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0117-08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四十二    宋 卫湜 撰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郑氏曰仲夏者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之辰也
 孔氏曰案三统历五月节日在井十六度昏氐二度
 中去日一百一十九度旦室三度中五月中日在井
 三十一度昏房二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九度旦奎十
 一度中元嘉历五月节日在井三度昏角十度中旦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0117-0831b.png
 危九度中五月中日在井十八度昏氐五度中旦室
 五度中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

 郑氏曰蕤宾者应钟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长六寸八
 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气至则蕤宾之律应周语
 曰蕤宾所以安静神人献酬交酢
 孔氏曰应钟律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上生蕤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0117-0832a.png
 宾三分益一取应钟三寸更益一寸为四寸其二十
 七分寸之二十各三分之则一寸分为八十一分也
 二十七分寸之二十则为八十一分寸之六十其整
 寸一为八十一分又以六十分益之总为一百四十
 一分更三分益一一分有四十七更以四十七益前
 一百四十一分总为一百八十八分是为积分之数
 除之为寸除八十一分则一百六十二分为二寸益
 前四寸为六寸馀有二十六分不成寸故云蕤宾长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0117-0832b.png
 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也按何氏胤曰周语安
 静神人献酬交酢者乾九四是月阳反于下为复阴
 生阳中为姤各应其时所以安静是安静神人也阴
 生为主阳谢为宾宾主之象献酬之礼献酢又酬之
 阴阳代谢之义也详见孟春
 长乐陈氏曰由殷以前音不过五至武王伐殷岁在
 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辰天鼋
 自鹑及驷七列南北之拨七同于是以声招之而有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0117-0832c.png
 七音之律故黄钟为宫大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
 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音所以有
 七也应钟阴之终蕤宾阴之始则应钟变阴而将之
 阳蕤宾变阳而至于阴此应钟蕤宾所以为变也
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螂生
鵙始鸣反舌无声
 郑氏曰螳螂螵蛸母也鵙博劳也反舌百舌鸟皆记
 时候也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0117-0832d.png
 孔氏曰案释虫云不□蟷蠰其子蜱蛸孙炎云蟷蠰
 螳螂一名不□李巡云其子名蜱蛸故云螵蛸母诗
 七月鸣鵙笺云伯劳鸣将寒之候五月则鸣豳地晚
 寒鸟物之候从其气焉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
 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严陵方氏曰暑极于季夏则进未极之时尚为小矣
 故于此言小暑螳螂鵙皆阴类也故或感微阴而生
 或感微阴而鸣焉反舌盖百舌也以能反覆其舌而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0117-0833a.png
 为百鸟语故谓之反舌然其鸣也感阳中而发故感
 微阴而无声焉
 马氏曰是月也一阴生而慝作螳螂生则慝之有见
 乎形者也鵙始鸣则慝之有闻乎声者也反舌无声
 则以阳敷而作者以阴收而息
 山阴陆氏曰无声非不鸣也虽鸣无声
天子居明堂大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旂衣朱衣服赤
