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列传第七 (自动笺注)
安平獻王孚
安平獻王孚字叔達宣帝次弟也。
初,長兄朗字伯達宣帝字仲達弟馗字季達,恂字顯達,進字惠達,通字雅達,敏字幼達,俱知名,故時號為八達焉。
溫厚廉讓博涉經史。
漢末喪亂,與兄弟危亡之中,簞食瓢飲,而披閱不倦
通恕,以貞白自立未嘗有怨於人。
陳留殷武有名海內,嘗罹罪譴,往省之,遂與同處分食,談者稱焉。
魏陳思王植俊才清選官屬,以文學掾
負才陵物切諫,初不合意,後乃謝之。
太子中庶子
魏武帝崩,太子號哭過甚諫曰:「大行晏駕天下殿下為命
當上宗廟,下為萬國奈何匹夫之孝乎!
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
」時群臣初聞崩,相聚號哭無復行列
厲聲於朝曰:「今大行晏駕天下震動,當早拜嗣君,以鎮海內,而但哭邪!
尚書和洽罷群臣,備禁衛,具喪事,奉太子即位,是為文
時當侍中常侍等官,太子左右舊人諷諭主者,便欲就用,不調餘人。
曰:「雖有堯舜,必有稷契
嗣君新立,當進用海內英賢,猶患不得如何欲因際會自相薦舉邪!
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貴。
」遂更他選。
中書郎給事常侍宿省內,除黃門侍郎,加騎都尉
孫權稱籓,請送任子,當遣前將軍于禁還,久而不至
天子以問曰:「先王九服之制,誠以要荒難以德懷,不以諸夏禮責也。
陛下承緒遠人率貢。
雖未送任子,於禁不至,猶宜以寬待之,畜養士馬,以觀其變。
不可以嫌疑責讓,恐傷懷遠之義。
孫策奕世相繼,惟強與弱,不在一禁,禁之未至,當有他故耳。
」後禁至,果以疾遲留,而任子竟不至。
大軍臨江,責其違言吳遂絕不貢獻
後出河內典農,賜爵關內侯,轉清河太守
初,魏文帝度支尚書專掌軍國支計朝議征討未息,動須節量
明帝嗣位,欲用,問左右曰:「有兄風不?
」答云:「似兄。
天子曰:「吾得司馬懿二人,復何憂哉!
」轉為度支尚書
以為擒敵制勝,宜有備預
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
又以關中連遭賊寇穀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秋冬習戰陣,春夏田桑
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
後除尚書右僕射進爵昌平亭侯,遷尚書令
大將軍曹爽擅權李勝何晏鄧颺亂政不視庶事,但正身遠害而已
宣帝景帝司馬門,以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
時吳將諸葛恪新城,以進督諸軍二十萬防御之。
壽春,遣毌丘儉文欽進討
諸將欲速擊之,曰:「夫攻者,借人之力以為功,且當詐巧不可力爭也。
」故稽留月餘進軍,吳師望風而退。
魏明後崩,議書銘旌,或欲去姓而書魏,或欲兩書以為:「經典正義,皆不應書
帝王皆因本國之名以為天下之號,而與往代相別耳,非為美名以自光也。
天稱皇天,則帝稱皇帝,地稱后土,則後稱皇后
此乃所以同天地之大號,流無二尊名不待國號自表不俟氏族以自彰。
是以春秋》隱公三年《經》曰'三月庚戌天王崩',尊而稱天,不曰王者所以殊乎列國之君也。
'八月庚辰公和卒',書國稱名所以異乎天王也。
襄公十五年《經》曰'劉王后于齊',不雲逆周王后姜氏者,所以異乎列國夫人也。
至乎列國,則曰'夫人姜氏至自齊',又曰'紀伯姬卒',書國稱姓,此所以異乎天王後也。
由此考之,尊稱皇帝赫赫無二何待魏乎?
尊稱皇后,彰以諡號何待於姓乎?
議者欲書魏者,此以天皇之尊,同于往古列國之君也。
或欲書姓者,此以天皇之後,同于往古夫人也。
經典大義,異乎聖人明制非所垂訓將來,為萬世不易之式者也。
」遂從議。
司空
王淩太尉
蜀將薑維隴右雍州刺史王經戰敗,遣西鎮關中,統諸軍事
征西將軍陳泰安西將軍鄧艾進擊退。
京師,轉太傅
高貴鄉公遭害百官莫敢奔赴枕屍於股,哭之慟,曰:「殺陛下者臣之罪。
」奏推主者
太后令以庶人禮葬,群公上表,乞以王禮葬,從之。
至慎
宣帝執政,常自退損
後逢廢立之際,未嘗預謀
景文二帝屬尊,不敢逼。
進封長樂公
武帝受禪陳留王金墉城,拜辭,執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勝
曰:「臣死之日,固大魏純臣也。
」詔曰:「太傅勳德弘茂,朕所瞻仰,以光導弘訓,鎮靜宇內,願奉以不臣之
封為安平王,邑四萬戶。
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
有司奏,諸王之國者,所置官屬,權未有備。
明德屬尊,當宣化樹教,為群後作則,遂備置官屬焉。
又以有親戚,外有交遊,惠下之費,而經用不豐,奉絹二千匹。
元會,詔輿車上殿阼階迎拜
既坐,奉觴上壽,如家人
每拜,跪而止之。
給以雲母輦青蓋車。
公元272年
雖見尊寵不以為榮,常有憂色
臨終遺令曰:「有魏貞士河內溫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斂以時服。
泰始八年薨,時年九十三。
太極東堂舉哀三日
詔曰:「王勳德超世尊寵無二期頤在位,朕之所倚。
庶永百齡,諮仰訓導奄忽殂隕哀慕感切
其以東園溫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緋練百匹絹布各五百匹、錢百萬,穀千斛以供喪事
諸所施行,皆依東平獻王故事
