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981-01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博物志卷三十四
            明 董斯张 撰
  声乐二(总乐器/) (琴/) (瑟/)
庖羲作琴神农造瑟女娲制簧暴辛为埙(马融长/笛赋)
少昊作浮磬舜作崇牙禹作鼗桀作烂漫之乐纣作北
里之舞
埙坎音也管艮音也鼓震音也弦离音也钟兑音也柷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981-0175b.png
敔乾音也埙在十一月埙之为言熏阳气于黄泉之下
熏蒸而萌匏之言施也在十二月万物始施而劳笙者
太簇之气象万物之生故曰笙有七正之节焉有六合
之和焉天地乐之故谓之笙鼗者震之气上应昴星以
通王道故谓之鼗也箫者中之气万物生于无声见于
无形僇也萧也故谓之箫箫者以禄为本言承天继物
为民本人力加地道化然后万物戮也故谓之箫也瑟
者啬也闲也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磬者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981-0176a.png
夷则之气也象万物之盛也其气磬故曰磬有贵贱焉
有亲疏焉有长幼焉然后王道得王道得然后万物成
天下乐用磬也钟之为言动也阴气用事万物动成钟
为器用金声也镈者时之气声也节度之所生也君臣
有节度则万物昌无节度则万物亡亡与昌正相迫故
谓之镈柷敔者终始之声万物之所生也阴阳顺而复
故曰柷承顺天地序迎万物天下乐之故乐用柷柷始
也敔终也笙在北方柷在东北方鼓在东方琴在南方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981-0176b.png
埙在西南方钟在西方磬在北方(白虎/通)
钟空也内空受气多故声大也磬罄也其声罄罄然坚
致也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鼗导也所以导乐
作也鼙裨也裨助鼓节也声在前曰朔朔始也在后曰
应应大鼓也所以悬鼓者横曰簨簨峻也在上高峻也
从曰虡虡举也在旁举簨也簨上之板曰业刻为牙捷
业如锯齿也瑟施弦张之瑟瑟然也筝施弦高急筝筝
然也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箜篌此师延所作靡靡之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981-0176c.png
乐也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盖空国之侯所存也师涓
为晋平公鼓焉郑卫分其地而有之遂号郑卫之音谓
之淫乐也枇杷本出于乌孙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
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埙喧也声独喧喧
然也篪啼也声从孔出如婴儿啼声也箫肃也其声肃
肃而清也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竹之贯匏以匏为
之故曰匏也竽亦是也其中污空以受簧也簧横也于
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抟拊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981-0176d.png
也以韦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也柷状如伏虎如见
柷柷然也故训为始以作乐也敔衙也衙止也所以止
乐也舂撞也牍筑也以舂筑地为节也籥跃也气跃出
也篴涤也其声涤涤然也铙声铙铙也人声曰歌歌柯
也歌之言是其质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
叶也故兖冀言歌声如柯也竹曰吹吹推也以气推发
其声也吟严也其声本出于忧愁故其声严肃使人听
之悽叹也(释/名)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981-0177a.png
瑟曰文鹄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钟曰华由磬曰洗东皆
仙乐也(致虚阁/杂俎)
西王母奏环天之和乐列以重霄之宝器器则岑华镂
管䀟泽雕钟员山静瑟浮瀛羽磬抚节按歌万灵皆聚
环天者钧天也和广也岑华山名也在西海上有象竹
截为管吹之为群凤之鸣䀟泽出精铜可为钟铎员山
其形员也有大林虽疾风震地而林木不动以其木为
琴瑟故曰静瑟浮瀛即瀛洲也上有青石可为磬磬者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981-0177b.png
长一丈轻若鸿毛因轻而鸣(拾遗/记)
秦始皇八月十五日武夷君魏子骞会乡人于幔亭命
张安陵打引鼓赵元奇拍副鼓刘小禽坎铃鼓曾少重
摆鼗鼓乔知满振嘈鼓高子春持短鼓鲍公希吹横笛
何凤儿拊节板东幄奏宾云左仙之曲次命董娇娘弹
坎篌谢英妃抚长琴吕荷香戛国腹(即琵/琶)黄次姑噪悲
(即筚/篥)白秀澹鸣洞箫宋小蛾运居巢(笙/)罗妙容挥䤶
(铜/钹)西幄奏宾云右仙之曲行酒进食乃令彭令昭唱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981-0177c.png
人间可哀之曲(武夷/古记)
王母设膳于汉武帝命王子登弹八音之璈董双成吹
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钟许飞琼鼓震灵之簧阮
灵华拊五云之石范成君击洞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
之钧(内/传)
高仙肸游洞灵见上清元君龟山君二真乃命侍女王
延贤于广运等弹云林琅玕之璈安德音范四珠击昆
明之筑左抱容韩贤宾吹凤鸾之箫赵运子李庆玉拊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981-0177d.png
流金之石辛白鹄郑辟方燕婉来回双莲等四人合歌
(太平/广记)
北含玉女宋联涓弹九气之璈东华玉女烟景珠击西
盈之钟林云玉女贾屈庭吹凤唳之箫飞玄玉女鲜于
灵拊九合玉节太极真人发排空之歌青童吟太霞之
曲神王讽晨启之章清虚咏驾飙之词(魏夫人/内传)
凡琴曲和乐而作名之曰曲忧愁而作命之曰操(风俗/通)
