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欧阳文忠公文集总目
 居士集五十卷
  卷第一 文集一
    古诗三十八首
  卷第二 文集二
   古诗二十首
  卷第三 文集三
    古诗三十一首
  卷第四 文集四
    古诗二十四首
卷首 第 1b 页
   卷第五 文集五
    古诗一 十八首
   卷第六 文集六
    古诗二十五首
   卷第七 文集七
    古诗二十二首
   卷第八 文集八
    古诗二十一首
   卷第九 文集九
    古诗三十首
卷首 第 2a 页
   卷第十 文集十
    律诗六十首
   卷第十一 文集十一
    律诗五十七首
   卷第十二 文集十二
    律诗五十六首
   卷第十三 文集十三
    律诗五十五首
   卷第十四 文集十四
    律诗六十五首
卷首 第 2b 页
   卷第十五 文集十五
    赋五首 杂文五首
   卷第十六 文集十六
    论三首 或问一首
   卷第十七 文集十七
    论六首
   卷第十八 文集十八
    经旨十一首 辩一首
   卷第十九 文集十九
    诏册七首
卷首 第 3a 页
   卷第二十 文集二十
    神道碑铭三首
   卷第二十一 文集二十一
    神道碑铭四首
   卷第二十二 文集二十二
    神道碑铭二首
   卷第二十三 文集二十三
    神道碑铭二首
   卷第二十四 文集二十四
    墓表八首
卷首 第 3b 页
   卷第二十五 文集二十五
    墓表六首
   卷第二十六 文集二十六
    墓志铭四首
   卷第二十七 文集二十七
    墓志铭五首
   卷第二十八 文集二十八
    墓志铭六首
   卷第二十九 文集二十九
    墓志铭六首
卷首 第 4a 页
   卷第三十 文集三十
    墓志铭四首
   卷第三十一 文集三十一
    墓志铭五首
   卷第三十二 文集三十二
    墓志铭三首
   卷第三十三 文集三十三
    墓志铭四首
   卷第三十四 文集三十四
    墓志铭五首
卷首 第 4b 页
   卷第三十五 文集三十五
    墓志铭三首 墓碣一首
   卷第三十六 文集三十六
    墓志铭七首 墓碣一首
   卷第三十七 文集三十七
    墓志铭一十七首
   卷第三十八 文集三十八
    行状二首
   卷第三十九 文集三十九
    记十首
卷首 第 5a 页
   卷第四十 文集四十
    记八首
   卷第四十一 文集四十一
    序七首
   卷第四十二 文集四十二
    序九首
   卷第四十三 文集四十三
    序七首
   卷第四十四 文集四十四
    序六首 传一首
卷首 第 5b 页
   卷第四十五 文集四十五
    通进司上书一首
   卷第四十六 文集四十六
    准诏言事上书一首
   卷第四十七 文集四十七
    与人书八首
   卷第四十八 文集四十八
    策问十二首
   卷第四十九 文集四十九
    祭文二十首
卷首 第 6a 页
   卷第五十 文集五十
    祭文十七首
  外集二十五卷
   卷第一 文集五十一
    乐府七首 古诗四十首
   卷第二 文集五十二
    古诗二十七首
   卷第三 文集五十三
    古诗三十首
   卷第四 文集五十四
卷首 第 6b 页
    古诗三十七首 联句三首
   卷第五 文集五十五
    律诗五十八首
   卷第六 文集五十六
    律诗七十三首
   卷第七 文集五十七
    律诗七十首
   卷第八 文集五十八
    古赋四首 辞二首
    颂一首 赞一首
卷首 第 7a 页
    章一首
   卷第九 文集五十九
    论一十一首 辨二首
   卷第十 文集六十
    经旨一十三首
   卷第十一 文集六十一
    神道碑铭一首 墓志铭六首
   卷第十二 文集六十二
    墓志铭六首 石椁铭一首
    墓表一首
卷首 第 7b 页
    卷第十三 文集六十三
     记二十首
    卷第十四 文集六十四
     序一 十二首
    卷第十五 文集六十五
     序七首 传一首
    卷第十六 文集六十六
     书八首
    卷第十七 文集六十七
     书一十一首
卷首 第 8a 页
   卷第十八 文集六十八
    书一十二首
   卷第十九 文集六十九
    书一十四首
   卷第二十 文集七十
    策问五首 谥议一首
    斋文一首 祭文六首
   卷第二十一 文集七十一
    欧阳氏谱图
   卷第二十二 文集七十二
卷首 第 8b 页
    砚谱 牡丹记
   卷第二十三 文集七十三
    杂文二十七首
   卷第二十四 文集七十四
    近体赋一十三首 官题诗二首
   卷第二十五 文集七十五
    论三首 策八首
  易童子问三卷
   卷第一 文集七十六
    问答二十一章
卷首 第 9a 页
   卷第二 文集七十七
     问答一十五章
   卷第三 文集七十八
     问答一章
  外制集三卷
   卷第一 文集七十九
     敕二首 制四十七首
   卷第二 文集八十
     制五十首
   卷第三 文集八十一
卷首 第 9b 页
    制五十首(拾遗一十五首附)
  内制集八卷
   卷第一 文集八十二
    诏七首 国书二首
    敕书二首 批答一首
    口宣一十五首 春帖子词二十首
    青词七首 密词一首
    斋文三首 祝文五首
    功德疏右语一首
   卷第二 文集八十三
卷首 第 10a 页
    制一首 诏四首
    敕书一首 批答五首
    口宣一十五首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
    上梁文一首 青词九首
    密词一首 斋文四首
    祭文四首
   卷第三 文集八十四
    制一首 诏三首
    国书四首 敕书四首
    御札一首 口宣一十七首
卷首 第 10b 页
    表一首 青词六首
    密词一首 斋文三首
    祝文二首 祭文四首
    功德疏右语一首
   卷第四 文集八十五
    制一首 诏八首
    诏敕四首 敕书七首
    批答二首 口宣一 十三首
    青词五首 密词二首
    斋文一首
卷首 第 11a 页
   卷第五 文集八十六
    诏八首 诏敕三首
    国书三首 敕书二首
    批答一首 口宣一十三首
    青词三首 密词二首
    默表一 首 斋文一首
    祝文三首
   卷第六 文集八十七
    制四首 诏一 十一首
    国书二首 批答六首
卷首 第 11b 页
    口宣五首 端午帖子二十首
    青词六首 密词三首
    表六首 默表一首
    册文三首
   卷第七 文集八十八
    制二首 诏一十首
    国书二首 敕书四首
    批答三首 口宣七首
    青词六首 斋文二首
    祝文四首 功德疏语五首
卷首 第 12a 页
    内中御侍贺节词语二首
   卷第八 文集八十九
    制三首 诏一十二首
    敕书八首 批答六首
    口宣二首 表三首
    密词一首 斋文二首
    祝文一首 祭文三首
  表奏书启四六集七卷
   卷第一(表奏)文集九十
    表一十八首 状五首
卷首 第 12b 页
    劄子一首
   卷第二(表奏)文集九十一
    表九首 状一十二首
    劄子九首
   卷第三(表奏)文集九十二
    表一十三首 劄子一十首
   卷第四(表奏)文集九十三
    表一十一首 状一首
    劄子二十首(御札二首附)
   卷第五(表奏)文集九十四
卷首 第 13a 页
   表一十二首 状三首
   劄子一十五首
  卷第六(书启)文集九十五
   书二首 启三十六首
  卷第七(书启)文集九十六
   书三十二首 启七首
 奏议集十八卷
  卷第一 文集九十七
   劄子六首 状四首
  卷第二 文集九十八
卷首 第 13b 页
    劄子九首
   卷第三 文集九十九
    劄子六首 状三首
   卷第四 文集一 百
    劄子十首 状一首
   卷第五 文集一 百一
    劄子八首
   卷第六 文集一百二
    劄子九首 状一首
   卷第七 文集一 百三
卷首 第 14a 页
    劄子十首
   卷第八 文集一 百四
    劄子十首 状一首
   卷第九 文集一 百五
    答子十首
   卷第十 文集一 百六
    劄子六首 状一首
   卷第十一 文集一 百七
    状四首
   卷第十二 文集一 百八
卷首 第 14b 页
    劄子四首 状二首
    书一首
   卷第十三 文集一百九
    劄子二首 状三首
   卷第十四 文集一百十
    疏一首 状五首
    劄子六首
   卷第十五 文集一 百十一
    劄子十一首 疏一首
    书一首
卷首 第 15a 页
   卷第十六 文集一 百十二
     状九首 劄子三首
   卷第十七 文集一 百十三
    劄子八首
   卷第十八 文集一 百十四
    劄子六首 状一首
  杂著述一 十九卷
   卷第一 文集一 百十五
     河东奏草上
   卷第二 文集一 百十六
卷首 第 15b 页
    河东奏草下
   卷第三 文集一 百十七
    河北奏草上
   卷第四 文集一 百十八
    河北奏草下
   卷第五 文集一 百十九
    奏事录
   卷第六 文集一 百二十
    濮议一
   卷第七 文集一 百二十一
卷首 第 16a 页
    濮议二
   卷第八 文集一 百二十二
    濮议三
   卷第九 文集一 百二十三
    濮议四
   卷第十 文集一 百二 十四
    崇文总目叙释
   卷第十一 文集一 百二十五
    于役志
   卷第十二 文集一 百二十六
卷首 第 16b 页
    归田录上
   卷第十三 文集一 百二十七
    归田录下
   卷第十四 文集一 百二十八
    诗话
   卷第十五 文集一 百二十九
    笔说
   卷第十六 文集一 百三十
    试笔
   卷第十七 文集一 百三十一
卷首 第 17a 页
     长短句一
   卷第十八 文集一 百三十二
     长短句二
   卷第十九 文集一 百三十三
     长短句三
  集古录跋尾一十卷
   卷第一 文集一 百三十四
     周 秦
     前汉 后汉
   卷第二 文集一百三十五
卷首 第 17b 页
     后汉
    卷第三 文集一 百三十六
     后汉
    卷第四 文集一 百三十七
     魏 吴
     晋 宋
     齐 南齐
     梁 陈
     后魏 东魏
