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303-063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后汉纪卷十三
              晋 袁宏 撰
  

孝和皇帝纪上第十三
永元二年夏六月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斩首
大获铭燕然山而还即拜宪为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
一万户耿秉为美阳侯宪让不受还京师于是窦笃为
卫尉景执金吾瑰光禄勋尊太后母泚阳主为长公主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303-0638d.png
益泚阳汤沐邑二千户宪等骄奢不遵法度唯瑰恭俭
自守尚书何敞上封事曰臣闻忠臣忧世讥刺贵臣至
以杀身灭家而犹为之者何诚君臣义重情不能已也
臣见国之将危家之将凶皆有所由较然易知不可不
察也昔郑庄公不防叔段之祸后更滋蔓今窦宪兄弟专
朝虐用百姓杀戮盈溢咸曰叔段州吁将生于汉也故
臣前连上便宜直陈得失非为嫉妒宪等也诚欲绝其
绵绵塞其涓涓上不欲皇太后损文母之号使陛下有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303-0639a.png
失教之议下使宪等得保其福然臧获之谋上安主父
下存主母犹不免于严怒况臣微末敢竭愚忠哉然臣
累世蒙恩位典机密每念厚德忽然忘生虽知身必夷
灭诚不忍目见祸至故敢书写肝胆舒布愚情驸马都
尉瑰忠孝爱主最自修整闻瑰比自申陈愿抑损家权
退身避贤宜顺其意斯诚宗庙之至计窦氏之大福也
敞辞旨切直深为宪等所怨济南王康光武之子也最
为尊重而骄奢太甚于是左迁敞为济南王太傅司𨽻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303-0639b.png
尉司空蔡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皆窦氏之党也
乘宪之势枉法任情尚书仆射乐恢奏免蔡等外以清
京都内欲绳外戚由是为宪等所忌瑰常欲往候恢使
人先言恢恢谢而绝之宪兄弟怒其异已常欲陷害之
恢妻谏恢曰古有容身之道何必以言取怒叹曰何忍
素餐立人朝乎乃上疏曰臣闻百王之失咸以阴盛凌
阳而权移于下大臣专朝而势去公室未有君德休明
而臣下窥主一其柄而社稷倾危者先帝早弃天下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303-0639c.png
陛下富于春秋今诸舅执政外戚盈朝非所以宁王
室示天下也夫天地不交则众生夭伤君臣失序则万
民受殃政失不救其弊不测当今所急上宜以义自割
下宜以谦自别四舅保爵土于子孙皇太后永无惭于
宗庙诚计之上者书御不省恢乃乞骸骨诏授恢为骑
都尉宪风郡县使迫胁恢恢遂饮药而死天下闻之皆
以为冤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为吏得罪于令令
将杀之恢年十二伏寺门外啼泣不舍昼夜令嘉其孝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303-0639d.png
赦其父罪恢事博士焦贶贶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
庐专精不与掾吏交后贶有事被考诸生皆系狱恢皎
然得免恢为人廉洁抗厉衡阳侯阴就闻以礼请之恢
绝不答杜陵人杨正尝毁恶恢然举正子为孝廉恢善
颍川杜安安上书得为巴郡太守遣使贻恢书恢不就答之曰干主求禄非平生操也其不念旧恶耻交进趋
皆此类也何敞既傅济南尽心辅道岁馀迁为汝南太
守敞常疾俗吏苛刻以要名誉为政务从宽和立春日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303-0640a.png
乃召督邮还府复遣吏案行属县显孝行举仁义由是
郡中翕然百姓化之其归养老母推财相让者数百人
秋七月会稽山崩本志称刘向曰山阳君也水臣也君
道崩坏百姓失所窦太后摄政窦宪专权之应也
二年春正月大赦天下夏耿秉出塞至涿邪山与北单
于相遇大战破之秉字伯初国之子也魁梧有才略善
说司马法为将常为士卒先休息不结营然远斥候明要
誓士卒争为致死秉薨谥壮侯南单于闻秉薨举国发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303-0640b.png
丧剺面流血得外国心如此秉弟夔壮勇有气力以军
功拜骑都尉常以精骑八百出塞于金微山斩阏氏名
王以下五千馀级以功封栗邑侯五月丙辰立皇弟寿
为济北王开为河间王淑为城阳王立故淮南闵王炳
子恻为常山王故齐王晃子无忌为齐王北海王睦子威
为北海王车师遣使奉献六月庚辰封窦宪为武阳侯
笃偃侯景汝阳侯瑰夏阳侯宪独不受封辛卯中山王
焉薨谥曰简王光武时诸王皆就国焉以郭后少子故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303-0640c.png
留京师至永平初乃就国诏赐羽林右骑为虎贲又令
上官属子弟以为官骑焉皆上疏辞让诏曰诸侯出境必有武备夹谷之会司马以从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
以重蕃也王无辞焉是夏月氏王谢将七万骑攻班超
超众大恐超曰月氏兵虽多千里逾葱岭何足忧哉但
当收谷坚守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攻超不能
下抄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尽必从龟兹求食乃遣数千
