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卷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981-03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博物志卷四十三
            明 董斯张 撰
  草木下(果/) (爪/) (竹/) (异草/) (异木/)
古公亶父始接果木晋王恺始接花卉(物/原)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
以表奇丽 梨十紫梨青梨(实/大)芳梨(实/小)大谷梨细叶梨
缥叶梨金叶梨(出琅琊王野家/太守王唐所献)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东王
卷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981-0380b.png
(出海/中)紫条梨梬枣七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
枣赤心枣西王枣(出昆/崙山)栗四侯栗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
(都尉曹龙所/献大如拳) 桃十秦桃榹桃缃核桃金城桃绮叶桃
紫文桃霜桃(霜下/可食)胡桃(出西/域)樱桃含桃 李十五紫李
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
金枝李颜渊李(出/鲁)羌李燕李蛮李侯李 柰三白柰紫
(花紫/色)绿柰(花绿/色) 查三蛮查𦍑查猴查 椑三青椑
青叶椑乌椑 棠四赤棠白棠青棠沙棠 梅七朱梅
卷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981-0381a.png
紫叶梅紫花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 杏二文杏
(材有/文采)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吉所献一枝京杂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 西 记)
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星散为李又散为桃散为椒散为
荆又曰璇枢星散为橘
东方有三尺之桃食之寿短(神异/经)
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列仙/传)
陶真君曰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如桃花桃胶服之可
仙桃终冬不落者为桃豪亦云桃奴桃蠹亦可食能悦
卷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981-0381b.png
人颜色又海上有偏桃人亦果属
秦吏以私恨告民吴旦生盗食宗庙御桃旦生对曰民
不敢食也王曰剖其腹出其桃史记恶而书之曰食桃
之肉当有遗核王不知此而剖人腹以求桃非理也(钟/离)
(意别/传)
梅一种一蒂结双实名为鸳鸯梅(华夷/考)
邯郸有故宫基存焉中有赵王之果园梅李至冬而花
春得而食(述异/记)
卷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981-0381c.png
豹祠赤杏铜马朱樱房陵缃李(王廙洛/都赋)
番禺有酸杮甜梅李又果赋云梅甜杮酸(述异/记)
西王母居龙月城中产黄中李花实上皆有黄中二字
王母惜之过于蟠桃(集真/记)
五云丹山上有玄云之李食之得仙(真人王/褒内传)
李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冬李十一月熟(广/志)
濑乡老子祠有紫石榴红缥李一李二色
南居细李四月先熟(风土/记)
卷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981-0381d.png
朔与弟子俱行朔渴令弟子叩道边家门不知室主姓
名呼不应朔复往见博劳飞集其家李树上朔谓弟子
曰主人当姓李名博劳汝呼当应室中人果有姓李名
博劳出与朔相见即入取饮与之(东方朔占安附高僧/传曰释道 与弟子)
(惠远等四百馀人渡河南游夜行值雷雨乘电光而进/前行得人家见门里有两株柳柳之间悬一马兜可容)
(一斛安使呼林百升主人惊出果姓林名百升百升谓/是神人厚相赏接既而弟子问何以知其姓字安曰两)
(木为林兜/容百升也)
魏文帝安阳殿前天降朱李八枚啖一枚数日不食今
卷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981-0382a.png
李种有安阳李大而有甘者即其种也(述异/记)
安丘望之病笃弟子公沙都来省之与安丘共坐庭树
下安丘晓然有痊闻李香开目见双赤李著枯枝都仰
手承李自堕掌中安丘食之所苦除尽(嵇康高/士传)
杨愔幼时学庭有李树实落群儿争取唯愔颓然独坐
季父炜见而异之遂为愔别葺一室命处其中以铜盘
具盛馔而饭焉因谓诸子曰汝辈若能如遵彦便得竹
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北/史)
卷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981-0382b.png
杏者东方岁星之精(典/术)
济南郡之东南有分流山山上多杏大如梨黄如橘土
人谓之汉帝杏亦曰金杏(杂/俎)
范蠡宅在湖中有海杏大如拳(吴地/记)
仙人有三玄紫杏(南岳夫/人传)
嵩山东北有牛山其山之杏至五月烂然黄茂自中国
丧乱百姓饥馑皆资此为命人人充饱而杏不尽(嵩高/山记)
北齐武帝改芳林园为仙都苑植名果有合欢杏同心
卷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981-0382c.png
(花木/录)
有紫柰大如斗甜如蜜核紫花青研之有汁如漆可染
衣其汁著衣不可湔浣亦名闇衣柰
夏禹诣钟山啖紫柰醉金酒服灵实行九真而犹葬于
会稽(真/诰)
即夕殿中虎贲宣诏赐臣冬柰一奁诏使温啖夜非食
时而赐见及柰以夏熟今则冬至物以非时为珍恩以
绝口为厚诏曰此柰从梁州来道里既远又来东转暖
卷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981-0382d.png
故稍变色不佳耳(曹植/表)
西旅献昆山之蒲桃北燕荐朔滨之巨栗(王逸荔/枝赋)
榖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三月熟在众果之先(广/记)
有三皇枣骈白枣灌枣又有岐廉枣桂枣夕枣(上/)
郭璞云枣细腰者今谓之鹿卢枣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驳椎之名嫁枣不椎则花无
实子易零落也(齐民/要术)
信都献仲思枣四百枚长四五寸正紫色齐时有山人
卷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981-0383a.png
仲思得此枣种之因以为名(大业/拾遗)
玄瓠湾中有地数顷上有栗园栗小殊不并固安之实
也然岁贡三百石以充天府水渚即栗洲也树木高茂
望若屯云积气矣林中有栗堂射埻甚闲敞牧宰及英
彦多所游薄(水经/注)
拂菻南有国曰磨邻人食鹘莽鹘莽波斯枣也(西域/传)
钟山之枣其大如瓶(鲁女生/列传)
列玉门之枣酌葡萄之醴(汉武/内传)
卷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981-0383b.png
北方有七尺之枣南方有三尺之梨
鲍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所织不衣饿于山中食
枣或问之此枣子所种耶遂呕吐立枯而死(风俗/通)
景公谓晏子曰东汉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
实何也晏子对曰昔者秦穆公乘龙而理天下以黄布
裹蒸枣至东海而捐其布彼黄布故水赤蒸枣故华而
不实(晏/子)
秦大饥应侯请发五苑果枣栗以活民(韩/子)
卷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981-0383c.png
西王母进洞渊红蘤嵰州甜雪昆流素莲阴岐黑枣其
树百寻实长二尺核细而柔百年一熟(拾遗/记)
𡸰嵻细枣出𡸰嵻山山临碧海上万年一实如今之软
枣咋之有膏膏可燃灯西王母握以献帝(洞冥/记)
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十年(后汉/书)
