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117-07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三十八    宋 卫湜 撰
律中大蔟
 郑氏曰律候气之管以铜为之中犹应也孟春气至
 则大蔟之律应应谓吹灰也大蔟者林钟之所生三
 分益一律长八寸凡律空围九分周语曰大蔟所以
 金奏赞阳出滞
 孔氏曰上从其日甲乙下终其祀户皆总主三月一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117-0760b.png
 时之事此律中大蔟唯主正月之气宜与东风解冻
 相连必在于此者角是春时之音律审正月之气音
 由气成以其音气相须故律角同处言正月之时候
 气飞灰应于大蔟其六律六吕皆是候气管名阳管
 为律律法也言阳气与阴气为法阴管为吕吕助也
 言助阳宣气又阴律称同言与阳同也总而言之阴
 阳皆称律故十二月皆云律中也正月之时律之候
 气应于太蔟之管又计大蔟管数倍而更半铸之为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117-0761a.png
 钟名曰大蔟之钟是大蔟之钟元生于大蔟之律律
 在于前钟生于后故律历志云黄帝使伶伦氏自大
 夏之西昆崙之阴取竹之嶰谷断两节间而吹之以
 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凰之鸣雄鸣为六律
 雌鸣为六吕是律生在前蔡氏以为太蔟钟名先有
 其钟后有其律言律中此大蔟之钟其义非也案司
 农注周礼云阳律以竹为管阴律以铜为管郑康成
 则以皆用铜为管知者案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117-0761b.png
 本起黄钟之龠而五量加之其法皆用铜声中黄钟
 以此准之故郑知用铜也郑注云应谓吹灰者蔡邕
 云以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
 木为案每律各一案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
 以葭灰实其端其月气至则灰飞而管通如蔡所云
 则是为十二月律布室内十二辰若其月气至则其
 辰之管灰飞而管空也然则十二律各当其辰邪埋
 地下入地处庳出地处高故云内庳外高黄钟之管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117-0761c.png
 埋于子位上头向南以外诸管推之可悉知又律云
 以河内葭莩为灰宜阳金门山竹为管熊氏曰案吹
 灰者谓作十二律管于室中四时位上埋之取芦莩
 烧之作灰而实之律管中以罗縠覆之气至则吹灰
 动縠矣小动为气和大动为君弱臣强专政之应不
 动縠为君严猛之应也其十二律则有上生下生同
 位异位长短分寸之别故郑注周礼大师职云其相
 生则以阴阳六体为之黄钟初九也下生林钟之初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117-0761d.png
 六林钟又上生大蔟之九二大蔟又下生南吕之六
 二南吕又上生姑洗之九三姑洗又下生应钟之六
 三应钟又上生蕤宾之九四蕤宾又上生大吕之六
 四大吕又下生夷则之九五夷则又上生夹钟之六
 五夹钟又下生无射之上九无射又上生中吕之上
 六同位者象夫妻异位者象子母所谓律取妻而吕
 生子也黄钟长九寸其实一龠下生者三分去一上
 生者三分益一五下六上乃一终矣大吕长八寸二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117-0762a.png
 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大蔟长八寸夹钟长七寸
 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姑洗长七寸九
 分寸之一中吕长六寸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
 万二千九百七十四蕤宾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
 十六林钟长六寸夷则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
 四百五十一南吕长五寸三分寸之一无射长四寸
 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应钟长
 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是也同位象夫妻者则黄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117-0762b.png
 钟之初九下生林钟之初六同是初位故为夫妻又
 是律娶妻也异位为子母者谓林钟上生太蔟林钟
