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韦夏卿 (自动笺注)
韋夏卿
韋夏卿字雲客杜陵人
父迢,檢校都官郎中嶺南節度行軍司馬
夏卿苦學大暦中與弟正卿應制舉,同時策入髙等,授髙陵主簿
累遷刑部員外郎
時久旱蝗,詔於郎官中選赤畿令,改奉天縣
課最第一,轉長安
吏部員外郎,轉本司郎中,拜給事中
出爲常州刺史
夏卿深於儒術所至招禮通經之士。
處士竇群寓於郡界夏卿其所史論,薦之於朝,遂爲門人
蘇州刺史
貞元末徐州張建封卒,初授夏卿徐州行軍司馬,尋授徐泗濠節度使
夏卿未至,建封子愔爲軍人立留後,因授旄鉞
夏卿吏部侍郎,轉京兆尹太子賓客檢校工部尚書東都留守,遷太子少保
卒時年六十四,贈左僕射
夏卿風韻善談宴,與人同處終年喜慍不形於色
撫孤侄,恩逾己子,早有時稱。
其所與遊辟之賓佐,皆一時名士
爲政務通適,不喜改作
始在東都傾心辟士,頗得才彦,其後多至卿相,世謂之知人
王正雅
公元816年
王正雅字光謙其先太原東都留守之子
伯父翊,代宗御史大夫,以貞亮鯁直,名於當代卒謚曰忠惠
正雅少時以孝行修謹聞。
元和初,舉進士,登甲科禮部侍郎崔邠甚知之,累從職使府
元和十一年,拜監察御史三遷萬年縣
穆宗時京邑號爲難理正雅抑強扶弱,政甚有聲
柳公綽京兆尹上前褒稱穆宗命以緋衣銀章,就縣宣賜
戸部郎中,尋加知臺雜事,再遷太常少卿,出爲汝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
中人監軍怙權幹政正雅不能堪,乃謝病免。
公元831年
入爲大理卿
宋申錫事起,獄自内出,卒無證驗。
是時王守澄威權鄭註之寵勢,雖宰相重臣無敢顯言其事者。
正雅京兆尹崔綰上疎,請出造事者,付外考驗其事,別具狀聞。
由是獄情稍緩,申錫止於貶官中外翕然推重之。
太和五年十一月卒,贈左散騎常侍
正雅從弟
正雅從弟重,翊之子也,位止河東
重子衆仲,登進士第累官衡州刺史
衆仲子凝。
重孫
凝,字致平,少孤,宰相鄭肅之甥,少依舅氏
年十五,兩經擢第
嘗著《京城六崗銘》,爲文士所稱。
再登進士甲科
崔璪鹽鐵,辟爲巡官
歴佐梓潼、宣歙使幕
宰相崔龜從奏爲鄠縣集賢校理,遷監察御史,轉殿中
宰相崔鉉出鎭揚州,奏爲節度副使
入爲起居郎,歴禮部兵部考功員外
司封郎中長安
中丞鄭處誨知臺雜,換考功郎中,遷中書舍人
時政不協,出爲同州刺史賜金紫。
暮年移疾華州敷水別墅
逾年,以禮部侍郎征。
凝性堅正貢闈取士,拔其寒俊,而權豪請托不行,爲其所怒,出爲商州刺史
明年檢校右散騎常侍潭州刺史湖南團練觀察使
入爲兵部侍郎,領鹽鐵轉運使
以不權幸,改秘書監
出爲河南尹檢校禮部尚書宣州刺史、宣歙觀察使
咸通中兩佐宣城使幕備究人之利病滌除積弊民俗阜康
公元878年
逾歳黃巣嶺表北歸大掠淮南攻圍和州
凝令牙將樊儔率師采石以援之。
儔犯令,凝即斬之以徇,命別將烏穎代儔赴援,竟解歴陽之圍。
賊怒,引衆攻宣城
大將王涓請出軍逆戰,凝曰:「賊忿恚而來,宜持重待之
彼衆我寡,萬一不捷,則州城危矣
」涓鋭意請行,凝即閲集丁壯分守要害登陴設備
涓果戰死。
乘勝而來,則守有備矣
賊爲梯沖之具,急攻數月,御備力殫,吏民請曰:「賊之兇勢不可當,願尚書歸款退之,懼覆尚書家族
」凝曰:「人皆有族,予豈獨全?
誓與此城同存亡也。
既而退去時乾符五年也。
其年夏疾甚,有大星墜於正寢
八月卒於郡,時年五十八。
無子,以弟子爲嗣
鑣兄鉅,位終兵部侍郎
柳公綽
公元785年
柳公綽字起之京兆華原人也。
正禮邠州士曹參軍
父子温,丹州刺史
公綽聰敏
年十八,應制舉,登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授秘書省校書郎貞元元年也。
貞元四年,復應制舉,再登賢良方正科,時年二十一。
制出,授渭南
公元788年
公綽謹重,動循禮法。
歳饑,其家雖給,而毎飯不過一器
歳稔復初。
家甚貧,有書千巻,不讀非聖之書。
爲文不尚浮靡
慈隰觀察使姚齊梧奏爲判官,得殿中侍御史
,薦授開州刺史,入爲侍御史再遷吏部員外郎
武元衡罷相鎭西蜀,與裴度倶爲元衡判官,尤相善
入爲吏部郎中以詩餞別,有「兩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捧紫泥」之句。
公元88年
元和初憲宗出遊畋,鋭意用兵公綽欲因事諷諫
五年十一月,獻《太醫箴》一篇,其辭曰:
天布寒暑不私於人。
品類既一,崇髙以均。
惟謹好愛,能保其身。
淸凈無瑕輝光以新。
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内。
淸潔爲隄,奔射猶敗,氣行無章,隙不在大。
睿聖之姿,淸明絶俗心正無邪,志髙寡欲
天髙矣,氣蒙晦之;謂地厚矣,橫流潰之。
聖德超邁萬方賴之。
飲食所以資身也,過則生患衣服所以稱德也,侈則生慢。
過與侈,心必隨之,氣與心流,疾亦伺之。
聖心不惑,孰能移之?
