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920-00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事物纪原卷二      宋 高承 撰
  公式姓讳部八

 三代而上王言有典谟训诰誓命凡六等其总谓之
 书汉初定仪则四品其四曰戒敕今敕是也自此帝
 王命令始称敕至唐显庆中始云不经凤阁鸾台不
 得称敕敕之名遂定于此
卷二 第 1b 页 WYG0920-0032b.png
黄敕
 唐高宗上元三年以制敕施行既为永式用白纸多
 为虫蛀自今已后尚书省颁下诸州诸县并用黄纸
 敕用黄纸自高宗始也

 刘协文心雕龙曰古者有命无制周礼太祝作六辞
 以通上下其二曰命是也苏氏演义曰制也主也禁
 也断也言君上用人或制断而行之或禁制而止之
卷二 第 2a 页 WYG0920-0033a.png

 文心雕龙曰有熊唐虞同称曰命其在三王事兼诰誓
 诏诰也教也所以告教百姓三代无文起于秦汉史
 记秦始皇二十六年李斯议命为制令为诏
凤诏
 后赵石季龙置戏马观观上安诏书用五色纸衔于
 木凤口而颁之今大礼御楼肆赦亦用其事自石季
 龙始也
卷二 第 2b 页 WYG0920-0033b.png

 尚书汤黜夏作诰汉初太上皇称之今太后亦称之
 又所以命官授职皆为诰以成汤为之始苏氏演义
 曰诰告也言布告王者之令使四方闻之今言告身
 者谓己身受其告令也
册命
 汉仪四品一曰策书策简也今册命即是盖始于汉
 书顾命曰丁卯命作册书则汉缘周事也
卷二 第 3a 页 WYG0920-0033c.png
宣麻
 唐书百官志曰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
 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宣麻
 之始自明皇世也
宣头
 笔谈曰宣头所起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诰诏皆
 写四本一为底一为宣谓出行耳未以名书也晚唐
 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
卷二 第 3b 页 WYG0920-0033d.png
 录之于籍谓之宣底梁置崇政院专行密命后唐复
 枢密使以郭崇韬安重诲为之始分领政事不关中
 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也是则宣头之始
 出于晚唐而定于后唐也

 汉制王侯及郡守长吏于所部其指令皆称教取敬
 敷五教之义今犹皇后称教旨疑始于汉王侯长吏
 之称教也
卷二 第 4a 页 WYG0920-0034a.png

 尧咨四岳舜命九官并陈词不假书翰则敷奏以言
 章表之义也汉乃有章表奏駮四等则表盖汉制也
 苏氏演义曰表者白也言以情旨表白于外也按衣
 外为表论语必表而出之以披露于意杂事曰汉定
 礼仪则有四品
上书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作书以戒此上书之始也七国
卷二 第 4b 页 WYG0920-0034b.png
 时臣子言事于其君皆曰上书秦改曰奏今亦有上
 书之事又通于臣下者也
转对
 唐书薛珏传珏为京兆尹司农供三宫蓄茹不足请
 市时韦彤为万年令珏使禁卖德宗怒夺彤俸帝疑
 下情不达诏延英坐日许百司长官二员言阙失谓
 之巡对唐会要曰贞元中诏每御延英令诸司长官
 二人奏本司事常参官每巳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
卷二 第 5a 页 WYG0920-0034c.png
 之巡对宋朝因之曰转对

 文心雕龙曰始于刘歆移太常孔稚圭因有北山移文今
 有移牒之名宜始此也

 又曰始于周穆王令祭公谋父为威让之辞以责狄
 人也战国策谓始于张仪檄楚误矣苏氏演义曰颜
 师古注急就章云檄激也以辞旨慷慨发动之意又
卷二 第 5b 页 WYG0920-0034d.png
 曰邀檄也

 唐会要曰唐制诸司相质问三曰关开通其事也盖
 始于唐宋朝神宗行官制用唐事
露布
 隋书志曰后魏每征战尅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
 于漆竿之上名为露布露布自此始也其后相因施
 行通典亦云尔按后汉桓帝时地数震李云乃露布
卷二 第 6a 页 WYG0920-0035a.png
 上书移副三府注谓不封之晋代桓温北伐须露布
 文唤袁宏宏倚马濡染不辄笔俄得七纸则露布晋
 已有矣
祝文
 自伊耆氏始为八蜡则有之其文曰土反其宅水归
 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是也礼记云

 周制大夫已上有谥士则有诔是诔起于周也礼檀
卷二 第 6b 页 WYG0920-0035b.png
 弓鲁庄公及宋战县贲父死之公诔之士之有诔自
 此始也按周礼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六曰诔注
 谓积累生时德行以赐之命是也
殿下
 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汉之前未闻唐初百官
 于皇太后亦称之百官洎东宫官对皇太子亦呼之
 今虽亲王亦避也始于汉续事始曰汉以前未有此
 呼魏志太祖定汉中杜袭始呼之时操封魏王故袭
卷二 第 7a 页 WYG0920-0035c.png
 呼殿下按此自杜袭始也酉阳杂俎曰秦汉以来于
 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
 毂下二千石长吏言閤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呼言
 足下
閤下
 沈约宋书三公黄閤共事前史无文按礼士韠与天
 子同公侯大夫即异注谓三公与天子礼数相亚故
 黄其閤示谦不敢斥尊疑是汉制疑閤下之呼出自
卷二 第 7b 页 WYG0920-0035d.png
 此矣故今呼三公曰閤下
足下
 异苑曰介之推逃禄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
 制屐每怀其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当
 缘此尔史记战国之士或上书时君或谈说君前及
 相与论难多相斥曰足下盖自七国相承至今也
下官
 通典曰宋孝武帝多猜忌诸国吏人于本国君不得
卷二 第 8a 页 WYG0920-0036a.png
 称下官事在孝武孝建中本为王国避臣之称而今
 人或以自谓也

 张璠汉记曰董卓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启事然后
 得行此则启事得名之始也魏国笺记始云启末云
 谨启晋宋以来与表俱用今止臣下以相往来也

 诗出车曰畏此简书简书者治行煞青作简以书尔
卷二 第 8b 页 WYG0920-0036b.png
 今人直用纸名曰简以通庆吊问候之礼取简书之
 义尺牍类也锦带前书曰书版曰牍书竹曰简

 舜曰书用识哉春秋子家吊宣孟以书汉曰入牍陈
 遵所善是也故今曰书尺名虽见于有虞而实始于
 春秋
题缄
 事始曰唐元和中李赵公权倾天下四方缄翰日至
卷二 第 9a 页 WYG0920-0036c.png
 蒲路帅郤士美有珍献赵公报书叙殷勤误入振武
 封中振武阿跌光进知其误还之公因命书吏凡有
 书题各签官号以送之于今为式曰题缄也
门状
 又曰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后代稍用
 名纸唐武帝时李德裕贵盛百官以旧刺礼轻至是
 留具衔候起居之状至今贵贱通用谓之门状稍贵
 礼隔者如公状体为大状
卷二 第 9b 页 WYG0920-0036d.png
名纸
 释名曰书名字于奏上曰刺后汉祢衡初游许下怀
 一刺既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盖今名纸之制也
 则名纸之始起于汉刺也

 通历洎帝王五运历年记人皇之后有五姓四姓七
 姓十二姓纪则姓之始疑起于此而帝王世纪至太
 昊始曰庖牺氏风姓也易类是谋曰黄帝吹律定姓
卷二 第 10a 页 WYG0920-0037a.png
 疑姓自太昊始而黄帝定姓者因生赐姓之始也陆
 法言引风俗传云张王李赵为黄帝赐姓

