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117-030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十五 宋 卫湜 撰
檀弓上第三
孔氏曰姓檀名弓今山阳有檀氏以其善于礼故著
姓名以显之此于别录属通论此檀弓在六国之时
知者此篇载仲梁子是六国时人故也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
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
礼记集说卷十五 宋 卫湜 撰
檀弓上第三
孔氏曰姓檀名弓今山阳有檀氏以其善于礼故著
姓名以显之此于别录属通论此檀弓在六国之时
知者此篇载仲梁子是六国时人故也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
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117-0304d.png
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
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而立
衍也夫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
否立孙
郑氏曰公仪鲁之同姓周礼适子死立适孙为后仲
子所立非也礼朋友皆在他邦乃袒免檀弓故为非
礼以非仲子也居读为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
前犹故也檀弓去宾位就主人兄弟之贤者而问之
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而立
衍也夫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
否立孙
郑氏曰公仪鲁之同姓周礼适子死立适孙为后仲
子所立非也礼朋友皆在他邦乃袒免檀弓故为非
礼以非仲子也居读为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
前犹故也檀弓去宾位就主人兄弟之贤者而问之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117-0305a.png
子服伯子盖鲁大夫仲孙蔑之玄孙子服景伯也伯
子为亲者隐耳文王立武王权也微子适子死立其
弟衍殷礼也孔子曰立孙据周礼
孔氏曰此一节论仲子废适立庶为檀弓所讥之事
仲子丧亡檀弓与之为友非处他邦为之著免故为
重服讥其失礼也所以讥者仲子适子死舍适孙而
立庶子故也何居犹言是何道理乎前闻言我未闻
古昔有此事也既言之后乃从宾位趋而就子服伯
子为亲者隐耳文王立武王权也微子适子死立其
弟衍殷礼也孔子曰立孙据周礼
孔氏曰此一节论仲子废适立庶为檀弓所讥之事
仲子丧亡檀弓与之为友非处他邦为之著免故为
重服讥其失礼也所以讥者仲子适子死舍适孙而
立庶子故也何居犹言是何道理乎前闻言我未闻
古昔有此事也既言之后乃从宾位趋而就子服伯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117-0305b.png
子于门右案宾位之法随主人而变小敛之前主人
未忍在主位有事在西阶下宾亦吊于西阶故士丧
礼君使人襚主人拜送拜宾即位西阶下东面郑云
未忍即主人位是也小敛之后尸出堂廉然后有饰
主人位在阼阶下西面宾于东阶下吊也故士丧礼
小敛讫男女奉尸侇于堂主人降自西阶即位踊袭
绖于序东是也檀弓之来当在小敛前盖以仲子初
丧即正适庶之位也初于西阶行讥吊而主人未觉
未忍在主位有事在西阶下宾亦吊于西阶故士丧
礼君使人襚主人拜送拜宾即位西阶下东面郑云
未忍即主人位是也小敛之后尸出堂廉然后有饰
主人位在阼阶下西面宾于东阶下吊也故士丧礼
小敛讫男女奉尸侇于堂主人降自西阶即位踊袭
绖于序东是也檀弓之来当在小敛前盖以仲子初
丧即正适庶之位也初于西阶行讥吊而主人未觉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117-0305c.png
后乃趋向门右问于伯子舍适孙立庶子是何礼也
伯子乃为隐讳言仲子虽生周世犹上行古之道也
言亦者馀人有行古之道仲子亦如馀人也
唐陆氏曰免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又
却向后绕于髻
长乐陈氏曰木之正出为本旁出为枝子之正出为
嫡旁出为庶故伐枝不足以伤木伐其本则木毙矣
废庶不足以伤宗废其嫡则宗绝矣本固而枝必茂
伯子乃为隐讳言仲子虽生周世犹上行古之道也
言亦者馀人有行古之道仲子亦如馀人也
唐陆氏曰免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又
却向后绕于髻
长乐陈氏曰木之正出为本旁出为枝子之正出为
嫡旁出为庶故伐枝不足以伤木伐其本则木毙矣
废庶不足以伤宗废其嫡则宗绝矣本固而枝必茂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117-0305d.png
嫡立而庶必宁此天地自然之礼也先王知其然于
是贵嫡而贱庶使名分正而不乱争夺息而不作故
子生则冢子接以大牢庶子少牢冢子未食而见庶
子已食而见冠则嫡子于阼阶庶子于房外死嫡子
斩庶子期其礼之重轻隆杀如此岂有他哉以其传
重与不传重故也礼曰庶子不祭祖明其宗也又曰
庶子不祭祢明其宗也史曰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
不祭于臣仆之家此嫡庶之分不可不辨也昔公仪
是贵嫡而贱庶使名分正而不乱争夺息而不作故
子生则冢子接以大牢庶子少牢冢子未食而见庶
子已食而见冠则嫡子于阼阶庶子于房外死嫡子
斩庶子期其礼之重轻隆杀如此岂有他哉以其传
重与不传重故也礼曰庶子不祭祖明其宗也又曰
庶子不祭祢明其宗也史曰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
不祭于臣仆之家此嫡庶之分不可不辨也昔公仪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117-0306a.png
仲子舍孙立子而檀弓吊以免司寇惠子舍嫡立庶
而子游吊以麻衰皆重其服以讥之欲其辨嫡庶之
分而已春秋之时宋宣公舍子与夷立弟穆公穆公
又舍子冯立与夷而与夷卒于见杀莒纪公黜太子
仆爱季佗而卒于召祸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立奚齐
而卒以乱晋齐灵公废太子光立公子牙而卒以乱
齐盖嫡一而已立之足以尊正统而一人之情庶则
众矣立之则乱正统而启觊觎之心宋莒齐晋之君
而子游吊以麻衰皆重其服以讥之欲其辨嫡庶之
分而已春秋之时宋宣公舍子与夷立弟穆公穆公
又舍子冯立与夷而与夷卒于见杀莒纪公黜太子
仆爱季佗而卒于召祸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立奚齐
而卒以乱晋齐灵公废太子光立公子牙而卒以乱
齐盖嫡一而已立之足以尊正统而一人之情庶则
众矣立之则乱正统而启觊觎之心宋莒齐晋之君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117-0306b.png
不察乎此每每趋祸良可悼也(礼书/)
严陵方氏曰免之为服特施于五世之亲耳而朋友
死于他邦者亦服之仲子之于檀弓既非五世之亲
而其丧又非死于他邦者檀弓为之免焉盖非所服
而服之也服非所服之服所以讥立非所立之意耳
马氏曰古者朋友之丧若兄弟而无服其吊哭则麻
绖可也盖死丧之威致哀戚者唯兄弟而已若朋友
皆在他邦而无宗族兄弟乃得施亲亲之恩相为袒
严陵方氏曰免之为服特施于五世之亲耳而朋友
死于他邦者亦服之仲子之于檀弓既非五世之亲
而其丧又非死于他邦者檀弓为之免焉盖非所服
而服之也服非所服之服所以讥立非所立之意耳
马氏曰古者朋友之丧若兄弟而无服其吊哭则麻
绖可也盖死丧之威致哀戚者唯兄弟而已若朋友
皆在他邦而无宗族兄弟乃得施亲亲之恩相为袒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117-0306c.png
免檀弓之免子游之麻绖非皆在他邦者也而其服
有过焉以为仲子之舍孙惠子之立庶而父兄不能
正是犹无亲也檀弓子游虽有朋友之道欲正而不
可得故重为之服所以视其亲言唯亲则有可正之
恩就臣之位所以视其臣言唯臣则有可正之义
山阴陆氏曰古之人谏救人失其婉有如此者矧在
言语之际乎故子贡曰夫子不为也以问伯夷叔齐
而知之此其所以在言语之科欤居读如字亦语辞
有过焉以为仲子之舍孙惠子之立庶而父兄不能
正是犹无亲也檀弓子游虽有朋友之道欲正而不
可得故重为之服所以视其亲言唯亲则有可正之
恩就臣之位所以视其臣言唯臣则有可正之义
山阴陆氏曰古之人谏救人失其婉有如此者矧在
言语之际乎故子贡曰夫子不为也以问伯夷叔齐
而知之此其所以在言语之科欤居读如字亦语辞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117-0306d.png
也诗曰日居月诸伯子之言非隐也是其心所谓然
也
庐陵胡氏曰武王之立以功非当立也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
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郑氏曰隐谓不称扬其过失无犯谓不犯颜而谏论
语曰事父母几谏左右谓扶持之方犹常也子则然
也
庐陵胡氏曰武王之立以功非当立也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
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郑氏曰隐谓不称扬其过失无犯谓不犯颜而谏论
语曰事父母几谏左右谓扶持之方犹常也子则然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117-0307a.png
无常人勤劳辱之事致谓戚容称其服此以恩为制
也有犯无隐谓既谏人有问其国政者可以语其得
失若齐晏子为晋叔向言之就养有方不可侵官也
方丧资于事父此以义为制也心丧戚容如父而无
服此以恩义之閒为制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事亲及君师之法臣子著服之义
凡言左右据仆从之臣立有左右此左右言扶持之
谓但是子或左或右奉持之不常遣一人在左一人
也有犯无隐谓既谏人有问其国政者可以语其得
失若齐晏子为晋叔向言之就养有方不可侵官也
方丧资于事父此以义为制也心丧戚容如父而无
服此以恩义之閒为制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事亲及君师之法臣子著服之义
