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117-08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四十三    宋 卫湜 撰
中央土其日戊巳
 郑氏曰火休而盛德在土也戊之言茂己之言起也
 日之行四时之閒从黄道月为之佐至此万物皆枝
 叶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故因以为日名焉
 孔氏曰夫四时五行同是天地所生而四时是气五
 行是物气是轻虚所以丽天物体窒碍所以属地四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117-0849b.png
 时系天年有三百六十日则春夏秋冬各分居九十
 日五行分配四时布于三百六十日间以木配春以
 火配夏以金配秋以水配冬以土则每时辄寄王十
 八日也虽每分寄而位本未宜处于季夏之末金火
 之间故在此陈之也虽处于夏末而实为四行之主
 不可没其生用之功故因以为日名也郑注日之行
 四时之间从黄道月为之佐者案考灵耀春则星辰
 西游谓星辰在黄道之西游也日依常行在黄道之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117-0849c.png
 东至季春之月星辰入黄道复其正处日依黄道而
 行是春夏之閒日从黄道夏则星辰北游谓星辰在
 黄道之北游也日依常行在黄道之南至季夏星辰
 入黄道复正位日依常行黄道是夏秋之閒日从黄
 道也秋则星辰东游谓星辰在黄道东游目依常行
 在黄道之西至季秋星辰入黄道还复正位日依黄
 道而行是秋冬之间日从黄道也冬则星辰南游谓
 星辰在黄道南游日依常行在黄道之北至季冬星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117-0849d.png
 辰入黄道还正位日依常行黄道是冬春之閒日从
 黄道也郑注洪范云四时之閒合于黄道月之行道
 与日同故云月为之佐也
 严陵方氏曰土每时各寄王十八日故九十日之閒
 戊巳之日各有九也以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土之位与其序适居中央矣若周人兆黄帝于
 南郊迎土气于季夏亦以是尔历于立秋以前言土
 王用事即其事也中央见王制解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117-0850a.png
 横渠张氏曰中央土寄王之说于理未安五行之气
 分主四时土固多于四者然其运行之气则均同诸
 儒见木金水火分主四时独不见土之所主是以有
 寄王之说然中央土在季夏之末者以易言之八卦
 之位坤在西南致养之地当离兑之閒离兑则金火
 也是以在季夏之末
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郑氏曰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自古以来著德立功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117-0850b.png
 者也黄帝轩辕氏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犁兼为
 土官
 孔氏曰案昭二十九年左传云颛顼氏有子曰犁为
 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土官知此
 经后土非句龙而为犁者以句龙初为后土后转为
 社后土官阙犁则兼之故郑注大宗伯云犁食于火
 土以宗伯别云社稷又云五祀句龙为社神则不得
 又为五祀故云犁兼也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117-0850c.png
 丘氏曰五行独土神称后者后君也位居中统领四
 行故称君也案左传云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则是
 句龙一人而配两祭非谓转为社神也月令土既是
 五行之神以句龙配之正与左转文合康成失之于
 前颖达徇之于后皆非也然楚语曰颛顼命南正重
 司天火正犁司地犁既司地何不可配土盖犁之司
 地兼其职尔非有功于土也若犁可配土则重亦可
 配天乎且犁为火正而康成犹用兼之配土岂句龙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117-0850d.png
 土官乃不可以配土乎依左氏句龙配于两祭不亦
 宜乎
其虫裸
 郑氏曰象物露见不隐藏虎豹之属恒浅毛
 孔氏曰大载礼云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羽虫三