 春秋左氏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盖命氏之原尚矣天皇而降皆称虽盘古之初亦曰
 氏也
族望
 笔谈曰世人以氏族相高虽从古有之然未著盛自
卷二 第 10b 页 WYG0920-0037b.png
 魏氏铨总人物以氏族亦不专任门地惟四夷则全
 以为贵贱如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为贵种自馀为庶
 姓是也国主大臣各有种姓苟非贵种国人莫肯归
 之庶姓虽有劳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后魏据中原
 此俗遂盛于中国唐末方衰息也

 帝王世纪曰神农母名女登春秋钩命决曰任姒感
 龙生帝魁注云魁炎帝名左传曰太皞以龙纪官故
卷二 第 11a 页 WYG0920-0037c.png
 为龙师而龙名又太皞之母名华胥则名疑始于伏
 牺氏之前

 礼记郊特牲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冠而字成人之
 道也字所以贵名帝王世纪曰少皞帝名挚字青阳
 则自金天氏始为字也

 周礼小史之职有事诏王之讳注云先王之名礼卒
卷二 第 11b 页 WYG0920-0037d.png
 哭以木铎徇于路舍故而讳新注故高祖之讳新新
 死者之讳春秋左氏传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
 之则是讳名自周人始也礼祭义云文王称讳如见
 亲
花押
 古者书名破真从草取其便于书记难于模仿唐书
 曰韦郇公陟每书陟字自号五云体俗浸相缘率以
 为常后有不取其名出于机巧心法者此押字之初
卷二 第 12a 页 WYG0920-0038a.png
 也其原宜自韦陟始云
  礼祭郊祀部九

 礼记曰礼始诸饮食盖自大昊取牺牲以供庖厨制
 嫁娶以俪皮为礼始也王子年拾遗记曰庖牺崇礼
 教以遵文通典曰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咸
 备扬子法言曰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
 义哨哨也
卷二 第 12b 页 WYG0920-0038b.png
祭祀
 王子年拾遗记曰庖牺使鬼物以致群祠以牺牲登
 荐百神则祭祀之始也黄帝内传曰黄帝始祀天祭
 地所以明天道史记曰高阳洁诚以祭祀高辛明鬼
 神而敬事之也
斋戒
 春秋命诚图曰黄帝请问太一长生之道太一曰斋
 六丁可以成功内传曰帝誓剪蚩尤乃斋三日以告
卷二 第 13a 页 WYG0920-0038c.png
 上帝此斋戒之始也
坛墠
 左氏注曰除地为墠筑土为坛书金縢武王有疾周
 公为三坛同墠黄帝内传乃有筑坛墠事是为其制
 起自黄帝
郊丘
 通典曰黄帝封禅天地则郊丘之始矣又黄帝内传
 曰王母既会帝于蓬莱帝归乃筑圆坛以祀天方坛
卷二 第 13b 页 WYG0920-0038d.png
 以祭地则圆丘方泽之始也
禘郊
 礼记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则兹礼始于虞舜也
三岁郊
 史记封禅书曰汉武即位之明年初至雍郊见五畤
 后常三岁一郊则郊以三岁自汉武帝始也
合祀
卷二 第 14a 页 WYG0920-0039a.png
 祀天于南郊祭地于北郊古今之通义也通典曰汉
 平帝立王莽颇改祭礼云天地有合有别有合者孟
 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地于南郊于是始
 同祀于圆丘今南郊之合祀自王莽始也黄图载元
 始四年尝以岁孟春亲郊祭天南郊以地配望秩山
 川遍于群神天地位皆南乡同席地差在东是也
明堂
 尸子曰黄帝曰合宫有虞曰总章商曰阳馆周曰明
卷二 第 14b 页 WYG0920-0039b.png
 堂管子曰黄帝有明堂之议通典曰黄帝拜祀上帝
 于明堂唐虞祀五帝于五府夏后享祖宗于世室商
 人曰重屋周人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周礼又
 曰夏后世室商人重屋汉时公王带画黄帝明堂图
 则明堂要自黄帝始也而孟诜锦带前书纪郑康成
 匠人夏世室注云上五室法五行木室处东北曰青
 阳火室东南曰明堂金室西南曰总章水室西北曰
 元堂土室中央曰太室盖夏以不毁为名故曰世室
卷二 第 15a 页 WYG0920-0039c.png
 商加重檐故曰重屋周以明布政令故曰明堂馀见
 礼记月令也
封禅
 史记封禅书曰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无怀氏
 为之始盖在太昊前也管子亦云遁甲开山记则太
 昊之后自女娲至无怀凡十五代乃在太昊后炎帝
 前也
神州
卷二 第 15b 页 WYG0920-0039d.png
 王者所居卜吉土五千里内之地名也通典于周制
 方丘篇始录之则是神州之祭自周人始也

 礼记曰社祭土而主阴气左氏曰共工氏有子曰勾
 龙为后土实始为社汉书高祖十年春有司奏令县
 道常以春二月祀社稷以羊彘盖自三代以来社稷
 为诸侯命祀秦罢侯置守故诸侯之职归守令汉始
 以郡县祀社稷也
卷二 第 16a 页 WYG0920-0040a.png

