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980-03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博物志卷十七
            明 董斯张 撰
  职官下(刺史/) (郡县/)
李寿长为青州刺史其所经历他州县察视牧守治政
优劣上言曰夫东家有犬不忍见西家之有鼠臣之所
见敢不以闻(后汉/书)
李珣为兖州刺史所种小麦胡蒜悉付从事无所留清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980-0351b.png
约率下席羊皮服布被(东观/汉记)
百里嵩时为徐州刺史境旱行部传车所经甘雨即降
谓刺史雨(后汉/书)
王闳迁冀州刺史闳性刻不发私书不交豪族宾客号
曰王独坐
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坐闇冥之中不燃官烛(并/上)
裴潜为兖州刺史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荆笓
以自供家人小大咸并食而食(魏/略)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980-0352a.png
陈泰字伯玄为并州刺史怀柔民夷甚有威惠京邑贵
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
徵为尚书悉付还之(魏/志)
交州刺史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
虐百姓彊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
并出攻州突县(吴/志)
吴孙皓时以滕修为广州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
色羊负五榖来迎而去今州厅事梁上画五仙人骑五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980-0352b.png
色羊为瑞(郡国/志)
杜预为荆州人号为杜父旧水道唯沿汉达江陵千数
百里预乃开阳口起夏水导洪洞达巴陵径近千里南
土美而谣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知名与勇功及卒
州人讳其名改户曹为辞曹(晋/书)
刘卞字叔龙本兵家子质直少言少为县小吏功曹夜
醉如厕使卞执烛不从功曹衔之以他事补亭子有祖
秀才者于亭中与刺史笺久不成卞教之数言卓荦有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980-0352c.png
大致秀才谓县令曰卞公府掾之精者云何以为亭子
令即召为门下吏后为轻车将军雍州刺史(晋/书)
祖逖为豫州刺史躬自俭约督课农桑克已务施不畜
资产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
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乃歌曰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
何以咏思歌且舞
苟晞字道将领兖州牧暴虐杀人流血号曰屠伯其弟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980-0352d.png
纯领青州刑杀尤甚于晞号小苟惨于大苟也(并/上)
羊暨为青州刺史暨牛产犊及迁以官舍所生遗之而
(曹嘉之/晋纪)
晋陵韦朗家在延陵元嘉初忽见庭前井中有一人出
高长尺许被带组甲麾伍相应相随出门良久乃尽朗
兄薮颇善占筮常云吾子弟当至刺史朗后领青广二
(异/苑)
萧憺为荆州刺史惠及百姓徵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980-0353a.png
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来哺乳我(爹徒我反荆土方/言谓父为爹 南)
(史/)
刘秀之为丹阳尹初秀之从叔穆之为丹阳与子弟宴
集厅事柱有一穿穆之谓子弟曰汝等各以栗遥掷入
穿者后必得此郡唯秀之栗独入焉(宋/书)
庐陵王子卿为南豫州刺史帝称其小名谓司徒竟陵
王子良曰乌熊痴如熊不得天下第一人为行事无以
压一州既而曰吾思得人矣乃使陆慧晓为长史行事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980-0353b.png
别帝问曰卿何以辅持庐陵答曰静以修身俭以养性
静则人不扰俭则人不烦上大悦(南/史)
萧明字靖通少被武帝亲爱封贞阳侯太清元年为豫
州刺史百姓诣阙拜表言其德政树碑于州门内及碑
匠采石出自肥陵明乃广营厨帐多召人物躬自率领
牵至州识者笑之曰王自立碑非州人也
宋氏晚运典签之权重宗悫为豫州典签每多违执悫
大怒曰悫年六十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复与典签共临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980-0353c.png
(并/上)
临川王映为雍州刺史尝还都买物有献计者于江陵
贾货至都回艘可得微有所增映笑曰我是贾客耶乃
复求利(齐/书)
王昆为广州刺史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谓广
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昆无所取纳表
献禄俸之半及罢任孝武知其清问还资多少昆曰臣
买宅百三十万馀物称之帝悦其对(上/)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980-0353d.png
安成康王秀都督雍梁南北泰四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有疾百姓商贾咸为请命既薨四州裂为白帽送之(梁/书)
夏侯详迁湘州刺史详善吏事在州四载为百姓所称
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传云刺史登此山辄代是山历
政莫敢到详于其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抑之志(上/)
薛聪为齐州刺史卒于州吏人追思留所坐榻以为遗
(后魏/书)
崔暹字元钦为瀛州刺史贪暴安忍民庶患之尝出猎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980-0354a.png
州北单骑至于民村井有汲水妇人暹令饮马因问曰
崔瀛州何如妇人不知其暹也答曰百姓何罪得如此
