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117-005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三      宋 卫湜 撰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
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
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郑氏曰大夫七十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谢犹
 听也君必有命劳苦辞谢之其有德尚壮则不听耳
 凡杖妇人安车所以养其身体也安车坐乘若今小
卷三 第 1b 页 WYG0117-0059d.png
 车也老夫老人称也春秋传曰老夫耄矣于其国君
 虽尊异之自称犹若臣邻国来问必问于老者以荅
 之制法度
 孔氏曰七十曰老在家则传家事于子孙在官致所
 掌职事还君退还田里也致是与人明朝廷有贤代
 已白虎通云臣年七十悬车致仕悬车示不用也君
 不使退而自去者尊贤也君若许其罢职必辞谢云
 在朝日久劬劳岁积是许其致事也今不得听是其
卷三 第 2a 页 WYG0117-0060a.png
 有德尚壮则必赐之几杖若本国巡行役事妇人能
 养人故许自随适四方谓远聘异国古者乘四马之
 车立乘此臣既老故乘一马小车坐乘也然此养老
 之具在国及出皆得用之言行役妇人四方安车互
 见也自称为老夫者明君尊贤之故而老臣犹在其
 朝也于其国谓自与其君言也越国犹他国也若他
 国来问己国君之政君虽已达其事犹宜问于老贤
 则称国之旧制以对他国之问也
卷三 第 2b 页 WYG0117-0060b.png
 熊氏曰既不听致事则祭义云七十杖于朝是也听
 致事则王制云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是也
 清江刘氏曰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事君非使之也臣
 自行也臣虽行之君曰是犹足以佐国家社稷也留
 之不可失也于是有几杖安车之赐所以致留之也
 君虽留之臣曰不可贪人之荣不可慁人之朝不可
 塞人之路再拜稽首反其室君不强焉义也毋夺其
 爵毋除其禄毋去其采邑终其身而已矣此古者致
卷三 第 3a 页 WYG0117-0060c.png
 事之义也是之谓上下有礼故古者大臣让小臣廉
 庶人法百姓不竞由此道也是以古之为臣者不四
 十不禄为不惑也不五十不爵为知命也不七十不
 致事养衰老也不惑故可与谋大计知命故可以受
 大宠养衰老故可以全节俭教百姓矣故古之仕者
 为道也非为食也为君也非为己也为国也非为家
 也是以时进则进时止则止进不贪其位止不慕其
 权也今之人则不然仕非为道而为食也非为君也
卷三 第 3b 页 WYG0117-0060d.png
 而为己也非为国也而为家也是以进不知止而困
 不知耻也
 蓝田吕氏曰致事者致其所为臣之事于其君也有
 以道去其君而致事者孟子致为臣而归是也有以
 丧而致事者如闵子要绖而服事已而曰古之道不
 即人心退而致仕是也有以老而致事者大夫七十
 而致事是也致事者退而家居士相见礼所谓宅者
 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是也君子
卷三 第 4a 页 WYG0117-0061a.png
 难进而易退故七十而致事贤君优老而尚贤则有
 不得谢者矣既不许其去则不责筋力以为礼也赐
 之几杖则虽在君前亦授之诗云肆筵设席授几有
 缉御是也虽见君亦杖祭义云七十杖于朝君问则
 席是也老夫长老者之称也卫石碏告陈曰老夫耄
 矣无能为也与他国士大夫言也晋荀罃谓荀偃士
 丐曰牵率老夫以至于此与己国士大夫言也大夫
 老不得谢与他国士大夫言则称老夫所以优之也
卷三 第 4b 页 WYG0117-0061b.png
 与己国士大夫言则称名父母之邦不敢以尊老自
 居也石碏荀罃虽皆列国之大夫未知其老而得谢
 与否也若皆不得谢者则碏可称而罃不当称也玉
 藻云上大夫曰下臣下大夫自名此对君之称非此
 比也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老成人者多识乎
 国之故事而典刑之所由出也越国而问则举国之
 故事以对之所谓谋于黄发则罔所愆
 马氏曰七十而致事顺天理也位至大夫君之所贤
卷三 第 5a 页 WYG0117-0061c.png
 也天下之达尊三大夫兼而有之者也为君者得不
 致其爱敬乎于其致事而去必有以劳之于其留而
 自辅也必有以养之几杖妇人安车者所以养安其
 气体不敢劳以事也所以见尚齿贵爵尊德之义不
 嫌其为倨也故当其为师则弗臣而不嫌其僭君于
 其冠则见兄拜之而不嫌其不弟盖义有所伸虽自
 尊而不为泰也然于其国犹曰自名者所以尊君也
 夫天子巡守先见百年者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
卷三 第 5b 页 WYG0117-0061d.png
 就其室古之人咨于元老如此其敬以其贤而多闻
 也则宜有越国而问之矣必告之以其制者盖制出
 于先王而非先王者无法故告之以其制也
 永嘉戴氏曰据本文此专为在官者言也凡养老仕