琴之为乐所以咏而歌之也故其别有畅有操有引有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981-0178a.png
吟有弄有调尧之神人畅为和乐而作也舜之思亲操
为孝思而作也襄阳会稽之类夏后氏之操也训钿之
类商人之操也离忧之类周人之操也谓之引若鲁有
关雎引卫有思归引之类也谓之吟若箕子吟夷齐吟
之类也谓之弄若广陵弄之类也谓之调若子晋调之
类也(琴瑟/论)
人君冬至日使八能鼓瑟瑟用槐木长八尺一寸夏至
日鼓琴琴用桑木长五尺七寸(槐取气上/桑取气下)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981-0178b.png
云和之琴冬至日于地上圜丘奏之龙门之琴于宗庙
奏之(周/礼)
祝融取榣山之榇作琴弹之有异声能致五色鸟舞于
庭中琴之至宝者一曰凰来二曰鸾来三曰凤来(古琴/录)
尔雅云大琴曰离二十弦或传此是伏羲所制
新论云神农为琴七弦以通万物而考治乱而洽闻记
乃云二十五弦说文世纪隋志小史通历又皆以为五
弦非也按广雅神农之琴长六尺六寸有六分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981-0178c.png
神农琴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
(广/雅)
昔神农造琴以定神齐淫去邪欲反天真者也舜弹
五弦之琴而天下治尧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扬雄/琴清)
(英/)
尧使无勾作琴五弦(通礼/纂要)
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上/)
琴本五弦宫商角徵羽也加二弦文武也后汉蔡邕又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981-0178d.png
加二弦象九星(琴/书)
神人畅帝尧所作尧弹琴感神人现故制此弄也(谢希/逸琴)
(论/)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山海/经)
帝俊有琴曰电母每夏月电光一照则弦自鸣(古琴/录)
素女播都广之琴温风冬飘素雪夏零鸾鸟自歌凤鸟
自舞灵寿自花
晏龙有良琴六一曰菌首二曰义辅三曰蓬明四曰白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981-0179a.png
民五曰简开六曰垂漆(并/上)
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
伯植芍药于后苑武罗伯谏曰帝方崇厥德怪草奇木
惧迁厥嗜宜食驾车之善马帝不从于是作谊谏羿乃
伐桐为琴以进帝帝善之名曰条谷帝稍移于音乐不
听政事为羿所逐居于商丘援琴作源水之歌歌曰涓
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庸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
太息(古琴/疏)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981-0179b.png
务光夏时人好琴(列仙/传)
太戊三十一年伊陟作琴名曰国阿(古琴/录)
伶官周虞隋琴三尺六寸有大声进于文王至成王时
二叔流言乃作周公操以献流涕不已(琴/谱)
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颜/之)
(推家/训)
周宣王有琴曰向风背铭云墙有耳伏寇在是武王之
遗器也宣王每朝姜后辄以此铭援琴奏宣王于是益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981-0179c.png
兢兢不怠(古琴/录)
周亮潇洒高放不干荣禄太子晋闻之召与相见或鼓
琴吹笙同游商洛亮乃以一弦孤弹八音谐畅百禽率
舞太子嘉之赐九光七明之芝及飞解脱网之道亮修
道服之日觉神验尝与仙人游行宝洞挹漱玉酒弹琴
奕棋啸歌终日(真仙/通鉴)
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
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谓伯牙曰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981-0179d.png
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近望无
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折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舍然
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刺船
迎之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矣(乐府/解题)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
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
辄穷其趣(列/子)
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桐因而制琴有大声居郑圃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981-0180a.png
四十年人无知者作襄陵枯鱼二曲缀七十二小调作
一百六十雅弄(琴/谱)
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
指钩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
而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
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
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后无几何复见师襄师
