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三
卷六十三 第 1a 页 WYG0118-03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六十三    宋 卫湜 撰
郊特牲第十一
 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
 骍犊之义此于别录属祭祀
 严陵方氏曰礼莫重于祭祭莫重于郊而郊以养牲
 为重故此篇言礼以郊特牲为首因名其篇焉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
卷六十三 第 1b 页 WYG0118-0334b.png
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
也祭帝弗用也
 郑氏曰犊者诚悫未有牝牡之情是以小为贵也孕
 任子也易曰妇孕不育
 孔氏曰自此至降尊以就卑文承礼器之下覆说以
 少为贵之事郊谓于南郊祭感生之帝但天神至尊
 无物可称故用特牲郊与配坐皆特牲故郑下注云
 养牲必养二又召诰云用牲于郊牛二是也社五土
卷六十三 第 2a 页 WYG0118-0335a.png
 总神稷是原隰之神功及于人人赖其功故以大牢
 报祭其牲则黝色也天子巡守至诸侯之国诸侯致
 膳于天子则用犊诸侯朝天子天子赐之礼则用大
 牢郊之特牲亦犊也经言社稷大牢以明郊用特牲
 言诸侯大牢以明天子用犊显其贵诚之义也此以
 郊祭名篇案郑氏谓天有六天丘郊各异指其清虚
 之体则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则有五以五配一故
 为六天据其在上之体谓之天因其生育之功谓之
卷六十三 第 2b 页 WYG0118-0335b.png
 帝贾逵马融王肃等以五帝非天其义非也郑以郊
 丘为二者案大宗伯云苍璧礼天典瑞又云四圭有
 邸以祀天是玉不同宗伯又云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则牲用苍也祭法又云用骍犊是牲不同也又大司
 乐云凡乐圜钟为宫至姑洗为羽冬日至于地上之
 圜丘奏之上文云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
 神是乐不同也故郑以为苍璧苍犊圜钟为祭圜丘
 所用以四圭有邸骍犊及奏黄钟为祭五帝及郊天
卷六十三 第 3a 页 WYG0118-0335c.png
 所用圜丘比郊则圜丘为大若以郊对五时之迎气
 则郊为大凡祭天其服皆大裘周礼司服文其尸服
 亦大裘故节服氏云裘冕送逆尸是也其乐除圜丘
 所用圜钟为宫之外皆奏黄钟歌大吕大司乐云以
 祀天神郑注天神谓五帝及日月星辰是也王者又
 各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于南郊其玉圜丘用
 苍璧夏正郊天用四圭有邸其五时迎气东青圭南
 赤璋西白琥北玄璜中央亦用黄琮或用赤璋其牲
卷六十三 第 3b 页 WYG0118-0335d.png
 币各放其玉之色天色虽玄远望则苍故用苍犊也
 其祭天之器则用陶匏陶瓦器以荐菹醢之属其祭
 天之处冬至则祭于圜丘圜丘所在虽无正文应从
 阳位当在国南五时迎气则在四郊其圜丘之祭初
 先燔柴及牲玉于丘讫次乃埽丘下而设正祭若夏
 正及五郊初则燔柴及牲玉于坛故祭法云燔柴于
 泰坛祭天也次则于坛下埽地而设正祭故礼器云
 至敬不坛埽地而祭是也其所配之人虞夏殷周用
卷六十三 第 4a 页 WYG0118-0336a.png
 人各异文具祭法周人则以喾配之祭法禘喾是也
 其感生之帝则以后稷配之五时迎气及雩祭则以
 五方人帝配之九月大飨五帝则以五人帝及文武
 配之以文王配五天帝则谓之祖以武王配五人神
 则谓之宗祖宗通言故祭法云祖文王是称祖孝经
 云宗祀文王是称宗文王既尔则武王亦有祖宗之
 号也其社稷与神州乐用大蔟与应钟故大司乐云
 乃奏大蔟歌应钟以祭地祇其玉神州则用两圭有
卷六十三 第 4b 页 WYG0118-0336b.png
 邸其社稷玉当与神州同其服社稷则絺冕案皇氏
 曰天有六天岁有八祭冬至圜丘一也夏正郊天二
 也五时迎气五也通前为七也九月大飨八也雩与
 郊禖为祈祭不入数其圜丘之祭祭日之旦王立丘
 之东南西向燔柴及牲玉于丘上升坛以降其神次
 又奏圜钟之乐六变以降其神天皇为尊故有再降
 之礼次则埽地而设正祭置苍璧于神坐以礼之其
 在先燔者亦苍璧也次则荐血腥祭天无裸故郑注
卷六十三 第 5a 页 WYG0118-0336c.png
 小宰云唯人道宗庙有裸天地大神至尊不祼莫称
 焉然则祭天唯七献也故郑注周礼云大事于太庙
 备五齐三酒则圜丘之祭与宗庙祫同朝践王酌泛
 齐以献是一献也后无祭天之事大宗伯次酌醴齐
 以献是为二献也王进爵之时皆奏乐但不皆六变
 次荐孰王酌盎齐以献是为三献也宗伯次酌醍齐
 以献是为四献也次尸食之讫王酌朝践之泛齐是
 为五献也又次宗伯酌馈食之醍齐以献是为六献
卷六十三 第 5b 页 WYG0118-0336d.png
 也次诸臣为宾长酌泛齐以献是为七献也以外皆
 加爵非正献之数其尸酢王以清酒酢宗伯以昔酒
 酢诸臣以事酒其祭感生之帝则当与宗庙禘祭同
 其五时迎气与宗庙时祭同也
 长乐刘氏曰郑氏之说引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又
