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樊榭山房文集卷第七
         钱唐 厉 鹗 太鸿
   张昭论
孙氏初起江东有会稽丹阳豫章吴郡之地桓王不幸
死于贡客昭受遗辅政奉孝廉于戎马閒犯颜强谏有
大臣风而位亚三司不登丞相权真多忌哉将母乌林
之战昭劝迎操委质策名之义安在权之秉衡炯如也
夫昭习春秋览群书宁不如瑜之知操为汉贼也特慑
于稚琮以荆土降曹兵号八十万将有水陆席卷之势
不胜欲保妻子遂举讨逆破虏之遗烈一旦思灰灭之
寿虽不书江表传言之详矣然寿诚良史鲁肃吴之邓
卷十九 第 1b 页
禹谋定鼎足与武侯埒乃讨祖戡表斥为少年粗疏者
昭也厥后劝迎操者众非昭谁倡邪裴松之以此段为
忠且正驷其可追哉使昭之言得行吴之君臣将稽颡
许下求守旧国之不得昭烈安能据上游帝全蜀邪是
操之迎不迎吴蜀兴亡共之矣天祐孙刘以敌曹故生
肃瑜并时耳军旅之事将军后酒食之事将军先诞之
嘲昭有愧焉迨公孙渊在辽东惧魏称藩昭策两使之
不反有如蓍蔡彼利害不切于身已所见诚远且大以
瓦注者巧以金注者昏人臣之怀二心未有如昭者也
寿犹以为忠謇方直动不为已夫以方盛之吴而欲折
入于魏彼谯叟者将笑之矣
卷十九 第 2a 页
   杜氏通典马氏通考郑氏通志总论
通天地人曰儒儒者盖无所不通之谓而天地人之故
殽于典制列于政术纷纶杂出于经史百氏之中非贯
穿而会粹折衷而指归具上下千古之学识而殚精锐
志于数十年之久则传世行远往往难之唐京兆杜佑
著通典宋鄱阳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莆田郑樵著通志
世所称为三通者皆百王宪章之所寄历代掌故之所
存宁易优劣其间乎若综而论之则通典通志之得失
均当以通考为断何也古者右史记言尚书是也左史
记动春秋是也而周礼一书则六官之典灿如列眉一
代之制洞若观火司马迁继获麟作史记特创例为八
卷十九 第 2b 页
书以该前代之制班氏之十志因之唐初则于志宁李
淳风颜师古等作隋书诸志该五代之制论者以为各
尽其才故文详而事核刘秩本开元六典仿周礼六官
法为政典三十五篇自黄帝迄唐天宝末佑以为未尽
广之为通典凡八门二百卷于迁固诸人书志之后沿
革损益先经后史无不昈分而缕析之马氏以为纲领
宏大考订该洽盖如江河有源星宿有斗服膺至矣若
夫节目未备去取偶乖如叙选举则汉魏秀孝之科与
铨选不分叙典礼则康成谶纬之言与古制相混此其
有大醇而不无小疵者也其后宋白作续通典失传巳
久魏了翁作国朝通典迄未成书而郑氏通志称焉夹
卷十九 第 3a 页
漈之为此书也先纪传后二十略凡为二百卷编摩抄
撮积数十年之功淳熙中献于朝用为枢密院编修官
其自序有云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今总天下
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其五略汉唐诸儒所
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其言颇涉
于夸今按其书若氏族六书七音等略考核详而议论
精诚为独得之学至天文地理器服则失之太简若礼
及职官选举刑罚食货五略尽袭通典之全文而于天
宝以后绍兴以前铨次无闻难免马氏疏略剽窃之讥
然亦有故焉郑氏居闽海深山之中宝书秘册目所未
窥初诣临安朝廷拟借三馆之储以资采择馆职诸公
卷十九 第 3b 页
皆不欲而罢则其书之简率亦若有阨之者独艺文一
略于经则疑子夏之诗小序而信张商英之伪三坟于
史则尊马迁而诋班氏其言可谓是非之公乎马氏生
二子之后为二十四考勒成三百四十八卷自田赋至
四裔俱效通典之成规自天宝以前增其事而析其类
于天宝后至宋嘉定末则续而成之其补通典所未备
