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117-04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二十二    宋 卫湜 撰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
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
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弗果班
 郑氏曰献公以鲁襄公十四年出奔齐二十六年复
 归于卫欲赏从者以惧居者柳庄言从守若一言有
 私则生怨靮纼也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117-0441b.png
 孔氏曰此一节论卫君归国不合私赏从者之事左
 传云献公反国使人责大叔仪故郑言惧居者献公
 出奔复归并见左传
 长乐陈氏曰楚昭王之赏从亡而及于屠羊说晋文
 公之赏从亡而辞见守藏者卫献公之厚从亡而及
 郊将班邑是皆徇于私而不知公蔽于迩而不知远
 也盖居者守君之社稷行者执君之羁靮其劳逸虽
 殊而功之所施则一其可厚此而薄彼哉此柳庄所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117-0442a.png
 以谏献公也臧武仲曰卫君之奔有大叔仪以守有
 母弟鱄以出或抚其内或营其外能无归乎是内外
 之功一也
 严陵方氏曰献公之反国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则
 是私于从己之昵而忘保国之大矣岂所以合天下
 之公义哉羁以络马靮以控马以其从君而奔故以
 执羁靮言之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117-0442b.png
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
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与之邑裘氏
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母变也
 郑氏曰革急也请于尸急吊贤者也脱祭服以襚臣
 亲贤也所以以此襚之者以其不用袭也凡襚以敛
 裘县潘邑名所以厚贤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君急吊臣之事柳庄寝疾其家以
 告公报之曰若疾急虽当我祭必须告也其后柳庄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117-0442c.png
 果当公祭之时卒而来告公祭事虽了与尸为礼未
 毕故再拜稽首请于尸也案礼君入庙门全为臣请
 尸得言寡人者是作记者之言也案士丧礼君使人
 襚不云祭服襚臣今以祭服襚故郑云亲贤也得以
 祭服襚者诸侯玄冕祭庙大夫自玄冕以下以其俱
 是玄冕故得襚也又士丧礼君襚衣不用袭为近尸
 事亵大敛得用君襚郑云凡襚以敛者谓庶襚以小
 敛君襚以大敛也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117-0442d.png
 庐陵胡氏曰春秋书卫遣弑而后入罪其党宁喜与
 弑也岂弑逆之人能亲贤如此乎必不能也
陈乾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己曰如我死则必
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陈乾昔死其子曰以殉葬
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
 郑氏曰婢子妾也尊已不陷父于不义记者善之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人病时失礼也尊已乾昔子名也
 兄弟言属子云命轻重之义也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117-0443a.png
 长乐陈氏曰君子将死不忘乎利人小人将死不忘
 乎利己故成子高之寝疾则择不食之地以自葬孟
 僖子之将死则明仲尼之道以教子曾子之将死则
 称君子之道以教人此不忘乎利人者也魏颗之病
 欲以妾为殉陈乾昔之病欲以婢夹已此不忘乎利
 己者也乾昔之子终不从其乱命其过秦康公远矣
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仲尼曰非礼也卿卒
不绎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117-0443b.png
 郑氏曰春秋经在宣八年仲遂鲁庄公之子东门襄
 仲先日辛巳有事于大庙而仲遂卒明日而绎非也
 万千舞也籥籥舞也传曰去其有声者废其无声者
 孔氏曰此一节论卿卒重于绎祭之事去其籥舞以
 吹籥有声也废留万舞而不去以万舞无声也废置