 引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是皆正经也而谓天为有六则误矣天地之道阴阳
 二气而已冬至而阳长则阴消于上而入于地中夏
卷六十三 第 6a 页 WYG0118-0337a.png
 至而阴长则阳消于上而入于地中方其消长则二
 气上下交合有叙而四时由之生焉故万物资始于
 乾元者阳在地中也万物资生以坤元者阳在地上
 也是以春生夏长秋实冬藏品汇于斯各正性命圣
 人受命于天资于万物以养兆民不敢忘乎其所自
 也遂即圜丘以祀昊天上帝者报本也兆于四郊以
 祀五帝者迎时气也报本所以神天之道必有宰而
 御之者故曰昊天上帝迎气所以神天之时以其应
卷六十三 第 6b 页 WYG0118-0337b.png
 候晷刻差故曰五方帝六者无形也而万物赖其生
 成之功无位也而圣人代其柄任之命虽欲神而报
 之莫知其神之所在也故望其昊昊然则圜丘报本
 之义生焉望其五方之色则兆于四郊之礼作焉亦
 犹宗庙一祖也而六飨行焉故天虽曰神地虽曰祇
 亦强名而神之者也何以知其然哉谨案大司乐之
 职云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
 吕舞云门以祀天神若夫地示则与四望也山川也
卷六十三 第 7a 页 WYG0118-0337c.png
 各异其乐天神至尊一乐而已明其神之不二也又
 大裘而冕圜丘五兆不异此服示其同也圣人之意
 其在兹乎
 山阴陆氏曰郊丘异祭六天之论起于郑氏郊丘同
 祭一天之论起于王氏是其说不一久矣故予合而
 以理折焉盖先王之制也天固有六而祭实无异此
 不易之理也大宗伯之职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司
 寇之职曰禋祀五帝则戒之日涖誓百官司服曰王
卷六十三 第 7b 页 WYG0118-0337d.png
 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典瑞曰
 四圭有邸以旅祀上帝其祀同曰配天其祭同曰禋
 祀其服同用大裘其玉同用四圭有邸是则六天之
 證也然自其体而言之则曰天自其德而言之则曰
 帝其实一也故古者天与五帝通谓之天通谓之帝
 又通谓之上帝易曰雷出地奋豫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则是六天同谓之上帝明矣周礼曰以冬日至
 致天神又曰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冬日至于地
卷六十三 第 8a 页 WYG0118-0338a.png
 上之圜丘奏之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又曰周之始郊日以至则是同祭之證也特以其所
 在言之则谓之郊以其所祭言之则谓之丘其实一
 也或曰古之人谓圜丘之祭玉用苍璧牲用苍犊乐
 用圜钟而南郊之祭其玉四圭有邸其牲骍犊其乐
 黄钟同祭信矣然牲玉各殊所用之乐亦各不同何
 也圣人之制祭有降神之牲又有祀神之牲有礼神
 之王又有祀神之玉有降神之乐又有祀神之乐夫
卷六十三 第 8b 页 WYG0118-0338b.png
 岂一端而已亦各有所当也书曰植璧秉圭植璧者
 置之所以礼神也秉圭者执之所以祀神也黄钟祀
 神之乐也故曰乃奏黄钟以祀天神圜钟降神之乐
 也故曰凡乐圜钟为宫冬日至于圜丘奏之天神皆
 降又曰苍璧礼天则苍璧者礼天之玉也四圭有邸
 以祀天则四圭有邸者祀天之玉也郊特牲曰牲用
 骍尚赤也用犊贵诚也牲用苍犊所以祀神牛人所
 谓祭祀共其享牛是矣盖祀神之牛谓之享牛也牲
卷六十三 第 9a 页 WYG0118-0338c.png
 用骍犊所以降神牛人所谓祭祀共求牛是矣盖降
 神之牛谓之求牛也牲王虽异所用之乐虽各不同
 不害其为同祭也馀见祭法燔柴于泰坛解 又曰
 据此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祭天容或之少用牝
 犊也盖今用犊甚少尚患难得其杀时不令母见始
 能割爱不尔不复食草鸣唤至死乃已传所谓犹怀
 老牛舐犊之爱岂虚言哉经曰天地之牛角茧栗今
 云牲孕弗用则天地之牛不能用牡亦不皆茧栗其
卷六十三 第 9b 页 WYG0118-0338d.png
 所谓茧栗与牡正也公羊传曰鲁祭周公何以为牲
 周公用白牡鲁公用骍刚群公不毛群公不毛虽曰
 少贬亦用其骍有不能给由是观之虽周宗庙亦有
 通法存焉盖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
 行其典礼宜如此
 金华唐氏曰先王祀天之礼见于经传甚明而诸儒
 异说矛盾制始不明唯参考而公取之则坦然可举
 大抵常礼岁九郊雩明堂圜丘兆帝于四郊也变礼
卷六十三 第 10a 页 WYG0118-0339a.png
 有旅有类造有祷祠有柴望有告有用牲稽经可历
 考也夏正之月祈榖于上帝诗之噫嘻郊特牲之迎
 长日春秋书郊左传启蛰而郊是也夏祈榖于上帝
 诗之噫嘻月令大雩帝春秋书大雩左传龙见而雩
 是也季秋大飨上帝五帝于明堂诗之我将月令大
 飨帝孝经宗祀文王于明堂是也冬至日祀天于圜
 丘诗昊天有成命大司乐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冬至
 之日登观台以书云物礼器用吉土以飨帝于郊是
卷六十三 第 10b 页 WYG0118-0339b.png
 也兆五帝于四郊则小宗伯所掌月令迎气是也此
