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九
卷七十九 第 1a 页 WYG0118-06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七十九    宋 卫湜 撰
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郑氏曰朝于此所以正仪辨等也
 孔氏曰欲显明诸侯之尊卑故就尊严之处以朝之
 大司马职云设仪辨位以等邦国
 山阴陆氏曰诸侯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西阶之
 西东面北上是之谓明诸侯之尊卑若诸侯北面而
卷七十九 第 1b 页 WYG0118-0660b.png
 见天子曰觐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异是矣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
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
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郑氏曰脯鬼侯谓以人内为荐羞恶之甚也践犹履
 也颁读为班度谓丈尺高卑广狭也量谓豆区斗斛
 筐筥所容受也
 孔氏曰此一节明周公有勋劳之事周本纪鬼侯作
卷七十九 第 2a 页 WYG0118-0661a.png
 九侯家语云武王崩成王年十三郑康成以为年十
 岁周公摄政三年天下太平六年始制作者书传云
 周公将制礼作乐优游三年然后营洛邑以期天下
 之心于是四方民大和会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
 至而况导之以礼乐乎其度量六年则颁故郑注尚
 书康王之诰云摄政六年颁度量制礼乐成王即位
 乃始用之也
 严陵方氏曰纣之乱不止于脯鬼侯盖举其甚者以
卷七十九 第 2b 页 WYG0118-0661b.png
 明武王之所以伐也诗言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
 武王肆伐大商则相武王者不止周公经之所言将
 以明周公之勋劳尔幼言其年之未长弱言其才之
 未强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武王卒成王年
 十三则处于幼弱之间不曰居天子之位而曰践者
 与文王世子言践阼同义所谓鬼侯岂高宗所伐之
 鬼方与摄政六年始朝诸侯于明堂者将以七年致
 政于成王故也必待天下大服然后致政周公之志
卷七十九 第 3a 页 WYG0118-0661c.png
 槩可见矣礼寓于形容制之然后其形成乐寓于声
 音作之然后其声出度量寓于器用颁之然后其用
 广器之所宜颁者不止于度量有规矩权衡准绳止
 一二者为言何也盖度者分寸丈尺引也以之度长
 短故谓之五度其形则起于璧羡而礼寓之矣量者
 龠合升斗斛也以之量多少故谓之五量其声则中
 于黄钟而乐寓之矣先王以为度量不存则礼乐之
 文熄故作此使天下后世有考然则礼乐者出自度
卷七十九 第 3b 页 WYG0118-0661d.png
 量度量者寓诸礼乐此主乎礼乐故止言度量而已
 山阴陆氏曰秦誓三篇数纣之恶初曰焚炙忠良刳
 剔孕妇次曰剥丧元良贼虐谏辅后曰斮朝涉之胫
 剖贤人之心放黜师保囚奴正士今曰脯鬼侯而已
 则以明堂朝诸侯故也明堂所含义众所谓明诸侯
 之尊卑亦以此孟子言伊尹说汤以伐夏救民故书
 伊尹主伐事伊尹相汤是也孟子言周公相武王诛
 纣伐奄故记以周公主伐事周公相武王是也若太
卷七十九 第 4a 页 WYG0118-0662a.png
 公者凉彼武王而已所谓凉于力为薄成王虽幼不
 弱公不复践天子之位也且成王弱武王托孤在公
 公于是焉辞摄以为洁则可也以为圣人则不足矣
 六年朝诸侯盖自成王除丧始至是六年也周官曰
 六年五服一朝即此朝于明堂盖城王谅闇百官总
 己以听周公自其常礼及丧毕成王尚幼是以周公
 权宜践天子之位制礼作乐作阳也制阴也阴制而
 阳作之礼乐之事也
卷七十九 第 4b 页 WYG0118-0662b.png
 石林叶氏曰天子三朝外朝以大询内朝以日视朝
 燕朝退而听政诸侯来朝则见于大庙明堂以颁朔
 而已周公摄政七年成王既冠将复辟而归以天下
 知周公摄政之久未知成王之尊于是因六年五服
 之朝合九夷八蛮六戎五狄之君而并见然犹不敢
 正大庙之朝是以即明堂而权制其位盖天子无事
 四时之朝见于庙岁以一服有事而会不巡狩而同
 则为宫于郊设方明而祭之蕃服世一见未有与诸
卷七十九 第 5a 页 WYG0118-0662c.png
 侯并朝者也司士所掌朝仪之位与朝士所掌外朝
 之法皆自有定制明堂位盖周公之为故记礼者以
 为周公朝诸侯之位其曰负斧扆南乡而立是虽仍
 摄政之称谓公曰天子然负扆而立则成王自不失
 南面而坐周公但从成王立于其侧耳中间言武王
 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者亦与成王同坐立
 于斧扆之间周公曷尝正天子之位而居之乎礼所
 记甚明陋儒初不悟虽荀卿犹云周公履天子之籍
卷七十九 第 5b 页 WYG0118-0662d.png
 若固有之以为以枝代主君臣易位学者由是纷纷
 至于今有异言何周公之不幸也
 长乐陈氏曰昔周公作礼乐以为将大作恐天下莫
 我知也将小作是为人子不能扬父之功德也故优
 游三年而不能作然后营洛以期天下之心而四方
 诸侯各率其党以攻其廷示之力役且犹至此况导
