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51-066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一峰文集卷三     明 罗 伦 撰
  序
   秋江刘氏族谱序
孔子仕不媚君祭不媚鬼然则有所媚乎媚其所当媚
不媚其所不当媚也父子兄弟宗族之懿天性也以恩
而全其天非所当媚者乎是故圣人之教在父子则相
隐在兄弟则怡怡在乡党则恂恂似不能言者媚之至
卷三 第 1b 页 WYG1251-0664d.png
也今夫一族千万人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也自
一人而视千万人固以千万人之心为心自千万人视
之能以一人之心为心乎自千万人者不以一人之心
为心而各以其心为心此谱之所以作也秋江刘氏望
族也将谱其族一心以媚于族人素彬曰子可无言乎
予未暇也明年谱告成于祠堂长老呼其少者前来曰
自吾先人之有斯土也以儒世其家者五百年于此矣
儒者之道何谓也汝知吾谱之所以作乎凡为吾族者
卷三 第 2a 页 WYG1251-0665a.png
子以孝媚其父弟以敬媚其兄少者以顺媚其长贫而
无归也富者收之愚而无能也才者教之贵且富者不
以加其父兄宗族生相庆而死相吊也千万人惟一心
以媚于一人如斯而已矣伦闻之喜曰此固吾之所以
为言也昔苏文忠公曰吾乡之俗大家显人以门族相
尚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富且贵
不通婚姻罗刘世婚姻家其长者吾视之犹父兄少者
吾视之犹子弟其老长教其子弟固吾之所以为教吾
卷三 第 2b 页 WYG1251-0665b.png
所以为教固孔子之所以为教也
   洛阳送别图诗序
河南胡公之官泉南也二年矣材敏四闻宪臣特简于
群有司中命拜表诣阙下濒行太守峄阳李公同守松
江高公通守姑苏张公暨宾从之贤者俎殽觞酒饮饯
于洛阳桥东畀小子伦与离觞之馀滴时暑雨初霁海
空一碧伦执盏言于胡公曰君知夫海乎上沃乾枢下
溷地轴环中国以为池带四夷以为岛其涯也渺乎其
卷三 第 3a 页 WYG1251-0665c.png
渊也窅乎海之大非自大也百川之积也方百川之朝
宗于海也澎湃洞踏腾踔驶駃万折而必东川不自知
其劳也川之达非自达也畎浍之积也川海之于畎浍
泰山之于丘垤也孰大而孰小也小也大之朔大也小
之望小不小其小大以大其大也故禹之同四海决九
州必尽力于畎浍也不大大而小小也不大大而小小
禹所以智于水也舶司一雨水暴溢予疑其海也皂人
曰此沟浍之淤也海无与也命疏之自是雨之水不能
卷三 第 3b 页 WYG1251-0665d.png
患也益然禹之知于水也君子之导民犹禹之导水也
海静而善容君乎川动而善劳臣乎畎浍微而善从民
乎知于导民者不小之斯已不小之不淤之斯已夫水
之在地气之在人也水淤则浲气淤则病情之在民也
亦然有虞之时询于四岳以辟四门以明四目以达四
聪所以疏吾民之淤而不小其小也水之淤也疏之禹
民之淤也疏之四岳非小小而大大者也此有虞之治
所以溟渤冠古沟浍屡世而大莫之大者也今圣皇尧
卷三 第 4a 页 WYG1251-0666a.png
舜宰辅岳姒善容乎为海善劳乎为川而畎浍之善从
者犹未淤免也君尝于此乎尽力矣不大大而小小矣
今之朝宗于海有小小而大大者乎与君雠者乎此知
于导民者也其以吾言告之君曰诺太守诸公为五韵
诗成命伦以言于君者序之命画史图之命书史书之
   谭节妇诗序
宋谭节妇赵氏永新人归谭氏年二十七元师下江南
丞相文天祥檄女弟彭震龙复永新降将刘槃诱元兵
卷三 第 4b 页 WYG1251-0666b.png
陷城妇抱婴儿匿礼殿中兵执欲污之屠儿瞰于梁见
妇骂曰贼死吾舅死吾姑吾从舅姑死耳犬彘敢吾污
哉母子遂遇害血渍礼殿入砖宛为妇抱婴儿状或磨
煅之状益显先是元兵入浙东临海王贞妇者主将欲
纳之妇齧指血书石投崖而死血渍入石天阴雨坟起
若始书时于戏二妇者何天异之表人极于万世也后
未百年红巾寇禾川省元陈允中辟彭九万行军镇抚
其妻李氏躬爨犒军战屡捷明年苗獠入城李氏及其
卷三 第 5a 页 WYG1251-0666c.png
子友谅女秀英俱被执以刃胁之问所求骂曰吾死耳
