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 (自动笺注)
列傳第十
長孫嵩
長孫嵩代人也。
父仁,昭成時南部大人
寬雅器度昭成賜名焉
年十四,代父統事
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使劉庫仁國事與元他等率部眾歸之。
公元409年
劉顯之謀難也,率舊人及庶師七百餘家叛顯走。
將至五原,時寔君之子渥亦聚眾自立欲歸之。
見於烏渥,稱逆父之子,勸歸道武。
未決,烏渥回其牛首僶俛從之,見道武於二漢亭。
道武以為南部大人,累著軍功
後從中山,除冀州刺史賜爵钜鹿公
侍中司徒相州刺史封南平公
所在著稱
明元即位山陽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馬崔宏八人止車門右,聽理萬機,故世號八公
晉將劉裕之伐姚泓,明元假節,督山東諸軍事,傅詣平原,緣河北岸列軍,次於畔城。
頗失利。
詔假道。
舟中望嵩麾蓋,遺以酃酒江南食物
皆送京師
厚答之。
又敕簡精兵戰備,若西過者,便率精銳南出彭、沛;如不時過,但引軍隨之。
彼至、陝間,必與姚泓相持,一死一傷眾力疲弊
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可不戰而縣。
於是叔孫建等。
尋河趣洛,遂入關
與建等自城皋南濟,晉諸屯戍皆望塵奔潰
長安班師
明元寢疾,問後事
曰:「立長則順,以德則人服。
今長皇子賢而世嫡,天所命也,請立。
」乃定策,詔太武臨朝監國左輔
公元423年
太武即位進爵北平王司州中正
詔問公卿:「赫連蠕蠕征討何先?
平陽王長孫翰司空奚斤等曰:「赫連土居,未能為患
蠕蠕世為邊害,宜先討大檀
及則收其畜產足以富國不及校獵陰山,多殺禽獸皮肉筋角充軍實,亦愈於破一小國。
太常崔浩曰:「大檀遷徙鳥逝,疾追則不經久大眾則不能及之。
赫連屈丐土宇不過千里,其刑政殘害人神所棄,宜先討之。
尚書劉潔、武京侯安原請先平馮跋
默然,遂西巡狩。
後聞屈丐死,關中大亂,議欲征之。
等曰:「彼若城守以逸待勞
大檀聞之,乘虛而寇,危道也。
」帝乃問幽征于天師寇謙之
勸行,杜超贊成崔浩又言西伐利。
固諫不可,帝大怒,責在官貪污,使武士頓辱
尋遷太尉
久之,加柱國大將軍
自是輿駕征伐
元老,多留鎮京師,坐朝堂平斷刑獄
薨,年八十,諡曰宣王
孝文追錄先朝功臣,以配饗廟庭
子頹,善騎射彎弓三百
襲爵,加侍中征南大將軍
有罪黜為戍兵
後復爵。
薨,諡曰安王
子敦,字孝友,位北鎮都將
黷貨,降為公
孝文時自訟先世勳重,復其王爵
薨。
諡簡王
子道字念僧襲爵
久之隨例為公,位左衛將軍
卒,諡慎
子悅,襲爵
建義初復本王爵,尋降為公,位光祿少卿
卒,贈司空
五世孫儉
五世孫儉,仕知名
儉,本名慶明
曾祖地汾,安東將軍臨川公。
祖酌恆州刺史
父戫,員外散騎侍郎,早卒。
公元532年
方正操行神彩嚴肅,雖在私室終日儼然
性不妄交,非其同志,雖貴遊造門,亦不與相見
太昌中邊方騷動,儉初假東夏州防城大都督,從爾硃天光宿勤明達等,以功賜爵索盧侯。
周文臨夏州以為錄事參軍事,深敬器之。
賀拔岳被害周文平涼凡有經綸謀策,儉皆參預
從平侯莫陳悅,留儉為秦州長史防城大都督,委以後事,別封信都縣伯
渭州刺史可硃渾元東魏後,河渭間人離阻
刺史李弼令儉權鎮渭州
儉將十餘騎冒難赴之。
隨機安撫羌胡悅服
夏州刺史
得人和。
西夏州仍未內屬,而東魏許和刺史
儉以信義招之,和乃歸附
即以儉為西夏州刺史總統夏州諸軍事
荊襄初附,周文表授儉都督三荊等十二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東南道行僕射
所部鄭縣泉璨為百姓所訟,推按獲實。
儉即大集寮屬,遂於査事前引己過,肉袒自罰,舍璨不問
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
魏文帝璽書勞之
周文又與儉書曰:「近聞公部內縣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肅群下,聞之嘉歎良久不可言
」儉清正率下兼懷仁恕
竊盜者,原情得實,誨而放之。
荊蠻舊俗,少不敬長。
殷勤勸導風俗大革。
廣耕,兼習武事,故邊境無虞人安其業。
吏人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之。
吏人又以儉秩滿,恐有代至,詣闕乞留儉,朝廷嘉而許之,在州遂曆七載。