 也郑引宣八年公羊传文
 长乐陈氏曰春秋之法当祭而卿卒则祭之日不可
 以用乐祭之明日不可以绎故叔弓之卒昭公去乐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117-0443c.png
  卒事君子以为礼仲遂之卒宣公犹绎而万入去籥
  君子以为非礼
  严陵方氏曰正祭之明日又祭谓之绎绎者如绎丝
  然以其续之而不绝故也祭礼为吉卿卒为凶然正
  祭不可废也故卿卒不绎而已犹者可以己之词
  庐陵胡氏曰此一节全录春秋知记礼者驳杂
 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
 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117-0443d.png
 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
 乎噫弗果从
  郑氏曰公输若匠师方小言年尚幼未知礼也敛谓
  下棺于椁般若之族多技巧者见若掌敛事而年尚
  幼请代之而欲尝其技巧也时人服般之巧鲁有初
  初谓故事也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
  四角树之穿中间为鹿庐下棺以繂绕天子六繂四
  碑前后各重鹿卢也言视丰碑者时公室僭天子也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117-0444a.png
 三家时僭诸侯诸侯下天子斲之形如大楹耳四植
 谓之桓诸侯四繂二碑碑如桓矣大夫二繂二碑士
 二繂无碑以与已字本同毋无也噫不寤之声
 孔氏曰此一节论非礼尝巧不从之事公输若之族
 人公输般请为转动机关窆而下棺将从之时有公
 肩假止而不许曰鲁有初始旧礼凡言视者不正相
 当比拟之辞王制视公侯视伯视子男是也丰大也
 案礼庙庭有碑故祭义云牲入丽于碑仪礼每云当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117-0444b.png
 碑揖今谓用大木为碑穿凿去碑中之木令使空于
 此空閒著鹿卢鹿卢两头各入碑木繂即绋也以绋
 之一头系棺缄以一头绕鹿卢既讫而人各背碑负
 绋末头听鼓声以渐郤行而下之也周礼大丧属其
 六引故郑知天子六繂又丧大记云君四繂二碑故
 知天子四碑也既云六繂四碑明有一碑两绋者故
 知上下重著鹿卢止言前后重鹿卢者以棺之入椁
 前后用力深也案春秋天子有隧以羡道下棺所以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117-0444c.png
 用碑者凡天子之葬掘地以为方圹汉书谓之方中
 又方中之内先累椁于其方中南畔为羡道以蜃车
 载柩至圹说而载以龙輴从羡道而入至方中乃属
 绋于棺之缄从上而下棺入于椁之中于此之时用
 碑繂也三家言视桓楹不云碑知不似碑形故云如
 大楹耳通而言之亦谓之碑故丧大记云诸侯大夫
 二碑也案说文桓亭邮表也谓亭邮所立表木即今
 之桥旁表柱也诸侯二碑两柱为一碑而施鹿卢故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117-0444d.png
 郑云四植谓之桓古者以已二字本同故得假借而
 用后世二字之义始异尝试也言般欲以人母尝试
 已巧事谁有强偪于汝而为此乎岂不得休已者哉
 又语之曰其母以人母尝试已巧则于汝病者乎言
 不得尝巧岂于汝有病公肩假乃更噫而伤叹于是
 众人遂止
 严陵方氏曰敛其尸谓之敛敛其圹亦谓之敛此所
 言敛即敛其圹而已封其坟谓之封封其坎亦谓之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117-0445a.png
 封此所言封即封其坎而已
 临川王氏曰言公室视丰碑见下陵上僭成俗人不
 复以僭为非矣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
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
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
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
可乎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117-0445b.png
 郑氏曰郎鲁近邑哀十一年齐国书帅师伐我是也
 禺人昭公之子春秋传曰公叔务人遇见也君子谓
 卿大夫邻重汪踦邻邻里也重皆当为童童未冠者
 之称姓汪名踦邻或为谈春秋传曰童汪踦鲁人见
 其死君事有士行欲以成人之丧治之言鲁人者死
 君事国为敛葬
 孔氏曰此一节论童子死难之事鲁人公叔禺人逢
 国人走辟齐师以奔走之罢两手负杖于颈走入城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117-0445c.png
 保以辟齐师困而止息禺人言以徭役使人病困以
 赋税责民烦重卿大夫不能为谋士又不能致死是
 自全其身于理不可既言之矣乃践其言与邻之童