畋遊恣樂,流情蕩志;馳騁勞形咤叱傷氣
惟天之重,從禽爲累。
不養其外前修所忌。
聖心非之,孰敢違之。
人乘氣生,嗜欲以萌,氣離有患,氣凝則成。
巧必喪眞,智必誘情,去彼煩慮,在此誠明
醫之上者,理於未然,患居慮後,防處事先。
心靜樂行,體和道全然後德施萬物,以享億年
聖人在上,各有攸處。
庶政有官,群藝有署。
臣司太醫敢告諸御
憲宗嘉之
翌日,降中使獎勞之,曰:「卿所獻之文云:『氣行無間,隙不在大。
』何憂朕之深也?
逾月,拜御史中丞
公元790年
公綽素與裴垍厚,李吉甫出鎭淮南,深怨
六年吉甫輔政,以公綽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觀察使
湖南地卑濕公綽以母在京師不可迎侍致書宰相,乞分司洛陽以便奉養,久不許。
八年,移爲鄂州刺史鄂嶽觀察使,乃迎母至江夏。
公元793年
九年呉元濟蔡州叛,王師討伐
公綽鄂嶽兵五千隸安州刺史李聽,率赴行營
公綽曰:「朝廷以吾儒生不知兵耶?
即日上奏,願自征行,許之。
公綽自鄂濟湘江直抵安州李聽廉使禮事之。
公綽謂之曰:「公所以屬鞬負弩者,豈非兵事耶?
若去戎容,被公服,兩郡守耳,何所統攝乎?
公名家曉兵,若吾不足以指麾,則當赴闕不然,吾且署職名,以兵法從事矣。
曰:「唯公所命。
」即署爲鄂嶽都知兵馬使中軍先鋒行營馬都虞候三牒授之。
選卒六千屬聽,戒其部校曰:「行營之事,一決都將
感恩畏威,如出麾下
知權制變甚爲當時所稱。
鄂軍既在行營,公綽時令左右省問其家。
疾病養生送死,必厚廩給之。
軍士之妻治容不謹者,沈之於江。
行卒相感曰:「中丞爲我輩知家事何以報效
」故鄂人戰毎克捷
公元795年
十一年,入爲給事中
李師道歸朝,遣公綽鄆州宣諭
使還,拜京兆尹,以母憂免。
公元798年
十四年,起爲刑部侍郎,領鹽鐵轉運使
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領使如故
長慶元年,罷使,復爲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河朔復叛,朝廷用兵補授行營諸將,朝令夕改驛騎相望
公綽奏曰:「自幽、鎭用兵使命繁並館遞匱乏鞍馬多闕。
敕使行李人數都無限約
衣緋乘馬者,二十、三十匹,衣黃緑者,不下十匹、五匹
驛吏不得視券牒,隨口即供。
驛馬既盡,遂奪路鞍馬
衣冠士庶驚擾怨嗟遠近喧騰行李將絶。
伏望聖慈,聊爲定限
」乃下中書條疎人數
自是吏不告勞
以言直爲北司所惡,尋轉吏部侍郎
公元822年
二年九月,遷御史大夫
韓弘病,自河中入朝
司徒中書令,詔百僚問疾
遣其子達情,言不能接見
公綽謂其子曰:「聖上以公官重,令百司省問,異禮也。
拜君賜,宜力疾公見
安有令子傳言耶?
懼,挾扶而出,人皆聳然
公元823年
三年,改尚書左丞,又拜檢校戸部尚書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
行部鄧縣,縣二吏犯法,一贓賄一舞文。
縣令公綽守法必殺贓吏
獄具,判之曰:「贓吏犯法,法在;奸吏壞法,法亡。
舞文者。
公綽馬害圉人,命斬之。
賓客進言曰:「可惜良馬圉人自防不至
公綽曰:「安有良馬害人乎?
」亟命殺之。
牛僧孺罷相鎭江夏,公綽具戎容,於郵舍候之。
軍吏自以漢上地髙於鄂,禮太過
公綽曰:「奇章才離臺席方鎭宰相,是尊朝廷也。
」竟以戎容見。
有道士獻丹藥,試之有驗,問所從來,曰:「煉此丹於薊門
」時硃克融方叛,公綽遽謂之曰:「惜哉,至藥來於賊臣之境,雖驗何益!