 则岁凡九祭皆祀天神郑氏之说是矣然五帝于昊
 天同称帝不与昊天同称天六天之说出于谶纬不
 攻自破矣王肃谓祭天岁二冬至祭天春祈农事而
 已迎气明堂皆祭人帝若此则噫嘻祈榖我将天右
 孝经配上帝周礼禋祀五帝皆非祭天可也肃之为
 说又不通矣参而取之一天六帝岁有九祭常礼之
 不可易者也若其变礼则大故有旅大宗伯国有大
卷六十三 第 11a 页 WYG0118-0339c.png
 故则旅上帝礼器大旅具矣是也师役有类造肆师
 类造为位泰誓类于上帝是也旅陈类聚则合上帝
 而一祭焉者也大灾有祷祠肆师祷祠于上下神祗
 云汉上帝不临春秋大雩书旱之类是也巡狩有柴
 望舜典至于岱宗柴诗时迈礼器升中于郊特牲适
 四方先柴是也至于军有四类伐有告革命有柴作
 邑有用牲亦是天子变礼也就阳故于国南郊因天
 故于圜丘至敬故埽地燔柴故于泰坛此冬祀祈榖
卷六十三 第 11b 页 WYG0118-0339d.png
 之所同也苍璧牲币放其色乐以圜钟为宫所以礼
 之也四圭有邸牲用骍乐奏黄钟所以祀之也大圭
 素车大裘陶匏稿秸蒲越牺尊疏布幂觯杓大羹用
 犊重诚质也镇圭五路大常璪十有二旒被衮画布
 幂彝或明天道又以致其文焉夫事天之礼岂一而
 足哉先儒以圜丘苍璧为冬祀南郊四圭为春郊大
 裘无旒乘素车被衮为鲁礼祭天无祼不用彝皆考
 之未详者也礼神之牲币玉则燔之祀神之牲玉则
卷六十三 第 12a 页 WYG0118-0340a.png
 荐之降之而后礼礼之而后祀南言其方圜言其形
 大裘而冕则被衮矣素车王路乘之各有时亦兼文
 质而已秬鬯以事上帝大旅陈奠彝则虽无祼酒设
 彝故酒正言五齐三酒以实八尊而幂人疏画亦通
 祭祀言之为可考矣大旅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则
 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昊天上帝亦张设之为可
 知矣大报天而主日故典瑞言搢大圭执镇玉以朝
 日掌次言朝日祀五帝则行于郊祀可知非实柴圭
卷六十三 第 12b 页 WYG0118-0340b.png
 璧之祀矣祀五帝沃尸盥则郊祀有尸矣然裘冕二
 人执戈送逆尸则尸乃配侑之尸欤鲁之所用郊雩
 也其见于经传则详矣郊用夏正鲁于四月失礼也
 雩用龙见月令于仲春秦书乎明堂兼飨五人帝侑
 以五官主于宗祀故于室堂而礼文于郊祀诗有牛
 羊似与用犊不合盖配侑之大牢欤帝牛必在涤三
 月稷牛唯具则帝之牲与配牲容有不同矣郊配以
 稷明堂祀文王考之诗孝经明矣郑以禘郊祖宗皆
卷六十三 第 13a 页 WYG0118-0340c.png
 为配天以禘其祖之所自出与后稷所配皆为感生
 帝于经未有考也曰昊天上帝曰五帝则吾尝闻之
 学者当信经谶纬不足惑也礼天地兆五帝器宜有
 七而六者兆于四郊则从四方之色而已古祭天之
 祀一岁凡九又有变礼非王者所尽行则有摄位之
 礼矣礼莫重于祀祀莫重于天故卜日誓戒具修皆
 致其严大飨不问卜者不遍问五帝云尔大宰言祀
 五帝前期十日师执事而卜日非不卜也常祀多分
卷六十三 第 13b 页 WYG0118-0340d.png
 有时乎合大飨是也变礼多合有时乎分巡守柴望
 是也常礼则备变礼则略故曰大旅具矣不足以飨
 帝类造祷祠柴告则又略于旅矣有故则旅则存奠
 彝廞乐器岂非以其凶灾邪类或用于禅或用于师
 柴或用于狩或用于军其礼一也旅掌于大宗伯类
 造掌于小宗伯则其隆杀可知告与用牲则又其略
 矣雩有二龙见常也旱暵变也其祷一也鲁之郊禘
 非礼也则大雩岂为得礼乎自郊徂宫则雩其旱祷
卷六十三 第 14a 页 WYG0118-0341a.png
 之先欤作乐于豫亨于鼎立庙于涣均是事天而所
 因之时异也唯圣人为能飨帝仁人之事天如事亲
 然则苟尽其事天飨帝之道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
 以义起也
 长乐陈氏曰大礼必简则小礼必繁简则内心而贵
 诚繁则外心而贵味此所以郊特牲而社稷大牢诸
 侯膳天子用犊而天子礼诸侯以大牢也盖南郊所
 以祀天神北郊所以祭地祗其谓之郊则同而其所
卷六十三 第 14b 页 WYG0118-0341b.png
 以用特牲亦同故周颂曰郊祀天地是天地之祀皆
 谓之郊也书曰用牲于郊牛二是天地之牲皆用特
 也 又礼书曰五帝与昊天同称帝不与昊天同称
 天犹诸侯与天子同称君不与天子同称王周官祀
 五帝之礼有与天同以极其隆有与天异以致其辨
 故皆禋祀皆服大裘此其所同也祀帝于圜丘兆五
 帝于四郊此其所异也郑氏之徒谓四圭之玉黄钟
 大吕之乐夏正以祀感生帝于南郊苍璧之玉六变
卷六十三 第 15a 页 WYG0118-0341c.png
 之乐冬日至礼天皇大帝在北极者于圜丘天皇大
 帝耀魄宝也五帝大微之帝也分郊与丘以异其祀
 别四帝与感生帝以异其礼王肃尝攻之矣然肃合
 郊丘而一之则是以五帝为人帝则非有天地则有
 五方有五方则有五帝月令五人帝伏羲神农黄帝
 少昊颛顼而已果以是为五帝则前此其无司四时
 者乎
 严陵方氏曰于郊故谓之郊言郊以知社稷之在国
卷六十三 第 15b 页 WYG0118-0341d.png
 言社稷以知郊之为天地于牲言特以见大牢之非
 一于牢曰大以见特牲之用犊也特则牢所畜之物
 牢则牲所畜之地互相备也郊言特牲膳言用犊亦
 互相备也天子有天地之德故诸侯以事天地者事
 天子诸侯有社稷之功故天子以礼社稷者礼诸侯
 亦唯其称而已郊用特牲而召诰言牛二者兼稷牛
 言之尔经言帝牛不吉以为稷牛盖谓是矣礼器言
 天子祭天特牲王制言天子社稷皆大牢掌客言王