石虎园有西王母枣味绝美枝叶忽茂四时不凋九月
生花十二月乃熟三子一尺又有羊角枣亦三子一尺
(邺中/记)
卷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981-0383d.png
沙门竺惠猷太元二年夜梦读诗五百首其一篇后曰
陌南酸枣树名为六奇木遣人以伐取载还柱马屋(异/苑)
晋太元中南郡忻(一作/州字)陵县有枣树一年忽生桃李枣
三种花(上/)
光禄卿李郁因昼寝梦食巨枣觉而有疾谓其亲友曰
尝闻枣重束呼魂之象今予神气逼抑将不免乎未几
而卒(晋/书)
晋阳馆中有一蠕蠕客馆胡沙门指语綦母怀文云此
卷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981-0384a.png
人有异算术时庭中枣树方实令布算即知其数并赤
白若干唯少一子算者曰必不少但更撼之果落一实
(神僧/传)
一日明霞院美人杨夫人喜报帝曰酸枣邑所进玉李
一夕忽长清阴数亩帝沈默甚久曰何故而忽茂夫人
云是夕院中人闻空中若有千百人语言云李木当茂
洎晓看之已茂盛如此帝欲伐去左右或奏曰木德来
助之应也又一夕晨光院周夫人来奏云院中杨梅一
卷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981-0384b.png
夕忽然繁盛帝喜问曰杨梅之茂能如玉李乎曰杨梅虽
茂终不敌玉李之盛帝往两院观之亦自见玉李繁茂
后梅李同时结实院妃来献帝问二果孰胜院妃曰杨
梅虽好味颇清酸终不若玉李之甘苑中人多好玉李
帝叹曰恶梅好李岂人情哉天意乎(海山/记)
紫清九华真妃手中先握三枚枣色如乾枣而形长大
内无核亦不作枣味有似于梨味耳(真/诰)
扶桑国有赤梨经年不坏(齐/书)
卷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981-0384c.png
恒阳黄梨巫山朱橘(七/诲)
太上之药果有玄光梨(汉武/内传)
梨则大谷冬熟张公秋黄(洛都/赋)
谢眺谢梨启曰味出灵关之阴旨珍玉津之萃
涂山梨大如升色紫千年一花亦曰紫轻梨
祝融峰上有碧玉坛方五尺东有紫梨高三百尺乃夏
禹所植实大如斗赤如日若得食长生不死(真仙/通鉴)
云阳宫记曰云阳车箱坂下有梨园一顷梨数百株青
卷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981-0384d.png
翠繁密望之如车盖(三辅/黄图)
宋泰始既失彭城江南始传种消梨先时所无百姓争
欲种植谶者曰当有姓萧而来者十馀年齐受禅(南齐/书)
安公讲僧常数百习彦威曾饷十梨值安开讲安便于
座中手自剖分梨尽人遍都无颇偏(神僧/传)
玉乳梨炀帝时有之(华夷花/木考)
魏高聪以高肇之党弹废于家断绝人事唯修营园果
世称高聪梨以为珍异(北/史)
卷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981-0385a.png
橘见尸而实繁榴得骸而叶茂(张华感应/类从志)
橘柚冬生而人曰冬死死者众荠麦夏死而人曰夏生
生者众(春秋/繁露)
扶桑东五万里有磅磄山上有树树百围其花青黑万
岁一实郁水在磅磄山东其水小流在大陂之下所谓
沉泉亦名重泉生碧藕长千常七尺为常也条阳山出
神蓬如蒿长十丈周初国人献之周以为宫柱所谓蒿
宫也中有白橘花色翠而实白大如瓜香闻数里(拾遗/记)
卷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981-0385b.png
越中有王氏之橘园胡氏之梅山贺氏之瓜丘吴中有
陆家白莲顾家斑竹赵有韩氏之酸枣(述异/记)
勾漏县有白橘青椒缥杏
越人多橘税谓之橙橘户(并/上)
交阯有橘官长一人秩二百石主岁贡御橘
司马相如作赋不知卢橘为枇杷郑玄注礼不知橘之
非梨(馀冬/录)
景公使晏子使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
卷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981-0385c.png
之楚王曰橘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前者瓜
桃不削橘柚不剖今万乘无教臣不敢剖然非臣不知
(说/苑)
杨由字哀侯习占候为郡文学掾时有风吹削哺太守
以问由由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顷之五官掾
献橘数包(后汉/书)
汉章帝元年上虞县献二蒂瓜玉色橘(述异/记)
吴黄武中交阯太守士燮献橘十七实同一蒂以为瑞
卷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981-0385d.png
异群臣毕贺(南方草/木状)
王灵之年十三丧父二十年盐醋不入口被病在床忽
有一人来问病谓之曰餐橘当差俄而不见庭中橘树
隆冬乃有三实食之病寻愈以为至孝所感(俗/说)
梁使徐君房与魏使陈昭各言方物昭问君房葡萄味
何如橘柚答曰津液奇胜芬芳减之君房曰金衣素里
见包作贡向齿自消良应不及(谈/薮)
陈后主梦黄衣人围城绕城橘尽伐去之及隋兵至上
卷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981-0386a.png
下通服黄衣(广五/行记)
有巴邛人家有橘因霜后诸橘尽收馀二大橘如三四
斗盎巴人即令扳摘轻重亦如常橘剖开每橘有二老
叟须眉浩然肌体红明皆相对象戏身尺馀谈笑自若
但与决赌讫一幅绛台山霞实散二剂一叟曰君输我
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种阿母女熊盈娘子
跻虚龙缟袜八緉后日于先生青城草堂还我耳又有
一叟曰王先生许来竟待不得橘中之乐不减商山但
卷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981-0386b.png
不得深根固蒂于橘中耳有一叟曰仆饥虚矣须龙根
脯食之即于袖中抽出一草根方圆径寸形状宛转如
龙毫釐罔不周悉因削食之随削随满食讫以水噀之
化为一龙二叟共乘之足下泄泄云起须臾风雨晦冥
不知所在(幽明/录)
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
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瑰者有桃
枝灵寿(华阳/国志)
卷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981-0386c.png
南中橙柑青乌所食始霜之日采之风味照座擘之香
雾噀人皮薄而味珍脉不沾肤食不留滓甘踰萍实冷
亚冰壶(刘孝/标启)
罚士有给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香冬夏华实相继通
岁食之亦名卢橘(花木/志)
丹阳张盘字子石为庐江太守浔阳令尝饷一奁柑其
小男年七岁就取一枚盘夺其柑外卒以两枚与之盘
夺儿柑鞭卒曰何故行赂于吾子(晋/书)
卷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981-0386d.png
南康郡南东望山有三人入山见山顶有果树众果毕
植行列整齐柑子正熟三人共食致饱乃怀二枚欲出
示人闻空中语云催放双柑乃听汝去(搜神/记)
河内司马元胤元嘉中为新釜令丧官月旦设祭柑化
而为鸢(异/苑)
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
者继路和帝时临武长汝南唐羌以县接南海乃上书
諌曰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故天子
卷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981-0387a.png
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贵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
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
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
未必延年益寿帝于是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
庙苟有伤害岂有爱民之本其𠡠大官勿复受献由是
遂省焉(谢承后/汉书)
杨沛为新郑长课长蓄桑椹太祖西迎天子军无粮沛
乃进乾椹后为邺令(魏/略)
卷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981-0387b.png
北方有白桑椹长数寸食之甘美(异/苑)
汉兴平元年九月桑再椹时刘玄德军于沛年荒谷贵