癞儿刺史暹乃默然而去
奚康生为相州刺史在州以天旱令人鞭石虎画像复
就西门豹祠祈雨不获令吏取豹舌未几二儿暴丧身
亦遇疾巫以为虎豹之祟
王袭为并州刺史州人为立铭称美或曰袭所教也尚
书奏免官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980-0354b.png
夏侯夔为豫州刺史于苍陵立堰溉田千馀顷境内赖
之夔兄亶先居此任兄弟并有恩惠百姓歌之曰我之
有州赖彼夏侯前兄后弟布政优优
郑述祖天保中为兖州刺史父道昭亦尝为此州并有
政绩百姓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
尚同
河间王琛字昙宝世宗时拜定州刺史凭恃内外多所
受纳贪惏之极及还朝灵太后诏曰琛在定州惟不将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980-0354c.png
中山宫来自馀无所不致何可更复叙用由是遂弃废
于家
元诞为齐州刺史在州贪暴有沙门为诞采药还诞曰
师从外来有何得对曰唯闻王贪愿王早代诞曰齐州
七万家吾每家未得三升钱何得言贪
崔挺拜光州刺史州旧掖城西北数里有斧山峰岭高
峻北临沧海南望岱岳挺于顶上欲营观宇故老曰此
岭上秋夏之际常有暴雨相传云是龙道恐此观不可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980-0354d.png
久立挺曰人龙相去何远之有虬龙倏忽岂一路乎遂
营之数年间果无风雨之异挺代即为风雨所毁遂莫
能立众以为善化所感
陆馥俟长子也多智有父风高祖见而悦之谓朝臣曰
吾尝叹其父智过其躯是复踰于父矣为相州刺史假
长广公为政清平州中有德宿老以友礼待之询之政
事如此者十人号曰十善于是发奸擿伏事无不验
封回为度支尚书郑云谄事刘腾赂紫襭四百疋得安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980-0355a.png
州刺史除书旦出晚诣回问安州兴生何事为便回曰
卿位为方伯宜思方略以济百姓如何见造问兴生乎
封回不为商贾何以相示云大惭去(并/上)
张华原字满国为兖州刺史狱有系囚谓曰三元之始
念卿幽闭今给假五日足得展谒亲亲期尽还也果应
期而至(北齐/书)
尉景为冀州刺史大纳贿神武令优人石董桶戏之董
桶剥景衣曰公剥百姓董桶何为不剥公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980-0355b.png
任城王谐为并州刺史时有妇人临汾川浣衣有乘马
人换其新靴驱而去者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谐召居
城诸妪以靴示之绐曰有乘马人于路被贼劫害遗此
靴焉得无亲属乎一妪抚膺哭曰儿昨著此靴向妻家
如其语捕获之时称明察
申微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微
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送者数十
里不绝微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980-0355c.png
亭长幼闻之皆竞来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
写诵之(并/上)
长孙俭为荆州刺史吏民请为俭建清德楼立碑颂德
诏许之(后周/书)
豆卢绩周武帝时为渭州刺史有惠政华夷悦服大致
祥瑞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
诸羌苦之绩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乌翔止厅前
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人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980-0355d.png
夷神乌来翔后因号其泉曰玉浆泉(上/)
张威在青州颇治产业遣家奴于民间鬻萝菔根其奴
缘此侵扰百姓上深加谴责坐废于家(隋书县以/下郡)
晋文公问于舅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舅犯对曰虞
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
臣之雠也羔见舅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
得为西河守舅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
私事害公义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新序伯韩非子解/狐邢 都事与此)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980-0356a.png
(相似不/重录)
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
因问其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
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
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
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韩/子)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忠信敢安于曰安
忠乎曰忠于主安信乎曰信于令安敢乎曰敢于不善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980-0356b.png
人安于曰守此三者足矣(上/)
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绶还至舍亭而国人未知也
所知钱勃见其暴露乃劳之曰得无罢乎遗与纨扇买
臣至郡引为上客(西京/杂记)
淮阳伪铸钱吏不能禁汲黯为太守不坏一垆不刑一
人而淮阳政清(论/衡)
汉宣城郡守封邵一旦化为虎食郡民呼之曰封使君
因去不复来故时语曰无作封使君生来治民死食民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980-0356c.png
(述异/记)
羊续为南阳太守府丞尝献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
又进之续乃出所悬者以杜其意(后汉书败又云卧一/副布绹 糊纸补之)