卷六十三 第 16a 页 WYG0118-0342a.png
 巡守殷国则国君膳以牲犊王合诸侯而飨礼则具
 十有二牢其言正与此合凡此则尊者常小而少卑
 者常大而多故曰贵诚之义盖诚在内而不在外故
 也天子牲孕弗食则诸侯容或食之言祭帝弗用则
 社稷容或用焉
 延平周氏曰言郊则天神与地祗也诗序曰昊天有
 成命郊祀天地也书曰用牲于郊牛二盖一则用于
 南郊以祀天神一则用于北郊以祭地祗是天神地
卷六十三 第 16b 页 WYG0118-0342b.png
 祗皆用特牲然则五帝与昊天同用特牲可乎五帝
 与昊天同用大裘而冕则同用特牲不亦可乎郊特
 牲以犊而社稷大牢不以犊诸侯膳天子以特牲而
 天子礼诸侯以大牢者但以贵诚为主盖诸侯以事
 天者而事天子则足以崇其道天子以礼社稷者而
 礼诸侯则足以责其功也夫诚者纯一而未散者也
 牲孕则散矣故天子弗食而祭帝弗用也
 马氏曰郊者所以事昊天上帝社稷者所以祀土榖
卷六十三 第 17a 页 WYG0118-0342c.png
 之神天子之德比于天诸侯之德比于社稷故天子
 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
 凡天下之物皆天之所生无物以称其德故郊则以
 特天下之物皆天子之所有亦无物以称其德故诸
 侯则膳之以犊社稷者土榖之神而诸侯为君守者
 也社稷以大牢则诸侯亦赐之大牢
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飨腥三献
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
卷六十三 第 17b 页 WYG0118-0342d.png
鬯灌用臭也大飨尚腵脩而已矣
 郑氏曰此因上说以少为贵者礼器言次路七就与
 此乖字之误也血腥爓祭用气也大飨飨诸侯亦不
 飨味也
 孔氏曰殷三路犹质对次路故称先路每加以两故
 次路五就礼器非加两之差故郑知为误也馀见礼
 器郊血以下因贵少更说不贵味也所进血腥亦如
 礼器说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此解郊血义血气也
卷六十三 第 18a 页 WYG0118-0343a.png
 夫孰食有味人道卑近事天宜极敬故用血也用血
 是贵气而不贵味故云贵气臭也宗庙敬降于天故
 用腥腥稍近味社又降于宗庙故用爓爓又稍近味
 诸侯为宾灌用郁鬯者灌犹献也谓诸侯来朝在庙
 中行三享竟然后天子以郁鬯酒灌之也故大行人
 云上公王礼再祼而酢侯伯王礼一祼而酢诸子诸
 男王礼一祼不酢郑注云王礼王以郁鬯礼宾是也
 郁鬯是臭故云灌用臭也此亦明贵气之礼大飨尚
卷六十三 第 18b 页 WYG0118-0343b.png
 腵脩者谓诸侯行朝飨及灌以后而天子飨燕食之
 也上公则三飨三食三燕侯伯则再飨再食再燕子
 男则一飨一食一燕其行飨之时虽设大牢之馔于
 时先荐腵脩于筵前然后始设馀馔故云尚腵脩而
 已此亦明不飨味之义也
 长乐陈氏曰礼器与郊特牲言大路繁缨一就则同
 其言次路繁缨五就七就则不同者先王之路降杀
 以两反此而加多焉盖亦以两而已大路一就先路
卷六十三 第 19a 页 WYG0118-0343c.png
 三就则次路有五就七就者矣书言次路以兼革木
 二路则殷之次路五就七就庸岂一车邪郑氏以礼
 器七就为误是过论(礼书/) 又曰礼以全于天者为
 尤厚近于天者为差厚以近于人者为差薄全于人
 者为尤薄血者全于天者也腥者近于天者也爓者
 近于人者也孰者全于人者也郊与大飨常重于三
 献之礼岂非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哉郁鬯阳物也
 腵脩阴物也用阴物所以神之尚阳物所以明之而
卷六十三 第 19b 页 WYG0118-0343d.png
 其所以不飨味一也夫大飨于神则王之事而大飨
 于宾则诸侯之事于神与宾皆谓之大飨者盖谓之
 大所以极其礼谓之飨所以向之 又曰明堂之礼
 事神也宗庙之礼明鬼也鬼神变化非飨不足以通
 之诸侯之朝为之饮以醉其德设之食以重其礼亦
 谓之飨何邪盖飨于阴则幽明通而凡所谓飨神与
 鬼者皆所以通幽明者也飨于阳则上下通而凡所
 谓飨于人者皆所以通上下者也盖明不通则幽不
卷六十三 第 20a 页 WYG0118-0344a.png
 格上不通则下不怀此诸臣所以有飨合上帝五帝
 而飨谓之大合祖所自出而飨谓之大则凡称飨帝
 飨先王者皆小也合诸侯而飨谓之大则凡称飨耆
 老孤子者皆小也
 严陵方氏曰一献孰则飨味矣味非不敬也特不若
 血腥爓之至尔经曰血腥爓祭用气也以臭生于气
 故此曰气臭腵言捶肉如腵脩则以姜桂脩之诸侯
 为宾即大飨之时天子飨诸侯于庙中然非君三重
卷六十三 第 20b 页 WYG0118-0344b.png
 席之飨也郁鬯可以养阳腵脩可以养阴养阳不以
 酒醴养阴不以牺牲则以所飨在臭而不在味故也
 山阴陆氏曰郊血言祭大飨腥言飨大飨飨诸侯也
 据此篇凡言大飨皆飨诸侯郊血有腥贵血大飨腥
 有爓贵腥三献爓有孰贵爓一献有孰而已故曰至
 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荀子曰大飨尚玄尊俎生鱼
 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大飨诸侯如此用祭礼也灌
 用郁鬯亦祭礼也周官所谓礼再祼而酢当此节用
卷六十三 第 21a 页 WYG0118-0344c.png
 大飨尚腵脩当飨礼九献之节案诸侯初相见以鬯