 之以礼乐乎此六年朝诸侯于明堂所以制礼作乐
 颁度量于天下也盖律吕之器寓于阴阳阴阳之数
卷七十九 第 6a 页 WYG0118-0663a.png
 周于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其本于黄钟一也故
 度起于黄钟之长其方象矩所以度长短也礼之意
 寓焉量起于黄钟之龠其员象规所以量多寡也乐
 之意寓焉礼虽起于度未有不资于量故荀卿论礼
 必齐以度量乐虽起于量未有不资于度故乐记论
 乐必稽之度数王制谓用器兵车不中度布帛广狭
 不中量皆礼之所禁典同以十有二律为之度数十
 有二声为之齐量皆乐之所本是礼乐道也度量器
卷七十九 第 6b 页 WYG0118-0663b.png
 也周公制礼作乐而颁度量则以道寓器以器明道
 夫然后天下得以因器会道中心说而诚服矣语所
 谓谨权量四方之政行焉者此也方其始颁也出以
 内宰掌以司市及其既颁也虑其或不一也以合方
 氏一之虑其或不同也以行人同之其同民心出治
 道如此天下恶有不大服者哉然此特礼乐与政而
 已未及夫刑也礼乐刑政相为表里而王道备其极
 未始不一也故又以服大刑而天下大服终焉(乐书/)
卷七十九 第 7a 页 WYG0118-0663c.png
 新安王氏曰书傅称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
 年致政于成王明年王乃即政以周书洛诰等篇考
 之不合此称六年朝诸侯于明堂七年致政于成王
 亦未可尽信洛诰称在十有二月周公诞保文武受
 命惟七年则七年致政明矣然七年春召公营洛周
 公乃命殷民丕作则大诰东征杀武庚命微子于是
 唐叔得禾王命唐叔归于周公其事皆在六年至七
 年春方营洛邑则朝诸侯于明堂决不在六年也
卷七十九 第 7b 页 WYG0118-0663d.png
 讲义曰制礼乐以畅中和之化颁度量以一天下之
 俗
七年致政于成王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
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
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郑氏曰致政以王事归授之王功曰勋事功曰劳曲
 阜鲁地上公之封地方五百里加鲁以四等之附庸
 方百里者二十四并五五二十五积四十九开方之
卷七十九 第 8a 页 WYG0118-0664a.png
 得七百里革车兵车也兵车千乘成国之赋也诗鲁
 颂曰王谓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
 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又曰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同
 之于周尊之也鲁公谓伯禽
 孔氏曰洛诰云朕复子明辟是以王事归授之也自
 此以下皆为周公有勋劳之事故成王特赐鲁家用
 天子之礼兼四代服器案费誓序云鲁侯伯禽宅曲
卷七十九 第 8b 页 WYG0118-0664b.png
 阜又臣瓒注汉书云鲁城内有曲阜逶迤长八九里
 鲁受上公五百里之封又加四等附庸四等谓侯伯
 子男也案大司徒注云公无附庸侯附庸九同伯附
 庸七同子附庸五同男附庸三同总为二十四同同
 谓百里也既受五百里之封五五二十五为二十五
 同又加二十四同故云积四十九开方计之得七百
 里案左傅云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案论语千乘之
 赋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诸侯之地三百里而
卷七十九 第 9a 页 WYG0118-0664c.png
 下未成国也公则五百里侯四百里计地馀有千乘
 谓之成国郑引诗鲁颂閟宫文證鲁广开土宇兵车
 千乘同之于周者谓同此周公于周之天子也知鲁
 公谓伯禽者伯禽归鲁周公不之鲁故公羊文十三
 年传封鲁公以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鲁公拜乎后
 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之鲁乎曰
 不之鲁也曷为不之鲁欲天下之一乎周也
 长乐刘氏曰周公摄天子之政于外抗世子之法于
卷七十九 第 9b 页 WYG0118-0664d.png
 伯禽习成王以君天下之道于内成王有过则挞伯
 禽而教法行焉道德立焉成王由是以大成也生其
 身者武王也成其德存其位者周公也盖二十有二
 始听天下之政而周公复归臣位者礼北面以事成
 王然未足尽周公之芳烈也摄政七年缉文王之旧
 政广敷于四海以尽其性以顺天命三才由之各安
 其位万汇由之各遂其生然后采唐虞夏殷之善法
 缉熙有周之猷为以成一代之典著于六官以遗成
卷七十九 第 10a 页 WYG0118-0665a.png
 王俾践于躬以为万世仁民之矩度措周之德隆于
 唐虞距今未有能迨之者文武成康之德遂配于天
 地覆载万物无有穷也者周公之芳烈也故成王以
 周公有勋劳于天下者以此
 山阴陆氏曰先儒谓武王十二月崩成王年十岁三
 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则成王丧除年十三矣周公
 于是乃摄政至此七年王二十矣故以王事归授之
 王王功曰勋言勋则国功民功从之矣事功曰劳言
卷七十九 第 10b 页 WYG0118-0665b.png
 劳则治功战功从之矣
 严陵方氏曰七年致政于成王即洛诰言惟周公诞