张霸为会稽太守举贤士劝教讲授一郡慕化但闻诵
声时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
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歌曰城上乌鸣哺父母府
中诸吏皆孝友又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和帝时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郡颂之曰于惟苍梧交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980-0356d.png
阯之域大汉惟宗远以仁德
陈临字子然为苍梧太守有遗腹子报父怨捕系狱伤
其无子令其妻入狱遂产一男人歌曰苍梧陈君恩广
大令死罪囚有后代德参古贤天报施其后子孙繁庶
并登荣要果符所祝(并/上)
桓帝时李盛仲和为郡守贪财重赋国人刺之曰狗吠
何諠諠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
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与思往从邻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980-0357a.png
贷邻人以言遗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华阳/国志)
蜀郡太守颍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岁时致
敬郡县答问而已无所褒贬虽自枝叶莫为力太仆杜密
周甫亦去北海相在家每至郡县多所陈说笺记托属
太守王昱颇厌苦之语次闻得京师书公卿举故大臣
刘季陵高士也当急见徵密知以见激因曰明府以九
重之内臣吏惶畏天威莫敢尽情刘胜位故大夫见礼
上宾俯伏甚于鳖猬冷涩比如寒蜒无能往来此罪人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980-0357b.png
也清隽就义隐居笃学时所不综而密达之冤疑勋贤
成陈之罪所折而密启之明府赏贤得中令闻休扬虽
自天然之姿犹有万分之一昱甚悦服待之弥厚(风俗/通)
魏霸字乔卿济阴人为钜鹿太守妻子不到官舍念兄
嫂在家勤苦而独尊乐尝服粗粝不食鱼肉(东观/汉记)
任延拜会稽郡尉吴有龙丘苌者掾史白请召之延曰
龙丘先生躬德履义召之不可使功曹奉谒修书记致
医药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980-0357c.png
再三遂署议曹祭酒
王阜为益州太守神马四出填河中甘露降白乌见连
有瑞应世谓其用法平正宽慈惠化所致(并/上)
岑熙为东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
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
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
生独于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仁慈
汉苍梧贾雍为豫章太守有神术出界讨贼为贼所杀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980-0357d.png
失头雍上马还营营中咸走来视雍雍胸中语曰诸君
视有头为佳无头佳乎吏泣曰有头佳雍曰不然无头
亦佳言毕遂死(录异/传)
第五伦为会稽太守常蔬食衣布受俸常取赤米(后汉/书)
高慎历东莱太守其妻谓曰君累为宰守何不为蓄以
遗子孙慎曰吾之勤苦以清名为基以二千石遗之也
(陈留耆/旧传)
将作大匠陈国公孙志节有苍头地馀年十七志节为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980-0358a.png
户曹史令地馀归取资用因持车马亡去至丹阳自云
姓王名斌字文高遂留为诸曹史志节拜扬州刺史郡
选曹衣冠子弟皆出斌下乃用之斌乞屏左右叩头涕
洟曰斌即明使君地馀也斌后为苍梧太守(风俗/通)
羊茂字叔宝为郡太守冬坐白羊皮夏坐丹板榻常食
乾饭出界买盐豉妻子不历官舍(后汉/书)
张盘为庐江太守浔阳令尝饷盘柑一奁其小男年七
岁就取一枚与之盘夺儿柑鞭卒曰何故行赂于吾子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980-0358b.png
永建中吴资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人歌之曰吴资其
辞曰习习晨风动澍雨润禾苗我后恤时务我人以优
饶及资还去人思资又歌曰吴资其辞曰望远忽不见
惆怅当徘徊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上/)
九江太守武陵威生不识母常自悲感游学京师还于
陵谷中见一老母年六十馀因就问母姓为何曰陈家
女李氏何故独行曰我孤独欲依亲家子威再拜长跪
自白曰子威少失慈母姓陈舅氏亦李又母与亡亲同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980-0358c.png
年会遇于此乃天意也因载归家供养以为母(风俗/通)
赵瑶自扶风太守来之郡司空张温谓曰第五伯鱼从
蜀郡为司空今扫吾第以待足下(后汉/书)
东郡赵咨为东海郡人遗其双枯鱼者啖之二岁不尽
以俭化俗
鲍德为南阳太守号神父(并/上)
黄穆字伯开为山阳太守有德政致甘露白兔神雀白
鸠之瑞弟奂字仲开为武陵太守贪秽无行武陵人歌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980-0358d.png
曰天有冬夏人有两黄言不同也(襄阳耆/旧传)
东门奂历吴郡济阴太守所至贪浊谣曰东门奂取吴
半吴不足济阴续(鲁国先/贤志)
汉有牛通为陇西主簿马文渊为太守羊喜为功曹凉
部云三牲备身(风俗/通)
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鲜于冀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
而亡后守赵高计功用二百万五官黄秉功曹刘适言
四百万钱于是冀乃鬼见白日导从入府与高及秉等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980-0359a.png
对共计校定为适秉所割匿冀乃书表自理其略言高
贵不尚节亩垄之夫而箕踞遗类研密失机婢妾其性
媚世求显偷窃银艾鄙辱天官易讥负乘诚高之谓臣
不胜鬼言谨因千里驿闻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