」其家遵遣旨,所給器物,一不施用
臨喪,親拜盡哀
及葬,又幸都亭望柩而拜,哀動左右
鑾輅輕車介士武賁百人吉凶導從二千餘人前後鼓吹配饗太廟
九子:邕、望、輔、翼、晃、瑰、珪、衡、景。
子邕
公元273年
邕字子魁
初為世子,拜步兵校尉侍中
先孚卒,追贈輔國將軍諡曰貞
子崇為世孫又早夭。
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陽亭侯隆為安平王
立四年,咸寧二年薨,諡曰穆,無子,國絕。
邕弟義陽成王望
公元272年
義陽成王望字子初出繼伯父朗,寬厚有父風。
仕郡上計吏舉孝廉辟司徒掾,曆平陽太守洛陽典農中郎將
宣帝王淩,以功封永安亭侯
護軍將軍改封安樂鄉侯,加散騎常侍
魏高貴鄉公好才愛士,裴秀王沈鍾會見親待,數侍宴筵。
性急等居內職,急有召便至。
外官,特給追鋒車一乘武賁五人
時景相繼輔政未嘗朝覲,權歸晉室。
雖見寵待,每不自安由是求出,為征西將軍持節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
在任八年威化明肅
先是蜀將薑維屢寇關中,及至,廣設方略不得為寇,關中賴之。
進封順陽侯
徵拜衛將軍,領中領軍,典禁兵
尋加驃騎將軍開府
頃之,代何曾司徒
公元267年
武帝受禪封義陽王,邑萬戶,給兵二千人
泰始三年,詔曰:「夫尚賢庸勳,尊宗茂親所以體國經化,式是百辟也。
台司之重,存乎天官,故周建六職政典為首
司徒、中領軍,以明德近屬世濟其美祖考創業翼佐大命出典方任,入贊朝政文德既著,武功宣暢
逮朕嗣位,弼道惟明,宜登上司兼統軍戎內輔帝室,外隆威重,其進位太尉,中領軍如故
太尉軍司一人參軍事六人,騎司馬五人
增置官騎十人,並前三十,假羽葆鼓吹。」
吳將施績寇江夏邊境騷動
以望統中軍步騎二萬,出屯龍陂,為二方重鎮假節,加大都督諸軍事
荊州刺史胡烈距績,破之,望乃班師
俄而吳將丁奉芍陂,望又率諸軍以赴之,未至而退。
大司馬
孫皓率眾向壽,詔望統中軍二萬,騎三千,據淮北
退,軍罷
泰始七年薨,時年六十七,賻贈有加,望性儉吝而好聚斂身亡之後金帛盈溢以此獲譏。
四子:弈、洪、整、楙。
公元288年
弈至黃門郎,先望卒。
整亦早亡。
以弈子奇襲爵
奇亦好畜聚不知紀極,遣三部使到交廣商貨,為有司所奏,太康九年,詔貶為三縱亭侯
更以章武王威為望嗣。
後威誅,復立奇為棘陽王以嗣望。
望子河間平王洪
公元276年
河間平王洪字孔業出繼叔父昌武亭侯遺。
歷位典農中郎將、原武太守封襄賁男
武帝受禪封河間王
十二年,咸寧二年薨。
二子:威、混。
威嗣,徙封章武
其後威既繼義陽王望更立混為洪嗣
歷位散常侍,薨。
公元319年
洛陽陷,混諸子皆沒于胡。
小子滔初嗣新蔡王確,亦與其兄俱沒。
後得南還,與新蔡太妃不協
太興二年上疏,以兄弟並沒在遼東章武國絕,宜還所生
太妃訟之,事下太常
太常賀循議:「章武新蔡俱承一國不絕之統,義不得替其本宗先後傍親
按滔既已被命為人後矣,必須無復兄弟本國永絕然後得還所生
兄弟在遠,不得言無,道里雖阻,復非絕域
鮮卑恭命信使不絕
自宜詔下遼東依劉盧諶等例發遣令還,繼嗣本封
謂滔今未得便委離所後也。
元帝詔曰:「滔雖出養,自有所生母。
蔡太妃相待甚薄,滔執意如此
如其不聽,終當紛紜更為不可
今便順其所執,還襲章武。」
公元331年
歷位散騎常侍,薨,子休嗣。
休與彭城王雄俱奔蘇峻
平,休已戰死。
弟珍年八歲,以小弗坐。
咸和六年襲爵,位至大宗正
薨,無嗣河間王欽以子範之繼,位至遊擊將軍
[1]薨,子秀嗣。
義熙元年,為桂陽太守
秀妻桓振之妹,作逆,秀不自安謀反伏誅,國除。
子威
公元277年
威字景曜,初嗣洪。
咸寧三年徙封章武
太康九年,嗣義陽王望
凶暴無操行,諂附趙王倫
元康末,為散騎常侍,倫將篡,使威與黃門郎駱休逼帝奪璽綬,倫以威為中書令
倫敗,惠帝反正,曰:「阿皮捩吾指,奪吾璽綬不可不殺。
」阿皮,威小字也。
於是誅威。
洪弟隨穆王整
公元288年
隨穆王整,兄弈卒,以世子
南中郎將封清泉侯先父望薨,追贈冠軍將軍
武帝義陽一縣追封為隨縣王
子邁嗣。
[2]太康九年,以義陽之平林益邁為隨郡
整弟竟陵王楙
竟陵王楙字孔偉初封樂陵亭侯起家相國軍事
武帝受禪封東平王,邑三千九十七戶。
入為散騎常侍尚書
諂諛曲事楊駿
駿誅,依法當死,東安公繇與善,故得不坐。
尋遷大鴻臚,加侍中
繇欲擅朝政,與汝南王亮不平
帝托以繇討駿顧望,免繇、等官,遣就國。
殖財貨,奢僭逾制
趙王倫篡位,召還。
義兵起,倫以衛將軍都督諸軍事
倫敗,免官
齊王冏輔政,繇復為僕射,舉平東將軍都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
成都王穎輔政,進衛將軍
惠帝北征,即以車騎將軍都督如故,使率眾赴鄴。
蕩陰之役,東海王越奔於下邳不納,越乃還國
帝既西幸總兵謀迎大駕甚懼。
長史王修說曰:「東海宗室重望,今將興義,公宜舉徐州以授之,此克讓之美也。
從之,乃自承制都督兗州刺史車騎將軍,表于天子
時帝長安,遣使者劉虔即拜焉。
兗州刺史苟晞不避己,乃給兵,使稱詔
時已避位在州徵求不已郡縣不堪命。
范陽王虓兗州,徙都督青州諸軍事
受命,背山東諸侯,與豫州刺史劉喬相結
遣將田徽擊,破之,還國
帝還洛陽詣闕
懷帝踐阼改封竟陵王,拜光祿大夫
出牧豫州,留世子毗及其党何倫訪察宮省
白帝討越,乃合眾襲倫,不克
委罪奔竄獲免
越薨,乃出。
洛陽傾覆為亂兵所害。
望弟太原王輔
公元266年
太原王輔,魏末為野王太守
武帝受禪封渤海王,邑五千三百七十九戶,泰始二年之國
後為衛尉,出為東中郎將,轉南中郎將咸寧三年,徙為太原王,監并州諸軍事
太康四年入朝五年薨,追贈鎮北將軍