者则经籍帝系诸考而氏族六书七音则心折郑氏故
无作焉其他间引通志而纠缪者多矣孔子夏礼能言
杞不足徵殷礼能言宋不足徵文献不足故也马氏出
自相门于金匮石室之藏以及名卿钜儒之文集前辈
胜流之燕谈皆嬗之世守得之见闻而又具高世之识
卷十九 第 4a 页
以决其是非同异之所定所谓文献足徵其在斯乎故
夫三通之书杜氏开其原马氏竟其委郑氏其支流也
合之浚仪王氏之玉海慈溪黄氏之日钞儒者欲通天
地人之故舍是无由矣
   厉氏考
吾家族谱向在明州首载三国孙氏云至秀改姓案吴
志孙泰子前将军秀奔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皓大怒
追改秀姓曰厉是其事也谱相传已久族人莫有知其
缪者无论秀为夏口督将妻子奔晋为骠骑将军皓之
改姓是其追怒不应尚有子孙留吴广韵注汉有魏郡
太守厉温洪适隶续议曹掾酂厉温显相则在吴前已
卷十九 第 4b 页
有厉氏不始于吴考郑樵通志氏族略厉氏或作 姜
姓风俗通齐厉公之后望出范阳今东阳多厉氏王应
麟姓氏急就篇亦同又陈士元姓觿引姓源云炎帝厉
山氏之后今案春秋经僖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杜预
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礼祭法厉山氏之有
天下郑氏注厉山氏即神农汉地理志随县故厉国太
平寰宇记随州厉乡西有堑两重中有神农宅宅中有
九井厉山在州西北八十里由齐厉公之后言之众仲
所谓因谥为族是也由厉国言之众仲所谓胙土命氏
是也而总出于炎帝神农氏国语云帝胙四岳国赐姓
曰姜氏曰有吕又曰齐许申吕由太姜杜氏左传注太
卷十九 第 5a 页
岳神农后尧四岳也故太公谓之吕望封于齐其后由
齐得氏者吾厉氏之外则太公之后子将具为将具氏
因尚父为尚氏因望为望氏居于营邱为邱氏食邑陆
乡为大陆氏丁公子季子食采于崔为崔氏文公子高
为高氏孙傒食采于卢为卢氏庄公子廖封于隰阴为
隰氏桓公孙庆克为庆氏至汉避安帝父讳为贺氏以
谥为桓氏孝公支孙为孝氏懿公后为懿氏惠公子子
襄为子襄氏孙子雅为子雅氏子尾为子尾氏顷公子
子工为子工氏子胜居雍门为雍门氏孙子旗为子旗
氏公族受邑于檀城为檀氏食采于高堂为高堂氏皆
鹰扬之支庶钓璜之苗裔也南北朝尚谱系之学故百
卷十九 第 5b 页
家之谱辨宗之录中表之簿多所撰述唐世犹相传不
绝而林宝作元和姓纂乃不知已姓所自来此后益糺
错不可考族子玥请予修谱方录录无暇姑辨得姓之
繇以俟异日
   汉西京无太学辨
汉书艺文志礼曲台后仓九篇如淳注曰行礼射于曲
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汉官曰大射于曲台晋灼
曰天子射宫也西京无太学于此行礼儒林传后仓说
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服虔注曰在曲台校书著
说因以为名师古曰曲台殿在未央官同一曲台也如
晋与服颜其说互异间取汉书及三辅黄图覈之而知
卷十九 第 6a 页
晋灼西京无太学之说非也翼奉传孝文皇帝躬行节
俭未央宫独有前殿曲台王尊传成帝正月行幸曲台
临飨罢卫士是曲台为未央晏游之所行礼习射当属
偶然不得竟以射宫目之武帝初因窦太后好黄老非
薄六经学校未立自董仲舒有兴学之对公孙宏有立
博士弟子之请元朔四年乃下令礼官劝学之诏太学
之立当即在此时班氏武纪赞云兴太学修郊祀改正
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䄠礼百神绍周后夫此
九事者为孝武一代美谈且以兴学冠于修郊改朔之
首其大书特书为何如耶至成帝末或言天子太学弟