车马皆灭不复见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状闻诏下还
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为差代以旌幽中之讼(水经/注)
后汉时邓殷为淮南太守梦行水边见女子猛兽自后
断其鞶囊占者曰水边女汝字也断鞶囊者新兽头代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980-0359b.png
故兽头也不作汝阴作汝南太守也
吴良字大仪齐国临淄人以清白守正称为郡议曹掾
正旦掾吏入贺门下掾王望举觞上寿曰齐郡遭罹盗
贼今明府视事五年家给人足良跪曰门下掾佞谄明
府勿受其觞盗贼未尽人庶困苦今良为议曹掾尚无
裤望曰议曹惰窳自无裤宁足为不家给人足耶太守
曰此生言是赐良鳆鱼百枚
世说云五郡之人各是异财而逢丧乱常山一人安定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980-0359c.png
一人襄陵一人博陵一人悉皆孤独俱行卫国同至树
阴因相问姓名各言离乱因相谓曰我等皆无骨肉今
日幸得聚会亦天然也可为兄弟已否众曰诺因结义
为兄弟长字仲伯次名文仲次名季仲次名叔仲次名
雅仲五人相将诣卫国市中见一老母孤单告乞五人
收养侍奉敬如事亲母孝心无二已经三年其母遇疾
母曰吾是并州太原人董世基之女嫁同郡张文贤为
妻任北海太守因遭荒乱文贤卒亡葬在太原赤山之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980-0359d.png
下八冢同行东头第一冢是贤冢吾死后汝等若能与
我送葬到冢侧吾平生之愿毕矣吾遭荒乱之日有一
子姓张名遗年七岁胸中有七靥足下有通彻之纹父
丧因流浪相失汝等宜思记之他日有如此子即我子
也宜话我之由言讫而卒五人扶丧至太原忽叔仲横
被朝歌合禁系时有一人走投太守言养母之状述并
葬之由太守曰汝何姓氏具以对之因话男之形状太
守闻之号哭擗地此吾母也吾以幼小兵革离乱母子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980-0360a.png
相失迨今乃发使往朝歌迎丧并具表闻奏于魏帝陈
其流浪之由并述五人孝状善其人义重可以旌之各
为太守仲伯河中太守文仲河东太守叔仲河南太守
季仲河西太守雅仲河北太守并赙赠张遗母丧追封
太原县太夫人仍迁张遗为魏府都护(搜神/记)
贾逵在豫郡亡家迎丧去去后恒见形于项城吏民以
其恋慕彼境以立庙庙前有柏树有人窃来斫伐始投
斧刃仍著于树中所著处寻而更生项城左右人莫不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980-0360b.png
振怖(贾逵/碑)
魏周泰为新城太守司马宣王使钟毓调曰君释褐登
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
乎泰曰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
又何迟也
王经堂前有一流光燕雀入怀殷殷有声管辂曰吉迁
之徵顷之拜为江夏太守
孟宗为豫章太守谓仓掾曰君昔负太守一刺宁识之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980-0360c.png
否掾曰不识宗曰吾昔家贫亲老为官运资以刺诣君
感见发遣何乃久屈耶(吴/录)
葛祚吴时衡阳太守郡境有大槎横水能为妖怪百姓
为立庙行旅祷祀槎乃沈没不者槎浮则船为之破坏
祚将去官乃大具斤斧将去民累明日当至其夜闻江
中哅哅有人声往视槎移去船流下数里驻湾中自此
行者无复沈覆之患衡阳人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
木为移也(幽明/录)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980-0360d.png
吴郡陆绩为郁林太守归过洞庭湖舟轻载黄石压之
谓之廉石(吴/志)
洪矩吴时为庐江太守清俭徵还船轻皆以载土(宣城/记)
邓攸为吴郡太守自载粮食唯饮河水而已(王隐/晋书)
胡母辅之为乐安太守尝过河南门下饮河南驺王子
博箕坐其傍辅之叱使取火子博曰我卒也惟不乏吾
事则已安复为人使辅之因就与语叹曰吾不及也荐
之河南尹乐广广召见悦之擢为功曹(上/)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980-0361a.png
鲍靓字子玄上党人博究仙道为海南太守昼临政夜
来罗浮山腾空往还(罗浮/山记)
庞德公子奂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牱太守去官归乡
居白沙里乡人宗敬之相语曰我家池中龙种来里中
化其德让少壮皆代老者担(襄阳/记)
阮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
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
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晋/书)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980-0361b.png
兴古太守马氏在官有亲故人投之求恤焉马乃令此
人出外住诈云是神人道士治病无不手下立愈又令
辩士游行为之虚声云能令盲者登视躄者即行于是
四方云集趋之如市而钱帛固已积山矣(抱朴/子)
何敬叔在政清约不通问遗当岁俭夏节忽榜门受饷
共得米二千八百石悉取以代贫人输租(南/史)
虞愿为晋安太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遗愿蛇者
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980-0361c.png
里山经宿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海边有越王石常
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就观视清彻无
所隐蔽后琅琊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
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谢朏字敬仲为吴兴以鸡卵赋人收鸡数千为清谈所

谢朏为义兴太守不省杂事悉付纲纪曰吾不能作主
者吏但能太守耳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980-0361d.png
孔奂除晋陵太守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俭素乃饷