士众皆饥仰以为粮
太元中太原王戎为郁林太守泊船新亭眠梦有人以
七枚椹子与之著衣襟中既觉得之占曰椹桑子也自
后男女大小凡七丧(并/上)
南荒山有甘蔗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
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可以节蛔虫人腹中蛔虫
卷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981-0387c.png
其状如蚓此消谷虫也多则伤人少则谷不消是甘蔗
能减益多少(神异/经)
扶南甘蔗一丈三节白日炙便销清风吹即折安定之
梨皮薄味厚一岁三花一枚二升(梁吴均/食移)
蔗有二种赤者名昆崙蔗白者名荻蔗
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
重罚之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
甘蔗树必得胜既取汁溉冀望滋味反败种子所有甘
卷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981-0387d.png
蔗一切都失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已豪贵倚形挟势
逼胁下民陵夺财物用作福善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
压甘蔗彼此都失(法苑/珠林)
刘滔母答国书曰胡桃本生西羌外刚朴内柔甘质似
古贤欲以奉贡(晋/书)
昔者舍卫国有一贫家庭中有蒲萄树上有数穗念施
道人时国王先前请食一月是贫家力势不如王正悬
一月乃得一道人便持施之语道人言念欲施来已经
卷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981-0388a.png
一月今乃得愿道人语优婆夷已一月中施优婆夷言
我但施一穗蒲萄那得一月施耶道人言但一月中念
欲舍施则为一月也(杂譬/喻经)
陆机与弟云书曰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
亦名丹若甜者谓之天浆
石榴之实醉三尸拾栌之木厌邪鬼(玄/览)
林檎一名来禽
郭文在山间有石榴杨梅等花为樵牧所伤文卖簪沽
卷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981-0388b.png
酒以浇花树人问之曰为二子洗疮止痛(汇/苑)
果有隐夫木有女贞
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若莲著实五六月
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出交阯合浦建安八
年交州刺史张津尝以益智子粽饷魏武帝(南方草/木状)
古度树不花而实实从皮中出大如安石榴色赤可食
其实中如有蒲藜者取之为粽数日不煮皆化成虫如
蚁有翼穿皮飞出著屋正黑(交州/记)
卷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981-0388c.png
千岁子一苞二百馀颗皮壳青黄色壳中有肉如栗味
亦如之出交阯(云南/志)
留求子形如栀子棱瓣深而两头尖似诃梨勒而径及
半黄已熟中有肉白色甘如枣核大治婴孺之疾(草木/状)
杨梅似橄榄其味甜五月十月熟谚曰杨桃无蹙一岁
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异物/志)
编树野生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月成子及握煮投
下鱼鸡鸭羹中好亦出盐藏出交阯武平(草木/状)
卷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981-0388d.png
州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及握煮如李子五月熟
剥核滋味甜出武平(南方/记)
前树野生二月花色连青实如手指长三寸五六月熟
以汤滴之削去核食以糟盐藏之味辛可食出交阯
石南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实如燕卵七八月熟
人采之取核乾其皮中作肥鱼羹和之尤美出九真
国树子如雁卵野生三月花色连著实九月熟曝乾讫
剥壳取食之味似栗出交阯(并/上)
卷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981-0389a.png
歆似栗赤色子大如栗散有棘刺破其外皮内白如脂
肪著核不离味甜酢核似荔枝(广州/记)
槃多树不花而结实实从皮中出自根著子至杪如橘
大食之过熟内许生蜜一树者皆有数十嵩山记曰嵩
寺忽有思惟树即贝多也有人坐贝多树下思惟因以
名焉汉道士从外国来将子于山西脚下种极高大今
有四树一年三花(裴渊广/州记)
缃叶子并似椒味如罗勒岭北呼为木罗勒(顾微广/州记)
卷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981-0389b.png
枳柜叶似蒲柳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月熟树乾者美
出南方邳郯枳柜大如指(广/志)
木豆出徐门子美似乌豆枝叶类柳一年种数年采(广/州)
(记/)
楮树子似桃实二月花色连著实七八月熟盐藏之味
辛出交趾(南方/记)
㯆树子如桃实长寸馀二月花色连著实五月熟色黄
盐藏味酸似白梅出九真(上/)
卷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981-0389c.png
梓棪大十围材贞劲非利刚截不能尅堪作船其实类
枣著枝叶重曝挽垂刻镂其皮藏味美于诸树(异物/志)
五子树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乱金疮(裴渊广/州记)
白缘树高大馀实味甘美于胡桃(交州/记)
都昆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熟如鸡卵里
民取食之皮核滋味酸出九真交趾(草木/状)
关桃子其味酸士翁子如漆子大熟时甜酸其色青黑
枸槽子如指头大正赤其味甘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
卷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981-0389d.png
宁界中有之猴总子如小指头大与柿相似其味不减
于柿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出晋安
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出侯官越王祭太乙坛边有此
果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其形小于龙眼(临海/异物)
(志/)
刘树子大如李实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七八月熟其色
黄其味酢煮蜜藏之仍甘好(草木/状)
郁一名雀李又名车下李又名郁李亦名棣亦名薁李
卷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981-0390a.png
毛诗七月食郁及薁(广/雅)
椰二月花色仍连著实房相连累房三十或二十七八
子十一月十二月熟其树黄实俗名之为丹也横破之
可作碗或微长如括蒌子从破之可作为爵(草木/状)
鬼目树大者如李小者如鸭子二月花色仍连著实七
八月熟其色黄味酸以蜜煮之滋味柔嘉交阯武平兴
古九真有之也
橄榄子大如枣大如鸡子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八月九
卷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981-0390b.png
月熟生食味酢蜜藏仍甜(并/上)
博罗县有合成树十围去地二丈分为三衢东向一衢
木叶似练子如橄榄而硬去皮南人以为糁南向一衢
橄榄西向一衢三丈三丈树岭北之候也(南越/志)
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郁茂青华朱
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
似安石榴有甜酢者夏至日将巳时翕然俱赤则可食
也一树下子百斛犍为𤏡道南广荔支熟时百鸟肥其
卷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981-0390c.png