子少于是增员三千人此西京太学之炳然见于儒林
卷十九 第 6b 页
传序者乃曲护晋氏之说者云本西京之初言之夫后
仓以诗礼授翼奉萧望之匡衡为宣元间人不应注后
氏曲台记援西京初以为之说也不特此也王褒传云
益州刺史王襄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时泛乡侯何
武为僮子在选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
闻又鲍宣传云宣坐距闭使者下廷尉狱博士弟子济
南王咸举幡太学下夫曰太学下则实有其地矣鄱阳
马氏立学校之官元未尝有庠序之说皆述晋灼而误
焉者也徐天麟西汉会要云三辅黄图汉辟雍在长安
西北七里恐即王莽所立不知儿宽上武帝寿已有陛
下发愤合指天地祖立明堂辟雍之言河间献王来朝
卷十九 第 7a 页
献雅乐对三雍宫应劭注明堂辟雍灵台也是辟雍武
帝时已立之徐氏又云黄图汉太学亦在长安西北七
里疑即辟雍盖本蔡邕异名同事之论不知汉制辟雍
太学自有两地观世祖建武五年营起太学中元元年
初营明堂辟雍灵台辟雍为天子养老大射之所太学
为博士弟子授业之所西京立辟雍虽未举行养老射
礼而太学贤士之关自昔巳然故黄图在长安西北七
里与辟雍并峙彰彰可据师古注汉书多引黄图以释
宫殿特失援此条为晋灼刊误耳记云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太学者首善之区风化之原也汉承秦弊学校废
黜高祖过鲁以太牢祠孔子已开尊崇圣道之端至武
卷十九 第 7b 页
帝雄材大略始举久废之钜典毅然行之天下学者靡
然向风此诚百代之宏规后王之盛法也如晋灼之云
则有善不书班氏何以称良史哉
   齐襄公复九世雠议
春秋经书纪侯大去其国公羊传以为贤齐襄公复九
世之雠故讳之而不书齐灭所谓九世之雠者哀公烹
乎周纪侯谮之烹哀公者徐广注史齐世家云夷王郑
氏诗谱云㦤王也或问其说之是非请酌而议之曰复
雠之义见于礼经者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
反兵未闻有九世也即以世雠言之止有五世不应有
九世周官调人云父之雠辟诸海外兄弟之雠辟诸干
卷十九 第 8a 页
里之外从父兄弟之雠不同国贾公彦疏云此经略言
其不言者皆以服约之伯叔父母姑姊妹女子子在室
及兄弟众子一与兄弟同其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
母其孙承后皆斩衰皆与父同其不承后者祖与伯叔
同曾祖高祖齐衰三月皆与从父兄弟同自外不见者
据服为断也夫据服为断亲尽则服尽服尽则雠尽故
许慎作五经异义云古周礼说复雠之义不过五世鲁
桓公为齐襄公所杀定公是桓公九世孙孔子相定公
与齐侯会夹谷是不复九世之雠也公羊所云诸侯会
聚之事必称先君以相接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
天下其不然矣其不然矣凡经之所云雠者皆是杀义
卷十九 第 8b 页
郑注父者子之天杀已之天纪侯但谮哀公安必㦤王
之受而烹之不得云纪侯杀之也㦤王受谮而烹之则
齐襄之雠应在庄王矣天王其可雠乎子胥入郢挞平
王之墓左氏纪郧公辛之言曰君讨臣谁敢雠之君命
天也则公羊父不受诛子复雠之义疏矣乃子胥不闻
其辱无极之尸何有谮九世之祖而怒其无罪之远孙
哉且齐之政始衰于哀公齐风鸡鸣序刺哀公之荒淫
还序刺哀公之好猎外禽内色未或不亡当时于王室
必有失朝觐贡献之职者而后纪侯之谮得入之周德
虽衰哀公非不受诛彼雠及九世云者衡以推刃之说
其自相刺谬亦甚矣纪齐同姓国也又尝同盟于黄前
卷十九 第 9a 页
此齐师迁纪郱鄑郚三邑纪季以酅入于齐齐侯之利