徵授大行台尚書,兼相府司馬
常與群公侍坐,及退,周文左右曰:「此人閒雅,孤每與語,常肅然畏敬,恐有所失。
他日周文謂儉曰:「名實相稱尚書安貧素,可改名儉,以彰雅操
」遷尚書左僕射,加侍中
後除東南道行僕射大都督十五州諸軍事荊州刺史
梁岳陽王蕭詧內附,初遣使入朝
荊州,儉於査事列軍儀,具戎服,以賓主禮見使。
容貌魁偉音聲如鐘大為鮮卑語,遣人傳譯答問
惶恐不敢仰視
日晚,儉乃著裙襦紗帽引客宴於別齋。
因敘梁國喪亂,朝廷招攜之意,發言可觀
使人大悅,出曰:「吾所不能測也。」
公元553年
魏廢帝二年,授東南道大都督荊襄等三十三州鎮諸軍事
梁元帝嗣位江陵,外敦鄰睦內懷異計
密啟攻取之謀。
於是徵儉入朝,問以經略
陳謀,周文深然之,乃命還州,密為之備。
尋令柱國於謹江陵
事平,以儉元謀,賞奴婢三百口。
遂令儉鎮江陵進爵昌寧郡公
移鎮荊州,授總管荊襄等五十二州諸軍事、行荊州刺史
周閔帝初,趙貴等將圖晉公護,儉長子僧衍預其謀,坐死
乃徵儉,拜小塚宰
保定四年,拜柱國
朝議以儉操行清白勳績隆重,乃下詔褒美之,兼賜以雜采,以彰其美。
天和初,轉陝州總管七州諸軍事陝州刺史
儉嘗詣闕奏事時大雪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
謹愨若此
以疾還京,詔以儉舊居狹隘,賜甲第一區
後薨于夏州總管
臨終遺令:斂以時服,素車載柩,不設儀仗,親友贈襚一無所受。
諸子奉行之。
遺啟請葬周文帝陵側,並以所賜宅還官,詔皆從之。
本官,加涼瓜等十州諸軍事涼州刺史追封鄫國公諡曰文
荊州儀同超等六百九十七人詣闕請為儉立廟樹碑,詔許之。
公元572年
建德元年,詔曰:「故柱國、鄫國公儉,臨終審正,爰吐德音
所居之宅本因上賜制度宏麗,非諸子所居,請以還官,更遷他所。
叔敖沃壤之地,蕭何窮僻之鄉。
古方令,無慚曩哲
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外給。
夫追善念功,先王令典豈得遂其謙挹,致乖懲勸
令以本宅還其妻子,俾清風遠播無替聿修。」
次子隆,位司金中大夫
從長西元定代陳,沒江南,卒。
隆弟平,最知名
子平
平字處均美容儀,有器幹,頗覽書記,為周衛王侍讀
武帝逼于宇文護,與衛王謀誅之,王常使通意於帝。
誅,拜開府儀同三司
宣帝東京官屬,以為少司寇,與宗伯趙芬分掌六府
文龍潛時,與情好款洽
及為丞相恩禮彌厚。
賀若弼壽陽,帝恐其懷貳,遣代之為揚州總管賜爵襄陽公
弼果不從壯士執弼,送京師
公元583年
隋開皇三年徵拜度支尚書
見天下州縣多罹水旱百姓不給,奏令人間每家出一石以下,貧富為差,儲之閭里,以備凶年,名曰義倉
帝深嘉納
自是州裏豐衍
後轉工部尚書,名曰稱職
時有人告大都督邴紹非毀朝庭憒憒者,上怒,將斬之。
進諫曰:「諺云:'不癡不聾不作大家翁。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邴紹之言,不應聞奏
陛下又復誅之,恐百代之後有虧聖德
」上於是赦紹。
因敕群臣,誹謗之罪,勿復以聞。
突厥達頭可汗都藍可汗相攻,各遣使請援
上遣持節宣諭,令其和解
平至,陳利害,遂各解兵
可汗馬二百疋。
還,進所得馬,上盡以賜之。
未幾遇譴,以尚書檢校汴州事,尋除汴州刺史後曆許、貝二州,俱有善政。
鄴都俗薄,前後刺史,多不稱職
朝庭相州刺史,甚有能名
在州數年,坐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戲畫衣鍪甲象,上怒免之。
俄而上念平鎮淮南時事進位大將軍,拜太常卿吏部尚書
卒官,諡曰康
子師孝,性輕狡好利數犯法。
上以其不克負荷遣使
以師孝為勃海郡主簿
大業之季,恣行貪濁一郡苦之。
後為王世充所害。
長孫道生
公元409年
長孫道生,嵩從子也。
忠厚廉謹道武愛其慎重,使掌機密
與賀毗等四人內侍左右出入詔命
明元即位,除南統將軍冀州刺史
取人美女以獻,明元切責之,以舊臣不加罪黜
太武即位進爵汝陰公,遷廷尉卿
從征蠕蠕,與尉眷率眾白黑兩漠間,大捷而還
太武赫連昌道生司徒長孫翰宗正娥清前驅遂平其國。
弟定走保平涼,宋遣將到彥之王仲德河南以救定。
道生丹陽王太之屯河上以御之。
遂誘宋將檀道濟,邀其前後,追至曆城而還
司空,加侍中進封上党王
薨,年八十二,贈太尉諡曰靖
道生廉約,身為三司,而衣不華飾食不兼味
一熊鄣泥數十不易時人比之晏嬰
第宅卑陋
出鎮後,其子弟頗更修繕,起堂廡
道生還,歎曰:「昔霍去病匈奴未滅無有家為。
強寇遊魂漠北,吾豈可安坐華美也!