以衣毡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百
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劳卿厚意幸勿为烦
萧推历淮南晋陵吴郡太守所至必赤地大旱其人号
旱母焉
江秉之为新安太守在郡作书案一枚去官以留府库
王秀之字伯奋为晋平太守至郡期年谓人曰此郡丰
壤禄俸常盈我生资已足岂可少留而妨贤路上表请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980-0362a.png
代时人谓王晋平恐富求归
孔琇之为临川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献乾姜二片武
帝嫌其少知琇之清乃叹息
初顾琛景平中为朝请假还东日晚至方山于时商旅
数十船悉泊岸侧有一人玄衣介帻执鞭屏诸船云顾
吴郡部伍寻至应泊此岸于是诸船各东西俄有一假
装至事力甚寡仍泊向处人问顾吴郡早晚至船人答
无顾吴郡又问何船曰顾朝请耳莫不惊怪琛意窃知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980-0362b.png
为善徵因誓之曰若得郡当于此立庙至是果为吴郡
乃立庙方山号白马庙云
梁范述曾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罢郡惟得白桐木火
龙朴十馀枚而已
褚翔为义兴太守郡西亭古树枯死忽更生枝叶善政
所感也
傅昭为临海郡有蜜岩前后太守皆自封固昭以为文
王之囿与百姓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980-0362c.png
刘之遴除南郡太守初之遴在荆府常寄居南郡忽梦
前太守袁彖谓曰卿后当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之遴
后牛奔堕车折臂右手偏直不复得屈伸书则以手就
笔周舍尝戏之曰虽复并坐可横政恐陋巷无枕
何凤为建安太守物不敢忤伏腊每放囚还家依期而

臧厥为晋阳太守严酷少恩百姓谓之臧彪
萧励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去郡之日吏人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980-0362d.png
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
以槃擎䲡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
或歌或泣
殷均为临川内史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均在任郡
境无复疟疾
孙廉为吴兴太守广陵高爽有险薄才客于廉委以文
记爽尝有求不遂乃为屐谜以喻廉曰刺鼻不知啑蹋
面不知瞋齧齿作步数持此得胜人讥其不计耻辱以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980-0363a.png
此取名位
任昉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卒于官惟有桃
花米二十斛无以为敛遗言不许将新安一物还都(昉/又)
(为义兴守被代而还/无裙沈约遗裙以迎)
蔡樽为吴兴太守不饮郡井水齐前自种白苋紫茄以
为常饵诏褒其清加信武将军(并/上)
宋世良为清河太守狱橹生桃牙门虚寂及代至倾城
祖道有老人丁金刚者泣而前谢曰老人年九十记三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980-0363b.png
十五政府君非惟善政清亦彻骨今失贤者人何以济
莫不攀辕涕泣(北/史)
苏琼为清河守沙门道研统资巨万在郡出息常得守
令为徵琼每见则谈问玄理道研虽为债来无由启口
弟子问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无由得论地
上事也
崔和位太守富而吝其母春月思堇惜钱不买(后魏/书)
李曾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数为山东害知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980-0363c.png
曾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贼于常山界得一死鹿贼
长谓赵郡地鹿责之还令送鹿故处郡谣曰诈作赵郡
鹿犹胜常山粟其见惮如此
韦孝宽除浙阳守时独孤信为新野守同𨽻荆州情好
数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
裴侠为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
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
公贞惠为世规矩侠常与诸牧守俱谒周文帝周文帝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980-0363d.png
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令
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文帝乃厚赐侠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并/上)
王晞为并州司马昭帝欲用为侍中苦辞不受谓人曰
非不爱作热官但思之烂熟耳(北齐/书)
魏恺辞青州长史文宣大怒曰何物汉子与官不就恺
容色坦然帝曰死与长史任卿所择答曰能杀臣者陛
下不受长史者愚臣帝曰何虑无人因放还(北/史)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980-0364a.png
赵轨为齐州别驾考绩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
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
若水清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隋/书)
宓子治亶父于是齐人攻鲁过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
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艾傅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