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养壮佼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0117-0833b.png
 郑氏曰明堂大庙南堂当太室也养壮佼助长气也
 孔氏曰壮谓容体盛大佼谓形容佼好以盛夏长养
 之时故养壮佼之人助长气也
 严陵方氏曰万物生于春而长于夏故于形色如此
 先王裁成之道亦养之使成而已
 山阴陆氏曰夏养壮佼冬养耆老可知盖大化有四
 春生夏壮佼秋老冬死亡
是月也命乐师脩鼗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0117-0833c.png
竽笙篪簧饬钟磬柷敔
 郑氏曰为将大雩帝习乐也脩均执调饬者治其器
 物习其事之言
 孔氏曰鼗或为鼗周礼注云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
 之旁耳还自击鞞者周礼雷鼓鼓神祀之属是也刘
 熙释名云鼗导也所以导乐作鞞裨也裨助鼓节鼓
 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廓琴者释乐云大琴谓之
 离广雅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五弦瑟者释乐云大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0117-0833d.png
 瑟谓之洒郭景纯云瑟长八尺一寸二十七弦管者
 释乐云大管谓之簥音骄郭氏云管长尺围寸并漆
 之有底郑注周礼云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箫者
 释乐云大箫谓之言郭氏云编二十二管长尺四寸
 干盾也戚斧也戈钩子戟羽鸟羽周礼羽舞皇舞之
 属是也竽者郑注周礼云竽三十六簧笙者郑注周
 礼云十三簧释乐云大笙谓之巢郭氏云篪以竹为
 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0117-0834a.png
 广雅云八孔郑云篪七室簧者竽笙之名也气鼓之
 而为声钟者释乐云大钟谓之镛磬者释乐云大磬
 谓之毊音嚣以玉石为之柷者释乐云所以鼓柷谓
 之止郭氏曰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
 有椎柄连底挏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敔者释乐
 云所以鼓敔谓之籈郭氏云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
 七锄铻刻以木长尺栎之修者修理旧物均者均平
 其声执者操持营为调者调和音曲饬者整顿器物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0117-0834b.png
 故郑云治其器物习其事之言也
 严陵方氏曰修之所以使治饬之所以使正均之所
 以使平调之所以使和执之所以待用鼗鞞鼓之与
 钟磬柷敔其声质而一故修饬之而已琴瑟管箫竽
 笙篪簧其声文而杂则必均调之焉干戚戈羽以无
 声持执之待用可也故言之别如此
 马氏曰鼗鞞鼓革也兆奏鼓者鼗也应声者鼙也钟
 金也磬石也琴瑟者丝也柷敔木也管箫竽笙篪簧
卷四十二 第 7a 页 WYG0117-0834c.png
 此皆管也声在中故谓之簧箫植簧于枷竽笙植簧
 于发干戚戈羽则舞器也
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
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
 郑氏曰阳气盛而常旱山川百源能兴云雨者也众
 水始所出为百源必先祭其本乃雩雩吁嗟求雨之
 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雩五精之帝配以先帝
 也自鼗鞞至柷敔皆作曰盛乐凡他雩用歌舞而已
卷四十二 第 7b 页 WYG0117-0834d.png
 百辟卿士古者上公若句龙后稷之类也春秋传曰
 龙见而雩雩之正当以四月凡周之秋三月之中而
 旱亦脩雩礼以求雨因著正雩此月失之矣天子雩
 上帝诸侯以下雩上公周冬及春夏虽旱礼有祷无
 雩
 孔氏曰四月纯阳用事故制礼此月为雩纵时不旱
 亦雩将欲雩祭故先命有司祈祀山川百源为将雩
 之渐重民之义也雩音近吁又女巫职云凡邦之大
卷四十二 第 8a 页 WYG0117-0835a.png
 灾歌哭而请歌哭则吁嗟之类旱又是大灾故须吁
 嗟求雨以雩是祭天当从阳位五天总祭不可遍在
 四方故知在南郊也以春夏秋冬共成岁功不可偏
 祭一天故雩五精之帝以自外至者无主不正当以
 人帝配之大皞配灵威仰炎帝配赤熛怒黄帝配含
 枢纽少皞配白招拒颛顼配汁光纪故云配以先帝
 也案女巫云旱暵则舞雩是用歌舞正雩则非唯歌
 舞兼有馀乐也百辟则古之上公国语云鲧为崇伯
卷四十二 第 8b 页 WYG0117-0835b.png
 而祭法有祀之文社稷五祀虽为王朝卿士兼带上