兵伏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往龟兹伏兵遮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303-0640d.png
击尽杀之遣使持所斩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
生归超纵遣之月氏震怖岁岁奉贡秋七月大将军窦
宪出屯凉州九月匈奴北单于遣使款塞愿朝见宪中
护军班固迎单于单于为南单于所破远遁漠北固至
私渠海而还于是北单于地空宪欲自为功乃立降者
鹿蠡王阿佟为单于因置中郎将领护军如南单于故
事事下公卿司徒袁安太尉宋由太常丁鸿少府尹睦
以为阿佟诛君之子又与鲜卑乌桓为父兄之雠不可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303-0641a.png
立南单于先帝所置今首破北虏新建大功宜令并领
降众以终先帝破北成南之策议未定安惧宪计遂行
复独上封事曰臣闻功有难图不可豫见者事有较然
易料不疑者臣惧执政者不之察臣请以先帝旨意明
之光武皇帝本所以立南单于者欲以安南定北分匈
奴之势也孝明皇帝欲褒成先帝之功故赫然发怒命
将征伐陛下奉承洪业大开疆宇大将军远出籍胜此
诚宣明祖宗馀志之弘勋也自南单于归德已来四十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303-0641b.png
馀年矣三帝积累以遗陛下孳孳所成也今南单于屯
建大谋深入匈奴空尽北虏屯之大功也辍而不图改
立新降以一朝之计违三代之业背先祖弃旧恩非计
之长也夫言行君子之枢机赏罚治国之纲纪论语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今失信于南单于则
百蛮不敢复保誓矣阿佟诛君子于春秋之义所不当
立而乌丸鲜卑新杀北单于情莫不忿恶其雠今而立
之则失意而怀怒矣兵食可废信不可去且汉故事供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303-0641c.png
给南单于费值岁一亿九十馀万今北庐弥远其费过
倍是所以空尽天下也诏下其议于宪更相难十馀条
宪负恃贵势言辞骄慢安终不移上卒从安议
三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仪用新礼赐王公列侯
在京师者黄金列大夫郎吏帛及天下男子爵各有差
鳏寡孤独贫不能自存者人帛一匹酺饮五日系囚亡
命赎罪各有差擢曹褒为射声校尉尚书张敏奏褒擅
制礼仪破乱圣术宜加削诛上寝其奏是后众人不能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303-0641d.png
信褒所制又朝会礼仪转怠遂寝而不行
袁宏曰夫礼者治心轨物用之人道者也其本所由在
于爱敬自然发于诚心而扬于事业也圣人因其自然
而辅其性情为之节文而宣以礼物于是有尊卑亲疏
之序焉推而长之触类而申之天地鬼神之事莫不备
矣古者民人淳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于君
亲蒉桴土鼓可以致敬于鬼神将之以诚虽微物而可
重献之由心虽蒲质而可荐此盖先王制礼之本也中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303-0642a.png
古损益相承文质递嬗范金合土而栋宇之制丽矣绘采集
色而衣裳之度彰矣比声谐音而金石之品繁矣夫简
朴不足以周务故备物以致用质素不足以崇高故美富
以成业此又先王用礼之意也夫尊卑长幼不得而移
者也器服制度有时而变者也小则凶荒殊典大则革
因异礼所以随用合宜易民视听者也此又先王变礼
之旨也是故王者之兴必先制礼损益随时然后风教
从焉故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303-0642b.png
损益可知也汉兴拨乱日不暇给礼仪制度阙如也贾
谊曰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
之所设也人之所为不修则坏宜定制度典礼乐使诸
侯轨道百姓素朴乃草具礼仪寝而不行后之学者董刘
之徒亦言礼乐之用而不能详备其制度夫政治纲纪
之礼哀乐死葬之节有异于古矣而言礼者必證于古
古不可用而事各有宜是以人用其心而家殊其礼起
而治之不能纪其得失者无礼之弊也曹褒父子慨然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303-0642c.png
发愤可谓得其时矣然褒之所撰多案古式建用失宜
异于损益之道所以废而不修也冬十月幸长安祠园
陵诏令大将军宪与车驾会长安时尚书见宪皆欲释
仗称万岁尚书令韩棱曰枉道事人臣非所以立身也
且礼无为人臣称万岁之制左右皆惭遂已十二月龟
兹姑墨温宿国皆降乃以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
史复置戊巳校尉唯焉耆须尉黎以前杀都护陈穆不
内附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303-0642d.png
四年春正月龟兹王遣子奉献三月司徒袁安薨是时
天子幼弱外戚擅权安每朝会及在朝廷议国家未尝
不慷慨流涕义形于色自天子及朝中大臣皆倚安会病
薨朝野痛惜焉初安妻早卒葬乡里临终遗令曰备位
宰相当陪山陵不得归骨旧土汝母先在祖考坟垄若
鬼神有知当留供养也其无知不烦徙也诸子不敢违
子赏车骑校尉京属郡太守敞司空京子汤官至公辅