」乃切責子弟,令毀其宅。
太武世,所在著績,每建大議,多合時機。
為將有權略善待士眾
帝命歌工曆頌群臣曰:「智如崔浩,廉如道生
」及年老,頗惑其妻孟氏,以此見譏
從父嵩俱為三公當世以為榮。
子瓬,位少卿,早卒。
瓬子觀,少以壯勇知名,後襲祖爵上党王
時異諸王襲爵,多降為公,帝以其祖道生佐命先朝,故特不降。
征西大將軍、假司空,督河西七鎮諸軍吐谷渾
部帥拾寅遁藏,焚其所城邑而還
孝文初,拜殿尚書侍中
吐谷渾侵逼,復假觀司空討降之。
後為征南大將軍
薨,諡曰定
葬禮依其祖靖王故事陪葬雲中金陵
曾孫
子冀歸,六歲襲爵,降為公
孝文以其幼承家業,賜名幼字承業
承業聰敏有才藝,虛心愛士,為前將軍,從孝文南討。
宣武時,為揚州刺史、假鎮南大將軍都督淮南諸軍事
梁將裴邃、虞鴻襲據壽春承業諸子驍果頗難之,號曰:「鐵小兒」。
河間王琛總眾援之。
琛欲決戰承業雨久,更須持重
琛弗從,遂戰,為賊所乘,承業後殿
初,承業既總強兵,久不決戰,議者疑有異圖
朝庭重遣河間王琛及臨淮王彧尚書李憲三都督,外聲承業內實防之。
鮮于修禮反於中山,以承業大都督北討
尋以本使達鄴城,詔承業行台,罷大使,遣河間王琛為大都督酈道元為行台。
承業遣子子裕奉表稱與琛同在淮南,俱當國難。
琛敗臣全,遂生私隙
臨機奪帥,非策所長
書奏,不納。
琛與承業前到呼沲,承業未欲戰,而琛不從
行達五鹿,為修禮邀擊,琛不赴之,賊總至,遂大敗
承業與琛並除名。
尋而正平郡蜀反,復假承業鎮西將軍討蜀都督
頻戰有功,除平東將軍復本爵。
後除尚書右僕射
未幾雍州刺史蕭寶夤據州反,復以承業為行台討之。
承業時背疽未愈,靈太后勞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無可寄,如何
承業答曰:「死而後已敢不自力
時子彥亦患腳癉,扶杖入辭
尚書僕射元順相謂曰:「吾等備為大臣,各居寵位危難之日,病者先行無乃不可乎!
」莫有對者。
時薛鳳賢反于正平薛修義屯聚河東,分據鹽池攻圍蒲阪東西連結,以應寶夤
承業乃據河東
時有詔廢鹽池稅,承業上表曰:「鹽池天資賄貨密邇京畿,唯須寶而護之,均贍以理。
四境多虞府藏罄竭,然、定二州,且亡且亂,常調之絹,不復可收。
仰惟府庫有出無入,必須經綸出入相補
略論鹽稅一年之中,准絹而言,猶不應減三十萬疋也。
便是、定二州置於畿甸,今若廢之,事同再失。
前仰嚴旨,不先討關賊,徑解河東者,非是長安而急蒲阪
蒲阪一陷,沒失鹽池三軍口命,濟贍理絕。
天助大魏,茲計不爽
高祖升平之年,無所乏少,猶創置鹽官而加典護
非為物而競利,恐由利而亂俗也。
況今王公素餐百官屍祿,租徵六年,調折來歲之資。
此皆出入私財奪人膂力,豈是願言,事不獲已
臣輒符司監將尉還率所部依常收稅,更聽後敕。
」及雍州平,除雍州刺史
公元531年
孝莊初,封上党王,尋改馮翊王,後降為郡公
司徒公,侍中、兼尚書令大行台,仍鎮長安
節閔立,遷太尉公、錄尚書事。
及韓陵之敗,斛斯椿先據河橋,謀誅爾硃
使承業啟節閔誅世隆兄弟之意。
孝武初,轉太傅以定策功,更封開國子
承業表請回授姨兄廷尉卿元洪超次子惲。
初,承業生而母亡,為洪超母所撫養是以求讓。
許之。
公元535年
武帝入關承業鎮武牢,亦隨赴長安,位太師錄尚書事,封上党王
大統元年,薨,贈假黃鉞大丞相都督三十州諸軍事雍州刺史諡曰文宣
承業輕俠鬥雞走馬力爭殺人,因亡抵龍門興德家。
會赦,乃免。
以後妻羅前夫呂氏興德兄興恩以報之。
年大承業十餘歲,酷妒忌。
承業雅相敬愛,無姬妾
童侍之中在承業左右嫌疑致死者,乃有數四。
前妻張氏二子,子彥、子裕。
羅生三子紹遠士亮、季亮。
兄弟雄武
公元541年
子彥本名雋,有膂力,以累從父征討功,封槐里縣
孝武帝神武構隙,加子彥中軍大都督行台僕射,鎮恆農以為心膂
及從帝入關封高平郡公,位儀同三司
從征竇泰、戰沙苑功,加開府侍中
東復舊京,以子彥兼尚書令、行司州留鎮洛陽
以不利,班師
大統七年,拜太子太傅
子彥少常墜馬折臂,肘上骨起寸餘。
乃命開肉鋸骨,流血數升,言戲自若
以為逾於關羽
末年石發,舉體生瘡,雖親戚兄弟以為惡疾
子彥曰:「惡疾如此難以自明
無良醫,吾其死矣!