 是初位大蔟是二位故云异位为子母又是吕生子
 也云五下者谓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皆被子午
 已东之管三分减一而下生之六上者谓大吕大蔟
 夹钟姑洗中吕蕤宾皆被子午已西之管三分益一
 而上生之子午皆属上生应云七上而云六上者以
 黄钟为诸律之首物莫之先似若无所禀生故不数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117-0762c.png
 黄钟也其实十二律终于中吕还反归黄钟生于中
 吕三分益一大略得应黄钟九寸之数也律历志云
 黄钟为天统林钟为地统大蔟为人统故数整馀律
 则各有分数云凡律空围九分者以黄钟为诸律之
 首诸律虽长短有差其围皆以九分为限孟康云林
 钟长六寸围六分则围之大小逐管长短然则分寸
 之数不可定也引周语者景王欲铸无射伶州鸠对
 以此辞案彼注云大蔟正声商故为金奏所以助阳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117-0762d.png
 出滞物也其六律六吕取义见律历志
 长乐陈氏曰律起于黄钟终于中吕其长短有度其
 多寡有数其轻重有权而万法之原毕会于是幽有
 以辨天地四时之理深有以通神祗祖考之情施之
 于教治足以齐风俗而立民信用之于战伐足以审
 胜负而诏吉凶则律之为用岂不大哉夫黄钟者建
 子之律也黄之为色则阴之盛钟之为器则阴之聚
 阴盛而极则阳生之矣阴盛而止则阳散之矣由阴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117-0763a.png
 终于亥而阳乃始于子也故曰黄钟大蔟者建寅之
 律也入乎坎者必出乎震否乎否者必泰乎泰寅之
 气方接乎震泰而泰出滞焉故曰大蔟姑洗者建辰
 之律也物至辰则洁齐其洁齐也非实体也且然而
 已故谓之姑洗蕤宾者建午之律也阳至午则向衰
 也草木蕤矣阴用事而阳为宾焉故谓之蕤宾夷则
 者建申之律也人至申而夷物至申而有成则故谓
 之夷则无射者建戌之律也阴至戌而盛阳至戌而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117-0763b.png
 不厌故谓之无射此阳之律也阳道体变以始物故
 每律异名阴道体常以效法故止于三钟三吕而已
 大吕者建丑之律也是为阴律之始则阴之所以配
 阳而行者于是为大故曰大吕夹钟者建卯之律也
 阳生于子终于午则卯为阳之中矣以其位于中而
 止焉故曰夹钟中吕者建已之律也四时之序犹伯
 仲焉春为伯夏为仲方是时夏之气始行焉故曰中
 吕林钟者建未之律也万物之繁茂止于此矣故曰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117-0763c.png
 林钟南吕者建酉之律也酉正西也气至南而化行
 于西而成西所以成南而行尔故曰南吕应钟者建
 亥之律也始事者阳效法者阴阳始而唱之阴成而
 应之阴阳之道如是而止矣故曰应钟周官大师掌
 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始之以黄钟则顺而
 序之以生之序进之也阴声始之以大吕则逆而序
 之以成之序退之也夹钟亦谓之圜钟者以春主规
 言之也林钟亦谓之函钟者以坤含洪言之也中吕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117-0763d.png
 亦谓之小吕者对大吕为小故也南吕亦谓之南事
 者以成南为事故也别而言之则律言其用吕言其
 体故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合而言之皆所以述气而
 已故通谓之十二律焉传曰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
 非十二律不能发律非五声不能节五声非变则不
 能尽故一律之中莫不具五声五声之中有所谓二
 变大司乐所序以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
 洗为羽此律之相次者也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117-0764a.png
 为徵南吕为羽此律之相生者也黄钟为宫大吕为
 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此律之相合者也凡此合乐
 以祭天地人之神而已若非分乐则大司乐所谓奏
 黄钟歌大吕以祀天神奏大蔟歌应钟以祭地祗奏
 姑洗歌南吕以祀四望奏蕤宾歌函钟以祭山川奏
 夷则歌小吕以享先妣奏无射歌夹钟以祭先祖凡
 以其上者祭尊以其下者祭卑故也
 新安王氏曰蔡云上古圣人本阴阳则风声审清浊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117-0764b.png
 而不可以文载口传于是铸金作钟以正十二月之
 声然后效升降之气而钟不可独用乃截竹为管谓
