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178-05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臞轩集卷五       宋 王迈 撰
  序记
   真西山集后序
先生壮年游蓬山直鳌岭立螭坳每上一谏疏草一制
诰朝大夫与都人士争相传写出而驾使轺暨开大藩
府凡囊封驿奏之达于上若庭谕壁戒之布于下者锓
梓一出深山长谷穷阎委巷之氓乌蛮象郡风帆浪舶
卷五 第 1b 页 WYG1178-0506b.png
之贾竞售之如获至宝中间勇退閒居执经问难于共
极之堂徵铭乞志于学易之斋有来自岷蜀万里者于
是先生之文流布人间知味者皆得而染指矣某壮岁
从游今发种种得所为文最多尝口诵心惟而跃然有
得曰穷理以致用者先生之学也修辞以立诚者先生
之文也其陈仁义以告君也直而婉正大而不迂一片
赤诚对越无愧其所谓上帝临女无贰尔心者欤其代
王言以戒百官也戒休董威意在言外或举一以励众
卷五 第 2a 页 WYG1178-0507a.png
或嘉始以责终其所谓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者欤其颁
教条于所治也本其风俗谕以理道历历皆肺腑中语
其所谓心诚求之若保赤子者欤至于训教子弟私淑
其徒辨析理义之精微条列学问知行之次第参之周
程先儒之书又几于集儒先之大成者也先生言语文
字足以感发人心皆其诚之不可掩者某分教视邸乃
裒所蓄数巨帙与寓客庄君元戍编类而是正之刋二
十馀卷惠同志或难之曰昔人有削藁之义流俗有近
卷五 第 2b 页 WYG1178-0507b.png
名之嫌子之表章斯文得无以名为先生累乎某曰不
然昔涑水司马公自叙其文以为中藏之志造膝之言
不自叙之他人安得知之不以近名为讳也先生脚踏
实地如涑水公而斯集又出于门人弟子之编次四方
人士之所愿得于先生乎何累难者辞塞乃缀其语为
甲集后序端平之元夏五月门人仙游王某书
   清漳文会录序
礼有来学而无往教教而至于往道之轻甚矣拾经生
卷五 第 3a 页 WYG1178-0507c.png
之陈言缀史氏之腐说闻者望望而去则其取轻也固
宜今吾友德载之讲本朝典故也䌷绎乎瑶编宝帙之
文采摭乎稗官野史之纪参之以元夫钜人崇论闳议
而以已见断之所至皋比一设朋簪翕随所谓不即人
而人自即之者孰得以议吾道之轻哉漳为诸老讲学
之地风教所渐杰乂辈出德载毋谓邾小而易之解颐
之誉折角之嘲二者必有一于此丙申臈月序
   胡文定张宣公二先生祠堂记
卷五 第 3b 页 WYG1178-0507d.png
道德性命之学自孟氏后传者失其宗国朝周夫子始
唱于道之濂溪程张诸儒广其传为关洛学潭于道犹
洙鲁而近独未有疏导濂溪一𣲖以泽湘人者崇宁间
胡文定以提湖南学事道出湘乡迁县学于东南隅淳
熙间张宣公帅桂林迂道访文定旧迹进诸生而教之
于是师友渊源泓涵演迤得视关洛嘉定已卯邑宰林
侯得中实来知所先务顾瞻芹藻为旧甘棠慨然叹曰
礼言祭有道德者于瞽宗谓国学也传言祭乡先生于
卷五 第 4a 页 WYG1178-0508a.png
社谓乡学也惟二先生既蒙谥于朝瞽宗祠典必以次
举而是邑典刑模范近接耳目若不以义起礼立祠学
宫是忘二先生所以私淑者方与学职共筹之会邑士