 礼稷为五谷之长昔烈山氏之子曰柱夏以上祀之
 实始为稷周弃为唐虞稷官汤既胜夏迁社而祀弃
 故自商以来祀之其州县祭社稷仪盖自皇朝祥符
 中始定之云

 腊蜡者岁十二月合聚百物而索飨之也礼记郊特
 牲曰伊耆氏始为蜡又曰蜡之祭主先啬而祭司啬
卷二 第 16b 页 WYG0920-0040b.png
 先为田报祭也诗疏云伊耆神农并与大庭为一也
山川
 通典曰黄帝祭于山川典礼为多则山川祀秩始自
 黄帝氏也舜典望秩于山川也
籍田
 周制天子孟春躬耕籍田国语虢文公言之详矣其
 事亦见于周官甸师之职及礼记则其礼周制也礼
 记武王耕籍田然后诸侯知所以敬
卷二 第 17a 页 WYG0920-0040c.png
先农
 汉文制春始耕于籍田官祀先农以一太牢则其祀
 由汉兴也
先蚕
 周礼内宰诏王后蚕于北郊斋戒享先蚕礼亦杂记
 其事然礼之所纪多商周之制及其馀群小祀俱周
 典云
五祀
卷二 第 17b 页 WYG0920-0040d.png
 世本曰商汤作五祀井灶中霤行至周而七曰门行
 厉户灶司命中霤也
高禖
 五经要义曰高禖先王子孙之祀也注云高辛妃简
 狄吞燕卵而生契后王以为禖官典曰郑注俱云后
 王不知起于何代也
灵星
 汉有天下高祖制诏御史令天下立灵星祠盖祈谷
卷二 第 18a 页 WYG0920-0041a.png
 也时汉兴八年矣通典曰周制仲秋祭灵星于国之
 东南则非汉始祀之也
寿星
 通典曰周立寿星祠在下杜亳时奉焉宋朝会要曰
 景德三年七月王钦若言礼记月令八月命有司秋
 分享寿星于南郊唐开元二十四年七月敕所司置
 寿星坛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今百神咸秩而独略
 寿星望俾崇祀礼院言寿星南极老人星也尔雅云
卷二 第 18b 页 WYG0920-0041b.png
 寿星角亢也注云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云唐开元
 中上封事者言月令八月日月会于寿星居列宿之
 长请八月社日配寿星于太社坛享之当时遂敕特
 置寿星坛也
周伯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二年九月邢中和言景德三
 年周伯星出角亢之下按角亢为泰山之根果符上
 封之应望于亲郊日置周伯星于亢宿间礼院言司
卷二 第 19a 页 WYG0920-0041c.png
 天元奏周伯星出氐三度氐亢相去不远并寿星之
 次乃设位于氐星之间
九宫
 又曰景德三年九月王钦若言九宫贵神天宝立祀
 咸平四年三月杜镐言唐明皇天宝中述九宫贵神
 次昊天上帝明皇肃宗皆尝亲祀又景祐二年四月
 章得象言唐天宝中术士苏嘉庆始置九宫神坛于
 城东祭以四孟随岁改位行棋谓之飞位按唐会要
卷二 第 19b 页 WYG0920-0041d.png
 曰天宝三载十月十六日苏嘉庆上言请于城东置
 九宫贵神坛每岁四孟月祭也
大火
 又曰康定元年十月胡宿言按春秋士弱对晋侯曰
 古之火正或食于木陶唐火正曰阏伯居商丘祀大
 火焉说文曰火正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后世以
 为火祖相土契之曾孙代阏伯宋其后也商丘今南
 京则阏伯之神主祀大火愿列祀官祭大火礼官议
卷二 第 20a 页 WYG0920-0042a.png
 曰阏伯为高辛火正实居商丘主祀大火后世因之
 为贵神配火侑神功谓宜因作坛兆秩大火以阏伯
 配然则大火之祀始于帝喾而宋朝仁宗复其典也
后土
 按西汉祭天于甘泉泰畤祭地于汾阴后土后汉始
 定南北郊然则汾阴后土本汉祀地祇之所也
宗庙
 礼纬元命包曰唐虞五庙沿革亦云昔唐虞五庙夏
卷二 第 20b 页 WYG0920-0042b.png
 后因之至商而七书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庙可以观
 德是也周兼文武二祧故九庙由唐虞推而上之明
 其前有至尧舜乃祭五庙尔
庙号
 王者祖有功宗有德始自有虞祖高阳而宗尧故舜
 典有归格于艺祖受终于文祖大禹矢谟亦有受命
 于神宗之文商有天下太甲号太戊为中宗武丁为
 高宗始列宗庙之号故汉氏因之西京有太宗世宗
卷二 第 21a 页 WYG0920-0042c.png
 东京有显宗肃宗而唐室诸帝乃例称之盖其事原
 于虞舜而备于商人也
朝献
 笔谈曰唐制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祭告惟太清
 宫太庙则上亲行谓之奏告止南郊为正祠天宝九
 载诏以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宫宜称朝献太
 庙宜称朝飨自此失奏告之名又皆为正祠其礼自
 唐始也
卷二 第 21b 页 WYG0920-0042d.png
配天
 有虞为禘郊之礼以祀昊天上帝始有配食之事祭
 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是也虞以上尚德用有德
 者夏商稍用其姓代之先后至周始严父配天故孝
 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周公郊祀后
 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注谓以父配
 天之礼始自周公盖配天侑食肇于有虞而明堂之
 严父配帝则自周公始也
卷二 第 22a 页 WYG0920-0043a.png
配飨
 尚书盘庚之告其臣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
 与享之则功臣配享之礼由商人始也周礼有功者
 书于太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也赵简子记祀董安
 于庙魏祀曹真于太祖庙又祫祀功臣二十一人也
木主
 典礼曰措之庙立之主曰帝檀弓曰商王缀重盖庙
 所以藏主宜始为庙即立主也
卷二 第 22b 页 WYG0920-0043b.png
版位
 宋朝会要曰景德二年九月二日上封者言郊立天
 地神位不严望令重造诏王钦若详阅修制十一月
 一日版位成贮以漆匣舁床覆以黄缣帕坛上四位
 以朱漆金字第二神位黑漆金字第三黑漆黄字第三以
 降黑漆朱字天地祖宗为一匣馀十二陛为一匣
牙盘
 又曰乾德六年和岘言唐天宝中享太庙礼料外每
卷二 第 23a 页 WYG0920-0043c.png
 室加常食一牙盘五代遂废诏自今亲享庙别设牙
 盘食禘祫时享皆同之按唐会要曰天宝五载四月
 十六日诏享太庙宜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则享
 庙之设牙盘食自唐明皇始也
献果
 史记叔孙通传孝惠曾春出游离宫通曰古者有春
 尝果今樱桃熟可献愿因出取献宗庙帝从之云诸
 果之献由此兴也按礼记有天子羞含桃荐之寝庙
卷二 第 23b 页 WYG0920-0043d.png
 又似周制非始于通也
饮福
 宋朝会要曰乾德元年十二月以南郊礼毕大宴于
 广德殿自后凡大礼毕皆设宴如此例曰饮福宴盖
 自此其始也
青城
 又曰天圣二年三月太常礼院案周礼幕人掌帷幕
 幄帟绶之事郑注云王出宫则有是事在傍曰帷在
卷二 第 24a 页 WYG0920-0044a.png
 上曰幕皆以布为之四合象宫室曰幄王所居之帐
 也帟若握中坐上承尘皆以缯为之绶组所以系帷
 也又掌次云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
 则张大次小次注曰次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小
 次既接祭退俟之处圣朝自太祖以来每行郊礼皆
 营青城幄殿即周礼大次也又于东壝门外设更衣
 殿即小次也是则宋朝之设青城自周制也
内寺
卷二 第 24b 页 WYG0920-0044b.png
 僧史略曰谓之道场内起于后魏得名于隋炀帝改
 僧寺曰道场置于宫中故曰内今宋朝洪福等殿安
 佛经声钟为内寺此其初也唐代宗始有其事
  崇奉褒册部十
玉皇号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真宗诣玉清昭应
 宫率天下臣庶奏告上玉皇圣号真宗实录曰大中
 祥符七年九月上对侍臣曰自元符之降朕欲与天
卷二 第 25a 页 WYG0920-0044c.png
 下臣庶同上玉皇圣号至天禧元年正月辛丑朔帝
 诣太初殿恭上玉皇大天帝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
 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惟是疑会要所纪奏告
 是八年事云章衡纪年通载曰大中祥符八年正月
 壬子朔上玉皇大帝号
圣祖号
 御制灵遇记曰景德初王中正遇司命真君传药金
 法上之四年十一月降刘承规之直舍五年始奉上
卷二 第 25b 页 WYG0920-0044d.png
 徽号曰九天司命天尊真宗实录曰大中祥符五年
 十月十七日上梦景德四年先降神人传玉皇命云
 今汝祖赵有名此月二十四日降如唐真元事至日
 天尊降延恩殿闰十月己巳诏上九天司命保生天
 尊圣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阙/)
                 保生天尊
 曰东岳司命上卿佑圣真君初封禅毕诏上司命天
 尊之号至是以圣祖临降名称相类故改上焉天禧
卷二 第 26a 页 WYG0920-0045a.png
 元年正月壬寅帝诣景灵宫天兴殿恭上也然实录
 之记圣祖加号前后不同故备述二年中事云章衡
 纪年通载曰天禧元年辛丑朔上玉皇圣祖号宝册
圣母号
 宋朝会要曰天禧元年三月六日册上圣祖母懿号
 曰元天大圣后先是大中祥符五年制加上圣祖母
 号俟兖州太极观成择日奉上至是诏王旦等行册
 礼也
卷二 第 26b 页 WYG0920-0045b.png
采访号
 笔谈曰庐山太平观乃九天采访使者祠自唐开元
 中创建元丰二年道士陶智仙门人陈若拙发地铜
 钱有应元保运四字至四年有诏进号九天采访使
 者为应元保运真君遣内侍廖维持御书殿额赐之
 乃与钱文同符
黑煞号
 杨亿谈苑曰开宝中有神降于终南山进士张守真
卷二 第 27a 页 WYG0920-0045c.png
 自言我天之尊神号黑煞将军与真武天蓬等列为
 天之大将太宗即位筑宫终南山阴太平兴国六年
 封翊圣将军翊圣传曰建隆之初凤翔府盩厔县民
 张守真游终南山闻空中有召之者曰吾高天大圣
 玉帝辅臣授命卫时乘龙降世太宗遣王守节王龟
 从就终南山下筑宫兴国初诏封翊圣将军真宗受
 元符封泰山后大中祥符七年诏加号曰翊圣保德
 真君
卷二 第 27b 页 WYG0920-0045d.png
真武号
 宋朝会要曰天禧二年闰四月诏醴泉所立观曰祥
 源六月诏加真武号曰真武灵应真君
孔子封
 唐礼乐志曰明皇开元二十七年诏夫子称先圣可
 谥曰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唐会要曰开元二十
 七年八月二十四日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其后嗣改
 封嗣文宣王二十七日命裴耀卿等就国子监册命
卷二 第 28a 页 WYG0920-0046a.png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元年诏追谥玄圣文宣王五
 年十二月改谥至圣避圣祖讳也
孔子父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二日敕叔梁纥
 宜追封齐国公颜氏追封鲁国太夫人
孔子妻
 又敕亓官氏追封郓国夫人
十哲封
卷二 第 28b 页 WYG0920-0046b.png
 唐会要曰开元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诏十哲并
 宜褒赠颜子亚圣须优其秩颜子封兖公闵子费侯
 等是也
七十子
 又诏七十子并宜追赠曾参赠成伯颛孙师陈伯是
 也制曰十哲之外曾参之伦未有称谓宜疏五等之
 封俾与先圣咸膺盛礼
周公封
卷二 第 29a 页 WYG0920-0046c.png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诏周文公旦可
 追封文宪王于兖州曲阜县建庙春秋委州长吏致
 祭
太公封
 唐书肃宗纪曰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追封太公为
 武成王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诏维师尚
 父实赞隆周宜加谥昭烈武成王仍于青州建祠庙
老子号
卷二 第 29b 页 WYG0920-0046d.png
 又高宗纪曰乾封元年二月己未追号老子太上玄
 元皇帝唐会要曰天宝二载正月十五日加号大圣
 祖八载六月十五日加号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载二
 十七日加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十一日制谨奉上
 真元皇帝圣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真宗宝
 录云六年七月庚午制也纪年通载云大中祥符七
 年正月戊申奉上太上老君尊号册宝也
卷二 第 30a 页 WYG0920-0047a.png
李母号
 又武后纪曰光宅二年九月甲寅追尊老子母曰先
 天太后唐会要则云文明元年九月册玄元皇帝妻
 为先天太后二说未知孰是
列子号
 唐会要曰天宝元年三月十九日李林甫奏列子号
 冲灵真人宋朝会要曰景德二年二月九日诏冲灵
 真人宜进号冲虚至德真人列子庙在圃田至是真
卷二 第 30b 页 WYG0920-0047b.png
 宗车驾经过故有此诏
庄子号
 又唐会要曰天宝元年二月十二日追赠庄子南华
 真人三月十九日李林甫奏文子列子庄子庚桑子
 其书各从其号为真经
文子号
 又曰天宝元年三月十九日李林甫奏文子号通玄
 真人庚桑子号洞灵真人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五
卷二 第 31a 页 WYG0920-0047c.png
 年十月二十六日礼仪院请改文子为通元真人
五岳号
 唐会要曰垂拱七月一日封嵩岳为神岳大中王万
 岁通天元年四月一日又尊为皇帝神龙元年复为
 王先天二年八月二十日又封西岳为金天王开元
 十三年封太山为天齐王天宝五载正月封中岳为
 中天王南岳司天王北岳安天王宋朝会要曰大中
 祥符元年十月十五日诏泰山天齐王加号仁圣天
卷二 第 31b 页 WYG0920-0047d.png
 齐王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加号西岳曰顺圣金天王二十
 六日又诏加号中天王为崇圣中天王五月加上中岳曰
 中天崇圣帝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帝西
 岳曰金天顺圣帝北岳曰安天元圣帝
五镇号
 隋书开皇十四年立冀镇霍山祠开元礼惟祭四镇
 开宝后益霍山为五唐天宝十载正月二十三日始封东
 镇沂山为东安公南镇会稽山为永兴公西镇吴山为
卷二 第 32a 页 WYG0920-0048a.png
 成德公中镇霍山为应圣公北镇医巫闾山为广宁公
岳后号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诏加
 上东岳淑明后南岳景明后西岳肃明后北岳靖明
 后中岳正明后之号
四海号
 唐会要曰天宝十载正月二十三日封东海为广德公
 南海广利公西海广润公北海广泽公宋朝会要曰
卷二 第 32b 页 WYG0920-0048b.png
 康定二年十一月诏封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洪
 圣广利王西海通圣广润王北海冲圣广泽王
四渎号
 又唐会要曰天宝六载正月十二日封河为灵源公
 济为清源公江为广源公淮为长源公宋朝会要曰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诏河渎进号为顺圣
 灵源公康定二年诏封四渎皆为王按三代命五岳
 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唐始加其等也
卷二 第 33a 页 WYG0920-0048c.png
水府号
 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二年九月十七日诏江州马
 当上水府广祐宁江王宜封福善安江王太平州采
 石中水府济远定江王封顺圣平江王润州金山下
 水府虚肃镇江王封昭信泰江王旧封江南保大中
 伪号至是始易之
追赠
 自武王克商追王太王王季故后代有追谥追尊之
卷二 第 33b 页 WYG0920-0048d.png
 典两汉逮今人臣亦有追赠之制
追封
 汉书张贺传贺为掖庭令宣帝以皇曾孙收养掖庭
 恩甚密及帝即位追思贺封恩德侯此则追封之始
 也
   乐舞声歌部十一