其地也久矣谷梁传云纪侯贤而齐灭之不言灭而曰
大去其国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董仲舒繁露亦云纪
侯率一国之众以卫九世之主襄公逐之不去求之弗
予上下同心而俱死故为之大去春秋贤死义且得众
心也甫田之诗刺襄公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
诸侯是其事也灭同姓无亲也灭同盟无信也襄公兽
行而贤其复九世之雠此公羊之俗说钟元常所谓卖
饼家者也
   李烈妇赞(并序)
烈妇姓李氏衢州龙游人嫁为江都罗经甫继室当乙
卷十九 第 9b 页
酉围城破自焚而死者也一时同死者十有二人姒刘
氏妾梅氏李氏婢菊花前室女曰宦一幼女六人无闻
焉方兵入时烈妇泣辞姑与经甫使经甫扶母挈前室
子都亟奔匿事定后得烬骨乱不可辨可辨者婢一足
而已乃为合冢葬之隋故城址烈妇孙乌程明府愫求
桐城方阁学苞之文以表之鹗读其文而愀然以悲肃
然以敬曰春秋书宋灾伯姬卒待姆而宵不下堂也左
氏则以为女而不妇谷梁氏则以为尽妇道夫宵不下
堂惧有辱也曾妇而不惧辱乎唐天宝七载诏忠臣义
士孝妇烈女宜置祠庙祭祀烈女自周迄汉凡一十四
人宋共伯姬则祀于谯阳郡祀其尽妇道焉耳如烈妇
卷十九 第 10a 页
者宜有谷梁氏之评与天宝之祀乃薰盥而为赞曰
㦤哉烈妇龙邱蕴灵影潜壸阈语绝厅屏远适淮左动
如礼经鼓角鸣地危堞将尅火浣其身玉洁其德戈鋋
震惊惧同宵行可灭者身不灭者名先后左右娇鬟稚
齿骨藉尘香魂飞燄紫从祀附传宜祝宜史宛宛青闺
守贞视此
   节妇田孺人传
孺人姓田氏江宁人处士锐玉女生而淑嫕动循礼法
父母奇爱之年二十五归于汪处士科裔处士家故贫
当孺人入门时舅修孺疾已亟孺人屏妆饰视汤药惟
谨舅疾竟不起孺人茹泣襄大事含敛尽礼姑蔡孺人
卷十九 第 10b 页
慰之曰新妇良苦孺人事蔡孺人能顺适其意凡家事
有无缓急不敢闻蔡孺人而与处士谋鬻钿珥供晨夕
者数矣处士病殁孺人年仅三十有三男子夭其二幼
者方在乳蔡孺人二子已先殁季子振生七龄耳汪氏
故歙产自其先世挟盐筴侨居淮南明季被兵家破因
流转至江宁以故骨月属连之可倚者绝少当是时妇
姑相依称未亡人抚两孺子寒灯破灶零丁彳亍见者
莫不酸鼻孺人素精女红常达旦不寝凡得衣食必先
稚叔而后及其子英男英男四岁病目丧明孺人顾而
悲曰嗣吾夫者废人矣既而曰若叔长无虑也益课振
使就学振读书能通大义逮弱冠念家贫无以为养遂
卷十九 第 11a 页
从懋迁之术稍稍得自活蔡孺人卒孺人居丧极哀慕
振为英男娶妇同居赡给之与已子等所以事孺人者
有加礼乾隆丁巳九月孺人年七十振告四方能言之
士乞为诗歌以颂孺人之节孝而以传属樊榭生
论曰礼经于嫂叔有推而远之之文盖据其常而未尽
其变也善乎魏徵令狐德棻等之议曰世有长年之嫂
遇孩童之叔劬劳鞠养情若所生称情立文其义安在
今观振之于田孺人且欲报称恩义于垂老之际何其
笃摰而循谨也殆郑仲虞颜宏都之流再见于今日乎
若孺人者不践二庭绪延两世方之古列女何多让焉
   张卿子先生画像赞
卷十九 第 11b 页
猗嗟先生渊机研理早游上庠文辞清绮顾厨名逃桑
海时徙含华隐曜期山期水晚托于术探丸起死真冷
犹存彭殇一视我读遗诗松风入齿百世之下孰传高

   数帆台铭(为查莲坡作)
观叶作舟其用在帆帆以使风如马脱衔凡舟之具楫
师是监得帆而行如口毕缄中山有言沿吉溯凶我视
于沿忧心有忡东坡有言顺喜逆怨我视于顺亦足致
困道家所忌惟在满盈饱如张弓敬慎勿倾直沽之西
卫河之浒林际台平烟樯如雨风清日美不闻柔橹何
来白云频移远树台上有人微凉吹衣陆居久安摧幢
卷十九 第 12a 页
息机偻指可数归鸟与飞我羡斯乐言印郊扉
   浇药井铭(并序)
马君嶰谷穿井于小玲珑山馆之阳得水清而恬色白
如乳砖甃四旁上覆磐石而穴其中以汲地统潮故乾