 公之官故左氏云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是身为百辟
 又为卿士案左传有社稷五官今郑直云若句龙后
 稷不云句芒蓐收之等举有益于民功之显者言之
 也雩之与祷所以异者考异邮说云天子祷九州山
 川诸侯祷封内大夫祷所食邑又僖公三时不雨帅
 群臣祷山川以过自让凡雩必先祷故此经云乃命
 百县祈祀山川百源始大雩帝是也祷者不雩僖公
卷四十二 第 9a 页 WYG0117-0835c.png
 二年冬十月及三年春正月夏四月直为祷祭以非
 雩月故不雩
 长乐陈氏曰礼有先其大而后其小者亦有先其小
 而后其大者先其大而后其小者异尊卑也祫而后
 时祭郊而后三望之类是也先其小而后其大者致
 敬文也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晋人
 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是也二者之礼虽殊
 其所以为尊尊则一而巳月令仲夏为民祈祀山川
卷四十二 第 9b 页 WYG0117-0835d.png
 百源然后大雩帝此致敬文之意也大雩帝然后命
 百县雩祀此异尊卑之意也诗称春夏祈谷于上帝
 春秋称龙见而雩则四月也而月令则以仲夏周礼
 舞师掌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女巫旱暵则舞雩
 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舞与歌哭非盛乐也而月令
 则以盛乐盖秦制与古异也此龙见而雩者常也周
 礼言旱暵之事而不言时所以待变也祈谷于上帝
 大雩也月令言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小雩也考之
卷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0117-0836a.png
 春秋之法书大事书大雩者盖亦言大以见小也
 严陵方氏曰此言大雩帝后又言大飨帝何也盖雩
 所以祈也飨所以报也祈必于仲夏者以阴生于午
 而物成之始也所以祈物之成而已报必于季秋者
 以阳穷于戌而岁功之终也所以报岁之功而已雩
 不必皆于帝也唯雩于帝然后为大雩飨不必皆于
 帝也唯飨于帝然后为大飨百县谓畿内之邑天子
 之县方百里以开方之法计之千里之畿适百县矣
卷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0117-0836b.png
 王制谓之天子之县内者以此百辟即诸侯也卿士
 即六卿也百辟卿士生有益于民者死亦有益于民
 故命雩祀之以祈谷实也季春之祈实为麦而已至
 此又祈实则所祈者众矣故以榖该之天子之雩及
 于上帝百县之雩止于百辟卿士此重轻之别也于
 百辟卿士言祈谷实则雩帝之所祈又可知矣
 马氏曰山川百源则气之钟也百辟卿士则有功烈
 于民而在祀典者皆与祭焉则所以为民祈谷实者
卷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0117-0836c.png
 靡神不臻也
 山阴陆氏曰雩在四月今在中夏水涸在九月今在
 仲秋记事之法也举中则上下见书曰以殷仲春
 庐陵胡氏曰春秋雩二十一无书四月雩者以其正
 月此五月非矣
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

 郑氏曰登进也此尝雏也而云以尝黍不以牲主谷
卷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0117-0836d.png
 也必以黍者黍火谷气之主也含桃樱桃也
 孔氏曰黍是火谷于夏时与雏同荐之如郑此言则
 黍非新成直取旧黍故下孟秋云农乃登谷注云黍
 稷于是始熟明仲夏未熟也案月令诸月无荐果之
 文此独羞含桃者以此果先成异于馀物故特记之
 其实诸果亦时荐
 严陵方氏曰雏盖鸡也以吕氏春秋见之必谓之雏
 者鸡以雏为美故也若羊之类则以大为美尔于配
卷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0117-0837a.png
 菽之食则又曰鸡者日之所食为常时之所尝为暂
 固不能无贵贱之别也亦见孟夏以彘尝麦解含桃
 朱樱也以其受含阳之色故以含阳之羞者以美物
 进之可羞于王公先荐寝庙见仲春解
 马氏曰黍火谷也膳食之节或顺所养而勿逆焉或
 制所胜而勿过焉乃所以为利也
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
挺重囚益其食
卷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0117-0837b.png
 郑氏曰毋艾蓝为伤长气也此月蓝始可别毋烧灰
 为伤火气也火之气于是为盛火之灭者为灰毋暴
 布不以阴功干太阳之事门闾关市顺阳敷纵不难
 物挺犹宽也
 孔氏曰种蓝初必丛生此月蓝既长大始可分移布
 散故郑云可别也门谓城门闾谓二十五家为闾关
 市停物之所商旅或隐藏其物以辟征税是月从长