 百六十凤为之长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介虫三
 百六十龟为之长裸虫三百六十圣人为之长象物
 露见不隐藏者以仲夏云可以居高明可以处台榭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117-0851a.png
 至六月土王之时物转壮大露见不隐藏也云虎豹
 之属恒浅毛者郑皆据四时之物与鳞羽毛介相似
 者言之不取五灵之长故中央不言人西云狐貉之
 属东方兼言蛇北方兼言鳖是不取五灵也
其音宫
 郑氏曰声始于宫宫数八十一属土者以其最浊君
 之象也季夏之气和则宫声调乐记曰宫乱则荒其
 君骄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117-0851b.png
 孔氏曰案律历志五声始于宫阳数极于九九九相
 乘故数八十一以五声中最尊故云以其最浊君之
 象也
 新安王氏曰宫土也故位居中央为音之主郑云声
 始为宫其数八十一属土以最浊君之象也季夏气
 应则宫声调然予于此有疑焉夫言其音宫之数诚
 调乐器之声也然先儒谓黄钟之律九寸为宫其管
 九寸于弦则九九八十一三分去一下生徵之数五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117-0851c.png
 十四徵三分益一上生啇之数七十有二商三分去
 一下生羽之数四十有八羽三分益一上生角之数
 六十有四数多者浊数少者清角数少于宫啇多于
 徵羽其声在清浊之中故其象为民如其说则最浊
 者为宫最清者为羽是一律止有一声然十二律皆
 为五声故周礼大司乐圜钟为宫则黄钟为角大蔟
 为徵姑洗为羽函钟为宫则大蔟为角姑洗为徵南
 吕为羽大师掌六律六同皆文以五声则上下损益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117-0851d.png
 之说以分五声似非古人律和声之本意凡声大不
 过宫细不过羽非止一律以定一声管仲云古之神
 瞽审于声者以牛鸣窖中为宫鸡登木上为角羊离
 群而为商负涂之豕骇而为羽马鸣于野而为徵此
 非可以律求也先有其声然后以律调之使声之大
 小有节律和声之义也故舜命夔曰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然后八音克谐则乐以人声为主歌人声也
 歌则有抑扬高下而五声依之五声有洪纤清浊不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117-0852a.png
 可无节故可以六律六吕和之以是播于乐器是为
 匏土革木金石丝竹器之有音不过五声其声皆合
 于律今先论律而后及于声是岂古人制作之序哉
 此予所以不能无疑
律中黄钟之宫
 郑氏曰黄钟之宫最长也十二律转相生五声具终
 于六十焉季夏之气至则黄钟之宫应礼运曰五声
 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117-0852b.png
 孔氏曰郑不云黄钟律最长而云黄钟之宫最长者
 唯黄钟宫声于诸宫最长也黄钟之调均则黄钟为
 宫黄钟生林钟为徵林钟生大蔟为啇大蔟生南吕
 为羽南吕生姑洗为角此是黄钟一调之五声凡十
 二律律各有五声则总有六十声故云终于六十声
 至礼运更具详之黄钟候气之管本位在子此是黄
 钟宫声与中央土声相应但土无候气之法取黄钟
 宫声以应土耳非候气也故贺玚云黄钟是十一月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117-0852c.png
 管何缘复应此月正以土义居中故虚设律于其月
 实不用候气也四时之律皆取气应而土王之律独
 取声应者一者欲与四行为互二者为无别候土气
 之管故也土无候气之管者以寄王四季之末故从
 四时之管而不别候也
 长乐陈氏曰黄钟之宫为诸宫之长故中央之律应
 之且五音数多者浊数少者清而五音之数莫多于
 宫宫数生于黄钟黄钟之数八十一而宫之数亦八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117-0852d.png
 十一焉故黄钟之宫其声甚浊季夏土王其声最重
 应此黄钟之宫也
 严陵方氏曰十二律各有五声凡六十律以宫为本
 以角为末起于黄钟而终于中吕起于黄钟之宫而
 终于南吕之角故十二律之外又有黄钟之宫焉夫
 宫固土之本音也然必中于黄钟者以为建子之律
 故也盖子者阳之所生土者物之所成生以成为终
 成以生为始由其终始之相须故其所中如此且以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117-0853a.png
 名取义黄言阴之美则土之色也钟言气之聚则土
 之事也而中央之所中又宜矣然律有正中者有旁
 中者正中则中其管旁中则中其声若仲冬之所中
 则黄钟之管也若中央之所中则黄钟之声而已故
 特言宫焉
 庐陵胡氏曰土之声气与黄钟之宫声合尔声合则
 气合可知孔氏云土寄王四季无候气之管者非也