 山海经曰祝融生长琴是处摇山始作乐风注云创
卷二 第 34a 页 WYG0920-0049a.png
 乐风曲也通典曰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神农乐
 名扶持亦曰下谋隋乐记曰伏羲有网罟之歌伊耆
 有苇籥之音葛天八阕神农五弦其来尚矣吕氏春
 秋曰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捉足歌八阕则非长
 琴始为乐也世本曰伏牺造琴瑟是始为乐至黄帝
 命伶伦考八音调和八风为云门之乐则其事于是
 乎备
乐府
卷二 第 34b 页 WYG0920-0049b.png
 通典曰汉武立乐府盖始置之也乐府之名当起于
 此
胡部
 唐礼乐志曰自周陈以上雅郑淆杂而无别隋文始
 分雅俗二部今俗乐二十八调是也又有倍四本写
 乐形类雅音而曲出于胡部此名胡部之始也复有
 银字中管之别皆前代应律之器后人失其传而更
 异名故俗部诸曲悉源于雅乐笔谈曰外国之声前
卷二 第 35a 页 WYG0920-0049c.png
 自别为四夷乐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
 奏自此全失古注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
 清乐合胡部为宴乐
教坊
 唐明皇开元二年于蓬莱宫侧始立教坊以𨽻散乐
 倡优曼衍之戏馀见教坊使条
钧容
 宋朝会要曰钧容军乐也太平兴国三年诏籍军中
卷二 第 35b 页 WYG0920-0049d.png
 之善乐者命曰引龙直每巡省游幸则骑导车驾而
 奏乐端拱二年又选捧日等军晓畅音律者增多其
 数蕃臣以乐工进亦𨽻之淳化三年改名钧容直取
 钧天之义
云韶
 又曰云韶部者黄门乐也开宝中平岭表择广州内
 臣之聪警者得八十人令于教坊习乐赐名箫韶部
 雍熙初改名云韶旧唐志曰武德以来置内教坊于
卷二 第 36a 页 WYG0920-0050a.png
 禁中则天改曰云韶府会要曰如意元年五月二十
 八日也则云韶之名已见于是矣
律法
 通典曰伏牺氏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此盖其
 肇也
律吕
 吕氏春秋曰黄帝命伶伦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阴取
 竹于解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
卷二 第 36b 页 WYG0920-0050b.png
 而吹之以为十二筒听凤鸣以为十二律雄鸣六为
 律雌鸣六为吕月令章句曰上古圣人本阴阳别风
 声乃截竹为管谓之律晋律历志曰黄帝令伶伦造
 律吕也
二变
 通典曰商以前但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自周加文武
 二声谓之二变孟诜锦带前书曰变宫变徵自商以
 前皆用五声以配十二辰至周武王克商之时从午
卷二 第 37a 页 WYG0920-0050c.png
 至子天有七助故加文武二变声是为七音五声为
 体二变为和依此相生迭为之宫尚书大传云七始
 为七其五声为正二声为变然则变宫变徵乃始于
 周也按国语周景王问七律伶州鸠曰武王伐商岁
 在鹑火月在天驷星在天鼋姬氏出自天鼋自鹑及
 驷七列南北之揆七同凡神人以数合之以声昭之
 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律和其声故有七律
 此盖其始也
卷二 第 37b 页 WYG0920-0050d.png
诸调
 笔谈曰宫商角为正声徵羽为变声加变徵则从变
 之声已渎矣隋郑译始调具之均展转相生为八十
 四调清浊溷淆纷乱无统并流为新声自后有犯声
 侧声主煞寄煞偏字傍字双半字之法然则今胡部
 诸调皆源于郑译
三台
 三十拍曲名也刘公嘉话录曰三台送酒盖因北齐
卷二 第 38a 页 WYG0920-0051a.png
 文宣毁铜雀台别筑二个台宫人拍手呼上台因以
 送酒李氏资暇曰昔邺中有三台石季龙游宴之所
 乐工造此曲促饮也又一说蔡邕自御史累迁尚书
 三日之间历三台乐府以邕晓音律制此曲以悦之
 未知孰是
小词
 笔谈曰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之咏以成曲谓之
 协律诗外有和声所谓曲也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
卷二 第 38b 页 WYG0920-0051b.png
 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贞元元和之间
 为之者已多有在涯前者又小曲有咸阳沽酒宝钗
 空之句李白作花间集乃云张泌所为莫知孰是杨
 绘本事曲子云近世谓小词起于温飞卿然王建白
 居易前于飞卿久矣王建有宫中三台宫中调笑乐
 天有谢秋娘咸在本集与今小词同花间集序则云
 起自李太白谢秋娘一云望江南又曰近传一阕云
 李白制即今菩萨蛮其词非白不能及此信其自白
卷二 第 39a 页 WYG0920-0051c.png
 始也刘斧青琐集隋海记中有望江南调即炀帝世
 已有其事也
鼓吹
 唐乐志曰黄帝使岐伯作鼓吹以扬德建武蔡邕礼
 志亦云然唐绍传曰绍谓鼓吹本军容黄帝战涿鹿
 以为警卫也
凯歌
 蔡邕礼志曰黄帝使岐伯作军乐凯歌今回军有乐
卷二 第 39b 页 WYG0920-0051d.png
 即其遗意也
女乐
 列女传曰夏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四方美女积
 之后宫作烂漫之乐晋献公欲伐虞遗以女乐二八
 左传郑略晋侯以女乐论语齐人归鲁女乐自周末
 皆有而桀为之始