 之时故不搜索其物益其食挺重囚连文谓增益囚
卷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0117-0837c.png
 之饭食义当然也
 严陵方氏曰蓝可以染青仲夏方启灌之时未宜艾
 故也烧灰者烧物以为灰也布虽名以阳之道然阴
 功之所成尔暴谓暴之于日也暴布则以阴功干太
 阳之事矣挺重囚益其食以暑气将盛故宽贷之前
 言出轻系此言挺重囚何挺亦出也言系则不必囚
 言囚则系可知挺其囚则犹在所系也故言益其食
 焉
卷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0117-0837d.png
 马氏曰门闾毋闭利宣也关市毋索不恃察以穷民
 隐也挺重囚益其食不以其罪废不忍人之政也
 山阴陆氏曰帛阴也布阳也冻阴也暴阳也凡养阳
 气取适于中而已虽不烧灰亦不暴布
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
 郑氏曰游牝别群孕妊之欲止也絷腾驹为其牝气
 有馀相蹄齧也马政谓养马之政教也廋人职曰掌
 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此之谓也
卷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0117-0838a.png
 孔氏曰案校人职云天子十有二闲诸侯六闲大夫
 四闲每闲马有二百一十六匹
 严陵方氏曰游牝别群者以阴生故不欲耗阳也则
 絷腾驹者所以防其相蹄齧也季春游牝于牧至仲
 夏别其群季春合累牛腾马至仲夏絷腾驹故所宜
 矣前言马而此言驹者絷至于驹则马可知前言牛
 而此不言犊者以牛性顺无事乎絷之故也班马政
 者若周官趣马之简其节巫马之治其疾校人之辨
卷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0117-0838b.png
 其属廋人之掌其闲以至圉师之所教圉人之所养
 莫不有政焉而故班之也班则制而分之欤且马火
 畜也班其政夏固宜矣周官马职皆列于夏官者亦
 此之意然于季秋又言之何也盖夏之政则以养为
 主秋之政则以御为主养于夏然后成于秋成于秋
 然后可以御故也
 山阴陆氏曰游非牝之正言游牝则牡可知则絷腾
 驹为将乘匹故禁之盖当是时壮者倦游而少者作
卷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0117-0838c.png
 矣此自然之理也然则暮年昏宦犹欲与少年竞是
 不知止者也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
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
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郑氏曰争者阳方盛阴欲起也分犹半也掩犹隐翳
 也躁犹动也声谓乐也进犹御见也易及乐春秋说
 夏至人主与群臣从八能之士作乐五日今止之非
卷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0117-0838d.png
 其道也薄滋味毋致和为其气异此时伤人也节耆
 欲定心气微阴扶精不可散也毋刑谓罪罚之事不
 可以闻晏安也阴称安
 孔氏曰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
 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死生分者阴
 气既起故物半生半死感阳气长者生感阴气成者
 死故于夏至日相与分也君子谓人君以下至在位
 士也齐戒所以敬道萌阴也处犹居也阴既始萌君
卷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0117-0839a.png
 子居处不显露又不躁动恐干阴也歌乐华丽之事
 为助阴静故止之既止声色故嫔房不得进御侍夕
 也亦为微阴始动不可动于阴事也案易纬通卦验
 云夏至人主从八能之士或调黄钟或调六律或调
 五音或调五声或调五行或调律历或调阴阳或调
 正德所行注谓于人众之中取其习晓者而使之必
 知纬文作乐为是者以周礼大司乐冬至祭天圜丘
 夏至祭地方泽皆作乐不云止乐故知月令非也滋
卷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0117-0839b.png
 味和调气味殊异他时可食此时伤人故薄滋味毋
 致和也从君子齐戒至无刑以上皆是清静止息之
 事所以正定身中安阴之所成就
 严陵方氏曰阳生于子而其气舒故昼刻多日浸长
 阴生于午而其气促故昼刻少而日浸短以阴生于
 午则阳极于此故仲夏言日长至阳生于子则阴极
 于此故仲冬言日短至所谓冬至夏至者其名盖出
 于此然而以刻数之则如是尔以景量之夏至日极
卷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0117-0839c.png
