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117-04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二十一    宋 卫湜 撰
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
日离也是日也以虞易奠
 郑氏曰赠以币送死者于圹也有司视虞牲谓日中
 将虞省其牲也舍奠墓左以父母形体在此礼其神
 也周礼冢人凡祭墓为尸虞丧祭也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117-0421d.png
 孔氏曰既封谓葬已下棺主人以币赠之时祝先归
 宿戒虞尸案既夕礼主人赠用制币玄纁束帛也士
 虞礼记云男男尸女女尸是虞有尸也舍奠于墓左
 既窆后之事也有司脩虞之有司也几依神也筵坐
 神席也席敷陈曰筵舍释也奠置也墓道向南以东
 为左孝子先反脩虞故有司以几筵及祭馔置于墓
 左以礼地神也反谓所使奠墓左有司归也虞者葬
 日还殡宫安神之祭名郑注士虞礼云虞安也必用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117-0422a.png
 日中者是日时之正也士虞礼云日中而行事注云
 朝葬日中而虞君子举事必用辰正也再虞三虞皆
 用质明盖周人尚赤大事用日出故朝葬也
 严陵方氏曰既封而赠则虞祭有期矣故祝先反而
 宿虞尸焉宿亦戒也以事戒之则曰戒以期戒之则
 曰宿祭统言宫宰宿夫人与此言宿同义主人不亲
 舍奠而使有司代之者欲速反而脩虞事故也必待
 有司反而后虞祭者葬礼毕然后敢成葬反之礼故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117-0422b.png
 也弗忍一日离其亲故不待明日而后虞也是日也
 以虞易奠者以虞之礼渐吉故也
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其
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
有所归也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
 郑氏曰既虞之后卒哭而祭其辞盖曰哀荐成事成
 祭事也祭以吉为成故云吉祭祔于祖父祭告于其
 祖之庙也末无也孔子善殷盖期而神之人情也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117-0422c.png
 孔氏曰虞祭之时以其尚凶祭礼未成今既卒无时
 之哭唯有朝夕二哭渐就于吉故云成事其虞与卒
 哭尊卑不同案杂记士三月而葬是月而卒哭大夫
 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
 约此天子七月而葬九月而卒哭杂记又云诸侯七
 虞大夫五士三皆用柔日最后一虞用刚日故士虞
 礼云三虞卒哭他用刚日杂记云诸侯七虞然则天
 子九虞也士三虞卒哭同在一月假令丁日葬葬日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117-0422d.png
 而虞则己日二虞后虞改用刚则庚日三虞也三虞
 与卒哭相接则壬日卒哭也士之三虞用四日则大
 夫五虞当八日诸侯七虞当十二日天子九虞当十
 六日最后一虞与卒哭例同用刚日大夫以上卒哭
 去虞校两月则虞祭既终不得与卒哭相接其虞后
 卒哭之前刚日虽多不须设祭以正礼既成故也士
 虞礼云卒哭之明日祔于祖父此虞卒哭及祔皆据
 得正礼者耳其变而之吉祭者谓不得正礼变常礼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117-0423a.png
 也所以有变者或时有迫促或事有忌讳未及葬期
 死而即葬者即丧服小记所云赴葬者赴虞者三月
 而后卒哭彼据士礼而言速葬速虞之后卒哭之前
 其日尚赊不可无祭谓之为变也之往也谓既虞往
 至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接者谓三虞卒哭之
 间刚日则连接其祭盖以孝子不忍亲一日无所归
 依也此经亦据士若大夫以上赴葬赴虞之后为接
 祭至当葬之月终虞之祭日乃止其祝亦称哀荐成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117-0423b.png
 事虞礼他用刚日此经谓之变者虞礼谓之他其义
 一也郑注虞礼云他谓不及时而葬者
 严陵方氏曰明日祔于祖父者谓祔庙也以后死附
 先死而神事之故谓之祔或祔于祖或祔于父各从
 其昭穆也
 李氏曰以其对奠故曰吉祭以其对未葬故曰成事
 变他祭也以其非正祭故曰变以其非常祭故曰他
 以生者之情则不忍一日离也穷死者之理则不忍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117-0423c.png
 一日末有所归也夫穷死者之理在乎尽生者之情
 尽生者之情在乎穷死者之理虞祭所以安神也故
 以不忍一日离言之接祭所以致情也故以不忍一日末
 有所归言之
 庐陵胡氏曰既夕礼曰卒哭明日以其班祔盖周礼
 也祔犹属也属昭穆之次
 河南程氏曰丧须三年而祔若卒哭而祔则三年都
 无事礼卒哭犹存朝夕哭若祭于殡宫则哭于何处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117-0423d.png
 古者君薨三年丧毕吉禘然后祔因其祫祧主藏于
 夹室新主遂自殡宫入于庙国语言日祭月享礼中
 岂有日祭之礼此正谓在年之中不彻几筵故有日
 祭朝夕之馈犹定省之礼如其亲之存也至于祔祭
 须是三年丧终乃可祔也
 涑水司马氏曰案士丧礼始虞祝词云适尔皇祖某
 甫告之以适皇祖所以安之故置祔于卒哭之来日
 (书仪/)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117-0424a.png
 蓝田吕氏曰礼之祔祭各以昭穆之班祔于其祖主
