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980-04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博物志卷二十一
            明 董斯张 撰
  高逸
嵇康高士傅其所载者广矣而颜回蘧瑗独不见书盖
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
俗也(史/通)
巢父许由樊竖相友由居沛泽其道日光尧朝焉而逭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980-0431b.png
之父适闻之洗耳于颍竖方饮其牛乃驱而还(路史/ 又)
(西湖游览志云许由隐林山/稽留峰者即其遗迹也)
许由不受尧之天下逃诸逆旅人疑其窃皮冠伯夷叔
齐适周周使叔旦往见之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血牲
而盟之二子相视而笑(上/)
齐桓之兴而少稷高枕于陋巷(抱朴/子)
平公与亥唐坐有间亥唐出叔向入公伸一足曰吾向
时与亥子坐腓痛足痹不敢伸叔向不悦公曰子欲贵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980-0432a.png
乎吾爵子欲富乎吾禄子夫亥先生乃无欲也吾非正
坐无以养之子何不悦乎(嵇康高/士傅)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
路曰是何为者耶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
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
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是其市南
宜僚耶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
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980-0432b.png
丘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
见其身乎而何以为存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庄/子)
陆通字接舆与妻俱隐蜀蛾眉诸名山食菌栌实服
黄精俗传以为仙(高士/傅)
楚狂士陆通高卧松间以受霞气帻挂松顶有鹤衔去
水滨通洗之因与鹤同去(上/)
庄周隐于山岳齐湣王遣使赍金百镒聘以相位周谢
使者去引声歌曰天地之道近在胸臆呼噏精神以养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980-0432c.png
九德渴不求饮饥不索食避世守道志洁如玉卿相
之位难可直当岩岩之石幽而清凉枕块寝处乐在
其央寒凉固回可以久长(琴/操)
公仪潜者鲁人也与子思为友穆公因子思而致命欲
以为相子思曰公仪子此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
纳用其谋虽蔬食饮水伋亦愿在下风如以高官厚禄
为钓饵而无信用之心公仪子智若鲁者可也不尔则
不踰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能为君操竿下钓以伤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980-0432d.png
守节之士潜竟终身不屈(上/)
野老六国时人游秦楚间年老隐居著书言农家事
因以为号(真隐/传)
崤以西有二石又南五六步临溪有恬漠先生翼神碑
盖隐此山也(水经/注)
郑长者隐德无名著书十篇言道家事韩非称之世
传是长者之辞因以为名(袁淑真/隐传)
汉袁良碑云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从其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980-0433a.png
册天下既定还宅扶药(集古/录)
鹖冠子常居深山耳聋谓妻子曰吾免为巢由洗耳
清溪(上/)
老莱子亲殁隐蒙山之阳枝木为床荐艾为席(高士/传)
东门先生居蓬户空穴之中而魏公子一朝以百骑造
(东方/朔传)
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云姓黄氏自轩辕之代历于
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洎周末复还中国居濮滨鬼谷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980-0433b.png
山受道弟子百馀人惟张仪苏秦不慕神仙好纵横之
术时王纲颓弛诸侯相征陵弱暴寡干戈云扰二子得
志肆唇吻于战国之中或遇或否或屯或暴以辩谲相
高争名贪禄无复云林之志先生遗仪秦书曰二君足
下功名赫赫但春到秋不得久茂日既将尽时既将老
君不见河边之树乎仆驭折其枝波浪激其根此木非
与天下人有仇怨所居者然也子不见嵩岱松柏华霍
之树上叶凌青云下根通二泉上有玄狐黑猿下有豹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980-0433c.png
隐龙潜千秋万岁不逄斤斧之悲此木非与天下人骨
血盖所居者然也今二子好云路之荣慕长久之功轻
乔松之永延贵一夕之浮爵痛哉悲夫二君仪秦答
书曰先生秉德含弘饥必啖芝英渴必饮玉浆德与
神灵齐明与三光同不忘赐书戒以贪味仪以不敏名
闻不昭入秦匡霸欲翼时君刺以河边喻以深山虽
素空闇诚衔其旨仪等曰伟哉先生玄览遐鉴兴亡皎
