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内制集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八十八
   赐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
   河南府文彦博加恩告敕诏
朕因孟冬之吉辰飨太宫而合食膺受神贶推行庆
恩眷惟同德之臣方处居留之任宜优异数少示眷
怀既敷告于外庭其往祗于休命
   内中福宁殿开启祫享预告道埸青词(十月)
(十九日)
伏以宗庙之严祫祭为重乃卜孟冬之吉躬修合食
之仪仰企上灵冥孚阴佑俾克成于盛礼冀永锡于
卷七 第 1b 页
纯禧式展孝思用膺神贶
   在外五岳四渎四海并诸神庙等处谢祫享
   礼毕祝文(十月十九日)
属者卜吉孟冬致飨清庙圣灵来格福祉沓臻荷神
贶之不违俾缛仪之克举敢忘神报达此明诚
   泗州塔下并峨嵋山开启谢祫享礼毕道埸
   斋文
兹者冬物告成因飨亲而达孝神釐来贶既均庆之
以时惟盛(一作/成)礼之弗违荷巨慈之旁祐即灵埸而
申报冀冥鉴之孔昭荐此诚明期于福应
卷七 第 2a 页
   太平兴国寺开先殿开启孝明皇后忌辰道
   埸斋文(十一月一日)
伏以柔明之范瞻厚德而巳遐感慕之思托洪慈而
申荐载严宝殿恭启贝函惟净福之是资冀灵游之
永祐
   太平兴国寺开先殿开启孝明皇后忌辰道
   埸功德疏右语
右伏以真觉之慈应物溥示于能仁孝思之感以时
式临于讳日俾延净侣交奏梵功冀承胜利之因永
获冥深之祐
卷七 第 2b 页
   赐西南蕃蛮人张光现等敕书(十一月三日)
汝世守边疆远输忠顺时修职贡附达𣢾诚载嘉勤
恪之心宜示褒优之锡
   赐宰臣富弼乞退不允批答
省表具之夫知人之明可谓难矣而任贤之术兹岂
易哉若乃听之不聪信之不笃施设之方未尽弗极
其材迟速之效有时莫能少待则被其任者实亦艰
欤卿以纯一忠亮之诚蕴宏深远大之业朕虚巳以
听推心仰成至于一二之臣是惟同德下逮众多之
论曾靡间然方将甄叙贤愚修明法度务究本根而
卷七 第 3a 页
更治不求岁月之近功期于有成兹乃予意奈何中
道而将止夫亦奚托以为辞矧上下既交宁有不通
之志而君臣相遇岂为易得之时当体余怀勉安厥
位所乞宜不允
   赐外任臣寮进奉助祫享银绢等敕书
朕卜吉孟冬合食清庙礼乐交举臣工毕从嘉守土
之修官咸以时而来助各以其物粲然在庭载省勤
诚良深叹尚
   赐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王举正乞致仕不
   允诏(十一月十四日)
卷七 第 3b 页
夫朝廷之广大贤俊之众多必有皤然耆寿之臣以
当上所优礼之异或事思所访则有老成俾时之式
瞻以为人望故礼虽七十犹有不得谢者焉卿懿文
高行有君子之风清节令问为当世所重阅书秘殿
日侍清闲进读经筵坐论道德固非有官司之责筋
力之劳宜思少安副我眷待
   镇潼军华阴县云台观修整真宗皇帝御容
   等殿今已了当扶请御容入本殿奉安祝文
(十一月十四日)
屹尔名山斯为福地翼然宝构式奉威灵缮完既新
卷七 第 4a 页
考卜惟吉鉴兹恳至永以妥安
   镇潼军华阴县云台观修整圣祖及真宗御
   容等殿今巳了当乞请御容入本殿奉安青
   词(十一月十四日)
伏以灵峰甚峻仙宇载严爰考吉辰奉宁真圣式伸
祗告昭鉴乃诚
   赐相州观察使刘从广进奉乾元节马诏
卿蔚有敏材膺于寄任远瞻寿节效乃诚勤在庭之
献肃陈事上之忠可见省阅之际嘉叹不忘
   赐观文殿大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知定州庞
卷七 第 4b 页
   籍乞退不允诏
敕庞籍省所劄子奏以年齿衰残自去年七月后累
奉表及劄子输沥恳诚寻蒙差知定州亦曾面告秖
乞一年许赐请老归第伏望早赐差人承替得遂前
恳事具悉夫难进易退虽士节之甚美而尚贤优老
亦朝家之所先故礼称引年而有不得谢卿以俊德
为时旧臣柬于予衷任以方面材猷甚壮视听方彊
矧夫边候无虞民事尤简固可以偃息藩屏养颐精
神而远慕昔贤愿还官政虽止足之意诚可尚于高
怀而眷遇之深难遽从于来请所乞宜不允故兹诏
卷七 第 5a 页
示想宜知悉冬寒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赐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
   河南府文彦博辞加恩不允诏(十一月/十七日)
敕彦博省所上表陈让祫享礼毕加恩事具悉朕属
者洁齐精诚荐见宗庙蒙神之贶受福孔多推庆赐
以大行均中外而咸及矧我同德乃时旧臣惟体貌
之隆宜加于异数而褒优之意未称于予衷嘉让节
之甚勤顾成命之难止所让宜不允故兹诏示想宜
知悉冬寒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赐枢密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
卷七 第 5b 页
   庠让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
卿陪祀畴劳启封加命再形恳让深识冲怀顾定志
之弗移宜承命而毋忽
   西太一宫开启祝圣寿年交金箓道埸青词
(十一月二十三日)
伏以万物坚成乐岁功之斯就四时迭运荷乾施之
无穷爰即灵埸载启科式荐以芬芳之洁通于杳默
之神伏愿威鉴昭临福禧穰集固穹隆之寿历延绵
永之皇图下逮群生咸均馀祐
   万寿观宁华殿开启温成皇后忌辰道埸青
卷七 第 6a 页
   词(十一月二十九日)
伏以妙道无方推乎善应清真昭格通以明诚追内
则之有仪蔼馀芳而未远式临讳日俾按醮科爰即
琳宫肃延羽士冀资冥福永助仙游
   閤门赐许怀德张茂实告敕口宣
卿素称忠勇备著劳能俾更旄节之荣仍董貔貅之
旅往膺宠命其体眷怀
   赐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王举正乞致仕不
   允诏(十一月二十九日)
卿精深之学足以待问清懿之望足以镇浮向从守
卷七 第 6b 页
藩念远贤之在外来侍经席冀开予于未闻惟道德
之所资非耆旧而谁处虽引年之制礼固有常而爱
老之心予宁敢怠所宜勉近医药辅安精神期臻寿
康以副虚伫所乞宜不允
   赐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张茂实赴阙生料口
   宣(十二月六日)
卿远趋召节方届都城惟兹饩品之丰式举彝章之
旧往祗宠锡式体眷怀
   班荆馆赐契丹贺正旦人使到阙御筵口宣
(十二月九日)
卷七 第 7a 页
卿等岁元兹始邻好时修载驰使传之劳方次都门
之近宜伸颁锡式示眷怀
   正月五日赐贺正旦人使内中酒果口宣
卿等夙将信聘来结邻欢方伸宴饫(一作/饮)之丰式示
眷怀之意芳醪嘉实宜厚宠颁
   赐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张茂实让恩
   命不允诏(十二月十五日)
卿蔚有材武称于周行早罄忠力膺予寄任自分齐
钺屡易名邦俾更节制之权入总禁严之旅捍城宿
卫皆汝职焉载阅来章虽嘉让节趋祗成命宜体眷
卷七 第 7b 页
怀所让宜不允
   内中福宁殿开启天庆节道埸青词
伏以新阳叶律肇正于岁端嘉节纪时盖遵于国典
载严秘殿遐企上真荐兹蠲洁之诚杳达清冥之应
冀承灵贶永祐皇图
   内中福宁殿罢散天庆节道埸青词
伏以元符肇贶先圣是膺纪为令节之名著乃仙科
之式用严禁密恭荐苾芬冀真驭之昭临贶嘉祥而
茂集基图永固动植均休
   赐新除建雄军节度使依旧殿前都指挥使
卷七 第 8a 页
   许怀德让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十/二)
(月五日)
省表具之卿拔从行伍之微董我师徒之众嘉尔劳
旧优之宠荣乃思功效之未彰能形避让之冲恳巳
行之命其往钦承事上之忠无或怠忽所让宜不允
仍断来章
   内中御侍巳下贺皇帝年节词语
妾等言伏以尧官谨历万物惟新夏数得天四时以
正恭惟尊号皇帝陛下睿明禀哲慈俭保邦正朔颁
行极舟车之所至仁恩(一作/慈)溥及顺天地以发生妾
卷七 第 8b 页
等忝备掖庭获瞻黼座顺三微之首月祝万寿于无

   赐夏国主进奉贺正旦马驼诏
王正首岁玉历颁春眷惟继世之忠克效守藩之职
勤修时贡来旅明庭言念倾输良深叹奖
   皇帝回契丹皇帝贺正旦书
正月日伯大宋皇帝致书于侄大契丹圣文神武睿
孝皇帝阙下岁端更始顺阳律以布和信聘时修讲
邻欢而增固阅书言之勤好加篚币之腆丰感戢所
深述宣罔既今怀化军节度使耶律嘏等回专奉书
卷七 第 9a 页
陈谢不宣白
   皇帝回契丹皇帝达皇太后贺正旦书
正月日伯大宋皇帝致书于侄大契丹圣文神武睿
孝皇帝阙下玉历颁时宝邻交聘兼驰使驲别枉信
函载传慈懿之言益固讲修之好颛希侍次达此悰
诚今归德军节度使耶律思宁等回专奉书陈谢不
宣白
   赐起居舍人知制诰刘敞等奖谕诏(十二月/九日)
敕刘敞省所进祫享诗事具悉祫大祭也礼久阙焉
朕因时孟冬躬荐圭鬯永惟祖考之烈格于天地礼
卷七 第 9b 页
乐之盛昭乎(一作/于)物容宜有儒学之臣形为颂叹之
美卿议论闳博辞章烂然敷训告以代予言是惟其
职发揄扬而称上德聊见馀才省阅巳还嘉尚良切
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赐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钱象先等奖谕
   诏(十二月九日)
敕象先省所进祫享诗事具悉祫大祭也礼久阙焉
朕因时孟冬躬荐圭鬯永惟祖考之烈格于天地礼
乐之盛昭乎(一作/于)物容宜有儒学之臣形为颂叹之
美览奏篇之来上庆熙事之有成文采可观叹嘉于
卷七 第 10a 页
再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赐屯田员外郎国子监直讲梅尧臣奖谕敕
   书(十二月九日)
敕梅尧臣省所进祫享诗事具悉汝行懿而粹学优
而纯以诗自名为众所服矧乃咏祖宗之功德述礼
乐之声容宜被朱弦以荐清庙载披来献深用叹嘉
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赐西京作坊使知麟州王庆民奖谕敕书(十/二)
(月十七日)
敕王庆民省所奏准密院劄子节文以臣撰成麟府
卷七 第 10b 页
二州绢图一面并序目二册诣阙上进事具悉古之
用兵者必因地形制方略然后可以策胜败之算运
奇正之谋尔以材武之资有敏明之识自膺柬寄出
守边封而能周知山川险易之形历览亭障屯防之
要列为凡目粲尔(一作/可)条陈不惟指掌于披图足以
因时而制变遽兹来上深体乃忠省阅以还叹嘉曷
已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集英殿告迁宣祖皇帝昭宪皇后御容赴奉
   先禅院庆基殿奉安祝文
伏以祖烈昭宣威神缅邈顾祠庭之夙敞崇宝构以
卷七 第 11a 页
载新冀即妥安永伸(一作/申)严奉
   奉先禅院法堂上告迁宣祖皇帝昭宪皇后
   御容赴内中奉安祝文
伏以早严宝殿以伫神游今奉威灵即安清禁仰惟
鉴格歆此精衷
   景灵宫奉真殿开启真宗皇帝忌辰道埸看
   佛经都功德疏语
伏以威神在天奉真游而时格觉慈宣化敷慧福以
无穷追讳日之甫临演袐言而申荐永繄仁佑式慰
孝衷
卷七 第 11b 页
   景灵宫奉真殿真宗皇帝忌辰道埸看道经
   都功德疏语
伏以琳宫严敞奉真驭以来临宝笈飞华演灵篇而
甚秘式届遏音之日载深濡露之怀遐荐福因永资
道荫
   景灵宫广孝殿章懿皇后忌辰道埸看佛经
   都功德疏语
伏以讳日斯临孝心增感永慕至慈之德载瞻大觉
之雄既集善因遐资福果
   景灵宫广孝殿章懿皇后忌辰道埸看道经
卷七 第 12a 页
   都功德疏语
伏以春露既濡孝思罔极即仙庭之秘邃诵金简之
精微仰冀清真永资遐福
   赐新除建雄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许怀
   德让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口宣
卿以宿卫之勤劳能备著俾移使节式示眷怀宜体
优恩勿持坚让
   赐新除建雄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许怀
   德让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
卿夙推材武久拥节旄俾易名藩用伸优遇无烦固
卷七 第 12b 页
避往服新恩
   赐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田况乞致仕不允
   批答(嘉祐五年正月八日)
省表具之卿德量足以容众材识足以济时蔚然君
子之风绰有大臣之体自婴疾恙求解枢机朕心恻
然深以为惜乃惟书殿之清职自非耆哲而弗居俾
从优游以便颐养所期福善之理当蒙勿药之休还
来辅予以尽贤业遽形引谢良异眷怀所乞宜不允
   皇第九女封福安公主制(正月二十四日)
门下朕稽有国之彝章著皇女之称谓取其主以同
卷七 第 13a 页
姓所以见王体之尊必也锡之美名所以彰礼命之
宠载涓吉日敷告在庭皇第九女岐嶷之姿有生知
之异禀柔顺之质得天性之自然方严保传之规以
养肃雍之德俾遵旧典褒以徽章嘉乃妙龄盛哉仪
服考佥言而惟允非予意之敢私于戏隆仁恩以厚
亲兹惟教爱习图史而循法繄乃夙成祗若训言往
膺涣渥(一作/命)可封福安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
命主者施行
   皇第十女封庆寿公主制(同日)
门下诗纪王姬之盛车服之制甚严汉优帝女之仪
卷七 第 13b 页
汤沐之封并列盖敦国体匪曰亲私惟始被于宠章
常推择于嘉号载稽成宪诞告外庭皇第十女宝婺
分晖仙源袭庆天姿异禀温而有仪姆教不烦生而
知善方居妙岁蔚有令猷朕仰承燕翼之谋兹膺(一/作)
(膺/兹)蕃衍之祉俾新礼命式示褒荣于戏宠秩既崇在
乎有德名称甚美享乃多休祗服茂恩勿忘明训可
封庆寿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帝乾元节词语(正月二/十六日)
妾等言正阳旅月式符诞圣之期令节称觞共献无
疆之寿伏惟尊号皇帝陛下法尧聪睿躬禹俭勤厚
卷七 第 14a 页
德浸于黎元至仁同于覆载舟车所及声教咸均罄
兹率土之滨共效南山之祝妾等欣逢嘉会获侍严
宸敢望清光恭陈善颂无任歌时乐圣欢呼激切之

内制集卷第七
在外岳渎等谢祫享礼毕祝文神报(疑是/伸报)
卷七 第 14b 页
卷七 第 1a 页
外集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五十七
  律诗三
   赠王介甫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
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
拂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
   苏才翁挽诗二首
握手接欢言相知二十年文章家世事名誉弟兄贤
可惜英魂掩惟馀醉墨传秋风衰柳岸抚柩送归船
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零落篇章为世
卷七 第 1b 页
宝平生风义见交情青松月下泉台路白草原头薤
露声自古英豪皆若此哭君徒有泪沾缨
   送石扬休还蜀
长爱谪仙誇蜀道送君西望重吟哦路高黄鹄飞不
到花发杜鹃啼更多清禁寒生凤池水绣衣荣照锦
江波昔年同舍青衿子夹道欢迎鬓已皤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
庠序制犹阙乡闾教不行古于经学政今也艺虚名
来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轻无徒诮其陋讲劝在公卿
   和公仪试进士终埸有作
卷七 第 2a 页
朝家意在取遗才乐育推仁亦至哉本欲励贤敦古
学可嗟趋利竞朋来昔人自重身难进薄俗多端路
久开何异鳣鲂争尺水巨鱼先已化风雷
   久在病告近方赴直偶成拙诗二首
经时移病久端居玉署新秋独直庐夜静楼台落银
汉人闲铃索少文书江湖未去年华晚灯火微凉暑
雨初敢向圣朝辞宠禄多惭禁籞(一作/阙)养慵疏
清晨下直大明宫驰马悠然宿露中金阙云开沧海
日天街雨后绿槐风岁华忽忽双流矢鬓发萧萧一
病翁名在玉堂归未得西山画阁兴何穷
卷七 第 2b 页
   送润州通判屯田
船头初转两旗开清晓津亭叠鼓催自古江山最佳
处况君谈笑有馀才云愁海阔惊涛涨木落霜清画
角哀善政已成多雅思寄诗宜逐驿筒来
   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山横天地苍茫
外花发池台草莽间万井笙歌遗俗在一樽风月属
君闲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送张吉老赴浙宪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一作/锦)衣荣昔时结客