凡言左右据仆从之臣立有左右此左右言扶持之
谓但是子或左或右奉持之不常遣一人在左一人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117-0307b.png
在右故郑云无常人也服勤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
致之言至也谓哀情至极而居丧礼也方丧谓比方
父丧也事师无犯是同亲之恩无隐是同君之义
长乐陈氏曰于亲则致丧以其恩厚而服重也于君
则方丧以其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也于师则心
丧以其如丧父而无服也先王制礼称事以为情称
情以为文子生三年而后免于父母之怀故丧必三
年而后可以为之报然则君者所以覆我师者所以
致之言至也谓哀情至极而居丧礼也方丧谓比方
父丧也事师无犯是同亲之恩无隐是同君之义
长乐陈氏曰于亲则致丧以其恩厚而服重也于君
则方丧以其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也于师则心
丧以其如丧父而无服也先王制礼称事以为情称
情以为文子生三年而后免于父母之怀故丧必三
年而后可以为之报然则君者所以覆我师者所以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117-0307c.png
成我是亦恩与亲等矣其可以不三年乎盖亲之所
以育我仁也必报之以仁自有隐至于致丧皆所谓
仁也君之所以覆我义也必报之以义自有犯至于
方丧皆所谓义也师之所以成我同乎仁而不全乎
仁同乎义而不全乎义故无犯与亲同无隐则与亲
异无隐与君同无犯则与君异丧三年则与君亲同
无服则与君亲异师之有丧不始于古盖先王之变
礼欤古者立学校以教民一道德以同俗方是时也
以育我仁也必报之以仁自有隐至于致丧皆所谓
仁也君之所以覆我义也必报之以义自有犯至于
方丧皆所谓义也师之所以成我同乎仁而不全乎
仁同乎义而不全乎义故无犯与亲同无隐则与亲
异无隐与君同无犯则与君异丧三年则与君亲同
无服则与君亲异师之有丧不始于古盖先王之变
礼欤古者立学校以教民一道德以同俗方是时也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117-0307d.png
教出于君恩归于上夫又孰为丧师之礼哉季世而
下家则有学人则有师此丧师之礼所以起也
严陵方氏曰就养者就而养之且不离也服勤者服
其勤劳而不释也于养言左右则养无所不至矣于
勤言至死则勤无时或已矣致丧者言尽其所至也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三年天下之
通丧以为报之不如是不足以尽其所至焉非亲也
孰为之生非君也孰为之治非师也孰为之教君亲
下家则有学人则有师此丧师之礼所以起也
严陵方氏曰就养者就而养之且不离也服勤者服
其勤劳而不释也于养言左右则养无所不至矣于
勤言至死则勤无时或已矣致丧者言尽其所至也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三年天下之
通丧以为报之不如是不足以尽其所至焉非亲也
孰为之生非君也孰为之治非师也孰为之教君亲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117-0308a.png
之与师亦相须而后成吾之身者也所命之名虽异
所致之功则同吾之所以报之者宜如何哉亦惟其
称而已故其丧之也或以致或以方或以心虽各不
同至于所以尽三年之隆则一也栾共子曰民生于
三事之如一盖谓是矣其序先亲而后君者内外之
分也先君而后师者贵贱之等也
马氏曰孝子之事亲以恩为主父母有过不忍使之
得乡党州闾之罪故有隐所以为仁人臣事君则不
所致之功则同吾之所以报之者宜如何哉亦惟其
称而已故其丧之也或以致或以方或以心虽各不
同至于所以尽三年之隆则一也栾共子曰民生于
三事之如一盖谓是矣其序先亲而后君者内外之
分也先君而后师者贵贱之等也
马氏曰孝子之事亲以恩为主父母有过不忍使之
得乡党州闾之罪故有隐所以为仁人臣事君则不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117-0308b.png
然上无所阿下无所比君有失道盖如日月之食焉
人皆见之则公卿大夫同心协议救其恶可也故不
必有隐所以为义然由怨怼以讪上者仁人不为此
孔子去鲁欲以微罪行者亦依于仁而已矣唯谏争
则君臣之间许有犯焉而不必有隐盖沈潜刚克高
明柔克而欲使守忠励节之人得以直其道而已父
子之道以犯而离则不可去以犯而夷则不可死故
怡声下气以几谏至于不义则子争于父犹臣争于
人皆见之则公卿大夫同心协议救其恶可也故不
必有隐所以为义然由怨怼以讪上者仁人不为此
孔子去鲁欲以微罪行者亦依于仁而已矣唯谏争
则君臣之间许有犯焉而不必有隐盖沈潜刚克高
明柔克而欲使守忠励节之人得以直其道而已父
子之道以犯而离则不可去以犯而夷则不可死故
怡声下气以几谏至于不义则子争于父犹臣争于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117-0308c.png
君也而岂无犯乎故有隐无犯者事亲之仁及其变
也以义终之则不能无犯有犯无隐者事君之义及
其变也以仁终之则不能无隐若夫师者所受教而
非教之者也故无犯则不全君臣之义亲其贤爱其
道有故而合非天性者也故无隐则不全父子之仁
惟其三者不同道是故有事服勤虽皆至死然其致
丧之礼颜色称情戚容称服者父母而已而君之丧
则资于父以制之者也其敬同其爱则异故衰麻饮
也以义终之则不能无犯有犯无隐者事君之义及
其变也以仁终之则不能无隐若夫师者所受教而
非教之者也故无犯则不全君臣之义亲其贤爱其
道有故而合非天性者也故无隐则不全父子之仁
惟其三者不同道是故有事服勤虽皆至死然其致
丧之礼颜色称情戚容称服者父母而已而君之丧
则资于父以制之者也其敬同其爱则异故衰麻饮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117-0308d.png
食方于父而其哀不及焉致丧则尽其情方丧则备
其礼古之人服父母之丧自上世以来未有改三年
者盖其情不可变也至于为君之丧以义之故后世
之为君服以日易月以月易年而遂除之者止言其
服不责以情则其礼亦可从时王之制也若夫为师
则心丧而已虽有哀戚之情而不为齐斩之服何者
学校有师皆出于先王命教之所使而学之者亦无
常师教出于上则不可归德于师师无常则不能皆
其礼古之人服父母之丧自上世以来未有改三年
者盖其情不可变也至于为君之丧以义之故后世
之为君服以日易月以月易年而遂除之者止言其
服不责以情则其礼亦可从时王之制也若夫为师
则心丧而已虽有哀戚之情而不为齐斩之服何者
学校有师皆出于先王命教之所使而学之者亦无
常师教出于上则不可归德于师师无常则不能皆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117-0309a.png
为三年之丧然则孔子之丧门人若丧父而无服者
盖上世以来未尝有也则亦以心致其哀而已矣
山阴陆氏曰隐谓恐伤亲意情有不尽所谓几谏是
也虽号泣而随之盖亦如此左右就养其亲岂特扶
持之而已事君有犯而无隐君臣尚义虽尽情以谏
可也若以谓无隐得称扬其过失岂事君之道哉岂
事师之道哉盖臣子扬美隐恶君亲一例也故或问
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事师无犯无隐盖言虽尽
盖上世以来未尝有也则亦以心致其哀而已矣
山阴陆氏曰隐谓恐伤亲意情有不尽所谓几谏是
也虽号泣而随之盖亦如此左右就养其亲岂特扶
持之而已事君有犯而无隐君臣尚义虽尽情以谏
可也若以谓无隐得称扬其过失岂事君之道哉岂
事师之道哉盖臣子扬美隐恶君亲一例也故或问
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事师无犯无隐盖言虽尽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117-0309b.png
情犹微而婉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此季路之事
耳
庐陵胡氏曰方犹所也不择地而安之致丧三年致
谓哀到无隐谓匿情就养有方有常职
临川王氏曰君之丧重于师者既教之又养之也
横渠张氏曰有犯无隐勿欺也而犯之宁犯则可不
可欺也古不制师服师服无定体也见彼之善而已
效之亦师也故有得其一言一义而如朋友者有亲
耳
庐陵胡氏曰方犹所也不择地而安之致丧三年致
谓哀到无隐谓匿情就养有方有常职
临川王氏曰君之丧重于师者既教之又养之也
横渠张氏曰有犯无隐勿欺也而犯之宁犯则可不
可欺也古不制师服师服无定体也见彼之善而已
效之亦师也故有得其一言一义而如朋友者有亲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117-0309c.png
炙如兄弟者有成就己身而恩如天地父母者此岂
可一概服之故圣人不制其服心丧之可也孔子死
门人一时心丧又岂可责其一槩以传道久近而各
尽其哀之隆杀如子贡独居三年而后归也如言二
三子皆绖而出群居则绖也或曰吊服加麻亦是服
也却不得谓无服也
河南程氏曰师不立服不可立也当以情之厚薄事
之大小处之如颜闵于孔子虽斩衰三年可也其成
可一概服之故圣人不制其服心丧之可也孔子死
门人一时心丧又岂可责其一槩以传道久近而各
尽其哀之隆杀如子贡独居三年而后归也如言二
三子皆绖而出群居则绖也或曰吊服加麻亦是服
也却不得谓无服也
河南程氏曰师不立服不可立也当以情之厚薄事
之大小处之如颜闵于孔子虽斩衰三年可也其成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117-0309d.png
己之功与君父并其次各有浅深称其情而已下至
曲艺莫不有师岂可一槩制服
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
宫而不敢哭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
改也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命之哭
郑氏曰武子鲁公子季友之曾孙季孙夙自见夷人
冢墓以为宅欲文过记此者善其不夺人之恩
孔氏曰此一节明不夺人之恩兼论夷人冢墓为寝
曲艺莫不有师岂可一槩制服
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
宫而不敢哭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
改也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命之哭
郑氏曰武子鲁公子季友之曾孙季孙夙自见夷人
冢墓以为宅欲文过记此者善其不夺人之恩