 管即律也若无管何云律中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117-0853b.png
其数五
 郑氏曰土生数五成数十但言五者土以生为本
 严陵方氏曰四时皆指其成数独中央指其生数者
 盖五行皆所以生成万物正以生物为事者土也则
 不嫌于不能成矣故特以生数言之
 吴氏(萃/)曰中央土以生数言亦犹河图之数有五而
 无十取五为中也
其味甘其臭香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117-0853c.png
 郑氏曰土之臭味也凡甘香者皆属之
 山阴陆氏曰香牛膏也于春言所生于秋言所尅于
 中央言其正亦言之法且木在上燎之则焦在下浸
 之则朽于夏言焦春在前故也于冬言朽春在后故
 也
其祀中霤祭先心
 郑氏曰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
 穴是以名室为霤祀之先祭心者五藏之次心次肺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117-0853d.png
 至此心为尊也祀中霤之礼设主于牖下乃制心及
 肺肝为俎其祭肉心肺肝各一他皆如祀户之礼
 孔氏曰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
 为之谓之为复言于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
 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故诗云陶复陶穴是
 也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郑注犹中室者复
 世开牖象中霤之取明则其地不当栋而在室之中
 央因名室为中霤也丧礼云浴于中霤饭于牖下明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117-0854a.png
 中霤不关牖下也土五行之主故其神在室之中央
 是中霤所祭则土神也故杜注春秋云在家则祀中
 霤在野则为社又郊特牲云家主中霤而国主社社
 神亦中霤神也开牖象霤故设主于庙室牖下五祀
 皆先席于室之奥此不言者前祀户注已备言也此
 别设主当庙室牖内之下而北向也
天子居大庙大室乘大路驾黄骝载黄旂衣黄衣服黄
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闳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117-0854b.png
 郑氏曰大庙大室中央室也大路殷路也车如殷路
 之制而饰之以黄稷五榖之长牛土畜也器圜者象
 土周布于四时闳读如纮纮谓中宽象土含物
 孔氏曰案考工记云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凡室二筵则五室并皆二筵无大小也今中央室称
 大室者以中央是土室土为五行之主尊之故称大
 以夏之世室则四旁之室皆南北三步东西三步三
 尺中央土室南北四步东西四步四尺则周之明堂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117-0854c.png
 亦应土室在中央大于四角之室也但文不具耳郑
 知大路殷路者明堂位文也四时用鸾路此用大路
 者以土五行之主故取尊大之名乘殷之大路又尚
 质之义春有青苍两色夏有朱赤二色此及秋唯有
 黄白不更加他色者以黄白更无馀色相涉故不言
 之牛土畜者易乾为马坤为牛又五行传云思之不
 睿则有牛祸是牛属土也方则有所不足圜则无所
 不覆此器圜所以象土周布也祭义云天子冕而朱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117-0854d.png
 纮纮谓组上属于冕屈从颐下度而还上属于冕以
 中央宽缓象土之含物也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
 郑氏曰孟秋者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申之辰也
 孔氏曰案三统历七月节日在张十八度昏斗四度
 中去日一百一十四度旦毕八度中七月中日在翼
 十五度昏斗十六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一度旦井初
 度中元嘉历七月节日在张五度昏箕二度中旦胃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117-0855a.png
 二度中七月中日在翼十度昏斗三度中旦昴七度
 中
 诸家说见孟春
其日庚辛
 郑氏曰庚之言更也辛之言新也日之行秋西从白