 子汪踦往赴齐师而死依礼童子为殇鲁人见其死
 寇欲勿殇以成人之丧治之意以为疑问于仲尼仲
 尼言其可也
 临川王氏曰以此知先王制礼大为之防而事有常
 变不可以常礼制之者可变而从宜也小德出入可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117-0445d.png
 也
 长乐陈氏曰遇入保者息则左传见保者泣是也使
 之虽病则事充是也任之虽重则政重是也使之病
 任之重则无以安民君子不能为谋士不能死则无
 以禦敌无以安民其害小无以禦敌其害大此公叔
 禺人所以息而言之也君子之于人视其行不视其
 年年虽壮而无成处之以童可也郑忽之狡童昭公
 之童心是也年虽稚而有成处之以成人可也汪踦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117-0446a.png
 之勿殇是也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
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
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郑氏曰赠送也无君事主于孝哭哀去也展省视之
 处犹安也居者主于敬
 孔氏曰此一节论礼敬祀墓之事若有君事去国不
 得哭墓故上曲礼云君言不宿于家过墓谓他家坟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117-0446b.png
 垄祀谓神位有屋树者居无事主于恭敬故或式或
 下也
 严陵方氏曰去则哭墓反则展墓所以存乎爱盖行
 者之礼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所以存乎敬盖居者
 之礼也行者所适必远而易有所忘故在存乎爱居
 者于时为久而易有所怠故在存乎敬此二子之言
 所以异乎行故曰赠居故曰处凡物展之则可省而
 视故省谓之展与充人所谓展牲之展同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117-0446c.png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
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弓
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止其御曰朝不
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
有礼焉
 郑氏曰工尹楚官名弃疾楚公子弃疾也鲁昭八年
 帅师灭陈县之楚人善之因号焉至十二年楚子狩
 于州来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围徐以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117-0446d.png
 惧吴于时有吴师陈或作陵楚人声也商阳仁不忍
 伤人弃疾以王事劝之毙仆也韔韬也掩其目不忍
 视之也朝燕于寝大夫坐于上士立于下然则商阳
 与御者皆士也兵车参乘射者在左戈盾在右御在
 中央孔子曰有礼焉善之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杀人有礼之事案春秋传楚皆以
 尹为官名弃疾楚共王之子后立为平王案昭十三
 年左传叔向云弃疾君陈蔡苛慝不作楚人善之因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117-0447a.png
 号陈弃疾也家语子手弓而可商阳手弓弃疾曰子
 射诸是可为句也朝之与燕皆在乎寝若路门外正
 朝则大夫以下皆立若其燕朝在于路寝则大夫坐
 于上如孔子摄齐升堂是也升堂则坐矣燕亦在寝
 故燕礼云燕朝服于寝又燕礼献卿大夫之后西阶
 上献士无升堂之文是士立于下也郑注射者在左
 戈盾在右御在中央谓兵车参乘之法案宣公十二
 年左传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乐伯云左射以菆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117-0447b.png
 是射在左摄叔云右入垒折馘是戈盾勇力在右自
 然御者在中此谓凡战士也若是元帅则在中央鼓
 下御者在左戈盾亦在右故成二年鞍之战却克为
 中军将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是将居鼓下也解张御
 却克矢贯其肘左轮朱殷是御者在左自然戈盾在
 右若天子诸侯亲将亦居鼓下故戎右云赞王鼓成
 二年齐侯亲鼓之是也若非元帅则皆在左御者在
 中故成二年韩厥自其车左居中代御而逐齐侯故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117-0447c.png
 杜预云兵车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若非兵车参乘
