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117-06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三十     宋 卫湜 撰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
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祭用数之仂
 郑氏曰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杪末也小大丰耗谓
 小国大国丰凶之年各以岁之收入制其用多少多
 不过礼少有所杀也通三十年之率当有九年之蓄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117-0601b.png
 出谓所当给为祭则算今年一岁经用之数用其什
 一
 孔氏曰自此至以乐一节论冢宰制国用及年之丰
 耗并丧祭及所蓄积之法用地谓制国之用凡制国
 用必计地小大又视年之丰耗若地大年丰则制用
 多地小年耗则制用少先以三十年通融之法留九
 年蓄外计见在之物以制国用每年所入分为四分
 一分拟为储积三分为当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117-0602a.png
 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总得三分为一年之蓄通三十
 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也郑注出谓给为者给谓给
 百官宾客及民人也为谓为造国家器物也知祭用
 今年一岁经用之数用其什一者以下文云丧用三
 年之仂此直云数之仂故知是一岁之仂也又知仂
 为什一者以仂是分散之名考工记云以其围之仂
 捎其薮彼注仂谓三分之一此云什一者以民税一
 岁之十一则国祭所用亦十一也此谓当年经用之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117-0602b.png
 内用其什一非是通计拟三年储积之蓄也故郑云
 一岁经用之数也
 崔氏曰通三十年当有十年之蓄下云有九年之蓄
 者三十年之间大略有闰月十二足为一年故唯有
 九年之蓄也
 长乐刘氏曰三代以前天下无兵也莫非卒伍其民
 以为军师以守邦土是以欲固其国者先保其民什
 一之法行则其民有以自养也水溢凶旱频年荐至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117-0602c.png
 民阙其食则国有九年之蓄所以保民而固国也用
 地小大者欲知万民多寡之实也视年之丰耗者以
 裁国家费用之宜也通以三十年所入之数则丰耗
 在其中矣即其通数以为礼制则三十年之内虽有
 凶荒而国用亦不匮矣又有九年之蓄在外所以防
 大凶灾保育其民者也
 严陵方氏曰周官大宰以九式均节财用则制国用
 存乎冢宰明矣制国用制其多少之数也然国之用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117-0602d.png
 资于财财之成系乎岁岁之功见乎末故制国用多少
 之数必于岁功之杪也以岁之功见乎末犹木实成
 乎杪五谷即黍稷菽麦稻也先后固不齐矣故必五
 谷皆入然后可以制国用也岁之杪则五谷皆入矣
 申言之者以见百货之用制之者以五谷为之主也
 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者地小而所出之物多则由
 乎年之丰地大而所出之物少则由乎年之耗故用
 地小大以视年之丰耗也必视年之丰耗将以制国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117-0603a.png
 用故也耗减也上曰岁下曰年者岁之杪主时言之
 年之丰耗主物言之故也且言岁则必期焉言年则
 不必期也亦见曲礼岁凶年谷不登解以三十年之
 通制国用者通融三十年之丰耗以为国用多少之
 制也必以三十年为期者举一世言之而天时人事
 大略可知矣上言制国用于岁之杪此以三十年之
 通者盖为比年之常法则以三十年之通权一岁之
 宜则于岁之杪而已量入以为出者量三十年所入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117-0603b.png
 之多少为比年国用之节也
 马氏曰冢宰者以位言之则处于六卿之上故谓之
 冢冢者以言其高之极也以职言之则主天下之事
 故谓之宰宰者以言其主也盖岁之杪者万物以成
 方此之时而九赋皆入焉故周官以九式均节财用
 必在于九赋之后也国之用则在于财而财之所出
 则在于地地之所生则本于天时地之所出有多寡
 而天时之所成亦有多寡故曰用地小大视年之丰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117-0603c.png
 耗盖礼之大伦以地广狭而以为常也礼之厚薄以
 年之上下而以为变也周官以九式均节财用而丧
 祭居其二焉故王制止言丧祭者举其重者而言之
 也丧则用三年之仂祭则用数之仂何也盖祭则有
 常典而丧者出于非常之变也出于非常之变故丧三
 年则不祭非特哀有所隆而祭有所不暇也抑亦见
 财费之不可无节国之用非止于丧祭而以丧祭为
 重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117-0603d.png
 山阴陆氏曰词间容之有不必也冢宰制岁之用以
 其馀归于此谓之仂仂若卦之仂
 四明沈氏曰古之理财者论天而不论人图远而不
 图近今之理财者立为一定之法而不计天时之如
 何以无常之天时而应有常之供赋民何得不穷哉
 图于目前不暇给之计而不计后日水旱之如何以
 不可测之水旱而处以苟简仓卒之调度国何得不
 困哉此冢宰所以待岁之杪而始制国用而不敢立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117-0604a.png
 为一定之法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而不敢止为目
 前之计也
 讲义曰用地小大校之则所入之多寡可见故可以
 观年之丰耗也
 金华邵氏曰先王之制国用不为定法非若后世之
 拘于繁文守常而不知变者故为法也必于岁之杪
 盖岁杪则五谷皆入可以视其所入而为所出也又
 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通融之法留九年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117-0604b.png
 之蓄然后计见在之数以为用度之法丰不使之有
 馀耗不使之不足曷尝有定法哉如此故天不能使
 之灾地不能使之穷而凶荒水旱其民不至于流离
 饥饿者此也祭用经用之什一者不敢略于神也丧
 用三年之仂抑亦送死之礼尤所不当略乎
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
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馀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
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117-0604c.png
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
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
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郑氏曰越绋行事不敢以卑废尊越犹躐也绋輴车