 道成熟万物月为之佐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
 又因以为日名焉
 诸家说见孟春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117-0855b.png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郑氏曰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自古以来著德立功
 者也少皞金天氏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该为金官
 孔氏曰左传昭元年云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
 冥师生允格台骀称金天氏与少皞金位相当故少
 皞则金天氏也又帝王世纪少皞帝号金天氏又左
 传昭二十九年蔡墨云少皞氏之子曰该为蓐收是
 为金神佐少皞于秋蓐收者言秋时万物摧蓐而收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117-0855c.png
 敛
 诸家说见孟春
其虫毛
 郑氏曰象物应凉气而备寒狐貉之属生旃毛也
 诸家说见孟春
其音啇
 郑氏曰三分徵益一以生啇商数七十二属金者以
 其浊次宫臣之象也秋气和则啇声调乐记曰啇乱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117-0855d.png
 则陂其官坏
 孔氏曰案律历志云徵数五十四三分之则一分有
 十八今于徵数五十四上更加十八是啇数七十二
 也凡五声浊者尊清者卑啇声之浊次于宫宫既为
 君啇则为臣也详见孟春
律中夷则
 郑氏曰孟秋气至则夷则之律应夷则者大吕之所
 生也三分去一律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117-0856a.png
 五十一周语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
 孔氏曰大吕长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三
 分去一下生夷则故夷则律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
 寸之四百五十一也六寸去二寸馀有四寸在又大
 吕一寸为二百四十三分今每寸更三分之则一寸
 为七百二十九分两个整寸总有一千四百五十八
 分其大吕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每又三分之
 此一百四为三百一十二分益前一千四百五十八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117-0856b.png
 则总为一千七百七十分下生三分去一分作三分
 则每一分得五百九十去其一分五百九十馀有一
 千一百八十在是其积分以七百二十九分为一寸
 益前四寸为五寸馀有四百五十一分在故云夷则
 律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也案周
 语注云乾九五用事夷平则法也言法度平故可咏
 歌九功之法平民使不贷也
 长安陈氏说见孟春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117-0856c.png
其数九
 郑氏曰金生数四成数九但言九者亦举其成数
 孔氏说见孟春
其味辛其臭腥
 郑氏曰金之臭味也凡辛腥者皆属焉
 诸家说见孟春
其祀门祭先肝
 郑氏曰秋阴气出祀之于门外阴也祀之先祭肝者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117-0856d.png
 秋为阴中于藏值肝肝为尊也祀门之礼北面设主
 于门左枢乃制肝及肺心为俎奠于主南又设盛于
 俎东其他皆如祭灶之礼
 孔氏曰阴气始于五月终于十月其七月八月为阴
 之中故云秋为阴中阳气始于十一月终于四月正
 月二月为阳中故正月云春为阳中然阴中之时兼
 有阳阳中之时兼有阴亦是阴阳之中五藏肺最在
 前心次之肝次之脾次之肾为后肝在心肺之下脾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117-0857a.png
 肾之上故云秋为阴中于藏值肝然脾在肺心肝之
 下肾之上则是上有肺心肝下唯有肾不当其中而
 云春为阳中于藏值脾者但五行相次水则次木故
 春继于冬肾后则次脾其火后则次土土后乃次金
 故秋不得继夏由隔于土由此脾不得继肺隔于心
 也为此肝之上有肺有心脾之下唯有肾俱得为藏
 之中也郑注制肺及设盛皆约中霤礼文其他如祭