然二子不能抑志退身甘蓼虫之乐栖竹苇之巢自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980-0433d.png
掇泯灭悲夫痛哉(录异/记)
韦庾字宣明襄邑人也尝居园中故世谓之园公与河
内轵人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为友皆修道洁已
非义不践当秦末入啇洛山隐居自娱(陈留/志)
建成侯招四皓委发蜕卧佯惫不属曰老臣不足以
辱太子使者庶无所之长安千里而遥老臣固道路
之遗骨也且焉敢以子先父也使者三请不可乃反建
成侯忧曰若之何更见留使曰子为之号鹜于市曰鸐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980-0434a.png
也其曰非鸐而讪之者十九号山鸡于市曰鸾也其不
即以为鸾而讪之者十不一也夫鸐恒见而鸾不恒见
也四皓之避世人久矣帝向者固高之特耳之耳建
成侯曰请受教閟使者问状貌所近而推得之舍人
中老者为隐衣冠抵掌而谈啇山甚悉(志/)
应曜隐于淮阳山中与四皓俱徵独不至时人语曰
啇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志/)
鸿安丘成都人与严君平善作君平诔云无营无欲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980-0434b.png
澹然渊清又有林闾翁孺者临邛人亦君平友(志/)
惠车子与严君平雅相善数游二湘久栖南岳(湖广/志)
李弘字仲元蜀人也居成都里中化之斑白不负担男
女不错行弘尝被召为县令乡人送之仲元无心就行
因共䣵饮月馀不去刺史使人喻之仲元遂游奔不之
官惟杨雄重之曰不夷不惠居于可否之间(高士/传)
郑朴字子真隐于谷口高节不屈耕于岩石之下名
震京师时人因子真所居名为郑泉(云阳/宫记)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980-0434c.png
王玄隐侯山景帝再徵不屈就其山封侯因名侯山(传/)
挚峻字伯陵京兆长安人少治清节与太史令司马迁
交好峻独退修身德隐于山迁既清贵乃与书劝
峻峻报书曰峻闻古之君子料能而行度德而处故
悔吝去于身利不可以虚受名不可以苟得汉兴以来帝
王之道于斯世显能者见利不肖者自屏亦其时也周易
大君有命小人勿用峻欲偃仰从容以送馀齿耳峻遂
高尚不仕卒于人立祠号曰(高壬/传)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980-0434d.png
岩下老人者不知何许人汉武帝南巡狩过浔阳诏举
逸民时老人澹然处于岩下左右强以应诏老人曰尧
仁如天孤云自飞一水一石臣之乐也帝曰卿不愿仕耶
对曰束身王朝其如北山之云何(南康/志)
成公成帝时人自隐姓名常诵经不交世利时人号曰
成公成帝出游问之成公不屈节上曰朕能富贵人能
生杀人子何逆朕成公曰陛下能贵人臣能不受陛下之
官陛下能富人臣能不受陛下之禄陛下能杀人臣能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980-0435a.png
不犯陛下之法上不能折使郎二人就受政事十二篇
(高士/传)
张楷字公超隐华山谷中能为五里雾有玉玦金匮之
学坐在立亡之道人学其术者填咽如市故云雾市尝
跨驴至云梦县卖药今县有会仙桥云(湖广/志)
范史云党禁屡空鬻卦梁宋之域好事觉之辄去
袁安负暄晴檐令人搔背曰甚快人意(并/志)
安丘望之者京兆长陵人也少治老子经恬静不求进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980-0435b.png
宦号曰安丘丈人成帝闻欲见之望之辞不肯见上以
其道德深重尝宗师焉望之不以见敬为高愈日损
退为巫医于民间著老子章句故老氏有安丘之学(考/道)
(学传云乐钜公者宋/人号曰安丘丈人)
矫慎字仲彦扶风茂陵人也隐遁山谷汝南吴苍甚重
之因遗书以观其志曰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
远遁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至于登山绝迹神不著
其證人不睹其验吾从先生欲其可者于意何如昔伊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980-0435c.png
尹不怀道以待尧舜之君方今明明四海开辟巢许无
为箕山夷齐悔入首阳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间
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慎不答年七十馀竟不肯
娶后忽归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后人有见慎于燉煌
者故前世异之或云神仙焉慎同郡马瑶隐于汧山以
兔罝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号马牧先生焉(高士传/)
梅福曰生为我酷形为我辱智为我毒身为我桎梏乃
弃官隐洪厓玉笥山(传/)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980-0435d.png
鹖冠子隐于幽山衣弊履穿以鹖为冠莫测其名因服
成号著书言道家事马援常师事之援后显于赵鹖冠
子惧其荐已乃与援绝(高士/传)
陈留父老见张升与友人斑草而坐相抱而泣趋而过
之植杖太息曰二丈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
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虽泣何及乎(后汉/书)
严光本新野人避乱会稽任延传云天下新定道路未