 北而在东井其景尺有五寸冬至日极南而在牵牛
 其景丈有三尺以为长短之极则与此异矣盖刻之
 长短由日出之早晚景之长短由日行之南北故也
 阴阳争者以阴方来而与阳始遇遇故争也仲冬亦
 言之者以阳方来而与阴遇故也阳主生阴主死微
 阴既生则万物向乎死矣故死生之理于是分也君
 子以阴阳方争故宜洁诚居内退听以待其定也仲
 冬言此而不言毋躁者以暑为躁寒为静故于暑之
卷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0117-0839d.png
 时特戒之也止声色者欲其视听之专也毋或进者
 进即诗所谓进御也方解缓之时虑摇其精故戒之
 也薄滋味者主物言则曰滋主人言则曰味和谓致
 五味而和之盖方齐戒之时苟厚滋味而致和则或
 昏愦其志意也嗜发乎外欲动乎内皆主于心而已
 故节嗜欲所以定心气静事毋刑者不欲动而有为
 也刑虽阴之事然用刑则动而有为矣故君燕息安
 养以定晏阴之所成也阳造始而为早阴代终而为
卷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0117-0840a.png
 晏故曰晏阴始以生之终以成之故曰成也列子所
 谓晏阴之间时虽异而义亦同
 金华应氏曰晏安也安静之阴也阳生固贵乎安静
 而阴德本静尤不可有所扰也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
 郑氏曰又记时候也半夏药草木菫王蒸也
 孔氏曰释草云椵木槿榇木槿亦云王蒸其花朝生
 暮落
卷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0117-0840b.png
 严陵方氏曰鹿好群而相比则阳类也故夏至感阴
 生而角解麋多欲而善迷则阴类也故冬至感阳生
 而角解此所以不同也蝉始鸣已见仓庚鸣解半夏
 生者盖居夏之半而是药生于是时故因以为名木
 菫有别于菫草故以木言之以感微阴而荣故其华
 朝荣暮陨然经或曰秀或曰华或曰生或曰荣何也
 以别于苗则曰秀以别于实则曰华以别于死则曰
 生以别于枯则曰荣其言各有所当也
卷四十二 第 19a 页 WYG0117-0840c.png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
山陵可以处台榭
 郑氏曰阳气盛又用火于其方害微阴也高明谓楼
 观阇者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居高明以下皆顺阳
 在上也
 孔氏曰台积土为之所以观望有大殿无室名曰榭
 严陵方氏曰夏为火旺之时南方火旺之方于旺之
 时而又用于旺之方则其气太盛而害微阴之生故
卷四十二 第 19b 页 WYG0117-0840d.png
 戒之居高明故可以远眺望欲远眺望故或升山陵
 或处台榭也山陵则自然高明之所也台榭则人为
 高明之所也顺阳在上故居处如此古者冬则居营
 窟夏则居橧巢亦以是而已台榭之高亦必升也特
 以不若山陵之尤高故言处而已高明言居台榭言
 处互言之也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
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
卷四十二 第 20a 页 WYG0117-0841a.png
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郑氏曰阳为雨阴起胁之凝为雹子之气乘之也盗
 贼攻劫亦雹之类五谷晚熟生日长卯之气乘之也
 螣蝗之属言百者明众类并为害草木零落酉之气
 乘之也八月宿直昴毕为天狱主杀果实早成生日
 短也民疫大陵之气来为害也
 孔氏曰暴冻天灾暴兵人灾也五谷晚熟天灾百螣
 地灾国饥人灾也草木零落果实早成地灾民殃于
卷四十二 第 20b 页 WYG0117-0841b.png
 疫人灾也
 严陵方氏曰夏行冬令是以阴包阳也故雹冻伤谷
 道路不通则冬为闭塞暴兵来至则阴贼之感也春
 主生夏行春令则生之日长生之日长故熟之时晚
 螣食苗叶春之气盛于末故虫之为害者特及叶而
 已五谷晚熟而又百螣时起故其国乃饥也草木零
 落与果实早成皆秋之气候故也当盛暑之月而感
 秋气则相薄而众成疾
卷四十二 第 21a 页 WYG0117-0841c.png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郑氏曰季夏者日月会于鹑火而斗建未之辰也
 孔氏曰案三统历六月节日在柳九度昏尾七度中
 去日一百一十九度旦娄八度中六月中日在张三
 度昏箕三度中去日一百一十七度旦胃十四度中
 元嘉历六月节日在井三十二度昏房四度中旦东
 壁八度中六月中日在柳十二度昏尾八度中旦奎
 十二度中
卷四十二 第 21b 页 WYG0117-0841d.png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

 郑氏曰林钟者黄钟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六寸季