      北齐 后周
卷首 第 18a 页
    卷第五 文集一 百三十八
     隋 唐
    卷第六 文集一 百三十九
     唐
    卷第七 文集一 百四十
     唐
    卷第八 文集一 百四十一
     唐
    卷第九 文集一 百四十二
     唐
卷首 第 18b 页
   卷第十 文集一 百四十三
     唐 五代
  书简一十卷
   卷第一 文集一 百四十四
     五十一首
   卷第二 文集一 百四十五
     五十六首
   卷第三 文集一 百四十六
     四十八首
   卷第四 文集一 百四十七
卷首 第 19a 页
     四十一首
    卷第五 文集一 百四十八
     六十二首
    卷第六 文集一 百四十九
     四十五首
    卷第七 文集一 百五十
     四十四首
    卷第八 文集一百五十一
      三十三首
    卷第九 文集一百五十二
卷首 第 19b 页
     四十九首
   卷第十 文集一 百五十三
     二十三首
  附录五卷
   卷第一
     祭文 行状
     谥诰
   卷第二
     墓志铭 神道碑
   卷第三
卷首 第 20a 页
  传
  卷第四
  传
  卷第五
  事迹
卷首 第 20b 页
卷首 第 20b 页
卷首 第 20b 页
 像赞
 贤哉文忠直道大节知进知退既明旦哲陆贽议论韩愈文
 章李杜歌诗公无不长当世大儒邦家之光
 霜空无云秋澄雾昭然政通何劳钟簴俨然望之世一
 遇万折方春逢坡益注 宋李端叔
 惟我昭陵公乃得升下无朋国有魏公(公)乃得容不朋以
 忠风波既散高山独见小人是叹昔贤在是宁论厥似闻其
 百世 宋晁悦之
卷首 第 1a 页

内制集序
昔钱思公尝以谓朝廷之官虽宰相之重皆可杂以
它才处之惟翰林学士非文章不可思公自言为此
语颇取怒于达官然亦自负以为至论今学士所作
文书多矣至于青词斋文必用老子浮图之说祈禳
秘祝往往近于家人里巷之事而制诏取便于宣读
常拘以世俗所谓四六之文其类多如此然则果可
谓之文章者欤余在翰林六年中间进拜二三大臣
皆适不当直而天下无事四夷和好兵革不用凡朝
廷之文所以指麾号令训戒约束自非因事无以发
卷首 第 1b 页
明矧余中年早衰意思零落以非工之作又无所遇
以发焉其屑屑应用拘牵常格卑弱不振宜可羞也
然今文士尤以翰林为荣选余既罢职院吏取余直
草以日次之得四百馀篇因不忍弃况其上自朝廷
内及宫禁下暨蛮夷海外事无不载而时政记日历
与起居郎舍人有所略而不记未必不有取于斯焉
呜呼余且老矣方买田淮颍之间若夫凉竹簟之暑
风曝茅檐之冬日睡馀支枕念昔平生仕宦出处顾
瞻玉堂如在天上因览遗藁见其所载职官名氏以
较其人盛衰先后孰在孰亡足以知荣宠为虚名而
卷首 第 2a 页
卷首 第 3a 页
卷首 第 1a 页
外制集序
庆历三年春丞相吕夷简病不能朝上既更用大臣
锐意天下事始用諌官御史疏追还夏竦制书既而
召韩琦范仲淹于陜西又除富弼枢密副使弼仲淹
琦皆皇恐顿首辞让至五六不巳手诏趣琦等就道
甚急而弼方且入求对以辞不得见遣中贵人趣送
閤门使即受命呜呼观琦等之所以让上之所以用
琦等者可谓圣贤相遭万世一遇而君臣之际何其
盛也于是时天下之士孰不硕为材邪顾予何人亦
与其选夏四月召自滑台入諌院冬十二月拜右正
卷首 第 1b 页
言知制诰是时夏人虽数请命而西师尚未解严京
东累岁盗贼最后王伦暴起沂州转劫江淮之间而
张海郭貌山等亦起商邓以惊京西州县之吏多不
称职而民弊矣天子方慨然劝农桑兴学校破去前
例以不次用人哀民之困而欲除其蠹吏知磨勘法
久之弊而思别材不肖以进贤能患百职之不修而
申行赏罚之信盖欲修法度矣予时虽掌诰命犹在
諌职常得奏事殿中从容尽闻天子所以更张庶事
忧悯元元而劳心求治之意退得载于制书以讽晓
训敕在位者然予方与修祖宗故事又修起居注又一
卷首 第 2a 页
修编敕日与同舍论议治文书所省不一而除目所
下率不一二时已迫丞相出故不得专一思虑工文
字以尽道天子难谕之意而复诰命于三代之文嗟
夫学者文章见用于世鲜矣况得施于朝廷而又遭
人主致治之盛若修之鄙使竭其材犹恐不称而况
不能专一其职此予所以常遗恨于斯文也明年秋
予出为河北转运使又明年春权知成德军事事少
间发向所作制草而阅之虽不能尽载明天子之意
于其所述而(一作/百)得一二足以章示后世盖王者之
训在焉岂以予文之鄙而废也于是录之为三卷予
卷首 第 2b 页
自直阁下儤直八十始满不数日奉使河东还即以
来河北故其所作才一百五十馀篇云三月二十一
日序
卷首 第 1a 页
外集目录
卷第一(西京作起天圣九年尽明道二年)
 乐府
  拟玉台体七首(明道元年)
   欲眠 携手曲
   雨中归 别后
   夜夜曲 落日窗中坐
   领边绣
 古诗
  七交七首(天圣九年)
卷首 第 1b 页
    张推官 尹书记
    扬户曹 梅主簿
    张判官 王秀才
    自叙
   荅杨子静祈雨长句
   嵩山十二首(明道元年)
    公路涧 拜马涧
    二室道 登太室中峰
    玉女窗 玉女捣衣石
    天门 天门泉
卷首 第 2a 页
    天池 三醉石
    峻极寺 中峰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
    木叶下(明道元年)
   和谢学士泛伊川浩然无归意因咏刘长卿佳
    句作欲留篇之什(同前)
   戏书呈学士三丈
   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
   谢人寄双桂树子(明道二年)
   雨中独酌二首
卷首 第 2b 页
  庭前两好树
  绿竹堂独饮(明道二年)
  暇日雨后绿竹堂独居简府中诸寮
  江上弹琴
  送白秀才西归
  巩县初见黄河(明道二年)
  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
  别圣俞
  送刘秀才归河内
卷第二(自西京至夷陵作起明道■年尽景祐四年)
卷首 第 3a 页
 古诗
  数诗
  答钱寺丞忆伊川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景祐元年)
  杂言荅圣俞见寄兼简东京诸友
  闻梅二授德兴令戏书
  戏㬝
  寄左军巡刘判官
  罢官后初还襄城弊居𫐠怀十韵回寄洛中旧
   僚
卷首 第 3b 页
   和圣俞聚蚊
   送刘学士知衡州
   送张屯田归洛歌(景祐二年)
   述怀送张揔之
   送子野
   送刘十三南游
   与李献臣宋子京春集东园得节字
   晚泊岳阳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代赠田文初(景祐四年)
卷首 第 4a 页
  惠泉亭
  过张至秘挍庄
  行次叶县
  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
  自枝江山行至平陆驿
  春日西湖寄荅谢法曹歌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
  古瓦研
  新营小斋凿地炉
卷第三(自乾德至滁州作起宝元元年尽庆历八年)
卷首 第 4b 页
 古诗
  南獠(宝元元年)
  寄圣俞
  荅梅圣俞寺丞见寄(宝元二年)
  酬圣俞朔风见寄
  送琴僧知白(宝元二年)
  听平戎操
  书宜城修木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
   韵奉酬圣俞(康定元年)
卷首 第 5a 页
   答梅圣俞
   病中闻梅二南归
   送智蟾上人游天台
   送徐生秀州法曹
   读山海经图
   依韵和圣俞见寄
   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庆历元年)
   送吴照邻还江南
   答朱寀捕蝗(庆历二年)
   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卷首 第 5b 页
   立秋有感寄子美
   喜雪示徐生
   赋竹上甘露
   和对雪忆梅花
   归雁亭(庆历二年)
   送韩子华
   送李太傅知冀州
   石篆(庆历五年)
   题滁州醉翁亭(庆历六年)
   赠学者
卷首 第 6a 页
  春寒效李长吉体
  幽谷晚饮
卷第四(自知颍州至归颍州作起/皇祐元年尽熙宁五年)
 古诗(联句附)
  桐花(皇祐元年)
  思二亭送谢寺丞归滁阳
  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
  和徐生假山
  送杨员外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卷首 第 6b 页
   和人三桥
   初夏刘氏竹林小饮
   眼有黑花戏书自遣
   送朱生
   雪(皇祐二年)
   雪晴
   琴高鱼(嘉祐二年)
   竹间亭
   箕山
   西园
卷首 第 7a 页
   白兔(至和二年)
   偶书
   日本刀歌
   会峰亭
   晚步绿阴园遂登凝翠亭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赠潘景温叟
   学书二首
   奉使道中作三首
   奉使道中寄坦师
卷首 第 7b 页
  勉刘申
 寿楼
  试院闻奚琴作
  乞药有感呈梅圣俞(嘉祐五年)
  拟剥啄行寄赵少师(熙宁五年)
  绝句(同前)
 联句
  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康定元年)
  剑联句(庆历三年)鹤联句(同前)
  来燕堂与赵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续添)
卷首 第 8a 页
卷第五(未第时及西京作天圣明道间)
 律诗
  汉宫
  送刘半千平阳簿
  楼头
  夕照
  送张学士知郢州
  晓咏
  禁火
  送赵山人归旧山
卷首 第 8b 页
   闲居即事
   伤春
   公子
   夜意
   寄张至秘挍
   寄徐巽秀才
   寄刘昉秀才
   送客回马上作
   西征道中送陈舅秀才
   送目
卷首 第 9a 页
   春晓
   刘秀才宅对奕
   送李寔
   早夏郑工部园池
   舟中寄刘昉秀才
   月夕
   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
   柳
   舟中望京邑
   小圃
卷首 第 9b 页
   即目
   南征道寄相送者
   楚泽
   题金山寺
   送窦秀才
   旅思
   仙意
   闻朱祠部罢浔州归阙
   勌征
   郑驾部射圃
卷首 第 10a 页
   甘露寺
   送友人南下
   高楼
   榴花
   宿云梦馆
   鷤䳏
   帘
   行云
   琵琶亭上作
   柳