 索也丧大事故用三岁之什一暴犹耗也浩犹饶也
 不奢不俭常用数之仂也菜色食菜之色民无食菜
 之饥色天子乃日举以乐侑食
 孔氏曰私丧者是其卑天地社稷是其尊今虽遭私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117-0604d.png
 丧既殡以后若有天地社稷之祭即行之故郑云不
 敢以卑废尊也越是践躐之义未葬之前属绋于輴
 以备火灾今既祭天地社稷须越躐此绋而往祭所
 故云越绋六宗山川之神则否其宫中五祀在丧内
 则亦祭之故曾子问曰君薨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
 祭之自启至于反哭五祀之祭不行既葬而祭之但
 祭时不须越绋盖五祀宫中之神丧时朝夕出入所
 祭不为越绋也杜预注春秋以为既祔以后宗庙得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117-0605a.png
 四时常祭三年大禘则同于吉与三年不祭违者礼
 记后儒所作不与春秋同也物被残暴则虚耗故郑
 云暴犹耗也浩者是多大之义故云犹饶也凶旱谓
 凶荒遭旱也水溢谓水泛溢若贮积满九年之后则
 腐坏当随时给用也
 河南程氏曰越绋则是犹在殡宫于时无由可致斋
 又安能脱丧服衣祭服此皆难行纵天地之祀不可
 废则止可使冢宰摄尔昔者当英宗初即位有人以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117-0605b.png
 此问正叔正叔谓古人居丧百事皆如礼虽废祭祀
 可也今人百事皆如常特于祭祀废之则不若无废
 为愈也子厚正之曰父在子为母丧则不敢见其父
 不敢以礼见也今天子为父之丧以此见上帝是亦
 非礼见上帝也故不如无祭
 横渠张氏曰唯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则是未葬未
 葬则如何祭是时虽欲祭之不可得也若居丧未祭
 则因礼有缌不祭之文方祭之初虽功缌如何可祭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117-0605c.png
 又岂可三年废祖先之祭久而哀杀可齐则便可祭
 以人情酌之三年之丧期可祭期之丧既葬可祭缌
 功之丧踰月可祭当服祭服祭之各以其盛服祭罢
 反丧服
 蓝田吕氏曰人事之重莫甚于哀死故有丧者之毁
 如不欲生大功之丧业犹可废丧不贰事如此则祭
 虽至重亦有所不可行盖祭而诚至则忘哀祭而诚
 不至不如不祭之为愈也后世哀死不如古人之隆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117-0605d.png
 故多疑于此
 新安朱氏曰古人居丧衰麻之衣不释于身哭泣之
 声不绝于口其出入起居言语饮食皆与平日绝异
 故宗庙之祭虽废而幽明之閒两无憾焉今人居丧
 与古人异卒哭之后遂墨其衰凡出入居处言语饮
 食与平日之所为皆不废也而独废此一事恐亦有
 所未安窃谓欲处此义者但当自省所以居丧之礼
 果能始卒一一合于古礼即废祭无可疑若他事不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117-0606a.png
 免墨衰出入或其他有所未合者尚多即卒哭之前
 不得已准礼且废卒哭之后遇四时祭日以衰服特
 祀于几筵用墨衰常祀于家庙可也但卒哭之期须
 既葬立主三虞之后卜日而祭以成事方可耳若神
 柩在而欲以百日为断墨衰出入则决不可 又曰
 家閒顷年居丧于四时正祭三献受胙非居丧所可
 行而俗节则唯普同一献不读祝不受胙也其礼甚
 简以墨衰行事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117-0606b.png
 山阴陆氏曰不祭谓宗庙尔即天地社稷虽未葬犹
 祭是之谓越绋若五祀盖亦不废不足则取之或暴
 用之不竭浩也国非其国言如此国非人之国矣
 长乐刘氏曰以三年之仂共于丧祭斯亦足矣踰礼
 越中残暴其物俾有不足者故曰暴也俭于礼而不
 尽其财故曰浩浩谓财有馀而礼不足也
 严陵方氏曰易言大衍之数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归奇于扐以象闰盖扐者指閒也揲蓍而四分之奇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117-0606c.png
 则归之于指閒故也此所谓仂亦四分之一尔数之
 仂则一年所用四分之一也三年之仂则三年所用
 四分之一也祭之用数而寡故用一年之仂丧之用
 疏而多故用三年之仂亦各称其宜而已丧三年不
 祭则不以吉事干凶礼也唯祭天地社稷则不以所
 亲废所尊也
 马氏曰礼之厚薄与年之上下丰年则用丰年之仂
 凶年则用凶年之仂丰年而加于仂之外则谓之奢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117-0606d.png
 凶年而略于仂之内则谓之俭乃所以与年之上下
 也预备不虞者古之善政也急者迫而不缓也无九
 年六年之蓄虽非完国犹足以为国也至于无三年
 之蓄非其国也盖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
 所以为民者以有财也苟无其财则民散而之四方矣
 故曰无三年之蓄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
 推而至于二十七年耕必有九年之食以三十年言
 之者举成数也说者以为三十年为一世三年耕必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117-0607a.png
 有一年之食至三十年之通此人力也虽有凶旱水
 溢此天变也人力备则可以应天变盖王者与民同
 患故虽有凶旱水溢而民无菜色于下然后天子食
 日举羞备礼而以乐侑之也
 李氏曰鲁庄公冬大无麦禾臧孙告籴于齐传曰古
 者税十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虽累凶
 年民弗病也一年不艾而百姓饥君子非之明王制
 民之产业上地食九人而准之以七人故三年耕而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117-0607b.png
 有一年之食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夫欲九年之蓄
 而以三十年之耕常以其有馀计之此补不足之道
 也子曰如有用我者三年有成又曰如有王者必世
 而后仁亦谓是与故孟子曰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
 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先王之治田荡之以沟
 均之以遂足以禦凶旱舍之以列写之以浍足以禦
 水溢而犹恃九年之蓄者待天灾之尽也先王备水
 旱者具矣而犹有水旱之患盖天时不可知虽先王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117-0607c.png
 之备法有所不免也民有菜色可谓民可以食鲜可
 以饱之时也诗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美蓄积之多
 也
 延平周氏曰不足言其财急言其民国非其国言其
 上
 长乐陈氏曰古者天子大丧大荒大札则不举天地
 有灾邦有大故则不举至于荒政则蕃乐大凶则弛
 县然则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117-0607d.png
 后天子食日举以乐岂不宜哉盖天子能承顺天地
 和理神人使无灾害变故然后可以飨备味听备乐