 汉元帝时京房造准中瑟而十三弦隐开九尺中央
卷二 第 40a 页 WYG0920-0052a.png
 一弦下有尽分寸六十律之节宋朝仁宗时阮逸胡
 瑗辈复用其制作之

 山海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乎天得九歌九辩以下焉
 又曰帝俊有子八人是始歌舞夏侯玄辩乐论曰伏
 牺有网罟之歌吕氏春秋有葛天氏歌八阕一曰载
 人二玄鸟三逐草木四奋五谷五天帝六达帝功七
 依地德八物禽兽之极则歌以太昊为始盖太昊之
卷二 第 40b 页 WYG0920-0052b.png
 后十三代有葛天氏故也

 山海经曰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眼以
 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又曰帝俊八子是始为舞孟频
 引教坊记曰昔阴康氏次葛天氏元气肇分灾沴未
 弭民多重膇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是始制舞然则
 舞自康氏始也吕氏春秋曰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
 民多壅阏故为作舞以宣导之误矣孟诜锦带前书
卷二 第 41a 页 WYG0920-0052c.png
 则云舞乐之兴始于黄帝故周用六代之乐越取黄
 帝以谓始舞可尊也周礼六舞五曰人舞注无所执
 以手袖为威仪祀星辰舞之即今代之舞出于此也

 月令章句曰上古圣人本阴阳别风声审清浊不可
 以文载口传于是始铸金作钟以主十二月之声山
 海经曰炎帝之孙岐伯因鼓遂为钟又曰岐伯生鼓
 延是始为钟吕氏春秋曰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世
卷二 第 41b 页 WYG0920-0052d.png
 本曰黄帝工人垂所造皇图要纪曰帝喾造钟磬礼
 曰垂之和钟郑康成云垂尧时钟工也
镈钟
 隋音乐志曰鏄钟即黄帝所命伶伦铸十二钟和五
 音者也宋朝会要载冯元等议曰昔黄帝命伶伦与
 营援铸十二钟以调月律今鏄钟是也

 礼记明堂位曰土鼓蒉桴伊耆氏之乐也帝王世纪曰
卷二 第 42a 页 WYG0920-0053a.png
 黄帝煞夔以其皮为鼓黄帝内传曰帝与蚩尤战玄
 女为帝制夔牛鼓又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世本曰
 夷作鼓盖起于伊耆氏之土鼓也
鼓足
 又明堂位曰夏后氏之鼓足郑注云足是四足毛公
 诗注曰夏后氏足鼓隋音乐志曰建鼓夏后氏加四
 足谓之鼓足
建鼓
卷二 第 42b 页 WYG0920-0053b.png
 同前又曰商楹鼓诗商颂曰置我鼗鼓毛公注云商
 人置鼓郑笺云其改夏之制乃始植我商家之鼓楹
 谓之柱楹贯植鼗虽不植贯而摇之商人柱贯之谓
 之楹鼓近代相承植而员之谓之建鼓盖商所作也
 又栖翔鹭于上不知何代所加或曰鹄取其声扬而
 远闻或曰鹭鼓精越王勾践大鼓于雷门以厌吴晋
 时移于建康有双鹭哾鼓而飞入云或曰皆非也诗
 云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古之君子悲周道
卷二 第 43a 页 WYG0920-0053c.png
 之衰颂声辍饰鼓以鹭存其风流未知孰是
悬鼓
 明堂位曰周悬鼓按周颂有瞽之诗曰应田悬鼓周
 礼雷灵路晋鼛等鼓皆有簨簴以悬之隋音乐志曰
 建鼓周人悬之谓之悬鼓

 说文曰无勾氏作磬世本亦云又曰叔所造不知何
 代人古史考曰尧时人也乐录曰磬叔传作礼记曰
卷二 第 43b 页 WYG0920-0053d.png
 叔之离磬皇图要纪曰帝喾造钟磬通礼义纂曰黄
 帝使伶伦造磬也
簨簴
 礼记曰夏后氏龙簨簴盖乐之制自造钟磬则宜有
 簨簴而饰之以龙则自夏后氏始也
方响
 通典曰梁有铜磬则今方响也方响以铁为之以代
 磬唐书礼乐志曰方响体以应石审此则是出于编
卷二 第 44a 页 WYG0920-0054a.png
 磬之制而梁始为之者也

