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922-014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姓氏书辩證卷十四 宋 邓名世 撰
   十阳下

 周灵王太子晋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
 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
 生元元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剪秦大将军生
 贲字典武陵侯贲生离宇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922-0145d.png
 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
 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生骏字伟山
 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生遵
 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二子时音音字少元大
 将军掾四子谊睿典融融字巨伟二子祥览祥晋太
 保睢陵元公览字元通晋光禄大夫即丘正子祥五
 子肇夏馥烈芬肇晋给事中始平太守生俊晋太子
 舍人永世侯俊生遐晋光禄大夫遐生恪臻恪领军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922-0146a.png
 将军臻崇德卫尉恪生豫章太守欣之广州刺史欢
 之馥晋上洛太守睢陵孝侯生根晋散骑郎嗣睢陵
 侯览六子裁基会正彦琛裁字士初晋抚军长史袭
 即丘子基字士光晋治书御史会字士和晋侍御史
 正字士则晋尚书郎彦字士治晋中护军琛字士玮
 晋国子祭酒裁生导颖敞导字茂弘晋太傅大司马
 丞相始兴文献公生六子悦恬洽协劭荟悦字长豫
 始兴世子生混字奉正晋丹阳尹赠太常生二子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922-0146b.png
 字伟世宋中领军尚书侍中始兴公诞宋辅国将军
 生诩早卒恬字敬豫晋中军将军生浩洽字敬和晋
 中领军生珣珉珣字元琳晋车骑将军开府东亭献
 穆侯珉字季琰晋太常珣生弘虞柳孺昙首弘字休
 元宋录尚书事太保中书监文昭公生锡字寡光宋
 江夏内史三子齐华容侯僧亮宋侍中僧衍宋黄门
 郎僧达僧衍生茂璋梁黄门郎僧达生道琰宋庐陵
 内史虞字休仲宋廷尉卿生深宋新安太守柳字休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922-0146c.png
 季宋光禄大夫东亭侯生猷字世伦梁侍中东亭康
 侯生瞻梁侍中吏部尚书生玄孺宋光禄大夫四子
 远字景舒宋光禄勋微字景立宋秘书监中书侍郎
 僧谦宋太子舍人僧绰宋金紫光禄大夫豫宁悯侯
 远生僧祐齐黄门郎生藉齐中散大夫僧绰二子俭
 字仲宝齐太尉南昌文宪公逊晋陵太守俭二子骞
 字思寂梁金紫光禄大夫南昌安公暕字思诲梁国
 子祭酒骞生规字威明梁金紫光禄大夫南昌文侯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922-0146d.png
 (按唐世系表/文侯作章侯)规生褒字子渊后周光禄大夫少司空
 石泉康侯暕三子承字安期梁黄门侍郎幼梁东阳
 太守训字怀范梁侍中昙首宋侍中太子詹事豫章
 文侯生僧虔齐司空豫宁简穆侯五子慈字伯宝齐
 太常豫宁懿侯志字次道梁金紫光禄大夫楫梁太
 中大夫彬字思文梁秘书监寂字子元梁秘书郎慈
 生泰字仲通梁骁骑将军生廓楫生筠字元礼梁太
 子詹事生祥陈黄门侍郎珉二子朗练宋侍中导第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922-0147a.png
 四子协字敬祖晋元帝抚军参军武冈侯生谧字稚
 远宋司徒武冈文恭侯三子瓘球琇球字茜玉宋特
 进金紫光禄大夫生奂齐雍州刺史导第五子劭字
