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a 页 WYG0922-00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姓氏书辩證卷三  宋 邓名世 撰
   三钟

 汉西曹掾钟皓字季明生郡主簿迪迪生魏定陵侯
 繇字元常繇生侍中毓字稚叔二说皆有小误(按上/有脱)
 (文/)谨按左传鲁成公七年郑人囚楚郧公钟仪献于
 晋九年晋侯归钟仪于楚后七年晋三郤始害伯宗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b 页 WYG0922-0043b.png
 子州犁奔楚为太宰盖成公十五年也然则楚有钟氏
 久矣昭王乐尹钟建乃仪之后而子期又建之孙皆非
 出自州犁之后正合为钟离氏祖而昧子接虽为钟氏
 亦不得为钟氏祖今宜曰钟仪之先仕楚以所食邑为
 氏则姓系明矣南唐汀州刺史钟全慕又礼部侍郎钟
 谟会稽人寿春节度使钟章合淝人生户部尚书处谦

 汉艺文志有梁人龙德注雅琴龙氏九十九篇乃论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a 页 WYG0922-0044a.png
 治地龙子之后

 出自商诸侯之国以国为氏仕卫为世族诗所谓彼
 孟庸者也战国有庸芮齐有庸职

 杨文公谈苑音平声

 后汉耿弇传有渠师重异注曰重姓也臣谨按少皞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b 页 WYG0922-0044b.png
 氏裔子重为高辛氏读平声
(七松/反)
 元和姓纂曰东筦从氏汉有将军从成公

 今开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自出姓书未有今增入

 谨按前汉高祖纪高祖命枞公与周苛守荥阳师古
 曰枞千容反则枞人氏也地里志有枞阳必其先以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3a 页 WYG0922-0044c.png
 地为氏

 姓源韵谱曰晋申生谥恭世子后人以谥为氏宋政
 和中尝诏民姓犯翼祖庙讳者并改为恭

 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书云晋大夫
 龚坚后误矣晋无龚坚汉渤海龚胜及龚舍避王莽
 乱不仕谓之楚两龚后蜀李寿以巴西龚壮谋杀李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3b 页 WYG0922-0044d.png
 期而自立及僭位以安车束帛聘壮为太师壮固辞
 特听缟巾素带居师友之位

 谨按春秋时晋有共赐鲁有共刘郑有共仲皆为大
 夫汉初封义帝柱国共敖为临江王敖生尉
钟离
 出自子姓宋威公曾孙伯宗仕晋为三郤所害其子
 州犁奔楚食采于钟离因以为氏而世为楚将裔孙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4a 页 WYG0922-0045a.png
 钟离昧为项羽将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次曰
 接徙长社为钟氏
钟吾
 出自春秋时子爵小国吴阖庐使执其亡公子烛庸
 钟吾子不可遂伐灭之以国为氏汉尉氏令钟吾苍
 即其后也
龙丘
 谨按王子年拾遗记穷桑氏之国有水屈曲亦如龙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4b 页 WYG0922-0045b.png
 凤之状有山盘纡亦如屈龙之势故有龙山龟山凤
 水之目亦因以为姓末代为龙丘氏出班固艺文志
封人
 出自周官封人之后以世官为氏一云古诸侯封人
 之后汉有司徒掾封人婴元和姓纂曰古封畿之职
 为氏左传晋有萧封人误矣春秋时宋乐惧为吕封
 人高哀为萧封人郑仲足为祭封人颍考叔为颍谷
 封人如此非一又晋无萧邑急就篇曰吕氏春秋韩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5a 页 WYG0922-0045c.png
 封人子高
封父
 出自夏诸侯封父之后其地汴州封丘县有封父亭
 即其所都周初国灭取其大弓繁弱以封伯禽于鲁
 子孙遂以国为氏谨按明堂位曰封父龟天子之器
 也盖伯禽初封亦受此赐元和姓纂曰夏殷国名郑
 有封父弥真为大夫
雍人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5b 页 WYG0922-0045d.png
 元和姓纂曰周礼雍人以官为氏鲁有雍人高檀见
 左传谨按鲁有雍人高檀误矣周官无雍人鲁无雍
 人高檀则饔人之名非以雍人为氏也春秋时诸侯
 掌膳羞之官或曰饔人所以有别于天子之内饔外
 饔而字皆从食如以雍人为姓檀为名则读襄公二
 十八年传雍人窃更之以鹜亦可谓姓饔人而名窃
 乎今合驳正
雍丘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6a 页 WYG0922-0046a.png
 晋郭默有将军雍丘洛盖其先以所居为氏谨按春
 秋雍丘在宋郑之间周封夏禹后于杞杞都雍丘故
 后世谓雍丘为把县
逢公
 出自夏商之世诸侯有逢伯及逢公者国于齐土因
 以国为氏古有善射逢蒙春秋齐有逢丑父楚有逢
 伯陈有逢滑晋有逢大夫皆知名汉有逢萌前燕有
 逢羡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所谓子康大贤所在人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6b 页 WYG0922-0046b.png
 事如父者 北海逢氏汉太尉信后赵秦州刺史碧
 唐中书舍人弘敏
逢孙
 谨按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逢孙密谋取郑郑觉
 而逐之逢孙奔宋子孙以字为氏
逢侯
 史记世家楚怀王有裨将军逢侯丑姓书旧无此氏
 今增入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7a 页 WYG0922-0046c.png
逄丘
 见姓苑
   四江