 故馈食用六榖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珍用八物羞百
 有二十品酱百有二十器齐醢六十物鼎十有二物
 其举备味如此侑以备乐可知岂非王者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之意乎膳夫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大
 司乐王大食皆令奏钟鼓夫以天子一饮食之际未
 尝不关天下忧乐与夫独乐而不与民同者岂不有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117-0608a.png
 閒欤(乐书/)
 金华应氏曰此言非谓旱乾水溢亦不废乐也谓既
 有三十年通制之规模虽凶灾而民不病则常时可
 以日举乐耳盖虽一饭之顷而不忘乎民也若夫偶
 值凶年则虽有备而亦岂敢用乐乎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
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
 郑氏曰尊者舒卑者速春秋传曰天子七月而葬同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117-0608b.png
 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
 外姻至三年之丧下通庶人于父母同天子诸侯降
 期
 孔氏曰自此至不祭一节明天子以下殡葬日月不
 同及衣衾牲器之数天子诸侯位既尊重送终礼物
 其数既多身在于丧许其申遂故日月缓也大夫及
 士礼数既卑送终之物其数简少又职唯促遽义许
 夺情故日月促也必至三日者冀其更生三日不生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117-0608c.png
 亦不生矣郑引春秋传隐元年左传文杜预云言同
 轨以别四夷谓中国诸侯车同轨辙尽皆来至同盟
 者同在方岳之盟同位者行役不踰时诸侯以下不
 言毕至者有来有否不必尽来也左传云大夫三月
 士踰月而此总云三月者除死月为三月士三月者
 数死月为三月正是踰越一月故言踰月耳其殡日
 之义已具上曲礼疏
 长乐刘氏曰殡与葬生者送死之事也天子功德施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117-0608d.png
 于四海诸侯功德洽于一国大夫士恩德孚于一家
 庶人恩德著于其族固有小大之差矣及其终也臣
 子之心未忍死之犹冀其复生也故其殡者不得已
 而殡之是以有七日五日之差虽庶人之殡犹俟三
 日是岂得已哉若夫葬者当其朝岁诸侯虽在六服
 罔有弗至或奔丧也或会葬也或会于练祥也亦如
 四时之朝焉其不当朝岁之诸侯则为位服于其国
 而遣卿以会葬同轨之内毕至者谓此也七月而葬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117-0609a.png
 所以极四海之哀诚也诸侯之葬必五月者相为宾
 也同盟之诸侯也虽非同盟而为其舅甥姑姊妹之
 邦也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其事具其诚尽矣
 山阴陆氏曰虽同是三日三月大夫数来日士庶人
 数往日也
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自天子达
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
 郑氏曰县封当为县窆至卑不得引绋下棺虽雨犹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117-0609b.png
 葬以其礼仪少封谓聚土为坟不封不树卑无饰也
 周礼曰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则士以上乃
 皆封树贰之言二也庶人终丧无二事不使从政也
 丧大记曰大夫士既葬公政入于家既卒哭弁绖带
 金革之事无辟也从死者谓衣衾棺椁从生者谓奠
 祭之牲器
 孔氏曰郑知封当为窆者若封是封土无县系之理
 窆谓下棺士虽无碑犹有二繂庶人贱唯县绳下棺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117-0609c.png
 故云县窆威仪既少日又促遽将葬之时不为雨止
 公羊说雨不克葬谓天子诸侯也卿大夫臣贱不能
 以雨止许慎云死葬之以礼以雨而葬是不行礼又
 释癈疾云虽庶人葬为雨止此等说则在庙未发之
 时庶人及卿大夫亦得为雨止若其已发在路及葬
 则不为雨止其人君在庙及在路及葬皆为雨止不积
 土为封不标墓以树卑不须显异也郑引周礼是冢
 人文既云爵等明有爵者乃有丘封周以士为爵也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117-0609d.png
 彼注云王公曰丘诸臣曰封又引汉律列侯坟高四
 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又檀弓云孔子合葬
 于防崇四尺郑云盖周之士制其树数则无文白虎
 通云天子松诸侯柏大夫栗士槐郑注贰之言二上
 贰是副二之贰下二是二三之二丧不贰事谓不为
 两事故读从二三之二也庶人既无爵命三年之内
 许其终丧除居丧之外不供他事故下云父母之丧
 三年不从政也卢植解云从生者谓除服之后吉祭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117-0610a.png
 之时以子孙官禄祭其父祖故云从生者若丧中之
 祭虞祔练祥仍从死者之爵故小记云士祔于大夫
 则易牲又云其妻为大夫而卒而后其夫不为大夫
 而祔于其妻则不易牲又杂记云上大夫之虞也少
 牢卒哭成事祔皆大牢下大夫之虞也犆牲卒哭成
 事祔皆少牢是丧中之祭仍从死者之礼也而郑云
 奠祭之牲器云奠则是丧中之祭得从生者之爵与
 小记杂记违者小记杂记据死者子孙身无官爵生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117-0610b.png
 者又无可祭享故丧中之祭皆用死者之礼若其生
 者有爵则祭从生者之法丧祭尚尔丧后吉祭可知
 奠谓葬前祭谓葬后包丧终吉祭也郑必知祭兼丧
 祭与卢植别者以此云祭从生者丧从死者相对又
 中庸云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又云父
 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祭与葬相对皆祭
 与丧葬连文是一时之事故祭中兼为丧奠也或云
 在丧中祭尚从死者爵至吉祭乃用生者禄耳郑云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117-0610c.png
 奠者自吉祭之奠耳
 严陵方氏曰封之名虽一然有所谓掩坎之封有所
 谓积土之封若檀弓言县棺而封即掩坎之封也若
 礼器言丘封之大即积土之封也此言不封亦不积
 土而已
 山阴陆氏曰案礼衮多借卷字有卷龙饰故也遍多
 借辨字遍而后能辨故也释多借舍字窆多借封字
 释之则舍窆之则封故也然则凡字虽借盖亦有义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117-0610d.png
 焉言达于庶人不言自天子达异于三年之丧也三
 年之丧不言庶人不嫌
 长乐陈氏曰县棺而下之封土而瘗之不为雨止以
 其有进无退也丧不贰事以其不可夺亲也鲁葬定
 公与敬嬴以雨不克葬而春秋讥之则不为雨止者
 不特庶人而已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则丧