 敬伦晋车骑将军生三子穆字伯远晋临海太守默
 晋右光禄大夫恢晋右卫将军穆三子简宋五兵尚
 书智及超默三子僧朗鉴惠僧朗宋右仆射生楷粹
 彧楷宋太中大夫生蕴字彦深宋黄门侍郎吉阳男
 粹字景深齐黄门侍郎生份字季文齐左光禄大夫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922-0147b.png
 丹阳尹彧字景文宋开府仪同三司三子绚字长素
 宋秘书丞缋字叔素齐太常约梁侍中尚书廷尉缋
 生隽齐建安太守生克陈左仆射导第六子荟字敬
 文晋卫将军生廞怿廞晋吴国内史生泰华华字子
 陵宋侍中右将军新建宪侯生定侯嗣爵定侯生长
 及佟皆嗣侯怿生琨齐左光禄大夫基生含敦含字
 处弘晋光禄勋骠骑将军生瑜晋散骑常侍敦字处
 仲晋大将军生应晋武卫将军会生舒邃舒字处明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922-0147c.png
 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彭泽穆侯生晏之允之晏
 之晋护军参军生昆之嗣侯生陋之正生廙旷彬廙
 字世将晋侍中骠骑将军生东海内史颐之晋司州
 刺史胡之晋中书郎耆之晋镇军掾羡之胡之生茂
 之承之和之茂之晋陵太守生裕之宋仪同三司生
 恢之瓒之升之升之宋都官尚书生齐吴兴太守秀
 之左仆射延之秀之生峻梁金紫光禄大夫延之生
 纶之齐都官尚书耆之生随之晋上虞令生镇之宋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922-0147d.png
 宣训卫尉弘之不仕镇之生标之宋安复令弘之三
 子罗云宋西平长史昙生宋太常卿普曜宋秘书监
 罗云生思立思正思远普曜生齐太子少傅晏广州
 刺史诩晏生德元宋车骑长史羡之生晋郎中令伟
 之伟之生韶之宋祠部尚书韶之生晔宋临贺太守
 旷晋淮南太守生羲之晋金紫光禄大夫羲之生玄
 之凝之涣之肃之晋骠骑咨议徽之晋黄门郎操之
 晋豫章太守献之晋光禄大夫徽之生祯之晋侍中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922-0148a.png
 献之生靖之宋司徒左长史靖之生悦之宋侍中彬
 生彭之晋黄门郎彪之晋仪同三司翘之晋光禄大
 夫彪之二子越之临之临之生纳之瑰之纳之生淮
 之淮之生舆之瑰之生逡之翘之生望之琛生棱侃
 舆之生进之进之生清自吉以下更魏晋南朝一家
 正传六十三人三公令仆五十馀人侍中八十人吏
 部尚书二十五人石泉康侯褒生鼐字玉铉隋安都
 通守石泉威明侯生宏让宏直宏让字恭宗(按唐世/系表恭)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922-0148b.png
 (宗作/敬宗)隋中书舍人专掌机密生方士方则方泰方士
 字元逸临邛令生沂州司马崇礼方则字元宪光禄
 卿生兰州刺史景益州仓曹参军晏好畤丞昱夏州
 长史升方泰字元敏太府少卿生冯翊丞鸿宏直字
 长宗魏州刺史生缄续缋綝绲缄字方举随州司马
 生思息(按唐世系表/思息作思晢)思恭续字方绍罗州令生愔缋
 字方节越王府法曹参军生思崇(按唐世系表/思崇作思敬)綝字
 方庆相武后生晞晦皦晊晔晙暟昕炜晖晞字光烈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922-0148c.png
 鄜州刺史袭石泉侯生定州刺史辅字灵龟及舒州
 刺史侁辅生濡膳部员外郎黄州刺史四子其显者
 曰沂州观察使遂澄洋州刺史五子沐淮皆御史中
 丞三子济尚衣奉御一子沼集州刺史一子五孙润
 (按唐世系/表润作浦)杭州别驾七子其显者天平军节度使源
 中字正蒙涧汝州长史五子其显者福建观察使源
 植源植七子少子柷字不耀给事中侁三子四孙晞
 弟晦字光远皦字光辅皦生宠宰宠生扬州录事参军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922-0148d.png
 仲连仲连生绍绍生玙相肃宗玙生及中书舍人及
 生鐬字声仁右谏议大夫鐬生博(按博唐世系表/作抟本传作博)
 昭逸相昭宗三子倜倓伦晞弟晊字光宾殿中侍御
 史四子五孙晔殿中侍御史一子晙字光庭明威将