永平元年,更贈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弘立[3]元康中散騎常侍後徙封中丘王
三年薨,子鑠立。
輔弟翼
翼字子世,少曆顯位,官至武賁中郎將。
武帝受禪而卒,以兄邕之支子為嗣封南宮縣王
薨,子祐嗣立,承遂無後
[4]
翼弟下邳獻王晃
下邳獻王晃字子明,魏封武始亭侯[5],拜黃門侍郎改封西安男,出為東莞太守
武帝受禪封下邳王,邑五千一百七十六戶,泰始二年就國。
公元273年
孝友貞廉謙虛下士,甚得宗室之稱。
後為長水校尉南中郎將
九年,詔曰:「南中郎將下邳王晃清亮中正體行明潔,才周政理,有文武策識。
其以使持節都督甯益二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益州刺史
以疾不行,更拜尚書,遷右僕射
久之,出為鎮東將軍都督青徐二州諸軍事
惠帝即位,入為車騎將軍,加散騎常侍
將誅楊駿,以護軍,屯東掖門,尋守尚書令
司空,加侍中,令如故
元康六年[6]追贈太傅
二子:裒、綽。
裒早卒,綽有篤疾,別封良城縣王,以太原王第三子韡為嗣[7]
官至侍中尚書,早薨,子韶立。
晃弟太原烈王瓌
公元266年
太原烈王瓌字子泉魏長樂亭侯改封貴壽鄉侯
振威將軍秘書監,封固始子。
武帝受禪封太原王,邑五千四百九十六戶,泰始二年就國。
四年入朝,賜袞冕之服,遷東中郎將
十年薨,詔曰:「乃心忠篤智器雅亮
歷位文武,有幹事之績。
出臨封土夷夏懷附鎮守許都思謀可紀。
不幸早薨,朕甚悼之。
安厝在近,其追贈前將軍
」子顒立,徙封河間王,別有傳。
瑰弟高陽元王珪
公元270年
高陽元王珪字子璋少有才望魏高陽鄉侯
河南令進封湞陽子,拜給事黃門侍郎
武帝受禪封高陽王,邑五千五百七十戶。
曆北中郎將、督鄴城諸軍事
泰始六年入朝,以父孚年高,乞留供養
尚書,遷右僕射
十年薨,詔遣兼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公元278年
美譽於世,而帝甚悼惜之。
無子,詔以太原王輔子緝襲爵
緝立五年咸寧四年薨,諡曰哀
無子,太康二年詔以太原王世子子訟為緝後,封真定縣侯
珪弟常山孝王衡
公元266年
常山孝王衡字子平,魏封德陽鄉侯
進封汝陽子,為駙馬都尉
武帝受禪封常山王,邑三千七百九十戶。
二年薨,無子,以安平世子邕第四子為嗣
[8]
衡弟沛順王景
沛順王景字子文樂安亭侯。
諫議大夫
武帝受禪封沛王,邑三千四百戶。
立十一年,咸寧元年薨,子韜立。
彭城穆王權
公元275年
彭城穆王權字子輿宣帝弟魏魯相東武城侯馗之子也。
初襲封,拜冗從僕射
武帝受禪封彭城王,邑二千九百戶。
出為北中郎將都督鄴城諸軍事
泰始中入朝,賜袞冕之服。
咸甯元年薨,子元王植立
歷位將軍,尋拜國子祭酒太僕卿侍中尚書
出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代淮南王允壽春,未發。
或云植助趙王倫,遂以憂薨。
車騎將軍,增封萬五千戶
康王釋立,官至南中郎將持節平南將軍,分魯國蕃、薛二縣以益其國,心二萬三千戶。
薨,子雄立,坐奔蘇峻伏誅,更以釋子紘嗣。
曾孫
公元342年
紘字偉德初封堂邑縣公
[9]建興末元帝承制,以高密王據
及帝即位,拜散騎侍郎,遷翊軍校尉前將軍
雄之誅也,入繼本宗
國子祭酒,加散騎常侍,尋遷大宗正秘書監
風疾性理不恆
或欲上疏陳事,曆示公卿
杜門讓還章印貂蟬,著《杜門賦》以顯其志。
由是更拜光祿大夫,領大宗師常侍如故
後疾甚,馳騁無度,或攻劫軍寺,或扞傷官屬醜言悖詈,誹謗上下
乘車突入端門,至太極殿前。
於是御史中丞車灌奏劾,請免官,下其國嚴加防錄
成帝詔曰:「王以明德茂親,居宗師之重,宜敷道養德靜一其操。
而頃遊行煩數冒履風塵
宜令官屬已下,各以職奉衛,不得令王復有此勞。
內外職司,各慎其局。
王可解常侍光祿宗師,先所給車牛可錄取,賜米床帳養疾
咸康八年薨,贈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
二子:玄、俊。
公元350年
嗣立
庚戌不得藏戶,玄匿五戶桓溫表玄犯禁收付廷尉
既而宥之,位至中書侍郎
薨,子弘之立,位至散騎常侍
薨,子邵之立[10]
薨,子崇之立。
薨,子緝之立。
受禪,國除。
子俊
王俊字道度出嗣高密王略,官至散騎常侍
薨,子敬王純之立,曆臨川內史司農少府卿、太宰右長史。
薨,子恢之立。
義熙末,以給事中太尉修謁洛陽園陵
受禪,國除。
高密文獻王泰
高密文獻王泰字子舒彭城穆王權之弟,魏陽亭侯,補陽翟,遷扶風太守
武帝受禪封隴西王,邑三千二百戶,拜遊擊將軍
出為兗州刺史,加鷹揚將軍
使持節都督甯益二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益州刺史稱疾不行
安北將軍,代兄鄴城守事
安西將軍都督關中事
[11]太康初,入為散騎常侍前將軍,領鄴城校尉,以疾去官
後代下邳王晃尚書左僕射
出為鎮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假節,代扶風王駿都督關中軍事,以疾還京師
永熙初,代石鑒司空,尋領太子太保
楊駿誅,駿營,加侍中,給步兵二千五百人,騎五百匹。
固辭,乃給千兵百騎
公元299年
楚王瑋被收嚴兵將救之,祭酒丁綏諫曰:「公為宰相不可輕動
夜中倉卒,宜遣人參審定問
從之。
既誅,乃以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
元康九年薨,追贈太傅
廉靜,不近聲色