名曰焦核小次曰春花次曰胡偈此三种为美似鳖
卵大而酸以为醢和率生稻田间(广/志)
桶子大如鸡卵三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熟采取盐
酸沤之其味酸醋以蜜藏滋味甜美出交阯(草木/状)
山槟榔一名蒳子干似蔗叶类柞一丛千馀干干生十
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竺法真登/罗浮山疏)
豆䓻树大如李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子相连累其核根
芬芳成壳七月八月熟曝乾剥食核味辛香和五味出兴
卷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981-0390d.png
(草木/状)
椬查子甚酢出西方(广/志)
馀柑大小如弹丸剖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之
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尤美可多食(异物/志)
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芽取蕉而煮之则如丝可纺
绩女工以为絺绤则今交趾葛也其内心如蒜鹄头生
大如今拌因为实房著其心齐一房有数十枚其实皮
赤如火剖之中黑剥其皮食其肉如饴蜜甚美食之四
卷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981-0391a.png
五枚可饱而馀滋味犹在齿牙间一名甘蕉(上/)
扶留木根大如箸视之似柳根又有蛤名古贲生水中
下烧以为灰曰牡砺粉先以槟榔著口中又取扶留藤
长一寸古贲灰少许同嚼之除胸中恶气(蜀/记)
蠡荠子如弹丸(魏武帝/食品)
甘储盖薯蓣之类或云芋类根叶亦同其实如拳有大
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鬻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
珠崖海中人不耕稼惟种甘储秋熟收蒸㬠切如米粒
卷四十三 第 22b 页 WYG0981-0391b.png
囤贮以充粮糗是名储粮佐筵如粳粟然海人食此皆
寿百馀岁(草木/状)
雀芋状如雀头置乾地反湿置湿地反乾飞鸟触之堕
走兽遇之僵(神异经/以下瓜)
大霍山下有洞台司命君之府也中有神灵瓜食之心
通至玄(黄庭/经)
有龙肝瓜长一尺花红叶素生于冰谷所谓冰谷素叶
之瓜仙人瑕丘仲得此瓜食之千岁不渴(洞冥/记)
卷四十三 第 23a 页 WYG0981-0391c.png
西王母仙家上药有空同灵瓜(汉武/内传)
有青灯瓜大如三斗魁玄表丹里呈素含红揽之者寿
食之者仙(神仙/传)
瓜之所出以辽东庐江燉煌之种为美有鸟瓜有鱼瓜
(广/志)
龙蹄兽掌羊髓兔头皆瓜属又金钗虎蟠白㼐玄肝素
腕并陆机赋中瓜名也(上/)
炀帝改胡床为交床胡瓜为白露黄瓜改茄子为昆崙
卷四十三 第 23b 页 WYG0981-0391d.png
紫瓜(大业/拾遗)
靺鞨国西瓜一枚用二人举之(瀛涯/胜览)
初刑史子臣谓朱素公从今以往五祀五日臣死后五
年五月丁亥吴亡以后五祀八月辛巳君薨刑史子臣
至死日朝见素公夕而死后吴亡素公惧思刑史子臣
之言将至死日乃逃于瓜圃死之求得已虫矣(古文/琐语)
秦始皇密令人种瓜于骊山硎谷中温处瓜实成使人
上书曰瓜冬有实有诏下博士诸生说之人人各异则
卷四十三 第 24a 页 WYG0981-0392a.png
皆使往视之而为伏机诸儒生皆至方相难不决因发
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死(古文/奇字)
卫国县西南有瓜穴冬夏常出水望之如练时有瓜叶
出焉相传苻秦时有李班者颇好道术入穴中行可三
百步廓然有宫宇床榻上有经书见二人对坐须发皓
白班前拜于床下一人顾曰卿可还无宜久住班辞出
至穴口有瓜数个欲取乃化为石寻故道得还至家家
人云班去来已经四十年矣
卷四十三 第 24b 页 WYG0981-0392b.png
溪父者南郡鄘人也居山间有仙人常止其家从买瓜
教之鍊瓜子与桂附子芷实共藏而对分食之二十馀
年能飞走升山入水(列仙/传)
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燉煌献异
瓜种恒山献巨桃核瓜名穹窿长三尺而形屈曲味美
如饴帝使植于霜林园园皆植寒果积冰之节百果方
盛俗谓之相陵与霜林之声讹也后崩内侍者见镜奁
中有瓜桃之核(拾遗/记)
卷四十三 第 25a 页 WYG0981-0392c.png
吴桓王时会稽生五色瓜今吴中有五色瓜岁充贡赋
(述异/记)
郑灼字茂昭励志好学多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
镇心起便读诵其笃志如此(南/史)
后魏宋琼母病冬月思瓜琼梦见人与瓜觉得之手中
时称孝感(梦/隽)
焦华父遗病甚冬月思瓜华梦一人黄冠谓曰闻子病
父思瓜故送子瓜华拜而受及寤在手瓜香异甚父食
卷四十三 第 25b 页 WYG0981-0392d.png
瓜而病愈(上/)
豫章有庐松村郡人罗根生来此村侧垦荒种瓜果园
中有一神坛瓜始引蔓忽见坛上有一新板墨书云此是
神地可速出去根生祝曰审是神教愿更朱书赐报明
早往看向板犹存字悉以朱代墨根生谢而去也(述异/记)
韩灵珍灵敏兄弟性至孝母亡家贫无以葬兄弟种瓜
朝采暮还复生葬事由此举(南/史)
任昉卒武帝方食西苑绿沉瓜投之于盘悲不自胜(上/)
卷四十三 第 26a 页 WYG0981-0393a.png
强练师不知何许人所至之处人皆敬而信之晋公护
未诛之前曾手持一大瓠到护门外抵而破之乃大言
曰瓠破子苦未几而护诛诸子并伏法(后周书/以下竹)
竹则筼筜白乌实中绀族滨荣幽渚繁宗隈曲萋倩陵
丘薆逮重谷(曹毗湘史赋/见齐民要术)
竹则苞甜赤若缥箭斑弓度世推节征合实中筼筜函
人桃枝育虫缃箬素笋彤竿绿筒(王彪之/闽中赋)
竹之丑有四有青苦者白苦者紫苦者黄苦者(齐民/要术)
卷四十三 第 26b 页 WYG0981-0393b.png
五月十三日谓之竹醉又谓竹迷(上/)
竹得风其体大屈谓之竹笑
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馀南海有之南人爱其
青色用为酒筹云越王弃馀算而生竹(草木/状)
筛竹一名太极长百馀丈南方以为船(神异/经)
南方荒中有涕竹长数百丈围三丈五六尺厚八九寸
可以为船其笋甘美煮食之可以止创疠(上/)
由梧竹吏民家种之长三四丈围一尺八九分作屋柱
卷四十三 第 27a 页 WYG0981-0393c.png
出交趾(草木/状)
云母竹一节为船出扶南(上/)
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蔓竹紫脱常生(礼斗/威仪)
鸡腔竹笋肥美(笋/谱)
石麻之竹劲而利削以为刀切象皮如切芋(广州/记)
临贺谢休县东山有大竹数十围长数丈有小竹生旁
皆四五尺围下有盘石径四五丈极高方正青滑如弹
棋局两竹屈垂拂扫其上初无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
卷四十三 第 27b 页 WYG0981-0393d.png
吹楚竹如箫管之音(盛弘之/荆州记)
有竹曰䈏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中实满坚强以为
为柱榱(异物/志)
棘竹有刺长七八丈大如瓮(上/)
惠帝二年巴西郡竹生紫色花结实如麦皮青中米白
味甜(晋起/居注)
狗竹毛在节间(临海异/物志)
茸竹头有父文䉑(音/模)竹黑皮竹有文(音/感)竹有毛𥳞(力/印)
卷四十三 第 28a 页 WYG0981-0394a.png
(反/)竹实中(字/林)
凝波竹实服之肌滑体轻赵飞燕舞于手掌上服此实
也出区吴山紫枝绿叶坚滑如玉风吹有声如环佩成
帝种于临池观更名曰环佩竹花如海榴实如莲子而
(云窗/私志)
东海畔孤竹生焉斩而复生中为舟武王时孤竹人献
笋一枝(述异/记)
涩勒竹之有芒者也一名𥯨簩
卷四十三 第 28b 页 WYG0981-0394b.png
林于竹薄而广(竹/谱)
天门山角上各生一竹倒垂拂拭谓之天帚(盛弘之/荆州记)
玉润桃枝之丽鱼肠金母之名(梁简文/修竹赋)
罗浮山第三十一岭半是巨竹皆七八围长一二丈叶
如芭蕉谓之龙钟竹(南越/志)
有浮筠之干叶青茎紫子大如珠有青鸾集其上下有
沙礰细如粉柔风至叶条翻起拂细沙如云雾仙者来
观而戏焉吹风竹叶声如钟鼓之音(拾遗/记)
卷四十三 第 29a 页 WYG0981-0394c.png
建安有筼筜竹节中有人长尺许头足皆具(异/苑)
公孙竹高不盈尺可为几案之玩(会稽/县志)
雷州贡电斑竹
植物之中有名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