 夏气至则林钟之律应周语曰林钟和展百物俾莫
 不任肃纯恪
 孔氏曰案律历志黄钟长九寸三分去一下生林钟
 故林钟长六寸郑引周语證林钟之义案注云坤初
 六也林众钟聚肃速纯大恪敬言时务和审百事无
卷四十二 第 22a 页 WYG0117-0842a.png
 有诡诈使莫不任其职事速其功而大敬其职
 诸家说见孟春
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
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郑氏曰温风始至以下皆记时候也鹰学习谓攫搏
 也夏小正曰六月鹰始摰萤飞虫萤火也
 孔氏曰蟋蟀生于土中季夏羽翼稍成未能远飞但
 居在壁至七月则能远飞在野案尔雅释虫云蟋蟀
卷四十二 第 22b 页 WYG0117-0842b.png
 蛬也郭氏曰今促织于时二阴既起鹰感阴气乃有
 杀心学习攫搏攫谓以足取物搏谓以翼击物仲春
 言鹰化为鸠仲秋鸠化为鹰此云学习者亦自有真
 鹰可习也腐草得暑湿之气故为萤不云化者鸠化
 为鹰鹰还化为鸠故称化腐草为萤萤不复为腐草
 故不称化李巡云萤火夜飞腹下如火光故曰即照
 严陵方氏曰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
 季夏故温风始至也然八风之气坐于八方以应八
卷四十二 第 23a 页 WYG0117-0842c.png
 节经止于孟春言东风季夏言温风孟秋言凉风仲
 秋言盲风或言其方或言其气或言其时而有详略
 不同者特记时而已东风即条风也温风即景风也
 盲风即阊阖风也然景风至以东风而此于仲夏言
 温风始至者阳饶之意也馀见乐记解蟋蟀居壁则
 羽翼未成羽翼成则在野矣十月又入床下者以顺
 时而蛰故也鹰乃学习者以阴浸长故鸷鸟学习攫
 搏也效彼之为之谓学因性所有之谓习腐草为萤
卷四十二 第 23b 页 WYG0117-0842d.png
 见鹰化为鸠解
 马氏曰温风至则天地之仁气极矣而薰然其和也
 蟋蟀居壁则阴阳始万物以出入悉与时化而犹未
 动乎外也鹰乃学习则阳浸长而始鸷也其学习也
 亦其性所有也腐草为萤则木气之馀乘火而化也
 金华应氏曰物得气之先杀气未肃而鸷猛之鸟已
 习于击迎杀气之微也凉气未至而鸣阴之物已居
 乎壁迎凉气之微也
卷四十二 第 24a 页 WYG0117-0843a.png
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旂衣朱衣服赤
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郑氏曰明堂右个南堂西偏也
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
 郑氏曰四者甲类秋乃坚成周礼䱷人职云秋献龟
 鱼龟人职又曰凡取龟用秋时是夏之秋也作月令
 者以为此秋据周之时也周之八月夏之六月因书
 于此似误也蛟言伐者以其有兵卫也龟言登者尊
卷四十二 第 24b 页 WYG0117-0843b.png
 之也鼍鼋言取羞物贱也鼍皮又可以冒鼓材苇蒲
 苇之属此时柔韧可取作器物也
 孔氏曰此命渔师及仲夏养壮佼等皆是烦细之事
 或非止一月所为故不言是月也
 严陵方氏曰四者皆水族也故以之命渔师必于季
 夏者欲以盛暑之气燥其皮甲利其耐久故也苇则
 荻之小者可纬以为薄必择其材者故以材言之命
 泽人纳之则以生于泽故也
卷四十二 第 25a 页 WYG0117-0843c.png
 马氏曰周官攻龟用秋时则惧伤其字乳而又待以
 坚成之时也此用季夏非古也
 山阴陆氏曰言于此抑杀气焉君子退阴而进阳郑
 氏谓书于此似误非是周官秋则献龟鱼又曰凡取
 龟用秋时自其取之之时尔与此不同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
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
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卷四十二 第 25b 页 WYG0117-0843d.png
 郑氏曰四监主山林川泽之官百县乡遂之属地有
 山林川泽者也秩常也百县给国养牺牲之刍多少
 有常民皆当出力艾刍养牲以供祠神灵为民求福
 也皇天北辰耀魄宝冬至所祭于圜丘也上帝大微
 五帝
 孔氏曰案周礼有山虞泽虞林衡川衡之官秩刍出
 于山林又季冬云收秩薪柴薪柴亦出于山林川泽
 郑知百县非诸侯而云乡遂之属者以取刍养牲不
卷四十二 第 26a 页 WYG0117-0844a.png
 可大远故知是畿内乡遂仲夏云命百县雩祀则兼
 外内诸侯也此云乡遂不兼公卿大夫之采邑也
 严陵方氏曰四监者天子之县内监郡之大夫也古
 者千里百县县有四郡郡使大夫监之故谓之四监
 春秋传所谓下大夫受郡是也夫神降而为灵谓之
 神则远而尊之也谓之灵则近而亲之也皇天上帝
 山川四方外事也故以神言之宗庙社稷内事也故
 以灵言之
卷四十二 第 26b 页 WYG0117-0844b.png
 马氏曰四监则郊各以监有受其入也百县则甸服
 之内所使纳总铚秸服者也既卜而刍焉皆谓之牲
