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第 1a 页
许白云先生文集序
吾婺道学之传自宋东莱吕成公以
身任其道倡鸣于南渡之后卓乎不
可及已元有仁山金文安公以其传
于北山何文定公鲁斋王文宪公者
而传之白云许文懿公盖北山得于
勉斋黄氏而勉斋实出考亭朱子之
吾婺道学之传自宋东莱吕成公以
身任其道倡鸣于南渡之后卓乎不
可及已元有仁山金文安公以其传
于北山何文定公鲁斋王文宪公者
而传之白云许文懿公盖北山得于
勉斋黄氏而勉斋实出考亭朱子之
卷首 第 1b 页
门故传得其正粹然以道名家他如
待制浦阳柳公侍讲乌伤黄公礼部
兰溪吴公翰林东阳张公及国朝学
士景濂宋公待制子充王公皆以斯
文羽翼其道者也海内论乡学渊源
之懿师友继承之笃盖莫如吾婺而
吾婺晚生后学一何继承之寥寥哉
待制浦阳柳公侍讲乌伤黄公礼部
兰溪吴公翰林东阳张公及国朝学
士景濂宋公待制子充王公皆以斯
文羽翼其道者也海内论乡学渊源
之懿师友继承之笃盖莫如吾婺而
吾婺晚生后学一何继承之寥寥哉
卷首 第 2a 页
盖尝读其文则亦知其道矣近吾忝
第贤科拜宪职出巡东广偶与方伯
江浦张公论事之暇谈及吾婺在昔
理学之盛忽袖出许公白云集写本
四卷见示且曰欲刻之未能予得之
昕夕庄诵殆忘寝食俨乎身登其门
聆其诲而叹亲炙之罔及也因节廪
第贤科拜宪职出巡东广偶与方伯
江浦张公论事之暇谈及吾婺在昔
理学之盛忽袖出许公白云集写本
四卷见示且曰欲刻之未能予得之
昕夕庄诵殆忘寝食俨乎身登其门
聆其诲而叹亲炙之罔及也因节廪
卷首 第 2b 页
食之馀助方伯公购梓刻之庠舍以
嘉惠来学方伯公谓予宜有序因窃
叹曰昔许公尝云君子之身存而其
道之行不行者天也身亡而其书之
传不传者人也夫书之传即其道之
行今许公身虽没已踰百年而一旦
赖方伯公出其遗书以行于世使来
嘉惠来学方伯公谓予宜有序因窃
叹曰昔许公尝云君子之身存而其
道之行不行者天也身亡而其书之
传不传者人也夫书之传即其道之
行今许公身虽没已踰百年而一旦
赖方伯公出其遗书以行于世使来
卷首 第 3a 页
学知所敬承岂非待其人而传乎敢
以此僭引诸篇端
成化二年岁次丙戍春正月既望后
学金华陈相序
以此僭引诸篇端
成化二年岁次丙戍春正月既望后
学金华陈相序
卷首 第 3b 页
卷首 第 3b 页
许白云先生文集序
斯道也尧舜禹汤文武以之相传而
至于周公孔孟焉孟子没而其传泯
焉汉唐之儒若贾谊董仲舒韩昌黎
亦庶几乎斯道也醇疵相间故卒未
有接乎孟氏之传者历千又馀年至
于有宋真儒辈出如周程张朱数君
斯道也尧舜禹汤文武以之相传而
至于周公孔孟焉孟子没而其传泯
焉汉唐之儒若贾谊董仲舒韩昌黎
亦庶几乎斯道也醇疵相间故卒未
有接乎孟氏之传者历千又馀年至
于有宋真儒辈出如周程张朱数君
卷首 第 4a 页
子者始有以承孟氏之绝学矣继之
以真西山蔡九峰胡文定之属皆所
以阐明斯道者也迨夫元之许鲁斋
刘静脩吴草庐又皆笃信斯道者也
其白云先生则又得夫朱子之正传
而能大显斯道者也先儒谓程子之
道得朱子而复明朱子之大至许公
以真西山蔡九峰胡文定之属皆所
以阐明斯道者也迨夫元之许鲁斋
刘静脩吴草庐又皆笃信斯道者也
其白云先生则又得夫朱子之正传
而能大显斯道者也先儒谓程子之
道得朱子而复明朱子之大至许公
卷首 第 4b 页
而益尊夫岂不信今观其文究极夫
六经出入乎子史浸淫于群书其规
模固不出乎韩氏柳氏之文然不乐
声利则非退之溺于功名之可儗操
持节槩则非宗元党比势要之可侔
脩身体道佩仁服义故其发之于言
辞也深厚而雄博至诚而谆悉故曰
六经出入乎子史浸淫于群书其规
模固不出乎韩氏柳氏之文然不乐
声利则非退之溺于功名之可儗操
持节槩则非宗元党比势要之可侔
脩身体道佩仁服义故其发之于言
辞也深厚而雄博至诚而谆悉故曰