萧君佐以其事白于计使赵公汝谠公忻然出帑金捐
材木怂恿其决庚辰秋祠堂成明年林侯贻书嘱某为
识某窃惟文定之于伊川先生盖闻而知之者宣公之
于五峰先生盖见而知之者其学以忠孝为本而敬以
行之笔之于书授之于徒语小辨析义利毫釐必谨语
卷五 第 4b 页 WYG1178-0508b.png
大功用宏阔人纪赖以扶植当其时不惟学士大夫得
所矜式而闾巷小民亦相戒不为不义至今经行之地
遗迹未陈诗书之泽渊乎涟水不足言其深也教学之
功崒乎凤山不足言其高也且自崇观以来公卿达官
追趋逐嗜不知其几至今人犹羞称之惟文定公在仕
版四十年实历不盈六考宣公蚤被阜陵知遇骎骎大
用竟以排权贵去国一时禄秩视德弗称百世之下清
风凛然士之藏脩息游于斯者盍知所择矣侯三山人
卷五 第 5a 页 WYG1178-0508c.png
擢壬戌进士第雅志好修学之大成殿与从祀两庑悉
更新之外植门观尤壮伟是祠之建其诗所谓高山仰
止景行行止者欤
   昌化军修军学记
儋去京师万里圣宋承平时蒙被文教得与郡国俱立
学学在州东南隅南渡初迁之城西绍兴辛未太守陈
侯适复于旧址参政上虞李公尝记之又四十年叶侯
元璘从邦人之欲即苏文忠故居斥大之为新学枢密
卷五 第 5b 页 WYG1178-0508d.png
莆阳郑公复记之是时试于有司才三四百人耳既逾
三纪士风日衍属永嘉潘侯来领郡簿书细故不暇省
首以畴昔所得诸老先生之绪言进诸生而教之先之
以孝悌之义申之以礼乐诗书馀力则及于课试之文
视其业之精进者时加赏异州民以家无弦诵声为耻
黎洞亦遣子来学每季考不下二千人侯乐其教之成顾
屋老若压慨然更新之御书有阁三贤有祠外仪门内
讲堂旁直舍斋序下至廪庖帑湢百圮俱举增光前规
卷五 第 6a 页 WYG1178-0509a.png
经始于戊子之春越六月告成糜缗钱若干命郡从事
陶君高董其役学职郑振龙许震以书述颠末求某为
记某复之曰韩昌黎不以十室之邑鄙潮人而为之立
师儒之职柳河东不以九夷之居陋柳人而为之新先
圣之祠厚之至也今潘侯以邹鲁待儋人而人亦以邹
鲁待其身意度休美追二公而蹑其踪潮柳经二公品
题文物得与中州齿儋虽海外郡泉石草木一蒙文忠
公藻黼所谓我本儋耳民寄身西蜀州之句邦人至今
卷五 第 6b 页 WYG1178-0509b.png
誇诩之风流酝藉多所沾丐大观宣和间已有登名春
官官至二千石如符确赵荆者霜钟气类随感辄应自
今藏修息游之士诵公之文章可以当制诰而润皇猷
慕公之名节可以重朝廷而垂来世岂非侯所以期望
尔儋人之意欤侯名子顺儒雅好修一以惠养为政郡
旧有岁发银纲官以半强覈之吏吏转以病民侯悉以
官钱输送闻之诸台永为定式力行好事类此而修学
之役尤关雅道之大者是以喜而为之书仍系以诗曰
卷五 第 7a 页 WYG1178-0509c.png
曲江九龄日南公辅天之生才岂限邹鲁昔苏长公戴
道而南至今奎宿犹照于儋儋之学宫惟以旧宅谁其
新之潘侯之力新学之迁垂四十年昔四百士今焉二
千斯文之脉如地出泉愈浚愈有儋人勉旃书田有秋
爰耕爰播艺圃有芳爰采爰芼龙跃云从鹤鸣子和
我歌此诗为儋人贺
   潭州善化县尉司新廨记
官无小苟以家事视官事者皆可书善化特长沙一宽
卷五 第 7b 页 WYG1178-0509d.png
乡耳绍圣中始析而为县因乡以名之于是省长沙湘
潭二丞为之令省长沙东尉为之簿至于尉则独无所