 人未除丧主未迁于新庙故以其主附藏于祖庙有
 祭即而祭之既除丧而后主迁于新庙故谓之祔左
 氏传云君薨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周人
 未葬奠于殡虞则立尸有几筵卒哭而祔祔始作主
 既祔之祭有练有祥有禫皆特祀其主于祔之庙至
 除丧然后主迁新庙以时而烝尝禘焉不立主者其
 祔亦然士虞礼及杂记所载祔祭皆是殷人练而祔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117-0424b.png
 则未练以前犹祭于寝有未忍遽改之心此孔子所
 以善殷
 会稽高氏曰案礼记虞卒哭明日祔于祖父此周制
 也若殷人则以既练祭之明日祔故孔子曰周已戚
 吾从殷盖期而神之人之情也若卒哭而遽祔于庙
 亦太早矣然唐开元礼则既禫而祔夫孝子哀奉几
 筵至大祥而既彻之矣岂可复使禫祭乃始祔乎唐
 礼祥祭与禫祭隔两月此又失之于缓故今于大祥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117-0424c.png
 彻灵座之后则明日祔于庙缘孝子之心不忍一日
 末有所归也
 新安朱氏曰众言淆乱则折诸圣孔子之言万世不
 可易矣尚复何说况期而神之之意揆之人情亦为
 允惬但其节文次第今不可考而周礼则有仪礼之
 书自始死以至祥禫其节文度数详焉故温公书仪
 虽记孔子之言而卒从仪礼之制盖其意谨于阙疑
 以为既不得其节文之详则虽孔子之言亦有所不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117-0424d.png
 敢从者矣程子之说亦甚善然郑氏说凡祔已反于
 寝练而后迁庙左氏春秋传亦有特祀于主之文则
 是古人之祔固非遂彻几筵程子于此恐其考之有
 所未详也开元礼之说则高氏既非之矣然其自说
 大祥彻灵座之后明日乃祔于庙以为不忍一日末
 有所归殊不知既彻之后未祔之前尚有一夕其无
 所归也久矣凡此皆有未安恐不若且从仪礼温公
 之说次序节文亦自确有精意如檀弓诸说可见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117-0425a.png
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
 郑氏曰桃鬼所恶茢萑苕可扫不祥为有凶邪之气
 也生人则无凶邪
 孔氏曰此一节论君临臣丧之礼君谓天子往临臣
 丧则以巫执桃祝执茢又使小臣执戈若往临生者
 但有执戈无巫祝桃茢之事故云异于生也案丧大
 记大夫之丧将大敛君往巫止于门外祝先入又士
 丧礼大敛而往巫止于庙门外祝代之小臣二人执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117-0425b.png
 戈先二人后此皆大敛之时小敛及殡更无文明与
 大敛同也直言巫止无桃茢之文则去桃茢可知也
 丧大记虽记诸侯礼明天子亦然此经所云谓天子
 礼诸侯临臣之丧则使祝代巫执茢居前下天子也
 亦谓未袭以前若已袭之后茢亦去之与天子同是
 天子未袭之前临臣之丧巫祝桃茢执戈三者并具
 诸侯临臣之丧未袭之前巫止祝执茢小臣执戈若
 既袭之后敛殡以来天子与诸侯同也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117-0425c.png
 清江刘氏曰君临臣丧以桃茢先非礼也周之末造
 也事之斯为臣焉使之斯为君焉君臣之义非虚加
 之也寄社稷焉尔寄宗庙焉尔寄人民焉尔夫若是
 其孰轻故君有庆臣亦有庆君有戚臣亦有戚书曰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尊卑异而已矣虽于其臣亦然
 故臣疾君亲问之臣死君亲哭之所以致忠爱也若
 生也而用死也而弃生也而厚死也而薄生也而爱
 死也而恶是教之忘生也是教之背死也祸莫甚于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117-0425d.png
 背死而忘生苟为背死而忘生则不足以托六尺之
 孤寄百里之命施之于人者不变于存亡然后人之
 视其亡犹存矣则夫桃茢胡为乎诸臣之庙哉或曰
 于记有之宜若礼然曰否是故亦周末之记也昔者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丘闻之也敝帷不弃为
 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而丘也贫无盖也亦予
 之席焉夫不以贱而弃之为劳也夫不以死欺之为
 有生也劳虽贱不弃也死虽狗不欺也而况于君臣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117-0426a.png
 乎吾故曰君临臣丧以桃茢先非礼也周之末造也
丧有死之道焉先王之所难言也
 孔氏曰人之丧也有死散之道人之所恶故难言也
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
考之庙而后行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
 郑氏曰朝谓迁柩于庙
 孔氏曰此一节论殷周死者朝庙之事丧之朝也谓
 将葬以柩朝庙也夫为人子之礼出必告反必面今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117-0426b.png
 将葬以车载柩而朝于庙是顺死者之孝心也又死
 者神灵悲哀弃离其室故至于祖考之庙辞而后行
 殷人尚质敬鬼神而远之死则为神故云朝而殡于
 祖庙周则尚文亲虽亡没犹若存在不忍便以神事
 之故殡于路寝及朝庙遂葬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
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
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117-0426c.png