 之律律者声清浊之率法声之清浊以率之短长为
 制正月之律清浊与大蔟钟声相应故曰律中大蔟
 言律出于钟也置之深室以葭莩灰实其端月气生
 则灰飞而管通古之明钟律者以耳齐其声后人不
 能则假数以为度度数正则音亦正钟以斤两尺寸
 中所容升斗之数以为法律亦以分寸大小为法故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117-0764c.png
 曰黄钟之管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馀皆稍短此
 所以文载口传不如耳之明也如蔡说则铸金为钟
 名曰大蔟十二月皆有钟先铸钟然后截竹为管名
 之曰律律之声其清浊与钟相应故曰律中大蔟钟
 以为乐欲其声之和管兼以候气占其气之和声气
 之和亦相合也自不韦有十二律上下相生之说而
 刘歆始言其详班固作汉制郑玄释二礼韦昭注周
 语皆言律名大蔟不复以为钟与蔡说异后世祖歆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117-0764d.png
 说无有言蔡说者然蔡说有理故详著之也
其数八
 郑氏曰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易曰天
 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
 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木生数
 三成数八但言八者举其成数
 孔氏曰五行谓金木水火土案白虎通云行者言欲
 为天行气也又云水训准是平均法则之称也言水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117-0765a.png
 在黄泉养物平均有准则也木触也阳气动跃触地
 而出也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金训
 禁也言秋时万物阴气所禁止也土训吐也言土居
 中总吐万物也生物者谓木火七八之数也成物者
 谓金水九六之数也则春夏生物也秋冬成物也郑
 引易上系文也天阳地阴阳数奇阴数耦阳所以奇
 者阳为气气则浑沌为一无分别之象又为日日体
 常明无亏盈之异故其数奇其阴数所以耦者阴为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117-0765b.png
 形形则有彼此之殊又为月月则有晦朔之别故其
 数耦也案律历志云天数二十五所以二十五者天
 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总为二十五律历志又云地
 数三十所以三十者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故三
 十也以天地之数相合则易之大衍之数五十五也
 云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者案
 尚书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故其次如是也所以一曰水者乾贞于十一月子十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117-0765c.png
 一月一阳生故水数一也又天地之内水体最微故
 水为始也二曰火者坤贞于六月未六月两阴生阴
 不敢当午火比于水严厉著见故次火也三曰木者
 正月三阳生是建寅之月故三曰木木比火象有体
 质故次木也四曰金者八月四阴生是建酉之月故
 四曰金金比木其体坚刚故次金也五曰土者三月
 五阳生三月建辰之月辰为土是四季之首土王四
 季故五曰土载四行又广大故次土也水所以在北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117-0765d.png
 方者从盛阴之气所以润下者下从阴也火所以在
 南方者从盛阳之气炎上者从阳也木所以在东方
 者东是半阴半阳曲直以阴阳俱有体质尚柔故可
 曲可直也金所以在西方者西方亦半阴半阳但物
 既成就体性坚刚虽可改革犹须火柔之土所以在
 中者以其包载四行含养万物为万物之主稼穑者
 所以养万物也云木生数三成数八者郑注易系辞
 云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117-0766a.png
 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
 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
 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
 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大衍之数五十有五
 五行各气并气并而减五唯有五十以五十之数不