 军三子七孙十一曾孙暟字光范明威将军三子五
 孙昕字光业忠王司马无子炜字光绪万州司马晖
 字光嗣安化郡司马皆三子又宏直弟宏度宏仁宏
 义宏训宏道宏艺及其六子八孙方庆弟绲及三子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922-0149a.png
 皆以名见唐表正字正则晋尚书郎三子廙旷彬彬
 字世儒尚书右仆射谥肃侯彬生二子彭之彪之彪
 之字叔武尚书令谥简二子越之临之临之生纳之
 皆御史中丞纳之生淮之字元鲁宋丹阳尹生舆之
 征虏将军舆之生进之梁左卫将军建宁公进之生
 清安南将军中卢公清生猛陈东衡州刺史三子缮
 纩续纩鼓旗将军楚州刺史生德俭字守节归仁县
 男生璿字希琢相武后璿七子 太原王氏出自离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922-0149b.png
 次子威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孺仲居太原晋阳
 后汉连聘不至霸生咸咸十九世孙泽字季道雁门
 太守生昶字文舒魏司空京陵穆侯二子浑济(按晋/书浑)
 (昶之子湛浑之弟济乃浑之子/也此作昶二子浑济济生湛误)浑字元冲晋录尚书
 事宗陵元侯(按晋书浑袭父爵京陵侯此/作宗陵元侯宗乃京字误也)生湛字处
 冲汝南内史生承字安期镇东府从事中郎蓝田县
 侯生述字怀祖尚书令蓝田简侯生坦之字文度左
 卫将军蓝田献侯所谓江东独步王文度生愉字茂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922-0149c.png
 和江州刺史生缉散骑侍郎缉生慧龙后魏宁南将
 军四子遵业广业季和号四房王氏宋王玄谟字彦
 德太原祁人自序云六世祖宏河东太守绵竺侯以
 从叔允之难弃官北居新兴仍为新兴雁门太守祖
 牢仕慕容氏为上谷太守父秀早卒玄谟左光禄大
 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军将军南豫州刺史加都督
 谥庄子深深子缋嗣深弟宽光禄大夫宽弟旷字明
 远永嘉太守玄谟从弟玄象下邳太守玄谟从父蕤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922-0149d.png
 东莞太守子元载字彦休兖州刺史谥烈弟元邈字
 彦远齐护军雍州刺史壮侯大房王氏遵业黄门郎
 生长明松年松年字北节(按唐世系表松年北齐黄/门侍郎此作字北节字疑)
 (衍节/疑误)黄门侍郎高邑平侯生劭规劭字君懋隋秘书
 少监生孝京孝柔孝京扬州司马生子奇子真子奇
 青州司户参军生庆贤庆祚庆符庆诜庆元庆贤美
 原丞生光谦淮阴令光谦生翊翱翃尚翙翊吏部郎
 中(按唐世系表/翊吏部侍郎)生河东令重重生文仲君仲英仲(按/唐)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922-0150a.png
 (世系表英仲/俱作众仲)英仲衢州刺史生凝字成庶宣歙观察
 使谥正翱阳翟尉生勋堪定陵令生聪聪生溥字德
 润相昭宗第二房王氏广业后魏太中大夫生野父
 北齐胶州刺史次曰第九次季真凡三子三孙九曾
 孙四世至十一世孙又四十九人并以名见唐表
 河东王氏其先出琅邪儒贤赵州司马生知节扬州
 司马知节生胄协律郎胄生处廉汾州司马处廉
 生维缙繟弦紞维字摩诘尚书右丞缙字夏卿相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922-0150b.png
 代宗 祁县王氏唐时称乌丸王氏今避御嫌名因
 改之霸长子殷后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四世孙寔
 (按唐世系表四世孙寔三子/允隗懋寔字下脱三子二字)允隗懋懋后汉侍中幽
 州刺史六世孙光后魏并州刺史生景(按唐世系/表景作囧)
 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因号为乌丸王氏景生
 神念梁冀州刺史壮侯北齐亡徙家万年神念生僧
 辩太尉永宁公僧辩生顗陈侍中乐陵太守顗生珌