 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是矣周公之功格于上下宜成
 王有以报之诗言建尔元子俾侯于鲁若是则封周
 公之子而已然封周公之子以承周公之祀是乃所
 以封周公欤故经之言如此孟子言齐鲁之地方百
 里盖伯禽以侯爵受封故也周官大司徒言诸侯之
 地方四百里其食者参之则其食者百里矣王氏谓
卷七十九 第 11a 页 WYG0118-0665c.png
 并附庸言之则为四方百里孔子以为颛臾昔者先
 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以为东蒙主非鲁有
 其地也且在邦域之中则附庸故也并附庸止于方
 四百里而此又言方七百里者是亦兼附庸而已以
 理推之并附庸而方四百里者侯之常封也并附庸
 而方七百里者非常之封也以诸侯则常封而已诗
 言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以其出于非常故特曰锡焉
 诗言俾侯于鲁书言鲁侯伯禽则鲁受侯爵也明矣
卷七十九 第 11b 页 WYG0118-0665d.png
 然鲁既受爵而此又或称鲁公者盖公侯皆有国者
 之所通以伯子男之称侯则侯之称公不为过矣国
 君之子称公子亦以是也革车兵车设之以革也千
 乘谓出千乘之赋也井田之法方里为井十井为乘
 百里之国适千乘也出车赋以给军故以革车言之
 诗又言公车千乘者以输国言之则曰公车以给军
 言之则曰革车其实一也
 庆源辅氏曰始言周公相武王伐纣未至于天下大
卷七十九 第 12a 页 WYG0118-0666a.png
 服则公之职未终也然则周公之摄也欲终己事而
 已终己之事所以终文武之事成王以流言之故始
 盖有疑于周公矣及其感金縢之事视天变之速然
 后悔其前日之非既悔而褒崇周公故不能无过当
 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岂以周公常摄
 天子之位邪非周公之意矣
 盱江李氏曰或问鲁用王礼如何曰成王以周公勋
 劳命鲁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周公尊矣故称
卷七十九 第 12b 页 WYG0118-0666b.png
 文王郊后稷皆仿王礼而不备焉周公而上王祀可
 也鲁颂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飨以骍牺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安有非礼而颂之云乎周公而下则僭矣
 隐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公问于众仲始
 用诸侯礼也
 新安王氏曰此汉儒夸辞不可信也周礼虽曰诸公
 之地五百里盖兼附庸言之然其制实未尝行故孟
 子曰周公封于鲁太公封于齐为方百里安得有七
卷七十九 第 13a 页 WYG0118-0666c.png
 百里之地而封之天子之畿方千里其地百同鲁之
 地若方七百里凡四十九同盖半天子之国矣且周
 公身为三公又为东伯是谓上公周公既没伯禽乃
 是鲁侯列侯之国方七百里非特成王不以封鲁伯
 禽亦不敢受也鲁颂所谓公车千乘公徒三万其辞
 不无溢美天子地方千里谓之万乘若鲁地方七百
 里半天子之畿何止有车千乘耶
 伊川程氏曰成王之赐伯禽之受俱非也以愚观之
卷七十九 第 13b 页 WYG0118-0666d.png
 成王未必赐伯禽未必受盖鲁人僭用天子礼乐耳
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路载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
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
 郑氏曰孟春建子之月鲁之始郊日以至大路殷之
 祭天车也弧旌旗所以张幅也其衣曰韣天子之旌
 旗画日月帝谓苍帝灵威仰也昊天上帝鲁不祭
 孔氏曰下云季夏六月禘礼若是夏之季夏非禘祭
 之月即是周之季夏明此孟春亦周之孟春又杂记
卷七十九 第 14a 页 WYG0118-0667a.png
 孟献子曰正月日至以有事于上帝故郑知建子之
 月也郊特牲云周之始郊日以至郑既破周为鲁故
 此云鲁郊日以至祭天尚质大路一就知是祭天所
 用尊敬周公故用先代殷礼牲用殷白牡车乘殷大
 路也弧以竹为之其形为弓以张縿之幅故考工记
 弧旌枉矢以象弧也此弓衣谓之为韣周礼日月为
 常又王建大常此云日月之章与天子同也后稷唯
 配灵威仰不配昊天上帝故知鲁不祭
卷七十九 第 14b 页 WYG0118-0667b.png
 严陵方氏曰周制郊以建子之月所以迎其气之生
 禘于建巳之月所以顺其位之正此鲁所以于孟春
 祀帝于郊季夏禘周公于大庙鲁人郊禘不用周之
 牲路而用商之牲路何也盖止用时王之礼者诸侯
 之事通用先王之礼者天子之事经言天子之礼其
 以是欤故郊特牲言诸侯祭以白牡乘大路而谓之
 僭也凡旂建于车者皆言载此曰载弧韣旂则以建
 之于大路故也觐礼言载龙旂弧韣则与此同义十
卷七十九 第 15a 页 WYG0118-0667c.png
 有二旒则天之数也日月之章则天之明也郊所以
 明天道其谓是欤周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此
 言日月之章谓之载常可也乃谓之载旂者常谓之
 旂犹公侯伯子男通谓之诸侯欤且大司马言王载
 大常诸侯载旂鲁公以诸侯而用天子之礼故虽有
 日月之章而止谓之旂焉此亦隆杀之微意也