卷七 第 3a 页
曾游处今见焚香夹道迎治世用刑期止杀仁心听
狱务求生时丰讼息多馀暇无惜新篇屡寄声
   春日词五首
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琯(一作/管)东风逗晓来不待岭梅
传远信剪刀先放䌽花开
试粉东窗待晓回共寻春柳傍香台不惊树里禽初
变共喜钗头燕已来
红雾初开上晓霞共惊风色变年华香车遥认春雷
响庭雪先开玉树花
玉琯吹灰夜色残鸡鸣红日上仙盘初惊百舌绵蛮
卷七 第 3b 页
语已觉东风料峭寒
待晓铜荷剪蜡煤绣帘春色犯寒来画眉不待张京
兆自有新妆试落梅
   走笔答原甫提刑学士(庆历五年/详见卷末)
岁暮山城喜少留西亭尚欲挽行辀一樽莫惜临岐
别十载相逢各白头
   酬净照大师说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
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林泉苟有趣何必市廛间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讲筵诸公
卷七 第 4a 页
禁籞皇居接香畦镂槛边分渠自灵沼种稻满滮田
六榖名居首三农政所先擢茎蒙德茂养实以时坚
晓谒龙墀罢行瞻凤盖翩粹容知(一作/和)喜色嘉瑞奏
丰年衰病惭经学陪游与俊贤安知帝力及但乐岁
功全拜赐秋风里分行黼座前自怜台笠叟来缀侍
臣篇
   送薛水部通判并州
胸怀磊落逢知已气略纵横负壮心玉麈生风宾满
坐金鳞照甲士如林牛羊日暖山田美雨雪春寒土
屋深自古幽并重豪侠秖应行乐费黄金
卷七 第 4b 页
   鹤
樊笼毛羽日低摧野水长松眼暂开万里秋风天外
意日斜闲啄岸边苔
   雁
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水阔天低云暗
澹朔风吹起自成行
   鹘
依倚秋风气象豪似欺黄雀在蓬蒿不知羽翼青冥
上腐鼠相随势亦高
   原甫致斋集禧余亦摄事后庙谨呈拙句兼
卷七 第 5a 页
   简圣俞
受命分行摄上公紫微人在玉华宫楼台碧瓦辉云
日莲芰清香带水风每接少年嗟老病尚能联句恼
诗翁凌(一作/临)晨已事追佳赏绿李甘瓜兴未穷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
埸屋当年气最雄交游樽酒弟兄同文章落笔传都
下议论生锋服座中自古圣贤谁(一作/犹)不死况君门
户有清风凋零三十年朋旧在者多为白发翁
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青衫照日誇春
榜白首馀年哭故人盛德不忘存志刻话言能记有
卷七 第 5b 页
朋亲吴江草木春风动沥酒谁瞻垄树新
   奉和刘舍人初雪
夜雪填空晓更飘龙墀风冷佩声高琼花落处萦仙
仗玉殿光中认赭袍下直笑谈多乐事平时樽酒属
吾曹羡君年少才无敌顾我虽衰饮尚豪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
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
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荷叶
卷七 第 6a 页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上张青
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小池
深院无人锁曲池莓苔绕岸雨生衣绿萍合处蜻蜓
立红蓼开时蛱蝶飞
   钓者
风牵钓线袅长竿短笠轻蓑细草间春雨濛濛看不
(一作/足)水烟埋却面前山
   霜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心折败荷倾奈寒惟有东篱
卷七 第 6b 页
菊金蕊繁开晓更清
   牛
日出东篱黄雀惊雪销春动草芽生土坡平慢陂田
阔横载童儿带犊行
   送刘虚白二首
秘诀谁传妙若神能将题品遍朝绅因言祸福兼忠
孝吾爱君平善诲人
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自顾岂劳君借
誉偶然章服裹猿狙
   刘丞相挽词二首
卷七 第 7a 页
南国邻乡邑东都并俊游赐袍联唱第命相见封侯
念昔趋黄閤相看笑白头盛衰同俯仰旌旐送山丘
连章相府辞荣宠拥旆名都出镇临年少已推能宰
社乡人终不见挥金长蛟息浪归帆稳乔木生烟蔽
日深平昔家庭敦友爱可怜松槚亦连阴
   寄大名程资政琳
龙门长恨晚方登便以忘年接后生谈剧每容陪玉
麈饮豪常忆困金觥冰开御水春应绿云破淮天月
自明醉倒离筵听别曲醒来犹尚记馀声
   东斋对雪有怀
卷七 第 7b 页
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贪听樽前歌袅
袅不闻窗外响萧萧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
柳条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雪后玉堂夜直
雪压宫墙锁禁城沉沉楼殿景尤清玉堂影乱灯交
晃银阙光寒夜自明尘暗图书愁独直人闲铃索久
无声銮坡地峻谁能到莫惜宫壶酒屡倾
   官舍假日书怀奉呈子华内翰长文原甫景
   仁舍人圣俞博士
锁印春风雪入帘天寒鸟雀聚空檐青幡受岁儿童
卷七 第 8a 页
喜白发催人老病添艳舞回腰飞玉盏清吟拥鼻对
冰蟾相从一笑两莫得簿领区区叹米盐
   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
池上虽然无皓魄樽前殊未减清欢绿醅自有寒中
力红粉尤宜烛下看罗绮尘随歌扇动管弦声杂雨
荷乾客舟闲卧王夫子诗阵教谁主将坛
   中秋不见月问客
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不知桂魄今何
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嘉(一作/佳)篇岂胜钦玩聊
卷七 第 8b 页
   以四韵仰酬厚贶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不待雪霜常(一/作)
(长)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嗟予心志俱憔悴羡子文
章骋(一作/足)富饶嗣以嘉(一作/佳)篇诚厚贶远惭为报乏
琼瑶
   奉寄襄阳张学士兄
东津渌水南山色梦寐襄阳二十年(予昔游汉上尝/爱其山川迨今)
(十六七/年矣)顾我百忧今白首羡君千骑若登仙花开汉
女游堤上人看仙翁拥道边况有玉钟应不负夜槽
春酒响如泉
卷七 第 9a 页
   奉答圣俞宿直见寄之作
寒夜分曹直严城隔几层予惭批凤诏(一作/诺)君叹守
萤灯病骨羸漳浦官书蠹羽陵无嫌学舍冷文字比
清冰
   和原甫舍人阁下午寝归有作
遥知好睡紫微郎枕簟清薰绿蕙芳五色诏成人不
到万年风动阁生凉平时下直归宜早陋巷相过意
未忘扬子不烦多载酒主人犹可具(一作/共)黄粱
   闻原甫久在病告有感
东城移疾久离居安得疑蛇意尽祛诸老何为谗贾
卷七 第 9b 页
谊君王犹未识相如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
世疏谁谓文章金马客翻同憔悴楚三闾
   试笔
试笔消长日耽书遣百忧馀生得如此万事复何求
黄犬可为戒白云当自由无将一抔土欲塞九河流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
曾向斋宫咏麦秋绿阴佳树覆墙头重来满地新霜
叶却忆初闻黄栗留
   戏答仲仪口号
弊居回看如蛙穴华宇来栖若燕身(寄宿/人家)敢望笙歌
卷七 第 10a 页
行乐事只忧无米过来春(今年远近大/水稼穑何望)
   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
层构严清禁披图烂宝文虹蜺光照物龙凤势腾云
妙极功归一真随体自分孝思遵宝训圣业广惟勤
   题东閤后集(一作题营丘集后)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三字一作/两郡半)闲辞近诗
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日长偶书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安得遂为无事
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卷七 第 10b 页
   寄答王仲仪太尉素
丰乐山前一醉翁馀䶖有几百忧攻平生自恃(一作/是)
心无愧直道诚知世不容换骨莫求丹九转荣名岂
在禄千钟明年今日如寻我颍水东西问老农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
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老为南亩一夫
去犹是东宫二品臣侍从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
平民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新制推恩/致仕许依)
(旧兼职自王仲仪/始今某仍出特恩)
   余昔留守南都得与杜祁公唱和诗有答公
卷七 第 11a 页
   见赠二十韵之卒章云报国如乖硕归耕宁
   买田期无辱知已肯逐利名迁逮今二十有
   二年祁公捐馆亦十有五年矣而余始蒙恩
   得遂退休之请追怀平昔不胜感涕辄为短
   句寘公祠堂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
报国如乖硕归耕宁买田此言今始践知不愧黄泉
   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𥙿二侍郎
   二首
日久都城车马喧岂知风月属三贤唱高谁敢投诗
卷七 第 11b 页
社行处人争看地仙酒面拨醅浮大白舞腰催拍趁
繁弦与公等是休官者方把锄犁学事田
多病新还太守章归来白首兴何长琴书自是千金
产日月闲销百刻香尚有俸钱酤美酒自栽花圃趁
新阳醉翁生计今如此一笑何时共一觞
   寄题景纯学士藏春坞新居
清才四纪擅时名晚卜丘林遂解缨欲借青春藏向
此须知白首尚多情水浮花出人间去山近云从席
上生漫(一作/谩)说市朝堪大隐仙家谁信在重城
   会老堂
卷七 第 12a 页
古来交道愧难终此会今时岂易逢出处三朝俱白
首凋零万木见青松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釂
一钟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叔平少师去后会老堂独坐偶成
积雨荒庭遍绿苔西堂潇洒为谁开爱酒少师花落
去弹琴道士月明来鸡啼日午衡门静鹤唳风清昼
梦回野老但欣南亩伴岂知(一作/峰高)名籍在蓬莱
   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一首
悠悠身世比浮云白首归来颍水濆曾看元臣调鼎
鼐却寻田叟问耕耘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销磨酒
卷七 第 12b 页
百分放浪岂无方外士尚思亲友念离群
书殿宫臣宠并叨不同憔悴返渔樵无穷兴味闲中
得强半光阴醉里销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
溪桥犹须五物称居士不及颜回饮一瓢
   赠潘道士
门无车辙紫苔侵鸡犬萧条陋巷深寄语弹琴潘道
士雨中寻得越江吟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
老得闲来兴味长问将何事送馀光春寒拥被三竿
日宴坐忘言一炷香报国愧无功尺寸归田仍值岁
卷七 第 13a 页
丰穰枢庭任重才馀暇犹有新篇寄草堂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
三朝窃宠幸逢辰晚节恩深许乞身无用物中仍老
病太平时得作闲人鸣琴酌酒留嘉客引水栽花过
一春惟恨江淹才已尽难酬开府句清新
   初夏西湖
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绿阴黄鸟春归
后红蘤青苔人迹稀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
交飞林僧不用相迎送吾欲台头坐钓矶
   寄河阳王宣徽
卷七 第 13b 页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肥鱼美酒偏宜
老明月清风不用钱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
三川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彊犹须诧短篇
   寄韩子华(并序)
余与韩子华长文禹玉同直玉堂尝约五十八岁致
仕子华书于柱上其后荐蒙恩宠世故多艰历仕三
朝备位二府巳过限七年方能乞身归老俗谚云也
卖弄得过里
人事从来无处定世涂多故践言难谁如颍水闲居
士十顷西湖一钓竿
卷七 第 14a 页
   戏刘原甫(见蔡绦西清诗话/已下续添)
平生志业有谁先落笔文章海内传昨日都城应纸
贵开帘却扇见新篇
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
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
长桥南走群山间中有雍子之名园苍云蔽天竹色
净暖日扑地花气繁飞泉来从远岭背林下曲折寒
波翻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绝如哀弹我来据石
弄瑟瑟惟恐日暮登归轩尘纷解剥耳目异秖疑梦
卷七 第 14b 页
入神仙村知君襟尚我同好作诗闳放莫可攀高篇
绝景两不及久之想像空冥烦
 右雍家园诗吉绵闽本皆入公外集而王荆公四
家诗选亦有之今乃载苏子美沧浪集后人安得
 不疑或谓公亲作沧浪集序不应误杂巳诗可以
 无疑姑附见于此按王荆公取公诗凡一百二十
 五首内一百三首载居士集二十一首载外集又
 一篇即此诗其它或全改一联或增减一联甚者
 至增四联或移两联之类巳注一作于逐篇岂当
 时传本不同抑荆公自加润色也
卷七 第 15a 页
京本子履姓陈众本并作弄琴瑟惟蜀本作瑟瑟
外集卷第七
嘉祐三年二月公馆伴北使在都亭驿有戏寄梅
圣俞绝句圣俞集中次韵云去年锁宿得联华二
 月墙头始见花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
 家(上丁释/奠致斋)公诗无之
卷七 第 15b 页
久在病告近方赴直偶成拙诗二首宿露(一作/宿雾)
答原甫提刑学士(庆历五年冬公守滁州而前政赵/良规带秘阁校理移京西提刑即)
(其人也合/入第六卷)
陈动之挽词(或作洞非登/科记可据)
钓者钓线(一作/钩线)
退居述怀寄韩侍中颖水濆(众本皆作滨不特别韵/而韩公文集载和篇亦)
(作濆今/从之)
卷七 第 1a 页
奏议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三
 諌院
   论捕贼赏罚劄子(庆历三年)
臣伏见方今天下盗贼纵横王伦张海等所过州县
县尉巡检有迎贼饮宴者有献其器甲者有畏懦走
避者有被其驱役者朝廷于此忧贼之时正患乏人
之际或于巡检县尉之内得一捕贼可使之人则必
须特示旌酬以行激励苟或未能者犹须悬赏以待
之何况有而失赏伏见吏部选人区法自出身以来
两任县尉初任临江军新淦县三年之内大小贼盗
卷七 第 1b 页
获四十馀火内虽小盗数多其如强劫群贼亦不为
少据于赏格合改京官而有司守纤细之文执寻常
之例谓其所获虽为全火而不同时因不与理为劳
绩臣料(一作/谓)天下州县盗贼之多无如新淦天下县
尉能捉贼之多亦无如区法又闻法次任吉水县尉
使其县民结为伍保至今吉水一县全无盗贼民甚
便之法为县尉官至卑贱所至之处皆有可称臣思
朝廷非不欲赏善罚恶以行劝戒而患于有司法弊
拘守常文致抑才能失于旌赏其区法偶与臣相识
因得知之然人所不知抑而不申者何可胜数窃以
卷七 第 2a 页
盗贼是方今急患县尉方今切要之人皆朝廷常合
留意之事臣辄有起请事件具画一如后
 一选人区法捕贼之效甚多但为有司拘守细碎
 之文不理劳绩其人已升得职官伏乞追取本
 人历子别加考验如实有劳能即乞不拘常格
 特与酬奖以劝后来