卷首 第 5a 页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瞱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若先生者诚
有以任夫圣贤斯道之统绪矣先生
之没迄今百有馀年其所著之书见
其传于世也余幼时得之于祖妣王
氏之家盖王氏之先有讳麟者寔受
学于先生之门故其家多存先生之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若先生者诚
有以任夫圣贤斯道之统绪矣先生
之没迄今百有馀年其所著之书见
其传于世也余幼时得之于祖妣王
氏之家盖王氏之先有讳麟者寔受
学于先生之门故其家多存先生之
卷首 第 5b 页
遗书焉此盖先生之草藁也其手泽
尚新惜当时未有能编次以成帙者
故诗文杂乱而无统纪简策历久而
颇残缺余因而次第之分为四卷缮
写为集藏之巾笥以俟他日托之有
力者而板行之忆昔欧阳子得韩文
于汉东李氏之弊筐而甚爱之时去
尚新惜当时未有能编次以成帙者
故诗文杂乱而无统纪简策历久而
颇残缺余因而次第之分为四卷缮
写为集藏之巾笥以俟他日托之有
力者而板行之忆昔欧阳子得韩文
于汉东李氏之弊筐而甚爱之时去
卷首 第 6a 页
韩子盖已二百年矣遂以之而倡率
学者其后天下之士非韩不学也至
于今犹然岂不盛㦲先生之文隐而
复见者而与韩无异余得先生之文
爱而好之也而与欧不殊盖先生之
学识纯正则超轶于韩子余之闇劣
卑微则深惭于欧公尚何足与先生
学者其后天下之士非韩不学也至
于今犹然岂不盛㦲先生之文隐而
复见者而与韩无异余得先生之文
爱而好之也而与欧不殊盖先生之
学识纯正则超轶于韩子余之闇劣
卑微则深惭于欧公尚何足与先生
卷首 第 6b 页
文为之䡖重哉幸知言君子倡率之
如欧之于韩也则先生之文不患乎
不行于世矣此余之所望也欧阳之
记韩文曰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
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盖其久而愈
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
穷者道当然也先生是集若行则其
如欧之于韩也则先生之文不患乎
不行于世矣此余之所望也欧阳之
记韩文曰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
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盖其久而愈
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
穷者道当然也先生是集若行则其
卷首 第 7a 页
所以左右圣贤相传之道者将为不
小也先生讳谦字益之世号白云先
生详见元史兹不赘言也
正统丁卯七月望金台后学李伸序
小也先生讳谦字益之世号白云先
生详见元史兹不赘言也
正统丁卯七月望金台后学李伸序
卷首 第 7b 页
元史载白云先生行实
元顺帝至元三年冬十月金华处士许谦卒初谦闻仁山
金履祥讲道兰江上委巳而学焉履祥曰士之为学若五
味之在和醯盐既加则酸咸颇异子来见我已三日而犹
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于子耶谦闻之惕然时履祥
年七十而谦年三十有一矣履祥尝告之曰吾儒之学理
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谦由是致其辨
于分之殊而要其归于理之一又曰圣人之道中而巳矣
谦由是事事求夫中者而用之履祥既殁谦益肆充阐多