」乃沈之於江,而逐道士
鄧縣人鄭懷政病狂妄稱天子公綽捕而殺之。
公元824年
敬宗即位,加檢校左僕射
寶暦元年,入爲刑部尚書
公元826年
二年,授邠州刺史、邠寧慶節度使
所部有神諸鎭屯列要地承前不受節度使制置,遂致北虜深入
公綽上疎論之,因詔諸鎭皆稟邠寧節度使制置
公元827年
三年,入爲刑部尚書京兆有姑鞭婦致死者,府斷以償死
公綽議曰:「尊毆卑非鬥,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
」竟減死
公元830年
太和四年,復檢校左僕射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觀察等使。
是歳,北虜梅祿將軍李暢以馬萬匹來市,托雲入貢
經州府,守帥假之禮分,嚴其兵備
留館則戒卒於外,懼其襲奪
太原故事出兵迎之。
暢及界上公綽使牙祖考單馬勞問,待以修好之意。
感義出涕,徐驅道中,不妄馳獵
及至,辟牙門,令譯引謁,宴以常禮
市馬而還不敢侵犯
陘北有沙陁部落自九姓六州畏避之。
公綽至鎭,召其酋硃耶執宜,直抵雲、朔塞下,治廢柵十一所,募兵三千付之,留屯塞上,以御匈奴
其妻母來太原者,請梁國夫人對酒問遺之。
沙陁感之,深得其效。
公元832年
六年,以病求代
三月,授兵部尚書,征還京師
四月卒,贈太子太保謚曰成
公綽天資仁孝,初丁母崔夫人之喪,三年沐浴
繼親薛氏三十年,姻戚不知公綽非薛氏所生
外兄薛宮早卒,一女孤,配張毅夫,資遺甚於己子。
端介寡合,與錢微、蔣乂杜元穎薛存誠文雅相知交情款密
凡六開府幕得人尤盛。
錢徽掌貢之年,鄭朗覆落公綽將赴襄陽,首辟之,竟爲名相
盧簡辭崔玙夏侯孜韋長李續李拭,皆至公卿。
吏部侍郎,與舅左丞崔從同省,人士榮之。
子仲,弟公權、公諒。
綽子
公元818年
字諭蒙元和十三年進士擢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
牛僧孺鎭江,辟爲從事
有父風,動修禮法,僧孺嘆曰:「非積習名教安能及此
」入爲監察御史
五年,遷侍御史
富平縣李秀才籍在禁軍,誣鄕人斫父射殺之。
法司專殺論。
文宗中官所庇,決杖配流
右補闕蔣系上疎論之,不省
執奏曰:「聖王作憲殺人有必死之令;聖明在上當官無壞法之臣。
秀才殺人之科,愚臣監決之任,此賊不死,是亂典章
臣雖至微豈敢曠職
秀才未敢行決,望別降敕處分
」乃詔御史蕭傑監之。
傑又執奏
帝遂詔京兆府行決,不用監之。
朝廷嘉其守法
會昌中三遷吏部郎中李德裕頗知之。
武宗有詔減冗官吏部條疎,欲牒天下州府額外官員。
曰:「諸州毎申闕,何煩牒耶?
幸門頓塞。
條理旬日,減一千二百員,時議爲愜。
諫議大夫
五年,準南奏呉湘獄,御史崔元藻覆按得罪
上疎理之,人皆危懼
德裕知其無私,益重之。
武宗望仙臺,仲累疎切諫
召諭之曰:「聊因舊趾增葺,愧卿忠言
德裕奏爲京兆尹,謝日,言曰:「下官不期太尉恩獎及此,仰報厚德敢不奇章門館
德裕不以爲嫌。
時廢浮圖法,以銅像鑄錢。
京畿鑄錢使,錢工欲於模加新字;仲止之,唯淮南加新字,後竟爲僧人取之爲像設鐘罄。
紇幹臯訴表甥劉詡毆母,禁軍小校,仲不俟奏下杖殺
北司所譖,改右散騎常侍權知吏部尚書銓事
公元846年
宣宗即位德裕罷相,出仲鄭州刺史
周墀江西移鎭滑臺
過鄭,觀其境内大理,甚獎之。
俄而輔政,遷爲河南尹
蒞事逾月召拜戸部侍郎
無何知政事
同列有疑仲善,左授秘書監
數月,復出河南尹
寬惠爲政言事以爲不類京兆之政。
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養爲本。
何取類耶?」
大中年,轉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
孔目吏邊章簡者,以貨交近幸前後廉使無如之何
因事決殺,部内肅然不俟行法自理
在鎭五年美績流聞,征爲吏部侍郎
入朝未謝,改兵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運使
公元858年
大中十二年,罷使,守刑部尚書
咸通初,轉兵部,加金紫光祿大夫河東男、食邑三百戸
俄出爲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
鳳州刺史盧方乂以輕罪決部叫,數日而斃。
其妻列訴,又旁引他吏,械系滿獄
召其妻謂之曰:「刺史小罪誡人,但本非死刑,雖未出辜,其實病死
」罰方乂百直,系者皆釋,郡人深感之。
因決贓吏過當,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逾年,爲虢州刺史
數月,檢校尚書左僕射東都留守
盜發先人墓,棄官華原
華州刺史不拜
數月,以本官鄆州刺史天平軍節度觀察等使,授節鉞華原別墅,卒於鎭。
初,仲自拜諫議後,毎遷官,群烏大集升平裏第,廷樹戟架皆滿,凡五日而散。
詔下,不復集,家人以爲候,唯除天平,烏不集
禮法重氣義,嘗感李德裕之知。
大中朝,李氏無祿仕者。
鹽鐵時,取德裕兄子從質爲推官,知蘇州事,令以祿利南宅
令孤綯爲宰相,頗不悅
與綯書自明,其要云:「任安不去,常自愧於昔人呉詠自裁亦何於今日?