雖為宰輔,食大國之租,服飾肴膳布衣寒士
任真簡率每朝會,不識不知王公也。
事視恭謹居喪哀戚謙虛下物,為宗室儀錶
當時諸王,惟下邳王晃節制見稱
雖並不能振施,其餘莫得比焉。
四子:越、騰、略、模。
越自有傳。
騰出叔父,弟略立。
孝王
公元306年
孝王略,字元簡孝敬慈順,小心下士少有父風
元康初,湣懷太子東宮,選大臣子弟有名稱者以為賓友,略與華恆等並侍左右。
散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秘書監,出為安南將軍持節都督沔南諸軍事,遷安北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
略逼青州刺史,牧避之,略自領州。
永興初劉根起兵東萊[12]誑惑百姓,眾以萬數攻略臨淄,略不能距,走保聊城
懷帝即位,遷使持節都督荊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13]
京兆流人王逌與叟人郝洛聚眾數千,屯于冠軍
略遣參軍崔曠率將軍皮初、張洛等討逌,為逌所譎,戰敗
略更遣左司馬曹攄統曠等進逼逌。
大戰,曠在後密自退走軍無繼,戰敗,死之。
略乃赦曠罪,復遣部將韓松又督曠攻逌,逌降。
尋進開府,加散騎常侍
永嘉三年薨,追贈侍中太尉,子據立。
薨,無子,以彭城康王子紘為嗣
其後歸本宗,立子俊以奉其祀。
略兄新蔡哀王
新蔡哀王騰,字元邁,少拜冗從僕射封東嬴公,曆南陽魏郡太守所在稱職,徵為宗正,遷太常,轉持節、甯北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
惠帝成都王穎六軍敗績
騰與安北將軍王浚共殺所署幽州刺史和演率眾
遣北中郎將王斌距戰鮮卑騎擊斌,騰為後系,大破之。
懼,挾帝歸洛陽,進騰位安將軍
永嘉初,遷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又以迎駕之勳,改封新蔡王
初,騰發并州,次於真定
大雪平地數尺,營門前方數丈雪融不積,騰怪而掘之,得玉馬,高尺許,表獻之。
其後公師籓與平陽汲桑等為群盜,起於清河鄃縣,眾千餘人,寇頓丘,以葬成都王穎為辭[14],載主而行,與張泓故將李豐等將攻
騰曰:「孤在并州七年,胡圍城不能克。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
」及等至,騰不能守,率輕騎而走,為所害。
四子:虞、矯、紹、確。
虞有勇力,騰之被害,虞逐投水而死。
是日,虞及矯、紹並钜鹿太守崔曼、車騎長史羊恆[15]從事中郎蔡克等又為餘黨所害[16],及諸名家流移依鄴者,死亡並盡。
初,鄴中府庫虛竭,而騰資用甚饒。
儉嗇無所振惠,臨急,乃賜將士米可數升,帛各丈尺是以不為用,遂致於禍。
苟晞救鄴,平陽
于時盛夏,屍爛壞不可復識,騰及三子骸骨不獲
庶子確立
公元318年
莊王確,字嗣安,曆東中郎將都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
永嘉末,為石勒所害。
無子,初以章武王混子滔奉其祀,其後復以汝南威王祐子弼為確後。
太興元年薨,無子,又以弟邈嗣確,位至侍中
薨,子晃立,拜散騎侍郎
桓溫武陵王,免晃為庶人,徙衡陽
孝武帝立晃弟崇繼邈後,為奴所害,子惠立
受禪,國除。
略弟南陽王模
南陽王模字元表少好學,與元帝范陽王虓俱有稱於宗室
初封平昌公
惠帝末,拜冗從僕射累遷太子庶子員外散騎常侍
成都王穎長安東海王越為北中郎將,鎮鄴。
永興初成都王穎帳下督公師籓、樓權、郝昌等攻左右謀應之。
廣平太守丁邵率眾[17]范陽王虓又遣兗州刺史苟晞援之,籓等散走
鎮東大將軍,鎮許昌
進爵南陽王
永嘉初,轉征西大將軍開府都督雍梁諸軍事,代河間王顒關中
丁邵之德,敕國人生立碑。
關中饑荒百姓相敢,加以疾癘盜賊公行
不能制,乃鑄銅鐘鼎為釜器以易穀,議者非之。
東海王越表徵司空,遣中書監傅祗代之。
謀臣淳於定說曰:「關中天府之國霸王之地。
以不綏撫而還,既於聲望有虧,又公兄弟唱起大事,而並在朝廷,若自強則有專權之罪,弱則受制於人,非公之利也。
納其言,不就徵
表遣世子保為西中郎將東羌校尉,鎮上邽秦州刺史裴苞距之。
使帳都尉陳安率眾攻苞,苞奔安定
太守賈疋以郡迎苞,軍司謝班伐退盧水
其年,進位太尉大都督
洛京傾覆使牙門趙染戍蒲阪[18],染求馮翊太守不得,怒,率眾降于劉聰
使其子粲及染攻長安使淳於定距之,為染所敗。
士眾離叛倉庫虛竭,軍祭酒韋輔曰:「事急矣,早降可以免。
從之,遂降於染。
箕踞攘袂之罪,送詣粲。
粲殺之,以妃劉氏賜胡張本為妻。
子保立。
保字景度少有文義,好述作
初拜南陽國世子
遇害在邽上。
其後賈疋死,裴苞又為張軌所殺,全有秦州之地,自號大司馬,承制置百官
隴右氐羌並從之,涼州刺史張寔遣使貢獻
及湣帝即位,以右丞相,加侍中都督陝西諸軍事
進位相國
之敗也,都尉陳安歸於保命精勇千餘人以討羌,寵遇甚厚。
將張等疾之,譖安有異志,請除之,不許
等輒伏客以刺被創馳還隴城遣使貢獻不絕
湣帝之蒙塵也,自稱晉王
上邽大饑士眾窘困,張奉保之南安
陳安自號秦州刺史,稱籓于劉曜
復奉桑城,將投于張寔
使兵迎,實御之也。
是歲,病薨,時年二十七。
體質豐偉,嘗自稱重八百斤
喜睡痿疾不能婦人
無子,張宗室司馬瞻奉後。
陳安舉兵走,瞻降于送詣劉曜殺之。
喪,以天子禮葬于上邽諡曰元
范陽康王綏
公元265年
范陽康王綏字子都彭城王權季弟也,初為諫議大夫
泰始元年受封在位十五年。
咸寧五年薨,子虓立焉。
子虓
虓字武會少好學,馳譽研考經記,清辯能言論。
宗室選拜散騎常侍累遷尚書