同节目或茂沙水或挺岩陆条畅纷敷青翠森肃质虽
冬茜性忌殊寒九河鲜育五岭实繁萌勾苞箨夏多春
鲜根干将枯花𥳇(音/福)乃县䈙(音纣/死也)必六十𥳇亦六年籦
龙之美爰自昆崙员丘帝竹(舜/也)一节为船巨细已阐形
卷四十三 第 29b 页 WYG0981-0394d.png
名未闻桂实一族同称黑源𥶽尤劲薄博矢之资篁任
篙笛体特坚圆棘竹骈深一丛为林根如椎轮节若束
针亦曰笆竹城固是任篾笋既食须发则侵单体虚长
各有所育若实称名甘亦无目弓竹如藤其节郤曲生
多卧土立则依木长几百寻状若相续质虽含文须膏
乃缛厥族之中苏麻奇特修干平节大叶繁枝凌群独
秀蓊葺纷披筼筜射筒箖箊桃枝长爽纤叶清肌薄皮
千百相轧洪纤有差相繇既僇厥土唯腥三堙斯沮寻
卷四十三 第 30a 页 WYG0981-0395a.png
竹乃生物尤世远略状博名般肠实中与笆相类于用
寡宜为笋殊味箸竹为矛称利海表槿仍其干刃即其
杪生于日南别名为篥百叶参差生自南垂伤人则死
医莫能为亦曰篣竹厥毒若斯彼之同异余所未知篙
与由梧厥体俱洪围式累尺䈏实梧空南越之居梁柱
是供竹之堪杖莫尚于筇磥砢不凡状若人功岂必蜀
壤亦产馀邦一曰扶老名实繇同𥲊二族亦甚相似
把发若竹促节薄齿束物体柔殆同麻枲篕竹所生大
卷四十三 第 30b 页 WYG0981-0395b.png
抵江东上密防露下疏来风连卧接町竦散冈潭鸡胫
似篁高而笋脆稀叶梢似类记黄细狗竹有毛出自东
裔物类众诡于何不许有竹象因以为名东瓯诸郡
缘海所生肌理匀净筠色润贞凡今之篪匪兹不鸣会
稽之箭东南之美古人嘉之因以命矢箘簬载籍贡名
荆鄙篃亦箘徒概节而短江汉之间谓之□竹根深耐
寒茂彼淇苑彗条苍苍接町连篁性不卑植必也嵓冈
踰矢称大出寻为长物各有用埽之最良又有族类爰
卷四十三 第 31a 页 WYG0981-0395c.png
挺峄阳悬根百仞疏干风生箫笙之选有声四方质清
气亮众管莫抗亦有海筱生于岛岑节大盈尺干不满
寻形枯若筋色如黄金徒为一异莫知所任赤白二竹
远取其色白薄而曲赤厚而直沅澧所丰馀邦鲜植肃
畟畟攒植擢笋于秋冬乃成竹无大无小千万
脩直膜内皓绣文外施箛诞节内实外泽作贡渔
阳以供辂策浮竹亚节虚软厚肉临溪覆潦栖云荫木
供笋滋肥可为旨蓄厥性异宜各有所育植于宛签
卷四十三 第 31b 页 WYG0981-0395d.png
生于蜀筱大小竹之通目互各统体譬牛与犊人之
所知事生轨躅赤县之外焉可详录臆之笔之匪迈伊
(晋武昌戴/凯之竹谱)
瑶笋千年生一芽(道/书)
止些山竹长千仞凤食其实去九疑万八千里
筑阳孤竹三年而一笋南陵金盘之草一岁而一节(玄/览)
竹名郁离不知所出偶睹沈诗云繁阴上郁郁促节下
离离似出于此(女红/志)
卷四十三 第 32a 页 WYG0981-0396a.png
汉章帝三年子母笋生白虎殿前时谓为孝竹群臣献
孝竹颂(述异/记)
窦将军有青竹田(三辅/旧事)
马援好事至荔浦见冬笋名苞笋上言禹贡厥包橘柚
疑谓是也其味美于春夏笋(东观/汉记)
晋惠帝元康二年巴西郡界竹生花紫色结实如麦外
皮青赤白味甚甘(异/苑)
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只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
卷四十三 第 32b 页 WYG0981-0396b.png
目耸焉菖蒲正当再拜此君而此君亦安得不受之耶
(高士/春秋)
辛仲宣截竹为罂以酌酒曰吾性爱竹及酒欲令二物
相并耳(襄阳耆/旧传)
张廌隐居颐志家有苦竹数十顷在竹中为屋常居其
中王右军闻而造之廌逃避之竹中不与相见一郡号
为竹中高士(永嘉/郡志)
临川陈臣家大富永初元年臣在斋中坐其宅内有一
卷四十三 第 33a 页 WYG0981-0396c.png
町筋竹白日忽见一人长丈馀面如方相从竹中出径
语陈臣我在家多年汝不知今辞汝去当令汝知之去
一月许臣家大失火奴婢顷死一年中便大贫(搜神/记)
宋郭仲产为南郡从事宅在枇杷寺南其村亦名枇杷
元嘉末起斋屋以竹为窗棂竹遂渐生枝叶长数丈扶
疏葱翠郁然成林仲产以为祥及孝建中同义宣之谋
被诛(述异/记)
元嘉四年东阳沈道先家中筋竹林忽生连理野人无
卷四十三 第 33b 页 WYG0981-0396d.png
知谓之祸祟欲砍杀之(异/苑)
汉人有适吴吴人设笋问是何物曰竹也归煮其床箦
而不熟乃谓其妻曰吴人轣辘欺我如此(笑/林)
案九合内志文曰竹者为北机上精受气于玄轩之宿
也所以圆虚内鲜重阴含素亦皆植根敷实结繁众多
矣公试可种竹于内北宇之外使美者游其下焉尔乃
天感机神大致继嗣孕既保全诞亦寿考微著之兴常
守利贞此玄人之秘规行者之甚验(陶隐居/真诰)
卷四十三 第 34a 页 WYG0981-0397a.png
梁庾诜爱林泉常遇火止出书坐于池上曰惟恐损竹
(汇苑草以/下异)
嶓冢之山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花而不实
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山海/经)
小华之山其草有蓖荔(蓖荔香草也/蔽戾两音)状如乌韭而生于
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石脆之山其草多条状如韭白华黑实食之已疥
熊耳之山有草焉其状苏而赤华名曰葶䔭(亭宁耵/聍二音)
卷四十三 第 34b 页 WYG0981-0397b.png
以毒鱼
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有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音/训)草麻叶而方茎赤花而黑实臭
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甘枣之山有草焉葵本而杏叶(或作/楛叶)黄华而荚实名曰
萚可以已瞢
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名曰植楮可以
已癙(癙病也淮南子/曰狸头已癙也)食之不眯
卷四十三 第 35a 页 WYG0981-0397c.png
大𩇵之山多糜玉有草焉其状叶如榆方茎而苍伤其
名曰牛伤其根苍文服者不厥(厥逆/气病)可以禦兵
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槁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
无条可以毒鼠
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花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
荀草服之美人色
休与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蓍赤叶而本丛生名曰夙条
可以为簳
卷四十三 第 35b 页 WYG0981-0397d.png
招摇之山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或作/桂荼)
食之不饥
有草焉其状如𦬸白花黑实泽如蘡薁其名曰䔄草服
之不昧
符禺之山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花黄实如婴儿舌
食之使人不惑
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
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卷四十三 第 36a 页 WYG0981-0398a.png
昆崙之山有草焉名曰蘋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
已劳
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
禾服之不忧
阳华之山其草名藷藇多苦辛其状如橚其实如瓜其
味酸甘食之已疟
鼓钟之山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可以为毒(为治/也)
卷四十三 第 36b 页 WYG0981-0398b.png
姑摇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䔄草其叶胥成
(言叶相/重也)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有草焉叶员而无茎赤华而不实名曰无条服之不瘿
半石之山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馀赤叶赤华华而不
实其名曰嘉荣服之者不畏霆
少陉之山有草焉名曰𦱌草叶状如葵而赤茎白华实
如蘡薁食之不愚
贾超之山其中多龙修(龙须也似莞而细生山石/穴中茎倒垂可以为席)
卷四十三 第 37a 页 WYG0981-0398c.png