 谓之国老不仕谓之庶老先王时国老之礼尤厚七
 十致事大夫之常礼也赐之几杖人君之优恩也行
 役以妇人何也八十非人不煖七十之老而有行役
 则道途之不易固有以安其身也小车坐而乘之虽
卷三 第 6a 页 WYG0117-0062a.png
 行步稍缓而四体安矣自称老夫谓适四方言也故
 下文曰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谓我问邻国非邻
 国来问也问人于他邦必告之以其制惧使人之不
 明旧典礼经则国为无人也古之时人君待老者之
 礼甚厚老人所以自待者亦不轻故人君有所尊敬
 国人有所矜式四方有所瞻仰天下安得而不治乎
 庐陵胡氏曰赐几杖如汉元朔中赐淮南王菑川王
 是也乘安车如汉起鲁申公是也安车则驾一马而
卷三 第 6b 页 WYG0117-0062b.png
 坐乘汉制然也然汉时非安车亦有坐乘者万石君
 是也檀弓云五十无车者不越疆而吊人上大夫也
 而同下大夫称名者臣于君卑称名无嫌也洛诰周
 公告成王曰予旦老臣越他国而问故必告之以制
 度不欺于彼国也古者越国而谋见左氏
 严陵方氏曰几则凭之以安其体杖则持之以助其
 力也行役外事也而以妇人焉欲其虽在外而犹在
 内也适四方劳事也而乘安车焉欲其虽服劳而不
卷三 第 7a 页 WYG0117-0062c.png
 失其逸也言行役则主在公言之耳言适四方则主
 在远言之耳在公犹得以妇人况在私之事乎在远
 犹得乘安车况在国之时乎是皆待之以非常之礼
 故也
 长乐陈氏曰妇人言行役安车言适四方则行役不
 以安车适四方不以妇人也
 横渠张氏曰越国谓朝中有事在朝不能谋则越国
 而问退居之老臣也非谓越他国而问政决无此理
卷三 第 7b 页 WYG0117-0062d.png
 既赖其谋事须尽语以国之事因本末施为始可与
 之谋也若不知次序则如之何而取谋
 临川王氏曰越国而问谓老者自有事越出他国他
 国问之也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

 郑氏曰从犹就也长者问当谢不敏若曾子之为
 孔氏曰此一节明有事取谋议于长者操执持也杖
卷三 第 8a 页 WYG0117-0063a.png
 可以策身几可以扶已俱是养尊者之物故于谋议
 之时持就也
 蓝田吕氏曰二者皆敬长之义也坐有几所以凭之
 也行有杖所以策之也皆优老之具也操几杖以从
 之敬之至也问者皆以不能问能以寡问多则少当
 问长者也今长者反问之不辞让而对则敬不足也
 孔子问曾子曾子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公西赤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是皆辞让之言
卷三 第 8b 页 WYG0117-0063b.png
 长乐陈氏曰几杖所以亲之辞让所以尊之不亲之
 不足以尽人之心非善谋于长者也不尊之不足以
 尽己之敬非善对于长者也辞者无所受于己让者
 有所推于人曾子之谢不敏所谓辞也子路之对率
 尔非所谓让也
 东莱吕氏曰古之子弟见长者不敢以宾客之礼见
 先存其让弟之心所以操几杖者只是左右扶翼之
 意长者处未必无几杖所以操而从之者盖存养其
卷三 第 9a 页 WYG0117-0063c.png
 让弟之心令熟未见长者之问此心已存及其见之
 则有加无已大凡长者有问须对若率尔而对便非
 礼与长者语须是虚心而受之若率尔而对自以为
 能便是实了此心虽有法语之言精微之理亦不能
 入
 王氏(子墨/)曰善不可有能不可矜有善矜能之心不
 可施于常人况长者乎问而不辞逊以对是有善矜
 能之心已萌于中矣况责以事长之礼乎谋则操几
卷三 第 9b 页 WYG0117-0063d.png
 杖以从之问则辞逊而后对要非勉强行于一时者
 所能彼其存于心者必有素矣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郑氏曰安定其床衽省问其安否何如丑众也夷犹
 侪也四皓曰陛下之等夷
 孔氏曰此一节明人子事亲奉养之礼又去争讼冬
 温夏凊是四时之法昏定晨省一日之法定安也晨
 旦也应卧当齐整床衽使亲体安定之后退至明旦
卷三 第 10a 页 WYG0117-0064a.png
 既隔夜蚤来视亲之安否何如先昏后晨兼示经宿
 之礼熊氏云晨省者案内则云同宫则鸡初鸣异宫
 则昧爽而朝在丑夷不争者明朋侪礼也丑夷皆等
 类之名夫贵贱相临则有畏惮朋侪等辈喜争胜负
 亡身及亲故宜戒之以不争
 蓝田吕氏曰温凊定省所以养体也丑夷不争所以
 养志也一岁则有冬夏寒暑之适一日则有晨昏兴
 寝之适人子不可不知也内则父母将衽长者奉席
卷三 第 10b 页 WYG0117-0064b.png
 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昏定之事也子事父母鸡鸣
 适父母之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男女未冠笄及命
 士以上父子异宫则昧爽而朝文王之为世子鸡初
 鸣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安否何如此晨省之事也丑
 夷同等之称也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
 争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引