 文选西都赋曰伏牺作琴世本曰伏牺造琴琴操曰
 伏牺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琴书曰伏牺氏王天下
 削桐为琴广雅曰伏牺氏琴长七尺二寸说文曰琴
 神农所造桐越练朱五弦至周文增其二帝王世纪
 曰炎帝作五弦之琴桓谭新论曰神农氏始削桐为
 琴绳丝为弦又曰周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广雅又云
卷二 第 44b 页 WYG0920-0054b.png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止有五弦文王增二弦隋
 音乐志曰琴神农制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为七者
 也高氏小史曰炎帝教人作五弦之琴通礼义纂曰
 尧使母勾作琴五弦扬雄琴清英曰舜弹五弦琴尧
 加二弦山海经曰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礼记曰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虽诸家记所始长短增弦不
 同要之以太昊作之为是赵惟暕又云琴始自伏牺
 尔雅曰大琴曰离二十弦传此是伏牺所制
卷二 第 45a 页 WYG0920-0054c.png
一弦琴
 通典曰一弦琴有十二柱柱如琵琶晋纪曰孙登居
 白鹿苏门二山弹一弦琴按拾遗记云师延商乐工
 也商时总修三皇五帝之乐抚一弦之琴或作瑟则
 地祇皆升是商代则有矣今瞽者抚之以拟曲者是
击琴
 通典曰击琴柳恽所作恽尝为文思有所属援笔误
 中琴因以管承弦又以竹片约而束之使弦急而声
卷二 第 45b 页 WYG0920-0054d.png
 亮举以击之以节曲按南史柳恽传初父世隆弹琴
 为士流第一恽每奏父曲尝感思复变体备写古曲
 尝赋诗未就以箄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
 韵乃制其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今世俗有弹独弦
 琴以竹作扣击之节疑此也马明生别传曰明生随
 神女入石室金床玉几弹琴有一弦五音并奏

 世本曰伏牺造瑟王子年拾遗记曰庖牺氏弦桑为
卷二 第 46a 页 WYG0920-0055a.png
 瑟世本又曰庖牺氏作瑟五十弦后黄帝使素女鼓
 瑟哀不自胜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帝王世纪曰
 伏牺作瑟三十六弦隋音乐志曰瑟二十七弦伏牺
 所作者也高氏小史曰太昊作二十五弦之瑟西都
 赋曰神农造瑟吕氏春秋曰朱襄氏之王天下多风
 阳气畜积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之瑟高诱曰士
 达朱襄之臣瞽叟制为十五弦舜益以八弦为二十
 三弦山海经曰晏龙始为瑟数说虽异以世本之说
卷二 第 46b 页 WYG0920-0055b.png
 为得

 通典曰秦琵琶也武后时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铜
 器似琵琶而圆时人莫识之元行冲曰此阮咸所造
 命匠人以木为之行冲以其形似月声合琴名月琴
 社佑以为晋竹林七贤图阮咸所弹与此同因谓之
 阮咸李氏资暇曰唐中宗朝元行冲为太常少卿有
 人于古冢获铜铸乐似琵琶而圆献于元公元曰此
卷二 第 47a 页 WYG0920-0055c.png
 阮仲容所造命工以木为之音韵清朗颇难名之权
 以仲容姓名呼焉阮公昔贤岂可以其名氏号乐器
 乎元以其形似月声合琴因是名月琴自是知之者
 不以旧名呼或谓咸丰肥创此器以移琴声四弦十
 三柱倚膝摐之谓之璧以代抚琴之艰也今人但直
 曰阮也
箜篌
 释名曰师涓所作靡靡之乐耳盖空国之侯所好也
卷二 第 47b 页 WYG0920-0055d.png
 晋应劭曰汉武令侯调始造此器史记封禅书汉武
 祷祠太一后土如用乐作空侯杜佑曰或云侯晖其
 声坎坎应节故曰坎侯讹为空侯侯者因乐人姓耳
 谓师延作非也风俗通曰汉武令乐人侯调依琴作
 坎侯宋临川守刘义庆空侯赋曰侯牵化而始造通
 典说其形似瑟而小用拨弹之非今器也又有云空
 侯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抱于怀
 中两手齐奏之谓之擘正今物也续汉书曰灵帝胡
卷二 第 48a 页 WYG0920-0056a.png
 服作胡空侯隋音乐志曰立箜篌出自西域非华夏
 旧器也

 陆法言切韵曰筝秦蒙恬所造风俗通曰筝秦声也
 而五弦今十三弦不知谁作傅玄筝赋序曰或以谓
 蒙恬造亡国之臣盖不能关思也隋音乐志曰筝十
 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也又风俗通曰按礼乐记
 筝筑身今筝形如瑟不知谁改傅子曰上圆象天下
卷二 第 48b 页 WYG0920-0056b.png
 平象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乃仁智之
 器阮瑀筝赋曰长六尺应律数晋陶融妻陈氏筝后
 夔创制子野考成也
琵琶
 风俗通曰琵琶近代乐家所作不知其始乐府杂录
 曰始自乌孙公主造马上弹之王愆期终幕祠仪曰
 出于弦鼗傅玄琵琶赋序曰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
 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筝筑空侯之声
卷二 第 49a 页 WYG0920-0056c.png
 作马上之乐以方语目之曰琵琶释名曰本起于胡
 中马上所鼓石崇以谓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
 作乐以慰其思隋音乐志曰曲项琵琶出自西域非
 华夏旧器也事始云或云碎叶国所献
嵇琴
 杜挚赋序曰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
 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馀然则系弦
 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彷佛其状则今
卷二 第 49b 页 WYG0920-0056d.png
 嵇琴也是嵇琴为弦鼗遗象明矣唐礼乐志曰琵琶
 体圆修颈而小号秦汉子盖弦鼗之遗制出于胡中
 传为秦汉所作今人又号嵇琴为秦汉子通典亦云
 秦汉子本出胡中俗传是汉制兼以秦制者盖兼用
 秦汉之法而诸家皆记为琵琶之始何也或曰嵇琴
 嵇康所制故名嵇琴虽出于传诵而理或然也

 通礼义纂曰伏牺作箫十六管事始云女娲造风俗
卷二 第 50a 页 WYG0920-0057a.png
 通曰舜作竹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十管长尺二寸
 世本亦曰舜造长二尺隋音乐志曰箫十六管长二
 尺舜所造者也各不同而古今以为舜作

 世本曰苏成公所造古史考谓成公善篪耳又曰暴
 辛公所造旧制一曰管不知辛公何代人然非舜前
 明矣舜时西王母献管则辛公安得造也隋书音乐
 志曰篪长尺四寸八孔苏公所作者也通历曰帝喾
卷二 第 50b 页 WYG0920-0057b.png
 平共工之乱作鼗鼓控揭埙篪故乐记以为圣人作
 为德音之音也
觱篥
 说文曰乃羌人所吹屠觱以惊马乐录曰笳管也何
 承天纂文曰羌胡乐器出于胡中其声悲本名悲栗
 通典亦云或曰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后乃以笳为
 首以竹为管乐府杂录曰本龟兹国乐唐编卤簿名
 为笳管用之雅乐以为雅管六窍则为凤管令狐揆
卷二 第 51a 页 WYG0920-0057c.png
 乐要曰筚栗出于胡中或云龟兹国也徐景山云本
 胡人牧马截骨为筒用芦贯首吹之以惊群马因而
 为窍以成音律今胡部在管音前故世亦云头管