 即大夫来聘礼之用醴聘礼曰宾祭脯醢以柶祭醴
 三庭实设是也醴已而出若诸侯出则奏肆夏以送
 之自不应用陔夏也其奏陔夏在其后飨之之日飨
 已而燕犹祭已而燕当是时虽奏陔夏可也故曰宾
 醉而出则奏陔夏且大飨尚腵脩言而已则大飨所
 尚在此其馀尚尚其泛也盖祭有等级郊用陶匏性
 也大飨尚腵脩脩为之事三献爓一献孰道学而已
卷六十三 第 21b 页 WYG0118-0344d.png
 故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
 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
尊以就卑也
 郑氏曰言诸侯相飨献酢礼敌也三献卿大夫来聘
 主君飨燕之以介为宾宾为苟敬则彻重席而受酢
 也专犹单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尊卑之席此大飨谓诸侯相朝主
卷六十三 第 22a 页 WYG0118-0345a.png
 君飨宾宾主俱是诸侯皆设三重之席而受酢焉三
 重席是诸侯礼而又称君故知诸侯相飨下云降尊
 就卑之义是尊卑不敌故郑云献酢礼敌也三献之
 介谓诸侯遣卿来聘卿礼三献其副既是大夫与卿
 为介谓之三献之介此介是大夫大夫席虽再重今
 为介降一席祗合专席主君若受此介之酢爵虽应
 合三重之席必彻去重席单席而受降诸侯之尊以
 就介之卑故也五等诸侯有九献七献五献故五等
卷六十三 第 22b 页 WYG0118-0345b.png
 诸侯之卿皆三献也大夫卿之总号宾为苟敬燕礼
 记文
 长乐陈氏曰周官天子之席不过三重诸侯之席止
 于二重则国君之席三重者是殷之制也盖夏殷之
 文虽不及于周之盛而礼之数有多于周之制则周
 于夏殷之席盖益其文而损其数耳
 严陵方氏曰礼器言诸侯之席三重两君相见则其
 体相敌故其席如其数而不必增损焉至于他国之
卷六十三 第 23a 页 WYG0118-0345c.png
 卿来聘而大夫为之介焉位虽臣也命则君也名虽
 介也礼则客也其文虽殊其义则相敌故主君之受
 酢也降重席之尊而不与之异就专席之卑而必与
 之同也
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也凡
食养阴气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义
一也而食尝无乐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
无声凡声阳也
卷六十三 第 23b 页 WYG0118-0345d.png
 郑氏曰其义一也言义同而或用乐或不用乐也此
 禘当为礿字之误也王制曰春礿夏禘
 孔氏曰此一节论飨禘食尝有乐无乐之异飨谓春
 飨孤子禘谓春祭宗庙以其在阳时故有乐食谓秋
 食耆老尝谓秋祭宗庙以其在阴时故无乐无乐为
 阴有乐为阳此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食养阴气
 者此覆释上文飨有乐而食无乐之义以饮是清虚
 养阳气故有乐食是体质养阴气故无乐飨禘在春
卷六十三 第 24a 页 WYG0118-0346a.png
 为阳食尝在秋为阴禘之与尝同是追慕飨之与食
 同是赏功其事无殊故云一也而食尝无乐重结之
 也不言飨禘略可知也饮养阳气食养阴气覆释上
 文也阳时为飨则有乐故知凡声皆阳也依礼三代
 无春禘之文周则春曰祠王制夏殷之礼云春曰礿
 今云春曰禘故知禘当为礿此经所论谓夏殷礼也
 举春见夏举秋见冬若周则四时祭皆有乐故祭统
 云内祭则大尝禘升歌清庙下管象是秋尝有乐也
卷六十三 第 24b 页 WYG0118-0346b.png
 案王制夏后氏养老以飨礼则夏家养老用春时有
 乐无秋食之礼殷人养老以食礼而秋时不作乐无
 春飨之礼周人脩而兼用之则周人养老春夏用飨
 礼秋冬用食礼四时皆用乐故文王世子云凡大合
 乐必遂养老注云春合舞秋合声下云养老之礼遂
 𤼵咏焉登歌清庙是秋时养老亦用乐也
 横渠张氏曰禘于夏周为春夏尝于夏周为秋冬作
 记者交举以二气对互而言尔
卷六十三 第 25a 页 WYG0118-0346c.png
 长乐刘氏曰春夏阳气𤼵育万物于地上故有乐秋
 冬阳气潜藏于地下故无乐顺阴阳之义也阳主乎
 气阴主乎形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在人为气故饮以
 养之声所以达气者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在人为
 形故食以养之静所以安形者也
 长乐陈氏曰飨禘以饮为主饮以天产而养阳气故
 有乐食尝以食为主食以地产而养阴气故无乐盖
 飨禘以春食尝以秋春为阳秋为阴阳则来而主长
卷六十三 第 25b 页 WYG0118-0346d.png
 阴则往而主成故禘之有乐所以迎来尝之无乐所
 以送往春飨孤子以助其长秋食耆老以顺其成凡
 皆顺阴阳而已此与祭义言春禘秋尝同而王制祭
 统则言夏禘秋尝盖夏殷之礼不同也 又礼书曰
 冕而总干施于食礼而记称食尝无乐者考之于诗
 商颂言顾予烝尝而有鼗鼓渊渊嘒嘒管声小雅言
 以往烝尝而有钟鼓既戒鼓钟送尸则尝有乐矣乐
 师飨食诸侯序其事令奏钟鼓钟师凡飨食奏燕乐
卷六十三 第 26a 页 WYG0118-0347a.png
 籥师宾客飨食鼓羽籥之舞则食有乐矣其曰食尝