 三者此独云在丑夷不争者上下骄乱之祸为少而
 丑夷之争多也孝子一出言举足不敢忘父母苟好
卷三 第 11a 页 WYG0117-0064c.png
 勇斗狠以危父母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则所
 以养亲者果安在哉
 严陵方氏曰冬则温之以禦其寒夏则凊之以辟其
 暑昏则定之以奠其居晨则省之以问其安也冬温
 而夏凊者欲亲之体常适其和也昏定而晨省者欲
 亲之体常适其利也推和亲之心以及乎人则与人
 不争阴阳之和矣推利亲之心以及乎人则与人不
 争险易之利矣此所以终言在丑夷不争也
卷三 第 11b 页 WYG0117-0064d.png
 东莱吕氏曰孝子以亲之心为心故以亲之体为体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一岁有冬夏寒暑之变一日有
 昏晨晦明之变此见孝子顷刻不忘亲处才遇变时
 须加意于其间冬温则当体其温之之理如古人置
 密室之类是也夏凊则体其凊之之理如古人扇枕
 之类是也昏时则安其父母晨时则鸡鸣而起问其
 安否在丑夷不争此又见孝子涵养之熟顷刻不忘
 大凡人子在父母前固有孝敬之心不在父母前便
卷三 第 12a 页 WYG0117-0065a.png
 移易了故起争心惟养之熟此心常存所以不争
 新安朱氏曰温凊定省虽有四时一日之异然一日
 之间正当随时安处省察其或温或凊之宜也
 永嘉戴氏曰为人子者一食不忘亲则无一息不在
 亲侧可也温凊有时定省有节则制礼然也在丑夷
 不争谓处于聚族群居之中不敢有争以伤父母之
 心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
 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妻子好合兄
卷三 第 12b 页 WYG0117-0065b.png
 弟和乐父母处于其间怡然而顺然则在丑夷而争
 者父母之心固有所不乐也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郑氏曰三赐三命也凡仕者一命而受爵再命而受
 衣服三命而受车马受车马而身所以尊者备矣卿
 大夫士之子不受不敢以成尊比踰于父天子诸侯
 之子不受自卑远于君
 孔氏曰自此至孝子之行也为一节明人子谦卑行
卷三 第 13a 页 WYG0117-0065c.png
 著于外所敬又广人子受三命之尊不敢受车马不
 云不受而云不及者受是已到之日明人子非唯外
 迹不受抑亦心所不及于此赐也案郑氏三命皆约
 周礼大宗伯之文大宗伯一命受职职则爵也再命
 受服三命受位郑言受车马者三命受位即受车马
 以经云车马故以车马言之
 蓝田吕氏曰三赐有车马君之所以宠臣也三赐不
 及车马子之所以敬亲也受位则有车马之赐矣受
卷三 第 13b 页 WYG0117-0065d.png
 位而不及车马者位在朝廷而车马入于私门也坊
 记云父母存馈献不及车马盖车马家之重器也亲
 之所无子不敢以受于人亲之所有子不敢以予于
 人辟亲而不敢加奉亲而不敢专其义一也事宗子
 者不以富贵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
 入事宗子犹舍众车徒于外则事亲者车马之盛宜
 在所不受也党正以饮酒正齿位一命齿于乡里再
 命齿于父族三命不齿庶子之正于公族虽有三命
卷三 第 14a 页 WYG0117-0066a.png
 不踰父兄其所以敬于族人之长者犹如是况于父
 母乎能知此则事亲之意诚矣
 庐陵胡氏曰赐与也三赐货财衣服车马也郑谓三
 赐三命也三命受车马案大宗伯三命受位不受车
 马含文嘉九赐一曰车马则非三命公羊说九赐之
 次则四曰车马亦不在三何由三命受车马乎又车
 马赐由君命君子辞位不辞禄车马安可辞哉郑误
 矣
卷三 第 14b 页 WYG0117-0066b.png
 东莱吕氏曰一命受爵再命受服三命受车马何故
 爵与服便受车马便不受盖外而为卿大夫内而依
 然是人子爵虽尊在朝廷之上服虽华在朝祭之时
 用时却不同惟车马则偪近父母人子之心所不安
 也岂可受之虽然大夫不可徒行既不可徒行又不
 可以私废公在朝不妨但至闺门不用孝子之心多
 为外物所移易有为岁月而变者岁月既久其心亦
 变有为爵位而变者爵位既得其心亦变如大舜五
卷三 第 15a 页 WYG0117-0066c.png
 十而慕此是不为岁月而变者如三赐不及车马此
 是不为爵位而变者原是养得熟不为外物移易见
 他孝
 石林叶氏曰郑氏以不及为不受若然居大夫之位
 而不受车马则徒行乎若曰不受君赐而己自为之
 是己为则可君赐之则不可理无是也以吾观之此
 盖谓父之未为大夫者不受车马则不敢受大夫之
 位何以知其然党正饮酒正齿位一命齿于乡里再
卷三 第 15b 页 WYG0117-0066d.png
 命齿于父族此以齿为重也三命不齿此以爵为重
 也再命齿于父族则父兄在其间矣三命不齿则虽
 父兄不敢以齿加焉故别位于宾之南乡党莫如齿
 朝廷莫如爵乡党父兄不敢以齿加爵则朝廷岂可
 以爵而踰父兄乎左氏记叔孙婼以再命为卿因季
 平子伐莒之功例更受三命婼叔孙豹之子时豹已
 死而季平子其四从兄也尚未三命而婼先之叔仲
 子欲间三家谓平子曰婼三命踰父兄非礼也平子
卷三 第 16a 页 WYG0117-0067a.png
 于是使婼辞位而弗从夫从兄犹以为言则先王之
 时大夫不可踰其父兄审矣婼之不从岂以平子为