吾何求贼辄连杀之于戏永新未百年得二烈妇与文
文山余豳公耿光相上下夫岂偶然哉建文壬午靖难
师起永丰峒民变夏克绍妻黎氏奴欲屈之黎不屈瞋
曰我死后贼奴不出三日后三日奴果战败死此犹慷
慨乱离耳若遭世承平从容就义犹未易乎吾见其人
矣丘咨畴妻熊氏年二十三从夫死谭洪季妻张氏从
夫死年二十五丁达常妻聂氏未嫁闻夫死从之年二
卷三 第 5b 页 WYG1251-0666d.png
十吴恒鉴妻曾氏夫死从之年二十三黄宣德女年三
十一其夫丘病以身代死之于戏由是观之妇持节义
沦草莽者可胜道耶是岂有待而然哉所欲有甚于生
所恶有甚于死固于心而不可解也为人臣子不背君
父若此妇焉则国家丧亡之祸何自至哉夫何平居穹
官厚禄秉钺执衡高自标誉或目以妇人则艴然怒一
旦变故窜伏忍耻弃人家国而不顾视此妇宁不愧死
耶陈君粹之佥江西宪事按节永新叹曰节义者天地
卷三 第 6a 页 WYG1251-0667a.png
鬼神之所相也而况人与乃合古今咏歌刻石于祠戒
知县事李某属叙于伦乃连书之以愧为人臣子而弃
君父者于戏枋世道者盍亦知所先务哉
   瑶田梁氏族谱序
梁之先河阳人周平王以秦仲功爵其少子康伯于梁
后以国氏佺仕唐节度河阳为河阳人佺后六世寔从
李克用擒黄巢瑕丘子均玉任子得兵马指挥使中原
驿骚避地于瑶田土曰滪塘徙水北姜坊姜后灭为梁
卷三 第 6b 页 WYG1251-0667b.png
坊奕叶重英子济领方州举于宋民则秉彝举江西于
元国朝益大洪武辛亥起下第士与计偕梁氏起者五
人伯兴仕河南布政使先丞应天禄取口外还太仓上
以老实称之幕佐县令乡校师一世蝉联里闬嘻歆夫
自宗法废门第盛而谱牒兴谱牒兴礼义修而门第盛
盛以富贵外也内则可久矣礼义之盛内也江州之陈
麟溪之郑非五世珥貂七叶列戟而风奋天下光峥百
世礼义之泽深哉夫一人之身为千万人之身以千万
卷三 第 7a 页 WYG1251-0667c.png
人而视一人若疏远矣以一人而视千万人疏远可乎
古之人亲吾亲以及人之亲四海之内好焉不忘也况
初一人也疏远可乎盖尝观于蝼蚍一台共居一糈共
食况吾人也胥戕胥虐罔念其初一人也而可哉伦梁
氏婿也明道婿彭氏晦翁婿刘氏二氏以著焉伦愧无
以著梁氏也梁氏其务于内者以自著焉毋徒务乎其
外也
   雯峰饶氏族谱序
卷三 第 7b 页 WYG1251-0667d.png
饶氏世家甘竹太守秉鉴甫易甘竹为雯峰雯峰泒自
东山东山自宜黄东原东原自南城白干白干则番阳
徙也饶本尧后后世避秦南迁番阳益食为饶唐德宗
时番阳之饶有元亮者安抚浙西归寓南城今南城则
白干叠石历山上湖新城则象岸宜黄则东原濯江神
冈崇仁彭原智原广昌则东山甘竹迁善南丰则白舍
尧方皆其后也元亮二十六世闻孙曰希明克敦义睦
合诸侯之谱修之冢嗣秉鉴偕其弟某寿梓以惠诸族
卷三 第 8a 页 WYG1251-0668a.png
属伦叙之叙曰善世其族者先礼义而后富贵礼义人
心之固有富贵天命之或然求之不可必得得之不可
必守若夫礼义人不求耳求之斯得守之斯久人不知
出乎此何也所以贻其子孙者田园惟恐其不辟宫室
惟恐其不壮金玉货贝惟恐其不积科名爵位惟恐其
不隆且瞻也不思以淑其心其福之者适所以祸而促
之也保一族者无礼义且不可况保天下者乎先王之
时乡党闾巷非有宗族之亲骨肉之爱贫穷相收患难
卷三 第 8b 页 WYG1251-0668b.png
相救死亡相助庆吊相交自夫政衰教弛同宗共出之
亲涣散乖离患难则乘之贫贱则凌之死亡则弃之凡
见其可欲者皆夺之以为己有而不恤纲常之道大坏
而不振矣于戏教之行也异类为胶漆其废也同气为
仇雠礼义之关于教化岂细故哉先王之法不见于今
大观君子可遂已乎萃之以祠联之以谱合之以义聚
均之以义田教之以义学周之以义庄葬之以义冢濡
乎耳而染乎目者皆足以化其心若苏州之范氏江州
卷三 第 9a 页 WYG1251-0668c.png
之陈氏浦江之郑氏今番昜之虞氏亦庶乎其可矣天
下之大虽非一家一族之可化然天下者家族之积也
使天下之人各爱其身各睦其族亦庶乎先王之化矣
予欲脩是法以行于吾之族德未孚而力不迨饶氏有
可为之势有欲为之志在为之而已予所望于饶氏者
固以望于天下也
   丰城涂氏族谱序
盛衰消息天道然也公卿起自犁锄世家降为舆皂无
卷三 第 9b 页 WYG1251-0668d.png