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
 郑氏曰杀人以卫死者曰殉殆几也用其器者渐几
 于用人也明器所以神明死者异于生人也刍灵束
 茅为人焉谓之灵者神之类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
 有似于生人孔子善古而非周
 孔氏曰此一节记者录孔子善古非殷周之事谓夏
 为明器知死丧之道焉以孝子之事亲不可阙故备
 其器物若似生存以鬼神异于人故物不可用孔子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117-0426d.png
 既论夏家之是又言殷代之非谓用生者之祭器而
 供死者近于用生人而殉死人也既言殷代又将言
 周用偶人非礼故先言涂车刍灵自古帝王制而有
 之此不可为用故云明器之道也记者录孔子之言
 又说孔子臧否古今得失故重言孔子前言用殉是
 已死之人形貌不动与器物相似故言用殉此云用
 人者谓用生人入圹今俑者形貌发动有类生人故
 云用人周初即用偶人故冢人职言鸾车象人象人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117-0427a.png
 谓以刍为人郑注引此谓为俑者不仁是象人即俑
 人也
 山阴陆氏曰言谓不言曰谓者孔子之义也君子见
 微于此哀之
 临川王氏曰用生者之器必非殷盛时之礼或者生
 者之器非祭器也此言果孔子则周不为俑矣言周
 作俑亦无据
 严陵方氏曰丧之为道所以致之于死生之间明器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117-0427b.png
 者若前经所谓竹不成用瓦不成味之类是矣孟子
 引孔子之言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言盖本于此
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
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母为戎首不亦善
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郑氏曰为旧君反服谓仕焉而已者穆公鲁哀公之
 曾孙子思言放逐之臣不服旧君为兵主来攻伐曰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117-0427c.png
 戎首
 孔氏曰此一节论不为旧君著服之事案丧服齐衰
 三月章为旧君凡三条其一云为旧君及君之母妻
 传曰仕焉而已者也注云谓老若有废疾而致仕者
 兼服其母妻其二大夫在外其妻及长子为旧国君
 注云在外待放已去者传云妻言与民同也长子言
 未去也此则大夫身不为服唯妻与长子为旧君耳
 其三为旧君注云大夫待放未去者传曰大夫去君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117-0427d.png
 埽其宗庙言其以道去君而犹未绝也注云以道去
 君谓三谏不从待放于郊未绝者言爵禄尚有列于
 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已绝则不服也郑注此云仕焉
 而已者止取丧服第一条为正耳然则去仕他国已
 绝之后不服旧君而杂记云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
 则违诸侯之诸侯得为旧君服者盖谓不便其居或
 辟寇雠不得在国者如孟子对齐宣王为旧君反服
 正与杂记同也郑注放逐之臣放则宣元年晋放其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117-0428a.png
 大夫胥甲父于卫是也逐者春秋诸侯大夫言出奔
 是也
 长乐陈氏曰义起于情之所及而不起于情之所不
 及礼生于义之所加而不生于义之所不加故因情
 以为义而义所以行情因义以为礼而礼所以行义
 人臣之去国有为旧君之服者有不为旧君之服者
 凡视情与义如何耳古者进人以礼进之以诚之所
 乐与也退人以礼退之以势之所不得已也今也引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117-0428b.png
 之唯恐其不高则若加诸膝挤之唯恐其不深则若
 队诸渊服与不服所以异也穆公居今之世反古之
 道而欲责今之臣行古之礼不亦误乎
 庐陵胡氏曰楚郧公辛曰君讨臣谁敢雠之则臣无
 雠君之义服亦可也
 金华应氏曰案子思对穆公与孟子告齐宣王略相
 类子思所谓戎首者即孟子所谓视君如寇雠也盖
 世衰道微君多虐其臣而彼此之情涣散不属故贤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117-0428c.png
 者警其君以上下相为感应之理若所以自处与所
 以教人则必以厚不容如是之薄也
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为君何食敬子曰食
粥天下之达礼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
不闻矣勉而为瘠则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
者乎哉我则食食
 郑氏曰悼公鲁哀公之子昭子康子之曾孙名强敬
 子武伯之子名捷敬子言邻国皆知吾等不能居公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117-0428d.png
 室以臣礼事君也三臣谓仲孙叔孙季孙氏存时不
 尽忠丧又不尽礼非也孔子曰丧事不敢不勉
 庐陵胡氏曰食食不食粥非也礼小祥则饭素食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子游吊
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