不竭有厚积之道焉脉通淮故雨不溢有持盈之道焉
是井也使居市阛间则洮颒湅浣者汨之将异卉之罗
生上品之蓲蘛仰雨于天而不得其溉者何限邪善其
得地与用故命曰浇药之井于是樊榭生为之铭曰圆
澜不翻穴彼云根柳汧凤门畹盈珍丛续绠连筒春葩
决红夏叹芝焚启幕出云洒叶远闻瀣垂斗筐蛬咽银
床冬回微阳灵源幽修潜窦仰流乃应物求中有黄芽
卷十九 第 12b 页
漱咽孔嘉孰为唾邪霢霂三田逍遥永年视此珉镌
   答金华马使君启
使君阁下忠贞庆裔辽海华宗治冠百城名高八咏辱
为忘分下贲衡门旋谒清尘已辞行馆閒日使至获奉
良书以文毅公遗草鹗曾僭为跋尾数典而不忘其祖
论都而敢言作序乏蔚宗之笔难形温序归心无陶八
之丹幸睹颜公芳札附名已忝损惠非宜酒波挹縠水
之清豚拍是洞天所产大兰戏册久付盐人女曲量材
兼劳陶正膏腴饱德馨逸醉心感佩曷穷瞻拜有日伏
惟俯赐鉴察谨启
   徵刻宋诗纪事启
卷十九 第 13a 页
东都南渡萃两宋之精英暝写晨书缉一朝之风雅有
集者存其本事之诗更为补逸无集者采厥散亡之什
如获全编正史参诸稗乘官阶谱系必详审音即以知
人治忽贞淫可睹宫闱起化首尊帝后宗潢闾里成风
下拾街谈鄙谚为西昆为江西诗派之源流具在曰元
祐曰庆元党人之述作靡遗他如五季降王谶成天水
百年遗老泪尽冬青莫不词激风云感均顽艳亦有羁
绁南冠操土音于雪窖江湖下士备公案于梅花玉台
可拟岂徒誇清照能文贝叶堪书不止学惠崇选句续
夷坚兮秋坟鬼唱仿真诰者天谷仙谣以至大辽大金
之使輶轩有咏而识邻敌之强二惇二蔡之徒梼杌工
卷十九 第 13b 页
吟而知亡国之自鸡林价重曾闻属国陪臣翠袖才多
争说上厅行首苟片言之足采虽只字以兼收此则宋
诗纪事之大略也稽其家数三千有奇惜此工夫二十
馀载虑钞誊之难为力必授梓以广其传头白而伫望
汗青囊涩而惟馀字饱用告海内名流共襄盛举捐十
金而成一卷谨录芳名垂不朽以附古人胜为佛事
   祭汪舍亭文
昔李玉溪谓刘司户义兼师友匪曰游处哭诸寝门敢
同斯语吾党于君有如所云惟君之存渊㦤特杰言为
职志行为圭臬逮君之亡罔不衋伤玉树著土金刀掩
铓忆君仪貌颐丰眉秀胡遽摧残不获上寿君于经史
卷十九 第 14a 页
晷不停编自作籀注别为郑笺以手送文执圣之 辅
翼宋儒刮垢攻坚仅充秋赋已及中年春卿拾材屡曰
舍旃君安若素殆有命焉视君所养夷白于内人则躁
扰已则恬退泌水之诗天山之卦与松乔游殆未有艾
奈何牵疾寒暑三逾滋以药饵荣色渐敷有才子者被
褐握珠将践文垒拔其蝥弧病肺而夭如邢惇夫君往
客馆闻而惊呼恸甚病剧归舍卧舆忧能伤人斯语不
诬便接凶问讵非天乎概君生平孝乎唯孝仲季似之
是则是效仲也多文凤羽腾踔振君之绪将食其报神
明有知或损悲悼婺之三洞明之四窗君昔怀仙鼓楫
涛江风马遨嬉归来乡邦故乡之侣襟摅抱写湖宴山
卷十九 第 14b 页
酣酒城吟社非我春秋不泯风雅髣髴曩期尽兹一斝
   汪君啸园传
君讳士嘉字国英啸园其自号也世为歙人居芦溪祖
良璧越国公七十四世孙父凤冠俱有隐德君生而颖
悟读书能通大义期以科目自奋稍长食指日繁虑不
足营养遂从事废著出游楚閒岁归必具兼珍承色笑
以为常中年父母殁兴生日益饶每思亲不及见夜辄
泪浃枕席君自奉者甚俭其然诺不苟抱义好施出自
天性秦人有某者落魄楚中积年君贷使经营不立劵
不责子钱暨折阅贷之如故某婴疾遽归君不问也逾
年某疾革语其子曰我不可负汪先生其子奉遗命至
卷十九 第 15a 页
楚如所贷数归君人两贤之楚地濒江汉屡患大水漂
发冢墓君捐金置槥募人埋藏在里中首葺宗祠兼治
桥道族人婚嫁衣食之不给者往往资焉生平沈默寡
言笑暇即键户静坐不为朋从徵逐人有以缓急告谋
画再四必使得所而后即安性喜买书籍巢经贮史无
有厌足曰吾以遗后人也雅不好术数新安俗颇重青
乌家言徼幸后福多所拘忌常有数世暴露者君曾王
父母王父母皆浅土泫然曰人凭地理我凭天理耳亟
择高燥地襄事近有日者云年七十五当有龙蛇之厄