 一臣谓天下群盗纵横皆由小盗合聚今但患其
  大而不防其微故必欲止盗先从其小能绝小
 盗者巡检县尉也然而赏罚之法其弊极多只
  如捕盗去恶但要净尽岂必须是一日之内同
卷七 第 2b 页
 时捕获假如有全火强盗县尉巡检以死命斗
 敌若于两日内捉尽已不理为劳绩其守文之
 弊如此极多欲乞下铨司重定捕贼赏格施(一/作)
(颁)
 一臣伏见自天下有盗贼以来议者多陈禦盗之
 策皆欲使民结为伍保则奸恶不容今区法于
 吉水县立伍保之法三年之内劫贼不敢入其
 县界臣欲乞特降指挥下江南西路体量吉水
 县自区法创立伍保之法以来如实全无劫贼
 又(一作/及)民间以为便利即乞颁行伍保之法于
卷七 第 3a 页
  天下
右谨具如前取进止
   论光化军叛兵家口不可赦劄子(同前)
臣窃见近日盗贼纵横张海等二三百人未能败灭
光化军宣毅又二三百人作乱臣谓朝廷致得盗贼
如是者不惟中外无备盖由威令不行昨王伦贼杀
主将自置官称着黄衣改年号事状如此乃是反贼
使其不败为患如何既败之后不诛家族凡小人作
事亦须先计成败今使其事成则获大利不成则无
大祸有利无害谁不欲反只如淮南一带官吏与王
卷七 第 3b 页
伦饮宴率民金帛献送开门纳贼道左参迎苟有国
法岂敢如此而往来取勘(一作/会)巳及半年未能断遣
古者称罚不踰时所以威激士众今迟缓如此谁有
惧心遂致张海等官吏依前迎奉顺阳县令李正巳
延贼饮宴宿于县厅恣其劫掠鼓乐送出城外其人
敢如此者盖为不奉贼则死不奉朝廷则不死所以
畏贼过如畏国法臣恐朝廷威令从此遂弱盗贼凶
势从此转强臣闻刑期无刑杀以止杀宽猛相济用
各有时伏望陛下勿采迂儒所说妇人女子之仁尚
行小惠以误大事其宣毅兵士必有家族伏乞尽戮
卷七 第 4a 页
于光化市中使远近闻之悚畏以止续起之贼其李
正己仍闻已有台宪上言亦乞斩于邓州使京西一
路官吏闻之畏恐知国法尚存不敢奉贼从来只被
迂懦之人因循不断误陛下事坏得天下事势巳如
此不可更循旧弊有失威断惟陛下力行之取进止
  荐李允知光化军劄子(同前)
臣近为光化军遭韩纲酷虐致得兵士作乱曾荐国
子博士李允前知光化军日军民畏爱乞却令依旧
知军不蒙朝廷施行近闻光化军兵民官吏列状奏
乞李允知军正与臣等所言符合臣等职在諌诤事
卷七 第 4b 页
无大小只要上益朝廷下叶物议今来所荐李允臣
皆不识其面但采访得此人实有吏才在光化日甚
有惠政当此军城(一作/贼)烧劫之后此人必可抚绥今
朝廷只见臣等荐论未赐深信既是本军陈乞可以
不疑朝廷前来失选良吏致因韩纲屠虐军城今又
不能别选良吏抚绥残破致使军民自乞一旧知军
若又不与则臣恐军民怨怒变乱复生其李允伏乞
依光化军民所请却令知军取进止
  论韩纲弃城乞依法劄子(同前)
臣伏见前知光化军韩纲近为酷虐兵士致兵士等
卷七 第 5a 页
作乱攻劫州县惊动朝廷上贻君父之忧下致生民
之患而又不畏法弃城遁走其罪状显著便合诛夷
朝廷慎于用刑尚令勘鞫至今多日未见施行窃以
断狱之议不过两端而已有正法则依法无正法则
原情今韩纲所犯法有明文情无可恕谨按律文主
将守城为贼所攻不固守而弃者斩此韩纲于法当
斩有明文也纲不能抚绥士卒致其叛乱但其弃城
而走情最难容当初乱兵未有器械韩纲手下自有
六十馀人不乱兵士又有官库器甲既不能尽力禦
捍又不能闭城坚守公然将手下兵士津送全家上
卷七 第 5b 页
船便弃牌印城池而去致兵之乱起自纲身临难逃
身而不死国方今盗贼可忧之际若使天下州县皆
效韩纲见贼便走则在处城池皆为贼有陛下州县
谁肯守之此韩纲之情又无可恕也纲之一死理在
不疑(一有/然字)外人但见拖延多日未行断决皆谓朝廷
好行姑息渐有恩贷之意又缘纲是大臣家子作如
此大过生如此大患犯如此大刑名若曲法不行即
不知(一作/今后)孤寒有罪者何以行法其韩纲伏望圣慈
出于睿断早赐依法施行取进止
   论乞赈救饥民劄子(庆历三年)
卷七 第 6a 页
臣伏见近降大雪虽是将来丰熟之兆然即日(一作/目)
陜西饥民流亡者众同华河中尤甚往往道路遗弃
小儿不少只闻朝旨令那移近边兵马及于有官米
处出粜此外未闻别行赈救此急在旦夕不可迟回
其遗弃小儿亦乞早降指挥令长吏收恤仍闻京西
东大雪不止毁折桑柘不少窃虑向去丝蚕税赋无
所出致贫民起为盗贼亦乞特降指挥体量臣窃见
国史书祖宗朝每奏一两州军小有灾伤亦随多少
赈恤或蠲免税租盖以所放者少不损国用又察民
疾苦微细不遗所以国恩流布民不怨嗟不必须待
卷七 第 6b 页
灾伤广阔方行赈救也方今人贫下怨之际不厌频
推恩惠伏望圣慈特赐矜悯取进止
   论救赈雪后饥民劄子(同前)
臣风闻京城大雪之后民间饥寒之人甚多至有子
母数口一时冻死者虽豪贵之家往往亦无薪炭则
贫弱之民可知矣盖京师小民例无蓄积只是朝夕
旋营口食一日不营求则顿至乏绝今大雪已及十
日使市井之民十日不营求虽中人亦乏绝矣况小
民哉雪于农民虽为利泽然农亩之利远及春夏细
民所苦急在目前日夕已来民之冻死者渐多未闻
卷七 第 7a 页
官司有所赈救欲乞特降圣旨下开封府或分遣使
臣遍录民间贫冻不能自存者量散口食并各于有
官埸柴炭草处就近支散救其将死之命至于诸营
出军家口亦宜量加存恤以示圣息所散不多所利
者众仍令两府条件应有军七在外辛苦及民人支
移税赋残零输送艰辛等处并与擘画早加存恤若
使戍兵愁苦道路怨嗟饥冻之尸列于京邑则大雪
之泽其利未见而数事之失所损已多伏乞圣慈特
赐留意取进止
   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劄子(同前)
卷七 第 7b 页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
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臣谓
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方今西
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虏骄悖藏伏之祸在后一
患未灭一患巳萌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四
夷连接无一处无事而又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
昨京西陜西出兵八九千人捕数百之盗不能一时
剪灭只是仅能溃散然却于别处结集今张海虽死
而达州军贼巳却百人又杀使臣其势不小兴州又
奏八九十人州县皇皇何以存济以臣视之乃是四
卷七 第 8a 页
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臣闻天道贵信
示人不欺臣不敢远引他事只以今年内事验之昨
夏秋之间太白经天累月不灭金木相掩近在端门
考于星占皆是天下大兵将起之象岂有才出大兵
之象又出太平之道(一无/道字)字一岁之内前后顿殊岂
非星象丽天异不虚出凡(一作/宜)于戒惧常合脩省而
草木万类变化无常不可信凭便生懈怠臣又思若
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盖其文止曰太
平之道者其意可推也夫自古帝王致太平皆自有
道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臣视方今但见其
卷七 第 8b 页
失未见其得也愿陛下忧勤万务举贤纳善常如近
日不生逸豫则三二岁间渐期脩理若以前贼张海
等小衰便谓后贼不足忧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
丰熟见北虏未来便谓必无事见西贼通使便谓可
罢兵指望太平渐生安逸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
耳臣见今年(一作顷见/太平州)曾进芝草者今又进瑞木窃
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其所进瑞木伏乞更不宣示
臣寮仍乞速诏天下州军告以兴兵累年四海困弊
方当责已忧劳之际凡有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并不得
进献所以彰示圣(一作/明)德感励臣民取进止
卷七 第 9a 页
  论美人张氏恩宠宜加裁损劄子(同前)
臣近风闻禁中因皇女降生于左藏库取绫罗八千
疋染院工匠当此大雪苦寒之际敲冰取水染练供
应颇甚艰辛臣伏思陛下恭俭勤劳爱民忧国以此
劳人枉费之事必不肯为然外议相传皆云见今染
练未绝臣又见近日内降美人张氏亲戚恩泽太频
臣忝为諌官每闻小有亏损圣德之事须合力言难
避天谴臣窃见自古帝王所宠嫔御若能谦俭柔善
不求恩泽则可长保君恩或恣意骄奢多求恩泽则
皆速致祸败臣不敢远引古事只以今宫禁近事言
卷七 第 9b 页
之陛下近年所宠尚氏杨氏余氏苗氏之类当其被
宠之时骄奢自恣不早裁损及至满盈今皆何在况
闻张氏本良家子昨自脩媛退为美人中外皆闻以
谓与杨尚等不同故能保宠最久今一旦宫中取索
顿多恩泽日广渐为奢侈之事以招外人之言臣不
知陛下欲爱惜保全张氏或欲纵恣而败之若欲保
全则须常令谦俭不至骄盈臣料八千疋绫罗岂是
(一作/必非)张氏一人独用不过支散与众人而巳乃是枉
费财物尽为众人至于中外讥议则陛下自受以此
而言广散何益昨正月一日曹氏封县君至初五日
卷七 第 10a 页
又封郡君四五日间两度封拜又闻别有内降应是
疏远亲戚尽求恩泽父母因子而贵可矣然名分亦
不可太过其他疏远皆可减罢臣谓张氏未入宫之
前疏远亲戚各皆何在今日富贵何必广为闲人自
招谤议以累圣德若陛下只为张氏计亦宜如此况
此事不独为张氏大凡后宫恩泽太多宫中用度奢
侈皆是亏损圣德之事系于国体臣合力言伏望圣
慈防微杜渐早为裁损取进止
   论乞止绝河北伐民桑柘劄子(同前)
臣风闻河北京东诸州军见修防城器具民间配率
卷七 第 10b 页
甚多澶州濮州地少林木即今澶州之民为无木植
送纳尽伐桑柘纳官臣谓农桑是生民衣食之源租
调系国家用度之急不惟绝其根本使民无以为生
至于供出赋租将来何以取足臣伏思兵兴以来天
下公私匮乏者殆非夷狄为患全由官吏坏之其诛
剥疲民为国敛怨盖由郡县之吏不得其人故臣前
后累乞澄汰天下官吏者盖备见其弊如此也今澶
州之民骤罹此苦岂非长吏非才处事乖缪所致兼
闻澶州民桑巳伐及三四十万株窃虑他郡尽皆效
此伏乞早赐旨挥禁绝其合用材木仍乞下转运司
卷七 第 11a 页
令相度渐次那容准备其澶州人户经伐桑者乞差
官检覆量多少与权免将来丝绵䌷绢之税窃以军
国所须出自民力必欲外禦契丹之患常须优养河
朔之民若使道路怨嗟人心离叛则内外之患何以
枝梧伏望圣慈特赐留意取进止
   论方田均税劄子(同前)
臣窃见近有臣寮上言均天下税赋已送三司商量
施行臣尝闻自前诸处亦曾有均税者多是不知均
(一作/税)之术或严行刑法或引惹词讼或奸民欺隐
或官吏诛求税未及均民已大扰臣前任通判滑州
卷七 第 11b 页
日有秘书丞孙琳与臣同官其人言先差往洺州肥
乡县与郭咨均税创立千步方田法括定民田并无
欺隐亦不行刑罚民又绝无词讼其时均定税后逃
户归业者五百馀家复得税数不少公私皆利简当
易行其千步均田法自有制度二十馀条臣在滑州
时因闻此事遂略行体问邻近州军大率税赋失陷
一半方欲陈述乞行琳等均田之法今来已有臣寮
上言均税事窃虑未得千步方田简当之法其孙琳
见任滑州职官郭咨为崇仪副使在外欲乞召此二
人送三司令一处商量(一有取/进止字)
卷七 第 12a 页
奏议卷第七
荐李知允光化军劄子允臣(此下少/一等字)失选(一作不/能选)
论韩纲弃城劄子其弃城(一作弃/其城)在处城(在一/作到)
论乞救赈饥民劄子京西东(一作京/东京西)免税租(一作免/租税)
论澧州瑞木劄子未来(一字一作/不举兵)
论美人张氏恩宠劄子以此劳人(以一/作似)
论方田均税劄子郭咨(一作/咨)
卷七 第 12b 页
卷七 第 1a 页
居士集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七
  古诗二十二首
   赠沈博士歌(遵/一作/醉翁吟)
沈夫子胡为醉翁吟醉翁岂能知尔琴滁山高绝滁
水深空岩悲风夜吹林山(一作/泉)溜白玉悬青岑一泻
万仞源莫寻醉翁每来喜登临醉倒石上遗其簪云
荒石老岁月侵子有三尺徽(一作/晖)黄金写我幽思穷
崎嵚自言爱此万仞水谓是太古之遗音泉淙石乱
到不平指下呜咽悲人心时时弄馀声言语软滑如
春禽嗟乎沈夫子尔琴诚工弹且止我昔被谪居滁
卷七 第 1b 页
山名虽(一作/虽名)为翁实少年坐中醉客谁最贤杜彬琵
琶皮作弦自从彬死世莫传玉练锁(东坡诗云新客/从翻王连锁练)
(疑当/作连)声入黄泉死生聚散日零落耳冷心衰翁索莫
国恩未报惭禄厚世事多虞嗟力薄颜摧鬓改真一
翁心以(一作/巳)忧醉安知乐沈夫子谓我翁言何苦悲
人生百年间饮酒能几时揽衣推琴起视夜仰见河
汉西南移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致远有馀力好奇自贤侯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
卷七 第 2a 页
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公卿不及识天子百金酬
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
今也遍中国篱根及墙头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
惟当记其始后世知来由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
(京师无鸭脚树驸马都尉李/和文自南方移植于其第)
   送吴生南归(一作送/吴孝宗字子京)
自我得曾子于兹二十年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
古士不并出百年犹比肩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卷七 第 2b 页
昆崙倾黄河渺漫盈百川决疏以道(一作/导)之渐敛收
横澜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吴生始见我袖藏新
文篇(一作/编)忽从布褐中百宝写(一作/泻)我前明珠杂玑
贝磊砢或不圆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吴生不自
隐欲吐羞俛颜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中虽知自
悔学问苦贱贫自谓久而信力行困弥坚今来决疑
惑幸冀蒙洗湔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世所谓君
子何异于众人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君子能自
知改过不逡巡惟于斯二者愚智遂以分颜回不贰
过后世称其仁孔子过而更日月披浮云子路初来
卷七 第 3a 页
时鸡冠佩猳豚斩蛟射白额后卒为名臣子既悔其
往人谁禦其新丑夫祀上帝孟子岂不云临行赠此
言庶可以书绅
   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一作/景元)赴襄阳(一/本)
(无下三字/景元盖字)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语言轻清微带
秦南通交广西峨岷罗縠纤丽药物珍枇杷甘橘荐
清樽磊落金盘烂璘璘槎头缩项昔所闻黄橙捣(一/作)
(橙捣/新)齑香复辛春雷动地竹走根锦苞玉笋味争新
凤林花发南山春掩映谷口藏山门楼台金碧瓦鳞
卷七 第 3b 页
鳞岘首高亭倚浮云汉水如天泻沄沄斜阳返照白
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文王遗化已寂寞千载谁复
思其仁荆州汉魏以来重古今相望多名臣嗟尔乐
哉襄阳人道扶白发抱幼孙远迎刘侯朱两(一作/望朱)
刘侯年少气甚淳诗书学问若寒士樽俎谈笑多嘉
宾往时邢洺(一作/台)有善政至今遗爱留其民谁能持
我诗以往为我先贺襄阳人
   奉酬杨州刘舍人见寄之作(原父/一作酬/刘原父见寄)
别君今几时岁月如插羽悠悠寝与食忽忽朝复暮
纷纷竟何为凛凛还自惧朝廷无献纳仓廪徒耗蠹
卷七 第 4a 页
风霜苦见侵衰病日增故江湖岂不思恳悃布已屡
美哉广陵公风政传道路优游侍从臣左右天子顾
君来一何迟我请亦有素何当两还分尚冀一相遇
把手或未能尺书幸时寓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
秋风吹浮云寒雨洒清晓鲜鲜墙下菊颜色一何好
好色岂能常得时仍不早文章损精神何用觑天巧
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岂知寒鉴中两鬓甚秋草
东城彼诗翁学问同少(一作/年)小风尘世事多日月良
会少我有一樽酒念君思共倒上浮黄金蕊送以清
卷七 第 4b 页
歌袅为君发朱颜可以却君老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褒)女奴弹琵琶戏作