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
 郑氏曰司徒官氏公子许之后皆以朋友之礼往而
 二人异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117-0429a.png
 孔氏曰此一节论朋友相吊必候主人改服乃绖之
 事知是朋友者凡吊者主人成服则客乃服吊绖今
 主人始小敛未成服而已便出著绖故知有缌之恩
 随主人变如五服亲也此与前子游裼裘吊朋友同
 也前云带绖故知是朋友此下不云带者凡单云绖
 则知有带也如为师二三子皆绖而出及群居则绖
 皆是包带之文也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117-0429b.png
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
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
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郑氏曰礼者敬而已矣有若以其大俭偪下非之及
 墓而反言其既窆则归不留宾客有事也人臣赐车
 马者乃得有遣车遣车之差大夫五诸侯七则天子
 九诸侯不以命数丧数略也个谓所包遣奠牲体之
 数也杂记曰遣车视牢具曾子言时齐方奢矫之是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117-0429c.png
 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晏子故为非礼以矫齐之事狐裘
 贵在轻新而晏子一裘三十年其父晏桓子是大夫
 大夫遣车五乘而晏子止以一乘葬其父案既夕礼
 乃窆主人哭踊袭赠用制币拜稽颡踊如初卒袒拜
 宾宾出则拜送藏器与苞筲加抗席抗木实土主人
 拜乡人乃反哭今晏子既窆赠币拜稽颡踊讫则还
 不复拜宾及送宾之事故郑云不留宾客有事也此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117-0429d.png
 皆是俭失礼有子更举国君大夫正礼以證之七个
 五个谓以牲体折为七段五段以七乘五乘遣车载
 之也案士丧礼无遣车诸侯之士一命而曲礼云三
 赐不及车马故诸侯之士无遣车也若诸侯之大夫
 虽未三命以其位尊得有遣车也又案大行人上公
 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今总云五乘故郑云丧数
 略也经云及墓而反郑知既窆则归者晏子虽为俭
 约不应柩未入圹则归故云既窆也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117-0430a.png
 长乐陈氏曰恭则不侮敬则不慢不侮也故与人交
 能尽欢事君能责难不慢也故与人交能竭忠事君
 能陈善礼之大本不过乎此晏子有之故于交则久
 而敬于君则致其显此曾子所以谓之知礼也有若
 以晏子为不知礼则一狐裘三十年者俭于身而不
 中礼也遣车一乘及墓而反者俭于亲而不中礼也
 盖君子起礼以义行义以时时之过则矫之以不及
 此所谓国奢则示之以俭易小过用过乎俭是也时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117-0430b.png
 之不及则救之以中此所谓国俭则示之以礼诗蟋
 蟀以礼自虞是也然君子用过乎俭小有所过而已
 晏子之俭非特小有所过曾子以晏子恭敬为知礼
 则是以晏子之俭为知礼则非礼器以晏子为隘杂
 记以晏子为偪下则晏子之不知礼也信矣
 严陵方氏曰以齐国之无道而以盈为耻以齐国之
 奢而欲示之俭则俭于其身庶几其可也俭于其亲
 不亦甚乎昔管仲有反坫塞门之僭孔子亦以为不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117-0430c.png
 知礼则二子之所为虽不同其为不知礼则一也然
 以礼与其奢也宁俭言之则晏子之失犹为愈矣
 石林叶氏曰君子言行应乎时犹权衡之应物也不
 能应时则言行虽善君子犹以为非齐之奢久矣晏
 子示以俭其奉己则敝裘而居其祀先则豚肩不掩
 豆盖应时也
国昭子之母死问于子张曰葬及墓男子妇人安位子
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曰噫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117-0430d.png
毋曰我丧也斯沾尔专之宾为宾焉主为主焉妇人从
男子皆西乡
 郑氏曰国昭子齐大夫夫子孔子也西向东向夹羡
 道为位也噫不寤之声毋禁止辞斯尽也沾读曰觇
 视也国昭子自谓齐之大家有事人尽视之欲人观
 之法其所为也时子张相专犹同也同西向非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葬之在圹男女面位之事噫母者
 昭子不悟礼意止子张也又自言我居丧人尽来觇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117-0431a.png
 当更为别礼
 严陵方氏曰礼之辨异尤重于男女之际虽丧纪忧
 遽之中亦莫不各正其位焉故自始死以至于葬男
 子则西向而位乎东妇人则东向而位乎西凡以辨
 阴阳之义而已司徒敬子之丧夫子为相固尝行之
 矣而国昭子徒为宾主之辨曾无男女之别则其失
 礼也不已甚乎
穆伯之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孔子曰知礼矣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117-0431b.png
 郑氏曰丧夫不夜哭嫌私情胜也
 孔氏曰自此至矣夫论丧夫不夜哭并母知子贤愚
 之事
 严陵方氏曰经曰寡妇不夜哭盖其远嫌之道不得
 不然耳穆伯之于敬姜夫也故居其丧止于昼哭而
 不嫌于薄文伯之于敬姜子也故居其丧昼夜哭而