省于彼而不得不为之官夫以始立之邑创置之官则
其力必不暇致美于一廨今庐陵汤君克诚秋视篆而
冬惟筑非以家事视官事者其孰能之廨旧在定居门
外浮屠逼于旁神祠殿于后于阴阳勿协且厥壤卑湿
屋老栋桡居者为之不宁君始至僦屋以居亟请于州
丐迁于阅圃中之隙地大帅文昌叶公可之建屋三十
卷五 第 8a 页 WYG1178-0510a.png
楹糜金钱五十万郡邑无丝粟助编户无分毫扰皆君
出力为之独有朴士唐世英者尝德于君推吾侪犹有
阖庐以辟寒暑之心以木之堪为杗栋榱栌者四十株
乐输之以相其用廨之成实嘉定辛巳三月之朔也凡
廨葺旧非难舍旧而图新为难世之穹官显宦月俸盈
车尚间有视官宇如传舍勿支勿补谓无预吾事者尉
俸入几何虽苦节犹不足于用又其职比他曹其事尤
夥警椎剽捕窃攘察讼系长吏文檄无虚日居官者惧
卷五 第 8b 页 WYG1178-0510b.png
不给命不免于戾而何堪此役今君费已以宁人劳今
以佚后其心荦荦与流俗不同于此可得其槩而世率
谓官小者不足以行志自君视之其然岂其然乎余于
此抑重有感也好善恶不善天下人情本不相远苟一
毫不安于心不改为之不止可欲之善最于此乎见之
今少公之廨地则更淤洳而为刚燥矣室则更偪隘而
为高明矣汤君又能夙夜振职凡政之不便于民者悉
禀于长而更新之后来者观室则念君之恩勤一日必
卷五 第 9a 页 WYG1178-0510c.png
葺观政则寻君之矩矱一利害必究心庶无负于君今
日之所以遗后人者不然其室日新其政日陋玩愒书
满翩然而去宁不愧见于壁门之记云
   宜南亭后记
赤湖留君肯翁之先世以宜南名其堂大丞相魏国公
为之记堂久而圮遗址尚存记亦无恙肯翁惧坠先志
更而亭之且作歌诗与宗人及宾客相酬和一日以前
记并诗卷授其侄玉汝示仆曰前记旧日堂中之观耳
卷五 第 9b 页 WYG1178-0510d.png
今所谓亭者风景不殊而规模顿异子其为我申志之
仆不克辞乃言曰书著肯堂之训易垂克家之文重继
志也留君先世创敞斯堂栋宇宏丽雄视一方岁月寖
远屋老且蠹视昔弗类君任干蛊之责不求大于前人
而必以有馀不尽之意遗子孙入窥其所藏则籯中之
金虽贫而架上之牙签森如也出视其所陈则盘中之
苜蓿虽高而砌下之芝兰蔼如也以今之亭方昔之堂
虽不为侈而故家文献则日新诗书礼义之泽则日衍
卷五 第 10a 页 WYG1178-0511a.png
也兹非善于继志而又望后来者之继其志欤吾知其
后必有高大门闾而增广斯亭者且南为温厚之气主
仁为文明之方主礼君子以仁礼存心行之于已风之
于闺门族党之间而达其道于天下仁之始也为父者
慈其子为兄者友其弟礼之先也子之以洁白者养其亲
尽诚弟之念天显者事其兄尽敬小充之则化一乡为
通达大充之则薰一国为善良又大充之则可使天下
被尧舜之泽而比屋陶曾闵之风也诗曰宜其家人又
卷五 第 10b 页 WYG1178-0511b.png
曰宜兄宜弟记礼者释之以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
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宜南命名言
外之旨或者其在兹乎
   清芬堂记
惠安谢桂卿娶赤湖郑氏其冰翁于其所居敞一堂制
度甚古下植桂一本甚蕃上书清芬二字为扁甚泽盖