 山阴陆氏曰孟春不言正月著鲁卜郊卜日其从之
 疾也
卷七十九 第 15b 页 WYG0118-0667d.png
 榖梁曰我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
 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
 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人臣用天子之礼乐故其言
 婉而成章如此据郊特牲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
 也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
 庆源辅氏曰变公为君以下所云非公之事也后言
 君卷冕立于阼亦以此
 新安王氏曰郑谓孟春建子之月鲁之始郊日以至
卷七十九 第 16a 页 WYG0118-0668a.png
 大路殷祭天车也天子之旌旗画日月帝苍帝灵威
 仰也鲁不祭昊天上帝郑说也周天子有日至之郊
 以报本有启蛰之郊以祈榖其祭天车用玉路旗用
 日月之常鲁僭天子礼亦不敢尽同是以有祈榖之
 郊无日至之郊祈榖于孟春郊而后耕则孟春乃建
 寅之月非建子也不敢乘天子玉路又不肯乘同姓
 金路故乘殷之大路常画日月天子建之旂画交龙
 同姓诸侯建之常十有二旒旂则九旒而已今不敢
卷七十九 第 16b 页 WYG0118-0668b.png
 全用天子之旂故于旂上画日月之章缀以十有二
 旒此皆用天子礼而不敢尽同也
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
山罍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篹爵用
玉盏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用梡嶡
 郑氏曰季夏建巳之月也禘大祭也周公曰大庙鲁
 公曰世室群公称宫白牡殷牲也尊酒器也牺尊以
 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郁鬯之器也黄彝也灌酌郁
卷七十九 第 17a 页 WYG0118-0668c.png
 尊以献也瓒形如槃容五升以大圭为柄是谓圭瓒
 篹笾属也以竹为之彫刻饰其直者也爵君所进于
 尸也仍因也因爵之形为之饰也加加爵也散角皆
 以璧饰其口也梡始有四足也嶡为之距
 孔氏曰自此至下也一节明禘礼祀周公于大庙文
 物具备之仪牲用牡者尊敬周公不用己代之牲故
 用殷牲尊用牺象山罍者用天子之尊也牺牺尊也
 牺读如沙沙凤凰也刻画凤凰之象于尊其形婆娑
卷七十九 第 17b 页 WYG0118-0668d.png
 然或作献字齐人之声误尔此牺尊周礼春夏之祭
 朝践堂上荐血腥时用以盛醴齐君及夫人所酌以
 献尸也象象尊也以象骨饰之此象尊周礼春夏之
 祭堂上荐朝事竟尸入室馈食时用以盛盎齐君及
 夫人所酌以献尸也山罍谓夏后氏之尊天子于追
 飨朝飨之祭再献所用今褒崇周公禘祭杂用山尊
 不知何节所用也郁尊用黄目者郁谓郁鬯酒黄目
 尝烝所用尊崇周公于夏禘用之灌用玉瓒大圭者
卷七十九 第 18a 页 WYG0118-0669a.png
 灌谓酌郁鬯献尸求神也酌之所用玉瓒以玉饰瓒
 故曰玉瓒荐用玉豆者谓所荐菹醢之属也以玉饰
 豆故曰玉豆下云殷玉豆是也雕篹者与豆连文故
 知笾属形似筥亦荐时所用篹既用竹不可刻饰故
 知雕镂其柄郑注饰其直直谓柄也爵用玉盏仍雕
 者爵君酌酒献尸杯也盏夏后氏爵名以玉饰之故
 曰玉盏加以璧散璧角者加谓尸入室馈食竟夫人
 酌盎齐亚献名为再献又名为加以其非正献故谓
卷七十九 第 18b 页 WYG0118-0669b.png
 之加于时荐加笾豆也此时夫人用璧角内宰所谓瑶
 爵也瑶是玉名爵是总号璧是玉之形制角是爵之
 所受名异而实一也其璧散者是夫人再献讫诸侯为
 宾用之以献尸虽非正爵是夫人加爵之后故此总
 称加先散后角便文也俎用碗嶡者两代俎也虞俎
 名碗案礼图云碗长二尺四寸广一尺二寸高一尺
 诸臣加云气天子牺饰之夏俎名嶡嶡亦如碗直有
 脚曰碗虞氏尚质未有馀饰也加脚中央横木曰嶡
卷七十九 第 19a 页 WYG0118-0669c.png
 夏世渐文故也
 长乐刘氏曰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者此谓后稷之
 庙在鲁者也鲁有閟宫则姜嫄之庙也鲁郊于天以
 后稷配非无庙也周公薨于周而庙祀于鲁三年之
 丧始毕则以天子之礼乐禘祀周公之主于后稷之
 庙所以审谛其昭穆之序也然后周公之主始安于
 其庙之祀禘祫由之行焉
 长乐陈氏曰以天子之礼禘于庙而牲则用白牡者
卷七十九 第 19b 页 WYG0118-0669d.png
 异乎周官牧人所谓阳祀用骍牲书言文王骍牛一
 者也盖以周公之勋劳不必有于天下故推而上之
 以同乎王然无以别之则不足以辨君臣之分诗曰
 周公皇祖白牡骍刚乃其意也牺者牛也而用事于
 耕者也象者西方之兽而致用以白者也于尊必以
 牛重本也必以象诚在内也罍也者贮酒而给于尊
 也诗曰瓶之罄矣维罍之耻则罍之为器大矣谓之
 罍者有雷之象盖雷出于时则利于物而反之则为
卷七十九 第 20a 页 WYG0118-0670a.png
 灾器之名罍警之而已经曰终日饮酒而不得醉先
 王所以备祸乃其意也山也者止而安者也而罍以
 山者所以安于神司尊彝有山尊与此类也玉者阳
 精之纯而通神明者也故于瓒所以用玉圭者锐而
 有生物之利也故瓒之柄所以用圭豆之饰与瓒同
 意篹则以竹而无事于雕雕之者以其质而有取乎