 不嫌于厚此孔子所以谓之知礼也
文伯之丧敬姜据其床而不哭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117-0431c.png
以将为贤人也吾未尝以就公室今及其死也朋友诸
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斯子也必多旷于
礼矣夫
 郑氏曰以为贤人盖见其有才艺也未尝就公室言
 未尝与到公室观其行也季氏鲁之宗卿敬姜有会
 见之礼内人妻妾也
 孔氏曰旷犹疏薄也言此子平生必疏薄于朋友宾
 客故未有感恋出涕者上云昼夜哭此不哭者谓暂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117-0431d.png
 时也家语云文伯歜卒其妻妾皆行哭失声敬姜戒
 之曰吾闻好外者士死之好内者女死之今吾子早
 夭吾恶其好内闻也二三妇共祭祀者无加服孔子
 闻之曰女智莫若公父氏之妇知礼矣
 严陵方氏曰旷与无旷庶官之旷同言虚其道而不
 行行哭者行哭泣之礼也
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
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彻之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117-0432a.png
 郑氏曰亵衣非上服陈之将以敛也敬姜言四方之
 宾严于舅姑敬姜者康子从祖母
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曰予壹不知
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子游
曰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
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
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
之谓礼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117-0432b.png
 郑氏曰丧之踊犹孺子之号慕也微情谓节哭踊也
 以故兴物谓衰绖之制直情径行谓哭踊无节衣服
 无制也礼道与戎狄异陶郁陶也咏讴也犹当为摇
 声之误也摇谓身摇动也秦人犹摇声相近舞谓手
 舞之愠犹怒也戚愤恚叹吟息辟拊心踊跃也舞踊
 皆有节乃成礼
 孔氏曰自此至之訾也一节论子游言制礼有节之
 事有子言我专壹不知夫丧之踊也欲去此踊节直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117-0432c.png
 似孺子慕者足矣言孝子之情于此即是何须为哭
 踊之节微情者微杀也言贤者丧亲必致灭性故制
 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数以杀其内情使之俯就也以
 故兴物者兴起也不肖者无哀情故为衰绖使其睹
 服思哀起情企及也若直肆已情而径行之无哭踊
 节制乃是夷狄之道中国礼道不如是也人喜则斯
 陶以下极言哀乐之本喜者外竟会心之谓斯语助
 也陶谓郁陶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郁陶之情转畅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117-0432d.png
 则口歌咏之也歌咏不足渐至摇动身体乃至起舞
 足蹈手扬乐之极也外竟违心之谓愠凡喜怒相对
 哀乐相生若舞无节形疲厌倦事与心违所以怒生
 愠怒之生由于舞极故曲礼云乐不可极也此凡有
 九句首末各四正明哀乐相对中间舞斯愠一句是
 哀乐相生诸本亦有无此一句者愠斯戚者怒来戚
 心故愤恚起也愤恚转深因发吟息叹息不泄故至
 抚心抚心不泄乃至跳踊奋击哀之极也夫喜而不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117-0433a.png
 节自陶至舞俄顷而愠生怒而不节从戚至踊踊极
 则笑故夷狄无礼朝殡夕歌童儿任情倏啼歘笑今
 若品节此二涂使踊舞有数则能久长故云此之谓
 礼品阶格也节制断也
 庐陵胡氏曰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言
 不可去陶乐犹若所谓君子盖犹犹之犹郑读犹为
 摇动恐非舞斯愠人鼓舞则气激怒愠斯戚惨矣
 李氏曰礼者节文之也有节故有微情者有文故有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117-0433b.png
 兴物者直情则无节径行则无文故曰戎狄之道也
 唯有节故陶不至于咏咏不至于舞舞不至于愠愠
 不至于踊此所以微情也唯有文故制绞衾设蒌翣
 以使勿恶脯醢之奠遣而行之葬而食之使人弗倍
 此所以兴物也
 长乐陈氏曰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发以散阳也
 其极必反阴焉其愠心感者其声粗以厉粗以厉阴
 也其极必反阳焉盖喜气不泄则已泄则口不得不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117-0433c.png
 咏愠气不震则已震则气不得不叹咏文事心志犹
 其优游叹武事心志犹其奋疾夫然则忧患去而乐
 生矣乐生而舞至于手之舞之则乐极而哀从之矣
 故舞斯愠愠斯叹叹斯戚戚斯辟辟斯踊则不知胸
 之抚之足之踊之虽正明目而视不可得而见也倾
 耳而听不可得而闻也岂非阳极反阴乐极反哀之
 意邪左传所谓乐有歌舞哀有哭泣者此欤品于斯
 哀乐莫不有隆杀节于斯哀乐莫不中节则知礼之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117-0433d.png
 为道其去戎狄之道远矣陶包阴阳之气忧乐无所