泰山有草焉名曰梨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
大騩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其名曰
𦵧服之不夭可以为腹病(并/上)
王者有礼则威绥生(一曰威蕤/ 瑞应图)
威香者王者礼备则常生(宋/书)
华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则生德刚则仰德柔则低
萐莆一名倚扇
紫达王者仁义行则见(并/上)
卷四十三 第 37b 页 WYG0981-0398d.png
王者使贤不肖位不相踰则平露生庭状如盖政平则
正不平则倾一名平虑(白虎/通)
王者继嗣平明则宾连生于户阔达生于房连累相承
象继嗣也(上/)
王者仁义行则生紫脱(瑞应/图)
汉武帝时西方日支国有献活人草三茎有人死者将
草覆面即活之矣(述异/记)
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唯东
卷四十三 第 38a 页 WYG0981-0399a.png
方朔下席操笔跪而进帝曰大夫为朕言乎朔曰臣游
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
之四极亦有园圃池苑皆植异木异草有明茎草夜如
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神之物仙人宁封常服此草于
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
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
足履水不沉(上/)
帝事仙灵唯谨甲帐前置玲珑十宝紫金之垆李少君
卷四十三 第 38b 页 WYG0981-0399b.png
取䌽蜃之血丹虹之涎灵龟之膏阿紫之丹捣幅罗草
和成香每帝至坛前辄烧一颗烟绕梁栋间久之不散
其形渐如水纹顷之蛟龙鱼鳖百怪出没其间仰视股
栗又然灵音之烛众乐迭奏于火光中不知何术幅罗
香草出贾超山(奚囊/橘柚)
帝酌云菹酒菹以玄草黑蕨金蒲甜蓼果以青樱白瓜
白芋紫茎寒蕨地花气葛此葛于地下生花入地十丈乃
得此葛其根倒出亦名金虎须草因名紫须葛也(洞冥/记)
卷四十三 第 39a 页 WYG0981-0399c.png
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时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却睡
草武帝时多末国献此草
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帝思李
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夫人因
政曰怀梦草
波袛国亦名波弋国献神精香草亦名荃蘼一名春芜
一根百条其皮如丝可为布
有凤葵草色丹赤松子食之三岁乘黄蛇入水得黄珠
卷四十三 第 39b 页 WYG0981-0399d.png
一枚亦名消疾珠语曰宁失千里驹不失黄蛇珠
鸟哀国有龙爪薤色如玉煎之有膏以和紫桂为丸服
一粒千岁不饥故语曰薤和膏身生毛
掌中芥叶如松子取其子置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长一
尺至三尺而止然后可移于地上若不经掌中吹者则
不生也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蹑地亦名蹑空草(并/上)
梁禾蔓生实如葵子米粉白如面可为饘粥食牛以肥
六月种九月熟感禾扶疏生似大麦杨禾似藿粒细左
卷四十三 第 40a 页 WYG0981-0400a.png
折右炊停则牙生此中国巴禾木稷民火禾高丈馀子
如小豆出粟持国(广/志)
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幽凉并乌
丸地(广/志)
瀛洲有草名曰芸苗状如菖蒲食叶则醉饵根则醒(拾/遗)
(记/)
有草名芸蓬色白如雪一枝二丈夜视有白光可以为

卷四十三 第 40b 页 WYG0981-0400b.png
有草名莽煌叶圆如荷去之十步炙人衣则燋刈之为
席方冬弥温以枝相摩则火出矣
岱舆北有玉梁千丈驾玄流之上紫苔覆漫味甘而柔
食者千岁不饥
有葭红色可编为席温柔如罽毳焉
遥香草其花如丹光耀日月叶细长而白如忘忧之草
其花叶俱香扇馥数里故名遥香草其子如薏中实甘
香食之累月不饥渴
卷四十三 第 41a 页 WYG0981-0400c.png
溽乘草高五丈叶色绀茎如金形如半月之势亦曰半
月草无实其质温柔可以为布为席(并/上)
有合欢草状如蓍一株百茎昼则众条扶疏夜则合为
一茎万不遗一谓之神草(洞冥/记)
乐浪之东有背明之国来贡其方物其北有草名虹草
枝长一丈叶如车轮根大如毂花似朝虹之色昔齐桓
公伐山戎国人献其种而植于庭云霸者之瑞也有宵
明草夜视如列烛昼则无光自消灭也有紫菊谓之日
卷四十三 第 41b 页 WYG0981-0400d.png
精一茎一蔓延及数亩味甘食者至死不饥渴有焦茅
高五丈燃之成灰以水灌之复成茅也谓之灵茅有黄
渠草映日如火其坚韧若金食者焚身不热有梦草叶
如蒲茎如蓍采之以占吉凶万不遗一又有闻遐草服
者耳聪香如桂茎如兰其国献之多不生实叶多萎黄
(拾遗/记)
祖梁国献蔓金苔色如黄金若萦聚之大如鸡卵投于
水中蔓延于波澜之上光出照日皆如火生水上也乃
卷四十三 第 42a 页 WYG0981-0401a.png
于宫中穿池广百步时观此苔以乐宫人宫人有幸者
以金苔赐之置漆盘中照耀满室名曰夜明苔著衣襟
则如火光(上/)
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之以酿酒则味如
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而醒(述异/记)
秦赵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
又名愁妇草亦名孀妇草人呼寡妇莎盖相思之流也
义山多生微蘅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
卷四十三 第 42b 页 WYG0981-0401b.png
草一名塞路生北方胡地古诗云千里席
钓影山去昭河三万里有云气望之如山影丹藿生于
影中叶浮水上有紫河万里深十丈中有寒荷霜下方
香盛
旦露池西有灵池方四百步有连钱荇浮根菱倒枝藻
连钱荇荇如钱文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沈波下实细薄
皮甘香叶半青半白霜降弥美因名青冰菱也倒枝藻
者枝横倒水中长九尺馀如结网有野鸭秋凫及鸥鹥
卷四十三 第 43a 页 WYG0981-0401c.png
来翔水上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如缯网也亦名水网藻
楚中有宫人草状如金䔲花色红翠俗说楚灵王时宫
人数千皆多愁旷有囚死于宫中者葬之后墓上悉生
此花(并/上)
武当县石阶山西北角有大松树树下生草名救穷冬
夏不枯日食三寸绝谷不饥登之度世陶先生谓之西
岳佐命是也(福地/记)
寿荣草出少室金山丘下服之令人不老取叶服之可
卷四十三 第 43b 页 WYG0981-0401d.png
通百神(典/要)
饵玉长生草一名通天价值千金阴乾方寸七日再服
之令人得仙(上/)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
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养神芝草草形如菰苗长三
四尺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如乌状衔
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十洲/记)
舌埵山帝之女死化为怪草其叶郁茂其华黄色其实
卷四十三 第 44a 页 WYG0981-0402a.png
如兔丝故服怪草者恒媚于人焉(搜神/记)
良曜草枝叶如麻黄秋结子如小粟煨食之解毒功用
亚于吉利始有得是药者梁氏之子耀亦以为名梁转
为良尔花白似牛李出高凉(草木/状)
吉利草其茎如金钗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交广俚俗
多蓄蛊毒唯此草解之极验吴黄武中江夏李俣以罪
徙合浦始入境遇毒其奴吉利者偶得是草与俣服遂
解吉利即遁去不知所之俣因此济人不知其数遂以
卷四十三 第 44b 页 WYG0981-0402b.png
吉利为名
鹤草蔓当夏开花形如飞鹤嘴翅尾足无所不备出南
海云是媚草上有虫老蜕为蝶赤黄色女子藏之谓之
媚蝶能致其夫怜爱(并/上)
苦葴一名苦子形如皮弁始生青熟则赤里有实正