取邓公肃岩桂诗清芬一日来天外世上龙涎不敢香
之句郑君知桂卿与仆厚善嘱之求文为记仆语之曰
卷五 第 11a 页 WYG1178-0511c.png
子不观夫堂下之桂乎桂秋而花秋之为气清花发而
黄黄之为色正非松非竹而柯贯四时非兰非茝而香
闻数里吾尝比德于君子焉清者君子立身之本也芬
者君子扬名之效也芬生于清身验于名采薇饿夫高
风万古胡椒八百斛闻者掩鼻而过之自立于世者宜
知所轻重矣郑君寺丞之后冢木拱矣其祖父以清白
遗子孙是以其子孙愿而文其族绪衍以大清之功用
于是乎验郑君学世其家有子为后来之秀继自今必
卷五 第 11b 页 WYG1178-0511d.png
能力学攻文重班马之香摘李杜之燄而为一身之芬
必能取巍科跻膴仕采秘阁之芸握粉省之兰而为一
家之芬又必能仗节义报国家垂名画龙之旂勒勋函
牛之鼎而为千万世之芬种德有后子姑俟之
   仰斗堂记
寺正孙侯守潮之期年重建思韩堂以复陈文惠之旧
观而竭虔妥灵意有未竟复营一区名曰仰斗绘文公
之像而祠之驰书京幕嘱某以记某窃惟文公以刚方
卷五 第 12a 页 WYG1178-0512a.png
正直之道不行于时而盛大光明于百世之下潮其所
治之邦也始公以谏佛骨去国出秦关过商洛经绕霤
之境涉乐昌之濒记驿堠之送迎感泷吏之酬答閒关
万状甫抵于潮突未及黔首崇教事亟聘赵子为衿佩
师自出餐钱以优廪饩崇孝悌之行兴礼让之风视翁
于蜀方兖于闽力劳而功倍之霜钟感召气类相求四
百年间魁人韵士间见层出溯源揆本实公玉成潮人
尸而祝之社而稷之礼视经祠罔敢少坠韩木葱郁为
卷五 第 12b 页 WYG1178-0512b.png
公甘棠韩山岧峣为公泰华异时杖屦经行之迹埋没
于烟岚荒草之墟必表章而出之残碑断碣片言只字
流落人间者虽庸儒亦知指为至宝而有民社于兹土
者顾以簿书期会为急至于景行前哲尊尚雅道或以
悠悠示之今孙侯为邦知所先后新泮水之轮奂敞四
斋之高闳于仰斗之旁为之翼室以名胜墨加龛于壁
间与斗争光相扶不朽非以崇化励俗为心其孰能之
嗟夫维斗在天实司七政其在人也位辅弼职枢机公
卷五 第 13a 页 WYG1178-0512c.png
以直谏取忌于时不克致身此位然位也者虽非公所
得而致道也者乃公之所独任大历正元间文士相望
如繁星之丽天独以身任道表表其间如众星之有斗
以彼较此所得孰多当时与公齐名柳河东一人耳序
其文者亦以五星在天譬之其文同其不得位同其道
何如哉使公少诎所学以伸其身上相台衡可坐而致
浮云富贵君子羞称之然则公之所存与后人之所仰
公者果在道不在位矣潮人德公之深孙侯慕公之切
卷五 第 13b 页 WYG1178-0512d.png
窃意堂成之日侯斋明盛服帅诸生而拜之公其亦御
风而来下乎侯名叔谨临漳人名父之子博雅好修力
行好事有惠教于潮人与某为丁丑同年既识其颠末
而复系之以诗曰天有斗兮运帝车世有公兮握道枢
异端孛彗兮吾道分公以原道一书开其愚群邪荧惑
乎君心兮公以佛骨一表抵其诬维潮壤地褊小兮盖
斗绝乎一隅公揭斗柄以照临之兮隋和簸弄乎月珠
至今文物鼎盛兮与中都上国而齐驱有美人兮公之
卷五 第 14a 页 WYG1178-0513a.png
徒为此堂兮置生刍公其骑鲸而来游兮去之四百年其如初
   朝阳斋记
湘乡少公黄君遇卿至官之三年出已俸治所居廨厅
事之东为斋面挹凤山以朝阳名之贻书于仆谓耆老