孔氏曰此一节明不夺人之恩兼论夷人冢墓为寝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117-0310a.png
欲文过之事武子自云合葬之礼非古昔之法从周
公以来始有合葬至今未改我成寝之时谓此冢墓
不须合葬故平之以为寝是文饰其过也先儒皆以
杜氏丧从外来就武子之寝合葬与孔子合葬于防
同又案晏子春秋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阿盆成适
后丧并得附葬景公寝中与此同也听之葬是许其
大哭是细也
横渠张氏曰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此
公以来始有合葬至今未改我成寝之时谓此冢墓
不须合葬故平之以为寝是文饰其过也先儒皆以
杜氏丧从外来就武子之寝合葬与孔子合葬于防
同又案晏子春秋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阿盆成适
后丧并得附葬景公寝中与此同也听之葬是许其
大哭是细也
横渠张氏曰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此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117-0310b.png
必是殡故取其柩以归合葬也自伯禽至于武子多
历年岂容城中有墓
严陵方氏曰周官墓大夫之职凡争墓地者听其狱
讼当是时岂有夷人之墓以成寝者哉而季子乃有
是事者由周官之法坏故也
马氏曰圣人尽人道以送死者故夫妇合葬所以从
生者之志诗曰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盖其生则虽有
礼以限内外之别而其死未尝不同所归是故葬则
历年岂容城中有墓
严陵方氏曰周官墓大夫之职凡争墓地者听其狱
讼当是时岂有夷人之墓以成寝者哉而季子乃有
是事者由周官之法坏故也
马氏曰圣人尽人道以送死者故夫妇合葬所以从
生者之志诗曰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盖其生则虽有
礼以限内外之别而其死未尝不同所归是故葬则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117-0310c.png
同穴附则同圹祭则同几体魄既降魂气在上而先
王设为丧祭之礼必有以聚其散附其离而同之者
所以合鬼神而立至教也
山阴陆氏曰请迁于外而合葬之先儒谓杜氏之丧
从外来就武子之寝合葬不近人情
庐陵胡氏曰郑云记此者善其不夺人之恩非也讥
其夷人之墓顾为是琐琐耳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
王设为丧祭之礼必有以聚其散附其离而同之者
所以合鬼神而立至教也
山阴陆氏曰请迁于外而合葬之先儒谓杜氏之丧
从外来就武子之寝合葬不近人情
庐陵胡氏曰郑云记此者善其不夺人之恩非也讥
其夷人之墓顾为是琐琐耳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117-0310d.png
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
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
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郑氏曰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伋之子名白其母出礼
为出母期父卒为父后者不服耳污犹杀也有隆有
杀进退如礼自子思始记礼所由废非之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子上不丧出母之事出妻之子为
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
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郑氏曰子上孔子曾孙子思伋之子名白其母出礼
为出母期父卒为父后者不服耳污犹杀也有隆有
杀进退如礼自子思始记礼所由废非之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子上不丧出母之事出妻之子为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117-0311a.png
父后则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子思既在则
子上当为出母有服故门人疑而问之云子之先君
子谓孔子也今子丧出母乎子思曰然伯鱼之母被
出死期而犹哭是丧出母也道犹礼也子思言吾先
君子无所失道道有可隆则从而隆谓父在为出母
宜加隆厚为之著服道污者污犹杀也若礼可杀则
从而杀谓父卒子为父后礼当减杀不为著服也子
思自以才能浅薄不及圣祖故云伋则安能
子上当为出母有服故门人疑而问之云子之先君
子谓孔子也今子丧出母乎子思曰然伯鱼之母被
出死期而犹哭是丧出母也道犹礼也子思言吾先
君子无所失道道有可隆则从而隆谓父在为出母
宜加隆厚为之著服道污者污犹杀也若礼可杀则
从而杀谓父卒子为父后礼当减杀不为著服也子
思自以才能浅薄不及圣祖故云伋则安能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117-0311b.png
横渠张氏曰孔子之母虽不正然非遭出当其死也
安得不以母服服之当时正是死不在孔氏之家遂
疑以为出子思于此又难以剧论故但言先君子无
所失道谓无不中礼也此语最好子思不使白也丧
出母必是子思止有一子故不使丧出母适长则不
为出母服也言不丧出母自子思始非谓孔氏世世
有出母特于子思见此事耳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
从而污亦就其出母以定污隆圣人则处情子思则
安得不以母服服之当时正是死不在孔氏之家遂
疑以为出子思于此又难以剧论故但言先君子无
所失道谓无不中礼也此语最好子思不使白也丧
出母必是子思止有一子故不使丧出母适长则不
为出母服也言不丧出母自子思始非谓孔氏世世
有出母特于子思见此事耳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
从而污亦就其出母以定污隆圣人则处情子思则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117-0311c.png
守礼出妻不当使子丧之礼也子于母则不可忘若
父不使之丧子固不可违父当默持心丧亦礼也若
父使之丧而丧之亦礼也子思以为我不至于圣人
不敢不循理而孔子使丧出母乃圣人处权子思自
以为不敢处权唯循理而已不敢学孔子也故曰先
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孔子
所为皆义也但子思未识圣人之意所以不敢学也
道即义也隆高也污下也义高则礼亦高义下则礼
父不使之丧子固不可违父当默持心丧亦礼也若
父使之丧而丧之亦礼也子思以为我不至于圣人
不敢不循理而孔子使丧出母乃圣人处权子思自
以为不敢处权唯循理而已不敢学孔子也故曰先
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孔子
所为皆义也但子思未识圣人之意所以不敢学也
道即义也隆高也污下也义高则礼亦高义下则礼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117-0311d.png
亦下
长乐陈氏曰夫之于妻有出之之礼子之于母无绝
之之道故不为父也妻不可谓之不为子也母以其
不可谓之不为子也母故死而必丧以其不为父也
妻故止于期年而已丧之者恩也期年者义也义资
恩以为用恩资义以为断此丧出母之礼也仪礼曰
出妻之子为母期故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孔子以
之为甚是哭于期年之内则可哭于期年之外则甚
长乐陈氏曰夫之于妻有出之之礼子之于母无绝
之之道故不为父也妻不可谓之不为子也母以其
不可谓之不为子也母故死而必丧以其不为父也
妻故止于期年而已丧之者恩也期年者义也义资
恩以为用恩资义以为断此丧出母之礼也仪礼曰
出妻之子为母期故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孔子以
之为甚是哭于期年之内则可哭于期年之外则甚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117-0312a.png
也子上之母死而不丧子思谓先君子之无失道者
以情徇道而未尝以道徇情也道隆则从而隆故丧
出母道污则从而污故止于期年而已若伋则以道
跔情而不能以情徇道故为伋也妻是为白也母不
为伋也妻是不为白也母呜呼君子之于礼不知而
不行者其过小知而不行者其过大子思知而不行
而以不能自诎此所以不为君子取也
严陵方氏曰父在而服出母期此从道之隆也父没
以情徇道而未尝以道徇情也道隆则从而隆故丧
出母道污则从而污故止于期年而已若伋则以道
跔情而不能以情徇道故为伋也妻是为白也母不
为伋也妻是不为白也母呜呼君子之于礼不知而
不行者其过小知而不行者其过大子思知而不行
而以不能自诎此所以不为君子取也
严陵方氏曰父在而服出母期此从道之隆也父没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117-0312b.png
而为后则不为之服此从道之污也君子之于礼过
者俯而就之不至者跂而及之而已子思乃有安能
之语岂为知礼之道哉
马氏曰夫妇以义合亦可以义离子母之恩无绝也
虽子之于出母犹必丧之而父亦不得禁焉盖夫妇
失义不可以夺子母之恩也子思之不使白也丧出
母则既薄矣又从而为之辞其可乎
石林叶氏曰污隆犹言升降道可以恩而上之者谓
者俯而就之不至者跂而及之而已子思乃有安能
之语岂为知礼之道哉
马氏曰夫妇以义合亦可以义离子母之恩无绝也
虽子之于出母犹必丧之而父亦不得禁焉盖夫妇
失义不可以夺子母之恩也子思之不使白也丧出
母则既薄矣又从而为之辞其可乎
石林叶氏曰污隆犹言升降道可以恩而上之者谓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117-0312c.png
之隆故父在无嫌则与之俱隆而服期道可以义而
杀之者谓之污故父没而为人后不可以有二本则
与之俱污而不为服此人之所可勉也而子思自以
为不能而使白绝其母故记不丧出母自子思始异
父礼亦谓之继父继父同居则服期不同居则不服
自其母推之也此亦服者其隆而不服者其污也异
父既服期则其昆弟死视异父以为差而服大功子
游之言是矣而子夏不及知乃自以未之前闻而从
杀之者谓之污故父没而为人后不可以有二本则
与之俱污而不为服此人之所可勉也而子思自以