 泄如之喜斯陶乐之无所泄者也郁陶乎子心忧之
 无所泄者也尔雅以郁陶为喜其有见乎一偏欤传
 曰齐楚燕赵之歌异传而皆乐九夷八蛮之声异哭
 而皆哀夫何故哀乐之情同也然而君子不与之者
 为其不能品节于斯以为礼未免为戎狄之道也(乐/书)
 清江刘氏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
 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案人舞宜乐不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117-0434a.png
 宜更愠又不当渐至辟踊此中间有遗文矣盖本曰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蹈矣人悲
 则斯愠愠愤不足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
 自喜而下五变而至蹈自悲而下亦五变而至踊所
 谓孺子慕者也
 严陵方氏曰阴阳之理忧乐之情固常如此则礼虽
 经而为三百曲而为三千不过品于斯节于斯而已
 品于斯故所施之上下有常节于斯故所处之多少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117-0434b.png
 无失故曰品节斯斯之谓礼
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翣
为使人勿恶也始死脯醢之奠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
食之未有见其飨之者也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
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郑氏曰无能心谓之无所复能也绞衾尸之饰蒌翣
 棺之饰周礼蒌作柳将行将葬也葬有遣奠食反虞
 之祭也舍犹废也訾病也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117-0434c.png
 孔氏曰上明辟踊之节此明饰丧及奠祭之事人身
 既死形体腐败以其恐恶之故制绞紟衾设蒌翣以
 饰之欲使人勿恶也以其恐倍之故始死设脯醢之
 奠以至于葬将行又设遣奠而送之既葬反哭设虞
 祭以食之未曾见死者飨食之然自上世以来未有
 舍此而不为者为使人勿倍其亲故也故子之所讥
 刺于礼有踊节者亦非礼之病害也初有若止讥踊
 节子游既言生者节哀遂说死者加饰备言礼之节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117-0434d.png
 制与夷狄不同也
 庐陵胡氏曰倍与背同古字多假借
 严陵方氏曰刺若诗之有刺以适当于物故也訾犹
 疵也而与不苟訾同字者以有疵而可訾故也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
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
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
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117-0435a.png
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
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郑氏曰吴侵陈以鲁哀元年秋祀神位有屋树者厉
 疫病也大宰行人官名也夫差吴子光之子盍何不
 也尝犹试也夫差脩旧怨庶几其师有善名也获谓
 系虏之二毛鬓发斑白大宰嚭欲微切之故其言似
 若不审然止言杀厉重人也归尔子谓所获臣民吴
 楚僭号称王大宰又微劝之终其意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117-0435b.png
 孔氏曰此一节明征伐不合斩祀杀厉之事左传初
 吴子光伐楚召陈怀公怀公不从至夫差克越乃脩
 先君之怨而侵陈是夫谓大宰嚭言其博闻强识多
 有所言不斩祀杀厉不获二毛谓以至胜攻至暴用
 兵如此若两军相敌则不然左传云虽及胡耇获则
 取之是也大宰嚭因吴王欲反地归子复劝之以终
 其哀矜之意谓反地归子其事既善师岂有无善名
 乎言必有善名也周官有大宰又有大小行人此大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117-0435c.png
 宰嚭与吴大宰嚭名号同而人异也谷梁传云苞人
 民驱牛马曰侵斩树木坏宫室曰伐是侵轻而伐重
 也
 鄱阳洪氏曰案嚭乃吴夫差之宰陈遣使者止用行
 人则仪乃陈臣也记礼者简策差互故更错其名当
 云陈行人仪使于师夫差使大宰嚭问之乃善忠宣
 公作春秋诗引斯事亦尝辨正云
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117-0435d.png
如有从而弗及既葬慨焉如不及其反而息
 郑氏曰颜丁鲁人从随也慨惫貌
 孔氏曰此一节论孝子居丧哀杀有渐之事
 严陵方氏曰皇皇言心无所依望望言心无所跂此
 浅深之别也其反而息言葬反而亡于是为甚心与
 形俱息也息与诗言我心则休同义言其极而不可
 加故也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仲尼曰胡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117-0436a.png
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
 郑氏曰时人君无行三年之丧礼者子张问有此与
 怪之也欢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冢宰