 灶礼谓祭心肺肝各一及祭体三并设席于奥迎尸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117-0857b.png
 之属也
 诸家说见孟春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郑氏曰皆记时候也寒蝉寒蜩谓蜺也鹰祭鸟者将
 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若人君行刑戮
 之而已
 孔氏云案释虫云蜺寒蜩郭景纯云寒螀也似蝉而
 小青赤鹰欲食鸟先杀鸟而不食似人之祭食祀先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117-0857c.png
 神故郑云示有先也鹰祭鸟之后不必尽食犹若人
 君行刑但戮之而已以人君行戮明鹰之杀言鹰于
 此时始行戮鸟之事
 严陵方氏曰凉未至于寒也特为寒之微而已故于
 秋言凉风至亦见季夏温风始至解春露则生秋露
 则杀以其杀故言白盖白为金之正故也曰降则与
 祭义所言同义亦见始雨水解寒蝉鸣见仓庚鸣解
 鹰乃祭鸟见獭祭鱼解用始行戮则所谓鹰隼击也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117-0857d.png
 戮盖杀之也
 马氏曰凉风至则天地之仁气散矣白露降则阴乘
 阳而其候交矣寒蝉鸣则物之生于暑者其声变矣
 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则时主杀而物之司杀者应是
 而动也于是乎可以设罻罗矣鹰至不仁也犹祭然
 后食而况于人乎
 山阴陆氏曰西风谓之凉风犹东风谓之温风温凉
 言其气今豺祭兽獭祭鱼鹰祭鸟皆不食既祭虽食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117-0858a.png
 不尽戮而后食之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
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郑氏曰总章左个大寝西堂南偏戎路兵车也制如
 周革路而饰之以白白马黑鬣曰骆麻实有文理属
 金大金畜也器廉以深象金伤害物入藏
 诸家说见孟春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117-0858b.png
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
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
 郑氏曰谒告也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
 也军帅诸将也武人谓环人之属有勇力者
 诸家说见孟春
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
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郑氏曰征之言正也伐也诘谓问其罪穷治之也顺犹服也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117-0858c.png
 严陵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谓之将知足以帅
 人而先之谓之帅士言其人兵言其器选士则人无
 不能于事厉兵则器无不利于用桀俊见孟夏赞杰
 俊解简之则无所不择练之则无所不熟既选厉简
 练之矣苟非已试之效则胜负犹未可知故所任必
 在乎有功之人也任有功矣苟置疑贰于其间则知
 者必不尽其谋能者必不竭其力故任之又欲其专
 也凡此皆欲以征不义而已无以覆下之谓暴不能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117-0858d.png
 敬上之谓慢诘以问其罪诛以戮其人所诘诛者暴
 慢则好恶公而明矣故曰以明好恶好恶得其明则
 合天下之所愿而无逆矣故曰顺彼远方必曰远方
 者柔远能迩之意既曰征不义又曰诘诛暴慢者盖
 以征不义则言其道诘诛暴慢则言其事
 讲义曰此皆叔世徇时令不免于拘而有所不通也
 方孟秋之月阴气滋长天地之气始肃之时也乃命
 将帅选壮勇之士厉兵戎之具简练桀俊可以为将
卷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117-0859a.png
 校者有征伐之功可以专任者于是以征不义诘诛
 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使之循服固其宜也若夫
 桀俊之士有功之人简练之素专任之久则可以责
 其用命暴慢之徒远方之不率者如非其时以干天
 诛宁俟孟秋之时可乎如周宣王之北伐乃在于六