卷首 第 10b 页
  井桐
  雪中寄友人
  与谢三学士绛唱和八首(明道元年)
   和国庠劝讲 和游午桥庄
   和龙门晓望 除夜偶成
   陪饮上林院后亭见樱花披谢
   昨日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
    圣俞
   和斋宫对月 送学士三丈
卷第六(自西京至京师作起明道元年尽至和二年)
卷首 第 11a 页
  律诗
   双桂楼(明道元年)
   题张应之县斋
   和梅圣俞杏花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
   送辛判官
   丛翠亭
   贺九龙庙祈雪有应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明道二年)
   花山寒食
卷首 第 11b 页
  寒食值雨
  寄谢晏尚书二绝句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
  寄圣俞
  柴舍人金霞阁
  送王公慥判官
  伊川独游(景祐元年)
  游彭城公白莲庄
  普明院避暑
  送高君先辈还家
卷首 第 12a 页
   忆龙门
   赠梅圣俞
   郡人献花
   龙门泛舟晚向香山
   荷叶
   早赴府学释奠
   和晏尚书夏日偶至郊亭
   和晏尚书自嘲
   题荐严院
   寄题嵩巫亭(景祐二年)
卷首 第 12b 页
   题净慧大师禅斋
   琵琶亭(景祐三年)
   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
   送致政朱郎中
   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题光化军张氏园亭
   和圣俞百花洲(宝元二年)
   鱼
卷首 第 13a 页
   月
   枨子
   归襄城弊居
   和晏尚书对雪招饮(庆历元年)
   归雁亭绝句(庆历三年)
   送黄通之郧乡
   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送杨君归汉上
   后潭游船见岸上看者有感(庆历五年)
   春日独居
卷首 第 13b 页
   得滕岳阳书大誇湖山之美郡署 物甚野其
    意有恋着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以寄且警
    激之
   幽谷种花洗山
   鹭鸶
   赠歌者(庆历八年)
   初春
   送田处士
   行次寿州
   答吕太博赏双莲(皇祐元年)
卷首 第 14a 页
   酬孙延仲龙图
   常州张卿养素堂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太传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优诏俞允发于
    感遇纪以佳篇小子不揆辄亦课成拙诗一
    首(皇祐二年)
   寄子春发运待制
   荅许发运见寄
   赠庐山僧居讷
卷首 第 14b 页
  过塞二首(至和元年)
  晏元献公挽诗三首(至和二年)
  酬滑州公仪龙图见寄
卷第七(自京师至归颍作起嘉祐元年尽熙宁五年)
 律诗
  赠王介甫(嘉祐元年)
  苏才翁挽诗二首
  送石扬休还蜀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嘉祐二年)
  和公仪试进士终埸有作
卷首 第 15a 页
   久病在告赴直偶成
   送润州通判屯田
   和刘原父平山堂见寄(嘉祐二年)
   送张吉老赴浙宪
   春日词五首
   走笔荅原父提刑学士(庆历五年/误寘此)
   酬净照大师说
   和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讲筵诸公
   送薛水部通判并州
   鹤
卷首 第 15b 页
   雁
   鹘
   原父致斋集禧余亦摄事后庙谨呈拙句兼简
    圣俞(嘉祐四年)
   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
   奉和刘舍人初雪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荷叶
   小池
   钓者
卷首 第 16a 页
  霜
  牛
  送刘虚白二首
  刘丞相挽诗二首
  寄大名程资政
  东斋对雪有怀
  雪后玉堂夜直
  客舍暇日书怀奉呈子华内翰长文原父景仁
   舍人圣俞博士
  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
卷首 第 16b 页
  中秋不见月问客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佳篇岂胜钦玩聊以四韵
   仰酬厚贶
  奉寄襄阳张学士兄
  奉荅圣俞宿直见寄之什
  和原父舍人阁下午寝归有作
  闻原父久在病告有感
  试笔
  斋宫感事寄原父
  戏荅仲仪口号
卷首 第 17a 页
   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嘉祐七年)
   题东閤后集(熙宁二年)
   日长偶书
   寄答王(仲仪)太尉(熙宁三年)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熙宁四年)
   题杜祁公祠堂
   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𥙿二侍郎二
    首
   寄题景纯藏春坞新居
   会老堂(熙宁五年)
卷首 第 17b 页
  叔平少师去后会老堂独坐偶成
  退居𫐠怀寄北京韩侍中
  赠潘道士
  答枢密吴给事(充)见寄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 初夏西湖
  寄河阳王宣徽 寄韩子华(熙宁四年)
  戏刘原甫(巳下续添)
  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
卷第八
 古赋
卷首 第 18a 页
  红鹦鹉赋(明道元年)
  述梦赋(明道二年)
  荷花赋
  螟𧕅赋
 辞
  啄木辞
  哭女师(庆历五年)
 颂
  会圣宫颂(天圣九年)
 赞
卷首 第 18b 页
  魏国韩公(国华)真赞(治平元年)
 章
  州名急就章(至和元年)
卷第九
 论辨
  本论(庆历二年)
  正统论七首(康定元年)
   原正统论 明正统论
   秦论 魏论
   东晋论 后魏论
卷首 第 19a 页
   梁论
  正统辨二首
 时论
  原弊(康定元年)
  兵储(庆历四年)塞垣(同前)
  代曾参荅弟子书(续添)
卷第十
 经旨
  石鹢论
  辨左氏
卷首 第 19b 页
  三年无改问
  易或问(景祐四年)
  诗解八篇(并序)
    二南为正风解 周召分圣贤解
    王国风解 十五国次解
   定风雅颂解 鲁颂解
   商颂解 十月之交解
卷第十一
 神道碑铭 墓志铭
  卫尉卿祁公神道碑铭(天圣八年)
卷首 第 20a 页
  谏议大夫杨君墓志铭(景祐二年)
  尚书职方郎中分司南京欧阳公墓志铭(景祐/元年)
  都官郎中王公墓志铭(明道二年)
  左班殿直胥君墓志铭(庆历二年)
  内殿崇班薛君墓志铭(治平三年)
  长安县太君卢氏墓志铭(景祐三年)
卷第十二
 墓志铭 墓表 石椁铭
  漳南县君张氏墓志铭(景祐二年)
  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景祐二年)
卷首 第 20b 页
  检校司农少卿致仕张公墓志铭(明道二年)
  河南府司录张君墓志铭(明道二年)
  先君墓表(皇祐■年)
  母郑夫人石椁铭(皇祐五年)
  胥夫人墓志铭(同前)
  杨夫人墓志铭(同前)
卷第十三
 记
  河南府重修使院记(明道元年)
  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同前)
卷首 第 21a 页
   陈氏荣乡亭记
   明因大师塔记(景祐元年)
   丛翠亭记(明道元年)
   非非堂记(同前)
   游大字院记(天圣九年)
   李秀才东园亭记(景祐元年)
   樊侯庙灾记
   东斋记(明道二年)
   伐树记(天圣九年)
   戕竹记
卷首 第 21b 页
  养鱼记
  游鯈亭记(景祐五年)
  浙川县兴化寺廊记(明道二年)
  湘潭县修药师院佛殿记(景祐三年)
  偃虹堤记(庆历六年)
  大明水记(庆历八年)
  孙氏碑阴记(皇祐三年)
  三琴记(嘉祐七年)吉州学记(续添)
卷第十四
 序
卷首 第 22a 页
   仁宗御集序(治平二年)
   送方希则序(天圣八年)
   送陈经秀才序(明道元年)
   送杨子聪户曹序(明道二年)
   送廖倚归衡山序(同前)
   送梅圣俞归河阳序(明道元年)
   张应之字序
   尹子渐字序
   胡子畏字序
   送陈子履赴绛州翼城序(皇祐二年)
卷首 第 22b 页
  送孙屯田(延仲)
  张令注周易序
卷第十五
 序
  删正黄庭经序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景祐三年)
  送太原秀才序(宝元二年)
  传易图序
  月石砚屏歌序(庆历八年)
  士贤画序(皇祐五年)
卷首 第 23a 页
  龙茶录后序(治平元年)

  桑择传(皇祐二年)
卷第十六
 书
  上范司諌(明道二年)
  与郭秀才(同前)
  与张秀才二首(同前)
  与石推官二首(景祐二年)
  答西京王相公(景祐元年)
卷首 第 23b 页
  投时相(同前)
卷第十七
 书
  与范希文(景祐元年)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同前)
  代杨推官洎上吕相公(同前)
  与黄校书论文章
  与高司諌(景祐三年)
  与尹师鲁(同前)
   第二(同前)
卷首 第 24a 页
   第三(庆历五年)
   第四(庆历四年)
   第五(庆历五年)
  回丁判官(景祐三年)
卷第十八
 书
  与谢景山(景祐四年)
  答李内翰(宝元元年)
  答孙正之(景祐二年)
    又(宝元二年)
卷首 第 24b 页
  与王源叔问古碑字(宝元元年)
  与刀㬌纯(宝元三年)
  与陈员外(康定元年)
  答祖择之
  与田元均论财计(皇祐二年)
  答徐无党
   又(庆历三年)
  与陈之方
卷第十九
 书
卷首 第 25a 页
  答宋咸(至和三年)
  与集贤杜相公(庆历四年)