 无乐非殷周之制也 又曰先王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所以教天下之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教天
 下之慈又况出身勠力而死于王事者在上有父祖
 在下有子孙弃而不养不足以报劳养不以礼不足
 以示劝故春飨孤子所以象阳之生秋食耆老所以
 象阴之成而外饔酒正遗人司门槁人皆共其职事
 焉然财必出于遗人司门者用以利犯禁之财养以
卷六十三 第 26b 页 WYG0118-0347b.png
 义死政之老与其孤则趋利者知所愧而徇义者知
 所勉矣冢人之职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郑氏谓战
 败无勇投诸茔外以罚之罚其身而养其父祖子孙
 者不罚不足以示义不养不足以尽仁也然春飨孤
 子秋未尝不食而以飨为主秋食耆老春未尝不飨
 而以食为主周礼言飨耆老孤子则飨与食固兼用
 也耆老养于学孤子亦养于学文王世子反养老幼
 于东序谓各反其国养老幼如东序之礼也 又乐
卷六十三 第 27a 页 WYG0118-0347c.png
 书曰先王之交鬼神也非祭则祀其接宾客也非飨
 则食祭之以其物有养而亲之之意所以致爱也祀
 之以其道有止而宁之之意所以致敬也飨以饮为
 主有飨之之意亦所以致敬也食以食为主有养之
 之意亦所以致爱也燕之为礼虽与祭祀飨食不同
 要之亦不过致爱敬而已故文王鹿鸣之燕群臣既
 饮食之又实币帛以将其意是致爱也待之以嘉宾
 之礼是致敬也然则祭祀飨食如之何不奏燕乐乎
卷六十三 第 27b 页 WYG0118-0347d.png
 此言食尝无乐非周制也 又曰礿禘皆阳义也莫
 盛于禘尝烝皆阴义也莫盛于尝春阳中也秋阴中
 也凡声阳也凡味阴也故禘以飨先王飨以待孤子
 皆用乐焉所以象雷之𤼵声于春也尝以飨先王食
 以待耆老皆不用乐焉所以象雷之收声于秋也月
 令于仲春雷乃𤼵声言习乐于仲秋雷乃收声而不
 及乐岂亦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之意
 严陵方氏曰重言而食尝无乐五字盖衍文
卷六十三 第 28a 页 WYG0118-0348a.png
 延平周氏曰阴有体而无声阳有声而无体飨与礿
 以阳为主饮阳也乐亦阳也故飨礿有乐食与尝以
 食为主食阴也故食尝无乐饮以天产为主所以养
 阳食以地产为主所以养阴春为阳中而用礿秋为
 阴中而用尝春飨孤子以助阳秋食耆老以助阴其
 义一也虽然考于商颂周官则食尝未有不用乐者
 岂非夏之制欤
 马氏曰君子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春禘所以达
卷六十三 第 28b 页 WYG0118-0348b.png
 其怵惕之心秋尝所以达其悽怆之心故春飨生者
 之阳气而禘死者之阳气则有乐有乐者所以顺阳
 气之出也秋食生者之阴气而尝死者之阴气则无
 乐无乐者所以顺阴气之入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
 孤子秋食耆老其义一也
 陈氏曰阳作而有声阴成而有味飨禘有乐用其声
 也食尝无乐用其味也礼之所用惟其物宜而有阴
 阳之义存焉飨禘以饮为主食尝以食为主饮养阳
卷六十三 第 29a 页 WYG0118-0348c.png
 气为养精也食养阴气为养形也养精者动之以声
 此飨禘所以有乐养形者实之以味此食尝所以无
 乐凡作而有声无非出于阳也故曰凡声阳也
 山阴陆氏曰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此周礼也殷人
 尚声虽食尝犹有乐祭统曰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
 管象鲁殷礼也公食大夫无乐食礼也然则少牢馈
 食特牲馈食主尝言之欤秋食耆老月令所谓仲秋
 养老是也虽然春飨孤子耆老亦飨焉秋食耆老孤
卷六十三 第 29b 页 WYG0118-0348d.png
 子亦食焉知然者周官酒正凡飨耆老孤子皆共其
 酒又文王世子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
 及群吏反养老幼于东序知之也此一节言若繁复
 所谓其中必有美焉者也彼见形而不及理往往不
 察故君子记之如此使读者尽心焉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
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
 郑氏曰水土之品言非人常所食旦当为神篆字之
卷六十三 第 30a 页 WYG0118-0349a.png
 误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鼎俎笾豆所法阴阳之事鼎俎以
 盛牲体牲体动物属阳故其数奇笾豆兼有植物植
 物属阴故其数偶笾豆所充实之物皆是水土所生
 品类非人所常食神道与人异故不敢用人之食味
 神以多大为功故贵多品案聘礼牛一羊二豕三鱼
 四腊五肠胃六肤七鲜鱼八鲜腊九是鼎九其数奇
 也又有陪鼎膷一也臐二也膮三也亦其数奇也正
卷六十三 第 30b 页 WYG0118-0349b.png
 鼎九鼎别一俎俎亦九也又少牢陈五鼎羊一豕二
 肤三鱼四腊五其肠胃从羊五鼎五俎又特牲三鼎
 牲鼎一鱼鼎二腊鼎三亦有三俎是鼎俎奇也案掌
 客云上公豆四十侯伯三十二子男二十四又礼器
