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六
卷七十六 第 1a 页 WYG0118-059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七十六    宋 卫湜 撰
韠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

 郑氏曰颈五寸亦谓广也颈中央肩两角皆上接革
 带以系之肩与革带广同凡佩系于革
 孔氏曰其上下及肩与革带俱二寸韠系于革带郑
 恐系于大带故云凡佩系于革带以大带用纽约其
卷七十六 第 1b 页 WYG0118-0594d.png
 物细小不堪县韠佩故也
 严陵方氏曰下广二尺以象地上广一尺以象天长
 三尺以象三才其颈五寸以象五行肩革带博二寸
 以象阴阳故其制如此颈中央也以上下皆大而中
 特小如人之颈故也肩两角也以在两旁如人之肩
 故也以系于革故并言革带之博焉
 山阴陆氏曰肩齐也韠自有带其系处与革带齐后
 博二寸容革带博亦如之
卷七十六 第 2a 页 WYG0118-0595a.png
大夫大带四寸杂带君朱绿大夫玄华士缁辟二寸再
缭四寸凡带有率无箴功
 郑氏曰杂犹饰也即上之裨也君裨带上以朱下以
 绿终之大夫裨垂外以玄内以华华黄色也士裨垂
 之下外内皆以缁是谓缁带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
 寸士以练广二寸再缭之凡带有司之带也亦繂之
 如士带矣无箴功则不裨之士虽繂带裨亦用箴功
 凡带不裨下士也此又乱脱在是宜承绅韠结三齐
卷七十六 第 2b 页 WYG0118-0595b.png
 孔氏曰君谓天子诸侯饰带外边上畔以朱朱是正
 色故在上也下畔以绿绿是间色故在下也郑注外
 以玄内以华近人为内远人为外玄是天色故在外
 以华对玄故以为黄也黄是地色故在内也士既练
 带而士冠礼谓之缁带据韠色言之故谓之缁带以
 韠之外内皆用缁也馀说见前经而素带终辟下
 延平周氏曰于士带言三尺则士而上皆三尺也于
 大夫言四寸则大夫而上皆四寸也士虽二寸冉缭
卷七十六 第 3a 页 WYG0118-0595c.png
 之亦四寸也大以形言杂以色言凡带即所谓有司
 二尺有五寸者率者欲其自直而已有率则有箴功
 而言无箴功者指其无所裨而言之
 山阴陆氏曰天子杂带盖亦朱绿而不言则用全天
 子之事杂非所言也以君见之而已杂带犹言杂佩
 杂裳冠礼云玄裳黄裳杂裳是也杂裳先儒谓前玄
 后黄素带即大带也言素以于杂带为素言大以于
 杂带为大然则素带冕服之带杂带爵弁皮弁玄端
卷七十六 第 3b 页 WYG0118-0595d.png
 之带知然者以爵弁服缁带皮弁服缁带玄端缁带
 知之也绿木之间华土之间先儒谓五间绿红碧紫
 骝黄盖所谓骝黄骅骝也据此大带四寸杂带二寸
 冉缭四寸杂带之二当大带之一也士缁(句/)辟二寸
 (句/)
一命缊韨幽衡冉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葱衡天子素
带朱里终辟
 郑氏曰此玄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异其名耳韨之
卷七十六 第 4a 页 WYG0118-0596a.png
 言亦蔽也缊赤黄之间色所谓韎也衡佩玉之衡也
 幽读为黝黑谓之黝青谓之葱周礼公侯伯之卿三
 命其大夫冉命其士一命子男之卿冉命其大夫一
 命其士不命
 孔氏曰郑以上经是玄端服之韠知此韠异于上也
 此据有孤之国以卿大夫虽三命冉命皆著玄冕若
 无孤之国则三命冉命之卿大夫皆絺冕不得唯玄
 冕也爵弁则士所服他服称韠祭服称韨是异其名
卷七十六 第 4b 页 WYG0118-0596b.png
 也案易困卦九二朱绂方来利用享祀是祭祀称韨
 也韨韠皆言为蔽取蔽障之义也案毛诗传天子纯
 朱诸侯黄朱黄朱色浅则亦名赤韨也大夫赤韨色
 又浅耳有虞氏之前直用皮为之后王渐加饰焉明
 堂位云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是也此
 一命谓公侯伯之士士冠礼爵弁韎韐此缊韨则当
 彼韎韐故云所谓韎也毛诗云韎韐茅蒐染齐人谓
 茅蒐为韎韐声也茅蒐则茜草以茜染之其色浅赤
卷七十六 第 5a 页 WYG0118-0596c.png
 则缊为赤黄之间色若子男大夫俱名缊韨不得为
 韎韐也以其非士故耳周礼牧人云阴杞用黝牲又
 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葱则青之异色三命则公之
 卿玄冕侯伯之卿絺冕皆赤韨葱衡
 长乐陈氏曰此一命于公侯则为士而子男则大夫
 也冉命于侯伯则为大夫而子男则为卿者也三命
 则侯伯之卿是己典命所载可考己见郑注盖赤黄
 间而为缊则其色杂矣杂则贱故于士言之赤则其
卷七十六 第 5b 页 WYG0118-0596d.png
 色纯矣纯则贵故于卿大夫言之以其如毕罗之可
 蔽则为韠以其文饰之与裳辨则谓之韨可以为祭
 服亦可以为朝服郑氏谓尊祭服异其名则以韨为
 祭韠为朝误矣 又曰韨不独祭服也服其命服朱
 芾斯皇见于方叔赤芾朱舄又歌于会东都之诸侯
 礼曰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又曰赤黻幽衡赤黻葱衡
 若朝服也然主人玄端素韠于庙门之内以筮日则
 见于士冠礼之初而缁衣则爵韠皮弁则素韠又序
卷七十六 第 6a 页 WYG0118-0597a.png
 于士冠礼三加之际则韠不得为朝服也
 严陵方氏曰韨即韠矣以前言天子诸侯与在朝之
 臣而此止言诸侯之臣故变言之尔缊赤黄之色也