李太尉受責既久,其家已空,遂絶蒸嘗,誠增痛惻。
」綯深感嘆,尋與從質正員官
禮法自持私居未嘗拱手内齋未嘗束帶
三爲大鎭,廄無名馬,衣不薰香
退公布巻,不舍晝夜
九經》、《三史一鈔;魏、晉已來南北史再鈔;手鈔分門三十巻,號《柳氏自備》。
又精釋典,《瑜伽》、《智度大論》皆再鈔;自余佛書,多手記要義
小楷精謹,無一字肆筆
撰《尚書二十四司箴》,韓愈柳宗元賞之
文集二十巻
子珪、璧、玭。
公元851年
珪,字鎭方大中五年進士第,累辟使府,早卒。
公元855年
璧,大中九年進士第
文格髙雅
嘗爲《馬嵬詩》,詩人韓琮李商隱嘉之
馬植鎭陳許,辟爲掌書記,又從汴州
李瓚桂管,奏爲觀察判官
軍政不愜,璧極言不納,拂衣而去
桂府尋亂,入爲右補闕
僖宗幸蜀,召充翰林學士累遷諫議大夫,充職。
玭應兩經舉,釋褐秘書正字
書判拔萃髙湜辟爲度支推官
逾年,拜右補闕
出鎭澤潞,奏爲節度副使
入爲殿中侍御史
李蔚襄陽,辟爲掌書記
鎭澤潞,復爲副使
入爲刑部員外
爲亂將所逐,貶髙要,玭三上申理
見疎本嘆曰:「我自辨析,亦不及此
」尋出廣州節度副使
明年黃巣廣州,郡人鄧承勛以小舟載玭脱禍
召爲起居郎
賊陷長安,爲刃所傷出奔行在,歴諫議給事中,位至御史大夫
玭嘗著書誡其子弟曰:
門地髙者,可畏可恃
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墜先訓,則罪大於他人
雖生可以取名位,死何以祖先地下
不可恃者,門髙則自驕,族盛則人之所嫉。
實藝懿行,人未必信;纖瑕微累十手爭指矣。
所以世胄者,修己不得不懇,爲學不得不堅。
夫人生世,以無能他人用,以無善望他人愛,用愛無狀,則曰「我不遇時,時不急賢」。
亦由農夫鹵莽而種,而怨天澤不潤,雖欲弗餒,其可得乎!
予幼聞先訓,講論家法
立身以孝悌爲基,以恭默爲本,以畏怯爲務,以勤儉爲法,以交結末事,以氣義兇人
肥家忍順,保交以簡敬
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密,慮言之或失。
廣記如不及求名儻來
去吝與驕,庶幾減過。
蒞官潔己省事而後可以守法守法而後可以養人
直不近禍,廉不沽名
廩祿雖微,不可黎氓膏血榎楚雖用,不可褊狹胸襟
憂與福不偕,潔與富不並
比見門家子孫其先正直當官耿介特立不畏強御;及其衰也,唯好犯上,更無他能。
如其遜順處己,和柔保身,以遠悔尤;及其衰也,但有暗劣,莫知所宗。
此際幾微非賢不達
夫壞名災己,辱先喪家
其失尤大者五,宜深志之。
其一,自求安逸,靡甘淡泊,茍利於己,不恤人言
其二,不知儒術不悅古道:懵前經不恥,論當世解頤;身既寡知惡人有學。
其三,勝己者厭之,佞己者悅之,唯樂戲譚,莫思古道。
聞人之善嫉之,聞人之惡揚之。
浸漬頗僻銷刻德義簪裾徒在,廝養何殊
其四,崇好慢遊耽嗜曲糵,以銜杯髙致,以勤事俗流,習之易荒,覺已難悔。
其五,急於名宦昵近權要一資半級,雖或得之衆怒群猜,鮮有存者。
茲五不是甚於痤疽
痤疽砭石可瘳,五失巫醫莫及
前賢炯戒方冊具存近代覆車聞見相接
中人已下,修辭力學者,則躁進患失,思展其用;審命知退者,則業荒文,一不足采。
唯上智則研其慮,博其聞,堅其習,精其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茍異於斯,豈爲君子
初公綽理家甚嚴,子弟克稟誡訓,言家法者,世稱柳氏云
公綽弟 公權
公元820年
公權字誠懇
嗜學,十二能爲辭賦
元和初進士擢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
李聽夏州,辟爲掌書記
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見,謂公權曰:「我於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
即日右拾遺,充翰林侍書學士
右補闕司封員外郎
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筆正
」上改容,知其筆諫也。
歴穆、敬、文三朝侍書中禁
公綽在太原致書宰相李宗閔云:「家弟苦心辭藝,先朝侍書見用,頗偕工祝心實恥之,乞換一散秩
」乃遷右司郎中,累換司封兵部郎中弘文館學士
文嘗思之,復召侍書,遷諫議大夫
俄改中書舍人,充翰林書詔學士
浴堂召對繼燭見跋,語猶未盡,不欲取燭,宮人蠟涙揉紙繼之。
從幸未央宮苑中駐輦公權曰:「我有一喜事,邊上衣賜,久不及時今年二月春衣訖。
公權奉賀,上曰:「單賀未了,卿可賀我以詩。
宮人迫其口進,公權應聲曰:「去歳雖無戰,今年未得歸。
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
」上悅,激賞久之
便殿對六學士上語及漢文恭儉,帝舉袂曰:「此浣濯者三矣。
學士贊詠帝之儉德,唯公權無言。
帝留而問之,對曰:「人主進賢良,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
浣濯之衣,乃小節耳。
」時周墀同對,爲之股栗公權辭氣不可奪。
帝謂之曰:「極知舍人不合作諫議,以卿言事有諍臣風彩,卻授卿諫議大夫
翌日降制,以諫議知制誥學士如故
公元838年
開成三年,轉工部侍郎,充職。
入對,上謂曰:「近日外議如何
公權對曰:「自郭旼除授邠寧,物議頗有臧否
」帝曰:「尚父從子太皇太后季父在官無過
金吾大將授邠寧小鎭何事議論耶?
公權曰:「以勛德,除鎭攸宜。
人情論議者,言二女入宮,致此除拜,此信乎?