 不贰事亦不特庶人而已必以庶人为言以其葬具
 之不备易以雨止食用之不足易以事夺故也祭虽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117-0611a.png
 从生者而有所谓从死者故父为士子为天子诸侯
 而其尸服则以士服支子虽不祭而有所谓祭故宗
 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则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
 临川王氏曰丧不贰事当连自天子至于庶人为句
 三年不从政所谓不贰事使一于丧事也金革无辟
 上使之非也或权制也孟子前以士后以大夫谓棺
 椁衣衾之不同与此丧从死者祭从生者似异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117-0611b.png
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
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郑氏曰此周制七者大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
 四大祖后稷也殷则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夏则
 五庙无大祖禹与二昭二穆而已诸侯大祖谓始封
 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之君庙大夫大祖谓别子
 始爵者大传曰别子为祖是也虽非别子始爵者亦
 然士一庙谓诸侯之中士下士名曰官师者上士二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117-0611c.png
 庙庶人祭于寝适寝也
 孔氏曰此一节明天子以下立庙多少不同之事郑
 注知七庙唯周者据礼纬稽命徵及钩命决为说也
 礼器云周旅酬六尸一人发爵则周七尸七庙明矣
 诸侯始封之君谓王之子弟封为诸侯为后世之大
 祖当此君之身不得立出王之庙则全无庙也故诸
 侯不敢祖天子若有大功德王特命立之则可若鲁
 有文王之庙郑祖厉王是也此始封君之子得立一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117-0611d.png
 庙六世之孙始五庙备也若异姓始封如大公之属
 初封则得立五庙从诸侯礼也郑注王者之后不为
 始封之君庙者以其始封之君非有功德唯因先代
 之后以封之不得为后世之大祖得立此君所出王
 者之庙若二王之后郊天之时则得以远代之祖配
 天而祭故礼运云把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大
 夫之大祖则诸侯之子始为卿大夫谓之别子者也
 是嫡夫人之次子或众妾之子别异于正君继父言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117-0612a.png
 之故云别子郑引大传證此大祖是别子也郑注虽
 非别子始爵者亦然者此事凡有数条一是别子初
 虽身为大夫中閒废退至远世子孙始得爵命则以
 为大祖别子不得为大祖也二是别子及子孙不得
 爵命者后世始得爵命自得为大祖三是全非诸侯
 子孙异姓为大夫者及他国之臣初来任为大夫者
 亦得为大祖此三事皆始爵者又郑荅赵商云王制
 所论皆殷制故云虽非别子亦得立大祖之庙若其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117-0612b.png
 周制别子始爵其后得立别子为大祖若非别子之
 后虽为大夫但立父祖曾祖三庙而已随时而迁不
 得立始爵者为大祖郑必知周制别子之后得立别
 子为大祖者以大传云别子为祖系之以姓而弗别
 缀之以食而弗殊故知别子百世不迁为大祖也周
 既如此明殷不系姓不缀食大传又曰其庶姓别于
 上而戚单于下五世而昏姻可以通明五世之后不
 复继于别子但始爵者则得为大祖也此大夫三庙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117-0612c.png
 者天子诸侯之大夫皆同知者以此及祭法历陈天
 子诸侯即云大夫更不别云诸侯之大夫故知与天
 子大夫同卿即大夫总号也案祭法适士二庙今此
 云士一庙故知是诸侯之中士下士祭法云官师一
 庙故郑云名曰官师者郑既云诸侯之中士下士一
 庙则天子之中士下士皆二庙也郑又知诸侯中士
 下士同一庙者以祭法云适士二庙言适士则不得
 兼中下也庶人之祭谓荐物以其无庙故唯荐而已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117-0612d.png
 荐献不可亵处故知适寝也
 河南程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五服未尝有异皆至
 高祖服既如是祭祀亦当如是其疏数之节未有可
 考但其理必如此七庙五庙亦止是祭及高祖大夫
 士虽或三庙二庙一庙或祭寝庙虽异亦不害祭及
 高祖若止祭祢则犹知祖而不知父禽兽道也尊祢
 而不及祖非人道也
 横渠张氏曰七庙之祖聚于大祖者此盖有深意以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0117-0613a.png
 其当有祧者且祧者当易檐故尽出之因是而祧用
 意宛转诸侯则以有国指始封之君为大祖若大夫
 安得大祖庙数以亲数又况祖祭自有宗子此言盖
 为世禄之家发之也
 严陵方氏曰天子庙七即祭法所言考庙王考皇考
 显考祖考庙及二祧是也诸侯五则以无二祧故也
 大夫三则以显考祖考又无庙故也士一庙则以王
 考又无庙故也庶人则祭于寝祭法言庶人无庙正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0117-0613b.png
 谓此也然祭法又言适士二庙而此不言者主于降
 杀以两而略之也天子之庙止于七何也大祖之庙
 创业之所始万世所不迁也而昭穆则合而为六者
 盖四世其服已穷矣然犹缌也五世同姓已杀矣然
 犹免也至于六世然后亲属绝故止于三昭三穆与
 大祖之庙而七也
 马氏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礼也故天子七庙至士
 三庙合于降杀以两之意也祖以功建故无可毁之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0117-0613c.png
 礼而有百世不迁者也昭穆以亲崇故有可毁之礼
 亲尽则有祧说者以为周则七庙夏则五庙殷则六
 庙盖非是也
 石林叶氏曰天子七庙见于祭法者明甚郑氏独以
 为周制而为夏五庙殷六庙之说全无所据盖三昭
 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此总数也自考差而上之曰
 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即高祖止矣高
 祖而上不可考曰祖考庙者大祖庙也故谓之祧称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0117-0613d.png
 二祧焉合而言之为七庙分而言之则庙有五而祧
 有二皆在三昭三穆之数馀见祭法
 长乐陈氏曰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故天子
 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庙而祭之仁之至
 也以七以五以三以一义之尽也舜之时禋于六宗
 与艺祖而七商书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则七庙