所自得自谓吾非有大过人惟为学之功无间断耳谦制
行甚严而所以应世者不胶于古不流于俗介而不侨通
而不随身在草莱而心存当世素志冲澹以道自乐浙东
元顺帝至元三年冬十月金华处士许谦卒初谦闻仁山
金履祥讲道兰江上委巳而学焉履祥曰士之为学若五
味之在和醯盐既加则酸咸颇异子来见我已三日而犹
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于子耶谦闻之惕然时履祥
年七十而谦年三十有一矣履祥尝告之曰吾儒之学理
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谦由是致其辨
于分之殊而要其归于理之一又曰圣人之道中而巳矣
谦由是事事求夫中者而用之履祥既殁谦益肆充阐多
所自得自谓吾非有大过人惟为学之功无间断耳谦制
行甚严而所以应世者不胶于古不流于俗介而不侨通
而不随身在草莱而心存当世素志冲澹以道自乐浙东
卷首 第 8a 页
卷首 第 9a 页
者约之为学者师垂四十年著录迨千馀人随其才分咸
有所得达官富人之子望闾而骄气自消践庭而礼容自
饰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缙绅先生至于是邦必即其
家存问焉谦素多疾先是金履祥病革徒步往省之会大
雪中寒温及奔兄璟丧于广信病增剧不良于行疾少间
而神更清茂至是疾复作谓其子元曰伯兄以是月二十
三卒我死殆与之同日乎及是日正衣冠而坐戒元以孝
于母友于弟元复请所𣣔言谦曰吾平日训尔多矣至此
复何言门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谦更肃容端视
项之视微瞑遂卒年六十八门人以义制服者若干人因
其自号题其墓曰白云先生谦字益之所著有读四书丛
说二十卷诗名物钞八卷读书传丛说六卷观史治忽几
有所得达官富人之子望闾而骄气自消践庭而礼容自
饰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缙绅先生至于是邦必即其
家存问焉谦素多疾先是金履祥病革徒步往省之会大
雪中寒温及奔兄璟丧于广信病增剧不良于行疾少间
而神更清茂至是疾复作谓其子元曰伯兄以是月二十
三卒我死殆与之同日乎及是日正衣冠而坐戒元以孝
于母友于弟元复请所𣣔言谦曰吾平日训尔多矣至此
复何言门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谦更肃容端视
项之视微瞑遂卒年六十八门人以义制服者若干人因
其自号题其墓曰白云先生谦字益之所著有读四书丛
说二十卷诗名物钞八卷读书传丛说六卷观史治忽几
卷首 第 9b 页
微若干卷皆行于世后谥曰文懿
义乌黄氏溍曰圣贤不作师道久废逮二程子起而
倡圣学以淑诸入朱子又溯流穷源折衷群言而统
一由是师道大备文定何公基既得文公朱子之传
于其高弟文肃黄公干而文宪王公相于文定则师
友之文安金公履祥又学于文宪而及登文定之门
者也三先生婺人学者推原统绪必以三先生为朱
子之传适文懿许公出于三先生之乡克任其承传
之重三先生之学卒以大显于世然则程子之道得
朱子而复明朱子之大至许公而益尊文懿许公之
功大矣
义乌黄氏溍曰圣贤不作师道久废逮二程子起而
倡圣学以淑诸入朱子又溯流穷源折衷群言而统
一由是师道大备文定何公基既得文公朱子之传
于其高弟文肃黄公干而文宪王公相于文定则师
友之文安金公履祥又学于文宪而及登文定之门
者也三先生婺人学者推原统绪必以三先生为朱
子之传适文懿许公出于三先生之乡克任其承传
之重三先生之学卒以大显于世然则程子之道得
朱子而复明朱子之大至许公而益尊文懿许公之
功大矣
卷首 第 10a 页
题许白云先生文集后
二十六年前余从今国学李先生游