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为会稽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980-0436a.png
都尉如董子仪严子陵皆待以师友之礼以此證之子
陵非会稽人明矣(上/)
陆著字文伯汉桓灵时府州交辟不就惟娱栖遁临
卒戒诸子弟云吾少未尝官于世四十馀年以汝辈必
矜义勿苟仕浊世子孙奉遵遗训遂二代不仕皆有
盛名(王僧虔/吴地记)
公沙孚字允慈与荀爽共约出不得事贵势而爽当董
卓时脱巾未百日位至司空后相见以爽违约割席而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980-0436b.png
(北海耆/旧传)
后汉袁闳散发绝世欲投深林以母老不宜远遁乃四
周筑土于庭以为房室自牖纳食且于室中东向拜母
母思闳时往视之母去便掩闭兄弟妻子莫得见焉
牛牢字君直世祖为布衣时与游夜讲说谶言云刘秀
当为天子世祖曰安知非我万一果然各言尔志牢独
默然世祖问之牢曰丈夫立义不与帝友众大笑及世
祖即位徵牢称疾不至诏曰朕幼交牛君真清高士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980-0436c.png
也恒有疾州郡之官者常先到家致意焉刺史郡守
是以每辄奉诏就家存问牢恒被发称疾不荅诏命(高/士)
(传/)
孔子建与崔篆交善篆事王莽劝子建仕对曰吾有
布衣之恋子有衮冕之志其道乖矣(后汉/书)
桓帝徵韩康伯休不得已辞安车自乘柴车先使者行亭
长以韩徵君当过发人牛治道见康乘柴车来以为田
叟也夺其牛康释驾与之使者至曰夺牛翁即徵君也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980-0436d.png
梁鸿慕前世高士为四皓以来四十四人作颂(后汉/书)
夏馥以声名为中官所忌遂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
魁馥乃自剪须变形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弟
静于涅阳市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之
高凤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
子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
延叔坚著作东观以病免归教授家巷时越隽太守
李文德素善叔坚语群公曰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980-0437a.png
何屈千里之足欲令荐引之叔坚为书止文德曰夫道
之将废所谓命也流闻乃欲相为求还东观来命虽笃
所未敢当吾昧爽栉梳坐于客堂朝则诵羲文之易
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夕则消摇内
阶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閒而作洋洋乎其盈耳焕
烂兮其溢目纷纷欣欣兮其独乐也当此之时不知天
之为盖地之为舆不知世之有人已之有躯虽渐离击
筑傍若无人高凤读书不知㬥雨方之于吾未足况也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980-0437b.png
且吾自束修以来为人臣不陷于不忠为人子不陷于
不孝上交不謟下交不黩从此而殁下见先君远祖可
不惭赧如此而不以善止恐如教羿射者也慎勿迷其
本弃其生后遭党事禁锢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
原庙
桓帝问陈蕃曰徐稚袁闳韦著孰为先后蕃对曰闳
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
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980-0437c.png
杰出宜当为先(并/上)
徐稚海内群英论其清风高致乃比夷齐或参许由夏
侯豫章追美名德立亭于稚墓首曰思贤亭(别传/)
申屠蟠居蓬莱之室依桑树为栋前后徵辟文书悉
挂于树初不顾盻(谢承后/汉书)
管幼安不居屯落会井而汲男女错杂至争汲斗阋幼
安多买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又不使知来者得而怪
之问知是幼安乃各相悔责不复斗讼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980-0437d.png
王烈太原人太守欲以为长史烈为商贾自秽得免
(并/上)
孙晨字元公家贫不仕织箕为业冬月无被有藁一
束暮卧其中旦收之(三辅/决录)
魏武帝严刑峻法果于杀戮乃心欲用乎诸葛孔明
孔明自陈不乐出身武帝特遣之曰义不使高世之士
辱于污君之朝也(抱朴/子)
任安字定祖少好学隐山不营名利时人称曰任孔子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980-0438a.png
连辟不就建安中读史记鲁连传叹曰性以洁白为治
情以得志为乐性治情得体道而不忧彼弃我取与时
而无争遂终身不仕时人号为任徵君(高士/傅)
焦孝然尝食白石以分与人熟煮如芊食之日日入山
伐薪以施人或忽老忽少魏伐吴有窃问者孝然不应
谬歌祝衄祝衄非鱼非肉更相追逐本为杀牂羊更杀
羖䍽魏军败人推其意牂羊指吴羖䍽指魏也后与人
别去不知所适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980-0438b.png
钜鹿张臶字子明养志不仕广平太守卢毓到官三日纲纪
白承前致板谒臶毓教曰张先生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