 土出于火土出则火藏矣故其色谓之缊缊者藏也
 衡佩上瑀也以言其寓之以为覆则谓之瑀以言其
 横之以为平则谓之衡一命其韨用缊以见虽有所
 缊未足以𤼵见而著明也冉命三命爵位渐隆足以
 𤼵见而著明矣故其韨用赤焉
卷七十六 第 6b 页 WYG0118-0597b.png
 山阴陆氏曰韎日在昩谷缊日在旸谷之色赤则既
 进矣故韎韐昩也进而为缊缊进而为赤赤进而为
 朱诗曰朱芾斯皇有玱葱衡则三命赤芾盖朝会之
 服士一命皮弁素韠三命为爵弁韎韐若加一命是
 为三命服玄冕矣玄冕以上服韨所谓一命缊韨幽
 衡是也又加一命则服赤芾幽衡又加一命则服赤
 韨葱衡是为五命先儒谓三命以上皆服葱衡此读
 三命赤韨葱衡之误诗曰有玱葱珩苍青之𤼵也葱
卷七十六 第 7a 页 WYG0118-0597c.png
 青之达也辟读如字既夕礼曰有前后裳不辟辟辟
 之而已若积无数
 延平周氏曰君朱大夫素士爵韦者言天子诸侯与
 其在朝之臣也一命缊韨幽衡而下言诸侯之臣也
 冉命者在大国则大夫而已故衡与一命者同所以
 示其毕也在小国则卿也故韨与三命同色所以示
 其尊也
王后袆衣夫人揄狄
卷七十六 第 7b 页 WYG0118-0597d.png
 郑氏曰袆读如翚揄读如摇翚摇皆翟雉名也刻缯
 而画之著于衣以为饰因以为名也后世作字异耳
 夫人三夫人亦侯伯之夫人也王者之后夫人亦袆
 衣
 孔氏曰自此至男子一节论王后以下命妇之服惟
 有三寸长齐于带一经厕在其间袆衣六服之最尊
 也狄读如翟郑注内司服引尔雅释鸟伊雒而南素
 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江淮而南青质五色皆备成
卷七十六 第 8a 页 WYG0118-0598a.png
 章曰摇郑又云王后之服刻缯为之形而采画之缀
 于衣以为文章袆衣画翚者揄翟画摇者阙翟刻而
 不画从王祭先王则服袆衣祭先公则服揄翟祭群
 小祀则服阙翟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服之以告
 桑展衣以礼见王及宾客褖衣御于王之服阙翟赤
 摇翟青袆衣玄鞠衣黄展衣白褖衣黑其六服皆以
 素纱为里郑注以经王后夫人其文相次故以夫人
 为三夫人但三夫人与三公同对王为屈三公执璧
卷七十六 第 8b 页 WYG0118-0598b.png
 与子男同则三夫人亦当与子男夫人同故郑注司
 服疑而不定云三夫人其阙狄以下乎为两解之也
 王者之后自行正朔与天子同故祭其先王亦袆衣
 也若祭先公则降焉鲁祭文王周公其夫人亦袆衣
 故明堂位云夫人副袆立于房中是也
 长乐陈氏曰九者阳之穷故王之吉服九六者阴之
 终故后之吉服六王之服九而祭服六后之服六而
 祭服三以妇人不预天地山川社稷之祭故也王之
卷七十六 第 9a 页 WYG0118-0598c.png
 服衣裳之色异后之服连衣裳而其色同以妇人之
 德本末纯一故也王之服襌而无里后之服里而不
 襌以阳成于奇阴成于耦故也素质义也青质仁也
 五色皆备成章礼也有仁义以为质有礼以为文后
 之德如此而已然地道尚义故袆衣为上揄狄次之
 言袆衣则知揄之为翟阙翟周礼谓之阙礼记谓之
 屈则其制屈于揄袆而已三翟盖皆画之于衣如王
 冕服郑贾之徒谓褖衣黑而象水水生于金故展衣
卷七十六 第 9b 页 WYG0118-0598d.png
 白金生于土故鞠衣黄土生于火故阙狄赤火生于
 木故揄狄青五色之上则玄而已故袆衣玄祭先王
 服袆衣祭先公服揄狄祭群小祀服阙狄蚕则服鞠
 衣以礼见王及宾客服展衣燕居及御于王则服褖
 衣崔灵恩谓王后三翟数皆十二王者之后诸侯夫
 人三公而下夫人雉数如命数于理或然诗曰其之
 翟也而继之以胡然而天胡然而帝则德当神明可
 知矣曰其之展也而继之以展如之人邦之媛也则
卷七十六 第 10a 页 WYG0118-0599a.png
 行配君子可知矣然谓二翟刻缯画之缀于衣阙翟
 刻之而不画其说无据夫黄者阴之盛色蚕而服之
 以其帅外内命妇而蚕使天下之嫔妇取中焉后事
 之盛也白者阴之纯色见王及宾客服之以其见王
 及宾客无事乎饰一于诚焉后礼之懿也黑者阴之
 正色纁者阴之上达褖则循褖之也燕居及御于王
 服之以其体贵至正以上达为循褖而已后行之盛
 也玉藻所谓夫人揄翟君命屈狄再命鞠衣士褖衣
卷七十六 第 10b 页 WYG0118-0599b.png
 者周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郑
 氏以为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嫔也展衣世妇也缘衣
 女御也外命妇者其夫孤也则鞠衣卿大夫也则展
 衣士也则缘衣三夫人及公之妻其阙狄以下乎侯
 伯之夫人揄狄子男之夫人亦阙狄唯二王后袆衣
 然记言士褖衣则明妇命视夫也言君命则明再命
 一命非女君也盖子男之夫人阙狄侯伯之夫人揄
 狄公之夫人袆衣公之夫人袆衣记称夫人副袆是
卷七十六 第 11a 页 WYG0118-0599c.png
 也再命鞠衣则上至于四命可知也郑氏谓侯伯之
 夫人揄狄子男之夫人屈狄孤鞠衣卿大夫展衣士
 褖衣而改袆为鞠其说是也谓三夫人及公之妻阙
 狄误矣王制言三公一命衮则三公在朝鷩冕其妻
 揄狄可知也玉藻言夫人揄狄则三夫人揄狄可知
 也公之夫人袆衣而明堂位言鲁夫人副袆者鲁侯
 得用衮冕则夫人副袆可知也少牢大夫之妻衣侈
 袂则其上至后夫人之袂皆侈特士妻褖衣之袂不
卷七十六 第 11b 页 WYG0118-0599d.png
 侈(礼书/)
 严陵方氏曰言袆衣则以知揄之为衣言揄狄则以
 知袆为之狄自鞠衣而下不言狄则以不画狄故也
 袆衣画狄而不言则以尊而无嫌故也六服之制上