嘗聞惡疾蝮蛇螫之不痛,試為求之,當令兄弟知我
」及于南山得蛇,以股觸之,痛楚號叫俄而腫死。
文帝聞之。
慟哭曰:「失我良將
」贈雍州刺史
子裕位衛尉少卿
啟舍凡階十七級,為子義貞求官
左將軍,加通直散騎常侍
又以父勳,封平原縣伯
義貞弟兕,字若汗
機辯強記博聞雅重賓游尤善談論
魏孝武西遷,別封鄴縣侯
周天和初,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曆熊、絳二州刺史,並有能名
襲爵平原縣
卒,子熾嗣。
曾孫
公元610年
熾字仲光,性敏慧美姿容,頗涉群書,兼長武藝。
建德初周武帝崇尚道法求學兼經史者為通道學士應其選。
隋文帝作相,自御正上士擢為丞相府功曹參軍,加大都督封陽平縣,遷稍伯下大夫
以平王謙,拜儀同三司
受禪官屬先入清宮,即授內史舍人上儀同三司,攝東宮右庶子出入兩宮,甚被委遇
累遷太常少卿,改封饒陽縣進位開府儀同三司改授吏部侍郎
大業中歷位大理卿戶部尚書
吐谷渾張掖,令擊之,追至青海,以功授銀青光祿大夫
六年江都宮,留東都居守,攝左候衛將軍
卒官,諡曰靜
子安世,通事謁者
弟晟。
熾弟晟
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矯捷過人
年十八,仕為司衛上士
未知名,唯隋文帝一見異焉,謂曰:「長孫武藝逸群,又多奇略。
後之名將,非此子邪?
」及突厥攝圖請婚,周以趙王招女妻之。
周與攝圖各相誇競,妙選驍勇以充使者,因遣汝南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
前後使人數十輩,攝圖不禮之,獨愛,每共遊獵,留之竟歲
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請射取之。
馳往,遇雕相玃,遂一發雙貫焉。
攝圖喜,命諸子貴人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
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為攝圖所忌,密托心腹,陰與盟。
與之遊獵,因察山川形勢部眾強弱
皆盡知之。
還,拜奉車都尉
公元581年
開皇元年攝圖曰:「我,周家親也。
今隋公自立不能制,何面目可賀敦
」因與高寶寧攻陷臨渝鎮,約諸面部落,謀共南侵
文帝新立由是大懼,修長城,發兵北境
陰壽幽州虞慶則并州屯兵為之備。
先知攝圖玷厥、阿波、突利等叔侄兄弟各統強兵,俱號可汗分居四面內懷猜忌外示和同難以力征易可離間
上書曰:「臣於周末,忝充外使匈奴倚伏,實所具知。
玷厥之於攝圖兵強位下外名相屬,內隙已彰,鼓動其情,必將自戰。
又處羅侯者,攝圖之弟,奸多而勢弱,曲取眾心國人愛之因為攝圖所忌。
又阿波首鼠,介在其間,頗畏攝圖,受其牽率,唯強是與,未有定心
宜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
通使玷厥說合阿波,則攝圖兵,自防右地
又引處羅,遣連奚、嵆,則攝圖分眾,還備左方
道尾猜嫌腹心離阻十數年後,承釁討之,必可一舉而空其國。」
上省表大悅,因召與語。
口陳形勢手畫山川,寫其虛實,皆如指掌
上深嗟異,皆納用焉。
因遣太僕元暉伊吾道,使詣玷厥,賜以狼頭纛謬為欽敬
玷厥使來,引居攝圖使上。
反間既行,果相猜貳。
授晟車騎將軍,出黃龍道,齎敝賜奚、嵆、契丹等,遣為鄉導,得至處羅侯所,深布心腹,誘令內附
公元582年
二年攝圖號四十萬騎,自蘭州入,至於周盤,破達奚長儒軍。
更欲南入玷厥不從引兵而去。
時晟又說染幹詐告攝圖曰:「鐵勒等反,欲襲其牙。
攝圖乃懼,出塞
後數年,突厥大入,發八道元帥出拒之。
阿波至涼州,與竇榮定戰,賊帥累北。
時晟為偏將,使謂之曰:「攝圖每來,戰皆大勝
波才入,便即致敗,此乃突厥之恥。
攝圖之與阿波,兵勢本敵,今攝圖日勝,為眾所崇,阿波不利為國生辱。
攝圖必當因此以罪歸於阿波,成其夙計,滅北牙矣。
」阿波使至,晟又謂曰:「今達頭與隋連和,而攝圖不能制。
可汗何不依附天子連結達頭,相合為強
萬全之計
豈若喪兵負罪歸就攝圖,受其戮辱耶!
