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660-00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寿盛典卷二
宸章(二/)
  乾隆四十八年
皇上圣寿七十三
御制诗文
  重华宫记
宫殿之制乾清坤宁二宫为紫微正中左右各二永巷
卷二 第 1b 页 WYG0660-0039d.png
每一永巷以次列三官斯为十二宫其后东西以次各
列五所重华宫则昔之西二所也雍正年间予蒙
赐居于此即位后应升为宫彼时大学士鄂尔泰张廷
玉拟以重华为额虽颂之意耶而规即在此是以俞而
称之夫重华协帝岂易言哉必有所以敕几兴事知人
安民而其本则在于审危微之心执精一之中是以四
十馀年惟日孜孜宵衣旰食虽未致陨越而于熙世化
民究无所成是故纪
卷二 第 2a 页 WYG0660-0040a.png
恩堂之记为于丙戌抑斋之记作于辛卯凡所以迟迟
慎重者恐有言行不符致负初心耳若夫重华宫之记
自不可阙而其应慎重又奚啻前二记之比哉少而居
之长而习之四十馀年之政皆由是而出之兹去归政
之年亦祗一纪然予犹是予也政犹是政也寰区犹是
寰区也而户口日以增谷帛日以昂养且不能那更言
教蒿目焦心难臻大当回思居是宫勤圣学而谈王道
不惟莫之有为而竟失于无策则是记也亦是讼自责
卷二 第 2b 页 WYG0660-0040b.png
之章益增惭愧而已昔宋孝宗倦勤之后所居号重华
宫此系近年观武林旧事而知者其名不约而同然既
为上皇奚取重华之义彼其之人实非予所羡也一纪
之后将退居宁寿宫亦不忍移此名于彼盖宿学之所
安旧剑不能忘也是以四十八年以来元旦除夕无不
于此少坐新正与诸臣茶宴联句率为例典异日归政
或时一来临更成佳话其能践斯言与否则敬俟
昊苍之眷佑今日之下亦不敢预为侈谈也
卷二 第 3a 页 WYG0660-0040c.png
   (臣/)等伏见我
 皇上省成慎宪凝绩亮工与浚哲文明之圣后先合
   揆而是记作于拟定
  宫名四十馀年之后于熙世化民犹若有歉然不
   自足者且
 谓户口日增谷帛日昂蒿目焦心失于无策
 圣人之忧民如此所由
 位禄名寿申保无疆也欤
卷二 第 3b 页 WYG0660-0040d.png
  癸卯元旦
岁朝岁德重陈揆天纪欣逢茅茂覃践阼而今四十八
得年忽尔七旬三未登耄耋慎如始虔祝雨旸利作甘
诘晓瓣香颙吁佑大河旧路复江南
  元旦试笔
去岁元辰因值斋朝仪移后五朝排敬
天较向贺正异(乾隆己未丙寅戊寅丁酉皆元旦遇上/辛应齐以 慈宁贺正故于次辛)
(元祈谷详去岁/ 旦试笔诗注)恭已从兹拟例皆(自去岁依雍七年四/月上辛元旦即斋之)
卷二 第 4a 页 WYG0660-0041a.png
(之为例旨永/以 矣)礼备太和万邦会乐含泰簇八音谐垂衣
黼扆皇云久谦受满招益惕怀
瑞叶仙蓂初茁辰根棋万物乐生寅周书法古惟无逸
尧典放勋在睦亲派衍千年四品秩支繁十世一家伦
(本朝宗室繁衍向来閒散者例无顶戴昨冬降旨将王/贝勒贝子公之子嗣俱照蒙古王公台吉之例分别给)
(与顶戴其馀閒散一槩给四品顶戴兹于新正初十日/锡宴颁赐凡二千人皆 太祖以下本支云礽蕃衍)
(正及/十世)笙簧酒醴承筐继大宴乾清待以旬
   (臣/)等谨案我
卷二 第 4b 页 WYG0660-0041b.png
  国家本支百世瓞衍椒繁
 皇上惇叙推恩典明礼备于壬寅冬
 特诏王贝勒以下之子嗣俱分别给与顶戴其馀閒
   散宗室一槩赐四品秩新正十日