初安辟庐江周荣与语甚器之每预大议及奏论窦宪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303-0643a.png
宪客徐齮胁之曰子为袁公腹心排大臣窦氏刺客今
至矣子宜备之荣曰荣乃江淮孤生蒙先帝大恩备宰
士正为窦氏所害诚所甘心常敕妻子仓卒遇飞祸无
得殡敛冀以区区腐身以悟朝廷及窦氏败荣召为显
官至尚书郡守有孙曰景至太尉四月丁丑太帝丁鸿
上封事曰臣闻日者阳之积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
阴之精盈缩有常臣之表也故日蚀者阴凌阳月盛者
下骄盈也变不虚生各以类应远观往古近察汉兴倾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303-0643b.png
危之祸靡不由兹故三桓专鲁陈氏擅齐六卿分晋吕
族覆汉哀平之末庙不血食此皆失其权柄以势假人
者也故有周公之亲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伏见大将军
窦宪虽敕身自约不敢僭差然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
小大望风莫不影从宠极则骄验见于天虽欲隐讳神
明垂象閒者月满不亏此大臣骄溢之应也陛下未悟
故天重见诫日有蚀之诚宜畏慎以防其祸也诗云畏
天之怒不敢戏豫夫疏岩绝崖之水由于涓涓干云蔽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303-0643c.png
日之木起于毫末前事之不忘后事之明镜宜因天变
匡正其失以塞天意上深纳之丙辰京师地震是时窦
氏骄横威震海内其所置树皆名都大郡乘势赋敛争
相赂遗州郡望风天下骚动竞侵陵小民掠夺财物攻
吏略人妇女暴虐日甚百姓苦之又擅檄缘边郡
突骑善射有财力者二千石畏威不敢不送司徒袁安
太尉任隗及有司数奏劾皆寝初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
卫尉邓叠及母元出入禁中谋图不轨上渐觉之与清河王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303-0643d.png
庆图其事使庆求外戚傅因与中官郑众密谋之众劝
上亟行其诛上曰宪在外恐变生不可是月宪还京师
诏使大鸿胪持节郊迎宪庚申上幸北宫诏公卿百官
使执金吾卫南北宫诏收宪大将军印绶封宪为亲军
侯笃景瑰皆就国郭举邓叠下狱诛上以太后故不欲
极其狱乃守宪等选能相以逼迫之宪笃景皆自杀宗
族免归本部河南尹张酺上疏曰臣愚以为窦氏之事
宜下理官与天下共平其罪恐后世不见其事窦氏盛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303-0644a.png
时群臣莫不阿附唯恐在后皆以宪为伊吕比邓夫人
于文母及陛下发雷电之怒皆以为罪不容诛何前后
之相背也赖圣朝明达考折厥中伏见夏阳侯瑰前为光
禄勋每与臣相见常有励节竭忠庶几之心检敕宾客
未尝犯法臣闻王政有三宥之义故三叔流言周公原
情而治臣愚以为可黜瑰爵关内侯还京师世奉泚阳
生祀以优戚属垂示厚德上感酺言徙瑰为长沙侯于
是何敞班固免归家敞子与瑰善固党于窦氏也初固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303-0644b.png
不教儿子儿子负固势不遵法度吏民苦之洛阳令种
竞常出固奴干车诃奴奴骂辱竞竞大怒畏宪不敢发
心衔之及宪宾客皆被系竞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诏
遣责竞诋主者吏罪固字孟坚彪之子也初世祖问窦
融在西州时每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班彪所
为也世祖雅闻彪名将召之会彪举茂才除令以病免
后应三公之命辄谢病去复以司徒掾为望都长所历二
县皆为吏民所爱彪既才高而专心文史之间司马迁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303-0644c.png
著史记自太初已后阙而不录其后好事者或颇缀录
其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继其书彪乃采前人遗事旁
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其失略曰
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至于诸侯国
自有史故孟子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事一
也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传三十篇
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由是乘梼杌之事遂闇而
左氏国语独彰又有记录黄帝已来至春秋时帝王公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303-0644d.png
侯卿大夫号世本十五篇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并诸
侯则有战国策三十二篇汉定天下大夫陆贾记录时
功作楚汉春秋九篇孝武之世太史令司马迁采左氏
国语删世本战国策据楚汉列国时事上自黄帝下讫
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百三十篇而十篇缺焉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帝则纪其功至其摭经传分散