」阿波納之,因留塞上
後使人隨晟入朝
攝圖衛王軍遇,戰于白道敗走
至磧,聞阿波懷貳,乃掩北牙,盡獲其眾而殺其母。
阿波還無所歸。
西奔玷厥乞師十餘萬,東擊攝圖,復得故地
散卒,與攝圖相攻。
阿波頻勝,其勢益強。
攝圖遣使朝貢公主自請改姓,乞為帝女,上許之。
公元584年
四年,遣晟副虞慶則使於攝圖,賜公主姓為楊氏改封大義公主
攝圖奉詔不肯起拜
晟進曰:「突厥與隋俱是大國天子可汗不起,安敢違意
可賀敦帝女,則可汗是大隋女媚,奈何不敬婦公
攝圖笑謂其達官曰:「須拜婦公
」乃拜受詔。
使還稱旨,授儀同三司左勳衛車騎將軍
公元587年
七年攝圖死,遣晟持節拜其弟處羅侯莫何可汗,以其子雍閭為葉護可汗
羅侯因晟奏曰:「阿波為天所滅,與五六千騎在山谷間,當取之以獻。
」時召文武議焉。
樂安西元諧曰:「請就彼梟首,以懲其惡。
武陽公李充生將入朝顯戮而示百姓
上問晟,晟曰:「阿波之惡,非負國家。
因其困窮,取而為戮,恐非招遠之道。
不如兩存之。
」上曰:「善。」
公元588年
八年,處羅侯死,遣晟往吊,仍齎陳國獻寶器,以賜雍閭。
公元593年
十三年流人楊欽亡入突厥詐言彭國公劉昶宇文氏女謀欲反隋,遣其來密告公主
雍閭信之,乃不修貢
又遣晟出使,微觀察焉。
公主見晟,言辭不遜,又遣所私胡人安遂迦共欽計議扇惑雍閭。
晟還,以狀奏。
又遣晟往索欽,雍閭欲勿與,謬曰:「客內無此色人。
」晟乃貨其達官,知欽所在夜掩獲之,以示雍閭。
因發公主私事
國人大恥
雍閭執遂迦等,並以付晟。
使還,上大喜,加授開府,仍遣入蕃,涖殺大義公主
雍閭又表請婚僉議將許之。
晟奏曰:「臣觀雍閭反覆無信,特共玷厥有隙所以依倚國家
縱與為婚,終當必叛。
今若得尚公主承藉威靈玷厥染幹必又受其徵發。
強而更反,後恐難圖。
染幹者,處羅侯之子,素有誠款於今兩世
臣前與相見,亦乞通婚不如許之,招令南徙
兵少力弱易可撫馴,使敵雍閭,以為邊捍
」上曰:「善。
」又遣慰喻染幹,許尚公主
公元597年
十七年染幹遣使隨晟來逆女
宗女封安義公主以妻之。
晟說染幹南徙,居度斤舊鎮。
雍閭疾之,亟來抄略
染幹伺知動靜,輒遣奏聞是以賊來,每先有備。
公元599年
十九年染幹因晟奏雍閭作攻具
欲打大同城
詔發六總管,並取漢王節度分道出塞討之。
雍閭懼,復共達頭同盟合力掩襲染幹大戰大長城下
染幹敗績,其兄弟子侄盡見殺,而部落亡散
染幹與晟獨以五騎逼夜南走
至旦,行百餘里,收得百騎
相與謀曰:「今兵敗入朝一降人耳,大隋天子豈禮我乎!
玷厥雖來,本無冤隙,若往投之,必相存濟。
」晟知懷貳,乃密遣使者入伏遠鎮,令速舉烽
染幹四烽俱發,問晟:「城上烽然,何也?
」晟紿之曰:「城高地迥,必遙見賊來。
我國家法,若賊少,舉二烽;來多,舉三烽;大逼,舉四烽
使見賊多而又近耳。
染幹大懼,謂其眾曰:「追兵已逼,且可投城。
」既入鎮,晟留其達官執室以領其眾,自將染幹馳驛入朝
大喜,進晟左勳衛驃騎將軍持節突厥
晟遣降虜覘候雍閭,知其牙內屢有災變夜見赤虹光照百里
天狗隕,雨血三日流星墜其營內有聲如雷
每夜自驚,言隋師且至。
並遣奏知。
尋以染幹為意彌豆啟人可汗
賜射武安殿,選善射十二人分為兩朋
啟人曰:「臣由長孫大使見天子,今日賜射,願入其朋。
」許之。
給箭,六發皆入鹿,啟人之朋竟勝。
時有鳶群飛,上曰:「公善彈,為我取之。
十發俱中,並應丸而落。
是日百官獲賚,晟獨居多。
尋遣領五萬人,於朔州築大利城以處染幹
義公主死,持節義城公主,復以妻之。
又奏:「染幹部落歸者既眾,雖在長城內,猶被雍閭抄略
往來辛苦不得甯居
請徙五原,以河為固
于夏、勝兩州間,東西南北四百里,掘為橫塹
令處其內任情放牧,免於抄掠,人必自安
」上並從之。
公元600年
二十年都藍大亂,為部下所殺。
晟因奏曰:「賊內攜離,其主被殺。
乘此招誘,必並來降
請遣染幹部下分頭招尉。
」上許之,果盡來附
達頭恐怖,又大集兵。
詔晟部領降人,為秦州行軍總管,取晉王廣節度出討達頭。
達頭與王相抗,晟進策曰:「突厥飲泉易可行毒
」因取諸藥,毒水上流。
頭人畜飲之多死,大驚曰:「天雨惡水,其亡我乎!