为不能而使白绝其母故记不丧出母自子思始异
父礼亦谓之继父继父同居则服期不同居则不服
自其母推之也此亦服者其隆而不服者其污也异
父既服期则其昆弟死视异父以为差而服大功子
游之言是矣而子夏不及知乃自以未之前闻而从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117-0312d.png
鲁人齐衰以荅狄仪之问所以记今之齐衰狄仪之
问也出母之无服非所污而污异父昆弟之齐衰非
所隆而隆君子是以谨之近世士大夫多疑于出母
与异父之丧服不服率自其意而莫能一殆未尝学
礼之过欤
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
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郑氏曰颓顺也先拜宾顺于事也此殷之丧拜颀至
问也出母之无服非所污而污异父昆弟之齐衰非
所隆而隆君子是以谨之近世士大夫多疑于出母
与异父之丧服不服率自其意而莫能一殆未尝学
礼之过欤
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
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郑氏曰颓顺也先拜宾顺于事也此殷之丧拜颀至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117-0313a.png
也先触地无容哀之至此周之丧拜重者尚哀戚自
期如殷可
孔氏曰此一节论殷周丧拜之异拜者主人孝子拜
宾也稽颡者触地无容也拜是为宾稽颡为已前宾
后已颓然而顺序也颀恻隐之至也郑知殷周丧拜
之异者以孔子所论每以二代相对皆先殷而后周
也
长乐陈氏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以其先致敬
期如殷可
孔氏曰此一节论殷周丧拜之异拜者主人孝子拜
宾也稽颡者触地无容也拜是为宾稽颡为已前宾
后已颓然而顺序也颀恻隐之至也郑知殷周丧拜
之异者以孔子所论每以二代相对皆先殷而后周
也
长乐陈氏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以其先致敬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117-0313b.png
故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以其先致哀故也孔
子之时礼废滋久矣天下不知先稽颡之为重而或
以轻为重是犹不知拜下之为礼拜上之为泰而或
以泰为礼故孔子救拜之弊则曰吾从其至救泰之
弊则曰吾从下凡欲礼之明于天下而已(礼书/)
马氏曰记曰三年之丧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当
周之衰盖人不知丧拜之仪故孔子遂及之言虽拜
起之末犹欲不失其序非知制作之情者孰能尽于
子之时礼废滋久矣天下不知先稽颡之为重而或
以轻为重是犹不知拜下之为礼拜上之为泰而或
以泰为礼故孔子救拜之弊则曰吾从其至救泰之
弊则曰吾从下凡欲礼之明于天下而已(礼书/)
马氏曰记曰三年之丧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当
周之衰盖人不知丧拜之仪故孔子遂及之言虽拜
起之末犹欲不失其序非知制作之情者孰能尽于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117-0313c.png
此此动容周旋中礼所谓盛德之至也郑氏以此为
殷周拜而于经无所见岂其然乎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
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
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
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郑氏曰言既得者少孤不知其墓也古谓殷时墓谓
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者曰坟东西南北言居无
殷周拜而于经无所见岂其然乎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
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
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
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郑氏曰言既得者少孤不知其墓也古谓殷时墓谓
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者曰坟东西南北言居无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117-0313d.png
常处聚土曰封封之周礼也周礼曰以爵等为丘封
之度崇高也高四尺盖周之士制孔子先反修虞事
也门人后待封也门人言所以迟者修之而来孔子
不应以其非礼也门人以孔子不闻三言之修犹治
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古者不修墓之事天子之墓一丈
诸侯八尺其次降差以两孔子自谓东西南北不恒
在乡若久乃还归不知葬之处所故不可不作封坟
之度崇高也高四尺盖周之士制孔子先反修虞事
也门人后待封也门人言所以迟者修之而来孔子
不应以其非礼也门人以孔子不闻三言之修犹治
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古者不修墓之事天子之墓一丈
诸侯八尺其次降差以两孔子自谓东西南北不恒
在乡若久乃还归不知葬之处所故不可不作封坟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117-0314a.png
记识其处父叔梁纥虽为大夫周礼公侯伯之大夫
再命与天子中士同郑注士制谓天子之士也泫然
流涕自伤修墓违古致令今崩重修也
庾氏曰防守其墓备拟其崩
马氏曰周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而不必于命
数则封之崇四尺者庸知非大夫之制欤
横渠张氏曰防墓崩门人后至孔子是时十七岁安
得已有门人或是时圣人固有门人矣
再命与天子中士同郑注士制谓天子之士也泫然
流涕自伤修墓违古致令今崩重修也
庾氏曰防守其墓备拟其崩
马氏曰周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而不必于命
数则封之崇四尺者庸知非大夫之制欤
横渠张氏曰防墓崩门人后至孔子是时十七岁安
得已有门人或是时圣人固有门人矣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117-0314b.png
庐陵胡氏曰作墓时当为坚久之计不可令崩坏而
加治
广安游氏曰古者墓而不坟坎其中而践其左古人
达于死生之变非若后世滞于形魄故曰葬者藏也
为使人弗见而已苟为弗见则去之矣中古之世如
此及夫后世不明死生之故而滞于体魄送死坟墓
之事始加详矣其加详有二焉厚葬一也墓祭二也
古人以为死者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于人之始
加治
广安游氏曰古者墓而不坟坎其中而践其左古人
达于死生之变非若后世滞于形魄故曰葬者藏也
为使人弗见而已苟为弗见则去之矣中古之世如
此及夫后世不明死生之故而滞于体魄送死坟墓
之事始加详矣其加详有二焉厚葬一也墓祭二也
古人以为死者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于人之始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117-0314c.png
死而为之重既葬而为之主召致其魂气而祭之于
体魄则无所事焉故既葬则去之为此也及夫后世
始封为坟夫既已为之坟则孝子仁人之见之固亦
有所不忍此虽后世之异于古亦人情所不能已也
孔子之葬其亲自以为不常居乡恐去而还不知葬
所因而识之以此观之孔子之志本以封之为当然
也及夫既葬还修虞祭门人之从孔子者以其墓崩
修之而后至孔子有所动心乎此孔子不应门人三
体魄则无所事焉故既葬则去之为此也及夫后世
始封为坟夫既已为之坟则孝子仁人之见之固亦
有所不忍此虽后世之异于古亦人情所不能已也
孔子之葬其亲自以为不常居乡恐去而还不知葬
所因而识之以此观之孔子之志本以封之为当然
也及夫既葬还修虞祭门人之从孔子者以其墓崩
修之而后至孔子有所动心乎此孔子不应门人三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117-0314d.png
言之孔子泫然出涕以为古不修治其墓焉既葬则
去去则不复修盖孔子欲尽从今世之礼则非达者
之心欲尽从古之道而不修则去其心亦有所不安
于此故泫然流涕而言之延陵季子之葬其子孔子
以为知礼此则古者圣达之本怀然世变之异而人
心不同则虽君子之心有不安于此故难言之耳古
之圣人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死生之说鬼神之故非
若后世之不学者闇然而不知也宋人始厚葬其君
去去则不复修盖孔子欲尽从今世之礼则非达者
之心欲尽从古之道而不修则去其心亦有所不安
于此故泫然流涕而言之延陵季子之葬其子孔子
以为知礼此则古者圣达之本怀然世变之异而人
心不同则虽君子之心有不安于此故难言之耳古
之圣人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死生之说鬼神之故非
若后世之不学者闇然而不知也宋人始厚葬其君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117-0315a.png
君子非之汉明帝始墓祭其亲蔡邕与之夫厚葬无
益于死有害于人宜为君子之所非若夫蔡邕之见
则亦为其心有所不忍虽君子有所不能已此则孔
子封墓崇四尺而又言古不修墓泫然流涕之意后
之学者可以考焉
广汉张氏曰墓祭非古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立
之主以祀以致其精神之极而谨藏其体魄以竭其
深长之思然考之周礼冢人之官凡祭于墓为尸是
益于死有害于人宜为君子之所非若夫蔡邕之见
则亦为其心有所不忍虽君子有所不能已此则孔
子封墓崇四尺而又言古不修墓泫然流涕之意后
之学者可以考焉
广汉张氏曰墓祭非古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立