 则尊者在左故曲礼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郑注云
 君存恶空其位又月令载耒耜于御与车右之间君
 在左也言杀人之中有礼则韔弓掩目等是也案左
 传戎昭果毅获则杀之商阳行仁而孔子善之者传
 之所云谓彼勍敌与我决战虽及胡耇获则杀之此
 谓吴师既走而后逐之故云又及一人则是不逐奔
 之义故以为有礼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117-0447d.png
 临川王氏曰春秋末世诸侯无义战士庶人不幸而
 在军旅之间闻君命既不可废为之强战则又为愈
 于不仁如商阳者可也是以孔子善之
 长乐陈氏曰从君之大义而忘己之不忍君子之所
 不为行已之不忍而废君之命君子之所不敢楚工
 尹商阳追吴师而射之每毙一人则掩其目其所不
 忍仁也不废君之命义也礼者仁义而已此孔子所
 以谓之有礼也大夫于朝则坐于燕则与故其责重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117-0448a.png
 士于朝则立于燕则不与故其责轻商阳所杀止于
 三者姑以成礼而已然则朝坐燕与为商阳者如之
 何曰彼必陈善以闭邪引君以当道有所不战战之
 所以止战有所不杀杀之所以止杀庸有不义之举
 哉商阳以楚为不义而不去何也君子去处有道废
 兴有命天下皆齐也陈文子去齐孔子不以为仁天
 下皆鲁也柳下惠不去鲁孟子不以为非圣然则天
 下皆楚也商阳不去楚君子岂以为非礼哉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117-0448b.png
 严陵方氏曰手弓犹公羊传所谓手剑盖以手执之
 当手弓之职则可以为手弓之事故曰子手弓而可
 庐陵胡氏曰韔弓不欲重伤杀敌为果易之戮也商
 阳杀敌不果而云朝燕不与又以私怨怼其君安得
 为有礼盖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而已
诸侯伐秦曹桓公卒于会诸侯请含使之袭
 郑氏曰鲁成十三年曹伯庐卒于师庐谥宣言桓声
 之误也请含以朋友有相啖食之道使之袭非也袭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117-0448c.png
 贱者之事
 孔氏曰自此至悔之一节论诸侯失礼之事
 庐陵胡氏曰曹伯庐卒于师见春秋经此云会误矣
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荆
人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
 郑氏曰在鲁襄公二十八年康王楚子昭也楚言荆
 者州言之荆请袭欲使襄公衣之荆人欲尊康王故
 强之巫祝桃茢君临臣丧之礼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117-0448d.png
 孔氏曰荆盖楚之本号鲁庄之世告命皆称荆至僖
 元年始称楚故杜预云荆始改号曰楚
 长乐陈氏曰荆人以人臣之事待襄公襄公则以人
 君之事临荆人岂非自尊而卑人者人必卑之自贵
 而贱人者人必贱之邪秦王屈赵王以缶而有鼓瑟
 之辱夫差屈勾践于会稽而有姑苏之耻亦其类也
 庐陵胡氏曰春秋只书子此称王记礼者误也又曲
 礼云夷狄虽大曰子此乃称王首尾矛盾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117-0449a.png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及郊
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
公事遂入
 郑氏曰成公丧在鲁昭三年子叔敬叔鲁宣公弟叔
 肸之曾孙叔弓也进书奉君吊书也惠伯庆父玄孙
 之子名椒介副也郊滕之近郊懿伯惠伯之叔父忌
 怨也敬叔有怨于懿伯难惠伯也春秋传曰敬叔不
 入政君命所为故惠伯强之乃入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117-0449b.png
 孔氏曰此一节论不可以私废公之事子叔叔是其
 氏云子叔者子是男子通称故以子冠叔也敬叔杀
 懿伯被懿伯家所怨恐惠伯杀已故难惠伯不敢入
 也然同在君朝又奉使滕国相随在路不相畏难入
 滕始难者虽有怨雠恒为防备今入滕国是由主人
 防备不复在已故难之惠伯知其难已遂开释之今
 既君命政令奉使滕国不可以叔父私怨遂欲报雠
 不行公事也案世本敬叔是桓公七世孙惠伯是桓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117-0449c.png
 公六世孙则惠伯是敬叔之父六从兄弟故敬叔呼
 惠伯为叔父呼懿伯为五从祖
 严陵方氏曰昔孔子对子夏问居昆弟之雠则曰衔
 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夫叔父之亲与昆弟等耳惠
 伯处之以此岂不宜哉
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