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还乎齐寇季孙闻之怒
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热耘曾弗得食
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980-0364b.png
无麦明年可树不耕者得穫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
于鲁不加彊丧之不加弱今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
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贾/子)
子贡为信阳令辞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顺之因子之
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赐少日事君子君子固
有盗者耶孔子曰夫以不肖伐贤是谓夺也以贤伐不
肖是谓伐也缓其令急其诛是谓暴也取人善以自为
己是谓盗也君子之盗岂必当财币乎吾闻之曰知为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980-0364c.png
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皆怨之所
由生也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
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言人之善者有所
得而无所伤也言人之恶者无所得而有所伤也故君
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说/苑)
子路治蒲见于孔子曰由愿受教孔子曰蒲多壮士又
难治也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摄勇宽以正可以容众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980-0364d.png
恭以洁可以亲上(上/)
子路为蒲宰为水备与其民修沟洫以民之劳烦苦也
人与之箪食一壶浆孔子止之曰汝以为饿也何不白
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以尔食馈之是明君之无惠而
见已之德矣子路心服而退(家/语)
齐人欲伐鲁畏卞庄子不敢过卞晋人欲伐卫畏子路
不敢过蒲(荀/子)
景公欲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悦召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980-0365a.png
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
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
悦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
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
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彊恶之左右所求法则子非法则
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是以三
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今臣谨更
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980-0365b.png
不罚偷窳而惰民悦决狱阿贵彊而贵彊悦左右所求
言诺而左右悦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悦是三邪誉乎
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当
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景公知晏
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说/苑)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
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吾者也
乃烹之(淮南/子)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980-0365c.png
子高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临淄宰称管穆焉王曰穆容
貌陋民不敬答曰夫见敬在德晏子长不过三尺齐国
上下莫不宗焉赵文子其身如不胜衣其言如不出口
其相晋国晋国以宁皆有德故也以穆躯形方之二子
犹悉贤之昔臣尝行临淄市见屠商焉身修八尺须髯
如戟市之男女未有敬之者无德故也王曰是所谓祖
龙始者也忱如先生之言于是乃以管穆为临淄宰(孔/丛)
(子/)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980-0365d.png
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饥
而道泣寝饿而不敢食及文公反国举兵攻原而拔之
文公曰夫轻忍饥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原叛
乃举以为原令大夫浑轩闻而非之曰以不动壶餐之
故怙其不以原叛也不亦无术乎故明主者不恃其不
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

中牟无令晋平公问赵武曰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980-0366a.png
肩髀寡人欲得其良令也谁使而可武曰邢伯子可公
曰非子之雠也曰私雠不入公门公又问曰中府之令
谁使而可曰臣子可故曰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韩/子)