相传尝有凤鸣其山因以取义且徵一言以申广之按
诗言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说诗者
曰高冈显地梧桐嘉木凤凰之所栖集而日出扶桑杲
杲而上又其中心之所倾向引喙而鸣有不容遏止之
卷五 第 14b 页 WYG1178-0513b.png
者士君子秉清忠耿亮之操平居则爱君忧国如藿向
阳立人本朝翔而后集则直言极谏表表然以风采厉
一世皆此类也君蚤游帝学有志事功既第来尉兹邑
不敢鄙夷其官夙夜振职行好事如耆欲争人命如救
头然仆在幕府时见邑民有周氏者诬其从叔以大辟
又有萧氏家二幼子游水而溺或讦其后父弃杀之二
狱一时并发君被檄往灼见情伪义形于色曰吾为囚
求其生得之矣于是抗章台府力辩二狱之冤讦者以
卷五 第 15a 页 WYG1178-0513c.png
危言相恐君不为动后得实皆如君言囚拜于庭感泣
而去呜呼圣贤所谓君子之仕以行其义者非君之谓
欤充君平反之心他日辩是非曲直于轩陛之前其有
立也孰禦则其以朝阳名斋实君志也抑仆闻之凤鸣
于有道之国当汉时黄霸为颍川有异最凤尝一鸣及
唐阳城为道州韩愈氏送何坚归于道贺其邦君之贤
亦以将见凤而闻其鸣许之今毋自欺斋真先生出帅
湖南以仁廉公勤勉属吏以孝友睦姻训士民而为之
卷五 第 15b 页 WYG1178-0513d.png
僚属如黄君者又贤而有守如此凤当为集而鸣焉仆
于君同年同官同道而所见亦同故喜而为之记
   泉守真公申请宗子给俸记
国家驻跸江左以西南二宗旧在雎雒者寓于福于泉
计其籍之众寡而廪之所以衍皇支寿国脉也置司之
初𨽻于南邸仅三百四十有九人嗣是若木之枝日以
蕃楙按旧籍至庆元已四倍今日又七倍之方生齿尚
稀而有僧牒之颁部使者有缗钱之助费出于州者无
卷五 第 16a 页 WYG1178-0514a.png
几迨仰食益众供亿之数宜加于有司者顾从而损之
于是州之所出岁凡十四万缗矣方承平时号为福州
通融相济未觉其乏二三十年来公田多隐占而常赋
缺商舶困诛求而课息亏异时使家移邻邦之财以补
不足者又第朘减而计口需俸方日来而无穷研桑复
生未易为计郡县始以一切从事有预借有重催甚至
罚平民之金籍富室之产以应期会绍定壬辰冬有诏
建安真公起家临旧治千里稚耄裹糗郊迎如赤子之
卷五 第 16b 页 WYG1178-0514b.png
见慈母公甫视事亟访阎闾疾苦苗耨发栉之明年春
吏白宗子俸频未支虽殚诸帑犹不赡公为之怃然曰
吾诚不忍坐视公族之嗷嗷待哺也而重敛以瘠吾民
吾滋不忍焉亟驰驿以闻岁丐僧牒百通济兹费玉音
俞之仅予其半公申言郡不可为之状会上亲政户庭
无壅仲冬已未除公帅闽庚申有旨悉如初奏德施霈
然财似天雨合邸内外驩呼如雷设道家醮以报上恩
视天圣中澶州佛老会故事属前茅将启行知宗正事
卷五 第 17a 页 WYG1178-0514c.png
彦侯招群公子而告之曰千羞百体一时之赐也而不
可常长衾大枕一室之乐也而不可广常其赐广其乐
孰若今日之懿乎图有以侈行苇之仁纪甘棠之爱盍
立石于邸庸诏百世以某在博士职宜书某窃谓时方
多事军国百费毛举四方郡牧上计簿贡赋以佐大农
用度廪廪焉惧不给于命今公以郡计之不充民生之
不易反徼惠于上而报可至再曾无留难公何以得此
于朝廷哉惟我祖宗以仁立国培固宗城爱养邦本无