」帝曰:「二女入宮太后,非獻也。
公權曰:「瓜李之嫌何以戸曉
」因引王珪太宗廬江王故事
即令南内使張日華二女
公權忠言匡益,皆此類也。
累遷學士承旨
公元840年
武宗即位,罷内職,授右散騎常侍
宰相崔珙用爲集賢學士判院事
李德裕素待公權厚,及爲奏薦,頗不悅
左授太子詹事,改賓客
累遷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戸
復爲左常侍國子祭酒
工部尚書
咸通初,改太子少傅,改少師,居三品二品班三十年。
六年卒,贈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
公權初學王書,遍閲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
當時公卿大臣碑板不得公權手筆者,人以爲不孝
外夷入貢,皆別署貨貝,曰此購書。
上都西明寺金剛經碑》備有鍾、王、歐、虞、褚、陸之體,尤爲得意
文宗夏日學士聯句,帝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公權續曰:「薰風南來殿閣微涼
」時丁、袁五學士皆屬繼,帝獨諷公權兩句,曰:「辭淸意足,不可多得
」乃令公權題於殿壁,字方圓五寸,帝視之,嘆曰:「鍾、王復生無以加焉!」
大中初,轉少師中謝宣宗升殿御前三紙軍容使西門季玄捧硯,樞密使巨源過筆。
一紙眞書十字,曰「衞夫人筆法右軍」;一紙行書十一字,曰「永禪師眞草千字文》得家法」;一紙草書八字,曰「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賜錦彩、甁盤等銀器,仍令自書謝狀,勿拘眞行,帝尤奇惜之。
公權耽書學,不能治生;爲勛戚碑板問遺歳時鉅萬,多爲主藏海鷗龍安所竊。
別貯酒器杯盂一笥,緘滕如故,其器皆亡。
海鷗,乃曰:「不測其亡。
公權哂曰:「銀杯羽化耳。
不復更言。
所寶唯筆硯圖畫,自扃鐍之。
常評硯,以靑州石末爲第一,言墨易冷,絳州黑硯次之
尤精《左氏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
毎説一義,必誦數紙。
性曉音律不好奏樂
常云:「聞樂令驕怠故也。」
公綽伯父 子華
公綽伯父子華永泰初,爲嚴武西蜀判官,奏爲成都
累遷池州刺史
入爲昭應知府東十三縣捕賊,尋檢校金部郎中修葺華淸宮使。
元載欲用爲京兆尹,未拜而卒。
自知死日,預爲墓誌
知人之明
公綽生三日視之,謂其弟子温曰:「保惜此兒,福祚吾兄不能及。
興吾門者,此兒也。
」因以起之爲公綽字。
子華二子公器公度
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餘,歩履輕便
或祈其術,曰:「吾初無術,但未嘗元氣喜怒氣海常温耳!
」位止光祿少卿
公器子遵。
遵子璨。
璨仕至宰相,自有傳。
崔玄亮
公元795年
崔玄亮字晦叔山東磁州人也。
玄亮貞元十一年進士第從事諸侯府。
雅淡好道術,不樂趨競久遊江湖
至元和初,因知己薦達入朝
再遷監察御史,轉侍御史
出爲密、湖、曹三郡刺史
一遷秩,謙讓輒形於色。
公元480年
太和初,入爲太常少卿
四年,拜諫議大夫中謝日,面賜金紫
朝廷推其名望,遷右散騎常侍
公元481年
來年宰相宋申錫鄭註所構,獄自内起,京師震懼
玄亮首率諫官十四人,詣延英請對,與文宗往復百言
文宗不省其諫,欲置申錫於法。
玄亮泣奏曰:「孟軻有言衆人皆曰殺之,未可也;卿大夫皆曰殺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殺之,然後察之,方置於法。
至聖之代,殺一凡庶,尚須合典法,況無辜殺一宰相乎?
爲陛下惜天下法,實不爲申錫也。
言訖俯伏嗚咽文宗爲之感悟
玄亮由此名重於朝。
公元483年
七年,以疾求爲外任宰相弘農便其所請。
乃授檢校左散騎常侍虢州刺史
是歳七月,卒於郡所,中外無不嘆惜
玄亮登第,弟純亮、寅亮相次進士科
蕃府辟召,而玄亮最達。
玄亮貽孫,位至侍郎
温造
温造字簡輿河内人
景倩南鄭
輔國太常丞
嗜學不喜試吏自負節概,少所降志隱居王屋,以漁釣逍遙爲事
壽州刺史張建封聞風致書招延欣然所親曰:「此可人也。
徙家從之。
建封動靜咨詢,而不敢縻以職任
建封授節彭門下邳,有髙天下之心。
建封一旦,乃以兄女妻之。
李希烈方悖,侵寇籓鄰,屢陷郡邑
天下城鎭恃兵者,從而動搖,多逐主帥自立留後邀求節鉞
德宗患之,以范陽劉濟方輸忠款,但未能盡達朝廷倚賴之意;與密詔建封特達識略之士往喩之。
建封乃強署節度參謀,使於幽州
與語未訖,俯伏流涕曰:「僻在遐裔不知天子神聖大臣忠藎
願得率先諸侯,效以死節
還,建封以其名上聞
宗愛其才,召至京師,謂之曰:「卿誰家子
年復幾何
對曰:「臣五代大雅,外五代李勣
犬馬之年三十有二。
」德宗奇之,欲用爲諫官,以語泄事寢。
公元821年
長慶元年,授京兆府司録參軍
奉使河朔稱旨,遷殿中侍御史
既而幽州劉總請以所部九州聽朝旨。
穆宗選可使者,或薦
帝召而謂之曰:「朕以劉總輸忠,雖書詔便蕃未盡朕之深意
以卿素能辦事,爲朕此行。
對曰:「臣府縣走吏,初受憲職望輕事重,恐辱國命,無能諭旨
」帝曰:「我在東宮時,聞劉總請覲;及我即位比年上書不絶,及約以行期,即喑默不報
識機知變,往喩我懷,無多讓也。
」乃拜起居舍人,賜緋魚袋,充太原鎭州幽州宣諭使
初至范陽劉總櫜鞬郊迎;乃宣聖旨,示以禍福
俯伏流汗,若兵加於頸矣。
使還,移家入覲朝廷遂以張弘靖代之。
硃克融弘靖鎭州田弘正朝廷用兵,乃先令銜命河東、魏博、澤潞橫海、深冀、易定等道,喩以軍期,事皆稱旨
公元824年
俄而坐與諫議大夫李景儉史館飲酒景儉醉謁丞相,出造爲朗州刺史
在任開後鄕渠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頃,郡人獲利,乃名爲右史渠。
四年召拜侍御史,請復置彈事硃衣豸冠於外廊,大臣阻而不行
李祐夏州入拜金吾違制進馬一百五十匹。
正衙彈奏股戰汗流。
私謂人曰:「吾夜逾蔡州城呉元濟未嘗心動今日膽落温御史
籲,可畏哉!