数家之事甚多疏略务欲以多闻广博为功论议浅而
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303-0645a.png
而羞贫穷尊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弊伤道
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事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
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
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
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
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焉可阙哉固九岁能属文
五经百家之言无不究览其学无常师又不为章句训
诂通而已性多爱不以所长傲物人皆重之弱冠早孤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303-0645b.png
固以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故虽尧之盛必有
典谟之篇然后冠德百王汉绍尧运以建帝业六世史
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
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采撰前纪缀集所闻以述汉
书元起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
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凡百篇未成明帝初
人有上书言固私改史记者诏收固京兆狱悉敛家书
封上是时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为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303-0645c.png
郡所诬乃诣阙上书具陈固著述意会郡亦封上固书
天子甚奇之徵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举雎阳令陈宗故
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作世祖本纪及世祖功
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成前书
自永平始研精积思二十馀年至建初中其书乃成世
甚重其书学者靡不讽诵焉自为郎后遂见亲近赏赐
恩宠优渥章帝好文章逾益进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
日逮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时有大议令固问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303-0645d.png
难于前然位不过郎固虽笃志于学以述作为务然好
傅会权宠以文自通其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
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亦良史之才也至于
排死节否正直以苟免为通方伤名教也史迁之作皆推
之于谈彪经始汉书略以举矣而固卒其功岂不盛哉
窦氏既废天子追览前议嘉袁安之忠知宋由之不正
也乃策免由秋七月己丑太尉宋由有罪自杀八月司
空任隗薨字仲和光之子初光济世祖于信都封阿陵侯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303-0646a.png
光薨隗袭爵隗好黄老清静少欲以功臣子行异于众
擢为虎贲中郎将稍迁九卿三公隗玄默守直不求名
誉然内行仁义世人以此服之帝亦雅重焉窦宪之专
政朝臣莫违隗与袁安屡抗异议于是天子追思隗忠
擢子屯为步兵校尉辛丑大司农尹睦为太尉太傅邓
彪以老病罢太尉睦代录尚书事冬十月己亥宗正刘
方为司空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天下辛卯立皇弟万岁为广宗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303-0646b.png
二月戊戌诏有司省内外厩马及上林池圃悉以假贫
民甲寅太傅邓彪薨窦氏之专权彪守己而已御史中
丞周纡国之司直也屡忤窦氏彪尝以事奏免纡世以
此讥之然能修礼教二月戊午陇西地震三月庚寅遣使
分行贫民开仓振廪夏六月丁酉郡国雨雹大如雁子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十一月己丑太仆张酺为太

六年春正月永昌夷献犀象司徒丁鸿字孝公颍川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303-0646c.png
陵人也父綝从世祖征伐有功封颍阳侯鸿年十二事
太常桓荣十六而章句通布衣荷担不远千里质问异
义是以能成其名初綝从上时鸿独与弟盛居困苦饥
寒因怜盛有委国志及綝薨既葬鸿挂衰绖于冢庐而