恒尚矣以人回天显微隆替祖考之所以望我后人也
在自立而已立之道奈何立德也立功也立言也立德
本也德也天之与我者明善以开于始复初以宅于终
德有诸已矣是故用则行其道于当时安社稷泽生民
不用则行其言于后世继往圣开来学古之君子所以
保姓受氏也今之君子或异于是焉崇高富贵卑抑贫
贱齐梁之游士陋巷之匹夫非有赵孟之贵韩魏之富
也而终随乎天地焉自立而已尔丰城涂氏豫章著望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51-0669a.png
系出涂山南唐时𢋸尉洪都去土姓涂洪抚间涂姓多
其后也元世祖时𢋸后曰桂芳仕至孔目自金溪徙丰
城宪副君伯辅六世祖也伯辅为御史时长老诏脩其
家谱伯辅奉命唯谨谱其所可知阙其所不可知以传
信也天下谱其族者多矣苏谱以明允闻欧谱以永叔
闻二公之言立故也况超此而上乎继今涂后师颜孟
以立德师大召以立功师近代之欧苏以立言涂后其
有闻乎勖哉伯辅以昌尔后也若托他人之言以图不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51-0669b.png
朽亦末也伯辅勖哉
   南溪高氏族谱序
欲大其族者人之同心也有立德而大者有立功而大
者有立言而大者孔氏之族有仲尼焉德配天地名并
日月言满天下功在万世孔氏以之大也簟瓢陋巷不
改其乐颜氏以之大也闲先圣之道正人心息邪说孟
氏以之大也立德而大者也蜀之诸葛亮宋之范希文
立功而大者也汉之董仲舒唐之韩昌黎立言而大者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51-0669c.png
也欲大其族者人之同心也濂溪之周氏河南之程氏
考亭之朱氏继孔孟而立者也其大同焉江南世族尚
矣吾邦其最也立言而大者其欧阳氏与立功而大者
其文山氏欤若胡忠简氏若周文忠氏若杨文节氏或
以功立或以言立皆能大其族者也继孔孟而立者吾
未之见也是故古之立也大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
言今之立者或异是焉其上焉者位列公卿名魁科甲
曰吾立也其下焉者宫室之美田畴之良子姓之强有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51-0669d.png
力曰吾立也人亦曰彼立也者其族之大不亦宜乎坎
井之蛙醯瓮之鸡不自知其立之小也井外之海瓮外
之天不知其大何如也庐陵之高溪有昌氏焉文山之
里也其彦曰大伦大雅之弟也大雅冢嗣曰廷相先生
以科第立门户予幼师事焉大伦脩谱以系族立祠以
祀祖左欲起义仓周凡族之贫者其亦志于立者乎固
将以大昌氏之族也大伦之立其斯已乎固将以望昌
氏之后也言之立也以文功之立也以位德之立也斯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51-0670a.png
立矣德立本也有德者必有位德立而功成矣有德者
必有言德立而言显矣昌氏之后立功由文山氏立言
由欧阳氏立德由程朱氏穷理以致其知立诚以达其
本孔孟之立可待也颜子曰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曰乃
所愿则学孔子圣人与我同类者亦为之而已矣周子
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勖哉昌氏之后也吾见其大

   建昌杨义官挽歌诗序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51-0670b.png
门人杨玘有父之丧罗子未吊焉玘环绖衰杖血泣踵
门曰玘闻之曰先子有善而弗闻不仁也闻而不以其
人不知也吾痛夫闻之无从也敢告于君子立言以闻
焉三君子以告翰林王先生大韶志其圹张先生廷祥
铭其墓庄先生孔昜表其道若夫挽者之歌先生其首
之无辞四君子者先君子将赖以闻也罗子曰噫末乎
哉吾闻诸孔子人子之闻其亲也其惟孝乎三年之丧
孝之达也玘也有三年之哀于其父母乎礼曰丧则致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51-0670c.png