襄曰子之琴何如师文曰得之矣请尝试之于是当春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981-0180b.png
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
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
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
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
浮甘露降醴泉涌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琴也
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将挟琴执管
而从子之后耳(列/子)
宋华元献楚王以绕梁之琴鼓之其声袅绕于梁间循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981-0180c.png
环不已楚王乐之七日不听朝樊姬进曰君淫于乐矣
昔桀好妹喜之瑟而亡其身纣听靡靡之音而丧其国
今君绕梁是乐七日弗朝君乐亡身丧国乎于是以铁
如意搥琴而破之(古琴/疏)
祝牧入山樵采得异木其状类禽因斲成之名曰太古
与妻偕隐尝作歌鼓之曰天下有道我黻子佩天下无
道我负子戴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上/)
师旷鼓琴通于神明玉羊白鹊翾翔坠投(瑞应/图)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981-0180d.png
月琴晋师旷作中为月形图写山水(琴/谱)
师襄卫师襄作肩项直而深端有乱纹如丝缀七十二
调作八百九十曲为孔子师
凤嗉卫师曹作顶上缀两圆蝉作二十九引定为六十七
调以琴谒灵公每鼓琴有仙集(并/上)
孔子作槃琴哀鸣犊舜华(家/语)
掩容闵子作孔子荐之为上卿后作离洞云朝天鹤以
献孔子孔子知其有退意后以辞归(掩容一/名振谷)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981-0181a.png
龙首周召公之后姬刚所作于两额间出尖势广二寸
半有清实幽远之音
龙腰鲁谢涓子作腰间作半月形三弦如七弦之音尝
游江淮鼓琴于水侧遇一女抱小绿绮抚弄非常俗之
声涓子讶之曰妾北陵之女也因授清江引
龙额鲁贺云作顶肩斜生一寸二分五弦常于淮泗夜
静抚琴忽有三人来曰我商三贤也先生之琴尽善然
于古法未甚协因授皎月风雷之曲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981-0181b.png
双月荣启期作腰间为二小月形(并/上)
城西门即寇先鼓琴处也先好钓居淮水傍宋景公问
道不告杀之后十年止此门鼓琴而去(水经/注)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
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勿闻
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
闻其状似鬼神子为听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
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981-0181c.png
而习之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
起公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涓令坐师
旷之旁援琴抚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
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
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
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
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
究之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981-0181d.png
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
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
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
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
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而列三奏之延颈而
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平公大悦坐者
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
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981-0182a.png
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
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
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
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
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
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
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瘙病故曰不务听治而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981-0182b.png