曰蒉尚不如把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把
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117-0449d.png
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
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郑氏曰哀公鲁君也画宫画地为宫象曾子言行吊
 礼于野非也鲁襄二十三年齐侯袭莒春秋传曰把
 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隧夺声相近或为兑梁
 即殖也肆陈尸也大夫以上于朝士以下于市执拘
 也无所辱命辞不受也春秋传曰齐侯吊诸其室
 孔氏曰此一节论蒉尚不如妇人得礼之事周礼乡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117-0450a.png
 士职云协日刑杀肆之三日是陈尸曰肆郑注谓诸
 侯大夫士也故襄二十二年楚杀令尹子南尸诸朝
 大夫既于朝士则于市其天子臣则有爵者皆适甸
 师氏不在朝故周礼掌囚职云凡有爵者奉而适甸师
 氏以待刑杀掌戮云有爵者杀之于甸师氏是也天
 子士宜在朝与诸侯大夫同
 严陵方氏曰与人交于丧尤欲其至故吊又音的而
 训至若夫吊人于道路之间者礼苟从简事苟从便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117-0450b.png
 而已岂所以用其至哉盖非礼之礼君子固不以加
 于人然亦未尝受之于人焉此曾子所以言蒉尚不
 如把梁之妻之知礼也
孺子䵍之丧哀公欲设拨问于有若有若曰其可也君
之三臣犹设之颜柳曰天子龙輴而椁帱诸侯輴而设
帱为榆沈故设拨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
也而君何学焉
 郑氏曰䵍鲁哀公之少子拨可拨引輴车所谓绋也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117-0450c.png
 三臣仲孙叔孙季孙氏犹尚也有若以臣况子也輴
 殡车也画辕为龙帱覆也殡以椁覆棺而涂之所谓
 菆涂龙輴以椁也诸侯輴不画龙榆沈谓以水浇榆
 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于引輴车滑也废去也绋系
 于輴三臣于礼去輴今有绋是用輴僭礼也殡礼大
 夫菆置西序士掘肂见衽颜柳止其学非礼也
 孔氏曰此论谏哀公不得学僭礼之事颜柳以有若
 对非其实恐哀公从之故以正礼而言天子之殡载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117-0450d.png
 柩于龙輴累材作椁而题凑其木帱覆棺上而后涂
 之輴形庳下不似龙唯辕与龙相类故郑知画辕为
 龙也诸侯以輴载柩不画为龙亦累木为椁设木于
 上以帱之不为题凑直横木覆之亦泥涂其上为有
 榆沈故须设拨今三臣者依礼废輴不合用殡今乃
 设拨用輴是盗窃于礼不中法式也丧大记大夫二
 綍二碑是大夫有綍綍即绋又注既夕礼云大夫以
 上始有四周谓之輴是有輴也此云三臣于礼去輴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117-0451a.png
 用輴僭礼不同者此据殡时大记及既夕礼谓朝庙
 及下棺也大夫以柩朝庙之时用輴绋唯殡时用輁
 轴不得用輴绋
 严陵方氏曰三臣既知輴之可废而不知拨之不可
 设是窃礼之不中者也哀公以少子之丧乃欲学之
 宜乎颜柳之谏也
 山阴陆氏曰据此诸侯无椁设帱而已故曰天子之
 殡菆涂龙輴以椁加斧于椁上毕涂无盖曰天子之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117-0451b.png
 殡龙輴以椁则诸侯无椁可知先儒谓亦累木为椁
 特凑非是榆性坚忍所谓不剥不沐十年成毂是也
 然以性沈难转亦所载沈也故设拨拨虽不可知然
 谓之拨则以拨輴可知郑氏谓拨所谓绋非是案丧
 大记大夫二綍二碑废輴用轴而设拨故曰窃礼之
 不中者也
 庐陵胡氏曰帱不以椁而覆以他物废輴欲窃礼设
 拨则不中礼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117-0451c.png
悼公之母死哀公为之齐衰有若曰为妾齐衰礼与公
曰吾得已乎哉鲁人以妻我
 郑氏曰悼公母哀公之妾妾之贵者为之缌而有若
 讥而问之哀公言国人皆名之为我妻重服嬖妾文
 过非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哀公为妾著服非礼之事天子诸
 侯绝旁期于妾无服唯大夫贵妾缌以哀公为妾著
 齐衰服故举大夫贵妾缌以对之耳哀公文过谓鲁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117-0451d.png
 人以我无夫人皆以为我妻不得不服也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皋曰