之主以祀以致其精神之极而谨藏其体魄以竭其
深长之思然考之周礼冢人之官凡祭于墓为尸是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117-0315b.png
则成周之时固亦有祭于墓者虽非制礼之本经而
出于人情之所不忍其于义理不至于甚害则先王
亦从而许之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
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郑氏曰寝中庭也与哭师同亲之也拜吊者为之主
也使者自卫来赴者故谓死之意状时卫世子蒯聩
篡辄而立子路死之醢之者示欲啖食以怖众覆弃
出于人情之所不忍其于义理不至于甚害则先王
亦从而许之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
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郑氏曰寝中庭也与哭师同亲之也拜吊者为之主
也使者自卫来赴者故谓死之意状时卫世子蒯聩
篡辄而立子路死之醢之者示欲啖食以怖众覆弃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117-0315c.png
之不忍食
孔氏曰此一节论师资之恩下文云师吾哭诸寝今
哭于中庭故郑云与哭师同子路结缨而死见哀公
十五年左传
临川王氏曰孔子乃哭子路与师同或者哭弟子之
礼当如师犹服之有报乎
长乐陈氏曰颜渊之死正命也子路之死非正命也
孔子哭颜渊哭其正命之短哭子路哭其非正命之
孔氏曰此一节论师资之恩下文云师吾哭诸寝今
哭于中庭故郑云与哭师同子路结缨而死见哀公
十五年左传
临川王氏曰孔子乃哭子路与师同或者哭弟子之
礼当如师犹服之有报乎
长乐陈氏曰颜渊之死正命也子路之死非正命也
孔子哭颜渊哭其正命之短哭子路哭其非正命之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117-0315d.png
终盖颜渊全于人而未全于圣子路全于义而未全
于人全于人而未全于圣则其死者天也全于义而
未全于人则其死者人也孔子哭之则同其所以哭
之则异盖死者非难处死者难死有甚于生君子死
而不生生有甚于死君子生而不死可死而死君子
轻之如鸿毛可生而死君子重之如泰山虽然可以
死可以无死死之虽伤勇而不失其为义不死虽伤
怯而亦可以为仁是以召忽于子纠则死之管仲则
于人全于人而未全于圣则其死者天也全于义而
未全于人则其死者人也孔子哭之则同其所以哭
之则异盖死者非难处死者难死有甚于生君子死
而不生生有甚于死君子生而不死可死而死君子
轻之如鸿毛可生而死君子重之如泰山虽然可以
死可以无死死之虽伤勇而不失其为义不死虽伤
怯而亦可以为仁是以召忽于子纠则死之管仲则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117-0316a.png
不死孔子不非召忽而多管仲者以召忽不失为义
而管仲可以为仁也子路于卫君之事可谓不失为
义而已孔子哭于中庭视之犹子也有人吊焉而夫
子拜之自视犹父也遂命覆醢者非特不忍食之又
不忍见之也
山阴陆氏曰哭以师友之间进之也
广安游氏曰卫世子蒯聩得罪于父灵公出奔灵公
死无所立立蒯聩子辄是为出公出公既立蒯聩欲
而管仲可以为仁也子路于卫君之事可谓不失为
义而已孔子哭于中庭视之犹子也有人吊焉而夫
子拜之自视犹父也遂命覆醢者非特不忍食之又
不忍见之也
山阴陆氏曰哭以师友之间进之也
广安游氏曰卫世子蒯聩得罪于父灵公出奔灵公
死无所立立蒯聩子辄是为出公出公既立蒯聩欲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117-0316b.png
归迫孔悝强盟之劫以登台而出公出奔子路闻变
而死之孔子于蒯聩之书尝曰世子某言其不当废
而废也于出公书辄者言其不当立而立也于伯夷
叔齐之事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亦所以恶辄也虽
然出公虽大恶而子路学于孔子之门有古义焉子
路之失失于执古义而不知变也子路委贽于出公
而死之此得君臣之义耳然知君臣而不知父子以
乱大伦仲尼之徒不至是也琴张闻宗鲁死将往吊
而死之孔子于蒯聩之书尝曰世子某言其不当废
而废也于出公书辄者言其不当立而立也于伯夷
叔齐之事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亦所以恶辄也虽
然出公虽大恶而子路学于孔子之门有古义焉子
路之失失于执古义而不知变也子路委贽于出公
而死之此得君臣之义耳然知君臣而不知父子以
乱大伦仲尼之徒不至是也琴张闻宗鲁死将往吊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117-0316c.png
之仲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女何吊焉夫宗鲁
死于宗孟与子路死于出公一也宗鲁死孔子以为
不足吊子路死孔子哭之如此其哀其去就之分可
知也孔子之与伯夷叔齐为出公言也哭子路之死
为子路言也若此者君子可以见矣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郑氏曰宿草谓陈根也为师心丧三年于朋友期可
也
死于宗孟与子路死于出公一也宗鲁死孔子以为
不足吊子路死孔子哭之如此其哀其去就之分可
知也孔子之与伯夷叔齐为出公言也哭子路之死
为子路言也若此者君子可以见矣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郑氏曰宿草谓陈根也为师心丧三年于朋友期可
也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117-0316d.png
孔氏曰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鲁人也
严陵方氏曰师犹父朋友相视犹兄弟既以丧父之
义处丧师则以丧兄弟之义处丧朋友不亦可乎墓
有宿草则期年矣是以兄弟之义丧之也然必以墓
草为节者盖生物既变而慕心可已故也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
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
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
严陵方氏曰师犹父朋友相视犹兄弟既以丧父之
义处丧师则以丧兄弟之义处丧朋友不亦可乎墓
有宿草则期年矣是以兄弟之义丧之也然必以墓
草为节者盖生物既变而慕心可已故也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
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
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117-0317a.png
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郑氏曰言三日三月欲其尽心修备之附于身谓衣
衾附于棺谓明器之属终身之忧谓念其亲无一朝
之患谓毁不灭性也忌日谓死日不用举吉事
孔氏曰此一节论丧之初死及葬送终之具须尽孝
子之情及思念父母不忘之事也三日殡三月葬据
大夫士礼也棺中物少三日可办棺外物多三月可
就悉用诚信各令合礼不使少有非法后追悔咎焉
郑氏曰言三日三月欲其尽心修备之附于身谓衣
衾附于棺谓明器之属终身之忧谓念其亲无一朝
之患谓毁不灭性也忌日谓死日不用举吉事
孔氏曰此一节论丧之初死及葬送终之具须尽孝
子之情及思念父母不忘之事也三日殡三月葬据
大夫士礼也棺中物少三日可办棺外物多三月可
就悉用诚信各令合礼不使少有非法后追悔咎焉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117-0317b.png
耳矣者助句之辞亲丧以经三年以为极亡可以弃
忘而孝子有终身之痛曾不暂忘于心也虽终身念
亲而不得有一朝灭性之患故唯忌日不为乐事恐
其常毁也
唐陆氏曰王以极字绝句亡作忘向下读
马氏曰君子之事亲无所不用诚信而至于明器则
备物而不可用者亦可以为诚信乎盖之死而致死
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
忘而孝子有终身之痛曾不暂忘于心也虽终身念
亲而不得有一朝灭性之患故唯忌日不为乐事恐
其常毁也
唐陆氏曰王以极字绝句亡作忘向下读
马氏曰君子之事亲无所不用诚信而至于明器则
备物而不可用者亦可以为诚信乎盖之死而致死
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117-0317c.png
也明器之用仁知之道诚信之至者也知此则可以
无悔也
金华应氏曰附于棺者若卜其宅兆丘封壤树之事
不独明器之属也
严陵方氏曰经曰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三
年以为隆故三年之丧所以为丧之极也亡则弗之
忘矣者死者之形虽亡而生者之心未尝忘之也忌
日不乐盖终身之忧有见于此
无悔也
金华应氏曰附于棺者若卜其宅兆丘封壤树之事
不独明器之属也
严陵方氏曰经曰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三
年以为隆故三年之丧所以为丧之极也亡则弗之
忘矣者死者之形虽亡而生者之心未尝忘之也忌
日不乐盖终身之忧有见于此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117-0317d.png
长乐陈氏曰君子之于亲有终制之丧有终身之丧
终制之丧三年是也终身之丧忌日是也文王之于
亲忌日必哀而不乐岂非能全终身之忧乎有终身
之忧仁也无一朝之患义也
山阴陆氏曰言丧三年以为中尔若其亡则未之或
忘
庐陵胡氏曰终身之忧永慕也内则云终身也者非
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忌日不乐有戚容忌举吉事
终制之丧三年是也终身之丧忌日是也文王之于
亲忌日必哀而不乐岂非能全终身之忧乎有终身
之忧仁也无一朝之患义也
山阴陆氏曰言丧三年以为中尔若其亡则未之或
忘
庐陵胡氏曰终身之忧永慕也内则云终身也者非
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忌日不乐有戚容忌举吉事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117-0318a.png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