 天官卿贰王事者三年之丧使之听朝
 孔氏曰此一节论世子遭丧冢宰听政之事无逸作
 言乃雍
 严陵方氏曰天子之适子曰太子诸侯之适子曰世
 子得世国故也于天子亦称世子者则以世天下言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117-0436b.png
 之耳故称王以别之亦犹王制于诸侯亦称太子必
 称群后以别之也周官天子之礼止曰世子者亦以
 每继王后言之故也其实称太子则以天子为正称
 世子则以诸侯为正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
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
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117-0436c.png
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
大矣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
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
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
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至于今
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郑氏曰悼子晋大夫荀盈鲁昭公九年卒平公晋侯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117-0436d.png
 彪也饮酒与群臣燕也侍与君饮也燕礼记曰请旅
 侍臣鼓钟乐作也燕礼宾入门奏肆夏既献而乐阕
 献君亦如之曰安在怪之也在寝谓燕于寝杜蒉三
 酌皆罚纣以甲子死桀以乙卯亡王者谓之疾日不
 以举乐为吉事所以自戒惧杂记曰君于卿大夫比
 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是大臣丧重于疾日大师
 典奏乐诏告也近臣当规君疾忧为一饮一食言调
 贪酒食亵嬖也与知防防禁放溢也平公闻义则服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117-0437a.png
 扬觯举爵于君也礼扬作媵扬举也媵送也扬近得
 之毋废斯爵欲后世以为戒毕献献宾与君也此爵
 遂因杜蒉为名杜蒉或作屠蒯
 孔氏曰此一节论君有大臣之丧不得有作乐饮酒
 之事鼓犹奏也谓燕奏钟乐此宾初入门奏肆夏也
 燕礼记云燕朝服于寝故知燕于寝也平公呼蒉而
 进之曰向者汝酌三酌是汝之心或开发于予予望
 汝有谏是以不与汝言也尚书云甲子昧爽至于殷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117-0437b.png
 郊又史记云兵败纣自焚死是纣甲子死也左传昭
 十八年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
 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诗云韦顾既伐昆吾夏
 桀二者同诛昆吾既乙卯亡明桀亦乙卯被放也调
 是嬖亵之臣唯欲行燕会贪求一饮一食忘君违礼
 之疾而不谏是以饮之也谓之杜举表明此爵实杜
 蒉所举也案左传昭公九年文与此小异亦所闻不
 同或二文互相足也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117-0437c.png
 皇氏曰非刀匕是共非不也杜蒉言各忧其事宰夫
 不以刀匕是共乃又敢与谏争越官侵职是以饮也
 至于今谓记录之人至于今为记之时
 长乐陈氏曰先王制为丧臣之礼于服则衰绖于膳
 则不举于乐则弛县以至与敛往吊莫不尽礼是以
 柳庄之卒卫献公不释祭服而往襚众仲之卒隐公
 不与敛仲遂之卒宣公犹绎而万入君子非之然则
 悼子之未葬平公饮酒至于鼓钟其可乎此杜蒉所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117-0437d.png
 以升酌而讥之也非杜蒉不能改平公之过于群臣
 不言之际非平公不能彰杜蒉之善于后世矣盖杜
 蒉之所存者忠也所敢为者勇也平公之知悔者智
 也不掩善者义也皆礼之所与也然平公贤孟子而
 终于不可见尊亥唐而终不与共治则所谓智而且
 义者盖亦勉强之而已左传谓杜蒉责乐工以不聪
 责嬖叔以不明责已以不善味其言虽不同其实一
 也噫三代之季贤者陆沈多矣及不得已然后出而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117-0438a.png
 见于世故让爵见于屠羊非书见于斲轮守官见于
 虞人商歌见于饭牛则善谏见于宰夫不为过矣
 李氏曰先王之于事无非教也子卯不乐以桀纣之
 所以亡子卯不哭以汤武之所以兴以为哀乐之戒
 也
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
所以易其名者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
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117-0438b.png
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脩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
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郑氏曰文子卫献公之孙名拔或作发谥者行之迹
 有时犹言有数也大夫士三月而葬君灵公也卫国