 可以为七八九六卜筮之占以用之故更减其一故
 四十有九也是郑注之意水数一成数六火数二成
 数七木数三成数八金数四成数九土数五成数十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117-0766b.png
 故此云木生数三成数八云举其成数者金木水火
 以成数为功也
 皇氏曰金木水火得土而成以水数一得土数五故
 六也火数二得土数五为成数七木数三得土数五
 为成数八又金数四得土数五为成数九此先儒之
 义
其味酸其臭膻
 郑氏曰木之味臭凡酸膻者皆属焉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117-0766c.png
 孔氏曰通于鼻者谓之臭在口者谓之味臭则气也
 所以木味酸者尚书孔传云木实之性然则木实酸
 凡草木所生其气膻也夏味苦臭焦者焦之气味火
 烧物焦焦则味苦也中央味甘臭香者甘味生于百
 榖味甘则气香也秋味辛臭腥者金之气味言金臭
 之气则腥在口则辛也冬味咸臭朽者水卤所生故
 味咸又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并孔传
 严陵方氏曰凡味皆阴也膻阳臭也春阳中故其臭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117-0766d.png
 膻腥阴臭也秋为阴中故其臭腥
 马氏曰味生于形臭生于气故形成而后有味气化
 而后有臭春以阳中生木木之成形而曲直曲直作
 酸故其味酸物以木化则其气为膻故其臭膻秋以
 阴中生金金之成形而从革从革作辛故其味辛物
 以金化则其气为腥故其臭腥夏以阳极生火火之
 成形而炎上炎上作苦故其味苦物以火化则其气
 为焦故其臭焦冬以阴极生水水之成形而润下润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117-0767a.png
 下作咸故其味咸物以水化则其气为朽故其臭朽
 中央以阴阳之中气生土土之成形而可以稼穑稼
 穑作甘故其味甘物以土化则其气为香故其臭香
 土主四时而分王焉故五味也而皆以甘为主五臭
 也而皆以香为主则中气之为用如此而已
其祀户祭先脾
 郑氏曰春阳气出祀之于户内阳也祀之先祭脾者
 春为阳中于藏直脾脾为尊凡祭五祀于庙用特牲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117-0767b.png
 有主有尸皆先设席于奥祀户之礼南面设主于户
 内之西乃制脾及肾为俎奠于主北又设盛于俎西
 祭黍稷祭肉祭醴皆三祭肉脾一肾再既祭彻之更
 陈鼎俎设馔于筵前迎尸略如祭宗庙之仪
 孔氏曰户在内从外向内户又在内故云内阳也户
 是人之出入户则有神故祭法注七祀云小神居人
 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故郑云祀之于户内阳也又
 秋其祀门注云秋阴气出祀之于门者门在外从内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0117-0767c.png
 向外门又在外故云外阴也则门神阴气之神是阴
 阳别气在门户者与人作神也祭户之时脾肾俱有
 但先用脾以祭耳所以春位当脾者牲立南首肺最
 在前而当夏肾最在后而当冬从冬稍前而当春从
 肾稍前而当脾故春位当脾从肺稍却而当心故中
 央主心从心稍却而当肝故秋位主肝此等直据牲
 之五藏而当春夏秋冬之位耳若其五行所生主五
 藏则不然矣许慎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0117-0767d.png
 肝金也肾水也与月令四时之祭同郑驳之云今医
 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
 有瘳若反其术不死为剧郑注祭五祀于庙以下皆
 中霤礼文云祭五祀于庙者中霤在于庙室之中先
 设席于庙堂之奥若祀灶祀门祀行皆在庙门外先
 设席于庙门之奥虽庙室庙门有别总而言之皆谓
 之庙此殷礼也周则七祀加司命与厉也祀则总在
 宫内故宫正注云祭社稷七祀于宫中此特牲谓特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0117-0768a.png
 牛故小司徒云小祭祀奉牛牲注云小祭祀王玄冕
 所祭若诸侯或亦当然其大夫所祭或特羊也郑云
 有主有尸谓天子诸侯若卿大夫庙无主则五祀无
 主也祀之礼先设席于奥乃更设席于庙户西夹北
 向置主位设主之人南面设主于户西位上使主北
 面设主之后割制脾之与肾为俎奠于主前稍东设
 黍稷之簋在主前稍西郑注盛谓黍稷也当时惟始
 设主未有迎尸则是祝官祭簋中黍稷祭俎中脾肾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0117-0768b.png
 之肉祭荐之醴皆三度祭之其祭肉三者脾尊故一
 祭肾卑故再祭既祭黍稷祭肉醴之后彻去俎之与
 盛更陈列鼎俎设其馔食于初设奥之筵前其时主
 已移于筵上主人出户迎尸尸入即筵而坐但宗庙