 太史公曰秦之先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故有江
 氏是也春秋时齐小白霸诸侯江人会于贯又会于
 阳谷楚人怒其亲中国故灭江其子孙奔齐为大夫
 齐悼公拘江说即其人也裔孙德十世孙蕤晋谯郡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7b 页 WYG0922-0046d.png
 太守亢父男生祚祚生统晋黄门侍郎生尚书仆射
 霦霦生敱敱生宋右仆射夷夷生宋吏部尚书湛

 出自高辛氏才子八人其一曰厖降子孙以字为氏
 夏有贤臣尨圉即其后也

 出姓苑广韵曰后魏馝邦氏改为河南邦氏误矣馝
 邦乃馝䢴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8a 页 WYG0922-0047a.png

 出有姬姓姓源韵谱曰襄阳安众庞氏其家富盛好
 为高屋乡党荣之号曰庞高屋襄阳记庞德公居岘
 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子字人亦有令
 名娶诸葛孔明妹为魏黄门吏部郎生涣晋牂牁太
 守又广汉姜诗娶同郡庞盛女又益州刺史庞芝又
 中郎将庞浚援凉州后秦有大将军左长史庞演魏
 尚书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8b 页 WYG0922-0047b.png

 出自夏商之世诸侯有逄伯及逄公者国于齐土因
 以国为氏陈有逄滑晋有逄大夫皆知名前燕有逄
 羡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所谓子康大贤所在人事
 如父者北海逄氏汉太尉信后赵秦州刺史碧唐中
 书舍人弘敏(按此条辩證已见二冬逢公条内冬韵之逢系本音误/江韵之逄音庞一字两读而辩證所引则一当必有)
   五支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9a 页 WYG0922-0047c.png
 其先月支胡人后为胡氏石勒十八骑中有支屈六唐有
 感化军节度使支祥宋有苏州吴县人支咏

 谨按后汉纪有南郡太守移良承宦官指停杨震棺
 露于道侧者风俗通曰齐公子雍食采于移其后氏
 焉

 世本晋始平人为勉自称将军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9b 页 WYG0922-0047d.png

 出自虞舜生于妫汭以水为姓周武王时有虞遏父
 者为陶正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其先圣之后封其子
 满为陈侯复赐姓妫以奉虞帝之祀是为胡公胡公
 裔孙曰陈威公鲍生太子免鲍弟曰厉公跃庄公林
 宣公杵臼杵臼生穆公款款生共公朔朔生灵公平
 国平国生成公午午生哀公弱及公子过公子招弱
 生悼太子偃师及公子留公子胜偃师生惠公吴吴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0a 页 WYG0922-0048a.png
 生怀公柳柳生闵公越又有五父佗太子禦寇公子
 完公子黄皆见于春秋完奔齐为工正食采于田谓
 之陈恭仲其卜得繇辞曰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
 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果以为姓奔齐
 后为田氏五世而陈无宇为齐卿八世而陈常得齐
 政常孙田和取齐而代之