侯岂此板谒所可光荣哉但主簿奉书致羊酒之礼(魏/志)
嵇康常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返时有樵苏者
遇之咸谓为神
阮籍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
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
骸时人多谓之痴唯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980-0438c.png
(晋/书)
籍游苏门山见一隐者莫知姓名惟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上/)
孙登字公和嵇康从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然神谋
所存良妙康每薾然叹息(文士/傅)
郭文字文举少爱山水尚嘉遁每游山林弥旬忘反洛
阳陷乃步担入吴兴馀杭大辟山中王导闻其名遣人
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
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于是朝士咸共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980-0438d.png
观之文颓然箕踞傍若无人温峤尝问文曰人皆有
六亲相娱先生弃之何乐文曰本行学道不谓遭世乱
欲归无路是以来也又问曰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
性先生安独无情乎文曰思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又问
曰先生独处穷山若疾病遭命则为乌鸟所食顾不酷
乎文曰藏埋者亦为蝼蚁所食复何异乎又问曰猛兽
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耶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
亦不害人又问曰苟世不宁身不得安今将用先生以济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980-0439a.png
时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晋/书)
夏统字仲御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
食或至海边拘螊𧑅以资养雅善谈论宗族劝之仕曰
卿清亮质直可作郡纲纪与府朝接自当显至统勃然
曰诸君待我至此乎使统属太平之时当与元凯评议
出处遇浊代念与屈生同污共泥若污隆之间自当耦
耕沮溺岂有辱身曲意于郡府之间乎闻君之谈不觉
寒毛尽戴白汗言者大惭(上/)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980-0439b.png
晋齐王囧秉政张翰曰吾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足矣
(别/传)
武陵渔人姓黄名道真(搜神/记)
葛洪贫无僮仆篱头颓破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抱朴/子自)
(序/)
皇甫谧让徵聘表曰臣因病抽簪散发林阜人纲否闭
鸟兽为群伏自惟忖瓶缶琐器实非瑚琏之求稊稗之
贱不中粢盛之用小人致灾久婴笃疾仰迫天威不能淹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980-0439c.png
留所苦加笃不任进路委身待罪伏枕叹息仰惟陛下
留神恕恩垂怜微命索隐于傅岩收钓于渭滨无令泥
滓久浊清流(晋/书)
皇甫谧子方回少遵父操刺史陶侃礼之甚厚每造之
着素士服望门辄下而进(上/)
许迈小名阿䀗上山采药经月不返每言䀗好山林犹
鱼得水也(真/诰)
卫衡字伯梁南郑人也少师事隐士同郡樊季齐以高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980-0439d.png
行闻郡九察孝廉公府州十辟公车三徵不应董扶任安
从洛还过之曰京师天下之市朝也足下犹之人耳何其
在远以虚名屡动徵书若至中国则价尽矣衡笑曰时
有险易道有污隆若樊季齐杨仲桓虽应徵聘何益
于时乎苟无所则尼轲栖栖是以君平子真不屈其志
其予之徒也哉吾何虚假之有安扶服之敬其言也(华/阳)
(国/志)
庾衮有异行颍州太守以功曹命之不俟驾而往请受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980-0440a.png
天下之役适遭遇之逡巡形益恭而有不可屈之色乃
厚礼而遣之(晋/书)
索虚静不应州郡之命太守阴澹常造焉经日忘
返退而叹曰世人之所有馀者性中富贵也而目好五
色耳玩音声先生弃众人之所收收众人之所弃味
无味于恍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宅不弥亩而
志忽九州形若尘俗而栖心天外虽黔娄之高远庄生
之不顾蔑以加也遂谥为玄居先生(上/)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980-0440b.png
晋翟庄字祖休汤之子以孝友著名守父操州致礼命
并不就庄子矫亦高节家居无事好种竹辟命屡至
叹曰吾焉能易吾种竹之心以从事于笼鸟盆鱼之
间哉竟不就矫子法赐节概尤佳祖父子孙皆有行义
世称浔阳四隐(南康/志)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不营产业尝丐食诵