出為安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持節,鎮許昌進位征南將軍
河間王顒表立成都王穎太弟,為王浚所破,挾天子洛陽
東平王楙鎮東將軍周馥上言曰:
自湣懷被害皇儲不建,委重前相,輒失臣節
是以前年太宰與臣,永惟社稷之貳,不可久空,所以共啟成都王穎以為國副
受重之後,而弗克負荷
'小人勿用',而以為腹心
骨肉宜敦,而猜佻薦至,險訁皮宜遠,而讒說殄行。
此皆臣等不聰不明失所宗賴。
遂令陛下謬于降授,雖戮臣等,不足以謝天下。
大駕還宮,文武空曠制度荒破,靡有孑遺,臣等雖劣,足匡王室
道路之言,謂張方與臣等不同
既惜所在興異,又乙太宰惇德允元,著於具瞻每當義節,輒為社稷宗盟之先。
張方受其指教為國效節
昔年之舉,有死無貳
此即太宰良將陛下忠臣
但以受性強毅不達變通,遂守前志,已致紛紜
退思惟,既是不易之節,且慮事翻之後,為天下所罪,故不即西還耳。
原其本事實無深責
臣聞先代明主未嘗不全功臣,令福流子孫
中間以來陛下功臣初無全者,非獨人才皆劣,其於取禍,實由朝廷策之失宜不相容恕。
一旦之咎,喪其積年之勳,既違《周禮議功之典,且使天下之人莫敢復為陛下致節者。
臣等此言,豈獨為一張方,實為社稷遠計,欲令功臣長守富貴
臣愚以為宜委太宰關右之任一方事重,及自州郡已下,選舉授任一皆仰成
朝之大事廢興損益,每輒疇諮
此則二伯述職周召分陝之義,陛下復行於今時。
方還郡,令群後申志時定王室
所加官,請悉如舊
此則忠臣義士有勸,功臣必全矣。
司徒戎,異姓之賢;司空越,公族之望,並忠國愛主小心翼翼,宜幹機事,委以朝政
安北將軍王浚佐命之胤,率身履道忠亮清正遠近所推。
如今日之大舉,實有定社稷之勳,此是臣等所以歎息歸高也。
宜特崇重之,以副群望,遂撫幽朔,長為北籓。
臣等竭力扞城,籓屏皇家陛下垂拱,而四海自正。
四祖之業,必隆於今日月之暉,昧而復曜。
乞垂三思,察臣所言。
可以臣表西示太宰
又表曰:「成都王失道,為奸邪所誤,論王之身,不宜深責
先帝遺體陛下群弟,自元康以來罪戮相等,實海內所為匈匈,而臣等所以痛心
今廢成都,更封一邑,宜其必許。
廢黜尋有禍害,既傷陛下矜慈之恩,又令遠近恆謂公族無復骨肉之情,此實臣等內省悲慚,無顏四海也。
陛下臣忠款。
於是虓先率眾自許屯于滎陽
公元306年
惠帝西遷,虓與從兄平昌公模長史馮嵩等刑白馬臿血而盟,推東海王越盟主,虓都督河北諸軍事驃騎將軍持節,領豫州刺史
劉喬不受越等節度乘虛破許。
自拔渡河王浚表虓領翼州刺史,資以兵馬
虓入翼州發兵,又南濟河,破等。
河間王顒敗,斬張方傳首於越
與虓西迎帝,而出奔
於是奉天還都,拜虓為司徒
永興三年暴疾薨,時年三十七。
無子,養模子為嗣,黎隨就國,于長安遇害。
濟南惠王遂
公元261年
濟南惠王遂字子伯宣帝魏鴻臚丞之子也。
仕魏關內侯進封平昌亭侯,曆典軍郎將
景元二年,轉封武城鄉侯、督鄴城諸軍事、北中郎將
五等建,封祝阿伯累遷冠軍將軍
武帝受禪封濟南王
泰始二年薨。
二子:耽、緝。
嗣立咸寧三年徙為中山王
是年薨,無子,緝繼。
成都王穎以緝為建威將軍,與石熙等率眾王浚,沒於陣,薨。
無子,國除。
曾孫
公元331年
後遂之曾孫勳字偉長,年十餘歲,湣帝末,長安陷,劉曜將令狐泥養為子。
及壯,便弓馬,能左右射,咸和六年,自關右還,自列云「是大長秋恂之玄孫冠軍將軍濟南惠王遂曾孫略陽太守之子」,謁者僕射,以勇聞。
庾翼之鎮襄陽,以梁州刺史桓宣[19],請代之。
初屯西城退守武當
石季龍死,中國亂,雍州豪帥馳告
率眾駱谷,壁於懸鉤,去長安二百里,遣部將劉煥攻長安,又拔賀城。
於是關中皆殺季龍太守令長以應
兵少,未能自固復還梁州
永和中張琚隴東遣使復入長安
初,京兆杜洪豪族以勇俠侮兵強,因說曰;「不殺張琚關中國家有也。
乃偽請,於坐殺之。
弟走池陽合眾,頻戰不利請和,歸梁州
桓溫關中,命子午道,而為苻雄所敗,退屯女媧堡。
俄遷征虜將軍,監關中軍事,領西戎校尉賜爵通吉亭侯
為政暴酷至於治中別駕及州之豪右言語忤意,即於坐梟斬之,或引弓自射
西土患其凶虐
在州常懷據蜀,有僭偽之意。
桓溫聞之,務相綏懷,以其子康漢中太守
逆謀巳成,憚益州刺史周撫,未發。
卒,遂擁眾劍閣
梁州別駕雍端西戎司馬隗粹並切諫皆誅之,自號梁益二州牧成都王
桓溫硃序兵潰,為所獲,及息隴子、長史梁憚、司馬金壹等送于,並斬之,傳首京師
譙剛王遜
公元266年
譙剛王遜字子悌宣帝魏中郎之子也。
仕魏關內侯改封城陽亭侯,參鎮東軍事,拜輕車將軍羽林左監
五等建,徙封涇陽男
武帝受禪封譙王,邑四千四百戶。
泰始二年薨。
二子:隨、承[20]
定王隨立。
薨,子邃立,沒于石勒元帝承嗣
子閔王承
王承字敬才,少篤厚有志行。
奉車都尉奉朝請稍遷廣威將軍安夷護軍,鎮安定
惠帝洛陽,拜遊擊將軍
永嘉中天下漸亂,間行征南將軍山簡,會卒,進至武昌
元帝初鎮揚州建康,補軍諮祭酒
徵為龍驤將軍不行
元帝晉王承制更封譙王
太興初,拜屯騎校尉,加輔國將軍,領左軍將軍。
公元309年
居官儉約,家無別室。
尋加散騎常侍輔國左軍如故
王敦有無君之心,表疏輕慢
夜召,以表示之,曰:「王敦頃年位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於此,將若之何
曰:「陛下不早裁之,難將作矣。
欲樹籓屏,會表以宣城內史沈充湘州曰:「湘州南楚險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會,是用之國也。
今以叔父居之,何如
曰:「臣幸托末屬,身當宿衛未有驅馳之勞,頻受過厚之遇,夙夜自厲,思報天德
君之所命,惟力是視,敢有辭焉!