西门豹为邺令清刻洁悫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
周而恶之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豹自请曰臣昔者不
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
锧之罪文侯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
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而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980-0366b.png
君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臣不治矣遂纳
玺而去文侯不受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
寡人治之遂不受(上/)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
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
之善者也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其辩博者因而师
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980-0366c.png
闻从事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
践之不如手办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
治治乃行(新/序)
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
人数言其过于文侯文侯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
翟璜任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子
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王欲
为霸王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980-0366d.png
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
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负辇粟而至文侯曰罢
之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
不可复用也燕常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
举兵击燕复地而后反(淮南/子)
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暮而后门闭因踰郭而入车
遂则其足赵成侯以为不慈夺之玺而免之令(韩/子)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0980-0367a.png
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
意者君耳而未之目耶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
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
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己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
(吕/览)
昭帝时蒙人焦贡为小黄令路不拾遗诏迁贡百姓挥
涕守阙求索还贡天子听增贡之秩千石贡之风化犹
存其民好学多贫此其风也(风俗/通)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0980-0367b.png
河内赵仲让举司𨽻茂才为高唐令密乘舆车径至高
唐变易名姓止都亭中十馀日默入市里观省风俗已
呼亭长问新令为谁从何官来何时到曰县已遣吏迎
垂有起居曰正我是也亭长怖遽拜谒竟便具吏其日
入舍乃谒府数十日无故便去为郡功曹所选颇有不
用因称狂乱首走出府门太守以其宿有重名忍而不
罪后为大将军梁冀从事中郎将冬月坐庭中向日解
衣裘捕虱已因倾卧厥形悉表露将军夫人襄城君云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0980-0367c.png
不洁清当亟推问将军叹曰是赵从事绝高士也他事
若此非一也(上/)
虞延为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徒各使归家
并感其恩应期而还(后汉/书)
戴封字平仲迁西华令其年大旱祷请无获乃积薪坐
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上/)
李弘字仲元蜀人居成都之圭里里人化之斑白不负
男女不错行弘尝为县令乡人共送之元无心就行因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0980-0367d.png
共酣饮月馀太守使人促之仲元曰本不之官(高士/传)
汝南步游张少失其母及为县令道取虑城良马踟蹰
轻轩罔进顾访病姬乃其母也(水经/注)
祝良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暴身阶
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人为之歌
曰天久不雨兆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持苦精符感应
滂沱下雨
孔翊为洛阳令置水庭前得嘱托书皆投水中一无所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0980-0368a.png
(鲁国先/贤传)
琅琊董种为不其令有赤雀乳于厅事前桑上民为作
歌流传乐府
袁安为阴平长有惠化县先有雹渊冬夏未尝消释岁
中辄出飞布十数里大为民害安乃推诚洁斋引愆贬
已至诚感神雹遂为之沉沦伏而不起(小/说)
公沙穆为弘农令元寿元年三辅以东漂没穆晓占乃