   呈圣俞
大弦声迟小弦促十岁娇儿弹啄木啄木不啄新生
枝惟啄槎牙(一作/牙槎)枯树腹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
天杳深谷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春风和暖百鸟
语山路硗确行人行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
丁丁林空山静啄愈响行人举头飞鸟惊娇儿身小
指拨硬功曹厅冷弦索鸣繁声急节倾四坐为尔饮
尽黄金觥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栗娇儿
卷七 第 5a 页
两幅青布裙三脚木床坐调曲奇书古画不论价盛
以锦囊装玉轴披图掩卷有时倦卧听琵琶仰看屋
客来呼儿旋梳洗满额花钿贴黄菊虽然可爱眉目
秀无奈长饥头颈缩宛陵诗翁勿诮渠人生自足乃
为娱此儿此曲翁家无
   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一本作/亳州非)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
嗤千金市马惟市(一作/其)肥骐骥伏枥两耳垂夜闻秋
风仰秣嘶一朝络以黄金羁旦刷(一作/发)吴越暮燕陲
丈夫可怜憔悴时世俗庸庸皆见遗子履自少声名
卷七 第 5b 页
驰落笔文章天下知开怀吐胸不自疑世路迫窄多
阱机鬓毛零落风霜摧十年江湖千首诗归来京国
旧游非大笑相逢索酒卮酒酣犹能弄蛾眉山川摇
落百草腓爱君不改青松枝念君明当整骖騑赠以
瑶华期早归岂惟朋友相追随坐使台阁生光辉
   送公期得假归绛
风吹积雪销太行水暖河桥杨柳芳少年初仕即京
国故里几归成鬓霜山行马瘦春泥滑野饭天寒饧
粥香留连芳(一作/风)物佳节过束带还来朝未央
   送宋次道学士赴(一作/知)太平州(敏/求)
卷七 第 6a 页
古堤老柳藏(一作杨/柳棑)春烟桃花水下清明前江南太
守见之笑击鼓插旗催解船(一作打鼓插/旗催发船)侍中令德
宜有后学士清才方少年文章秀粹得家法笔画点
缀多馀(一作/逾)妍藏书万卷复强记故事累朝能口传
来居侍从乃其职远置州郡谁谓(本多/作为)然交游一时
尽英(一作/豪)俊车马两岸来联翩船头朝转暮千里有
酒胡不为(一作/为不)留连
   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举/正)
京师轻薄儿意气多豪侠争誇朱颜事年少肯慰白
发将花插尚书好事与俗殊怜我霜毛苦萧飒赠以
卷七 第 6b 页
(一作/寄赠)洛阳花满盘斗丽争奇红紫杂两京相去五百
里几日驰来足何捷紫檀金粉香未吐绿萼红苞露
犹浥谓我尝为洛阳客颇向此花曾涉猎忆昔进士
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河南官属尽贤俊洛城池
(一作/苑)籞相连接我时年才二十馀每到花开如蛱蝶
姚黄魏红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绿叶鹤翎添色又其
次此外虽妍犹婢妾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
羊胛无情草木不改色多难人生自摧拉见花了了
虽旧识感物依依几抆睫念昔逢花必沽酒起坐驩
呼屡倾榼而今得酒复何为爱花绕之空百匝心衰
卷七 第 7a 页
力懒难勉彊与昔一何殊勇怯感公意厚不知报墨
笔淋漓口徒嗫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一本云/表臣)
齐人谨(一作/建)盐筴伯者之事尔计口收其馀登耗以
生齿民充国亦富粲若有条理惟(一作/虽)非三王法儒
者犹为耻后世益不然榷夺由汉始权量自持操屑
屑已甚矣穴灶如蜂房熬波销海水岂知戴白民食
淡有至死物艰利愈厚令出奸随起良民陷盗贼峻
法难禁止问官得几何月课烦笞箠公私两皆然巧
拙可知已英英职方郎文行粹而美连年宿与泗有
卷七 第 7b 页
政皆可纪忽来从辟书感激赴知已闵然哀远人吐
策献天子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无
异釱厥趾工作而商行(一作与/商贾)本末相表里臣请通
其流为国扫泥滓金钱归府藏滋味饱闾里利害难
先言岁月可较比盐官皆谓然丞相曰可喜适时乃
为才高论徒谲诡夷吾苟今(一作/复)出未以彼易此隋
堤树毵毵汴水流瀰瀰子行其勉旃吾党方倾耳
   尝新茶呈圣俞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
物贵早相矜誇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一/作)
卷七 第 8a 页
(龙未起/驱虫)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
寒癈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
(一作/疑)其独得天地之英华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
小圆复窊鄙哉榖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建安
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泉甘器洁天色好坐
中拣择客亦嘉(一作/佳)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
天涯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可怜俗夫
把金锭(一作挺一作铤茶录多用挺字为古按集/韵锭字去声训镫铤字上声训铜铁朴)
火炙背如虾蟆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卷七 第 8b 页
   次韵再作(一本云/茶歌)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建溪苦远虽不
到自少尝见闽人誇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
藏蛇(今江浙茶园/俗言多蛇)岂如含膏入香作金饼蜿蜒两龙
戏以呀其馀品第亦奇绝愈小愈精皆露芽泛之白
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
弄印几成窊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一作/如)
麻我谓斯言颇过矣其实最能祛睡邪茶官贡馀偶
分寄地远物新来意嘉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
(一作/诚)无涯未言久食成手颤已觉疾饥(一作/病)生眼
卷七 第 9a 页
花客遭水厄疲捧碗口吻无异蚀月蟆僮奴傍视疑
复笑嗜好乖僻诚堪嗟更蒙酬句怪可骇儿曹助噪
声哇哇
   乐郊诗(为刘原甫作一本注/原父郓州东园也)
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三日公不出其民蹙然愁
一闻车马音从者如云浮吾问郓之人无乃失业不
云惟安其业然后乐其休乐郊何所有胡不考公诗
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夷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俯仰迷上下朱栏映清池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其馀虽琐屑处置各有宜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
卷七 第 9b 页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当时偶然迹来者因不废
郓非公久留公去民孰赖此亭公所登此树公所憩
俾民百年思岂取一日醉
   洗儿歌(为圣俞作一本云前日送酒遂助/洗儿辄成短歌更资一笑呈圣俞)
月晕五色如虹蜺深山猛虎夜生儿虎儿可爱(一作/怜)
光陆离开眼巳有百步威诗翁虽老神骨秀想见娇
婴目与眉木星之精为紫气照山生玉水生犀儿(一/作)
(此)翁不比他儿翁三十年名天下知材高位下众所
惜天与此儿聊慰之翁家洗儿众人喜不(一作/莫)惜金
钱散闾(一作/邻)里宛陵他日见高门车马煌煌梅氏子
卷七 第 10a 页
   鸣鸠(崇政殿后/考试所作)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天雨止
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一作/急还)呼不巳逐之其去
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
阴闻此声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众鸟
笑鸣鸠尔拙固无匹不能娶巧妇以共营家室寄巢
生子四散飞一身有妇长相失夫妇之恩重太山背
恩弃义须臾间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朝为亲
戚暮仇敌自古常嗟交道难
卷七 第 10b 页
   代鸠妇言(一本注闻士有/欲弃妻者作)
斑然锦翼花蔟蔟雄雌相随乐不足抱雏出卵翅羽
成岂料一朝还反目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
鸠逐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女弃父母
(一作/妇)曰归中道舍君何所之天生万物各有类谁
谓鸟兽为无知虽无仁义有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
   看花呈(一本/有韩)子华内翰(崇政殿后/考试作)
老虽可憎还可嗟病眼眵昏愁看花不知花开桃与
李但见红白何交加春深雨露新洗濯日暖金碧相
辉华浮香著物收不得含意欲吐情无涯可爱疏帘
卷七 第 11a 页
静相对最宜落日初西斜时倾赐壶共斟酌及此蜂
鸟方諠哗凡花易见不足数禁籞难到堪归誇老病
对此不知厌年少何用苦思家
   啼鸟(崇政殿后考试/举人卷子作)
提葫芦提葫芦不用沽美酒宫(一作/官)壶日赐新拨醅
老病足以扶衰朽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宫花
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苑树千重绿暗春珍
禽䌽羽自成群花开秖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
千声百啭忽飞去(一作/来)枝上自落红纷纷画帘阴阴
隔宫烛禁漏杳杳深千门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
卷七 第 11b 页
州山里闻
   和圣俞(一本二/字作人)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
   本之作用其韵
有芸黄其华在彼众草中清香濯晓露秀色摇春风
幸依华堂阴一顾曾不蒙大雅彼君子偶来从学宫
文章高一世论议(一作/议论)伏群公多识由博学新篇匪
雕虫唱酬烂众作光辉发幽丛在物苟有用得时宁
久穷可嗟凡草木粪壤自青红
   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后中夜酒定复追昨日
   所览杂记并简梅圣俞之作
卷七 第 12a 页
君子忽我顾(一作/顾我)贫家复何有虚堂来清风佳果荐
浊酒简编记遗逸论议相可否欲知所书人其骨多
巳朽前者既巳然后来宁得久所以昔人云杯行莫
停手
居士集卷第七
 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
  绍熙二年三月郡人孙谦益校正
卷七 第 12b 页
 朝佐谓乐郊诗有水出逶夷夷平也伤也与逶字
 不类按说文逶迤斜去皃集韵委曲自得皃诗作
 委蛇汉书作逶蛇恐合作逶迤而蜀本建本罗氏
 本误作逶夷
 永嘉钱文子谓诗羔羊篇有委蛇字离骚载云旗
 之委蛇一本作逶迤一本作委移刘向九叹遵江
 曲之逶移盖变委作逶变蛇作迤移二字矣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又以委为
 蜲孙绰天台山赋既克济于九折路威夷而脩通
 潘安仁金谷集诗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又尽
卷七 第 13a 页
 变作威夷字皆委曲貌今作逶夷乃参古今之变
 必有所据其实则平夷也
    右逶夷二字初不必辩著此以为轻改字
    画之戒
送吴生我前(一作/在前)颜回(一作/颜子)鸡冠(一作/冠鸡)祀上帝(祀一/作事)
杨直讲女奴弹琵琶行人举头飞鸟惊(一作众鸟啁/啾飞且惊)
盛以锦囊(一作古/锦裁囊)
送公期归绛还来(一作/归来)
谢王尚书牡丹事年少(事一/作竞)复何为(复一/作亦)力懒(一作/力乏)
卷七 第 13b 页
尝新茶三月(一作/二月)此为(一作/草木)向空(一作/向檐)
次韵再作岂如(一作/岂知)亦奇绝(亦一/作各)偶分寄(偶一/作忽)疑复
(复一/作且)
看花老病(一作/老翁)年少(一作/少年)
和圣俞芸香光辉(一作/光耀)
答原甫见过佳果(一作/佳景)
卷七 第 1a 页
书简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
   与谢舍人(绛字希深/宝元元年)
某顿首再拜兵部学士三丈久以多故少使不果拜
状春暄尊候万福省榜至独遗圣俞岂胜嗟惋任适
吕澄可过人邪堪怪圣俞失此虚名虽不害为才士
柰何平昔并游之间有以处下者今反得之睹此何
由不痛恨欲作一书与胥亲及李舍人宋学士论理
之又恐自有失误不欲轻发不尔何故见遗可骇可
骇由是而较科埸果得士乎登进士第者果可贵乎
日日与师鲁相对惊叹不巳伏承殿试考校今必已
卷七 第 1b 页
 了某替人犹未至拜见未间伏惟保重因人谨附状
 不宣
    又(宝元二年)
 某顿首百拜知府舍人三丈三两日毒暑尤甚不审
 尊候何似某昨走铃下久溷宾馆旱暑交作晏阴方
 兴当君子定心静事休息之时暑夕屡烦长者其如
 乘馀闲奉樽俎泛览水竹登临高明欢然之适无异
 京洛之旧其小别者圣俞差老而脩为穷人主人腰
 虽金鱼而鬓亦白矣其清兴则皆未减也临别之际
 感恋何胜西禅竹林又辱饯送自夜出南城凡再宿
卷七 第 2a 页
始至弊邑私门老幼往往病暑正如所虑此所以眷
眷门下而不候久留者也自邓至汝阴道出田间由
钜欣桥而西秋稼甚盛时雨巳足问之乃览秀所望
而脚正在陋邦然邓州界(二字一/作则)莫及也岂骑立之
(一作/邪)憎家鸡而爱野雉乎自还县便苦(一作/系)俗事
书记未能详悉谨拜此叙谢伏惟幸察不宣从表侄
欧阳脩顿首百拜
   与王待制(质字子野/庆历三年)
某顿首再拜运使学士子野兄春暄伏惟尊候万福
自去年闰月来东郡以就禄养幸如所欲惟僻陋日
卷七 第 2b 页
益愚鄙尔在都下时子野兄舟行不克攀别其后送
者还颇知留客甚欢而饮酒差多亲族皆以素羸奉
忧不知其后复饮否子野善自摄犹能绝荤血甘淡
薄况于酒邪一别顿尔南北阙于候问惟冀自重以
慰区区不宣某顿首
   与李贤良(觏字泰伯/嘉祐初)
某启冗事牵迫久疏奉长者之论不知两辱过门甚
愧甚愧某来日有少事须出即今幸家居可以拂席
奉俟轩盖颙企颙企不然当别拜闻贵不失约也某
顿首贤良先生
卷七 第 3a 页
    与曾舍人(巩字子固/庆历六年)
 某启虽久不相见而屡辱书及示新文甚慰瞻企今
 岁科埸偶滞遐举畜德养志愈期远到此鄙劣之望
 也某此幸自如山州少朋友之游日逾昏塞加之老
 退于旧学巳为废失而韩子所谓终于小人之归乎
 因风不惜远垂见教未良会间自重自重
    又(治平四年夏)
 某启奉别忽忽暑候巳深不审动履何似某昨假道
 于颍者本以归休之计初未有涯故须躬往及至则
 弊庐地势喧静得中仍不至狭隘但易故而新稍增
卷七 第 3b 页
广之可以自足矣以是功可速就期年挂冠之约必
不愆期也甚幸甚幸昨在颍无所营为所以少留者
盖避五月上官未能免俗尔亳之佳处人所素称者
往往过实其馀不及陈颍远甚然俯仰年岁间如传
邮尔初亦不以为佳盖自便其近颍尔至此便值酷
暑未能多作书相知或有见问者幸略道此意惟慎
夏自爱
   与苏编礼(泃字明允/嘉祐二年)
某启自足下西归承有家问匆遽而行时一小子卧
病方忧闷中不淂相见中间淂还蜀后所惠书及今
卷七 第 4a 页
者贤郎人至得书承尊履休康并以为慰足下文行
见推于时岂久穷居于远方者未相会间千万自爱