卷五 第 17b 页 WYG1178-0514d.png
所不用其极而亲亲仁民之道公昔在经筵尝为上恳
切言之上知公心久矣故至是而言易入始公之未得
请也朝夕焚香默祷寝食为之不怡暨命再下喜见颜
色先是属籍齿长而未益俸若嫠独无所归者今皆使
之遂生生之乐然则上从公请爱枝叶以庇本根其仁
如天矣继自今相生相养于此仁之中要当体上之仁
所以爱我者而厚自爱焉毋作非毋悖德毋狎宵人其行
已必慕间平之行义其事上必效旦奭之忠敬庶几无负
卷五 第 18a 页 WYG1178-0515a.png
圣天子贤方伯之德意不然一饮一食宁不愧于戴履云
   晋江军储仓记
晋江于泉为壮县绍定初盗起潭飞砌七聚骚动永春
德化俱受兵晋江在二邑东南隅于是严保障警斥堠
募兵卒以备禦之用度钜而帑藏竭故有以伤锦去者
仙游郑侯鼎新实来时盗方平而邑已凋弊侯乃紏覈
版籍之缺逸检柅吏胥之隐谩撙裁费用之浮冗期月
间仅仅有序会永嘉方公辅以官僚司庾事目击民痍
卷五 第 18b 页 WYG1178-0515b.png
惄焉如捣嘘和霈润用补烧痕有宁化李君顺甫请于
台欲帅属邑各立仓峙粮榜以军储为不虞备公下其
议于四十八县县皆缩朒未之应侯独禀承惟谨当县
计赤立百费毛举圭积勺累得米若干列为廥庾别以
仁义礼智信之号宇于厅事之西偏出纳则委丞佐值
米翔贵减值以粜桩其镪俟秋成复籴如初数虽不夥
而意度休美能始善以劝来者是为可书盖自邠之积
申之峙不见于后世县鄙州里荡然无备转输千里率
卷五 第 19a 页 WYG1178-0515c.png
十馀钟致一石者有之近日桴鼓鸣官驱疲民挽饷于
道赪肩雷腹累累相望盗得以甘言厚币诱之为舟中
之敌然则是仓之建先寒而索裘未雨而彻桑非为政
者深长计欤然事功之难成非病于下言而上不行则
苦于上作而下不应而原其上下交相捍格之故正坐
于周官之以公灭私大学之以义为利者未尝加明辨
笃行之功尔今是役也一尉言之方公行之不曰谋不
自己出而以下僚出位言之为忌也部使者作之郑侯
卷五 第 19b 页 WYG1178-0515d.png
应之不曰众皆迟于禀命我不可先众人而犯其难也
非明于公私义利之分者其孰能之侯久游西山先生
之门先生尝效朱文公之法立社仓于潭规画灿然垂
惠无极侯宰百里厥施未宏推而广之良多善政县廨
有问政堂大书鲁语言政二十二章于其间余一日登斯
堂指其末章所谓因民所利而利之者以语侯曰军储有
仓庶几此意其亦五美中之一欤侯曰子知余心宜为余
识其事遂条颠末以申告后人增广而辑续之俾勿坏
卷五 第 20a 页 WYG1178-0516a.png
侯繇太学登癸未进士第不七年脱选调盖所至有声云
   息庵记
大丞相正简公之弟泉卿吉德君子也晚作寿藏于府
居之东附庸一庵名之以息崇清侍郎为书扁以其婿
洪思义于余为中表求文识之余三以固陋辞不可乃
申绎其义曰知息之说者其知道之所存乎东方既明
憧憧而起朝名市利野耕道贩及暮而归百动皆止此一
日之息也春律肇始世故一新夏暑秋潦动勚万状及
卷五 第 20b 页 WYG1178-0516b.png
冬而休优游卒岁此一年之息也少而稚騃求欲无厌壮
怙血气与物为敌及老而安复命归静此一身之息也
虽天地亦然迅雷疾电俄顷交作飘焉歘焉观不容瞬
大雨且霁悉敛于无狂涛巨浪经由百川澎湃而来若
号若怒及赴诸海寂然方平凡此者皆天地之大息也
惟有道者能知之不以吾有限之身与彼之无穷者相