其哀斩衰服苴容体之哀也号泣无时声音之哀也唯
而不对言语之哀也蔬食水饮不茹醯盐饮食之哀也
寝苫枕块不御内室居处之哀也此三年之孝也丧终
三年孝子之心终其身也是故见雨露则悽怆焉见霜
雪则怵惕焉见桑梓则恭敬焉见犬马则爱存焉见手
泽则不能读焉此终身之孝也孝子哀痛之至创钜之
深是故思终身弗辱也居处则思庄动作则思正长老
则思恭兄弟则思友交友则思信事君则思忠莅官则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51-0670d.png
思敬见得则思义思终身弗辱也一力不敢轻用一兽
不敢轻断一草一木不敢轻剪思所以广孝也孝之至
也塞乎天地溥乎四海昭乎日月括乎鬼神施诸后世
而准人皆曰某幸哉有子如此某幸哉若是以闻可乎
玘览涕而谢曰闻矣请服之终身用书之冠于群言之

   送沃御史序
饥易为食渴易为饮人之至情也苛政之害非饥渴所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51-0671a.png
能喻也昔泰山妇人三世死于虎以无苛政而不去孔
子以为苛政猛于虎永州之民业捕蛇者其祖父死之
其身几死者数然不毒蛇而毒于役赋柳子以为赋敛
之害毒于蛇夫生人之害未有毒于蛇与虎也而苛政
过之予故曰苛政之害非饥渴所能喻也丙戌进士沃
君文渊以监察御史按治江西历临瑞袁吉察苛政之
毒吾民者尽解而去之贪墨震慑闻气遁逃轺车所至
父老举手加额曰不图今日见真御史谁从天子复借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51-0671b.png
一年庶若等少苏须臾哉信乎饥渴之易为饮食也及
期代去藩垣群公速言于行夫天子天也宰相元气也
御史雷霆也惊山破石驱魑魅魍魉而走之虽雷霆之
能事而非其至方群阴閟伏震奋出地雷雨满盈草木
甲拆元气和畅以收天功至矣子归哉拾遗补阙翊赞
王度熙庶绩而康万民使天下之人欲象其德而不可
名百世之下君子无讥焉斯可矣毋自至罗伦序
   芗城梁氏族谱序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51-0671c.png
抗义而举之不可以有加也取之非取也取其急于义
也急于义者君子也急于利者小人也所好乎君子者
非好其名也好其急于义也所恶夫小人者非恶其名
也恶其急于利也吾尝试观之凡免人于难者必君子
困人于厄者必小人以是知君子之必可好小人之必
可恶也若吾友梁德刚者其君子之可好者与始吾游
郡庠时众方笑之以为迂或欲黜之以贫为辱于学德
刚独有取焉有司有怜其寒饥者德刚曰非其义也一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51-0671d.png
介不以取诸人于是推其有以同之予之困而能成者
德刚之赐也昔子路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
憾夫子许其升堂朋友义废久矣德刚独抗而举之不
可以有加矣使如子路之遇圣人其取之当何如乎德
刚脩梁氏谱成属予叙之予谓德刚曰朋友之义君抗
而举之庶乎古人矣君子推恩亲而近者易疏而远者
难君能于其难独不能于其易乎反是心而克之无所
往而不为义矣求之古人若苏州之范氏象山之陆氏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51-0672a.png
江州之陈氏浦江之郑氏皆以义而大其族者也四族
之大俟梁氏而五焉叙于谱以俟
   丰岭罗氏族谱序
仁其所不当仁义其所不当义无适而非仁义也有所
不当乎齐堂过牛而不忍仁所不当仁也夏乘贡金而
不信义所不当义也仁所当仁义所当义可得闻乎仁
莫大于爱亲爱亲者必尊祖义莫大于爱兄爱兄者必
敬宗斯二道也孝子慈孙不用其心恶乎用其心孝子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51-0672b.png
用其心于斯也蔬水不知食之淡衣絅不知衣之恶井
朴不知居之陋日月迈血气衰不知老之至凡祖之所
出宗之所别无所不用其爱且敬焉合敬同爱不思以