 出自祁姓陶唐氏之后刘累孙杜伯事周宣王无罪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0b 页 WYG0922-0048b.png
 见杀子隰叔奔晋生士蔿蔿生会为晋上卿食采于
 随谓之随会支孙氏焉后汉苏竟传有偏将军随第
 姓纂曰周同姓随国为氏误矣随乃汉东近楚之国
 终春秋世国存未尝为氏

 谨按伯奇周大夫尹吉甫之子以孝闻然则奇氏盖
 出自尹氏也又有河南奇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1a 页 WYG0922-0048c.png
 陈留风俗传曰黄帝师岐伯之后唐段秀实与判官
 岐灵岳谋杀朱泚迎乘舆不克被害 安化岐氏唐
 万福府统军岐才庆州人
(亦作/牺)
 出自三皇太皞伏羲氏之后为氏(案伏羲氏之后通/志别为戏氏魏志)
 (有戏志才/颍川人)

 姓苑姓纂皆曰隋西南夷有宜缯宜林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1b 页 WYG0922-0048d.png

 出自卫大夫食邑于仪因氏焉一云周官司仪之后
 以世官为氏春秋有陈大夫仪行父元和姓纂曰卫
 有仪封人误矣封人非以仪为氏

 后汉元初元年先零𦍑叛败凉州刺史皮扬于狄道
 千姓编曰望出下邳唐末有襄阳皮日休苏州刺
 史生光业光业生元帅府判官文璨文璨生子良仕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2a 页 WYG0922-0049a.png

 广韵姓源韵谱皆曰出自吴郡有儿生而能语因以
 为氏音如之反 河南儿氏后魏官氏志代北贺儿
 氏改为儿氏赫连勃勃有镇东将军儿真之

 出自古明目者离娄亦曰离朱黄帝时人风俗通曰
 汉有中庶子离常后燕有离班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2b 页 WYG0922-0049b.png
 骊出自姬姓之戎在骊山者因山以为名国以为氏
 晋骊戎之国是
(音/兹)
 其先齐大夫食邑于纪之訾城北海都昌县西訾城
 是也后人因以为氏晋赵简子有家老訾祐又唐有
 曹州人訾亮与弟信为中官杨复恭养子因冒其
 姓更名守亮守信旧姓书以訾音紫今两存之唐吕
 元膺为京兆尹擒贼訾嘉珍乃贼武元衡者宋滑州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3a 页 WYG0922-0049c.png
 訾氏简生行行生准准生谌字信道宣和三年进士
 又好水川之败监渭州羊牧隆城盐酒税内殿崇班
 訾赟死之诏赠成州团练使

 谨案后汉后妃传熹平四年议郎卑整上言母以子
 贵之义风俗通曰卑氏郑大夫裨谌之后(案蔡邕胡/太傅碑有)
 (太傅掾堆/门卑整)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3b 页 WYG0922-0049d.png
 左传郑大夫裨谌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又裨灶
 能知天道晋宣城内史桓彝有长史裨惠自此宣城
 郡有裨氏

 谌灶之氏亦通作諀

 出自夏诸侯有施氏尝以妹喜女桀者国亡以国为
 氏周成王封伯禽于鲁分以商民七族一曰施氏后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4a 页 WYG0922-0050a.png
 世无闻唯鲁国施氏出自姬姓惠公之子尾字施父
 生施伯伯孙顷叔生孝叔始以王父字为氏孝叔孙
 之常字子常为孔子弟子裔孙又汉博士雠字长卿
 又有安州刺史琰太常博士敬本吴兴后汉有施延
 吴大司马施绩梁施莹入玉台集