  大宴于
  乾清宫加之
 渥赐睦亲之典自古所未有矣
  癸卯春帖予
卷二 第 5a 页 WYG0660-0041c.png
俶律入初岁(正月初/三日)嘉占协重寅(寅正初刻/五分立春)万方一气
遍庆莫不知春
腊雪符三白条风鬯八埏物和时共泰民以食为天
癸临卯茂又过辛与物皆春共和春纪岁宪书列重格
忽为七十有三人
  新正乐寿堂
一岁依然一岁新百年得几(上/声)百年人古稀天子有(去/声)
三益敕命时几以万真住此尚当迟周纪临斯怯复值
卷二 第 5b 页 WYG0660-0041d.png
初春庭轩规制肖淳化(长眷园之淳化轩先已落成原/为归政后园庭憩息之所兹宁)
(寿宫之乐寿堂乃/仿其规制为之)风俗惟惭未返淳
  回思一律
践阼回思廿五岁朝班较我岁都多匆匆𠦜八春秋阅
忽忽熙(康/)(正/)文武磨(余初践阼时朝班文武大臣率/ 皇祚 皇考所简用年)
(齿皆长于余阅今四十八年荏苒代谢康/熙雍正年间旧臣消磨无一在朝者矣)几个老臣用
由我其馀在列长(上/声)于他(现在廷臣中年逾七十以上/者惟大学士英廉嵇璜协办)
(大学士尚书永贵蔡新尚书曹秀先绰克托都统王进/泰等数人率皆乾隆初年以后渐行擢用其馀如大学)
卷二 第 6a 页 WYG0660-0042a.png
(士阿贵三宝及内外大臣等虽/多六旬以上者皆较余年少云)蓦然自问率兴事蒿目
焦心愧若何
  塞湖弗泛月叠去岁霞标弗待月诗韵
待月弗游山辛丑壬寅两岁然而犹塞湖事泛月沙棠
之舟无碍银浦漾回旋今岁仍试行婆娑于此兴亦不
浅焉待月弗游山塞湖弗泛月亦可依例而言止历年
夏魄与秋轮未负吟望多绮语(叶/)虽云游艺亦一端意
有所牵必有偏于喜水风晚寒亦非养身道古稀天子
卷二 第 6b 页 WYG0660-0042b.png
诚老矣夏魄秋轮湖山固恒在吾将拟之季札观韶虽
云观止无止耳
 昨岁以年逾古稀不复待月霞标策马游山因汇书
 历年夜游山月之作成卷然当塞湖秋望仍复命棹
 即景成吟不殊往岁兹念水风夜寒亦非高年调摄
 所宜并当依例言止爰叠前韵成塞湖弗泛月之诗
 并取历年泛月诸什汇录一卷塞苑夜月游山游湖
 伊古所无非中外一家奚得能此是予之所以汲汲
卷二 第 7a 页 WYG0660-0042c.png
 也而习劳戒逸于玩赏之际不为长夜之欢适可而
 止二卷之中三致意焉并弃山庄予子孙览此卷者
 可以知予意矣
  登四面云山亭子
孟秋下浣数(上/声)庚全(昨日末伏/恰数完)快霁金𩏶景飒鲜四柱
遥看千树杪轻舆徐至万峰巅物情人意高斯静涧草
岩花秀弗妍试问山亭得岁几古稀天子正同年(亭内/)
(皇祖御诗/题辛卯年)
卷二 第 7b 页 WYG0660-0042d.png
  书历年塞湖游月之作既毕仿高房山法写意成
   图并成是什
山月将湖月年高两弗游横图成自手历咏写从头觉
尚兴无尽惭非意不留锤峰傍玉魄弗共水东流
  御崇政殿受贺
御殿视朝礼异常陪京受贺益徵祥
祖功
宗德承
卷二 第 8a 页 WYG0660-0043a.png
天贶累洽重熙与物昌年越古稀心戒怠民资我养爱
毋忘语云百里半九十归政以前敢不蘉
  自盛京回銮至都之作
启程夏仲返冬初里阅三千月四馀诸礼从容幸已蒇
老年康健故犹如观农大有他秋胜敕政原无片刻疏
殷意绳
前兼示后此行庶可告非虚
   (臣/)等谨案
卷二 第 8b 页 WYG0660-0043b.png
  盛京既建
开创规模遂以大定陟巘降原酌匏执豖旧家礼俗公
   刘之诗所为垂咏也
 皇上聿怀
前烈于是秋
 四诣陪都恭谒
祖陵礼成