继之敬爱止于吾身矣为之法焉缌麻无服之亲同爨
也谓之义聚分井以给之谓之义田储蓄以备其急也
谓之义庄列屋以居之谓之义宅群族人之子弟廪而
教之谓之义学敛棺衾葬之于族也谓之义冢合而名
之若江州之陈浦江之郑谓之义门无所往而不为义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51-0672c.png
仁在其中矣是道也岂特吾罗氏之所当知哉天下之
保姓受氏者皆所当知也罗有三祝融后国于罗楚灭
罗子孙散居楚蜀汉惠帝时珠为大农令自长沙迁豫
章后以豫章为望甘罗仕秦秦亡去甘姓罗罗鬼国外
夷也入中国因氏罗罗望豫章者非出于彼也明矣峰
岭罗氏亦出豫章其先自泰和徙也居斯土也其十有
七世矣宋季辉卿者官来安路通判世累资富敦厚而
向儒术三十年前伦与峻极同学郡庠成化乙未伦来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51-0672d.png
金牛洞峻极及叔父季杰开正密堂以居来学不辞焉
以崇义也扩是心而充之义无不可为矣浦江之郑江
州之陈亦人也彼以门阀大其族者恶知所谓礼义乎
   送王宗源归闽序并诗
一峰山人主金牛洞天闽人王宗源将往见焉饶雯峰
曰宗源达人固山人之所好也宗源至山人方卧翠微
玄房乃揽衣出户则张拱于九曲飞云头矣须眉鹤鹤
仪观伟然于是披清风割丹霞燕于万花春谷昼则栖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51-0673a.png
云夜则浴月摩挲金牛招呼铁鹤旬有五日而后返
援之而弗能止也山人笑曰子将为云乎将为水乎将
云行水流而无穷乎固将穷于六合也乃命邑史艾方
师图之金牛洞主题之云水道人歌之以壮斯游歌曰
青山皂帽谁家子行尽天头与天尾一朝飞上小蓬莱
铁鹤金牛夜能语山中不住云溪上无停水云行水涌
杳无边与君为终又为始
   清塘姚氏族谱序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51-0673b.png
外物不知其高深反诸内焉高深者在我矣此保族之
道也颜子于圣人之道仰之弥高非高而何钻之弥坚
非深而何王侯之门高视天而深视海七十子之徒达
如子贡勇如子路艺如冉求非不知圣道之高深也外
驾未能税焉独颜氏子颓然陋巷以终其身簟瓢世家
配阙里于无穷故曰高深在我者保族之道也昔夏侯
玄何晏之徒妄作名字自相标榜以深与神卒陷于曹
爽之党陆淳柳宗元八司马者扬扬然自以伊吕复生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51-0673c.png
尧舜之理可致卒辱于叔文君子羞称焉之数子也大
者覆宗小者蔑祀故曰高深在我者保族之道也清塘
姚氏先世有讳堪者宋绍圣丁丑自峡江徙里之(阙/)
洲又六世卿大徙清塘又十二世两岐析居战平世系
明白以右江乡君子有取焉夫子之于颜氏博之以文
者大学之格物致知也约之以礼者大学之诚意正心
脩身也是果高深而不可及哉天下之保其族者无过
于颜氏姚氏欲保其族如颜氏而已矣天下之保其族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51-0673d.png
者果无过于颜氏彼徒骛乎其外者是舍大椿而暮朝
菌也姚氏之伟者曰衮弁曰节励帅族人脩其谱请予
序之予故乐为之言
   遇原熊氏族谱序
应感虚明之地虚明之至君子之极也君子之心无欲
则虚虚则明明则诚诚于此则动于彼未有至诚而不
动者也诚之动物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孚于豚鱼化
于夷狄格于草木而况我族类乎夫一族之中尊于我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51-0674a.png
者祖父行也为伯为叔同于我者伯仲行也为兄为弟
卑于我者子孙行也为侄为从侄为无服侄其初一人
之气所为也譬诸一身焉为目为耳为口为鼻为手为
足为头项背为五脏内而为骨髓外而为皮肤百体具
焉一人之气所为也一体有疾手为之擗足为之踊口
为之呻吟其自刃自戕蹈水赴火非病心风狂或有所