 月而大雅之作不刺其用兵之非时而乃美其禦侮
 之有道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是月也命有司脩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
卷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117-0859b.png
务抟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
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郑氏曰顺秋气政尚严也理治狱官也有虞氏曰士
 夏曰大理周曰大司寇创之浅者曰伤端犹正也肃
 严急之言也赢犹解也
 严陵方氏曰脩则治其坏缮则善其事具则完其器
 法制古所有也故曰脩囹圄禁人之地于此有事焉
 故曰缮桎梏禁人之器也故曰具奸存乎心故止之
卷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117-0859c.png
 邪见乎行故罪之抟所以戮之执所以拘之于仲春
 则省囹圄去桎梏于孟秋则缮囹圄具桎梏盖先王
 奉时之道固可见矣狱官欲得其曲直之理故谓之
 理又谓之士则欲致其察故也前言命有司后言命
 理者以脩法制非理之所专故也先王之用刑也既
 务抟执矣又命瞻伤察创视折焉则其用心之仁可
 知矣端言无偏颇之异平言无轻重之差审断决故
 狱讼必端平也有罪然后戮则不及于无辜断刑以
卷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0117-0859d.png
 严则莫敢轻犯上既言慎罪邪此又言戮有罪上既
 言审断决此又言严断刑者盖反覆言之所以明慎
 之至而已秋者阴之始冬者阴之终故于孟秋言天
 地始肃阳道常饶饶则有馀而赢阴道常乏乏则不
 足而缩孰为此者天地也而君人实辅相焉故曰天
 地始肃不可以赢
 马氏曰先王之为法制也岂他求哉凡以因物而已
 因物之则裁成之者制也制而用之者法也缮囹圄
卷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0117-0860a.png
 至务抟执则义之事也然于其奸也止之使弗为于
 罪邪也戒慎之勿失则有仁心存焉命理瞻伤察创
 视折则于金用事之时物有受其戕者可无省乎刑
 官而谓之理则欲致其顺也或谓之士则欲致其察
 顺以理言察以事言其归一也
 山阴陆氏曰蔡邕曰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
 绝也断伤瞻之而已创然后察也折视之而已断然
 后审也且其瞻视察审如此非直以伤创折断深浅
卷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0117-0860b.png
 大小正其罪之轻重亦所以疗之也其疗之也而愈
 则其罪又有末减者矣变司寇言理亦以此言必取
 必于理也前所言刑而已此又以其情取必焉
是月也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郑氏曰黍稷之属于是始熟
 孔氏曰案仲秋云以犬尝麻今不云牲者记文略也
 严陵方氏曰榖谓稷也以稷熟于此故农乃登焉然
 孟夏之麦仲夏之黍仲秋之麻季秋之稻皆榖也此
卷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0117-0860c.png
 以榖言稷者以其为五榖之长故也若稼穑之官谓
 之后稷土稷之神谓之社稷者以是而已
命百官始收敛完堤坊谨壅塞以备水潦脩宫室坏墙
垣补城郭
 郑氏曰顺秋气收敛物也八月宿直毕毕好雨完堤
 坊谨壅塞以备八月也脩宫室坏墙垣补城郭象秋
 收敛物当藏也
 严陵方氏曰阳为出故春主发散阴为入故秋主收
卷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0117-0860d.png
 敛天之所以示人者则有收敛之道人之所以奉天
 者则有收敛之事堤防见季春脩利堤防解聚土而
 壅之之谓壅升土而壅之之谓塞堤防大故欲完而
 全壅塞小故欲谨而慎凡此所以备水潦而已宫室
 见曲礼解
 庐陵胡氏曰春秋城筑皆取定星中为候此非土工
 之时坏土块也蛰虫坏户亦谓以土增益其穴
 讲义曰秋之时水潦将降故宜全堤坊使不冲突也
卷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0117-0861a.png
 谨壅塞使不决溢以为害也
 金华应氏曰夏气舒发则脩利堤防无有壅塞秋气
 收敛则全堤坊谨壅塞水在天地閒最为流通不可
 壅之物而其盛衰消长亦因乎时夏潦不可堤也故
 脩利而无壅秋潦则可堤矣必壅塞之惟谨虽一通
 一障不同而其为民禦患则一而已