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鄹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
于防
郑氏曰孔子之父鄹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徵在野合
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慎当为引礼家读然声之
误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孔子访父墓之事孔子既少失父
其母不告父墓之处今母既死欲将合葬不知父墓
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鄹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
于防
郑氏曰孔子之父鄹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徵在野合
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慎当为引礼家读然声之
误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孔子访父墓之事孔子既少失父
其母不告父墓之处今母既死欲将合葬不知父墓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117-0318b.png
所在意欲问人故殡母于五父之衢欲使他人怪而
问已因得询知父墓所在外人见柩行于路皆以为
葬但葬引柩之时饰棺以柳翣其殡引之礼饰棺以
輤夫子饰其所引之棺以輤故知非葬盖殡也殡不
应在外故称盖为不定之辞于时鄹曼父之母素与
孔子母相善见孔子殡母于外怪问孔子孔子因而
问之始知父墓所在而后得以父母尸柩合葬于防
郑注野合谓不备于礼也如论语所谓野人及野哉
问已因得询知父墓所在外人见柩行于路皆以为
葬但葬引柩之时饰棺以柳翣其殡引之礼饰棺以
輤夫子饰其所引之棺以輤故知非葬盖殡也殡不
应在外故称盖为不定之辞于时鄹曼父之母素与
孔子母相善见孔子殡母于外怪问孔子孔子因而
问之始知父墓所在而后得以父母尸柩合葬于防
郑注野合谓不备于礼也如论语所谓野人及野哉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117-0318c.png
由也但徵在耻其与夫不备礼为妻故不告也家语
云叔梁纥年馀七十无妻颜父有三女颜父谓其三
女曰邹大夫身长七尺武力绝伦年馀七十谁能与
之为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
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而生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
横渠张氏曰孔子殡母于五父之衢以在衢故其殡
周密有如葬然故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实是
殡之周慎故曰其慎也盖殡也其慎也属下读之则
云叔梁纥年馀七十无妻颜父有三女颜父谓其三
女曰邹大夫身长七尺武力绝伦年馀七十谁能与
之为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
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而生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
横渠张氏曰孔子殡母于五父之衢以在衢故其殡
周密有如葬然故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实是
殡之周慎故曰其慎也盖殡也其慎也属下读之则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117-0318d.png
意明据旧说孔子丧母时十七岁十七岁何故不知
墓或是孔子养于母家母不告之也家语是其家所
传难于直说据传记直谓野合谓不备礼也合葬附
葬也叔梁纥自有正妻亦不可知也
严陵方氏曰左氏传所谓诅诸五父之衢是矣衢则
四达之道也
马氏曰叔梁纥宋人而丧葬之制盖从于古墓而不
坟此孔子少孤所以不知墓也
墓或是孔子养于母家母不告之也家语是其家所
传难于直说据传记直谓野合谓不备礼也合葬附
葬也叔梁纥自有正妻亦不可知也
严陵方氏曰左氏传所谓诅诸五父之衢是矣衢则
四达之道也
马氏曰叔梁纥宋人而丧葬之制盖从于古墓而不
坟此孔子少孤所以不知墓也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117-0319a.png
山阴陆氏曰慎读如字慎诚也盖曰其诚也盖殡也
诗曰予慎无辜
庐陵胡氏曰问于鄹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曼
父之母与徵在邻盖在五父衢也此一经疑在孔子
既得合葬于防之前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丧冠不緌
郑氏曰相谓以音声相劝不相不歌皆所以助哀也
不緌去饰
诗曰予慎无辜
庐陵胡氏曰问于鄹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曼
父之母与徵在邻盖在五父衢也此一经疑在孔子
既得合葬于防之前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丧冠不緌
郑氏曰相谓以音声相劝不相不歌皆所以助哀也
不緌去饰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117-0319b.png
庐陵胡氏曰赵良谓商君曰五羖大夫死舂者不相
古讴谣之名多曰相详见曲礼舂不相解緌冠缨所
谓蝉有緌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周人
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堲周葬中殇下殇
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郑氏曰有虞氏上陶始不用薪也火熟曰堲烧土冶
以周于棺也或谓之土周由是也殷人上梓椁大也
古讴谣之名多曰相详见曲礼舂不相解緌冠缨所
谓蝉有緌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周人
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堲周葬中殇下殇
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郑氏曰有虞氏上陶始不用薪也火熟曰堲烧土冶
以周于棺也或谓之土周由是也殷人上梓椁大也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117-0319c.png
以木为之言椁大于棺也墙柳衣也凡此言后王之
制文周人葬长殇以下不同略未成人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棺椁所起及用棺椁之差易系辞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有虞氏始不用也堲周谓堲
土为陶冶之形大小得容棺也殷人上梓考工记文
郑引之以證椁也案丧大记注云在旁曰帷在上曰
荒帷荒所以衣柳则以帷荒之内木材为柳其实帷
荒及木材等总名曰柳故缝人云衣翣柳之材注云
制文周人葬长殇以下不同略未成人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棺椁所起及用棺椁之差易系辞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有虞氏始不用也堲周谓堲
土为陶冶之形大小得容棺也殷人上梓考工记文
郑引之以證椁也案丧大记注云在旁曰帷在上曰
荒帷荒所以衣柳则以帷荒之内木材为柳其实帷
荒及木材等总名曰柳故缝人云衣翣柳之材注云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117-0319d.png
柳之言聚诸饰之所聚是帷荒总称柳也有虞氏唯
有瓦棺夏后氏瓦棺之外加堲周殷则易以棺椁周
人又于椁旁置柳置翣扇凡此是后王之制渐加文
也白虎通云夏以揖逊为君故称后殷周行仁义人
所归往故称人
马氏曰有虞氏瓦棺而至夏后氏乃以堲周周之有
棺之象商人以瓦棺堲周皆陶冶之器而陶冶出于
土及其久也必复于土不能无使土亲肤遂以木易
有瓦棺夏后氏瓦棺之外加堲周殷则易以棺椁周
人又于椁旁置柳置翣扇凡此是后王之制渐加文
也白虎通云夏以揖逊为君故称后殷周行仁义人
所归往故称人
马氏曰有虞氏瓦棺而至夏后氏乃以堲周周之有
棺之象商人以瓦棺堲周皆陶冶之器而陶冶出于
土及其久也必复于土不能无使土亲肤遂以木易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117-0320a.png
之木足以胜土而仁人孝子之所以深虑长思者未
有易此圣人之法相待而后备故周人则缘商人之
棺椁饰之以墙置翣棺椁以比化墙置翣以为观美
皆所以尽孝子之心无使恶于死而已当周衰礼义
散亡而人不知棺椁之度故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
椁而后以为出夫子之制孟子敦匠而充虞以为美
不知自周公以来盖已有礼也惟其葬殇有异于成
人之礼故瓦棺堲周与夫棺椁皆以少长制之而不
有易此圣人之法相待而后备故周人则缘商人之
棺椁饰之以墙置翣棺椁以比化墙置翣以为观美
皆所以尽孝子之心无使恶于死而已当周衰礼义
散亡而人不知棺椁之度故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
椁而后以为出夫子之制孟子敦匠而充虞以为美
不知自周公以来盖已有礼也惟其葬殇有异于成
人之礼故瓦棺堲周与夫棺椁皆以少长制之而不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117-0320b.png
为贵贱之等何者天下无生而贵虽君卿大夫之子
犹士也尚何有贵贱之别乎长则其形强少则其形
弱形强则其化难形弱则其化易古之人葬殇其棺
椁必视长少者盖以此而已
唐陆氏曰十六至十九为长殇十二至十五为中殇
八岁至十一为下殇七岁已下为无服之殇生未三
月不为殇
严陵方氏曰椁之于棺如城之有郭也墙以帷柩而
犹士也尚何有贵贱之别乎长则其形强少则其形