 之制其来尚矣先王之于死者常待之以生由士而
 上生而异宫死则为之立庙庶人则生非异宫死则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0117-0614a.png
 祭于寝而已 又礼书曰庙所以象生之有朝也寝
 所以象生之有寝也建之观门之内不敢远其亲也
 位之观门之左不忍死其亲也家语曰天子七庙诸
 侯五庙自虞至周之所不变也是故虞书禋于六宗
 以见大祖周官守祧八人以兼姜嫄之宫则虞周七
 庙可知矣伊尹言七世之庙殷礼也礼记荀卿谷梁
 皆言天子七庙不特周制也则自虞至周七庙又可
 知矣然存亲立庙亲亲之至恩祖功宗德尊尊之大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0117-0614b.png
 义古之人思其人而爱其树尊其人则敬其位况庙
 乎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况祖宗乎于
 是礼以义起而殷之三宗周之文武汉之孝文孝武
 唐之神尧文皇其庙皆在三昭三穆之外历世不毁
 此所谓不迁之庙非谓祧也郑康成之徒以丧服小
 记言王者立四庙则谓周制七庙文武而二祧亲庙
 四而已则文武不迁之庙在七庙内是臆说也孔氏
 疏诸侯五庙谓若异姓始封如大公之属得立五庙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0117-0614c.png
 从诸侯礼然王者始受命所立不过四庙诸侯初封
 盖亦庙止高祖而已谓得五庙无是理也又郑荅赵
 商谓五庙为殷制故虽非诸侯之别子亦得立大祖
 之庙周制别子为大祖若非诸侯之后虽为大夫但
 立父祖曾祖三庙随时而迁不得立始爵者为大祖
 也然左氏曰大夫有二宗荀卿曰大夫士有常宗则
 大夫有百世不迁之大宗有五世则迁之小宗是大
 祖之庙常不迁也特祭法曰大夫三庙考与王考皇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0117-0614d.png
 考有庙显考祖考无庙而郑氏遂以为周大夫之制
 误矣 又曰父以明察下故曰昭子以敬事上故曰
 穆宗庙有迭毁昭穆则一成而不可易春秋传言大
 王之昭王季之穆又言文之昭武之穆此世序之昭
 穆不可易也周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
 右此葬位之昭穆不可易也仪礼卒哭以其班祔礼
 记曰祔必以其昭穆此祔位之昭穆不可易也司士
 凡祭祀赐爵呼昭穆而进之祭统凡赐爵昭与昭齿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0117-0615a.png
 穆与穆齿此赐爵之昭穆不可易也大传曰合族以
 食序以昭穆此合食之昭穆不可易也生而赐爵合
 食死而葬祔皆以世序而不可易则庙之昭穆可知
 矣其制盖祖庙居中而父昭在左子穆在右始死者
 昭邪则毁昭庙始死者穆邪则毁穆庙昭与昭为列
 而无嫌乎子加于父穆与穆为列而无嫌乎父屈于
 子犹之赐爵也子与祖齿而无嫌乎卑者先父与孙
 齿而无嫌乎尊者后犹之立尸也子无嫌乎南面而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0117-0615b.png
 坐父无嫌乎北面而事之则昭穆之不互易不足怪
 也先儒谓周藏先公木主于后稷之庙先王木主穆
 在文王庙昭在武王庙于理或然
 山阴陆氏曰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其序如此
 所谓率亲等而上之者也即言士二庙亦何嫌于降
 杀以两不及也 又曰昭穆者父子之号昭以明下
 为义穆以恭上为义方其为父则称昭取其昭以明
 下也方其为子则称穆取其穆以恭上也岂可胶哉
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0117-0615c.png
 张璪何洵直谓昭常为昭穆常为穆左者不可迁于
 右右者不可迁于左既为昭矣又有时而为穆是乱
 昭穆之名此说非也苟为昭者不复为穆为穆者不
 复为昭则是昔常事父为之子者今虽有子不得为
 父苟复为父则以为是乱父子之名可乎 又曰大
 祖之庙百世不迁三昭三穆亲尽则迭毁如周以后
 稷为大祖王季为昭文王为穆武王为昭成王为穆
 康王为昭昭王为穆此七世也其后穆王入庙王季
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0117-0615d.png
 亲尽而迁则文王宜自右而左居昭位武王宜自下
 而上居穆位成王昭王宜居昭位康王穆王宜居穆
 位所谓父昭子穆是也说者或以左传大伯虞仲大
 王之昭虢仲虢叔王季之穆管蔡郕霍文之昭也邘
 晋应韩武之穆也又以书称穆考文王乃谓文王世
 次居穆武王世次居昭王季亲尽而迁则武王入王
 季之庙为昭文王仍为穆康王入武王之庙为昭成
 王仍为穆穆王入康王之庙为昭昭王仍为穆即是
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0117-0616a.png
 观之子复为昭父更为穆尊卑失序乱昭穆非礼意
 窃以为世次与庙制不同世次无迁法而庙制亲尽
 则移盖周自后稷至文武十有六世此世次也世次
 无迁法故自不窋为昭鞠陶为穆推迁而下王季当
 昭次文王当穆次故左传以世次推之则昭生穆穆
 生昭而大伯虞仲管蔡郕霍于周为昭虢仲虢叔邘
 晋应韩于周为穆杜预所谓以世次计故大伯虞仲
 于周为昭是也王者世次虽历无穷而庙祀七世礼
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0117-0616b.png
 有迭毁如王季亲尽而迁则昭穆移易有如文王今
 弗与王季对而对武王则父道在文王武王宜居穆
 庙成王今弗与武王对而对昭王则父道在成王昭
 王宜居穆庙岂可不即七庙分定昭穆而欲放先儒
 远攀世次令文王庙常为穆武王庙常为昭乎盖王
 者庙事七世以事生之礼事之至其去祧为坛为墠
 则与事生异矣故国语曰工史书世宗祝书昭穆知
 庙次昭穆与世次异矣且礼缘人情而作父昭子穆
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0117-0616c.png
 其亦何常之有对父则身为之穆对子则身为之昭
 故周庙王季一迁则昔之右者今左左者今右矣至
 于酒诰所谓穆考文王则如诗之昭考烈考云尔或
 者又以檀弓云明日祔于祖父则孙从王父之位亦
 卑压尊何以无嫌窃以为不然盖祔庙与迁庙异故
 周卒哭而祔练而后迁庙练与卒哭相去甚远何以
 證迁庙之法且穆王初祔未练则王季未迁昭穆未
 动与祖昭穆同班则祔于康王之庙所谓祔于祖父
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0117-0616d.png
 也祔于祖父则非专其庙而袭其处自无压父之嫌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以孙与祖昭穆同如王季既
 迁文王居昭成王昭王次焉武王居穆康王穆王次
 焉所谓孙与祖昭穆同者也周官小宗伯既掌辨庙
 祧之昭穆小史又掌奠系世辨昭穆则明世次先后
 与庙祧之昭穆异矣至于大祫迁庙之主陈于大祖
 未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则自大祖以来祧主
 咸在其昭穆即依世次与七庙常祀昭穆不同故小
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0117-0617a.png
 史又曰大祭祀以书叙昭穆之俎簋也说者以为昭
 常为昭穆常为穆则王季虽迁而庙中常祀尚用不
 窋以来世次则昭穆一定何必辨而叙之唯其迁易
 不常故使辨而叙之也说者又谓刘歆曰孙居王父
 之处正昭穆则孙常与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先儒