 其族非其亲父兄欤
 广安游氏曰大率为人子其事亲则当尽礼而其所
 循行之道如所谓温良恭俭让所以施于人交于物
 修之于家行之于外其道皆当如此也曰奢曰骄曰
 纵曰傲曰狠曰厉此类虽无与于孝然皆足以害孝
 夫孝者心必谨气必和言必顺貌必恭如此然后足
卷三 第 16b 页 WYG0117-0067b.png
 以循行其孝也上文所谓在丑夷不争及此三赐不
 及车马下文所谓见父之执以至居坐行立不敢处
 中以下皆温良恭俭让之道也
 临川王氏曰三赐不及车马若以为有辞逊之心而
 终必受之则虽不为人子不害辞逊若以为人子则
 辞逊而不敢受则舜亦人子而未尝辞百官牛羊仓
 廪之奉也车服爵命所以序功德天下之公义古今
 之达礼苟当其功苟称其德虽人子弟有辞逊之心
卷三 第 17a 页 WYG0117-0067c.png
 而终必不敢不受以申其逊弟之志者不以小廉小
 逊害天下之大公也凡礼有辞逊之文者以难进易
 退为道也辞逊自是君子之常岂系为人子哉
 新安朱氏曰左氏传鲁叔孙豹聘于王王赐之路豹
 以上卿无路而不敢乘疑此不及车马亦谓受之而
 不敢用耳若尊者之赐又爵秩所当得岂容独辞而
 不受之邪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
卷三 第 17b 页 WYG0117-0067d.png
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郑氏曰不敢受重赐者心也如此而五者备有焉周
 礼二十五家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
 州为乡僚友官同者执友志同者
 孔氏曰郑引周礼司徒文乃王城百里远郊之内又
 遂人职主六遂在远郊之外不言遂者举其近耳亲
 指族内戚言族外慈者笃爱之名兄弟外内通称弟
 者事长次第之名交游汎交也结交游往本资信合
卷三 第 18a 页 WYG0117-0068a.png
 故称信也
 蓝田吕氏曰五者之称不同各以其所见言之也州
 闾乡党观其行者也见其所以敬亲故称其孝兄弟
 亲戚责其恩者也顺于父母者亲亲之爱必隆故称
 其慈僚友见其有所让者也有逊弟之心故称其弟
 执友者友其德德莫盛于孝孝者仁之本故称其仁
 交游主于信知其诚心于孝也故称其信
 严陵方氏曰州闾乡党则同国者也兄弟亲戚则同
卷三 第 18b 页 WYG0117-0068b.png
 族者也僚友则同事者也执友则同志者也交游则
 同门者也言国则兼四者在中矣兼而言之则大故
 本其孝而统称之分而言之则小故各以其所望者
 而称之尔
 庐陵胡氏曰一尽子道而五善具矣坊记云父母在
 言孝不言慈郑云孝上施慈或嫌下流也此言慈者
 非自言也
 东莱吕氏曰大抵称孝在远者称之犹未尽须是自
卷三 第 19a 页 WYG0117-0068c.png
 近而见者方始亲切州闾乡党之人见他孝如此所
 以称孝兄弟亲戚则尤切近于州闾乡党而尤见其
 爱故称慈僚友在官是同王事在私则是同舍与之
 同处见其气象和顺所以称弟执友是心友同死生
 共患难者知其孝心之本原所以称其仁所谓孝弟
 仁之本是也交游称其信此是汎交偶与从事者亦
 知其信其他可见此一句是做一句看不可得而移
 易称者非我求人之称惟因其所称以验我之所为
卷三 第 19b 页 WYG0117-0068d.png
 诚则形之谓也
 新安王氏曰称孝言能尽事亲之道也称慈言其奉
 亲有深爱也称弟言其行之恭顺也称仁言其心之
 爱敬也称信言其用志笃实也郑注不敢受重赐者
 心也而五者备有焉此五者其善多矣反此则其失
 亦多是以孝子不敢轻受重赐临川王氏乃曰若谓
 人子辞让而不敢受则百官牛羊仓廪之奉舜未尝
 辞其说不然礼者圣人之中制天下可以通行尧之
卷三 第 20a 页 WYG0117-0069a.png
 待舜与舜所受于尧非可律于天下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
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郑氏曰敬父同志如事父
 孔氏曰自上诣下曰见自下朝上曰见父之执谓执
 友与父同志者也或故往见或路中相见也
 临川王氏曰心存于父者见父之执犹父也则其进
 退对问之际安得不如此
卷三 第 20b 页 WYG0117-0069b.png
 蓝田吕氏曰父之执友其见也进退问荅不敢专焉
 敬之至也见父之执犹极其敬况于父乎
 长乐陈氏曰坊记曰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又曰
 于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其衣广孝也盖父
 之同类谓之父党父之同志谓之父执见父之党无
 容孝也此见父之执广孝也古者尊尊之礼行故为
 父党者安其尊事父党者尽其卑而民德于是乎厚
 矣
卷三 第 21a 页 WYG0117-0069c.png
 严陵方氏曰孔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
 敢慢于人见父之执于进退之节有所不敢则一举
 足不敢忘亲可知于对问之节有所不敢则一出言
 不敢忘亲可知孝子之行孰过乎是经有曰父执有
 曰父党有曰父齿有曰父雠何也以同志之所守则
 曰执以同类之所与则曰党以年之相若则曰齿以
 怨之所敌则曰雠
 东莱吕氏曰此一章看孝子爱亲之心推原使之广
卷三 第 21b 页 WYG0117-0069d.png