  答李大临(皇祐二年)答陈知明(同前)
  与王深甫论世谱
  与王深甫论裴公碣(嘉祐八年)
   又(同前)
  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皇祐/年)
   又(同前)
  与王深甫问五月一日会朝
  与杜䜣论祁公墓志(嘉祐二年)
卷首 第 25b 页
   又(同前)
  与刘原父问入閤仪
   又
  与蔡君谟求书集古录序(嘉祐七年)
  与乐秀才第一书(续添)
卷第二十
 策问
  问进士策题五首
 谥议
  赠太尉夏守赟谥议
卷首 第 26a 页
 斋文
  顺祖惠元睿明皇帝忌辰斋文
 祭文
  祭沙山太守祈晴文(皇祐五年)
  祭五龙祈雨文(宝元元年)
  祈晴文
  祭东岳文(熙宁四年)
  祭金城夫人文(皇祐五年)
  祭王深甫文(治平二年)
卷第二十一
卷首 第 26b 页
 谱图
  欧阳氏谱图(熙宁二年)
卷第二十二
 谱
  砚谱
 记
  洛阳牡丹记(景祐元年)
  花品序
  花释名
   风俗记
卷首 第 27a 页
  牡丹记跋尾
卷第二十三
 杂题跋
  书李翱集后(天圣■年)
  书梅圣俞稿后(明道元年)
  读李翱文(景祐三年)
  书春秋繁露后(景祐四年)
  书韦应物西涧诗后(庆历■年)
  论尹师鲁墓志(皇祐元年)
  书冲厚居士墓铭后
卷首 第 27b 页
   读裴寂传(皇祐■年)
   书梅圣俞河豚鱼诗后(至和■年)
   书三绝句诗后(至和■年)
   跋晏元献公书(至和■年)
   跋李西台书二首(嘉祐三年)
   跋李翰林昌武书(嘉祐■年)
   记旧本韩文后(嘉祐■年)
   题薛公期画(嘉祐八年)
   跋杜祁公书(同前)
   跋永城县学记(同前)
卷首 第 28a 页
   书荔枝谱后(同前)
   跋学士院题名(同前)
   跋茶录(治平元年)
   跋观文王尚书举正书(同前)
   跋学士院御诗(同前)
   跋薛简肃公(奎)(治平四年)
   跋醉翁吟(熙宁三年)
   题青州山斋(同前)
   跋三绝帖(熙宁五年)
 卷第二十四
卷首 第 28b 页
  近体赋(官题诗赋)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并引状/庆历二年)
   监试玉不琢不成器赋(天圣七年)
   国学试人主之尊如堂赋(同前)
   诏重修太学诗(同前)
   省试司空掌舆地图赋(天圣八年)
   翠旌诗(同前)
   殿试藏珠于渊赋(同前)
   博爱无私诗(阙)
   赏以春夏赋
卷首 第 29a 页
  畏天者保其国赋
  斲雕为朴赋
  祭先河而后海赋
  大匠诲人以规矩赋
  鲁秉周礼所以本赋(巳下续添)
  秋狝诗
卷第二十五
 论
  殿试儒者可与守成论(阙)
  三皇设官民不违论
卷首 第 29b 页
  贾谊不至公卿论
  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策
  南省试策五首(天圣八年)
  国学试策三首(天圣七年)
卷首 第 1a 页
居士集目录
卷第一
 古诗
  颜蹠
  猛虎(景祐三年)
  仙草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明道元年)
   上山 下山
   石楼 上方阁
    伊川泛舟 宿广化寺
卷首 第 1b 页
    步月 八节滩
    白傅坟 晚登菩提上方
    山槎 石笋
    鸳鸯 鱼罾
    鱼鹰
   伊川独游(同前)
   三游洞(景祐四年)
   下牢溪(同前)
   虾蟆碚(同前)
   黄牛峡祠(同前)
卷首 第 2a 页
   千叶红梨花(同前)
   金鸡(同前)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同前)
   送京西提点刑狱张驾部(宝元元年)
   赠杜默(康定元年)
   送吕夏卿(庆历二年)
   忆山示圣俞(庆历元年)
   送唐生
   送任处士归太原(康定元年)
   圣俞会饮(庆历元年)
卷首 第 2b 页
  送胡学士(宿)知湖州(同前)
  哭曼卿(同前)
  送昙颖归庐山(同前)
  送孔秀才游河北(同前)
  送黎生下第还蜀(庆历二年)
卷第二
 古诗
  送杨辟秀才(庆历三年)
  送孔生再游河北(庆历二年)
  送慧勤归馀杭(庆历三年)
卷首 第 3a 页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同前)
  绛守居园池(庆历四年)
  晋祠(同前)
  登绛州富公嵩巫亭(同前)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同前)
  病中代书寄圣俞(庆历五年)
  镇阳残杏(同前)
  班班林间鸠(同前)
  暮春有感(同前)
  洛阳牡丹图(庆历二年)
卷首 第 3b 页
  镇阳读书(庆历五年)
  留题镇阳潭园(同前)
  读蟠桃诗寄子美(同前)
  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同前)
  白发(同前)
  永阳大雪(同前)
  送章生东归(庆历六年)
卷第三
 古诗
  啼鸟(庆历六年)
卷首 第 4a 页
   游琅琊山(庆历六年)
   读徂徕集(庆历六年)
   大热二首(同前)
   幽谷泉(同前)
   百子坑赛龙(同前)
   憎蚊(同前)
   重读徂徕集(庆历七年)
   汝瘿答仲仪(同前)
   沧浪亭(同前)
   宝剑
卷首 第 4b 页
  秋晚凝翠亭(庆历六年)
  菱溪大石(同前)
  送姜秀才游苏州(宝元元年)
  送孙秀才(庆历六年)
  新霜二首(同前)
  丰乐亭小饮(庆历七年)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同前)
  秋怀二首寄圣俞(同前)
  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同前)
  拒霜花(同前)
卷首 第 5a 页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同前)
  琅琊山六题(同前)
   归云洞 琅琊溪
   石屏路 班春亭
   庶子泉 惠觉方丈
卷第四
 古诗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庆历七年)
  拜赦(庆历七年)
  弹琴效贾岛体
卷首 第 5b 页
   酬学诗僧惟晤
   别后寄圣俞(庆历七年)
   紫石屏歌(同前)
   聚星堂前紫薇花(皇祐二年)
   获麟赠姚辟先辈(皇祐元年)
   喜雨(皇祐二年)
   飞盖桥玩月(皇祐元年)
   竹间亭(皇祐二年)
   答吕公著见赠(皇祐元年)
   送荥阳魏主簿
卷首 第 6a 页
   青松赠林国华(庆历八年)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皇祐二年)
   橄榄
   鹦鹉螺
   食糟民
   送焦千之(皇祐元年)
   伏日赠徐焦二生(同前)
   寄生槐(皇祐二年)
   韩公阅古堂(皇祐元年)
   永州万石亭(同前)
卷首 第 6b 页
卷第五
 古诗
  答原父(皇祐二年)
  虫鸣
  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皇祐二年)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同前)
  寄圣俞(同前)
  有马示徐无党(至和元年)
  天辰
  再和圣俞见答(皇祐二年)
卷首 第 7a 页
  感春杂言(同前)
  庐山高赠刘中允(涣)归南康(皇祐三年)
  送徐生之渑池(至和元年)
  葛氏鼎
  太白戏圣俞
  边户
  梅圣俞寄银杏(至和元年)
  与子华原父小饮坐中寄同州江十学士休复
(同/前)
  述怀(同前)
卷首 第 7b 页
  和刘原父澄心纸(至和二年)
卷第六
 古诗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至/和)
(二/年)
  书素屏(同前)
  马齧雪(同前)
  风吹沙(同前)
  重赠刘原父(嘉祐元年)
  赠沈遵(同前)
卷首 第 8a 页
  答圣俞(同前)
  感兴五首(同前)
  吴学士石屏歌(同前)
  初食车螯(同前)
  送裴如晦之吴江(同前)
  盘车图(同前)
  答圣俞莫登楼(嘉祐二年)
  答圣俞莫饮酒(同前)
  思白兔杂言答梅公仪忆鹤之作(同前)
  戏答圣俞(同前)
卷首 第 8b 页
  和梅龙图公仪谢鹇(同前)
  和圣俞感李花(同前)
  折刑部海棠戏赠圣俞二首(同前)
  刑部看竹效孟郊体(同前)
卷第七
 古诗
  赠沈遵博士歌(嘉祐二年)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同前)
  送吴生南归(嘉祐五年)
  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嘉祐二年)
卷首 第 9a 页
  奉酬扬州刘舍人原父见寄(同前)
  西斋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呈圣俞(同前)
  于刘功曹家听杨直讲(褒)女奴弹琵琶戏作呈
   圣俞(同前)
  长句送子履学士赴宿州(同前)
  送公期得假归绛(嘉祐三年)
  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同前)
  谢王尚书(举正)惠西京牡丹(同前)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同前)
  尝新茶呈圣俞(同前)
卷首 第 9b 页
   次韵再作(同前)
   乐郊诗(同前)
   洗儿歌(同前)
   鸣鸠(嘉祐四年)
   代鸠妇言(同前)
   看花呈子华内翰(同前)
   啼鸟(同前)
   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之作(同前)
   答原父见过后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记
    并简圣俞之作(同前)
卷首 第 10a 页
卷第八
 古诗
  有赠端溪绿石枕蕲州竹簟呈原父圣俞(嘉祐四年)
  夜闻风声有感呈原父圣俞(同前)
  答圣俞大雨见寄(嘉祐二年)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嘉祐四年)
  清明风雨三日不出因书所见呈圣俞(同前)
