诸
 用者也著者显诸仁者也天地之间不过一动一静
 而已故圣人昭揭以示人而名之曰礼乐也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郑氏曰夔欲舜与天下之君共此乐也南风长养之
 风以言父母之长养已其辞未闻夔舜时典乐者也
 书曰夔命汝典乐
 孔氏曰此一节是乐记第四章名为乐施明礼乐既
卷九十四 第 32b 页 WYG0119-0083d.png
 备乃施布天下也自此至行也明圣人制乐以赏诸
 侯其功大者其乐备五弦谓无文武二弦唯宫商等
 五弦也南风诗名案家语云昔舜弹五弦之琴其词
 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
 以阜吾民之财兮家语王肃所增加非郑所见故注
 云其辞未闻也舜有孝行故以此五弦之琴歌南风
 之诗而教天下之孝也案世本神农作琴今云舜作
 者特用琴歌南风始自舜或五弦始舜也夔是舜典
卷九十四 第 33a 页 WYG0119-0084a.png
 乐之官名夔欲天下同行舜道故歌此南风以赏诸
 侯使海内同孝也然乐之始亦不止在夔也
 长乐陈氏曰顺天地之和莫如乐穷乐之趣莫如琴
 盖八音以丝为君丝以琴为君所以禁淫邪正人心
 者也洞越练朱之制虽起于羲农而作五弦以歌南
 风合五音之调实始于舜而已以之歌南风亦不过
 咏父母生养之德以解吾忧而已岂特解民愠阜民
 财而已乎夔之为乐荐之郊庙鬼神享作之朝廷庶
卷九十四 第 33b 页 WYG0119-0084b.png
 尹谐立之学宫天下服近足以仪览德之凤凰远足
 以舞难驯之百兽岂特赏诸侯而已哉彼然而言之
 者因歌南风而发亦见赏以春夏之意也然赏诸侯
 以乐前此无有也后此则因夔而已故以始制言之
 此后世所以推为乐祖而祭之瞽宗欤(乐书/)
 严陵方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而有好生之德莫如
 舜故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五者土之数而土者生
 物之主也南风者长养之气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卷九十四 第 34a 页 WYG0119-0084c.png
 歌南风所以写其心示其长养之意故也解吾民之
 愠此言养其心也阜吾民之财此言养其形也南为
 长养之方北为肃杀之地舜作南风之歌而纣为北
 鄙之舞此舜与纣善恶之所以分乐所以象德而诸
 侯有养民之德者则赏之故夔始制乐以赏诸侯之
 有德也
 李氏曰舜知乐之情故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识
 乐之文故制乐以赏诸侯夫当冬而叩徵音以激蕤
卷九十四 第 34b 页 WYG0119-0084d.png
 宾则足以致阳光炽烈而坚冰立散故歌南风取万
 物之皆相见也夫歌南风以合于天制乐以赏诸侯
 之有德者以合于人此舜之所以通神明配天地育
 万物和天下者也
 延平黄氏曰歌南风和天也赏诸侯和人也诸侯之
 受赏亦贵其致和而已德盛而教尊则其德和于人
 五谷时熟则其德和于天乐者象德而赏之也舞者
 德之容也故观其舞而知其德谥者行之迹也故闻
卷九十四 第 35a 页 WYG0119-0085a.png
 其谥而知其行
 庆源辅氏曰南风长养之风郑氏则以为舜歌父母
 之德如南风家语所载之辞则以为解民愠阜民财
 然以此观之则疑家语所载必有据南风长养万物
 犹人君长养万民舜为天子而歌此以为乐则诸侯
 之君民者亦当法舜之德体南风之意以长养其民
 故夔因其歌而写之于金石丝竹当时诸侯有养民
 之德者则以乐赏之也非谓夔始制乐言因南风而
卷九十四 第 35b 页 WYG0119-0085b.png
 制乐以赏诸侯自夔始也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
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
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郑氏曰民劳则德薄酂相去远舞人少也民逸则德
 盛酂相去近舞人多也谥者行之迹也
 孔氏曰此经明诸侯德尊乐备舞具缀谓酂也酂谓
 酂聚舞人行位之处立表酂以识之舞行缀远由人
卷九十四 第 36a 页 WYG0119-0085c.png
 少舞处宽也舞行缀短由人多舞处狭也舞处之缀
 一但人多则去之近人少则去之远观其舞之远近
 则知其德之薄厚由舞所以表德也又以谥比拟其
 舞闻谥之善否知其行之好恶也
 长乐陈氏曰诸侯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天子
 赏之以乐者以其人事脩于下天时应于上然后可
 以乐其乐也故其劳于治民者舞之行缀则远逸于
 治民者舞之行缀则短观其舞于外足以知其德于
卷九十四 第 36b 页 WYG0119-0085d.png
 内闻其谥于后足以知其行于前则舞者劳逸之迹
 而谥者善恶之名迹则见于一时名则流于不朽此