圆如珠长安儿童谓为洛神珠一曰王母珠(古今/注)
赤县洲为昆崙之墟玉红之草生焉食其一实醉卧三
百岁(尸/子)
卷四十三 第 45a 页 WYG0981-0402c.png
护门草出常山取置户下或有过其门者草必叱之一
名百灵草
南海有草丛生如藤蔓土人视其节以占一岁之风每
一节则一风无节则无风名曰知风草(广/志)
酒杯藤出西域大如臂叶似葛实如梧桐香美可酌能
消宿酲(崔豹古/今注)
无畏草本名乾先佩之虎豹施爪张牙不畏不畏则不
敢伤也出寿麻国战国时仙人陆舆进十茎于魏安釐
卷四十三 第 45b 页 WYG0981-0402d.png
王无忌为如姬感之既盗兵符临行又赠以夜光之珠
乾先之草无忌辞珠而受草至赵畀朱亥以助其威后
朱亥入秦秦王命力士推入柙中与虎居朱亥处之晏
如虎亦相视如其类也秦王惭而遣之(云窗/私志)
玄鹿之草生于名山人迹不到处烹而食之寿二千岁
(道/籥)
虞美人草闻吴歈而舞沙箸闻人声则缩
舞草出雅州人或近之歌必动叶如舞也(酉阳/杂俎)
卷四十三 第 46a 页 WYG0981-0403a.png
芸蒿似邪蒿香可食(仓颉/解诂)
徽音殿前芸香一株含英殿前芸香二株(洛阳宫/殿)
郁金芳草也十叶为贯百二十贯采以煮之为鬯(说/文)
刘𢣺草一名鹿活草昔青州刘𢣺宋元嘉中射一鹿剖
五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𢣺怪而拔草复倒如此三
度𢣺密录此草种之多主伤折俗呼为刘𢣺草(汇/苑)
孙皓天纪三年有鬼目菜生黄耇家依缘枣树长丈馀
茎广四寸厚三分又有买菜生吴平家高四尺厚三分
卷四十三 第 46b 页 WYG0981-0403b.png
如琵琶形上广尺八寸下茎广五寸两边生叶绿色东
观安图名鬼目作芝草买菜作平虑草遂以耇为侍芝
郎平为平虑郎(吴/志)
武帝为抚军时府内后堂砌下忽生草三株茎黄叶绿
若总金抽翠花条苒蒻状似金䔲时人未知是何祥有
一羌人姓姚名馥字世芬充厩养马妙解阴阳之术云
此草以应金德之瑞馥年九十八姚襄则其祖也后以
府地赐张华犹有草在故茂先金䔲赋云擢九茎于汉
卷四十三 第 47a 页 WYG0981-0403c.png
庭美三株于兹馆贵表祥乎金德比名类乎相乱至惠
帝元熙元年三株草化为三树枝叶似杨树高五尺以
应三杨檀权之事时有杨骏杨瑶杨济三弟兄号曰三
杨马圉醉羌之所说验(拾遗记/下异木) (以/)
符禺之山其上有木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己聋(山/海)
(经/)
招摇之山有木焉其花四照其名迷谷佩之不迷(述异/记云)
(招摇山又/名鹊山)
卷四十三 第 47b 页 WYG0981-0403d.png
肃慎之国有树名雒常圣人代立于此取衣(其俗无衣/圣帝代立)
(则此木皮/可衣也)
仑者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汁如漆其味如
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䓘可以血玉(血谓可/用染玉)
(作光/彩)
崇吾之山东望䗡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
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
宣山有桑焉大五十丈(围五/丈也)其枝四衢(言枝交/互四出)其叶大
卷四十三 第 48a 页 WYG0981-0404a.png
尺馀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妇女主蚕/故以名桑)
葌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柄山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可
以毒鱼(茇一/作艾)
有木焉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
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
叶如芥(柱犹起高也/叶似芥菜)
卷四十三 第 48b 页 WYG0981-0404b.png
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攻谓槎伐/其林木)有赤石
焉生栾(言山有精灵复变生/此木于赤石之上)黄木赤枝青叶群帝焉取
(言树花实/皆为神药)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
(枝回曲也音/如斤斸之斸)下有九枸(根盘错也淮南子曰/大木则根㩴音劬)其实如麻
(似麻/子也)其叶如芒(芒木似/棠梨也)大皞爰过(言庖犠于/此经过也)黄帝所为
(言治护/之也)
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
卷四十三 第 49a 页 WYG0981-0404c.png
食之不劳
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櫰木
食之多力
放皋之山有木焉其叶如槐黄华而不实其名曰蒙木
服之不惑
峚山多丹木叶员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
不饥
敏山有木焉其状如荆白华而赤实名曰葪(音/计)柏服者
卷四十三 第 49b 页 WYG0981-0404d.png
不寒
有木焉其状如棠华黄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
棠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
黑理食之已瘅可以禦火
北号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
味酸甘食之不疟
东始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
卷四十三 第 50a 页 WYG0981-0405a.png
名曰芑可以服马(以汁涂之/则马调良)
历儿之山其上多橿多櫔木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
实如栋服之不忘
阴山多雕棠叶如榆叶而方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有木焉名曰天楄方茎而葵状服者不㖶食不噎
少室之山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
华黑实服者不怒
卷四十三 第 50b 页 WYG0981-0405b.png
泰室之山有木焉叶状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木食之
不妒
讲山有木焉名曰帝屋叶如椒赤实可以禦凶
浮戏之山有木焉叶状如樗而赤实名曰亢木食之不
(并/上)
白深桂夷用(夷东北夷也木生水中黑色而/光其坚若铁集韵兹消切)康人
以桴苡桴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康西戎别名食桴/苡即有身说文芣)
(苡一名/马舄)山戎戎菽白州比闾比闾者其华若羽伐其木
卷四十三 第 51a 页 WYG0981-0405c.png
以为车终行不败禽人管路人大竹五湖元唐钜野菱
(周/书)
南方大荒之中有树焉名曰柦稼𣘗柦柦梨也稼谓株
稼也𣘗亲𣘗也三千岁作花九千岁作实其花蕊紫色
其实赤色其高百丈或千丈也敷张自辅东西南北方
枝各近五十丈叶长七尺广四尺五色如绿青禾皮如
桂梓辛理如甘草味饴实长九尺围如长无瓤核竹刀
割之如酥得食复见实即灭矣言复见后实熟者寿一
卷四十三 第 51b 页 WYG0981-0405d.png
万二千岁(神异/经)
东南荒中有椰木焉其枝乔直上二百岁叶落而生花
花影如甘瓜复二百岁一落尽而生萼下生子三岁而
成熟成熟之后不长不减子形如寒瓜此实不取万世
如故若取下子而留萼萼复生子如初瓤甘美如蜜食
之令人身泽不可过三升令人暝醉半日乃醒一名无
叶一名倚骄一名绮缟
南荒有如何之树其实如枣其长五尺剖以金刀则甘
卷四十三 第 52a 页 WYG0981-0406a.png
芦刀则辛竹刀则苦木刀则酢(并/上)
千载木其中有虫名曰贾诎状如豚食之如狗肉味(白/泽)
(图/)
频斯国有大枫木成林高六七十里善算者以里计之
雷电常出树之半其枝交荫于上蔽不见日月之光其
下平净扫洒雨雾不能入焉(拾遗/记)
瀛州有树名影木日中视之如列星万岁一实实如瓜
青皮黑瓤食之骨轻上如华盖群仙以避风雨
卷四十三 第 52b 页 WYG0981-0406b.png
员峤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为蜜(并/上)
都夷香如枣核食一片则历年不饥以粒如粟米许投