  答原父见过宠示之作(嘉祐五年)
  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嘉祐四年)
  依韵酬圣俞见赠之作(同前)
卷首 第 10b 页
  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陜府(同前)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嘉祐三年)
  送刀纺推官归润州(嘉祐四年)
  夜坐弹琴有感呈圣俞
  二月雪(嘉祐五年)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嘉祐三年)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嘉祐四年)
  盆池(同前)
  再和明妃曲(同前)
  奉送原父侍读出守永兴(嘉祐五年)
卷首 第 11a 页
  哭圣俞(同前)
卷第九
 古诗
  寄题刘羲叟家园效圣俞体
  西斋小饮赠别冲卿学士(嘉祐五年)
  答原父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同前)
  答梅公仪归雁亭长韵(嘉祐元年)
  寄题洛阳张少卿静居堂(嘉祐六年)
  鬼车(同前)
  感二子(嘉祐■年)
卷首 第 11b 页
   读书(同前)
   鹎鵊词(同前)
   初食鸡头有感(同前)
   双井茶(同前)
   赠李士宁(治平四年)
   明妃小引
   感事四首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熙宁元年)
   升天桧(同前)
   忆焦陂(同前)
卷首 第 12a 页
  赠许道人(同前)
  送龙茶与许道人(同前)
  驯鹿
  留题齐州舜泉(熙宁元年)
  山斋戏书绝句二首(熙宁三年)
  嘲少年惜花(熙宁■年)
  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有感(熙宁■年)
  射生户(熙宁■年)
  戏石唐山隐者(熙宁■年)
卷第十
卷首 第 12b 页
 律诗
  送王汲宰蓝田(景祐元年)
  徽安门晓望
  送孟都官知蜀州
  南征回京至界上驿先呈城中诸友(明道二年)
  逸老亭
  广爱寺
  吊黄学士(鉴)三首(明道元年)
  雨后独行洛北(同前)
  陪府中诸官游城南(同前)
卷首 第 13a 页
   智蟾上人游南岳(天圣九年)
   送左殿丞入蜀
   秋郊晓行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僚友(明道元年)
   过缑氏县作(同前)
   又行次作(同前)
   送梅秀才归宣城
   巩县陪祭献懿二后回孝义桥道中作(明道二年)
   送谢学士归阙(同前)
   河南王尉西斋(明道元年)
卷首 第 13b 页
   张主簿东斋(同前)
   留守相公祷雨九龙祠应时获澍呈府中同僚(同/前)
   春日独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寄希深圣俞
(景祐/元年)
   独至香山忆谢学士(同前)
   春晚同应之至普明寺小饮
   黄河八韵寄圣俞(明道二年)
   和应之登广爱寺阁寄圣俞(同前)
   晚过水北
   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景祐元年)
卷首 第 14a 页
  寄西京张法曹(同前)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同/前)
  朱家曲
  行至椹涧作(景祐元年)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同前)
  送贾推官赴绛州(景祐二年)
  送张如京知安肃军(同前)
  送威胜军张判官(同前)
  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景祐元年)
卷首 第 14b 页
  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同前)
  送丁元珍峡州判官(同前)
  送楚建中颍州法曹(同前)
  送王尚恭隰州幕(同前)
  送王尚哲三原尉(同前)
  送馀姚陈寺丞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景祐元年)
  夏侯彦济武陟尉(同前)
  远山
  宋宣献公挽歌词三首(康定元年)
卷首 第 15a 页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景祐三年)
  江行赠雁(同前)
  松门(景祐四年)
  下牢津(同前)
  龙溪(同前)
  劳停驿(同前)
  黄溪夜泊(同前)
  望州坡(景祐三年)
卷第十一
 律诗
卷首 第 15b 页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景祐三年)
  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同前)
  送前巫山宰吴殿丞(同前)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同前)
  县舍不种花因戏书(景祐四年)
  至喜堂北轩手植楠木呈元珍表臣(同前)
  戏答元珍(同前)
  初晴独游东山寺(同前)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景祐三年)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景祐四年)
卷首 第 16a 页
   戏赠丁判官(同前)
   寄梅圣俞(同前)
   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宝元元年)
   再至西都(庆历四年)
   过钱文僖公白莲庄(同前)
   谢公挽词三首(康定元年)
   愁牛岭
   寄子山待制二绝(庆历五年)
   寄秦州田元均(同前)
   送沈待制陜西都运(同前)
卷首 第 16b 页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同前)
   过中渡二首(同前)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同前)
   自勉(庆历五年)
   席上送刘都官(同前)
   又寄刘都官
   书王元之画像侧(庆历六年)
   送京西提刑赵学士(同前)
   寄题宜城县射亭(同前)
   丰乐亭游春三首(庆历七年)
卷首 第 17a 页
   谢判官幽谷种花(同前一云六年)
   画眉鸟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庆历七年)
   送张生(同前)
   田家
   别滁(庆历八年)
   答谢判官独游幽谷见寄(同前)
   招许主客(同前)
   金凤花
   鹭鸶
卷首 第 17b 页
  野鹊
  木芙蓉
  樵者
  咏雪(庆历八年)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皇祐元年)
  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吕度支许主客(同前)
  三桥三首(同前)
  答通判吕(公著)太博(同前)
  祈雨晓过湖上(皇祐二年)
卷第十二
卷首 第 18a 页
 律诗
  送谢中舍二首(皇祐元年)
  酬张器判官泛溪
  西园石榴盛开
  西湖戏作示同游者(皇祐元年)
  梦中作
  赠欧世英(皇祐元年)
  送杨君之任永康
  上太傅杜相公二首(皇祐二年)
  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诗谨成(同前)
卷首 第 18b 页
  和太傅杜相公宠示之作(同前)
  杜相公有答兖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独无风
   雅可流传因辄成(同前)
  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皇祐三年)
  依韵和杜相公喜雨(同前)
  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同前)
  答杜相公宠示去思堂诗(同前)
  答大傅相公见赠长韵(同前)
  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同前)
  答杜相公惠诗(同前)
卷首 第 19a 页
  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至和元年)
  和陆子履再游城西李园(至和二年)
  内直对月奉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同前)
  答子华舍人退朝小饮官舍(同前)
  内直晨出便赴奉慈斋宫马上口占(同前)
  景灵朝谒从驾还宫(至和元年)
  忆滁州幽谷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
  寄题梅龙图滑州溪园(嘉祐元年)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至和二年)
卷首 第 19b 页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同前)
  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同前)
  送渭州王龙图(同前)
  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
  送郓州李留后
  子华儤直未满遽出馆伴遂当轮宿辄成(嘉祐/二年)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同前)
  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同前)
  再和(同前)
  又和(同前)
卷首 第 20a 页
   忆鹤呈公仪(同前)
   答王禹玉见赠(同前)
   答王内翰范舍人(同前)
   戏答圣俞持烛之句(同前)
   小桃(同前)
   戏书(同前)
   春雪(同前)
   和梅公仪尝茶(同前)