预告百姓徙高地遂得免(后汉/书)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0980-0368b.png
王涣除河内温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人为作谣曰王
稚子代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吴祐为弘农令劝善惩奸贪浊出境甘露降年榖丰童
谣曰君不我忧人何以休不行界署焉知人处
崔瑗为汲令开沟造稻田泻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赖其
利长老歌之曰上天降神明锡我仁慈父临民布德泽
恩惠施以序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
董宣字少平为洛阳令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
卷十七 第 35a 页 WYG0980-0368c.png
卧虎歌云枹鼓不鸣董少平
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桓帝时除顺阳长县多奸猾
陶到官宣募吏民有勇力能以死易生者得数百人皆
严兵待命于是覆案奸轨所按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
而歌之曰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并/上)
王谭字世容为武成令民服德化宿恶奔迸父老歌曰
王世容治无双(吴/录)
阎宪字孟度为绵竹令以礼让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
卷十七 第 35b 页 WYG0980-0368d.png
成夜行得遗物一囊中布锦二十五疋求其主还之曰
县有明君何敢负其化童谣歌曰阎尹赋政既明且昹
去苛去辟动以礼让迁蜀郡民涕泣送之以千数(华阳/国志)
何随字季业除安汉令蜀亡去官时巴土饥荒所在无
榖送吏行乏辄取道侧民芋随以绵系其处使足所取
直民视芋见绵相语曰闻何安汉清廉行过从者无粮
必能尔尔持绵追还之终不受因为语曰安汉吏取粮
令为之偿(上/)
卷十七 第 36a 页 WYG0980-0369a.png
郑潭字文公禁人杀子民咸举育男女皆以郑为字(三/国)
(志/)
吴褚瑶字孔珽为乌伤令罢去单船而归故人太子中
庶子羊道乞土宜瑶乃抽船上竹一竿与之曰东南之
美惟竹箭最贞而有节幸堪岁寒羊道密令人视之舟
中惟竹笠一枚芦席数领遂启用瑶为昭信中郎(吴/书)
陈司空为邑宰所在幽闲独坐愁思幸赖游蚁以娱其
(应璩与曹/昭伯笺)
卷十七 第 36b 页 WYG0980-0369b.png
钜鹿时苗为寿春令始之官乘㹀牛岁馀生一犊及代
留犊而去(魏/略)
宋登字叔阳为汝阴令政教明能号称神父汝阴人配
社祠之(上/)
万亮为永康令严刻人惮之乃以桃木刻作亮身烧柴
煮汤火炽桃人自鼎跳去(异/苑)
滇阳令羊嗣贪而不治县功曹吏共逐嗣嗣饶须乃以
嗣内羊阑中始兴太守尹虞闻之大怒手剑功曹(邓粲/晋纪)
卷十七 第 37a 页 WYG0980-0369c.png
陆云为浚仪令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
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
男子候之与语便缚至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云与此妻
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
是一县称为神明(晋/书)
袁甫字公胄自言能为剧县荀勖曰惟欲宰县不为台
阁职何也甫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譬缯中之好莫过锦
锦不可以为幍榖中之美莫过稻稻不可以为齑是以
卷十七 第 37b 页 WYG0980-0369d.png
圣王使人必先以器苟非周材何能悉长黄霸驰名于
州郡而息誉于京邑廷尉之材不为三公自昔然也勖
善之除松滋令(上/)
高爽经途谒晋陵令刘茜之茜之了不相接俄爽代为
晋陵令茜之迎赠甚厚爽受饷答书曰高晋陵自答人
问所以曰刘茜之自饷晋陵令耳何关爽事(南/史)
乐法才为建康令不受俸秩比去将至百金悬曹启输
台库武帝嘉之曰居职若斯可谓百城表矣(梁/书)
卷十七 第 38a 页 WYG0980-0370a.png
顾宪之字士思元徽中为建康令清俭彊力为政甚得
人和故都下饮酒者醇旨辄号为顾建康谓其清且美
(南/史)
傅琰字秀圭为武康令迁山阴令并著能名二县皆谓
之傅圣
范岫字懋宾所居官恒以廉洁著称为长城令时有梓
材巾箱至数十年经贵遂不改易在晋陵惟作牙管笔
一双犹以为费
卷十七 第 38b 页 WYG0980-0370b.png
傅翙为吴令往别建康令孙廉廉问曰闻丈人发奸摘
伏惠化如神何以致此答曰无他也惟勤而清清则宪
纲自行勤则事无不理
傅翙为官有能名时临淮刘玄明亦有吏能历山阴建
康令政尝为天下第一终于司晨卿后翙又代玄明为
山阴令问玄明曰愿以旧政告新令尹答曰我有奇术
卿家谱所不载临别当相示既而曰作县令惟日食一
升饭而莫饮酒此第一策也
卷十七 第 39a 页 WYG0980-0370c.png
张融出为封溪令广越嶂险獠贼执张将杀食之张神
色不动方作洛生咏
沈瓒之吴兴武康人为丹徒令性疏直在县自以清廉
不事左右浸润日至遂锁系尚方叹曰一见天子足矣
上召问曰复欲何陈答曰臣坐清所以获罪上曰清复
何获罪曰无以承奉要人上曰要人为谁瓒之以手板
四面指曰此赤衣诸贤皆是若臣得更鸣必令清誉日
至上知其无罪重除丹徒令入县界吏人候之曰我今
卷十七 第 39b 页 WYG0980-0370d.png
重来当以人肝代米不然清名不立(并/上)
贵乡馆陶人争请以魏德深为长诏遣断从贵乡贵乡
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徙而
居者数百家
苏威荐房恭懿授新丰令为三辅之最上呼至榻前访
以理人之术(隋/书)
黄穆字子敬安成人也为郡主簿太守荆寓举穆孝廉
乃荐让殷仲才寓不听遂怀板入见寓曰若仲才者六
卷十七 第 40a 页 WYG0980-0371a.png
选之首也而穆先之适足以兴谤议便投板于内寓知
不可移遂从之(周斐汝南/先贤传)
冯良年二十为尉举檄书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
因毁车杀马裂衣冠遁至犍为从姜抚学妻子求索踪
迹断绝后见草中有败车死马衣裳朽腐以为虎狼盗
贼所害发丧制服十许年乃还乡里(后汉书此范史云/事稍类 入神部)
汉雍仲子进南海香物拜为洛阳尉时谓之香尉(述/异)
 
卷十七 第 40b 页 WYG0980-0371b.png
 
 
 
 
 
 
 
 广博物志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