 以为孙从王父之位则是以为孙居王父之处则非
 矣故记曰殇者从祖祔食盖王父在庙其孙从之非
 谓入其庙与祖相代者入其庙而袭其处是不然也
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0117-0617b.png
 张纯曰父子不并坐而孙从王父此言祖孙可以并
 今则知与迁法王父去祧孙袭其庙异矣且孙从王
 父之说本施于祔故礼曰从祖祔食至于迭迁则王
 父去庙而孙袭王父之庙则祖自于彼孙自于此不
 得谓之从也说者又谓庙次以子代父古无此理亦
 已惑矣玉藻曰适子冠于阼以著代也以子代父理
 固然矣孰曰庙次不得以子代父乎仪礼将旦而祔
 此祔庙之法也非关迁庙也礼记祔葬者不筮宅祔
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0117-0617c.png
 必以其昭穆此祔葬之法也非关迁庙也又曰殇者
 从祖祔食此祔祭之法也非关迁庙也又曰殷朝而
 殡于祖此殡之法也非关迁庙也然则孙从王父皆
 以祔祖而言则与迁庙异明矣祭统曰昭穆者所以
 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故有事于大庙则昭穆
 咸在而不失其伦若昭常为昭穆常为穆则子或压
 父尊卑失叙岂所谓不失其伦者邪
 何氏(洵直/)曰案古者宫寝宗庙皆以孙居王父之处
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0117-0617d.png
 而不以子代父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孙为昭
 曾孙为穆玄孙昆孙复为昭来孙仍孙复为穆谓之
 昭穆通于存亡居昭位者不可迁于穆行居穆行者
 不可入于昭位本之于经质之于传验之以先儒之
 说根据盘互枝连叶贯论议符合如出一人请得条
 别而陈之夫礼常以孙从王父何哉以世次言之则
 昭穆偶尔相值故学者以为祖孙同班又曰于义一
 体以礼趣求之盖数始于一立于二成于三故道生
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0117-0618a.png
 一一生二二生三而人之族属至于三则备矣小宗
 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氏以三族谓父子孙人
 属之正名先王于此别恩义等亲疏而服制皆起于
 是焉丧服小记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
 杀旁杀而亲毕以氏族言之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
 为氏是以礼有三本而先祖为类之本此孙从王父
 之义也何谓宫寝宗庙皆以孙居王父之处曰春秋
 书高寝路寝小寝何休曰父居高寝子居路寝孙从
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0117-0618b.png
 王父母疏义谓孙死亦从王父母是殡于其宫之西
 序矣殷则殡于祖庙之两楹閒设朝而殡于祖是也
 及冢人辨其兆域则以昭穆为左右至卒哭明日又
 各从其昭穆祔于祖父女子则祔皇祖妣妇则祔皇
 祖姑故曰以其班祔以士大夫为言若祖爵尊则袝
 于诸祖父为士大夫者若无可以祔或王父母在则
 越曾祖一世当为坛而祔高祖若又无可以祔则越
 高祖之父一世袝高祖之祖记所谓亡则中一以上
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0117-0618c.png
 而祔必以其昭穆者也以诸侯五庙为言祔祭既毕
 则主复于殡宫之寝如既祫主还其庙然也练而后
 迁庙于是以始祔之孙入王父庙以王父入高祖庙
 以高祖之主藏于大祖庙春秋榖梁传曰作主坏庙
 有时日于练焉坏庙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
 范宁曰亲过高祖则毁其庙将纳新神故示有所加
 孔颖达曰练时坏祖与高祖之庙改涂易檐示有坏
 意以其高祖入于大祖之庙其祖祔入高祖庙其新
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0117-0618d.png
 神入祖庙是练时迁庙也迁庙以孙代王父取其昭
 穆相当所以坏祖与高祖庙而不毁曾祖庙尔前汉
 刘歆之论最慱而笃曰孙居王父之处正昭穆则孙
 常与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今之说者曰祔庙与迁
 庙异是不然也至祥禫既终而合食于祖则室中之
 位大祖西方东向大祖之子为昭北方南面大祖之
 孙为穆南方北面差次而东孙与王父并列下达于
 祢张纯曰父子不并坐而孙从王父王肃引贾逵说
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0117-0619a.png
 吉禘于庄公曰迁主递位孙居王父之处是也虽祭
 殇与无后亦以孙从王父记曰从祖祔食盖曰自祭
 于殇在于父庙祭无后兄弟当就祖庙祭无后诸父
 当于曾祖庙各从其班也祭成人者必有尸尸必以
 孙孙幼则使人抱之皆衣其祖之遗衣服而坐于祖
 主之左然于祭者则子行也父北面而事之故曰君
 子抱孙不抱子子不可以为父尸以其异昭穆而祖
 孙则同耳祭统曰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谓同
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0117-0619b.png
 宗人皆来助祭也又曰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
 与穆齿贾公彦曰昭穆在助祭之中者皆在东阶之
 前南陈假令父行为昭子行为穆孙行还为昭曾孙
 行还为穆就昭穆中各以年长者在上幼者居下故
 云齿也夫古者葬祔以其班祫以其班为尸及赐爵
 以其班故昭常为昭穆常为穆义据明白有如日星
 说者谓父昭子穆何常之有对父则身为之穆对子
 则身为之昭其意以为庙次与世次不同故昭穆迁
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0117-0619c.png
 徙无常位右者可移之左左者可移之右殊不知庙
 次与世次一也庙次虽迁唯昭穆之班一定不移祖
 以传孙孙以传子纵历百世其当为昭当为穆者未
 之有改也如武王之时庙次以文王为穆至襄王之
 世凡历十八君矣犹谓之穆左氏载富辰之语曰管
 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十
 八国文王之子文王于庙次世次皆当为穆故谓其
 子云文之昭也康王时庙次以武王为昭至襄王之
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0117-0619d.png
 世犹谓之昭富辰曰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四国武王
 之子武王于庙次世次皆当为昭则谓其子曰武之
 穆也至于宫之奇谓大伯虞仲为大王之昭虢仲虢
 叔为王季之穆与此同意夫文王大王其子对父皆
 称昭曰文王之昭大王之昭武王王季其子对父皆
 称穆曰武王之穆王季之穆其为子一也对父或称
 昭或称穆知昭穆为定班而庙次世次未始异也书
 曰七世之庙记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书言世而礼
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0117-0620a.png
 言昭穆则世与昭穆无不同之理说者引鲁语曰工
 史书世宗祝书昭穆知庙次昭穆与世次异臣以为
 不然工史所书者帝系世本之属宗祝所书者几筵