湘州蜀寇之餘,人物凋盡,若上憑天威得之所蒞,比及三年請從戎役
未及此,雖復灰身,亦無益也。
於是詔曰:「夫王者體天理物,非群才不足濟其務。
外建賢哲,以樹風聲,內睦親親,以廣籓屏。
是以太公封齊,伯禽居魯,此先王令典古今通義也。
我晉開基列國相望,乃授琅邪武王鎮統東夏汝南文成總一淮許扶風梁王,迭據關右爰暨東嬴作司并州
公族雖寡,不逮曩時豈得舊章乎!
散騎常侍左將軍譙王承貞素款亮,志存忠恪便蕃左右恭肅彌著。
今以湘州諸軍事南中郎將湘州刺史。」
初,劉隗王敦威權太盛,終不可制,勸出諸心腹,以鎮方隅
故先以湘州,續用戴若思等,並為州
承行武昌,釋戎備王敦
與之宴,欲觀其意,謂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將帥才也。
曰:「公未見知耳,鉛刀豈不一割乎!
欲測其情,故發此言。
果謂錢鳳曰:「彼不知懼而學壯語,此之不武,何能為也。
」聽承之鎮。
湘土荒殘,公私困弊躬自儉約,乘葦茭車,而傾心綏撫,甚有能名
恐其為己患,詐稱北伐,悉召境內船乘
知其奸計,分半與之。
構難,遣參軍桓羆說,以劉隗專寵,今便討擊,請以為軍司,以軍期上道
歎曰:「吾其死矣!
地荒人鮮,勢孤援絕
赴君難,忠也;死王事,義也。
忠與義,夫復何求!
」便欲唱義,而眾心疑惑
曰:「吾受國恩,義無有貳。
」府長史虞悝慷慨有志節,謂曰:「王敦分陝之任,而一旦作逆天地所不容,人神痛疾
大王宗室籓屏,寧可從其偽邪!
便宜電奮存亡以之。
於是及弟前丞相掾望、建昌太守長沙王循、衡陽太守淮陵劉翼等共盟誓,囚桓羆,馳檄湘州指期巴陵
零陵太守尹奉首同義謀,出軍營陽於是一州之內,皆同義舉。
乃使虞望討諸不服,斬湘東太守鄭澹。
澹,姊夫也。
敦遣南蠻校尉魏乂、將軍李恆、田嵩等甲卒二萬以攻
且戰且守,待救于尹奉、虞望,而城池不固人情震恐
或勸南投陶侃,又云可退據零桂
曰:「吾舉義眾,志在死節,甯偷生苟免,為奔敗之將乎!
事之不濟,其令百姓知吾心耳。」
初,安南將軍甘卓書,勸使固守,當以兵出沔口,斷歸路,則湘圍自解
承答書曰:「季思足下:勞于王事
天綱暫圮,中原丘墟
四海義士方謀克復,中興江左草創始爾,豈圖惡逆萌自寵臣
吾以暗短,托宗皇屬
仰豫密命作鎮南夏,親奉中詔,成規在心
伯仁諸賢,扼腕歧路至止尚淺,凡百茫然
豺狼易驚,遂肆醜毒聞知駭踴,神氣沖越。
子來之義,人思自百,不命而至,眾過數千。
足以一旦之機。
山海之憤矣。
迫於倉卒舟楫未備,魏乂、李恆,尋見圍逼,是故事與意違,志力未展。
猥辱來使,深同大趣嘉謀英算,發自深衷
執讀周復,欣無以量。
足下若能卷甲電赴,猶或有濟,若其狐疑,求我枯魚之肆矣。
兵聞拙速,未睹工遲
季思足下勉之勉之
書不盡意絕筆而已。」
軍次腃者口,聞王師敗績,停師不進,乂等攻戰日逼,又送所得台中書疏,令乂射以示
城內朝廷不守莫不悵惋
劉翼戰死,相持百餘日,城遂沒。
檻送荊州刺史王暠旨於道中害之,時年五十九。
平,詔贈車騎將軍
無忌立。
承子烈王無忌
烈王無忌字公壽,承之難,以年小獲免
咸和中,拜散騎侍郎累遷屯騎校尉中書黃門侍郎
江州刺史褚裒當之鎮,無忌丹陽桓景等餞於版橋。
王暠子丹陽丞耆之在坐無忌志欲復仇,拔刀將手刃之,景命左右救捍獲免
御史中丞車灌奏無忌專殺人,付廷尉科罪
成帝詔曰:「王敦作亂閔王遇禍尋事原情今王何責。
公私憲制,亦巳有斷,王當以體國為大,豈可尋繹由來,以亂朝憲。
主者申明法令,自今已往,有犯必誅
於是聽以贖論。
公元350年
建元初遷散騎常侍,轉御史中丞,出為輔國將軍長沙相,又領江相,尋轉南郡河東郡太守將軍如故
桓溫伐蜀,以勳賜少子愔爵廣晉伯,進號前將軍永和六年薨,贈衛將軍
二子:恬、愔。
恬立。
無忌敬王恬
敬王恬字元愉,少拜散騎侍郎累遷散騎常侍黃門郎御史中丞
海西廢,簡文帝登阼,未解嚴大司馬桓溫中堂,吹警角奏劾大不敬,請科罪
視奏歎曰:「此兒乃敢彈我,真可畏也。」
公元390年
忠正幹局在朝憚之。
右衛將軍、司雍秦梁四州大中正,拜尚書,轉侍中,領左衛將軍,補吳國內史,又領太子詹事
宗室勳望有才用,孝武帝時深杖之,以為都督幽并揚州晉陵徐州之南北郡軍事,領鎮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
太元十五年薨,追贈車騎將軍
四子:尚之、恢之、允之、休之。
尚之立。
恬子忠王尚之
忠王尚之字伯道,初拜秘書郎,遷散騎侍郎
恬鎮京口,尚之為振威將軍廣陵相,父憂去職
服闋,為驃騎諮議參軍
宗室之內,世有人物。
王國寶之誅也,散騎常侍劉鎮之彭城內史劉涓子徐州別駕徐放並以同黨被收,將加大辟
尚之言于會稽王道子曰:「刑獄不可廣,宜釋鎮之等。
道子以尚之昆季並居列職,每事仗焉,乃從之。
兗州刺史王恭忌其盛也,與豫州刺史庾楷並稱兵,以討尚之為名,南連荊州刺史殷仲堪南郡公桓玄等。
道子前將軍王珣右將軍謝琰,尚之距
允之與子鴻戰於當利,鴻敗走,斬將段方,單馬奔于桓玄
道子以尚之為建威將軍豫州刺史假節一依故事,尋進號前將軍;允之為吳國內史;恢之驃騎司馬丹楊尹;休之襄城太守
擁兵馬,勢傾朝廷。
將軍元顯執政,亦倚以為援。
顯寵倖張法順,每宴會坐起無別
尚之入朝正色謂元顯曰:「張法順驅走小人有何才異,而暴被拔擢
當今聖世不宜如此
」元顯默然。
尚之又曰:「宗室雖多,匡諫者少,王者尚納芻蕘之言,況下官使君骨肉不遠,蒙眷累世,何可坐視得失而不盡言
」因叱法順令下。
舉坐失色,尚之言笑自若,元顯深銜之。
後符下西府,令出勇力二千人
尚之不與,曰:「西籓濱接荒餘,寇虜無常,兵止數千,不足戍衛無復分徹者。
」元顯尤怒,會欲伐桓玄,故無他
及元顯稱西伐,命尚之為前鋒,尚之子文仲甯遠將軍宣城內史。
桓玄至姑熟,遣馮該等攻曆陽,斷洞浦,焚尚之舟艦