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韩非/子)
乐师扈子非荆王信谗佞杀伍奢伯州犁而寇不绝于
境又伤昭王困迫几为天下大鄙然已愧矣乃援琴为
楚作穷劫之曲以畅君之迫厄之畅达也其词曰王邪
王邪何乖烈不顾宗庙听谗孽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
伯氏族几灭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垂涕
举兵将西伐伍胥伯嚭孙武决三战破郢王奔发留兵
纵骑虏荆阙楚荆骸骨遭发掘鞭辱腐尸耻难雪几危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981-0182c.png
宗庙社稷灭严王何罪国几绝卿士悽怆民恻悷吴军
虽去怖不歇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昭王
垂涕深知琴曲之情扈子遂不复鼓矣(吴越/春秋)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
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
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
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
远望洋洋也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黝然黑颀然而长以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981-0182d.png
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
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
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
夫仁者好伟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
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
越王还于吴置酒文台群臣为乐乃命乐作伐吴之曲
乐师曰臣闻即事作操功成作乐君王复雠还耻威加
诸侯受霸王之功功可象于图画德可刻于金石声可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981-0183a.png
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臣请引琴而鼓之遂作章畅
辞曰屯乎今欲伐吴可未耶
越王既已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周七里以
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无几射求贤士孔
子闻之从弟子奉先王雅琴礼乐奏于越越王乃被唐
夷之甲带步光之剑仗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
阵关下孔子有顷到越王曰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
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奏雅琴以献之大王越王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981-0183b.png
喟然叹曰越性脆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往若飘然去则难从悦兵敢死越之常也夫子何说而
欲教之孔子不答因辞而去(并/上)
覆杯魏师经作于两肩作广翅横十二寸五弦(琴/谱)
凤势魏扬英作于两肩腰间为飞尖势广二寸有霹雳

凤舌卫秦珏作凤舌斜飞三寸下有峻形习徵调每坐
风雪中鼓之俄有和气陈虞命鼓琴当盛夏操南音忽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981-0183c.png
西有云起曲终雪已糁径矣(并/上)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
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
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
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
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
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
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说/苑)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981-0183d.png
晋王谓孙息曰子鼓琴能令寡人悲乎息曰今处高堂
邃宇连屋重户藿肉浆酒倡乐在前难可使悲者乃谓
少失父母长无兄嫂当道独坐暮无所止于此者乃可
悲耳乃援琴而鼓之晋王伤心哀涕曰何子来迟也(扬/雄)
(琴清/英)
昔思革子石文子叔愆子相与为友欲往见楚王至于
嵚岩之间卒逢飘风暴雨共伏于空柳之下衣寒粮乏
自度不能俱活以革子为贤乃并衣粮与之二子遂冻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981-0184a.png
饿而死革子见楚王楚王设钟鼓以乐之革子怆然而
悲援琴而鼓王曰琴何悲哉革子推琴离席流涕下对
曰臣友二人石文子叔愆子窃慕大王高义欲来俱谒
至嵚岩间飘风暴雨卒至不胜冻馁遂死楚王曰嗟乎
有如是耶于是赐革子黄金百斤命左右收二子葬之
而以革子为相(琴/操)
楚王子无亏有琴曰青翻后质于秦不得归因抚琴歌