 之祭尸入之后始祭笾豆及黍稷醴其祭户之时已
 于西祭黍祭肉祭醴今迎尸而入则应坐而馔食不
 更祭黍稷祭肉祭醴故云略如祭宗庙之仪祭户所
 以先设席于奥乃设馔筵迎尸皆在奥者就尊之处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0117-0768c.png
 也中间设主祭黍祭肉户西者就户处也其馀五祀
 所祭设主皆就其处也
 长乐陈氏曰门户人之所资以出入者也中霤人之
 所资以居者也灶井人之所资以养者也先王之于
 五者不特报其所资而已以为事于是乎本制度于
 是乎兴起居周旋于其间者莫不有所法语默行为
 于其閒者莫不知所惧则五者之祀于人岂苟然哉
 中霤土之所用事也故祀于中央灶火之所用事也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0117-0768d.png
 故祀之于夏井水之所用事也故祀之于冬户祀于
 春以物象之生于阳而由中出故也门祀于秋以物
 象之成于阴而自外入故也先王之礼因天祀天因
 地祭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则户灶中霤
 必因之以祀于内门井必因之以祀于外明矣周官
 以司命从天神而祀之以槱燎以五祀从地祇而祭
 之以血祭则司命非门灶之列矣然则五祀之礼其
 略盖类于飨庙神之则有尸尊之则有配有侑有醮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0117-0769a.png
 有献有酢详见祭法七祀解
 严陵方氏曰户奇而在内阳自内出之象也春生为
 阳出之时故其祀户门耦而在外阴自外入之象也
 秋收为阴入之时故其祀门灶者物之所以化而夏
 之时则阳已极而阴于是化也故其祀灶行者人之
 所以往而冬之时则阳来复而阴于是往也故其祀
 行扬雄太玄淮南鸿烈皆以为夏火德而祀灶冬水
 德而祀井理或然也中霤盖中室也见檀弓掘中霤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0117-0769b.png
 而浴解以居中而奠四隅故中央则其祀中霤五祀
 皆有功于人者也故立祀以报之而报之之时又各
 从其类焉于户曰祀于脾曰祭何也盖户者所祀之
 神脾者所祭之物脾土藏也五祀之祭必有牲焉特
 各以其藏为之先尔故每以先言之
 马氏曰春祀户秋祀门夏祀灶冬祀行中央祀中霤
 五祀无事而岁祀之者以是为期若有故而祀焉则
 亦何尝期之有木在脏为肝在志为怒故怒伤肝火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0117-0769c.png
 在脏为心在志为喜故喜伤心土在脏为脾在志为
 思故思伤脾金在脏为肺在志为忧故忧伤肺水在
 脏为肾在志为恐故恐伤肾皆甚则自伤也木尅土
 故怒胜思金尅木故忧胜怒火尅金故喜胜忧土尅
 水故思胜恐此皆五行自然之理也五行胜者王则
 所遇胜者死先王各于其时养其所遇胜者也故春
 祭先脾为其木胜而养土也夏祭先肺为其火胜而
 养金也秋祭先肝为其金胜而养木也凡五行动而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0117-0769d.png
 与物交则彼胜矣而此养焉至其静而辨于物于道
 为复于时为藏各反其本矣冬祭先肾为是故也土
 于气为中也而主五行心于形为中也而主五官中
 央之祭先心为是故也
 山阴陆氏曰五祀户之与门类也而木所以为户金
 所以为门何也盖以五行之数言之木奇金耦也以
 五行之性言之木敷金敛也奇为户耦为门户主出
 门主入而内出者自户始外入者自门始此木所以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0117-0770a.png
 不得为门金所以不得为户也祭中霤设主于牖下
 者居处之明处也祭行设主于軷上者行之发处也
 祭灶设主于灶陉者饮食之受处也祭户设主于户
 内之西者开之止处也祭门设主于门左枢者闭之
 动处也古周礼说云犁为祝融祀以为灶马融王肃
 宗之以为户灶中霤门行之祭以句芒五官等配焉
 此言是也盖左氏云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
 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生为上公死为贵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0117-0770b.png
 神谓之五祀此古人之所未言而于事案之则然也
 又五天者五行之大神在天者也故先王于四时祭
 焉而以大皞五人帝配之五人帝天道也五祀者五
 行之小神在地者也故先王于四时祭焉而以句芒
 等五人官配之五人官地德也此古人之所未言而
 于理考之则然也或曰句龙后土祀以为社矣更于
 中霤祭之何也曰古者句龙于国则配社于家则配
 中霤不以相废犹后稷于郊则配天于社则配稷也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0117-0770c.png