 得以兼下下不得而僭上焉后之袆衣犹王之大裘
 乃至尊之所独也故曰王后袆衣揄狄则诸侯公夫
 人之所同犹上公与王同服衮冕也故曰夫人揄狄
 言诸侯夫人服此则自侯伯而下服屈狄可知屈狄
卷七十六 第 12a 页 WYG0118-0600a.png
 亦三夫人与三公之夫人所服三夫人君之内命妇
 也三公之夫人君之外命妇也故曰君命屈狄然降
 于诸公之夫人一等者犹三公在朝则服鷩冕也屈
 狄为君之命妇则鞠衣而下皆臣之命妇服而已若
 子男之卿再命其妇则从夫人之爵故曰冉命鞠衣
 其大夫一命故曰一命展衣其士不命故曰褖衣而
 已臣之命妇不比于子男而是为言者举卑以见尊
 也经之所言皆以互相明尔王后必以狄为尚何也
卷七十六 第 12b 页 WYG0118-0600b.png
 盖狄之为性则交有时别有伦守死而不犯分焉妇
 人之德所宜以至后之五路皆重翟者其义亦若是
 而已内之二十七世妇以应外之二十七大夫言世
 妇如此则大夫而下其妻可知
 延平周氏曰翚翟皆雉也盖以其飞有时别有伦与
 夫文明可以为饰夫人兼王与大国也揄狄为大国
 则屈狄者小国而已袆衣之色玄北方之色也揄狄
 之色青东方之色也北方阴阴主静东方阳阳主动
卷七十六 第 13a 页 WYG0118-0600c.png
 妇道以静为贵故王后袆衣夫人揄狄屈狄之色赤
 南方之色也以其刻而不画则于文为阙于礼为屈
 故小国之夫人服之冉命袆衣先儒以为鞠衣是矣
 盖鞠衣服之以桑故其色黄象桑之始生示其及时
 事也此冉命者所以服之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
 自鞠衣始盖自冉命已下言之也袒衣命以实所以
 象妇德褖衣命以缘象其妇道而已妇道阴也故其
 色黑
卷七十六 第 13b 页 WYG0118-0600d.png
 山阴陆氏曰袆衣当衮冕揄狄当鷩冕阙狄当毳冕
 鞠衣当希冕袒衣当玄冕爵弁褖衣当皮弁宵衣当
 朝服玄端知然者以主人爵弁纁裳女次纯衣纁衻
 大夫以玄赪世妇以袒衣从者毕玄端姆纚笄宵衣
 在其右诸侯以朝服视朝于内朝夫人纚笄而朝则
 有君臣之严知之也男子褖衣白妇褖衣亦白褖衣
 白袒衣赤鞠衣黄揄狄青袆衣玄阙狄视揄狄少阙
 而已则亦青可知玄北方也青次之赤次之白又次
卷七十六 第 14a 页 WYG0118-0601a.png
 之鞠衣以黄在中
三寸长齐于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子游
曰参分带下绅居一焉绅韠结三齐
 郑氏曰三寸谓约带纽组之广也长齐于带与绅齐
 也绅带之垂者也言其屈而重也论语曰子张书诸
 绅有司府史之属也三分带下而三尺则带高于中
 也结约馀也此又乱脱在是宜承约用组结或为衿
 孔氏曰郑注言其屈而重者解垂带名绅之意申重
卷七十六 第 14b 页 WYG0118-0601b.png
 也馀见前
 延平周氏曰大带之下四尺五寸故参分带下绅居
 二焉则绅有三尺韠与结亦三尺也故绅韠结三齐
 韠蔽之也盖君子之道长于检束于内而不知蔽护
 于外者不足以接人长于蔽护于外而不知检束于
 内者不足以成已此绅韠结所以三齐者也
君命屈狄冉命袆衣一命袒衣士褖衣
 郑氏曰君女君也屈周礼作阙谓刻缯为翟不画也
卷七十六 第 15a 页 WYG0118-0601c.png
 此子男之夫人及其卿夫人士之妻命服也袆当为
 鞠字之误也礼天子诸侯命其臣后夫人亦命其妻
 以衣服所谓夫尊于朝妻荣于室也子男之卿冉命
 而妻鞠衣则鞠衣袒衣褖衣者诸侯之臣皆分为三
 等其妻以次受此服也公之臣孤为上卿大夫次之
 士次之侯伯子男之臣卿为上大夫次之士次之褖
 或作税
 孔氏曰女君谓后也以礼君命其夫后命其妇则子
卷七十六 第 15b 页 WYG0118-0601d.png
 男之妻不得受天子之命受后之命故云君命屈狄
 也直刻雉形阙其采画故云阙狄也袆衣是王后之
 服故郑知当为鞠谓子男卿妻服鞠衣也袒展也子
 男大夫一命其妻服展衣子男之士不命其妻服褖
 衣也典命云子男之卿冉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
 此云冉命袆衣一命袒衣士褖衣又承阙狄下正与
 子男同故知据子男夫人及卿大夫士之妻也
 长乐陈氏延平周氏说见前
卷七十六 第 16a 页 WYG0118-0602a.png
 山阴陆氏曰屈狄其夫五命之服也蒙上又两加命
 是为九命所谓冉命袆衣者此欤不言五命屈狄而
 言君命著君命以奇自五而加焉一加为七命又一
 加为九命矣士一命其妻褖衣若加一命是为大夫
 则其妻服袒衣所谓一命袒衣者此欤据侯伯之卿
 三命其大夫冉命其士一命不言士褖衣一命袒衣
 而言一命袒衣士褖衣使士在下也
 金华范氏曰自王至士其配各有服其服各有等王
卷七十六 第 16b 页 WYG0118-0602b.png
 之服衣裳之色异后之服连衣裳而其色同以妇德
 本末之纯一也王后而下服分六等各视其夫爵以
 位为之隆杀也世妇而上各分六等由君而命以德
 为之隆杀也唯世妇命于奠茧昭妇功也其他皆从
 男子昭妇顺也六宫之内后亲蚕世妇以下皆分茧
 称丝效功以共冕服百官之众夫尊于朝妇荣于室
 位高而后身显无敢觊觎一衣服之间区别如此安
 有不称其服者乎如此然后家齐而国治
卷七十六 第 17a 页 WYG0118-0602c.png
唯世妇命于奠茧其他则皆从男子
 郑氏曰奠犹献也凡世妇以下蚕事毕献茧乃命之
 以其服天子之后夫人九嫔及诸侯之夫人夫在其
 位则妻得服其服矣自君命屈狄至此亦乱脱在是
 宜承夫人揄狄
 孔氏曰世妇谓天子二十七世妇以下也献茧谓世
 妇及命妇入助蚕毕献茧也凡献物必先奠于地故
 云奠凡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皆得各服其命服今唯