君亦不以介意竟以戊辰年卒于楚临终语不及他惟
以客游旷日未葬父母嘱累其子配许氏子一人祖荣
卷十九 第 15b 页
论曰昔曾南丰评孙渥云古今论人行义者务摭奇以
动俗或事高而不可为继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予
于君亦云而愚者顾惜费省财遂若君为人所不易到
呜呼君可谓不徇俗者矣
   张旷庵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韶闻字六英旷庵其自号也世为钱唐人曾大
父维藩大父文宏县学生父廷琦县学生先生幼即端
重言笑不苟从外王父朱全古先生游朱先生为前明
耆旧学有根本先生尽得其传康熙庚申补邑诸生操
履方洁不妄交当世好读周易老子书耻以巧利滑其
生术年十九遭父丧恐重伤母意茹哀饰欢晨夕未尝
卷十九 第 16a 页
离侧母老失明意忽忽不乐先生迎女兄于家相与扶
侍慰安之岁以为常閒居开门授徒著录甚盛舅氏朱
公显思官青浦令书来召先生母勉之往乃往缿筒文
簿閒匡赞必持平恕有因先生私谒者峻拒勿通用是
舅氏得治声未几念母谢归孝养益笃居子舍者六十
年人谓母虽天寿先生颐乐之助为世所希觏焉所作
举子业一准先轨不肯漫靡骪骳以悦流俗故试辄不
利逮母殁遂绝意进取以朴学诲其子熷尝曰唐重诗
赋而轻明经然帖经经问犹宗汉晋诸儒自明制墨守
一家取便试文衍写不可施于实用经学何赖邪熷能
守家法为古文辞卓卓有可观行省大吏及四方人士
卷十九 第 16b 页
皆雅重熷走币致书常溢堂下因得束脩之入以奉先
生先生晚号松筠老人敛性啬神言不及户外事畜孤
甥甚有恩纪与人交白首无𨕣暇时有所论著往往为
人持去今其存者有馀閒随识蕉窗閒话松筠老人集
共若干卷藏于家生顺治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以乾
隆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八十有三初娶朱孺人
继娶魏孺人杜孺人皆淑惠早卒王孺人处士钰女年
二十四归先生先生素有田甚薄仅供饘粥孺人佐以
操作养老姑能尽其力又时时携持检押其子不使少
逸竟以劳瘁得疾卒于雍正四年七月十一日得年四
十有九先是居姑朱太孺人之丧也先生逡巡思择吉
卷十九 第 17a 页
冢孺人请曰葬者藏也葬师言祸福滋惑耳盍从先兆
遂并赞先生举元配朱孺人以下柩祔葬于茅家步梅
园圩之祖茔至今历有年所熷筮迁改不从迫于地隘
仅以孺人合祔同域而异穴君子以为得礼之变子一
人即熷县学生王孺人出孙二人九垓阶孙女一熷卜
葬以某年◍月◍日鹗辱与熷友屡以通家子拜公于
庭熷泣请为铭不敢辞铭曰
学也不施于人仁也毕萃于亲孰朱绂之可怀惟希风
于先民有松丸丸有湖𥻘𥻘后有知者曰是张先生之

   候选儒学教谕马君墓志铭
卷十九 第 17b 页
君讳曰楚字开熊姓马氏考讳恒本生考赠朝议大夫
候选主事讳谦先世自祁门迁江都少补邑诸生贡入
成均候选儒学教谕配汪孺人福建布政使讳楫女孙
候选儒学教谕讳寅衷女女子一侧室江氏出许嫁姊
子汪慎立君卒于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得年四十
有二孺人先君三年以七月初十日卒得年三十有九
弟曰琯曰璐于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祔葬君于本生
考暨妣洪太恭人天长县乡沟桥之新阡予向游江淮
间与君兄弟交稔君孝友仁明性质温粹博闻勤学渊
然莫测其底蕴而年不酬德良可惋痛犹忆乙已秋朋
侪作古钱诗君有人生天壤閒谁得如汝寿之句咸共
卷十九 第 18a 页
讶其不祥逾期而君竟病殁始知为诗谶焉今祔葬有