」遷左司郎中,再知雜事
尋拜御史中丞
公元828年
太和二年十一月宮中昭德寺火。
寺在宣政殿東隔垣,火勢將及,宰臣兩省京兆尹中尉樞密,皆環立日華門外,令神策兵士救之,晡後稍息
是日,唯臺官不到
奏曰:「昨宮中遺火,縁臺有系囚,恐縁爲奸,追集人吏堤防所以朝堂在後,臣請自罰三十直。
其兩巡使崔蠡姚合火滅方到,請別議責罰
」敕曰:「事出非常,臺有囚系官曹警備,亦爲周慮,即待罪朝堂,候取進止
量罰自許,事渉乖儀。
温造姚合崔蠡各罰一月俸料。」
剛褊,人或激觸不顧貴勢,以氣淩藉
嘗遇左補闕李虞於街,怒其不避,捕祗承人決脊十下。
左拾遺舒元褒上疎論之曰:「國朝故事供奉官街中,除宰相外,無所回避
温造朝廷典禮,淩陛下侍臣恣行胸臆,曾無畏忌
凡事有小而關分理者,不可失也。
分理一失,亂由之生。
遺、補官秩雖卑,陛下侍臣也;中丞雖髙,法吏也。
侍臣見淩,是不廣敬;法吏壞法,何以持繩
前時中書舍人李虞仲相逢乃曳去引馬
知制誥崔咸相逢又捉其從人
當時縁不上聞所以暴犯益甚
臣聞元和長慶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
但以崇髙自大不思僭擬之嫌。
若不糾繩,實虧彜典
」敕曰:「憲官之職,在指佞觸邪不在行自大侍臣之職,在獻可替否不在道路相髙。
並列通班知名分,如聞喧競,亦已再三,既招人言,甚損朝體。
臺官供奉官同道,聽先後而行,道途祗揖而過,其參從人則各隨本官之後少相辟避,勿言沖突
又聞近日已來應合導從官,事力多者,街衢之中,行李太過
自今後,傳呼前後不得過三百歩。
」然舉奏無所吐茹
朝廷有喪不以禮、配不以類者,悉劾之。
偽官王果等九十餘人杖殺南曹吏李賨等六人刑於都市
尚書右丞,加大中大夫,封祁縣開國子賜金紫。
公元830年
四年興元軍亂,殺節度使李絳
文宗氣豪嫉惡,乃授檢校右散騎常侍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
造辭赴鎭,以興元兆亂之狀奏之,文宗盡悟其根本,許以便宜從事
帝慮用兵勞費奏曰:「臣計諸道征蠻之兵已回,俟臣行程褒縣,望賜臣密詔,使受約束
比臣及興元諸軍相續而至,臣用此足矣
」乃授手詔四通
神策行營董重質河中都將温德彜、郃陽都將士和等,之命。
行至褒城,會興元都將衞志忠征蠻回,謁見
即留自衞,密與志忠謀
又召亞將張丕、李少直各諭其旨。
暨發褒城,以八百人衙隊五百人前軍,入府分守諸門。
下車置宴,所司供帳廳事
曰:「此隘狹不足以饗士卒,移之牙門
坐定,將卒羅拜,志忠兵周環之。
曰:「吾欲問新軍去住之意。
可悉前,舊軍無得錯雜
勞問既畢,傳言令坐,有未至者,因令舁酒巡行
及酒匝,未至者皆至,牙兵圍之亦
坐卒未悟,席上先覺者,揮令起,傳言叱之,因帖息不敢動。
即召坐卒,詰以殺之狀。
志忠、張丕夾階立,拔劍呼曰「殺」。
圍兵齊奮,其賊首教練使丘鑄等並官健千人,皆斬首於地,血流四註
監軍楊叔元在座,遽起求哀,擁靴以請命遣兵衞出之,以俟朝旨
敕旨配流康州
其親刃者斬一百斷,號令者斬三斷,餘並斬首
一百首李絳三十首王景延、趙存約等,並投屍於江。
以功就加檢校禮部尚書
公元831年
五年四月,入爲兵部侍郎,以耳疾求退
七月檢校戸部尚書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東畿防御使
造至洛中
九月制改河陽節度觀察等使。
造以河内膏腴民戸雕瘵,奏開浚懷州秦渠枋口堰;役工四萬,溉濟源、河内、武陟四縣田五千餘頃。
公元833年
七年十一月,入爲御史大夫
造初赴鎭漢中,遇大雨平地水深尺餘,乃禱鷄翁山祈晴俄而疾風驅雲,即時開齊。
文宗嘗聞其事,會造入對言之,乃詔封鷄翁山爲侯
公元835年
九年五月,轉禮部尚書
其年六月病卒,時年七十,贈右僕射
文集八十巻
造於晩年積聚財貨一無散施,時頗譏之。
子璋嗣。
璋以廕入仕,累佐使府,歴三郡刺史
咸通末,爲徐泗節度使徐州牙卒曰銀刀軍,頗驕橫
璋至,誅其惡者五百餘人自是軍中畏法
入爲京兆尹持法太深,豪右一皆屛跡
同昌公主薨,懿宗怒,殺醫官,其家屬宗枝下獄三百人
上疎切諫以爲刑法太深。
帝怒,貶璋振州司馬
制出,璋嘆曰:「生不逢時,死何足惜?