 涵养使之厚若虽知爱亲不能推原涵养则在亲前
 虽屏气下色供洒埽应对劳而不怨离父母一步便
 骄狠傲戾在亲前时不多外面骄狠多则连亲前亦
 愈薄便入陵节犯上所以孝子必于亲爱之心推广
 之涵养之见父之执与平居交游者不谓之进不敢
 进不谓之退不敢退退然躬子弟之职不问不敢对
 如此则此心广大大抵天下之事广便厚且如涧壑
 之水波涛不多只缘狭狭则力量薄沧海长江之水
卷三 第 22a 页 WYG0117-0070a.png
 波浪如山如屋盖力广则厚若推得爱亲之心广时
 则其所以爱亲便厚不特如此至于黄发儿齿亦下
 气怡色此心愈广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至犬马
 仆妾父母爱之子亦爱之
 毛氏(信卿/)曰人之为善必自夫不敢始自夫有所敢
 而后无忌惮无忌惮则无所不至矣不敢则有敬畏
 之心敬畏之心存则何往而非善文王不敢侮鳏寡
 高宗不敢荒宁所以为三代盛王也孔门亦自不敢
卷三 第 22b 页 WYG0117-0070b.png
 做去孔子之岂敢颜回子贡之何敢孟之反之非敢
 皆此心推之也见父之执而进退荅问之间皆有不
 敢之心非孝子能若是乎经言见父之执必先言为
 人子之孝如所云三赐不及车马此言人子之孝也
 必继之以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之言为人子
 者出必告此言人子之孝也必继之以年长以倍则
 父事之之言与坊记言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
 必继之以于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其衣之
卷三 第 23a 页 WYG0117-0070c.png
 意同盖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
 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则不孝其亲而敬其父之执
 可乎爱亲者不敢慢于人敬亲者不敢恶于人则孝
 于其亲而不敬父之执可乎故孝于亲则必敬父之
 执敬父之执必本孝于其亲此经所以相次言之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恒言不称老
 郑氏曰告面同耳反言面者从外来宜知亲之颜色
卷三 第 23b 页 WYG0117-0070d.png
 安否有常有业缘亲之意欲知之不称老广敬
 孔氏曰自此至异席为一节明人子事亲游方习业
 及汎交之礼老是尊称称老是己自尊大非孝子卑
 退之情子若自称老则感动其亲故舜年五十而慕
 是也
 蓝田吕氏曰出必告反必面受命于亲而不敢专也
 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体亲之爱而不敢贻其忧
 也恒言不称老极子之慕而不忍忘也父母在而不
卷三 第 24a 页 WYG0117-0071a.png
 敢有其身如之何闻斯行诸出入而无所受命是遗
 亲也亲之爱子至矣所游必欲其安所习必欲其正
 苟轻身而不自爱则非所以养其志也君子之事亲
 亲虽老而不失乎孺子慕者爱亲之至也孟子曰五
 十而慕予于大舜见之矣故髧彼两髦为孺子之饰
 亲见然后说之苟常言而称老则忘亲而非慕也
 严陵方氏曰出必告者欲亲知其所往之方也反必
 面者欲亲知其所至之时也所游必有常者虑贻亲
卷三 第 24b 页 WYG0117-0071b.png
 之忧也所习必有业者虑违亲之志也孔子曰游必
 有方此非游之有常乎学记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此非习之有业乎
 永嘉戴氏曰为人亲者无一念而忘其子故有倚门
 倚闾之望为人子者无一念而忘其亲故有出告反
 面之礼生则出告反面没则告行饮至事亡如事存
 也不敢慢游以贻亲忧不敢废业以为亲辱不敢自
 老以伤亲心此皆人子兢业恐惧之意也
卷三 第 25a 页 WYG0117-0071c.png
 王氏(子墨/)曰出告反面游有常者虑贻亲之忧也所
 习必有业者虑致亲之疑也常言不称老者虑动亲
 之感也人子安亲之心亦何所不至哉
 黄氏曰老之为义若天子养三老致仕之人及耆年
 有德云国老庶老老为尊称可矣此盖言为人子之
 行夫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
 惧言惧者惧父母之年衰暮非久者也既惧其老忍
 称之哉此乃教人子对父母常言则须避讳老字一
卷三 第 25b 页 WYG0117-0071d.png
 则伤父母之心一则孝子不忍斥言非谓人子自身
 称老也
 李氏曰父母之年以之喜惧故孝子爱日而不以老
 自称也如曰天子之老寡君之老则称之不称于常
 言而已矣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
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郑氏曰年长以倍谓年二十于四十者人年二十弱
卷三 第 26a 页 WYG0117-0072a.png
 冠成人有为人父之端今四十于二十者有子道内
 则曰年二十惇行孝弟肩随者与之并行差退席以
 四人为节因宜有所尊
 孔氏曰此谓乡里之中非亲非友但年长倍已则以
 父道事之即父党随行也人年三十而娶于后乃有