尚之率步卒九千陣於浦上先遣武都太守楊秋橫江
奔于軍,尚之眾潰,逃于塗中十餘日。
譙國人韓連、丁元等以告害之于建康市。
上疏閔王不宜絕嗣,乃更封尚之從弟康之為譙縣
安帝反正追贈尚之衛將軍,以休之長子文思為尚之嗣,襲封譙郡王
文思凶暴,每違軌度,多殺弗辜。
好田獵,燒人墳墓,數為有司所糾,遂與群小謀逆
劉裕聞之,誅其黨與,送文思付父休之,令自訓厲
後與休之同怨望稱兵,為所敗而死,國除。
尚之弟恢之
之字季明曆官驃騎司馬丹楊尹
尚之為桓玄所害,徙恢之等於廣州,而於道中害之。
安帝反正追贈撫軍將軍
恢之弟休之
之字季預
少仕清塗,以平王恭庾楷功,拜龍驤將軍襄城太守,鎮曆陽
桓玄曆陽休之嬰城固守
及尚之戰敗休之五百人出城力戰,不捷,乃還城,攜子侄奔于慕容超
聞義復還京師
大將軍武陵王令曰:「前龍驤將軍休之才幹貞審功業既成
曆陽之戰,事在機捷
及至勢乖力屈奉身出奔,猶鳩集義徒崎嶇險阻
既應親賢之舉,宜委分陝之重。
可監荊益梁甯秦雍六州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假節
」到鎮無幾桓振復襲江陵休之戰敗出奔襄陽
甯朔將軍張暢之、高平劉懷肅自沔攻,走之。
休之還鎮御史中丞王楨之休之失戍,免官
朝廷豫州刺史魏詠之代之,征休之京師,拜後將軍會稽內史。
御史中丞阮歆之奏休之尚書虞嘯父犯禁嬉戲降號征虜將軍尋復為後將軍
盧循作逆,加督漸江東五郡軍事,坐公事免。
劉毅誅,復以休之都督雍梁秦寧益六州軍事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假節
以子文思為亂上疏謝曰:「文思不能聿修,自貽罪戾憂懼震惶,惋愧交集
臣御無方,威訓不振致使子侄愆法,仰負聖朝
悚赧兼懷胡顏自處,請解所任,歸罪闕庭
不許
後以文思怨望,遂結雍州刺史魯宗之,將共誅執政
時休次子文寶及兄子文祖並在都,收付廷尉賜死
劉裕親自征之,密使遺休治中韓延之書曰:「文思事意遠近所知
去秋遣康之送還司馬君者,推至公之極也。
了無愧心,久絕表疏,此是天地所不容。
受命西征,止其父子而已
彼土僑舊,為之驅逼一無所問。
往年郗僧施、謝劭、任集之等交構積歲,專為劉毅規謀所以至此
今卿諸人一時逼迫本無纖釁。
虛懷期物,自有由來,今在近路,是諸賢濟身之日。
若大相臨交鋒接刃蘭艾雜揉或恐不分
故白此意,並可示同懷諸人。」
延之報曰:「聞親率戎馬,遠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恇駭
何者
莫知師出之名故也。
辱來疏,始委以譙王前事,良增歎息。
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懷待物
以君有匡復之勳,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
譙王往以微事見劾,猶自遜位,況以大過,而當默然也!
但康之前言,有所不盡,故重使胡道申白所懷,道未及反,已表奏廢之,所不盡者命耳。
推寄相與正當如此有何不可,便及兵戈
義旗以來方伯誰敢不先相諮疇,而徑表天子可謂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劉裕足下海內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
而復欲誑國士,'天地所不容。
'在彼不在此矣。
來言'虛懷期物,自有由來';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謂'虛懷期物,自有由來'矣!
劉籓死於閶闔之門,諸葛弊於左右之手。
甘言方伯[21],襲之以輕兵,遂使席上款懷之士,閫外自信諸侯
以是得算,良可恥也。
吾誠鄙劣,嘗聞道君子
平西至德寧可授命之臣乎!
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渾濁,當與臧洪游於地下耳。
得書歎息,以示諸佐曰:「事人當應如此!」
宗之荊州,自襄陽休之共屯江陵
使文思宗之子軌以兵距,戰於江津
休之大敗,遂與宗之俱奔于姚興
姚泓休之將奔于魏,未至,道死
休之弟允之
之字季度出後叔父愔,襲爵廣晉伯,歷位輔國將軍吳國宣城梁內史
王恭庾楷桓玄內伐也,會稽王道子允之兄弟,破之。
元興初,與兄恢之同徙廣州,於道被害
義軍追贈太常卿
從弟康之以子文惠襲爵
受禪,國除。
韓延之
韓延之字顯宗南陽赭陽人,魏司徒之後也。
少以分義稱。
安帝時建威將軍荊州治中,轉平西府錄事參軍
劉裕父名翹字顯宗延之遂字顯宗名兒為翹,以示不臣劉氏。
與休之俱奔姚興
劉裕入關,又奔于魏。
愔字敬王初封廣晉伯
早卒,無子,兄以子允之嗣。
高陽王睦
高陽王睦字子友譙王遜之弟也。
魏安亭侯,曆侍御史
武帝受禪封中山王,邑五千二百戶。
自表乞依六蓼皋陶,鄫杞祀相立廟
事下太常,依禮典平議
博士祭酒劉憙等議:「《禮記·王制》,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而五。
是則始祖之廟,謂嫡統承重一人得立耳。
令支弟並為諸侯,始封之君不得立廟也。
非為正統,若立祖廟中山不得並也。
後世中山乃得為立廟為後世子孫之始祖耳。
」詔曰:「禮文不明,此制度大事,宜令詳審,可下禮官博議,乃處當之。」
公元277年
咸寧三年遣使募徙國內八縣逋逃私占變易姓名詐冒復除者七百餘戶,冀州刺史杜友招誘逋亡不宜君國
有司奏,事在赦前,應原。
詔曰:「中山王所行何乃至此,覽奏甚用憮然
樹親戚,將以上輔王室,下惠百姓也。
豈徒榮崇其身,而使民典憲乎!