」因夜遁
晟追之,斬首千餘級,俘百餘口。
大喜,引晟入內,同宴極歡
突厥達官來降,時亦預坐
說言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
王笑曰:「將軍震怒威行域外,遂與雷霆為比一何壯哉!
」師旋,授上開府儀同三司,復遣還利城安撫新附
公元601年
仁壽元年,晟表奏曰:「臣夜登城樓望見磧北赤氣,長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謹驗兵書,此名灑血
其下之國,必且破亡
欲滅匈奴,宜在今日
」詔楊素為行元帥,晟為受降使者,送染幹北伐
公元602年
二年,軍次北河,逢賊帥思力俟斤領兵拒戰,晟與大將軍梁默擊走之,賊眾多降。
晟又教染幹分遣使者,往北方鐵勒等部,招攜取之。
三年,有鐵勒思結、伏具、渾、斛薛、阿拔、僕骨等十餘部,盡背達頭來降附。
達頭眾大潰,西奔吐谷渾
晟送染幹安置磧口
事畢,入朝
文帝崩,匿喪未發。
煬帝引晟於大行前委以內宿衛,知門禁事,即日左領軍將軍
楊諒作逆,敕以本官相州刺史,發山東兵馬,與李雄等共經略之。
晟辭以子行布在逆地。
曰:「公終不以兒害義,其勿辭也。
於是馳遣赴相州
破,追還,轉武衛將軍
公元607年
大業三年煬帝榆林,欲出塞外,陳兵耀武,經突厥中,指於涿郡
仍恐染幹驚懼先遣晟往喻旨稱述意。
染幹聽之,因召所部諸國,奚、嵆、室韋種落數十酋長咸萃。
晟見牙中草穢,欲令染乾親自除之,示諸部落,以明威重。
乃指帳前草曰:「此根大香。
染幹遽取嗅之,曰:「殊不香也。
」曰:「國家法,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
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
染幹乃悟,曰:「奴罪過
奴之骨肉,皆天子賜也。
得效筋力豈敢有辭
特以旁人知法耳。
」遂拔所佩刀親自芟草。
貴人及諸產落爭放效之。
乃發榆林北境,至於其牙,又東達於薊,長三千里,百餘步,舉國就役而開御道
聞益喜焉。
後除淮陽太守,未赴任,復為右驍衛將軍
公元609年
五年,卒,年五十八,悼惜之。
突厥雁門歎曰:「向使長孫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好奇計,務立功名
至孝居憂毀瘠,為朝士所稱。
大唐貞觀中追贈司空上柱國諡曰獻
少子無忌嗣。
長子行布,亦多謀略有父風。
起家漢王諒庫直。
後遇并州起逆,率從南拒官軍留行布守城。
遂與豆盧毓閉門拒守城陷遇害
次子恆安,以兄功授鷹揚郎將
晟從祖紹遠
紹遠字師,少名仁。
寬容大度雅好墳籍聰慧過人
承業作牧壽春,時紹遠年十三。
承業管記王碩者,文學士也,聞紹遠強記,遂白承業,求驗之。
承業命試之。
乃試以《禮記月令》。
於是紹遠讀數紙,才一遍,誦之若流。
嘆服之。
起家司徒參軍事
後以別將討平河東蜀薛,封東阿縣伯
公元536年
魏孝武西遷,紹遠隨承業奔赴,以功別封文安縣
大統二年,除太常卿,遷中書令,仍襲父爵。
後例降為公,改馮翊郡
恭帝二年累遷錄尚書事。
周文每謂群臣曰:「長孫任使處,令人無反顧憂;漢之蕭、寇,何足多也。
容止堂堂,足為當模楷
六官建,拜大司樂
周閔踐祚復封上黨郡公
初,紹遠太常,廣召工人創造樂器,唯黃鐘不調,每恆恨之。
嘗經韓使君佛寺,聞浮圖三層鐸鳴,其音雅合宮調,因取而配奏方始克諧
啟明帝曰:「魏氏來宅秦、雍,雖祖述樂章,然黃鐘為君,天子正位,往經創造曆稔無成
方知水行將季,木運伊始天命有歸,靈樂自降
此蓋乾坤祐助宗廟致感。
方當降物和神,祚隆萬世
」詔曰:「朕以菲薄,何德可以當之。
蓋天祖宗之祐,亦由公達鑒所致也。
」俄改授禮部中大夫
時猶因魏氏舊樂,未遑更造,但去小呂,加大呂而已
紹遠上疏雅樂,詔並行之。
遠所奏樂,以八為數
梁黃門侍郎裴正上書以為昔者大舜欲聞七始,下洎周武,爰制七音
林鐘黃鐘以為正調之首。
詔與紹遠詳議
正曰:「天子用八非無典故;縣而不擊,未聞厥理。
黃鐘為天,大呂為地太蔟為人
今縣黃鐘而擊太蔟便是天位專用人矣。」
紹遠曰:「夫天不言四時行焉。
不言萬物生焉。
人感中和之氣,居變通之道。
今縣黃鐘而擊太蔟,是天子端拱群司奉職
從此而議,何往不可?」
公元555年
正曰:「案《呂氏春秋》曰:'楚之衰也,為作巫音;齊之衰也,為作大呂
'且大呂以下七鐘,皆是林鐘之調,何得稱為十一月調?