 御崇政殿受贺大典以次举行而皆一再
卷二 第 9a 页 WYG0660-0043c.png
 吟咏以示毋忘土风
 回銮日
 特命皇子分缮癸亥甲戌戊戌及癸卯四次
 幸盛京诗诗曰匪棘其欲遹追来考所由
 善继善述以
 守成而兼
 创业之隆欤
  乾隆四十九年
卷二 第 9b 页 WYG0660-0043d.png
皇上圣寿七十四
御制诗文
  三老记
予既为三老五更之说以辟诸家之谬然以三老之称
数典于左氏其何以称三老则求其解而终不得其辞
兹以三馀之暇书辟雍诗册有三老之语临池下恍然
悟曰三老之言实出孟子所谓老而无妻老而无夫老
而无子此非三老而何孟子虽出左氏后而此语自由
卷二 第 10a 页 WYG0660-0044a.png
古以傅故即继之曰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可知
文王时即有三老之称左氏提其纲孟子晰其目耳且
晏子对叔向叹齐之时为陈氏所云公弃其民三老冻
馁乃指一国鳏寡独穷之民之无恤者设以上寿中寿
下寿论之岂八十以下之老即可以弗恤乎其馀傅会
之论愈说愈远然总于辟雍养老兴贤有何涉乎自是
而三老之称遍于乡闾所谓三老董公壶关三老之类
不一而足盖耆艾而长于乡者即可称三老而非定三
卷二 第 10b 页 WYG0660-0044b.png
人也夫予三老五更之说成于戊戌逮今又六年求其
说而不得而笔下偶得之是不可以不记且此六年中
何尝不读孟子而未有会兹偶会之益见理不可不日
穷书不可不日读宁渠呈已之是显人之非以为博闻
广识而已哉
   (臣/)等谨案三老五更议礼家各以臆度纷如聚
   讼甚至执虚文而乖大义为断不可行之论实
   由不知三老当作何解是以众说支离几等扣
卷二 第 11a 页 WYG0660-0044c.png
   槃扪籥
 皇上据左传孟子以经解经千古之疑旷若发蒙诸
   儒之所龂龂争辨者真不值一噱矣
  甲辰元旦
自新由昔钦先甲践阼而今逮五辰莅临久斯益滋惧
熙和值乃倍生寅穰穰茀禄崇三统济济衣冠受万人
累叶蒙庥诚富庶所思风俗未还醇
  元旦试笔
卷二 第 11b 页 WYG0660-0044d.png
达曙声声爆竹喧皇都景物庆滋繁持盈保泰从头起
课雨量晴切已论昔日谩教思老伴(齐孝贤皇后与予/ 年若在亦当古)
(稀有四视/元孙矣)开年且喜得元孙(曾孙奕纯完婚已数/年新岁可得元孙)如蒙
昊眷辰重值快睹吾儿初改元(乾隆元年为丙辰计六/十年归政支干正周今)
(距归政尚十一年余亦惟日孜孜以/期燕翼绳承敬迓 昊天佑命耳)
古稀天子承
天佑𠦜九年临万国朝肃肃予心惟主敬熙熙物意总
含韶孟春朔旦肇颛顼元载四千仰帝尧(帝尧元载亦/甲辰故云)
卷二 第 12a 页 WYG0660-0045a.png
岁甲朔辰后三日丁宁民事始今朝
  得闻堂叠庚子诗韵
古稀有加四步履尚能强邃造山房迥平临烟野光柳
阴欲笼院梅馥不藏堂阅五春秋矣尔閒我祗忙
  古希词
古希天子古希词幻以为欣幻以悲十七男惟剩斯五
好逑配早赋其离释迦曾是说无法尼父则尝云未知
归政犹需浃旬岁即今敢懈日孜孜
卷二 第 12b 页 WYG0660-0045b.png
  信天主人自箴
开惑昔年著论曾信
天爰以主人称(曩以西师功成曾著开惑论仿四子讲/德之意设为春秋硕儒臻成大夫二人)
(问答而以信天/主人之语结之)谓危反用成安屡逮失还资为得仍(二/语)
(檃括开/惑论义)事定不堪回首忆途长惟益励心兢(逮归政尚/馀十一年)
(前途犹/长也)