   和较艺书事(同前)
   和公仪赠白鹇(同前)
卷首 第 20b 页
  再和(同前)
  和圣俞春雨(同前)
  出省有日书事(同前)
  和较艺将毕(同前)
  喜定号和禹玉内翰(同前)
  和出省(同前)
卷第十三
 律诗
  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嘉祐二年)
  和原父扬州六题(同前)
卷首 第 21a 页
   时会堂二首 春贡亭
   竹西亭 昆丘台
   蒙谷
  内直寄圣俞博士(至和■/年)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嘉祐二年)
  送沈学士(康)知常州(同前)
  圣俞监印南宫试卷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有感
   兼简子华景仁(嘉祐三年)
  答圣俞岁日书事(嘉祐四年)
  夜闻春风有感寄子华长文景仁(同前)
卷首 第 21b 页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同前)
  酬长文出城见示之句(同前)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子华(同前)
  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嘉祐五年)
  寄阁老刘舍人(同前)
  详定幕次呈同舍(嘉祐四年)
  禁中见鞓红牡丹(同前)
  和江邻几学士桃花(同前)
  送襄陵令李君(同前)
  景灵宫致斋(同前)
卷首 第 22a 页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同前)
  送王平甫下第(同前)
  对雪十韵(同前)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同前)
  答西京王尚书寄牡丹(嘉祐六年)
  应制赏花钓鱼(同前)
  清明赐新火(同)
  明堂庆成(嘉祐七年)
  群玉殿赐宴(同前)
  永昭陵挽词三首(嘉祐八年)
卷首 第 22b 页
  续作五首(同前)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有感(同前)
  夜宿中书东阁(同前)
  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同前)
  早朝(治平元年)
  下直(同前)
  斋宫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有闻莺诗寄原父有
   感四首(同前)
  摄事斋宫偶书(同前)
  早朝感事(同前)
卷首 第 23a 页
  集禧谢雨(同前)
  下直呈同行三公(同前)
  东阁雨中(同前)
  四月十七日景灵宫奉迎仁宗御容有感(治平/二年)
卷第十四
 律诗
  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治平二年)
  定力院七叶木(同前)
  秋阴(同前)
  秋怀(同前)
卷首 第 23b 页
  初寒(同前)
  寄渭州王仲仪龙图(同前)
  崇政殿试贤良晚归(同前)
  闻颍州通判知郡唱和因以奉寄(同前)
  南郊庆成(同前)
  和昭文相公上已赐宴(治平三年)
  三日赴宴口占(同前)
  读杨蟠章安集(同前)
  苏主簿(洵)挽歌(同前)
  寄题沙溪宝锡院(嘉祐五年)
卷首 第 24a 页
  宋司空挽词(治平三年)
  感事(治平四年)
  永厚陵挽歌词三首(同前)
  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同前)
  送张职方知道州(同前)
  再至汝阴三绝(同前)
  郡斋书事寄子履(同前)
  答子履见寄(同前)
  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同前)
  赠隐者(同前)
卷首 第 24b 页
  戏书示黎教授(同前)
  书怀(同前)
  涡河龙潭
  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熙宁元年)
  太清宫烧香(同前)
  谢提刑张郎中寄筇竹杖(治平四年)
  答黎教授二首(同前)
  寄许道人(熙宁元年)
  酬扶沟周职方录示白鹤宫诗(同前)
  晓发齐州道中二首(同前)
卷首 第 25a 页
   表海亭(同前)
   岁晚书事(同前)
   谒庙马上有感(同前)
   毬埸看山(同前)
   残臈(同前)
   岁暮书事(同前)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同前)
   春晴书事(熙宁二年)
   游石子涧(同前)
   读易(同前)
卷首 第 25b 页
   水磨亭子(同前)
   寄题相州荣归堂(熙宁三年)
   昼锦堂(同前)
   观鱼轩(同前)
   狎鸥亭(同前)
   休逸台(同前)
   青州书事(熙宁二年)
   留题南楼二绝(同前)
   答和王宣徽
   答和吕侍读(熙宁四年)
卷首 第 26a 页
  答子履见寄之作(熙宁三年)
  谢景平挽词(熙宁四年)
  答资政邵諌议见寄二首(同前)
卷第十五
 赋
  黄杨树子赋(景祐三年)
  鸣蝉赋(嘉祐元年)
  秋声赋(嘉祐四年)
  病暑赋(同前)
  憎苍蝇赋(治平三年)
卷首 第 26b 页
 杂文
  醉翁吟(嘉祐元年)
  山中之乐
  杂说三首
卷第十六
 论
  正统论三首(康定元年)
  或问一首
卷第十七
 论
卷首 第 27a 页
  本论二首(庆历二年)
  朋党论(庆历四年)
  魏梁解论
  为君难论二首(庆历二年)
卷第十八
 经旨
  易或问三首(景祐四年)
  明用一首(同前)
  春秋论三首(同前)
  春秋或问二首(同前)
卷首 第 27b 页
  泰誓论(同前)
  纵囚论(康定元年)
 辩
  怪竹辩康定元年
卷第十九
 诏册
  请皇太后权同听政诏(嘉祐八年)
  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同前)
  赐大宗正司诏(治平元年)
  赐夏国诏书(治平元年)
卷首 第 28a 页
  英宗遗制(治平四年)
  尊皇太后册文(治平二年)
卷第二十
 神道碑铭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象)神道碑铭(宝元/元年)
  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文惠陈公(尧佐)神道碑
   铭(庆历四年)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仲淹)神道碑
   铭(至和元年)
卷第二十一
卷首 第 28b 页
 神道碑铭
  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致尧)神道碑
   铭(庆历六年)
  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王公(质)神道碑铭(至和/元年)
  袁州宜春县令赠太师冀国程公(元白)神道碑
   铭(至和二年)
  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赠中书令程公(琳)
   道碑铭(嘉祐四年)
卷第二十二
 神道碑铭
卷首 第 29a 页
  太尉文正王公(旦)神道碑铭(至和二年)
  观文殿大学士赠司空晏公(殊)神道碑铭(同前)
卷第二十三
 神道碑铭
  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武恭王公(德用)神道
   碑铭(嘉祐三年)
  工部尚书赠刑部尚书余襄公(靖)神道碑铭(治平/四年)
卷第二十四
 墓表
  石曼卿(延年)墓表(庆历元年)
卷首 第 29b 页
  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仲芳)墓表(宝元元年)
  内殿崇班薛君(塾)墓表(庆历元年)
  连处士(舜宾)墓表(庆历八年)
  尚书屯田员外郎张君(谷)墓表(至和一年)
  龙武将军薛君(睦)墓表(至和元年)
  永春县令欧君(庆)墓表(天圣■年)
  河南府司录张君(汝士)墓表(嘉祐二年)
卷第二十五
 墓表
  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冶)墓表(至和/二年)
卷首 第 30a 页
  太常博士周君(尧卿)墓表(皇祐五年)
  左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拱)墓表(嘉祐/四年)
  胡先生(瑗)墓表(嘉祐六年)
  泷冈阡表(熙宁三年)
  集贤校理丁君(宝臣)墓表(熙宁元年)
卷第二十六
 墓志铭
  虞部员外郎尹公(仲宣)墓志铭(宝元元年)
  知制诰谢公(绛)墓志铭(康定元年)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简肃薛公(奎)墓志铭(宝/元)
卷首 第 30b 页
(元/年)
  度支员外郎张君(思)墓志铭(嘉祐四年)
卷第二十七
 墓志铭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询)墓志铭(庆历二年)
  都官员外郎欧阳公(晔)墓志铭(庆历四年)
  句容县令赠兵部员外郎王公(代恕)墓志铭(同/前)
  张子野(先)墓志铭(康定元年)
  孙明复(复)墓志铭(嘉祐二年)
卷第二十八
卷首 第 31a 页
 墓志铭
  蔡君山(高)墓志铭(庆历三年)
  黄梦升(注)墓志铭(同前)
  大理寺丞狄君(栗)墓志铭(庆历五年)
  薛质夫(直孺)墓志铭(宝元二年)
  陇城县令赠太常博士吕君(士元)墓志铭(庆历/八年)
  尹师鲁(洙)墓志铭(同前)
卷第二十九
 墓志铭
  主客郎中刘君(立之)墓志铭(皇祐二年)
卷首 第 31b 页
  翰林侍读学士右諌议大夫杨公(偕)墓志铭(皇/祐)
(三/年)
  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皇祐三年)
  太子中舍王君(汲)墓志铭(康定元年)
  工部郎中欧阳君(载)墓志铭(嘉祐二年)
  少府监分司西京裴公(德谷)墓志铭(同前)
卷第三十
墓志铭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赠工部侍郎张公