 三辅决录云汉弥氏新丰人以所居为氏谨案春秋
 时瑕谓之彭封弥子必其氏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4b 页 WYG0922-0050b.png

 风俗通曰氏于事者城郭园池是也
(音/虽)
 按前汉符节令眭孟鲁国蕃人师古曰息随反今河
 朔尚有此姓音字皆然而韦昭应劭并云音桂非也
 今有炅乃音桂尔汉之决录又不作眭宁可混糅将
 为一族孟十一世孙固固孙迈生易州刺史逸逸生
 后魏七兵尚书镇镇曾孙燮生北齐国子祭酒仲让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5a 页 WYG0922-0050c.png
 仲让生滑州别驾彦通又魏志眭固字白兔杀杨丑
 以应袁绍曹公破之于射犬城事出典论燕慕容垂
 有中书令眭邃义安后魏有眭邦马邑有眭夸汉阳
 唐考功郎中希文

 谨按危氏不著于隋唐之前唐末抚州南城人危全
 讽据郡为节度使其弟仔昌为信州刺史仔昌失郡
 奔钱镠镠恶其姓改曰元氏而全讽在抚州后与其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5b 页 WYG0922-0050d.png
 婿钟正时战于象牙潭正时执之而并有抚州其族
 在临川有秘书郎傅南城邵武有秘书丞序著作佐
 郎雍及危扶
(音/皮)
 元和姓纂曰其先出自鲁大夫食邑于蕃因以为氏
 后汉党锢传有蕃向谨按前汉眭孟鲁国蕃人师
 古姓书云古今人表曰诗所谓蕃维司徒者今代诗
 本不从草亦不音皮未知孰是(按经典释文引白褒/鲁国记云陈子游为)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6a 页 WYG0922-0051a.png
 (鲁相蕃子也国人为讳/改曰皮也今附入支韵)

 谨按左传赵盾杀公子乐于郫则郫晋地也一名郫
 邵必大夫食邑者为氏
支离
 姓解曰庄子有支离疏误矣谨按有支离疏支离叔
 支离益皆寓言盖谓人形之不全者未必人之姓名
 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6b 页 WYG0922-0051b.png
随巢
 汉艺文志有随巢子六篇注云墨翟弟子谨按姓
 书未有此氏而当时有胡非子随巢子皆师墨氏则
 随巢合为人氏
奇斤
 后魏官氏志代北有奇斤氏各为奇氏
崎丘
 出姓苑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7a 页 WYG0922-0051c.png
戏阳
 出自卫太子蒯瞆之仆有戏阳速者其先以邑为氏
施屠
 前汉周勃击燕得卢绾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师古曰
 姓施屠名浑都姓书未有此氏今增入
斯引
 西秦录有乞伏氏与斯引氏自漠北出阴山
弥且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7b 页 WYG0922-0051d.png
 且一作姐后秦有将军弥且婆弥且亭立
弥牟
 出自姬姓卫大夫公孙弥牟之孙或为弥牟氏
蛇丘
 谨按春秋齐人灭遂遂国在济北汉建为蛇丘县属
 太山郡受封者因以为氏后汉河内太守蛇丘惑生
 重济北太守女适杨续师古曰蛇音移
訾陬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8a 页 WYG0922-0052a.png
 三皇时诸侯以国为姓帝喾妃訾陬氏女是也元和
 姓纂以为訾氏祖误矣訾陬自为复姓
   六脂

 京兆脂习字元叔与孔融善每戒融刚直太过必罹
 世患及融死许下莫敢收者习往抚尸曰文举舍我
 死吾何用生为曹公收习欲杀而赦之后至中大夫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8b 页 WYG0922-0052b.png
 姓书云齐大夫夷仲年之后误矣齐僖公之弟年字
 仲而谥夷生公孙无知其后绝无以夷为氏者谨按
 周虞人箴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晋魏绛论有穷后
 羿及寒浞曰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杜氏曰羿夷
 姓然则后羿姓夷自虞夏间已有此姓孔子论逸民
 有夷逸孟子时有墨者夷之皆当为羿后也春秋时
 有夷国者楚灭之今为亳州城父县此亦非夷姓所
 自出也今以虞箴左传为正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9a 页 WYG0922-0052c.png