 文也璧者圜而有天体之象散者散而非致饰者也
 角者刚而能制以为酒戒也玉为阳故君以玉盏献
卷七十九 第 20b 页 WYG0118-0670b.png
 尸璧之体有降于玉故宾长以之然散于角亦非所
 以施于尊者礼曰贱者献以散卑者举角是也言加
 则知非正爵
 严陵方氏曰大傅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
 配之盖帝喾者周祖之所自出也故祭法曰周人禘
 礼而已凡六畜皆谓之牲盖取夫能生之而后可杀
 故也所谓黄目即黄彝也而又曰郁尊者以郁鬯之
 所实也瓒柄之形必以圭者圭为东方之器东方纯
卷七十九 第 21a 页 WYG0118-0670c.png
 阳君道也故用圭至于夫人则用璋而已以其阴杂
 之故也与聘君以圭聘夫人以璋同意郊特牲曰灌
 以圭璋用玉气也名虽不同至于用玉则一而已然
 此止及璋者盖举大足以兼小而妇人之从夫可知
 矣天子饰豆以玉诸侯以象玉豆则天子之豆也以
 玉以象则与笏之所用同义且盏则爵而已一升曰
 爵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唯其所容有加于盏也故又
 因以为加焉
卷七十九 第 21b 页 WYG0118-0670d.png
 马氏曰黄目者以黄金为目也郊特牲曰黄目郁气
 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
 而清明于外也玉豆所荐谓菹醢之属水草之和气
 也雕篹所荐谓陆产之物也凡器饰之以玉者皆贵
 文之意也
 山阴陆氏曰言禘礼祀周公于大庙则以禘祀公而
 已非以禘公也用卜而后用之用重此也以二之而
 已据加以璧散璧角玉盏仍雕言雕则玉不纯矣下
卷七十九 第 22a 页 WYG0118-0671a.png
 于周故也灌用圭璋故加用璧郊特牲曰束帛加璧
 先言璧散盖礼正献以小为贵者加献尚大正献以
 大为贵者加献尚小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
 今曰荐用玉豆外无他豆也有虞氏以梡夏后氏以
 嶡殷以椇周以房俎今曰梡嶡梡嶡外无他俎也
 新安王氏曰周官有鬯人郁人不知郁谓之秬鬯鬯
 人供之煮郁金和鬯酒谓之郁鬯郁人掌之天子赐
 诸侯以圭瓒则诸侯可用郁鬯宣王尝以圭瓒秬鬯
卷七十九 第 22b 页 WYG0118-0671b.png
 二卣赐文侯周公在东都曰成王尝以秬鬯二卣命
 周公禋于文王武王则秬鬯圭瓒鲁公必受此赐无疑
 案礼秋尝冬烝灌用黄彝黄彝即黄目赐诸侯或一
 卣或二卣不言黄彝何也卣乃中尊盖黄彝别名或
 谓尊有三彝为上卣为中罍为下失其义矣凡灌天
 子诸侯用圭瓒后夫人用璋瓒瓒者其槃圭其柄也
 故郁尊有黄目灌有圭瓒虽鲁人得用然瓒有大圭
 未免僭天子之礼
卷七十九 第 23a 页 WYG0118-0671c.png
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
而舞大夏昩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
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
 郑氏曰清庙周颂也象谓周颂武也以管播之朱干
 赤大盾也戚斧也冕冠名也诸公之服自衮冕而下
 如王之服也大武周舞也大夏夏舞也周礼韎师掌
 教韎乐诗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广大也
 孔氏曰升升堂也升乐工于庙堂而歌清庙诗也清
卷七十九 第 23b 页 WYG0118-0671d.png
 庙以文王有清明之德祭之于庙而作颂也下堂下
 也管匏竹在堂下故云下管堂下吹管以播象武之
 诗故云下管象也案诗维清奏象舞襄二十九年见
 舞象箾南籥知非文王乐必以为大武武王乐者以
 经云升歌清庙下管象以父诗在上子诗在下故知
 为武王乐也朱干玉戚者赤盾玉饰斧也冕而舞大
 武者王著衮冕执赤盾玉斧而舞武王伐纣之乐也
 上云下管象谓吹大武诗此云舞大武谓大武之舞
卷七十九 第 24a 页 WYG0118-0672a.png
 也皮弁三王之服裼见美也大夏夏禹之乐也王又
 服皮弁裼而舞夏后氏之乐也六冕是周制故用冕
 而舞周乐皮弁是三王服故用皮弁舞夏乐也周乐
 是武武质故不裼夏家乐文文故裼也若诸侯之祭
 各服所祭之冕而舞祭统冕而总干以乐皇尸是也
 郑引周礼韎师以證经之昧乐又引小雅鼓钟之诗
 以證南蛮之乐任即南也周公德广非唯用四代之
 乐亦为蛮夷所归故赐奏蛮夷之乐于庭也唯言夷
卷七十九 第 24b 页 WYG0118-0672b.png
 蛮则戎狄可知或云正乐既不得六代故蛮夷唯与
 二方也白虎通云乐元语曰东夷之乐曰朝离万物
 微离地而生乐持矛舞助时生也南夷乐曰南南任
 也任养万物乐持羽舞助时养也西夷乐曰味味昧
 也万物衰老取晦昩之义乐持戟舞助时杀也北夷
 乐曰禁言万物禁藏乐持干舞助时藏也此东曰昧
 西曰株离与白虎通相反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者言
 皆于大庙奏之广鲁欲使如天子示于天下也
卷七十九 第 25a 页 WYG0118-0672c.png
 马氏曰歌者人声也匏管者竹声也堂上以人声歌
 清庙者所以贵文也堂下以匏竹奏象武者所以贱
 武也周公之德妙而不可知所可知者见于文德武
 功而已文德成于制作之间武功存于征伐之际故
 章其武功则锡之以武乐彰其文德则锡之以夏乐
 盖武之盛莫盛于大武而文之盛莫盛于大夏冕者
 文服也服冕服而舞大武者以文止武之意也皮弁
 素积者服之质也舞大夏则服之所以守其文也裼
卷七十九 第 25b 页 WYG0118-0672d.png