   又(治平间)
某启承示表本甚佳前所借谥法三卷值公私多事
近方遍得披阅文字更不待愚陋称述第新法增损
今别为一书则无不可矣成一家之言吾侪喜若巳
出尔谥录卷秩既多秖欲借草本
   又(治平三年)
某启多日不奉见承迁居不易初闻风气不和谓小
小尔昨日贤郎学士见过始知尚未康平旦夕来体
卷七 第 4b 页
中何似更冀调慎药食无由驰候专奉此
   又(治平三年)
某启自以拙疾数日阙于致问不审体中何如必遂
平愈孙兆药多凉古方难用于今更且参以他医为
善也专此不宣
   又(同前)
某启数日来尊候必更痊安单药得效应且专服千
万精审无求速功不欲频去咨问恐烦勌也亦不烦
答简或贤郎批数字可矣
   与费县苏殿丞(皇祐/年)
卷七 第 5a 页
某启特承书问兼惠篆碑滁阳山泉诚为胜绝而率
然之作文鄙意近乃烦隽笔以传于远既喜斯亭之
不朽又愧陋文莫掩感仰之抱宁复宣陈专人还谨
此叙谢 旧用龙尾砚一枚凤茶一斤聊表意
   又
某启前者辱见顾属苦多事不得少伸𣢾曲比奉诇
则承巳归县矣但深怏怏也辱惠书窃审经春体气
清𥙿某衰病疲惫日自彊勉未知报效不敢言劳咫
尺阻阔惟多爱
   与渑池徐宰(无党/皇祐五年)
卷七 第 5b 页
某启久不得书自闻省试日望一信人至忽得所示
大慰鄙怀兼喜春寒所履无恙程试赋诗极工矣策
赡博而辩论伟然皆当在高等人力所可为者止于
如此耳其他有命然俗言运亨者临事不惑挥翰之
际能至此其亦奋发于兹时乎计此书至巳在高第
故不子细不㳄脩书白
   又(至和元年)
某启真阳相别忽以及兹日月不居大祥奄及攀号
擗踊五内分崩不孝罪逆苍天莫诉哀苦哀苦久不
得书日与无逸弟想望忽捧来示承在道曾感疾喜
卷七 第 6a 页
今复常又知淮水浅涩虽深欲相见但恐阻滞遂失
赴官之期若于事有妨则不若且就汴流西上如淮
水可行与汴不争远近即兹来为善贤弟在此寂寞
中相伴大幸某秋凉方卜离此南北未知何适五代
史昨见曾子固议今却重头改换未有了期仍作注
有难传之处盖传本固未可不传本则下注尤难此
须相见可论改服哀苦中忙迫偶奉接人行聊此
   又(至和二年)
某启专人至辱书承官下无恙深慰示及志文甚佳
无逸弟又有烦恼可哀适值有人在此志文当附去
卷七 第 6b 页
又知且权河南渑池本邑自可读书为政何必求来
府中所云冬末当至京师暂来甚善(一作/喜)无欲弟居
监中时相见焦秀才亦在太学补监生恐知某碌碌
于此士大夫有所论当悉以见告庶助其不及实有
望也未相见多爱
   又(同前)
某启人至辱书承官下无恙深慰深慰所云进取之
道能具达其如此夫复何患谕及富公言范文正公
神道碑事当时在颍已共详定如此为允述吕公事
于范公见德量包宇宙忠义先国家于吕公事各纪
卷七 第 7a 页
实则万世取信非如两仇相讼各过其实使后世不
信以为偏辞也大扺某之碑无情之语平富之志嫉
恶之心胜后世得此二文虽不同以此推之亦不足
怪也其官序非差但略尔其后巳自解云居官之次
第不书则后人不于此求官次也幸为一一白富公
如必要换则请他别命人作尔
   又嘉祐元年
某启县人来得书承寒凝公外体气无恙深慰深慰
所寄近著尤佳论议正宜如此然著撰苟多他日更
自精择少去其繁则峻洁矣然不必勉强勉强简节
卷七 第 7b 页
之则不流畅须待自然之至其如常宜在心也代天
论既各有篇目不必谓之代天可也某近权省得罢
稍闲已有削乞洪井若果得则私便尤多况非要任
求之必可得也无欲弟在太学见儿子云甚安某一
向多事少暇他亦疏及门恐知铨中新制破考之事
稍缓若在本州无妨亦可巳新年多爱
   又(嘉祐二年)
某启人至辱书承涖官进学无恙甚以为慰所寄文
字大佳然作文之体初欲奔驰久当收节使简重严
正或时肆放以自舒勿为一体则尽善矣某此待罪
卷七 第 8a 页
诚碌碌然期必有为而自效士大夫见责者深是待
我厚而爱之过尔敢不佩服冬寒自爱在致斋处草

   与焦殿丞(千之/皇祐五年)
某启自相别无日不奉思急足辱书深所浣慰然闻
不遂解名在于俗情岂不怏怏若足下素所自待与
某所以奉待者岂在一得失之间但以科埸文字不
得专意经术而某亦有人事今足下三数年间且可
弃去科埸文字而仆亦端居无一事惟于此时可以
讲训素所闻未举者过此恐彼此难得工夫也足下
卷七 第 8b 页
为人明果以此思之亮可㳏然北首深恨闲居无人
既不能专遣人去奉招当正初南归亦不为久别计
但仰首倾望也某于哀苦中奉思诸君子此又不可
言巳寒多爱
   又至和二年
阴雨泥甚不欲频奉邀盖知请假甚艰也某恐不久
出疆欲且奉托与照管三数小子某来日遂移过高
桥宅中俟稍定叠便去般出学恐先要知仍请具此
白胡先生知为妙至时恐要人般挈请示及待令去
晚间可出即见过闲话某再拜
卷七 第 9a 页
   又嘉祐元年
某启知昨日巳差试官庶事便当牵率稍凉体中佳
否近晚或能见过闲话少时恐遂难得暇也粗细米
各二斛聊饲僮仆辈必不以轻鲜为怪有无相通亦
邻里之常事惭仄惭仄
   又(同前)
某启以数日斋祠今早方归知曾来取药体中佳否
见解榜张焘秀才巳获荐不知肯且来此过冬否秪
恐他要冬课嫌小儿喧聒不然蒙益则多矣某今日
在家随早晚见过闲话少时
卷七 第 9b 页
   又(嘉祐元年)
某启今日见解榜尚疑脱漏姓名然初以得失委命
而进则临事自应不动于怀此孟子之勇也适归家
偶早幸略见过闲话某顿首
   又(同前)
某启数日大热不审意思如何适令发至群牧司云
已却归西冈不审何谓此中西位颇宽凉多南风甚
可居至于饮食亦可取性固无形迹矣兼时得闲话
请更思之勿以为疑也谨此咨启俟报某启
   又(同前)
卷七 第 10a 页
某启见儿子言尊候违和岂非患腹脏邪秋后慎生
冷为佳以数日不相见甚思渴某一出参假便有人
事区区加以两日复热恐彼中窄狭无事且来书院
取凉无形迹也前时奉白向有策题彼中收得者幸
为录示或秖检得本子此中亦有人写盖人事易因
循也
   又(嘉祐元年)
某数日不承问不审体中如何当渐平和但怪不见
过故此奉问凡疾病不欲滞郁颇须消息有以散释
其效多于服药若能出入幸相过要人马来取至于
卷七 第 10b 页
药物亦当商榷乃尽其理谨此咨启某再拜
   又(同前)
某启稍寒想益佳𥙿数日人事忙迫非常前夕至学
舍中见狼籍可憎所以未敢便请他张秀才更俟一
二日大太祝归略令洒扫兼庶事有所备缘某多故
不能躬视也两日欲去报此意亦无暇作简衮衮度
日公私不济一事此京师之态也某奉白
   又(嘉祐二年)
某启昨日以客多饥疲风眩发作卧不能起承示简
不及时答所言张先辈但怪其登第后绝不相过馀
卷七 第 11a 页
非所闻也亦欲旦夕召渠相见但以多事忽忽未暇
尔今日知闻喜宴来日约其见过也
   又嘉祐六年
某启有无相通盖为常理更不存形迹也船不必白
省主自遣人问当亦可得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
未有盛事盛事姚辟诗说请试看有长处签出示及
为无工夫细看故也
   又嘉祐六年
承惠胡公铭兹人美德固乐为之纪述第以文字传
远须少储思盖寻常意思未及为人强作多不佳也
卷七 第 11b 页
自来日巳往并无假故直至旬休如所谕行期甚迫
当且前之续可附致润州谅不为晚也人还谨此白
知小儿不安且慎调护大热难将息也
   又(同前)
某启自相别后方欲作书遽承不疑学士有来归之
命自后更欲附书则思舟行必已在道无处可附亦
以不久相见不必为书也适得信喜来甚速且承酷
热中体气清安其他皆可尽于相见也某为今夏病
暑不可胜任又得喘疾遂且在告盖衰老之态自然
如此也略留来人附此草草
卷七 第 12a 页
   又嘉祐六年
某启自相别更不闻问近得邵学士书云已到家方
喜知动静兼承所履安和实以为慰某病衰如昨不
惟任责愈难常至于劳苦亦筋骸不能支等为可责
惟早自知止犹胜彊颜以贪宠利自计非不熟但恐
未得如志遂为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尔南方宜多
有闻见不惜垂谕犹胜不知也有望有望前者胡公
墓表误书陵州人当问其家为改正岁晚寒凛以时
自爱因人惠问
   又(嘉祐末)
卷七 第 12b 页
遽尔大热病躯殊不可当数日不相见体中佳否知
已授乐清果如何来日见过家飧幸早枉步乘午前
稍凉庶几可坐也无它客姚秘校刘(真迹至此止)
   又(治平/年)
某启范氏子书来并获所寄书自承赴乐清后方拜
此一书审此居官下安和稍释倾想陋巷之士得以
自高于王侯者以道自贵也一从吏事便为礼法所
绳若居人下而欲有设施则世事难如人意更当屈
伸取舍要于济务此非独小官自古圣贤尚以为难
所以前世一节之士以贫贱为易守也自临县治今
卷七 第 13a 页
将及期谅深谙此态也某尝再为县令然遂得周达
民事兼知宦情未必不为益某愈觉衰残齿牙摇动
饮食艰难食物十常忌八九情怀益萧索物外浮荣
信乎不为吾侪得失也有名即去矣未相见间公馀
慎爱因人时惠问不宣某书白
   与王主簿(回字深甫)
某启向者深甫在京师则以俗冗不常得相见既去
又不时为信问视其外岂非疏且慢哉然求诸中则
不然也人至惠问承奉太夫人万福下情瞻慰某衰
病日增殊无世间意趣近买田颍上思幅巾与二三
卷七 第 13b 页
君往来田闾间其乐尚可终此馀年尔而其势未能
速去非为之不果犹须晚获也深甫以谓如何贤弟
昨西略见尔祁寒更乞自爱
   又
某启累日以圣节诸事区区未得祗候大热不审体
气如何来日见过家飧庶得接清论少时幸早垂访
也专此咨启不宣某再拜深甫先辈 常君未及作
书续得驰问因见为伸意千万千万
   又
某启人至辱示借书并领昨日少奉清论开沃无限
卷七 第 14a 页
嗽良减否师鲁文略读一二篇令人感涕碑并集录
皆纳去某又上
   与姚编礼(辟字子张/皇祐五年)
某顿首闲居绝无人使又不欲频烦郡中借人所以
久不作书上杜公然哀苦中无限瞻依也因请见为
多道哀恳希文得美谥虽无墓志亦可况是富公作
必不泯昧脩亦续后为他作神道碑中怀亦自有千
万端事待要舒写极不惮作也只是劣性刚𥚹平生
吃人一句言语不得居丧犯礼名教所重况更有纤
毫譬如闲事亦常不欲人拟议况此乎然而不失为
卷七 第 14b 页
他纪述只是迟着十五个月尔此文出来任他奸邪
谤议近我不得也要得挺然自立彻头须步步作把
道理事任人道过当方得恰好杜公爱贤乐善急欲
范公事迹彰著耳因侍坐亦略道其所以但言所以
迟作者本要言语无屈准备仇家争理尔如此须先
自执道理也馀事不必云云背碑子极奉烦多荷多
荷因见杜赞善托问实录不必封但只恁寄来此中
程判官亦为伸谢将书来后信有书去某再拜
   又
某启专人辱书承守道为学自如甚善见谕绍岩事
卷七 第 15a 页
止于如此则又何言君子之言必诚诚久必见凡有
诸中未有不形于外者惟当以久见吾子之诚尔礼
记杂乱之书能如此指擿其缪其功施后世无穷非
止效俗儒著述求一时之名也然其中好语合于圣
人者多但当去其泰甚者尔更宜慎重如坊记一篇
难破请更思之然遇所见但且论次不惜录示
   与王几道(复/景祐元年)
某顿首白几道先辈足下段氏家人至蒙示书及诗
并子聪圣俞书与诗后于东山处又见诗何其勤而
周也圣俞得诗大喜自谓党助渐炽又得一豪者然
卷七 第 15b 页
微有饥态几道未尝为此诗落意便尔清远自古善
吟者益精益穷何不戒也(呵呵)间别后事自彦国去
后患一肿疽二十馀日不能步履甚苦之时惟圣俞
一来相问临清之欢何可得邪师鲁巳有召不宜更
俟嫁女几道与彦国宜督以来走明日就试恐要知
之惠诗未暇答以此也
   答孔嗣宗字伯绍河南人 皇祐元年
某启辱书甚善尹君志文前所辨释详矣某于师鲁
岂有所惜而待门生亲友勤勤然以书之邪幸无他
疑也馀俟他时相见可道不欲忉忉于笔墨加察加
卷七 第 16a 页
察某再拜
   又(同前)
东方学生皆自石守道诱倡此人专以教学为巳任
于东诸生有大功与师鲁同时人也亦负谤而死若
言师鲁倡道则当举天下言之石遂见掩于义可乎
若分限方域而言之则不苟故此事难言之也察之
   与尹材(庆历八年)
墓铭刻石时首尾更不要留官衔题目及撰人书人
刻字人等姓名秖依此写晋以前碑皆不著撰人姓
名此古人有深意况久远自知篆盖秖著尹师鲁墓
卷七 第 16b 页
四字
   与蔡交(皇祐五年)
某启人至辱书感尉何巳且承春序履况清休范公
襄事脩以孤苦哀困中杜门郊外殊不知端息情礼
都阙但得淮西寄到志铭岂任感涕文正平生忠义
道德之光见于志谥为信万世亦足慰也神刻谨如
所谕敢不尽心某忝以拙讷获铭当世仁贤多矣如
此文复何所让但以礼制为重亦不迟年岁中贵万
全无他议也悉察悉察述梦后序更当勘寻史传续
报然亦当慎文正所虑至深某亦疑其有意不用此
卷七 第 17a 页
篇果如所料矣试期不远伫奉贺加爱加爱某再拜
   答曾舍人(巩字子固/熙宁四年续添)
某自归里舍以杜门罕接人事少便奉书中间尝见
运盐王郎中得问动静兼承传诲近又闻曾少违和
急足至辱书喜遂已康𥙿甚慰甚慰某秋冬来目足
粗可勉强第渴淋不少减老年衰病常理不足怪也
馀在别纸某白■见谕乞颍且止亦佳此时尤宜安
静为得理也惠碑文皆佳多荷多荷常笔百枚表信
不罪不罪
   又(同前)
卷七 第 17b 页
辱示为人后议笔力雄赡固不待称赞而引经据古
明白详尽虽使聋盲者得之可以释然矣父子三纲
人道之太学者久废而不讲缙绅士大夫安于习见
闾阎俚巷过房养子乞丐异姓之类遂欲讳其父母
方群口諠哗之际虽有正论人不暇听非著之文章
以要于久远谓难以口舌一日争也斯文所期者远
而所补者大固不当以示常人皆如来谕也某亦有
一二论述未能若斯文之曲尽然亦非有识之士未
尝出也闲居乏人写录须相见可扬榷而论也自去
年至蔡遂绝不作诗中间惟有答韩邵二公应用之
卷七 第 18a 页
作不足采惟续思颍十馀篇是青州以前者并传记
皆石本今纳上自归颍它文字亦绝笔不作恐知恐
知 青州十馀篇乱道为说道上石彼近必见矣
书简卷第七
与王待制子野兄舟行(一作承/兄舟行)攀别(一作/攀送)自摄(此下/一有)
(治/字)
与焦殿丞第十一帖不必白(白一/作须)
与姚编礼第二帖不惜录示(此下一有容细看商议/去留之耳为来人督回)
(书不容少顷当续有/具白也二十三字)
卷七 第 18b 页
与孔嗣宗第一帖尹君(一作/尹公)然以(一作/然后)忉忉(一作/刀刀)
第二帖若言(此上一/有今字)不苟(一作/不可)
卷七 第 1a 页
表奏书启四六集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九十六
   与晏相公(殊)(皇祐元年/知颍州日)
春暄伏惟相公閤下动止万福脩伏念曩者相公始
掌贡举脩以进士而被选抡及当钧衡又以諌官而
蒙奖擢出门馆不为不旧受恩知不谓不深然而足
迹不及于宾阶书问不通于执事岂非飘流之质愈
远而弥疏孤拙之心易危而多畏动常得咎举辄累
人政于退藏非止自便今者偶因天幸得请郡符问
遗老之所思流风未远瞻大邦之为殿接壤相交因
得自伸恳悃之诚庶几少赎旷怠之责伏惟相公朝
卷七 第 1b 页
廷元老学者宗师尚屈蕃宣行膺图任伏惟上为邦
国倍保寝兴企望旌麾无任激切
   答胡秀才启(当是从官在朝时)
脩启窃以考行选贤故人皆脩德而自厚论才较艺
则下或衒巳而忘廉诚诱养之道殊致进趋之势异
寖久之俗益薄恶而可嗟习见为常遂安恬而不怪
伏以秀才学优坟史词富文章能力行以自强方韫
藏而待价岂期误举遂尔遗材惟贤食之不家顾良
时之难得譬夫饿者虽耻嗟来因而无言亦将不及
既一惭之莫忍遂两讼以交兴逮乎究穷果自明白
卷七 第 2a 页
矧朝廷之选士惟寒俊之是先虽尔初屯理将后得
必也涖官学古为政临民当狱讼而平心视斯为戒
利公家而忘巳效此必争苟终身之不回虽(一作/维)
眚之何患如此则圭璧之玷犹或可磨日月之更其
将皆仰至于较定能否明辨是非形长者岂度之私
貌妍者非鉴之惠但惭浅识惟竭至公渔者让泉思
古人而莫见私门受谢亦鄙志之不为
   辞副枢密与两府书(嘉祐五年十一月)
右脩启伏奉制命特授依前官充枢密副使者闻命
若惊抚躬无措伏念脩禀生孤苦赋性拙疏才不足
卷七 第 2b 页
以适时少本无于远志早迫逮亲之禄学为应用之
文而自叨尘侍从之联荏苒岁月之积初无实效少
补明时中被谤谗固多忧而速老素非强力加困病
以成衰白首禁林厚颜时彦方欲自请江湖之上渐
谋田亩之归屡沥危诚未蒙恩许敢希圣选登贰枢
庭夙夕内循俯仰惟惧巳形恳奏期必寝停伏望昭
文相公借以闵怜察其悃迫幸因对见特为开陈俾
遂牢辞庶安常分谨奉状披闻
   又谢两府书(同前)
此者叨膺圣选俾贰枢庭涣命巳行循涯匪称伏念
卷七 第 3a 页
脩学非臻奥才不逮中仰属昌期猥尘膴仕抱孤忠
而自许顾独立之易危窃比古人每常嗟其选懦有
志当世徒自愧于衰迟虽策厉之愈勤信技能之奚
取久尸厚禄进无补于高明屡乞方州冀渐谋于退
缩敢期误宠缪及匪才此盖伏遇昭文相公叶赞大
猷翊宣元化为时柱石持物权衡急于甄才过及庸
品第坚一节力勉不能上酬聪睿之知次答陶镕之

   谢参政与两府书(嘉祐六年闰八月)
宠兼忧而并至恩与责以俱深叩让靡从抚循无措
卷七 第 3b 页
伏念脩禀生孤懦赋识迂愚力微非致远之才学陋
无适时之用徒缘士类早借称扬幸会圣时过加奖
擢既叨尘于侍从遂窃与于谋谟待罪枢庭顾无分
(一作/功)而可录备员政府用累日以叙升岂惟致寇之
虞奚逭旷官之诮此盖某官心存体国道广济时谓
庶政之交修必群材之博取误加品目俾玷光灵虽
冥拙之无知岂忘感励苟疲驽之可策尚冀涓尘鄙
讷之诚敷陈罔罄
   回池州吕侍读(溱)谢到任书(嘉祐八年春)
伏承祗奉明恩巳临善治虽未充于士望聊有渐于
卷七 第 4a 页
复亨深虑危心君子固尝多难处穷与否昔贤因以
知人矧远器之莫量伫华涂之归践过承谦挹曲损
谕言感愧之诚敷宣罔既春和在候福履增休
   英宗覃恩转官回前两府贺书(嘉祐八/年四月)
叨膺涣渥叙进官联祗荷恩荣岂任战惧伏念某识
非周物学不逮人蒙先帝之误知自诸生而奖擢久
尘侍从蔑著声猷不图衰病之龄进备政机之贰幸
久安于无事容充位以素餐未知报国之方遽结遗
弓之恨属皇明之继照均庆万邦发大号以惟新推