專用六月之均,便是欲迎仲冬,猶行季夏
以此而奏,深非至理。」
紹遠曰:「卿之所言,似欲求勝。
窮理盡性自伐更深
何者
案《周禮祀天樂云:'黃鐘為宮,大呂為角。
'此則大呂之用,宛而成章
雖知引呂氏小文不覺周公大禮
且今縣大呂,則有黃鐘林鐘,二均乃備。
春夏則奏林鐘秋冬則奏黃鐘,作黃鐘不擊大呂,作林鐘不擊黃鐘
所謂左之右之君子宜之右之左之君子有之。
而卿不縣大呂,止有黃鐘一宮便是季夏之時仍作仲冬之調。
以此至理無乃不可乎!
然《周禮》又云:'乃奏黃鐘,歌大呂,以祀天神。
'謂五帝日月星辰也。
王者各以正月,祀感帝南郊
朝日春分夕月秋分,依如正禮並用仲冬之調。
又曰:'奏太蔟,歌應鐘,以祭地祇。
' 謂神州社稷
春秋二仲,依如正禮,唯奏孟春之宮。
自外四望山川先妣先祖,並各周宮不依月變。
略舉大綱,則三隅可反。
然則還相為宮,雖有其義,引《禮》取證,乃不月別變宮。
黃鐘為君,則陽之正位,若隨時變易,是君無定體。
而卿用林鐘以為正調便是君臣易位陰陽相反
正之名器,將何取焉?」
正曰:「今用林鐘黃鐘者,實得相生之義。
既清且韻,妙合真體
八音平濁,何足可稱?」
紹遠曰:「天者陽位,故其音平而濁,濁則君聲
地者陰位,故其音急而清,清則臣調。
然急清者于體易絕,平濁者在義可久。
可久可大王者之基。
至於鄭、衛新聲非不清韻,若欲施之聖世,吾所不取也。
於是遂定,以八為數焉。
尋拜京兆尹,曆少保小司空,出為河州刺史
河右戎落向化日近同姓婚姻,因以成俗
紹遠導之以禮,大革弊風。
政存簡恕百姓悅服
入為小宗伯
武帝讀史書,見武王克殷而作七始,又欲廢八縣七,並除黃鐘正宮,用林鐘為調首。
紹遠奏云:「天子縣八,百王共軌
下逮周武,甫修七始之音。
詳諸經義,又無廢八之典。
黃鐘為君,天子正位,今欲廢之,未見其可。
臣案《周禮》奏黃鐘,歌大呂,此則先聖之弘範,不易明證
願勿輕變古典,趣改樂章
」帝默然久之,曰:「朕欲廢八縣七者所望體本求直,豈苟易名
當更思其義。
」後竟行七音
紹遠遘疾,未獲面陳
有司遽捐樂器,乃與樂部樹書曰:「伏聞朝廷前議,而欲廢八縣七。
然則天子縣八,有自來矣。
古先聖,殊塗一致;逮周武克殷,逆取順守專用干戈,事乖揖讓
反求經義是用七音,蓋非萬代不易之典。
其縣八筍虡不得毀之。
宜待疾瘳,當別奏聞。
此後紹遠疾篤,乃命其子覽曰:「夫黃鐘者,天子之宮。
大呂者,皇后之位。
今廢黃鐘之位,是祿去王室
若用林鐘為首,是政出私門
將恐八百之祚,不得姬周之永也。
吾既為人臣,義無寢默,必輿疾固爭闕庭
後疾甚,乃上遺表曰:「謹案春秋》隱公《傳》云:'天子用八
'周禮雲天子縣二八,倕氏之鐘十六,母句氏之磬十六。
漢成帝獲古磬十六。
《周禮圖》縣十六。
此數事者,照爛典章
揚搉而言,足為龜鏡
伏惟陛下受圖蒼帝接統玄精,秦、漢以還,獨為稱首
至如周武有事干戈,臣獨鄙之,而況陛下
以臣自揣餘息,匪夕伊朝。
伏願珍御萬機不勞改八從七。
省表涕零,重贈柱國大將軍諡曰獻號樂祖配饗廟庭
子覽嗣。
紹遠子覽
公元582年
覽字休因,性弘雅,有器度喜慍不形於色
略涉書記,尤曉鐘律。
周明帝時,為大都督
明帝以覽性質淳和,堪為師表使事魯公,甚見親善。
魯公即位,是為武帝超拜車騎大將軍
公卿上奏,必令省讀
有口辯,聲氣雄壯,凡所宣傳百僚屬目
嘉歎之。
初名善謂曰:「朕以萬機委卿先覽。
」遂賜名焉
及誅宇文護,以功進封薛國公累遷小司空
平齊進位柱國
武帝崩,受遺輔政
宣帝時,位上柱國大司徒,曆同、涇二州刺史
隋文帝丞相,轉宜州刺史
開皇二年,將有事江南,徵為東南道行軍元帥,統八總管壽陽水陸俱進。
臨江,陳人大駭。
陳宣帝殂,覽欲乘釁滅之,監軍高熲以禮不伐喪,乃還。