」是夜自縊而卒。
郭承嘏
公元87年
郭承嘏字復卿
曾祖尚父汾陽王
祖晞,諸衞將軍
父鈞。
承嘏生而秀異乳保之年,即好筆硯
比及成童,能通《五經》。
元和四年禮部侍郎張弘靖知其才,擢升進士第,累辟使幕
渭南
入朝監察御史,遷起居舍人
丁内艱以孝聞,終喪,爲侍御史職方兵部員外兵部郎中
太和六年,拜諫議大夫
上疎,言時政得失
文宗鄭註太仆卿承嘏論諫激切,註甚懼之。
本官匭院事。
九年,轉給事中
公元836年
開成元年,出爲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詔下,兩省叠詣中書,求承嘏出麾之由。
給事中盧載封還詔書,奏曰:「承嘏自居此官,繼有封駁,能奉其職,宜在瑣闥
牧守之才,易爲推擇
文宗宰臣曰:「承嘏久在黃扉,欲優其祿俸,暫令廉問近關
諫列拜章,惜其稱職,甚美事也。
」乃復爲給事中
公元837年
文宗淮南諸道累歳大旱租賦不登國用多闕。
及是,以度支戸部分命宰臣鎭之。
承嘏論之曰:「宰相者,上調陰陽下安黎庶致君堯、舜,致時淸平
俾之閲簿書算緡帛,非所宜也
」帝深嘉之,遷刑部侍郎
時因朔望,以刑法官得對文宗從容顧問恩禮甚厚。
未及大用,以二年二月卒。
承嘏身歿之後,家無餘財,喪祭所費,皆親友共給而後具。
搢紳之流無不痛惜
吏部尚書
殷侑
殷侑陳郡人
父懌。
兒童時,勵志力學不問家人資産
及長,通經,以講習自娯
貞元末,以《五經登第精於歴代沿革禮。
元和中,累爲太常博士
回紇和親朝廷計費五百萬緡。
朝廷用兵伐叛費用百端,欲緩其期。
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誠奉使宣諭,以爲副。
謹重有節概,臨事俊辯
既至虜庭可汗初待漢使,盛陳兵甲,欲臣漢使而不答拜
堅立不動,宣諭畢,可汗責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懼,虜使曰:「可汗是漢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禮,非使臣之倨也。
可汗憚其言,卒不敢逼。
使還,拜虞部員外郎
王承宗拒命,遣銜命招諭之。
承宗尋稟朝旨,獻德、棣二州,遣二子入朝
諫議大夫
朝廷得失,悉以陳論
前後八十四章,以言激切,出爲桂管觀察使
公元825年
寶暦元年檢校右散騎常侍洪州刺史,轉江西觀察使
所至潔廉著稱
入爲衞尉卿
文宗初即位滄州李同捷叛,而王廷湊助逆,欲加兵鎭州,詔五品上都集議
時上鋭於破賊宰臣莫敢異議
獨侑廷湊再亂河朔,方徇招懷,雖附兇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專討同捷
疎末云:「伏願宗社安危大計,以善師攻心神武,以含垢安人遠圖,以網漏呑舟爲至誡
文宗雖不納,深所嘉之
公元830年
滄景平,以嘗爲滄州行軍司馬
太和四年,加檢校工部尚書、滄齊德觀察使
時大之後滿目荊榛遺骸蔽野,寂無人煙。
不以妻子之官,始至,空城而已
攻苦食淡,與士卒同勞苦。
周歳之後流民繈負而歸。
上表請借耕牛三萬,以給流民,乃詔度支綾絹五萬匹,買牛以給之。
數年之後戸口滋饒,倉稟盈積,人皆忘亡。
州兵三萬,悉取給度支
一歳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歳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
勸課多方,民吏胥悅,上表請立德政碑
以功加檢校吏部尚書
以郭下淸池縣子城北,非便,奏移於南郭之内。
公元832年
六年,入爲刑部尚書尋復檢校吏部尚書鄆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天平軍節度、鄆曹濮觀察等使。
元和末收復師道十二州爲三鎭
朝廷務安反側征賦所入,盡留贍軍貫緡尺帛不入王府
軍賦有餘,賦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太和七年,請歳供兩稅榷酒等錢十五萬貫、五萬碩。
詔曰:「、濮等州,元和已來地本殷實自分三道,十五餘年,雖頒詔書,竟未入賦。
殷侑兵戈之後,當歉旱之餘,勤力奉公謹身守法
才及周歳,已致阜安
而又體國輸忠率先入貢,成三軍奉上之志,陳一境樂輸之心。
尋有表章,良用嘉嘆
」尋就加檢校右僕射
公元835年
九年御史大夫温造不由制旨,增監軍俸入賦斂於人。
不問,以庾承宣代還
其年,濮州録事參軍元武,於五縣人吏率斂,及縣官料錢,以私馬擡估納官,計絹一百二十匹。
大理寺三犯倶發,以重者論。
只以中私馬爲重,止令削三任官。