 者服之见美也及弁素积掩蔽其文而不显故裼衣
 所以显之也
 山阴陆氏曰言下而管象则升歌之人下而又管众
 也即言下管象嫌歌象同作祭统言而嫌明堂位下
 管象同作也仲尼燕居言而嫌前下管象同作也然
 则文王世子何以不嫌远也舞莫重于武宿夜故冕
 而袭以舞大武弁而裼以舞大夏内则十三舞勺成
 童舞象二十舞大夏不言大武大武盖深矣又在其
卷七十九 第 26a 页 WYG0118-0673a.png
 后 又新说曰积与弁文服也皮与素则阴矣故以
 舞大夏干与戚武器也而朱与玉则阳矣故以舞大
 武此阴阳相成之义阳以阴成之故裼武也而以舞
 大夏阴以阳成之故冕文也而以舞大武 又曰大
 飨之礼与宗庙同故亦升歌清庙下管象而舞大武
 大夏燕居所谓升歌清庙下管象武继之夏籥序兴
 是也养老之礼则异于大飨故升清庙下管象其舞
 则大武而已无夏也盖武降大夏一等文王世子登
卷七十九 第 26b 页 WYG0118-0673b.png
 歌清庙下管象舞大武是也燕礼则有勺而无大武
 盖勺降大武一等仪礼所谓升歌鹿鸣下管新宫遂
 合舞乐合乐则勺是也
 严陵方氏曰武为征伐之名夏为文明之地武王以
 征伐之大功而戡乱于商故其乐谓之大武夏后以
 文明之大德而受禅于舜故其乐谓之大夏以武为
 征伐之名故武王之号因以同其乐以夏为文明之
 地故夏后之乐因以同其国焉然则大武者武舞也
卷七十九 第 27a 页 WYG0118-0673c.png
 大夏者文舞也干必以朱戚必以玉者文舞也干必
 以朱戚必以玉者朱为含阳之色玉为阳精之纯朱
 玉德也以见先王有德而立武焉弁必以皮积必以
 素者皮无经纬之文素无绘绣之功皮素质也以见
 先王不以文而灭质焉于武言干戚以见文之有羽
 籥于夏言裼则知武之为袭其言亦相备而已然其
 乐先文王之歌而后武王之武者时之序也其舞先
 武王之武而后夏后氏之文者事之序也先王之时
卷七十九 第 27b 页 WYG0118-0673d.png
 祭必用夷乐盖中天下而革立四海之民而役之得
 其欢心使鼓舞焉以承祭祀君子之所乐也故周官
 有韎师及旄人鞮鞻氏之职者以此东方曰夷而与
 蛮戎狄通谓之四夷者犹之公伯子男通谓之诸侯
 也且四夷之习俗虽各不同至于与夏相反皆易而
 无文则一而已然而夷乐有东南而无西北者亦隆
 杀之微也东为四夷之长对蛮之小为大焉周官专
 以韎师掌之者以此周之化自北而南南于丰镐为尤
卷七十九 第 28a 页 WYG0118-0674a.png
 远焉诗言以雅以南经言胥鼓南者以此昔成王欲
 报周公勋劳故其命以乐也以诸侯为未足又命之
 用天子之乐以时王为未足又命之用先王之乐以
 中国为未足又命之用四夷之乐则所用广矣故曰
 言广鲁于天下也
 长乐陈氏曰考之于经舞干羽于两阶则文舞于东
 阶武舞于西阶武舞常在先文舞常在后何则书言
 舞干羽则先干而后羽乐记言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卷七十九 第 28b 页 WYG0118-0674b.png
 则先干戚而后羽旄郊特牲明堂位祭统皆言朱干
 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则先大武
 而后大夏诗简兮言硕人俣俣公庭万舞乃言左手
 执籥右手秉翟则先万舞而后籥翟汉之乐亦先武
 德之舞而后文始之舞唐之乐亦先七德之舞而后
 九功之舞然皆先武而后文盖曰武以威众而平难
 文以附众而守成平难常在于先守成常在于后
 又曰周之兴也功莫大于武功乐莫大于武舞故无
卷七十九 第 29a 页 WYG0118-0674c.png
 大武以祭服之冕舞大夏则朝服之皮弁而已干所
 以自蔽戚所以待敌朱干白金以饰其背记曰朱干
 设锡是也玉戚剥玉以饰其柄楚工尹路曰剥圭以
 为槭柲是也盖朱所以象事玉所以象德武以自蔽
 者为主而待敌者非德也故其宣布著见以为事者
 欲自蔽而已至于持以待敌者温纯之德尔此武舞
 之道也籥所以为声翟所以为文声由阳来故执籥
 于左文由阴作故秉翟于右此文舞之道也天子之
卷七十九 第 29b 页 WYG0118-0674d.png
 乐如此则鲁有之康周公故也世衰礼废鲁不特用
 于周公之庙而群庙亦用焉故子家驹讥之不特用
 于鲁之群庙而诸侯之庙亦用焉故郊特牲讥之以
 至八佾作于季氏之庭万舞振于文夫人之侧则
 先王之乐扫地可知矣祭统曰朱干玉戚以舞大
 武八佾以舞大夏公羊曰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
 以舞大武盖公羊所傅者误也然朱干玉戚之舞国
 君躬与焉祭统曰君执干戚就舞位冕而总干 又
卷七十九 第 30a 页 WYG0118-0675a.png
 曰王者舞先王之乐明有法也舞当代之乐明有制
 也舞四夷之乐明有怀也盖四夷之乐东曰韎南曰
 任西曰侏离北曰禁或以其服色名之或以其声音
 名之服色则韎是也声音则侏离是也其他不可以
 考鞮鞻氏掌四夷之乐旄人掌教四夷之乐韎师则
 掌教东夷之乐而已然韎师之乐施于祭祀大飨而旄
 人鞮鞻之乐施于祭祀与燕者盖东于四夷为长飨
 于燕为重观韎师曰师旄人鞮鞻曰人与氏师则序
卷七十九 第 30b 页 WYG0118-0675b.png
 于前而人与氏序于后则夷乐之别可知矣先王之
 于夷乐虽或用之然夷不可以乱华哇不可以杂雅
 盖亦后之而弗先外之而弗内也观夹谷之会侏儒
 之乐奏于前而孔子讥之东汉元日磾国之乐作于
 庭而陈禅非之则鲁纳夷蛮之乐于大庙盖陈之于
 门而已唐之时皆奏于四门之外岂古之遗制欤升歌
 清庙下管象说见文王世子
 庆源辅氏曰言广大周公之德于天下也
卷七十九 第 31a 页 WYG0118-0675c.png
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祎立于房中君肉袒迎牲于门