(锡)墓志铭(皇祐元年)
卷首 第 32a 页
  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杜公(𣏌)墓志铭(至和/元年)
  比部员外郎陈君(汉卿)墓志铭(至和二年)
  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赠中书令文简程公
(琳)墓志铭(嘉祐二年)
卷第三十一
 墓志铭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衍)墓志铭(嘉祐二年)
  太常博士尹君(源)墓志铭(至和元年)
  太子中舍梅君(让)墓志铭(皇祐元年)
  湖州长史苏君(舜钦)墓志铭(嘉祐元年)
卷首 第 32b 页
  翰林侍读学十王公(洙)墓志铭(嘉祐二年)
卷第三十二
 墓志铭
  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赠右仆射文安王公
(尧臣)墓志铭(嘉祐四年)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
   公(育)墓志铭(同前)
  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李公(端懿)墓志铭(嘉祐/五年)
卷第三十三
 墓志铭
卷首 第 33a 页
  尚书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许公(元)墓志铭(嘉/祐)
(二/年)
  尚书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孙公(甫)墓志铭(嘉/祐)
(五/年)
  梅圣俞(尧臣)墓志铭(嘉祐六年)
  江邻几(休复)墓志铭(同前)
卷第三十四
 墓志铭
  尚书驾部员外郎致仕薛君(长孺)墓志铭(治平/三年)
  国子博士薛君(良孺)墓志铭(同前)
卷首 第 33b 页
  徂徕石先生(介)墓志铭(治平二年)
  文安县主簿苏君(洵)墓志铭(治平四年)
  赠太子太傅胡公(宿)墓志铭(同前)
卷第三十五
 墓志铭
  永州军事判官郑君(平)墓志铭(庆历四年)
  端明殿学士蔡公(襄)墓志铭(熙宁元年)
  集贤院学士刘公(敞)墓志铭(熙宁二年)
  零陵县令赠都官员外郎吴君(举)墓碣铭(嘉祐/三年)
卷第三十六
卷首 第 34a 页
墓志铭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庆历五年)
  万寿县君徐氏墓志铭(同前)
  长沙县君胡氏墓志铭
  长寿县太君李氏墓志铭(庆历八年)
  广平郡太君张氏墓志铭(嘉祐元年)
  渤海县君高氏墓碣(同前)
  北海郡君王氏墓志铭(嘉祐五年)
  长安郡太君卢氏墓志铭(治平四年)
卷第三十七
卷首 第 34b 页
 墓志铭
  皇从侄卫州防禦使遂国公(宗颜)墓志铭(嘉祐/五年)
  皇从侄筠州团练使安陆侯(宗讷)墓志铭(同前)
  皇从侄右领军卫大将军博平侯(世融)墓志铭(同/前)
  皇从侄康州刺史高密侯(宗师)墓志铭(同前)
  皇从侄右监门卫将军广平侯(宗沔)墓志铭(同前)
  皇从侄右监门卫将军(世衡)墓志铭(同前)
  皇从孙右屯卫大将军武当侯(世宣)墓志铭(同/前)
  安陆侯夫人长乐郡君贾氏墓志铭(同前)
  雍国太夫人冯氏墓志铭(同前)
卷首 第 35a 页
  东莱侯夫人平原郡夫人米氏墓志铭(同前)
  韩国公夫人太宁郡君慕容氏墓志铭(同前)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李氏墓志铭(同前)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金堂县君钱氏墓志铭(同/前)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武昌县君郭氏墓志铭(同/前)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东阳县君郑氏墓志铭(同/前)
  右屯卫将军夫人永安县君慕容氏墓志铭(同/前)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周氏墓志铭(同前)
卷第三十八
 行状
卷首 第 35b 页
  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齐)行状(宝元二年)
  司封员外郎许公逖行状(同前)
卷第三十九
 记
  泗州先春亭记(景祐三年)
  夷陵县至喜堂记(同前)
  峡州至喜亭记(景祐四年)
  御书阁记(庆历二年)
  画舫斋记(庆历二年)
  王彦章画像记(庆历三年)
卷首 第 36a 页
  榖城县夫子庙记(宝元元年)
  吉州学记(庆历四年)
  丰乐亭记(庆历六年)
  醉翁亭记(庆历■年)
卷第四十
 记
  菱溪石记(庆历六年)
  海陵许氏南园记(庆历八年)
  真州东园记(皇祐三年)
  浮槎山水记(嘉祐二年)
卷首 第 36b 页
  有美堂记(嘉祐四年)
  昼锦堂记(治平二年)
  仁宗御飞白记(治平四年)
  岘山亭记(熙宁三年)
卷第四十一

  章望之字序(庆历三年)
  秘演诗集序(庆历二年)
  惟俨文集序(庆历元年)
  诗谱后序(熙宁三年)
卷首 第 37a 页
  集古录目序(嘉祐七年)
  苏氏文集序(皇祐三年)
  郑荀改名序
卷第四十二
 序
  韵总序
  送杨寘序(庆历七年)
  送曾巩序(庆历二年)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景祐四年)
  谢氏诗序(同前)
卷首 第 37b 页
  送张唐民归青州序(庆历二年)
  送王陶序
  孙子后序
  梅圣俞诗集序(庆历六年)
卷第四十三
 序
  送宋秘丞归太学序(皇祐元年)
  送徐无党南归序(至和元年)
  廖氏文集序(至和二年)
  外制集序(庆历五年)
卷首 第 38a 页
  礼部唱和诗序(嘉祐二年)
  内制集序(嘉祐六年)
  帝王世次图序
  后序
卷第四十四
 序
  思颍诗后序(治平三年)
  归田录序(治平四年)
  仲氏文集序(熙宁元年)
  续思颍诗序(熙宁三年)
卷首 第 38b 页
  江邻几文集序(熙宁三年)
  薛简肃公文集序(熙宁四年)

  六一居士传(熙宁三年)
卷第四十五
 书
  通进司上书(康定元年)
卷第四十六
 书
  准诏言事上书(庆历二年)
卷首 第 39a 页
卷第四十七
 书
  答陜西安抚范龙图辞辟命书(康定元年)
  答李诩书二首
  与荆南乐秀才书(景祐四年)
  答吴充秀才书(康定元年)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景祐二年)
  与曾巩论氏族书(庆历六年)
  答宋咸书(至和二年)
卷第四十八
卷首 第 39b 页
 策问
  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庆历二年)
  问进士策三首
  南省试进士策问三首(嘉祐二年)
  问进士策四首
卷第四十九
 祭文
  求雨祭文(宝元元年)
  求雨祭汉景帝文(同前)
  祭桓侯文(景祐四年)
卷首 第 40a 页
   北岳庙赛雨祭文(庆历五年)
   修城祈晴祭五龙文(庆历七年)
   又祭城隍神文(同前)
   祈晴祭城隍神文(同前)
   又祭汉高祖文(同前)
   祈雨祭汉高祖文(同前)
   汉高祖庙赛雨文(同前)
   祈雨祭张龙公文(皇祐二年)
   祭薛尚书文(宝元元年)
   祭谢希深文(康定元年)
卷首 第 40b 页
  祭薛质夫文
  祭叔父文(庆历四年)
  祭尹子渐文(庆历五年)
  祭尹师鲁文(庆历八年)
  祭苏子美文(同前)
  祭郑宣徽文
  皇考焚黄祭文
卷第五十
 祭文
  祭程相公文(嘉祐元年)
卷首 第 41a 页
   祭资政范公文(皇祐四年)
   祭杜祁公文(嘉祐二年)
   祭吴尚书文(嘉祐三年)
   祭梅圣俞文(嘉祐五年)
   焚黄祭文三首(嘉祐七年)
   祭宋侍中文(治平■年)
   英宗皇帝灵驾发引祭文(治平四年)
   祭石曼卿文(治平四年)
   祭胡太傅文(同前)
   祭刘给事文(熙宁元年)
卷首 第 41b 页
  祭丁学士文(治平四年)
  祭吴大资文(嘉祐三年)
  祭蔡端明文(治平四年)
  青州求晴祭文(熙宁二年)
居士集目录卷终
卷首 第 42a 页
卷首 第 1a 页
居士集序
  门人翰林学士承旨左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撰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之
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孟子曰禹抑
洪水孔子作春秋而予距杨墨盖以是配禹也文章
之得丧何与于天而禹之功与天地并孔子孟子以
空言配之不巳夸乎自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孟子
之言行而杨墨之道废天下以为是(二字一/作是为)固然而
不知其功孟子既没有申商韩非之学违道而趣利
残民以厚主其说至陋也而士以是罔其上上之人
卷首 第 1b 页
侥倖一切之功靡然从之而世无大人先生如孔子
孟子者推其本末权其祸福之轻重以救其惑故其
学遂行秦以是丧天下陵夷至于胜广刘项之祸死
者十八九天下萧然洪水之患盖不至此也方秦之
未得志也使复有一孟子则申韩为空言作于其心
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者必不至若是烈也
使杨墨得志于天下其祸岂减于申韩哉由此言之
虽以孟子配禹可也太史公曰盖公言黄老贾谊晁
错明申韩错不足道也而谊亦为之予以是知邪说
之移人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况众人乎自汉以来
卷首 第 2a 页
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
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馀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
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三百有馀年而后得欧阳
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
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