卷七十六 第 17b 页 WYG0118-0602d.png
 世妇及卿大夫之妻并卑虽已被命犹不得即服命
 服必又须经入助蚕蚕毕献茧茧多功大更须君亲
 命之著服乃得服尔故云命于奠茧郑注云已下则
 女御亦然其他谓后夫人九嫔及五等诸侯之妻也
 其夫得命则其妻得著命服不须奠茧之命故云皆
 从男子
 延平周氏曰二十七世妇即外之二十七大夫也世
 妇以下必待奠茧然后命之则大夫以下其妻亦若
卷七十六 第 18a 页 WYG0118-0603a.png
 是矣必命于奠茧其意以为有功于祭服然后可以
 受此命也
 山阴陆氏曰凡奠茧献而后奠正言奠茧著命世妇
 在既奠之后其他皆从男子以无奠茧之事也亦著
 世妇以功受服不专为夫
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霤垂拱视下而听上视带
以及袷听乡任左
 郑氏曰绅垂则磬折也齐裳下缉也袷交领也
卷七十六 第 18b 页 WYG0118-0603b.png
 孔氏曰自此至不俟车一节论人臣侍君及被君召
 之仪凡者臣无贵贱皆然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磬
 折则带垂身折则裳前下缉委地故行则足恒如践
 履裳下也霤屋檐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垂拱
 者拱沓手也身俯则宜手沓而下垂也视下者视高
 则傲故下瞩也听上谓听尊者语宜谛听故仰头而
 面乡上以听之也视带以及袷者视尊者之处也视
 君之法下不过带高不过袷故曲礼云凡视上于面
卷七十六 第 19a 页 WYG0118-0603c.png
 则傲下于带则忧是也听上及听乡任左皆备君教
 使也侍君之时君坐故侍者在右是以听乡皆以左
 为任谓以左耳近君也
 严陵方氏曰颐霤则首俯而颐倾如檐霤也身屈故
 手垂高目下耳以尊临卑之道视下听上以卑事尊
 之道
 庆源辅氏曰垂而拱则不尽垂也
 山阴陆氏曰乡目所向右耳目不如左明亦左无为
卷七十六 第 19b 页 WYG0118-0603d.png
 之地
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在官不俟屦在外
不俟车
 郑氏曰节所以明信辅君命也使使召臣急则持二
 缓则持一周礼曰镇圭以徵守其馀未闻也今汉使
 者拥节不俟趋君命也必有执随授之者官谓朝廷
 治事处
 孔氏曰节以玉为之君使使召臣有二节时有一节
卷七十六 第 20a 页 WYG0118-0604a.png
 时故合云三节急则二节臣故走也缓则一节臣故
 趋也在外谓其室及官府也在官近不须车故言屦
 在外远故云车周礼典瑞徵召守国诸侯以镇圭召
 之汉时使人持节召臣案庾氏曰召以节者谓急则
 以二节缓则以一节急缓不出于三耳不谓节尽于
 三也
 严陵方氏曰孟子言旌以招大夫旂以招士皮冠以
 招虞人皆召以节之义也凡趋疾于行走又疾于趋
卷七十六 第 20b 页 WYG0118-0604b.png
 趋则自束摄散乱焉走则趋前之速矣言官以知外
 之为私言外以知官之为内孔子之不俟驾皆为是
 也孟子闻王命而遂不果何哉孔子臣道孟子师道
 也且为师矣虽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
 山阴陆氏曰节有疏数一节而二则数矣故君召二
 节以走一节以趋
 庆源辅氏曰先云二节以走趋君命主疾
 金华应氏曰器以藏礼礼以出信也故进人以环聘
卷七十六 第 21a 页 WYG0118-0604c.png
 贤以币招大夫以旌皆以出信也节之以一以二以
 意而示缓急亦若此欤制命为义承命为信也故在
 庙则骏奔见君则趋进没阶翼如皆以承命也召而
 或走或趋亦随事而为缓急欤自公召之颠倒裳衣
 何暇于俟屦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何暇于俟车盖古
 者官府皆近列于朝廷之侧所谓在官犹在公也席
 地而坐登席则解屦虑其污也造次闻召未容遽纳
 故或不容于俟屦及退食于家出行于外则徒驭皆
卷七十六 第 21b 页 WYG0118-0604d.png
 散仓卒未易遽集故或不容于俟车然亦岂终于跣
 足而徒步哉仓卒承命而屦与车随之而后耳
 金华范氏曰自凡侍于君止听乡任左侍君之仪凡
 君召止不俟车被召之仪立凡以言例所谓凡无贵
 贱皆然事有常仪宜有常心矣礼达分定所以一人
 心定众志而缓急疾徐如手足之应腹心又见分严
 而情通也
士于大夫不敢拜迎而拜送士于尊者先拜进面荅之
卷七十六 第 22a 页 WYG0118-0605a.png
拜则走
 郑氏曰不敢拜迎礼不敌始来拜则士辟也士往见
 卿大夫卿大夫出迎荅拜亦辟也
 孔氏曰此一节明士于尊者之法大夫诣士礼既不
 敌故士不敢迎而先拜大夫虽拜士则辟之也而拜
 送者案仪礼但是主人送宾皆冉拜宾不荅拜郑注
 云礼有终故也士于尊者谓士往诣卿大夫即先于
 门外拜之拜竟乃进面亲相见也若大夫出迎而荅
卷七十六 第 22b 页 WYG0118-0605b.png
 拜则士走辟之
 庆源辅氏曰拜迎则劳尊者之荅己拜迭则尽己之
 敬
 严陵方氏曰尊者则不必大夫凡在己上者皆是也
 先拜进面者先拜于门然后进相见也
士于君所言大夫没矣则称谥若字名士与大夫言名
士字大夫
 郑氏曰君所大夫存亦名
卷七十六 第 23a 页 WYG0118-0605c.png
 孔氏曰此一节论士于君及大夫之所言群臣之法
 君前臣名若大夫生则士呼其名大夫已没而士于
 君前言则称谥无谥则称字士贱虽已死犹呼其名
 若士与大夫言及他大夫士则士呼名大夫呼字若
 大夫士卒则字士谥大夫