 或曰郑氏谓灶祀于灶陉祝融者火官之长祭于灶
 陉一何陋也曰此又不然矣凡祭五祀于庙设主各
 以其所此降神之始也祭肉祭醴祭黍稷等物而已
 五官实不在焉既降矣自外入者中无主则不至故
 又设席各于其室之奥设馔然后迎尸则于是时始
 以祝融等配之郑云设主于灶陉既祭彻之更陈鼎
 俎设馔于筵前迎尸略如祭宗庙之仪是也由是观
 之灶陉户内门左牖下軷上五处自设五祀之主祭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0117-0770d.png
 以降神五官实未祭于陋何有也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郑氏曰皆记时候也振动也夏小正正月启蛰鱼陟
 负冰汉始亦以惊蛰为正月中此时鱼肥美獭将食
 之先以祭也雁自南方来将北反其居今月令鸿皆
 为候
 孔氏曰此记正月之时候也其二至二分之月则再
 记之者以二至是阴阳之始终二分是阴阳之交会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0117-0771a.png
 节之大者故再记之季春亦记者蚕将生记其蚕候
 也凡记时候先言者则气候在前后言者则气候在
 后郑引夏小正大戴礼篇名也蛰虫得阳气初始震
 动至二月乃大惊而出此对二月故云始振鱼当盛
 寒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及正月阳气既上故鱼
 游水上而近于冰也鱼陟负冰者陟升也鱼从水下
 升于冰上而负冰也汉时以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
 二月节汉末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是刘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0117-0771b.png
 歆作三统历时改之也案三统历正月节立春雨水
 中二月节惊蛰春分中三月节榖雨清明中四月节
 立夏小满中五月节芒种夏至中六月节小暑大暑
 中七月节立秋处暑中八月节白露秋分中九月节
 寒露霜降中十月节立冬小雪中十一月节大雪冬
 至中十二月节小寒大寒中案通卦验及今历唯以
 清明为三月节榖雨为三月中馀皆同谓之雨水者
 言雪散而为雨水也惊蛰者言蛰虫惊而走出榖雨
卷三十八 第 23a 页 WYG0117-0771c.png
 者言雨以生百榖清明言物生清净明洁小满言物
 长于此小得盈满芒种者言有芒之榖可稼种小暑
 大暑则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半为大
 处暑言暑将退伏而潜处白露者言阴气渐重露浓
 色白寒露者露气寒将欲凝结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犹小暑大暑也凡二十四气气有十五日有馀每气
 中半分之为四十八气气有七日半有馀故郑注周
 礼云有四十八箭是一气易一箭也凡二十四气每
卷三十八 第 23b 页 WYG0117-0771d.png
 三分之为七十二气气閒五日有馀故一年有七十
 二候也故通卦验冬至前五日商贾不行兵甲伏匿
 是以五日为一候也又云立春雨水降条风至雉雊
 鸡乳冰解条风即东风也冰解即解冻也但节气早
 或月初即雨水也雉雊鸡乳于月令却在季冬或节
 气晚亦得退在正月也季冬雁北乡据其从南始北
 正月来至中国故此云鸿雁来云今月令吕氏春秋
 是也入礼记为古不入礼记为今
卷三十八 第 24a 页 WYG0117-0772a.png
 长乐陈氏曰刘歆三统历二十四气有与月令不同
 者盖月令或原其始或要其终其实记时而已非必
 如历之详也考诸传记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
 四时四时为岁岁之气二十有四而候七十有二然
 则一月之内六候二气朔气常在前中气常在后朔
 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朔气有入前
 月而中气常在是月中数周则为岁朔数周则为年
 则年不必具四时而岁必具十二月也二十四气播
卷三十八 第 24b 页 WYG0117-0772b.png
 于十二月之中一气十有五度则二十四气三百六
 十度其馀五度四分度之一度分为三十二则五度
 为百六十四分度之一又为八分总百六十八分布
 于二十四气之中而气得七分中朔大小不齐则气
 有十六日者有十五日七分者是以三十三月已后
 中气有晦不置闰则中气入后月矣
 严陵方氏曰夫冻结于重阴坚栗之时东风盖发散
 之气也东风既解冻则物之藏于密者咸起而振潜
卷三十八 第 25a 页 WYG0117-0772c.png
 于深者咸跃而上矣故继之以蛰虫始振鱼上冰也
 马氏曰历有数玑衡有象所以正时也月之气二十
 有四岁之候七十有二所以记时物也先王因其时
 物以授民时此民之听所以不惑而易知也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