恩一切致兹滥及莫获恳辞内省庸虚实虞颠覆此
卷七 第 4b 页
盖某官为时元老恊德一心言成华衮之文志乐菁
莪之育素加品目遂至叨踰方怀感励之私遽辱诲
存之枉佩铭悚愧交集襟灵
   回文相公辞起复使相判河南书(嘉祐八/年四月)
伏承光奉制书起从哀次未皇驰贺特辱贻函伏惟
留守太师相公望重搢绅道高岩庙出处之际系中
外之重轻弛张有宜兼将相之文武蔚为元老东在
先朝虽孝性之隆专守经而执礼而权时之制或以
义而断恩副圣君仄席之思见忠臣许国之急谅难
遵于固避幸勉屈于至情脩方与苍生同兹引领遽
卷七 第 5a 页
烦诲谕但极感悰
   回富相公(弼)辞枢密使书(嘉祐八年五月)
此者伏审光膺制命登赞国机涣号始行群情胥悦
伏惟枢密相公搢绅旧德社稷元勋维石岩然朝廷
以为轻重长城隐若中外系其安危向由执礼以居
忧重于至性之难夺圣君仄席而劳想枢庭虚位以
待贤自闻召节之来归故虽行路而相庆矧惟庸昧
早辱知怜幸陪副贰之联得企光尘之未赖庇冀逃
于罪戾望赐有过于苍黔敢谓谦撝例贻诲翰罔知
承命但极感悰
卷七 第 5b 页
   又回富相公谢书(同前)
伏承显奉制书茂膺宠数伏惟欢庆伏惟枢密太师
相公学优孔孟道协皋夔屏于万邦申伯之兼文武
秉乎一德仲山之不刚柔嘉谋早著于先朝时望久
隆于岩石属嗣圣继明之始乃宵衣讲治之初首速
兀臣来还宰席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
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
敢期谦眷曲示诲函既深抃跃之诚复积悚铭之抱
   回郑(獬)(公辅)一舍人谢新除书(嘉祐八/年八月)
伏承显奉制恩升华禁掖允膺圣选式协舆谈朝廷
卷七 第 6a 页
之体尊严王者之居渊默德泽宣布必使入人心之
深号令发挥而能鼓天下之动惟是代言之任实资
博古之英伏惟某官履行敦方材猷敏茂蔼一乡之
佳誉掩众俊以名科通达古今固巳优游于儒学出
入侍从是宜顾问于清间果被佥俞并司典训竦万
方之视听追三代之文章遂升荣涂益奋贤业共庆
得人之盛方深窃抃之私遽辱谦撝特贻诲翰感铭
之素敷叙奚殚
   回皇子(神宗)辞使相封淮阳郡王书(嘉祐八/年九月)
伏承光奉制书峻膺宠数伏惟驩庆窃以命官有秩
卷七 第 6b 页
正上下之等威制礼缘情以亲疏而隆杀惟是国家
之旧典盖推天下之至公郡王相公识禀诚明学穷
原本笃于乐善因天性之自然举必有仪秉君子之
常德地崇冢嗣望著宗英兼升将相之荣显被山川
之锡有光典册允叶朝佥岂谓仁私曲贻诲翰感铭
之素敷𫐠奚殚
   与安抚密学启
伏自安抚密学显奉宠灵出分寄任边氓被德蔚兴
𥜗裤之谣宸眷倚材隐若金汤之固实藉威名之重
即畴勋绩之华入践廊庙之崇以副搢绅之望祁寒
卷七 第 7a 页
在候福履凝休瞻颂倾虔罔殚庸鄙
   贺延州程太尉(戡)加节度使再任启(治平元/年)
伏审赐节中宸建侯钜屏伏惟庆慰恭惟太尉阁下
刚明禀哲纯一端诚嘉猷夙著于本朝韪望尤先于
旧德久郁岩廊之用屡淹藩翰之居惟关陜之一方
苦干戈而累(一作/屡)岁用兵之后疲伤尤急于抚绥难
信之盟丑黠宜先于经制是膺帝眷寔允朝佥大纛
高牙虽暂烦于节度鸿钧元鼎行即俟于登庸乃公
议之久然匪私情之独祷春阳式序幕府肇开伏惟
上为邦家精调寝膳
卷七 第 7b 页
   转吏部侍郎回谢亲工书(治平元年五月)
祗膺涣渥交积兢惭伏念某学问不强颛蒙自守流
离当世而寡合幸会先朝之误知拔自众人俾参国
论而属承祧嗣庆布治惟新以圣主而责愚臣方怀
惕惧假小人而乘大器岂不隮颠故当成命之初行
屡竭愚诚而必请而君恩至笃天听莫回此盖某官
借以馀光致兹冒宠仍贻诲翰曲赐褒扬感佩之私
敷陈罔既
   回颍王书(治平元年六月)
右脩启伏承显膺帝制荣启国封伏惟欢庆某官宇
卷七 第 8a 页
量闳深机神敏悟玉质非由于追琢天姿自发于纯
明德盛地尊乃王家之屏卫色温言厉为宗籍之表
仪顾惟爵秩之崇实系朝廷之体真王锡号盖遵有
国之彝章宠命始行方惬至公之舆议岂期谦挹曲
示诲函感戢之私欣瞻并集
   贺颍王书(同前)
右某启伏承显颁帝制荣启国封伏惟欢庆某官纯
茂凝姿温仁秉哲济之学问而以广其业履夫崇高
而能守以谦蔚然德誉之隆式是宗藩之列遂膺典
册进位真王胙之土以建邦实资亲屏爵于朝而示
卷七 第 8b 页
众盖匪私恩方宠命之初行听佥言而惟允莫遑伸
庆徒积忻瞻
   回宋相公(庠)谢除司空致仕书(治平元年/十二月)
右脩启伏承显奉制书入膺召节(一作/节召)遂谐归政之
请兼升论道之崇伏惟庆慰司空相公道觉天民学
臻圣域两朝硕望文武兼资四海具瞻搢绅取法虽
欲优游于进退实系轻重于朝廷矧初政之日新方
任人而图旧所以奏封累上眷遇弥隆终于雅志之
重违难徇舆情之所惜耸高风以励媮俗介眉寿而
膺百祥若贤若愚以荣以祝况惟庸懦早荷知怜方
卷七 第 9a 页
深欣颂之私遽辱诲存之厚感铭之至敷叙奚周
   回文相公谢服阕入觐书(治平二年/月)
右某启伏承荣奉制恩显膺宠典伏惟庆慰恭惟相
公道兼文武功著鼎彝言行搢绅之表仪出入朝廷
之轻重自执至情而不夺勉从制礼之难逾爰被徽
趋召节介圭来觐方优体貌之隆前席嘉谋即
正弼谐之任实系士夫之素论岂惟朽拙之焉依敢
谓谦撝特贻诲翰感铭之至忻抃交深
   又回文相公服除迁侍中移判永兴书(治平)
(二年四月)
卷七 第 9b 页
右脩启窃承显奉制恩荐膺宠拜伏惟欢庆恭惟太
师侍中器深宏达业茂经纶弛张文武之才出入将
相之任而日者来觐冕旒之邃喜闻履舄之声从容
话言固多仁者之利体貌耆哲是惟先帝之臣宜加
异数之优以为一面之重虽方劳于忧顾藉有素之
威名然而患轻四支不足爬搔于虮虱坐制万里理
当根本于朝廷即期廊庙之来归始慰士夫之素望
过蒙谦挹曲示诲言趋宾戺以无由积感悰而徒切
   又回文相公辞避枢密使启(同前)
古脩启此者伏承显膺制命首赞枢庭伏惟某官业
卷七 第 10a 页
茂两朝望崇百辟向自入亲法座欣体貌于元勋出
抚西师藉威名于犷俗然而筹谋当出于帷幄根本
固在于朝廷果兹煖席之未遑已被追锋之迅召扬
庭诞告方喜动于朝绅仄席来仪固渴闻于嘉话窃
承谦挹尚欲逡巡敢谓不遗亦贻善诲即期前贺但
切感铭
   回杭州蔡端明(襄)谢到任书(治平二年十月)
右脩启伏承出领要藩巳谐礼上伏惟欢庆某官刚
毅体仁粹明迪哲直道信于中外高风凛乎搢绅顷
烦持橐之清资盖赖富民之馀术经纶之业蓄素蕴
卷七 第 10b 页
以未施偃息于藩邈冲怀而自远虽重违于诚请实
深郁于舆情谅煖席之未遑即追锋而迅召遂登大
用顾匪私言寒律向严神襟善啬瞻凝感著交集悰

   曰吴侍郎(奎)辞副枢书(治平四年二月)
右脩伏承显奉制恩宠升枢近伏惟某官材兼文武
业茂皋夔左右帷幄之谋谟出入朝廷之轻重自丁
至戚暂解繁机执丧礼以过哀虽君命而难夺祥琴
甫御召节甚严尚少郁于登庸姑复还于旧物光辅
一人之新政式副四海之具瞻敢谓谦撝曲贻诲翰
卷七 第 11a 页
方属卧漳之告莫伸贺厦之诚感抃之私敷陈罔既
   回谏院傅龙图(卞)攀违书(治平四年三月)
脩猥以非才久窃重任报效初无于毫发怨仇巳积
于丘山近蒙睿恩曲徇诚请与之近郡俾养衰年荷
圣主之保全赖公朝之议论俾获奉身而退方怀去
德之思谏院龙图舍人深闵孤危特迂诲翰意爱勤
甚有踰平时风义凛然可激薄俗仰止门仞莫遑叙
违铭之肌肤永以佩赐瞻依之恳敷道奚周
   亳州到任谢两府书(治平四年)
脩此者祗荷朝恩出分郡寄退循忝冒徒积兢惭伏
卷七 第 11b 页
念脩学知行已而智不周身才匪适时而任参大政
用过其量危而必颠乃物理之宜然偶天幸而获免
昨以怨仇并作谗谤交兴盖逢尧舜之聪明方与夔
龙而左右讲新至治销伏狂邪而市虎之言虽惊于
众听投豺之恶遽屏于远方得逃九死于非辜实荷
更生之大赐今者特蒙睿眷深察孤忠乐土近藩巳
曲从于私欲清资显秩仍过窃于宠灵舍衰疲勉强
之劳就空旷逍遥之适然而坐思补报叹心存而愿
违却视风波犹寝惊而梦噩顾获全身而至此岂非
宰物之深功仰佩恩私但铭肌骨载念脩以至愚之
卷七 第 12a 页
朴陋蹈可畏之危机徇物从时既昧自容之计拂衣
远去又无先见之明惟贪得于暮年致以身而取辱
而识虽不早悔尚可追至于缉风雨之敝庐治松菊
之三径少假岁年之顷即为田亩之人固将追野老
而行歌永陶圣化恃仁人之在上必保馀生尚有斯
诚犹烦再造炎歊方盛机务至繁上为庙朝精调寝
膳瞻依之恳敷述奚周
   回颍州通判杨虞部书
脩启兹者赴郡假涂久留宾次过承眷与日接宴言
遽此睽违实增感恋但以柅车之始视职方初虽云
卷七 第 12b 页
陋邦粗有人事加以大暑遂成病躯旦夕之间方思
布𣢾急遽之至先以惠音且承别来福履清胜脩以
衰朽得此退藏如夙昔之所闻皆少过于其实惟寂
寞之为乐须渐久而益佳馀非悉谈更冀多爱
   回西京留守韩侍郎(贽)(治平四年六月)
右脩启此者祗荷朝恩出分郡寄顾惟庸妄早乏声
猷才非经济之谋位玷光华之宠进陪国论无补于
休明动触祸机可嗤于朴戆赖圣神之烛理获终始
以保全许解要权俾逃重责仍分善地以养衰龄留
守龙图侍郎清德镇浮纯诚接物曲敦故旧不我鄙
卷七 第 13a 页
遗远形诲奖之言以慰孤危之迹嗟时久薄孰为金
石之交因岁大寒方见松筠之色凛然高谊可激媮
风永佩恩私但铭肌骨晤言未遂溽暑方隆更冀珍
调以符瞻咏
   回宝文吕内翰(溱)(治平四年九月)
右脩启兹者伏承宝文内翰被召禁林升华内阁仰
惟道德名望之老久淹言语侍从之流以望之之忠
诚兼孔光之慎密岂止典谟润色朝廷遂变于斯文
固巳朝夕论思天下获受其阴赐虽未正秉钧之任
而姑副仄席之求凡在搢绅皆同庆抃况于庸鄙最
卷七 第 13b 页
荷知怜而多病早衰思乞骸而巳久因闲成懒顾与
世而益疏岂无向慕之私殊阙寝兴之问敢期惠眷
先辱诲言世路多虞方叹风波之恶岁寒巳甚始知
松柏之心感慰之深敷陈奚既清霜戒候内直方严
惟冀珍调以符瞻咏
   贺枢密使吕太傅(公弼)(治平四年)
右脩启伏承显膺宠典登进枢庭成命始行与言佥
允伏惟某官存诚直谅蹈道中和学臻三代之英世
济八人之美论思献纳巳多补益之勤谟明弼谐久
韫经纶之业三朝眷遇一德老成尚虚黄阁之居姑
卷七 第 14a 页
正紫枢之位坐筹帷幄方资制胜之谋正席钧台始
慰具瞻之望顾惟衰朽早辱知怜惟与苍黔同深庆

   贺韩相公(琦)罢相转司徒两镇节度使判相
   州书(治平四年冬)
右脩启伏审荣被恩俞勉从恳请极便蕃之宠命均
休逸于名邦伏惟司徒侍中诚明发挥德业久大三
朝顾遇百辟表仪挺金石之纯诚当国家之大事上
所取信有疑决于元龟民之具瞻为望重于九鼎属
圣神之嗣统方毗倚于老成而功高不居志确难夺
卷七 第 14b 页
爰并推于异数用显答于元勋孰不秉旄讵有兼持
于双节昔尝衣锦今而盛服于九章极古今儒者之
至荣保进退君子之全德顾惟庸懦久辱知怜聆诞
告之颁行极私诚之窃抃隆寒戒候大旆启行伏惟
上为庙朝精调寝膳(一作/寤)倾依瞻颂笔舌奚殚
   回青州吴资政(本)(治平四年)
右脩启伏承光被制恩出临藩服斯民之幸将蒙岂
弟之仁有识所嗟共惜忠贤之去伏惟资政侍郎智
周物表性自诚明学穷仁义之本原识达古今之治
乱匪躬之操出入三朝秉心不回进退一德方圣神
卷七 第 15a 页
之嗣统赖耆哲以倚衡送往事居其勤亦至沃心造
膝为益已多毅然君子之刚卓尔大臣之节信于中
外明若丹青虽就逸均劳暂倚殿邦之重而用人图
旧谅难煖席之安顾惟衰退之踪终托光辉之末隆
寒戒候大旆启行上为庙朝精调寝膳
   回陈州王密学(陶)贺冬书(治平四年)
右脩启天心来复七日之亨有初阳气潜萌万物之
生以此兹谓履长之庆宜膺多福之祥伏惟某官性
禀纯诚识穷至韫讲明道德是惟旧学之臣启沃谋
猷蔚有嘉言之话暂遂偃藩之便巳劳侧席之思即
卷七 第 15b 页
膺图任之求庸慰具瞻之望顾惭衰朽方卜退藏自
期田亩(一作/里)之获安惟幸仁人之在上倾依祝咏交
集悰灵
   回谏院吴舍人(充)(熙宁元年二月)
右脩启伏承光奉制恩入司书命得人为(一作/之)盛舆
颂同欣伏惟某官器禀纯明道探渊蕴清名峻望独
映于一时硕学高文素推于群彦果被上心之柬进
膺宠命之华红药翻阶直禁垣之清切紫荷持橐陪
法从以雍容文章追三代之风号令警四方之听允
归鸿笔增重本朝顾惟衰朽之退藏方与搢绅而窃
卷七 第 16a 页
抃岂期谦眷特枉诲函感服之私敷言罔既
   与开封知府吕内翰(公著)(熙宁元年四月)
伏自某官辍从迩列暂领陪藩窃顾愚矇获兹庇赖
载惟孤拙每荷优容积于佩德之诚无异遗民之爱
恭惟入趋宸扆荣署天畿仰匪日以政成即畴贤而
柄用始兹歊溽宜乃高明伏惟上为邦家精调寝膳
   回王先辈(安国)谢赐及第书(熙宁元年)
某启伏审先辈显承严召明试雄文立若堵墙骇笔
端之洒落程之衡石留帝览以称嗟遂膺赐第之荣
式副求贤之意讲明仁义之奥久以充中发挥德业
卷七 第 16b 页
之光实从兹始凡居交旧孰不欣愉雅眷不忘惠音
斯及其为铭佩难罄敷宣
   谢判大名府韩侍中惠书启(熙宁二年夏)
右脩启伏念东秦僻处在海一涯全魏相望溯风千
里特枉惠音之问实惟眷与之私兼承镇抚之馀克
集休祥之祐伏惟某官道优文武业茂皋夔为百辟
之表仪首三朝之勋德从容进退虽不有于成功出
入勤劳实未忘于忧国顷遂便藩之请岂遑煖席之
安属北州大震之灾加仍岁荐饥之后流亡殍踣民
未复于故居招辑绥来上方倚于元老岂不少烦于
卷七 第 17a 页
思虑夫何暇顾于衰残乃知才大经纶固多馀𥙿契
敦道义夐出常情辱知己之既深辄忘言于叙感统
临寄重炎燠时繁更祈上为邦家精调寝餗即还大
用均福群黎蕞尔孤生但同舆颂
   回宫教丘寺丞书(熙宁二年六月)
右脩启不聆嘉话忽已再期晚节无堪久思归于南
亩上恩未忍犹复委于东州但谋屏迹以深藏敢冀
时髦之枉顾远贻诲问寔慰病衰示之进退之方励
以始终之节爱人不苟知君子之用心服义甚高俾
懦夫之有立仰衔眷与徒极佩铭载嗟疾恙之攻兼
卷七 第 17b 页
以年龄之迫虽请缨自效岂不窃慕于功名而伏枥
已疲第恐难胜于鞭策未期披𣢾徒以倾驰暑伏方
炎襟灵善啬区区之恳敷布奚殚
   回李舍人(寿朋)(熙宁三年冬)
右脩启此者伏承显膺宠命入直禁垣台阁登贤搢
绅共庆舍人器涵闳远德蕴纯深讲仁义之渊源极
天人之精祲备言语侍从之列承清间顾问之荣时
望蔚然舆谈久属果被上心之柬进司书命之严惟
帝制之坦明必训辞之深厚金相玉振焕三代之文
章雷动风行警四方之耳目遂归鸿笔增重本朝顾
卷七 第 18a 页
惟衰病之馀敢辱眷勤之贶遽先惠问益认撝谦感
服欣愉敷陈罔既
   贺王相公(安石)拜相启(熙宁四年春)
伏审荣膺帝制显正台司伏惟庆慰伏以史馆相公
诚明禀粹精祲穷微高步儒林著三朝甚重之望晚
登文陛当万乘非常之知论道黄扉沃心黼扆果被
往谐之命遂膺爰立之求左右谋谟方切倚衡之任
搢绅中外益崇岩石之瞻窃顾病衰恪居官守莫陪
班谒徒用驰诚春序布和政机惟密伏惟上为邦国
精调寝兴欣抃之诚叙陈罔既
卷七 第 18b 页
   致仕谢两府书(熙宁四年六月)
某启此者获解郡章许归田亩荷圣君之念旧越常
典以推恩内自省循惟知感涕伏念某猥以一介之
贱幸会千龄之期学业素荒早接俊游之末谋谟无
取晚陪国论之馀讫于报效之蔑闻徒蹈危机之可
畏而年龄迟暮疾病侵攻乃以难强之筋骸坐尸踰
分之荣禄自陈恳悃颇历岁时犹蒙上之哀怜久乃
赐其开可奉身而去怅负国之巳多受宠至优但扪
心而自愧此盖伏遇某官权衡万物佐佑三朝思辅
治于和平务敦行于仁厚不遗故旧期俗革于媮风
卷七 第 19a 页
过借宠光俾民知于爱老致兹涣渥并及衰残巳自
屏于明时惟永藏于大赐
   代辞胥学士启(巳下续添)
某闻驽蹇之材虽谢终恋于故轩颉颃之羽方归尚
怀于广厦何则物由时制质以愿违瞻后来以不遑
岂卑飞而自适矧在最灵之品优叨再造之仁拘文
宪以难踰舍藩墙而轻去翩如秋蒂临一水以将归
䨴若晨霞与孤舟而遂往恩渥山积感绪丝棼窃念
某材实懦庸识惟黭浅谬偷生于人壤获遘幸于王
涂弓冶传家耒耜遵业尝畏圈牢之诮乐闻诗礼之
卷七 第 19b 页
言逮过弱龄粗坚苦节且亲闱就养宦路随方西走
巴賨南浮江澨登稽山而访古学谢前良历剑阪以
刋铭文惭往哲何尝不跋清徽于朝闼咏鸿藻于圣
门丈席是依寸晷惟竞仅偕重刻之技终无老成之
风性既愚而不移齿及壮而自愓幸遘当阳求士上
哲持衡勉趋翰墨之埸滥齿孝廉之举𫀆纷纷而若
雪志凛凛以怀霜鉴本无私敢逃于蚩鄙材非有备
遽荷于甄收玷妙简以惟精抚微生而何幸洎春闱
之较艺叨云陛以策名山木呈材自选抡而为器冶
金效用荷镕造以成功进匪时来幸由恩假自此从
卷七 第 20a 页
风宦牒授任选台俾外掌于司刑寻参荥于军幕幸
涖熙熙之壤姑随冉冉之趋若乃民命所矜在一成
而致慎宪条具设知五听之惟难允非干明曷副钦
恤而某身专吏局世匪法家象斗之制斯严肇闻甲
令磔鼠之能素寡举乏片言矧乎人有刻木之嫌口
擅铄金之利或行如黠虏或巧过腾猿居多纳履之
防愿奉酌泉之戒事机匪一识局难周惟旷弛之是
忧在宪章而可惧弱羽未沈于泥滓福星聚列于珠
躔幸遇某官京辅移辕军牙涖政金鳌虚署久稽上
笏之荣银兔分符寔重专车之任抚治纲之大振使
卷七 第 20b 页
讼牒以寖销茂草鞠扉甘棠蔽坐不谓斗筲之役载
依旌棨之门荣立府庭恪奉条教卿云之荫虽广润
及于纤荆冬日之爱至高惠先于一物降包荒之大
体示含垢之深仁赐以雍容优其颜色尝与言于麈
柄许献技于铃斋曲矜蹇蹇之躯过损循循之诱重
念某襟灵不爽道艺非优自窃吹于秀科颇空食于
官舍尝欲温故于案几之暇励力于岁月之馀冀少
益于颛愚庶上裨于亨遇而寡闻自任捍格奚胜学
圃遂荒整一经而不治文绪难绎惧弥日而无成露
狂狷以居多黩聪明而为甚断无他技动乏所长徒
卷七 第 21a 页
祗事于麾旄固无施于尘露岂谓伏蒙某官恢山薮
之量纳菲葑之言回掩疵瑕荐加题品褒采一介靡
遗五管之微甄拔下流有过众人之遇举空疏之器
爰定品于优长饰闇弱之姿将类能于开敏矜其拙
效嘉乃妄庸上辱哲明曲形表荐且俾预官联于毂
下参器使于民间苟检操之有渝引简书而共守所
念名编桂籍已尘玷于大猷迹厕金台复叨居于始
赏恩踰素望理迈常均永怀肉骨之私宁止捐躯之
报方幸辉光末运使节少留愿旅翮之有依适谐栖