 圭圭字叔玠相唐太宗生崇基及南城县男钦直(按/钦)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922-0150c.png
 (直唐世系/表作敬直)崇基主爵员外郎生体仁尚逸齐望茂时
 齐望通州刺史生左司郎中晓(按晓唐世/系表作旭)酷吏也茂
 时生司勋郎中光大给事中焘焘生大理少卿遂苏
 州刺史遘度支尚书广阳侯景五世孙元政幽州别
 驾生实安吉令实生祚青州司马祚生晃温州刺史
 三子沼礼部郎中洁国子司业涯字广津相宪宗文
 宗涯生孟坚工部郎中集贤院学士仲翱太常博士
  中山王氏亦出晋阳永嘉之乱凉州参军王轨因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922-0150d.png
 官家焉子孙居武威姑臧五世孙桥字法生侍御史
 赠武威定王生睿封中山王号中山王氏后徙乐陵
 睿字恪诚后魏尚书令中山宣王生袭字光孙(按光/孙唐)
 (世系表/作元孙)吏部尚书中山惠王袭生忻散骑常侍肆州
 刺史谥穆生子景及真子景北豫州司马生元季隋
 大中正开府仪同三司元季生有方岷州刺史有方
 生长安尉行果行果生晙相明皇唐汾州长史王满
 亦晋阳人生大琎嘉州司马二子昪升升咸阳令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922-0151a.png
 恕字士宽扬府仓曹参军恕三子播起炎播字明扬
 相文宗生秘书丞镇京兆府参军冰起字举之魏郡
 文懿公生武宁节度使式浙东观察使龟字大年汝
 州刺史镣字德耀镣弟铸字台臣炎字逄时太常博
 士生铎字昭范相僖宗龟生右司员外郎荛荛生权
 及定保字翊圣权字秀山 华阴王氏后徙京兆新
 丰孝杰相武后生左骁卫将军无择 京兆王氏其
 先亦姬姓元和姓纂有居剡县者曰东海王氏秦州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922-0151b.png
 者曰天水王氏同州者曰冯翊王氏郓州者曰东平
 王氏莱州者曰东莱王氏潭州者曰长沙王氏山阳
 者曰堂邑王氏又曰金城王氏曰广汉王氏曰新蔡
 王氏曰新野王氏曰章武王氏曰广陵王氏曰聊城
 王氏曰长安王氏曰高陵王氏曰河内王氏曰河间
 王氏曰蓝田王氏曰上党王氏曰邺郡王氏曰广平
 王氏曰华阴王氏曰乐陵王氏凡新望二十四及祁
 县诸房琅邪诸房皆子晋后出自晋阳显于唐而有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922-0151c.png
 世系者京兆王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少子毕公高之
 后封魏至昭王彤生公子无忌封信陵君无忌生间
 忧袭信陵君秦灭魏间忧子卑子逃难于泰山汉高
 祖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其故王族也谓之王
 家卑子生悼悼生贤济南太守宣帝徙豪杰居灞陵
 遂为京兆人贤七世孙党上郡太守卑子九世孙遵
 字子春后汉河南尹上乐庄侯遵生鲂鲂孙康康生
 谌谌生鹄鲂别孙景生均忠均八世孙罴后魏雍州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922-0151d.png
 刺史万年忠公仕周为同州刺史死葬咸阳凤栖原
 子孙因家杜陵罴生庆远明远明远周司金上士生
 寿隋州都士职主簿寿生河西令哲哲生浦州长史
 庆庆五子易从恭从(按恭从唐世/系表作敬从)择从朋从言从易
 从扬州刺史生宾寔宥密定恭从右庶子生寥择从
 京兆士曹参军生察易从择从朋从言从兄弟四人
 皆擢进士第至凤阁舍人者三人故号凤阁王家自
 是讫大中时登进士第者十八人位台省牧守者三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922-0152a.png
 十馀人择从大足三年登第先天中又应贤良方正
 制举升乙第充丽正殿学士子察至德二年登第终
 连州刺史察生自立缑氏令自立生徽字昭文相僖
 宗赠太尉谥正子三人椿樗松均登第忠七世孙直
 瓜州刺史生武宣长谐武宣岳州刺史生德本德真
 德本邓州刺史德真相高宗武后生九思三原令九
 思生潜坦裔长谐生德元仓部郎中德元生九功九