 严陵方氏曰没死也以生若浮则死为没矣
 山阴陆氏曰春秋书孔父夷伯此没矣则称字之證
 也
卷七十六 第 23b 页 WYG0118-0605d.png
 金华应氏曰隐其名而举其谥与字非独自谨分守
 存谦退亦所以体君上尊贤贵贵隐卒崇终之心也
于大夫所有公讳无私讳凡祭不讳庙中不讳教学临
文不讳
 郑氏曰公讳若言语所辟先君之名也凡祭祭群神
 不讳谓祝嘏之辞中有先君之名者庙中上不讳下
 教学临文不讳为惑未知者
 孔氏曰此论讳与不讳之法士及大夫言但讳君家
卷七十六 第 24a 页 WYG0118-0606a.png
 不自私讳父母敬大夫故不重敬也祭社稷山川百
 神祝嘏辞中有先君之名不讳之庙中有事于祖则
 不讳父有事于父则讳祖教学谓师长也若讳则疑
 误后生临文谓简牒及读法律之事讳则失于事正
 严陵方氏曰此一节与曲礼所言文虽小异而义则
 一也彼言君所此止言大夫者举卑以见尊也此言
 教学彼则不言者以诗书见之也凡祭则庙中在其
 间矣而重言之者庙中上不讳下与凡祭异故重言
卷七十六 第 24b 页 WYG0118-0606b.png
 之曲礼不言凡祭者举亲以见疏也
 金华范氏曰自士于大夫止临文不讳论士大夫交
 际与名讳之法先之以事君之礼继之以卿大夫士
 交际之礼盖次第等级士知有大夫大夫知有君其
 义然也贵贵尊贤之义并行不悖于其下然后同心
 恊志一德以尊于天子制礼之意深矣不特其生为
 然也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然君所无私讳庙
 中不讳而义达于上下贯于幽明矣教学临文岂可
卷七十六 第 25a 页 WYG0118-0606c.png
 以一日之避就而失万世之经哉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
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
之心无自入也
 郑氏曰玉比德焉君子士已上也徵角在右事也民
 也可以劳宫羽在左君也物也宜逸此谓玉声所中
 也门外谓之趋齐当为楚荠之荠采齐路门外之乐
卷七十六 第 25b 页 WYG0118-0606d.png
 节也肆夏登堂之乐节周还反行也宜圜折还曲行
 也宜方揖之谓小俛见于前也扬之谓小仰见于后
 也锵声貌鸾在衡和在轼自由也
 孔氏曰自此至綦组绶一节广明佩玉之事案诗秦
 风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聘仪云温润而泽仁也至
 孚尹旁达信也是玉以比德下文天子佩白玉下至
 士是君子含士以上也所佩之玉中徵角宫羽之声
 案乐记角为民徵为事右是动作之方而佩徵角事
卷七十六 第 26a 页 WYG0118-0607a.png
 则须作而成民则供上役使故可劳而在右又乐记
 宫为君羽为物左是无事之方君宜静而无为物宜
 积聚故在于左所以逸也路寝门外至应门谓之趋
 于此趋时歌采齐为节路寝门内至堂谓之行于行
 之时则歌肆夏之乐尔雅释宫云室中谓之时堂上
 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
 谓之奔此对文尔总而言之门内谓之行门外谓之
 趋郑注反行谓倒行反而行假令从北向南或从南
卷七十六 第 26b 页 WYG0118-0607b.png
 向北曲行谓屈曲而行假令从北向南行曲折而东
 向西向也揖俯也若行前进则身恒小俯俛也扬仰
 也郤退迁行则身微仰也进俯则佩向前垂而见之
 退仰则佩向后垂而见之然后佩离身而直行摇动
 佩自击所以玉声得锵锵而鸣也君子恒闻鸾和佩
 玉之正声是以非类邪僻之心无由入于身也此谓
 平常所乘之车若田猎之车则鸾在马镳故注秦诗
 云置鸾于镳异于乘车
卷七十六 第 27a 页 WYG0118-0607c.png
 长乐陈氏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其制上有折衡下有
 双璜中有琚瑀下有冲牙贯之以组绶纳之以蠙珠
 而其色有白苍赤之辨其声有角徵宫羽之应其象
 有仁智礼乐忠信道德之备或结或垂所以著屈伸
 之理或设或否所以适文质之仪此所以纯固之德
 不内迁非僻之心无自入也盖衡以平其心璜以中
 其德琚欲其有所安牙欲其有所制右徵角所以象
 事与民左宫羽所以象君与物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卷七十六 第 27b 页 WYG0118-0607d.png
 所以比于乐周还中规折还中矩所以比于礼进则
 揖之于前退则扬之于后则佩之为物奚适而非道
 邪盖民为贵君为轻事为先物为后能治民然后能
 安君能应事然后能生物此所以事与民在所右而
 物与君在所左也 又曰书传曰天子左五钟右五
 钟出撞黄钟右五钟皆应然后大师奏登车告出也
 入撞蕤宾左五钟皆应然后少师奏登堂就席告入
 也周礼乐师行以肆夏趋以采齐自其出言之也则
卷七十六 第 28a 页 WYG0118-0608a.png
 黄钟之钟所以奏肆夏也礼记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自其入言之也则蕤宾之钟所以奏采齐也出撞阳钟
 而阴钟应之则动而节之以止也入撞阴钟而阳钟
 应之则止而济之以动也动而节之以止则无过举
 止而济之以动则无废功肆夏非特施于王行也享
 牧伯亦用焉春秋传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是也
 非特享牧伯也而送助祭者亦用焉礼记称大飨其
 王事与其出也肆夏送之是也诸侯之礼有肆夏无