刑部覆奏,令決杖配流
未決
奏曰:「法官不習法律三犯不同,即坐其所重。
元武所犯,皆枉法取受準律枉法十五匹已上絞。
律疎》云:即以贓致罪,頻犯者並累科。
元武所犯,令當入處絞刑
疎奏元武刑部奏,決六十,流賀州
乃授刑部尚書
八月檢校右僕射,復爲天平軍節度使
上以温造所奏深文故也。
公元836年
開成元年,復召爲刑部尚書
時初經李訓之亂,上問治安之術。
極言委任責成,宜在朝耆德新進小生,無宜輕用。
帝深嘉之賜錦彩三百匹。
中謝,又令中使就第賜金十斤
其年七月檢校左僕射,出爲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
公元837年
二年三月,以病求代,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十一月,復檢校右僕射,出爲忠武節度、陳許蔡觀察等使。
三年七月,卒於鎭,時年七十二,贈司空
侑以通經入仕觀風撫俗,所蒞有聲
晩年急於大用,稍通權幸,物望減於往時
子羽
公元481年
太和五年進士第,籓府辟召不至通顯
子盈孫。
公元886年
盈孫,乾符末成都掾。
駕在西川,用爲太常博士禮學祖風
光啓二年冬隨駕成都還。
三年二月駐蹕鳳翔
時宗廟爲賊所焚,車駕,告享無所
四月,盈孫謂宰執曰:「太廟十一室,並祧廟八室,及三太后三室,因光啓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車駕出宮,其縁室法物神主,本司載行,至鄠縣並被盜剽奪。
皇帝還宮,合先制造
宰相鄭延昌奏曰:「太廟大殿二十二間,功績至大,計料支費不少;兼宗廟制度損益重難,今未審依元料修奉爲復別有商量
」敕付禮院詳議
公元757年
博士四人,杜用勵在利州崔澄河中封舜卿在巴南。
獨盈孫獻議曰:「太廟制度
歴代參詳,皆符典經難議損益
謹按舊制,十一室,二十三間,十一架。
垣墉廣袤之度,堂室淺深之規,階陛等級之差,棟宇崇低之則,前古所謂不能侈,儉不能逾者也。
今以朝廷帑藏方虚,費用稍廣,須資變禮,將務從宜,固不可前聖規模,狹大朝制度,當憑典實,別有參詳
謹按至德二年以太廟方修,新作神主,於長安殿安置,便行饗告之禮,如同宗廟之儀,以俟廟成,方爲遷祔
當時議論無所是非
知今京城大内正衙外,別無殿宇
伏聞先有詔旨,且以少府監大廳權充太廟
伏縁十一室於五間之中,陳設隘狹,伏請接續廳之兩頭,成十一室,薦饗之。
太后廟,即於監内西南,別取屋宇三間,且充廟室
太廟修奉畢日,別議遷祔
敕旨依奏。
神主法物樂懸,皆盈孫奏重修制,知禮稱爲博洽
公元889年
龍紀元年十一月昭宗郊祀圓丘
中尉楊復恭及兩樞密,皆請朝服
盈孫上疎曰:「臣昨赴齋宮,見中尉樞密内臣,皆具朝服
臣尋前代國朝典令,無内官朝服制度
伏以皇帝陛下承天御暦,聖祚中興,祗見宗祧,克陳大禮,皆稟髙祖太宗之成制,必循虞、商、周舊經
軒冕服章式遵彜憲
内官要衣朝服,令依所守官本品之服。
事雖無據,粗可行之。
臣忝禮司,合具陳奏。
」時中貴皆如宰相大臣朝服,故盈孫論之。
帝雖不從,嘉其所守。
秘書少監,卒。
徐晦
公元825年
徐晦進士擢第,登直言極諫制科,授櫟陽,皆自楊憑所薦。
得罪,貶臨賀交親無敢祖送者;獨送至藍田,與言別。
時故相權德輿交分最深,知晦之行,因謂曰:「今日臨賀,誠爲厚矣,無乃爲累乎!
曰:「布衣楊公之眷,方茲流播爭忍無言而別?
他日相公奸邪所譖,失意於外,安得與相公輕別?
德輿嘉其眞懇大稱之於朝。
不數日御史中丞李夷簡請爲監察夷簡曰:「生平不踐公門公何取信而見獎拔
夷簡曰:「聞君送楊臨賀不顧犯難,肯負國乎?
由是知名
殿中侍御史尚書郎,出爲晉州刺史
入拜中書舍人
寶暦元年,出爲福建觀察使
二年,入爲工部侍郎,出爲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太和四年征拜兵部侍郎
五年,爲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強直,不隨世態當官守正
嗜酒太過晩年喪明乃至沈廢
禮部尚書致仕
開成三年三月卒,贈兵部尚書
史臣
史臣曰:温、二公,以文行飾躬,砥礪名節當官守法侃侃大臣之節,而竟不登三事,位止正卿
所以公輔之量,以和爲貴。
漢武帝汲黯而相孫弘太宗魏徴而委玄齡,其旨遠也。
韋、崔名士薦賢致主,綽有古風。
殷司空治民,斯爲循吏,而忠規壯節,至晩不衰
徐、郭讜言,郁爲佳士
如數君者,實爲令人
贊曰:柳氏禮法公忠節概
搏撃爲優,彌綸則隘。
夏卿獎拔晦叔匡將。
徐、郭之議,金玉鏘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