愤激谁不欲保其身乎至于视其疾则不若视其身非
惑之甚与遇原熊氏其先仕唐有至太傅者由洪家于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51-0674b.png
丰衣冠相望科第相继号为名族夫所以为名族者独
在于富且贵乎金张许史韦杜崔卢春花秋梦幻灭无
遗安在其显于今也在于子孙之贤耳子孙之贤在于
以礼义淑其心礼义足以淑心则视一族犹一身百世
犹一世贫富相收患难相恤仇忿相忘庆吊相交孝慈
相劝友让相尚进而不已至于明明而不已至于诚邹
鲁颜孟之风伊洛程朱之化萃于一族矣若舍礼义而
以富贵焉吾末如之何也矣某修其谱属其序于予熊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51-0674c.png
罗通家也故序不以颂而规
   上固刘氏族谱序
本乎天者本乎人也本乎人者本乎天也吾可为盗蹠
吾可为孔丘在吾而已矣祖父子孙生本乎天成本乎
人孝敬慈让成本乎人生本乎天生乎天而成乎人者
器也成乎人而生乎天者道也以器而载道者孔子徒
也离道而虚器者蹠之徒也孔蹠之分夫岂远哉几而
已矣夫见父母而孝心生焉见兄长而敬心生焉见子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51-0674d.png
孙而慈心生焉人之同情也自是而推之亲其亲以及
人之亲长其长以及人之长幼其幼以及人之幼天下
可运于掌况于吾族乎上固刘氏先世有讳满者唐太
和中自宁都木湖徙吉水明善里今上固是也宋至和
中割属永丰为永丰人刘氏世祀汉神先君馀顽先生
士从题其祠曰刘公庙前百寻木镗鎝无穷人籁竹乃
公自是赤龙种何用留侯黄石谷刘启于唐盛于宋唐
登武宗朝榜者曰僎曰倩宋登徽宗朝榜者曰澥澥二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51-0675a.png
子长朝宗居东皋次希颜居环西继第世美者曰锋曰
泌曰桂曰杞东皋派也曰戣曰应科曰觡环西派也环
西彦曰某焕奎道通属叙其谱夫江乡定品以科第门
阀世其家若予之见异于是矣科第名爵得于人求之
有不得者矣得之而犹夫人是固蹠之徒也孝敬慈让
得于天求之无不得者得之而困于穷以死是固孔之
徒也孔蹠之相去何啻天渊刘氏其亦知所择夫
   层山郭氏族谱序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51-0675b.png
事其所当事不事其所不当事人道之常也正伦理笃
恩义敬所尊爱所亲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事其所当事
也惑异端黩淫祀不为善以去恶冀徼福以免祸事其
所不当事也修祠以尊祖修谱以叙宗非当事之先务乎
事其所当事修之至于无所坏事其所不当事不修之
而至于坏不修之久而至于大坏天下皆是也事其所
当事不事其所不当事修之至于无所坏者若层山郭
氏是已郭之先讳伯宜仕南唐监军恩江镇子二安功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51-0675c.png
侍父从后主入汴定功赘吴氏其后徙层山蕃衍硕大
超诸姓之上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太
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塞
天地而明日月何事于修而后无所坏哉孙叔豹谓保
姓受氏不若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郭氏之后立德其
法曾闵立言其法欧苏立功其法君家之子仪则其大
岂有既乎将亦无事于修而后无所坏也虽然功之立
以时言之立以学德之立也斯立矣立德有要乎事其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51-0675d.png
所当事不事其所不当事也郭氏之谱惧其坏而修之
者某也属予叙其谱者某也嘉其修之至于无所坏从
而叙之者某也于戏郭氏之后人其亦修之至于无所
坏哉