 有难谓鲁昭公二十年盗杀卫侯之兄絷也时齐豹
 作乱公如死鸟班制谓尊卑之差也后不言贞惠者
 文足以兼之
 孔氏曰此一节论请君诔臣之谥法生存之日君呼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117-0438c.png
 其名今死将葬故请所以诔行为之作谥易代其名
 者案谥法爱民好与曰惠外内用情曰贞道德博闻
 曰文既有道德则能惠能贞故郑云文足以兼之
 严陵方氏曰脩其班制以与四邻交非博闻者不能
 故曰不亦文乎班制者班言上下之序制言多寡之
 节脩其班制故可以与四邻交故卫之社稷得以不
 辱班制古所有也文子特因其坏而脩之耳
 庐陵胡氏曰春秋书归粟讥人臣私惠作福文子不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117-0438d.png
 佐其君赈穷而私为粥不可也以死卫君于经传不
 见据史䲡劝文子执臣礼则文子尝不臣矣文子欲
 葬瑕丘恐不能脩班制
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
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
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卫人以龟
为有知也
 郑氏曰骀仲卫大夫石碏之族六人莫适立故卜为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117-0439a.png
 后者沐浴佩玉则兆言齐洁则得吉兆也石祁子
 正且知礼
 孔氏曰此一节论龟兆知贤之事沐浴佩玉则兆其
 掌卜之人谓之也所以有卜者昭公二十六年左传
 云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居亲之
 丧必衰绖憔悴安有沐浴佩玉者乎言不可
 长乐陈氏曰五人者有意于得而不兆祁子无意于
 得而兆故卫人以龟为有知盖溺于利而忘义蔽于
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117-0439b.png
 情而忘礼者人谋之所不与而鬼谋之所违笃于义
 而不谋利专于礼而不徇情者人谋之所与而鬼谋
 之所从岂非所谓天地自然之道人事必然之理哉
 严陵方氏曰曲礼曰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
 则浴非有创疡固不可以沐浴矣玉藻曰凡带必有
 佩玉唯丧否非去丧固不可以佩玉矣若夫执亲之
 丧而沐浴佩玉是上忘孝于亲下忘礼于身也其可
 乎唯石祁子不忍为之宜乎龟之独兆也龟之独兆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117-0439c.png
 于祁子非龟为有知也以人情愿其为卿故鬼神依
 人而行耳所谓兆言得吉兆也若周官大卜之三兆
 卜师之四兆是矣盖谓灼师龟罅也然兆亦有凶卜
 者以求吉为主故经以兆言吉也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
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
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
吾欲己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
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117-0439d.png

 郑氏曰子车齐大夫子亢子车弟孔子弟子莫养于
 下谓地下也子亢度谏之不能止以言拒之已犹止
 也果决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殉葬非礼之事
 严陵方氏曰以生者而从之于死则伤乎不仁于死
 者而养之以生则伤乎不知非君子之所当为也子
 亢以义拒之不亦宜乎宰即家大夫也
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117-0440a.png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
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
其财斯之谓礼
 郑氏曰还犹疾也谓不及其日月
 孔氏曰此一节论孝子事亲称家有无之事啜菽以
 菽为粥而啜之饮水更无馀物也虽速葬无椁材但
 以衣棺敛其头首及足形体不露此之谓礼
 唐陆氏曰菽大豆也王云熬豆而食曰啜菽
卷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0117-0440b.png
 长乐陈氏曰君子之于亲以其所以养则养在志不
 在体以其所以葬则葬在诚不在物苟养在体不在
 志则虽三牲不足以为孝葬在物不在诚则虽醯醢
 百瓮不足以为礼若然则富者不足矜贫者不足伤
 要在自尽而已
 严陵方氏曰子路于生曰养于死曰礼则知所谓礼
 者丧葬之礼言丧葬则知所谓养者亦无非礼矣语
 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是矣孔子又变养言孝
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117-0440c.png
 者主尽其欢言之也尽其欢者存乎情故以孝言称
 其财者存乎物故以礼言啜饮止以菽水言之者菽
 不若稻粱之甘水不若酒醴之美则以见尽其欢者
 在乎养志不在养口体而已
 
 
 
 
卷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0117-0440d.png
 
 
 
 
 
 
 
 礼记集说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