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自欧阳子之存
世之不说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
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宋兴
七十馀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
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
卷首 第 2b 页
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
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
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呜呼此岂人力也哉非天其
孰能使之欧阳子没十有馀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
之似乱周孔之实识者忧之赖天子明圣诏修取士
法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考论
师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予得其诗文
七百六十六篇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曰欧阳子论
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
白此非予言也天下之言也欧阳子讳脩字永叔既
卷首 第 3a 页
老自谓六一居士云元祐六年六月十五日叙(绵本/作三)
(年十二月是时/任翰林学士)
不知其功(一作不可/知其功)纳说(一作/纳谏)
此非予(一有/私字)言也天下之(一有/公字)言也欧阳子讳脩字
永叔既老自谓(一作/号)六一居士云(绵州重刻大杭本/及眉州本皆无欧)
(阳子以下/十七字)六月十五日序(有两碑本其一六月作三/月其序作引盖苏公䜂序)
(故此/作叙)
卷首 第 3b 页
卷首 第 1a 页
归田录序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
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有闻而
诮余者曰何其迂哉子之所学者修仁义以为业诵
六经以为言其自待者宜如何而幸蒙人主之知备
位朝廷与闻国论者盖八年于兹矣既不能因时奋
身遇事发愤有所建明以为补益又不能依阿取容
以徇世俗使怨疾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当
其惊风骇浪卒然起于不测之渊而蛟鳄鼋鼍之怪
方骈首而闯伺乃措身其间以蹈必死之祸赖天子
卷首 第 1b 页
仁圣测然哀怜脱于垂涎之口而活之以赐其馀生
之命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盖方其壮也犹
无所为今既老且病矣是终负人主之恩而徒久费
大农之钱为太仓之鼠也为子计者谓宜乞身于朝
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尽其天年犹足窃知止之贤
名而乃裴回俯仰久之不决此而不思尚何归田之
录乎余起而谢曰凡子之责我者皆是也吾其归哉
子姑待治平四年九月乙未庐陵欧阳脩序
卷首 第 1a 页
濮议序
  观文殿学士行刑部尚书知亳州军州事臣欧阳脩撰进
臣某顿首死罪言臣闻事固有难明于一时而有待
于后世者伯夷叔齐是巳夫君臣之义父子之道至
矣臣不得伐其君子不得绝其父此甚易知之事也
方武王之作也人皆以为君可伐濮议之兴也人皆
以为父可绝是大可怪骇者也盟津之会诸侯不召
而至者盖八百国是举世之人皆以为君可伐矣彼
夷齐者眇然孤竹之二羁臣也以其至寡之力欲抗
举世之人而力不能胜言不见察二子以谓吾言废
卷首 第 1b 页
则君臣之义废而后世之乱无时而止也乃相与务
为高绝之行以警世于是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之
下然世亦未之知也后五百馀年得孔子而称其仁
然后二子之道显使孱王弱主得立于后世而臣不
敢伐其君者二子之力也夫以甚易知之事二子为
之至艰如此犹须五百年得圣人而后明然则濮园
之议其可与庸人以口舌一日争耶此臣不得不𫐠
其事以示后世也方濮议之兴也儒学奋笔而论台
谏廷立而争闾巷族谈而议是举国之人皆以为父
可绝矣世又无夷齐以抗之虽然赖天子圣明仁孝
卷首 第 2a 页
不惑群议据经约礼置园立庙不绝父子之恩以为
万世法是先帝之明也今士大夫达于礼义者涣然
释其疑盖十八九(一本作/三四)矣固不待夷齐饿死孔子
复生而后明也然有不可不记者小人之诬罔也盖
自汉以来议事者何尝不立同异而濮园之议皆当
世儒臣学士之贤者特以为人后之礼世俗废久卒
然不暇深究其精微而一议之失出于无情未足害
其贤惟三数任言职之臣挟以他事发于愤恨厚诬
朝廷而归恶人主借为奇货以买(一作/卖)名而世之人
不原其心迹不辨其诬罔翕然称以为忠使先帝之
卷首 第 2b 页
志郁郁不明于后世此臣子之罪也臣得与其事而
知其详者故不得已而述焉臣某谨序
卷首 第 1a 页
集古录目序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彊有力而不好好
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蛮夷山
海杀人之兽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出昆崙
流沙万里之外经十馀译乃至乎中国珠出南海常
生深渊采者腰絙而入水形色非人往往不出则下
饱蛟鱼金矿于山凿深而穴远篝火糇粮而后进其
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
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
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汤盘孔鼎岐阳
卷首 第 1b 页
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已来圣君贤
士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诸家之
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其
去人不远其取之无祸然而风霜兵火湮沦磨灭散
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
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
能使其聚也夫力莫如好好莫如一予性颛而嗜古
凡世人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所好于
斯好之巳笃则力虽未足犹能致之故上自周穆王
以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
卷首 第 2a 页
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
以为集古录以谓转(一作/传)写失真故因其石本轴而
藏之有卷帙次第而无时世之先后盖其取多而未
已故随其所得而录之又以谓聚多而终必散乃撮
其大要别为录目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缪者
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或讥予曰物多则其势难聚
聚久而无不散何必区区于是哉予对曰足吾所好
玩而老焉可也象犀金玉之聚其能果不散乎予固
未能以此而易彼也庐陵欧阳脩序
 昔在洛阳与余游者皆一时豪俊之士也而陈郡
卷首 第 2b 页
  谢希深善评文章河南尹师鲁辨论精博余每有
  所作二人者必伸纸疾读便得余深意以示他人
  亦或时有所称皆非余所自得者也宛陵梅圣俞
  善人君子也与余共处穷约每见余小有可喜事
  欢然若在诸已自三君之亡余亦老且病矣此叙
  之作既无谢尹之知音而集录成书恨圣俞之不
  见也悲夫嘉祐八年岁在癸卯七月二十四日书
    录目记(公子棐)
  集古录既成之八年家君命棐曰吾集录前世埋
  没缺落之文独取世人无用之物而藏之者岂徒
卷首 第 3a 页
 出于嗜好之僻而以为耳目之玩哉其为所得亦
 巳多矣故尝序其说而刻之又跋于诸卷之尾者
 二百九十六篇序所谓可与史传正其阙缪者巳
 粗备矣若撮其大要别为目录则吾未暇然不可
 以阙而不备也棐退而悉发千卷之藏而考之曰
 呜呼可谓详矣盖自文武以来迄于五代盛衰得
 失贤臣义士奸雄贼乱之事可以动人耳目者至
 于释氏道家之言莫不皆有然分散零落数千百
 年而后聚于此则亦可谓难矣其聚之既难则其
 久也又将遂散而无传宜公之惜乎此也于是各
卷首 第 3b 页
  取其书撰之人事迹之始终所立之时世而著之
  为一十卷以附于跋尾之后夫事必简而不烦然
  后能传于久远今此千卷之书者刻之金石托之
  山崖未尝不为无穷之计也然必待集录而后著
  者岂非以其繁(一作/多)而难于尽传哉故著其大略
  而不道其详者公之志也熙宁二年二月记
  右集古录序成于嘉祐末年其云有卷帙次第无
  时世先后盖取多而未巳故随其所得而录之此
  公述千卷不以世代为序之意也又云撮其大要
卷首 第 4a 页
 别为录目因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
 学此公述录目跋尾之意也至熙宁二年公之子
 叔弼记其后云公命棐曰吾跋诸卷之尾者二百
 九十六篇若撮其大要别为录目则吾未暇棐乃
 尽发千卷著其大略自今观之公序明言别为录
 目而棐乃记公未暇之语世传集古跋十卷四百
 馀篇而棐乃谓二百九十六篇虽是时公尚无恙
 后三年方薨然续跋才十馀耳不应多踰百篇得
 非写本误以三百为二百或棐记在熙宁之前耶
 棐又云为十卷附跋尾之后今录目自为一书乃
卷首 第 4b 页
 二十卷不过列碑石所在及其名氏岁月初无难
 者何未暇之有是皆可疑姑以棐所记附公本序
 之后而自周秦至于五季皆随年代为之序庶几
 时世先后秩然不紊间有书撰出于一手其岁月
 相迩则类而次之又于每卷之末备存当时卷帙
 之次第既以便今亦不失其初云
集古录序经十(一作/重十)葬于(一作/葬于)所贪(一作/所好)予固(一作/吾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