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
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耶闻者多哂之欢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980-0440c.png
守志弥固遂成通儒(晋/书)
刘凝之与兄盛公俱高尚不仕志安隐居荆州适岁俭
衡阳王饷钱十万凝之大喜持钱至市见有饥者悉分
与之
刘凝之隐居南郡临川王义庆镇江陵遣使存问答书
曰顿首称仆不为百姓礼人或讥之凝之曰未闻巢许称
臣尧舜时载颙与衡阳王义季书亦称仆
王逸少居山阴或点数花须摘撚咀嗅怡然自若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980-0440d.png
陶潜或云字深明(南/史)
张野字莱民居浔阳柴桑与陶渊明有婚姻之契学
兼华梵累徵不就
宋纤字令文敦煌人少有远操沈静不与世交隐居酒
泉南山不应辟命张祚时太守杨宣画其像于阁上
出入视之作颂曰为枕何石为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
可求太守马岌造焉纤拒而不见岌叹曰名可闻而
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先生人中之龙也铭诗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980-0441a.png
于石壁曰丹岩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其人
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十六国/春秋)
杨轲者石虎遣使徵之不应亲驾往视亦高卧不起虎
谓沙门道集曰朕乘舆所向天沸地涌何匹夫而长傲
耶道集对曰昔舜优蒲衣禹造伯成魏式干木汉美庄
光管宁不应曹氏皇甫不屈晋代岂可令史无隐遁传
耶虎悦其言而止(上/)
宗测时贵人欲与之游不得乃使陆探微画像挂壁观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980-0441b.png
之闻其爱香作香馈之时谓少文大宗茂深小宗故传
小宗香云(南/史)
雷次宗字伯伦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
明三礼毛诗隐退不受徵辟宋元嘉十五年徵至都开
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馀人会稽朱膺之颍
川庾蔚之并以儒学总监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意
艺文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
史学司徒参军谢玄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数至次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980-0441c.png
宗馆资甚厚久之还庐山公卿以下并设祖道后又徵
诣都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王太子
诸王讲丧服经(并/上)
宗测字敬微南阳人宋徵士炳孙也世居江陵测少静
退不乐人间叹曰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
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
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州举秀才主簿不
就骠骑豫章王徵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980-0441d.png
横斤山木母丧身负土植松柏豫章王复遣书请之辟
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柏轻迷人路
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须发已白岂容
课虚责有羡鱼慕鸟哉永明二年徵太子舍人不就欲
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上测长子官在
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传以家事刺史安
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
子二书自隋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止祖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980-0442a.png
炳旧宅(南齐/书)
赵僧岩栖迟山谷尝以一壶自随一旦谓弟子曰吾今
夕当死壶中大钱一千以通九泉之路蜡烛一挺以照
七尺之尸至夜而亡(上/)
沈麟士隐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居
宇依止其侧时人语曰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城
市张永为吴兴请麟士入郡麟士闻郡后堂有佳山水
乃往停数月永欲请为功曹使人致意麟士曰明府德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980-0442b.png