卷七十六 第 28b 页 WYG0118-0608b.png
 王夏大夫之礼有陔夏无肆夏故燕礼奏肆夏则诸
 侯有肆夏无王夏可知乡饮酒奏陔夏以送宾而礼
 讥大夫之奏肆夏自赵文子始则大夫有陔夏无肆
 夏可知夫王食则以乐侑之言则以乐歌之行则有
 肆夏采齐以节之登车则有鸾和以和之然则王之
 所以言语饮食行趋登车之际无非乐音乐以乐之
 礼以节之则纯和之志不内散而非僻之心无自入
 焉所谓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者此也(并礼/书)
卷七十六 第 29a 页 WYG0118-0608c.png
 严陵方氏曰古之君子以见佩之所设其所由来尚
 矣佩上有一瑀下有二璜瑀奇天道也璜耦地道也
 上有三珩中有一琚瑀又谓之衡衡之以为平也珩
 又谓之衡衡行也人行亦行耳则佩之设也岂苟然
 徵角为阳宫羽为阴阳主动阴主静右佩阴也而声
 中徵角之动左佩阳也而声中宫羽之静盖佩所以
 为行止之节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此设佩之意也知
 行而不知止则动或生悔知止而不知行则静或失
卷七十六 第 29b 页 WYG0118-0608d.png
 时以处静必知动故右之声而中徵角之阳以即动
 必知静故左之声而中宫羽之阴焉先右而后左者
 礼以右为尊故也至于言结佩设佩则先左而后右
 者德尊而事卑故也此所以为德佩事佩之辨而五
 声之中独无商者则与周官言宫之乐无商义同盖
 佩之象德也而基德者必以温乐之享神也而怀神
 者必以柔商于四时为秋秋之气肃非所以为温故
 也于五行为金金之性刚非所以为柔故也孔子不
卷七十六 第 30a 页 WYG0118-0609a.png
 云乎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盖谓是矣
 唯射乐则偃旌以商者以习武故尚义也齐周官作
 荠当以周官为正采齐盖逸诗肆夏即九夏之一也
 周还则其步缓而曲曲则圜前故中规折还则其步
 疾而直直则方后故中矩中规仁也中矩义也君子
 虽行步而不忘仁义焉玉锵然而鸣则右中徵角左
 中宫羽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经解所谓
 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者是矣夫
卷七十六 第 30b 页 WYG0118-0609b.png
 环佩以玉为之则阳精之所生鸾和以金为之则阴
 精之所成阳主仁阴主义环佩入而在内之节也鸾
 和出而在外之节也君子存心以仁为本故行则鸣
 玉佩制事以义为先故在车则闻鸾和之声焉有仁
 义则所习者是所从者正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曰鸾以和之为和曰和以见鸾之为唱鸾以体言也
 和以用言也以鸾和之声美故因取象焉
 延平周氏曰五音惟宫徵有变变者临人之道常者
卷七十六 第 31a 页 WYG0118-0609c.png
 事人之道故右则徵在上而左则宫在上也不用商
 何也所谓右徵角者非不具五声也特以角徵为均
 所谓左宫羽者亦非不具五声也特以宫羽为均盖
 乐之有均犹人之有主商臣也其可以为主乎尔雅
 曰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趋乐师曰行以肆夏趋以
 采荠车亦如之是行之与车出之与入于堂上则皆
 以采荠为节在门外则皆以肆夏为节还有止意言
 周还以对于折还则周还为行折还为止于进言揖
卷七十六 第 31b 页 WYG0118-0609d.png
 则知退为让于退言扬则知进为仰在轼曰和在镳
 曰鸾盖和者象其皇之和鸾者象其鸾之鸣故韩诗
 内传曰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
 新安朱氏曰周旋中规折旋中矩周旋是直去郤回
 其回转处欲其圜如规也折旋是直去了复横去如
 曲尺相似其横转处欲其方如矩也
 建安真氏曰古之君子于所以养其心者无不至也
 佩玉中宫徵之音步趋有诗乐之节行必中规矩在
卷七十六 第 32a 页 WYG0118-0610a.png
 车则闻鸾和进退俯仰之间出入动静之际莫不节
 之以礼和之以乐故于是时防邪僻而导中正其为
 功也易近世一切无之而所以荧惑斲丧者则不可
 胜数故于是时防邪僻而导中正其为力也难夫唯知
 其难而益勉持敬之功庶乎非僻无自而入矣
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
綪结佩而爵韠
 郑氏曰出所处而君在焉则去德佩而设事佩辟德
卷七十六 第 32b 页 WYG0118-0610b.png
 而示即事也结其左者若于事有未能也结者结其
 绶不使鸣也此谓世子也居则设佩谓所处而君不
 在焉朝于君则结佩亦结左也齐则綪结佩綪屈也
 结又屈之思神灵不在事也爵韠者齐服玄端
 孔氏曰世子出所处而与君同在一处则不敢佩玉
 玉以表德去之示已无德也下云朝则结佩谓朝时
 明此君在非朝处也知谓世子者以臣之对君则恒
 佩玉故下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前文云然后玉锵
卷七十六 第 33a 页 WYG0118-0610c.png
 鸣也是臣之去朝君备仪尽饰当佩玉今云君在不
 佩玉故知非臣下云世子佩瑜玉是以知世子也左
 结佩者谓结玉佩不使鸣非为全去也右设佩者谓
 设事佩木燧大觿之属也居则设佩朝则结佩亦皆
 谓世子齐则綪结佩则谓凡应佩玉之人非唯世子
 也綪结佩谓结其绶而又屈上之也而爵韠者谓士