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生不供养死不
饭含皇天先祖并所不祐身被大病上不任为蕃辅下
不能守土先上病状辞爵封于仲公章寝不报谨自放
弃求良医如遂不廖永归沟壑始鸿与九江人鲍俊友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303-0646d.png
善俊遇于东海鸿佯狂不识俊俊乃止而诮让之曰自
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志汉有旧制春秋不以
家事废王事故与卫辄之子今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
灭之基未可谓智也鸿感悟垂泣叹息而还就国教授
州里称之鲍俊亦上书具言鸿至行明帝甚然之诏徵
鸿召见说文侯之命一篇赐御衣及绶廪食公车与博士同
礼顷之拜侍中徙封鲁阳侯华峤曰论语称夫子温良
恭俭让以得之让诚行之首乎尝试论之孔子曰太伯其可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303-0647a.png
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孟子曰闻
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然则二子出于不苟
得未始有于让也是以二子称贤人后之人慕而徇之
夫有徇则激诡生而取与妄矣故夫邓彪刘恺让其弟
以取义使弟悖礼而已享其名其于义不亦薄乎又况
乎干有国之纪而使将来者妄举措哉古之君子立言非务
矫乎俗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
下之不顺者原丁鸿之心其本主于忠爱幸其终悟而从义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303-0647b.png
也以此知其所尚异于数子也二月乙未司空刘方为司
徒太常张奋为司空三月丙寅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之士各一人六月初伏日闭关秋七月京都旱司空张
奋上疏曰岁比不登人食不足今复旱秋稼未立阳气
垂尽日月迫促夫国以民为本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
之重者也臣义恩尤深厚受职过任夙夜忧惶章奏不
能序心愿对中常侍口陈得失上即引见明日车驾亲
幸洛阳寺省录囚徒于是大雨三月南单于安国立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303-0647c.png
师子为左贤王师子少时数轻兵出塞斩获有功故国
中皆敬师子而不附安国安国由是内忌师子匈奴降
者异时居塞外数为师子所掠故亦怨之安国乃委计
降者使图师子安国既积忿于师子而左贤王觉知安
国之谋乃阴为之备每会议事召师子辄称病不往安
国益忿是时中郎将杜崇使安国安国心恶之因上书
告崇崇敕西河太守令断安国章使自诉不得而崇与度
辽将军朱徽上言南单于安国疏远旧胡亲近新降欲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303-0647d.png
杀左贤王师子宣徵西河安定上郡兵以为之备公卿处
议听崇遂发郡兵南单于闻汉兵起因举兵诛师子师
子闻之悉将众入曼柏城单于围守之杀伤甚多于是
杜崇朱徽将兵而单于为其胥都侯所杀师子为单于
既而天子知杜崇朱徽之侵扰匈奴也乃诛崇徽
七年春三月班超发龟兹等八国兵七万人讨焉耆尉
黎二国超遣人慰谕二国欲改过向善者当遣大人来
迎焉耆王广与国中议曰先王前杀陈都护今班都护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303-0648a.png
将大兵来不若且降重献遗之令无入国北鞬支本匈奴
人举国敬信之乃遣奉牛酒迎超超闻焉耆取信北鞬
支遂反缚责曰汝匈奴侍子持焉耆国权今都护来王不
以时迎皆汝罪也欲斩之或谓超曰可便杀超曰非汝
所及此人权重于王今未入其国而杀之遂令自疑设
备守险遑得到其城哉因责让加赏赐遣之北鞬支还曰
都护不疑我国矣广乃与大人迎超于尉黎奉上金银
奴婢牛马超受马以给军馀物悉还之超到焉耆去城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303-0648b.png
二十里营大泽中超乃扬声欲重赐王以下明日置酒悉
召诸国王焉耆王广尉黎王况与鞬支等四十一人诣
超其国相腹久等十七人逃不至超怒曰腹久何故不
到焉耆欲复反邪遂叱吏收广况等于都护陈穆故城
斩之更立元益为王持广况首诣京师因大纵兵抄掠超留
焉耆半岁西域遂平上嘉超封超为定远侯夏四月辛
亥朔日有蚀之秋九月辛卯京都地震八月春三月己丑立皇后阴氏赐天下男子爵各有差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303-0648c.png
鳏寡孤独贫下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后原鹿侯识曾
孙也祖父永明帝时为侍中亲幸左右以先后近属故有
异宠父纲为屯骑校尉八月辛酉令天下死罪减一等
徙边戍亡命赎罪各有差九月京都蝗虫冬十月北海
王有罪自杀国除十二月丁巳南宫宣室灾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303-0648d.png
 
 
 
 
 
 
 
 后汉纪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