文帝命覽與安德王楊雄上柱國元諧李充左僕射高熲右衛大將軍虞慶則吳州總管賀若弼等同宴。
上曰:「朕昔在周朝,備展誠節
但苦被猜忌,每致寒心
為臣若此,竟何情賴
朕與公等,共用終吉。
非謀逆,一無所問。
朕亦知公至誠侍太子,宜數參見之。
柱臣素望,實屬於公。
宜識朕意。
」其恩禮如此
又為蜀王秀納覽女為妃。
後為涇州刺史
卒官。
洪嗣,位宋順三州刺史司農少卿北平太守
紹遠弟澄
字士亮,年十歲司徒李琰之見而奇之,遂以女妻焉。
十四從父承業征討,有智謀,勇冠諸將。
功封西華縣侯
及長,容貌魁岸風儀溫雅
魏大統中歷位渭二州刺史
軍功,別封永甯縣伯,尋進覆津縣
魏文帝周文群公宴,從容曰:「《孝經一卷,人行之本,諸君宜各引《孝經》之要言
應聲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座中有人次云:「匡救其惡。
」既出西閣,周文深歎澄之合機,而譴其次答者。
孝閔帝踐阼,拜大將軍進爵義門郡公
出為玉壁總管頗有威信
卒于鎮,贈柱國諡曰簡
自喪初至及葬明帝三臨之。
典祀中大夫宇文容諫曰:「君臨臣喪,自有節制
乘輿屢降,恐乖典禮
不從
其為上所追惜如此
子嶸嗣。
瓬弟禮,少以父任散騎侍郎,與襄城公盧魯元內侍
恭敏有才志。
太武寵信之,曰:「其父親吾祖,子在我左右不亦宜乎。」
長孫肥
長孫肥代人也。
昭成時,年十三,以選內侍
少有雅度果毅少言。
道武之在獨孤賀蘭部,常侍從御侮左右,帝深信仗之。
登國初,與莫題等俱為大將,屢有軍功
後從中山,以功賜爵琅邪公
衛尉卿,改爵盧鄉
時中太守仇儒不樂內徙亡匿趙郡,推趙准為主
妄造妖言云:「燕東傾,趙當續。
欲知其名,淮水不足
」准喜而從之,自號钜鹿公,儒為長史
關城連引丁零殺害長吏
討破准於九門,斬仇儒,禽准。
詔以儒肉食准,傳送京師,轅之於市,夷其族。
兗州刺史
姚平之寇平陽道武毗陵王順等為前鋒
退保柴壁,帝進攻屠之。
還鎮兗州撫慰河南威信著於淮泗
善策謀,勇冠諸將。
前後征討未嘗失敗
故每有大難,令當之;南平中原西摧羌寇,居多賞賜千計
後降爵藍田侯
卒,諡曰武陪葬金陵
子翰襲爵
公元409年
少有父風
道武時,以善騎射,為獵郎
明元之在外,翰與元磨渾等潛謀奉迎
明元即位,與磨渾等拾遺左右
以功累遷平南將軍
率眾北境威名甚著。
太武即位封平陽王
蠕蠕大檀入寇雲中太武親征之。
遣翰與東平公娥清長川大檀
大檀北遁追擊克獲而還
司徒
從襲赫連昌,破之。
清正嚴明,喜撫將士,薨,太武之流涕,親臨其喪。
喪禮依安城叔孫俊故事
諡曰威陪葬金陵
子成襲爵,降為公,位南部尚書
卒,陪葬金陵
翰弟陵,位駕部尚書
寬厚好學愛士。
封吳郡公,贈吳郡
諡恭陪葬金陵
史評
論曰:昭成之末眾叛親離
長孫嵩寬厚沈毅任重王室曆事累世,邈為元老
生則宗臣,歿祀清廟美矣
器識明允智謀通贍堂堂焉有公輔之望,謇謇焉有王臣之節。
而處朝廷日少,在方嶽之日多,何哉
識具該通出內流譽,取諸開物成務,蓋亦有隋之榱桷也。
道生恭慎廉約,兼著威名見知明主,聲入歌奏
二公並列,暉炫朝野,門祉世祿,榮被後昆
漢世八王無以方其茂績;張氏七葉不能譬此重光
子彥勇烈絕倫紹遠樂聲特妙;熾乃早稱英俊,覽乃獨擅雄辯
不然何以並統師旅,俱司禮閣,鐘鼎不墜,且公且侯?
體資英武兼包奇略
因機制變,懷彼戎夷傾巢盡落,屈膝稽顙
塞垣絕鳴鏑之旅,渭橋單于之拜。
惠流邊朔,功光王府,保茲世祿不亦宜乎
結髮內侍雄武自立軍鋒所指,罔不棄散,關、張萬人敵未足多也。
有父風,不殞先構臨喪加禮,抑有由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