天眷古稀有(余御极四十九年无日不以敬逾古天动/民为念仰荷 昊苍眷佑年 稀康)
卷二 第 13a 页 WYG0660-0045c.png
(强逢吉实从古帝王所希有惟思日孜/孜益深乾惕以冀永迓 天庥耳)顾我何修遇此

  启跸幸避暑山庄之作
微雨晨曦散薄阴撰良又值启銮吟行春甫自南邦返
避暑仍兹北塞临昨岁乘舆今岁马老年躬励少年心
(向年每幸热河率乘马启行昨岁因徵疴未获亲诣礼/ 北郊启跸时亦遂乘舆今岁体气安健 方泽)
(成后诹吉启銮策骑出大东门从容控御不减少壮仰/蒙 纯佑锡福康强惟益励初心敬承 家法俾)
(万年恪/守耳)儿孙试听殷勤语莫忘
卷二 第 13b 页 WYG0660-0045d.png
家风此意深
  中秋日作
万古中秋万古天一番塞景一番鲜祀仪原自如昨岁
庆节乍思阙两年(壬寅癸卯中秋皆遇掩魄虽祀/仪如例而庆节礼乐率未举)潦水
已澄银镜印锤峰初上玉轮圆老当益壮励无逸遂以
诘朝启猎旃
  乙巳春帖子
一岁逢春两四时运会重建元开五十负扆久滋恭
卷二 第 14a 页 WYG0660-0046a.png
月尚居丑纽律光中(去/声)寅螾探支悉新朔七日肇元辰
(立春在嘉平廿四/日明岁元旦辛亥)
乙巳年春乙巳日重重奋轧发生机身为之度心为律
旰以食而宵以衣
  乾隆五十年
皇上圣寿七十五
御制诗文
  题张廷玉三老五更议
卷二 第 14b 页 WYG0660-0046b.png
戊戌年为三老五更说亦既辟其蹖駮而勒之新建辟
雍之碑矣今秋驻避暑山庄检续书之四库全书内文
颍集中有三老五更议之篇而挂漏其名因命检文津
阁之书乃知为张廷玉所撰憬然忆之事在乾隆戊午
为廿七月既阅诸礼毕举之时于视学之前曾向军机
大臣等谈及三老五更而咨其可行与否彼时腭尔泰
依违其间张廷玉则断以为不可于是奏此议而遂寝
其说盖腭尔泰固好虚誉而近于骄者张廷玉则善自
卷二 第 15a 页 WYG0660-0046c.png
谨而近于懦者且二人彼时皆可望登此席者也以今
观之则廷玉之议为当设尔时勉强行之必有如廷玉
所谓资后人之议者矣若朕戊戌之所谓三老五更说
戊戌去戊午历四十年其事早已忘之盖戊午朕方廿
八岁而戊戌则六十有八此亦足验四十年间学问识
见之效而年少时未免好泥古之意至今则洒然矣兹
观廷玉之议与朕之说不约而同树之前旌焉因命并
勒辟雍碑以识已学之浅深及弗掩人之善也夫廷玉
卷二 第 15b 页 WYG0660-0046d.png
既有此卓识何未见及朕之必不动于浮言遵
皇考遗旨令彼配享
太庙而临休致归里时乃有求入
庙之请此所谓老衰而戒之在得乎朕又以廷玉之戒
为戒且为廷玉惜之
   (臣/)等谨案
 御制三老五更说及三老记辟诸儒之瞀说證经传
   之明文其义至为精确乃于旧臣奏议之篇事
卷二 第 16a 页 WYG0660-0047a.png
   隔数年年犹蒙
 记忆而嘉许之益见
 圣量高深不遗片善云
  乙巳元旦
奋轧偏欣已盛连对时惟益励乾乾一堂幸值五代庆
两世继开千叟筵独觉蒙庥逾今古敢忘保泰凛冰渊
自惟犹日孜孜者此志持之待十年