曰洞庭兮木秋涔阳兮草衰去千里之家国作咸阳之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981-0184b.png
布衣(古琴/录)
臣常行仆饥马疲正值主人开门主人出独有主人女
在欲置臣堂上太高堂下太卑乃为兰房奥室止臣其
中中有鸣琴焉臣援琴而鼓之为秋竹积雪之曲(宋玉/讽赋)
应侯与贾子坐闻有鼓琴之声应侯曰今之琴一何悲
也贾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之悲耳张急者良材也调
下者官卑也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说/苑)
赵遣使于楚临去赵王方鼓琴使者因跪曰大王鼓琴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981-0184c.png
未有如今日之悲也请记其处王曰不可夫时有燥湿
弦有缓急徽柱推移不可记也使者曰臣愚请借此以
譬之楚之去赵二千馀里变改万端亦犹弦不可记也
秋风入松柏曲雍门为齐王奏此音极惨悽王寒思着

秦惠文有琴一曰宣和二曰闲邪故夏侯湛琴赋云聊
闲邪于五弦兮翼宣和于万里(古琴/录)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不成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981-0184d.png
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母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王
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踰城出入泰山遇仙人
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国
道逢其妻妻对之泣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
七年不归吾尝梦见君对妾笑齿似政故悲而泣政曰
天下人齿尽政若耳曷为泣乎即复入山中仰天叹曰
嗟乎变容易身欲报雠而为妻所知父雠当何时复援
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后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981-0185a.png
阙下观者成行王乃召政政内刀琴中而见王王使之
琴政援琴而歌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王杀之
自知当及母即自破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
裂政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一妇人往哭
曰嗟乎为父报雠耶顾谓市人曰此聂政也为父报雠
知当及母乃自面何爱一女子身而不扬吾子名哉
乃抱政尸而哭绝行脉而死(古琴/操)
荆轲劫秦王将刺之王曰寡人好琴愿听一曲而就死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981-0185b.png
轲许之因命琴女文馨奏曲曲曰罗縠单衫可掣而绝
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从其言遂
得脱后名其琴曰超屏(古琴录漏文/馨或作 月)
神晖秦陈章作于腰下覆四月相向妙作羽音当大暑
一鼓清风飒然(琴/谱)
龙腮李斯作于凤舌之上圆增三寸两额间收广二寸
半作狡兔操
赵后为宝琴曰凤皇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981-0185c.png
列女之亦善为归风送远之操(并/上)
庆安世年十五为成帝侍郎善鼓琴能为双凤离鸾之
曲赵后悦之白上得出入御内绝见爱幸常着轻丝履
招风扇紫绨裘与后同居处欲有子而终无胤嗣(西京/杂记)
咸阳库中有琴长六尺按十三弦二十六徽用七宝饰
之铭曰渥玙之乐玉笛长二尺三寸六孔吹之则见车
马山林隐鳞相次吹息则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
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鸿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981-0185d.png
能自摄(并/上)
文帝得魏文侯时乐人窦公百八十岁文帝奇之问何
服食而至此对曰年十三失明父母教鼓琴日以为常
无所服饵谭以为恒逸乐所以益性命也(新/论)
帝常夕望东边有青云起俄而见双白鹄集堂之上倏
忽变为二神女舞于台握凤管之箫抚落霞之琴歌清
河春波之曲舒闇海玄落之席散明天发日之香香出
胥池寒国地有发日树言日从云出云来掩日风吹树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981-0186a.png
枝拂云开日光也亦名开日树树有汁滴如松脂也(洞/冥)
(记河清河记作青吴古琴疏中有/清 春波之曲当以古琴疏为正)
泰山道士稷丘君武帝时以道术受赐后上东巡泰山
稷丘君拥琴来拜武帝曰陛下勿上也必伤足上必欲
上及上数里左右足指果折乃止(列仙/传)
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之琴文木
之几夫馀之珠琴铭曰桐梓合精(古琴/疏)
韦玄成有琴曰常清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981-0186b.png
桓驎字元龙有琴曰丛竹流风荣之孙也(并/上)
女丸以黎洞宝香为琴以昆崙碧玉为弦故曰碧弦琴
(女红/志)
琴鼓山者昔仙人邛疏尝鼓凤修之琴于此山故名琴
鼓亦名凤修(古琴/疏)
雷音汉师中作于项缀盘环缀二绩形峻有大弦小声
每弹则群鸟集作平陵等曲(琴/谱)
蝉翼汉宋朦之作尾间缀尖蝉有风云潇散之声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981-0186c.png
扬雄庾信琴俱名清英(并/上)
稷生挥妙琴(张衡逍/遥赋)
荀季和有琴曰龙唇一日大风雨失去三年后复大风
雨有黑龙飞入李膺堂中膺谛视识之曰此荀季和旧
物也登门送还季和恐复飞去嵌金于背曰刘累以厌
之改名曰飞龙(古琴/录)
建武十一年盖国女主遣使献五弦琴中国制也上有