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
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
 郑氏曰季子皋孔子弟子高柴孟氏之成邑宰或氏
 季犯躐也申祥子张子庚偿也皋恃宠虐民非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高柴非礼之事高柴字子皋论语
 作子羔古字通用子皋见申祥请偿故拒之云孟氏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117-0452a.png
 不以是犯禾之事罪责于我以孟氏自为奢暴故也
 朋友不以是犯禾之事离弃于我以其小失非大故
 也斯此也以吾为邑长于此成邑乃买道而葬清俭
 太过后人难继续也
 严陵方氏曰恃己之贵而虐民之贱非所以为仁殉
 己之利而忘民之害非所以为恕不仁不恕且长民
 于邑焉则天下之公法不容而在所罪矣岂必孟氏
 罪之然后为罪哉天下之公义不与而在所弃矣岂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117-0452b.png
 必朋友弃之然后为弃哉子皋昧于此宜虑后之难
 继焉所谓顺非而泽也孟氏执政者也故以法言罪
 朋友同等者也故以义言弃
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违而君薨
弗为服也
 郑氏曰见在臣位与有禄同也君有馈有馈于君也
 违去也以其恩轻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臣之仕未得禄者与得禄之臣有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117-0452c.png
 同有不同之事也故王制云位定然后禄之臣虽仕
 未得禄而有物馈君及出使他国所称则并与得禄
 者同也违谓三谏不从以礼去者若已有禄虽去仕
 他国而所仕者敌则犹反服今此未得禄之臣唯在
 朝时乃服若放出他国而故君薨所仕虽敌亦不反
 服也
 临川王氏曰经言君有馈焉而解之曰有馈于君似
 非也且臣之馈君谓之献岂问有禄未有禄乎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117-0452d.png
 长乐陈氏曰孟子曰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桓
 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方其学焉则宾之而弗
 臣此所谓仕而未有禄者也宾之而弗臣故有馈焉
 不曰赐而曰献其将命之使不曰君而曰寡君若子
 思之仕鲁孟子之仕齐是也违而君薨弗服则在国
 而君薨为之服矣
 山阴陆氏曰未纯于臣故虽君馈之犹曰献虽违之
 他邦弗为君服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117-0453a.png
 李氏曰立于其朝矣命之廪人继粟庖人继肉而不
 以官定食此所谓仕而未有禄者也馈焉则不以主
 君言宾而不臣也宾之故有献而无赐不臣故有聘
 而无召盖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玉府之职曰掌
 王之献玉是王有献贤之礼也书曰师锡帝又曰锡
 汝保极是下有锡上之辞也以下尊上谓之贵贵自
 上尊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康诰亦曰尔
 事服休服采诸侯之于贤犹不可以不事之况得而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117-0453b.png
 臣之乎
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既卒
哭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自寝门至于
库门
 郑氏曰讳辟其名也生事毕而鬼事始已谓不复馈
 食于下室而鬼神祭之已辞也舍故谓高祖之父当
 迁者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葬后当以鬼神事之礼未葬犹生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117-0453c.png
 事之以脯醢奠于殡宫又于下室设黍稷曰馈下室
 谓内寝生时饮食有事处也器物几杖如平生故未
 有尸既葬亲形已藏下室遂无事虞用祭礼故立尸
 以系孝子之心未葬殡宫虽有脯醢之奠不立几筵
 大敛之奠但有席而已亦无几也至虞祭更立筵与
 几相配故士虞礼云祝免澡葛绖带布席于室中东
 面右几是也此谓士大夫礼若天子诸侯则葬前有
 几故周礼司几筵云丧事素几郑注谓殡奠时也既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117-0453d.png
 虞卒哭则生事毕鬼神之事方为始也既执木铎以