集何飞蓬之易转遽至飘离俄及戍期倏辞藩岳结
卷七 第 21b 页
课蔑闻于最赋省躬幸免于常刑初履有光优慈是
赖而自解曹符而退处终岁律以寓居荷眷待以特
殊沐沾濡之至泽越后筵之礼分接右席之宾仪置
酒梁园几逢于美景观容相圃屡奉于清欢给舳舻
以备行假舆台而补乏士林增耀民巷改观今则巳
揆良辰将还旧荜建乐郊而去德恋大幕以销魂行
当闻优诏于涂中候归艎于日下瀛洲秘局式瞻侍
从之班温树近司永托陶镕之造愿趋槐府获效蓬
心揽涕叙诚陨首誓报卑情无任
   代人辞官状
卷七 第 22a 页
温辞甫及渥命骈臻窃用退思匪遑祗受伏念某本
以孤宦托于盛时专室之性甚愚外廷之游粗足寅
缘圣奖宠滥朝荣属潜邸之署官首膺表擢陪学黉
之讲道无所发明旋预政机益承恩纪钦缵图而布
庆亚司会以名官隘薄奚胜深惧覆于公餗毫分未
报自愧食于土毛而乃曲被宸慈骤隆礼秩既褒异
于邦爵复登贰于天官震悸来并腼墨无措已陈车
府之奏冀息乡校之讥方听俞音尚希旧贯伏望某
官𨋎念庸识鉴谅危衷享其所宜勿使其进冒诚有
所诉特示于保全获追寝于恩章实有依于德荫
卷七 第 22b 页
   上李学士启二首
某猥策草茅之愚近膺寒素之目沿宦牒而便道许
以过家入里门而下趋遂兹税鞅想孤生之弱植早
自困于无津窃希上国之并游偶以诸生而著录久
弹镡于外舍托推毂于名卿然而泰机后门最嗟于
晚出兰台雅聚本格于清流某官躧履起迎一顾增
价借以左右之誉视如子姓之亲辱谢公之齿牙怜
其未立经平子之题目时不敢更(一作不/敢更非)遂凭外奖
之华获致荣阶之渐仰衔殊遇阴誓铭藏至于当便
坐而执经对诸公而隶笔闻麈尾之馀论入于耳而
卷七 第 23a 页
不忘得师门之一言书诸绅而故在越流离于下国
怅洵远于崇闳在阴鲜欢岁峥嵘而倏尽(一作/忽)逃虚
既久音謦咳而不闻逖仰堕鳣之庭岂胜疲马之恋
   同前
某启伏自学士被渥帝宸跻荣史局尝贡跃螽之恳
谅尘隐几之观然而偃宣父之风草蒂(一作/带)何胜于
馀煖望长安之日葵心愈属于爱辉计六气之顺调
降百祥而穰简恭以学士星奎禀粹玉镇凝华敏学
兼该复一变而归乎道美文鼓动导元气而泄其和
自丁千载以亲逢出协五灵而瑞圣当天下之第一
卷七 第 23b 页
卷七 第 23b 页
 非公甚明今加以代字辞官启初似为晏元献作
 徐考官职则又不然或是他人之文李学士二篇
 据蔡康祖跋云王铚性之搜求文忠公遗文已多
 某复于家藏李邯郸录遗中得此启状按公天圣
 八年登科淑已为史馆检讨寻迁直集贤院于公
 为先进逮景祐三年公贬夷陵淑在翰林以书附
 递问五代史公巽辞答之则初第或曾投启但公
 后来奏疏极口诋淑今第一启乃有沿牒过家并
 子姓师门等语与公出处交际殊不相应吉绵本
 既已收入姑存之
卷七 第 24a 页
   回颍州吕侍读远迎状(熙宁三年)
右某启某此者误恩擢任嗟癃病之不堪危恳力辞
蒙睿慈之垂闵许从易地俾养衰龄方趋便道之行
适遂过家之乐敢期雅眷远辱惠音虽瞻𣢾之尚遥
若话言之已接倾驰之素欣感交深谨奉状谢
   与颍州吕侍读贺冬状(同前)
右某启伏以七日告期候天阳之来复百祥佑德宜
君子之承休知府侍读侍郎经济嘉谟论思硕望宣
风抚俗一方式藉于镇临献可告猷三接伫升于近
密属迎长之届旦当受社于无疆颂咏倾勤敷宣罔
卷七 第 24b 页
既谨奉状贺伏惟照察谨状
 右公熙宁三年改知蔡州与吕正献公二状今载
 吕公五州录公尝典数郡凡应用之文如颁历恤
 刑贺正贺冬岁岁皆当上表而集中才见一二至
 于监司邻郡往复书启亦仅有之按苏丞相跋公
 帖(在书简/第二卷)谓南京幕府二年府事外章奏书疏悉
 以见托然则公委人代作者固多此二状未知出
 公手与否姑存之
   谢张先辈启(明道前/吉绵本及文海皆有之)
早者公步至伏蒙以七言雅什一篇为赠者承命之
卷七 第 25a 页
辱拜赐甚嘉亟沦心而玩辞殆惊魂之去体伏以秀
才即先辈象舆禀异庙琏凝姿服懿行以弸中腾藉
华而冒远游圣门而入其阈洞际天人之交塞(疑)
圃而漱其芳猎取菁英之妙目叨一日之雅巳服百
人之豪方育贤而在阿久俟时而踠足第一乡之品
推月旦之美评游诸公之门有名卿之躧履而乃过
存庸妄之品曲借交游之光采箕斗之虚名靡责其
实谓糠秕之无用偶置于前特迂梦草之馀妍摛写
阳春之雅曲加华衮之一字宠示荣褒鬻珍剃于九
戎委之非所矧复警辞猋骇峭格锋生挫万物以挥
卷七 第 25b 页
毫入无间而抽秘荡荡默默而满坑满谷雅韵迭扬
郁郁纷纷而非雾非烟文华炳发属苦中于清圣方
卧叹于酸痟倏骇无因而至前不醉为之而彊起病
酲都释飒若清风之袭人䌷绎并辉永订至珍之藏
衍顾迫持于归鞅惭弗获于披风恭佩之私谈非终

   回发运主客启(见文/及仕涂必用)
伏审显膺宠命荣总使权伏惟庆慰恭以某官才猷
经世问望光朝资敏议以通微竭精诚而济务自居
漕职克迈官能九年之(一作/厚)储已丰于茂最三载考
卷七 第 26a 页
绩遽被于陟明重膺柬注之求奚测亨腾之执幸依
使部致辱诲函铭佩欣祈并交悰悃
   与辛郎中启(庆历二年冬倅滑州/见缄启新范)
右某此者得请便亲署官近郡始临旧府邈想清风
依听讼之甘棠馀音(疑)可爱步飞觞之月榭遗址尚
存其如边鄙多虞公私并乏簿书期会常苦纷纭樽
俎笑谈岂如畴昔方兹感诚(疑)遽辱诲存顾冬律之
严凝喜天利之保啬伫膺茂渥以副企翘
   与吕转运启(见缄启新范)
伏审显奉宸息入趋入阙方欣庇赖遽失于焉依仍
卷七 第 26b 页
沐撝谦特贻于嘉问某人圭玉茂德栋干上材蔼清
望于朝端柬乃心于帝眷列城按俗諠美政于民谣
会课及期走旌贤之召节郁去思而虽甚谅峻陟以
非遥冬序方凝神襟善啬倾祈祷恋交集感悰
   答运使启(见缄启新范)
伏审荣膺帝渥出领漕权方怀窃抃之诚遽辱诲存
之惠某人庙琏重器国栋上才茂绩蔼于朝端嘉猷
均于宸柬果被佥谐之命实资富庶之谟揽辔有初
已风行于列郡追锋讯(疑)召即柄用于本朝矧托公
庥但深久祷
卷七 第 27a 页
   贺新发运启(见缄启新范)
伏审荣抱使权巳谐礼上猥居属郡窃庇公庥方深
欣幸之私遽辱诲存之厚伏惟某人才优学古业茂
经时久妙柬于上心屡委分于剧任果畴懿绩亟被
陟明投刃皆虚岂足烦于馀地期年入报行别迓于
宠灵属此春和冀绥福履欣依祷颂倍万常情
   与李吉州宽启(庆历五年冬初到滁州/见缄启新范)
伏念待罪山城绝迹人事敢期音诲屡以顾存饮疑
风义以甚高若话言之方晤坐麾千里矧茂最之巳
成入觐四门伫宠光之休被冬疑在候福履惟宁瞻
卷七 第 27b 页
咏感铭倍为诚素
   别纸(附)
人至辱书为诲承临郡之暇体况甚休乡郡多幸得
贤侯为立学舍蒙索鄙文窃喜载名庑下遂不敢辞
笔语粗恶幸望与伯镇学士评改而刻石也冬冷千
万加爱
   与许发运启(庆历/年滁州见/缄启新范)
伏念僻守郡封殆不通于辙迹邈詹风采缺驰问于
兴居恭惟按者之馀克保粹和之妙治朝急士方渴
仲于宏材漕最淹贤况巳升于美绩即期迅用以奋
卷七 第 28a 页
远图企颂之私缕言非罄
   又(庆历六年春滁州/见缄启新范)
伏念睽异风徽屡更年律河壖阻邈常辱邮音淮郡
僻荒亦蒙诲问荷顾存之至厚慰艰拙以兹多此者
伏审某人荣被恩俞近移使节望行舟而非远伸良
觏以未涯惟贤业之素彰蔼勋勤而夙著伫从公议
别霈宠光岂此漕输可淹杰俊春阳方盛福履惟休
感咏詹依交集诚悃
   上李端明状(见缄启新范)
伏审远驱旌旆巳及郊圻和气所充与民讴而先浃
卷七 第 28b 页
馀尘可望欣马首之获詹即遂攀迎交深祝咏某不
任激切依归之至
   回知郡贺冬状(见缄启新范)
天序欲周物生伊始惟君子福绥之吉顺阳和来复
之时即迓宠光以符善祷敢祈隆顾先辱惠音荷慰
诲之尤多积感铭而但切
   与杨太傅状(见缄启新范)
右某伏念画圻虽迩遘德未由幸时接于诲音良若
披于徽采夫何定琐辱此记怜春序已暄神襟善啬
伫膺茂渥以副倾祈
卷七 第 29a 页
   答李寺丞状(见缄启新范)
早钦秀望忽枉荣缄以州部之相望加门阑之最旧
过形来问但切中藏
   答王供奉状(见缄启新范)
乍间清徽两蒙芳讯审憩车之伊始欣妙啬以惟和
即奉渥恩以符瞻祷
   与邻郡官状(见缄启新范)
伏念封圻甚密官守有常虽倾企德之勤尚阻披风
之便承屡形于谦顾常曲示于诲言冬序方凝阳和
将动伏惟为国自重以副詹祈
卷七 第 29b 页
   答贺赴阙状(见缄启新范)
近蒙朝旨召赴阙庭方沥恳以致辞敢辱书而为贺
仰承诏(疑)眷但切悚惶
   谢真州知郡(见缄启新范)
伏念幸守陋邦获邻善壤侧听下车之始巳喧载路
之声方渴仰于风徽遽先贻于诲问某人材雄通敏
器蕴宏深抚俗班条绰闻于馀𥙿陟明升最行被于
殊恩方此春阳冀绥福履祷祈感咏言述非周
   谢刘真州(见缄启新范)
幸邻善壤日孰政声虽谈笑之靡亲辱诲言之屡及
卷七 第 30a 页
少浣詹翘之貇奚胜感愧之私行因溢路之谣入被
中台之召清和始届寝寐增休缕缕之诚一一奚既
 右张先辈启公所作无疑四六集偶失编入馀得
 之仕涂必用缄启新范者皆京师旧本也或出公
 手或人代作其说与苏丞相跋语同
表奏书启四六集卷第七
按公行状墓碑并云四六集七卷近岁浙西尝刋
行然甚无伦理大抵表奏书启古皆散文后世始
卷七 第 30b 页
 骈俪如公谢章服谢知制诰河北谢奖谕谢历日
 表皆古文也不应以四六名集疑非当时定本又
 如谢致仕表反寘集外其他散在诸卷光错乱今
 用苏文忠手编东坡前集法(后集其子/过编亦同)凡表状悉
 以迁拜为序其丐外乞休致之类则取之奏议以
 类相从各系岁月于下所逸者河北都转运使谢
 上表耳熙宁三年五月庚戌擅止散青苗钱放罪
 旨挥虽在四月移判太原之后七月改知蔡州之
 前然公尚留京东本任故系谢表于夏然后公履
 历出处昭然矣至于同是四六而或曰书或曰启
卷七 第 31a 页
 皆从其旧仍略考先后而推其姓氏之可知者合
 为七卷题曰表奏书启四六集不敢失元目也(绍/兴)
(间从官与人双/缄皆题曰书上)
 前贤初除馆职初拜两制初入政府往往致谢在
外之先进公答启可考近世无此风矣
诗蔼蔼王多吉士楚词谗夫蔼蔼而曼著皆取茂
盛之意公表章用蔼昩盖古字多假借俗本改作
暧昧今存一二以警来者
贺程太尉启藩翰(一作/藩屏)
卷七 第 31b 页
亳州到任谢两府书至治(一作/治理)寝惊(一作/寐惊)上为(此上/一有)
(伏惟/二字)
与吕内翰启恭惟(一作/恭审)荣署(荣一/作受)
代辞胥学士启司刑(一作/刑司)福星聚列(聚一/作骤)辉光末运
(一作奎/躔末运)
 国史公列传末云中子棐字叔弼登进士第乙科
 脩所为文须人代者多出其手脩薨代草遗表
 神宗读而爱之意脩自作也
卷七 第 32a 页
卷七 第 33a 页
卷七 第 1a 页
集古录跋尾卷第七 欧阳文忠公集一百四十
   唐开元金箓斋颂(天宝九年/卫包书撰)
右开元金箓斋颂虽不著书人姓氏而字为古文实
为包书也唐世华山碑刻为古文者皆包所书包以
古文见称当时甚盛盖古文世俗罕通徒见其字画
多奇而不知其笔法非工也余以集录所见三代以
来古字尤多遂识之尔(右集本)
   唐龙兴七祖堂颂(天宝十年)
右龙兴寺七祖堂颂陈章甫撰胡霈然书霈然笔法
虽未至而媚熟可喜今上党佛寺画壁有霈然所书
卷七 第 1b 页
多为流俗取去匣而藏之以为奇玩余数数于人家
见之其墨迹尤工非石刻比也(右真迹)
   唐明禅师碑(天宝十年/郑炅之撰徐浩书)
秋暑困甚览之醒然治平丙午孟飨致斋东閤书(右真/迹)
   唐徐浩玄隐塔铭(天宝十一年)
右玄隐塔铭徐浩撰并书呜呼物有幸不幸者视其
所托与其所遭如何尔诗书遭秦不免煨烬而浮图
老子以托于字画之善遂见珍藏余于集录屡志此
言盖虑后世以余为惑于邪说者(八字集本/作之疑余)也比见
当世知名士方少壮时力排异说及老病畏死则归
卷七 第 2a 页
心释老反恨得之晚者往往如此也可胜叹哉(右真/迹)
   唐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天宝十三年)
右东方朔画赞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赞在文选
中今较选本二字不同而义无异也选本曰弃俗登
仙而此云弃世选本曰神交造化而此云神友(右集/本)
   唐画赞碑阴(岁月见本文)
右画赞碑阴唐颜真卿撰并书湛赞开元八年德州
刺史韩思复刻于庙天宝十三年真卿始别书之(右集/本)
   唐颜鲁公题名(岁月见本文)
右靖居寺题名唐颜真卿题按唐书纪传真卿当代
卷七 第 2b 页
宗时为捡校刑部尚书为宰相元载所恶坐论祭器
不修为诽谤贬硖州员外别驾抚州湖州刺史载诛
复为刑部尚书而此题名云永泰二年真卿以罪佐
吉州与史不同据真卿湖州放生池碑阴所序云贬
硖州旬馀再贬吉州盖真卿未尝至硖遂贬吉而史
氏但据初贬书于纪传耳真卿大历三年始移抚州
当游靖居时犹在吉也(右集本)
   同前
右鲁公题名言(五字集本作颜鲁公华岳靖居寺东/西二林题名靖居寺在吉州据鲁公)
(言)永泰二年真卿以罪贬佐吉州据旧(二字集/本作按)唐书
卷七 第 3a 页
列传云真卿代宗时为刑部尚书为宰相元载所恶
贬硖州员外别驾抚州湖州刺史载诛复为刑部尚
书不书其贬吉州也按真卿湖州放生池碑阴自叙
云贬硖州旬馀再贬吉州盖真卿未尝至硖遂贬吉
(集本无/此四字)而史官阙漏但书其初贬尔嘉祐八年十
月廿三日书(右真迹)
   唐颜真卿麻姑坛记(大历六年)
右麻姑坛记颜真卿撰并书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
月其为人尊严刚劲象其笔画而不免惑于神仙之
说释老之为斯民患也深矣(右集本)
卷七 第 3b 页
   唐颜真卿小字麻姑坛记(岁月阙)
右小字麻姑坛记颜真卿撰并书或疑非鲁公书鲁
公喜书大字余家所藏颜氏碑最多未尝有小字者
惟干禄字书注最为小字而其体法与此记不同盖
干禄之注持重舒和而不局蹙此记遒峻紧结尤为
(集本无/此字)精悍此所以或者疑之也余初亦颇以为惑
及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
鲁公不能书也故聊志之以释疑者治平元年二月
六日书(右真迹)
   唐中兴颂(大历六年)
卷七 第 4a 页
右大唐中兴颂元结撰颜真卿书书字尤奇伟而文
辞古雅世多模以黄绢为图障碑在永州磨崖石而
刻之模打既多石亦残缺今世人所传字画完好者
多是传模补足非其真者此本得自故西京留台御
史李建中家盖四十年前崖石真本也尤为难得尔
(右集本)
   又
右中兴颂世传颜氏书中兴颂多矣然其崖石岁久
剥裂故字多讹缺近时人家所有往往为好事者嫌
其剥缺以墨增补之多失其真余此本得自故西台
卷七 第 4b 页
李建中家盖四十年前旧本最为真尔(右真迹)
   唐干禄字样(大历九年)
右干禄字样别有模本文注完全可备检用此本刻
石残缺处多直以鲁公所书真本而录之尔鲁公书
刻石者多而绝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笔力精劲可
法尤宜爱惜而世俗多传模本此以残缺不传独余
家藏之治平丙午九月二十九日书(右集本)
   唐干禄字样模本(岁月见本文)
右干禄字样模本颜真卿书杨汉公模真卿所书乃
大历九年刻石至开成中遽已讹缺汉公以谓一二
卷七 第 5a 页
工人用为衣食之业故摹多而速损者非也盖公笔
法为世楷模而字书辨正伪缪尤为学者所资故当
时盛传于世所以模多尔岂止工人为衣食业邪今
世人所传乃汉公模本而大历真本以不完遂不复
传若颜公真迹今世在者得其零落之馀藏之足以
为宝岂问其完不完也故余并录二本并藏之亦欲
俾览者知模本之多失真也(右集本)
   又
右颜鲁公干禄字书乃大历九年刻石至开成中遽
巳讹缺盖由公笔法为世楷模而字书辨正伪缪尤
卷七 第 5b 页
为学者所资而当时盛传于世尔汉公谓一二工人
用为衣食之业者惜其传模多而早损然岂止为工
人为衣食业也今世人多传汉公模本而大历真本
以不完遂不复传若颜公真迹今世在者得其零落
之馀藏之尤足为宝岂问其完不完也故余并录二
本并藏之亦欲俾览者知模本之多失真也治平元
年正月五日锡庆院赐寿圣节宴归书(右真迹)
   唐欧阳琟碑(大历十年)
右欧阳琟碑颜真卿撰并书余自皇祐至和以来颇
求欧阳氏之遗文以续家谱之阙既得颜鲁公欧阳
卷七 第 6a 页
琟碑又得郑真义欧阳谌墓铭以与家所传旧谱及
陈书元和姓纂诸书参较又问于吕学士夏卿夏卿
世称博学精于史传因为余考正讹舛而家谱遂为
定本然独琟碑所失者四颜公书穆公封山阳郡公
吕学士云陈无山阳郡山阳今楚州是也当梁陈时
自为南兖州而以连州为阳山郡然则陈书及旧谱
皆云穆公封阳山公为是而颜公所失者一也旧谱
皆云坚石子质南奔长沙颜公云自景达始南迁其
所失者二也欧阳生自前汉以来诸史皆云字和伯
而颜公独云字伯和二字义虽不异然当从众又颜
卷七 第 6b 页
氏独异初无所据盖其缪尔其所失者三也元和姓
纂及谌铭皆云胤约之子而颜公独以为纥子其所
失者四也琟之世次不应舛乱如此盖谌之卒葬在
咸亨上元之间去率更未远真义所志宜得其实琟
卒大历中唐之士族遭天宝之乱失其谱系者多颜
公之失当时所传如此不足怪也治平元年夏至日
书铭阙其末数句不补(右真迹)
   唐杜济神道碑(大历十二年)
右杜济神道碑颜真卿撰并书艺之至者如庖丁之
刀轮扁之斲无不中也颜鲁公之书刻于石者多矣
卷七 第 7a 页
而有精有粗虽他人皆莫可及然在其一家自有优
劣余意传模镌刻之有工拙也而此碑字画遒劲岂
传刻不失其真者皆若是欤碑巳残缺铨次不能成
(集本有/其字)文第录其字法尔嘉祐八年中元假日书(右)
(真迹)
   唐杜济墓志铭(大历十二年)
右杜济墓志铭但云颜真卿撰而不云书然其笔法
非鲁公不能为也盖世颇以为非颜氏书更俟识者
辨之(右真迹)
   唐颜真卿射堂记(大历十二年)
卷七 第 7b 页
右射堂记颜真卿书鲁公在湖州所书刻于石者余
家集录多得之惟放生池碑字画完好如干禄字书