 表著之位自其谱谍则谓之世据其班秩则谓之昭
 穆此离而言之者也又楚语曰宗庙之事昭穆之世
 此合而言之者也既曰昭穆之世则庙次昭穆果与
 世次不同乎经传之言既然矣观先儒之论则韦玄成
 曰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杜预曰穆生昭昭生穆
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0117-0620b.png
 汉帝诏曰孝宣皇帝为孝昭皇帝后为义一体颜师
 古曰一体谓俱为昭也礼孙与祖俱为昭
 郑氏曰周以文武为二祧藏迁主文为穆祧为昭主
 武为昭祧为穆主此先儒论昭穆一定不易皆与经
 合但祭法远庙为祧而郑氏以文武为之盖非是也
 说者曰穆王入庙王季亲尽而迁则文王宜自右而
 左居昭位武王宜自下而上居穆位必如此言则世
 次庙次常以子代父古无此理又曰王季既迁文王
卷三十 第 39a 页 WYG0117-0620c.png
 居昭成王昭王次焉武王居穆康王穆王次焉所谓
 孙与祖昭穆同臣谓此非礼意何者葬与祔祫皆以孙
 从王父其无祖可祔者必中一以上祔于高祖论其
 为尸则抱孙不抱子是昭自昭班穆自穆班故曰孙
 与祖同若谓祖迁于上则孙与玄孙皆次之昔以为
 穆今复为昭昔以为昭今更为穆以葬位袝位祫位
 尸位观之皆颠倒失序是徒知有昭穆之名不知有
 昭穆之班何所谓孙与祖同故曰此非礼意窃尝以
卷三十 第 39b 页 WYG0117-0620d.png
 为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此据
 迭毁为言也祭法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
 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远庙为祧有二
 祧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此据定体为言也迭毁者言
 乎其动也言乎其动则云三昭三穆而孙代王父之
 意寓于其中矣定体者言乎其常也言乎其常则云
 考与王考至于远庙去坛而墠迁祖递位之义亦不
 外是矣祔与迁庙虽非一时然均名昭穆岂有二位
卷三十 第 40a 页 WYG0117-0621a.png
 祔则孙从王父合食迁则孙常与祖相代者入其庙
 而袭其处如刘歆王肃之论是也既生居王父之寝
 没则殡于其宫之西序葬与祔祫俱从祖列至其为
 尸亦袭祖之遗衣服而坐于其主之左助祭赐爵各
 以昭穆序以受氏命族又以王父之序是无所不用其
 其班何独迁庙则以子代父而乱其班乎说者又引
 适子冠于阼为證盖亦不类记曰适子冠于阼以著
 代明其代父传重其堂祖统昭穆相代也
卷三十 第 40b 页 WYG0117-0621b.png
 又曰礼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
 侯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一昭一穆与大
 祖之庙而三谓之祖则一而大以昭穆媲焉则二而
 小一而大者无对故其位居中而不以昭穆居之且
 世世不毁二而小者有对故断自始祖之后父曰昭
 子曰穆至亲尽则迭迁后稷为周祖其子不窋曰昭
 其孙鞠陶曰穆周公为鲁祖其子伯禽曰昭其孙考
 公曰穆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者天也昭居左为
卷三十 第 41a 页 WYG0117-0621c.png
 阳穆居右为阴以三昭三穆言之则一为昭二为穆
 三为昭四为穆五为昭六为穆一三五者阳奇之数
 也二四六者阴耦之数也自一世推而至百世皆然
 昭者有昭班与阳奇同类穆者有穆班与阴耦同类
 故葬与祔祫必以孙从王父盖神得同班同类则为
 安也昭之王父以昭孙为尸穆之王父以穆孙为尸
 盖神得同类则凭依之也夫奇耦为定数左右为定
 位昭穆为定班若曰右者可移之左左者可移之右
卷三十 第 41b 页 WYG0117-0621d.png
 犹阳奇有时为耦阴耦有时为奇班类颠错尊卑失
 序矣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
 为左右是葬位有昭穆仪礼曰卒哭明日以其班祔
 礼记曰祔必以其昭穆亡则中一以上而祔是祔位
 有昭穆大祫室中大祖东向昭南面穆北面父子不
 并坐而孙从王父是祫位有昭穆孙为王父尸子不
 可为父尸是尸位有昭穆天子七庙三昭三穆诸侯
 五庙二昭二穆大夫三庙一昭一穆是庙位有昭穆
卷三十 第 42a 页 WYG0117-0622a.png
 葬位之昭穆一定不移则祔可知也祔位之昭穆一
 定不移则祫可知也祫位之昭穆一定不移则尸可
 知也尸位之昭穆一定不移则庙可知也葬位祔位
 祫位尸位庙位五者均谓之昭穆岂有二义哉在葬
 位为昭则于祔位祫位尸位庙位俱为昭在葬位为
 穆则于祔位祫位尸位庙位俱为穆今之说者曰父
 昭子穆何常之有对父则为穆对子则为昭故有在
 庙位为昭而于祔位祫位为穆在庙位为穆而于祔
卷三十 第 42b 页 WYG0117-0622b.png
 位祫位为昭失礼意矣王季之时以大王为穆至惠
 王时历十八君而谓之穆文王之时以王季为昭至
 惠王时历十八君而谓之昭宫之奇曰大伯虞仲大
 王之昭虢仲虢叔王季之穆大伯虞仲者大王之子
 虢仲虢叔者王季之子大王于庙次世次为穆故谓
 其子为昭王季于庙次世次为昭故谓其子为穆武
 王时庙次以文王为穆康王时庙次以武王为昭至
 襄王之世亦谓其子曰文王之昭武王之穆周大夫
卷三十 第 43a 页 WYG0117-0622c.png
 富辰既言之矣曹伯之臣侯獳又曰曹叔振铎文之
 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襄王距文王之时无虑十
 有八世景王之子恭王距襄王又七世而远鲁定公
 四年卫大夫祝鮀之言犹曰曹文之昭晋武之穆繇
 此论之昭常为昭穆常为穆虽百世无昜也始祖之
 位定则昭穆从而正始祖之位不定则昭穆从而不
 正汉以大上庙主瘗于陵园而悼皇考序于昭穆是
 高皇帝以有功加其父史皇孙以旁支干大统有以
卷三十 第 43b 页 WYG0117-0622d.png
 知汉之昭穆不正也唐以景皇帝为大祖而上有献
 懿二祖贞元中用陈京议迁献懿于别庙而景皇帝
 正东向之位有以知唐之昭穆不正也汉唐犹然又
 况晋隋五代之末造乎祖位定而昭穆正者殷周与
 本朝是也
 张氏(璪/)曰以周制言之王季为昭文王为穆武王为
 昭成王为穆则所谓父昭子穆也然则王季亲尽其
 庙既迁武王自右而上从王季之位而不嫌尊于文
卷三十 第 44a 页 WYG0117-0623a.png
 王何也盖昭穆以定位也武王既为昭矣则其位在
 左自为尊卑而无与于文王之穆也又四时常祀各
 于其庙不偶坐而相临此其所以进居王季之位而
 不嫌尊于文王也及乎合食于大祖之庙则王季文
 王更为昭穆而世次虽远不可谓无尊卑之序矣盖
 礼有三本而祖者类之本故孙常从祖而不从父所
 以不从父者不独严重本之义亦嫌于代父也是以
 武王常从王季而为昭成王常从文王而为穆故庙
卷三十 第 44b 页 WYG0117-0623b.png
 制世次并行而不相害今若以王季亲尽毁庙文王
 自右而左居昭位武王自下而上居穆位及合飨之
 祭而文王复为穆武王更为昭则是一身既为昭矣
 又有时而为穆既为穆矣复有时而为昭不惟乱昭
 穆之名又考之经传无所据矣且生而居处没而殡
 葬以至祔祭入庙为尸赐爵皆孙从祖而不从父所
 以昭穆常用世次奚至于庙次独不然乎
 新安朱氏曰昭之为言明也以其南面而向明也其
卷三十 第 45a 页 WYG0117-0623c.png
 读为韶先儒以为晋避讳而改之然礼书亦有作佋
 字者则假借而通用耳或问曰其为向明何也曰此
 不可以空言晓也今且假设诸侯之庙以明之盖周
 礼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则五庙皆当在公宫之东南
 矣其制则孙毓以为外为都宫大祖在北二昭二穆
 以次而南是也盖大祖之庙始封之君居之昭之北