 命宫中又出宫从寝门至于库门寝门路门库门鲁
 之外门也百官及宗庙所在之次咸使知之也鲁三
 门故至库门耳若天子则至皋门也凡诸侯则皋应
 路
 严陵方氏曰生事毕而鬼事始已者上言生则知鬼
 之为死下言鬼则知生之为人也
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117-0454a.png

 郑氏曰称举也杂记曰妻之讳不举诸其侧
 孔氏曰此一节论不偏讳之事
 严陵方氏曰夫子曰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若此
 则言在不称徵也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若
 此则言徵不称在也
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赴车不载櫜韔
 郑氏曰忧谓为敌所败也素服者缟冠也赴谓还告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117-0454b.png
 于国以告丧之辞言之也櫜甲衣韔弓衣兵不戢示
 当报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军败当报之事案左氏传祸福称
 告崩薨称赴但露其甲弓故曰不戢
 临川王氏曰礼者将以恩止争且务修已而不责人
 不载櫜韔如郑义则礼亦悖矣
 长乐陈氏曰兵法曰若师不胜取过在己即周官大
 司马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臣之取过在己也礼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117-0454c.png
 记素服哭于库门之外君之取过在己也秦穆公
 败于殽素服郊次向师而哭盖其遗礼欤车必曰赴
 车若告丧也赴车不载櫜韔示不忘战也虽然合义
 则动非义则止岂若焚舟破釜沈船寘胆以干戈相
 寻而示其必死者乎故梁惠王欲报齐楚孟子教之
 以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
 忠信然后及于制梃也
 严陵方氏曰战胜而还谓之凯则其败谓之忧亦宜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117-0454d.png
 矣素服哭于库门之外则以丧礼处之也必于库门
 之外者以近庙门故也盖师之出也受命于祖及其
 无功则于祖命不能无辱矣故近庙门则哭之赴车
 盖自军告赴于国之车也凡告丧曰赴车以告丧为
 名则与素服同义
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
 郑氏曰谓火烧其宗庙哭者哀精神之有亏伤火人
 火也新宫火在鲁成三年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117-0455a.png
 孔氏曰此一节论哀先人宗庙毁伤之事左传云人
 火曰火天火曰灾公羊传曰新宫者何宣公之宫也
 山阴陆氏曰据此春秋书新宫灾讳火耳灾非人之
 所能为也即书火其所以备火之道不尽也
 李氏曰言新宫不言宣公不忍言也春秋书新宫灾
 谓天火也谓人火则不恭大矣故内火皆书灾然实
 人火之也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卷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117-0455b.png
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
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
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郑氏曰夫子怪其哀甚故式而听之而曰然而犹乃
 也夫之父曰舅
 孔氏曰此一节论苛政严于猛虎之事壹似重有忧
 者壹者决定之辞也
 严陵方氏曰虎之害人也机罟槛阱所能制之政之
卷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117-0455c.png
 害人也无可制之械焉虎之害人也深宫固门所能
 逃之政之害人也无可逃之地焉此泰山妇人所以
 宁遭虎之累伤而不忍舍其政之无苛也扬雄之论
 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与此同意式而听之
 则与式凶服同义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而曰不可公曰我
其已夫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
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对曰
卷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117-0455d.png