 言士会九言驾部郎中沧州(按沧州唐世/系表作并州)司马士会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922-0152b.png
 陆浑令元和姓纂有山阳王氏高平泽州王氏皆与
 京兆同出 汲郡王氏一曰河东漪县王氏出自子
 姓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以正谏为纣所杀子孙居
 朝歌因氏焉 北海剧县王氏一曰青州王氏出自
 妫姓舜后陈公子完奔齐为田氏裔孙和取齐自王
 秦灭齐项羽封其孙田安为济北王齐人以其后为
 王家因氏焉 陈留王氏居宋州与北海同出 河
 南王氏其先代人姓柘王随魏南徙居中国始改为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922-0152c.png
 王氏后魏安康公王瑜是也 营州王氏本高丽之
 族朔方军将虔威(按虔威唐世/系表作处威)生司空霍国武烈公
 思礼有传 安东王氏本阿布思之族𨽻安东都护
 府曰五哥为左武卫将军生末怛活唐左金吾卫大
 将军末怛活生升朝检校太子宾客乐安郡王升朝
 生庭凑成德节度使庭凑生元逵检校司空平章事
 元逵生绍鼎检校左仆射绍懿(按绍懿唐世/系表作昭懿)检校司
 空绍鼎生景崇检校太傅中书令常山郡王景崇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922-0152d.png
 镕太尉中书令赵王五世为成德军节度使镕生昭
 祚 河内王氏其先太原人世居祁县复徙平州至
 缙从侯希逸南迁遂居河内温县右武卫大将军靖
 生唐左金吾卫大将军瑰瑰生缙太子詹事缙生智
 兴字正谏(按正谏唐世/系表作匡谏)宁武军节度使守太傅雁门
 郡王生晏平永州司户参军宰太原节度使宰初名
 晏宰其弟曰晏翼晏宝晏恭晏逸晏琛(按晏琛唐世/系表作晏深)
 晏斌晏韬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922-0153a.png

 太祖皇帝讳上一字其地乃孔子所畏者宋改为主
 氏政和中多忌讳官文书不得以主为人姓又改曰
 康氏

 风俗通汉有幽州刺史芳华敷(按华广韵作/乘通志作垂)谨按后
 汉冯异传有贼芳丹据新丰续汉书芳作茅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922-0153b.png
 谨按左传宋大夫有狂狡则狂人氏也姓书未收今
 增入
阳成
 风俗通汉谏大夫阳成公衡功臣表梧侯阳成延传
 封四世元康四年诏复延玄孙之子梧公士注王莽
 时阳成脩献符命成一作城
阳丘
 元和姓纂曰楚大夫食邑阳丘以为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922-0153c.png
杨孙
 秦大夫杨孙为穆公戍郑密谋取郑事觉奔宋子孙
 以王父字为氏
羊舌
 出自姬姓晋公室十一族其一食邑羊舌以邑为氏
 羊舌大夫突生职职生赤字伯华肸字叔向鲋字叔
 鱼虎字叔虎季夙字叔罴凡五子赤生子容肸生伯
 石杜预释例曰或曰羊舌氏姓季名果有人盗羊而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922-0153d.png
 遗其头不敢食受而埋之盗事发词连季氏季氏掘
 羊视之以明已不食唯识其舌存而得免因号羊舌
 氏
羊角
 春秋卫大夫食采羊角以邑为氏
梁垣
 陈留风俗传曰毕公之后新垣演居大梁之墟子孙
 氏焉汉光武御史梁垣例字惠伯又武陵太守梁垣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922-0154a.png
 成
梁馀
 春秋晋大夫梁馀子养之后谨按韩氏馀子为韩馀
 傅氏留于岩者为传馀则梁氏在故国者宜曰梁馀
 也
梁于
 元和姓纂曰晋下军御梁馀子养之后卫人也亦作
 梁于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922-0154b.png
梁石
 汉隐者梁石君曹参所礼者
商丘
 出自高辛氏阏伯为陶唐火正居商丘主祀星辰其
 后以地为氏列子有商丘开
商密
 元和姓纂曰楚大夫以地为氏谨按左传注商密鄀
 别邑后为楚所并其地南阳丹水县是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922-0154c.png