之类今已残阙每为之叹惜若射堂记者最后得之
今仆射相公笔法精妙为余称颜氏书射堂记最佳
遂以此本遗余以余家素所藏诸书较之惟张敬因
碑与斯记为尤精劲惜其皆残阙也(右集本)
   唐张敬因碑(大历十四年)
右张敬因碑颜真卿撰并书碑在许州临颍县民田
中庆历初有知此碑者稍稍往模之民家患其践田
稼遂击碎之余在滁阳闻而遣人往求之得其残阙
卷七 第 8a 页
者为七段矣其文不可次第独其名氏存焉曰君讳
敬因南阳人也乃祖乃父曰澄曰运其字画尤奇甚
可惜也(右集本)
   又
右鲁公之碑世所奇重此尤可珍赏也庐陵欧阳脩
(右续添)
   唐颜勤礼神道裨(大历十四年)
右颜勤礼神道碑颜真卿撰并书序颜温二家之盛
云思鲁大雅在隋俱仕东宫悯楚彦博同直内史省
游秦彦将皆典秘阁按唐书云温大雅字彦弘弟彦
卷七 第 8b 页
博字大临弟大有字彦将兄弟义当一体而名大者
字彦名彦者字大不应如此盖唐世诸贤名字可疑
者多封德彝云名伦房玄龄云名乔高士廉云名俭
颜师古云名籀而皆云以字行伦乔俭籀在唐无所
讳不知何避而行字余于中书见颜氏裔孙有献其
家世所藏告身三卷以求官者其一思鲁除仪同制
其一勤礼除詹事府主簿制其一师古加正议大夫
制思鲁制云内史令臣瑀宣者萧瑀也侍郎臣封德
彝奉舍人臣彦将行不应内史令书名而侍郎舍人
书字又必不称臣而书字则德彝彦将皆当为名师
卷七 第 9a 页
古制有尚书左仆射梁国公玄龄右仆射申国公士
廉又有吏部尚书君集者侯君集也侍郎纂者杨纂
也四人并列于后不应二人书名二人书字也则玄
龄士廉亦皆当为名矣又师古与令狐德棻同制不
应德棻书名而师古书字则师古亦当为名也然余
家集录有申文献公茔兆记是高宗时许敬宗撰云
公讳俭字士廉敬宗与士廉同时人而为其家作记
必不缪误则士廉又当为字也然告身书字在理岂
安今新唐书虽云房玄龄字乔颜师古字籀以高俭
茔兆记为名则乔籀果为字乎又按元和姓纂封氏
卷七 第 9b 页
蓨人隋通州刺史绣生四子曰德润德舆德如德彝
又云德彝更名伦亦不知果是否唐去今未远事载
文字者未甚讹舛残缺尚可考求而纷乱如此故余
尝谓君子之学有所不知虽圣人犹阙其疑以待来
者盖慎之至也(右集本)
   唐颜氏家庙碑(建中元年)
右颜氏家庙碑颜真卿撰并书真卿父名惟贞仕至
薛王友真卿其第七子也述其祖祢群从官爵甚详
(右集本)
   唐颜鲁公书残碑(岁月阙)
卷七 第 10a 页
右颜氏残碑以家庙碑考之是颜允南碑也家庙碑
云允南历殿中膳部司封郎中司业金乡男此碑云
肃宗入中京迁司封寻封金乡县男又云迁国子司
业此碑云二子颍颎颎好为五言诗授校书郎早卒家
庙碑亦云颎好五言校书而此碑又云与弟允臧同
时台省则为允南可知不疑惟书颍事家庙碑云侍
郎蒋冽赏其判此碑云为崔器所赏小不同尔治平
元年寒食日书(右真迹)
   又
余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
卷七 第 10b 页
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
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故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右集/本)
   唐湖州石记(岁月阙)
右湖州石记文字残缺其存者仅可识读考其所记
不可详也惟其笔画奇伟非颜鲁公不能书也公忠
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
穷不待其书然后不朽然公所至必有遗迹故今处
处有之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视其钜书
深刻或托于山崖其用意未尝不为无穷计也盖亦
有趣好所乐尔其在湖州所书为世所传者惟干禄
卷七 第 11a 页
字放生池碑尚多见于人家而干禄字书乃杨汉公
摹本其真本以讹缺遂不复传独余集录有之惟好
古之士知前人用意之深则其堙沉磨灭之馀尤为
可惜者也(右集本)
   唐颜鲁公帖(岁月阙)
右蔡明远帖寒食帖附皆颜鲁公书鲁公后帖流俗
多传谓之寒食帖(集本无此/十三字)(集本有/后字)印文曰忠孝
之家者钱文僖公自号也希圣钱公字也又曰化鹤
之系者丁崖相印也润州观察使者钱惟济也(右真/迹)
   唐颜鲁公二十二字帖(岁月阙)
卷七 第 11b 页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
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右真迹)
   唐颜鲁公法帖(虞世南帖附/岁月阙)
右颜真卿书二帖并虞世南一帖合为一卷颜帖为
刑部尚书时乞米于李大夫云拙于生事举家食粥
来巳数月今又罄乏实用忧煎盖其贫如此此本墨
迹在予亡友王子野家子野出于相家而清苦甚于
寒士尝模帖刻石以遗朋友故人云鲁公为尚书其
贫如此吾徒安得不思守约世南书七十八字尤可
爱在智永千字文后今附于此(右集本)
卷七 第 12a 页
   唐元次山铭(岁月阙)
右元次山铭颜真卿撰并书唐自太宗致治之盛几
乎三代之隆而惟文章独不能革五国(二字集本/作陈隋)
弊既久而(集本有/其字)后韩柳之徒出盖习俗难变而文
章变体(集本/作之)又难也次山当开元天宝时独作古文
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十二字集本/作虽少雄健)
(而意气/不俗亦)可谓特立之士哉(右真迹)
   唐吕諲表(上元二年)
右吕諲表元结撰顾戒奢八分书景祐三年余谪夷
陵过荆南谒吕公祠堂见此碑立庑下碑无趺石埋
卷七 第 12b 页
地中势若将踣惜其文翰遂得斯本而入于地处字
多缺灭今世传元子文编亦有此文以碑考之集本
首尾不完中间时时小异当以石本为是然石本亦
自多亡缺可不惜哉(右集本)
   又
景祐三年余谪夷陵过荆南谒吕公祠堂见此碑立
庑下碑无趺石埋地中势若将踣惜其文翰遂得斯
本而入于地处字多缺灭今世传元子文编所载首
尾不完中间时时小异当以石本为是集录实不为
无益矣然石本亦自多亡缺可不惜哉书者顾戒奢
卷七 第 13a 页
也余得此碑三十年矣暇日因偶题之嘉祐八年五
月中旬休日书(右真迹)
   唐元结洼樽铭(永泰二年)
右洼樽铭元结撰瞿令问书次山喜名之士也其所
有为惟恐不异于人所以自传于后世者亦惟恐不
奇而无以动人之耳目也视其辞翰可以知矣古之
君子诚耻于无闻然不如是(集本有/人字)之汲汲也(右真/迹)
   唐元结阳华岩铭(永泰二年)
右阳华岩铭元结撰瞿令问书元结好奇之士也其
所居山水必自名之惟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
卷七 第 13b 页
而气力不足故少遗韵(集本无/此九字)君子之欲著于不朽
者有诸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颜子萧然卧
于陋巷人莫见其所为而名高万世所谓得之自然
(集本有/者字)也结之汲汲于后世之名亦已劳矣嘉祐八
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书(右真迹)
   唐元结峿台铭(大历二年)
右斯人之作非好古者不知为可爱也然来者安知
无同好也邪(右真迹)
   唐张中丞传(岁月阙)
古张中丞传李翰撰呜呼(集本无/此二字)张巡许远之事壮
卷七 第 14a 页
矣秉笔之士皆喜为之称述也然以翰所记考唐书
列传及韩退之所书皆互有得失而列传最为疏略
虽云史家当记大节然其大小数百战屡败贼兵其
智谋材力亦有过人可以示后者史家皆灭而不著
甚可惜也翰之所书诚为太繁然广记备言所以备
史官之采也(右真迹)
   唐李阳冰城隍神记(乾元二年)
右城隍神记唐李阳冰撰并书阳冰为缙云令遭旱
祷雨约以七日不雨将焚其祠既而雨遂徙庙于西
山阳冰所记云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尔然今非
卷七 第 14b 页
止吴越天下皆有而县则少也(右集本)
   唐李阳冰忘归台铭(乾元二年)
右忘归台铭唐李阳冰撰并书铭及孔子庙城隍神
记三碑并在缙云其篆刻比阳冰平生所篆最细瘦
世言此三石皆活岁久渐生刻处几合故细尔然时
有数字笔画特伟劲者乃真迹也(右集本)
   唐缙云孔子庙记(上元二年)
右缙云孔子庙记李阳冰撰并书孔子庙像之制前
史不载开元八年国子司业郭瓘奏云先圣孔宣父
以先师颜子配其像为立侍配享宜坐弟子十哲虽
卷七 第 15a 页
得列像而不在祀享之位按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
二贤犹蒙从祀十哲请列享在何休等上于是诏十
哲皆为坐像据阳冰记云换夫子之容貌增侍立者
九人盖独颜回配坐而闵损等九人为立像矣阳冰
修庙在肃宗上元二年其不用开元之诏何也(右集/本)
   唐裴虬怡亭铭(永泰元年)
右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谓其地为吴
王散花滩亭裴鶠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
八分书刻于岛石(四十六字集本作怡亭铭李阳冰/篆裴虬撰李莒书铭在武昌江水)
(中有小岛亭在其上人谓其地/为吴王散花滩铭刻于岛石)常为江水所没故世
卷七 第 15b 页
亦罕传鶠(集本以鶠字/作亭裴公作)不知何人虬代宗时(集本有/为字)
道州刺史韩愈(集本作/退之)为其子复墓志云虬为諌议
大夫有宠代宗朝屡谏诤数命以官多辞不拜然唐
史不见其事李莒华弟也治平二年正月十日孟春
荐飨摄事致中书东閤书(右真迹)
   唐李阳冰庶子泉铭(大历六年)
右庶子泉铭李阳冰撰并书庆历五年余自河北都
转运使贬滁阳屡至阳冰刻石处未尝不裴回其下
庶子泉昔为流溪今为山僧填为平地起屋于其上
问其泉则指一大井示余(集本无/此二字)曰此庶子泉也可
卷七 第 16a 页
不惜哉(右真迹)
   唐李阳冰阮客旧居诗(岁月阙)
右李阳冰阮客旧居诗云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
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阮客者不见其名氏盖缙
云之隐者也彼以遁俗为高而终以无名于后世可
谓获其志矣然圣人有所不取也阳冰欲称其人而
不显其名字何哉岂阮客见称于当时而阳冰不虑
于后世邪夫士固有显闻于一时而泯没于万(集本/作后)
世者矣顾其道何如(集本作/如何)也阳冰篆字世传多矣
此磨灭而仅存尤可惜也治平元年四月二十有六
卷七 第 16b 页
日书(右真迹)
   唐裴公纪德碣铭(岁月见本文)
右裴公纪德碣铭唐越州刺史王密撰国子监丞集
贤院学士李阳冰篆裴公儆为明州刺史密代之为
作此文其文云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二年天下大
康海隅小寇结乱瓯越因言明州当出兵之冲民物
残弊儆抚绥有惠爱而人思之尔按唐自戊寅武德
元年受命至己亥乾元二年乃一百四十二年是时
肃宗新起灵武上皇自蜀初还史思明僣号于河北
是岁洛阳汝郑等州皆陷于贼不得云天下大康而
卷七 第 17a 页
海隅小寇也考于史传又不见其事惟台州贼袁晁
攻陷浙东州郡乃宝应元年当云一百四十五年又
据密代儆为明州刺史至大历十四年移湖州则儆
密相继为刺史宜在代宗时然密当时人推次唐年
不应有失余友王回深父曰唐自武德至大历八年
实一百五十六年中间除则天称周十四年则正得
一百四十二年是时天下粗定文人著辞以为大康
理亦可通是岁广州哥舒晃作乱海隅小寇岂谓此
欤余以谓晃之乱唐命江西路嗣恭讨平之不当自
明州出兵深父曰然兵家出奇明州海道去广不远
卷七 第 17b 页
亦或然也故并著之(右集本)
   又
右裴公纪德碣王密撰裴公名儆代宗时为明州刺
史密代之碣文云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二载天下
大康而海隅小寇结乱瓯越按唐自武德元年至乾
元二年实一百四十二年是时肃宗新起灵武上皇
自蜀初还史思明僣号于河北是岁洛阳汝郑等州
皆陷于贼不得云天下大康而海隅小寇考于史传
又不见其事然密当时人推次唐年不宜有失王回
曰大历八年广州哥舒晃作乱此所谓海隅小寇者
卷七 第 18a 页
也自武德元年至是岁实一百五十六年中间则天
称周者十四年去之正得一百四十二年矣岂谓此
欤以事考验理宜如此又不知密意为如何也姑志
其语以俟知(集本有/之字)者嘉祐八年十月三十日书(右真/迹)
   唐玄静先生碑(大历七年)
右玄静先生碑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唐世
工书之士多故以书知名者难自非有以过人者不
能也然而张从申以书得名于当时者何也从申每
所书碑李阳冰多为之篆额时人必称为二绝其为
世所重如此余以集录古文阅书既多故虽不能书
卷七 第 18b 页
而稍识字法从申所书弃者多矣而时录其一二者
以名取之也夫非众人之所称任独见以自信君子
于是慎之故特录之必待知者(右真迹)
   售龙兴寺四绝碑首(大历八年)
右四绝碑首者李阳冰篆法慎律师碑额也在扬州
龙兴寺售李华文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律师者淮
南愚俗素信重之谓此碑为四绝碑律师非余所知
华文与从申书余亦不甚好故独录此篆尔(右集本)
   唐滑州新驿记(大历九年)
右新驿记李阳冰篆碑在今滑州驿中其阴有铭曰
卷七 第 19a 页
斯去千载冰生唐时冰今又去后来者谁后千年有
人吾不知之后千年无人当尽于斯呜呼郡人为吾
宝之不知作者为谁然贾耽尝为李腾序说文字源
盛称阳冰此记耽为滑州刺史因见斯记而称之耳
阳冰所书世固多有可爱者不独斯记也嘉祐八年
十二月甘六日书(右真迹)
   唐王师乾神道碑(大历十三年)
右王师乾神道碑张从申书余初不甚以为佳但怪
唐人多称之第录此碑以俟识者前岁在亳社因与
秦玠郎中论书玠学书于李西台建中而西台之名
卷七 第 19b 页
重于当世余因问玠西台学何人书云学张从申也
问玠识从申书否云未尝见也因以此碑示之玠大
惊曰西台未能至也以此知世以鉴书为难者诚然
也从申所书碑今绝不行于世惟予集录有之者吴
季子碑阴记崔圆颂德碑并此才三尔熙宁三年十
月二十七日书(右真迹)
集古录跋尾卷第七
卷七 第 20a 页
开元金箓斋颂(元第七百/二十七)姓氏(一作/名氏)治平元年七月
三十日(一有此/九字)
七祖堂颂(元第三/十三)
明禅师碑(元第五百/二十五)
玄隐塔铭(元第五/百九十)
东方朔画赞(元第五/十九)
画赞碑阴(元第/六十)
颜鲁公题名(元第一/百二)
麻姑坛记(元第/四十)
小字麻姑坛记(元第/三百)
卷七 第 20b 页
唐中兴颂(元第四十/八至五十)
干禄字样(元第二百/三十七)
干禄字样模本(元第二百/三十八)
欧阳琟碑(元第七百七十六/至七百七十七)
杜济神道碑(元第曰/百五)碑巳(一作/以)
杜济墓志铭(元第三百/七十七)
射堂记(元第五/百三十)为余(二字上一/有数字)诸书(一作/本)治平元年
七月二十二日中书东閤书(一有此/十五字)
或问余曰何谓六一居士余曰吾家有书一万卷
 集古录一千卷棋一局琴一张常置酒一壶问者
卷七 第 21a 页
 曰此五一也奈何余曰以吾一翁老于五物之间
岂非六一乎治平丙午秋飨摄事斋于东閤书(跋/后)
(一有此七/十五字)
张敬因碑(元第四十二/至四十三)
颜勤礼碑(元第三百四十五/至三百四十六)彦将皆当为名(此下一/有也字)
字乎(一作/否)治平元年二月二十八日书(一有此/十一字)
颜氏家庙碑(元第五十二/至五十三)
颜鲁公书残碑(元第三百/九十七)
又弃之(一作/也)
湖州石记(元第二百/七十七)后世(此下一/有而字)不朽(此下一/有也字)亦有
卷七 第 21b 页
(一作/其)治平元年正月二十日书(一有此/十字)
颜鲁公帖(元第一/百八十)罄乏(石本作/罄竭)
颜鲁公二十二字帖(元无/卷第)
颜鲁公并虞世南帖(元无/卷第)
元次山铭(元第二百/四十三)
吕諲表(元第一百/五十五)
洼樽铭(元第三百/一十八)
阳华岩铭(元第二/百二)见于(此下一/有其字)
峿台铭(元第一百/七十六)
张中丞传(元第二百八十二/至二百八十三)最为(一无/为字)
卷七 第 22a 页
城隍神记(元第一/百三)
忘归台记(元附一/百四)
缙云孔子庙记(元第一/百四)郭瓘(一作郭元瓘或作李元/瓘案唐志李元瓘为是)
嘉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一有此/十字)
怡亭铭(元第一百/一十二)
庶子泉铭(元第/七十)裴回(一作/徘徊)
阮客旧居诗(元第五百/九十五)
裴公纪德碣(元第一百/一十八)
玄静先生碑(元第五百/二十七)之必(二字一/作以)
四绝碑首(元第一百七十九/觉寂碑首附)嘉祐八年夏至日书(一/有)
卷七 第 22b 页
(此八/字)
 觉寂碑首亦阳冰篆也(跋后又有/此九字)
滑州新驿记(元第二/百一十)
王师乾碑(元第七/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