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郑氏曰古者于尝出田邑此其月也而禁封诸侯割
卷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0117-0861b.png
 地失其义
 孔氏曰郑唯云不封诸侯及割地失其义则毋立大
 官毋行大使母出大币为得礼以其收敛之月故也
 严陵方氏曰割地即射义所谓益以地是也使者使
 于四方故言行币以藏于府库为入反赐予人故言
 出凡此皆非收敛之事故言母以止之其曰大官大
 使大币则小者容或可矣
 山阴陆氏曰言以著封割虽封割可也特毋以是月
卷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0117-0861c.png
 务封诸侯割地郑氏谓古者于尝出田邑此其月也
 而禁封诸侯割地失其义误矣
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榖戎兵乃来行春令
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榖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
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郑氏曰阴气大胜亥之气乘之也介虫败榖介甲也
 甲虫属冬败榖者稻蟹之属戎兵乃来营室之气为
 害也十月宿直营室主武士其国乃旱寅之气乘之
卷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0117-0861d.png
 也云雨以风除也阳气复还五榖无实能生而不能
 成也国多火灾已之气乘之也疟疾寒热所为也
 孔氏曰阴气大胜天灾介虫败榖地灾戎兵乃来人
 灾也越语云今吴稻蟹无遗种注稻蟹蟹食稻也其
 国乃旱阳气复还天灾也五榖无实地灾也国多火
 灾寒热不节天灾也民乃疟疾人灾也
 严陵方氏曰方一阴之时而行重阴之令故阴气太
 胜戎兵乃来亦以阴太胜而主杀故也凡以亥之气
卷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0117-0862a.png
 乘之也阳亢而阴莫能干为旱方阴中之时而行阳
 中之令则阳亢矣故旱也自夏徂秋则阳往而阴来
 以其旱故阳气复还也万物敷华于阳而成实于阴
 以阳气复还故五榖无实火王于南方故行夏令则
 国多火灾火之气为热水之气为寒而此并寒热不
 节者盖热极生寒阴阳之理然也民多疟疾则以感
 寒热之气而被虐故也
 延平黄氏曰疠疾之作或感四时之邪气或自养之
卷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0117-0862b.png
 失素问曰夏伤暑其病在秋为痎疟秋伤湿其病在
 冬为咳𠻳此自养之失行夏令民多疟疾此感四时
 之邪气先王之于时气不能使之无邪而有以裁成
 之不能使万民无疠疾而有以养之疾痬之医所以
 养万民之疾为之礼义之政所以裁成其时气而又
 为之膳膏齐和使尝放焉所以维持其五藏六腑仁
 民之政也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
卷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0117-0862c.png
 郑氏曰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而斗建酉之辰也
 孔氏曰三统历八月节日在轸十二度昏斗二十六
 度中去日一百六度旦井二度中八月中日在角十
 度昏女三度中去日一百六度旦井二十一度中案
 元嘉历八月节日在翼十七度昏斗十四度中旦毕
 十六度中八月中日在轸十五度昏斗二十四度中
 旦井九度中
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啇律中南
卷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0117-0862d.png

 郑氏曰南吕者大蔟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五寸三
 分寸之一仲秋气至则南吕之律应周语曰南吕者
 赞阳秀物
 孔氏曰大蔟长八寸三分去一下生南吕三寸去一
 寸六寸去二寸得四寸又有整二寸在分一寸作三
 分二寸为六分更三分去一馀有四分在以三分为
 一寸益前四寸为五寸仍有一分在故云南吕律长
卷四十三 第 29a 页 WYG0117-0863a.png
 五寸三分寸之一也
 诸家说见孟春
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盲风至鸿雁来
玄鸟归群鸟养羞
 郑氏曰皆记时候也盲风疾风也玄鸟燕也归谓去
 蛰也凡鸟随阴阳者不以中国为居羞谓所食也夏
 小正曰八月丹鸟羞白鸟说曰丹鸟丹良也白鸟闽