 风俗通曰乐人瞽者之称自晋师旷之后始以为氏
 汉有东海师中作雅琴师氏八篇(按汉书师中传/言即师旷后)

 谨按今蜀有资州即古资中地

 春秋左传成王封康叔于卫分以商民七族其一曰
 饥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19b 页 WYG0922-0052d.png

 疾资切周时有茨芘晋人又东观记曰茨充初举孝
 廉之京师同侣马死舍车持马相迎乡里号曰一马
 两车茨子河

 谨按左传周有尸邑在巩县西南偃师城
(音/祈)
 伊耆之后单为耆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0a 页 WYG0922-0053a.png

 后魏有代北人伊毅
(音/釐)
 唐百济大臣八姓其一曰刕氏

 左传晋大夫追喜伐郑之役以戈杀犬于门中以示
 閒暇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0b 页 WYG0922-0053b.png
 吴氏千姓编曰后魏威帝后有惟氏谨按惟维二氏
 皆吴氏所增

 风俗通曰嫘祖之后或为累氏谨按左传晋七舆大
 夫有累虎

 元和姓纂曰出自西陵氏女嫘祖为黄帝妃后世以
 嫘为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1a 页 WYG0922-0053c.png

 姓源韵谱曰鲁费宰南遗后急就章有遗馀人(案急/就章)
 (作遗失馀/此作人误)谨按周礼地官有遗人掌委积者郑司农
 音弃遗之遗必其后以官为氏
(音/葵)
 出自芈姓楚子态挚有疾不可立以国授其弟别封
 为夔子其后不祀祝融与鬻熊鲁僖公二十六年楚
 灭之子孙以国为氏石虎有太保夔安自天竺徙辽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1b 页 WYG0922-0053d.png
 东玄孙逸姚秦司空腾仕后燕

 左传晋七舆大夫有骓歂邓大夫有骓甥

 谨按前汉丙吉传皇曾孙赖吉得生吉谓守丞谁如
 皇孙不当在官使谁如移书京兆尹遣与胡组同送
 京兆尹不受乃以归史良娣之毋孟康曰姓谁名如
 师古曰名谁如非姓谁也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2a 页 WYG0922-0054a.png
夷阳
 左传晋厉公嬖臣夷阳五杀三郤传曰五亦嬖于厉
 公则五姓夷阳明矣
夷门
 元和姓纂曰史记处士侯嬴为夷门抱关卒因氏焉
 夷门大梁门也
师宜
 元和姓纂曰后汉有南阳人师宜官误矣谨按晋史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2b 页 WYG0922-0054b.png
 宜官姓师非以师宜为氏其人乃书酒肆中为字得
 钱辄灭去者
师延
 古有师延作箜篌者世掌乐职因氏焉宋大夫有师
 延宜
毗沙
 百济人姓
茨芘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3a 页 WYG0922-0054c.png
 姓苑曰晋有茨芘仲
祁夜
 英贤传云祁大夫后后汉龙骧将军祁夜丰
伊耆
 亦作伊祁帝尧号也后因氏焉礼记明堂位注伊耆
 氏古天子有天下之号也今姓有伊耆氏者魏孝文
 时魏怀州民伊祁苟自称尧后聚众于重山作乱洛
 州刺史讨灭之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3b 页 WYG0922-0054d.png
伊力
 南凉有前将军伊力延侯劝秃发傉檀坑内叛者王
 钟等五千馀人
葵丘
 春秋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大夫食其邑者氏焉英
 贤传古有葵丘欣石季龙将有葵丘直
䲭夷
 风俗通范蠡适齐为䲭夷子后人以为氏潜夫论曰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三 第 24a 页 WYG0922-0055a.png
 䲭夷子出自子姓宋微子之后说苑曰䲭夷子皮齐
 人即范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