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1a 页 WYG0922-00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姓氏书辩證卷一  宋 邓名世 撰
  上平声
   一东

 谨按中国有东西南氏高丽有北氏必其先皆以方
 为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1b 页 WYG0922-0026b.png
 姓书旧无同氏唯千姓编曰前凉录有同善谨按秦
 汉间已有此氏必周官典同之后或以官氏而应劭
 何承天未之考也前汉书萧相国子禄薨无嗣高后
 乃封何夫人同为酂侯然则萧何夫人宜为同氏矣
 古者史书妇人必以姓故诗称孟姜孟庸孟弋齐之
 姜宋之子而春秋书徐嬴王姬蔡姬皆以国协外夫
 人之姓定姒文姜成风皆以谥协内夫人之姓伯姬
 叔姬季姜皆以字协内女之姓司马迁班固取法于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2a 页 WYG0922-0026c.png
 此故萧何夫人同氐霍光夫人显即显氏其变例书
 名者亦先以姓如樊哙娶吕须是也韦昭国语注曰
 桀妹喜纣妲己周褒姒喜已姒姓宋祁作唐史载王
 圭母李郑果母崔而不言氏皆古史法也颜师古汉
 书注独以后若等为名自是学者颇惑其说然不足
 为据当从诗春秋班固韦宋为是

 神仙传有桐君白日升天谨按桐氏出自春秋桐国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2b 页 WYG0922-0026d.png
 之后鲁定公二年楚灭桐子孙以国为氏其地汉桐
 乡今舒州桐城是也

 出自春秋时邾国虫邑鲁昭公十九年宋围虫取之
 其大夫以邑为氏汉功臣表有曲城侯虫达子捷孙
 皇柔皆嗣侯玄孙宣为公乘诏复其家

 邵思姓解曰风俗通汉有博士冲和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3a 页 WYG0922-0027a.png

 何文通姓苑曰出自颛帝裔孙陆终其后以王父字
 为氏谨按汉有諌议大夫终军王莽天凤三年有校
 尉史终带亡入匈奴宋有殿中丞终世绩

 出自姬姓鲁孝公生子益师字众父其孙仲以王父
 字为氏春秋众氏音中旧姓书皆作去声误矣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3b 页 WYG0922-0027b.png
 唐虞之际封鲧于崇谓之崇伯舜殛鲧于羽山以其
 国更封诸侯至商末崇侯虎谮西伯于纣纣囚西伯
 已而许其专征西伯遂伐崇降之周初迁其重器以
 分同姓明堂位所谓崇鼎天子之宝器是也崇侯既
 灭子孙以国为氏

 旧说风俗通有嵩极玄子误矣谨按西京杂记汉成
 帝时有安定嵩真与玄菟曹元理并明算术真尝自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4a 页 WYG0922-0027c.png
 算其寿七十三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时死书其壁以计
 之至二十四日晡时死其妻曰见真算时长下一算欲以告
 之虚说有旨(按西京杂记作/虑脱有旨此误)故不敢言今果较后一
 日真又曰北邙青垄上孤槚之西四丈所凿之入七
 尺吾欲葬此地及真死依言往掘得古时空椁即以
 葬焉详此即汉有嵩氏而风俗通考之未精也

 古诸侯有娀氏以国为姓即契母简狄之国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4b 页 WYG0922-0027d.png

 出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先王居梼杌于四裔
 故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春秋时秦人贪其土地迫逐
 诸戎戎子吾离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谓之
 姜戎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津仕晋为
 车右大夫始以国氏汉功臣表柳丘齐侯戎赐以都
 尉破项籍功封赐子安国生恭侯嘉嘉生角皆嗣至
 玄孙长安公士先生宣帝诏复其家又宣帝戎婕妤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5a 页 WYG0922-0028a.png
 生中山哀王唐虔州刺史戎昱岐州人有诗名初举
 进士京兆尹李銮欲妻以女使改姓昱贻诗曰千金
 未必能移姓乃止甚矣銮之陋也昔卫庄公蒯瞆登
 城以望戎州怒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剪之其后
 卒死于戎州已氏夫地名人姓谓之戎何害庄公李
 銮不可谓知所恶也

 元和姓纂曰春秋有茙律误矣晋襄公车右大夫乃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5b 页 WYG0922-0028b.png
 戎津也(按左传文公七年晋及秦战于令狐戎津为/右晋襄公卒于鲁文公六年立灵公此襄公)
 (应作/灵公)今详唐孔至姓氏杂录有代北茙眷氏改为茂
 氏茂当为茙必字画之误也

 后汉初安陵人弓林与方望同立孺子婴为帝晋有
 江夏太守弓钦

 出自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6a 页 WYG0922-0028c.png

 谨按春秋外传颛帝裔孙曰黎为高辛氏火正实能
 光融天下以功大故号祝融后人氏焉

 元和姓纂曰本彤氏周卿士彤伯之后裔孙避难改
 焉

 出自芈姓祝融曾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其子事文王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6b 页 WYG0922-0028d.png
 早卒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王封为荆子后僭
 号楚王由绎而下为楚君者皆以熊连名称之如熊
 通熊虔熊居之类盖姓芉而氏熊也春秋时楚公族
 有熊负羁熊宜僚为大夫而近楚罗国亦为熊姓今
 望出江陵