弱形强则其化难形弱则其化易古之人葬殇其棺
椁必视长少者盖以此而已
唐陆氏曰十六至十九为长殇十二至十五为中殇
八岁至十一为下殇七岁已下为无服之殇生未三
月不为殇
严陵方氏曰椁之于棺如城之有郭也墙以帷柩而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117-0320c.png
周围如墙翣以饰柩而翼蔽如羽盖世愈久而礼愈
备故也长殇而下死者愈少则礼愈杀也
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
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
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
郑氏曰夏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大事谓丧事
昏时亦黑戎兵也马黑色曰骊尔雅曰騋牝骊牡玄
牲用玄黑类也殷以建丑之月为正物芽色白日中
备故也长殇而下死者愈少则礼愈杀也
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
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
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
郑氏曰夏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大事谓丧事
昏时亦黑戎兵也马黑色曰骊尔雅曰騋牝骊牡玄
牲用玄黑类也殷以建丑之月为正物芽色白日中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117-0320d.png
时亦白翰白色马也易曰白马翰如周以建子之月
为正物萌色赤日出时亦赤騵骝马白腹骍赤类
孔氏曰此一节论三代正朔所尚色不同夏尚黑殷
尚白周尚赤此之谓三统故书传略说云天有三统
物有三变故正色有三又春秋纬元命包云夏以十
三月为正以寅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以鸡鸣为朔
周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三正记云子月为正
以阳始生物得阳气稍变动故为天统丑月物在地
为正物萌色赤日出时亦赤騵骝马白腹骍赤类
孔氏曰此一节论三代正朔所尚色不同夏尚黑殷
尚白周尚赤此之谓三统故书传略说云天有三统
物有三变故正色有三又春秋纬元命包云夏以十
三月为正以寅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以鸡鸣为朔
周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三正记云子月为正
以阳始生物得阳气稍变动故为天统丑月物在地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117-0321a.png
中含养萌芽故为地统寅月物出于地当须人功故
为人统统者本也谓天地人之本也然王者必以此
三月为正者以其此月物之始生王者继天理物含
养微细又取其岁初为正朔之始天地人所继不同
故正朔不相袭也萌是芽之细故郑注建子曰萌建
丑曰芽
临川王氏曰此似见诗有驷騵彭彭遂有乘騵乘翰
之别马以共戎事若皆以一物则可以给戎者鲜矣
为人统统者本也谓天地人之本也然王者必以此
三月为正者以其此月物之始生王者继天理物含
养微细又取其岁初为正朔之始天地人所继不同
故正朔不相袭也萌是芽之细故郑注建子曰萌建
丑曰芽
临川王氏曰此似见诗有驷騵彭彭遂有乘騵乘翰
之别马以共戎事若皆以一物则可以给戎者鲜矣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117-0321b.png
或者止以此物供贵者则理有可通也
长乐陈氏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性命之所受与
天为一则其好恶取舍不与天违圣人因民以观天
因天以立事故于民心之所安者因之而不强去民
心之所厌者革之而不强行此三代所以改正朔也
盖正者政之所系朔者月之所始夏正以建寅殷正
以建丑周正以建子以天言之则阳生于子而万物
资始建子之月为得正以地言之则阳含于丑而万
长乐陈氏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性命之所受与
天为一则其好恶取舍不与天违圣人因民以观天
因天以立事故于民心之所安者因之而不强去民
心之所厌者革之而不强行此三代所以改正朔也
盖正者政之所系朔者月之所始夏正以建寅殷正
以建丑周正以建子以天言之则阳生于子而万物
资始建子之月为得正以地言之则阳含于丑而万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117-0321c.png
物资生建丑之月为得正以人言之则阳出于寅而
人顺以动建寅之月为得正三代之正朔虽不同至
于颁政令授民事莫不以夏正为正故周官凡观象
读法均食施事皆系之正岁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礼称季夏六月祀周公凡此皆
夏正也孔子于春秋用时王之正其论为邦则曰行
夏之时者夏之时据人之所见而人之所见者质也
孔子乘殷之木辂服周之纯冕皆以其质而已此所
人顺以动建寅之月为得正三代之正朔虽不同至
于颁政令授民事莫不以夏正为正故周官凡观象
读法均食施事皆系之正岁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礼称季夏六月祀周公凡此皆
夏正也孔子于春秋用时王之正其论为邦则曰行
夏之时者夏之时据人之所见而人之所见者质也
孔子乘殷之木辂服周之纯冕皆以其质而已此所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117-0321d.png
以救文弊也春秋书大事于太庙传曰国之大事在
祀与戎祭义曰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
日以朝及闇是以子路之与祭质明而始行事晏朝
而退孔子以为知礼则大事用日出者祭以朝之质
明也祭以朝之质明敛亦如之故曰大事敛用日出
严陵方氏曰滕文公之居丧也曰恐其不能尽于大
事则丧为大事可知春秋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则戎事之为大事可知丧事凶礼也戎事军礼也祀
祀与戎祭义曰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
日以朝及闇是以子路之与祭质明而始行事晏朝
而退孔子以为知礼则大事用日出者祭以朝之质
明也祭以朝之质明敛亦如之故曰大事敛用日出
严陵方氏曰滕文公之居丧也曰恐其不能尽于大
事则丧为大事可知春秋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则戎事之为大事可知丧事凶礼也戎事军礼也祀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117-0322a.png
事吉礼也五礼不及于宾嘉者以非大事故也
金华应氏曰夏后治水而水德王故其色尚黑殷人
征伐而以金德王故其色尚白周木德也而色尚赤
亦岂非取木之所生而用火之色乎
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对曰申也闻诸
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布
幕卫也縿幕鲁也
郑氏曰穆公鲁哀公之曾孙问居丧之礼曾子曾参
金华应氏曰夏后治水而水德王故其色尚黑殷人
征伐而以金德王故其色尚白周木德也而色尚赤
亦岂非取木之所生而用火之色乎
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对曰申也闻诸
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布
幕卫也縿幕鲁也
郑氏曰穆公鲁哀公之曾孙问居丧之礼曾子曾参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117-0322b.png
之子名申幕所以覆棺上縿缣也縿读如绡卫诸侯
礼鲁天子礼两言之者僭已久也幕或为幦
孔氏曰此一节论尊卑之丧有同异之事有声曰哭
无声曰泣齐是为母斩是为父厚曰饘希曰粥父母
之丧哭泣以下自天子至庶人如一故曰自天子达
也覆殡椁之幕周公一人得用天子礼后代僭用之
故曾申举卫与鲁俱是诸侯后代不宜异谓鲁之诸
公不宜与卫异也
礼鲁天子礼两言之者僭已久也幕或为幦
孔氏曰此一节论尊卑之丧有同异之事有声曰哭
无声曰泣齐是为母斩是为父厚曰饘希曰粥父母
之丧哭泣以下自天子至庶人如一故曰自天子达
也覆殡椁之幕周公一人得用天子礼后代僭用之
故曾申举卫与鲁俱是诸侯后代不宜异谓鲁之诸
公不宜与卫异也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117-0322c.png
马氏曰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三年之丧则
至矣故其哀发于声音则为哭泣发于衣服则为齐
斩发于饮食则为饘粥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
食乃其所以自致者由庶人达于天子无所加损焉
则哀素之极丧礼之至者也至于幕帟之饰末而已
矣而得以隆杀焉此鲁卫所以有縿布之辨也郑氏
以縿幕为鲁僭天子之礼亦安知非其得用而曾子
言之
至矣故其哀发于声音则为哭泣发于衣服则为齐
斩发于饮食则为饘粥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
食乃其所以自致者由庶人达于天子无所加损焉
则哀素之极丧礼之至者也至于幕帟之饰末而已
矣而得以隆杀焉此鲁卫所以有縿布之辨也郑氏
以縿幕为鲁僭天子之礼亦安知非其得用而曾子
言之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117-0322d.png
李氏曰先王之制小敛殡葬所以为死者之礼故自
天子至于庶人有等哭泣齐斩饘粥所以尽生者之
情故天子达于庶人一也由前所以立礼由后所以
立仁齐斩所以称情而为之也故曰齐斩之情
盱江李氏曰夫布幕诸侯礼也縿幕天子礼也疾鲁
之僭故举诸侯以示之焉杞宋者各自为一王之后
且其祖天子礼乐异于周行之可也周尚在而鲁仿
之则僭矣孔子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天子至于庶人有等哭泣齐斩饘粥所以尽生者之