   敬庵诗集序
莫论其高深莫论其浅近通乎性情止乎礼义而已夫
奇高深而卑浅近论诗之通病也以性情礼义为主而
不论其高深浅近焉达于论诗者也三百篇之为诗国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51-0676a.png
风浅近雅颂高深然本之性情止乎礼义风雅无异也
圣人皆录而不弃焉后世之为诗若李太白黄山谷非
不高深也陶渊明白乐天非不涉于浅近也然君子皆
录而不弃焉何也夫性情犹水也礼义犹防也水止于
防性情止于礼义则不流而淫不流而淫则其为诗也
固风雅之遗意矣然则高深者吾取之非取其高深也
取其礼义也浅近者吾取之非取其浅近也取其礼义
也故曰论诗以礼义为主者达于论诗者也高深而过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51-0676b.png
于嵬刻浅近而流于鄙俚君子无取焉若敬庵先生之
诗其礼义之发于性情者乎吾固未暇论其深浅也伦
自弱冠则闻先生之名以为卓然长者之风欲一见而
不可得也后二十年得与先生之子游故家遗俗犹有
在者故为叙先生之诗而传之使知先生之可传者不
独其诗也先生讳某字常悦姓丘氏鳌溪人
   送刘敷烈归安成复姓序
敷烈刘氏以医而冒姓罗于是盖九世矣医遂以罗鸣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51-0676c.png
毛英懋得奇疾致敷烈氏疗辄愈联佩以君见一峰山
人于金牛洞山人曰君望出豫章何泒君吐实山人曰
有是乎哉是二本也禽兽之贱草木之微且一本焉而
况于人乎古之人有墨台氏者辟患而改为墨又改为
怡怡氏名宽者不能复姓其初君子讥焉牛金之子因
逃患而改为牢又改为尞尞氏名点者乃能请于朝复
氏于牛君子与焉君子讥宽而与点者以其能复与不
能复而已君不畏君子之讥乃畏乡人之口亦独何哉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51-0676d.png
君乡之前辈若李忠文刘忠悯之忠太守刘嘉秀之廉
皆予之所敬仰者也君能乐道之盖达于理者已理苟
是天下吾毁万世吾异于吾乎何损理苟非天下吾同
万世吾誉于吾乎何加而况匹夫之口乎君之乡号多
士君归以是解乡人之惑以予言为何如英懋乞言于
君不忘其功予立言欲君不忘其祖持此以报不亦厚

   家礼要录叙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51-0677a.png
守宝庆府黄岩谢氏世修去苛裕民乃录家礼之要者
以教其民成礼俗也湖西罗伦叙曰冠婚丧祭礼之大
者也冠以成人婚以正始丧以送死祭以追远人道之
大经政事之根本文公先生之定此礼也考诸三王而
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
人而不惑者也礼之不行也其吾民之罪乎养之无道
教之无素耳是故耕者无百亩之田蚕者无五亩之桑
仰不足事俯不足育奚暇治礼哉仪章升降揖让不习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51-0677b.png
乎体虽欲治礼也其如礼何夷鄙野习佛老异言涂生
民之耳目溺天下于污浊礼之不行也其吾民之罪乎
于戏民者邦之本也养而教之善固其本者也今夫两
家之子其生也同其养也同而教不同焉异日傲其长
上而背其父母必昔之不教者也为国而不以礼可乎
违上所命从厥攸好诗曰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宝庆之
民其从太守之好也如水之就下也天下之守令皆宝
庆焉化成而俗美矣治天下也何有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51-0677c.png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51-0677d.png
 
 
 
 
 
 
 
 一峰文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