 子则三十于六十乃是倍年今郑言二十于四十者
 但加冠责以为人父为人子之礼虽未有妻子有为
 人父之端以二十未合有子有子道也年二十于三
卷三 第 26b 页 WYG0117-0072b.png
 十者半倍故兄事之则止差退而雁行也若二十于
 二十五者肩随之则齐于雁行也群居谓朋友居处
 法也古者地敷横席而容四人四人则推长者居席
 端若有五人会应一人别席因推长者异席若宾主
 礼席皆无同坐故乡饮酒宾介异席又云众宾之席
 皆不属焉乡射众宾之席继而西谓相连属也燕礼
 及大射公三重大夫再重是皆异席也
 横渠张氏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又视其雅素如何
卷三 第 27a 页 WYG0117-0072c.png
 若本在兄弟之列则止可兄事之而已
 蓝田吕氏曰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
 也自二十而视四十则与吾父之年相若此所以父
 事也长吾十年则与吾兄之年相若此所以兄事也
 长吾五年则与吾年相若此所以肩随之也皆敬长
 之道也阙党童子与先生并行孔子知其欲速成疾
 行先长者孟子知其为不弟皆不知敬长之义而已
 严陵方氏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者若经所谓父之
卷三 第 27b 页 WYG0117-0072d.png
 齿随行是也十年以长则兄事之者若经所谓兄之
 齿雁行是也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者若经所谓行肩
 而不并是也
 马氏曰徐行后长谓之弟疾行先长谓之不弟尧舜
 之道孝弟而已矣夫孝弟于步趋疾徐之间而圣人
 之道乃始于此者盖达事长之礼无所往而不为顺
 也推其齿而以父兄事之者谓其愈长而愈加敬也
 长之五年则肩随者不敢与先生并行也其出也不
卷三 第 28a 页 WYG0117-0073a.png
 敢与之并行则其居也可以同席乎盖五人之群当
 有所长推其长者必异席以敬之古人敬长如此则
 民之犯上而踰礼者宜鲜矣
 永嘉戴氏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
 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兼爱之弊至于无父彼直以
 为天下皆吾父也此之谓二本以父事之非直以为
 父也若保赤子非直以为子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
 在乡人彼固有等差也
卷三 第 28b 页 WYG0117-0073b.png
 王氏(子墨/)曰所以尊长者如此以吾有事父从兄之
 心故也不然则曰楚人之长云耳安能移所以事父
 兄者待之哉至于肩随异席非谓年长之差而礼有
 隆杀也此心则一而已彼有谓由彼长而我长之而
 以长为外者安知发于吾心者固有所自乎然则礼
 诸人者如此其于吾父兄又何如也
 金华应氏曰此言贵老敬长之道凡年长以倍则执
 父礼以事之不必限以二十也若曰二十惇行孝弟
卷三 第 29a 页 WYG0117-0073c.png
 能尽此礼姑自是而始则可耳君子推敬亲敬长之
 心则凡一日之长于我者皆吾所当敬而年有高下
 则敬有等差不可毫釐之紊以此反观于一身之间
 则幼而名二十冠而字五十以伯仲而常自省焉以
 此施于九族之内则服有齐斩功缌之异制居有东
 西南北之异宫食有族食世降之异等而常加谨焉
 近而推之乡则五十者立侍六十者坐七十者四豆
 而乡之所敬者各不同远而推之国则五十杖于家
卷三 第 29b 页 WYG0117-0073d.png
 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朝而国之所敬亦不一所以
 为文理密察也故子夏四海兄弟之说意非不广而
 理则未精彼墨氏兼爱不足言矣
 金华邵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
 人知爱敬其亲而于人加忽焉则爱敬之道亏矣故
 年倍于我事以父礼长我十年事以兄礼长我五年
 差肩随之至于群居五人则又异长者之席其于人
 也庸敢慢乎以此事亲爱敬之道尽矣
卷三 第 30a 页 WYG0117-0074a.png
 庐陵胡氏曰此谓乡里之中父兄之党也
 东莱吕氏曰此固止是逊弟之事然学者至于有所
 得多要流入异端就逊弟中须要理会得等差节文
 故致广大又须尽精微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
飨不为槩祭祀不为尸
 郑氏曰谓与父同宫者也不敢当其尊处室中西南
 隅谓之奥道有左右中门谓枨闑之中央内则曰由
卷三 第 30b 页 WYG0117-0074b.png
 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槩量也不制待宾客馔具之
 所有尸者尊者之处为其失子道然则尸卜筮无父
 者
 孔氏曰自此至苟笑为一节明孝子居处及行立待
 宾祭祀敬谨之事不言凡者或异居礼则不然主犹
 坐也室向南户近东南角则西南隅隐奥无事故名
 为奥常推尊者于閒乐无事之处故尊者居必主奥
 也人子不宜处之一席四人则席端为上独坐则席
卷三 第 31a 页 WYG0117-0074c.png
 中为尊尊者宜独不与人共则坐席居中卑者不得