 诸侯不可不勉而记者所以极言之也 又乐书曰
 天下有道礼乐自天子出故诸侯有德天子得为乐
 以赏之德盛于内而日新教尊于外而日隆则人和
 于下矣五谷种之美而以时熟焉则天地之和应于
 上矣人和于下天地应于上则德教洽而民气乐其
 赏之乐以彰有德不亦宜乎周官大胥以六乐之会
卷九十四 第 37a 页 WYG0119-0086a.png
 正舞位小胥巡舞列经曰行其缀兆行列得正焉盖
 位则酂也所以为缀列则佾也所以为行治民劳者
 酂远而佾寡德杀故也治民逸者酂远而佾多德盛
 故也非故不同凡各称德而已夫佾所以节八音八
 音克谐而乐成焉故舞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达于
 士降杀以两众仲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
 二郑伯赂晋悼公女乐二八悼公以半赐魏绛用是
 推之服虔所谓天子八八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
卷九十四 第 37b 页 WYG0119-0086b.png
 八不易之论也然则舞行缀远岂六佾欤舞行缀短
 岂四佾欤杜预谓凡天子诸侯大夫士之舞一列递
 减二人至士四人而止岂复成乐舞耶世衰道微礼
 乐交丧于天下诸侯僭天子者有之大夫僭诸侯者
 有之及其甚也大夫不僭诸侯而僭天子陪臣不僭
 大夫而僭诸侯鲁公初去八佾献六羽诸侯僭天子
 而知反正者也季氏舞八佾于庭大夫僭天子而不
 知反正者也彼岂知舜以乐舞赏诸侯之意哉
卷九十四 第 38a 页 WYG0119-0086c.png
 严陵方氏曰君子所以教人者以德唯德盛人所从
 者众则其教尊而人事脩矣人事脩则天时应故继
 之以五谷时熟德盛教尊则养其心者至矣五谷时
 熟则养其形者至矣诸侯之养民如此天子赏之以
 乐也不亦宜乎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舞固有
 常制矣而此所言缀有短远之异者岂非因其德之
 大小然后或备或否欤行以言其成列缀以言其相
 联言远以知短之为近言短以知远之为长长短言
卷九十四 第 38b 页 WYG0119-0086d.png
 其所陈之形远近言其所至之地乐不止于舞必以
 舞为赏罚者以德之形容尤可见于此故也
 马氏曰五谷时熟有富之意也德盛而教尊有教之
 意也有富与教则诸侯之德备然后赏之以乐赏之
 以乐者言赏之以备乐也德大者然后得其乐之备
 德小者则虽有常数而不得备故其治民之劳逸者
 其舞所以不同也上言舜歌南风夔始制乐言其乐
 之声也下言其舞行缀远缀短者言其乐之容也舞
卷九十四 第 39a 页 WYG0119-0087a.png
 者德之发德者舞之蕴故观舞可以知德谥者行之
 宾行者谥之主故闻谥可以知行其意主于舞而继
 之以闻谥者所以详之也
 山阴陆氏曰若鲁僖公可谓德盛而教尊矣诗曰自
 今以始岁其有致民之劳逸系其德之厚薄逸则有
 馀裕矣劳者未优泰也
 延平周氏曰圣人之赏乐以治民为主
 庆源辅氏曰以舜之事观之则天子之为乐非特自
卷九十四 第 39b 页 WYG0119-0087b.png
 象其功德而又欲以赏天下诸侯之有德者使天下
 诸侯皆法象天子之德也人事至而天时未应其德
 犹未至也况乐者天地之和也故必俟乎天时应五
 谷熟然后赏之治民劳谓劳于治民者治民逸谓逸
 于治民者劳谓勤劳逸谓暇逸劳逸以事言也故曰
 治民焉行缀远则气舒行缀短则气促上动则下纾
 上逸则下促舞者德之容谥者行之名犹影形声响
 之可信也若后世之所谓谥则异是矣
卷九十四 第 40a 页 WYG0119-0087c.png
 金华邵氏曰礼乐与天地并立而天地之仁义尚为
 近之(春作夏/长以下) 又曰以其齐降故有摩荡以其摩荡
 故有雷霆风雨阴阳之交相摩轧八方之气相推荡
 易解一起一灭为相摩一进一退为相荡震坎艮本
 坤也惟以刚摩柔故一索再索三索于乾而男成焉
 巽离兑本乾也惟以柔摩刚故一索再索三索于坤
 而女成焉震东方也故震荡艮为春离南方也故离
 荡巽为夏以至兑荡坤坎荡乾而为秋冬亦若是而
卷九十四 第 40b 页 WYG0119-0087d.png
 已 又曰一阖一辟往来不穷而变化生焉雷霆声
 之所作风雨气之所发运行无穷曰动寒暑相继而
 岁成焉照临为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百物皆化
 代兴不废易所谓品物流形周礼所谓天地之化百
 物之产(已上二条地/气上齐以下) 又曰极天蟠地者礼乐之容
 也未出乎天地之间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乐之
 化也又非止乎天地之间也(礼乐极乎/天以下) 又曰琴非
 始于舜作而歌南风者舜也乐非出于夔制而赏诸
卷九十四 第 41a 页 WYG0119-0088a.png
 侯者夔也(舜作五/弦以下)
 
 
 
 
 
 
 
卷九十四 第 41b 页 WYG0119-0088b.png
 
 
 
 
 
 
 
 礼记集说卷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