情故天子达于庶人一也由前所以立礼由后所以
立仁齐斩所以称情而为之也故曰齐斩之情
盱江李氏曰夫布幕诸侯礼也縿幕天子礼也疾鲁
之僭故举诸侯以示之焉杞宋者各自为一王之后
且其祖天子礼乐异于周行之可也周尚在而鲁仿
之则僭矣孔子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117-0323a.png
严陵方氏曰卫所存者殷礼故用布幕之质鲁所存
者周礼故用縿幕之文
山阴陆氏曰縿读如字以縿记帛盖卫幕用布鲁用
帛尔雅纁帛縿曾子言此著鲁异于诸侯者若此类
耳其情自天子达
广安游氏曰父母之丧贵贱不殊此所以自天子达
也若幕则天子以绡诸侯以布穆公苟欲行礼所谓
贵贱一者固当一也所谓天子诸侯异者固当异也
者周礼故用縿幕之文
山阴陆氏曰縿读如字以縿记帛盖卫幕用布鲁用
帛尔雅纁帛縿曾子言此著鲁异于诸侯者若此类
耳其情自天子达
广安游氏曰父母之丧贵贱不殊此所以自天子达
也若幕则天子以绡诸侯以布穆公苟欲行礼所谓
贵贱一者固当一也所谓天子诸侯异者固当异也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117-0323b.png
此二者丧礼尽矣且礼文之制曾申独举幕而不举
其他则其他推是而可知晋文公请隧于王隧天子
葬礼文公于葬独请隧则其他亦从是而可知也天
下之礼以类而为之者也苟于其类而或开之则其
他皆将以类而失之此襄王所以不许文公也是故
以隧而葬则葬礼视隧而相从者皆可知也以幕而
殡则殡礼视幕而相从者皆可知也此曾申所以独
举其一以见其馀也
其他则其他推是而可知晋文公请隧于王隧天子
葬礼文公于葬独请隧则其他亦从是而可知也天
下之礼以类而为之者也苟于其类而或开之则其
他皆将以类而失之此襄王所以不许文公也是故
以隧而葬则葬礼视隧而相从者皆可知也以幕而
殡则殡礼视幕而相从者皆可知也此曾申所以独
举其一以见其馀也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117-0323c.png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
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
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
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
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
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共
世子也
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
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
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
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
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共
世子也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117-0323d.png
郑氏曰献公信骊姬之谮重耳欲使世子言见谮之
意盖皆当为盍盍何不也志意也世子谓言其意则
骊姬必诛重耳曰盍行乎行犹去也世子谓天下岂
有无父之国言人有父则皆恶欲弑父者使人辞于
狐突辞犹告也前此献公使申生伐东山皋落氏狐
突谓申生欲使之行今言不念伯氏之言谢之也伯
氏狐突别氏子少谓骊姬之子奚齐图犹谋也不出
谓狐突自皋落氏反后惧而称疾焉赐犹惠也既告
意盖皆当为盍盍何不也志意也世子谓言其意则
骊姬必诛重耳曰盍行乎行犹去也世子谓天下岂
有无父之国言人有父则皆恶欲弑父者使人辞于
狐突辞犹告也前此献公使申生伐东山皋落氏狐
突谓申生欲使之行今言不念伯氏之言谢之也伯
氏狐突别氏子少谓骊姬之子奚齐图犹谋也不出
谓狐突自皋落氏反后惧而称疾焉赐犹惠也既告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117-0324a.png
狐突乃雉经申生言行如此可以为恭于孝则未之
有重耳申生异母弟后立为文公骊姬献公伐骊戎
所获女也申生之母蚤卒骊姬嬖焉狐突申生之傅
舅犯之父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献公杀申生之事案僖四年左传
云姬谓太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太子归胙于公
公田姬寘诸宫六日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
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太子是骊姬谮
有重耳申生异母弟后立为文公骊姬献公伐骊戎
所获女也申生之母蚤卒骊姬嬖焉狐突申生之傅
舅犯之父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献公杀申生之事案僖四年左传
云姬谓太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太子归胙于公
公田姬寘诸宫六日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
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太子是骊姬谮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117-0324b.png
申生之事也左传又云或谓太子曰子辞君必辩焉
杜预注以六日之状自理谓毒酒经宿辄败若申生
初置毒何以经六日其酒尚好明临至加药焉此重
耳欲使言见谮之意也左传又云太子曰君非骊姬
居不安食不饱君老矣吾又不乐谓我若自理骊姬
必诛姬死之后君无复欢乐此云是我伤公之心是
也雉牛鼻绳也申生以牛绳自缢死或谓雉性耿介
被人所获必自屈折其头而死汉书载赵人贯高自
杜预注以六日之状自理谓毒酒经宿辄败若申生
初置毒何以经六日其酒尚好明临至加药焉此重
耳欲使言见谮之意也左传又云太子曰君非骊姬
居不安食不饱君老矣吾又不乐谓我若自理骊姬
必诛姬死之后君无复欢乐此云是我伤公之心是
也雉牛鼻绳也申生以牛绳自缢死或谓雉性耿介
被人所获必自屈折其头而死汉书载赵人贯高自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0117-0324c.png
绝亢而死申生当亦然也孝子不陷亲于不义申生
但能恭顺于父事而已谥法曰敬顺事上曰恭
长乐陈氏曰君子之于亲有言以明已有谏以明事
谏则以几为顺以孰为敬几而不入则至于孰孰而
不入则至于号号而将至于见杀则亦有义以逃之
是虽于亲有所不从而于义无所不顺于亲或不我
爱而于乡闾无所得罪此古之所谓孝子也彼不善
事亲者以小爱贼恩姑息贼德于己可以言而不言
但能恭顺于父事而已谥法曰敬顺事上曰恭
长乐陈氏曰君子之于亲有言以明已有谏以明事
谏则以几为顺以孰为敬几而不入则至于孰孰而
不入则至于号号而将至于见杀则亦有义以逃之
是虽于亲有所不从而于义无所不顺于亲或不我
爱而于乡闾无所得罪此古之所谓孝子也彼不善
事亲者以小爱贼恩姑息贼德于己可以言而不言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0117-0324d.png
于事可以谏而不谏依违隐忍惟意是从以至陨身
于其亲之命而陷亲于不义之名是将以安亲而反
危之将以悦亲而反辱之此君子之所不取也晋献
公将杀其世子申生申生于亲可言而不言而且惧
伤公之心于义可逃而不逃而且谓天下岂有无父
之国以至忘其躬之不阅而且恤国家之多难不顾
死生之大节而且谨再拜之末仪是恭而已非孝也
春秋书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盖书晋侯以明晋侯之
于其亲之命而陷亲于不义之名是将以安亲而反
危之将以悦亲而反辱之此君子之所不取也晋献
公将杀其世子申生申生于亲可言而不言而且惧
伤公之心于义可逃而不逃而且谓天下岂有无父
之国以至忘其躬之不阅而且恤国家之多难不顾
死生之大节而且谨再拜之末仪是恭而已非孝也
春秋书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盖书晋侯以明晋侯之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0117-0325a.png
无道书申生以明申生之罪也虽然春秋之时臣弑
其君子弑其父如卫辄拒父而争国楚商臣弑君而
篡位则申生之行盖可哀而恕之也孔子曰苟志于
仁无恶也故礼不以申生为不孝而以之为恭犹诗
不以伋寿为不孝而以之为不瑕也然以春秋礼义
之法绳之则申生不足以为孝矣
马氏曰昔幽王惑于褒姒而逐太子宜臼奔于申太
子之傅作小弁以刺之然君子不责宜臼以出奔之
其君子弑其父如卫辄拒父而争国楚商臣弑君而
篡位则申生之行盖可哀而恕之也孔子曰苟志于
仁无恶也故礼不以申生为不孝而以之为恭犹诗
不以伋寿为不孝而以之为不瑕也然以春秋礼义
之法绳之则申生不足以为孝矣
马氏曰昔幽王惑于褒姒而逐太子宜臼奔于申太
子之傅作小弁以刺之然君子不责宜臼以出奔之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0117-0325b.png
罪而谓小弁有孝子之道申生之事盖与宜臼无以
异也而申生失之特不知止于先王之礼义而已若
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虽有杀身以成仁之志而
其死之亦非义也然国人以其相为于祸难之中亦
自作诗以思之而申生爱君父恤国难犹有善于彼
虽非孝也而谓之恭则宜矣
庐陵胡氏曰案春秋自闵二年至僖二十三年狐突
事晋未尝去此云不出记礼者误
异也而申生失之特不知止于先王之礼义而已若
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虽有杀身以成仁之志而
其死之亦非义也然国人以其相为于祸难之中亦
自作诗以思之而申生爱君父恤国难犹有善于彼
虽非孝也而谓之恭则宜矣
庐陵胡氏曰案春秋自闵二年至僖二十三年狐突
事晋未尝去此云不出记礼者误
卷十五 第 43a 页 WYG0117-0325c.png
卷十五 第 43b 页 WYG0117-0325d.png
礼记集说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