 居中也男女各路路各有中尊者常正路而行卑者
 故不得也门中央有闑闑旁有枨枨闑之中尊者所
 立故人子不当之而立四事皆与父同宫者异宫则
 不禁有命既尊各有臣仆子孙应敬已故也大夫士
 或相往来不制设飨食馔具由尊者所裁人子不得
 辄豫限量多少尸代尊者人子不为也案熊氏曰食
 飨不为槩为传家事任子孙若不传家事则子孙无
卷三 第 31b 页 WYG0117-0074d.png
 待宾之事
 广安游氏曰正义熊氏说未妥盖传家正欲省事方
 为子孙裁食飨之量是烦尊者也大槩为人子假如
 士庶人朋友相往来苟欲为之设醴必先白父母乃
 可而设醴之量又当听于父母也
 蓝田吕氏曰子之事亲非惟亲之命弗敢专也居不
 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不敢专其位也
 食飨不为槩不敢专其财也祭祀不为尸不敢专其
卷三 第 32a 页 WYG0117-0075a.png
 身也
 东莱吕氏曰古之人子不知他于行处居处立处坐
 处何故常常检点得如此好万一或不检点必有时
 主奥中席中道中门原其所以能如此者必自有来
 处
 马氏曰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盖阼在堂奥在
 室阼者主人之所有事也盖出则接人以仁则主于
 东北东北者温厚之气始乎此也奥者主人之所宴
卷三 第 32b 页 WYG0117-0075b.png
 息也入则退安于静故位乎西南西南者地道也尊
 者之所出入也为人子者其可以当之乎故居则不
 敢主奥升降则不由阼阶不敢贰尊也
 新安朱氏曰古人室在东南隅门开东北隅为窔西
 北隅为屋漏西南隅为奥人才进便先见东北隅却
 到西北隅然后始到西南隅此是至深密之地
 金华应氏曰父子异宫因各有西南隅之奥然亲在
 而自主之亦有不安焉者非特以同宫而避之也若
卷三 第 33a 页 WYG0117-0075c.png
 同宫则父自主之矣且道路之间岂父之所统哉而
 行不敢中者盖无往而不寓其敬亲之意也
 金华邵氏曰事亲之道当自卑以尊其亲尤当自重
 以爱其身主奥中席皆尊者所居中道中门皆尊者
 所由为槩为尸皆尊者之事人子皆不敢当既不嫌
 于逼其亲矣听于无声常若亲有命视于无形常若
 亲在前又不至于违其亲其尊之者为何如不登高
 而下皆爱其身也
卷三 第 33b 页 WYG0117-0075d.png
 庐陵胡氏曰食飨不为槩此未传家事者㮚氏槩而
 不税
 横渠张氏曰人子者食飨不为槩凡于父母宾客之
 奉必极力营办亦不计家之有无不为槩量为子者
 不有其身不有私财凡人子为养又须使其不知其
 勉强劳苦苟使见其为而不易则亦不安矣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郑氏曰视听恒若亲之将有教使然登高临深苟訾
卷三 第 34a 页 WYG0117-0076a.png
 苟笑为近危辱也人之性不欲见毁訾不欲见笑君
 子乐然后笑
 孔氏曰无声无形常于心想似见形闻声苟且也相
 毁曰訾不乐而笑为苟笑彼虽有是非而已苟讥毁
 訾笑之皆非彼所欲必反见毁辱故孝子不为也
 蓝田吕氏曰视听于无形声则诚于事亲专心致志
 可知也身也者亲之枝也履不安以危之是危亲也
 行不善以辱之是辱亲也登高临深危道也苟訾近
卷三 第 34b 页 WYG0117-0076b.png
 于谗苟笑近于謟是辱道也
 长乐陈氏曰听于无声一倾耳不敢忘父母也视于
 无形一举目不敢忘父母也不登高不临深一举足
 不敢忘父母也不苟訾不苟笑一出言不敢忘父母
 也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则善于事亲矣不登高不临深
 不苟訾不苟笑不服闇不登危则善于守身矣
 严陵方氏曰听于无声则常若亲之有所命也视于
卷三 第 35a 页 WYG0117-0076c.png
 无形则常若亲之在其前也无声犹且听之况于闻
 亲之声乎则召之无诺从可知矣无形犹且视之况
 于视亲之面乎则颜之无犯从可知矣毁誉者人之
 公论哀乐者人之常情可毁则訾之可乐则笑焉所
 不能免也然苟訾则为恶于人矣爱亲者其可恶于
 人乎苟笑则为慢于人矣敬亲者其可慢于人乎
 李氏曰听至于无声而不敢忽视至于无形而不敢
 易与夫纵耳目之欲以危父母则异矣君子之于亲
卷三 第 35b 页 WYG0117-0076d.png
 何尝忘一嚬一笑之间哉
 建安真氏曰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此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之意乎盖孝子之心惟恐纤芥
 之差须臾之失故其潜观默察至于如此非诚于事
 亲者其能若是乎
 永嘉戴氏曰此孝子之极至也念念不置与亲为一
 常若亲之在吾前而謦欬于其旁也记曰先王之孝
 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自其生也听于无声视
卷三 第 36a 页 WYG0117-0077a.png
 于无形及其没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念虑之
 积非一日矣不思爱其身而登高临深以毁伤其肢
 体不自重其身而苟訾苟笑以取侮于人凡此皆所
 以贻其亲之辱也
 王氏(子墨/)曰夫以訾笑之不苟若非人子所先而必
 以责之何也孟子曰悦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悦于