 马融长笛赋序曰此器起于近代本出羌中风俗通
 曰汉武时丘仲所造长尺四寸七孔京房曰丘仲工
 其事不言所造广雅曰籥谓之笛有七孔而周官笙
 师教吹𥴦(音/涤)艺文类聚有宋玉笛赋则笛前于丘仲
卷二 第 51b 页 WYG0920-0057d.png
 远矣隋书音乐志曰笛汉武帝时丘仲所作者也京
 房备五音有七孔以应七声太平御览曰黄帝使伶
 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笔谈曰有雅
 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旧说皆不同后汉马融所赋
 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出其背正似今尺
 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横笛耳
 鼓吹部谓之横吹非融所赋者融赋云易京君明识
 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
卷二 第 52a 页 WYG0920-0058a.png
 五音毕沈约宋书亦云京房备其五音周礼笙师注
 杜子春云𥴦乃今时所吹五空竹𥴦以融约所谓论
 之则古𥴦不应有五孔子春之说亦未为然也三礼
 图𥴦亦横设而五孔不知出何典据乐要曰笛自丘
 仲以七孔一尺四寸之长六帖曰笛本四孔京房加
 以一按马融赋云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
 已龙鸣水中不见矣截竹吹之声相似易京君明识
 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
卷二 第 52b 页 WYG0920-0058b.png
 五音毕

 礼记曰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注云伊耆古
 天子号则籥盖伊耆氏所作也

 杜挚笳赋序曰昔伯阳避乱入戎怀土遂建斯乐一
 名长离旧录有其物不记所出本末云胡人卷芦叶
 吹之故曰胡笳亦云李伯阳入西戎所造
卷二 第 53a 页 WYG0920-0058c.png

 礼记明堂位曰女娲之笙簧簧笙中之簧也世本曰
 女娲作笙簧高氏小史亦云曹植女娲赞曰造簧作
 笙隋音乐志曰笙竽并女娲之所作也

 世本曰随作竽注云随女娲之臣也通礼义纂曰汉
 武帝时丘仲作竽笙三十六管而韩子有齐宣王好
 吹竽之事则竽非丘仲所作明矣世本之说是
卷二 第 53b 页 WYG0920-0058d.png

 又曰埙暴辛公所作宋均云周平王时诸侯通典曰
 不知何代人周之畿内有暴国岂其人乎承谓世本
 所记当是以诗有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苏公作何
 人斯以绝之其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以言其俱
 为王臣恩如兄弟故谓伯仲耳其相应和如埙篪也
 便谓暴公作埙苏公造篪云按乐记曰圣人作为鼗
 鼓控揭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言圣人作为则明
卷二 第 54a 页 WYG0920-0059a.png
 非暴公所能作矣隋音乐志亦谓埙六孔暴辛公之
 所作非也通历曰帝喾造王子年拾遗记乃云庖牺
 灼土为埙也
击瓯
 吕氏春秋曰尧使质以麋络鱼缶而鼓之诗宛丘曰
 坎其击缶史记秦赵会渑池秦王击缶则古有击缶
 为乐者击瓯盖击缶之遗事也唐大中初郭道源善
 之用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
卷二 第 54b 页 WYG0920-0059b.png
 方响昔人于此记其法疑其自道源始也

 吕氏春秋曰帝喾使倕作鼗通历曰帝喾平共工之
 乱作鼗鼓
羯鼓
 羯鼓录曰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唐礼乐志曰盖本
 戎羯之乐其音太蔟一均明皇帝称八音之领袖诸
 乐不可方也通典曰以出羯中故号羯
卷二 第 55a 页 WYG0920-0059c.png
柷敔
 礼乐记曰圣人作为控揭注云谓柷敔也通历曰帝
 喾平共工之乱作控揭
拍板
 乐府杂录曰明皇令黄幡绰撰拍板谱绰曰但有耳
 道则不失其节奏通典有击以代抃抃击节也因其
 声以节舞拍板盖出于击节也又晋魏之代有宋识
 善击节然以板拍之而代击节是则拍板之始也邺
卷二 第 55b 页 WYG0920-0059d.png
 城旧事曰华林园齐武成时穿池为北海中有密作
 堂以船为脚作木人七一拍板则此器已见于北齐
 矣

 通典曰钹亦名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
 如泾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南蛮大者圆数尺或
 谓齐穆王素所造
  舆驾羽卫部十二
卷二 第 56a 页 WYG0920-0060a.png
卤簿
 炙毂子曰车驾行羽仪导护谓之卤簿自秦汉始有
 其名后汉胡广作天子出行卤大楯也所以捍敌部
 伍之次皆著之簿仪其五兵独以楯为名者行道之
 时甲楯居外馀兵在内故但言卤簿五礼精义曰卤
 大盾也以大盾领一部之人故名卤簿