水中俄而满大盂也(洞冥/记)
上林苑有白银树十株 黄银树十株 千年长生树
十株 万年长生树十株 扶老木十株 琉璃树十
株 池离树十株 离娄树十株 守宫槐六株 金
明树二十株 摇风树十株 鸣风树十株(西京/杂记)
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
卷四十三 第 53a 页 WYG0981-0406c.png
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
常欲燃(上/)
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
枯年年如此张华云交让树也(述异/记)
影娥池北作鸣禽之苑有生金树破之皮间有屑如金
而色青亦名青金树
聚窟州有返魂树伐其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又熬之
令可丸名曰惊精香或名震灵丸或名反生香或名却
卷四十三 第 53b 页 WYG0981-0406d.png
死香死尸在地闻气即活(并/上)
影娥池有女香树细枝叶妇人带之香终身不绝(洞冥/记)
无忧树女人触之花方开(花木/考)
圣木食之令人智圣(上/)
海中有银山生树名女树天明时皆生婴儿日出能行
至食时皆成少年日中盛壮年日晚老年日没死日出
复然
广州有树可以禦火山北谓之慎火多种屋上以防火
卷四十三 第 54a 页 WYG0981-0407a.png
(南越/志)
木有摩厨生于斯调国其汁肥润其泽如脂膏馨香馥
郁可以煎熬食物香美如中国用油(异物/志)
都句树似栟榈木中出屑如面可啖(刘欣期/交州记)
䔅母树皮有盖状似栟榈但脆不中用南人名其实为
䔅用之当裂作三四片(上/)
很山有异木人无见其朽者其名千岁叶似枣色似桑
冬夏青贞强少节(宜都山/川记)
卷四十三 第 54b 页 WYG0981-0407b.png
平兴县有华树似堇又似桑四月常有花可食甜滑无
子此蕣木也(顾微广/州记)
木蜜树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断取不腐者为香(广/记)
祁连山有仙树人行山中以疗饥渴者辄得之饱不得
持去平居时亦不得见(西河/旧事)
莎树出面一树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桄榔出兴古(蜀志/记)
棹树干叶俱似椿以其叶鬻汁渍果呼为棹汁若以棹
汁杂彘肉食者即时为雷震死棹出高凉郡(南方草/木状)
卷四十三 第 55a 页 WYG0981-0407c.png
西安府鄠县有净土树俗传西域鸠摩罗什憩此覆其
屦土中生兹树二月开花如桃花
东海有倒生之木触之则叶翕上党有不灰之木蘸以
石脑油则燃大食西有嫛弥之树见人善笑摘之则槁
(玄/览)
东武有胜火之木烧之不死亦无损也(齐地/记)
岭南容州有勾芒木可以为布里人斫之新条更生取
之绩以为布(寰宇/记)
卷四十三 第 55b 页 WYG0981-0407d.png
男青树名也(罗浮/山记)
女青亦木名见道藏有女青鬼律(汇/苑)
广州有树可以禦火或谓之慎火或谓之戒火多种屋
上以防火也但南中无霜雪故成树(南越/志)
熊耳山上有青丹之树得而服之成仙(盛弘之/荆州记)
木连理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合为一则生(宋/书)
昭王与西王母游通云台常有众鸾凤鼓舞如琴瑟和
鸣神光照耀如日月之出台左右种恒春之树叶如莲
卷四十三 第 56a 页 WYG0981-0408a.png
花芬芳如桂花随四时之色昭王之末仙人贡焉列国
咸贺王曰寡人得恒春矣何忧太清不至恒春一名沉
生如今之沈香也有草名濡奸叶色如绀茎色如漆细
软可萦海人织以为席荐卷之不盈一手舒之则列坐
方国之宾莎罗为经莎罗草细大如发一茎百寻柔软
香滑群仙以为龙骨之辔(拾遗/记)
东方朔从西那汗圃归得声风木十枝献帝长九尺大
如指此木临因桓之水则禹贡所谓因桓是也其源出
卷四十三 第 56b 页 WYG0981-0408b.png
甜波树上有紫燕黄鹄集其间实如油麻风吹枝如玉
声因以为名帝以枝遍赐群臣臣有凶者枝则汗臣有
死者枝则折昔老𣆀在于周世年七百岁枝竟未汗偓
佺生于尧时年三千岁枝竟未一折帝乃以枝问朔朔
曰臣已见此枝三过枯死而复生岂汗折而已哉里语
曰年未半枝不汗此木五千年一汗万岁不枯(洞冥/记)
元光中帝起灵寿坛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
丈有朱露色如丹汁洒其叶地皆成珠其枝似龙之倒
卷四十三 第 57a 页 WYG0981-0408c.png
垂亦曰珍枝树(述异/记)
汉世有道士从外国将贝多子来于嵩高西脚上种之
有四树与众木有异一年三花白色香美(初学/记)
华林园君子树三株(晋宫/阁名)
明年太宁元年九月会稽剡县木生如人面是后王敦
称兵作逆祸败无成(晋/书)
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
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
卷四十三 第 57b 页 WYG0981-0408d.png
之名为娑罗也彼僧所憩之荫常著花细如白雪元嘉
十一年忽生一花状如芙蓉(盛弘之/荆州记)
齐永明九年秣陵安明寺有古树伐以为薪木自然有
法大德三字(酉阳/杂俎)
吴兴山中有一树类竹而有实似荚状乡人见之以问
陆澄澄曰名洛如花郡有文士则生(张宝就/印录)
南海郡送都念子树一百株敕付西苑十六院内种此
树高一丈许叶如杨枝柯长细花金色花叶正赤似蜀
卷四十三 第 58a 页 WYG0981-0409a.png
葵而大其子小于柿子甘酸至美蜜渍为粽益佳(大业/拾遗)
炀帝令朱宽征琉球国还获男女口千万人并杂物产
与中国多不同得金荆榴数十斤木色如真金蜜致而
文彩盘蹙有如美锦盛香极清可以为枕及案面虽沈
檀不能及之(汇/苑)
佛在世时有阐陀比丘须木造房有萨罗树林便往伐
之持用成房尔时林中有鬼神依止此林语阐陁言莫
斫是树令我小弱男女暴露风雨无所依止阐陁答言
卷四十三 第 58b 页 WYG0981-0409b.png
死鬼速去莫住此中谁喜见汝即便伐之时此鬼神即
大啼哭将诸儿子诣世尊所佛知而故问汝何以啼哭
答言世尊尊者阐陁伐我林树持用作房我男女大小
风雨漂露当何所依尔时世尊为此鬼神随顺说法忧
苦即除去佛不远便有林树世尊指授令得住止(法苑/珠林)
有神药树名曰摩罗陁祗主厌天下万毒不得妄行有
大神蛇身长一百二十尺蛇行索食有黑头虫身长丈
五虫行道中与蛇相逢适欲举头前啮大虫蛇闻药香
卷四十三 第 59a 页 WYG0981-0409c.png
屈头欲走蛇身罗药树即中断分作两段头半生欲走
尾便臭烂诸毒闻此蛇臭众恶毒气悉皆消灭(善信/经)
昔阎浮有国名波罗奈时有人名摩诃夜移有二子长
名善求好积诸德慈悯众生次名恶求好为恶事恒生
贪心怀嫉妒意年各长大共行入海求索宝物各有五
百侍从途路悬远中道乏粮经于七日去死不远是时
善求及诸贾人咸共诚心祷诸神祗欲济饥险于空泽
中遥见一树枝条郁茂便即趋之有一泉水善求及众
卷四十三 第 59b 页 WYG0981-0409d.png
悉共哀求树神现身语之斫去一枝所须当出诸人欢
喜便斫一枝美饮流出斫第二枝种种食出百味具足
咸共承接各得饱满斫第三枝出诸妙衣种种备具斫
第四枝种种宝物悉皆具足装驮悉满所须尽办恶求
后到众人如前尽得充足便自念言今此树枝能出是
种种好物况复其根今当伐之足得极妙佳好之物令
人伐之善求语恶求言我等饥乏蒙此树恩得济馀命
云何而欲伐之恶求即掘其根善求感佩不忘见之领
卷四十三 第 60a 页 WYG0981-0410a.png
众归家伐树已竟有五百罗刹取此恶求及诸贾人悉
皆啖之财物丧失
过去阎浮提人寿八万岁时有转轮圣王出世名高罗
婆王有树名善住尼拘类王而有五枝第一枝者王所
食及皇后第二枝者太子食及诸臣第三枝者国人民
食第四枝者沙门梵志食第五枝者禽兽所食尼拘类
树果大如二升瓶味如淖蜜丸无有护者亦无相偷有
一人来饥渴极羸颜色憔悴欲得食果往至树王所饱
卷四十三 第 60b 页 WYG0981-0410b.png
啖果已毁折其枝持果归去尼拘树王有一天依而居
之彼作是念阎浮洲人异哉无恩无有反覆我宁令树
无果即不生果复有一人饥渴极羸欲得啖果往诣树
所见树无果即往诣高罗婆王所白曰天王当知善住
尼拘树王无果王闻已如力士屈伸臂顷至三十三天
住帝释前白曰拘翼当知尼拘树王不生果于是帝释
及高罗婆王如力士屈伸臂顷至善住尼拘类树不远
而住化作大水暴风雨已拔根倒树于是树王居止树
卷四十三 第 61a 页 WYG0981-0410c.png
天因此故忧苦愁戚啼泣垂泪在帝释前立帝释问曰
何意啼泣彼天白曰当知大水暴风雨拔根倒树愿善
住尼拘类树王还复如本于是天帝复化作大水暴风
雨已今尼拘树王即复如故(中阿/含经)
 
 
 
 
卷四十三 第 61b 页 WYG0981-0410d.png
 
 
 
 
 
 
 
 广博物志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