履冲素留心山谷民是以被褐负杖忘其疲病必欲饰
混沌以蛾眉冠越客以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
东海而死尔(南/史)
刘吁字彦度家甚贫苦并日而食隆冬之月或无毡
絮吁处之晏然不觉其饥寒也自少至长无喜愠之色
每于可竞之地辄以不竞胜之或有加陵之者莫不退而
愧服(上/)
刘吁尝着谷皮巾被衲衣每游山泽辄留连忘返神理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980-0442c.png
闲正姿貌甚华在林谷之间意气弥远遇者皆谓神人
(甲秀/堂帖)
孔淳之与王敬弘并为人外交申以婚姻敬弘以女适
淳之子尚遂以乌羊系所乘车辕提壶为礼至则尽
欢共饮迄暮而归或怪之答曰此固农夫田妇之礼也
(南/史)
褚伯玉居剡瀑布山宋孝建二年徵聘不就齐太祖即
位手诏吴会二郡以礼迎遣又辞疾上不欲违其志敕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980-0442d.png
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南齐/书)
伯玉在山三十馀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
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裁交数言而退宁朔将军丘
珍孙与僧达书曰闻褚先生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
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自非折节好贤何以致
之昔文举栖冶城安道入昌门于玆而三焉夫却粒之士
餐霞之人乃可暂致不宜久羁君当思遂其高步成其
羽化望其还策之日暂纡清尘亦愿助为譬说僧达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980-0443a.png
答曰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古之逸民或留虑男女或
使华阴成市而此子索然唯朋松石介于孤峰绝岭者
积数十载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比谈讨芝桂借访
荔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知君欲见之辄当申譬
阮孝绪尝曰非志骄富贵但性畏庙堂若使麇麚可骖
何以异夫骐骥
孝绪著高隐传分为三品言行超逸名世弗传为上
品始终不耗姓名可录为中品挂冠人世栖心尘表为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980-0443b.png
下品中品惟载一百三十七人刘歊刘吁览其书曰昔
嵇康所赞缺一自拟今四十之数将待吾等成耶阮对
曰所谓荀君虽幼后事当付钟君若素车白马之日
辄获麟于二子矣歊吁果卒乃益二传及孝绪亡吁
兄洁录其遗行次篇末成绝笔之意云
刘蚪字灵预诏徵为通直郎不就竟陵王子良致书通
意蚪答曰蚪四时卧病三节营灌畅馀阴于山泽
托暮情于鱼鸟宁非唐虞重恩周邵宏施蚪进不研几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980-0443c.png
入玄无洙泗稷馆之辨退不凝心出累非冢间树下之
节远泽既洒仁规先著谨收樵牧之嫌敬加轼蛙之义
蚪精信释氏衣粗布衣礼佛长斋注法华经日讲佛
义以江陵西沙洲去人远乃徙居之建武二年诏徵国
子博士不就其冬蚪病正昼有白云徘徊檐户之内又
有香气及磬声其日卒
徐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
苌隐处也山多龙须柏望之五采出呼为妇人岩伯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980-0443d.png
珍移居之二年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东石壁夜忽
有赤光洞照俄尔而灭白雀一双栖其户牖论者以为隐
德之感焉永明二年刺史豫章王辟议曹从事不就
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并/上)
齐始丰赤城山有释慧明姓康康居人祖世避地于东吴
止赤城山石室于是栖心禅诵毕命枯槁后于定中见一
女神自称吕姥云常加护卫或时有白猿白鹿白蛇白
虎游戏阶前驯伏宛转不令人畏(神僧/传)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980-0444a.png
蔡会字休明陈留人清抗不与俗人交李撝谓江敩曰
古人称安平清白曰夷涅而不缁曰白至于蔡休明者
不可谓之夷白乎(南/史)
王素少有志行隐居不仕山中有蚿清长听之使人不
厌而其形甚丑素乃为蚿赋以自况
顾欢字玄平隐于天台山开馆聚徒每旦出户山鸟集
其掌取食齐高帝辅政徵为扬州主簿及践阼乃至
称山谷臣顾欢上表进政纲一卷欢东归上赐麈尾素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980-0444b.png
琴末年以蔬食断酒其恒供养石像先有损坏心欲补之
罄心敬礼经一夜忽然完复众并异之
明僧绍隐于摄山高帝谓其弟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
亦尧之外臣朕梦想幽人固已勤矣所谓径路绝风云
通乃赐竹根如意笋箨冠
何胤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世号点为大山胤为小
山又谓何氏三高点遨游人间不簪不带或乘柴车或