 战国策冯亭为韩守上党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
 能守冯亭乃入上党于赵遂为上党潞人赵封亭华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7a 页 WYG0922-0029a.png
 阳君与赵括拒秦战死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
 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之子为代相及秦
 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无择冯去疾冯劫皆为将相
 焉汉兴功臣冯敬即无择子而文帝时冯唐显名即
 代相子唐弟骞自上党徙杜陵至武帝时冯奉世字
 子明以良家子选为郎历事昭宣为左将军光禄勋
 赐爵关内侯其长女为元帝昭仪生中山孝王即中
 山太后媛也奉世子男九人谭野王逡立皆至大官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7b 页 WYG0922-0029b.png
 所谓大冯君小冯君者裔孙衍后汉有传又冯鲂字
 孝孙南阳湖阳人亦云其先魏之支别食采冯城因
 氏焉秦灭魏迁于湖阳为郡著姓东观记亦曰魏之
 别封曰华侯华侯孙长卿食采冯城因以为氏又冯
 勤字伟伯魏郡繁阳人曾祖父扬宣帝时弘农太守
 八子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万石君兄弟形皆
 伟壮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乃为子伉娶长妻生
 勤长乐信都冯氏冯和生安慕容永时为将军子跋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8a 页 WYG0922-0029c.png
 徙居龙和家于长谷仕慕容氏为中卫将军及慕容
 云之乱乘隙篡位国号北燕在位十一年死二子翼
 永跋幼弟弘杀翼自立为魏所伐奔高句丽杀之弘
 兄素弗侍中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跋从兄万泥骠
 骁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务银提为上大将军辽东太
 守买卫尉城阳伯睹太常高城伯族人懿给事中南
 燕有京兆太守冯鸯上党人后蜀有侍中冯孚元和
 姓纂曰冯氏出颍川者汉左将军奉世之后出长乐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8b 页 WYG0922-0029d.png
 者宜都侯参后出京兆者燕王弘之后出弘农者弘
 孙西魏宁州刺史宁之后出河间者唐监察御史师
 古之后虞部员外郎宿东阳人文多不录

 出姓苑

 太皞伏羲氏之姓也三皇以来有天下者异德则异
 号异号则异姓异号者如伏羲或曰庖羲神农或曰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9a 页 WYG0922-0030a.png
 炎帝黄帝或曰帝鸿异姓者如炎帝生于姜水黄帝
 生于姬水皆以为姓详此即太皞东方之帝木生风
 故伏羲以风为姓实象其德黄帝之相风后即其裔
 也春秋有任宿须句颛臾四国在济水上皆风姓司
 太皞之祀

 谨按春秋郑穆公十一子子然及二子孔三族亡子
 羽不为卿其存者唯罕驷丰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9b 页 WYG0922-0030b.png

 出自姬姓周文王子酆侯之后以国为氏春秋时赤
 狄潞氏之相曰酆舒

 出自周官充人之后以官命氏战国有充虞为孟子
 弟子洞仙传有仙人充尚急就章有充申汉百官表
 有左冯翊充郎初平二年迁大司农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10a 页 WYG0922-0030c.png
 曹大宗姓源韵谱曰公正无私九命百里之号后为
 氏焉谨按灌婴传有楚将公杲则秦楚之际已有公
 氏

 风俗通云晋大夫司功景子之后或去司单为功氏

 谨按鲁颂曰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则龟蒙鲁封内之
 山以其在国之东故谓之东蒙孔子谓颛臾昔者先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10b 页 WYG0922-0030d.png
 王以为东蒙主是也秦将蒙骜及其子恬毅中庶子
 蒙嘉皆鲁人之后又唐南诏蒙氏父子以名相属如
 皮罗阁生阁罗凤是也其后或入中国者遂为安定
 人

 元和姓纂曰出自刘氏汉楚元王子红侯富之后
鸿
 谨按汉郊祀志曰黄帝相鬼臾区号曰大鸿其卒而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11a 页 WYG0922-0031a.png
 葬谓之鸿冢然则大鸿之后当为鸿氏

 姓苑曰南阳丛鐇为滁州刺史

 唐翁承赞字文饶乾宁中及进士第有诗一卷元和
 姓纂比部郎中翁义恪

 出自董姓鬷夷氏之后去夷为鬷氏春秋时郑大夫
古今姓氏书辩證 卷一 第 11b 页 WYG0922-0031b.png
 鬷蔑字然明亦曰鬷明为子产叔向所知姓书未有
 原鬷氏所出惟元和姓纂微发其端今详著之

 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海人蓬球旧姓书无此氏今增
 入

 一作姓书曰人姓谨按此即古文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