得许白云先生文集一帙爱之不啻
拱璧惜誊写不佳后官比部命胥史
沈纯者录出欲刋行之顾力有未逮
及为郡于吉迁广藩力可为矣而庶
政填委北陌南阡奔走之不暇劻劝
二十六年前余从今国学李先生游
得许白云先生文集一帙爱之不啻
拱璧惜誊写不佳后官比部命胥史
沈纯者录出欲刋行之顾力有未逮
及为郡于吉迁广藩力可为矣而庶
政填委北陌南阡奔走之不暇劻劝
卷首 第 10b 页
抢攘事有急于此者虽然先生之名
在天下后世昭如日星不系于言语
文字之有无区区言语文字岂足以
尽先生之道而刋不刋亦不系斯文
之显晦也姑藏之以俟时云
成化乙酉冬十月谷旦后学江浦张
瑄谨书
在天下后世昭如日星不系于言语
文字之有无区区言语文字岂足以
尽先生之道而刋不刋亦不系斯文
之显晦也姑藏之以俟时云
成化乙酉冬十月谷旦后学江浦张
瑄谨书
卷首 第 11a 页
附录
学箴
东平王生麟自芜城来求受业于余适余病剧昏瞀
莫能相告以道留连仅一载盖垂橐而归于别也复
求一言因书近作学箴以遗之
圣人在位言行皆道素王无民已任于教天高渊深学贵
知要繄人一心酬醋之机理备万物欲流易危先民有作
唯此之治精义入神匪思不得执辞泛求畿逐于物审是
之宜惟学之则操之有道有梦斯觉闇然日章如追如琢
舍心弗全非圣之学(行平声读)至顺二年九月十又七日
金华许谦益之父书
元史取学术足以辅教传后者著儒学传而金华许
学箴
东平王生麟自芜城来求受业于余适余病剧昏瞀
莫能相告以道留连仅一载盖垂橐而归于别也复
求一言因书近作学箴以遗之
圣人在位言行皆道素王无民已任于教天高渊深学贵
知要繄人一心酬醋之机理备万物欲流易危先民有作
唯此之治精义入神匪思不得执辞泛求畿逐于物审是
之宜惟学之则操之有道有梦斯觉闇然日章如追如琢
舍心弗全非圣之学(行平声读)至顺二年九月十又七日
金华许谦益之父书
元史取学术足以辅教传后者著儒学传而金华许
卷首 第 11b 页
谦居其一焉谦字益之世称白云先生受学于同郡
金履祥履祥学于何基基学于黄干干则朱子入室
弟子也传授之正厥有源委故当时登门者以为荣
幸东平王君麟踰齐鲁涉江淮远来从先生游及期
谒告归省先生惧其荒而业也手书所著学箴以勉
之而大要以存心为本吁先生之教人者如此史之
所称信不诬矣既而王君以乡贡进士典教昌平其
所以淑诸人者又岂出乎先生规矩之外㦲惜余不
及见之嗣子延龄与余同官翰林出此卷求题辄疏
其授受所自识诸左方以致景仰之私云耳永乐辛
卯三月望日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永嘉黄淮
书
金履祥履祥学于何基基学于黄干干则朱子入室
弟子也传授之正厥有源委故当时登门者以为荣
幸东平王君麟踰齐鲁涉江淮远来从先生游及期
谒告归省先生惧其荒而业也手书所著学箴以勉
之而大要以存心为本吁先生之教人者如此史之
所称信不诬矣既而王君以乡贡进士典教昌平其
所以淑诸人者又岂出乎先生规矩之外㦲惜余不
及见之嗣子延龄与余同官翰林出此卷求题辄疏
其授受所自识诸左方以致景仰之私云耳永乐辛
卯三月望日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永嘉黄淮
书
卷首 第 12a 页
右学箴一篇金华许谦先生书以遗其徒东平王麟
辞优理至诚有以得乎为学之要今麟之子延龄为
翰林检讨用表章之间以示予读之三复起敬有以
见先生教人以道而麟必能造其阃奥惜乎未有以
考见其成也且予闻麟之事先生克尽其道居维扬
时闻先生殁悲不自胜即为发丧后凡遇生辰忌日
必设祭去酒肉不食先生所著有尚书表注大学疏
义二书麟又为刻板以传于此可以见先生之德渐
渍于人心者深而麟之所以报先生者亦极其至也
传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麟盖有焉近世斯道不明