蹑草履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谓之通隐在法轮寺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980-0444c.png
竟陵王子良就见之点角巾登席子良欣悦无已遗以
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铛(并上弟世论以点为孝/隐士 胤为小隐士)
何胤初迁秦望山将筑室忽见二人著玄冠容貌甚伟
问胤曰君欲居此耶乃指一处云此中殊急忽不复见
胤依言卜焉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惟胤所居室岿
然独存钟嵘作瑞室颂刻石以旌之(梁/书)
胤答皇太子启曰胤性爱山泉情笃鱼鸟而从鸥未
狎入兽相惊兼年齿衰暮荒径榛梗既无语稼之客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980-0444d.png
宁有论书之宾缄默畎亩栖息丘壑秀水清潭于兹
永已(上/)
刘慧斐字宣文游匡山有终焉之志遂居东林寺又于
山比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称离垢先生(南史/)
邓郁字彦达荆州建平人少不仕隐于衡山洞灵台
立小板屋足不下山断榖三十馀载唯以涧水服云母
屑梁武帝建五岳楼驻之天监十四年有青鸟降于隐
所语弟子曰吾当去矣遂逝武帝命周舍作传(仙/鉴)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980-0445a.png
陶弘景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
已已谓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
之心望高岩瞰大泽虽知此难立直恒欲就之(南/史)
萧道赐以礼让称居乡有争讼专赖平之又周其疾
急乡里号曰墟王皆窃言曰其后必大上
裴衍字文舒自梁归魏授通直郎欲辞朝命请隐嵩
高表曰伏见嵩岑极天苞育名草修生救疾多游此
岫臣摄性乖和诚希药此沉疴庶偶影风云永歌至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980-0445b.png
德诏曰知欲养痾中岳练石嵩岭栖素云根饵芝青
壑深用嘉焉便从来请(后魏/书)
释昙延常自顾其影言曰余与尔沉沦日久飘泊何归
今可挟道潜形精思出要遂隐于太行山百梯寺
沐并少有志介尝过其姊姊为杀鸡炊黍并不留
胡叟家于密云蓬室草筵以酒自娱谓其友人宗舒曰
我生活似胜焦先志意所栖谢其高矣养子螟蛉以自
给每至贵胜门恒乘一㹀牛弊韦裤褶而已作布囊容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980-0445c.png
三四斛饮啖醉饱盛馀肉以付螟蛉见荣华蔑如也
郑翻字灵雀隐居荣阳三窟山慠诞不自羁束或有所
之造乘驴衣鞯破弊而往远近钦其高名皆谓有异状
观者如堵及见形乃短陋不副所闻然风神俊发无贵
贱并敬服之(并/上)
后魏元道康字景怡居林虑山云栖幽谷静掩衡茅不下
人间踰二十载服饵芝术以娱其志高欢为丞相前后
三辟不就道康以时方乱不欲应之至高阳又徵亦不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980-0445d.png
起道康书斋常有双燕为巢岁岁未尝不至道康以
连徵不去有惧见抑不觉嗟咨是夕秋月朗然清风飒
至道康向月微思忽闻燕呼康字云景怡卿本澹然为
乐今胡愁思之深耶道康惊异乃知是燕又曰景怡景
怡乐以终身康曰尔为禽而语何巢我屋燕曰我为上
帝所罪暂为禽耳以卿盛德故来相依道康曰我忘利
不售人间所以闭关服道宁昌其德为卿所谓燕曰海
内栖隐尽名誉耳独卿知道卓然嚣外所以神祗敬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980-0446a.png
属万灵归德我来日昼时往前溪相报道康乃策杖
南溪以伺其至及昼见二燕自北岭飞来而投涧下一
化为青衣童子一化为青衣女子前来谓道康曰今
我便归以卿相命故来此化然无以留别卿有隐志幽
阴见嘉卿之寿更四十岁以此相报言讫复为双燕
飞去不知所往时道康巳年四十后果终八十一(太平/广记)
眭夸少与崔浩为莫逆交浩为司徒逼召之不得已
入京与浩相见经留数日惟饮酒谈叙平生不及世利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980-0446b.png
浩每欲屈以位竟不能发言后遂投诏书于夸怀亦不
开口夸曰桃简卿已为司徒何足以此劳国士也(后晋/书)
徐则入天台山因绝粒所资惟松水而已虽隆冬冱
寒不服绵絮太傅徐陵为之刋山立颂(南/史)
杜淹字执礼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嘉遁苏
威以逸人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
恶之谪戍江表(隋/书)
子之夏城薛收姚义后遇牧豕者问涂焉牧者曰从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980-0446c.png
谁欤薛收曰从王先生也牧者曰有鸟有鸟则飞于天有
鱼有鱼则潜于渊知道者盖默默焉子闻之谓薛收曰
独善可矣不有言者谁明道乎(文中/子)
仲长子光往来河东佣力自给卖药为业人莫之知也
守令至者皆亲谒先生辞以瘖疾未尝交语著独游
颂河渚先生传有请道者剑书老易二字示之弹琴
饵药以终其世(上/)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980-0446d.png
 
 
 
 
 
 
 
 广博物志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