日曰琯曰璐乞铭于予予不文何能为君铭然亦何忍
不铭也乃摭其事为铭铭曰
曰橘堂君自号不踰淮屏俗好世父夭君后之贞女汪
维母仪养于扬迎于歙乐承颜供子职悲黄鹄四十秋
迨白首表乌头闻诸朝耀闾里人皆曰君克子事本生
胥得欢为人后盖所难勤家督友于弟俾清门世能继
园有庐库有书纵弟学穷居诸君于文脱卑穴工临池
笔成冢阴德行犹耳鸣孰司命促其生井中桑犹靳六
曙后星存者独繄淑俪贤声同启柏庭归幽宫神理存
宜有后刻铭诗庶不朽
卷十九 第 18b 页
   奉直大夫深州知州李公暨元配赵宜人合葬
    墓志铭

世宗皇帝朝高安朱文端公在相位所荐引者吾浙得
二人一为少宰沈端恪公一为知深州事李公二公皆
深于理学能以经术饰吏治顾沈公跻通显而李公不
竟其用调儒官以卒人皆惜之卒于乾隆元年十二月
二十二日子之纲等将择◍口年◍月◍◍日葬于◍
◍◍之原伐石请铭按状公讳发枝字鹿友别字培园
山阴人也曾祖允德祖尚成父鸣皋弱冠补学官弟子
即慨然有志于道谓学以躬行为要必先之以变化气
卷十九 第 19a 页
质又谓穷理乃儒者分内事朱子门人张元德于子史
百家山经地志之书无不研究历官皆有异迹故公于
书无不读尤精用世之学中康熙丙子乡试丁丑成进
士除知上海县事上海于东南为剧邑俗素黠而悍好
博簺竞拳捷为诸偷窟穴公始至廉得主名置其魁于
法馀悉劝谕使去期以三月一至县呈自新状自是民
无敢犯有以衣杵击人额致死者左證已具验其伤痕
仅一线囚将不服公曰是易辨也折几足圜者墨其上
击白版痕亦如之狱遂定巡抚睢阳汤公之斥五通淫
祠也上海城南有祠未毁民诉妇为神所凭几殆公诣
祠命负妇至则指衣红像公立命夷祠斧像投于火祟
卷十九 第 19b 页
遂绝妇因得痊或骋而哗于途曰海寇至矣民相率奔
避戍将禁之不止公闻之视事如故间遣役出城谕民
民见公弗为动遂稍稍还密觇之则讹言因估舶鳞集
也白榷使令事竣速去无滋扰民乃安巡抚商邱宋公
闻之曰李令非独治县有谱其定变亦将才也将以治
行第一荐会某制府好赇弗善公摭他事劾去之士庶
遮留弗绝于道閒居二十年复以荐起知深州州地稍
僻公一以安静为治旧有公使钱千缗公为革除曰奈
何以吾民膏血饰厨传耶先是直隶州县卖官米买补
从田分配公以其病民力言于上官上官又弗善公左
迁临海教谕三年谢病归年八十乃卒公孝友醇谨教
卷十九 第 20a 页
人率以身先读书日有程课临海人士至今传李公家
法云配宜人赵氏处士麒女贤明识大义事堂上两世
皆尽礼卒于乾隆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年八十有五子
四之屏太学生之翰之纲仁和县学生之纪杭州府学
生女一适周天任巳丑进士孙七人孙女三人曾孙
人铭曰
李公之学能定性经子百世相纬经不为空言发于政
先教后罚兼五听焚妖毁庙邪不胜抑配病民以去诤
起而复蹶悲蹭蹬始信珞琭有三命晚罢儒官乐幽屏
尽其天年与德称劖铭茧室从子姓
   岁贡生候选儒学训导荩思方公暨元配沈孺
卷十九 第 20b 页
    人墓志铭
友人方士康遭母沈孺人之丧卜以乾隆壬戌年正月
二十六日将奉厥考荩思先生权厝扬州之柩合葬于
歙县南乡之白云岩往治幽窀伐石请铭按状先生讳
职字荩思生有慧性甫就学即善解悟赠编修公深器
之弱冠补徽州府学诸生试辄上其侪偶许宗伯汝霖
视学江左以高等当饩于庠会以例贡入太学与三弟
鸿五弟觐攻苦食淡期以举场起家赠编修公素友爱
殁之日橐无馀财先生昆季凡六人伯兄聘四弟肇圣
六弟肇耿相继蚤世庶母丁孺人守靡他之节有幼妹
在室是时觐方游学京师鸿又治经不与外事孤嫠待
卷十九 第 21a 页
餔下逮僮媪殆近千指先生因先世事盐筴经理旧业
不惮劳瘁资以为婚嫁葬埋饔飧之费既服贾即弃去
席帽使两弟得无瞻顾觐成进士官翰林鸿亦中副榜
犹子梦骃举于乡诸子并列学校先生泫然曰今可稍
藉手以慰先赠公于地下矣先生性孝友事两叔母以