 将杀而告具焉皆谓之牺令民无不咸出其力则所
 谓祭祀者非独恭也谓民力之普存也以供皇天上
 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
 祈福则为民神之主也故帝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
 神岂私福哉凡以为民也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黑
卷四十二 第 27a 页 WYG0117-0844c.png
黄苍赤莫不质良母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
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
 郑氏曰妇官染人也采五色质正也良善也所用染
 者当得真采正善也旗章旌旗及章识也
 孔氏曰案周礼妇官有典妇功典枲染人等此据染
 采故郑谓染人也染五色之采白与黑谓之黼黑与
 青谓之黻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然必以旧
 法故事无得有参差贷变此月暑湿染帛为宜是秦
卷四十二 第 27b 页 WYG0117-0844d.png
 法也周则于夏豫浸治染纁玄之色也至秋乃总染
 五色故染人云夏纁玄秋染夏是也上云黼黻文章
 下云黑黄苍赤互相备也旌旗则周礼司常九旗是
 也章识者则周礼事名号故司常云官府象其事州
 里象其名家象其号郑注引士丧礼以缁广三寸长
 半幅赪末长终幅诗织文鸟章是也
 严陵方氏曰掌染妇功故谓之妇官设色者采蓝以
 为青采沙以为朱故谓之采黼黻见郊特牲解文章
卷四十二 第 28a 页 WYG0117-0845a.png
 见仲秋解有所守谓之法有所因谓之故差则两相
 杂之谓贷则两相代之谓五色独不及白者盖染采
 必以所受者为本不言白从可知矣以给郊庙祭祀
 之服则致美乎黻冕之意而与夫好洁其衣服者异
 矣衣服旌旗贵者从隆贱者从杀故言等隆非有馀
 杀非不足故言给有等有给各随宜而度之故言度
 若天子龙衮诸侯黼之类所以别衣服贵贱等给之
 度也若王建太常诸侯建旗之类所以别旌旗贵贱
卷四十二 第 28b 页 WYG0117-0845b.png
 等给之度也凡此顺文明之时故染文明之色尔然
 周官染人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与此不同盖意各
 有所主故也
 马氏曰染物为五色者采也上制而用之下守而行
 之者法也昔以是而为常则其后循焉者故也非其
 质谓之诈非其良谓之伪
 山阴陆氏曰此亦周制也妇官谓若九嫔世妇之类
 盖方此时缫事既毕于是命之染采祭义曰及良日
卷四十二 第 29a 页 WYG0117-0845c.png
 夫人缲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缲
 遂朱绿之玄之黄之当此节也郑氏谓染人也非是
 故旧法也凡质美则无所用伪用伪则质不美矣
 讲义曰质良者皆欲质实而良善则自然无诈伪矣
 舜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
 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且以委左右
 股肱之臣明之而不敢轻易者凡以此也若采之施
 于色者不以法度而差贷或不质良而伪为则何以
卷四十二 第 29b 页 WYG0117-0845d.png
 事郊庙神祇何以别贵贱等级以为礼服乎
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
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母举大事
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
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郑氏曰母有斩伐为其未坚韧也土将用事气欲静
 故兴土功合诸侯起兵动众皆不可也大事谓兴繇
 役以有为发令而待谓出繇役之令以豫惊民也民
卷四十二 第 30a 页 WYG0117-0846a.png
 惊则心动是害土神之气土神称曰神农者以其主
 于稼穑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者言土以受天雨
 泽安静养物为功动之则致害也孝经说曰地顺受
 泽谦虚开张含泉任萌滋物归中
 孔氏曰土虽寄王四季但南方火生中央土土生西
 方金金火之閒位当建未之月故郑云土将用事气
 欲静也土主稼穑者种曰稼敛曰穑蔡氏曰神农则
 炎帝非郑义也六月主未未位东井东井是水故六
卷四十二 第 30b 页 WYG0117-0846b.png
 月而水潦盛昌也地功由天若动地则致干灾害故
 有天殃也
 严陵方氏曰木之生也则树及其死也则植此言其
 方盛故曰树木也方盛于夏则衰于秋矣虞人盖山
 虞也行则巡之也斩则绝之也伐则伤之而己毋有