房当
 唐时党项以姓别为部有房当氏
防风
 出自漆姓古诸侯汪芒氏之君其后有防风者强狠
 不顺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后至禹
 戮之子孙为长狄大人梁任昉述异记曰吴越间有
 防风庙土木作其形龙首牛耳连眉一目昔禹会涂
 山诛防风其足长三丈其头专车南中有民姓防风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922-0154d.png
 氏即其后也皆长大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
 竹长三尺吹之音如狗嗥三人披发而舞
章仇
 元和姓纂曰齐公族姜姓之后本章弇其后避仇遂
 加仇字为章仇氏长安元年右史知贡举张说下进
 士章仇嘉昂 河间章仇大翼善天文炀帝赐姓卢
 氏天宝剑南东川节度户部尚书章仇兼琼代居兖
 州生湛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922-0155a.png
羌宪
 世本曰卫公族羌之孙宪为羌宪氏
羌丘
 出姓苑
羌师
 世本曰卫公族有羌师氏
相里
 晋有相里夫五代时有相里金按僧道世撰法苑珠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922-0155b.png
 林言相里出郑大夫子产之苗裔昔子产之生执拳
 而出启手观之文武相里因以为氏此释子好怪之
 言不足信也
将闾
 出自秦公子将闾之后以字为氏谨按元和姓纂曰
 汉艺文志有将闾子著书名菟误矣此庄子所谓蒋
 闾葂者林氏以蒋为将以葂为莬
将军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922-0155c.png
 世本卫灵公子郢生文子弥牟为将军氏礼记将军
 文氏是也
将梁
 史记嬴姓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将梁氏
将其
 英贤传齐公子将其之后以字为氏
王史
 风俗通曰周先王太史其后号王史氏英贤传曰周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922-0155d.png
 共王生圉圉曾孙浦生简简生业业生宰世传史职
 因以官为氏汉清河太守王史篆生新丰令普汉艺
 文志礼家有王史氏二十一篇注七十子后学者刘
 向别录云六国时人按此人即宰之后篆之先也
王孙
 出自周王之孙仕诸侯者别为王孙氏吴有王孙雒
 齐有王孙挥而贾之子王孙齐谥昭子皆以为氏者
 又伍员自吴使齐托其子于齐为王孙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922-0156a.png
王叔
 出自姬姓周襄王季父王子虎为太宰谥文赐族曰
 王叔氏谓之王叔文公其后有王叔桓公王叔陈生
 皆为卿士陈生奔晋其后为晋人
王官
 出自晋戎御大夫王官无地之后
王子
 元和姓纂曰周大夫后汉有王子中同治尚书今详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922-0156b.png
 汉人多以姓名字连称得非王同字子中乎又谨按
 春秋郑大夫有王子伯骈王子廖正周王庶子仕郑
 以王子为氏
王人
 风俗通曰王人子突之后因氏焉汉有东平太守王
 人宰公
长勺
 周成王分鲁侯伯禽以商民七族其一曰长勺氏春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922-0156c.png
 秋鲁庄公及齐人战于长勺即其地也
长卢
 元和姓纂曰列子楚贤者长卢子著书九篇艺文志
 注曰楚人按庄子以卢为芦
长鱼
 春秋晋厉公嬖人长鱼矫之后
长狄
 元和姓纂曰鄋瞒长狄之后复姓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922-0156d.png
长吾
 元和姓纂曰庄子有长吾子谨按庄子以吾为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