 庙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庙三世之君居之昭之南
 庙四世之君居之穆之南庙五世之君居之庙皆南
卷三十 第 45b 页 WYG0117-0623d.png
 向各有门堂室寝而墙宇四周焉大祖之庙百世不
 迁自馀四庙则六世之后每一易世而一迁其迁之
 也新主祔于其班之南庙南庙之主迁于北庙北庙
 亲尽则迁其主于大庙之西夹室而谓之祧凡庙主
 在本庙之室中皆东向及其祫于大庙之室中则惟
 大祖东向自如而为最尊之位群昭之入乎此者皆
 列于北牖下而南向群穆之入乎此者皆列于南牖
 下而北向南向者取其向明故谓之昭北向者取其
卷三十 第 46a 页 WYG0117-0624a.png
 深远故谓之穆盖群庙之列则左为昭而右为穆祫
 祭之位则北为昭而南为穆也曰六世之后二世之
 主既祧则三世为昭而四世为穆五世为昭而六世
 为穆乎曰不然也昭常为昭穆常为穆礼家之说有
 明文矣盖二世祧则四世迁昭之北庙六世祔昭之
 南庙矣三世祧则五世迁穆之北庙七世祔穆之南
 庙矣昭者祔则穆者不迁穆者祔则昭者不动此所
 以祔必以班尸必以孙而子孙之列亦以为序若武
卷三十 第 46b 页 WYG0117-0624b.png
 王谓文王为穆考成王称武王为昭考则自其始祔
 而已然而春秋传以管蔡郕霍为文之昭邘晋应韩
 为武之穆则虽其既远而犹不易也岂其交错彼此
 若是之纷纷哉曰庙之始立也二世昭而三世穆四
 世昭而五世穆则固当以左为尊而右为卑矣今乃
 三世穆而四世昭五世穆而六世昭是则右反为尊
 而左反为卑也而可乎曰不然也宗庙之制但以左
 右为昭穆而不以昭穆为尊卑故五庙同为都宫则
卷三十 第 47a 页 WYG0117-0624c.png
 昭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序一世自为
 一庙则昭不见穆穆不见昭而内有以各全其尊必
 大祫而会于一室然后序其尊卑之次则凡已毁未
 毁之主又毕陈而无所易唯四时之祫不陈毁庙之
 主则高祖有时而在穆其礼未有考焉意或如此则
 高之上无昭而特设位于祖之西祢之下无穆而特
 设位于曾之东也与曰然则毁庙云者何也曰春秋
 传曰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说者以为将纳
卷三十 第 47b 页 WYG0117-0624d.png
 新主示有所加耳非尽撤而悉去之也曰然则天子
 之庙其制若何曰唐之文祖虞之神宗殷之七世三
 宗其详今不可考独周制犹有可言然而汉儒之记
 又已有不同矣谓后稷始封文武受命而王故三庙
 不毁与亲庙四而七者诸儒之说也谓三昭三穆与
 大祖之庙而七文武为宗不在数中者刘歆之说也
 虽其数之不同然其位置迁次宜亦与诸侯之庙无
 甚异者但如诸儒之说则武王初有天下之时后稷
卷三十 第 48a 页 WYG0117-0625a.png
 为大祖而组绀居昭之北庙大王居穆之北庙王季
 居昭之南庙文王居穆之南庙犹为五庙而已至成
 王时则组绀祧王季迁而武王祔至康王时则大王
 祧文王迁而成王祔至昭王时则王季祧武王迁而
 康王祔自此以上亦皆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大祖
 之庙至穆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
 别立一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于是成王迁昭王
 祔而为六庙矣至共王时则武王亲尽当祧而亦以
卷三十 第 48b 页 WYG0117-0625b.png
 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东北谓之武世室于是康
 王迁穆王祔而为七庙矣自是以后则穆之祧者藏
 于文世室昭之祧者藏于武世室而不复藏于大庙
 矣如刘歆之说则周自武王克殷即增立二庙于二
 昭二穆之上以祀高圉亚圉如前递迁至于懿王而
 始立文世室于三穆之上至孝王时始立武世室于
 三昭之上此为少不同耳曰然则诸儒与刘歆之说
 孰为是曰前代说者多是刘歆愚亦意其或然也然
卷三十 第 49a 页 WYG0117-0625c.png
 则大夫士之制柰何曰大夫三庙则视诸侯而杀其
 二然其大祖昭穆之位犹诸侯也适士二庙则视大
 夫而杀其一官师一庙则视大夫而杀其二然其门
 堂室寝之备犹大夫也曰庙之为数降杀以两而其
 制不降何也曰降也天子之山节藻棁复庙重檐诸
 侯固有所不得为者矣诸侯之黝垩斲砻大夫有不
 得为者矣大夫之仓楹斲桷士又不得为矣曷为而
 不降哉独门堂室寝之合然后可名于宫则其制有
卷三十 第 49b 页 WYG0117-0625d.png
 不得而杀耳盖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生也异宫
 而死不得异庙则有不得尽其事生事存之心者是
 以不得而降也曰然则后世公私之庙皆为同堂异
 室而以西为上者何也曰由汉明帝始也夫汉之为
 礼略矣然其始也诸帝之庙皆自营之各为一处虽
 其都宫之制昭穆之位不复如古然犹不失其独专
 一庙之尊也至于明帝不知礼义之正而务为抑损
 之私遗诏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而其臣子不
卷三十 第 50a 页 WYG0117-0626a.png
 敢有加焉魏晋循之遂不能革而先王宗庙之礼始
 尽废矣降及近世诸侯无国大夫无邑则虽同堂异
 室之制犹不能备独天子之尊可以无所不致顾乃
 梏于汉明非礼之礼而不得以致其备物之孝盖其
 别为一室则深广之度或不足以陈鼎俎而其合为
 一庙则所以尊其大祖者既亵而不严所以事其亲
 庙者又厌而不尊是皆无以尽其事生事存之心而
 当世宗庙之礼亦为虚文矣宗庙之礼既为虚文而
卷三十 第 50b 页 WYG0117-0626b.png
 事生事存之心有终不能以自己者于是原庙之仪
 不得不盛然亦至于我朝而后都宫别殿前门后寝
 始略如古者宗庙之制是其沿袭之变不唯穷乡贱
 士有不得闻而自南渡之后故都沦没权宜草创无
 复旧章则虽朝廷之上礼官博士老师宿儒亦莫有
 能知其原者幸而或有一二知经学古之人乃能私
 议而窃叹之然于前世则徒知讥孝惠之饰非责叔
 孙通之舞礼而于孝明之乱命与其臣子之苟从则
卷三十 第 51a 页 WYG0117-0626c.png
 未有正其罪者于今之世则又徒知论其惑异端徇
 流俗之为陋而不知本其事生事存之心有不得伸
 于宗庙者是以不能不自致于此也抑尝观于陆佃
 之议而知神祖之尝有意于此然而考于史籍则未
 见其有纪焉若曰未及营表故不得书则后日之秉
 史笔者即前日承诏讨论之臣也所宜深探遗旨特
 书总叙以昭示来世而略无一词以及之岂天未欲
 使斯人者复见二帝三王制作之盛故尼其事而啬
卷三十 第 51b 页 WYG0117-0626d.png
 其传邪呜呼惜哉然陆氏所定昭穆之次又与前说
 不同而张璪之议庶几近之读者更详考之则当知
 所择矣 或谓大夫不得祭始祖此天子诸侯之礼
 又云大夫自无大祖荅曰春秋如单氏尹氏王朝之
 大夫自上世至后世皆不变其初来姓号则必有大
 祖又如李氏之徒世世不改其号则亦必有大祖或
 云此春秋时世卿不由天子都没理会荅曰非独春
 秋时如诗中说南仲大祖大师皇父南仲是文王时
卷三十 第 52a 页 WYG0117-0627a.png
 人到宣王时为大祖不知古者世禄不世官之说如
 何又如周公之后伯禽已受封于鲁而周家世有周
 公如春秋云宰周公这般所在自晓未得(语录/) 又
 曰今天下有二件极大厎事其一是天地同祭于南
 郊其一是大祖不特立庙而与诸祖同一庙自东汉
 以来如此 又曰孙毓云外为都宫大祖在北二昭
 二穆以次而南出江都集礼向作或问未见此书只
 以意料乃知学不可不博
卷三十 第 52b 页 WYG0117-0627b.png
 
 
 
 
 
 
 
 礼记集说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