 亲矣一訾笑之不戒则在我之诚安在哉况忧侮之
 所自来有不止于吾身之累者观曾子启手启足之
卷三 第 36b 页 WYG0117-0077b.png
 际则人子之所惧可知矣奈何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
有私财
 郑氏曰服事也闇冥也不于闇冥之中从事为卒有
 非常且嫌失礼也男女夜行以烛死为报仇雠为忘
 亲也
 蓝田吕氏曰服闇者为穿窬之行欺人所不见也登
 高者行险以侥倖也孝子之心将为不善思贻父母
卷三 第 37a 页 WYG0117-0077c.png
 羞辱必不果服闇登危是忘亲也非特忘之不令之
 名且将加之是辱亲也不许友以死者不敢受其托
 也如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有父母在则不可许
 矣先儒谓许报仇虽父母没亦不可也患难相死兄
 弟之道也诗云鹡鸰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
 永叹又曰兄弟阅于墙外禦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
 戎朋友以道义相成患难之事无相及故曰无戎也
 战国游侠以气相许结私交报仇怨流俗高之此先
卷三 第 37b 页 WYG0117-0077d.png
 王之所必诛君子谓之不义者也
 广安游氏曰大抵为人子操心积虑专以亲为心登
 高临深以亲为心则不登临也可訾可笑以亲为心
 则不苟訾笑矣有事于危闇以亲为心则不服闇登
 危矣友有仇雠义当为报以亲为心则不许友死矣
 以至行居坐立食飨祭祀临财之际苟其心及于亲
 焉则皆知以人子之道处之矣人生天地间事亲一
 事最为至要办此一事然后可以议其他所谓礼之
卷三 第 38a 页 WYG0117-0078a.png
 本者由事亲而起也能孝则天下之善皆将从此而
 起曰仁曰孝曰慈曰信曰谦曰良曰恭曰俭曰逊皆
 由是而备矣曾子曰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
 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
 此作曾子所谓此者孝也
 长乐陈氏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
 服闇也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登危也父母全而生
 之子全而归之则不苟訾不苟笑不服闇所以全其
卷三 第 38b 页 WYG0117-0078b.png
 行不登高不临深不登危所以全其体
 庐陵胡氏曰不服役于隐闇远嫌也朋友责善于义
 有当死者朋友必以责望于己已不当许之不心友
 之雠
 永嘉戴氏曰行事不明白而晻昧以招祸者皆所谓
 服闇也为人子者发肤以上皆亲之体也岂敢许友
 以死粒粟缕丝以上皆亲之物也岂敢私有其财高
 者轻死卑者重财皆非纯孝之士也
卷三 第 39a 页 WYG0117-0078c.png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郑氏曰素为其有丧象也纯缘也玉藻曰缟冠玄武
 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孤子谓年未三
 十者蚤丧亲虽除丧不忘哀也三十壮有室有代亲
 之端不为孤也当室适子也深衣曰具父母衣纯以
 青孤子衣纯以素
 孔氏曰此一节明为人子父母存及孤子衣冠纯饰
 不同之事不言凡者若仕者遇凶荒虽亲存亦素服
卷三 第 39b 页 WYG0117-0078d.png
 冠纯谓冠饰也衣纯谓深衣领缘也郑引玉藻者證
 吉凶有别缟冠者薄绢为之玄武者以黑缯为冠卷
 姓生也孙是子所生故谓孙为子姓父有服未毕子
 虽已除犹未全吉故吉凶兼服玄武是吉缟冠为凶
 也当祥之日朝服缟冠祥祭之后则缟冠素纰何胤
 云素纰谓缘冠两边證素为凶也孤子虽除服犹素
 然深衣云衣纯以素嫡庶皆然今当室谓嫡子似庶
 子不同者但嫡子内理烝尝外交宗族代亲既备嫌
卷三 第 40a 页 WYG0117-0079a.png
 或不同故特明之所以郑引深衣證凡孤子悉同也
 崔氏曰不当室则纯采
 蓝田吕氏曰人子之服必尽乎孺子之饰者所以悦
 其亲也故髧彼两髦饰其首也衣纯以缋以青饰其
 身也冠衣纯以素孤子之服非所以事亲也深衣云
 孤子衣纯以素此云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者少而
 无父者虽人之穷然既除丧矣冠衣犹不改素则无
 穷也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不忍也岂可独遂其无
卷三 第 40b 页 WYG0117-0079b.png
 穷之情哉故惟当室者行之非当室者不然也深衣
 之言略矣
 马氏曰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乐于中
 者文必称于外冠衣不纯素者所以为文也孤子当
 室者谓嫡室也冠衣不纯采者异于诸子也盖父之
 于长子冠于阼以著代也服之三年以称情也则嫡
 子之于父其可以不加隆乎
 礼记集说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