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郑氏曰皆所以顺时气也青阳左个大寝东堂北偏
 鸾路有虞氏之车有鸾和之节而饰之以青取其名
卷三十八 第 25b 页 WYG0117-0772d.png
 耳春言鸾冬夏言色互文马八尺以上为龙几所服
 玉谓冠饰及所佩者之衡璜也麦实有孚甲属木羊
 火畜也时尚寒食之以安性也器疏者刻镂之象物
 当贯土而出也凡此车马衣服皆所取于殷时而有
 变焉非周制也周礼朝祀戎猎车服各以其事不以
 四时为异又玉藻曰天子龙衮以祭玄端而朝日皮
 弁以日视朝与此皆殊
 孔氏曰此已前明天时气候早晚此明天子每时居
卷三十八 第 26a 页 WYG0117-0773a.png
 处及所乘车马所建旌旂所服衣玉所食牲榖及器
 用之属龙与玉言仓者苍亦青也远望则苍旂与衣
 云青者欲见人功所为故以近色言之色则顺时食
 与器则顺气也青阳左个是明堂北偏而郑注云大
 寝者欲明明堂与大庙大寝制同故兼明于明堂听
 朔竟次还大庙次还大寝也然郑云东堂则知听朔
 皆堂不于五角之室中也鸾路因其有鸾故不言青
 春言鸾则夏秋冬并鸾也夏云朱冬云玄则春青秋
卷三十八 第 26b 页 WYG0117-0773b.png
 白可知云马八尺以上为龙出廋人职文云所服玉
 谓冠饰及所佩者之衡璜者冠饰即冕之旒及笄也
 衡璜即是所佩玉之名也案韩诗外传云佩玉上有
 葱衡下有双璜牙蠙珠以纳其閒则古之佩玉上以
 葱为衡横置于上以贯珠之绳三条悬于衡上垂之
 而下以双衡悬于两畔绳之下端又以牙悬于中绳
 下端使前后触璜以为声衡之下璜之上皆贯蠙珠
 故云纳其閒谓纳于衡璜之閒也麦实有孚甲属木
卷三十八 第 27a 页 WYG0117-0773c.png
 黍秀舒散属火麻实有文理属金菽实孚甲坚合属
 水稷五榖之长属土是五榖所配之方也云羊火畜
 者案尚书五行传貌之不恭则有鸡祸言之不从则
 有犬祸视之不明则有羊祸听之不聪则有豕祸思
 之不睿则有牛祸皇之不极则有马祸是鸡为木畜
 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春时尚寒
 故食火畜以助之夏食菽与鸡者以气犹热水能尅
 火木能抑土故食北方之榖与东方之牲以减其热
卷三十八 第 27b 页 WYG0117-0773d.png
 气亦以安性也秋气既凉又将向寒不有其害故食
 当方之榖牲也冬气极寒故食火榖以减寒寒胜于
 热故食当方之牲云器疏者刻镂之象物当贯土而
 出者刻镂为文使文理粗疏直而通达也虞夏之制
 有日月星辰十二章之服周之制朝则皮弁服祀则
 六冕服戎则韦弁服田猎冠弁服又周礼朝乘象路
 祀乘玉路戎乘革路猎乘木路是车服各以其事不
 以四时为异今此上与虞夏有异下与周礼不同故
卷三十八 第 28a 页 WYG0117-0774a.png
 郑云取殷时也殷乘木路此乘鸾路故郑云而有变
 焉殷而乘虞路也
 严陵方氏曰青阳者少阳之称也春为少阳故所居
 之堂名之然其堂也中有大庙左右个处其两傍故
 孟月居左季月居右仲月居中各从其类焉谓之大
 庙则以其大飨于此故也谓之左个则以介于左故
 也谓之右个则以介于右故也推此则秋与冬夏亦
 若是而已总章者阴成之称也赤白为章者文之成
卷三十八 第 28b 页 WYG0117-0774b.png
 秋成之时其章总矣故所居之堂其名以此明者南
 之方玄者北之色夏为明堂则知冬之为幽冬为玄
 堂则知夏之为朱或言方或言色互相备也故夏则
 居明堂冬则居玄堂焉至若大庙为左右个之中大
 室又为大庙之中故中央土居之古者非特明堂中
 有大庙也而大庙亦谓之明堂焉左氏传所谓不登
 于明堂是也以其或飨神于此故谓之庙以其或听
 政于此故谓之堂庙堂之名皆得以通称之故天子
卷三十八 第 29a 页 WYG0117-0774c.png
 则听朔于明堂诸侯则听朔于大庙而鲁之大庙则
 比天子明堂之制焉个即左氏传所谓置馈于个是
 也释者谓东西厢鸾路则有声矣声者阳也春为阳
 之纯故乘鸾路戎路则有兵矣兵者阴也秋为阴之
 纯故乘戎路夏为朱明故乘朱路谓饰之以朱也冬
 为玄冥故乘玄路谓饰之以玄也中央土则居中以
 为大者也故乘大路必于青曰龙者以少阳之时龙
 方用事故也四时所建其色有五通谓之五旂者人
卷三十八 第 29b 页 WYG0117-0774d.png
 君以是率众皆有辨故也君子于玉比德非徒为饰
 而已故特言服焉春从木色而有青有苍冬从水色
 而有黑有玄夏从火色而有朱有赤者盖苍与玄天
 之色也青与黑人之色也夏从火色而有朱有赤其
 一流焉则为赤其一藏焉则为朱故也以其色之不
 一故衣服所用则互相足焉至于西方则纯以白中
 央则纯以黄者以其无馀色故也四时所食不同唯
 其时物而已春木王之时而食麦与羊是时之所生
卷三十八 第 30a 页 WYG0117-0775a.png
 也以麦火榖而羊火畜故也夏火王之时而食鸡者
 是物之所生也以鸡木畜故也秋金王之时而食麻
 冬水王之时而食黍是时之所胜以麻木榖而黍火
 榖故也夏食菽者是物之所胜以菽水榖故也中央
 土则食稷与牛秋食犬冬食彘是时物之类以稷土
 榖牛土畜犬金畜彘水畜故也夫以所生者所以相
 继以所胜者所以相治以其类者所以相合故能使
 四时之气不戾五藏之疾不生焉鸡司晨而有东方