 西京杂记汉朝舆驾有象车鼓吹十三人中道晋舆
卷二 第 56b 页 WYG0920-0060b.png
 服志曰象车汉卤簿最在前晋诸公赞曰晋时南越
 献驯象为作车令越人骑之帝行则以试桥梁通典
 曰晋武帝太康中平吴南越献驯象诏作大车驾之
 使越人骑之大驾卤簿行则试桥梁宋朝会要曰汉
 卤簿象最在前晋作大车驾之以试桥梁皇朝象亦
 居先设木莲花坐金蕉叶然则象之先导自汉始也
驾头
 笔谈曰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其前
卷二 第 57a 页 WYG0920-0060c.png
 小偃织藤冒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
 曰驾头
虞候
 春秋时晋有候正主斥候又有原候候奄则虞候之
 名盖因此齐晏子云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本山泽望
 候之官李靖兵法有左右虞候名同而职异矣
佽飞
 汉百官表曰少府官属秦有左弋武帝太初元年更
卷二 第 57b 页 WYG0920-0060d.png
 为佽飞吕氏春秋曰荆有兹非渡江两蛟绕舟兹非
 拔剑杀之荆王任以执圭后世以为勇力之官兹佽
 音相近许慎曰佽便利也颜师古以谓取勇力人以
 名官亦取其便利轻捷若飞故号佽飞今大驾卤簿
 备此二者以为仪卫
指南
 乐台注鬼谷子曰肃慎还周公恐其迷路造指南车
 送之古史考亦云周公作或曰管仲作崔豹古今注
卷二 第 58a 页 WYG0920-0061a.png
 曰旧说周公所作周公致太平越裳氏重译来献使
 者迷其归路周公锡以軿车五乘皆为司南之制按
 黄帝内传曰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志林曰黄
 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人皆
 惑帝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古今注又
 曰指南车起于黄帝战蚩尤作大雾迷四方于是作
 指南车也
记里
卷二 第 58b 页 WYG0920-0061b.png
 古今注曰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起于西京亦曰记
 里车黄帝内传曰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
 车居其右则是其制始自黄帝造之非西汉所作也
白鹭
 通典曰隋置一名鼓吹车车上施层楼楼上有翔鸾
 栖焉宋朝会要曰隋所制也柱杪刻木为鹭衔鹅毛
 筒
鸾旗
卷二 第 59a 页 WYG0920-0061c.png
 通典曰鸾旗车汉制编羽旄列系幡傍胡广曰以铜
 作鸾鸟于车衡上宋朝会要曰汉制为前驱上载赤
 旗绣鸾也皇祐大飨明堂记曰景祐五年重制此旗
 赤质绣鸾载以车也
崇德
 宋朝会要曰崇德车本秦辟恶车也上有桃弧棘矢
 所以禳却不祥乾德元年八月改今名中载黄旗太
 卜令在车执旗古今注曰辟恶车秦制也桃弓苇矢
卷二 第 59b 页 WYG0920-0061d.png
 所以祓除不祥故曰辟恶
皮轩
 通典曰皮轩车汉制以虎皮为轩宋朝会要曰汉制
 前驱车也取曲礼前有士师则载虎皮之义也
相风
 黄帝内传有相风乌制疑黄帝始作之也拾遗记曰
 少昊母曰皇娥游穷桑之浦有神童称为白帝子与
 皇娥宴戏汎于海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旌刻玉为
卷二 第 60a 页 WYG0920-0062a.png
 鸠置于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风乌亦其遗像
 古今注曰相风为夏禹所作周迁舆服杂事曰相风
 周公所造即鸣鸢之象礼曰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后
 代改为乌沈约舆服志曰相风乌秦制
钟鼓舆
 宋朝会要曰隋大驾钟车鼓车也隋大业杂记曰大
 驾羽卫有行漏车钟车鼓车今为舆
行漏
卷二 第 60b 页 WYG0920-0062b.png
 又宋朝会要曰隋大业行漏车也盖隋制
十二神
 宋朝会要又曰开宝新定礼所增大飨明堂记曰十
 二神舆载十二月之神象自钲鼓漏钟及神舆旧礼
 令无文开宝通礼新加
仪马
 今导驾有御马分左右按自汉有之西京杂记汉朝
 舆驾祀甘泉汾阴罼䍐左右及节十六后乃有御马
卷二 第 61a 页 WYG0920-0062c.png
 三则仪马之设自汉始也
香镫
 宋朝会要曰香镫唐制也
腰舆
 通典曰唐有腰舆大驾先五辂行
五辂
 隋书礼仪志曰辂虞氏谓之鸾车夏后谓之钩车商
 谓之大辂周谓之乘辂按此则谓之辂者自商人始
卷二 第 61b 页 WYG0920-0062d.png
 也周人初制五辂金玉象革以饰诸末木无饰后汉
 加𣝛文晋两厢加鹍翅时亦谓之鹍车注旂旗于左
 加棨戟于右皆橐藏之戟韬以绣黻
大辇
 宋朝会要曰周官巾车氏有辇车以人组挽之宫中
 从容所乘建隆四年南郊陶谷为礼仪使创意造为
 大辇也
芳亭
卷二 第 62a 页 WYG0920-0063a.png
 通典唐制辇七其五曰芳亭辇盖始以为大驾羽卫
 也
凤辇
 又曰唐辇有七一曰大凤辇前世无文疑唐所造也
 今止曰凤辇
小舆
 又通典曰按小舆今犊车軿车之流宋制小舆形如
 轺车小行幸则乘之
卷二 第 62b 页 WYG0920-0063b.png
五牛辂
 通典曰东晋过江副车遗缺有事权以马车代之建
 旗其上后制五色木牛象五时车立旗于背行则使
 人舆之牛取负重致远而安旗常缠而不舒所谓德
 车绥旌晋书舆服志曰五牛旗平吴后所造以五牛
 建旗车设五牛青赤在左黄在中白黑在右周迁舆
 服杂事亦云晋平吴后造非过江始为也
副车
卷二 第 63a 页 WYG0920-0063c.png
 礼记有贰车郑康成云副车又有佐车然则副车亦
 周事也通典曰秦平天下以诸侯之车为副又周礼
 戎车五倅有戎辂及广阙苹轻等车之倅倅副也则
 辂车有副周制然也
金根
 古今注曰秦制也秦并天下阅三代之舆服谓商得
 瑞山车一曰金根故作金根之车乃增饰而乘御汉
 因为乘舆董巴舆服志曰商瑞山车金根之色商人
卷二 第 63b 页 WYG0920-0063d.png
 以为大辂于是秦始皇作金根之车汉承秦制为乘
 舆孔子所谓乘商之辂也然则金根之制盖出于商
 人大辂之法大戴礼曰昔成汤郊祀因有山车之瑞
 亦谓桑根秦谓金根商辂矣
耕根
 通典曰汉制如副车有三盖一曰芝车置𨏟耒耜之
 箙上亲耕所乘晋驾驷隋以青质羽葆雕装轼平青
 囊盛耒耜而加之也
卷二 第 64a 页 WYG0920-0064a.png
进贤车
 安车也通典曰周致仕之老及后乘之汉有五时安
 车各以方色宋朝会要曰进贤古安车也乾德元年
 八月改
明远
 宋朝会要曰古四望车也驾以牛乾德元年八月改
 仍驾四马制如屋上层四面垂帘通典曰齐四望车
 亦曰皇轮车以加贵臣按齐已上无文便为齐制明
卷二 第 64b 页 WYG0920-0064b.png
 矣又曰唐始驾四马也
羊车
 通典曰晋制宋朝会要曰古辇车也亦为画轮车驾
 以牛隋驾果下马今亦驾以二马景祐五年九月贾
 昌朝上言羊车本汉晋之代乘于后宫隋大业中增
 金宝之饰驾以小驷驭以丱童自是以来遂为法从
 宋绶议引后汉刘熙释名曰羸车羊车各以其驾名
 之隋礼仪志曰汉氏或以人牵或驾果下马此乃汉
卷二 第 65a 页 WYG0920-0064c.png
 代已有晋武偶取乘于后宫非特为掖庭制也然则
 羊车汉仪非晋始有也
黄钺车
 宋朝会要曰黄钺车汉制乘舆建之唐初元贞观后
 始加古今注曰金斧黄钺也三代用之断斩金以黄
 为乘舆之饰武王以黄钺斩纣故王者以为戒通典
 以为晋制
豹尾
卷二 第 65b 页 WYG0920-0064d.png
 古今注曰周礼也所以象君子豹变尾言谦也古军
 正建之今惟乘舆得建谓晋代也通典曰汉制大驾
 法驾出属车最后一乘悬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宋
 志按徐广淮南子军正执豹皮以正其众礼记前有
 士师则载虎皮乘舆豹尾以其义类宋朝会要曰唐
 贞观后始加此车于卤簿内
属车
 周末诸侯有贰车九乘贰车即属车也亦周制所有
卷二 第 66a 页 WYG0920-0065a.png
 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
建旂
 沈约舆服志曰车服以庸著在唐典夏建旌旂辨其
 尊卑通典曰夏后氏俾车正奚仲建旂旐尊卑上下
 各有等级则车辂之建旂常始于禹也通典曰黄帝
 设五旗夏后奚仲为车正建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级
 也

卷二 第 66b 页 WYG0920-0065b.png
 易言黄帝服牛乘马则马驾之初也至陶唐氏始乘
 彤车白马则齐毫之始也通典以尧乘白马驾马之
 始古史考以禹时奚仲驾马误矣世本曰黄帝之臣
 臣胲作服牛相土作驾马吕氏春秋曰乘时作驾主
 永作服牛也高氏小史云太昊服牛乘马

 通典曰昔人皇乘云驾六羽出谷及五龙氏乘龙上
 下以理此乘之始也
卷二 第 67a 页 WYG0920-0065c.png
驾六
 昔人皇驾六羽史记曰秦并天下自以水德故始驾
 六马按夏书五子之歌曰若朽索之御六马则驾六
 之制夏后已然非自秦始皇起也逸礼王度记曰天
 子驾六马诸侯四大夫士二庶人一易京房春秋公
 羊说皆云天子驾六许慎亦云而周礼四马为乘诗
 天子至大夫同驾四顾命时诸侯皆布乘黄朱后汉
 舆服志刘昭补注云今帝者驾六此自汉制与古异
卷二 第 67b 页 WYG0920-0065d.png
 尔
大安辇
 宋朝会要曰乾兴元年九月礼仪院奏周守恩状奉
 圣旨制造皇太后御座檐子乞详定制度所称名曰
 诏以大安辇为名

 通典曰夏后末代制辇商曰胡奴车周曰辎车隋制
 辇而不施轮以人荷之注云人牵为辇正义曰秦始
卷二 第 68a 页 WYG0920-0066a.png
 皇去其轮而舆之汉代遂为人君之乘亦曰秦也
 
 
 
 
 
 
 
卷二 第 68b 页 WYG0920-0066b.png
 
 
 
 
 
 
 
 事物纪原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