剽相击相靡相刃而不止也是故御神气以游太和调
天均以禦外物神动而天随体充而宇固方其酬世接
卷五 第 21a 页 WYG1178-0516c.png
物不将不迎则虽不息犹息也及乎观性之元求我之
始复与造物磅礴为一则虽息犹不息也今叶某生长
相门壮岁就举觅官辄不利乃顿悟而浩叹曰是皆伐
我之朴素而溷我之清明者也蕉鹿存亡塞马得失何
足离跂攘臂于其间哉于是弭节此庵以娱暮日而以
息名之非真有见于道者其孰能贯生死于一途等千
古于一瞬乎人皆知公以息为息而不知公以不息为息
若谓公之名庵止于庄叟失我息我之义是舟之刻虽
卷五 第 21b 页 WYG1178-0516d.png
存而剑已不可索矣谓余不信以问玄冥参寥之徒
   盘隐记
温陵陈君磊于所居石城山之后斥地为堂名以盘隐
又即山之腰而亭之以今崇清先生大书石城山三字
榜其上斯堂斯亭之左右前后奇观不一为清玉峡为
清云轩为山斋为云谷为学稼为双清为环翠为海关
取名之义或以物或以意或以水石而以山者居多其
地四面皆山葱翠欲滴有腾而薄太虚者有俛而瞰重
卷五 第 22a 页 WYG1178-0517a.png
渊者有藏贮草木如饤饾者有吐吞烟霞如饙馏者水
如镜石如玉花卉异品呈巧献状怪松如蟠虬修竹如
琅玕酴醾堆架芙蓉出水深红浅白如妃嫱之妆绕砌
芳兰万本异香袭人如佳子弟雪天梅花盛开清标雅
韵又如群仙绰约联缟裳而朝蕊宫也陈君以潇洒出
尘之姿徜徉容与于其间自目曰盘隐主人王子一日
见而讶之曰君真隐者也抑身隐而心未果于隐耶抑
口隐而心未必甘于隐耶君族于泉为品丁旧家登巍
卷五 第 22b 页 WYG1178-0517b.png
第跻贵宦者代不乏人矧今栘萼通籍于金闺葭莩疏
华于翠节阀望岧峣如许君又春秋方富敏于才而丰
于学功名富贵来迫君不相舍君焉得而隐仆敢有问
陈君笑而不答王子抵掌而言曰大丈夫之所谓隐者
我知之矣磻溪一丝风南阳一犁雨一旦投纶释耒而兴
姬复汉如取如携此士之始于隐者也坐绿野而友化
人游洛园而傲造物回视貂蝉之贵钟鼎之荣如太虚
之一云者此士之终于隐者也盘隐乎盘隐乎今日非
卷五 第 23a 页 WYG1178-0517c.png
君之蟠溪南阳乎他日非君之绿野洛园乎君毋诳我
后三年石城山灵能移文以及君矣言甫既陈君未有
以对适有客闯门曰王子之言然于是泚笔而为之记
   进士题名记
清漳乙未进士题名郡判先立石之三日谒某曰是举
也子尝与南宫校艺今丞兹郡宜有一言识之余谢之
曰余赘丞也言之得无赘乎诸君请愈坚乃谂于众曰
士之致远于当世者器识以先之文艺末事耳士之所
卷五 第 23b 页 WYG1178-0517d.png
为不朽于来世者名节以基之科第假途耳漳先达繇
进士位公卿侯伯如晴霄之星余独于器识名节中得
二人焉元丰之吴公可权与绍兴之高公彦先是也吴
为张天觉莫逆交张当国或怂恿见之吴义形于色曰
吾遇张公于放逐中相与言忠义事今可呈身求进乎
高对策忤君相上书陈十渐廪廪乎古之遗直尝语其
徒曰富贵有时或来名节亏则一身之事去矣吁壮矣哉
自国初至今此州科目得士二百五十馀人独二公所立
卷五 第 24a 页 WYG1178-0518a.png
光明俊伟一言一动可为千载矜式则今已第之群英与
方来之魁人韵士盍知所兴起矣某始受教于西山真先
生得读好书作好人六字并以此与诸君勉之
   仙游县傅氏金石山福神道院记