 云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
 大夫八下大夫六案礼笾与豆同是笾豆偶也乡饮
 酒义豆数是年齿相次非正豆也
 长乐陈氏曰鼎俎之实以天产为主而天产阳属故
卷六十三 第 31a 页 WYG0118-0349c.png
 其数奇笾豆之实以地产为主而地产阴属故其数
 偶不敢用亵味所以尽志贵多品所以尽物尽志所
 以交于神尽物所以交于明先儒以旦为神其说是也
 严陵方氏曰笾之实若菱芡之类豆之实若芹蒲之
 类所谓水之品也笾之实若枣栗之类豆之实若菁
 韭之类所谓土之品也水土之品非人常所食故曰
 不敢用亵味或水或土所取不一故曰贵多品
 山阴陆氏曰俎载而生之鼎烹而孰之笾豆受成而
卷六十三 第 31b 页 WYG0118-0349d.png
 已旦明盖指祼献之时至朝而践则象朝时事亲所
 进也于是始有笾豆之荐虽有笾豆然不敢用亵味
 而贵多品是乃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灌用郁鬯祼
 用臭也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交于神明之义言
 以人事交于神明如此也交于旦明之义言以朝事
 交于旦明如此也灌用郁鬯无笾豆之荐以言交于
 旦明之义故曰笾豆之实而已又曰不敢用亵味而
 已以言交于神明之义故曰笾豆之荐又曰不敢用
卷六十三 第 32a 页 WYG0118-0350a.png
 常亵味也案笾人掌四笾之实自朝事而下则祼无
 笾豆之荐非特诸侯相朝虽祭亦尔也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
叹之奠酬而工升歌𤼵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
声也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郑氏曰宾朝聘者易和说也屡叹美此礼也𤼵德者
 以诗之义𤼵明宾主之德匏笙也得得其所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朝聘之宾及己之臣子有王事劳
卷六十三 第 32b 页 WYG0118-0350b.png
 者设燕飨之礼奏乐之节飨礼既亡今约大射及燕
 礼解之案大射礼主人纳宾宾是己之臣子又无王事
 之劳故宾入不奏肆夏宾入及庭公升即席乃奏肆
 夏是也燕礼记云若以乐纳宾则宾及庭奏肆夏郑
 注云卿大夫有王事之劳则奏此乐此云宾入大门
 谓朝聘既毕受燕飨之时燕则大门是寝门也飨则
 大门是庙门也乐主和易今奏此肆夏之乐者示主
 人和易严敬于宾也又案大射礼宾及庭奏肆夏乃
卷六十三 第 33a 页 WYG0118-0350c.png
 升主人献宾宾受爵啐酒拜告旨而乐阕宾饮卒爵
 酢主人主人受酢毕主人献公乃奏肆夏公饮卒爵
 而乐阕燕礼记云宾拜酒主人荅拜而乐阕公拜受
 爵而奏肆夏公卒爵而乐阕是卒爵而乐阕也此卒
 爵谓兼宾及主君也依大射礼主人受酢不作乐若
 其飨时主君亲献宾宾亲酢主君宾主俱作乐也孔
 子见礼入门而县兴卒爵而乐阕屡数也数数叹美
 此礼善其和易恭敬之义也奠酬而工升歌者案大
卷六十三 第 33b 页 WYG0118-0350d.png
 射礼献卿之后大夫媵觯于公所谓酬也公奠置此
 酬而未举于时工升歌也或可飨时主君亲酬宾宾
 初奠酬荐东于时即工升歌也大射与燕礼异燕礼
 歌鹿鸣合乡乐凡合乐降于升歌一等王飨燕元臣
 升歌三夏三夏即颂合乐降一等即合大雅也元侯
 自相飨亦歌颂合大雅故仲尼燕居两君相见歌清
 庙是也侯伯子男相见既歌文王合鹿鸣也准约元
 侯则天子飨燕侯伯子男亦歌文王合鹿鸣也诸侯
卷六十三 第 34a 页 WYG0118-0351a.png
 燕臣子歌鹿鸣合乡乐燕礼是也其天子燕在朝臣
 子郑诗谱云歌鹿鸣合乡乐是也升歌合乐所以异
 者案乡饮酒及燕礼工升自西阶歌鹿鸣四牡皇皇
 者华歌讫笙入立于堂下奏南陔白华华黍奏讫乃
 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
 笙由仪间歌讫乃合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
 鹊巢采蘩采蘋间者谓堂上堂下一歌一吹更递而
 作合者上下之乐并作此其所以异也歌者在上匏
卷六十三 第 34b 页 WYG0118-0351b.png
 竹在下解所以不升笙之义也歌是人声可贵故升
 之在堂上匏竹可贱故在堂下然瑟亦升堂者瑟工
 随歌工故也因宾主礼乐之事遂说礼乐之义阳天
 也天以气化故作乐象之乐以气为化是乐由阳来
 者也气化谓五声八音阴地也地以形生故制礼象
 之礼以形为教是礼由阴作者也形教谓尊卑大小
 拜伏之事也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
 于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卷六十三 第 35a 页 WYG0118-0351c.png
 长乐刘氏曰入门而县兴乃奏肆夏之乐所以示天
 子同乐易之德降接于群臣以将其敬也然则为宾
 者乃其臣也当其礼乐之优隆宜何心以报上哉故
 天保之诗者下报上也此文王所以致多士而作周
 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者谓君能降礼下交于