 斩伐虑伤方盛之气也兴土功合诸侯兴兵动众皆
 大事也故继言母举大事举大事则人不安且摇养
 气矣摇者振而荡之之谓夫万物作于春而气主生
卷四十二 第 31a 页 WYG0117-0846c.png
 长于夏而气主养故谓之养气发令而待谓预令之
 以事而使民有所待也以神农将持功于秋发令而
 待则妨神农之事也神农者农之神若先啬之类未
 主东井为水故季夏有水潦之理焉盖物生不可加
 谓之盛阳出而在上谓之昌以物言则曰盛以道言
 则曰昌夫兴农功而用之于明者人也持农功而主
 之于幽者神也水潦盛昌则百谷被其泽而向乎成
 矣故神农将持其功也持有守意唯其成故可守也
卷四十二 第 31b 页 WYG0117-0846d.png
 神农之事如此苟举大事以妨之则是违神逆天而
 天之灾适当之矣
 马氏曰阴阳以气相荡摇则其摇之也乃以成之若
 人之举事不时以摇阴阳之气则其摇之也乃以伤
 之方是时也养气方盛举大事以振而荡之则能无
 伤乎稼穑之事神农主之彼以公义持岁功而我以
 人为之私举大事焉是违天而召殃也
 山阴陆氏曰不言山以入山者据泽人纳材苇变作
卷四十二 第 32a 页 WYG0117-0847a.png
 言举言虽举犹不得也据母作大事以妨农事神农
 之事与农之事有閒矣神农炎帝也变言神农以农
 之事为正将持功谓秋成在后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
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郑氏曰润溽谓涂湿也薙谓迫也芟草也此谓欲稼
 莱地先薙其草草乾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水潦畜于
 其中则草死不复生而地美可稼也薙人掌杀草职
卷四十二 第 32b 页 WYG0117-0847b.png
 曰夏日至而薙之又曰如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
 可以粪田畴美土疆者土润溽膏泽易行也粪美互
 文耳土疆强㯺之地
 孔氏曰大雨不云降云时行者降止是下耳欲言其
 流义故云行行犹通彼也周礼立薙人使除田草五
 月夏至芟杀暴之至六月合烧之故云烧薙也行水
 者其时大雨行于所烧田中仍壅遏畜之以渍烧薙
 故云行水也先芟后烧又畜水浸渍之即草根烂死
卷四十二 第 33a 页 WYG0117-0847c.png
 是利益得杀田中之草也日暴水于烂草田中水热
 而沫沸如热汤渍之郑引薙人以水火变之者谓火
 烧水渍变此塉地为肥也粪壅苗之根也榖田曰田
 麻田曰畴言烂草可以粪田使肥也疆㯺磊块难耕
 之地也此月可止水渍之乃壅粪之使田美也
 严陵方氏曰土为火所蒸故润既润则水胜火火反
 辱焉烧薙行水者烧薙其草以行水道薙谓髴剪之
 也水行于烧薙之馀故其利如以热汤杀草也粪田
卷四十二 第 33b 页 WYG0117-0847d.png
 畴美土疆者盖言杀草之利也所谓畴者田以井授
 各有俦故也疆即草人所谓疆㯺
 山阴陆氏曰疆谓如强梁之强土疆言土之不可化
 者粪言能厚其力美言能善其性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民乃迁徙行秋令
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寒不时
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郑氏曰谷实鲜落国多风欬辰之气乘之也未属巽
卷四十二 第 34a 页 WYG0117-0848a.png
 辰又在巽位二气相乱为害民迁徙象风转移物也
 丘隰水潦戌之气乘之也九月宿直奎奎为沟渎与
 此月大雨并而高下皆水也禾稼不熟伤于水也女
 灾含任之类败也风寒丑之气乘之也鹰隼蚤鸷得
 疾厉之气也四鄙入保象鸟雀之走窜也都邑之城
 曰保
 孔氏曰谷实鲜落谓鲜少堕落由风多故也此地灾
 风欬是天灾迁徙是人灾丘隰水潦及禾稼不熟地
卷四十二 第 34b 页 WYG0117-0848b.png
 灾也以其水气多故也乃多女灾人灾也亦为水伤
 含任也丑未属巽又建丑之月大寒中故行冬令则
 多风寒此天灾也鹰隼蚤鸷季夏地气杀害之象地
 灾也
 严陵方氏曰鲜落即庄子所谓草木不待黄而落是
 也丑气过盛故实有所不胜国多风欬则与孟夏言
 暴风来格同义以多风故人肺受疾而欬也民乃迁
 徙者以春主发散故也自下升上曰迁舍此适彼曰
卷四十二 第 35a 页 WYG0117-0848c.png
 徙丘隰水潦以金生水故也曰丘隰以见高下皆被
 其害故禾稼不熟也种曰稼敛曰穑以其不熟故止
 言稼多女灾者以纯阴之气过盛而反伤之也因风
 而后寒故曰风寒且异乎隆冬之时无风而寒矣以
 当暑而寒故曰不时鹰隼善击必待秋焉以感疾厉
 之气故早鸷于夏也四鄙入保已见孟夏解盖春夏
 主出秋冬主入故也
 山阴陆氏曰国多风欬变民言国国通于上若多疾
卷四十二 第 35b 页 WYG0117-0848d.png
 病多疟疾多鼽嚏多疥疠于言民为宜
 
 
 
 
 
 
 礼记集说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