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
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

 郑氏曰挚禽挚也诸侯而用禽挚降尊就卑之义下
 贤也周丰曰不可辞君以尊见卑也士礼先生异爵
 者请见之则辞已止也重强变贤也时公与三桓始
 有恶惧将不安故使人问焉周丰言民见悲哀之处
卷二十二 第 30a 页 WYG0117-0456a.png
 则悲哀见庄敬之处则庄敬非必有使之者墟毁灭
 无后之地也会谓盟也盟誓所以结众以信其后外
 恃众而信不由中则民畔疑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莅临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君之临臣民当以礼义忠信为本
 之事哀公言虞夏施何政教而得如此敬信于民丰
 言民之从君在君身所行不在言也若身之不行言
 亦无益故殷周作誓作会而民始疑畔苟诚也人君
卷二十二 第 30b 页 WYG0117-0456b.png
 之身诚无礼义忠信诚实质悫之心以临化之虽以
 言辞誓令坚固结之民其不解散离贰乎周丰此言
 欲哀公身行诚信而已凡旧居皆曰墟故左传有莘
 氏之墟有昆吾之墟皆是毁灭无后者案昭三年左
 传云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则盟会别也郑注会谓盟
 者以下云民疑而司盟有云邦国有疑则盟诅之故
 以会为盟也尚书夏启作甘誓左传云夏启有涂山
 之会又禹会涂山而此言殷周者据身无诚信徒作
卷二十二 第 31a 页 WYG0117-0456c.png
 盟誓而民始离畔者耳非谓殷周作誓会也若启作
 甘誓禹会涂山皆身有诚信于事善也又谷梁传云
 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者五帝三王身行德
 义不专用诰誓盟诅故云不及与此不同
 长乐陈氏曰黄帝之于广成汤之于伊尹请必下风
 聘必三币岂以一辞而止哉此其乐善不倦者也鲁
 哀公之于周丰执挚请见一辞之以不可则止焉使
 人问之而已其视乐善不倦者则有间矣墟墓之间
卷二十二 第 31b 页 WYG0117-0456d.png
 社稷宗庙之中无情于感民而民哀敬殷人作誓周
 人作会有心于制民而民畔疑也盖誓生于不信会
 生于不敬不信而誓之使信则民始畔不敬而会之
 使敬则民始疑周丰之言凡欲哀公修敬信以感民
 而已论语孔子对哀公以孝慈则忠临之以庄则敬
 与此同义禹之伐苗有誓涂山有会此言作于殷周
 何也盖有其事者未必作其法作其法者未必始其
 事夏之前未尝无贡至禹则作贡孔子之前未尝无
卷二十二 第 32a 页 WYG0117-0457a.png
 春秋至孔子则作春秋则作誓作会盖亦作其法而
 已
 严陵方氏曰夫虞夏之得天下也以禅殷周之得天
 下也以争禅则出于自然故信未施而民信之且无
 异乎墟墓之间民之自哀也敬未施而民敬之且无
 异乎社稷宗庙之中民之自敬也争则出乎不得已
 故誓虽作而反以起民之畔会虽作而反以致民之
 疑而已且畔固甚于疑也畔其言未足为甚疑者众
卷二十二 第 32b 页 WYG0117-0457b.png
 于是为甚焉礼义忠信诚悫之心则敬之道所自出
 也固结之则以誓会而已苟无是心以莅之则结之
 者虽固民亦解而散矣凡物结之则聚解之则散惟
 其结之而聚故可解之而散若夫有以莅之则无所
 结也亦不可解矣
 清江刘氏曰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
 疑誓会皆当出于天子耳殷既衰诸侯专誓周既衰
 诸侯专盟
卷二十二 第 33a 页 WYG0117-0457c.png
 马氏曰先王之制法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有不听者
 可以弃矣而犹有誓以致其戒故大司徒之制曰以
 誓教恤则民不怠其教之如此之详其治之如此之
 备有犯命者可以刑矣而犹有盟以听其政故司盟
 曰盟万民犯命诅不信者此有以见先王仁之至也
 是以殷周之盛时以礼义道民故其民始于无犯非
 礼而终于无思犯礼誓可以己矣而犹不敢忘以忠
 信遇民故其民始于不敢欺而终于不忍欺盟可以
卷二十二 第 33b 页 WYG0117-0457d.png
 己矣而犹不敢废此有以见先王智之尽也方其俗
 之成如此则盟誓之助于教岂小补哉及其末也无
 善政以使之远刑罚而徒作誓故曰民始畔无德教
 以使之畏鬼神而徒作会故曰民始疑盖誓之以礼
 义盟之以忠信末也不修其本而一之于末故民其
 有不解乎本末无不备然后可以为治
 山阴陆氏曰誓曾前此矣而殷周作意于此故民于
 是始疑畔
卷二十二 第 34a 页 WYG0117-0458a.png
 延平黄氏曰盟誓果非先王之事乎先王以辅德信
 者也后世德信废而盟誓独行于天下此民所以疑
 畔
 庐陵胡氏曰鲁之失民久矣政在三家数世矣而哀
 公方且患之晚矣
 
 
 
卷二十二 第 34b 页 WYG0117-0458b.png
 
 
 
 
 
 
 
 礼记集说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