此事當大論得失,正臧否所在耳。
不宜君國何論赦令之間耶。
其貶縣侯
」乃封丹水縣侯
公元291年
吳平太康初詔復爵。
有司封江陽王,帝曰:「退靜思愆改修其德,今有爵土不但以赦。
江陽險遠,其以高陽郡封之。
」乃封為高陽王
元康元年,為宗正
薨於位,世子蔚早卒,孫毅立。
散騎侍郎永嘉中沒于石勒
隆安元年,詔以譙敬王恬次子之子文深繼毅後。
五年,薨,無嗣,復以高密王之子法蓮繼之。
受禪,國除。
任城王陵
公元265年
任城王陵字子山宣帝魏司隸從事安城亭侯之子也。
初拜議郎
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戶。
三年,轉封任城王之國
咸寧五年薨,子濟立。
散騎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輔國將軍
東海王越在項,為石勒所害,二子俱沒。
二弟:順、斌。
弟順、斌
順字子思初封習陽亭侯
武帝受禪歎曰:「事乖唐虞,而假為禪名!
」遂悲泣
由是廢黜,徙武威姑臧縣。
受罪流放守意不移而卒。
公元336年
西河繆王斌,字子政魏中郎
武帝受禪封陳王,邑千七百一十戶。
三年改封西河
咸寧四年薨,子隱立。
薨,子孴立。
[22]
史評
史臣曰:泰始之初天下少事,革魏餘弊,遵周舊典,並建宗室以為籓翰。
諸父同虞虢之尊,兄弟魯衛之祉,以為曆紀長久本支百世
安平風度宏邈器宇高雅,內弘道義,外闡忠貞
高貴薨殂,則枕屍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
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
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壽清徽至范,為晉宗英子孫遵業,世篤其慶。
高密風監清遠簡素寡欲,孝以承親,忠以奉上方諸枝庶,實謂國楨
新蔡南陽,俱蒞方嶽
王室多難中原蕪梗,表義甄節,效績艱危
于時丑類實繁,凶威日逞,勢懸眾釁,相繼淪亡悲夫
譙閔沈雄壯勇作鎮南服
奸回肆亂,稱兵內侮
懷忠憤發建義湘州荊沔回應群才致力
元勳不立,而誠節克彰,垂裕後昆奕世貞烈豈不休哉!
勳托末屬稟性凶暴
朝寄,推觳梁民,遂棄親背主負恩放命
庸蜀之饒,苞藏不逞;恃江山之固,奸謀日深
是以搢紳切齒,攄積憤之志;義士思奮,厲忘身之節。
天道禍淫應時蕩定
汲黯猶在淮南寢謀周撫若存,凶渠未發,以邪忌正,異代同規
《詩》云「自貽伊戚」,其勳之謂矣。
習陽憑慶枝葉守約懷逸,棲情塵外希蹤物表,顧匹夫獨善貴達節之弘規,言出身播,猶為幸也。
贊曰:安平立節雅性貞亮
高密含和宗室之望。
新蔡遇禍,忠全元喪。
譙閔徇義[23]力屈志揚。
勳自貽戚,名隕身亡。
不恤忌,流播遐方
校勘
  • 位至游擊將軍 各本作「位至游擊大將軍」。
    考異職官志有游擊將軍,無「大」字。
    按:錢說是
    本無「大」字,今從之。
    通志八0、冊府二八三亦並無「大」字。
  • 子邁嗣 職官志「邁」作「萬」。
  • 子弘立 勞校:惠紀「弘」作「泓」。
  • 子祐嗣立,承遂無後 武紀「祐」作「玷」。
    又疑「立」為「出」字之誤
    禮志安平王隆無子,以敦為嗣
    敦又無子,以祐嗣敦,故曰「嗣出」。
    承祇一子,既出繼,故曰「承遂無後」。
  • 公元296年
  • 封武始亭侯 各本作「魏武封始亭侯」,「武封」兩字誤倒,今從殿本
    蓋晃卒於元康六年,上距魏武卒計七十六年,其生未必能及魏武之世。
    武始亭侯」又見魏志張既傳,「始亭侯」無徵。
  • 元康六年薨 「元康」原作咸寧」。
    周校:「元康」誤「咸寧」。
    按:惠紀晃以元康六年卒,今據改。
  • 第三子韡 各本及音義作「韡」,宋本作「韓」。
  • 公元275年
  • 安平世子邕第四子為嗣 周校:「敦」當為「殷」。
    殷、敦皆邕子。
    按:周校是。
    武紀,咸寧元年十月常山王殷薨,若敦,則咸寧三年立為安平王
  • 初封堂邑縣公 各本作「唐邑縣」,誤。
    今從宋本
    地理志有堂邑,無唐邑
    通志八0亦作「堂邑」。
  • 子邵之立 各本無「之」字,今從宋本
    通志八0、冊府二八三亦並作「邵之」。
  • 都督關中事 當作都督關中軍事」。
    又疑此事為下文「代扶風王駿都督關中軍事」之重書。
  • 劉根 「㡉」原作「惤」,今據漢書地理志上改,見卷十五校記。
    劉根」,惠紀、王彌並作「劉」。
  • 開府儀同三司 下文云「逌降,尋進開府」,則此時不得開府六字衍文
    惠紀無,亦可證。
  • 公元306年
  • 以葬成都王穎為辭 上文頓丘公師光熙元年事;以葬成都王穎為辭起兵,乃汲桑永嘉元年事,此時公師藩已死,「以葬」上似當有「」字。
  • 羊恒 「恒」,各本作「桓」,今從宋本
  • 蔡克 「」,各本作「充」,但禮志中、陸雲傳、蔡謨傳皆作「」。
    今從宋本
  • 丁邵 宋本」作「劭」,良吏傳、石勒載記通鑑八六又作「」。
  • 趙染 愍紀及劉琨並作「趙冉」。
    見卷五校記。
  • 梁州刺史桓宣卒 周校:「援」衍文
  • 承見卷六校記,下同
  • 甘言方伯 「詫」下原有「語」字,據宋書及南史宋武紀、通鑑一一七、冊府七二五刪。
  • 子孴立 斠注:石勒載記「孴」作「喜」。
    按:通鑑八七亦作「喜」。
  • 譙閔徇義 「閔」,各本作「門」,今從宋本
  •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