夫人荐豆笾卿大夫赞君命妇赞夫人各扬其职百官
废职服大刑而天下大服
 郑氏曰副首饰也诗云副笄六珈周礼追师掌王后
 之首服为副袆王后之上服唯鲁及王者之后夫人
 服之诸侯夫人则自揄翟而下赞佐也命妇于内则
 世妇也于外则大夫之妻也祭祀世妇以下佐夫人
 扬举也大刑重罪也天下大服知周公之德宜飨此
卷七十九 第 31b 页 WYG0118-0675d.png
 也
 孔氏曰前经明祀周公所用器物此经明祀周公之
 时君与夫人卿大夫命妇行礼之仪尸初入之时君
 待于阼阶夫人立于东房中鲁之大庙如天子明堂
 得立房中者房则东南之室也总称房尔副是首饰
 以其覆被头首郑引诗鄘风言宣姜首著副珈而又
 以笄六玉加于副上引周礼追师證副是王后首服
 案周礼袆衣揄翟阙翟等皆是后之所服袆衣则后
卷七十九 第 32a 页 WYG0118-0676a.png
 服之上者故郑云袆王后之上服也迎牲于门谓祼
 鬯之后牲入之时迎于门也夫人荐豆笾者谓朝践
 及馈孰并酳尸之时也卿大夫助君谓初迎牲币告
 及终祭也命妇助夫人谓荐豆笾及祭祀之属当祭
 之时令百官各扬举其职如有废职不供服之以大
 刑以此祭周公文物备具礼仪整肃百官供命天下
 大服明周公之德宜合如此
 长乐陈氏曰阼者明阳之地房者幽阴之地君于阼
卷七十九 第 32b 页 WYG0118-0676b.png
 法阳之道夫人于房体阴之道天子六冕有衮冕诸
 侯出而有君道故其冕亦如之而王后六衣亦有袆
 衣以从王祭祀诸侯之夫人从夫之爵则礼当服焉
 郑氏以为二王之后误矣
 严陵方氏曰卷冕即衮冕也三公一命衮若有加则
 赐而王亦被衮以象天以其九章之盛服之有章者
 穷于此故也首饰以副为名者首以发为正饰则副
 之故也君立阼夫人立房中所以顺阴阳之位而已
卷七十九 第 33a 页 WYG0118-0676c.png
 袒则肉体露故曰肉袒然人劳则如是必肉袒迎牲
 将以亲射亲割而致其力故也迎牲于门则荐豆笾
 于室可知牲则于外男子之事故君迎之豆笾则膳
 羞妇人之事故夫人荐焉与五官奉六牲六官奉六
 齍同义经有言笾豆何也凡笾则豆从之周豆则笾
 不必从也故礼器言天子诸侯之豆数乡饮酒言五
 十六十之豆数未有特言笾者若晋侯飨季孙宿
 有加笾而武子辞则虽或特言笾固亦有豆矣周
卷七十九 第 33b 页 WYG0118-0676d.png
 官笾人掌四笾之实醢人掌四豆之实其序则先笾
 人而后醢人焉盖以笾尊而豆卑故也及其并陈则
 笾居边而豆居里然则以尊卑言故曰笾豆以内外
 言故曰豆笾其实一也君与夫人祭主也心专其事
 焉卿大夫命妇臣妾也则赞其事而已各扬其职若
 司徒奉牛司马奉羊司空奉豕司寇奉犬之类也其职
 虽扬又不可侵官故言各焉庄子曰庖人虽不治庖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盖谓是矣废职则职不扬矣
卷七十九 第 34a 页 WYG0118-0677a.png
 服大刑肆师于祭之日诛其怠慢者是矣
 山阴陆氏曰君出迎牲卿大夫从矣而后夫人荐豆
 笾命妇赞夫人男女相辟别嫌也君卷冕立于阼夫
 人副袆立于房中亦以此命妇赞夫人言赞不言相
 优鲁也据卿大夫相君命妇相夫人
 庆源辅氏曰周公人臣而用天子礼乐之祭宜人之
 心有所不服今也执事之臣各举其职而无怠慢之
 意至于一有废职而不举者则亦自服于大刑至此
卷七十九 第 34b 页 WYG0118-0677b.png
 然后知天下大服而不以周公为不可用天子礼乐
 也此皆鲁人誇词
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郑氏曰不言春祠鲁在东方王东巡守以春或阙之
 省读为狝狝秋田名也春田祭社秋田祀祊大蜡岁
 十二月索鬼神而祭之
 孔氏曰此一经明鲁得祭之事鲁在东方朝常以春
 当朝之年以朝阙祭巡守在二月不于正月祭者诸
卷七十九 第 35a 页 WYG0118-0677c.png
 侯预前待乎竟故也祭社祀祊大司马职文祊当为
 方四方勾芒之属也
 长乐陈氏曰夏以饮为主故于祭谓之礿秋以荐新
 为主故于祭谓之尝冬则物之众而可进也故谓之
 烝春言社则知秋狝者亦祀方也诗曰以社以方是
 也秋言狝则春社亦蒐也傅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是也
 严陵方氏曰言夏礿秋尝冬烝而不及春祠与王制
卷七十九 第 35b 页 WYG0118-0677d.png
 言烝则不礿同义其所异者特彼以礿为春祭尔春
 祭阙祠而不阙社者祠则君之所独社则民之所同
 故也社与省春与秋皆有之其所异者春社以祈为
 主秋社以报为主春省以耕为主秋省以敛为主尔
 此于社言春以该秋于省言秋以该春其实一也大
 蜡必言遂者与大司马言遂以蒐田之遂同盖秋省
 则百物成矣蜡所以报百物于其成而后百物可报
 故也省非祭名而与祭并言之者以此凡此亦诸侯
卷七十九 第 36a 页 WYG0118-0678a.png
 之所同然特鲁行之盖礼有所隆尔
 讲义曰此不言春祠先儒谓鲁在东方王以春东巡
 狩则鲁阙春祭朝常用春当朝之年则亦阙祭非也
 特经有脱文耳祭不可阙也
 马氏曰天子大蜡八凡此者天子之祭也而鲁以周
 公之功故得用之
大庙天子明堂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振木铎
于朝天子之政也
卷七十九 第 36b 页 WYG0118-0678b.png
 郑氏曰庙及门如天子之制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
 鲁有库雉路则诸侯三门与皋之言高也诗云乃立
 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天子将发号令