礼待群从子弟咸有恩晚年命鸿归里卜葬赠公及妣
汪安人遗书与之曰斥家财以收族固胜于汰侈自奉
也几葺宗祠增祀田治道涂助婚敛次第举行将议法
范文正公置义田事未集而先生遽逝矣悲夫生于康
熙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卒于雍正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得年五十有六易箦时语不及家事惟遗命子士赓等
卷十九 第 21b 页
曰友人某尝以金托我今已殁其家鲜知者汝辈当如
数归之丧事崇俭毋妄费无益亡者语毕奄然而化方
氏系出汉歙侯储后北宋时居歙之环山明成化间远
祖胡海始迁石川六传至曾祖宜惠不仕祖秉翰赠儒
林郎州同考祖隆考授州同乡饮大宾以子觐贵赠如
其官配沈孺人处士坤元女有贤孝行居恒归心释典
然终身未尝至佛塔庙其生之岁与先生同卒年七十
乾隆四年七月二十八日也子三人士赓附贡生蚤卒
士庶国子监生出后世父士康附贡生候选州同孙男
四人起运士康出起宗士庶出继士赓后蚤卒起霖起
霈士庶出俱国子监生孙女五人曾孙男三人嘉谟起
卷十九 第 22a 页
宗出嘉训嘉诰起运出俱幼曾孙女五人后世儒者束
发受书即以利禄为念及得志钟鼎之奉不能施及兄
弟者比比也况于宗族之远者乎先生少佔毕长牵车
身程卓之术而心曾闵之行铭之无愧辞矣铭曰
挟策伊吾翛然臞儒也持筹旁午居然良贾也庇其本
根以裕后昆也还金垂绝无损峻节也逢逢白云幽坱
回复于焉永藏铭不辱也
   朝议大夫候选主事马公暨元配洪恭人墓志
    铭
诰赠朝议大夫候选主事马公享年五十有八以康熙
丁酉年卒元配洪恭人享年六十有七以雍正乙巳年
卷十九 第 22b 页
卒先后祔葬于天长县乡沟桥先人之域十一年十一
月十九日嗣子曰琯曰璐用形家言以正中垄坂逶迤
气脉凝结是为吉壤惟公并椁偏向势稍卑洼非所以
安永息乃营度高燥得地于乡沟桥之北筮言既从将
改窆焉先是鹗游广陵辱与令子交曾为撰公墓祠记
知公弱冠而孤不逮力养既视葬毕训诸子曰身后必
祔我祖父母侧庶魂魄有知常相依尔诸子卒从公遗
言今卜新阡颇难其事会得地去旧茔可里许松楸相
望神明往来于是叹孝子之曲致于亲者不违先志无
有后艰冥漠之中若阴有物以相之非偶然也曰琯曰
璐以鹗深知公事复以埋铭请鹗何敢辞马氏系出鄱
卷十九 第 23a 页
阳贵与先生讳端临后后迁祁门曾祖讳尚才举乡饮
大宾祖讳大级明诸生父赠公讳承运始迁于扬生三
子公其仲也讳谦字幼撝太学生以例荣赠洪恭人歙
人讳嘉宾女子四人长曰康早卒次曰楚儒学教谕出
后世父恭人出次曰琯候选主事次曰璐候选知州陈
恭人出女二一适郡庠生汪埙一适国子生张以钥恭
人出女孙一曰楚出公幼而笃孝既早孤事母汪太君
逾谨起居食息勿离左右逮殁丧葬尽礼里党咸称之
伯兄恒早世嫂汪氏聘而未行守贞来归时长子才髫
龀次子曰楚生数月耳公戚然曰是宜立后戚属保媪
间或有以少需为言者公以义谂恭人曰主兄公之祀
卷十九 第 23b 页
承长姒之欢何靳一子不以慰逝者而安生者乎恭人
毅然从之及曰康夭恭人无所出处之恬然无秋毫怨
怫也公于季弟勋尤相友爱自成童以至壮盛就傅毕
婚纤悉周至平居凡户外事举不以劳弟心恭人于先
后间亦情意敦洽终身无间言为犹子择对必清门世
德有家法者诸侄女装遣悉不异巳女至疾困弥留犹
执弟手泫然不忍舍惟以谨厚自立重为嘱累闻者皆
感泣云初恭人既立伯氏后久之陈恭人实生曰琯曰
璐恭人抚之如已出今二子束身脩行折节读书有声
士友间盖亦恭人之教有以成之也乌乎可谓贤也已
铭曰
卷十九 第 24a 页
千秋之乡峨峨新阡乐哉斯邱左林右泉善之积也郁
而后宣利其嗣人振振绵绵
卷十九 第 24b 页

樊榭山房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