 玄端齐故爵韦为韠也案熊氏曰爵韠谓诸侯以下
 皆以玄端齐而以爵韦为韠同士礼以其齐故不用
卷七十六 第 33b 页 WYG0118-0610d.png
 朱韠素韠也
 长乐陈氏曰古者有德佩有事佩德佩则左右皆玉
 事佩则左纷帨右玦捍之类左佩皆有五右佩皆六
 以左阳而奇右阴而耦故也左佩者小右佩者大以
 左手足不如右强故也先设事佩次加德佩以事成
 而下德成而上故也诗言佩觿佩韘乃言容兮遂兮
 是先设事佩后设德佩也此经郑氏以为世子之礼
 是也臣于君所佩必垂委而朝必鸣玉是与世子之
卷七十六 第 34a 页 WYG0118-0611a.png
 礼异也考之内则男女未冠笄衿缨佩容臭而已则
 佩者成人之服也卫诗以惠公骄而无礼故讥以童
 子佩觿童子佩韘以言无成人之德而服成人之服
 也子衿诗曰青青子佩盖亦指成人者言之齐所以
 致精明之德佩既结矣又从而屈之不以徵角宫羽
 之声散其志也况敢听乐乎仪礼之陈服器有顺有
 䋫顺则直䋫则屈故士丧礼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
 上不綪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綪士虞礼曰器西南上
卷七十六 第 34b 页 WYG0118-0611b.png
 綪既夕礼乃奠豆南上綪俎二南上不綪郑氏曰綪
 读为䋫屈也(礼书/)
 严陵方氏曰自君在不佩玉至朝则结佩先儒谓世
 子是矣盖人臣之于君所未始不佩玉故也言君在
 不佩玉而又言左结佩右设佩则知前所结所设者
 非德佩也事佩而已示其可以即事而未足乎德也
 居则设佩者此则言德佩也居谓燕居朝谓朝于公
 朝之时居则设以示德音孔昭虽燕而有所不忘朝
卷七十六 第 35a 页 WYG0118-0611c.png
 则结以貊其德音自谦而有所未𤼵也既曰君在不
 佩玉又曰朝则结佩者所谓朝则在朝之时所谓在
 则退朝之所也退朝之所在父子之道也在朝之时
 则君臣之义也子有代父之嫌而臣无代君之礼故
 退朝不佩玉者子避嫌于父也在朝必佩玉者臣尽
 礼于君也盖其意各有所主而已朝虽佩玉然犹结
 之则又有别于群臣焉齐则綪结佩而爵韠凡致齐
 者皆如是所以谓之玄也当是时君不得以朱大夫
卷七十六 第 35b 页 WYG0118-0611d.png
 不得以素佩之声则静而不哗服之色则幽而不著
 凡以阴幽思而已
 马氏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左徵角右宫羽者君佩也
 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者臣佩也君佩尊是故
 左右皆以玉臣佩卑是故左以德右以事
 庆源辅氏曰左结佩不敢比德也右设佩不敢忘事
 也居恐其略故言设佩朝戒其敖故言结佩无非教
 也
卷七十六 第 36a 页 WYG0118-0612a.png
 金华应氏曰佩玉自天子至士所同而礼有所敬则
 屈而不伸故君在则不佩玉所谓不佩非尽去之特
 结其左耳盖左为尊而主必在左故侍于君则听乡
 任左是以设之而不结也盖人臣将朝习容观玉声
 则佩未尝不设乎身及其见君起敬则微结束而收
 敛之不若齐之缠绵固结也先儒疑臣之朝君未尝
 去佩遂以此为世子之事然寻上下文意皆无世子
 之文又左右之所结所设则以为德佩事佩居朝之
卷七十六 第 36b 页 WYG0118-0612b.png
 所设所结则专以为德佩亦不相贯通矣君在若乡
 党所谓君在踧踖如也居则设佩者姑以平居对朝
 而言之平居非必燕居之时也语曰去丧无所不佩
 盖德佩事佩皆欲其备也诗所谓杂佩以赠之是也
 然凡带必有佩玉是事佩可略而德佩不可去也
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
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郑氏曰凡谓天子以至士丧主于哀故去饰冲牙居
卷七十六 第 37a 页 WYG0118-0612c.png
 中央以前后触也故谓丧与灾眚
 孔氏曰凡佩玉必上系于冲下垂二道穿以蠙珠下
 端前后以县于璜中央下端县以冲牙动则冲牙前
 后触璜而为声所触之玉其形似牙故曰冲牙
 严陵方氏曰带以约身玉以比德约身必以德故带
 必有佩玉唯丧则否以自贬故也下言无故玉不去
 身以此佩玉有冲牙者以往来乎两璜之间相冲焉
 故谓之冲牙牙言其体也冲言其用也且佩之设有
卷七十六 第 37b 页 WYG0118-0612d.png
 珩璜焉有琚瑀焉而此止言有冲牙者吉凶悔吝皆
 生乎动动则不能无害且牙居两璜之间动则相触
 于璜固不能无伤焉夫佩所以节行也故其名如此
 而经所以止言是欤亦见明堂位崇牙解无故玉不
 去身已见曲礼解继言君子于玉比德者以见身不
 可离于德也
 山阴陆氏曰凡带必有佩玉据此佩有不设无不佩
 也佩玉有冲牙著玉非触不鸣君子比德于是为至
卷七十六 第 38a 页 WYG0118-0613a.png
 故曰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鸣聘义玉在
 下以德比玉此先以玉比德以德比玉尊矣以玉比
 德随其玉而比之
 庆源辅氏曰带必有佩言饰之不可已也据此则不
 佩非去之也结之耳有冲牙然后有声佩所以设声
 也玉不去身必有以也故又言其所以曰君子于玉
 比德焉如是则不去身也宜矣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
卷七十六 第 38b 页 WYG0118-0613b.png
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