十六字皆鹄头书唯首伊王二字可识故名曰伊王琴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981-0186d.png
上宝之(古琴/疏)
桓谭善鼓琴著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东
观记琴道未毕但有发章一首
琴曲有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并宫调也
蔡邕雅好琴道嘉平初入清溪访鬼谷先生所居山有
五曲一曲制一弄山之东曲常有仙人游故作游春弄
南曲有涧冬夏常渌故作渌水弄中曲即鬼谷子所居
深邃岑寂故作幽居弄北曲高岩猿鸟所集故作坐愁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981-0187a.png
弄西曲灌木吟秋故作秋思弄曲成出示马融王子师
辈甚异之(琴/历)
蔡琰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上/)
汉桓帝闻楚琴慷慨长叹曰善哉为琴若此而足矣昔
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泪下(阮籍/乐论)
蚕最巧作茧往往遇物成形有寡女独宿倚枕不寐私
傍壁孔中视邻家蚕离箔明日茧都类之虽眉目不甚
悉而望去隐然似愁女蔡邕见之厚价市归缫丝制弦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981-0187b.png
弹之有忧愁哀怨之声问琰琰曰此寡女丝也闻者莫
不堕泪(贾子/说林)
崔骃字亭伯有琴曰卧水背铭曰空桑之桐泗滨水丁
缓造琴于策底弹之福降寿靡已(古琴/疏)
傅毅字武仲有琴铭曰永宝科斗虫篆(上/)
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者故将军应叔之姊也七岁入汉
宫学鼓琴善为新声(乐/志)
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981-0187c.png
所象之意(中兴/书目)
吴叔治修夏月纳凉门外时闻桐树下有琴声后一胡
请以五百金买此树叔治曰金欲得耳第吾自以口就
食即见此树今何忍伐之后叔治出为北海主簿归已
为族人卖去久之胡以二琴至示叔治一曰阴姬一曰
阳娃不加少漆斲磨光毫其文宛然各有仙女弄琴之
状云凉天月下不鼓而自鸣请留其一以一相报叔治
拒而不受(古琴/疏)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981-0187d.png
孙登鼓一弦琴五音俱备后人效之名曰孙仙
孙登琴遇雨必有响如刃物声竟因阴雨破作数截有
黑蛟涌去(金徽变/化传)
嵇康从孙登学琴登不教之曰子有逸群之才必当戮
于市康遂别去向南行至会稽山王伯通家求宿伯通
造得一馆未得三年每夜有人宿者不至天明即死伯
通遂常闭之至是康留宿馆中一更后乃取琴弹二更
时见有八鬼从馆后出康惧问鬼曰王伯通造得此馆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981-0188a.png
成来三年每夜有人宿者死总是汝八鬼杀之鬼曰我
非杀人鬼是舜时掌乐官兄弟八人号曰伶伦舜受佞
臣之言枉杀我兄弟在此处埋主人王伯通造馆不知
向我上筑墙压我闷我见有人宿者出拟告之彼见我
等自惧而死即非我等杀之今愿先生与主人说取我
等骸骨迁别处埋葬期半年主人封为本郡太守今赏
先生一广陵曲天下妙绝康闻知大悦遂以琴与鬼鬼
弹一遍康即能弹弹至夜深伯通向宅中忽闻琴声美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981-0188b.png
丽乃披衣起坐听琴音深怪之乃问康康具言其事明
日伯通使人掘地果见八具骸骨遂别造棺就高洁处
迁埋后晋文帝时伯通果为太守康为中散大夫帝令
康北面受诏教宫人曲康不肯教后帝杀康于市康遂
抱琴而死(真仙/通鉴)
嵇康临死谓其兄曰向以琴来否兄曰已至康取调之
为太平引曲成叹息曰太平引绝于今日耶(文士/传)
嵇康抱琴访山涛涛醉欲剖琴康曰吾卖东阳旧业以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981-0188c.png
得琴乞尚书令何轮佩玉截为徽货所衣玉帘中单
买缩丝为囊论其价乃于武库争先汝欲剖之吾从死
(金徽变/化篇)
潘正叔尼有琴题曰抱寝八分书(古琴/疏)
赵正字文业渭水人情度敏达性好讥谏苻坚末年宠
惑鲜卑惰于治政正因援琴歌曰昔闻孟津河千里作
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坚动容曰是朕也又歌
曰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阴外虽饶棘刺内实有赤心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981-0188d.png
坚笑曰将非赵文业耶其调戏机捷皆此类也(前秦/录)
阮瞻字千里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善弹琴内兄
潘岳每令弹琴终日达夜无忤色(晋/书)
云泉晋刘安世作项傍为半月势遇神女授江南春塞
上月二曲(琴/谱)
戴逵有琴曰跃鲂子勃有琴曰应谷作垂露书(古琴/录)
戴颙字仲若父逵喜琴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父殁所
传之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并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981-0189a.png
传于世(宋/书)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戴颙姻通迎来止黄
鹄山义季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
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
文帝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
宴戴公山下也(南/史)
沈玩琴曰霜霄铁马(古琴/录)
横阳令贺韬得吹台之桐为琴一曰啸鱼一曰恒寿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981-0189b.png
王僧虔长子名慈外祖江夏王刘义恭迎之入中斋施