 必以木铎警众
 孔氏曰此一经明鲁门及庙制周公大庙制似天子
 明堂鲁之库门制似天子皋门鲁之雉门制似天子
 应门制度高大如天子不必事事皆同也引大雅文
 王绵之诗證诸侯有皋门应门也
卷七十九 第 37a 页 WYG0118-0678c.png
 盱江李氏曰郑以为鲁行天子之礼鲁之大庙既如
 明堂则周之大庙亦如明堂矣若周之大庙制如明
 堂鲁之大庙又如明堂则是鲁之大庙如周之大庙
 也何不曰大庙天子大庙而云明堂哉斯盖鲁行天
 子礼乐飨帝告朔当放于周然以人臣不敢立天子
 政教之堂故于周公之庙略拟明堂之制以备其礼
 非周之宗庙如明堂也
 山阴陆氏曰此言作大庙以天子明堂之制作库门
卷七十九 第 37b 页 WYG0118-0678d.png
 以天子皋门之制作雉门以天子应门之制郑司农
 云天子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
 门五曰路门库门中门也周官所谓中门之禁盖在
 是矣礼宰夫执木铎以令于宫自寝门至于库门以
 此君复于库门亦以此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库
 门亦以此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亦以此然
 则左宗庙右社稷在库门之外雉门之内故君出疆
 薨入自阙孔子与于蜡宾出游于观之上此大庙在
卷七十九 第 38a 页 WYG0118-0679a.png
 雉门之内之證也厍门应在内今在外者鲁王礼也
 使雉门之外又有门焉据天子一曰皋门二然后曰
 雉门
 长乐陈氏曰皋者始事之辞记曰皋某复周官有皋
 舞皆始意也五门始于此故曰皋王之库藏在焉故
 曰库有雉之象故曰雉对于路门而为布政教之所
 故曰应五门以路为大故曰路此言库雉而不言路
 者以路为门之大天子诸侯无嫌于不同故也古人
卷七十九 第 38b 页 WYG0118-0679b.png
 出一号发一令皆声以警之故振木铎于朝铎有以
 金为之则取乎义而于时为秋秋则其气肃而以杀
 为主故所用多在乎武事周官鼓人以金铎通鼓司
 马振铎是已有以木为之则取乎仁而于时为春春
 则其气温而以生为主故所用多在乎文周官小宰
 小司徒皆云正岁率其属而振之以徇于市而语称
 孔子之德亦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也此皆天子
 之政也
卷七十九 第 39a 页 WYG0118-0679c.png
 清江刘氏曰此经有五门之名而无五门之实以诗
 书礼春秋考之天子有皋应毕无库雉路诸侯有库
 雉路无皋应毕天子三门诸侯三门门同而名不同
 何以言之诗曰乃立皋门乃立应门书曰二人爵弁
 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又曰王出在应门之内此皆言
 天子也毕门或谓之虎门盖王在国则虎贲氏守王
 之宫盖居此门故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
 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指虎贲
卷七十九 第 39b 页 WYG0118-0679d.png
 而言故曰虎门又或谓之路门盖建路鼓于北门之
 外大仆司之指路鼓而言故曰路门无道库雉者非
 天子门故也明堂位所言盖鲁用王礼故门制同王
 门而名不同也诸侯有路寝路寝之门是谓路门此
 诸侯三门也春秋曰雉门及两观灾讥两观不讥雉
 门也无道皋应毕者非诸侯门故也天子三朝诸侯
 三朝天子外朝在皋门外治朝在应门内内朝在毕
 门内毕跸也王出至此则跸也师氏掌焉应应也王
卷七十九 第 40a 页 WYG0118-0680a.png
 居治朝正天下之政海内莫不敬应也皋告也播告
 万民谋大事也此亦春秋大言天子诸侯外朝在库
 门之内治朝在雉门之内内朝在路门之内谓之库
 雉者诸侯不敢戚天子名门以其所近也库者府库
 所在也雉者治朝所在也雉犹治也路者路寝所在
 也此亦小言诸侯也其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右社稷
 皆夹治朝此春秋所云閒于两社为公室辅者是也
 严陵方氏曰天子五门自内而出一曰路门路大也
卷七十九 第 40b 页 WYG0118-0680b.png
 正寝之门二曰应门应和也路门倡之应门和之三
 曰雉门观阙筑于此四曰库门器械藏于此夫观阙
 所以垂象为民极则筑之于五门之中亦宜矣器械
 所以除戎器戒不虞则备之于外门之内亦宜矣五
 曰皋门皋缓也近则迫远则缓皋门为五门之远者
 故也名以库门而比天子皋门之制名以雉门而比
 天子应门之制自外而入则皋门近库门故库门比
 皋门之制自内而出则应门近雉门故雉门比应门
卷七十九 第 41a 页 WYG0118-0680c.png
 之制皋门在外故自外入言之雉门在内故自内出
 言之且库雉者天子之所独皋应诸侯之所同必以
 天子所独者为名取其别于诸侯也止于诸侯所同
 者为制又以降于天子也周官小宰帅治官之属而
 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以至
 乡师士师宫正亦莫不用焉此非天子之政乎书曰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亦此意也
 
卷七十九 第 41b 页 WYG0118-0680d.png
 
 
 
 
 
 
 
 礼记集说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