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郑氏曰玉有山玄水苍者视其文色所似也绶者所
 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纯当为缁古文缁字或作丝
 旁才綦文杂色缊赤黄孔子佩象环谦不比德亦不
 事也象有文理者也环取可循而无穷
 孔氏曰玉色似山之玄而杂有文似水之苍而杂有
 文故郑云文色所似但尊者玉色纯公侯以下玉色
卷七十六 第 39a 页 WYG0118-0613c.png
 渐杂世子及士唯论玉质不明玉色则玉色不定也
 瑜是玉之美者故世子佩之承上天子诸侯则世子
 天子诸侯之子也然诸侯世子虽佩瑜玉亦应降杀
 天子世子也瓀玫石次玉者贱故士佩之顾命綦弁
 注云綦青黑色郑风缟衣綦巾注云綦苍艾色故郑
 知綦为杂色也象环五寸法五行也
 长乐陈氏曰玉之贵者莫如白贱者莫如瓀玟山玄
 以象君德之静水苍以象臣职之动山玄水苍其文
卷七十六 第 39b 页 WYG0118-0613d.png
 也瑜与瓀其质也世子佩瑜则士佩瓀矣士佩瓀则
 世子而上佩坚矣瓀或作碝以其多石故也玟或作
 珉以其贱故也组绶之佩谓之绶以其贯玉相承受
 也其饰天子玄诸侯朱大夫纯世子綦士缊玄者道
 也朱者事也苍白者德之杂赤黄者事之杂纯则素
 而已此天子至士佩绶之辨也(礼书/)
 严陵方氏曰组与前所谓缨之组同组以言其质玄
 以言其色绶以言其用也下皆放此缊与缊韨之缊
卷七十六 第 40a 页 WYG0118-0614a.png
 同君以无为而体道道则纯故色以纯者君也臣以
 有为而用事事则杂故色以杂者臣也诸侯虽有君
 道以对天子则为臣故绶虽以朱之纯而山玄则杂
 之矣世子亦有君道以有父在则为臣故玉虽以瑜
 之纯而绶以綦则杂之矣是皆不纯乎君道故也若
 天子玉纯以白异乎公侯杂之以山玄也绶纯以玄异
 乎世子杂之以綦也此非隆杀之辨欤孔子有自然
 之文故佩象其文应变而无穷故以环能参天两地
卷七十六 第 40b 页 WYG0118-0614b.png
 故五寸有素王之德而居人臣之位故绶以綦与世
 子同所谓以义起礼也
 山阴陆氏曰山水斲饰也山仁也水智也为人君止
 于仁智也者以智帅人者也瑜有美而无瑕世子之
 法周公所以教成王求为是故也士佩瓀玟玟质不
 美故也彼所谓珷玞犹愧于此纯读如字缊读如字
 纯组绶以丝为之缊组绶以纩为之言纯组绶则朱
 组绶亦纯也言朱组绶则纯组绶亦朱也綦组绶缊
卷七十六 第 41a 页 WYG0118-0614c.png
 组绶放此知然者以毛诗传曰士佩瓀玟而青组绶
 知之也环佩上玉也亦或以玦环理也玦事也庄子
 曰缓佩玦者事至而断绶衿也佩衿谓之绶汉制縌
 绶之间得施玉环鐍盖有所本之也綦组绶此士服
 欤卒言孔子如此以遣前佩有在此不在彼也庄子
 曰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鲁国儒者一人而
 已此孔子也寸用五五数之变不可胜穷也故曰五
 寸之矩尽天下之方
卷七十六 第 41b 页 WYG0118-0614d.png
 慈湖杨氏曰至矣哉象环之无声乎佩无声之象环
 后学莫之晓也呜呼至矣举天下之所共视而莫之
 见也举天下之所共听而莫之闻也
 金华范氏曰自古之君子必佩玉止綦组绶佩玉之
 节君子比德于玉言古见其所自来非一日先圣王
 所以成德确乎其不可拔也人之常情警省于内者
 或肆于外矫揉于外者或踰于内今行鸣佩玉其在
 内如此车闻鸾和其在外如此盖礼乐未尝斯须去
卷七十六 第 42a 页 WYG0118-0615a.png
 身也此一段论佩玉忽参以在车一语有旨哉盖比
 德工夫与成德节奏表里纯固内外洞彻宜非辟之
 心无自而入也不然针芒写气隙岂在大毫釐不谨
 斯须间断得以汨其聪明乱其纯一殆恐俟间而入
 者日引月长不胜其可虑矣此非有法家拂士之启
 告也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乃尔古之君子动
 容周旋不勉而中岂自外来邪德佩之结不敢与君
 比德也齐之结也不敢散其纯一之志精明之德也
卷七十六 第 42b 页 WYG0118-0615b.png
 况敢听乐乎古之君子必佩玉何也为其于玉比德
 也有天子之礼有世子之礼有公侯大夫士之礼非
 可以槩言也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而君在不佩玉者
 不敢以德自居也不敢示德亦德之至也齐之结丧
 之去以故而不佩也去丧无所不佩德不可须臾离
 也德有不同用亦随异此公侯至士所以有别也此
 篇以玉藻名藻之玉在冕头之容也佩之玉在带身
 之容也无往而非比德也言古明先王之制礼言必
卷七十六 第 43a 页 WYG0118-0615c.png
 见百王之不可违也
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皆朱锦也
 郑氏曰童子未冠之称也冠礼曰将冠者采衣紒也
 孔氏曰自此至而入一节论童子之仪唯有肆束及
 带一经烂脱厕在其间童子之节谓童稚之子未成
 人之礼节也用缁布为衣尚质故也用锦为缁布衣
 之缘又绅带及约带之纽皆用锦并以锦为总而束
 发其锦皆用朱色之锦童子尚华示将成人有文德
卷七十六 第 43b 页 WYG0118-0615d.png
 一文一质之义也
 长乐陈氏曰童子之带非必全锦也锦绅而已锦绅
 非以其有备成之文也亲在致饰而已
 严陵方氏曰始生而蒙故布以缁含德未𤼵故锦以
 朱
 
 
 礼记集说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