  元旦试笔
卷二 第 16b 页 WYG0660-0047b.png
昒昕曙色晃辰光玉帛太和朝万方
累洽重熙百年久思艰图易一心长满旬冀授吾嫡子
其继应称太上皇能否如斯岂敢必颙乎企矣吁
穹苍
康熙元载在壬寅六十一年重值新不敢相同夙申愿
(忆予践阼之日叩位不天而祝若皇祖上苍锡岁至乾/隆六十年即当禅 敢同 六十一年也)
岂知可几(读作/计)庶褆身(即位初年幼竟未计及若至六/十年予当八十五岁后逾五旬)
(方始计及八十五岁岂易得者然兹竟过古稀去归政/之年亦祇馀十岁或可副所望惟敬俟 天佑耳)
卷二 第 17a 页 WYG0660-0047c.png
七旬登寿凡六帝(已见古/稀说)五十纪年惟一人(六帝中在/位五十年)
(者惟汉武/帝一人)汉武却非所景仰宋家高孝更非论(汉武帝/虽尚称)
(有能为之主然失德颇多非吾所慕若宋之高宗孝宗/国雠未复而遽图逸身未老而称太上皇游宴西湖益)
(堪鄙薄吾/岂为之哉)
  新正幸御园即事有作
御园又阅隔年春(上年春自宫中启/跸南巡未至御园)人自依然景倍新
虽是高龄非壮概却欣诸礼竟躬循(昨岁上辛遣皇子/恭代行礼今岁仰)
(蒙承/躬) (昊贶自元旦行礼朝正及千叟宴礼成后/ 大祀康强倍昔得展积诚实深欣幸)轻黄
卷二 第 17b 页 WYG0660-0047d.png
陌柳含韶染嫩绿塍麰待雪皴过午同云浓四宇殷希
瑞玉霈膏均
  启跸幸避暑山庄即事成咏
今岁京畿若雨旸时巡启亻例依常天垂澄宇地无壒
黍蔚青云麦有黄目揽近郊信徼倖心牵远省益傍徨
(幸避暑山庄出大东门仍循向例乘马跸途所见麦陇/云黄黍禾芃蔚堪为欣幸惟河南山东等省被旱之区)
(尚未据报普沾渥/泽实切傍徨耳)七旬有五仍乘马行健体乾励自强
  至避暑山庄即景
卷二 第 18a 页 WYG0660-0048a.png
避暑年年
北郊后登程六百一朝临麦黄黍绿历怡揽细雨轻阴
飒启吟莅止宵衣旰食处敢忘孙沐
祖恩深古稀底是相应者未失由来赤子心
  题鉴始斋
万壑松风侧三间别室居颜之曰鉴始意乃在箴予有
望皆如画无閒可读书纪年兹五十成者竟奚如
  蕴奇斋口号
卷二 第 18b 页 WYG0660-0048b.png
开惑曾经著论辞辟疆二万咏西师古稀天子元孙抱
视若多奇有底奇
  中秋后一日启跸木兰行围之作
夏仲来临(五月下浣至/避暑山庄)秋仲行八旬安养(于山庄驻/跸两月馀)
旬程(木兰行围往返/不过廿一日程)如斯游日赏心处却每较晴量雨
(驻跸山庄以河南山东及淮徐等处望雨又兼运河/水浅清口沙淤日驰谕询问而近畿及热河等处又)
(因雨水略多恐致伤稼兹幸齐豫均得透雨/雨而直隶及口外西成获稔稍为慰藉)忘习劳勤
北幸略欣报稔阅西成据鞍数里易舆进(启跸木兰首/顿向常乘马)
卷二 第 19a 页 WYG0660-0048c.png
(兹据鞍数里即易肩舆以/年逾古稀亦不欲勉强也)力不从心老则诚
 
 
 
 
 
 
 
卷二 第 19b 页 WYG0660-0048d.png
 
 
 
 
 
 
 
八旬万寿盛典卷二