 蚋也其谓之鸟者重其养者也有翼为鸟养也者不
卷四十三 第 29b 页 WYG0117-0863b.png
 尽食也二者文异群鸟丹良未闻孰是
 孔氏曰秦人谓疾风为盲风玄鸟至不为仲春之候
 由别与郊禖为候故也郑注凡鸟随阴阳者鸿雁之
 属也季秋云鸿雁来宾言来宾是不以中国为居皇
 氏即兼云玄鸟以其称归故也他物之蛰近在本处
 今玄鸟之蛰不远在四夷必于幽僻之处非中国所
 常见故云不以中国为居也案大戴礼八月丹鸟羞
 白鸟今郑云九月所见本异也丹鸟以白鸟为珍羞
卷四十三 第 30a 页 WYG0117-0863c.png
 故云丹鸟羞白鸟郑注说曰至不尽食皆小正文丹
 良是虫乃谓之鸟是重其所养之物不尽食之虽虫
 而谓鸟也但未知丹良竟是何物经云群鸟养羞夏
 小正云丹鸟羞白鸟故云二者文异也
 严陵方氏曰盲者闭暗之称当建酉阖户之月故其
 风谓之盲风又谓之阊阖以此玄鸟归者至以阳中
 故归以阴中也羞谓所美之食养之所以备冬藏也
 山阴陆氏曰鸿雁何不谓之南乡非其居也群鸟丹
卷四十三 第 30b 页 WYG0117-0863d.png
 鸟也养羞养白鸟焉凡欲羞之必先养之养在八月
 羞在九月养之仁也羞之义也
 江陵项氏曰群鸟至秋与百榖俱成人始取之以为
 养羞如雉鴳鹑鸠雁鹜今人皆至秋食之周礼司裘
 仲秋行羽物以赐群臣此于古有證矣或疑此皆天
 候不言人事则孟秋农乃登榖亦以人事为一候也
 鹰祭鸟于孟秋之第四候则人羞之于仲秋之第三
 候不亦可乎
卷四十三 第 31a 页 WYG0117-0864a.png
天子居总章大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
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郑氏曰总章大庙西堂当大室也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郑氏曰助老气也行犹赐也
 横渠张氏曰老人气衰津液自少不能乾食故糜粥
 为养老之具又养老之礼有祝鲠祝噎正宜用如此
 严陵方氏曰几杖见曲礼解糜粥足以养老而助其
卷四十三 第 31b 页 WYG0117-0864b.png
 气授则特授之而已行则遍行之也凡杖之礼为重
 非庶人之老可预故惟于糜粥言行焉几杖以养其
 体糜粥以养其气郊特牲曰饮养阳气也食养阴气
 也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义一也故此于秋言之然
 养阳非无食也特以饮为主尔养阴非无饮也特以
 食为主尔故此兼言饮焉
 马氏曰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则顺阴气也盛
 已而衰壮已而老杖以致其息也
卷四十三 第 32a 页 WYG0117-0864c.png
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长短衣
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
 郑氏曰命司服具饬衣裳谓祭服也文谓画也祭服
 之制画衣而绣裳衣服谓朝燕及他服凡此为寒益
 至也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于是作之可也冠带
 因制衣服而作之也
 孔氏曰具备也饬正也衣服小大长短及制度采色
 皆有度量必因循故法不得更改郑注他服谓战伐
卷四十三 第 32b 页 WYG0117-0864d.png
 田猎等之服也
 严陵方氏曰青赤为文赤白为章言文则章可知作
 绘于衣刺绣于裳言绣则绘可知衣裳之制大至于
 衮冕之九章小至于玄冕之一章所谓制有小大也
 衣在上而长裳在下而短所谓度有长短也衣服有
 量者言所受各有量也变裳曰服又以见乎必服其
 事焉冠带有常者欲其无所变也正言冠带则以男
 子重首妇人重要故也言上下之异用则曰衣裳言
卷四十三 第 33a 页 WYG0117-0865a.png
 大小之异事则曰衣服言男女之异尚则曰冠带反
 覆言之者以僭乱之原常生于此故也都人士之刺
 其为是欤
 马氏曰冠带有常则无苟变于昔也所以示民不贰
 也先王所以壹民德有在于衣服之閒故其命司服
 者如此
 庐陵胡氏曰郑以具饬衣裳文绣有常为祭服者以
 禹致美黻冕也以衣服有量为朝燕服者以禹恶衣
卷四十三 第 33b 页 WYG0117-0865b.png
 服也然虞书言绘衣绣裳则不必祭服亦文绣也又
 易云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则燕朝亦云衣裳矣
 讲义曰杨子曰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至于季
 秋风已戒寒陨霜至而冬裘宜备故于仲秋命有司
 具饬衣裳也
 
 
 礼记集说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