金石山福神道院仙游傅氏所造也经始于建炎之庚
戌绩成于绍兴之丁巳中间拓地增屋者不一淳祐癸
卯而后嗣孙莳嘱甥王迈为文以识之金石山者何以
少师公得名也曷名乎福神道院公之子夔漕作堂祀
卷五 第 24b 页 WYG1178-0518b.png
先而寓名乎福神也初少师公未冠试广文馆为第一
从古灵先生襄游时墙屏问道千馀人先生独曰傅元
通金石人也以女妻之熙宁王吕锐于变法道路以目
先生屡为神宗言新法挠民非便不听则具疏争之公
所亲告公曰时相得君方专上方举国听之先生力诋
其非必犯九关虎豹之怒子于翁婿间宜谏止之不然
祸将及子公正色曰吾师之道正道也彼相之说邪说
也以正道辟邪说吾徒当相与张而大之矧可讽之小
卷五 第 25a 页 WYG1178-0518c.png
贬其道乎告者语塞公且为润色谏疏以明称王吕之
罪遂为所恶暨邹道卿以谏官言事得贬章子厚使人
极之于其所往平生故人望望去之公义形于色曰不
负杨临贺者何人哉竟厚赆邹公之行坐是免所居官
踰年邹得生还公亦被召曾布牢笼之以助已公守师
说不为之动布力挤之于是有亳州之命矣自是党论
日炽端人庄士之子孙俱罹禁锢之祸公以徽庙旧学
仅免窜逐竟抱杞天之忧薨于亳葬于常之宜兴朝廷
卷五 第 25b 页 WYG1178-0518d.png
赐善权山广教寺以资冥福夔漕以公故浮沉州县二十
馀年不敢背教忠之训以求合于权门也尝仕括苍乘
桴而还遇风涛汹涌众舟俱覆顾瞻对岸有北方正神
之帜植乎其前若有物扶之以济于险既归仙游每食
必下泪曰吾亲松楸在三千里外虽蒙恩奉香火有所
然为子若孙不能时展烝尝之敬宁不见诮于马医夏
畦之鬼乃捐俸割地创堂于邑之北山奉少师祠以福
神名之括苍有羽士梅洞霄于六飞未南渡之前尝言
卷五 第 26a 页 WYG1178-0519a.png
钱塘有天子气既而言验携与偕来是为开山之祖铸
钟累月不就陈夫人投金钗于炉而钟成叩之无声梅
挥剑击之声始大震至今一钗一剑之痕隐隐浮于蹲
熊盘龙之上故斯堂虽为祠先而亦为四方水旱禳禬
之地此记之不容己也嗟夫生天地间非亲何爱非君
何尊师也者教之孝以事其亲忠以事其君昭昭乎在
三之义人极之所以立人类之所以蕃者其不在兹乎
惟少师公事师尽道事君尽言不以时之燥湿而为趋
卷五 第 26b 页 WYG1178-0519b.png
背不以身之升沉而为戚欣盖不忍于叛师而忘君也
故未尝染刘舆之腻而污元规之尘惟夔漕公事生以
礼事亡如存一饮食不忘南陔之兰一跬步必顾太行
之云故揭名妥灵于斯堂也恍乎音容之若见忾乎謦
咳之有闻夫是之谓忠臣孝子萃于傅氏之门虽附益
之以道家之说若祭之邻于非鬼语之涉于怪神然因
亲以寓名君子亦可观过以知仁矣夫忠孝之后必大
二公往矣出乎其系者露颖于童科充赋于国宾策勋
卷五 第 27a 页 WYG1178-0519c.png
兰省而对策于天子之庭者代不乏人继自今丰末以
培其本疏流以浚其源使锡类之孝体国之忠明可以
刑善于乡国幽可以对越于乾坤是又二公洋洋之灵
所期望于百世之子孙迈傅之所自出故大书特书之
使来者有考于斯文少师公讳某字元通夔漕公讳谦
受字冲亨道院之址载于傅氏之质剂岁自输租于官
住堂听自择有司不与焉东偏旧有岳殿今撤而新之
乃傅知琳所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