 臣以竭其欢心臣能尽忠以荅于上以成其亨泰位
 天地育万物由其礼乐行而阴阳顺也此孔子所以
 屡叹之者周衰不及其盛也
卷六十三 第 35b 页 WYG0118-0351d.png
 长乐陈氏曰入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者所谓示情
 者也奠酬而工升歌𤼵德者所谓示德者也匏竹在
 下者所谓示事者也古之君子不能亲相与言以礼
 乐相示而已此夫子所以屡叹之也然孔子之屡叹
 固不止于卒爵乐阕而已言卒爵乐阕而继之以孔
 子屡叹者举中以明上下也然哀公问言入门而金
 作则不止于肆夏言升歌则止于清庙言下管则主
 于象此言入门而奏则止于肆夏言升歌则不止于
卷六十三 第 36a 页 WYG0118-0352a.png
 清庙言匏竹则不止于象何也盖哀公所言者大飨
 之礼此则兼燕礼而言之是以详略不同也 又乐
 书曰古者燕飨之宾情意未通欢好未接不必亲相
 与言以礼相示而已故宾而飨之所以为礼奏乐而
 乐之所以为乐宾始入门则奏肆夏以示易敬之意
 既卒爵则奠酬升歌以𤼵宾主之德卒爵则以进为
 文而礼意有所不传乐阕则以反为文而乐意有所
 不喻是相与之诚言尝不足于意而意尝有馀于言
卷六十三 第 36b 页 WYG0118-0352b.png
 故言之𤼵有不足以尽意其声至于嗟气至于叹者
 岂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谓欤孔子于飨宾之际卒爵
 而乐阕其叹至于屡者盖异乎观止之叹岂一唱三
 叹之谓乎乐由天作其来自乎阳礼以地制其作自
 乎阴阴阳不和万物不得礼乐不交宾主不欢是燕
 飨朝聘之设在礼乐不在阴阳然非阴阳吾无以见
 礼乐矣在宾主不在万物然非万物吾无以见宾主
 矣传曰礼乐法而不说其法也可视而见可闻而知
卷六十三 第 37a 页 WYG0118-0352c.png
 其不说也有天下至赜存焉非得意忘象乌足议此
  又曰礼乐之始自阴阳出及其至也行乎阴阳阴
 阳者万物之所听而弗违者也故阴阳和而万物得
 周官以礼乐天地之化百物之产盖本于此
 严陵方氏曰此言诸侯为宾之礼也故曰宾入大门
 奏肆夏则所以迎宾而纳之且能易则宾主之情不
 离能敬则宾主之情不流不流不离礼乐之道也夫
 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爵始卒而
卷六十三 第 37b 页 WYG0118-0352d.png
 乐遂阕则能以反为文矣此先王之微意也故孔子
 屡叹之且乐所以𤼵明宾主之德也卒爵则酬酢之
 礼毕而宾主之德已明矣乐之阕也不亦宜乎阕终
 也孔子于与蜡之事毕而叹者叹其礼之亡也于卒
 爵而乐阕亦叹者叹其乐之深也于礼之亡则伤之
 而叹也于乐之深则美之而叹也主酌宾曰献宾荅
 主曰酢主复荅宾曰酬奠酬谓奠置酬爵之时也夫
 礼成于三奠酬则礼成而宾主之得可知也故乐工
卷六十三 第 38a 页 WYG0118-0353a.png
 升歌以𤼵之盖虽有其德非𤼵之于声音则无自而
 明故也升歌即仲尼燕居所谓升歌清庙示德是矣
 或言𤼵或言示互相备也歌者在上故经每谓之升
 歌匏竹在下故经每谓之下管匏即竽笙之类竹即
 篪笛之类以舜典考之堂上有琴瑟堂下有柷敔要
 之在上者以歌为主在下者以匏竹为主乐由阳来
 礼由阴作独阴不生独阳不成生成相济其气乃和
 和则万物不失其性矣
卷六十三 第 38b 页 WYG0118-0353b.png
 马氏曰易者和说之也和悦以敬则和而不流举爵
 而乐兴卒爵而乐阕示其乐而无荒也和而不流乐
 而无荒其礼乐如此则孔子及此未尝不深嘉而屡
 叹之也歌者声之𤼵于口匏竹者声之寓于器寓于
 器者其声粗𤼵于口者其声精故歌者在上贵人声
 也记曰声莫重者所以贵人声也乐由天作则乐者
 阳也故乐由阳来礼以地制则礼者阴也故礼由阴
 作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和而万物得古之人言礼
卷六十三 第 39a 页 WYG0118-0353c.png
 乐未尝徇于一偏之说也
 山阴陆氏曰飨始于入门而奏肆夏终于卒爵而乐
 阕其所以飨在此孔子所以屡叹也诗曰一朝飨之
 飨言朝则食象食时所进燕夕时也敬莫隆于朝至
 夕或怠矣故先王制礼飨以训共俭燕以示慈惠兵
 法曰朝气锐昼气堕暮气归岂特兵也哉凡乐三阕
 入门而县兴升堂而乐阕一也宾饮毕乐阕二也主
 人受酢饮毕乐阕三也奠酬而工升歌𤼵德也所谓
卷六十三 第 39b 页 WYG0118-0353d.png
 德𤼵扬诩万物者此欤故孔子屡叹在彼不在此故
 曰德产之致也精微升歌盖清庙之诗万物得言得
 由其道得其极高大各得其宜是也间歌鱼丽笙由
 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盖以此
 讲义曰乐所以道天下之和有得乎气之温厚故曰
 由阳而来礼所以明天下之分有得乎气之严凝故
 曰由阴而作
 延平周氏曰礼乐之始虽由于阴阳及其妙也则能
卷六十三 第 40a 页 WYG0118-0354a.png
 统阴阳育万物故曰阴阳和而万物得周官曰礼乐
 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其此之谓乎
 
 
 
 
 
 
卷六十三 第 40b 页 WYG0118-0354b.png
 
 
 
 
 
 
 
 礼记集说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