教者不以正而学者无其诚有朝立馆下而夕相诋
訾虽韩昌黎犹不能无憾于籍湜辈矧其他乎求而
辞优理至诚有以得乎为学之要今麟之子延龄为
翰林检讨用表章之间以示予读之三复起敬有以
见先生教人以道而麟必能造其阃奥惜乎未有以
考见其成也且予闻麟之事先生克尽其道居维扬
时闻先生殁悲不自胜即为发丧后凡遇生辰忌日
必设祭去酒肉不食先生所著有尚书表注大学疏
义二书麟又为刻板以传于此可以见先生之德渐
渍于人心者深而麟之所以报先生者亦极其至也
传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麟盖有焉近世斯道不明
教者不以正而学者无其诚有朝立馆下而夕相诋
訾虽韩昌黎犹不能无憾于籍湜辈矧其他乎求而
卷首 第 12b 页
麟之所为邈乎辽绝麟可谓有道乎哉先生之教于
是乎在矣不揣僣踰用敢书此于后以警夫世之为
师弟子者先生字益之号白云道士元史有传麟字
领元乡荐仕为昌平教谕以终然所用未究其
所学吁惜哉因书此于卷末以归延龄宜宝之勿失
也永乐辛卯夏五月端阳日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
学士庐陵胡广拜手谨书
昔闻翰林检讨王延龄先生云其先君从许益之先
生学得考亭之正传先生尝手书学箴一幅以遗之
延龄珍藏于家将终授其甥李公方曙方曙持以示
予字画遒劲沉实非表里一于敬者不能作见之不
觉正立拱手其辞则以一心为酬酢万变之主然不
是乎在矣不揣僣踰用敢书此于后以警夫世之为
师弟子者先生字益之号白云道士元史有传麟字
领元乡荐仕为昌平教谕以终然所用未究其
所学吁惜哉因书此于卷末以归延龄宜宝之勿失
也永乐辛卯夏五月端阳日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
学士庐陵胡广拜手谨书
昔闻翰林检讨王延龄先生云其先君从许益之先
生学得考亭之正传先生尝手书学箴一幅以遗之
延龄珍藏于家将终授其甥李公方曙方曙持以示
予字画遒劲沉实非表里一于敬者不能作见之不
觉正立拱手其辞则以一心为酬酢万变之主然不
卷首 第 13a 页
能无欲以间之在治而去之也学贵知要知要则能
守约故其传万世无弊也学者宜服膺于是焉后学
东吴张洪拜书
理学之在天地间犹布帛菽粟之切于民生日用不
可以一日舍也舍之则民冻且馁矣虽有夜光之珍
连城之璧奚以为故自三代以还历汉唐而宋濂洛
诸君子始接洙泗之传而大集于考亭及考亭门人
勉斋传之而得北山何文定公鲁斋王文宪公二公
相师友而又得白云许文懿公传之然皆婺人也亲
相授受不失其传考亭之学至是盖益明矣予尝见
公白云集一帙读之恨未全也兹于方伯江浦张公
所又得一帙读之末则附绿示门人王君麟学葴一
守约故其传万世无弊也学者宜服膺于是焉后学
东吴张洪拜书
理学之在天地间犹布帛菽粟之切于民生日用不
可以一日舍也舍之则民冻且馁矣虽有夜光之珍
连城之璧奚以为故自三代以还历汉唐而宋濂洛
诸君子始接洙泗之传而大集于考亭及考亭门人
勉斋传之而得北山何文定公鲁斋王文宪公二公
相师友而又得白云许文懿公传之然皆婺人也亲
相授受不失其传考亭之学至是盖益明矣予尝见
公白云集一帙读之恨未全也兹于方伯江浦张公
所又得一帙读之末则附绿示门人王君麟学葴一
卷首 第 13b 页
篇系以永乐间诸翰林题跋公亦欲予言之盖益叹
夫文懿之言皆谆谆恳到不背师说真有功于理学
也公其出而全之岂不深有便于后学欲寻文懿之
绪馀者㦲天顺六年壬午夏六月既望翰林侍读
学士直 文华殿后学云间钱溥谨跋
夫文懿之言皆谆谆恳到不背师说真有功于理学
也公其出而全之岂不深有便于后学欲寻文懿之
绪馀者㦲天顺六年壬午夏六月既望翰林侍读
学士直 文华殿后学云间钱溥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