诸宝物恣其所取慈惟取素琴一张孝子图一事时慈
才七岁
宋太祖琴曰靡玉即命萧思话弹于钟山赐银钟酒者
(并/上)
正合南宋文帝元嘉年间之琴言与天地正和之气合
(琴/谱)
何仲弘偃为吏部尚书有琴曰霜空雁响(古琴/疏)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981-0189c.png
褚彦回与王彧谢庄等共聚袁粲宅初秋凉夕风月甚
美彦回援琴奏别鹤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谢庄抚
节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
(南齐/书)
柳恽字文畅世隆次子也初宋时有嵇元荣羊盖者并
善琴云传戴安道法恽从之学特穷其妙竟陵王子良
雅赏狎之子良常置酒后园有晋太傅谢安鸣琴在侧
援以授恽恽弹为雅弄子良曰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981-0189d.png
(上/)
恽父世隆弹琴为士流第一恽每奏父曲尝感思复变
备写古诗尝赋诗未就以笔摇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
惊其哀韵乃制雅音后世传击琴自此世俗有弹独弦
琴以竹作扣击之声疑此(南/史)
柳文畅琴号曰春风(古琴/疏)
徐修仁勉琴铭曰贫士旧传即五柳先生无弦琴
虞炎会稽人少时至秦望山见猎人得一鹿向炎悲鸣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981-0190a.png
炎买而放之后过山下遇一人赠以古琴忽不见背有
芝英书不可辨后示沈约约览久之曰土离尘曾获贝
遇文惠至骠骑十二字也是时已为惠文子所重官至
骠骑将军矣沈叹异久之盖土离尘者鹿也曾获贝者
赠也始悟其为放鹿报也(并/上)
怡神谢庄之琴其人七岁能文章当时称江南独步(琴/谱)
张弘静有古琴漆光尽退色如墨石铭曰落花流水一
夕闻鼠声甚急命婢以火烛之见有断弦系得一鼠弘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981-0190b.png
静异之改名鼠畏
郑祖述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
得当时以为绝妙
连珠隋逸士李疑作于玉女腰傍为连珠彩弦音操清
亮俗呼连珠先生作竹吟风哀松露草虫子规山乐又
缀三十六小调(并/上)
子游汾亭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
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非太公之都磻溪则仲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0981-0190c.png
尼之宅泗滨也子骤而鼓南风钓者曰嘻非今日事也
道能利生民功足济天下其有虞氏之心乎不如舜自
鼓也声存而操变矣子遽舍琴谓门人曰情之变声也
如是乎起将延之钓者摇竿鼓枻而逝遂志其事作汾
亭操焉(文中/子)
柳远字季云性粗放无拘检时人或谓之季瘨好弹琴
耽酒时有文咏孝武初除仪同开府参军事放情琴酒
之间每出行返家人或问消息答云无所闻纵闻亦不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981-0190d.png
(上/)
余家世所宝琴书图画广明之乱散失荡尽其中二琴
一名响泉一名韶磬皆希代之宝也(张戎枢/响泉记)
北齐王元景为尚书性虽懦缓而每事机捷有奴名典
琴尝旦起为索食谓之解斋奴曰公不作斋何故常云
解斋元景徐谓奴曰我不作斋不得为解斋汝作字典
琴何处有琴可典(启颜/录)
昔有一人夜诵经甚悲悲至意感忽有怀归之哀太上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0981-0191a.png
真人忽作凡人径往问之子尝弹琴耶答曰在家时尝
弹之真人曰弦缓何如答曰不鸣不悲又问弦急何如
答曰声绝而伤悲又问缓急得中如何答曰众音和合
八音妙奏矣真人曰学道亦然执心调适亦如弹琴道
可得矣(真诰瑟/以下)
春皇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乐于是乎与矣(拾遗/记)
世纪伏羲作瑟三十六弦盖瑟属阴故用十六之数世
本云庖羲瑟五十弦后黄帝使素女鼓之哀不自胜破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981-0191b.png
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故小司马三皇纪及小史皆云
伏羲所作之瑟二十五弦按扬雄云夫心与治游乎太
和唯唐虞能充其任神与化荡乎无竟唯伏羲能承其
统故二十五弦之具非牙旷不能以为神弓矢质的之
具非羿逢不能以为妙隋志又云二十七弦乃尔雅之
所谓洒非此
女娲用五弦之瑟于泽丘动阴声极其数而为五十弦
以交天神神听之悲不能克乃破为二十五弦以抑其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0981-0191c.png
情具二均声乐底而天下幽微亡不得其理(五弦乃朱/襄氏之瑟)
(女娲用之/非伏羲也)
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曷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
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
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命曰来阴(士达似是不/达之讹然乐)
(录吕览等明言/命士达今从之)
公输子巧用材也不能以檀为瑟(慎/子)
师旷见太子晋师旷东躅其足曰善哉善哉王子曰太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981-0191d.png
师乎何举是骤师旷曰天气寒躅是以数举也王子曰
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曰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
来观佾义经矣如乐无荒乃注色于王子(周/书)
 
 
 
 
 广博物志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