卷三十八 第 30b 页 WYG0117-0775b.png
 之仁故为木畜羊跪乳而有南方之礼故为火畜犬
 守禦而有西方之义故为金畜豕发隐而有北方之
 智故为水畜牛致顺于牵傍以示信故为土畜马服
 节于驰骋以合礼故亦为火畜小宗伯毛六牲使五
 官共奉之者以此膳夫固言凡王之馈膳用六牲然
 马非至尊之所宜食则宜以鱼牲代之故大司马飨
 食羞牲鱼𤣏人以鱼共膳羞食医会膳食之宜言鱼
 宜菰而不及马以此至尊不食而又以备六牲者以
卷三十八 第 31a 页 WYG0117-0775c.png
 或用以祭故也校人大丧饰遣车之马及葬埋之凡
 将有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是矣用之以沈狸则
 固非食之矣然内饔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则曰
 马黑脊而般臂蝼则非若是者容或食之特至尊不
 食之耳食医又言雁宜麦不及鸡内饔又言鸟皫色
 而沙鸣狸者盖雁亦鸡类言鸟固可以兼二物则至
 尊之膳亦不常用鸡矣故鸡人虽用鸡牲而不正言
 膳羞腥膏止以为秋膳而掌畜则共膳献之鸟王氏
卷三十八 第 31b 页 WYG0117-0775d.png
 谓燕食有鱼鸟之膳盖言是矣若夫六榖之所配则
 取其色而已菽具五色止以为水榖者以黑菽特大
 故也春主发散故其器疏以达盖疏则散达则发故
 也夏主长大故其器高以粗盖高则长粗则大故也
 秋主刻制故其器廉以深盖廉则制深则刻故也冬
 主受藏故其器闳以奄盖闳则受奄则藏故也中央
 土其器圜以闳者圜若物由是以周旋闳若物由是
 以出入万物周旋于土者也故中央之器所象如此
卷三十八 第 32a 页 WYG0117-0776a.png
 江陵项氏曰黍稷虽同类然稷宜在山黍宜泽傍之
 高地其受气固不同也稷专受土气故中央之月食
 稷与牛皆土类也黍兼受水气故冬之三月食黍与
 彘皆水类也麦自苗至实皆在春时故春三月食麦
 与羊菽自种至实皆在夏时故夏三月食菽与鸡孟
 秋尝稷仲秋尝麻季秋尝稻独食犬与麻者秋三月
 百榖皆成独取其中气者食之也独春羊夏鸡与周
 礼春官奉鸡夏官奉羊相反者彼取官事之宜此以
卷三十八 第 32b 页 WYG0117-0776b.png
 气类分也案易巽为鸡离为雉则鸡主夏气为宜大
 壮二月卦夬三月卦皆取羊为象意者羊本春类而
 成于兑耶当考
 马氏曰明堂王者之堂也王者向明而治故周人谓
 其堂曰明堂而此曰春居青阳夏居明堂秋居总章
 冬居玄堂又列为大庙左右个以配十有二月为大
 室以配中央则非古也古者天子之车以玉路祀以
 金路宾以象路朝以革路即戎以木路田而此曰春
卷三十八 第 33a 页 WYG0117-0776c.png
 乘鸾路夏乘朱路中央乘大路秋乘戎路冬乘玄路
 则非古也古者天子之马六种凡有十二闲曰种曰
 戎曰齐曰道曰田曰驽朝祭毛之军旅物之而此曰
 春驾仓龙夏驾赤骝中央驾黄骝秋驾白骆冬驾铁
 骊则非古也古者天子之旂大常象天大旂象春大
 赤象夏大白象秋大麾象冬以五路序而载焉其道
 车则载旞其斿车则载旌而此曰春载青旂夏载赤
 旂中央载黄旂秋载白旂冬载玄旂则非古也古者
卷三十八 第 33b 页 WYG0117-0776d.png
 天子之服祀昊天五帝以大裘享先王以衮享先公
 飨射以鷩祀四望山川以毳祭社稷五祀以希祭群
 小祀以玄六服异章而玄衣纁裳也而此曰春衣青
 夏衣赤中央衣黄秋衣白冬衣黑则非古也古者天
 子之玉搢则大圭执则镇圭佩之衡璜琚瑀皆白玉
 也冕斿弁之𤪌皆五色也而此曰春服仓玉夏服赤
 玉中央服黄玉秋服白玉冬服玄玉则非古也古者
 天子之膳春以牛膏养脾夏以犬膏养肺秋以鸡膏
卷三十八 第 34a 页 WYG0117-0777a.png
 养肝冬以羊膏养心而膳食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
 犬宜梁而此曰春食麦与羊夏食菽与鸡中央食稷
 与牛秋食麻与犬冬食黍与彘则非古也古者天子
 之器方圜多少高下广深皆有度数而义存乎其间
 以义制器则既有多矣何可易哉而此曰春疏以达
 夏高以粗中央圜以闳秋廉以深冬闳以奄则非古
 也古者周人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而牲币各放
 其色岂后儒因是以曼衍而为此说乎或者吕不韦
卷三十八 第 34b 页 WYG0117-0777b.png
 将以是始作秦制而不克用乎意先王所以顺四时
 而奉天者盖有道矣岂敝敝焉于车旂器服之閒为
 哉
 庐陵胡氏曰车马衣服郑谓皆取于殷时非周制也
 案殷乘木路此鸾路则明堂位云有虞氏之车也则
 车非殷矣檀弓殷人乘翰白马也无言殷苍龙者则
 马非殷矣以周言之诗有鸾声哕哕则周有鸾车也
 廋人云马八尺以上曰龙则周马曰龙也推此则郑
卷三十八 第 35a 页 WYG0117-0777c.png
 说非矣服玉谓冕旒及笄并佩玉也器疏若筐筥篚
 笾之属象气发散
 
 
 
 
 
 
卷三十八 第 35b 页 WYG0117-0777d.png
 
 
 
 
 
 
 
 礼记集说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